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月的诗句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18 11:39: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关于月的诗句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关于月的诗句古诗

篇1

2、计拙无衣食,途穷丈友生。老妻书数纸,应悉未归情。——杜甫《客夜》。

3、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已忍伶俜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杜甫《宿府》。

4、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

5、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唐多令》。

6、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周邦彦《兰陵王》。

7、来是空言去绝踪,月斜楼上五更钟。——李商隐《无题》。

8、名岂文章着,官应老病休。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杜甫《旅夜抒怀》。

9、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管,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篇2

古诗词是古人为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在悠悠的历史长河中它们以其独有的风姿脱颖而出,它们是美丽的化身,是永远值得后人咀嚼、消化、回味的精神食粮。而在古诗词的教学中,如何让诗词中蕴藏着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呢?如何使学生能感悟到诗词中的精髓,让中华民族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诗词意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深深的扎下根?对于这些问题我进行了粗略的研究,现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将自己的一点教学见解付之于笔。

首先,对于诗词的美感要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而这个感知要建立在读的基础上。读诗文并非如读课文一般逐字逐句朗读,这里的读指的是吟诵,即有格调、音律的读,甚至可以让学生仿学古人闭目想象,摇头晃脑的读。例如在教学《饮湖上初晴后雨》这首诗时,我让学生在观看了西湖的美景图片后让学生自由畅谈观图后的感受,然后在图旁赋上这首诗,让学生采用各种方式读,如:自由读;跟着老师读;闭目摇头晃脑的读……在吟诵时音乐不失为一个好道具,因为在音乐的感染下学生便会不知不觉的走进诗词的意境,此时在这样的情形下老师不用多言,诗词的整体基调已映入学生心中,后面对诗词的讲解也是水到渠成。另外,我偶尔还会把一些诗词谱上曲调教孩子们唱,提高学生对诗词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觉得原来枯燥乏味的诗词也可以变得这么有趣。

其次,当我们在教学古诗词时因把握同一主题的作品,由这单独的一首诗而牵连出同类型的诗。如学习《饮湖上的初晴后雨》后再出示另两首写西湖的古诗《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同类诗词相互比较,评味异同。同样的景物、不同的诗人、不同的心情诗中就有不同的味道;或者相同的地点、相同的时节、相同的心情、不同的诗人描写的景色也不同,描写的手法也是多样。同样在教学某一诗人的诗词时也可以把这一诗人的其它作品,不同时期的创作进行对比,以诗词走进诗人了解诗人。如唐代诗人孟浩然,是唐代田园诗的奠基人,虽描写田园风情的诗词众多,但不同时期诗的情感色彩也不同。孟浩然一生不仕,心有不甘,在诗中多有体现,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透过诗词看诗人,老师可以精读一首,带读一组的方式有选择性、侧重点的进行教学,将散乱的诗词内容整合成有序的板块,让学生融会贯通,定能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最后,我认为作为一名小学语言老师,在教学古诗词时还应该粗略的教给孩子们一些关于诗词的基础知识,让学生明白为什么诗词读起来琅琅上口,明白押韵的规律。尤其是在高年级阶段,当触击到诗词的教学时,老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去发现诗词的规律,例如提到为什么有的诗四句,有的诗八句,有的诗每行五字,有的诗每行七字,让学生粗略的分清楚律诗、绝句的分类,词与诗相比有什么不同。记得有一次在教到语文园地里的“日积月累”这一板块时遇到几句诗句,在以前的单元里也常遇到对诗句的教学。我想每次教学都是孩子们读、理解、背,这次能否让孩子们学些新鲜的东西呢?于是我出了一副对联“一年好运随春到,四季彩云滚滚来”问:“孩子们,你看这副对联哪句是上联,哪句是下联,如果咱们在春节时把它贴在家门前应该怎么贴呢?”学生胡乱猜测一番,最后我让他们观察上、下联最后一个字,揭示其奥秘:最后一个字为“仄”的为上联,为“平”的是下联。然后再去读书中的诗句并细心观察,这样让孩子们在学习诗句时也明白了贴春联的一些常识。总之在教学中慢慢的渗透一些古诗词的相关知识,为学生以后进入初、高中古诗文的学习奠定一个好基础,这是很必要的。

古诗词是中国最早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我们伟大民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是我们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新时期的小学语文教师,我们有义务让“古老”的歌谣传唱、延续下去,让我们借用诗的甘霖去滋润学生的心田,让每一个孩子都徜徉在浩瀚的诗海之中,让他们的心智沐浴在诗风里,使他们的思维动起来,想象飞起来,语言活起来。我们广大语文教师要重视古诗词的教学,把学生觉得枯燥的诗词变得生动,让学生把古诗词学习当作一种乐趣和享受。同时也要不断充实自己,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把握正确的教学方向,才能使学生热爱古诗词,热爱祖国优秀的文化。充分让每个学生从多彩的古诗词中去谛听到落叶的叹息、感受溪水的欢畅,探寻春花的芳踪!让孩子们在古诗文的百花园中深情诵读唇齿留香,看尽那满园春色!

篇3

工作计划是,对一定时期的工作预先作出安排和打算时,工作中都制定工作计划,工作计划实际上有许多不同种类,它们不仅有时间长短之分,而且有范围大小之别。今天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份关于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优质教案设计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更多关于教学工作计划的内容请点下方链接

五年级语文下册《清贫》精选教案

小学三年级下册《面积》精品教案

八年级数学教学计划范文大全

小学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小学三年级下学期数学教学计划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教案设计范文一教材解读:

《塞下曲》是古时边塞地区的一种军歌。唐朝很多诗人尤其是边塞诗人用过此题写诗。卢纶的《塞下曲》共六首一组,分别写发号施令、射猎破敌、奏凯庆功等等军营生活。语多赞美之意。我带领孩子们学习的是其中的第三首,这首诗写将军雪夜准备率兵追敌的壮举,气概豪迈。前两句写敌军的溃逃,后两句写将军准备追敌的场面,气势不凡。本诗情景交融。敌军是在“月黑雁飞高”的情景下溃逃的,将军是在“大雪满弓刀”的情景下准备追击的。一逃一追的气氛有力地渲染出来了。全诗没有写冒雪追敌的过程,也没有直接写激烈的战斗场面,但留给人们的想象是非常丰富的。因此,我的教学思考也是从景入手,由景入情,前两句重点品读“夜”,由夜黑、夜深、夜静到雁惊感受单于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后两句由“满”入手,感受雪大、环境恶劣,将士不畏艰险,奋勇追敌的豪迈气概。

教学目标:

一、读通诗句:读准字音,书写自己认为比较难写的字,读出诗的节奏。

二、品读诗句:了解诗所描写的将士雪夜准备追敌的情景,由景入情,感受诗人对将士不畏艰险、英勇无畏气概的赞美之情。

三、发挥想象,叙写古诗。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由题入手,简要了解《塞下曲》以及诗人卢纶。

二、引入古诗学习,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今天,我们重点学习的是这六首《塞下曲》中的其中一首,第三首。

1、请同学们自由地朗读古诗(3遍),要求借助注释,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正音:这首诗中,有些字在读的时候需要注意,出示:单于、遁逃、欲将、轻骑,指导学生读准字音的基础上,了解字词在诗句中的意思。

2、自主选择比较难写的字词写在田字格中,并说说需要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3、请个别同学朗读,纠正读音,读出诗的节奏。

三、理解诗意:通过读并借助注释了解诗所描述的一件事情。

这首诗究竟写的是什么呢?请你根据注释了解一下,然后,我们看看谁能把这首诗读成简单的一两句话:单于趁着夜色逃跑,将军率领轻骑追赶。(板书)

四、品读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1、解读“夜”:夜晚、黑夜、深夜,此时的夜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夜?由夜黑、夜深、夜静,宿雁惊气感受单于逃跑时惊恐的心情与狼狈的样子。

读出单于溃败的样子。

2、解读“满”:满字用在这里,写出了什么?由满感受到突如其来的雪很大,天气严寒,塞外环境恶劣,将士们不顾严寒,英勇无畏的精神品质。

读出对将士的赞美之情。

五、叙写古诗。

1、诗读到这儿事情却还没有讲完,作者跟我们买了个关子?将士们最后究竟是追到了单于呢还是没有追到?(发挥你的想象来写一写,学生叙写并交流。

)

六、这首《塞下曲》是通过描述将士雪夜追敌来展示将士英勇无畏的气概的,那么剩下的5首塞下曲又写了什么呢?课后同学们自己读一读,交流交流。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教案设计范文二教学目标: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把握将军的形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教学准备:

小黑板、录音带。

一、激趣引入

今天我想给大家引荐一位古代的大将军,他是西汉著名的军事家,曾做过都尉、郡太守,镇守边郡时匈奴都不敢侵犯,被称为“飞将军”,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李广。

据记载,在李广巡视打猎时就发生过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流传到唐代,被一位名叫卢纶的诗人即兴改编,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古诗,取名为《塞下曲》。(教师随机板书)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古诗的学习。

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

1、板书课题、作者,理解题目。

2、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

3、检查学生的读诗情况,指名读。

作出评价。

三、理解诗句,体会诗境

1、想具体了解这首诗写了飞将军李广的什么故事吗?不过在学习之前,老师想让大家回忆一下,要想学好古诗,必须有好的学习方法,回忆一下,都有哪些方法?

2、学生小组互助,理解诗句。

3、交流。

A、说说“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引”字总结联系上下文解释的新方法。

从“惊”字体会,感受气氛的紧张。

教师指导朗读。

B、说说“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两句诗的意思。

抓住“没”,并且利用情景表演体会将军力气大,勇武。

读出赞叹之情,指导朗读。

4、指名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生评价。

两个人对读。

师生对读。

四、全诗整合

1、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飞将军李广的一个富于传奇性的故事。

下面,谁愿意把这个故事讲给大家听?

2、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不过,需要大家的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

五、把握情感,全班朗读

李广将军真不愧是“飞将军”,最后,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佩,齐读《塞下曲》!

六、拓展延伸

同学们,诗人卢纶笔下的《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6首。今天我们学习的是第二首。在剩下的5首古诗中,第3首“月黑雁飞高”也十分有名。另外,像著名的大诗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作过《塞下曲》。那么,课下就让我们互相帮助,搜集这些古诗,把它摘抄在采集本里。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塞下曲》教案设计范文三一, 教学 目标

二, 重点、难点 已混点

三,教 学准备 六、课 时安排 七、方 式、手 段

知识与技能: 1、正确掌握本课生字。 2、理解重点文言词语的意思,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描绘的情景。 3、把握《塞下曲》中将军的形象。 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 1、掌握动脑、动口、动手的读书方法,解释诗句和部分字词的意思。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加强合作学习,养成自主、探究、交流的良好习惯。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并默写诗歌。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内涵,准确把握诗中情感,真正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深入理解名句,培养学生品味语言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难点: 1、真正有感情的朗诵诗歌。 2、对名句的深入理解。 已混点:《塞下曲》所表达的主题思想以及作者当时的心境。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课前查找资料。 1 课时 合作交流,读中感悟。

四、教学过 程

第一课时 激情引入,解题质疑.一、激情引入,解题质疑.(预设 5 分) 1、在中国古代,有许多位著名的将军,他们都凭着自己的军事才能和高超武艺,建 立了丰功伟绩。那么,你知道古代的那位将军,给大家介绍一下! 今天,老师也想给大家介绍一位著名的将军,他就是西汉名将李广。李广驻守 边疆的时候,让敌人闻风丧胆,号称飞将军。这节课,我们就可以从唐代诗人卢纶 笔下的古诗《塞下曲》中,领略这位飞将军的风采! 2、课前交流搜集的有关西汉名将李广的资料。 初读古诗,识字正音。( 。(10 二、初读古诗,识字正音。(10 分) 1、板书课题。指名学生解题,简介作者及背景。 2、自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把古诗读几遍,读通顺,注意古诗的停顿。 3、小组内互读。纠正字音,将诗歌读正确,读通顺。 小队长检查词语。 (1).指读生字词,分析字词,理解词义。 读音重点:卢

纶 没 棱 词义重点:草惊风 夜引弓 平明 白羽等 (2)开火车读诗歌,达到熟读能够背诵的地步。 3、听老师范读,体会情感。 4、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思考:这首诗写了飞将军李广的什么故事?(写了西汉飞 将军李广以石为虎而射之的故事。) 深入探讨,挖掘主题。( 。(10 三、深入探讨,挖掘主题。(10 分) 1、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利用工具书查找不理解的字、词的意思。自己总结一下 诗意。) 2、小组合作探究,交流研讨。 A、说说诗句的意思。你认为每句诗中的关键词是谁?能起到什么作用? B、找出文中最能表现将军力气大、勇武的诗句,谈一谈理解。 把握情感,全班朗读。( 。(10 四、把握情感,全班朗读。(10 分)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古诗,了解了飞将军李广的一个富于传奇性的故事。下面, 谁愿意做故事大王,把这个故事用自己的话讲给大家听? 生讲故事,教师鼓励要声情并茂。 师:老师也想讲一讲这个故事,可以吗?请大家跟我合作,我讲到哪句诗,请 大家读出相应的诗句。好不好? 师生合作。 迁移运用,内化积累( 五、迁移运用,内化积累(5 分) 师:同学们,假如我们的飞将军李广现在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你特别想对他说 些什么呢? 学生说出最想说的话。 师:最后,就让我们想象着诗歌描绘的情景,带着对飞将军李广的赞叹与敬佩, 齐读《塞下曲》! 引导发现,尝试创作。( 。(5 六、引导发现,尝试创作。(5 分) 同学们,喜欢这首古诗吗? 其实,诗人卢纶写的《塞下曲》可并不只是这一首,而是共 6 首。今天我们学 习的是第二首。在剩下的 5 首古诗中,还有第 3 首“月黑雁飞高”十分有名。另外,像著名的大诗人李白、王昌龄,也都创作过《塞下曲》。那么,课下就让我们互相 帮助,搜集这些古诗,把它们积累在采蜜集里,或者是办一张精美的手抄报,然后 一起来展览!

《塞下曲》借西汉飞将军李广以石为虎而射之的故事,描写了一个射箭的场面, 赞美了戍边名将的勇武。

板书设 计

《塞下曲》 唐代诗人 卢纶 汉代飞将军 李广

达标测 试

27 古诗二首 一、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将军(jiāng jiàng)平明寻(xún sún)白羽 没(méi mò)在石棱中

篇4

关键词:古诗词;笛子;意象;情感

中图分类号:K8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0-0000-01

春花秋月,细雨微风,古典诗词的唯美之处,一是在景物意象之美,一是在所抒发的情感之美。而笛子作为古诗词中常出现的意象之一,代表了多种不同的情感。目前已经有许多关于笛子意象的研究,而本文将从另外的角度来探索这样一种独特意象的艺术魅力。

在古诗词中常出现的笛子,主要有竹笛和玉笛,还有一种羌笛。不同材质所制成的笛子,音色不同,所带给人的听觉感受不同,而诗人们把握到了这样的特点,所以就根据笛声带给听者的感受写出了极富情感的诗句和词句。

一、悠悠竹笛心思远

竹笛以竹为管,颜色翠绿而音质古朴深远,回荡在深山古林之中或是碧波大江之上,意境悠远。竹笛之声,带有几分洒脱,正如宋代白玉蟾《题莫干山》中写到:“城南城北无老树,又吹竹笛过前山”;还有宋代僧人兜率从悦的诗句:“常居物外度清时,牛上横将竹笛吹。一曲自幽山自绿,此情不与白云知”,骑在牛背上,把吹一根竹笛,空幽的山谷青翠静谧,唯有白云相伴,如此惬意与洒脱,又有几人能体会?不过,洒脱之外,竹笛的声音却也蕴含着几缕忧伤,如宋代董嗣杲的《拙寄》中写到“大阃粮艘上,孤营竹笛悲”,一个“孤”字,一个“悲”字,都在竹笛声声中愈加显得忧伤。

有时,笛声甚至有震撼的力量,比如宋代诗人杨万里的《寄题朱元晦武夷精舍十二铁笛亭》又是这样描写竹笛之声的:“谁将点漆金,铸作孤竹笛。林外吹一声,震落千峰石”,这样的诗句倒是赋予了竹笛另一种铿锵,平常宛转悠扬的笛声竟然能使得数座山峰上的石块震落,倒是让人感觉到了吹笛者的力量。

由此可见,竹笛这样的意象所蕴含的寓意是多重的,或洒脱,或忧伤,或闲适,或铿锵。吹笛者的心绪不同,悠悠竹笛声传递的情感自然也就不尽相同了。

二、婉转玉笛情绵绵

玉笛则是另一种常见的意象。玉笛多是用上好的玉石打磨而成,笛身温润,剔透,碧莹莹,而其声婉转悠扬,寄托着人们缠绵的思念,抑或是浓浓的乡愁。玉笛出现的环境,或是在春风吹过的夜色里,或是在珠帘重重的阁楼上。或是在灞陵河岸的柳丝中,玉笛声声入心扉,无论是吹笛人,还是听笛者,都能够在笛音缭绕中体会着寸寸柔情。

纵观唐宋以来的古诗词,使用玉笛这样的意象的诗句多与离别、怀乡有关,并且涉及到的环境多是寂寥清冷的。李白的《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是这样写的:“一为迁客去长沙,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诗句中的乡愁在黄鹤楼上传出的渺渺笛声里化开;同样,《春夜洛城闻笛》中,玉笛声在夜色里飘散,游子思念故园的情怀在《杨柳曲》中益发深沉:“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这首诗为人所千古传诵的一个原因,正是那春风、夜色伴着玉笛声吹进了古往今来游子的心中。冯延巳的《归自谣》写到:“寒山碧,江上何人吹玉笛?扁舟远送潇湘客。芦花千里霜月白,伤行色,来朝便是关山隔。”送行之时,江上的玉笛声显得空阔寂寥,衬出离人送别远行的伤感,这也是玉笛意象所传递的情感之一。

除此之外,玉笛还表达了诗人或词人对于世迁,沧桑变幻的思索以及无奈之情,而此时环境往往离不开宫阙楼台,这样独特的场所历经岁月风霜,代表了世事的沧桑。张祜的《华清宫》写到:“天阙沉沉夜未央,碧云仙曲舞霓裳。一声玉笛向空尽,月满骊山宫漏长”, 昔日的华清宫,而今已不复有佳人起舞,仙乐飘飘的盛景,玉笛声打破寂静,不变的唯有一轮明月,依旧照着骊山。以声衬静,更是突显出一片萧瑟中的凄凉。“春入行宫映翠微,玄宗侍女舞烟丝。如今柳向空城绿,玉笛何人更把吹?”[1]唐代皇甫松的这首《杨柳枝》,将盛唐王朝曾经一派歌舞升平之景与如今的“空城”作对比,连玉笛也无人把吹,这样的孤寂冷落令人唏嘘不已。他的另一首词《摘得新》也借玉笛声表达了自身惆怅的情感:“酌一卮,须教玉笛吹。锦筵红蜡烛,莫来迟。繁红一夜经风雨,是空枝。”繁花落尽,徒留空枝;独酌一杯酒,红烛依旧,玉笛声声吹,可以想象此情此景的淡淡落寞与忧伤。

换做是精致的亭台楼阁,玉笛声又通常和思妇、闺中女子联系在了一起。“红楼十二春寒恻,楼角何人吹玉笛。天津桥上旧曾听,三十六宫秋草碧。昭华人去无消息,江上青山空晚色。一声落尽短亭花,无数行人归未得”,宋代王武子的这首《玉楼春》,在楼角的玉笛声中,传递出闺中女子思念远行未归之人的惆怅与苦楚。“霜积秋山万树红,倚帘楼上挂朱栊。白云天远重重恨,黄草烟深淅淅风。仿佛梁州曲,吹在谁家玉笛中?” 冯延巳的这首《 抛球乐》,也是一种表达了思念之情,《梁州曲》在玉笛的吹奏下,更是将远在边塞寒苦之地的征人的思念飞越关山,吹进朱帘深掩的楼阁中。

三、古朴羌笛声声怨

羌笛,作为我国一种古老的单簧气鸣乐器,不同于人们常见的笛子。笛身有两管数孔,笛音悠长而泛着古老的气息。古诗词中用到羌笛这一意象的,多是要传达征戍边关的将士对家乡亲人的思念和浓浓的愁怨。为人熟知的一首提到羌笛的诗是王之涣的《出塞》:“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羌笛这样的意象,多是与塞外、关山、大风连结在一起。高适写过一首《塞上闻吹笛》:“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何处梅花落,风吹一夜满关山。”我们从中不难看出,羌笛所吹奏的乐曲一般是《杨柳曲》和《梅花落》,这两支都是能勾起征人思乡离愁的古曲,经羌笛奏出,那特有的低沉之声像声声呜咽,使吹者一吐思念之情,使听者愁肠百结。类似的词句还有温庭筠的《定西番》:“汉使昔年离别。攀弱柳,折寒梅,上高台。千里玉关春雪,雁来人不来。羌笛一声愁绝,月徘徊”。“愁绝”二字,点出了羌笛之声的特点,点出了吹笛之人的心情。宋之问的《咏笛》也表达了这样的思念:“羌笛写龙声,长吟入夜清。关山孤月下,来向陇头鸣。逐吹梅花落,含春柳色惊。行观向子赋,坐忆旧邻情。”羌笛声声,诉说的正是那样的战乱年代里的绵长的思念。

古典诗词意美情美,笛子这样的意象更是为诗词增添了无穷的艺术魅力。无论是竹笛、玉笛,还是羌笛,笛声飘渺,它们都将一直回响在岁月的痕迹里,让中国古代文学的艺术殿堂更加迷人。

篇5

一、 提升审美意识

古诗词把意境、音韵、哲理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学生可以从中受到美的熏陶。“文字的诗可以简单解说为美的有韵律的创造。”如“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些佳句,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理,既闪耀着美的光彩,又给人以深刻的启迪;既抓住“亦画、亦情、亦理”的特点,又能引发学生思想情操的美化。因此小学古诗词教学就是一种美的教学。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还没有形成完整的审美体系,对于好与坏、美与丑、善与恶往往凭借外部表象去感知,而不能分析其内在的美和价值。通过古诗词教学可以弥补这一缺失。因为古诗词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感情,诗人把自己的意志和情感寓含在诗词中,正所谓“诗以明志”。教师可以通过对古诗的讲评,扩展学生的审美视野,让学生获得更高层次的审美感受,得出正确的审美标准。

二、丰富想象能力

亚里士多德说过:“想象力是发现、发明一切创造活动的源泉。”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善于创造就必须善于想象。古诗词具有语言简洁、篇幅短小而意蕴丰富的特点,学生要充分了解诗中意境,诗句的言外之意,就要靠自己的想象来补充和领悟。如,辛弃疾《清平乐・村居》“茅屋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首诗开篇用素描手法,勾出“茅屋”“溪上”“青草”,只淡淡几笔便形象地描画出江南农村的特色,为人物的出现安排特定的背景,自然也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接着讲老公公和老婆婆,他们讲话的声音带着醉意愈加显得温柔、有趣,可以看出老年人生活的安详,从“媚好”可以想象出他们精神的愉快。读来觉得有无限温情充满胸中。“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这几句集中写这一农户。几个儿子都在做什么,平时的生活状态,生动形象地再现了三个儿子的生活场面。特别是对“小儿”的描绘,“溪头卧剥莲蓬”形象地刻画出他无忧无虑、天真活泼的神态――在溪头趴着,悠闲地剥着莲蓬。通过这首古诗教学,让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感受诗中的一家老小其乐融融的生活气息。这个普通的农家,他们也许是清贫的,但他们却是幸福和快乐的。这就使学生不难想象出小儿是何等地调皮、何等地自在了。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在教学中通过学生对诗句的理解、领悟和对诗句意境的感知以及情景的再现,自然就培养了学生的想象能力。

三、培养创造能力

创造力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一种特殊能力,是个体创造性的最好表征。创造力也是反映个体在解决问题中有效的对原有知识经验进行加工、组合、创造新设想、新事物的能力。儿童创造力的培养不仅有利于学生充分的表现自我,展示自己的才华,而且有利于学生创造精神的形成。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是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需要。而古诗词教学恰好给了我们一个发挥想象发展创造性思维,进行艺术再创造的空间。学生在读古诗词时,对诗中描绘的各种形象大都见过,然后利用丰富的想象根据诗意把大脑中记忆的各种意象进行再造组合,从而在大脑中创造一个新的画面。这样不仅使学生对诗意的理解更加深刻,而且还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作文能力,从而达到培养他们创造能力的目的。

篇6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法研究

古诗是中国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人文教育和语言文字学习的丰富资源:它们有的描绘祖国的壮丽山河;有的勾画优美迷人的自然风光;有的叙述朋友之间难舍难分的深厚友情;有的借景(物)抒情咏志、含蓄隽咏……因而,无论从新课标的要求,还是从语文教材的教学内容来看,对小学阶段的古诗教学都给予了重视。但是,由于古诗的形式体制、遣词造句等方面与现在的语言习惯差别很大,随着年级的增长,古诗词的数量在课本中占据的比例也更加突出,而在诗词题材上,即景抒情诗在不同阶段课文中所占比例都是最多。

教师节前,主席在北师大视察时说:“我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可是近日,部分省市小学一年级语文新版课本中古诗集体“退役”――删除了旧版本中《画》《草》《登鹳雀楼》等全部8首古诗。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北京的新版课本却增加了比重,并表示明年9月起北京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材中的古典诗词将由现在的6―8篇增加到22篇。同是古典诗词,同是小学课本,命运却如此迥然不同,这不能不引起一番热议与思考。

我们都是从古典诗词的滋养中一路走来,时隔23年,我依然清晰地记得我小学一年级背诵《锄禾》《画》《静夜思》《春晓》《草》等古诗的场景。那时,正处在换牙时期的我站在讲台上面向全班同学,字正腔圆地领读这些美丽的古诗,当朗朗上口、抑扬顿挫的诗句从我们充满稚气的声音里连绵起伏并回荡在校园时,那种感觉是多么美妙绝伦!

一、美感的体验

汉语本身就是一种美的语言,具有抑扬顿挫四声,富于音乐性,这就让古诗富有音韵美、节奏美。虽然小学生无法完全理解古诗的意思,却能在反复诵读中体验、感受古诗词的音韵美和节奏美,激发孩子们身上的“诗性”。而且,课本中的古诗词都配有画,基本上是一诗一画,能让小朋友从视觉上感受古诗的美,充分体会诗画一体的美感,并能从画面美进而感受意境美。

我小学时学习的古诗《画》――“远看山有色,静听水无声。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不仅语言简单明了,容易背诵,还配了漂亮的山水花鸟画。一背这首诗就想到那幅画,一看到那幅画或相似的画、场景便脱口而出那首诗,这便是美的力量,让你能情不自禁地成为古诗的“俘虏”。而在这过程中,语感也就自然而然地培养起来了。我的作文一直在班上甚至全年级名列前茅,跟我熟读古诗不无关系。

二、文化的熏陶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精髓,几乎无一字无来历,每一句诗都蕴含着深厚的传统文化。如古诗中有大量书写春节、端午、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的诗词,这些诗词本身涵纳了关于节日的丰富的传统习俗,读之能触摸到几千年来积淀的传统文化。小学应该一直注重古诗教育,注重“经典诵读”,打造“诗意校园”,每到一个节日便发放相关诗词给学生诵读,让学生们时时浸润在传统文化的雨露中,收效良好。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

篇7

【关键词】初中语文,语文教学,古诗词名句,积累运用

我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星空中一颗璀璨的明珠。脍炙人口的诗词名句,能让人知古鉴今,开启心扉,体味情趣哲理,涵养道德品行,能给人熏陶和滋养,使人终生受益。

古诗词名句都是经过历史检验的,兼思想性和文学性于一体的古典文化的精粹。对于这些名言诗句,如果仅仅为考卷上的8分而疲于诵记,大部分学生可能只停留在机械记忆阶段,没有深入理解,更谈不上灵活运用。因此,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把古诗词名句的诵记和说话、写作活动挂起钩来,并运用于其中,完成诵记、理解和应用的一步到位。

然而,在古诗词教学的实际情况中,绝大部分教师还是采用朗读、理解、背诵三位一体的陈旧的教学方式,不仅知识无体系,能力无层级,连过程方法都被忽视,情感态度价值观更是被生硬移植。这还是好的,有的学校有的教师,甚至不曾正式、完整地上过一节古诗词的阅读教学,直接就告诉学生背诵默写,更不要说是否会用心设计教学,让学生感悟古诗词的魅力和传承民族传统经典的使命更是遥不可及了。

这种随意性极强或者老套的教学模式和以会背能默写的机械目标致使本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古典诗词的课堂教学变得索然无味,因为无法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诗词的关注度自然不高,更不要说理解和运用并且养成良好习惯了。

下面是我多年来关于古诗词名句积累与运用的实践:

1.要更新教学理念

新课标指出:“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因此,古诗词阅读课堂教学的改革关键还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的改变。这就需要教师从教学观念上,从对学生的引领上,从古诗词课程资源的开发,从课堂教学方式方法的设计以及教学模式的创新等方面探索新路,改革和创新古诗词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探索提高古诗词教学的实效性,最终让学生形成自觉积累和运用古诗词的习惯,让学生吸收并传承民族文化经典,让积累和运用古诗词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本能的习惯和自觉的需求。

2.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积累和运用古诗词的习惯

2.1 要激发兴趣,多途径积累。

2.1.1 开发网络资源,广泛积累。每天定一个主题,让学生上网查询,寻找有关诗句。选择5至10句名言摘录到笔记本上。

2.1.2 开发课外书籍资源,看见感受深刻的诗句都摘录下来。

2.1.3 利用黑板一角积累。把黑板右下角留出一块,专门用来书写名句,采取学生轮值书写制度,按座号顺序上去书写,每天一人,书写的内容不能重复,既锻炼书写,又加强了积累。一年来,班上50多位学生每人都写了4句以上,单在黑板上出现,学生抬眼就能看见的名句就有220多句。例如: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唐]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唐]张志和《渔歌子》

2.1.4 举行朗诵、默写、仿写古诗词名句比赛,刺激学生加强积累。在仿写比赛中,有的学生还写得特别好。如:仿写岳飞《满江红》句子“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为“勿虚度,废了年轻时,徒哀叹!”……

2.1.5 分类整理,方便记忆。如古诗词中关于春、夏、秋、冬、花、月……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唐]杜甫《春望》

春花秋月何了,往事知多少?——[南唐]李煜《虞美人》

2.2 采用串联记忆法,高效积累。

采用串联记忆法,化“点”记忆为“线”记忆,在短时段内完成高效的学习。

2.2.1 教师示范,学生仿照。

课堂上,教师先作示范:每堂课定一个主题,选择4-6句名言,用一段话将它们串联成一则有意义的识记材料。学生在这过程中要做的事就是找到相应的名言,给他们一定的时间自由背诵。由于目标集中,又已经具备对材料一定的熟悉程度,绝大多数学生能较好的完成学习任务,另有部分能力较弱的学生建议他们在下课后或者早晚读抽几分钟时间强化,其他同学也要在课余及时巩固。

2.2.2 学生写串联短文。

串联短文的写作主要在课外完成,上课前同学之间先互相交流,并进行修改,推荐出妙文在课堂上向大家展示,学生们也在展示自己作品中获得了很大的成功感觉,大大地提高了写作兴趣。常有充满奇思异想的妙作出现。例如:

(1)绘月。在旷野:“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月在大江:“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月在密林:“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月在大漠:“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2)环保。眼下的环境恶化已经十分严重。由于空气污染,我们已经很难看到“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情景;噪声污染使我们难以进入“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的境地;林木被砍伐,植被大大减少,“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样的地方难得一见,真怀念“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的环境。

2.3 灵活运用,提升效果。

教师要鼓励学生活学活用自己积累的名言警句和优美词句,大胆地运用到口语交际中,尝试写进习作中。让学生在“主动积累——活学活用”的历练中提升语文综合素养。每次作文,学生习作中都不乏“引经据典”的佳作,如写以“友谊”为话题的作文,很多学生就在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名言名句。名句的恰当运用,让学生的作文显得才情飘逸。

2.4 开展诗歌朗诵会、唱诗会、写作交流等活动,激发兴趣和自信心。

在课堂教学的引领和日常练习的基础上,积极开展相关的活动课,给学生展示学习古诗词成绩的机会,激发学生的积累与运用的兴趣和自信心。在诗歌朗诵会上,为学生的朗诵编配制作了精美的幻灯片,利用音乐和图片做背景,使学生的美的享受中感悟诗歌的情境。在唱诗会上,为学生选择合适的伴奏音乐,让学生的音乐的引领下自由歌唱,学生唱得很有气势,也很快乐!

总之,古诗词积累与运用的方法很多,只要我们用心教学,就会取得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篇8

涵泳,其实就是一个品味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对诗的意象进行整体的反复的感受和体味,从而最终获得对作品深层审美韵味的把握。如果说诵读、入境是古诗词鉴赏的路径,涵泳则是诗词鉴赏的最终目的。

古诗词教学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涵泳品鉴,我认为要关注三个层面:一是由诗到画,由画入诗;二是由内到外,由外入内;三是深入浅出,浅入深出。下面,以李煜的《相见欢》为例,从这三个层面来谈谈如何进行古诗词的涵泳教学。

一、由诗到画,由画入诗

中华古诗词都具有画面感。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展开想象,把诗歌内容由抽象的文字转换成具体可感的画面,这是古诗词品鉴的必由之路,也是古诗词品鉴的诗意之所在。

《相见欢》这首词可以说每一句都是一幅画面。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展现在读者面前的就是一幅“孤身凭栏图”。“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地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一幅“如钩冷月图”和一幅“桐阴深锁图”跃然纸上。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末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可谓是一幅写意的“扰人离愁图”。

既然每句诗里都包含着一幅画面,几幅画面摹画了一幅意境朦胧、浸染着哀愁的图画。如果我们的老师在鉴赏这首词时能够引导学生进行联想和想象,带领学生走进作者营造的那个特定意境里,由诗入画,那么,对这首词的情感的把握就水到渠成了。

比如,老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环节,让学生自由朗读,进行想象,用自己的语言把自己读到的画面描摹出来――

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离别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这个画面一出,诗人流露的情感可能一下子就被把握住了,这个过程我们可以看作是由诗到画的过程。

那么,什么是由画入诗的过程呢?由画入诗,其实就是在由诗到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妙语品评画面之美,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诗人为什么要营造这样的画面?此时,老师再适时地补充一些相关资料,引导学生从诗人的角度去理解诗意诗情。这个过程就是让学生用诗人的眼看景,用诗人的心表情,从而达到与诗人情相融,心相通的境界。

比如,在刚才学生想象的画面的基础上,老师可以追问:为什么诗人眼中的景是如此凄清?此时,老师适时补充背景资料,让学生明白是因为心境使之然,然后让学生带着这种心境再来看诗歌画面,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进行再一次想象,站在诗人的角度把他的所见所感描摹出来――

落花昨夜成冢,白露今宵为霜,从昨夜的星辰站立到今宵的风霜,西风吹皱了我微湿的衣摆,万千话语定格心头,无人语共,终究化为无言……迈动双腿,酸楚僵硬,独行踽踽,茕茕孑立,才发觉已在西楼,独自凭栏。凭栏处,一片雾蒙虚幻。云笼远岫,风起云涌的或许是那三千里故土的烟尘,还有一轮明月清辉不减……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抬眼处,却是一弯冰凉残月如钩,恍惚才知早已是换了天上人间。夜夜梦回金陵的无限江山,别时容易再见已难。谁人相伴?只有落眼处那棵形单影吊的梧桐,看尽了百年孤寂,被冷月的清光寥落成疏影斑驳。寂寞庭院,重门深锁,锁进了这一院无法消散的清冷的秋,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

经过这个环节,学生对诗意诗情的理解就非常深入了。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赏析古诗词,就要引导学生再现诗中之画,然后,带着想象的画面,融入作者的情感,以诗人之身心再走进诗词,进而理解诗情。一句话,诗的终点,就在诗的源头。

二、由内而外,由外入内

当代著名语文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阅读教学,就是带学生进文本,再带他们出来的几个回合。”因此,在进行任何体裁样式的阅读教学时,都必须以文本理解为基础,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遵循这样的原则,古诗词鉴赏教学设计,就要按照由内而外,由外入内的原则进行,即从文本拓展到生活,再从生活回归到文本。这里的“内”既是指作者的内心世界,也是指从文本内走向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外”是指文本以外的东西,比如有关的各种材料。借助外部材料,可以带领学生进行适当的拓展,进而感受形象、品味语言。

我们不妨来看一则关于《相见欢》的教学设计案例:

(一)诵读,赏评词情

师:请一个同学作为李煜的代言人,来读一读《相见欢》,请其他同学说说,他有没有读出《相见欢》词人的心情?

师:王国维说过:“主观之词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王国维认为,李后主是一个真性情的人,真性情的李后主,在这首词中表达了什么样真的心情?

(这个过程教者的意图是通过初步朗读,让学生体味诗人的情感,这是基于学生初步对文本的理解而设计的一个思考题,其目的就是引导学生走进诗人的内心。接着引用王国维对李煜词的评价,来引导学生体味这是一个怎样的“愁绪”,这是由外而内的过程。)

(二)诵读,赏评词景

师:词人除了直接描绘愁滋味的这一句,文中还有哪里,能让我们体会到他的愁绪呢?我们先来看一下专家的评点,学习他人的赏析也许可以指引我们对诗词的理解走得更高、走得更远。

龙榆生先生说:“上半阙看似景语,而情在其中……都是助寡人伤心资料”。助我伤心,助他伤心,全篇都伤心,那什么是这伤心的载体?是景,那么诗中有哪些景,这些景有什么特点,又如何能够助人伤心呢?请用笔勾画出来,跟周围同学交流一下,说说这些景,如何承载了这许多的离愁?

(这是典型的由外入内的过程,引用龙榆先生对李煜词的评价,巧妙自然地过渡到对词的上阕的鉴赏,并且,让学生明白了鉴赏的方向。教者在引导学生体味词中所写景物的同时,适时链接了课外的有关这些景物描写的诗句,由外而内,引导学生体味这些景物营造的意境,内外结合,天衣无缝。)

(三)诵读,赏评词言

师:我们来看一看他人对词的评价,看看我们在理解词的情感、意象之余还可以把握哪些特点。

链接:李重光风流才子,误作人主,至有入宋牵机之恨。其所作之词,一字一珠,非他家所能及也。――《玉琴斋词序》

师:你能感觉到词中语句的如珠之感吗?先看一个例子,看看他人是怎样来赏析这首词的,然后,把你认为特别精当精妙的语词都画出来,和旁边的同学交流。

(这个环节教者先引用他人对这首词的评价和赏析,这就给学生的赏析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样式。而我们目前的古诗词教学虽然也有赏析,但更多的贴标签式的机械的赏析,是诗词练习术语的堆砌,而不是情、言、声、义的有机结合的赏析。)

这则《相见欢》的教学设计,给人的感觉是:课堂推进,由浅入深;内外勾连,天衣无缝;层次清晰,过渡巧妙;赏读结合,诗意盎然。如果我们的古诗词涵泳教学都能做到内外结合,那么,学生就一定能对古诗词产生发自内心的热爱与探究的欲望。

三、深入浅出,浅入深出

所谓的“深入浅出,浅入深出”,是指文本解读时,深入浅出;实际教学时,浅入深出。文本解读,要求深入,此深入,是如其所然而非故作深刻。解读不能深入,则教学无法浅出,只能肤浅。因为“深入浅出”之“浅出”,乃是分寸感的拿捏。学生听不懂,常常源于教师之不深。“浅入深出”之“浅入”是指指导要浅显易懂,“深出”是指通过浅显的引导,学生能够深入诗词的意境,体味作者的情感,同时归纳出一些鉴赏规律性的东西。简言之,教师要做到能把深刻的东西说得简洁明了,要做到这点,教师需要有深厚的知识积累。

对任何一个作家作品的解读,都离不开对其本人生平和思想的了解,因为在作品中,无一例外地蕴藉着作者自身的爱憎情感和思想观念。

比如,在进行《相见欢》文本解读时,关于词人亡国被囚的创作背景任何教师都会特别关照与阐发。但理解新词,仅有知人论世显然不够,还要能够针对词中的词眼援引相关诗词进行诠释,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这就需要教者博览群书,厚积薄发。

“月如钩”是作者西楼凭栏之所见。一弯残月映照着作者的孑然一身,也映照着他视线难及的“三千里地山河”(《破阵子》),引起他多少遐想、多少回忆?承载着他人生的无常之悲。诗词中常借梧桐抒发内心的愁闷。特别是写缺月梧桐,别有一番境界。苏轼语“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份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为下片抒情做好铺垫。

那么,此情此景,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会有怎样一种心境呢?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动的是怎样的离愁别绪呢?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的荣华富贵,是思恋“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故国家园,还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破阵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而今是尝尽愁滋味,而这滋味又怎一个愁字了得。

因此,我们在赏析品读时,不仅要明白作品所写的外表情事方面的主题,更应把握作品中所流露的隐藏的某种心灵和情感的本质。

有了对文本的深刻的理解,如何才能在授课时做到浅入深出呢?刚才的一则关于《相见欢》的教学设计就是最好的例证,设计中穿行于古诗词教学过程中的“链接”艺术,就是浅入深出的最好手段。

一首古诗往往是作者经历、思想感情的外现。教学一首古诗,就是走近一位作者,解读一种生活,阐释一段历史。从这个角度上看,“链接”对古诗教学来说,是非常必要的。但“链接”不是节外生枝,更不能喧宾夺主。如果把古诗教学比作一个圆,文本是“圆心”,“链接”应是以圆心为向心力的“圆弧”。也就是说,“链接”应当是基于文本,立足文本,贴近文本,适时、适用、适度地运用的。运用好了,古诗词鉴赏定能浅入深出。

1.链接在词意理解的“阻滞”处。古诗词用字锤炼,生动传神,匠心独具。“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锁”字给带出多少联想,联想出多少场景来。深深的院落仅仅“锁”住的是浓重的秋色吗?此时,如果链接一下文章的写作背景,学生就会柳暗花明了。“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的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里,“寂寞”者究竟是梧桐还是作者,已无法、也无须分辨,因为情与景已妙合无垠。

2.链接在句意理解的“阻滞”处。古诗经典名句,往往是作者“捻断数茎须”、“两句三年得”。这些诗句,可以联系在题材或艺术风格上具有相关性或相似性的其他诗句,与“文句”形成“互文”,两相鉴照,丰富意象,理解诗句。

比如在讲授无言独上西楼时,老师可以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是上西楼而不是上东楼?要解决这个难点,老师可以链接古诗词里有关“西楼”的诗句。

李清照在西楼上遥望爱人时这样写道: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

李益在登上西楼排遣忧伤时写道:从此无心爱良夜,任他明月下西楼。(《写情》)

许浑从风雨笼罩的西楼上满怀忧伤地走下来,写道: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谢亭送别》)

通过这些诗句的链接,学生很自然地就明白了:“西楼”因使人联想到飒飒西风,夕阳西下,所以,它已是古人登高抒发悲情愁绪的伤心地。

3.链接在文意理解的“阻滞”处。在教读《相见欢》这首词时,可能碰到的一个最大问题就是对诗情的体味。对于这首词来说,学生只能够感受到这种离愁,但这是一个怎样的“剪不断,理还乱”的离愁呢?通过对背景资料的链接,学生可能知道了亡国之愁,但如果老师带领学生只理解到此层面,就太浅显了。因为如果只是亡国之痛,词人就无须说是“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了。既然是理还乱,别是一般滋味,那就说明此“离愁”包含有多重深意。到底有哪些愁呢?我们不妨链接一些作者的其它词作,来帮助理解。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楼龙阁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这是李煜降宋之际的词作。上片写南唐曾有的繁华,几句话,看似只是平平无奇的写实,但却饱含了多少对故国的自豪与留恋。“几曾识干戈”,更抒发了多少自责与悔恨。下片写国破。在国破家亡,拜别祖先的那天,匆忙之中,偏偏又听到教坊里演奏别离的曲子,又增伤感,不禁面对宫女恸哭垂泪。所以,从这首词我们看出作者被迫投降后,有对故国的留恋之愁,有对往事(女人)的留恋之愁。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

雁来音讯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清平乐・别来春半》

这是怀人念远、忧思难禁之作,是作者牵记其弟李从善入宋不得归,触景生情而作,词中流露了的是对兄弟的思念。

《相见欢》的愁,是立体的愁,是难以理得清的愁。因此,我们在赏析品读时,不仅要明白作品所写的外表情事方面的主题,更应把握作品中所流露的隐藏的某种心灵和情感的本质。

当然了,古诗的理解不是一步到位的,有时呈层层剥笋势,有时呈点点入境态。不能认为链接就是饕餮大餐,一股脑地集中塞给学生,造成“消化不良”。而应以学习古诗的需要,准确选择链接点,准确把握链接时机,随“需”潜入“课”,润“教”细无声。

篇9

一、化模糊为清晰

审题需要阅读题目,但严格地讲,把题目从头到尾看一遍并不能算作审题,因为这一遍所看,我们对题目考查的要求往往还是印象模糊的。此刻就开始答题,往往会回答偏题,甚至会出现答非所问的现象。我们需要逐字逐句琢磨题干,抓住关键字词提炼信息,确认题目考查的诗句范围、对象特点、命题形式等。

可以边读边问自己如下问题:“考查的是哪个字词哪几个句子,还是全诗?”“考查的是关于思想情感的还是什么方面的?”“是填空题还是问答题?”

二、化陌生为熟悉

试题中碰到的诗歌是陌生的,题目是陌生的,我们要通过审题环节沟通课内课外,透过现象看本质,判断题目考查的是我们复习时重点训练的哪些题型或哪些要点,继而找准方向,从容思考解题。当然,这要求我们对课堂古诗鉴赏涉及的知识要点与题型较为熟悉。

一般而言,我们需要通过“化陌生为熟悉”的思维过程,确认题目考查的是思想内容、情感态度、形象意境、语言语句、表达技巧五方面中的哪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或确认题目考查的是复习训练题型中的“炼字题”、“图画题”、“表现手法题”、“语言特色题”、“作用题”等题型中的哪种,或哪几种的综合。之后就可以针对性地联系课堂复习所学所练等进一步展开解题思路。

三、化片面为全面

审题不能漏过“审分值”。从命题角度来看,命题者必然是对该古诗深有感触或十分欣赏该古诗的哪些点,从而有意从那些方面命题;且命题者命题时,自己心中肯定有答案的,这样他才方便在总分值要求下设置小题的量,和决定每一小题设置为几问。我们审题时不妨运用逆向思维猜测命题者的意图。从阅卷角度来看,虽是主观表达题但也得有个评分的标准,不能随便给分,阅卷者会遵守按点计分原则。命题者想考我们的究竟有多少点?阅卷者希望看到我们分几条陈述答案?……我们应尽量通过分析分值的分布,推断出这些问题的大致答案。一般情况下,填空题一个空最多可能占两分;但主观表达题每个点最多占一分,分条陈述的话,每条可能是两分也可能是三分,这由所含点数与字数决定。

审题不能忽略题干中看似无用的语句。命题者不可能仅为了装饰题目语言,或显示自己表达能力而在题干中说些没实际用处的语句的。若把看似无用之语当无用,定会招致遗憾。我们要认真分析这些看似无用之语的隐含信息。

四、化浮泛为精准

古诗鉴赏的审题是需要借用解答语病题的耐心细心精神与梳理主干枝叶技巧的,否则有时会审题不准。譬如这种题:题干的前部分是名人评价,后部分就一句话――请简析本诗歌,或请结合全诗简析。对此,我们不宜仅抓住后面的那句就任选角度去简析诗歌。题干前部分的评价内容实际上暗含了我们思考与回答的方向和范围。审题时,我们要找出“简析”的具体“宾语”,即“本诗歌的A方面”。审题精准,答题才能切中答案要点。

解答古诗鉴赏题,完整的答案模式一般为“点-析-评”三部分。但由于古诗鉴赏题大多分两道小题,甚至一道小题分两问,所以在审题时,我们还需注意统筹兼顾,注意另一道小题,或另一问所考的内容,合理选择“点-析-评”三部分中的一两个部分解答,以避免浪费时间写太多无分值的答案文字。审题精准,答题才能保证高效率。

这四个方面的技巧,在具体审题过程中相辅相成,是必须灵活综合运用的。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长安晚秋

赵嘏

云物凄凉拂曙流,汉家宫阙动高秋。

残星几点雁横塞,长笛一声人倚楼。

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鲈鱼正美不归去,空戴南冠学楚囚。

[注]云物:云雾。

(1)诗歌中哪些景物体现了诗题中“晚秋”的特点?(3分)

(2)颔联的景物描写很有特色,杜牧因为此句而称作者为“赵倚楼”。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4分)

【审题点拨】

第(1)小题题干中的“体现”暗示这些意象往往是秋天典型的意象,我们可以根据诗歌意象常识,结合生活常识判定。题干中的“哪些”“3分”表明体现“晚秋”的意象应该是三个或六个,根据诗歌实际,不难确定命题者想要的答案就是三个意象,每个意象占1分。

第(2)小题题干可看成三部分,梳理三部分语法关系,最后一句中的“结合诗句”对应的诗句应是前部分中的“颔联”,可确认考查范围为颔联两句诗。“简要分析”的具体“宾语”应该是前部分所说的“景物描写的特色”,注意不是“景物特色”。而中间部分的作用实际上是强调了颔联景物描写确实有特色,写景写得妙,而非写出的景很妙。“化陌生为熟悉”,不难得出,这道题考查的实际上是表达技巧方面的景物描法。分值4分,一般暗示答案要分两条陈述。题干问“特色”,要求“简析”,这些暗示我们在每条答案中最好点明一种写景手法,并结合颔联诗句简析,两者各占1分。即使要答每条的“评”部分,也不需要多准确具体的文字,因为没有分值在其上。感觉答案字数差不多值4分,完全可以不“评”。

这道题命题者给出的参考答案与评分建议如下:

(1)归雁、篱菊、渚莲。(评分建议:一个景物1分,共3分。答到其他景物不给分也不扣分。)

(2)①从视觉和听觉多角度写:残星几点是目见,长笛一声是耳闻。②动静结合:雁横塞是动态,人倚楼是静态。(评分建议:特色各1分,诗句分析各1分,共4分。)

对照我们先前的审题所得与命题者的参考答案,我们可以发现,“答案就在题目中”这句话同样适用于古诗鉴赏题的。只要我们重审题,善审题,是可以猜到“参考答案”的要点的。四个方面的技巧,归根结底,即善于化题干为信息。善化者,审题“拿手”,就能为拿高分甚至拿满分打好基础。

【跟踪训练】

1.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题目(8分)

江楼夕望招客

白居易

海天东望夕茫茫,山势川形阔复长。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

风吹古木晴天雨,月照平沙夏夜霜。

能就江楼消暑否,比君茅舍较清凉。

(1)诗的颈联精妙传神,请加以赏析。(4分)

(2)对此诗,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你的看法呢?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4分)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8分)

唐多令

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都道晚凉天气好,有明月、怕登楼。

年事梦中休,花空烟水流。燕辞归,客尚淹留。垂柳不萦裙带住,漫长是、系行舟。

(1)词的上片中,作者说“怕登楼”,是因为

。(2分)

(2)词的下片手法多样,感情丰富,试作简要分析。(6分)

【审题点拨】

第1题(1)小题:考查范围为诗歌第五、六句,把这两句读一遍,易知其为写景句,且写得“精妙传神”。“化陌生为熟悉”,确认这题考的就是诗句赏析题。回忆这种题型的答题要点,无外乎景物意象名词、概述景物特点的形容词或动宾短语、写景表现手法术语及手法运用分析、写景效果等。“化片面为全面”、“化浮泛为精准”,分析分值分布,不难筛选出“4分”要求回答的四点应分别是手法术语比喻、比喻运用分析、景物特色、景物意境或其中情感。它们各占1分。

第1题(2)小题:这首诗层次特点鲜明,前三联写眺望所见之景,尾联抒由景所生之情,且均发生在傍晚时分(夕)。“有人说‘夕’字统领全篇,有人说‘望’字统领全篇”,两种说法都有人说,意味着各有各的理,意味着我们在确定观点时,不必担心自己会选错,关键在于要言之有理。说某字统领全篇,实际上考查的就是表现手法中的布局谋篇手法的理解或分析。审题时,要找准“你的看法”中的“看”与“简要分析”的具体宾语,即“夕”或“望”与各联诗句的关系。分值为4分,意味答案必须四点,根据常情答案不难构思出,就是首先表明自己的观点,然后依次对一联诗句进行简要分析,点明该联跟“夕”或“望”的关系,前者和后者可交换顺序。表明观点不一定计分,但不表明观点必会失分。

第2题(1)小题:原因以填空题形式考查,暗示答案不必太详细,言简意赅为佳。仔细阅读题干,“化模糊为清晰”,抓住关键字词提炼信息,不难发现所寻原因和“明月”这个传统意象有关,本小题考查的其实就是对“明月”这个传统意象的理解。

第2题(2)小题:考查范围为词的下片,考查对象为手法与思想情感。“多样”、“丰富”两词很重要,一般来说,只有两种手法还是称不上多样,两种情感算不上丰富,必须三种或三种以上;再结合分值“6分”来看,本题最好分三条陈述,最好每条答案都恰巧各点明一种手法和一种情感。

参考答案

1.(1)晴本无雨,夏本无霜。风吹古木,声如落雨;月照平沙,似见寒霜。这两句借助联想和想象,运用新奇的比喻,逼真而传神地写出了夏夜清凉优美的风光,意境高妙。

(2)示例一:全诗以“夕”字统领全篇。首联写海天茫茫,山川阔长,都是“夕”中之景。颔联写“灯火”、“星河”,颈联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这些景物都笼罩在“夕”字之中。正因为身处“夕”中的江楼能够消暑,故作者在尾联向朋友发出邀请,回应题中“招客”二字。

示例二:全诗以“望”字统领全篇。首联写眺望的远景,壮阔而又高远;颔联写近景,万家灯火,映在水中的星河闪烁,都是俯视之景;颈联由上而下写风吹古木,月照平沙;而尾联则是“东望”所感,向朋友发出邀请。

篇10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自播出以来好评如潮,获得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被誉为电视界的一股清流,成为众电视节目中一匹最大的“黑马”。如今,《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落下帷幕,“00后”复旦女孩武亦姝不负众望夺得了冠军。“中国人诗心不死”,中国人血液中流淌的诗词基因还在,一旦有一种形式把它展示出来,就会形成一种喷发。一档诗词类文化节目为何如此火爆?

吟咏的是诗词,流淌的是文化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在当代中国向现代社会转型的今天,如何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让其更有活力、生命力和影响力?春节以来,央视科教频道以诗词知识竞赛为主的《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这档节目的火爆绝非偶然,它创新性地利用现代传媒手段实现了诗词娱乐化,用健康的娱乐化方式实现了“扩群”,体现了国人精神中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呼唤与眷恋。

恰似一场春夜喜雨,央视每晚8时开播的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刮起了一股收视风。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是央视科教频道原创的一档大型演播室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节目内容成了许多人茶余饭后的谈资,让国内无数家庭祖孙三代围坐电视机前,围炉话诗,滋润亿万网友的心灵。他们为参赛选手的才情所折服,感叹她们满足了大家“对古代才女的所有想象”;他们封评委老师们为“大神”,敬仰老师们对上下五千年的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他们盛赞节目“像一股清流,有筋骨、有诗意、有温度。‘高冷’的文化类节目也能有市场、有人气。”

节目中,从《诗经》到诗词,覆盖的时间跨度达数千年,涵盖中国诗歌史。入选节目的诗词难度适中,以学生时代学过的居多,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用这些最熟悉、最打动人心的诗词,激发人们的记忆与情怀,带领人们在“熟悉的陌生题”中领会中华诗词文化的精髓。

90分钟赛诗会,鉴赏哲思皆得。这90分钟,是“便引诗情到碧霄”的学习。在“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中回忆了农耕田园生活的旧时温情;在“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中领悟了学生时代读过即忘的诗歌妙在写尽无限希望和理想;在“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中方知口中常念的诗中原指大雁这种鸟类。

这90分钟,是“一枝一叶总关情”的鉴赏。选手吟雨,观众听雨,那是“空山新雨后”的清新,“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深情,“东边日出西边雨”的哲思,“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的惆怅。中国古典诗词是一个巨大宝库,今人需要怎样的慰藉,它就能给我们张开怎样的怀抱。

这90分钟,是“腹有诗书气自华”的赞叹。选手们在诗词对答时表现出来的雍容大度、谦冲温和等人格力量,让人们再度重温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看到了祖国下一代的希望。

古诗词的雅与俗,穿越时空引共鸣

对于广大观众而言,热衷关注诗词大会,是对中华传统文化发自内心的喜欢,爱国、爱家、爱生活是古诗词的重要题材,这些共通的个人情感和人性思考穿越时空引起共鸣。尽管时空相隔,但古诗文中蕴含的情感是贴近当下的。不管是古代人还是现代人,都对美好的事物有向往之情,当人们遇到挫折和烦恼时,心灵也同样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

《中国诗词大会》学术总负责人李定广说:“中国古诗词韵律齐整,用语凝练,有音乐性又给人留下想象空间,是为‘天然美’,常读常背古诗词能够培养孩子良好的语感和美感。此外中国古诗词还具有‘内涵美’,体现在情感充沛,具有人格力量。”

9期节目中,年轻才女王冬妍和武亦姝在台上说的两句话为人们持续热议:

“我想到‘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耳边飘过的却是‘桃花都开了,好漂亮呀’,满满的违和感。”王冬妍则回忆校园桃花盛开的所见所闻,想到在网络文化流行的今天,学习古诗文能够让年轻人提升审美素养,提高语言表达层次,让雅与俗此消彼长。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古人说没什么好送的,就送你一整个春天吧。这多美呀,现代人给不了你。”武亦姝的这句话获得很多人纷纷点赞,古诗词以及所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都有着“现代人给不了你”的那种东西,并且是无比丰富的那种东西――其可滋养性情,可借古喻今,可切中时弊,可成风化人。

前不久,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榻ㄉ枭缁嶂饕逦幕强国,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多个方面提出具体意见。“传统文化热”或将在今年呼啸而至。由一档节目激起的文化涟漪,期待全社会能由之激发起一种发自内心、出于真诚的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

同样,《中国诗词大会》的火爆也给了我们启示:文化节目具有非常大的可塑造性,通过文化节目的传播,诗词等中国文化可以更好地融入到人们生活中去。这同时也给我们提出了一个时代课题:在现代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如何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何让传统文化教育进一步切合时代,用更加生动、活泼的方式进行传播,这不仅仅是一个文化课题,也是一个教育课题,它需要学校和家庭共同努力,相互促进。

最美传统文化,传承引发思考

关于诗或词,中国人有着独特的文化情结。一部中国历史始终伴随着中国的诗歌史。盛世必言诗,“大江东去”形成唐宋诗词创作的顶峰,“不怕远征难”体现着当今中国人的豪情;节日必言诗,所谓“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入世必言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出世必言诗,“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触景时言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生情时言诗,“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闲适时言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虽然现代诗歌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是自古当中国人遇到天大的困难或灾难时,甚至当我们一无所有时,我们还有诗。

“快餐时代,网络段子流行多了,优秀诗句传播少了;以功利心阅读的人多了,以诗词提升素养的人少了;生硬刻板的诗词教育多了,教学生懂得欣赏诗词的少了。唤醒传统文化基因需不懈努力,即便走得再快,也请勿忘‘诗和远方’!”“繁华落幕,速去读书!”“看过比赛,马上捧起诗集背诗去!”……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幕后,不少观众纷纷发出这样的感慨。通过节目感觉自己知识储备还是欠缺很多,激发了学习古诗词的兴趣。

学习古诗词,对于主动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瑰宝、积淀古典文化、提高鉴赏古诗能力很有意义。那么如何掌握学习古诗的技巧呢?建议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朗读古诗、了解诗人、体悟意境、把握鉴赏要领。

一、朗x古诗

学习古诗先要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韵味。可事先设置情境,在一定的情境中读,这个情境可以是喜境,也可以是悲境,在喜境中读婉约诗歌,在悲境中读豪放诗歌或山水田园诗歌。读的目的就是要读出诗歌的韵律节奏,读出诗歌的意境,读出诗人的情感。如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一词,只有通过读,才能把握其语气节奏的轻重缓急,了解词人的心绪。尤其是“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与“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两句,非读无以把握运气之长短,非读无以知晓情感之悲喜。同时,通过读,还可以牢牢抓住诗歌中的关键词语――诗眼或词眼,以及特定的意象。如“小楼昨夜又东风”中的“又”(关键词),“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中的“明月”(意象)。“读”能让同学们初步感知到诗歌意境、作者情感等方面的轮廓,虽是模糊、朦胧,却给诗歌的深层鉴赏奠定了基础,导明了方向。

二、了解诗人

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诗歌风格,写作背景。诗人的经历不同,所创作诗的内容也不同。我国诗歌可分为借景抒情诗、咏史怀古诗、羁旅行役诗、山水田园诗、托物言志诗、边塞征战诗、赠友送别诗、闺怨诗等多种类型。各个诗人都有自己的独特风格,如李白的清新飘逸,苏轼、辛弃疾的豪放,柳永、姜夔、李清照的婉约,李煜、刘禹锡的隽永,谢灵运的自然,杜甫的沉郁顿挫,屈原的雄浑悲壮,王安石的雄健高峻,陶渊明的淡远闲静,王维的恬淡优美等等。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能更好地感受诗歌内容。如读李白的《早发白帝城》,先了解当时李白因受政治牵连被流放夜郎,就在诗人行至夔州白帝城时,忽然传来皇帝大赦天下的消息,所有的罪人都免罪,当时诗人的心情真是欣喜若狂的背景,再理解“千里江陵一日还”就不难了。

三、体悟意境

先要理解两个概念:意象和意境。意象是带有作者主观感情的物象。比如“举头望明月”,月就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物象,而是带有思乡之情的意象。意境就是由意象形成的艺术境界。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要体悟的、抽象的。还要理解意象构成意境的一般类型:其一,由一个意象构成一个意境。如王冕的《墨梅》中“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诗中只有一个意象――墨梅。但这梅已非自然界之梅,而是作者心中之梅,一树带着墨色的有个性的梅。细细品味,我们能感受到诗中有一种狂放不羁、特立独行、安然自适的艺术境界,这种境界是通过这树梅形成的,这就是本诗的独特意境。一般咏物诗大都如此。其二,意象组合形成意境,即由多个意象构成一幅生活图景,形成一个整体意境。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广陵》中“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由一系列单个的意象――黄鹤楼、烟花、孤帆、长江等。组合起来,便成了一幅藏情于景的逼真画面,虽不言情,但情藏景中,更显情深意浓。诗中没有直抒对友人依依不舍的眷恋,而是通过孤帆消失、江水悠悠和久伫江边若有所失的诗人形象,表达得情深意挚,表面上这首诗句句是写景,实际上却句句都在抒情,引发读者无尽的审美想象,形成了诗歌隽永的意境。意象离不开意境,“梅”离开全诗意境,就失去了其在诗中的独特涵义,“孤帆”脱离原诗意境,也与眷眷离情无关。

四、把握鉴赏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