文言文虚词范文

时间:2023-03-29 15:06:2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言文虚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文言文虚词

篇1

常见的文言实词中,很容易让人望文生义、曲解文意的一类词是古今异义词。这类词同音同形,古今意义却不同。词义的变化通常有三种情况:一是词义扩大了。如“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这里的“书”指《尚书》,现在则泛指一切书籍。二是词义缩小了。如“金就砺则利。”这里的“金”泛指一切金属,现在专指黄金。三是词义转移。如“先帝不以臣卑鄙。”这里的“卑鄙”指“地位低、见识浅”,而现在指“品质恶劣,不道德”。

有些实词古今词义差别很大,因此要根据具体语境来解释,而不能用现在的意思去理解。要根据上下文去仔细体察,辨析其意思,还要注意记忆和积累。只要我们平时加强训练,也就自然能够正确理解,克服望文生义的毛病了。

再者,一词多义现象也给我们理解文言实词增加了困难。对于这种现象,不妨从以下三方面入手:(1)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2)因文定义,就是根据上下文的意思推断某个词在文句中的意思。(3)根据词在句中的位置推断其意义。

辨析通假字要从音的假借上入手,所谓“以声求义”。如遇到某个实词按其通常的意思解释不通时,就可以利用通假字和本字音同或音近的特点,联系上下文的意思来辨析。如“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的“蚤”本义是跳蚤,但把这个意义放在上下文里讲不通,这就是通假字,本字应该是音同字“早”,在这句话中是“及早”的意思。

我们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推断实词词义:

1.根据字形特点推断。汉字是表意文字,绝大多数汉字本身就是一个词语,汉字的音形义通常有联系。(1)根据形声字推断词义。例如“缟”是形声字,“高”表读音部分,绞丝旁儿表意义,因此“缟”是丝帛、布料的意思。(2)根据会意字的几个组成部分来推断词义。

2.根据意义关系推断。在一定的语言结构和情境中,有些实词在意义上有相同相近、相对相反、同类相关、因果照应等多种联系,根据这些特点可以推断其意思。根据意义关系推断,要注意的问题是:一是要注意该词语与邻近词语在意义上的关系;在前后句子之间,要注意该词语与其他句子及相关词语在意义上的关系。二是从意思相同相近、相对相反、因果关系、解说关系、话题关系、事理连贯等方面考虑意义联系。

3.根据结构特点推断。就一个句子而言,有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等成分,分别由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不同的实词来充当;一定词类的实词在句子中的位置和功能是比较固定的,句子成分的顺序也比较稳定。就句子与句子而言,文言文中还有比较整齐的对偶、对比、对举、排比等句子,这些句子之间有因果、条件、转折、递进等结构与意义关系。根据这些特点可以推断实词意思。

4.根据语境、事理推断。前面几种推断,都涉及具体语境,但主要是以词语本身、词语所在句子、相关句子为对象来推断其意义。根据语境、事理推断则在上述基础上更多地看词语的某个意思还原到文中时,是否与意义群的意思、事情和常理相吻合。

全面准确地记忆积累,是理解文言实词的基础,但合理有据地推断,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法。

二、虚词

文言虚词包括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六种。一个词是实词,还是虚词,可以从它在句子中的位置来判断。比如说介词、连词、叹词、语气词就不能充当句子成分,也就是说,处在主谓宾定补状位置的词语,绝对不是这些词。

一般来说,虚词的用法虽多,但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1.看语法结构。借助语法结构分析,可以推断文言虚词的用法。如“先妣抚之甚厚”这里的“抚之”是动宾短语,“之”是动词“抚”的宾语,代词,代“妪”,可译为“她”。

2.看对应位置。语言结构相同或相似的词句构成的对文,其对应位置上的词语的用法往往相同或相似。由此可从句中熟悉的虚词的用法,推断对应位置上的疑难虚词的用法。如:“舟遥遥以轻,风飘飘而吹衣”一句中“以”和“而”在对应位置上,“而”是表修饰的连词,由此可以推断“以”也是表修饰的连词。

3.看特殊标志。文言文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过渡,起承转合,常用一些虚词来充当标志性词语。这些词语多用来引议论、转话题、表关联等。根据标志性词语,可推断其用法。如“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一句中的“夫”用在段首引发议论,是发语词,可不译,这种用法的虚词还有“若夫”“故夫”“且夫”“盖”等。

4.看语气表达。有些文言虚词的用法可以根据语句所表达的语气来推断。如“吾其还也”一句中“其”表商量的语气,可译为“还是”。

除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作用外,还应该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了解虚词的变化。变化的情况大致有四种:一是少数意义沿用至今。如“学,然后知不足”的“然后”,今仍作“然后”。二是有的完全消失。如做发语词的“夫”“盖”,起提顿作用的“者”,起取消句子独立性作用的“之”等。三是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如“虽”,在文言文里,它既可作转折连词,也可作假设连词,而在现代汉语中,只能作转折连词。

跟踪训练

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景清倜傥尚大节,领乡荐,游国学。时同舍生有秘书,清求而不与。固请,约明日还书。生旦往索。曰:“吾不知何书,亦未假书于汝。”生忿,讼于祭酒。清即持所假书,往见,曰:“此清灯窗所业书。”即诵辄卷。祭酒问生,生不能诵一词。祭酒叱生退。清出,即以书还生,曰:“吾以子珍秘太甚,特以此相戏耳。”

(选自《泽山杂记》)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固请,约明日还书(一再)

B.生旦往索(早晨)

C.讼于祭酒(打官司)

D.景清倜傥尚大节(注重)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吾以子珍秘太甚②即以书还生

B.①讼于祭酒②学于余

C.①即诵辄卷②清即持所假书

D.①特以此相戏耳②不耻相师

2.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

循寿邑而东三十里为丹水之涯,余幼孤,尝依外父魏氏家读书于其地,凡三四载。逮弱冠,李翁龙门以女妻余,二十余年中,往来问遗,率一岁间,数至以为常。

庚戌春,吾邑奉倩李君之子大木欲从余游,先之以贽,余辞不敢当。继又殷勤造请,余益辞不敢当。然谊不能却,于是皆读书于丹泉之精舍,与余内弟茂原、吾友乾一及儿,五六人相与游处甚欢。

余于身世离合之际,盖重有感也。忆癸、甲之际,余初婚,乾一为龙门公义子,时方七八岁,持饼饵与余嬉也。龙门翁故艰于嗣,是岁始举茂原。又一年,余举儿。方与奉倩读书“六宜堂”中,闻大木亦以是岁举,则冁然喜。谓吾三家游处姻戚略同,又相继有子,愈益心喜相贺。丧乱之余,干戈、水火、流离之变,忽忽遂更二十余年。龙门翁以中年溘焉长逝;奉倩方直中翰,为国家侍从;大木近游太学;乾一、茂原为名诸生;儿子亦能持笔墨与诸君上下角逐;而余遂已四十余,也可胜叹哉。

古君子之欲有为于世也,莫先乎学。学莫先乎知道,尤莫要于及时。昔之学者自八岁入小学,以后其于“六艺”之旨,次第讲明,浸润之以诸史百家,三十前后所学遂以大成,然后出而应国家之务,左右逢源而取之裕如也。今之学者则不然,日役役焉从事于帖括禄利之途,父以是勉其子,师以是训其弟。幸而得者,奉臭腐为珍宝;其不得者,则亦终身于臭腐之内。而于昔人通经学古之义、明体达用之方,白首懵如也,岂不重可哀乎!余也落无成,深悔所学之不得其术,坐销岁月,方思为失晨之鸣、亡羊之补。诸子其亦求昔人之学者,以为学而无贻,余今日之悔焉,则其进未有量已。

(选自《丹泉劝学记》)

(1)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率一岁间(大致,一般)

B.吾邑奉倩李君之子大木欲从余游(游玩)

C.是岁始举茂原(生)

D.奉臭腐为珍宝(比喻利禄)

(2)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尝依外王父魏氏家读书于其地

②以后其于“六艺”之旨

B.①忽忽遂更二十余年

②而余遂已四十余

C.①龙门翁以中年溘焉长逝

②闻大木亦以是岁举

D.①古君子之欲有为于世也

②昔之学者自八岁入小学

3.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欢,爱好)

B.若备与彼协心,上下齐同,则宜抚安,与结盟好(安抚)

C.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禹、汤被之矣(遭受)

D.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浅陋)

4.下列各句中,黑体实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

A.予除右丞相兼枢密使(拜官;授职)

B.今背本而趋末,食者甚众,是天下之大残也(根本)

C.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士兵)

D.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困苦)

5.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考虑、分析)

B.于是入朝见威王(朝廷)

C.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D.即除魏阉废祠之址以葬之(拆除)

6.下列各句中,黑体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度镜湖月(渡过)

B.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道理)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收获)

D.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告别)

7.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宋何罪之有

②句读之不知

B.①吾尝终日而思矣

②吾恂恂而起

C.①向吾不为斯矣,则久已病矣

②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D.①作《师说》以贻之

②敛赀财以送其行

8.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②其孰能讥之乎

B.①良曰:“长于臣。”

②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①摄乎大国之间

②风乎舞雩

D.①父母宗族,皆为戮没

②必为汤武笑矣

9.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臣乃敢上璧

②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B.①河汉清且浅

②吾今且赴府

C.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D.①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②悍吏之来吾乡,叫嚣乎东西

10.下列各组句子中,黑体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①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

②盖将以二十八日亲往颐和园请命西后

B.①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②如今人方为刀俎

C.①今肃迎操……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

②秦王恐其破璧

D.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蟹六跪而二螯

参考答案

《文言文讲练之实词、虚词》

1.(1)C(这里是反映情况,争论是非的意思)(2)B(B项“于”,介词;A项①认为,动词;②把,介词。C项①立即,副词;②就,副词。D项①动作偏指一方,译为“你”,副词;②互相,副词)

2.(1)B(游:求学)(2)C(介词,在。A项①介词,在;②介词,对。B项①副词,就,已经;②副词,竟然。D项①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②用在时间词后面,起凑足音节的作用)

3.(1)D(鄙:边远的地方)

4.C(兵:兵器)

5.D(除:整理)

6.A(度:越过)

7.C(①表假设,用在后一分句开头,译为“那么”②表转折,译为“却”。A项宾语前置的标志。B项表修饰。D项表目的关系,译为“来”)

8.A(副词,译为“可要”;②副词,表反诘,译为“难道”。B项表比较,译为“比”。C项相当于“于”,译为“在”。D项表被动,译为“被”)

篇2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是《考试说明》提出的基本要求,也是各种版本的“新课程标准”教材要求掌握的知识点,能力层级为b。考查难度上要求从意义和用法两方面解题,即解释虚词在不同句子中的含义和语法功能,包括句子成分。

题型多为选择题,题干要求判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的异同。材料来源上,所选阅读材料的例句多选自初中所学课文(包括“新课程标准”教材和统编教材)及与课本有关联的文章。

如何掌握好“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呢?:1.在初中阶段常用的文言虚词大致有四类:一类是起指代作用的,如“之”“其”“何”;第二类是起组合作用的,如“以”“于”“为”;第三类是起连接作用的,如“而”“则”“乃”;第四类是起语助作用的,如“也”“乎”“夫”“焉”。其中最为重要的文言虚词有“之”“其”“而”“以”“于”。2.可自己制作一个“常用文言虚词简表”,列出“词、词类、意义、例句”几个栏目,对照课文和单元知识短文认真填写,使知识系统化,提高复习效率。

备考策略

1.立足课内,辐射课外。

(1)历年中考考点的设置,几乎都可以从课本中找到相关的知识点。因此,立足课内、辐射课外实在必要。

(2)以单元为单位,抓每篇文言文的知识要点,注意前后联系,总结规律。同时积累关键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并配以一定的课外练习,体现知识体系的联系性、相关性和取法于课内、应用于课外的精神。

(3)以课外文段为主,联系课内已学知识。与课内的知识融合,贯通起来理解记忆。另外,每天分别给10个虚词在课内找例解。

2.注意虚词的古今变化,懂得它和白话中哪些说法大体相当。

变化的情况大致有以下四种:

(1)少数沿用下来。如“学然后知不足”的“然后”,“使吾勇于就死也”的“于”,今仍使用。

(2)有的完全消失。例如作发语词的“夫”“盖”,如“盖追先帝之殊遇”;起提顿作用的“者”;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之”,如“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有的用法发生了变化。例如“所以”在文言里表原因或凭借,现在则表结果。“也”在文言里作助词,表陈述、判断、停顿等语气,现作副词,表同样、并行等意义。

(4)有的改用了别的词。如语气助词“矣”现在改用“了”,“乎”一般改用“吗”“呢”,“于”则用“在”“向”“到”“对”“从”“同”“给”“被”等介词代替。

3.分辨词性,以词性统率用法。

例如:“之”有三个词性。

动词,“辍耕之(到、往)垄上”,“之”作为实词,仅此一个特殊用法,应着重记住。

代词,有第三、第一人称代词用法,前者是一般用法,大家比较熟悉,可以不必特别记;后者(如“不知将军宽之(我)至此也”)属特殊用法,要引起注意。另外,还有近指代词用法,如“均之(这)二策”。

助词,一般有五个用法:一是当“的”字用,作定语的标志,如“前事不忘,后事之(的)师”;二是用在中心语(动词、形容词)和补语之间,作补语标志,如“以其求思之(得)深而无不在也”;三是音节助词,无实义,如“顷之”;四是宾语前置标志,如“宋何罪之有”,译时省去;五是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使之在句子中作主语、谓语和分句,如“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要抓住它在主谓之间(一般是名词、代词与动词、形容词之间)的特点,把它与定语标志区分开来。

这样,通过词性统率用法,就使繁多的虚词用法有了头绪。而通过抓生疏、疑难、特殊的用法,也减少了复习量。

4.结合语境辨明用法。

虚词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意义和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综合运用文意理解与句法分析两种方法。

【解题方法】

1.要有全句意识。许多虚词意义不实在,在句中主要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因此只有依靠对全句的分析和把握才能准确地理解它。比如语气助词,在疑问句末助疑问语气,在感叹句末则助感叹语气,在陈述句末则助陈述语气,与全句的句式和语气“息息相关”。

2.要有句位感。一些虚词在句中不同的位置就起不同的作用。比如“也”,在句末助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在句中一般起舒缓语气的作用。“其”在句首一般是语气副词,因为“其”不能作主语;在句中,动词后一般是作代词,名(代)词后一般是作语气副词,如“秦王恐其破璧”(代词),“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

3.注意作词法、句法分析。比如分析下列句子中“以”的意义和用法:(1)“俅以幸臣躐跻显位”;(2)“得全首领以没”;(3)“扈从以行”;(4)“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其中,(1)(4)中的“以”用于名词之前,与名词构成介宾短语,是介词,但一个用在身份前,一个用在工具前,所以意义不同;(2)(3)中的“以”用在两个表行为的动词前,用法意义相同(表目的,“用来”)。

4.分清虚实,审视语气。文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虚化而来的,因此,有的词既可以是实词,也可以是虚词。要弄清词义及用法,就要先分清这个词在具体语境中是虚词还是实词。有的虚词只是起表达语气的作用,因此要认真审视句子的语气。

失分会诊

根据平时训练和中招阅卷的情况,解答文言虚词题的失误主要有以下几种:

1.词性判断错误。

例:“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中的“为”是动词,译为“做”,不少同学当作了介词“给”。

2.主动被动判断错误。

例:“祇辱于奴隶人之手”中的“于”表被动,译为“被”。

3.注意用法变化。

例:“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中的“而”表并列,可译为“和”“又”“并且”;“挟天子而令诸侯”中的“而”则表承接,可译为“就”“然后”或不译。这是中考考生最易失分的一类题目,难度也比较大。

例题透视

[例1](2005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题)解释下面加点词的意思。

①是马也()②食马者()

[剖析]此题以解答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关键词语的理解把握,常放在文言文阅读中进行。因此,解答此题,分析具体语言环境,对所在文段进行整体翻译是前提和关键。题①中的“是”当“这”讲,题②中的“者”是“……的人”的意思。

[例2](2004年福建省福州市中考题)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虽有千里之能 安求其能千里也

b.其真无马邪 策之不以其道

c.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环而攻之而不胜

d.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学而时习之

[剖析]此题将虚词与实词放在一起综合考查,实词考查的是一词多义现象,虚词考查的是意思及用法的异同。意思及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c。

在中考试题中,对文言虚词的考查虽不是重点,但对常见的文言虚词用法的考查还是很普遍的。

专项训练

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

①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③固以怪之矣()

④一狼洞其中()

2.判断下列加点虚词的语法特点。

①宋何罪之有。()

②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③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④仅有“敌船”为火所焚()

3.下列每组加线词用法不同的是哪一项。

(1)a.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b.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c.舍鱼而取熊掌

d.佣者笑而应曰()

(2)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d.策之不以其道()

(3)a.肉食者谋之 b.或置酒而招之c.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d.闻之,欣然规往()

参考答案:1.①指失道者②指修岳阳楼这件事③这件事④指柴草堆。

篇3

文言虚词考查的重点是理解词语的意义,难点是理解词语的用法。15个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有多种含义,复习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江苏高考虽没有单独设题考查虚词和文言句式,但不能不提防出现虚词单独命题的可能。

【知识汇总】

要求掌握的15个文言虚词按其用法可以分成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兼词六类。

一、 代词:而、何、其、若、焉、之

1. 人称代词:用作第一人称(其、之)、第二人称(而、乃、其、若、之)、第三人称(其、焉、之)。例:而(你的)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2. 指示代词:其、之。例:于乱石间择其(其中的)一二扣之。

3. 疑问代词:何、焉。例:其间旦暮闻何(什么)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二、 副词:其、且、以、与、则、乃

用来表范围,表语气,表时间,表判断。

三、 介词:以、于、为、因

用来表处所,表时间,表原因,表目的,表对象,表凭借,表被动。例:天下熙熙,皆为(为了)利来;天下攘攘,皆为(为了)利往。

四、 连词:而、且、其、若、以、因、与、则

有表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修饰、选择、目的、条件、程度等作用。例: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五、 助词:其、所、为、焉、与、之

1. 语气助词:其、所、为、焉。表疑问、反问语气,感叹语气,陈述语气,还有调节音节的作用。例: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欤,呢)?

2. 结构助词:之、所。“之”常常作定语的标志,有时也作补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还可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成分,或用在时间词后,凑足音节。“所+动词”用来表人、事物、处所。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六、 兼词:焉

作为兼词的“焉”一般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于之”“于是”“于何”。“于”是介词,“之”“是”“何”是代词。例: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

【考查方式】

题型有五种:

①选用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这是考查的主要方式。

②选用不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它们在句中意思的异同,这是考查的次要方式。

③在题干中给出例句,要求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④用两两比较的方法考查四个虚词在用法上的异同,它往往是从选文中选出四个虚词分别跟课文中相同字形的虚词进行比较。

⑤把文言实词和虚词结合在一起考查。

⑥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中涉及的文言虚词为采分点)。

【例题讲解】

例1 (2012·安徽卷)

(原文略)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遂发愤以卒 木欣欣以向荣

B. 填淤则舟楫不通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月出于东山之上

D. 既为方伯所知 秦王为赵王击缶

解析 本题考查形式是选用课内和课外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的异同。A项中两个“以”都是连词,相当于“而”,连接修饰语与被修饰语。B项中第一个“则”可解释为“那么”,连词;第二个“则”,转折连词,可解释为“却”。C项中第一个“于”,介词,向;第二个“于”是介词,从。D项中第一个“为”,介词,表被动;第二个“为”,介词,替。

答案 A

例2 (2012·江苏卷)(原文略)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解析 本题把文言虚词放在译句中考查,同学们特别要注意“以”和“于”两个关键点,“以”可以翻译成“凭”或“作为”,“于”表比较。

答案 你作为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的官司员贤能啊!

在实际解题中,还要注意避免以下几个问题:①把虚词的连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混淆。如“虽然”,在古汉语中有几种意思:虽然这样、即使这样等。②用今义释古义。如把“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的“既”解作连词“既然”,其实是副词“已经”的意思;把“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中的“无”解作“没有”,其实是“无论”的意思。

【方法归纳】

解答此类题目,需依据具体语境思考,答题主要应注重以下几点:

(1) 注重上下文意

虚词在句子中只是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是应试的常用之法。有些虚词表达一定的逻辑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的意思是“来”,表目的。

(2) 注重语法分析

从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入手,可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比如“之”处于谓语位置,可视为动词,如“辍耕之垄上”的“之”是“到……去”之意。处在宾语部分的两个名词之间,可作为指示代词“这样(的)”,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之”。处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作用,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之”。

(3) 注重位置关系

这里的“位置”指的是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有的虚词用法会随着它在句中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在句中起不同的作用。比如“焉”,用在动词前往往是疑问代词,用在形容词后则充当词尾,相当于“然”,用在句尾则为兼词或语气词。这个方法也适合表语气的虚词。比如“也”在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如“夫战,勇气也”中的“也”表判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也”,在句子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4) 注重特殊现象

①兼词。所谓“兼词”,即一个字相当于两个词,如“诸”,在“穆公访诸蹇叔”“献诸抚军”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于”两个词;在“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乎”两个词。常见的兼词还有“焉”(“于之”“于此”等)、“叵”(“不可”)、“盍”(“何不”)等。

②连用。虚词的连用,是指在同一个地方,连续使用虚词以加强语气。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其中“焉耳矣”三个虚词连用,重点落在“矣”,表已然。

③固定句式。有些文言虚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习惯性形式而被固定下来,表示特定的意义。如表疑问或反问的“如(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对你怎么办呢)?、“若之何毁之”?(为什么毁掉乡校)。常见的还有“何……为”、“何以……为”、“何……之有”、“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何其……也”;表被动的“见”、“见……于”、“为”“为……所”、“于”等。

现 场 练 兵

拙 效 传

袁宏道①

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作《拙效传》。

家有四钝仆: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冬即余仆也。掀鼻削面,蓝睛虬须,色若锈铁。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时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冬伛偻突②间,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喜,挈瓶沸汤中,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尝令开门,门枢稍紧,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今年随至燕邸,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少役于伯修③。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日晡不至,家严同伯修门外望。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家严大喜,急引至舍。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饼价贵,未可市也。”时约以明饼纳礼,竟不得行。

戚、奎皆三弟仆。戚尝刈薪,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加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一日至比舍,犬逐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其痴绝皆此类。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注】 ①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②突:烟囱。③伯修:宏道兄宗道之字。

1. 下列各组句子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①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

②少役于伯修

B. ①兔也,而猎者得之

②而四拙以无过

C. ①乌贼鱼吐墨以自蔽

②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D. ①色若锈铁

②奎貌若野獐

2. 下列各组句子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巧何用哉

②问饼何在

B. ①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

②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

C. ①冬伛偻突间,为薪焰所着

②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D. ①力过绳断,拳及其胸

②其狡狯者,相继逐去

3. 下列各组句子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

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B. ①乃为杀身之梯

②偶为汤所溅

C. ①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

②(虎)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D. ①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

②弟与钱市帽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

(2) 时约以明饼纳礼,竟不得行。

(3)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

(4) 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

(答案见本期栏目“参考答案”)

(作者:孙璐,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考点分析】

文言虚词考查的重点是理解词语的意义,难点是理解词语的用法。15个文言虚词(而、何、乃、其、且、若、所、为、焉、以、因、于、与、则、之)有多种含义,复习有一定的难度。近年来,江苏高考虽没有单独设题考查虚词和文言句式,但不能不提防出现虚词单独命题的可能。

【知识汇总】

要求掌握的15个文言虚词按其用法可以分成代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兼词六类。

一、 代词:而、何、其、若、焉、之

1. 人称代词:用作第一人称(其、之)、第二人称(而、乃、其、若、之)、第三人称(其、焉、之)。例:而(你的)翁长铨,迁我京职,则汝朝夕侍母。

2. 指示代词:其、之。例:于乱石间择其(其中的)一二扣之。

3. 疑问代词:何、焉。例:其间旦暮闻何(什么)物,杜鹃啼血猿哀鸣

二、 副词:其、且、以、与、则、乃

用来表范围,表语气,表时间,表判断。

三、 介词:以、于、为、因

用来表处所,表时间,表原因,表目的,表对象,表凭借,表被动。例:天下熙熙,皆为(为了)利来;天下攘攘,皆为(为了)利往。

四、 连词:而、且、其、若、以、因、与、则

有表并列、递进、承接、转折、假设、因果、修饰、选择、目的、条件、程度等作用。例:诸君而(如果)有意,瞻予马首可也。

五、 助词:其、所、为、焉、与、之

1. 语气助词:其、所、为、焉。表疑问、反问语气,感叹语气,陈述语气,还有调节音节的作用。例: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欤,呢)?

2. 结构助词:之、所。“之”常常作定语的标志,有时也作补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还可用于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成分,或用在时间词后,凑足音节。“所+动词”用来表人、事物、处所。例: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六、 兼词:焉

作为兼词的“焉”一般用在动词后,相当于“于之”“于是”“于何”。“于”是介词,“之”“是”“何”是代词。例:五人者,盖当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义而死焉(在这件事情上)者也。

【考查方式】

题型有五种:

①选用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的异同,这是考查的主要方式。

②选用不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它们在句中意思的异同,这是考查的次要方式。

③在题干中给出例句,要求找出与例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④用两两比较的方法考查四个虚词在用法上的异同,它往往是从选文中选出四个虚词分别跟课文中相同字形的虚词进行比较。

⑤把文言实词和虚词结合在一起考查。

⑥把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其中涉及的文言虚词为采分点)。

【例题讲解】

例1 (2012·安徽卷)

(原文略)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遂发愤以卒 木欣欣以向荣

B. 填淤则舟楫不通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C. 因潜请于布政辰公 月出于东山之上

D. 既为方伯所知 秦王为赵王击缶

解析 本题考查形式是选用课内和课外不同句子中相同的文言虚词,比较其意义和用法的异同。A项中两个“以”都是连词,相当于“而”,连接修饰语与被修饰语。B项中第一个“则”可解释为“那么”,连词;第二个“则”,转折连词,可解释为“却”。C项中第一个“于”,介词,向;第二个“于”是介词,从。D项中第一个“为”,介词,表被动;第二个“为”,介词,替。

答案 A

例2 (2012·江苏卷)(原文略)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君以一县令能此,贤于言事官远矣!

解析 本题把文言虚词放在译句中考查,同学们特别要注意“以”和“于”两个关键点,“以”可以翻译成“凭”或“作为”,“于”表比较。

答案 你作为一个县令就能做到这样,远远比言事的官司员贤能啊!

在实际解题中,还要注意避免以下几个问题:①把虚词的连用与现代汉语中的双音节词混淆。如“虽然”,在古汉语中有几种意思:虽然这样、即使这样等。②用今义释古义。如把“商,伤也,物既老而悲伤”的“既”解作连词“既然”,其实是副词“已经”的意思;把“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中的“无”解作“没有”,其实是“无论”的意思。

【方法归纳】

解答此类题目,需依据具体语境思考,答题主要应注重以下几点:

(1) 注重上下文意

虚词在句子中只是起一定的语法或语气作用,根据句子的大意推断虚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用法,是应试的常用之法。有些虚词表达一定的逻辑关系,因此可以通过分析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如“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根据句意“不是挟带着泰山来跨过北海这一类情况”,就可确定“以”的意思是“来”,表目的。

(2) 注重语法分析

从分析句子的语法结构入手,可以推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比如“之”处于谓语位置,可视为动词,如“辍耕之垄上”的“之”是“到……去”之意。处在宾语部分的两个名词之间,可作为指示代词“这样(的)”,如“曾不能损魁父之丘”的“之”。处在主谓之间,起取消句子的独立性的作用,如“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中的“之”。

(3) 注重位置关系

这里的“位置”指的是虚词在句中的位置。有的虚词用法会随着它在句中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在句中起不同的作用。比如“焉”,用在动词前往往是疑问代词,用在形容词后则充当词尾,相当于“然”,用在句尾则为兼词或语气词。这个方法也适合表语气的虚词。比如“也”在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如“夫战,勇气也”中的“也”表判断;如“师道之不传也久矣”中的“也”,在句子中起舒缓语气的作用。

(4) 注重特殊现象

①兼词。所谓“兼词”,即一个字相当于两个词,如“诸”,在“穆公访诸蹇叔”“献诸抚军”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于”两个词;在“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这样的句子中,它相当于“之乎”两个词。常见的兼词还有“焉”(“于之”“于此”等)、“叵”(“不可”)、“盍”(“何不”)等。

②连用。虚词的连用,是指在同一个地方,连续使用虚词以加强语气。如“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其中“焉耳矣”三个虚词连用,重点落在“矣”,表已然。

③固定句式。有些文言虚词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习惯性形式而被固定下来,表示特定的意义。如表疑问或反问的“如(奈、若)……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对你怎么办呢)?、“若之何毁之”?(为什么毁掉乡校)。常见的还有“何……为”、“何以……为”、“何……之有”、“不亦……乎”、“无乃……乎”、“得无……乎”、“何其……也”;表被动的“见”、“见……于”、“为”“为……所”、“于”等。

现 场 练 兵

拙 效 传

袁宏道①

石公曰:“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而猎者得之。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巧何用哉!”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谋生之术,鹳不如鸠。古记之矣。作《拙效传》。

家有四钝仆:一名冬,一名东,一名戚,一名奎。冬即余仆也。掀鼻削面,蓝睛虬须,色若锈铁。尝从余武昌,偶令过邻生处,归失道,往返数十回,见他仆过者,亦不问。时年已四十余。余偶出,见其凄凉四顾,如欲哭者,呼之,大喜过望。性嗜酒,一日家方煮醪,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煮酒者怜之,与酒如前。冬伛偻突②间,为薪焰所着,一烘而过,须眉几火。家人大笑,仍与他酒一瓶,冬喜,挈瓶沸汤中,俟暖即饮,偶为汤所溅,失手堕瓶,竟不得一口,瞠目而出。尝令开门,门枢稍紧,极力一推,身随门辟,头颅触地,足过顶上,举家大笑。今年随至燕邸,与诸门隶嬉游半载,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少役于伯修③。伯修聘继室时,令至城市饼。家去城百里,吉期已迫,约以三日归。日晡不至,家严同伯修门外望。至夕,见一荷担从柳堤来者,东也。家严大喜,急引至舍。释担视之,仅得蜜一瓮。问饼何在,东曰:“昨至城,偶见蜜价贱,遂市之。饼价贵,未可市也。”时约以明饼纳礼,竟不得行。

戚、奎皆三弟仆。戚尝刈薪,跪而缚之,力过绳断,拳及其胸,闷绝仆地,半日始苏。奎貌若野獐,年三十,尚未冠,发后攒作一纽,如大绳状。弟与钱市帽,奎忘其纽,及归,束发加帽,眼鼻俱入帽中,骇叹竟日。一日至比舍,犬逐之,即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竟啮其指。其痴绝皆此类。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其狡狯者,相继逐去,资身无策,多不过一二年,不免冻馁。而四拙以无过,坐而衣食,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噫!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注】 ①袁宏道:字中郎,号石公。②突:烟囱。③伯修:宏道兄宗道之字。

1. 下列各组句子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

A. ①天下之狡于趋避者,兔也

②少役于伯修

B. ①兔也,而猎者得之

②而四拙以无过

C. ①乌贼鱼吐墨以自蔽

②亦足以见拙者之效矣

D. ①色若锈铁

②奎貌若野獐

2. 下列各组句子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巧何用哉

②问饼何在

B. ①夫藏身之计,雀不如燕

②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

C. ①冬伛偻突间,为薪焰所着

②问其姓名,一无所知

D. ①力过绳断,拳及其胸

②其狡狯者,相继逐去

3. 下列各组句子的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①乌贼鱼吐墨以自蔽,乃为杀身之梯

②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

B. ①乃为杀身之梯

②偶为汤所溅

C. ①东貌亦古,然稍有诙气

②(虎)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D. ①张空拳相角,如与人交艺者

②弟与钱市帽

4.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冬乞得一盏,适有他役,即忘之案上,为一婢子窃饮尽。

(2) 时约以明饼纳礼,竟不得行。

(3) 然余家狡狯之仆,往往得过,独四拙颇能守法。

(4) 主者谅其无他,计口而受之粟,唯恐其失所也。

篇4

对文言虚词的考查,是近年来高考文言文阅读的一个常见考点,文言虚词数量虽然比实词少,但用法灵活,使用频率高,发展变化快,所以在考试中的得分率一直很低。下面教给同学们一些揣摩文言虚词意义的方法与对策:

1 巧看搭配推词义

请看下面句子中的“以”字:

(1)告先帝之灵以彰其咎。

(2)(公子)欲以客往赴秦军,与赵俱死。

(3)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例(1)中的“以”连接的都是动词或动词性短语,故可以推断这里的“以”是连词,在这里是表示目的关系的连词;第(2)例中的“以”连接的是名词“客”,联系上下文来看,可以确定这里的“以”由介词转化为带有一定动词色彩的“率领”等意义;例(3)中的“以”所搭配的对象都是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和后面的名词(或代词、名词性短语)构成短语修饰后面的动词,表示动作行为的工具、原因、时间等,这是介词的重要特征。因此,可以推知这两个“以”都是介词。

2 界定词性推词义

由于一些文言虚词的特定词义与其所属词性有一定关联,我们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很快搞清某些词语的意义。如有些文言虚词兼有实词和虚词的双重性质,根据上下文语境,只要能推断出其词性不一样,那么,用法肯定也不同。如:

(4)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

(5)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

“以”既可作实词,又可作虚词,要能分清虚实。第一句是说大将军李广根据敌我双方形势,认为此时如果带领百骑仓皇而逃的话,必致匈奴大军追杀而全军覆没,因此第一句中的“以”为实词,作“率领、带领”讲,而第二句中的“以”为介词“把”。显然,两者词性有别,一实一虚,如果我们能细心揣摩出这些虚词在这里的词性,那么,得到真实意义也就不难了。

3 妙借代入推词义

同学们都知道,在数学中有种方法叫“代入法”,这种方法所产生的奇妙的效果不言而喻,在解答文言文虚词意义时,如果用这种方法,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请看下面一则选择题: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 过于荆,至江上。 苛政猛于虎也。

B 曰:“吾知所之矣。”因如吴。 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

C 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宋何罪之有?

D 知不以利为利矣。 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

A 项中第二句考生熟知,“苛政”与“虎”之间存在比较关系,“于”相当于“比”,以此代入第一句中显然讲不通,事实上第一句中的“于”作“从”讲,由此排除该项。C项中的后一句“宋何罪之有”,其中的“之”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是助词;如果将这里的“之”义代人前一句,显然讲不通,故可以推断这两个“之”词义不相同。D项中,第二句“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出自苏洵《六国论》,“以”作“因而、以致”解,以此代人第一句“知不以利为利矣”中显然也讲不通,可知该项也非正确答案。再看B项所涉及的两句,第二句“秦伏兵绝其后,因留怀王,以求割地”,出自课文《屈原列传》,“因”作“乘机”解,代人第一句中刚好符合上下文语境,由此答案不言自明。

答案:B

4 利用语境推词义

同学们都知道,特定的语境可以决定一个词语的特定意义与用法,这种用法也许打破常规,也许是同学们不曾见过的,但这种意义可能只切合此境。一般而言,需要判定的虚词上下文语境完整,语句的整体意义限制了某个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考生可根据上下文来进行判断。请看:

(7)迁客骚人,多会于此。

(8)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此则京邑之人也,岂吾结好之本意哉。

(9)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臣未之闻也。无以,则王乎。

上面几个例子中,我们只有利用全句的语境来进行推测,才可解决问题。如例(7)中“于”字的解释,只有在翻译全句的基础上,加以推测才会知道“于”的意义即“在”,介词。例(8)的语境是“今贤兄子葬父于洛阳”,洛阳即当时的京邑,意思是说“现在你的侄子把他父亲葬在洛阳,这说明他是京都人呀”。由此推断该句中的“则”应为副词,表判断,起强调、确认作用,意为“是、就是”。再看例(9),出自课文《齐桓晋文之事》。齐宣王一见孟子就迫不及待地问齐桓公、晋文公称霸的事情,说明他有称霸的企图。而齐桓公、晋文公是靠武力而非仁爱称霸天下的,与儒家所倡导的“王道”相对立。所以崇尚王道的孟子轻轻将话题岔开:“无以,则王乎”“如果不得不说,那么还是说说王道的事吧”。此处,“则”为连词,表假设关系,可译为“那么”。

5 寻找特征推词义

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或固定句式,它们之所以能固定下来,正是得到了虚词的帮助。因此,同学们一定要记住一些固定的文言句式,这里的虚词即其主要特征,可以帮助你快速解答词义。如:

不亦……乎相当于“不是……吗”

何……为相当于“为什么要……呢”

见……于被动句

以……为……相当于“把……(当作)……”

如……何相当于“对……该怎么办”

唯……是“是”无意,起宾语提前作用;“唯”表示对象的唯一性

与其……宁……相当于“与其……宁可……”

其……之谓也相当于“这大概……吧”

总之,以上只是推断文言文虚词用法及词义的一些技巧和方法,而要想在文言文阅读这一领域里“纵横驰骋”,还要有丰富的文化积淀与文词功底,但只要多看、多读、多思考,你就一定能掌握它们。

二、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文言语段,按要求答题。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慢则不能励精,险路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选自《诸葛亮集》)

1 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作《师说》以贻之

B 夫君子之行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C 慢则不能励精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

2 请将画线的两句话译成现代汉语:

(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与解析]

篇5

这一期的《学习DIY》栏目带给同学们的是关于文言虚词用法破解及古诗词鉴赏的文章。希望能给同学们的应试带来帮助!

(晓 风)

在高考中,对文言文虚词的考查,《考试说明》作了明确规定:“理解常见的文言文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这道题为单项选择题,分值为3分。那么,临场应试时,如何联系语境,破解文言虚词的用法呢?下面略谈陋见。

一、看清题目,明确要求

一拿到题目,不要急于选择孰对孰错。先要看清题干,读懂要求。纵观近几年考题,题干多为“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虚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或不相同)的一组是( )”,里面的“相同”或者“不相同”仅一字之差,如稍为疏忽,便会铸成大错,同时要弄明白“用法”和“意义”,两者全同才为“相同”,若两者之一不同或全不同即为“不同”。然后看选项,明确考查对象,具体是哪几个虚词,命题的意图是什么,组合方式如何,落实虚词的出处等。

这一环,虽是常识,简单易行,但也正因为简单,就会使人大意马虎,痛失考分。因此,它是解题很为必要的第一步,千万大意不得。

二、速调记忆,灵活比照

明确考查的对象和要求之后,马上打开知识储备的库门,迅速调动记忆,在脑海里展现相关内容。若出自学过的课文,回忆该句具体意思是什么,该词的用法和意义如何。如2001年全国卷《田单列传》第13题: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思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⑴故且缓攻即墨以待其事。

⑵穷予生之光阴以疗梅也哉!

⑶五千人因衔枚击之。

⑷相如因持璧却之。

⑸田单乃收城中得千余牛。

⑹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

⑺故使约降于燕。

⑻故内惑于郑袖。

本题的各项的第二句分别出自高中课文《病梅馆记》《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和《屈原列传》,其意思分别为:⑵竭尽我余生的光阴来医治梅树呢!⑷相如于是捧着和氏璧后退几步站着。⑹项伯于是连夜驱马赶到沛公军营。⑻所以内政上被郑袖所蛊惑。这样我们可以迅速把握这几个加点词的用法,分别是:⑵表目的关系的连词,⑷表承接关系的连词,⑹表承接动作的连词,⑻表被动的介词。

若文言虚词出现在陌生的句子中,也可迅速回忆该词的所有用法及例句,快速对应,准确找出它的用法,就以上面第⑺⑻句为例。我们马上从记忆中调出有关“于”的用法。见下表:

通过比照,灵活对应迁移,第⑺句和表中用法2相对应,可知该词在此表方向,“向”之意;第⑻句和表中的用法3相对应,可知该词在此表被动,“被”之意。其他选项也可用此法类推,该题答案为D。

当然,要灵活运用这种方法,必须熟读课文,识记常见虚词的常见用法等。这得靠平时积累,功夫在课外,这里不作赘述。

三、分析虚词所在句中位置,区分用法

一般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用法也不同。比如“也”字用于句末,表判断、陈述、疑问、感叹等语气。“其”位于句首,一般用作语气副词;位于句中动词后,一般用作代词,名(代)词后一般是语气副词。

请看下面具体的例子:

(9)儿妾食麦而已。(《任日方 其人》)

(10)滂跪受教,再拜而辞。(《范滂别母》)

(11)臣请以雕玉为棺。(《优孟衣冠》)

(12)何后期为?(《穰苴执法》)

(13)帝愀然为之不悦。(《宋史・列传四十》)

通过结合语境分析,观察虚词所在的位置,推断其用法。第(9)句的“而”字用于句末和“已”结合在一起,不难推断它是表语气的。而第(10)句的“而”字连接两个动词,它只能是连词,表承接。第(11)句的“为”后面没有动词,它应作动词。第(12)句的“为”用于句末,它只能是助词,表语气。第(13)句的“为”用于名(代)词前,后面接着动词,它应为介词。

再如2003年全国卷第12题: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

(14)为伯父让之所鞠。

(15)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16)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17)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18)咸私哂其矫饰焉。

(19)犹且从师而问焉。

(20)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21)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A、B两项中的虚词的位置,乍一看它在句中所处位置不同,但细看还是相同的。A项是:“为”+名词+动词,两个“为”均是介词,表被动。B项是:“以”+动词,“以”均为表目的的连词。D项的结构成分和在句中位置都极为相似,两个“因”均是表顺承的连词。C项的“焉”均用于句末,但前者表语气,后者实质上是兼词,相当“于之”,在句中作“问”的后置状语。故答案为C。

四、运用语法分析,明辨虚词的异同

虚词的各种用法,大都是要根据它在句中的语法作用来确定的。我们可以根据语法知识判别其用法。方法是抽出句子主干,划分句子成分,再看虚词的功能。就以2003年第12题A项为例,谓语分别是“鞠”“笑”,它们前面的“为伯父让之”和“为天下”都分别作状语,都是用来修饰谓语的介词短语,那么,两个“为”都表被动,是介词。

再看以下几个句子:

(22)唯陛下哀怜之。(《高祖本纪》)

(23)(臣请入),与之同命。(《鸿门宴》)

(24)而小民无立锥之土。(《三国志・仓慈传》)

(25)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隆中对》)

(26)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

篇6

如果词性不明,便难以理解它的意义和作用。如“其”,通常情况下作代词,代替上文中已经出现的人、物或事。如:见其发矢十中八九(欧阳修《卖油翁》),是人称代词,代“卖油翁”;其一犬坐于前(蒲松龄《狼》),是指示代词,意思是“其中的”;其真无马邪(韩愈《马说》),则是助词,意思是“大概”,表示推测语气。

二、确定成分

即掌握每个虚词在句中所起的语法作用,看它在句子中作什么成分,以便确定如何翻译。如“之”作助词时,处在定语和中心词之间,可译为“的”,“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周敦颐《爱莲说》)中的“之”就是这种用法;而在“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中,则是宾语前置的标志,可不译。

三、掌握规律

如“也”表示语气,主要用在句末,也用于句中。用在句末多表示判断、解释和说明,用在句中一般表示语气的舒缓或停顿。又如“以”,什么时候作连词,什么时候作介词,也是有规律的:以+动词,“以”是连词,在“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中的“以”就是连词;以+名词/代词,“以”是介词,在“策之不以其道”(韩愈《马说》)中,就是介词,意思是“按照”。

四、语境推断

结合上下文语境,判定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虚词大多有多种用法,要确定其具体的意义与用法,必须结合具体的上下文,结合运用文义理解和句法分析两种方法。如“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则”是连词还是副词?从分析语法入手,可知后文“国恒亡”是假设的结果,那么“则”就是一个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相当于“如果”。

五、熟悉典型实例

把典型实例,作为对照比较的参照物,推论虚词的意义及用法。如:已知“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诸葛亮《出师表》)中,“以”处在后一分句句首,是表目的的连词,意思是“用来”,可推知“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诸葛亮《出师表》)、“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诸葛亮《出师表》)和“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柳宗元《捕蛇者说》)这些句中的“以”也是表目的的连词。

六、注意特殊现象

文言文中虚词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这里略讲两种:

1.兼词。兼词是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不同的词类。这类词要掌握两个:一是“诸”,二是“焉”。

先介绍“诸”。它是代词“之”和介词的“于”的兼词,兼有“之于”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之”可代人、事、物和处所,“于”介绍出与动词有关的对象、处所等。如“投诸渤海之尾”(《愚公移山》),“诸”相当于“之于”,“之”是代词,代“土石”,“于”是介词,介出处所“渤海之尾”。

再说一下“焉”。它是介词“于”和代词“之”或“此”的兼词。如“复到舅家问焉”(王安石《伤仲永》),“焉”相当于“于之”,“于”表示问的对象,“之”代“仲永的情况”。这句话的意思是:(我)又到了舅舅家,问到仲永的情况。

2.虚词连用。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有时两个虚词连用,有时是三个虚词连用。如“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司马迁《陈涉世家》),“藉”、“第”、“令”是三个表示假设关系的连词连用,都是“即使”的意思。

篇7

一、文言虚词一般都是假借字,其词形和它在句中所表示的意义没有内在联系,不能按实词那样去依形释义。文言虚词的突出特点是“虚”,没有实在意义,因此,古人难以为虚词造字。而在记事作文需要虚词时,往往采用“依声托事”的办法,假借实词中已有的同音字来记录虚词。因此,虚词所用的字几乎全是(注)假借字。

例如:

“然”字,《说文》:“然,烧也;从火,肽(rán)声。”本义是“烧”,是个实词(后来又加火旁写作“燃”)。《孟子・公孙丑上》:“若火之始然。”用词正是本字本义。古书中多假借“然”字记录虚词,如:

1.河内凶,则移其民於河东,移其粟於河内;河东凶亦然。《孟子・寡人之於国也》

2.子墨子曰:“然,胡不已乎?”《公输》

3.然志犹末已,君谓计将安出?《隆中对》

按:例①、②中的“然”借为指示代词,可释为“这样”、“如此”。例③中的“然”字借为连词,相当于“然而”。

又如:“其”字,是实词。古书中假借“其”字为第三人称代词(他、他的)和指示代词(那),长借不还。于是人们便在“其”字上加竹头写作“箕”,以表示本义。

二、注意区分虚实。由于虚词多是假借原有实词中的同音字为之,因此,在古书中,同一字形往往虚实并用。在阅读古代诗文时,要加以注意,区而别之。

1.陈涉辍耕之①垄上,怅恨久之②。《陈涉世家》

2.曾子之③妻之④市,其子随之⑤而泣。《韩非子・外诸说》

“之”字,表示脚在地面上走,《尔雅・释诘》:“之,往也。”本义是“到……去”。以上两例中,有五个“之”字,依据语境,分析比较:①④用的是本义“到……去”,是实词(动词)。其余三个“之”字是虚词:②是音节助词,无义;③是结构助词,相当于“的”;⑤是第三称代词,相当于“她”。

三、注意区分同形虚词的不同用法。有些常用虚词,虽用同一形体表示,但用法多样,词性、意思不同,必须依据它所在的不同语言环境,仔细辩析,方能求得准确的理解。

四、注意古今同形虚词的异同。语言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语言本身的变化而变化的。古代文言虚词,在现代汉语中,有的已经消失,有的依然存留。值得注意的是至今仍然存留使用的那一部分虚词。它们与古代虚词一脉相承,词形相同,而词性、用法、意义却有差别。初学古文者往往只见其同,不知其异,自以为明白,以今度古,因而造成误解。这是学习文言虚词要特别注意的一点。下面举些典型例子,古今对比,揭示其异同。例如“是”字:

1.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十则》

2.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礼记・大道之行也》

3.将军向宠……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出师表》

以上三例中的“是”字,与现代汉语的判断词“是”字词形相同而词性不同,它是指示代词。前两例“是”字复指上文,作分句的主语。“是知也”,当释为“这才是聪明”。“是谓大同”,当释为“这叫做大同”。例3中的“是以”即“以是”,意为“因此”。西汉以后,“是”字才渐渐用作判断词。

五、在学习古文时,不断积累常用文言虚词的典型例句,制成卡片,然后进行分析、比较、分类、归纳、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从而较好地掌握文言虚词的特点和用法。

文言虚词的学习和掌握,并非一日之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理解、多运用,在熟练运用的基础上,多分析、多总结。掌握文言虚词的变化规律,轻松地驾驭它。

篇8

⒈助词“的”或不译。如:故时有物外之趣:结构助词,“的”。

⒉用于主谓语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无义。如:①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用在

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②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注:句意:西蜀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其中:“之”

用于主谓语之间;去:名词作动词用,“距离”的意思,充当谓语)

如:辍耕之垄上; ⒊动词:到、去、往等。

⒋代词:他(她)、它或某些事情(物)等。如:①下车引之:代词,他(指元方) ②人皆吊之:代词,他(指丢马的人)

⒌起舒缓语气调节音节的作用,无义。如:①久之,目似冥,意暇甚。 ②怅恨久之。

③公将鼓之

⒍宾词前置的标志。 如:①何陋之有? ②宋何罪之有?

⒎定语后置的标志。 如:马之千里者

㈡“以”字用法

⒈介词:⒈表手段、工具:拿、用、把、凭借(靠)、按照、根据。

如:①徐喷以烟:介词,“用”。②以丛草为林:介词,“把”。③ 可以为师矣:介词,凭,

靠。④注:“计日以还”(此处的“以”相当于“而”无义。连接两个动作之间)

⒉表原因:因为。如:①此独以跛之故:因为; ②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③是以众

议举宠为督。

⒉连词: a:表目的:来、替、给 。 如:不敢出一言以复;以光先帝遗德; b:表结果:以致 。 如:以塞忠谏之路也;

⒊动词:与“为”结合,“认为”的意思。如:余以为宫中之事;

㈢“而”字用法

⒈表并列:并且(或不译)。 如:①任重而道远:连词,表并列,译作“并且”。 ⒉表承接:就(或不译)。 如:①学而时习之:连词,表顺承,译作“然后”。② 相委而去:连词,表顺承。可译作“就”。③ 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连词,表顺承,可译为“就”

⒊表转折:但是;却;然而等。

②而疑邻人之父:表转折,“却”

⒋表修饰:可译作“地、着”或“不译”。 如:①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表修饰,可不译。②暮而果大亡其财:表修饰。③丁壮者引弦而战:表修饰。 ⒌表递进:

⒍表假设: 如:①人不知而不愠:连词,表转折,译作“却”。

㈣“其”字用法

⒈代词:⑴人称代词:他(她)或他(她)们;⑵指示代词:这、那。

⒉副词:⑴表猜测:大概、可能。 如:①其恕乎:副词,译作“大概,也许”。 ②其真不知马也。

⑵表反问:难道。

如:其真无马邪?

㈤“所以”的用法

⒈相当于“用来……的”。 如: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⒉相当于“……的原因”。 如:①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②吾知子所以距我,吾不言。

㈥“于”字用法

⒈介词:①在、从、到等。 如:行者休于树。

②对、对于、向、给、跟、让等。 如:请广于君。

⒉连词:比。

如:所欲有甚于生者。 苛政猛于虎也。

㈦“乃”字用法

⒈判断动词:是。 如:吾乃赵子龙也。

⒉副词:才、于是、就。 如:乃重修岳阳楼。

㈧“然”字用法

⒈连词:表转折:然而、但是。如:然数年恒不一见:但是,可是,连词,表转折。 ⒉形容词:①对的、正确的。 如:吴广以为然。

②……的样子。 如:①忽有庞然大物:形容词词尾,译作“……的样子”。 ②屋舍俨然。

篇9

对于含有“今”的文言语句,如果不仔细加以辨析,就很容易把“今”看作名词,造成误解。像《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大王必欲急臣,臣头今与璧俱碎于柱矣”和“今两虎共斗,其势不俱生”这两句中的“今”,就需要结合句意仔细辨析。

第一句很容易简单地理解为“大王您如果要逼迫我的话,我的头现在就和玉璧一起在柱子上碰碎”,而第二句则容易理解为“现在两虎共斗,势必不能都活下来”。其实这两句中的“今”均理解不当。

第一句的前半句说“大王您如果要逼迫我的话”,是一种假设的情况,那么后半句就应该是假设的结果,意思应该是“头与璧将俱碎于柱”,而不能理解为“头与璧现在一起在柱子上碰碎”。如果要想表达这个意思应该说“大王必欲急臣,今臣头且与璧俱碎于柱矣”。在《孔雀东南飞》中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我现在将要到官府去报到)。”

篇10

(一)用作连词。

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①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劝学》)

②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

③北救赵而西却秦,此五霸之伐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2.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①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

②楚怀王贪而信张仪,遂绝齐。(《屈原列传》)

③回视日观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绛皓驳色,而皆若偻。(《登泰山记》)

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

3.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

①故舍汝而旅食京师,以求斗斛之禄。(《祭十二郎文》)

②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

③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

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

②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六国论》)

③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祭十二郎文》)

5.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

①诸君而有意,瞻予马首可也。(《冯婉贞》)

②死而有知,其几何离。(《祭十二郎文》)

6.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

①吾尝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

②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

③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鸿门宴》)

7.表示因果关系。

①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②表恶其能而不用也。(《赤壁之战》)

8.表示目的关系。

①缦立远视,而望幸焉。(《阿房宫赋》)

②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

(二)通“尔”。

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

①而翁归,自与汝复算耳。(《促织》)

②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三)通“如”。

“好像”,“如同”。

①军惊而坏都舍。(《察今》)

【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

①未几而摇头顿足者,得数十人而已。(《虎丘记》)

②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③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

【而后】才,方才。

①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出师表》)

②三月而后成。(《孙子兵法》)

【而况】即“何况”,用反问的语气表示更进一层的意思。

①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石钟山记》)

②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乎!(《庖丁解牛》)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既而】不久,一会儿。

①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五人墓碑记》)

②既而得其尸于井,因而化怒为悲,抢呼欲绝。(《促织》)

③既而将诉于舅姑,舅姑爱其子,不能御。(《柳毅传》)

(一)用作疑问代词。

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

③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

①豫州今欲何至?(《赤壁之战》)

②大王来何操?(《鸿门宴》)

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

①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

②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

(二)用作疑问副词。

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

①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赤壁之战》)

②徐公何能及君也?(《邹忌讽齐王纳谏》)

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三)作语助词,相当于“啊”。

①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

(四)通“呵”,喝问。

①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

【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

①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季氏将伐颛臾》)

②其辱人贱行,视五人之死,轻重固何如哉。(《五人墓碑记》)

③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

④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阿房宫赋》)

【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

①一旦山陵崩,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触龙说赵太后》)

②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齐桓晋文之事》)

③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庄暴见孟子》)

【无何】译为“不久”“没多久”。

①抚军不忘所自,无何,宰以卓异闻,宰悦,免成役。(《促织》)

【何乃】译为“怎能”

①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

(一)用作语气助词。

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

①儿寒乎?欲食乎?(《项脊轩志》)

②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③欲安所归乎?(《赤壁之战》)

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①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大国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③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赤壁之战》)

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

①王之好乐甚,则齐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②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③日食饮得无衰乎?(《触龙说赵太后》)

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

⑤无以,则王乎?(《齐桓晋文之事》)

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

①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齐桓晋文之事》)

②悔相道之不察兮,延伫乎吾将反。(《离骚》)

③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

④长铗归来乎!出无车。(《冯谖客孟尝君》)

5.用在句中的停顿处。

①于是乎书。

(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

①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

②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

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

④吾尝疑乎是。(《捕蛇者说》)(乎:对。)

⑤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论语》)(乎:对。)

⑥亦无怪乎其私之也。(《原君》)(乎:对于)

⑦盖进乎技矣。(《庖丁解牛》)(乎:比)

⑧以吾一日长乎尔。(《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尔:比。)

(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

①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庖丁解牛》)

②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

(一)用作副词。

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

①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悉使蠃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赤壁之战》)

③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

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

①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桃花源记》)

②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

③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④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

3.可表示对事物范围的一种限制,可译为“只”“仅”等。

①项王乃复引兵而东,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项羽本纪》)(后一个“乃”。)

4.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

①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赤壁之战》)

②嬴乃夷门抱关者也。(《信陵君窃符救赵》)

③无伤也,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齐桓晋文之事》)

(二)用作代词。

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

①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①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

3.还可作连词用,释为“若夫”“至于”“如果”等。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①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

②无乃尔是过与。(《季氏将伐颛臾》)

③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乃尔】译为“这样”。

①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

(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

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

①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

①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

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

①今肃迎操,操当以肃还付乡党,品其名位,犹不失下曹从事。(《赤壁之战》)

②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

③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故以为其爱不若燕后。(《触龙说赵太后》)

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

①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

②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赤壁之战》)

③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

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

①有蒋氏者,专其利三世矣。(《捕蛇者说》)

②今存其本不忍废。(《梦溪笔谈・指南针》)(其:这)

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

①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

(二)用作副词。

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①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唐雎不辱使命》)(其:可要)

②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之战》)

③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

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①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②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庄暴见孟子》)

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

②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

③且行千里,其谁不知?(《之战》)

(三)用作连词。

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①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

②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

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①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

②沛然下雨,则苗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

(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

①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②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

【何其】译为“多么”。

①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

(一)用作连词。

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

①且立石于其墓之门。(《五人墓碑记》)

②肃宣权旨,论天下事势,致殷勤之意,且问备曰……(《赤壁之战》)

③彼所将中国人不过十五六万,且己久疲。(《赤壁之战》)

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

①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陈涉世家》)

②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赤壁之战》)

③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六国论》)

3.让步关系,“尚且”“还”。

①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

②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

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

①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②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③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石钟山记》)

④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五人墓碑记》)

(二)用作副词。

1.“将”“将要”。

①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

②且为之奈何?(《鸿门宴》)

③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④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

2.“暂且”“姑且”。

①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

②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①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

②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③且夫臧获婢妾,犹能引决,况仆之不得已乎?(《报任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