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名言范文

时间:2023-04-11 19:31: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三国名言,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三国名言

篇1

1、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2、……主公之言,虽合天理,奈离乱之时,用兵争强,固非一道;若拘执常理,寸步不可行矣。——庞士元

3、将军外托服从之名,内怀疑贰之见,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孔明

4、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田丰

5、皆外宽内忌,好谋无决,有才而不能用,闻善而不能纳,废嫡立庶,舍礼崇爱。——陈寿

6、为将之道:勿以胜为喜,勿以败为忧。——智勇武将

7、斩将搴旗,威振疆场,亦偏将之任,非主公所宜也。愿抑贲、育之勇,怀王霸之计。——张昭

8、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诸葛亮

9、皆轻佻果躁,陨身致败。——陈寿

10、不傲才以骄人,不以宠而作威。——诸葛亮

11、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诸葛亮

12、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孔明

13、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必行,计必从,祸福共之。——周瑜

14、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诸葛亮

15、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诸葛亮()

16、仆虽一介书生,今蒙主上托以重任者,以吾有尺寸可取,能忍辱负重故也。——陆伯言

17、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曹操

18、轻而无备,性急少谋,乃匹夫之勇耳,他日必死于小人之手。——郭嘉

19、夫处世之道,亦即应变之术,岂可偏执一端?用兵之道,亦然如此,皆贵在随机应变。——仲达

20、操平生为人多疑,虽能用兵,疑则多败。——孔明

21、独善其身尽日安,何须千古名不朽!——隐士

22、志当存高远。——诸葛亮

23、夫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譬之治家之道,……,其家主从容自在,高枕饮食而已。若皆身亲其事,将形疲神困,终无一成。——杨顒

24、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虽提卒十万,已堕吾画中,破之必矣。——仲达

25、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用法暴虐,万民皆怨,故高祖以宽仁得之。今刘璋暗弱,德政不举,威刑不肃;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残;顺之以恩,恩竭则慢。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道,于斯着矣。——孔明

26、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27、袁绍虽强,事多怀疑不决,何足忧乎!——曹操

28、丈夫处世兮立功名;立功名兮慰平生。慰平生兮吾将醉;吾将醉兮发狂吟!——周瑜

29、大丈夫生于乱世,当带三尺剑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忠勇武将

30、为人者,有大度成大器矣!——仲达

篇2

谜面:走错了,一直去。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赵云

解析:“走错了”即“赵”,“去”一直即“云”。

谜面:调查见曲直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曹植

解析:“查”字可拆分为“木日一”,把“木日一”调入到“曲直”二字便可重组成“曹植”。

谜面:再三谦让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陆逊

解析:“再三”即两个三,合为“六”,“六”可大写成“陆”;“逊”解为“谦逊”,扣“谦让”。

谜面:孩童打官司没用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孙皓

解析:“孙皓”拆解为“小子白告”。

谜面:看戏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张角

解析:“角”别解为“戏剧角色”。

谜面:纯阳真人不露相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吕蒙

解析:“纯阳真人”即神话中的八仙之一吕洞宾,扣“吕”;“吕”洞宾蒙着脸,不露相。

谜面:佳人失散村子乱 (打三国人名)

谜底:李封

解析:“佳”字的“人”失散了,留下“圭”;“村子”打乱之后与“圭”组合便是“李封”。

谜面:文武俱全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刘备

解析:“刘”字可拆分为“文、刂”,“刂”指武器。

谜面:韩信十面埋伏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关羽

解析:楚汉相争时期,韩信率30万大军和彭越的军队会师,把项羽围困在垓下,采取十面埋伏的战术,逼使项羽在乌江自刎,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关羽”别解为“围困项羽”。

谜面:当无可讳言 (打二字《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典韦

解析:“典”与“当”都有质押之义。

谜面:高山流水谁知音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钟会

解析:传说,春秋时期钟子期因能领会俞伯牙琴音“巍巍乎若高山,洋洋乎若江河”之意,从而成为至交。

谜面:尘土不染断桥头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小乔

解析:“土”不染“尘”,即“小”字;“桥”字断了前头,即“乔”。

谜面:十载云游走四方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王允

解析:“走四方”别解为“四”字的外方框走了,留下“儿”;“十”载着游散的“云”与“儿”可构成“王允”二字。

谜面:替爷爷赶马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孙策

解析:“策”别解为“策马”。

谜面:美中不足,月影残缺。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关羽

解析:“美”字中间笔划不足,即“关”字;“月”字和其影子残缺,即“羽”。

谜面:插满头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黄盖

解析:黄色的盖满头!

谜面:章法不佳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文丑

解析:文章写得很拙劣。

谜面:穷汉不肯卖铺盖 (打二字《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刘备

解析:刘备(留被)。

谜面:山东安静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鲁肃

解析:山东简称“鲁”。

谜面:架一木而为天桥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大乔

解析:“大乔”加“一木”就是“天桥”。

谜面:神州一统展新颜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谜底:申仪

解析:此人是三国时魏将领。原先是西平、上庸间的豪强大户,申耽之弟。

谜面:一将成名三十载 (打一《三国演义》人名)

篇3

这是一个群雄辈出的时代,这是一个文争武斗的时代,这是一个弱肉强食的时代,这就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时代——三国时代。

三国鼎立,刘备、曹操、孙权雄才大略,手下谋士机智多变,将士英勇善战。其中有太多让人难忘的人和事,我最感兴趣的一个话题是:是诸葛亮聪明还是司马懿机智?

爸爸说:“诸葛亮,他多聪明呀,机智勇敢,还会奇门八卦阵,多厉害呀!我觉得是他最为聪明,有例为证:马谡失了街亭,蜀军惨败,功亏一篑。接下来是诸葛亮上演了空城计,只有两三千残兵的西城,他却敢大开城门,于城楼之上镇定自若地抚琴,退了司马懿十万大军,如此看来,诸葛亮是一个聪明绝顶的人。”

我说:“我觉得是司马懿最为聪明机智,虽然屡屡败于诸葛亮,但是他其实是一个有大智的人。”

“为什么?”爸爸问。

“因为,他大智若愚,深藏不露,最后是谁统一了国家?”我问。

篇4

关于郭敬明的“抄袭风波”略有耳闻,先是《幻城》抄袭颜歌,再是《梦里花落知多少》抄袭庄羽的《圈里圈外》,近来又说《夏至未至》也是抄的。前面两则我不支持也不反对,因为毕竟可以拿出证据来显摆,最后一条则是有些过分。

这是后话。

有些人的蜕变需要一辈子,郭蜕变的时间很短,只有两年。也许他原本就是和别人不一样的吧,有那么好让人惊羡的天赋,他似乎天生就是操纵文字的好手。看他的三本书都看哭了??简直是赚人眼泪,里面的每个情节都很煽情但不是矫情。我们在荧屏上看他善良明媚灿烂的微笑,Fans一边感怀这笑容里有多少多少辛酸云云,说不准??笑容背后就是空洞和冰冷?时间是可以改变一切的,你不是你,我也不是我,如果当初在“新概念”领奖台上初露锋芒的郭和我们追捧的公众人物郭是同一个人,那么如何不见当初他脸上的冰凉和一点羞涩,如何可见他在记者的重重逼问下的侃侃而谈?

单从书里看,郭其实是个因为某种心态而骄傲,而且相当混乱的人。他从小在“皇帝的新衣”的追捧下成长成一个倨傲的人,如同他在《幻城》里自称的“我”,是万人膜拜的王。所以,他一直不懂得别人,即使他承认《夏至》是他成长的写照。的确,看到过这本书的人都应该可以想到这个结果,可是这个是小说,所谓小说就必定不可能完全是真实的,作者写的时候大多会带一点自己的影子,《夏至》里这种影子就比较多,也就是说《夏至》或许就是郭用来边赚取眼泪边澄清“抄袭风波”的,那本书里的结局是因为傅小司言语中伤立夏然后立夏离开,最后所有的朋友都离他而去。事实不是如此?

郭在成名以前有很多朋友,有他的同学也是一直以来最好的朋友小A,有清和,Moon,还有“榕树下”的很多文笔知交,如颜歌、一草、霍燕、许菁,甚至甘世佳、周嘉宁都是。曾经是那么好的朋友,最后也终于抵不过利字当头。颜歌嬉笑着看掌纹精准预测出郭的命运,却没有想到最后竟然是自己第一个离开他。真的是一个很会伤害别人的人,对待许菁、霍燕,还有两年来的好兄弟一草,丝毫不顾忌,所以,不得不一一离开。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容不得他人说三道四,你一样,他们也一样。每个人都把自己当作王子或者公主,总想要所有人为你付出,事实不是,站得越高跌得越重,对自己期望太高了往往会受到现实更残忍的报复。

篇5

坐骑:踏雪乌骓,装备:丈八蛇矛。

2、关羽

坐骑:赤兔,装备:青龙偃月刀。

3、张辽

坐骑:灰影,装备:大刀。

4、黄忠

坐骑:燎原火,装备:万石弓。

5、赵云

坐骑:白龙马,装备:龙胆亮银枪。

6、马岱

坐骑:汗血宝马,装备:大刀。

篇6

关键词:天命;人事;悲剧;颂诗

中图分类号:I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7-0031-01

关于《三国演义》的主题,学界有拥刘反曹说、人才说、悲剧说、乱世英雄颂歌说、天命说等十五种观点。笔者则认为,《三国演义》既是一幕理想幻灭的人间悲剧,也是一曲意气扬厉的英雄颂诗,而这看似背道而驰的“悲”与“颂”正是在天命和人事的观照下集中展现的。

《三国演义》的悲剧性在于天命与人事的激烈矛盾的结果:人在操纵一切、不可逆转的天数面前的渺小、软弱。这一点在作品最后引用的古风中有着明显的流露:“纷纷世事无穷尽,天数茫茫不可逃。”魏、蜀、吴三国其实都是失败者,相对弱小的蜀汉、孙吴固然破灭,强大的曹魏也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

《三国演义》中最为深切感愤的悲剧在于诸葛亮北伐事业的失败。诸葛亮是小说中作者倾注了极大的笔力、寄托了深刻的思想情感与理想追求的人物形象,而北伐事业则代表着复兴汉室的正义努力。小说中的诸葛亮不是一个简单的个人,也不是历史上蜀汉贤相的民间化、通俗化,他代表的是斡旋天地、补缀乾坤的人事之极致。如果说刘备关羽身上都存在着足以致其败亡的性格缺陷,那么小说中的诸葛亮则近乎完人,在作者的理想上、在大众的心目中,这样的人物是应该而且必然能够完成自己的事业、实现“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图大志的。然而现实却与之正相反对,他的事业固然有过多次的辉煌,甚至是接近成功的境地,然而最终还是失败的结局,这也就给六出祁山的故事情节打上了浓厚的悲剧色彩。一出祁山时,“戎阵整齐,赏罚肃而号令明,南安、天水、安定三郡叛魏应亮,关中响震”,进展迅速,然而终因误用马谡、丢失街亭,不得不无功而返。小说第一百回“汉兵劫寨破曹真,武侯斗阵辱仲达”中诸葛亮第四次北伐,开始取得重大胜利,但是后主却听信谗言下诏班师,他再一次在遗憾中退兵。最富于戏剧性和象征意味的是第一百零三回“上方谷司马受困五丈原诸葛禳星”中诸葛亮本已将司马懿诱入葫芦谷却突因“天降大雨,火不能着”而让这个最大的对手死里逃生,他只得慨叹:“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这里作者借孔明之口表达了对冥冥中主宰一切的天命的无奈心理。接下来“陨大星汉丞相归天”中秋风五丈原一节更是将这幕悲剧推向了。“姜维入帐,直至孔明榻前问安。孔明曰:‘吾本欲竭忠尽力,恢复中原,重兴汉室;奈天意如此,吾旦夕将死。’” “孔明强支病体,令左右

扶上小车,出寨遍观各营;自觉秋风吹面,彻骨生寒,乃长叹曰:‘再不能临阵讨敌矣!悠悠苍天,曷此其及!”作品在这里反复提到天命的观念不是偶然的,它突出了一个基本的叙事模式:“人事”(以诸葛亮为代表)向“天命”(汉室将亡的历史趋势)发起强烈的挑战最终遭到了毁灭(北伐事业的彻底失败、蜀汉集团的最终覆亡)。

然而《三国演义》又不是简单地宣扬天命观念、鼓吹安时处顺,它的确显示了人事与天命斗争的失败、人在不可抗拒的命运面前的脆弱,但整个作品给人带来的阅读享受却不是消沉失落,而恰恰是充满力量的。毛宗岗在对作品进行加工润色时将杨慎的《临江仙》移诸卷首,这其实是弱化了小说的思想内涵,这首词集中表达的是一种“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对历史及现实的空洞、虚无的感受,而罗贯中及其作品传达的是一种强烈用世之心、为政之志,是对历史、现实的深切关怀。在这个意义上,《三国演义》又是一部仁人志士的颂诗,因为作品真正指向的是人事对天命的反抗斗争,体现了人的力量与价值。小说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茅庐”中记载刘备途遇崔州平的谈话,崔州平宣扬“岂不闻顺天者逸,逆天者劳;数之所在,理不得而夺之;命之所在,人不得而强之乎”,刘备则答称“备身为汉胄,合当匡扶汉室,何敢委之数与命”。第九十一回“祭泸水汉相班师伐中原武侯上表”中面对谯周“臣夜观天象,北方旺气正盛,星曜备明,未可图也”“丞相深明天文,何故强为”的反对意见时,诸葛亮坚称“天道变易不常,岂可拘执”,这已经是对天命的否定了。三国时代的英雄们不仅以言辞怀疑乃至否定天命,更以实际行动来张扬作为天命对立面出现的人事,他们一个个地竭尽全力与天命搏斗,构成了小说中光彩夺目的人物形象、扣人心弦的情节篇章。正如诸葛亮在《后出师表》中陈述的那样:“昔先帝败军于楚,当此时,曹操拊手,谓天下已定。然后先帝东连吴越,西取巴蜀,举兵北征,夏侯授首,此曹之失计,而汉事将成也。然后吴更背盟,关羽毁败,秭归蹉跌,曹丕称帝。凡事如是,难可逆料。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能逆睹也。”这段话虽然是诸葛亮个人的认识,却完全可以用以概括《三国演义》中一切仁人志士的精神信念。

《三国演义》在天命与人事的矛盾冲突中既悲悼了人的毁灭,又歌颂了人的反抗,不愧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历史小说。

篇7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演讲的题目是《文明礼仪,从小事做起》。

曾看到这样一则报道,说的是新加坡虽然是一个通用英语的国家,但这个国家的公共场所的许多标语,如“不准随地吐痰”、“禁止吸烟”、“不准进入草坪”等却用中文书写。究其原因得知:“因为这些不文明行为大多数是中国大陆的游客所为。” 为此,到新加坡考察的一位中学校长语重心长地说:“不文明行为也是国耻”。中央电视台曾经报道,国庆节后的天安门广场,随处可见口香糖残迹,40万平方米的天安门广场上竟有60万块口香糖残渣,有的地方不到一平方米的地面上,竟有9块口香糖污迹,密密麻麻的斑痕与天安门广场的神圣和庄严形成了强烈反差。

以上的两个报道表明,文明其实是由细节构成的,反思我们的所作所为可见文明离我们还有一段距离。在我们身边,在少部分同学身上,还存在着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在我们的校园内、楼梯上总能见到与我们美丽的校园极不相称的纸屑,教室里、校园内食品袋、饮料瓶随处可见,甚至有的同学还不以为然的认为:反正有值日的同学和清洁工打扫,扔了又何妨;再例如,有的同学在教学楼走廊上追逐打闹,走路推推搡搡习以为常;还有部分同学相互之间讲脏话、粗话,甚至还有个别同学故意损坏学校的公共财物。我们很多同学把文化知识的学习放在首位,却忽略了自己社会公德的培养,文明习惯的养成,而这恰恰从本质上展现出一个人思想品质的缺失。事实上,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保证我们顺利学习的前提,也是树立健康人格的基础。在学校,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同学往往就表现出目无纪律,不讲卫生,扰乱班级的学习秩序等等。相反,如果我们养成了文明的行为习惯,学习秩序就一定会更加的良好、有序.现在,我们正处于人生中关键的成长时期,我们在这个时期的所作所为,将潜移默化的影响到我们自身的心理素质,而文明的行为不仅帮助我们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同时也完善了自身的道德品质,如果我们不在此时抓好自身道德素质的培养,那我们即使拥有了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又有何用呢?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做一个懂文明、有礼貌的谦谦君子。

记得一位名人曾经说过:“德行的实现是由行为而不是由文字构成的”。无数事例表明,走向事业辉煌、开创成功人生的关键是高尚的情操。代表民族未来的我们,需要学习和继承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然而最基本的问题是:我们究竟要以什么样的精神风貌,什么样的思想品质和什么样的道德水准去接过人类文明的接力棒。

南开大学校长在镜子上写了一句箴言:“面必争,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装。”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们必须保持大方、得体的仪表,必须保持良好的文明习惯。那么请我们每一个人管好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胡乱践踏。

同学们,我们既是校园文明的创造者,更是校园文明礼仪的受益者。我相信,通过大家共同的努力,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更加文明美好的校园环境。

篇8

关键词:三湖、巢湖、太湖、滇池、水污染控制

中图分类号:X131文献标识码: A

0引言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起,我国开始了在湖泊治理方面的探索。太湖、巢湖、滇池等三湖作为“国家工程”,成为我国湖泊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对“三湖”的治理历程进行回顾与总结,归纳出了我国在湖泊污染控制方面的经验和教训,从而为更多城市、地区的湖泊治理做出建议。

1现阶段我国湖泊面临的普遍危机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湖泊在自然和人为活动双重胁迫的共同作用下,功能发生了剧烈变化,普遍面临以下问题:1)湖泊水量与水面减少。以长江中游地区为例,湖泊面积由上50年代的17198km2,减少到20世纪末的6600km2,2/3以上的湖泊面积消亡。2)湖泊富营养化加剧。在收集我国67个湖泊近10多年的水质监测资料的基础上,分析发现有80%以上的湖泊受到污染,近3/4的湖泊已达富营养程度[1]。3)流域水土流失加剧,湖泊淤塞严重。以长江中游地区最为突出。目前洞庭湖湖盆因泥沙淤积已高出江汉平原地面5.0~7.0m。4)营养物质和有毒物质排入湖体,导致湖泊水生态系统退化,生物多样性受损。

2我国湖泊治理的代表:“三湖”治理的经验与教训

2.1太湖治理历程及经验总结

(1)治理历程

自1991年国家启动太湖一期治理工程开始,太湖流域就开始了漫长的治理过程。1984-1994年间,太湖治理以防洪除涝为主;1995-1998年,太湖被列入国家“三河三湖”水污染防治重点,水环境治理起步;1998年,开始关注点源治理,国务院组织开展了声势浩大的零点行动;1999-2007年,开始实施水质达标排放,污染物总量控制,太湖治理仍然点源治理为主,2002年8月,国家863项目“太湖水污染控制与水体修复技术示范工程”启动;2008年至今,开始关注产业结构调整,结合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源头控制水源污染。

(2)治理经验

污染治理方面,太湖经验是全流域点源污染排放监控,调水引流,湖滨缓冲带生境改善,“小流域产业结构优化调整-污染源工程处理-低污染水净化”的三位一体治河体系。产业结构调整方面,太湖经验是关停并转高能耗、高水耗、高污染企业。体制及政策保障方面,太湖最先实施河长制,成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办公室,制定太湖管理条例、江苏省太湖水污染防治条例。

(3)治理成效

虽经过十余年的治理,太湖流域的水质恶化得到控制,但水质并无明显改善,水污染和富营养化状况依然十分严重,水污染处于高位波动。

2.2巢湖治理历程及经验总结

(1)治理历程

1980-1995年间:为了控制巢湖的富营养化污染,安徽省在制定环境保护“八五”计划和安徽省碧水蓝天工程计划(1991~1995)时都把巢湖的富营养化防治作为计划的重点内容。1996-2005年:省政府批准实施了《巢湖流域“九五”水污染防治计划》,巢湖开始实施水质达标排放,污染总量控制,同时加强水利工程与控源工程建设。2006年至今,开展污染源控制与生态修复相结合,局部地段实施技术示范并推广。

(2)治理经验

污染治理方面,巢湖经验是城镇污水处理厂提标及配套管网建设,环湖岸带生态修复。产业调整方面,巢湖经验是大力引进高新技术产业;扩大三产比例。体制及政策保障方面,2012年成立巢湖流域管理局;2012年实施河长制;统一规划。

(3)治理成效

经过十余年的大力整治,巢湖水污染得到了明显的抑制,但就目前来看,巢湖的蓝藻水华依然频繁暴发,水污染维持在高位波动。

2.3 滇池治理历程及经验总结

(1)治理历程

滇池水污染防治工作在我国湖泊中是开展较早的一个湖泊。1980-1995年,滇池水污染治理工作开始起步,以单项治污工程为主;1996-2007年,流域实施水质达标排放,污染总量控制,初步开展内源清淤和生态恢复;2007年至今,开始实施环湖地区土地利用调整,采取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相结合的手段开展水污染防治。

(2)治理经验

污染治理方面,滇池经验是实行结构减排-工程减排-生态减排-管理减排。产业结构调整方面,滇池环湖重点区域实行退耕环湖,村镇搬迁;污染企业搬迁。体制及政策方面,滇池2002年成立滇池管理局,2004年设立滇池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局,2010实施河长制;制定《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

(3)治理成效

通过一些列处理措施,滇池水体恶化的趋势得到初步遏制,但出现了生物入侵问题,治理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3我国湖泊治理的机制矛盾剖析

通过回顾“三湖”的治理历程与成效,可归纳出我国湖泊治理存在的一些基本问题。

(1)缺乏一贯系统的思路指导,一个任务计划2-4年即告结束,难以长期实施更缺乏技术整合,也造成大量工程运行时间过短,后续无经费补充与人员管护,最终荒废。

(2)法律法规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执行力度不够。各项法规、条例等往往流于表面或只是系统概括而无法落实,可操作的法规条目也往往因执行力欠缺,无法发挥具体作用。

(3)外源污染控制力度不够,湖泊氮磷负荷仍然有增加趋势,这与各流域城镇地区产业结构调整滞后、环保意识不强、环保措施执行力度不足有很大关系[2]。

(5)偏重污染控制,而对湖泊水位调节、生物结构调控等周期较长、见效较慢的涉及生态恢复核心问题的技术手段重视不足。

(6)湖泊污染控制与生态恢复衔接性差,研究人员与湖泊管理部门相互协作性不够。

4 探索创新:对巢湖生态文明示范区生态保护的启示

4.1 转变视角:从湖泊治理转向流域综合治理

湖泊是区域的汇水终点,我国重点治理的“三湖”,流域范围大,入湖径流多,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快速,湖泊污染的压力主要来自流域内的污染排放,因此,不能就湖治湖,须从流域污染源头抓起,进行综合整治。

4.2 理顺关系:理顺环巢湖发展建设与巢湖水污染防治的关系

从日内瓦湖、华盛顿湖等国际众多临湖城市的发展来看,城市建设不必然对湖泊水环境造成负面影响。根据巢湖流域自然和社会属性,研究各区域的生态承载能力,划定环巢湖生态功能分区[3],在此基础上开展控源减排方案,保持城镇、湖滨带、湖体各自生态系统的稳定。

4.3 优化技术;选择适宜巢湖的污染治理技术,因地制宜的优化组合

巢湖具有诸多自身特点和相应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治理技术。例如,水位变化很大,湖泊滩地和植被易损且不易恢复,因此需要在水位调节工作的配合下才有可能进行生态修复技术;流域山体磷背景值高,涉及区域广,因此要实施全过程磷流失控制技术;主要污染入湖河流缺乏生态基流,因此使得河道治理过程中截污断流,不截污污染入湖的状况,因此要适时开展入湖河流多源补水的优化调度技术。

4.3强化管理:统一湖泊治理理念、成立湖泊管理机构,制定湖泊管理法律法规

长期以来,巢湖的水环境治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于经验模式,缺乏足够的资料技术支撑。在空间尺度上,难以在流域层面对各种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在近、中、远期的时间尺度上,难以对各项治理工作进行有序安排。治湖工作涉及各方利益,需要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强的法律法规来平衡政府、企业、个人等各方的利益。另外,在各项治湖工作的实施过程中需要专门的湖泊管理机构来执行。目前,巢湖处于多方治湖的态势,很容易造成责权利不明,治湖工作相互重叠交叉、或者存在盲区等问题,因此,建立统一的长效巢湖湖泊治理理念与机制,成立专门的巢湖管理机构来统辖巢湖的治理工作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许其功,曹金玲.我国湖泊水质恶化趋势及富营养化控制阶段划分[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1(11)

[2]朱喜.治理“三湖”蓝藻爆发总体思路[J].2012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论文集(第二卷)

[3]朱青,唐红兵.创新湖泊治理与保护思路,加快巢湖治理与保护进程[J].水资源保护,2013(7):54~55

注:本文系合肥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研究成果,项目编号:HFSK14D18

作者简介:

篇9

蜂毒(C)

主动技能

王悦在刀锋上淬以麻痹效果的蜂毒,可降低敌人的移动速度。

蜜粉(E)

主动技能

王悦施放出蜜粉,可沉默目标区域内所有敌方单位。

迅捷(W)

被动技能

王悦矫捷的身姿给人以鼓舞。提高全地图友方远程单位的物理攻击力,提升数值是王悦敏捷值的一定百分比。对900范围内非英雄单位也有效。

专注(D)

被动技能

王悦专注的投入战斗中,她的战斗经验将提高精确度和战斗效率。如果400范围内没有敌方英雄,则提高敏捷。

说到现在最红的综艺节目,《爸爸去哪儿》绝对是王牌中的王牌。五个爸爸和五个萌宝的旅行经历吸引了无数观众的注意力。事实上,父子档的故事在生活里在历史中都是无处不在的。《起凡群雄逐鹿》主打三国竞技,携数百位三国名将共同打造最激烈最热血的PK战场。在这些武将里,很多人都有着双重身份。打仗时出神入化所向披靡,回到生活里他们依旧扮演的是好爸爸的角色。是慈父还是严父?笑谈群雄里的奶爸英雄们!

刘备:自己是富一代儿子却无福当“富二代”

关于刘备的发家史,各种正事野史都说了很多了,所以不多说了。但是比起刘备在创立蜀国这件事上的功勋,围观的八卦群众显然对他和关张两位兄弟的基情,以及“刘阿斗到底是怎样养成的”更有兴趣。可以说,以刘备的智谋及资源上可利用的程度来看,能把蜀国带到这个程度并且笼络了一群比他能干多了的兄弟已经是极限了。他人生最大的败点就是儿子实在太太太挫了!“我要做个慈祥的爸爸”和田亮一样,刘备也秉承这个信条。可是,就算怀揣对当年长坂坡一役抛妻弃子的内疚,又或者必须坚守立嫡长子为太子的组训,刘备对阿斗的教育还是太放任了下。有个富一代的老爹,又有个没有人动摇的太子之位,阿斗不成材也在情理之中了。回到《群雄逐鹿》游戏本身,刘备这个角色定位就跟他的养育观一样,是处在辅助位的。虽然前期攻击可能稍强,但是加血和拉人才是他的主要方向。

曹操:三个儿子引发的“宅斗”

篇10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几天来,我了解了可歌可泣的革命烈士闻一多,蜚声乐坛的音乐大师贝多芬,鞠躬尽瘁的两弹之父邓稼先,博学睿智热情奔放的福楼拜和虚心使学的三国名将吕蒙。在这么多的名人中,我尤其爱音乐巨人——贝多芬。

贝多芬,他是一位闻名世界的音乐家,他一生坎坷,没有建立家庭。也许是因为耳疾过早地降临到他的头上,他的脾气变得非常暴躁。这对于一个对音乐有着极大兴趣的人,应该是多么大的打击!然而,贝多芬没有向上天屈服,他顽强地抗争着命运。他勇于直面人生的极度苦闷并将他的音乐融入与命运的不屈斗争中,他是心的英雄,他的音乐就是这颗英雄心的表现,他那深邃的眼睛更是流露出了他的光明前程。

关于他的相貌,隐约中记得“他的脸上呈现出悲剧,一张含蓄了许多愁苦和力量的脸;火一样蓬勃的头发,盖在他的脸上,好像有生以来从未梳过;深邃的眼睛略带有一种凝重而不可逼视的光;长而笨重的鼻子下,一张禁闭的嘴,衬着略带方形的下颌,整个描绘出坚忍无比的生的意志”。

贝多芬,他虽没有别人所拥有的那份英俊,但他却拥有世间无价的才华;他虽没有别人所拥有的那份温和,但他却拥有音乐上的伟大成就。

我喜欢贝多芬,是因为他身上有一种敢于同命运抗争的拼搏精神。那种精神穿越了时空,穿越了宇宙,穿越了无人能及的境界。

我喜欢贝多芬,看重的是他的漫漫人生。他能从逆境中迎难而上,面对种种困难他却不懂得后退,我敬畏他这种精神。这正验证了中国那句古老的名言“艰难困苦,玉汝于成”。

我敬佩贝多芬,敬佩他的才华横溢,敬佩他的独特之明,但我并不是一味地去模仿别人,而失去自己。因为孟子曾说:“尽信书,则不如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