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草原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4-08 19:0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草原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描写草原的诗句

篇1

关键词:人类情感;花草树木;寄托笔者是学园艺专业的,因为自幼对大自然中的花草树木就十分喜爱,所以读书求学也选择这个专业。之所以对花草树木情有独钟,还因为接受家庭教育的缘故。记得小时候爸妈就经常告诉我,人有感情,花草树木也有,人生一世就如草木一秋,要像待人一样爱护他们,让它们自然生自然死,不要欺负它们。后来上了学,老师们时时告诫我们,一切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大自然中的一份子,都有生存的权利,要学会尊重花草树木,尊重虫鱼鸟兽,因为它们是人类的伙伴。本文撷取古代文人诗歌曲赋的典型描写,说说人类情感在花草树木中的寄托,也想知音者能够共鸣响应。

古人吟诵花草树木,大多见于山水田园诗中。山水田园诗历来是我国文人吟咏的重要内容,在我国《诗经》和汉乐府中都有吟咏的佳篇妙作,唐宋则将其发展到一个更高的境界。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撷取古人的诗歌佳句,随之议论一番以尽个人之兴。

1古人描写草的诗句与人类寄托于草的情感

古代文人墨客对小草的描写作品不计其数,笔者只撷取几个典型诗句即可窥见人们在小草上寄寓的复杂情感。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敕勒歌》)这是一首北朝名歌。在苍茫的天地之间,人们举目所见的,是一望无际的草原:“苍苍”,是草的颜色苍翠欲滴;“茫茫”,是漫无边际大草原朦朦胧胧的形。风儿吹过,只见草儿随风起伏,高高低低如绿浪荡漾,牛呀羊呀悠闲地在草浪中忽隐忽现。这里描写的是草原美景,天地人和动植物和谐生长,这是自然恬静的美好的生活画卷,人们把对天地对自然的敬畏之情,把对大自然的无尽恩赐的感激之意充分地表达出来,既呈现了一幅壮美的牧民生活图景,又把自个儿民族的感情寄寓在诗句中,让读者受到感染。从这首民歌中,我们看到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的热爱。“爱”是这首诗的浓情,而“草”是人们寄托浓情的载体,小草和风儿牛羊相依相伴,和人们的生存息息相关,人们离不开小草,离不开草原!

描写草儿的诗句中,笔者尤其喜欢唐代著名作家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的状写。诗句中作者把春天的小雨、草色、烟柳等景物,用欣喜的笔触描绘出来,抒发了“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唐,韩愈)的清新春景。草儿历来是报春的使者,也是装点祖国山川大地的尤物,诗人们借它抒情,但这种情却不是使人们的专享,诗人们把大家的喜爱和感佩浓缩在字里行间,抒发的是大众之情。

2古人描写花的诗句与人类寄托于花的情感

对于各种各样的花,人类肯定是“爱”字当头,“喜”字为首。古往今来写花赞花怨花乃至恨花的诗作数不胜数,让多少读者跟着文人墨客一起泼洒情感,一起喜怒哀乐。我们不会忘记“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名句;不会忘记“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喜;不会忘记“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中的红杏;其他如“带到重阳日,还来就”中的、“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中的海棠、“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中的梅花、“桃花尽日随流水,泪在清溪何处边”中的桃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中的荷花、“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中的稻花等等。花是有情之物,它有灵性,和各种各样的小草一样,它们以不同的形色和馨香,阐述着人生的哲理,或起教育作用,或表达各种祝福,或表示祈求和希望,或表述各种心态和冥想。在中国,人们把不同的情感寄寓于花儿,主要凸显在花的象征意义上。如牡丹象征富贵和大气,梅花象征无畏和顽强,荷花象征高雅和清纯,兰花象征清馨和优雅,玫瑰象征情爱和忠贞……象征是一种艺术手法,它通过某一具体形象表现出一种更为深远的含意,引起读者由此及彼的联想,以表达真挚的情感和深刻的寓意。象征就是托物言志的一种技巧。当然,人们对花儿寄寓的情感,绝大多数是真善美的追求和讴歌,与对小草的情感寄托有不一样的地方。人们赏花赞花,因为它们“浅笑留花间,朵朵为君妍”;人们赏花爱花,因为花中蕴含着人们十分肯定的正能量――美好的人格寓意、伟大的精神力量。花以实用和美化相结合成为大家生活中的一部分,娱人感官,撩人情思,寄以心曲。花已形成了“花文化”,其含意博大精深。

3古人描写林木的诗句与人类寄托于林木的情感

与花草等一岁一枯荣的植物相比,树木是形体高大、生长周期较长的植物。高的大树可达十几米甚至数十米;树龄长的树种可生长几十年数百年乃至几千年。树木不但形高体硕树龄很长,它们中的很多乔木,一年四季还都郁郁葱葱蓬勃旺盛,为大地山川撑持出莽莽苍苍的森林绿,所以,树木成为历代人们敬仰崇拜的主要对象。远的不说,唐代诗人贺知章在《咏柳》一诗中就写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柳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此诗描写的是柳树,其貌“碧玉妆成”,其形“万条垂下”,它的细叶如裁缝巧制,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制的结果。笔者看过不少古人写柳的诗歌,因为柳树依依婀娜多姿,不少文人都将依恋之情寄寓在柳树身上,看到它们你就会产生依依不舍的柔情。又如南宋的志南和尚写的《绝句》:“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此诗写的是古木参天荫翳蔽日形成的绿荫下一位老者的感受,老者的感受其实就是作者的感受。读着诗句,我们似乎也感受到了浓荫下过路人的喜悦:杏花雨纷纷,微风轻吹面,惬意舒适的老者,虽然已需“杖藜扶我”,但对古木凉阴十分感激。诗中透露出来的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古代描写树木的诗句,和描写花草的一样,也是数不胜数。这些诗句中对树木的吟诵,无不寄寓着文人墨客们的多种情愫,而赞赏崇拜却是主旋律。清代文人郑燮吟诵道:“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其中的“青山”他要“咬定”,其实“青山”指的是“立根原在破岩中”的满山树木。他把做人要经受千锤百炼、不怕风吹雨打的告诫寄寓在满山的树木中,读之你会收到很多启发。中华民族崇拜树木,视树木为护身符,把多种复杂的情感寄托其中,这一自然物已成为图腾文化积淀深植于人们的潜意识之中。

以上的议论,是笔者结合自己所学的专业,读了许多诗词作品后对花草树木十分钟爱的表达。花草树木是大自然的灵物,人们把自己的丰富情感寄托在它们身上,托物言志,言志寄情,让人类高尚的精神意志和多种追求喜好在这些灵物的生长中显现传扬,过去是这样,以后仍然会这样。参考文献:

[1] 周汝昌,等.唐宋词鉴赏辞典[Z].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

篇2

学海泛舟:今天我带来了一个习作的片段,希望老师们多多指点!

蔚蓝的天空中,镶嵌着一朵朵洁白无瑕的云。它们没有线条,就像只用颜料渲染出来的一般,相互混合着。在遥远的地方,隐约可见一座座连绵不断的青山。近处嫩绿的小草,伴着风的吹拂,为春天歌唱着……

聊坛主持:这个片段描写中,我感觉你在抓春天的特点以及观察的顺序上做得不错。你由高到低,由远及近,写出了春天的景象。

李老师:写作顺序很好,但是读起来却觉得干巴巴的,让人感觉不到春天的生机与美丽。你要是能张开想象的翅膀,让这些景物能活起来就更好了!

许老师:在上面这段景物的描写中,如果能把动态和静态结合在一起,就会与众不同了。你看:

蔚蓝的天空中,镶嵌着一朵朵洁白无瑕的云。它们没有线条,就像是只用颜料渲染的一般,相互混合着。在春风的吹拂下,云朵像绵羊似的在草原上奔跑。在遥远的地方,隐约可见一座座青山。它们连绵不断,犹如一个个少年手牵着手,酣畅淋漓地歌颂着春天的灿烂!近处嫩绿的小草,随着风的吹拂,正为春天歌唱着……

聊坛主持:这样的描写让我感受到语言的生动、形象。看来写景的文章还要注意修辞手法的灵活运用,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夸张……

李老师:请大家看看这段描写好在哪里?

一泓碧绿的水面上,铺满了荷叶。荷花如妙龄少女般亭亭玉立,风一吹,就随风摆动,像是在跳着优美的舞蹈。荷花有的上粉下白,有全是粉红色的,但无论什么颜色,都显得十分美丽。绿盖叠翠,清香阵阵,这让我忽然想起了杨万里的诗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时的荷花不就是诗句真实的写照吗?

篇3

关键词:汉乐府民歌;草原风光;句式

北朝文人诗坛一度冷落,但汉乐府民歌的创作异常活跃。连年的兵燹浩劫、雄奇的北地风光、转徙不定的游牧生活,哺育出一代北国民间诗人,赋予北朝以慷慨爽朗、古朴雄浑的鲜明特色。北朝乐府民歌丰富多彩,有的表现强悍不屈的尚武精神,有的抒发战争、行役的悲苦,有的一往情深地歌咏理想的爱情,有的慷慨高歌放牧于千里草原的劳动生活。《敕勒川》正是一首描写草原风光和游牧生活的不朽名作。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敕勒川》诞生的时候,汉民族已走过了文明的草创时期,正孕育着文明的又一巅峰。那个时候的南朝正是杏花春雨时节,人们在青山绿水间,唱着“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的情歌,妩媚纤巧的吴楚软语和着轻风燕呢。那个时候的汉人诗歌已经历四言五言,七言也正已兴起,已经有人研究出作诗要依声合律。“放马大泽间,草好马著膘”(《企喻歌辞》),“放马西泉泽,忘不着连羁”(《折扬抑歌辞》)。生活在北方的敕勒人,逐着丰泽的小草,赶着马群,过着迁徙不足的生活,不懂得作诗的声律,所言所思脱口而出即成天籁。一位西方的评论家曾这样说“一个民族的文明以诗歌始”,是说文明的开始,人类与大自然契合,经验世界全由具体的实景、实物组成,只懂得形象思维,那些是鲜明的意象,有时简直就是诗。《敕勒川》不正是出口成诗,浑然天成吗?那质朴、那真实、不修饰、不造作,不正是多少诗人千辛万苦、千推万敲所追求的境界吗?想象着回到苍茫的古代,苍茫的草原,让《敕勒川》的歌声去追逐那个远去的民族。

“敕勒川,阴山下”,颇富异族情调的“敕勒”一下子把人的思绪带到了辽远的北方,交代了敕勒川这一游牧民族的居住地,展示了大草原广阔的背景。阴山脚下,敕勒平川横无际涯地铺展开来。阴山西起河套西北,东至内兴安岭,峥嵘挺拔,绵亘千里,它把大草原的背景衬托得雄浑而邈远。

中间四句写草原的无比辽阔。伫立草原举首四望,高邈莫测的天空宛如“穹庐”。“穹庐”是敕勒族牧民居住的毡帐,俗称“蒙古包”它中间隆起,四面下垂,诗人取其圆顶,以比青天,贴切新颖,“笼盖”二字写天地相接,茫茫难分的壮观,也很传神。“苍苍”、“茫茫”简简单单的形容词,白描天空和四野,草原无垠,天空辽阔,空间被无限推开。广袤无垠的草原在寥廓天宇的衬托下真是浑涵汪茫,境界阔大。这四句如同画家饱蘸丹青,大笔挥洒,线条粗犷地勾勒出大草原的整体形象。

篇4

1.新课导入诗:在教学设计中,新课的导语至关重要。有时运用诗文导入新课,既可导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

又能在新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牵引住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授“生物与环境”时,可运用古代诗人描述自然的优美诗句来导入新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这是古人笔下生态平衡的大草原的真实写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这是无污染的江南美景。

2.质疑诗:由于古代的科技不发达,所以古人在自然科学领域认识难免会出现一些偏差,致使有些诗歌中涉及的生物学知识科学性不强,不够严谨,有的甚至是错误的。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诗歌给学生提出疑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还能抓住问题的实质,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准确的生物学知识,并养成敢于怀疑的精神。例如,在讲授“家蚕的一生发育变化”时,可运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向学生提出疑问:同学们认为“春蚕到死丝方尽”的说法科学吗?事实上应该是什么呢?生答:“春蚕丝尽没有死,因为那只是它的蛹的形态。”再如,学生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节时,教师可运用学生在小学时学过的小诗《天天做早操》:“公鸡叫,天亮了,早上空气多么好。小学生,上学校,排起队来做早操。”提出疑问:早上空气真的多么好吗?其实,生态学家近年的研究表明,早上的空气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空气最好的时刻应是每天下午15―17时。

3.理论形象诗:这是一类将抽象的生物学理论知识加以形象化的小诗。例如,在讲授啮齿目动物鼠类有关传播疾病危害人类的内容时,学生对旧社会肆虐的鼠疫的危害缺乏感性认识。这时,我们巧妙地运用了清代诗人师道南的《死鼠行》:“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拆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雾。三人行,未十步,忽见两人横截路……”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写了当时鼠疫大暴发时的悲惨景象,使得学生对鼠疫首先有了一个感性的认识,然后再通过学习使学生对鼠疫有进一步的了解和理性上的认识。

4.设置悬念诗:在章回小说中经常会出现这样一句话:“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而电视连续剧中也往往使这种方法,在最关键的时刻突然结束,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形成“悬念”效果。现代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法、目标教学法等,都有学生思考、讨论、质疑、探索的过程,其实也就是通过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知新”的欲望,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例如,在讲授有关“鸟的多样性”的内容时,可引用学生很熟悉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那么春天为什么处处闻啼鸟呢?对此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而给学生留下“悬念”,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同样,在讲授“草原的生长”内容时,可运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来设置悬念。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5.疑难点睛诗:我们在教学中常会碰到一些教学难点问题,这时适时地引用一首小诗可以帮助我们释疑解难。例如,在讲授猛禽类“鹰”的内容时,学生对鹰的性情凶猛、食肉类的生活习性缺乏深刻的理解。这时,我们巧妙地运用了诗人高越的《鹰》:“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虞人莫漫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这首诗把鹰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动地刻画了出来。说明了鹰爪的形质奇异,鹰眼的明亮之极,并有一双能腾飞搏击的翅膀。仿佛告诉猎人不要枉费心机,遍地去张投罗网,因为鹰志在四方,意在长空,不飞平原浅草,耻与燕雀同游。学生学完了这首诗,对鹰熟悉了,疑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6.教育启迪诗:许多诗人在诗中,往往都要发出自己的议论,运用这样的生物学小诗歌,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从而给人以有益的教育启迪作用。例如,在讲授“啄木鸟”的有关内容时,我们运用了诗人朱庆余的《啄木鸟》:“叮叮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曾归。终日与君除蠹害,无嗔无事不平飞。”这首诗不仅很详细地描写了啄木鸟的生活习性,而且把啄木鸟的勤劳、韧性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告诉人们,啄木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叮叮向晚,锲而不舍,啄遍庭槐,是为了替人们扫除危害树木的蛀虫,这种精神品质多么可贵,笔者引导学生学习这首小诗并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了一番有效的思想教育。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朗读训练 语言

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使学生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的能力,在听说读写的训练中,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可见培养语文能力应当在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下工夫。但是在我们的教学中,还存在着偏重写的训练,忽视其他方面的训练的现象。其中朗读的训练是最容易被忽略的。须知,语文课的第一任务是让学生学习语言。而读是学习语言的重要途径之一。通过熟读、背诵,使书面语言内化为学生自己的语言,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理解、运用语言的能力。因而教学必须重视朗读的训练,加强对朗读的指导与训练。

一、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

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的时候,要求学生读准字音,不添减文字,不读破词句,就是说要读通句子。学生在各种形式的朗读中,与字词多次“见面”,牢固掌握字的读音,强化识记字形,从而有效地识字、识词。反复的朗读,能使学生读得正确,读得流畅,增强语感。教师在此基础上加强指导,可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朗读兴趣,培养他们自觉朗读的习惯。

语文教材中选编的文章,大多是文质兼美的名家名篇,为学生学习语言文字提供了丰富隽永的材料。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如能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对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掌握规范的语言文字大有裨益。对方言区的学生使用规范的语言文字更能起事半功倍的作用。

学习语言,主要不是依靠理性分析,而是靠语言的直接感受和积累。如《草原》一文,老舍先生用新身的经历向读者介绍了草原的天、草原的地,以及草原上生活的人产。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通过反复的朗读,从草原蓝蓝的天、绿绿的草,蓝天上的朵朵白云,草地上白色的羊群,这些明丽的色彩深刻体会“那里的天比别处的更可爱,空气是那么清鲜,天空是那么明朗”,体会“这种境界既使人惊叹,又叫人舒服,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奇丽的小诗。”同时也认识了“那么……那么……”、“既……又……,既……又……”的句式。又如教学《桂林山水》,通过朗读描写桂林山水的句子,漓江静、清、绿的水,桂林奇、秀、险的山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也认识到用这种句式表情达意的妙处。小学阶段是人一生中记忆力最好的时期,教师充分利用教材指导学生朗读,甚至熟读成诵,让学生直接感受语言,积累语言材料,了解多种的语言表达方式,就能学会运用语言文字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抒发自己的感情,从而发展语言。

二、朗读有助于审美教育

在教材中有许多描写自然景物的文章,如《美丽的不兴安岭》、《火烧云》、《五彩池》、《观潮》、《草原》等,都用优美的文字描绘出秀丽的自然风光。教学时,教师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用声音再现画面,让学生进入意境,认识文中所描绘的事物的形状、颜色,感受自然的美。如《火烧云》“晚饭过后,火烧云上来了。天空的云从西边一直烧到东边,红通通的,好像天空着了火。”“霞光照得小孩子的脸红红的。大白狗变成红的了。红公鸡变成金的了……”通过朗读,学生脑海出现:晚霞斜照大地的瑰丽的画面。“火烧云的变化极多,红通通的、金灿灿的……”“又像这个……又像那个……”诱发学生去观察自然,感受大自然的美。

在语文教材中,还有为数不多的诗歌。诗歌的语言富于节奏感、音乐美。诗的内容,诗人的情感是通过充满节奏感和音乐感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要在理解的基础上反复地吟诵才能体现出来。通过朗读,品味诗句,让学生逐步学会欣赏诗歌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三、朗读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

古人读书,强调“口诵心惟”。“诵”决不仅仅是“口”的发音活动,同时包含了丰富的思维活动和情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朗读的过程,是让学生认识语言、品味语言的过程。如在教学《我的战友》一文时,通过指导朗读,让学生想象、体会熊熊烈火在身上燃烧的危急和痛苦。再指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我”对战友被火烧的极度痛苦焦急的心情。而此时此刻为了整个班,整个潜伏部队,为了这次战斗的胜利,像千斤巨石一般,一动也不动,让学生强烈地感受到的意志是何等的坚强,他严守纪律和献身的精神让人钦佩。让学生从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篇6

在人类文化中,阿拉伯文化具有最为迷人的神秘色彩。阿拉伯,是一个充满神奇趣闻的世界。阿拉伯文学大致分为四个时期:1.贾希利叶时期(即蒙昧时期,又称伊斯兰以前时期),从5世纪中叶到伊斯兰教诞生(475―622);2.伊斯兰教初期和伍麦叶朝时期(622―750);3.阿拔斯朝时期(750―1258);4.土耳其人统治时期(1258―1798)。

贾希利叶时期,半岛上的阿拉伯人正处于原始公社制阶段,各氏族部落过着游牧生活,彼此之间常因争夺水草、牲畜而互相仇杀,血亲复仇非常盛行。赞美部落、描述血亲复仇和部落战争成为诗歌创作的重要题材。

这个时期的民间口头文学大多是驱赶骆驼时的吆喝和歌唱,并根据骆驼蹄子的节拍而吟唱,形成诗歌的韵律。伊斯兰教开始传播(610年前后)之前大约150年的诗篇,是迄今所知的最古老的阿拉伯诗歌。此外,还有一些散文作品,有谚语、演说词、故事和卜辞,但大半已失传。流传至今较多的是诗歌,它的格律和词藻都是比较完美的。其中最著名的是“悬诗”(阿拉伯语称作“穆阿莱葛特”),它是7篇(一说10篇)长诗的总称,是7个著名诗人的作品。首先是乌姆鲁勒?盖斯(约497―545),他是阿拉伯传统诗歌的开创者。他的81行“悬诗”细致地描写了5世纪与6世纪之交阿拉伯人的游牧生活和作为王子的诗人本人的生活。其次是骑士诗人昂泰拉?本?舍达德(525―615)写的“悬诗”,既有抒情,也有叙事,后世评论家把昂泰拉誉为机智、勇敢与力量的象征。据记载,“悬诗”是阿拔斯朝初期古诗收集家哈马德?拉维叶(694―772)搜集的,至今仍被阿拉伯人作为诗歌的典范。

从公元 5 世纪末到伊斯兰教出现之前的一段时间 (475―622),在阿拉伯文学史上叫作蒙昧时期。这里的 “蒙昧”是宗教用语,意为那个时期的人们,因为伊斯兰教的真主穆罕默德尚未降生,未受天启,所以叫 “蒙昧”。这个时期诗歌的基本体裁是 “卡色达”。它是一种想象丰富、富有战争色彩的诗歌体裁,也是流传至今的最古老的阿拉伯诗歌。

二、悬诗生死观的具体体现

(一)惜他人之生死

蒙昧时代的阿拉伯人生存环境恶劣,为了求生存,必须借助部族力量。但由于沙漠中生存资料极其有限,故各部落间必然持续发生冲突与战争,这也导致了阿拉伯人狭隘的部族主义,不过从另一个意义上,也养成了阿拉伯人重视本部族成员生命的传统习俗。“某氏族的成员,若杀害了本氏族的人,任何人都不保护他。他在逃亡的期间,变成不受法律保护的人(tarid)。他若杀害了外族的人,两氏族之间就要发生近亲复仇,本氏族的成员不管是谁,都可能必须为这件罪行付出生命的代价。”阿拉伯人对亲友之死是抱着深切悼念的态度,以至于他们早在蒙昧时代早期,就写出了大量此类诗歌,使悼亡诗可以作为一个单独门类,如泰格里卜部落的首领穆海希勒悼念其兄弟库莱卜的诗作:

仰望星海我独哭,群星俯首亦相随。痛诉生前雄壮姿,马队驰骋尘土飞。屡次唤你你不应,人去荒野再难归。回答我呀库莱卜,豪杰陨落部族悲。

而到后期,也有乌姆鲁?盖斯悼念其父亲的诗句:

一人空涕泣,夜长泪亦长。众人齐下泪,为我而感伤。何人无亲眷,何人无高堂?

然而蒙昧时代专因写悼亡诗而最著名者,乃是此时代唯一的女诗人韩莎。韩莎出生于公元575年,已经处于蒙昧时代晚期,而她去世时,已经是公元664年,即伊历四十四年,也就是说,她是一位跨越了两个时代的诗人。韩莎出生于穆德里族的一个富裕家庭,然而一生的命运却很悲惨,她结过两次婚,生有数个孩子,她的弟弟穆阿维叶和沙赫尔都是部落的勇士。然而两个弟弟先后在战争中阵亡,韩莎悲痛不已,后来竟哭瞎了双眼。她写下许多诗句怀念弟弟,而她与沙赫尔的姐弟之情最深厚,为他写下的诗句也最多,现节选几段:

众人已入睡,我却辗转难眠,像是火焰将我遍体熬煎。

抬头望那星,早已消逝不见,只有其他星斗映入眼帘。

我的弟弟啊,虽然辞别世间,可你却千百次浮现面前。

还有:

双瞳呀,请尽情把泪水抛洒,为英雄的沙赫尔哭泣,别停下!

恸哭吧,他是那么勇敢潇洒,地位高贵,青春年华。

韩莎的诗风柔和流畅,语句细腻,感情真挚,对亲人的呼唤和不停的哭泣是其两大主题。然而若从整体上看,却显得主题单调,思想重复,是她的最大缺点。

由于血亲复仇和部落战争频繁,阿拉伯人在蒙昧时代是绝对尚武的,他们既然将豪侠作为道德的最高标准和典范,也自然而然要在战场上大显身手,在他们当中,怯懦柔弱者没有生存之地,奋勇杀敌的是好汉,畏惧退缩的是孬种。经年累月下来,在蒙昧时代,阿拉伯人对生死的态度是,重视部族亲友的生命,并为他们的死亡而深切哀悼,但对自身的生死,则抱着一种听之任之的态度,并不将其特别挂念在心,也即是说,他们并不太在意自身的死亡。

(二)置自己生死于度外

然而,真正能代表蒙昧时代阿拉伯人勇猛无畏、视死如归,但又具有浓厚游牧民族特性的,乃是他们中一个特殊的群体――“萨阿里克”,中文可以勉强翻译成“侠盗”。他们有的贫苦无依,有的被部落驱逐出来,四处流浪,无以为生,只能单人或集群打劫谋生。在当时的阿拉伯半岛,打劫可以被视为一种职业,并不能与我们现在意义上的犯罪行为等同。如果一个贝督因强盗老远见到一个孤身的旅行者,他会骑着马迅速向他大叫:“脱下衣服,你婶婶(我的老婆)还什么衣服都没有哩。”马上照办可以得到宽恕,除非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之下,照例是应该不流一滴血的,不过若敢反抗,那就只有通过武力流血来解决问题。伍麦叶王朝早期的诗人顾托密曾以四句诗说明这种生活的指导原则,大意是说:

我们以劫掠为职业,劫掠我们的敌人和邻居。

倘若无人可供我们劫掠,我们就劫掠自己的兄弟。

但萨阿里克又不是单纯的劫匪,他们行动迅速,来去如飞,更重要的是盗亦有道,他们有着自己的道德规范,他们劫富济贫,仗义疏财,如被称为“侠盗之纽带”的欧尔沃?本?沃尔德,劫取财物,从不流血,行侠仗义,扶危济困,也不对慷慨义气者下手,故而被称为最高尚的侠盗。他有首诗道:

我有口粮大家分,你有珍馐独自吞。

我瘦你肥岂可笑,克己济贫是本分。

愿将我身分众人,纵喝冷水亦甘心。

(仲跻昆先生译)

而侠盗诗人中最具有游寇气者是昂泰拉,他四处打劫侵扰,人们闻风丧胆。传说他发誓要杀死100个赛拉曼部落的人,当他杀了99个时,终于中计身死。一个赛拉曼部落的人从他尸骸边走过,踢他的头骨,却被骨片刺伤了脚,最后感染而亡。这样,便凑齐了100个的数目。

从他流传至今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心怀高远,却遭受族人欺凌,孤身出走,流浪荒漠。从此他宁愿与野兽为伍,也不愿回到人群。诗人有着极高的自尊心:

辽阔大地是君子的避所,孤野荒郊可把仇忌忘却。

他并非软弱无能之辈:

风尘浪迹三宝相伴,雄心、长弓和宝剑。

为了自己的自由和尊严,可以忍受极度的饥饿和苦楚:

对饥饿我置之不理,直到把它忘记;

对食欲我尽力拖拉,直到把它窒杀;

宁肯吞食郊野的黄土,决不让富贵之人笑话。

(以上三段均为郅博浩先生译)

尚法拉对自己的死亡,也抱着一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遗言是:

如果有朝一日,我脑袋被砍落

你们别把尸体在坟墓埋没

就把它抛在路口,给豹子猎获

我从未在生活中期盼欢乐

我的夜晚在罪恶中度过

将生死置之度外的,还有咏酒诗人塔拉法,他虽然出生在巴林的富贵家庭,但父亲早亡,故由叔父们抚养,可叔父们不但侵吞其财产,甚至还虐待他,今天看来,这童年生活给诗人心理上带来的烙印,会给他一生带来重大的影响。塔拉法成年后,酗酒玩乐,奢侈无度,被部落赶走。他在阿拉伯半岛上四处游荡,时而打劫,时而躲藏,可能还去过埃塞俄比亚。他为自己的哥哥看管骆驼群时,也会让驼群走失。他的堂兄不帮助他,亲戚不待见他,他便用诗歌进行回击和讽刺。塔拉法是既有天才,又有狂野之气的诗人,他描写少女,描写寻欢作乐的场景,都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也是最先咏酒的阿拉伯诗人之一。他虽然被部落一度驱逐,但意外的是,他还很有对部落的责任感,可他攻击起亲属来,那也是毫不客气:

堂兄的作为使我感到窒息

像有一只手扼住我的脖颈

来自亲人的暴虐不公

比利剑更加伤人无情

(郅博浩先生译)

后来,他到了希拉王国的宫廷,一开始尚可,但见他的姐夫虐待姐姐,便再度用诗句攻击姐夫,还挖苦国王的弟弟。一众人等恼羞成怒,遂天天在国王面前中伤塔拉法。于是国王下令要处死他。当要处死塔拉法时,新总督问:“你打算选哪种死法?”塔拉法说:“那就拿酒来给我饮,然后放我的血吧!”

诗人就这样结束了生命,在整个历史上恐怕也很罕见。有人要问,塔拉法这样死去有什么意义?我不知道。但他亲自为我们证明了什么叫作狂傲不羁,什么叫作毫不畏死,他及时行乐的人生观,他在面临死亡时的极端表现,从某种角度来看,是很有象征色彩的,可以视为那个时代阿拉伯人狂放的“酒神精神”的体现。这种精神早在他的诗句中已有迹可寻:

我只见富人从不慢怠我,连穷人也将我瞻仰。

别怪我爱好战争,形骸放浪,除非让我永生,莫非你有良方?

如果你不能让我逃脱死亡,就休要管我狂欢放荡!

(三)对生死轮回的半信半疑

当时,阿拉伯社会的文明程度低下,仅有沿袭原始社会的拜物教存在,相信万物有灵,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一种粗浅的对死亡的假想,他们认为人是有灵魂存在的,不过对死后会不会变成幽灵,还没有定见。由于游牧部落的血亲复仇习俗,部落内一旦有人被杀,则全体部落成员均有义务为其复仇,蒙昧时代阿拉伯人的迷信认为,灵魂是一只飞翔在人体内的小鸟,叫作ham,在人死后就钻出体外,逐渐长成猫头鹰大小,再去观察死者的后裔与部族,看其如何行事,然后再向死者汇报。如果是遭凶杀者仇恨未报,此鸟就会不停地在墓上哀鸣。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战祸连绵就再也正常不过了。

在《黄金草原》里便描写了蒙昧时代时,一个青年与幽灵搏斗,最后同归于尽的叙事诗,还讲述了一个有意思的故事。故事说一队阿拉伯人在沙漠中跋涉,夜晚在一个坟墓旁露宿,其中一名好事者艾布?海贝里便呼喊墓主的名字:“艾布?杰尔德,你怎么不款待我们呢?你的部落不是号称最好客,绝不会对客人不管不顾的吗?”结果到半夜,他惊呼起来,说看见墓主人的鬼魂从墓里钻出来,手持大刀,砍折了他的母驼的腿。于是整个队伍整晚都可以大块大块地吃骆驼肉了,只有艾布?海贝里一人自认倒霉。可是没想到第二天,有一个陌生人找到他们,说是墓主人艾布?杰尔德的儿子,其父亲的亡灵告诉他,要他送给艾布?海贝里一匹公驼,以补偿被杀的母驼,这就是他的部落承诺的必定招待客人的方式。

然而,在面对自己的死亡时,蒙昧时代的阿拉伯人正如《古兰经》中所描述的那样,怀疑、不信死后复活说,“我们死后,已变成尘埃和朽骨的时候,难道我们还必定要复活吗?”认为死亡即是一切事物的终结,也是个人所不能逃避的命运,或者正如诗人大艾尔萨所言:“生呀,死呀,复活呀,原是荒诞不经的传说。”他们那时还并非像后世般全部相信天启宗教的死后复生与末日审判说,对死亡本身是并不太恐惧的。故而在诗歌中,对这种思想体现得也很充分,正如此前提到的英雄豪杰昂泰拉,他有诗句如下:

死亡恰如杯中水,终有一日需痛饮。

纵横驰骋本无敌,苟且偷生又何幸?

唯有待我天寿尽,莫想沙场取我命!

(四)劝世色彩渐浓

当然,在蒙昧时代,犹太教与基督教也已经传入阿拉伯半岛,其特有的死亡观对阿拉伯人也不是毫无影响,至少穆罕默德本人在青年时就曾听过当时基督教著名的神父盖斯?萨尔德的一段讲演。原文是:

人们啊,你们当知悉,当聆听!生者必死去,死者必消逝,该来者必将来临。夜晚虽漆黑,白昼却光明,十二宫高悬天顶,闪烁的乃是群星,大海潮起潮涌,山峰根基稳定,大地一望无际,河水奔流不停。天上有云彩,地上有教训。人们一去不复返,这是什么原因?他们是心满意足,安居乐业,还是抛散飘零,长眠不醒?人们啊,你们的父祖现在哪里?强大的法老们又何处可寻?难道他们不比你们更富有,更长命?将他们折磨欺凌、粉身碎骨的,正是光阴。

有道是:

在过世的国君们身上,我们学到了经验,

人在死神面前有去无还,乃我亲眼所见,

我还见本民族无分老幼,在此路上越走越远,

生者尚苟活人间,往者不可谏,

我信民族的气数已定,而我自己,也不过早点晚点。

篇7

在这令人激动的历史时期 ,诗人惠特曼写下了名诗 《 起航 》( The Ship Starting )

Lo , the unbounded sea 看啊 , 这浩瀚无垠的大海

On its breast a ship starting ,在她的胸脯上 ,一艘船在出航 ,

spreading all sails , carrying even her moonsails . 张满所有的帆 ,甚至挂上了她的月帆

The pennant is flying aloft旗舰高高飘扬

as she speeds she speeds so stately 在她突进时 ,那庄严高贵的突进 ----

Below emulous waves press forward , 劈波斩浪 ,勇往直前

They surround the ship with shining curing motions and foam . 溅起四周的浪花 ,划出闪亮的弧线 。

诗中的 “ unbounded”一词表明美国的这次航行不是在国内的河流上 ,而是在浩瀚无垠的大海大洋上 ,她的目标是世界强国之林 。那张满的月帆象征人民的高昂斗志和向前精神 。千千万万好于竞争的波浪推动着巨轮高歌猛进 。这好于竞争( emulous )正是美国人民的特性 。那“溅起四周的浪花 ,划出闪亮的弧线”生动地描绘了美国人创造出的意个个人间奇迹。

这首诗吹响了美国从一个弱国迈向强国的号角 !

诗人常往返于布鲁克林渡口 。看到闹热的渡口和熙熙攘攘的人群 ,诗人又写下了长诗《 渡布鲁克林渡口 》(Crossing the Brooklyn Ferry)。诗中写道 :

…………………

Come on , ships from the lower bay! 快来吧,从下面驶来的船舶哟!

Passing up and down , 向上或向下驶去吧

white sail’d , schooners , sloops . lighters!, 白丝的双桅船、划子、驳船哟!

Flaunt away , flags of all nations ! Be duly lower’d at sunset .飘扬吧 ,各国国旗呀!日落时要及时降下

………………………

码头上各国的船只进进出出,载来货物,运走金钱,人人怀揣美国梦,个个信心满满。正是容纳百川的胸怀使四海财富积聚美国,正是个人的成功促成了群体的成功,群体的成功促成了国家的强大 。

这首长诗描绘了美国建设初期的繁荣景象。

几十年后,就在这个渡口上建起了雄伟壮观的布鲁克林达桥。这座大桥的建成标志着美国已迈进了世界强国之林!诗人克莱恩写下了长诗《致布鲁克林大桥》。诗人满怀自豪地写道:

……………………

O Sleepless as the river under thee, 哦,像你脚下水流般无眠,

Vaulting the sea, the prairies' dreaming sod, 穹隆状立于海上,这草原梦幻之土,

Unto us lowliest sometime sweep, descend有朝一日你延伸到我们最低层

And of the curveship lend a myth to God 用曲线把神话献上帝。

这座大桥是美国强大的象征,也是人类文明的象征。诗人把整个美国从开端到未来凝聚铿锵有力、满怀激情的诗句中,表现一个民族的巨大开拓力量和蓬勃向上的强壮生命力。

篇8

关键词:初中生物;诗歌研究;学生参与

一、新课导入

新课导入诗教学设计中,新课的导语至关重要。有时运用小诗导入新课,既可导出本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又能在新课一开始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牵引住学生的思维。例如,在讲授“生物与环境”时,可运用古代诗人描述生境的优美诗句来导入新课,“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二、提出疑问

提出疑问诗有些诗歌中,涉及的生物学知识,其科学性不强,不够严谨,有的甚至还有错误。课堂教学中,运用这些诗歌给学生提出疑问,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节学生的学习情绪,而且还能抓住问题的实质,积极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形成准确的生物学知识。例如,在讲授“家蚕的一生发育变化”时,可运用“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的名句,向学生提出疑问:难道是“春蚕到死丝方颈吗”?事实上是“春蚕丝尽没有死”。再如,学生在学习“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一节时,教师可运用学生在小学学过的小诗《天天做早操》:“公鸡叫,天亮了,早上空气多么好。小学生,上学校,排起队来做早操。”提出疑问:早上空气真的多么好吗?其实,经过生态学家近年的研究知道,早上的空气并没有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好,空气最好的时刻应是每天下午15~17时。

三、理论形象

理论形象诗这是一类将抽象的生物学理论知识加以形象化的小诗。例如,在讲授啮齿目动物鼠类有关传播疾病危害人类的内容时,学生对旧社会流行的鼠疫的危害缺乏感性认识。这时,我们巧妙地运用了清代诗人师道南的《死鼠行》:“东死鼠,西死鼠,人见死鼠如见虎。鼠死不几日,人死如拆堵。昼死人,莫问数,日色惨淡愁云雾。三人行,未十步,忽见两人横截路……”这首诗非常形象地描写了当时鼠疫大流行时的悲惨景象,通过学习加深了学生对鼠疫的了解。

四、设置悬念

设置悬念诗现代许多新的教学方法,如发现法、探索法、目标教学法等,都有学生思考、讨论、质疑、探索的过程,而设置悬念是重要的一环,可以激发学生“知新”的欲望,促进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例如,在讲授有关“鸟的多样性”的内容时,可运用学生很熟悉的诗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那么春天为什么处处闻啼鸟的呢?对此教师不要急于回答,而给学生留下“悬念”,让学生通过学习自己去寻找正确的答案。同样,在讲授“草原的生长”内容时,可运用“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来设置悬念。这样,就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收到如同章回小说,电视连续剧的“悬念”效果。

五、疑难点睛诗

疑难点睛诗对一些教学难点问题,有时可以运用小诗来释疑解难。例如,在讲授猛禽类“鹰”的内容时,学生对鹰的性情凶猛、裂食肉类的生活习性,缺乏深刻的理解。这时,我们巧妙地运用了诗人高越的《鹰》:“雪爪星眸世所稀,摩天专待振毛衣。虞人莫漫张罗网,未肯平原浅草飞。”这首诗把鹰的形态特征和生活习性生动地刻划了出来。说明了鹰爪的形质奇异,鹰眼的明亮之极,并有一双能腾飞搏击的翅膀。告诉猎人不要枉费心机,遍地去张投罗网,因为鹰志在四方,意在长空,不飞平原浅草,耻与燕雀同游。学生学完了这首诗,疑难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六、教育启迪

教育启迪诗运用生物学小诗歌,可以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和科学素质教育。因为,许多诗人在诗中,往往都要发出自己的议论,从而给人以有益的教育启迪作用。例如,在讲授“啄木鸟”的有关内容时,我们运用了诗人朱庆余的《啄木鸟》:“叮叮向晚急还稀,啄遍庭槐未音归。终日与君除蠹害,无嗔无事不平飞。”这首诗不仅很详细地描写了啄木鸟的生活习性,而且还把啄木鸟的勤劳、韧性鲜明地表现了出来。告诉人们,啄木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叮叮向晚,锲而不舍,啄遍庭槐,是为了替人们扫除危害树木的蛀虫,这种精神品质多么可贵,能给学生以有益的启迪和教育。

七、小结脉络

小结脉络诗运用诗歌进行课堂教学小结,形式新颖,效果较好。例如,在讲授“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内容时,可运用老作家高士其的一首小诗,来小结一切生物细胞共有的十大主要元素:“碳为主;氢、氧、氮副之;钾、钙、镁、铁又其次;磷和硫居后。”再如,在讲完有关“生态平衡和自然保护”的内容后,可运用宋学家朱熹的一句名诗“本体原来只是公,毋将私欲混其中”来进行小结,告诫人们祖国只有一个,地球也只有一个。只谋眼前局部利益,不计长远整体命运,自毁家园而不及早悔悟,终将铸成千古之恨。这样的小结,脉络清楚,学生学得活,记得牢。

八、课末余韵

篇9

挖掘教材之美,充实学习内容

语文教学是美的,它的美是教材与教学艺术的集中体现,是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它不仅可以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成长,而且还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和创造力。教学内容中蕴涵着许许多多的艺术形象:有秀丽无比的自然风光,有献身祖国的英勇战士,有推理严谨的科学说理,有意境幽雅的诗词歌赋,这些都需要师生品评分析、体验领悟。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些感性材料,丰富学生的内心情感和精神世界。

品评语言文字,感悟音韵节奏 孟浩然的《春晓》一诗,描绘了春天的早晨鸟语花香,风雨过后落花满地的景象。诗人写景,不像一般人那样直接写眼中所见之物,而是通过他的所闻、所想去描绘。学生通过讨论,重点解决了“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知多少”等词的意思,然后又要求他们说说诗句意思,体会文字之简洁、优美。通过反复深入地吟诵诗句,引领学生走入诗中所描绘的意境中,体会夜间的春雨、温润的气候、歌唱的小鸟和遍地的落花。使学生自然联想到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景象。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获得美的享受。

品味幽雅意境,领略美好风光 教学《草原的早晨》,要领略到草原的天是那么的瓦蓝,草原的地是那么的郁郁葱葱,草原的羊儿是那么洁白可爱,草原上牧民的歌声是那么浑厚嘹亮。教学《台湾的蝴蝶谷》,要领略到蝴蝶谷的风光秀丽,感受到山谷里的水源充足、鲜花盛开,感受到蝴蝶轻盈和美丽的姿态。那精美的蝴蝶纷飞的动感画面,给了学生视觉上的冲击,仿佛看到了五彩缤纷的花瓣从仙女们纤纤的手中撒下,纷纷扬扬,让人无限神往,恨不能也插上一对缤纷的翅膀,翩翩飞进蝴蝶谷。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利用这些教材提供的美丽因素,对学生进行自然美的教育,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品悟人物形象,体会美好品质 在教学《母亲的恩情》过程中,笔者适时点拨,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从“一针针一线线”这个词语知道母亲缝衣服时的仔细和认真,让学生体会这一针针一线线,都代表了母亲对儿子深深的爱!抓住“又多了几根白发”“湿润”几个词,讨论母亲为什么会多了几根白发,孟郊的眼睛为什么会湿润?再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母亲是怎样关心你的?你想对母亲说什么?缩短时空和心理的距离,唤醒学生的情感。从课文内容嫁接于自身感受,道出了发自肺腑的心声,使得人物形象栩栩如生,理解起来不再那么有隔阂,从而排除阅读障碍,深入文章的内核,正确透彻地理解文章的内涵,提高阅读能力。

借助艺术之法,激发学习热情

借助美术激活语文课 在教学中要有意识有目的地创设一些学生喜欢的情境,设置一些悬念,以有趣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上课时,有些课文是很形象的,具有绘画美。如果在一些课文中,不时地插入一些简笔画等美术手法,抓住学生眼球,就能大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如在教学《小池塘》一文时,先带领学生去野外转转,又在课前将教室做了一番精心布置:在黑板上画上美丽的小池塘,四周画了一些芦苇及花草树木,给学生营造了置身大自然中的情境。在教学过程中,笔者和学生共同用简笔画陆续画上了白云、太阳、月亮、星星。色彩美丽的画面,很快把学生的心给牵住了,学习兴趣一下子被激发起来。在此基础上,笔者说:“小朋友,你们看到过这样美丽的小池塘吗?”先让学生读书中是怎样描写的,然后通过讨论,想象还可以怎么说,并引导学生把自己想象成画中人,自由畅想观赏小池塘时的神情、动作、语言,由此体会欢快、愉悦的心情,最后评比谁的想象最出色。

借助音乐激活语文课 音乐,本身就能够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灵魂,丰富人的想象力,激发人的情感。特别对那些抒情性极浓的散文,教师还可以借助音乐渲染,把音乐语言与文学语言沟通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等器官,使文中所描绘的景和物,所倾吐的情和意,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共鸣。通过音乐的感染力来唤醒学生积极、愉快的情绪体验,激发其学习兴趣;音乐与文学语言的结合,也拓宽了学生的审美视野,提升了审美情操。

借助表演激活语文课 生活是色彩纷呈的,处处充满美,但需要我们做个有心人,以自己独特的视觉,去善于发现,去积极感受,去充分体验,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情感,让个性与灵性融入诗意的课堂中去。学生置身于教师创设的这种特定的情境中,就会带着一种对“美”的憧憬和急于领略美景的审美期待,进入文章的情感世界,引起强烈的情感共鸣。这种情感的共鸣,可以转化为学生自觉审美的“催化剂”,使学生产生新的审美追求,从而领悟文章所营造的美学意境。

篇10

[关键词]歌唱艺术;字情;声情

提到歌唱艺术的美,人们会联想到美声唱法及传统的民族唱法,而不论是那种唱法,它都能以其特有的美来感染人心。歌唱艺术的美,与其它一切艺术形式一样,不只是单方面的,它包括思想方面的美、形式的美、演唱的声音美、韵味美、吐字归韵的美、形体美等等。因此,要唱好一首歌,要让别人感觉到歌唱艺术的美,就需在许多方面下功夫。所谓“感人心者,莫先乎于情,”这一句话点出个“情”在艺术中的作用。这里,我将通过对传统民族唱法中字情、声情的阐述来谈谈如何使歌唱艺术具有美的感染力。

我国传统的歌唱艺术。历来都是讲究“字正腔圆”,这个词最早见于《明心鉴》中的“曲白六要”之内,歌唱中的“字正腔圆”含义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①字音要读的准确;②字音要唱的清楚;③要唱的自然动听。而我要讲的字情,在一般情况下与字正、字清是没有矛盾的。明代李渔在《闲情偶拾》中提到:“学唱之人,勿论巧拙,只看有口无口。听曲之人,慢讲精髓,先问有字无字………,常有唱完一曲,听着只闻其声,辩不出一字者,令人闷杀。”这段话讲的就是吐字咬字的重要。唱歌首先要字正、字清,即要讲究字情,那必须要使吐字归韵达到一定要求。我们知道中国的汉语言文字本身就是具有一种特殊的美,这种美凝聚在每一个字中,用语言表达时,就产生吐字、归韵的美,这种美加上字的含义,能引发歌唱者内心深处的情感,而这种发自内心的情感又能反过来促进演唱者去做好吐字与归韵,因而两者是相辅相成的。

例如,在《我骑着马儿去草原》一歌中,有“我骑着马儿去草原”一句,分析歌曲我们便知这是一首描写骑马过草原时欢乐心情的歌曲。根据这句歌词所描绘的内涵我们可以想像我骑着骏马奔驰在宽阔的大草原上的感觉,是一种轻快、奔放的美,因而表现这种美,自然要用轻快的速度来演唱,这里的“我”的吐字自然要一步到位,不能拖泥带水,即运用快拼的方法唱,才能表现出“我”骑马过草原的情绪是欢快的。心情是舒畅的。

又如,《我爱你・塞北的雪》中,“我爱你塞北的雪”一看歌词我们便知歌曲要抒发作者对塞北的雪的发自内心的深情之爱,演唱者在进行二度创作时,通过文字已对这种感情有了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就会通过吐字咬字来倾吐这份爱,这里一个我是一种充满真情的自我表白,因而是缓缓地从口中流出的,留给听众一份含蓄的美以及对塞北美丽雪景的遐想。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不同的字,因为吐字拼法不同,表达的感情与内涵也是不尽相同的。

上面所讲的吐字归韵只是表达字情的一个方面,我讲的字情还指每唱一个字都要带有感情,即应该特别注意哪些字具有重要的表情含义,哪些字应该给予特别强调,哪些字需要用特殊的唱法等等。

著名歌唱家李双江演唱的《再见吧!妈妈》一歌,大家一非常熟悉,“再见吧,妈妈”以及“再见吧妈妈”在唱其中的“妈妈”的时候,他通过了自己对歌曲思想感情的理解,把头一个“妈”字的字头时值延长了,第二个“妈”字则用了弱声唱法,并用了一个“小嗖儿”就如人们平时称呼的“妈妈”一样,充满了真情,不仅符合人们语言习惯,易为人接受,而且让听众真切地感受到来自战士心头的深情呼唤,这种呼唤能引起许多战士与母亲们的共鸣,也能引起听者的共鸣。所以,这首歌曲所要表达的革命战士在即将赴战场之际母子告别之情在歌声中得到充分的展现。这种感情是亲切和朴实的,意义是伟大而深刻的。

那么我们如何抓好字情这一关呢?首先在吐字归韵方面,我们可以做一些经常性的朗读工作。特别是朗读歌词,要一字一字地说,完全按照吐字归韵的标准拼读,还可以按照歌唱的节奏来读,这不仅对从朗读转到歌唱起铺垫作用,且能使歌词具有音乐美;然后我们再分析歌词的内涵,结合歌曲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看看哪些字在唱的时候要特别用情,要用特殊的唱法等等。我们知道,任何成绩都不是靠一时一地的功夫能磨来的,歌唱更是如此,对于字情这一关,同样需要日积月累的实践训练,才能顺利通过,并在以后的歌唱中逐渐得心应手。现在来谈谈声情,这涉及到文学的美和声音的美。一首歌以词作者创作而成,便具有文学的美,这种美同样能吸引人、牵动人的思想感情,而演唱者有了“情”,就会用“情”去演唱,从而在声音上、情感上给听者营造一个美的氛围。简单而言,我们把声音当作工具和乐器然后用它去描绘词意,传达感情,即“因声绘词,以声传情。”唐代诗人白居易写过:“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唯唱声。”的诗句,作为对当时有些唱歌的人只唱声音没有感情的慨叹。想来在歌唱艺术日趋成熟的今天,是不会也不该出现这种情况的,作为演唱者,是首先应该明白声、情并重要的关系。

这里不可避免地要接触到声与字的关系。古人曾有“当使声中无字,”“当使字中有声”之说,也有人说:“出字之后,再有工尺则做腔。………,大都以字为主,腔为宾。”并说;“辩歌者工拙,若一闻喉音清亮,便击节称偿,人早已知其为门外矣。”但他们似乎一个较强调声,一个较强调字,我以为可以用“情”把二者统一起来,以情为准,有时可以强调字,有时可以强调声,尽管“声难兼备,音难兼美”,也可以做到“各有其美,各为其用”了

例如,著名歌唱家李谷一演唱的《边疆的泉水清又纯》一歌中,“边疆的歌儿暖人心暖人心”。及声声“赞歌唱亲人”等句就比较强调字情,尤其是一个“暖”字歌一个“唱”字,充满着深情,让听者感觉仿佛真有缕缕温情送来,暖在心间,而在“唱亲人”的同时“军民鱼水情”也得到了充分体现。在“哎”处,这个“哎”字唱出的一串拖腔较强调了声音,声音如一捧清凉的泉水从身边流过,一直流到人的心里,也永远留在了人民的心问,因而这一串长音听来极为动人。

在有的情况下,字情和声情是可以统一的,例如著名女高音歌唱家马玉涛演唱的《马儿啊你慢些走》一歌中,“马儿啊你慢些走喂慢些走哎”我要把这壮丽的景色看个够“这句中的一个“够”是最明显的例子,既有字情,又有声情,既有甜美、婉转的声音,又饱含着对社会新风貌的无限赞美,使人感到有字有声,满腔满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