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太尉逸事状范文
时间:2023-04-10 03:15:4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段太尉逸事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化学平衡状态的含义
在一定条件下的可逆反应里,当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时,反应物的浓度与生成物的浓度不再改变,达到一种表面静止的状态,即“化学平衡状态”.
二、恒温恒容条件下几种常见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1.不等分子反应
【案例】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2NH3(g),下列信息能否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思考1】v(N2)正=2v(NH3)逆
【分析】此信息中既有υ正又有υ逆,且速率比等于计量数之比,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2】容器中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而变化
【分析】由于温度和体积不变,若压强不变,则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变,则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3】容器中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变
【分析】混合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始终不变,所以密度固定不变,不能判断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4】容器中气体的分子总数不随时间而变化
【分析】若υ正>υ逆,分子总数减少,反之增多.所以此信息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5】c(N2)=c(NH3)
【分析】由于转化率不确定,所以c(N2)=c(NH3)时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思考6】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③由表中数据推知电负性差为1.7时离子性百分数为50%,通常我们把电负值差大于1.7,离子性百分数在50%以上的键称为离子键.反之,属于共价键.
④由于离子键与共价键是过渡的,使得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界限也是模糊的.通常以熔点400℃为界,离子晶体在熔化时需要克服较强的离子键,熔点一般高于400℃,分子晶体在熔化时只需克服范德华力,故熔点一般低于400℃时.这样,金属氧化物、碱、盐一般属于离子化合物,而非金属氧化物、酸、有机物等都属于共价化合物.
二、金属键与共价键
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易失电子变成阳离子,失去的电子成为“自由电子”,自由电子在原子和离子之间不停地交换,这种作用把金属原子或离子结合在一起,形成金属键.在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是密堆的,例如,每个钠原子在晶体中与其他8个钠原子相邻.每个钠原子失1个电子不可能按共价键那样共用电子,所以我们可以把金属键看做是少数自由电子存在于多个原子之间离域程度很高的共价键.
下面以氮族元素为例,分析共价健与金属键之间的过渡.氮有两种同素异形体,N2和N5,在固态时都是由共价分子通过范德华力构成的分子晶体.磷则有3种异形体,白磷是分子晶体,红磷是链状的,黑磷则具有层状结构.层内共价结合,层间电子是离域的,能够导电,从中可以看到共价键向金属键转化的迹象.与黑磷相似,灰砷、灰锑(砷和锑的同素异形体)和铋都属于具有导电性的层状晶体,随着原子的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层内与层间的距离都增大,但层间距离与层内距离的比值都依次减小,这说明上述晶体中,层的界限逐渐消失,原子的结合趋向于密堆,即化学键从共价键向金属键过渡(见表2).由于锑和铋都处在周期表的对角线附近,所以最终也未能过渡到典型的密堆的金属晶体.
表2
层内/pm层间/pm层间/层内
As2.513.141.25
Sb2.893.351.16
Bi3.103.471.12
卤素单质都是双原子分子,两个原子共价结合,在固态时形成分子晶体.随着原子半径增大,共价键键能减小,而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范德华力增大,造成分子间与分子内距离的比值逐渐缩小,说明分子间与分子内的界限趋向消失,原子的排布趋向密堆,共价键向金属键过渡(见表3)I2晶体具有金属光泽就是表现.
表3
分子内/pm分子间/pm分子间/分子内
Cl2 1.992.971.50
Br2 2.273.331.45
I2 2.703.541.31
三、离子键和金属键
离子键存在于典型金属与典型非金属的化合物中,其本质是阴、阳离子的静电作用,金属键存在于金属单质或合金中,是金属阳离子与自由电子的静电作用.在本质上金属键与离子键是相近的.二者的区别在于离子键只存在于化合物中,而金属键则存在于金属单质或合金中.现以镁为例,镁单质和镁铝合金都是通过金属键结合的,由Mg2Si至Mg3P2、MgS、MgCl2按第3周期从左到右随着电负性差逐渐增大,化学键的离子性百分数增大,逐渐向离子键过渡.
总之,化学键的成因是原子结构的不稳定性,失电子的金属性和得电子的非金属是逐渐过渡的,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也不会是非此即彼,把过渡的思想渗透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可以促进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高科学素养.
【分析】由公式M(平均)=m(总)/n(总)可知m(总)始终不变,若M(平均)不变,则n(总)不变,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7】NH3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分析】此信息说明混合气体的组成不变,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8】3个H-H键生成的同时有 1个NN键生成
【分析】生成H-H和NN都指υ逆,没有υ正,不能判断是否到达平衡
2.等分子反应
(1)气体质量守恒的等分子反应
【案例】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H2(g)+I2(g),下列信息能否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思考1】单位时间内生成a mol H2的同时生成a mol HI
【分析】生成H2是υ正,生成HI是υ逆,均为a mol,速率比不等于计量数比,所以正逆反应速率不等,不能判断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2】一个H-H键断裂的同时有两个H-I键断裂
【分析】断裂H-H是υ逆,断裂H-I是υ正,比值为1:2,所以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到达平衡
【思考3】百分组成w(HI)=w(I2)
【分析】由于转化率不确定,所以w(HI)=w(I2)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思考4】反应速率υ(H2)=υ(I2)=υ(HI)/2
【分析】化学反应无论是否平衡都有速率比等于计量数比,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到达平衡
【思考5】c(HI)∶c(H2)∶c(I2)=2∶1∶1时
【分析】由于转化率不一定,所以c(HI)∶c(H2)∶c(I2)=2∶1∶1时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思考6】H2的浓度不再变化
【分析】根据定义某物质的浓度不变即为平衡状态
【思考7】容器内压强不再变化
【分析】等分子反应在任何时刻压强都不变,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到达平衡
【思考8】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
【分析】由公式M(平均)=m(总)/n(总)可知气体的总质量、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所以M(平均)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9】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变
【分析】只有I2蒸汽有颜色,此信息其实是I2的浓度不变,所以判断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10】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变化
【分析】气体的总质量和体积始终不变,所以密度始终不变, 不能判断是否到达平衡状态
(2)气体质量不守恒的等分子反应
【案例】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X(g)+Y(s)Z(g)+W(g),下列信息能否说明该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1】容器中压强不变
【分析】等分子反应任何时刻压强都不变,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2】混合气体中c(X)不变
【分析】某物质的浓度不变即为平衡状态
【思考3】2υ正(X)=υ逆(W)
【分析】此信息中既有υ正又有υ逆,且速率比等于计量数比,说明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4】c(Z)= c(W)
【分析】由于转化率不确定,所以c(Z)=c(W)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思考5】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分析】由ρ=m/V可知若υ正>υ逆,气体质量增大,密度增大,反之减小,所以密度不变反应平衡
【思考6】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分析】由公式M(平均)=m(总)/n(总)可知若υ正>υ逆气体质量增大,物质的量不变,M(平均)增大,反之 M(平均)减小,所以M(平均)不变反应平衡
【思考7】W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分析】百分含量不变,混合物的组成不变,反应平衡
总结:任何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浓度或百分含量成固定比值都一定不能判断反应是否平衡
三、绝热恒容条件下几种常见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案例】在一个绝热、且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CO(g)+H2O(g)CO2(g)+H2(g)
ΔH=+131.3 kJ・mol-1,下列信息能否说明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思考1】容器内温度不变
【分析】若υ正>υ逆,反应吸热温度下降,υ正<υ逆温度上升,所以温度不变,即反应平衡
【思考2】CO的浓度保持不变
【分析】CO的浓度不变即为平衡状态
【思考3】υ (CO)=υ (H2)
【分析】化学反应无论是否平衡速率比都等于计量数比,所以不能判断是否平衡
【思考4】c(CO)=c(H2)
【分析】由于转化率不一定,所以c(CO)=c(H2)不一定是平衡状态
【思考5】容器内的密度保持不变
【分析】混合气体的质量和体积始终不变,所以无论是否平衡密度均不变
【思考6】容器内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保持不变
【分析】由公式M(平均)=m(总)/n(总)可知气体的总质量和总物质的量始终不变,所以M(平均)始终不变,不能说明到达平衡状态
【思考7】H2的百分含量保持不变
【分析】此信息说明混合物的组成不变,即为平衡状态
【思考8】容器内压强保持不变
【分析】气体总物质的量不变,若υ正>υ逆,吸收热量,温度降低,压强减小,反之增大,所以压强不变亦可判断到达平衡状态
四、终上所述,无论条件如何改变,都可以转化为下列两种判断方法之一:
①正反应速率与逆反应速率相等
篇2
柳宗元的古文大致为5类:
1、论说 包括哲学、政论等文以及以议论为主的杂文。如《封建论》
2、寓言 代表作有《三戒》《临江之麋》《黔之驴》《永某氏之鼠》等
3、传记 代表作有《段太尉逸事状》《捕蛇者说》《种树郭橐驼传》等
4、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为典范《小石潭记》《始得西山宴游记》等
5、骚赋 有《梦归赋》《天对》等
愚溪:原名冉溪,在永州。柳宗元贬居永州的第六年移居于此。本文是诗的序言,说明作诗的缘由。文章借溪水改名之事,以“愚”字驾驭全篇,舒徐委婉,含蓄深沉,表现了作者受排斥,遭屈辱,不能施展自己政治抱负的愤懑和牢骚。
全文以愚字为线索,把自己之愚、溪水之愚融为一体,相互衬托。在作者笔下,溪、丘、泉、沟、池、堂、亭、岛(八愚)仿佛全是自己的苦难知己。
正音:
冉Rǎn氏 谪zhé 负土累lěi石 塞其隘ài
宁Nìng武子 清莹秀澈chè 锵qiāng鸣金石
漱shù涤dí 寂寥liáo 智者乐yào也
重点实词:
爱是溪 是,这
或曰 或,有的人
咸以愚辱焉 咸,都。 以,用
见辱于愚 见……于……,被动句式
无以 没有什么办法,没有什么用来
古今异义
牢笼百态 牢笼,包罗,囊括。今为关住鸟兽的东西
词类活用
东流入于潇水 东,方位名词作状语,向东
合流屈曲而南 南,名词作动词,向南流
今予家是溪 家,名词作动词,安家
名之于其能 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故姓是溪为冉溪 姓,名词作动词,命名
智而为愚者也 智,形容词作名词,有智慧的人
睿而为愚者也 睿,形容词作名词,明智通达的人
邦无道则愚 愚,形容词作动词,装愚、装傻
无以利世 利,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有利
不能兴云雨 兴,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兴
一词多义
之 灌水之阳有溪焉 结构助词 的
名之以其能 代词 它
皆山水之奇者 结构助词 定语后置的标志
为 为愚丘 动词 叫做
为愚池 动词 筑成
为愚堂 动词 是
智而为愚者也 动词 假装
皆不得为真愚 动词 算是
故凡为愚者 动词 称作
乐 智者乐水 动词 爱好,喜爱
乐而不能去也 动词 快乐,高兴
名 名之以其能 动词 命名,取名
而名莫能定 名词 名称
居 冉氏尝居也 动词 居住
得泉焉,又买居之 动词 积蓄,储存
焉 灌水之阳有溪焉//得其尤绝者家焉 语气词
予得专而名焉//咸以愚辱焉 代词 它,它们
自愚丘东北行六十步,得泉焉 兼词 于之
类 无以利世,而适类于予 动词 类似,好象
篇3
古代文学的优秀作品,是传统文化的主要载体,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我们今天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必须继承和借鉴的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利用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功夫。
一、强化古代文学作品对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提高道德素质
德育是育人的根本。古代文学作品内容生动、感情强烈,其中又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情感。利用古代文学作品的教学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优势是非常明显的,因为优秀的文学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符号形式,艺术家掌握了创造艺术符号形式的本领,把无形的内在情感变成了可供人感知、观赏的东西”。因此,在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情感的教育,将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传达给大学生,以提升其内在的人文素质。
1.爱国情感教育
优秀的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丰富的爱国情感和民族情感,对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历代文人都以饱满的爱国主义激情唱出了感人肺腑的爱国情怀,从屈原的“虽九死其犹未悔”到曹植的“戮力上国,流惠下民”;从陈子昂的“感时思报国,拔剑起蒿菜”到杜甫的“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从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到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陆游的“国仇未报壮士老,匣中宝剑夜有声”到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些仁人志士所体现出来的为国家、为民族而牺牲个人利益的高尚情操和深厚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精神能够感染大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唤起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文人们的爱国精神以及他们的作品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唱响了中华民族文化中捍卫国家尊严、坚持民族气节的文学主旋律。因此,在讲解古代文学作品的时候,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对文学作品中的爱国思想、爱国精神进行深入的讲解,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和报国精神。
2.道德素质教育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蕴含着中华民族的优秀素质。孟子“舍生取义”的道义精神;孔子“人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的仁爱精神;《礼记》中的“诚者,物之始终,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的诚信精神;《牡丹亭》中“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良好爱情观;《段太尉逸事状》中段太尉的正直品格;《张中丞传后序》中张中丞和南霁云视死如归的精神;陶渊明“落地成兄弟,何必骨肉亲”中体现的亲情;李白“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中体现的友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体现了无数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乐于助人、无私奉献、善待他人、关爱他人,真诚、善良、正直、无私、宽容等美德,都是我们今天培养大学生良好伦理道德素质的深厚文化基础,是我们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的情感资源。
二、加强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队伍建设
首先,一个《优秀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具有良好的师德。树立民族信念,增强自身的民族自豪感,这样才能把古代文学作品中那些民族精神的优秀部分精准地传达给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与现代精神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这不仅体现在语言上、形式上,还体现在思想上。这就需要教师要全身心地投入,彻底地理解作品,在课堂上加以引导,使学生吸收和理解古代文学作品的精髓。
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内外兼修,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素养、道德素养和气质。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说:“教师只有当他自己致力于对他自己的教育和教养时,他才能实在地培养和教育别人。”在教学活动中,教师的学识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质量。教师一刻也不能放松对自己教育和教养的提升。要扎实地掌握自己的专业知识,对各朝各代的文学家、文学作品如数家珍。与此同时,还应该及时了解本学科研究的新动向和新成果,及时更新看法和观点。
由于《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具有很强的情感性,这也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表达有较高的要求。教师首先要胸中有情,先感动自己,进而感动学生。《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该对民族、对祖国、对人民、对传统文化、对古代文学有着强烈的爱,并把这种爱融入到教学活动中,避免枯燥乏味的知识性介绍,而是将自己对作品的欣喜之感、激愤之感、无奈之感等情绪传达出来,以此来感染学生。另外,《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师应学习一些诗词、散文等的朗诵技巧,用自身充满感情的朗诵打动学生,吸引学生。
三、充分改良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环节
善于引导,提倡“发现学习”的教学方法是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纳所倡导的。他强调:教学不能是讲解式的,不应当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而应当让“学生亲自把事物整理就绪,使自己成为发现者”,并认为“发现不仅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这种方法所获得的知识,即使是人类已经知晓的,但只要这些知识是靠自己的力量获得的,那么对于学生来说就是一种“发现”。这种教学方法有几个重要的步骤: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一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指导学生的思考方向――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可用的有关资料――组织学生分析资料,作抽象概括并从中引出结论――引导学生从逻辑上和实践上证明自己所得结论的正确性,并加以必要的补充和完善。 这种学习方法对于大学生而言是比较合适的。高校的素质教育应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材为辅助手段,让教师有发挥研究专长的机会,突出培养学生的治学能力、科研兴趣和科研方法。
四、调整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
传统的古代文学作品选课程的教学方法都是采用教师灌输、学生死记的形式。这种方法我们不能完全否定,但是如果在新时期依然采用这种死气沉沉的教学方式,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因此,我们应该结合新时期的新情况,针对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方法上求新、求变。
1.多媒体教学
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将试听手段引入到古代文学作品选的教学中来。例如在讲《诗经・秦风・蒹葭》的时候,可以播放邓丽君演唱的歌曲《在水一方》,给学生完美的视听感受;在讲李白诗歌的时候,可以找一些老一辈艺术家如乔榛、丁建华的朗诵音频,让学生可以在他们激情的朗诵中深刻理解诗歌的内容;在讲《杜丹亭》的时候,可以给学生播放青春版昆曲《牡丹亭》的视频,让学生既能领会杜丽娘“生可以死,死可以生”的至情,也以感受昆曲那优美的曲调。这些方法都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2.比较教学
我们还可以将古代文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采用比较教学的方式来加深大学生对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理解。比如,我们可以将现当代文学作品和古代文学作品结合起来讲,学生可以清楚地了解我国文学的传承与变革。另外,如果我们将古代文学作品与外国文学作品相比较来讲授,学生就可以认识到我们民族传统文化、文学韵味的独特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