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雪的诗句范文
时间:2023-03-28 01:17:1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形容雪的诗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同云遥映岭,瑞雪近浮空。
2、今瑞雪频降,来年必丰。
3、繁如瑞雪压枝开,越岭吴溪免用栽。
4、瑞雪落纷华,随风一向斜。
5、瑞雪便应平地尺,自野梅又报一年春。
6、野客预知农事好,三冬瑞雪未全消。
篇2
这是形容女子头发的诗句,类似这样的诗句还有:
1、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唐·李商隐《无题》
2、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唐·温庭筠《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
3、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唐·杜甫《月夜》
篇3
关键词:旅游地理;诗词;教学
一、巧用诗词,形象生动,激发兴趣
我在讲授“南岳衡山”的时候,引用了清代学者魏源的《衡岳吟》中的诗句:“恒山如行,岱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唯有南岳独如飞,朱鸟展翅垂云大(duò舵)。四旁各展百十里,环侍主峰如辅佐。”诗句形象生动,既描写了五岳的特点,又清楚地指出了衡山的山势在五岳中有它独特的地方。学生被诗句中生动的比喻吸引住了,自然有了了解衡山的兴趣。后来我又引用了著名诗人李白的《与诸公送陈郎将归衡阳》:“衡山苍苍入紫冥,下看南极老人星。回飙吹散五峰雪,往往飞花落洞庭。”让学生在欣赏诗人优美词句的同时来体会南岳四绝之一的“祝融峰之高”这种教学方法便于学生理解,效果很好,有的同学甚至养成了抄录老师授课中诗词的习惯,既培养了学习兴趣,又提高了自身的文学素养。
二、巧用诗词,给学生以艺术美的享受,同时增强爱国主义教育
在讲授南昌市的名胜古迹――滕王阁时,我介绍它依临长江支流赣江之滨,南昌城边,当夕阳晚霞映照,人会不禁想起唐代诗人王勃《滕王阁序》中的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学生被诗句带入优美的意境,在学习的同时得到艺术美的享受,使原本枯燥的学习过程转为愉快地欣赏过程,自然产生了一种将来有机会要去看看的愿望,这样使学生学习旅游地理课不仅仅停留在学习书本知识上,而是更进一步地教会他们去发现美、欣赏美。
在讲到武汉长江大桥时,我引用的诗词《水调歌头・游泳》中的句子:“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峡出平湖。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这几句词让我们自豪于伟大祖国的光辉成就的同时,领略到武汉长江大桥雄伟的气魄。每当我在授课中引用诗句来赞叹祖国千姿百态的风景时,学生不仅得到丰富的精神享受,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爱国热情。
三、巧用脍炙人口的诗词导入或结尾,容易引起学生共鸣,达到很好的效果
北宋诗人坡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首诗千百年来众口传诵,学生也都已在小学或中学学过,所以我在介绍庐山的时候用它来引入,学生在老师朗诵至一半时往往会抑制不住表现的欲望而大声地附和,这样一来,学生的兴趣被调动起来,同时也给整节课的气氛开了一个好头。
四、巧用诗词,化难为简, 增强记忆
长江三峡自古闻名,描写三峡的诗篇很多,在讲解时可先用“万峰攒天天为缩,天落峡底光如烛,夔州诸山逼江来,长江不受山约束”的诗句来形容整个三峡的形势,使学生了解瞿塘峡雄伟的特色(瞿塘峡又称夔峡)。三峡滩险,流急,景色奇美,可用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来形容,同时学生也容易理解下行船的速度之快及流速之大。还可让学生对比诗句“朝发黄牛,暮宿黄牛,三朝三暮,黄牛如故”(黄牛指西陵峡中的黄牛山),可得出上行船之缓慢困难及西陵峡滩多水急的特点,从而记住三峡各自的特色,即瞿塘峡雄,巫峡秀,西陵峡险。
又如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安徽九华山在唐代以前称陵阳山、九子山,缘何改为九华山?是由于李白的诗 “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广为传诵,学生在欣赏诗句的同时也记住了九华山的名称由来。
总之,选用诗词用于旅游地理的课堂教学之中,作为一种方法和手段,有它的独特功效,但并非“信手拈来,俯首即是”那样随意;如果选用不当,就会适得其反,令人觉得牵强附会而产生厌恶感。所以引用诗词时要恰如其分,还要和教学上的其他方法紧密联系,使之更好地为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篇4
一、案例描述
讲解: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师:谁能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生:这句话的意思是不怕中的困难,万水千山在眼里只不过是平平常常的事情。
师:同意他说的,请举手。
学生举手
师:很好,现在请大家关注到这个词――万水千山。(板书)它真的表示走过万条河千座山吗?
生:不是,而是表示经过了很多山和水。
:就说这“万、千”都不是实指万、千,而是表示中翻过了一座座山,又涉过了一条条水。像这样的数字我们称为“虚指”,表示不确切的。
课件出示学生学过带有数字的诗句: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李白《望庐山瀑布》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纳兰性德《长相思》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
学生齐读。
师:这些我们学过的诗句中的数字也都是虚指。当我们碰到这些数字时,不能用正常逻辑去推理,不然会使本来很有情趣、意境的诗变得不合理、荒唐。这时,我们应该用诗意的眼光去看,诗人用数字为要进行夸张、铺陈、渲染,起到一定的艺术表达效果。比如说――
生:白头发有三千丈长,那是不可能的,其实是表达个人的深深的愁绪。
生2:风刮了两个小时,雪下了两个小时,这样理解就不合常理了。诗人用“一更”实则表达这个夜晚是风雪交加的。
师:说得很正确。现在我们知道了“万水千山”,其实是指途中要越过一座座山,渡过一条条河。而这“越过一座座山,渡过一条条河”也预示着会遇到――
生:许许多多困难。
师:比如――
生2:在翻越高山时,他们行走在悬崖峭壁之间,一不小心,一个战士脚底一滑,跌落山崖。
生3:可能行军在深山老林中,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一些战士因为路途奔波劳累,生病了,却没药医治。
生4:我看过的电影。他们时常没有食物而忍饥挨饿,甚至不得以有些还啃树皮,吃草等。有一些战士活活饿死。
师:是的,同时还要面对的围追堵截。遇到的艰难险阻数也数不尽,我们也可以用一个词形容:万什么千什么――万难千险。(板书)
师:历尽万水千山、万难千险,这就是“远征难”。(板书)可是他们却把这一切看得――
……
二、教学反思
一首几十个字的诗,教师如何合理解读文本,挖掘诗词的原生态教学价值,选择恰当的教学内容,设计富有新意的策略,激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思想碰撞,引领学生感悟古诗词的无穷艺术魅力呢?
1.文化的熏陶
作为人文学科的语文课程具有文化的负载作用,对于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在文本解读时,要充分挖掘古诗词中所蕴含的丰富传统文化,用本民族的优秀文化熏陶学生,让他们继承并践行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
《七律・》中的远征难是通过“万水千山”这一个虚指数字来传达的。回看历代的古诗词作品中,不少诗人都爱用虚指数字来表情达意。如唐代李白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清代纳兰性德的“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等。“虚数”这个模糊语义现象在中国古诗词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和“明月”这个意象出现的频率有的一拼。
教学时,我紧紧专注“万、千”做文章。先是让学生知道这不表示确切的数量概念,而是一个泛化的虚数,然后例举几句学生学过的诗句,让学生知道虚数在诗词中广泛运用。接着学生结合以前对诗句的理解,立刻感受到了本来干巴巴的数字一经诗人模糊语义处理,变得有血肉,有思想,有韵味,使诗词作品具有了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2.词语的积累
篇5
中考时的诗歌鉴赏题,大多选用课外短小精悍、写景抒情的绝句,而考查的内容则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一是诗歌语言的赏析;二是艺术形象的赏析;三是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的赏析;四是表达技巧和艺术手法的赏析。它一般采用填空题和简答题的形式,重在检测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与鉴赏能力。
一、捕捉诗歌深邃的意境美
意境被称为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欣赏诗歌时,要善于借助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捕捉到诗的意境(即作者的主观感受和客观世界的融合),也就是将诗的语言化为生动具体的画面,进而唤起自己的情感。这样将“画”与情融为一体,诗的奇妙意境也就捕捉到了。例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绘出一种清新自然、安谧美好的农村劳动图景,使读者感受到诗人淡泊宁静的心情。又如,白居易的《琵琶行》里形容琵琶女弹奏一段,描写细微生动,比喻新颖精妙,使飘忽易逝的声音如在读者耳际萦绕,这一段的末尾用“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来描写听者如梦初醒的意态,更加烘托出琵琶女奏技的妙绝入神。成功的音乐描绘反映出琵琶女的感情,也反映了作者的感情,融情入景,加深了对读者的感染。
再如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这首诗看来明白如话,似乎没有什么难懂之处,但我们若用心体味一下,便觉得这是千古绝调,其中感情浓烈真挚,诗意含蓄深沉。前一句写送别的环境,点明了地点、时间和景色,此中有何寓意?我们可以想一想,面对着如此春色,在客舍送别会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春雨沾湿了地上的尘土,也沾湿了作者的心。“客舍”和“杨柳”都代表离别的意象,何况这柳是如此之青,怎忍心将之折断赠别?此中含蓄之处在于不点“别”而不尽别意在其中。第二句,初看不过是劝友喝酒之辞,其实也寄寓了作者的无限深情。朴素的语言饱含深挚的情意。两人对饮,举杯浇愁。“要是你出了阳关,就没有朋友像今天这样与你相伴了”,其中的依依不舍,表现出对友人的关心,既是劝慰又是白描。只有体会诗歌字里行间的寓意,才能感受到诗歌的意境韵味。
二、赏析诗歌语言
古诗鉴赏的首要环节是赏析诗歌语言。我们可先从关键词语入手,体会诗歌语言准确性、生动性、形象性的特点。如把握动词、色彩词的含义和作用,体会数量词的运用等,去品味关键词语的特定意义、比喻意义、隐含意义,理解重要词语的深层含义和言外之意,赏析诗歌语言描绘形象、表达情感、创造意境的艺术效果。如的《沁园春・雪》,上下片分别以“望”字和“惜”字统领七个短句,一笔贯通,气势恢弘。动词“封”、“飘”、“舞”、“驰”,形容词“莽莽”、“滔滔”,都极富形象。以“舞”字形容雪披群山似“银蛇”逶迤曲折,以“驰”字形容白雪覆盖的高原如“蜡象”奔腾耸动,极为传神地把冰封雪盖的群山高原写活了,赋静景以动态,使之生机勃勃。
三、赏析作品形象与表达技巧
其次,是鉴赏作品中的形象,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通过把握形象的特征,分析寓于形象中的思想感情,来理解形象的典型意义。尤其是要学会体味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借助想象和联想把握诗歌所抒写的情怀。诗中所谓的“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思;所谓“象”,就是诗中的自然景物、生活画面。
再则,要注重赏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包括比喻、拟人、借代、夸张、双关、衬托、对比等修辞方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讽今、欲扬先抑、以小见大等写作手法,以及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直抒胸臆等表现技巧,以此来分析含义,探究作用。如柳宗元的《江雪》一诗,就是以夸张的手法来衬托诗人内心的孤寂、高洁。
四、评价作品思想内容
篇6
在《汉语大词典》里以玉为词根的词和词组就多达1268个。汉语词汇里面的同根词恐怕没有哪一个能够与之相比了。在如此浩大的玉词语中与女性相关的词语又居多数,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一。为什么人们在描写女性的时候特别喜欢用玉作为比拟物呢?这中间反映出人们怎样的审美心理?玉与女性之美又有着什么样的渊源关系呢?
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
“丽华秀玉色,汉女娇朱颜”,这句诗是李白《南都行》中的佳句,此处用“玉色”比喻女子貌美。用“玉”象征美貌的用例,早在《诗经·国风》中就有记载:“彼其之子,美如玉,殊异乎公族”,“白纯束,有女如玉”等。以《诗经》为契机,人们沿用以玉比美的传统,创造出一大批词汇。这些词语产生在不同的时代,反映出了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影响力。
战国时期楚国宋玉在《笛赋》中曰:“赤颜臻,玉貌起,吟《清商》,追流徵。”《吕氏春秋·贵直》中记载:“惠公即位二年,暴慢,身好玉女。”这里的“玉貌”“玉女”都用借代的手法,代称美貌的女子。晋代王嘉《拾遗记·后汉》中也有类似记载:“灵帝乘船以游漾,使宫人乘之,选玉色轻体者,以执篙戟,摇漾於渠中。”从这些史料中可看出,用“玉”代指的绝代佳人,似乎毫无尊严和人格而言,处于一种被欣赏、把玩的附庸地位。
当然,也有单纯用“玉”形容女子貌美的诗句。晋代的陆机就有:“玉容谁得顾,倾城在一弹”的绝妙佳句。“长眉横玉脸,皓腕卷轻纱”是南朝梁代丘迟的诗句。诗仙李白也有“玉面耶溪女,青蛾红粉妆”的佳句。这里的“玉容”“玉脸”“玉面”都是形容女子仪态万千,貌美如玉。
到了唐宋时期,形容女子像玉一样美好的词语大量出现。如:“玉人”“玉仙”“玉姝”“玉童”“玉润”“玉颊”“玉蛾”“玉奴”“玉芙蓉”“玉儿”“玉真”“玉京人”。这些丰富的词语大多产生于文人墨客的笔下,从这些描写女子容貌的诗词中,可感受到古代的一种审美倾向。古人辨玉的标准,在陈性《玉纪》中概括为“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润,声音洪亮。”而在中国的传统文化里,内敛含蓄,温文尔雅,刚柔一体的女子方达到至美的境界。这样,玉与女性在审美实质,审美方向上形神相合。语言经过长久的积淀,充分反映了这种思维。
到了元明清时期,出现在戏曲中以玉比貌的词语也不少。如:元朝张鸣善的“雾鬓云鬟,楚宫腰素妆打扮,恰便是玉天仙谪降人间”中的“玉天仙”;班惟志套曲中的“是谁家玉卿?只恁般可憎,唤的人一枕蝴蝶梦儿醒”里的“玉卿”;王仲元套曲中的“把一固玉臂婵娟,闪在瑶台月底”中的“玉臂婵娟”;还有“玉娉婷”“玉靥”“玉盂”“玉簪”都指女子貌美。为什么有这么多以玉为词根的词来指美女呢?这与玉在中国社会的审美地位和文化地位相关。在长久的历史时期内,人们在逐步地对玉的审美变化中,似乎能够悟出一种时代风尚、一种民族习惯、一种社会心理、一种集团气质。
玉作为一种丰富的文化载体,不仅体现了人们外在的行为规范和一些典章制度,还进一步渗透到人们的内心深处,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审美模式。正如清朝俞樾在《群经平议·尔雅二》中所言:“古人之间,凡甚美者则以玉言之。《尚书》之‘玉食’,《礼记》之‘玉女’,《仪礼》之‘玉锦’,皆是也。”“以玉比貌”是众多玉文化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辜鸿名曾指出:“一个民族中的女性正是该民族的文明之花,是该文明国家的国家之花”。
中国人对美女的认同或期望,是温文尔雅,轻柔悠然,内敛含蓄。如《世说新语·贤嫒》中形容两位女子之美:“王夫人神情散朗,故有林下风气;顾家妇清心玉映,自是闺房之秀。”而玉质之坚洁,玉色之温润,真玉之难求,美玉之赏心悦目,这种审美心理和审美享受,与美貌女子带给人们的心理美感相得益彰。在这种审美的趋同下,产生了丰富的以玉比拟女子美貌的词语。
青莲两瓣开 玉荀双尖跷
“青莲两瓣开,玉荀双尖跷”是明朝玉磬《清江引·蒲靴》中的诗句。此处用“玉荀”指女子经过缠足后的小脚,这在当时被喻为最美。小脚成为中国古代人们审视女性美的一个重要尺度。唐朝杜牧《咏袜》中有诗句:“钿尺裁量减四分,纤纤玉荀裹轻云。”蒲松龄《聊斋志异·织女》中也有:“隐约画廉前,三寸凌波玉荀尖”的词句。人们用一种很微妙的心理去欣赏这种残缺美。“玉钩”“玉弓”也指该含义。见于元代吴昌龄的套曲《端正好·美妓》“衬缃裙玉钩三寸,露春葱十指如银。”以及明代徐霖在《绣襦记·逑叶良俦》中的:“掀罗幕荡玉钩,弓鞋裙衬双凤头。”都用“玉钩”再现女子的玲珑俊俏和美丽无比。“玉弓”见于清代汪懋麟的《姑苏竞渡曲》:“欲识真珠裙带动,凌波一对玉弓来。”
人们不仅用“玉”比喻女子的小脚。女性的肢体、身材、音容笑貌、举手投足都被赋予玉的含义,用来表达人们对女子的赞美、欣赏和倾慕。如:玉甲、玉爪(指女子指甲的美丽);玉尖、玉指、玉葱、玉粳、玉纤、玉纤纤(手指之纤细、美丽);玉肌、玉软、玉雪、玉质、玉娇(肌肤的洁净细腻);玉柄、玉臂、玉藕(指女子的手臂);还有玉齿、玉腕、玉手玉骨、玉体等玉词语,几乎女子身体的各个部位都可以用“玉”来美化。这些词语全面展示了女子的静态美。形容女子动态之美的词也有很多,如:“玉亭”“玉姿”“玉亭亭”“玉精神”都形象地再现了女子的优美姿态。
还有丰富的以玉比貌的成语,全方位地用玉比拟女子,体现其审美标准。内在之美,冰清玉润;外在之美,仙姿玉色;具体之美,粉妆玉琢;抽象之美,瑶环瑜珥;身材之美,亭亭玉立;肌肤之美,冰肌玉骨。美女流泪,是抛珠滚玉;美女娇嫩柔弱,是玉软花柔、软玉娇香、温香软玉、温香艳玉;女子的贞洁之美,是冰滑玉洁,守身如玉;出身名门的女子是金枝玉叶,琼枝玉叶;女子的不幸身亡是香消玉减、玉殒香消、玉碎珠沉、玉葬得埋、珠沉玉没。
玉与女子被其中千丝万缕的联系紧紧地连在一起。经过历史长长地积淀,产生了丰富的玉词语。当我们运用和赏析这些词语时,一方面我们从中领悟到了人们对女性美的欣赏,对玉价值的认可,以及人们对二者审美价值的认同与首肯。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传统文化的消极方面。暴露了中国社会里,女性地位极其低下的社会现实。而中国社会重男轻女之观念,实自殷代即已有之。”《韩非子》里有这样详细记载“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这种杀女婴恶俗,在商代开始流行。即认为生女不嘉不吉,杀而求吉理所当然。当“玉荀”“玉钩”“玉弓”所代表的审美标准走向另一个极端时,它已成为迫害和约制女性的一个枷锁。
篇7
一个崭新的,留着新鲜告别声的秋,给出的一切情绪也无疑是新鲜的。初中时,就有学过的诗歌否定常规看法:我言秋日胜春朝。能拿出崭新的观点,是美的诗句。所以它是唯一镶嵌在脑海的一句,而其它的诗,背出每一个字都会扯疼树根。令我欣慰的是,往常住在窗前大树上的麻雀很可能没有搬走的,依旧排列着我都会唱的歌的曲调,这恰恰反映了一种区别于每一种改变的不变性,甚至带有了温馨的目光,在默默的诗意中,再次潜移默化地回答压迫感,这是以前所没有的。那么多树叶在盯着一棵树看,看它什么时候接回自己,那么多颗雨滴在云层看一片区域,一个人的伞,热烈期望被反弹或弹碎的瞬间能听见自己唯一不同于“滴答”的变音。有时,我就是那棵树。诗在喉咙里成为脆黄的一页,仿佛说一个其它的字就能曲折它,破坏以前的完美。而我又是那些未落的雨滴吧……
人群中盛开一朵朵小伞,五彩缤纷的,包围一棵失去头发却保留记忆的梧桐。同时站在同一个世界等。
至少目前,我还没有能力达到树木的境界,让情绪先枯黄下来,然后乐观地等待新的记忆变绿。这就是秋天首先给予的窒息感,我更希望它划出的是一串省略号,而不是叹号或是问号什么的。“看吧,最该感到幸运的应该是你”,你说。走三年前一样在走的小路,路边的小屋变了几间,可还是它。避免了过渡,也就避免了曲线,而有多少人恐惧这条曲线。你说,手中撕出一串枯的金色,瞬间达到一个情绪缝隙的最大面积,不知道是否该对它笑一笑。“可我不是这些树,同样的树叶也只有一次。”我说,内心却充满羡慕。而也就在夏天将近尾声的时候,我为即将开始的新学期背诵了许多新的诗,这其中就包括《再别康桥》。徐志摩的诗,我虽然没有过多的接触,但这首诗的每一个字都跳跃着美,并非戴望舒字里行间那种语言划出的惊艳(或许我的观点片面了,但至少目前,我读过的除了《雨巷》,其它的诗都浸透在语言的氛围里),而是类似于落叶点小溪的恬淡,而滑出痕迹也是必然的。我无比希望的是,思想上的痕迹也会像真正的涟漪小圈,裂开得迅速而愈合得也很快。窗外蝉尖细的喉咙把我推向所谓康桥(也差点滑倒我),可没有艳影,操场的天桥上也并没有坐着新娘,而是新的孩子们。
秋天就坐在桥的扶手上,只有我看见了。她的微笑是首先划开春,流干一切的绿才得到的干燥金色,如果现在用小刀割伤她,也许有飞出的雪瞬间在手指留下蔷薇也说不定吧。这样的场景,不是康桥旁的告别,到目前为止,我找不到合适的诗来形容它。我甚至这样想,如果下一秒秋也不存在,停止呼吸,在她的窒息里还是会存在我们,会朗诵新的文章怀念死去的她,那篇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就在等着我们(就像一个完美的手语,恰当但不唐突)。所以宁愿她是虚假的也要捏造一个“非寂寥”的情景出现,在一个停止的呼吸中,新的开始是那样快乐吧,以至于溢出绿色。
于是我在键盘里敲出许多诗,努力避免了秋可能的寂寥,在诗中杜撰绿芽的感觉,我永远没有见过的木屋和森林,接静却近乎快乐的氛围,都入诗中。从始至终,我都是一棵等叶的树。■
篇8
诗眼,是以人眼为喻,指诗中最能开拓题目意趣和表现力最强的关键词句,是足以使全诗生辉、通体发亮的聚光的焦点。诗眼也是诗歌鉴赏的关键点之一。
诗眼在诗句中的作用不一而足。首先,可以翻出新意。如:“独恨太平无一事,江南闲杀老尚书”中的“恨”改为“幸”,“恨太平”是对天下太平的不满,“幸太平”是因天下太平而感到幸福,一字之改诗意不同。其次,可以增添情趣。如“白玉堂中曾草诏,水晶宫里近题诗”之“中”改为“深”、“里”改为“冷”,使得原来只是用以指示方位的“白玉堂”“水晶宫”,转眼间就显得雍容华贵、超凡脱俗。第三,靠它增强形象性。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用“绿”字而不用“到”“过”“入”“满”等字,是取“绿”字的色彩;秦观的“山抹微云,天连衰草”是取“抹”“连”的动作勾画出的线条轮廓。此外,有的诗眼关乎诗意的精确。如一首咏早梅的诗:“前村深雪里,昨夜数枝梅。”若将“数”改为“一”,“一枝”就与“早梅”丝丝入扣了。
诗眼分为两种类型:“句中眼”和“篇中眼”。
一、句中眼。就是一句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1.动词
例1:李商隐的《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中“逐”和“带”是诗眼。“逐”是追逐的意思,说柳枝追逐东风,变被动为主动,写出了柳枝的蓬勃生气。本来是斜阳照着柳枝,秋蝉贴在柳枝上哀鸣,诗人却用两个“带”字反说柳枝“带”着他们,同样是化被动为主动,化客观死景为活景,表现了秋日之柳的不幸。两者形成鲜明的对照,表达了诗人的迟暮之感。
例2:孟浩然的《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楼。”中的“蒸”和“撼”是诗眼。“蒸”是蒸腾的意思,形象地描绘了雾气蒸腾、湖面浩渺的特点。“撼”是摇撼的意思,描绘出了波涛汹涌的气势、雄伟壮阔的景象。诗句在写景中包含了作者歌颂太平盛世,想要建功立业的思想感情。
例3: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中“惊”字用得好。鸟儿的惊动反衬春涧的幽静,体现了诗人心境的宁静。
2.形容词
例4:王维《使至塞上》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是诗眼。“直”写出烽烟劲拔、坚毅之美。落日本来容易给人以伤感的感受,用一个“圆”字就带出了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出了诗人真切的感受,把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于广阔的自然景象之中。
二、篇中眼。一般是指全诗中最为传神,最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词或句子。篇中眼是作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境,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出情和景或者是景和理的有机统一。
例5:李清照的《醉花阴》,结尾句“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是全篇的词眼。它创造了一个凄清寂寥的深秋怀人的境界,形象地概括了全篇的词意,画龙点睛,使思妇形象与凄凉环境显得十分协调。
例6:王维《送别》“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诗中的“不得意”三字,是全篇的诗眼,不仅交代了友人归隐的原因,表现了他失意不满的情绪,同时也从侧面表达了诗人自己对现实愤懑不平的心情。
例7:王之涣的《登鹳鹊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就是诗眼。这个句子使人们从登楼远眺的情景中激发起积极向上的精神,这里有向上进取的精神,有高瞻远瞩的心境,也道出了“要站在高处才看得远”的哲理。
篇9
一、有“诗意”的课竭力渲染之
如学《荷塘月色》,用情意缱绻的诵读,用激情饱满的引领,用默默无声的感悟,用旁征博引的诗词佳句。渲染和分享荷塘与月光之美。如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等诗句,让学生领会以朦胧写朦胧的手法:用“踏花归去马蹄香”的趣话和“变调忽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的诗句,点化学生对通妙处的向往;用“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扭英雄泪”来映衬、烘托为何朱自清“忽然想起采莲的事情来了”。
二、“诗意”微漠或“诗意”毫无的课,应设法挖掘之
如教学《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一课,一般情况是比较枯燥的,没有什么诗意的。但亦可借题发挥,讲出些诗的意趣的。如除了让学生理清文章结构。把握思想情感,掌握讲演稿的特点之外,可适时穿插一些东西。如围绕“读书的目的”的话题,(课文中针对当时读书为“升官发财”的腐败思想,提出“在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的上大学宗旨。)说出一些诗句妙联,有说出“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的,有说出“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赢病卧残阳”的,有说出“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还可模仿老师的语文趣话作出“有木也是材,无木也是才,去掉材边木,加贝便是财。人生贵在志和才,低级庸俗光为财”等诗。这样,对文章内蕴起丰富深化的作用,同时增添了课堂的诗意诗趣。
三、小小点缀出“诗意”
如我在讲写文章“宜含蓄”时,讲了一个北宋宫廷翰林图画院招考画家的故事:有一年考题为“竹锁桥边卖酒家”。在众多面幅中,惟独有一幅没画出酒家,画面上清溪流淌,小桥横卧,岸边竹丛中,有一竹杆斜挑起一面酒旗,暗示了酒家。宋微宗看后满意地说:“此正合‘锁’字之意”。于是亲笔圈点列为第一。在讲有关“词牌”时,亮出一副词牌集联:“水仙子持碧玉簪,风前吹出声声慢;虞美人穿红绣鞋,月下引来步步娇”。这样的轻点漫缀会使课堂妙趣横生,诗意辉映。
四、“诗意”使语言增添魅力
语文教师讲话既要注意语言的轻重缓急,抑扬顿挫,又要使语言包含感情,具有表演品质,充满音乐之美,将学生引入所要求的意境中去――或如翠竹临风。或如海浪澎湃,或如溪清沙白,或如天风浩荡,或如闲云出岫,或如旭日熔霞,给人以审美愉悦。正如苏联教育家马卡连科说的:“只有学会在十五种至二十种声调来说‘到这里来’的时候,只有学会在脸色、姿态和声音的运用上能做出二十种风格韵调的时候,我就变成一个真正技巧的人了。”
五、呵护学生的“诗意”眼光
如一次两个女生上课迟到,我半开玩笑说能根据你俩的衣着,说出诗词一句,方可坐下,不然……,她俩互相看看,同声说:“红装素裹”,同学们会意地笑了。还有一次,进行说话训练,主题是“平常中发现美”,学生的发现,出人意料的有质量,真是千姿百态,其中有一个学生说的是“凳子”:“凳子,他总比桌子矮半截,但他却从不因自己矮小而自卑。他知道,在他弯腰的隐忍中,会有许多发明创造诞生”。
六、老师须蓄养自己的诗人气质
如一次早上上课,因头天下午开始下雪,景新人亦变,我情激兴浓,本来是不上有关“诗”的课的,但我的想法变了,便给同学们诵读自己“昨夜”写的三首咏雪短诗,其一是:“想你的清雅美丽,我张开双臂。没想到,你在我的掌心。化作几滴眼泪。我不再惆怅和失望――不是你无情无义,原来爱也要保持距离。”没想到读后赢来一阵掌声,同时看到他们欣喜的眼神。然后联系课文中的诗,与学生探究总结诗的特点与写法。当天下午,也不有少学生送来咏雪的诗叫我看,虽写得稚嫩天真,却也不乏诗意。通过这堂课。使我尝到“信手拈来得妙趣”的甜头。
篇10
关键词: 海子 大雪 路程 思念 远方
1989年1月7日,海子创作了诗歌《遥远的路程——十四行献给89年初的雪》(以下简称《遥远的路程》)。时隔六天之后,诗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诞生。在写作背景、诗歌内容和表现形式方面,《遥远的路程》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两首诗歌具有一定的“互文性”,由于后者入选中学语文教材后广为流传,反而遮蔽了这首《遥远的路程》。解读和鉴赏该诗,除了深入认识这首抒情佳作之外,也还别有一番意义。
一
《遥远的路程》其副题标明了该诗的形式特点——十四行诗。对于这种源于西方的“商籁体”?譺?訛诗歌形式,海子曾有意学习和借鉴,当然也有破格变体之处。海子一生大概写过五六首十四行诗?譻?訛,他一概称之为“十四行”而免去“诗”字,推测其因,除受诗人冯至《十四行集》影响外,或者还有自谦的成分。在西川主编的《海子诗歌全集》中,《遥远的路程》其文本排列为十四行一贯下来,并不分段。?譼?訛闻一多先生对十四行诗的结构颇有研究,他说:“最严格的商籁体,应以前八行为一段,后六行为一段,八行中又以每四行为一小段,六行中或以每三行为一小段,或以前四行为一小段,末二行为一小段。总计全篇的四小段……第一段起,第二承,第三转,第四合。”?譽?訛为便于解读和鉴赏,笔者参照十四行诗分段原则并结合该诗的内在结构,将其标注为两部分,共4个诗段,全诗如下:
1.我的灯和酒坛上落满灰尘/而遥远的路程上却干干净净/我站在元月七日的大雪中,还是四年以前的我/我站在这里,落满了灰尘,四年多像一天,没有变动//2.大雪使屋子内部更暗,待到明日天晴/阳光下的大雪刺痛人的眼睛,这是雪地,使人羞愧/一双寂寞的黑眼睛多想大雪一直下到他内部/雪地上树是黑暗的,黑暗得像平常天空飞过的鸟群//3.那时候你是愉快的,忧伤的混沌的/大雪今日为我而下,映照我的肮脏/我就是一把空空的铁锹/铁锹空得连灰尘也没有//4.大雪一直纷纷扬扬/远方就是这样的,就是我站立的地方?譾?訛
这首十四行诗属8:6结构,前八行中每四行各为一诗段,后六行中先以二行为一诗段,末二行又为一诗段。4个诗段的划分大致符合闻一多先生所总结“起承转合”的“商籁体”结构。
细读这首诗歌,一些阅读“难点”值得注意:1. 这首诗的标题和副标题有何寓意?“路程”和“大雪”,二者何为诗人的抒情对象?2.雪地为何使人羞愧?诗人为何希望“大雪”下到自己“内部”?3.怎样理解“我是一把空空的铁锹”这个比喻?4.诗句“远方就是这样的,就是我站立的地方”有何寓意?5.该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形象?阐释上述“难点”问题,是解读和鉴赏这首诗歌的基础,笔者不揣浅陋,愿作尝试。
这首献给1989年初一场大雪的诗歌,文本中六次出现“大雪”,两次出现“雪地”,正题为何写作“遥远的路程”呢?这个问题涉及该诗的创作背景。据海子传记介绍?譿?訛,“大约在1989年1月7日,海子收到了b的信,说她将去美国”。1989年1月7日这天正是下雪的日子,也是创作该诗的日期;而写信给海子的b,就是其初恋女友。此时的b已经建立家庭,现在又将出国前往大洋彼岸的美国,这对海子而言,无疑是个不小的刺激。敏感的诗人就在当天写出这首诗歌,六天之后,又创作了《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此后,海子作品中出现不少以太平洋为题目的诗歌。就本诗而言,诗人仿佛在一场大雪中为曾经的恋人送别。无论“大雪”还是“路程”都并非其抒情对象,他那份执着的情感投向了心中的“远行人”。“大雪”是真实的诗歌场景,而“遥远的路程”却可能是诗人脑海中的设想。“遥远的路程”联系着“你”和“我”,它既是“你”“我”之间的“空间距离”,又是两场大雪之间的“时间距离”;既意味着“你”远行离别的路程,又代表着“我”内心的思念路
。作为诗歌语言,“四年以前”的那场“大雪”,是否意味着二人相爱的场景记忆?或是二者初恋的象征?诗歌文本给读者留下了丰富的想象空间。恋人一去万里,世界寒冷凄清;诗人伫立雪中,未来遥远而空蒙……这首抒情诗的概貌大致如此。
二
在“商籁体”起、承、转、合的诗歌结构中,第1诗段主要功能在于“起”。“我的灯和酒坛上落满灰尘”写的是室内,交代了诗人生活的小环境及状态。青灯白酒,乃诗人生活写照。屋中我的“灯和酒坛”,或是“你”所十分熟识的室内陈设。“遥远的路程上却干干净净”,写的是室外大环境,雪白的世界,仿佛纤尘不染,连积雪的道路也干干净净。从象征的意义上讲,“你”和“我”之间那段“路程”,在“我”心中并未蒙尘。“我”怀着干净的心,踏上了遥远的思念之路。后两行“我站在元月七日的大雪中,还是四年以前的我/我站在这里,落满了灰尘,四年多像一天,没有变动”,紧紧扣住题旨,刻画了伫立雪中的诗人形象。“我”伫立雪中,如同静止在“四年以前”的时空。雪还是当年的雪,“我”还是四年以前的“我”。因为时间漫长,所以“我”身上落满了尘埃;而四年仿佛一天,强调的则是流年易逝,尽管只有一天,由于“我”静止不动,却也尘埃满身。禅语有“一念即万年,万年即一念”之说,可作参照。
第2诗段主要功能在于“承”。该诗段三次出现“大雪”,两次出现“雪地”,它紧承第1诗段“雪中伫立”之意,接续的是阳光下开阔的雪地景色,重点表现“黑眼睛”对周围世界以及自身的感受。本诗段主要使用了对比手法,突出黑与白之间的反差。首先是室内室外对比,洁白的是外面的大雪,黯淡的是“我”当下的室内;其次是阳光之下人雪对比,雪光耀眼,人不若雪;其三是树木与雪地对比,树在雪地上留下了黑影。那双“黑眼睛”如同摄影镜头,善于抓取景色。远方雪地上的树是黑暗的,如同晴朗的天幕上鸟群飞过时的黑影——这个“蒙太奇”镜头把雪地和天幕连在一起,空旷而苍凉,仿佛诗人的思绪飘过天际。“黑眼睛”为何寂寞呢?原来,阳光下洁白的雪刺痛了诗人的眼睛,雪的纯洁令诗人感到羞愧,所以诗人渴望大雪一直下到自己内部,要用洁白的雪清洗自己的五脏六腑,洁净自己的内心世界。此时的海子,仿佛以天地为道场,在修炼净化自己的身心世界。 第3诗段的主要功能是“转”。“那时候”三个字意味着诗人进入对青春往事的回忆,“你”这一称谓突然出现,意味着接下来诗人的心灵倾诉,直接指向了初恋情人。诗人遥想那时的恋人,正风华年少,稚气未脱——愉快的相处中,虽有淡淡的忧伤,一切又那么隐约而朦胧。在隐藏与暴露之间,诗人寥寥数语就写出了青春的感觉。“混沌”一词用以形容模糊隐约的样子,也形容人幼稚糊涂。那时的“混沌”,此时的追忆,颇有李商隐“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之意。“大雪今日为我而下,映照我的肮脏”是诗人“疏瀹五藏,澡雪精神”?讀?訛的进一步呈现。诗人追忆与恋人相识的当初,有遗憾而未提及,“我”只是自谴自责,自曝“肮脏”。“肮脏”一词用于自身,恰是诗人自剖自省精神的体现。鲁迅先生说他常常解剖别人,但更多的时候是在解剖自己。诗人海子在回忆青春往事之时,对自己所采取的也是严厉的“自我解剖”态度。没有“忏悔”意识的人,不可能像诗人海子那样在雪地面前自感惭愧,进而认为天降大雪为的是“映照我的肮脏”。
本诗段“我就是一把空空的铁锹”这个比喻相当突兀,也比较费解。我们不知道是否海子在写诗时,恰好看到一把铁锹立在雪中?抑或诗人受到雪地站立的铁锹的启发,才产生了创作该诗的动机?无论如何,雪地中出现铁锹,是冬季最为司空见惯的情形,因为铁锹与扫帚是人们最常用的除雪工具。诗人把自己比作“空空的铁锹”,突出的是静止与空闲,诗人那一段生命仿佛一时出现空白。“空空的铁锹”,说明未染灰尘,也未沾雪泥。这一比喻的要义或许在于:对四年前那场初恋的“大雪”,“我”根本无心去除,更不忍与其告别,于是才有“大雪一直纷纷扬扬”这句诗。“四年以前”的那场“大雪”一直下到现在,仿佛雪花仍在飘扬,象征着诗人的青春记忆一直保留至今。此时再看那把雪中“铁锹”,不正是第1诗段“站在这里,落满了灰尘”的“我”吗?抒情主人公与外物合而为一,“我”即“铁锹”,“铁锹”即“我”,令人想起陆游“一树梅花一放翁”的著名诗
句及其意境。
第4诗段的主要功能是“合”,“合”便是回归当初的“起”。所以本段似乎重回第1诗段的“雪中伫立”,但这种“合”并非简单的回归。“远方就是这样的,就是我站立的地方”其中包含了换位思考:“我”现在站立的地方,就是“你”的“远方”,如同“你”的立身之处就是“我”思念的“远方”一样。如果说本段首句“大雪一直纷纷扬扬”将两场雪连为一场,巧妙地发挥了“合”的作用,那么,结句则是“合”中有变,变中出“新”。“新”在何处?“新”在所蕴含的寓意——“你”的远方,“我”在;“我”,就在原地等“你”。
通过对该诗内部结构的分析,我们得知海子对西方“商籁体”的学习和运用是相当成功的,起承转合之间,可谓深得其妙。
三
当海子得知其初恋女友将前往美国的书信时,恰逢一场大雪,于是他便在诗中勾勒出一幅诗人雪中伫立图。这幅图画近景是一间小屋,远景是雪地、树林以及天幕上的飞鸟;特写镜头则是一把立在雪地的“铁锹”和一双寂寞的“黑眼睛”。可是,那位“远行者”会在哪里呢?我们很难找到她的身影;还有,那“遥远的路程”当在何处呢?这也难以在图画中表现,所以,不画反而更好。而海子在诗歌中正是这样处理的,以“无”胜“有”,给该诗留下了足够的空间,任凭读者的想象力驰骋其间。那位“远行者”以“你”的称谓出现在诗中,仅仅一次,而且是在诗人关于青春往事的镜头回放中出现的。可以说那个回放镜头是相当模糊的。唯其如此,远行者“你”恰似在水一方的所谓“伊人”,扑朔迷离,缥缈难求;“你”与“我”之间的路程也就难以逾越,诗人只好“万念归于一心”,把“遥远的路程”化作眼前的思念。
在海子诗歌中,抒情主人公“我”往往与作者本人高度契合,这就使得其诗歌情感高度真实,很容易触及读者心灵,从而形成与诗人的情感互动。该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我们不妨稍作分析。在那一幅冰天雪地的诗人伫立图中,“我”站在雪地一动不动,“四年”如同一天,这不是一把“铁锹”还能是什么?又有谁人能承受如此寂寞和孤单?有谁的眼睛能在寂寞中保持眺望远方?读者注意,这么一个抒情主人公形象,在海子抒情诗中并不是孤立的存在,海子诗歌文本的“互文性”有助于加深对这一形象的认识。在《眺望北方》一诗中,“我”之所以“眺望北方”,是因其初恋情人家在内蒙;在这首《遥远的路程》中,“我”之所以雪中伫立,寄情远方,是因其初恋情人即将赴美远行;而在《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我”之所以“面朝大海”,乃是因其初恋情人或许已经抵达大洋彼岸。原来,这位抒情主人公“我”的目光始终没离开过那位初恋情人的身影!在对待爱情方面,诗人海子就是如此钟情,如此痴心!
古今中外,文学史上的情诗不可胜数,美不胜收。海子这首《遥远的路程》究竟美在何处?这是解读和鉴赏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反复阅读和揣摩这首诗歌,笔者认为,这首诗最为感人之处,不在于其“商籁体”的外在形式或内在结构,也不在于其大巧若拙的诗歌技艺,甚至不在于抒情主人公那颗钟情之心;该诗最为感人之处,就在于诗人在白雪面前的“羞愧”和在爱情面前的“自责”。唯有那些勇于“澡雪”自我的高洁之士,才会在雪地面前顿感羞愧,才会渴望大雪一直下到自己内部,去清除自己的“肮脏”,这需要何等的勇气和胸襟!在洁白如雪的爱情面前,海子表现出难能可贵的“忏悔”意识和自我清洁的“澡雪”精神,他无意中为读者提供了一幅精神自画像。
生活中的海子是一个极爱干净的人,总是穿着干干净净的衣服,甚至在他走向山海关的铁轨之前,他也将房屋打扫得干干净净。在精神方面,海子有一颗洁白而纯粹的灵魂。当他在青海湖畔看到清澈的湖水和天上的白鸟,海子深情地写道:“我多么贫穷,多么荒芜,我多么肮脏/一双雪白的翅膀也只能给我片刻的幸福”(海子《青海湖》)。面对白雪皑皑的世界,海子曾发出感叹:“雪的日子/我只想到雪中去死”(海子《雪》)。读过这样的诗句,读者才会明白海子心灵世界的圣洁和纯粹,也才能更好地理解诗人那幅精神自画像。我们只有认识到海子的善心和真诚,才能深刻体会其诗歌之美。而一旦我们在本诗中认识到海子对初恋情人的崇敬和对自己的苛责,也就不难理解《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中海子对“陌生人”的衷心祝福:他把一切美好的祝福都
给了别人,留给自己的是面对苦涩的大海,行走在诗歌的独木桥上!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由于海子内心世界的善良和纯粹,才赋予其诗歌崇高的品格与博大的境界。就《遥远的路程》而言,由于其难能可贵的“忏悔”意识和超拔脱俗的“澡雪”精神,才使其臻于艺术的唯美圣境。
综上所述,在这首诗歌中,诗人为读者提供了一幅雪中伫立图,也留给读者一幅精神自画像。浮想联翩的诗人把执着的情感投向遥远的路程上的“初恋情人”,诗人思念之心路,跨越了空间和时间的距离。该诗触景生情,抒发了对青春往事难以割舍的眷恋之情,表现了诗人难能可贵的“忏悔”意识和自我清洁的“澡雪”精神;正是由于“忏悔”意识和“澡雪”精神,使得该诗超越了普通意义上的情诗。
?譹?訛 原题目为《遥远的路程——十四行献给89年初的雪》,为方便起见,省略副标题。此外,海子另有一首仅四句的短诗,名曰《遥远的路程》,写于1989年1月22日,与本诗并无联系。
?譺?訛 十四行诗(sonnet),闻一多先生译作“商籁体”,是一种源于欧洲的抒情诗体。一般来说有十四行,每一行有特定的韵律,且行与行之间,有固定的押韵格式。
?譻?訛 海子创作的十四行诗按时间顺序排列为《十四行:夜晚的月亮》(1985. 6.19)、《十四行:玫瑰花》(1987.8)、《十四行:王冠》(1987.8.19夜)、《十四行:玫瑰花园》(1987.8.26)、《遥远的路程——十四行献给89年初的雪》(1989. 1. 7)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1989. 1. 13)。《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虽未标明十四行诗,实际上是按十四行诗的体式创作的,只是后六句没有分行而已。
?譼?訛 在《海子的诗》(人民文学出版社)以及另外一些海子诗歌选本中,该诗通常按7:7格式被分成两部分,这种划分大有商榷的余地,因为十四行诗通常按8:6格式划分为两部分。
?譽?訛 闻一多:《谈商籁体》,《闻一多全集》第3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2年版,第447页。
?譾?訛 选自西川主编:《海子诗歌全集》,作家出版社2009年版,第50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