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二首范文

时间:2023-03-20 06:10:5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赠别二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翳翳昏垫苦,沉沉忧恨催。清秋何以慰,白酒盈吾杯。

吟咏思管乐,此人已成灰。独酌聊自勉,谁贵经纶才。

弹剑谢公子,无鱼良可哀。

苦雨思白日,浮云何由卷。稷契和天人,阴阳乃骄蹇。

秋霖剧倒井,昏雾横绝巘。欲往咫尺途,遂成山川限。

潈潈奔溜闻,浩浩惊波转。泥沙塞中途,牛马不可辨。

饥从漂母食,闲缀羽陵简。园家逢秋蔬,藜藿不满眼。

蟏蛸结思幽,蟋蟀伤褊浅。厨灶无青烟,刀机生绿藓。

篇2

少女之所以叫做豆蔻年华,起源于诗人杜牧一句诗,在诗句中杜牧用豆蔻比喻十三岁的女性,赞美对方的举止优雅、姿态轻盈,因此后人称十三岁的少女为豆蔻,但年满十六岁的少女,则被称为碧玉,表示女子像美玉一样无瑕。

少女叫豆蔻年华的原因豆蔻来源于杜牧《赠别诗二首之一》中的“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其中豆蔻形容的就是十三岁的少女,举止优雅,姿态轻盈,所以后人将少女称为豆蔻年华,表示年轻美好。

少女被称为豆蔻年华,还有一种解释是说,豆蔻在花朵含苞待放的时期,非常的饱满俏丽,就像是十二三岁的少女,正处于青春正好的时期,娇美动人,因此将少女比作豆蔻。

古人常用各种物体表示年纪,比如十六岁的少女称为碧玉,十二岁的少女称为金钗,除了表示女性的年纪外,男性各年龄段的称呼也不相同,十五岁的青少年被称为束发,二十岁的青少年则为弱冠。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2、之琳,寓意:琳原本指美玉,用作人名可理解为美好,有才的意思,结合具有修饰作用的之字,让名字更加的清新文雅。形容女孩光彩亮丽,明艳动人,雍容华贵,皮肤细腻有光泽。出自:唐·顾况《游子吟》“层城登云韶,王府锵球琳。”释义:王宫中的音乐未曾停止,王府环佩声不觉。

3、清妍,寓意:结合意为清纯脱俗的清字,名字有高洁,清纯,廉洁,巧慧,美丽的意思,在人名中意指女孩志行高洁,清纯美丽,心思巧慧,聪明伶俐。出自:唐·李煜《梅花》“共约重芳日,还忧不盛妍。”释义:记得当时还曾担心,梅花“重芳日”,只恐“不盛妍”。

4、森罗,出自:李白《永王东巡歌》“战舰森森罗虎士,征帆一一引龙驹。”释义:战舰森森地站满了彪虎之士,战船满载着征战的良马。森罗这个名字听起来给人一种国际范,非常好听;但其实在诗中是形容战舰的意思,所以也可引申寓指男孩子不凡的气质。从名字上给人一种男孩英俊挺拔的形象,让人产生了画面感。

篇4

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亲爱的请为我流泪泪是透明的泪是要你包容泪是心里的牵牵念念泪是我真的好想你!

如果有一天,世界已改变,当沧海都已成桑田,你还会不会在我的身边陪着我渡过长夜!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你知道这句话的意思吗?就是说在我拥有你的时候,我要好好珍惜你。

取柳枝著户上,百鬼不入家。快快在家门口上别上一条柳枝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风沙漫天锁残阳,独依云阁心彷徨。欲执玉腕偕白首,愁离催人愁断肠!亭,这是你送我的第二首诗 - -《情殇》!

年年祭扫先人墓;处处犹存长者风

暮至清风阁楼,幽月残瘦。佳人倍显娇柔,万分清秀。谈笑之间,山盟海誓苍天。万年守侯,我心依旧!

明天月圆你要注意呀!!不好出来,不要往天上看!你还是朵在被子里面吧!千万不要让你的尾巴漏出来呀!

清明时节雨纷纷,出门别忘带把伞

这么在乎你只是因为我爱你,哪一天我能做到不再这么在乎你了,就证明我不再爱你了。那肯定是我离开这世界了。

清明时节,杨柳依依,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我无柳可折,给你发条短信:期盼早日再相逢

寂寞游荡网间,戏语漫入眼帘。怎会有情人,叙述心结千千。寻寻,觅觅,世间万事皆缘。

何为缘也,古人云:“缘,源自圆,乃命中注定,即缘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共得同床枕,珍惜!

从相识到相恋,

山清水秀风光好;月明星稀祭扫多

篇5

2、阵阵春风吹绿,缕缕春光明心,丝丝春雨润物,声声问候暖情,清明节了,只言片语伴随你,愿你照顾好自己,关心亲人和好友!

3、复苏万物迎清明,缅怀故人祭清明,珍爱生命言清明,生死并置真清明。知道吗?这才是清明节的人文精神:一纪念感恩,缅怀故人,二维护新生!

4、天清明,地清明,天地一片清明;山清明,水清明,山水一片清明。清明时节,给你最清明的问候,愿你拥有最清明的心境,最清明的平安。

5、纷纷雨滴,点点思念,丝丝牵挂,一点忧愁,一抹感伤,却上心头。风淡雨轻思故人,清明雨上泪痕痕。愁断泪满襟,清明雨纷纷。

6、清明时节雨纷纷,请为逝去的亲友削一个苹果,点一支香烟或倒一杯烈酒,祈盼他们在天堂过得平安幸福。亦祝愿身边的朋友身体健康事业如意生活开心!

7、清明节地位提升了,放假时间早大增了,抛开工作能放松了,睡觉不用定闹钟了,闲暇之余去踏青了,节后又能神气清了!提前祝清明快乐!

8、清明时节杨柳依,路上行人伤凄凄。纷纷细雨识人意,暗送迎春*迷离。思亲不在伤别离,绵绵幽情无处寄。人生短短几十年,相互真情要珍惜。

9、上班生活极其琐碎,为了生计吃苦受累。身心憔悴无处流泪,赚钱不多还没地位。鞍前马后终日疲惫,趁着假日休息陶醉:清明要放假了,祝同志们吃好玩好!

10、寒食禁火吃冷餐,多多运动体康健,清明时节好春光,风筝放飞美心愿,秋千荡起满心欢,插柳聊且为思念,踏青游玩神清爽,吃块青团好运粘!

11、清明时节雨无数,不浇花不浇树,心底思念暗生雾。世事万千看不足,尘归尘土归土,敞开怀抱迈大步。真情相牵人生路,朋友心遥相诉,一声问候友情固。

12、风沙漫天锁残阳,独依云阁心彷徨。欲执玉腕偕白首,愁离催人愁断肠!亭,这是你送我的第二首诗 - -《情殇》!

13、云朵装点着天空的精彩,问候装点着友谊的精彩,真情装点着岁月的精彩,清明装点着春天的精彩!盼结伴踏青去,发条短信问候你,折柳祈相逢!

14、春风春雨春意浓,人面桃花相映红;风筝已上碧云天,人倚秋千笑心间;清明踏青惬意游,发条短信问你好。

15、清明节到,我祝愿山川大地一清二明;江河湖海一清二明。祝愿你:精神清爽一清二明;做事有序一清二明;生活事业一清二明!

16、清明难隐乡愁,怎堪绿草幽幽?低头轻思故人,春风拂面藏羞。清明思故念旧,清者明,明者清,故已去,新已就!愿与春光一道,念故人,惜所有!清明好!

17、清明时节,杨柳依依,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我无柳可折,给你发条短信:期盼早日再相逢!

18、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万事难圆满。清明节了,缅怀已逝先人,扫扫墓,烧烧纸;关爱周围亲朋,多走动,常联系。

篇6

关键词:《全唐诗》;中华点校本;扬州诗局本;勘误

清彭定求等人所编《全唐诗》是历代唐诗整理工作中所取得的最重要成果,康熙四十六年(1707)刻板问世,1960年4月中华书局出版了点校本,曾多次重印。1999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李铎先生主持开发“全唐诗电子检索系统”,笔者曾参与这项工作,出于工作的需要对中华书局点校本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扬州诗局刻本进行互校,发现两书存在一些没有标示的异文。现整理出50则,首先指出它们在点校本中的卷数和页码,然后稍加考辨,供广大研究者及此书再版时参酌。

1.卷一太宗皇帝《秋日(一作夜)翠微宫》“秋日凝翠岭”(页14),扬州本“日”作“光”。案:“秋光”指秋月之光,与下文“鸿影”均为常见的夜晚诗歌意象,“光”是。唐徐坚《初学记》卷三、元方回《瀛奎律髓》卷十二收录此诗,均作“光”。

2.卷三明皇帝《首夏花萼楼观群臣宴宁王山亭回楼下又申之以赏乐赋诗》序云“披乐善之虞邸,坐忘忧之观。……畅众心之怡,欢归骑之逶迤。”(页35)扬州本作:“披乐善之邸,坐忘忧之观。……畅众心之怡虞,欢归骑之逶迤。”案:序乃骈文,扬州本上下句对仗工稳,是。张说《张燕公集》卷二收录此诗,序与扬州本同。

3.卷八韩王从善《蔷薇诗一首十八韵呈东海侍郎徐铉》“娇自态相窥”(页76),扬州本“自态”作“态自”。案:“娇态”指蔷薇妩媚可爱之态,“娇自”则义不可通。徐铉《骑省集》卷四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4.卷十七《鼓吹曲辞》柳宗元《东蛮》“已言我异世”(页179),扬州本“已”作“自”。案:此句为东蛮谢氏自述口吻,“自”是。柳宗元《柳河东集》卷一、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二十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5.卷三十长孙无忌《新曲二首》“侬阿家住朝歌下”(页433),扬州本“侬阿”作“阿侬”。案:“阿侬”为自称,吴地方言,是。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十四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6.卷三十九庾抱《别蔡参军》“沟水易东西”(页499),扬州本“东西”作“西东”。案:“东”为东韵,与此诗其余韵脚“同”、“中”、“鸿”三字均为东韵,“西东”是。《文苑英华》卷二百八十六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7.卷四十一卢照邻《怀仙引》“攀旧壁而无据”(页520),扬州本“旧”作“石”。案:下句云“泝泥溪而不前”,“石壁”“泥溪”对仗工稳,“石”是。卢照邻《卢升之集》卷二、《文苑英华》卷二百二十五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8.卷五十六王勃《重别薛华》“风飘濯锦川”(页675),扬州本“风飘”作“秋风”。案:上句云“明月沉珠浦”,“明月”“秋风”对仗工稳,是。王勃《王子安集》卷三、《文苑英华》卷二百八十六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9.卷六十一李峤《奉和幸长安故城未央宫应制》“睿律九韵开”(页724),扬州本“韵”作“韶”。案:“九韶”为舜时乐曲名,与上句“宸心千载合”对仗工稳,“韶”是。《文苑英华》卷一百七十四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10.卷七十二周彦昭《晦日宴高氏林亭》“高会偶龙池”(页787),扬州本“池”作“沙”。案:“沙”为麻韵,与此诗其余韵脚“华”、“霞”、“车”均为麻韵,是。唐高正臣《高氏三宴诗集》卷上、宋蒲积中《岁时杂咏》卷九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11.卷八十六张说《夕宴房主簿舍》,序云“微月曰夜”(页926),扬州本“曰”作“白”。案:上文云“岩云暗山”,“暗”“白”对仗工稳,是。张说《张燕公集》卷五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12.卷一百一寇泚《度涂山》“悠悠正旆远”(页1082),扬州本“正”作“征”。案:“征旆”为军旗,“正旆”则义不可通。《文苑英华》卷二百九十、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四十六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13.卷一百一吴竞《小传》云“乃别撰名史”(页1082),扬州本“名”作“各”。案:此言“尝以梁、陈、齐、周、隋五代史繁杂,乃别撰名史”,结合上下文语义,“各”是。

14.卷一百五周利用《奉和九月九日登慈恩寺浮图应制》“山豫乘金节”(页1101),扬州本“山”作“出”。案:“出豫”指帝王出巡,且与下句“飞文”对仗工稳,“出”是。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十二、明高(棅)《唐诗品汇》拾遗卷五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15.卷一百八李元纮《小传》云“南州可移,此断不可摇”(页1114),扬州本“州”作“山”。案:《新唐书》卷一百二十六李元纮本传载曰:“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山”是。

16.卷一百八萧嵩《奉和圣制送张说上集贤学士赐宴》“文章礼一变”(页1116),扬州本“礼”作“体”。案:“礼”字在此不但义不可通,且与下句“礼乐道逾弘”重复,“体”是。张说《张燕公集》卷四、《文苑英华》卷一百六十八、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十四均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17.卷一百十一韩休《奉和圣制送张说巡边》“东辕迟返旆”(页1133),扬州本作“东‘作’南”。案:张说《张燕公集》卷四、《文苑英华》卷一百七十七、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一百五十五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18.卷一百三十八储光羲《贻丁主簿仙芝别》“楼迟依水滨”(页1400),扬州本“楼”作“栖”。案:上句云“偃仰东城曲”,“偃仰”“栖迟”对仗工稳,“栖”是。《储光羲诗集》卷五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19.卷一百七十李白《江夏赠韦南陵冰》“我窜三色九千里”(页1754),扬州本“色”作“巴”。案:“三巴”为巴郡、巴东、巴西的合称,为贬谪之地,“巴”是。宋杨奇贤《李太白集分类补注》卷十一、清王琦《李太白集注》卷十一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20.卷一百七十八李白《金门答苏秀才》“永路当日勖”(页1814),扬州本“日”作“自”。案:宋杨奇贤《李太白集分类补注》卷十九、清王琦《李太白集注》卷十九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21.卷一百九十八岑参《暮秋山行》“疲马卧长坡”(页2045),扬州本“坡”作“坂”。案:宋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卷三、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二十三、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十四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22.卷二百十二高适《同韩四薛三东亭月》(页2206),扬州本作“《同韩四薛三东亭玩月》”。案:高适《高常侍集》卷四、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十八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23.卷二百二十九杜甫《奉汉中王手札》“水长注海奔”(页2491),扬州本“水”作“江”。案:宋黄希、黄鹤《补注杜诗》卷二十七、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十五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24.卷二百三十二杜甫《水宿遣兴奉呈群公》“鲁钝乃多病”(页2559),扬州本“乃”作“仍”。案:宋黄希、黄鹤《补注杜诗》卷三十四、清仇兆鳌《杜诗详注》卷二十一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25.卷二百三十七钱起《新昌里言怀》“不望旧山薇”(页2631),扬州本“望”作“忘”。案:此诗表达怀念旧里之情,“忘”是。钱起《钱仲文集》卷四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转贴于

26.卷二百三十九钱起《送张员外出牧岳州》“喜政多才宠寇恂”(页2669),扬州本“喜”作“善”。案:“喜政”于义不通,“善”是。钱起《钱仲文集》卷九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27.卷二百三十九钱起《江行无题一百首》之八“隐放扁舟去”(页2677),扬州本“隐”作“稳”。案:钱起《钱仲文集》卷十、宋洪迈《万首唐人绝句》卷五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28.卷二百三十九钱起《田鹤》“单飞后片雪”(页2687),扬州本“雪”作“云”。案:钱起《钱仲文集》卷十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29.卷二百四十一元结《舂陵行》“郭亭传急符”(页2704),扬州本“郭”作“邮”。案:“邮亭”为古代递送文书者投止之处,“邮”是。元结《次山集》卷四、宋洪迈《容斋随笔》卷十四、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四十六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30.卷二百四十三韩翃《赠别太常李博士兼寄两省旧游》“金细正舞石榴裙”(页2734),扬州本“细”作“钿”。案:“金钿”指嵌有金花的首饰,“钿”是。《文苑英华》卷二百五十四、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五十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31.卷二百四十三韩翃《寄哥舒仆射》“步义(一作又)抽箭大如笛”(页2734),扬州本“义”作“人”。案:“步义”于义不通,可能是“步叉”之误,“步叉”为盛箭之器具,《文苑英华》卷二百五十四作“步义”。“步人”指步兵,语义亦通,明高棅《唐诗品汇》作“步人”。

32.卷二百六十一任华小传“又与庚中丞书云”(页2902),扬州本“庚”作“庾”。案: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卷十一收录任华此书,题为“致庾中丞”,“庾”是。

33.卷二百七十一窦群《贞元末东院尝接事今西川武相公于兹三周谬领中宪徘徊厅宇多获文篇夏日即事因寄四韵》“弹冠驾迹近”(页3040),扬州本“驾”作“惊”。案:“驾”字于义不通,“惊”是。唐褚藏言《窦氏联珠集》卷三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34.卷二百八十二李益《置酒行》题下注“一本行字”(页3205),扬州本作“一本无行字”。案:《全唐诗》异文常用“一作某”或“一本无某字”表述,“一本行字”不符合此书表达习惯,且义不可通。

35.卷三百十四袁高《茶山诗》“走挺糜鹿均”(页3537),扬州本“糜”作“麋”。案:“糜鹿”义不可通,“麋鹿”是。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三十五、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十一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36.卷三百五十五刘禹锡《令狐相公见示赠竹二十韵仍命继和》“余纷笼疏理”(页3986),扬州本“纷”作“粉”。案:“余纷”义不可通,且上句言“新青排故叶”,“余粉”“新青”对仗工稳,“粉”是。刘禹锡《刘宾客文集》外集卷三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37.卷三百五十九刘禹锡《秘书崔少监见示坠马长句因而和之》“风飘掌下紫游缰”(页4052),扬州本“下”作“上”。案:刘禹锡《刘宾客文集》卷二十四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38.卷四百二十二元稹《刘阮妻二首》之一“仙洞千年一度闲”(页4640),扬州本“闲”作“开”。案:“闲”义不可通,“开”是。唐韦縠《才调集》卷五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39.卷四百三十九白居易《彭蠡湖晚归》“何来临此望”(页4894),扬州本作“何”作“但”。案: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十六、元方回《瀛奎律髓》卷十五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40.卷四百四十五白居易《知足吟》“同歌知足曲”(页4992),扬州本“同”作“因”。案: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二十二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41.卷四百五十四白居易《晚春闲居杨工部寄诗杨常州寄茶同到因以长句答之》“闲吟工部新来句”(页5146),扬州本“闲”作“闷”。案: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三十一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42.卷四百五十七白居易《自题酒库》“此翁何处当”(页5187),扬州本“当”作“富”。案:下句云“酒库不曾空(自注云:刘仁轨诗云:天将富此翁,以一醉为富也)”,结合语义,“富”是。白居易《白氏长庆集》卷三十四、宋洪迈《容斋随笔》五笔卷八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43.卷四百九十八姚合《武功县中作三十首》之十三“月出方能起”(页5657),扬州本“月”作“日”。案:日出起床常用来表现闲适之情,“日”是。姚合《姚少监诗集》卷五、元方回《瀛奎律髓》卷六、宋计有功《唐诗纪事》卷四十九、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七十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44.卷五百十张祜《塞下》“闲看行近远”(页5816),扬州本“闲”作“问”。案:此诗为五言仄起平收律诗,此句为第七句,第一字应为仄声,“问”是。《文苑英华》卷一百九十七同扬州本、宋郭茂倩《乐府诗集》卷九十三作“问看行远近”。

45.卷五百五十八薛能《题逃户》“几界瞢(一作事)农桑”(页6473),扬州本“界”作“世”。案:此言逃户几代人务农,作“世”妥。宋王安石《唐百家诗选》卷十八收录此诗,作“几世葺农桑”。

46.卷五百九十三曹邺《送友人入塞》“如何恨路长”(页6880),扬州本“恨”作“怨”。案:曹邺《曹祠部集》卷二此句作“如何怨路远”、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八十四同扬州本。

47.卷六百九皮日休《鲁望读襄阳耆旧传见赠五百言……》“伟哉泂上隐”(页7023),扬州本“泂”作“洞”。案:皮日休、陆龟蒙《松陵集》卷一收录此诗,与扬州本同。

48.卷六百十八陆龟蒙《包山祠》“中坐箫鼓重”(页7124),扬州本“坐”作“堂”。案:陆龟蒙《甫里集》卷二、明曹学佺《石仓历代诗选》卷八十收录此诗,均与扬州本同。

篇7

古典诗歌意象可分为五大类:自然界的,如天文、地理、动物、植物等;社会生活的,如战争、游宦、渔猎、婚丧等;人类自身的,如四肢、五官、脏腑、心理等;人的创造物,如建筑、器物、服饰、城市等;人的虚构物,如神仙、鬼怪、灵异、冥界等。

中国古典诗歌中植物意象丰富,如杨柳、梧桐、梅花、、竹林等,在诗歌中具有独特的文化内蕴。下面试浅析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植物意象。

杨柳。属送别类意象(或表达依依不舍之情,或叙写别后的思念)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杨柳的依依之态和惜别的依依之情融合在一起。古代诗歌中离情常常与柳相关合,以折柳表惜别,其原因首先是由于二者之间具有一种 “同构”的关系,柔弱的柳枝那摇摆不定的形体,能够传达出亲友离别时那种“依依不舍” 之情;由于“柳”、“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更由于柳之易活,寄托了送别人对离人的美好祝愿。折柳赠别的习俗在唐时最盛,唐代西安的灞陵桥,是当时人们到全国各地去时离别长安的必 经之地,而灞陵桥两边又是杨柳掩映,这儿就成了古人折柳送别的著名的地方。后世就把 “灞桥折柳”作为送别典故的出处。柳这一特殊意象的形成,是历史文化积淀的产物,受到民族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规定与制约,具有一定的约定俗成性。

梧桐。属愁苦类意象(或表达忧愁、悲伤心情,或渲染凄冷、悲凉气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宋代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更归梦三更后。”都以梧桐叶落来写凄苦愁思。

芭蕉。属愁苦类意象。在诗文中常与孤独忧愁特别是离情别绪相联系。宋词有李清照《添字丑奴儿》:“窗前谁种芭蕉树,阴满中庭。阴满中庭,叶叶心心舒卷有舍情。”把伤心、愁闷一古脑儿倾吐出来。

。属抒怀类意象(或托物显示高洁的品质,或抒发感慨)一直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花寄托他那玉洁冰清、超凡脱俗的品质。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写了很多咏菊诗,将素雅、淡泊的形象与自己不同流俗的志趣十分自然地联系在一起,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宋人郑思肖《寒菊》中“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宋人范成大《重阳后二首》中“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等诗句,都借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

梅花。属抒怀类意象。梅花在严寒中最先开放,然后引出烂漫百花散出的芳香,因此梅花傲雪、坚强、不屈不挠的品格,受到了诗人的敬仰与赞颂。宋人陈亮《梅花》:“一朵忽先变,百花皆后香。”诗人抓住梅花最先开放的特点,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敢为天下先的品质,既是咏梅,也是咏自己。王安石《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句既写出了梅花的因风布远,又含蓄地表现了梅花的纯净洁白,收到了香色俱佳的艺术效果。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来写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松柏。属抒怀类意象。《论语子罕》中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也。”作者赞扬松柏的耐寒,来歌颂坚贞不屈的人格,形象鲜明,意境高远,启迪了后世文人无尽的诗情画意。三国人刘桢《赠从弟》:“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诗人以此句勉励堂弟要像松柏那样坚贞,在任何情况下保持高洁的品质。唐人刘禹锡《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诗中的“后来富贵已凋落,岁寒松柏犹依然”,也以松柏来象征孤直坚强的品格。

竹。属抒怀类意象。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张九龄的《和黄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美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使人俗。人瘦尚可肥,士俗不可医。”将竹视为名士风度的最高标识。郑板桥一生咏竹画竹,留下了很多咏竹佳句,如:“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赞美了立于岩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

黍离。属抒怀类意象。“黍离”常用来表示对国家今盛昔衰的痛惜伤感之情。典出《诗经王风黍离》。旧说周平王东迁以后,周大夫经过西周古都,悲叹宫廷宗庙毁坏,长满禾黍,就作了《黍离》这首诗寄托悲思。后世遂以“黍离”之思用作昔盛今衰等亡国之悲。如姜夔《扬州慢》中有:“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红豆。属爱情类意象(用以表达爱恋、相思之情)传说古代一位女子,因丈夫死在边疆,哭于树下而死,化为红豆,于是红豆又称“相思子”,常用以象征爱情或相思。如王维《相思》诗:“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诗人借生于南国的红豆,抒发了对友人的眷念之情。

莲。属爱情类意象。由于“莲”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例 1: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怜子”,“青”即:“情”。这里是实写也是虚写,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 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例 2:晋《子夜歌四十二首》之三十五:“雾露隐芙蓉,见莲不分明。”雾气露珠隐去 了荷花的真面目,莲叶可见但不甚分明,这也是利用谐音双关的方法,写出一个女子隐约地 感到男方爱恋着自己。

连理枝。属爱情类意象。连理枝,指根和枝交错在一起的两棵树;古典诗歌里用作恩爱夫妻的比喻。白居易的《长恨歌》:“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草: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喻离恨。(1)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荒凉、偏僻、离恨、身份、地位的卑微。《楚辞?招隐土》:“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萋萋”是形容春草茂 盛。春草茂盛,春光撩人,而伊人未归,不免引起思妇登楼伫望。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以远接天涯、绵绵不尽,无处不生的春草,来比喻离别的愁绪。(2)草木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春风十里,十分繁华的扬州 路,如今长满了青 青荠麦,一片荒凉了。

篇8

【摘 要 题】唐宋文学

【关 键 词】渭城曲/歌唱/渭城体

【正 文】

唐代著名诗人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一诗,被谱成歌曲后,称《渭城曲》或《阳关曲》,多简称《渭城》、《阳关》。这支骊歌,中唐时已成为送远饯别的经典歌曲。这首歌入宋以后是否仍为大众喜闻乐唱?前贤关注得较多的是苏轼《阳关曲》。苏轼借唐《渭城曲》的现成曲调歌唱过自己的诗。而王维《渭城曲》的歌唱是否仍在流行,研究者多作“右丞‘渭城朝雨’,流传大众,好事者至谱为《阳关三叠》”[1]“得到普遍的歌唱”[2] 一类泛泛论述,对歌唱事实尚未作明晰梳理。笔者通过对《全宋词》[3] 与《全宋诗》[4] 的考察,发现这支骊歌在宋人诗、词中出现的频率较高。《全宋词》中有《渭城》或《阳关》曲名出现的词约120多阕,《全宋诗》中有《渭城》或《阳关》曲名出现的诗作,笔者初步择录了近50首(同一首诗中重复出现的不计),其中反映出歌唱的诸多方面,如歌唱者、歌唱声情、歌唱场合等。宋人的歌唱,既有歌唐《渭城曲》者,也有套用《渭城曲》唱自己诗者。并且,诗人创作有了“渭城体”的固定格律形式。而这一格律形式即与此诗的入乐歌唱紧密相联。下文即分述之。

一、宋人歌唐《渭城曲》

宋人歌唐《渭城曲》的情况,依《全宋诗》所录可见下列事实:

(一)歌曲名。《渭城曲》之名,郭茂倩以为“《渭城》、《阳关》之名,盖因辞云。”[5] 任半塘先生以为“此诗入乐以后,名《渭城曲》。凡称《阳关》者,多数指声,不指曲名。宋人因其唱法有三叠,甚突出,乃改称《阳关曲》或《阳关三叠》,以夺《渭城曲》原名。”[6] (421)从宋人歌吟看,《渭城曲》在宋代又被称为《渭城》、《阳关》、《渭城歌》、《阳关曲》、《阳关三叠》。这些名称的变化,从时间段上看,大体北宋前中期人们多称《渭城》,此后则多称《阳关》。若以人为代表,大致从苏轼开始多称《阳关》。《阳关三叠》之称则是苏轼见到“古本《阳关》”歌谱后出现的。一个事物名称的变化往往说明着其内涵的衍变。

(二)歌唱者。《全宋诗》所录,诗及注释中明确记述歌唱《渭城曲》(《阳关曲》)者,有江休复(字邻几),见梅尧臣《二十一日同韩持国、陈和叔骐骥院遇雪,往李廷老家饮。予暮又赴刘原甫招,与江邻几、谢公仪饮》:“江翁唱《渭城》,嘹唳华亭鹤。”有杜植(字廷之),见韩维《同邻几原甫谒挺之》。“凭君莫唱《阳关曲》,自觉年来不胜悲”句后自注“挺之善歌此曲。”有蔡娇,见刘敞《赠别长安妓蔡娇》“玳筵银烛彻宵明,白玉佳人唱《渭城》。”无明确姓名者,如宋祁《观邻人卖饼大售》所记“售饼邻人”“不复还家唱《渭城》”;强至《陆君置酒为予唱〈阳关〉即席有作》中的“陆君”;范成大《咏河市歌者》“岂是从容唱《渭城》,个中当有不平鸣”的歌者;苏轼《次韵王雄州还朝留别》“但遣诗人歌杕杜,不妨侍女唱《阳关》”的侍女;《李钤辖坐上分题戴花》“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中的“佳人”;刘攽《酬王定国五首》其一“柔姬一唱《阳关曲》,独任刚肠亦泪流”中的“柔姬”。从歌唱者的身份与生活阶层看,这支骊歌的确传播较广,尤其深受文人士大夫重视。

(三)歌唱声情。梅尧臣曾与刘敞、江邻几、谢公仪会饮,听江邻几唱《渭城曲》,诗中描绘江邻几唱《渭城》有“嘹唳华亭鹤”的艺术效果。华亭鹤唳,典出《世说新语·尤悔》:陆机河桥败,为卢志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陆机于吴亡入洛前,与弟陆云常游于华亭墅中。后常以此为遇害者临终前的感慨生平之词。“嘹唳”,六朝诗人多用,谢脁《从戎曲》:“嘹唳清笳转,萧条边马烦。”陶弘景《寒夜怨》:“夜云生,夜鸿惊,凄切嘹唳伤夜情。”联系陆机的故事与六朝诗人对“嘹唳”一词的运用,可以想象《渭城曲》高亢凄清的声音,以及悲怆感伤之情。苏颂在《和题李公麟阳关图二首》其一中咏:“《渭城》凄咽不堪听,曾送征人万里行。”苏轼《记〈阳关〉第四声》:“余在密州,有文勋长官,以事至密。自云得古本《阳关》。其声宛转凄断,不类向之所闻。”[7] 苏颂谓“凄咽”、苏轼谓“宛转凄断”,亦是“嘹唳华亭鹤”的效果。

(四)流传情况。《全宋诗》所录吟及《渭城曲》的作者,从生活时代看,最早是宋祁,最晚的是何应龙。宋祁(998-1061)字子京,开封雍丘(今河南杞县)人。仁宗天圣二年进士。何应龙生平事迹不详。据《两宋名贤小集》卷三一五、《西麓诗稿》卷首、《宋诗略》卷一五、《宋元学案》卷二五《参议陈西麓允平先生》等资料可定为宋末元初人。何应龙诗今存48首,均为七绝。其《有别》诗云:“楼上佳人唱《渭城》,楼前杨柳识离情。一声未是难听处,最是难听第四声。”可知《渭城曲》在宋代的歌唱未曾中断,但诗中歌吟较多者主要集中在北宋,尤其是仁宗、神宗、哲宗三朝。从诗人的歌吟亦可见出,《渭城曲》作为一首经典“古曲”,随时代演变,会唱的人越来越少了。刘敞在他的诗中发出“举世几人歌《渭城》”的感叹。梅尧臣、韩维等人听《渭城曲》写于诗,并特意加以注明,说明这样的歌唱在当时已属罕事。在记谱还不发达的宋代,歌曲的传唱依然以口耳相传为主,可以说,歌唱者的命运决定着歌曲的存亡。江邻几于仁宗嘉祐六年(1060)去世。韩维享年83岁,也于哲宗元符元年(1098)谢世。杜植生卒年未详,设若与韩维一般高寿,在哲宗时也离世了。随着这批善歌者的先后去世,到哲宗熙宁十年(1077),苏轼得“古本《阳关》”时,文士阶层歌唱《渭城曲》的情形大概已是“除却胶西不解歌”了。

(五)“别调声”。北宋时期,《渭城曲》的歌唱不分阶层,歌唱者也无身份、性别的区分,文人士大夫的歌唱自然以男声为多,但到宋徽宗时,出现了像李师师这样以歌《阳关》而知名者,并是“解唱《阳关》别调声”[8] 而从何应龙“楼上佳人唱《渭城》”的描述看,至南宋末年,《渭城曲》也是红袖妍唱了。关于《阳关曲》的变化,刘敞早有“流传江浦是新声”之叹。苏轼见古本《阳关》,以为其歌唱“不类向之所闻”。而李师师于宣和中唱的又是“别调声”。那么,《阳关曲》的歌唱到底变化成怎样的“新声”、“别调声”了?《全宋词》所录词调中,除《阳关曲》外,还有《阳关引》、《古阳关》、《阳关三叠》。北宋初年,寇准将王维《渭城曲》改为《阳关引》,晁补之作有《古阳关》(寄无斁八弟宰宝应),皆为长短句。二者格律相同。著名音乐学家黄翔鹏先生在《唐宋社会生活与唐宋遗音.酒筵歌曲的撰词与填词》一文中指出:“《阳关引》即《古阳关》,始自寇准。”[9] 南宋末年,柴望又有《阳关三叠》(庚戌送何师可之维扬,庚戌为宋理宗淳祐十年,即1250年)。较之唐《渭城曲》,此是否即为新声、别调曲呢?考三者内容,均未脱别亲送远的主题,但从名称的变化可以想知其歌唱方法已有多种形式。

二、宋人借《渭城曲》歌宋诗

宋人用唐《渭城曲》的现成曲调歌宋诗,最典型的莫过于苏轼歌《中秋月》。苏轼于《书彭城观月诗》中说:“‘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余十八年前中秋夜,与子由观月彭城,作此诗,以《阳关》歌之。今复此夜宿于赣上,方迁岭表,独歌此曲,聊复书之,以识一时之事,殊未觉有今夕之悲,悬知有他日之喜也。”[10] 苏轼借《阳关》旧曲歌唱的还有《赠张继愿》、《答李公择》二首七绝。宋人赵次公说:“三诗各自说事,先生皆以《阳关》歌之,乃聚为一处,标其题曰《阳关三绝》。”[11]《答李公择》作于熙宁九年(1076),诗曰:“济南春好雪初晴,行到龙山马足轻。使君莫忘霅溪女,时作《阳关》肠断声。”《赠张继愿》作于元丰元年(1078),诗曰:“受降城下紫髯郎,戏马台前古战场。恨君不取契丹首,金甲牙旗归故乡。”

任半塘先生认为“北宋苏轼详记‘古本《阳关》’(即《渭城曲》)之唱法,犹指唐音。”[12] (163)苏轼《和孔密州五绝》之一《见邸家园留题》云“古本《阳关》”的歌唱有“三叠”。沈括《梦溪笔谈》卷五《乐律一》云:“古诗皆咏之,然后以声依咏以成曲,谓之协律。……诗之外又有和声,则所谓曲也。古乐府皆有声有词,连属书之,如曰贺贺贺、何何何之类,皆和声也。今管弦之中缠声,亦其遗法也。……今声词相从,唯里巷间歌谣及《阳关》、《捣练》之类,稍类旧俗。”[13]《梦溪笔谈》撰于元祐年间(1086-1093),据其自序所言,大部分是元祐三年(1088年)定居润州(今镇江)梦溪园后所写。[13] 我们把沈括所说的“今”缩小到他写《梦溪笔谈》的元祐年间,那么,这时他所听到的《阳关》的歌唱是“稍类旧俗”的,即如古乐府一样,“声词相从”,使用了和声。李之仪也说用“和声”。他在《跋吴思道小词》中,将《阳关》的唱法与歌“小词”比较:“长短句于遣词中最为难工,自有一种风格。稍不如格,便觉龃龉。唐人但以诗句而下用和声抑扬以就之,若今之歌《阳关》是也。”[14] 李之仪(约1035—1117),哲宗元祐八年(1093),苏轼出任河北西路安抚使、知定州,特辟为管勾机宜文字。后以元祐党籍贬惠州。李之仪所说“今人”,我们也把它的范围缩到最小,指与他有交游的“当代人”,那么,苏轼自然是“今人”中最重要的一位,也是史料明确记载歌唱过“《古阳关》”的一位。这样,可以说苏轼歌《古阳关》或借《阳关》歌自己的《中秋月》等,即采用了唐人“但以诗句而下用和声抑扬以就之”的方法。至于“和声”如何安排,元代人李治(一作冶)《敬斋古今》记述自己学唱《渭城曲》的情况可供参考。

王摩诘《送元安西》诗云:“‘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其后送别者,多以此诗附腔,作《小秦王》唱之,亦名《古阳关》。予在广宁时,学唱此曲于一老乐工某乙,云‘渭城朝雨(和:剌里离赖)浥轻尘,客舍青青(和:剌里离赖)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不和),西出阳关(和:剌里来离来)无故人。’当时予以为乐天诗有‘听唱《阳关》第四声’,必指‘西出阳关无故人’一句耳。又误以所和‘剌里离赖’等声,便谓之‘叠’。旧称《阳关三叠》,今此曲前后三和,是叠与和一也。后读乐天集,诗中自注云:‘第四声,劝君更尽一杯酒’也。又《东坡志林》亦辨此云:‘以乐天自注验之,则一句不叠为审。’然则‘劝君更尽一杯酒’前两句中,果有一句不叠,此句及落句皆叠。又‘叠’者,不指和声,乃重其全句而歌之。予始悟向日某乙所教者,未得其正也。因博访诸谱,或有取《古今词话》中所载,叠为十数句者,或又有叠作八句而歌之者。予谓《词话》所载,其词粗鄙重复,既不足采而叠作八句,虽若近似,而句句皆叠,非三叠本体,且有违于白注、苏《志》,亦不足征。乃与知音者再谱之,为定其第一声云:‘渭城朝雨浥轻尘’,依某乙,中和而不叠;第二声云:‘客舍青青柳色新’,直举不和;第三声云:‘客舍青青柳色新’,依某乙,中和之;第四声云:‘劝君更尽一杯酒’,直举不和;第五声云‘劝君更尽一杯酒’,依某乙,中和之;第六声云:‘西出阳关无故人’,及第七声云‘西出阳关无故人’,皆依某乙,中和之。止为七句,然后声谐意圆。所谓‘三叠’者,与乐天之注合矣。”[6] (427)

转贴于 按李治所说,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诗,又被“附腔”套用了《小秦王》的曲调歌唱。入《小秦王》歌唱之事,今见最早的材料是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其第九卷《王右丞》:“右丞此绝句,近世人又歌入《小秦王》,更名《阳关》,用诗中语也。”[15]《苕溪渔隐丛话后集》编成于丁亥年,即南宋理宗宝庆三年(1227)。苏轼的《阳关三绝》也有入《小秦王》而歌的说法。今存最早的苏词刻本是元延祐七年(1320)叶曾云南阜草堂刻《东坡乐府》,《阳关曲》题下注:“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如何理解这一问题,《唐声诗》下编《小秦王》杂考有所辨证:“《小秦王》传辞之格调并不同于《渭城曲》,近人已经比勘明确。格调既异,彼此声情亦必异,有不俟言。乃北宋时本曲与《渭城曲》,甚至与《竹枝》,除苏轼外,文人多混用,不顾声情,已不可解。清人谱书中又进一步径以《阳关曲》之名掩盖本曲名;近人信之过笃者,甚至依据上列《小秦王》之辞,以校勘王维《渭城曲》辞之音律,愈出愈奇。未省《小秦王》既从《秦王破阵乐》来,应是凯歌,《渭城曲》完全骊歌,唐人何至混二曲为一?”[6] (457)为什么《渭城曲》会歌入《小秦王》,任半塘先生说:“至于宋人将《渭城曲》、《三台》、《竹枝》等辞歌入所谓《小秦王》,乃当时大部唐乐已晦,时人于《阳关曲》(即所指作《小秦王》者)尚熟悉,遂有张冠李戴,聊以解嘲之举;此绝非唐人之歌诗,亦非唐诗之‘选词配乐’。因所选之词,本身原为徒诗,并无调属,方为之配乐;《渭城曲》、《三台》、《竹枝》等原皆声诗,各自有调,唐人岂有放弃《三台》、《竹枝》等原声不用,而将诸调转唱入他曲之理!性质迥殊,无因相混。惟为好辞求得好声,乃唐宋艺人之共同愿望,不妨以宋喻唐。如八章三节引晁无咎评黄鲁直曰:‘间作小词,固高妙,然不是当行家语,自是著腔子唱好诗。’赵长卿《惜香乐府·眼儿媚》谓‘笑偎人道:新词觅个,美底腔儿。’此虽皆宋时情事,而‘美腔’与‘新词’,始则各不相谋,终可投合无间;方其投合,乃以腔为本位,其法仍然唐代‘选词配声’之遗,恰恰说明问题。”[12] (172)任先生以为宋人歌唱《阳关曲》入腔即《小秦王》的情况,原因之一即在于宋人“著腔子唱好诗”,[16] 也有宋人不顾声情的因素。不过,可能还在于歌法的相近。王灼《碧鸡漫志》卷四《何满子》:“白乐天诗云:‘世传满子是人名,临就刑时曲始成。一曲四词歌八叠,从头便是断肠声。’……歌八叠,疑有和声,如《渔父》、《小秦王》之类。”[17]《苕溪渔隐后集》卷三十九《长短句》:“苕溪渔隐曰:唐初歌辞,多是五言诗,或七言诗,初无长短句。自中叶以后,至五代,渐变成长短句。及本朝,则尽为此体。今所存,止《瑞鹧鸪》、《小秦王》二阕是七言八句诗,并七言绝句诗而已。《瑞鹧鸪》犹依字易歌,若《小秦王》必须杂以虚声乃可歌耳。”[15] 南宋魏了翁《木兰花慢·即席和韵》:“问梅花月里,谁解唱、《小秦王》?向三叠声中,兰桡荃棹,桂醑椒浆。”可知《小秦王》唱法,有“和声”、“杂以虚声”、“三叠”,这些歌唱方式亦均同于《渭城曲》。尽管如此,在苏轼之前,杜廷之、江邻几、韩维等人歌《渭城曲》时,二者并未混淆。这些人均洞晓音律,不应造成将“《渭城曲》”(“《阳关曲》”)与《小秦王》张冠李戴的混乱。即使到了神宗绍圣年间,二者仍各自独立。黄庭坚过三峡,作《竹枝词二首》,令巴娘歌唱。跋云:“古乐府有‘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但以抑怨之音,和为数叠。惜其声今不传。予自荆州上峡入黔中,备尝山川险阻,因作二叠与巴娘,令以《竹枝》歌之。前一叠可和云:‘鬼门关外莫言远,五十三驿是皇州。’后一叠可和云:‘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或各用四句,入《阳关》、《小秦王》亦可歌也。绍圣二年四月甲申。”[23] 黄庭坚《竹枝词二首》全诗为:“撑崖拄谷蝮蛇愁,入箐攀天猿掉头。鬼门关外莫言远,五十三驿是皇州。”“浮云一百八盘萦,落日四十八渡明。鬼门关外莫言远,四海一家皆弟兄。”这里,黄庭坚用“叠”来称自己所作的二首《竹枝词》,意味着用同样的曲调唱不同的歌辞。即曲调相同,歌辞更换。而他所说的“和”,是“重其全句”的,与其他用“声辞”为“和”或摘取其中少数字句如“竹枝”、“年少”为“和”的唱法稍异。他所说的“和”,若从“重其全句”的角度看,类似苏轼和元人李治所说的“叠”。黄庭坚所作《竹枝词》二叠,用“后二句”全句加众人和唱的方法以《竹枝》曲调可唱,设若“各用四句”重叠,利用《阳关》、《小秦王》的曲调也能唱。这里,黄庭坚仍将《阳关》与《小秦王》并列,说明在黄庭坚作《竹枝》的绍圣年间,《阳关》、《小秦王》仍未相混。苏轼《书彭城观月诗》说自己在18年前以《阳关》歌《中秋》诗,18年后“独歌此曲”,仍然未说变成《小秦王》曲调。他的《书林次中所得李伯时归去来阳关二图后》:“两本新图宝墨香,尊前独唱《小秦王》。为君翻作《归来引》,不学《阳关》空断肠。”将《小秦王》与《阳关》区别,说明《小秦王》并非断肠之声。到了胡仔,他记苏轼以《阳关》所唱的《答李公择》诗是入《小秦王》歌唱的。从时间上看,盖至南宋中后期,《阳关》与《小秦王》的歌唱有所混淆,但也是个别人的做法。胡仔之后,明清人的记述颇显混乱。如毛晋《宋六十名家词》注:“中秋作。本名《小秦王》,入腔即《阳关曲》。”明卓人月、徐士俊辑《古今词统》卷二则标明《小秦王》,并于“济南春好雪初晴”句后注:“东坡词集中作《阳关曲》。”清人吴照蘅则以为唐声诗的歌唱,“至宋而谱之存者独《小秦王》耳,故东坡《阳关曲》借《小秦王》之声歌之”。[18] 这些说法显然对歌唱事实本身并未作考辨,吴照蘅之说就更与历史事实不符了。

三、渭城体

苏轼借唐音《阳关》歌自己的绝句。这三首绝句“被声”成为歌辞,写作上是否也考虑了适合歌唱的要求?对此,清人翁方纲《石洲诗话》即指出:

《东坡集》中《阳关词三首》:一《赠张继愿》,一《答李公择》,一《中秋月》。……特以其调皆《阳关》之声耳。《阳关》之声,今无可考。第就此三诗绎之,与右丞《渭城》之作,若合符节。……其法以首句平起,次句仄起,三句又平起,四句又仄起。而第三句与四句之第五字,各以平仄互换。又第二句之第五字,第三句之第七字,皆用上声,譬如填“词”一般。渔洋先生谓绝句乃唐乐府,信不诬也。(《石洲诗话》卷三,《清诗话续编》本)

俞樾《湖楼笔谈》卷六作了更为细致的分析:“东坡集有《阳关曲》三首,一《赠张继愿》,一《答李公择》,一《中秋月》。翁覃溪先生《石洲诗话》谓与右丞《渭城》之作若合符节。首句平起,次句仄起,三句又平起,四句又仄起;而第三句之第七字,皆用上声,若填词然。余细按之,翁说诚然矣。惟取四诗逐字排比之,他字无小处出入,惟第二句之第一字,右丞作是‘客’字,苏《赠张继愿》用‘戏’字,《答李公择》用‘行’字,《中秋月》用‘银’字,似乎平仄不拘。然填词家每以入声字作平声用。右丞作‘客’字,正是入声,或‘客’字宜读作平也。盖此调第一句、第三句以仄平起,第二句第四句以平仄起,若‘客’字读仄声,便不合律。东坡《答李公择》及《中秋月》两首,次句均以平仄起,可证也。惟《赠张继愿》用‘戏’字,则是去声,于律失谐,或坡公于此中疏。又《玉篇》‘戏’字有忻义、虐奇二切。此字借作平声读,或亦无害也。……精于音律者审之。”[19] (317)另外,赵克宜《角山楼苏诗评注汇钞》附录卷中、郑文焯《大鹤山人词话》于《答李公择》一首后加注,均指出苏轼为适合歌唱而在声律上的用心。苏轼歌《古阳关》,表面上看,仅为“著”唐“腔”歌自己的诗,事实上,苏轼在写作时就严格按照“唐音”音律为歌唱作了准备。苏轼曾细致研究《阳关曲》的歌唱技巧。他的《记〈阳关〉第四声》即专为《阳关曲》的歌唱而作,认为所谓阳关三叠,“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乃知唐本三叠盖如此。”施议对评论说:“这段记载,纠正了‘每句再叠’与‘三唱以应三叠’的错误说法,以为‘每句皆再唱而第一句不叠’,才是正确的唱法。体会甚为深微。”[19] (318)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格律,人们极为熟悉。用平仄符号标示如后:“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平起首句入韵,前后两联失粘。这种形式在唐人笔下并不少见,如李白《送贺宾客归越》、《哭晁卿衡》、高适《营州歌》、韦应物《滁州西涧》、李益《春夜闻笛》等等。到了宋代,这种尚未符合粘式律的“体”,是被看成特殊形式的,惠洪《天厨禁脔》卷上称为“折腰步句法”。并举《宿山中》(惠洪以为韦应物作,《全唐诗》作朱放诗,一作顾况诗)“幽人自爱山中宿,更近葛洪丹井西。庭前有个长松树,夜半子规来上啼。”《南园》(李贺):“花枝草蔓眼前开,小白长红越女腮。可怜日暮嫣然态,嫁与春风不用媒。”《送蜀僧》(苏轼):“却从江夏寻僧晏,又向东坡别已公。当时半破娥嵋月,还在平羌江水中。”惠洪以为这种折腰步句法,“虽中失粘而意不断。”[20]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二注引《西清诗话》,立名“折腰体”,即以王维此诗为例。[21] 可是,苏轼作诗以“《阳关》歌唱”,严守《送元二使安西》一诗的格律,“如按谱填词”,即写成所谓“折腰体”。苏轼的做法是否说明,借《渭城曲》“著腔子”进行歌唱,歌辞当按本辞格律,依声行腔,方可字正腔圆?清王文诰《苏诗编注集成》一五引江藩语:“《阳关辞》,古人但论三迭,不论声调。以王维一首定此词平仄。”[22] 的确如此,约比苏轼晚二十年进士及第的刘跂(神宗元丰二年进士)有七言绝六首,其平仄即依王维诗而定。题中明言“翻书见舍弟去年自寿归郓道中诗,怅然怀想,久不作诗,因集句为答。用渭城体,可歌也”[6]:

春深逐客一浮萍,何处淹留白发生。山城过雨百花尽,野渡无人舟自横。

青春白日坐消难,须着人间比梦间。八公山下清淮水,明月何时照我还。

汶阳归客泪沾巾,莫厌伤多酒入唇。暂时相见还相送,水远山长愁杀人。

荒山野水照斜晖,绿净春深好染衣。请君问取东流水,来岁如今归未归。

寻思百计不如闲,塞马重来事偶然。皇恩若许归田去,头白昏昏只醉眠。

诗成吟咏转凄凉,独宿空帘归梦长。长年事事皆抛尽,惟到尊前是故乡。

六首均平起首句入韵,前后两联失粘,具体标示如下:

第一首: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第二首: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三首: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第四首: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第五首: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第六首: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苏轼《答李公择》、《赠张继愿》、《中秋月》三诗严守《渭城曲》格律的事实和刘跂集句为“可歌”而采用“渭城体”的做法说明,便于以《渭城曲》歌唱的歌辞格律样式即当写成宋人所谓的“折腰体”。而从“渭城体”形成的角度看,可以说由于王维《送元二使安西》诗的配比音乐成为《渭城曲》的歌唱,使得宋人七绝创作仍然保留了“折腰体”这种不合常规的格律形式,由此便自然联系到音乐对诗歌创作的影响问题。从《乐府诗集》所存《近代曲辞》看,当时采入《水调》、《凉州》、《大和》、《伊州》、《陆州》等大曲入乐歌唱的七绝形式的声诗,符合粘对规则或不符合者均有。这意味着符合不符合粘式律并不妨碍入乐歌唱,但当一首诗被谱为歌曲,广泛传播,引人仿效时,最为方便的作法即是模仿本辞进行写作。如此反复,由歌唱而确定了的这一歌辞的声韵格律形式也逐渐固定而模式化,最终演变成一支词调。其歌辞的格律亦为人模仿,遂成定格。《渭城曲》由唐到宋,因为歌唱所引起的这一变化,正说明了声诗发展成为词曲的过程。《渭城曲》格律固定为一种“体”的事实,亦反映出诗之入乐以后,音乐因素对文体形成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朱谦之. 中国音乐文学史(民国丛书本)[M]. 上海:上海书店,1935.

[2]杨荫浏. 中国古代音乐史稿[M]. 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981.

[3]唐圭璋. 全宋词[M]. 北京:中华书局,1965.

[4]北京大学古文献研究所. 全宋诗[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

[5]郭茂倩. 乐府诗集·近代曲辞·渭城曲(题解)[M]. 北京:中华书局,1979. 1139.

[6]任半塘. 唐声诗(下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7]王文浩. 苏轼文集·题跋(卷六十七)[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2090.

[8]周密. 浩然斋雅谈(卷下)[M].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 音乐学文集[C]. 济南:山东友谊出版社,1994.

[10]王文诰. 苏轼文集·题跋(卷六十八)[M]. 北京:中华书局,1986. 2150.

[11]王文诰. 南宋王十朋编纂百家分类注引[A]. 苏轼诗集(卷十五)[M]. 北京:中华书局. 1986. 351

[12]任半塘. 唐声诗(上编)[M].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 163,172.

[13]胡道静. 梦溪笔谈校注[M]. 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

[14]李之仪. 姑溪居士前集(卷四十)[M].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敬斋古今(卷七)[M]. 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6]胡仔. 苕溪渔隐丛话后集(卷三九)[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

[17]杨晓霭. 著腔子唱好诗——宋人歌诗方法分析[J].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2).

[18]岳珍. 碧鸡漫志校正(卷四)[M]. 成都:巴蜀书社,2000. 103.

[19]吴照衡. 莲子居词话[A]. 唐圭璋. 词话丛编(第三册)[C]. 北京:中华书局,1986. 2412.

[20]施议对. 词与音乐关系研究[M].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 317-318.

篇9

关键词:《世说新语》 典故 李白 魏晋风度

魏晋时期是一个有酒有故事的时代,同时也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这时期的名人隐士,逸闻帙事,文学思想都激发后世如李白、杜甫等文学创造的艺术甄陶。因此,本文以世说新语为例,论举李白诗中所用典故,一一爬梳李诗[1]创作时《世说新语》[2]对其的影响。

1.仕途失意化归后的通脱;《答王十二寒夜独酌有怀》中“昨夜吴中雪,子猷佳兴发”开头句显用《世说新语・任诞》“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命室酌酒,四望皎然…….”中王子猷夜访戴安道之典故,以及“中途不遇人,直到尔门前,”(《叙旧赠江阳宰陆调》),“虽然剡溪兴,不异山阴时”(《秋山寄淮雪赠傅\》)等9首,写出名士率情任性的气度与通达豁朗的人生态度,或多或少倾诉其虽飘忽峥嵘的现实遇境亦超脱荣辱,乐观的生命气力与通脱。

2.山河梦碎,物是人非的喟叹。《世说新语・夙惠》中“晋明帝数岁,坐元帝膝上……答曰: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晋代原都长安,永嘉之乱南渡,此时晋元帝改都为金陵,才有了“不见长安”之叹,而唐因安史之乱与此情况相似。因此,李白引用此典,触景伤情而喟叹佞臣挡道,报国无门之殇。

3.壮志一身消解后的逃避心态。《世说新语・识鉴》“谢公在东山蓄妓……”此句被李白化用最多,包括“我今携谢妓,长啸绝人群”(《忆东山二首之二》),“谢公自有东山枝,金屏笑坐如花人”(《携妓登梁王栖霞山孟氏桃园中》)等余9首。皆借用谢安东山养歌妓,聊娱作乐的同时也能入世做官为民解忧,其以谢自比,虽遭奸佞馋毁,离开长安,但仍怀济苍生的凌云心志。如“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净胡沙”(《永王东巡歌十一首之二》)。然而总体来看,李白自比谢安,他因此也选择了一条逃避之路。

4.《世说新语・任诞》“山季伦为荆州,时出酣畅。人为之歌曰:山公一时醉,径造高阳池。……”李白诗中“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翁醉似泥。”(《襄阳歌》)“山公醉后能骑马,别是风流贤主人”(《江夏赠韦南陵冰》)“醉上山公马,寒歌宁戚牛”(《秋浦歌十七首》)等等。魏晋时期是一个风度与酒秉存的时期,于此,李白诗是一个不尚离酒的特性,诗人用直率的笔调,勾勒出天真浪漫的醉汉形象,达到绘声绘影的程度,反映出盛唐社会生活生动活泼的一面。[3]

5.《世说新语・言语》中“澄以石虎为海鸥鸟”该句化用《列子・黄帝》中“鸥鹭忘机”的典故,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而李诗“仙人有待乘黄鹤,海客无心随白鸥”(《江上吟》)借物言志。

6.《世说新语・言语》“支道林常养数匹马……”李诗“今日逢支遁,高谈出有无。”(《赠宣州灵源寺》)“谑浪肯居支遁下,风流还与远公齐”(《别山僧》)用典此句。

7.《世说新语・雅量》“谢太傅盘恒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太傅神情方王,吟啸不言。”写到谢安与孙兴一行人到海上游玩,适遇风起浪涌,孙等人十分惶恐,但谢安兴致正高,神色悠然。时人敬佩其气量,认为他能够镇抚,安定国家。李诗“安石泛溟拢独啸长风还。逸韵动海上,高情出人间”(《与南陵常赞府游五松山》)则用此典。李白常以谢安自比,希望像其一样,能够有气魄济世安邦。同时,李白对谢澹然隐居也予以赞赏,表征在其诗“云游三十年,好闲复爱仙”(《安陆白兆山桃花岩寄刘侍御》)则借用《世说新语・巧艺》“谢安在东山,朝命屡降而不动”“但恐不免耳”,谢安有隐居之志,无出仕之心。

8.《世说新语・言语第二》载“谢灵运好戴曲柄笠……大曰:将不畏影者未能忘怀”表现谢灵运隐居诚心诚意,不慕世俗之心。同时,李白有大量刻画谢灵运的诗句,虽不能直接指出其引用此典故,但是,从其诗的内容与表现来看,或多或少与此有联系,诚如:“谢公宿处今尚在,h水荡漾清猿啼”“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梦游天姥吟留别》)这种性格的形似,对谢的吟诵,更多的是对时代的不满和悲凉。

9.醉汉的眼光,自身的向往。《世说新语・容止》“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江崩”为山涛评论嵇康人格高俊之句。李诗“清风朗月不用一钱买,玉山自倒非人推”则用典此句。李以醉汉眼光看世界,沉浸在潇洒与惬意之中。

10.壮志未酬,壮心不敌暮年。《世说新语・豪爽》“王处仲每酒后,辄咏‘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以如意打唾壶,壶口尽缺。”李诗“烈士击玉壶,壮心惜暮年”用典世说新语,表现李白渴望建功立业,然壮志未酬,似有美人迟暮之感。

11.时光流逝之悲凉。《世说新语・雅量》“恒公伏甲设馔……讽‘浩浩洪流’,桓惮其旷远,乃趣解兵。”表现谢安临危不惧、处变不惊的气度和品质,李诗“彼亦一时,此亦一时,浩浩洪流之咏何必奇”(《东山吟》)以谢安自况。全诗贯穿其对时光流逝、物是人非的感慨。

12.嗟予落魄江淮久,内心的解脱。《世说新语・容止》“孙兴公见林公,棱棱露其爽”孙兴公评支道林威严的眼神里透露出直爽。“意清净,貌棱棱。亦不减,亦不增。”(《僧伽歌》)用典此句,表现僧伽心意清净则外貌凌徇,为其“嗟予落魄江淮久”达到内心的通解和解脱。

13.为友人送行时的嘱托。《世说新语・容止》“王夷甫容貌整丽,妙于谈玄”句,李诗“黄金狮子乘高座,白玉麈尾谈重玄”用典此句是给故人的嘱咐,为临行的好友指点当时王孙公子的喜好与唐王朝崇道的思想风气。

14.临别赠诗。《世说新语・容止》“裴令公有俊容仪,脱冠冕,粗服乱头皆好,时人以为玉人,见者曰:“见裴叔则,如玉山上行,光映照人。”被“朝见裴叔则,朗如行玉山”(《赠裴十四》)以晋之名士裴叔则喻裴十四,称赞裴十四容仪之俊美,颂美友人,引为知音。照见自我。

15.共同的志趣。《世说新语》“何平叔注《老子》……若斯人,可与论天人之际矣。”李诗“著论穷天人”(《赠叁寥子》)表达共同的志趣。

16.《世说新语・简傲》“嵇康与吕安善,没一相,千里命驾”嵇康和吕安是好朋友,每当想念对方的时候,那怕是远隔千里,也要乘车前来相会,李诗“不取回舟兴,而来命驾寻。”(《赠崔侍郎》)表达此理

17.处境的不顺。《世说新语・忿狷》“桓宣武与袁彦道樗蒲。袁彦道齿不合,遂厉色掷去五木”意思是桓温和袁彦道赌博,袁彦道掷五木的采数不合心意,就把五木扔掉。李诗“五木思一掷,如绳系穷猿”(《赠别从甥高五》)暗指自己穷途末路,真想像赌博一样奋力一掷五木。

18.《世说新语・赞誉》“孙兴公,许玄度公在白楼亭”李诗“手秉玉麈尾,如登白楼亭”(《赠僧崖公》)描写僧崖公手持玉拂尘,修道高深。

19.《世说新语・赞誉》“谢太傅未冠,始出西,诣王长史,清言良久。去后,苟子问曰:‘向客何如尊?’长史曰:‘向客,为来逼人。’李诗“微言注百川,信可听”(《赠僧崖公》),僧崖公精深微妙的言辞如水流注入百川,娓娓动听。是对其的赞誉。

20.《黜免》“桓公入蜀,至三峡中,部伍中有得猿子者,其母猿岸哀号,行百余里不去,遂跳上船,至便即绝,破其腹中,肠皆寸寸断,公闻之怒,命黜其人。”因为恒公被母猴爱子心切所打动,悲悯母猴失子之痛,厌恶捕猿者的冷漠无情,所以下令罢免了那人。李诗“爱子隔东鲁,空悲断肠猿”(《赠武十七谔并序》)为“酒酣感激援笔而赠”。

21.人生不畅,宵小作对。《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倚玉树”,指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李诗“登龙有直道,倚玉阻芳筵”(《赠宣城宇文太守兼呈崔侍御》)用典指总有宵小做对。

22.烦闷诵书吟诗予以排遣。《轻诋》“人问顾长康:何以不作洛生咏”据刘孝标注是指洛下书生咏音重浊。而这里李诗“闷为洛生咏”(《经乱后将避地剡中留赠崔宣城》)指自己说心情烦闷时将诵书吟诗,加以排遣。

23.人生苦短的感叹。《世说新语・简傲》“王戎弱冠诣阮籍,时刘公荣在坐……”李“闲倾鲁壶酒,笑对刘公荣。”(《留别西河刘少府》)表达自己虽像流水萍踪,随波逐流,但仍享受享受美好清明的生活。

24.留别感慨。《世说新语・简傲》“谢中朗尝著白纶巾,肩舆径至扬州”李诗“时乘平肩舆,出入畏人知。”(《感时留别从兄徐王延年从弟延陵》)引典此句,是其留别感慨。

25.留别之慨叹。《世说新语・简傲》“王子猷自会稽经吴门,闻顾辟强有名园”李诗“柳深陶令宅,竹暗辟疆园”(《留别龚处士》)表达龚处士的栖闲隐居地,没有人世间的喧哗,竹径幽幽。

26.把酒食蟹赏景话乐事。《任诞》“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李诗“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及“蟹螯即金液”(《月下独酌其四》)一方面,李白和朋友们一面饮美酒,一面食蟹螯,话离别。另一方面,除了知己之事,还有国家的事,这一切好不惬意。

27.山川的壮阔美。《言语第二》“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曰:千岩竞秀,万合争流。”李诗“千岩泉洒落,万壑树萦回”(《送友人寻曰中山水》)可以看出李白对自然深深的挚爱,其笔下的山川也具有动感与质感。

28.对族弟的美好祝愿。《世说新语・假谲》“因下玉台镜一枚……”李诗“玉台挂宝镜,持此意何如”(《送族弟凝之滁求婚崔氏》)表达李白对族弟的美好祝愿。

29.对北征的人赞美和祝愿。《雅量》“郗生可谓入幕宾也”李诗“入幕推英选”(《送梁昌公》)化用此典,表达对梁公的赞美,希望其能快捷频传。

30.对赴西京的二从弟的赞誉。《赞誉》“平舆之渊,有二龙焉”李诗“复羡二龙去”(《鲁中送二从弟赴举之西京》)表达对两位从弟的赞誉。

31.与友人的愉悦之境。《容止》“庾太尉在武昌,秋夜起佳景清”李诗“风流在武昌,庾公爱秋月”(《陪宋中丞》)表达此时的愉悦。

32.悼念亡友。《雅量》“嵇中散临刑东市,神气不变……奏《广陵散》”李诗则在“琴存人已没,谁传《广陵散》”中引用,借此来悼念亡友。

33.排忧解难之地。《任诞》“便令种竹,……王啸良久”李诗“爱竹啸名园”(《题金陵王》)表达此地能够消除郁闷和排解忧愁。

综上所述,李白是一个用典的大家,其实不仅旁征博引《史记》《太平广记》《诗经》,而且其天才型的文学才华将其变成了诗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看出,魏晋时期的玄言清谈,任情通脱,对李白诗及个人浪漫的文风产生了重要影响。李诗对《世说新语》用典也是一次对文化的再创造和继承,使得《世说新语》不仅仅局限在魏晋的特定时期,更对唐代,乃至今天的文化塑造有不断的生成力,因此,李白不仅是用典的高手,更是文化继承与创造的能手。

注释:

[1]本文引用李白诗歌时均引用[清]王琦注,刘建新校勘:《李白诗歌全集》,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7年版。

[2]本文在引述《世说新语》时,如无特别注明,均引用余嘉锡《世说新语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版。

篇10

我国人民对珍珠的认识历史悠久,对于贝类的观察和利用远在石器时代便已开始,科学家们研究证明,在距今2亿年时,就已经有了珍珠这种生命体了。但他们是很小的,整个珠体的直径只有0.1毫米。澳大利亚和美国的地质学家们,前不久在石灰石中发现了这种神奇生命体的化石标本。经考察,确定它们生存的年代是三叠纪。这些类似珍珠残骸的碎片具有迭状鳞片的痕迹。经过考证确属一种已经绝迹了的软体动物门中的生物。我们现在认为珍珠是贝中的产物,因它洁白纯真,晶莹艳丽又稀少难得,所以在我国古代流传的许多优美的神话中,常常说到神仙们备有避火珠、避水珠、避风珠、避芒珠等等。

古人把珍珠视为宝物,《述异记》载:“越俗以珠为上宝,生母谓之珠娘,生男谓之珠儿”,《广东新语》亦有:“越俗以珠为上宝,生女为珠娘,生男为珠儿。缘珠之字,由此而起”。古人也称心爱的女伴为掌上明珠,简称“掌珠”,喻珍贵之意。傅玄诗:“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此以掌珠喻夫妇之情好。白居易诗:“掌珠一颗儿三岁”;苏轼诗:“平生唯一子,抱负珠在掌”,则对心爱的男孩也称“掌珠”。李商隐《拟意诗》云:“银河补醉眼,珠串咽歌喉”,形容歌喉优美、圆润。据说在旧社会广东有些地方富者以珠为荣,贫者以无珠为耻,女子无珠不嫁人,甚致人名地名都加珠字,地名如今还有珠崖、珠海等。

我国是世界上利用、采捕珍珠最有悠久历史的国家之一。

装饰――关乎美丽还是财富?

据距今2200年的古籍《尚书・禹贡》中称:“厥贡性土五色,羽畎夏翟,峰阴孤桐,泗浜浮罄,淮夷珠暨鱼”。其中即蚌的别名。由此可见,我国早在4000年前,在淮河流域一带就已采取天然珍珠作为宫廷“贡品”。而海水珠据传说,亦早在夏代沿海地区就要向中原王朝贡献海产品。

我国用珍珠作首饰起源亦很早。《格致镜原》引《妆台记》的记载说:“周文王于髻上加珠翠翅龙、傅之铅粉,其髻高,名凤髻”。如果这条记载是确实的,那就是用珍珠作首饰距今已有3000年了。汉代距今2000年《尔雅・释器》中称:“以蜃谓之珧”。注曰:“用金蚌玉饰弓两头”。《说文》中解释说:“蚌,蜃属,老产珠者也。一名含浆。”说明这时已将河蚌珍珠用作装饰品。

秦汉以后以珍珠作首饰更普遍了,皇帝、后妃、宫中待女,官宦人家的夫人、小姐都要顶戴珍珠饰物。故宫博物院、历史博物馆中都保存一些皇宫中的珍珠头饰物。从西汉墓的出土文物中亦可以看出把珍珠做为装饰品也是很早的事了。例如,明代万历陵墓出土的有二顶做工精细装有5000多颗珠宝的明代点翠珍珠凤冠。这两顶风冠用珍珠、红宝石作底用金丝盘凤,以衬银点翠云朵作为陪衬,工艺十分精致。还有清代皇后的夏冠、后妃头上的钿口、帽罩等,都饰以珍珠。

不但首饰用珍珠,服饰也用珍珠,《汉书・霍光传》记有:“太后被珠襦盛服坐武帐中”,这是用珍珠缀成的珠衣。甚至鞋子也要用珍珠装饰,《史记》春申君传记有“春申君客三千人,其上客皆蹑珠履”,《战国策》载:“春申君上客三千,皆蹑珠履”,《晏子春秋》载:“景公为履,黄金之綦,饰以银,连以珠”,李白有诗赞曰:“堂上三千珠履客”,这是用珍珠缀成珠鞋的。皇帝穿朝服时,更要用珍珠装饰。例如故宫博物院的朝珠,就是皇帝穿礼服时挂在颈上垂在胸前的装饰品。珍珠装饰服装的突出典型是乾隆皇帝所着的龙袍,在石青缎面上先加五彩刺绣,然后用米珠、珊瑚串成龙、蝠、鹤等花纹,极为华丽。

珍珠除了作佩带饰物之外,还常作陈设饰物。《盐铁论》载:汉武帝建光明殿,“皆金玉珠玑为帘箔,处处明月珠,金陛玉阶,昼夜光明”。《晋书》载:苻坚“自平诸国之后,国内殷实,遂示人以俊,悬珠帘于正殿,以朝群臣。”古代一些著名诗人的诗作中亦曾多次提到珠帘,唐代王昌龄《西宫春怨》诗有“西宫夜静百花香,欲卷珠帘春恨长”句;杜牧《赠别二首》也有“春风十里扬州路,卷上珠帘总不如”句;李白有:“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句,白居易有“珠箔银屏迤逦开”句,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宫妓》也有“珠箔轻明拂玉挥”句;苏轼有“醉归扶路人应笑,十里珠帘半上钩”的描述。说明珠帘的普遍。用珍珠装饰殿庭最甚者是南汉的刘氏朝廷,《岭南丛述》载:“所居殿宇梁帘箔,率以珠饰,穷极华丽”。

珍珠饰物的另一个大宗品种是宝饰物。这一类器物有许多保存至今,成为国宝。目前发现最早的宝饰物,是苏州的一座古塔发现的珍珠舍利宝幢,用32000颗珍珠编串而成。上面的珍珠颗颗灿烂晶莹,是世界罕见的珍宝,另外还有由一千二百多颗大小珍珠组成的珠宝佛塔;有四百多颗珠光茔韵的梅花盆景。故宫博物院保存的这类宝饰物更多。

珍珠是名贵的装饰物。搜罗使用珍珠最多的是历代帝王,其次是封建贵族、富室大家。据《南汉春秋》载:南汉刘龚聚南海珍宝,以为珠殿。昭阴殿以金为仰阴,银为地面,檐楹榱桷,皆饰以银,殿下设水渠,浸以珍珠。到刘伥执政时,服装宫殿悉以珍珠玳瑁为饰。可见南汉刘氏王朝大量搜集珍珠宝物装饰宫廷的数量之多。晚清慈禧,她曾夸口“我是天下珍宝最多的君主”,慈禧的一件寿字祺袍,在每个锈上去的寿字中都缀一颗大珍珠,共缀了八十多颗,个个璀璨夺目,巧夺天工。所以我国不仅是世界上珍珠利用最早的国家之一、而且亦是素负盛名。特别是宋应星(1637年)的《天工开物》记下了许多珍珠加工工艺技术和珍珠、珠玉等资料。现代又利用珍珠制成美。术工艺品和出口商品,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服务。

药用――严谨的一面

珍珠早已是祖国医药宝库中的一颗明星。魏晋时期的医书《名医别录》、唐末五代的《海药本草》、宋代的《开宝本草》、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清代《雷公药性赋》等十九种厉代医药古籍早对珍珠的疗效有过明确的记载。在元朝时,还有在冰中加上蜜糖和珍珠粉,做成名贵的食品与防暑饮料,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亦提到: “珍珠涂面,令人润泽好颜色。涂手足,去皮肤逆胪。能化面去酐缯,令光泽洁白”等。晚清慈禧亦知道珍珠可以使皮肤柔滑有光,每隔十天按时服食一银匙珍珠粉。解放后,1963年版《中华人

民共和国药典一部》、1977年版的《中药大辞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也都记载了珍珠具有镇心安神,养阴熄风、清热坠痰、去翳明目,解毒生肌等功能,可治惊悸、怔中、癫痫、惊风搐搦、烦热消渴、喉痹口疳、目生翳障、疮疡久不收口等病症。可见祖国医药早就对珍珠的医疗效用有了临床经验痰疮的总结。历代以来我国用珍珠治疗人体疾病积累了丰富经验。

医学发展的今天,现已查明,人体衰老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人体细胞产生一种“老年”物质――脂褐素。这种物质不断刺激细胞,加速细胞分裂,缩短细胞寿命。人体内的脂褐素是随着年龄而增加。人体衰老的快慢,由脂褐素增加的快慢来决定之。珍珠有抑制脂褐素的功能,促进细胞活力增强,延缓细胞衰老。所以珍珠有延年益寿、和颜悦色、长保青春的作用。所以现今对珍珠的综合利用,又研制成了珍珠化妆品、珍珠保健品、珍珠营养品,这些产品繁荣了市场,丰富了人民的生活,增加了外汇、促进了生产。

采珠――天然珍珠变成了眼泪

南海沿岸古代产珠之地,谓之南珠,它是我国古代最早正式采捕的珍珠,其质量至今闻名世界。在国际市场上流行这样几句话: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南珠为中国南海产的珍珠,南珠历史上负有这样的盛名,就是因为它以颗硕圆润、凝重结实、大而浑圆、色泽艳丽、宝光茔韵而驰名中外,为他珠所难企及。南海采珠自汉代开始就有了正式记载,至今已有二千年的历史,如今在南珠最重要产地一广西合浦县,在其东南海面上还留有明朝的一座珍珠古城的遗址。那是在明朝中叶,皇帝专派太监来这里监督珠民采珠,强迫百姓修了一座小城,取名白龙。这城方圆一公里的城墙全是用珍珠贝壳混合泥土堆砌而成,因而又叫珍珠城。

南海沿岸古代产珠之地,主要集中在合浦、遂溪、东莞三县。这三个地方海域的珍珠贝资源十分丰富,历来被称为“珍珠故乡”。

我国采珠的起始年代无从确考。秦代以前已有珍珠利用,但未见采珠记载。南海采珠自汉代开始才有正式记载,至今已有2 000年的历史。《后汉书・孟尝传》、《晋书・陶磺传》有采珠的记载,如《陶磺传》说:“合浦郡土地硗瘠,无有田农,百姓惟以采珠为业,商贾去来,以珠贸米。这里虽未说明采捕数量,但是,百姓以采珠为业,以珠易米维持生活,说明规模是相当可观的。”

《陶璜传》中还有一段重要记载,说明了当时已经有较长采捕史和丰富的经验,且懂得了采珠的季节,有相当的生产规模。五代十国时期,南海采珠出现了。当时的南汉刘氏王朝极为奢侈,曾大量搜集珍珠宝物装饰宫廷,因而刺激了珍珠采捕业的发展。《南汉春秋》载:南汉刘龚聚南海珍宝,以为珠殿。昭阳殿以金为仰阳,银为地面,檐楹榱桷,皆饰以银,殿下设水渠,浸以珍珠。从古人用珍珠作服饰又作殿饰,说明当时的采捕量可能是前所未有的。到元代时,由于珠民众多,采捕频繁,对珍珠贝资源的破坏也格外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