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培训范文
时间:2023-03-25 16:3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高校教师培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bstract: The training for college teachers is an important way for improvement of college teachers’ professional quality and practical ability, which is the main task for college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It is an urgent task of each college that how to establish reasonable training system, widen training ways, improve the training effect and arouse the enthusiasm of training teachers.
关键词: 高校教师;师资培训;效果
Key words: college teachers;teacher training;effect
中图分类号:G645.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9-0183-01
1高校教师培训的必要性
高校教师培训工作是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几年,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各个大学大量引进应届毕业生充实各校的教师队伍,他们学历层次高,学有专攻,但实践经验缺乏。其次,许多大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层次不断提高,相继具有硕士和博士授予权,高质量和高层次的师资相对紧缺,成为学校发展的瓶颈。同时,在教学和科研中,融入当今社会最先进的生产和管理经验,使学生毕业后能迅速地投入到工作中,也对各个学校的教师培训提出了要求。
2建立高校教师培训体系
高校教师培训是学校发展的重要环节,涉及全校各个院系和相关职能部门,建立一个合理、高效的师资培训体系,能有效地促进师资培训的效果,形成合理的职称和学历结构。
2.1 制度建设制度建设是保障高效教师培训的有力工具,每个高校应该根据自身的实际状况,下发关于教师培训的文件,规定教师培训的主体、教师培训的途径、教师培训的申请备案、教师培训的资金来源、教师培训的考核等一系列环节,由相关部门严格执行,保障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同时,在每学年之初,各个教学部门应提交本部门的培训计划,学校进行审核批准,严格按照计划来执行培训任务,以便从整体来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并保障师资培训经费的投入。
2.2 培训管理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管理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参加培训教师的选拔、培训内容、培训渠道、培训经费报销、培训效果考核等环节涉及多个管理部门。要想形成有效的管理,必须促进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各负其责,同时形成交流协商机制,以便随时掌握全校的培训情况,可以根据学校的需要,随时调整培训计划,以教师培训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其次,加强培训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能清楚掌握全校的培训,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对培训进行备案,作为培训教师职称晋升和选拔的依据。
2.3 培训考核培训考核是高校教师培训体系的重要环节。现今,对于培训人员的选拔、培训内容和途径,许多高校都有清楚的规定,对于培训考核,虽有考核规定,但由于学科分布、时间跨度、考核指标等原因,使得培训考核难于实际操作,无法来检验实际培训效果。学校应出台关于教师培训考核的文件,以具有实际操作性的指标来衡量教师培训的效果,以此来制定奖励和惩罚措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同时,教师培训结束后,应通过讲座、报告等形式把个人的培训内容传递给同学科的其他教师,提高培训效率。建立教师继续教育登记制度,出台《教师培训管理办法》等相关文件。人事处会同相关职能部门进行师资培训的执行、监督与考核工作。
3拓宽高校教师培训途径
3.1 当前高校教师培训的主要途径当前高校教师培训的主要途径主要有高级研修班、国内访问学者、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骨干教师进修班、高等院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助教进修班、岗前培训、社会实践、单科进修、短期研修班、讲习班、出国进修、高等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项目和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
3.2 建立高校教师培训的若干平台由主管教育的政府部门出面,在国家重点科研院所、重点高校设立高校教师培训基地,国家给予一定的经费支持,并对基地的运行、管理、效益等进行定期评估。促进高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便掌握最前沿的学术信息。设立专门的教师培训信息机构,为教师培训提供信息支撑,使广大教师能够分享教师培训学习内容。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多渠道选派优秀教师和骨干教师到国外培训深造。
3.3 探索灵活多样的培训形式在高校教师培训过程中,引进和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培训学习与管理的信息化、培训手段的现代化和培训资源的网络化,提高培训效率以更好地提升培训质量,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借助互联网络突出远程教育技术的作用,利用网络的教育资源来对教师进行培训,是提高教师的个体素质及学校整体质量的一种新的培训形式。
4分层次进行高校教师培训
根据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目标和学校的学科建设,把教师纳入到学科梯队中培养,对不同职称、不同工作年限的教师提出不同的培训要求,分层次来进行高校教师培训。
4.1 加强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高层次人才是学校学科建设和教学科研的核心,通过国外进修、高级研讨班、参加国际学术会议等途径,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使这部分教师能够把握本学科的前沿方向,带领所在的学科团队进行研究,在本学科领域中具有国内领先的地位,以此来促进学校的知名度。
4.2 加大骨干教师培养骨干教师是学科建设的中流砥柱,加大骨干教师培养,从中选拔出一些业务优秀,管理经验丰富的教师作为后备学科带头人,通过校内公派出国、高级研修班、高等院校青年骨干教师国内访问学者等途径,使他们通过培训把握课程和教学的改革方向,具备教学研究、教学改革、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和团队建设的能力。
4.3 注重青年教师培养青年教师教学和科研能力正处在成长时期,大多数青年教师的培训主要集中在学历的晋升方面,于此来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同时通过岗前培训,单科进修、社会实践等途径了解教育基本理念,掌握教学基本规范和教学技能,改进教学方法,掌握现代教育技术,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基本科研能力,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弘,张宏民,唐澍.陕西省高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研究 [M].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6).
[2]贾东风.拓宽教师培训途径,切实提高培训实效[J].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9,(2).
篇2
关键词:教师培训 人力资源开发 人本管理
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与开发是提高高校整体管理水平、学术水平、办学效益的关键。高校教师是向受教育者传递文化科学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专门人才的专业技术人员。高校教师人力资源指蕴含在教师身上的知识、技能、态度、经验及创造性思想等的总和。高校教师培训与开发,就是通过一定措施和手段,补充和提高教师知识与技能,改善其工作态度与胜任特质,激发潜力,实现自身价值,增强其工作满意度、归属感与责任感,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与效果,实现高校人力资本增值和预期社会经济效益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人力资源管理活动。高校教师培训是高校管理的剂,是高校文化建设的有力工具,因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培训问题调查的组织
目前,许多高校教师接受培训是由于评估、晋升等外在压力使然,功利色彩浓厚。学校没有对教师培训工作给予足够重视,在培训过程中管理不力,培训质量不高。为探析某地方院校教师培训工作现状,找出主要问题,提出改进措施,以供其它院校参考,特进行了本次调查。某地方高校创办于1958年,1984年升格为本科师范院校,2003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学校现有1250余名教职工,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00余人;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500余人。调查问卷主要通过访问样本老师来设计,随后进行了试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了修改。问卷共设25道题,分别从培训需求分析、计划制定、课程设计、效果评估、结果应用等方面来设题。共对100位在职教师进行了抽样调查,收回问卷80份,其中,有效问卷72份。整个问卷收发过程历时一个星期。
二、教师培训问题调查结果分析
(一)培训需求分析阶段
1.对教师培训作用认识不足,培训目的不够明确。许多教师没有正确的学习观,对培训目的认识不足。调查中认为培训目的是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占被调查者的79.17%,认为是实现学校战略目标和促进教师个人身心发展的各占31.94%,而认为是实现教师工作与生活平衡的相对较少。这说明教师更多地把培训作为完成工作任务的工具,而不将其作为促进个人身心发展和实现工作与生活平衡的手段。当问及教师培训在学校创办师范大学征程中所起作用时,95.83%的被调查者认为是一种途径,25%的认为是战略,说明多数教师对培训战略意义认识不足。
2.学校教师培训缺乏全面性、系统性与连续性。调查中,70%的教师认为,学校教师培训工作缺乏全面性,73%的人认为缺乏系统性,62%的认为缺乏连续性。目前的教师培训主要是为解决教师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而进行的,其实,教师培训还具有促进学校发展变革和教师身心健康的功能,目前的教师培训还功能不全面。教师培训涉及教师的体格、教学、科研、思想、品德与信仰等,需要人事、教学、科研、财务与后勤等部门协同配合,才能顺利完成,而不单是人事处和教学学院的事情,因而具有系统性。教师培训只有保持连续性,才能促进教师思想、态度与行为的彻底改变。
3.受训教师层次划分还不够多元化。学校教师培训大多采用一刀切做法,没有对受训教师进行必要的层次划分,因而针对性差,培训效果不好。多元化的教师培训需求,要求多元化的培训项目和内容来适用。
在青年教师入职培训应包括哪些项目的问题中,15.28%的受调查者觉得应学习校史校规,27.78%的认为应熟悉校园环境,83.33%的认为应明确工作要求,52.78%的认为应做好职业生涯规划,66.67%的认为应以提升教育教学技能为主。56.94%的被调查者认为青年教工应以在职培训方式为主。
对于中年教师,调查中有20.83%的教师认为应加强学历学位提升,80.56%的认为应提升教学科研能力,40.28%的选择应提升管理能力,18.06%的认为应处理好工作与家庭生活平衡。调查中认为中年教师应以提升博士学位为主的占被调查者的44.44%。
对于老年教师的培训需求,调查中选择理财培训的占5.56%;选择健身培训的75%;选择退休计划培训的44.44%;选择娱乐培训的23.61%。这说明老年教师更加关注身体健康和退休计划。加强老年教师培训,可增强其身体素质,体现学校人文关怀,有利于提升其对学校的忠诚度。
对于女教师应设置哪些特殊培训项目,55.56%的受调查者认为,应侧重于工作与生活平衡培训;47.22%的受调查者认为,可进行美容健身培训;44.44%的受调查者认为,可进行子女教育培训;25%的受调查者认为,可进行理财培训。
(二)培训计划阶段
1.学校缺乏一个整体而系统的教师培训计划。调查中,59.72%的人认为,教师培训工作与教学学院密切相关。学校在培训组织过程中缺乏一个整体而系统的计划,导致各教学学院在教师培训问题上各自为政,有的没有围绕学校发展战略来开展。一个行之有效的学校教师培训计划,可以在整体上预知培训过程中所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使教师培训工作有条不紊,降低培训失败风险。
2.培训内容片面化,缺乏信念和情感教育。调查中,45%的人认为,学校会对教师进行教学技能培训,33%的认为,学校会对教师进行职业情感教育和学校理念与信念教育。目前,教师培训重点正由学历补偿教育向知识更新、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转变,高校教师培训需求的重点将转移到更新专业知识、提高学术水平和促进自身成长上来,知识性培训将成为教师的终身需求,学术性培训和教学性培训将持之以恒地发展下去。因此,必须将教师培训内容从知识、技能提升拓展到个人成长与身心健康、从解决问题的培训向组织信念与情感教育转变。
3.培训形式单一,受益面较小。高校教师培训受经济因素制约,多安排在节假日以不脱产方式进行。受教学工作影响,培训效果不能得到有效保证。地方性高校教师真正以脱产方式进行短期或长期进修的凤毛麟角,培训受益面和影响力十分有限。在被调查者中认为培训手段单一的占47.22%。
(三)培训项目实施阶段
1.培训经费相对不足,不能满足教师需求。关于教师培训经费要如何来分配,54.17%的人被调查者认为,每位教师每年应分配一定的培训额度;30.56%的人认为,可给各教学学院分配一个总额度;18.06%的人认为,应根据教师获得的培训项目给定经费;16.67%的人认为,可根据人事处政策由教学学院决定培训经费的分配。关于培训经费是否足够,54.17%的被调查者选择了“相当不够”,27.78%的人选择了“还差一些”,12.50%的人选择了“一般”,这反映出教师培训经费还很不足。在调查教师培训中最突出的问题时,有69.44%被调查者选择了“经费不足”。经费不足及其分配不公,势必会影响教师培训效果和质量。
2.培训内容脱离实际,缺乏吸引力。高校教师培训过于强调理论学习,多以讲授方式进行,受教者处于被动接收状态,且培训重理论轻实践,导致教师对培训内容缺乏兴趣。在培训方式选择方面,被调查者认为可采取在职培训、访问学者和在职申请硕博士学位所占比例较大,各占36.11%,而主张单科进修方式培训的占27.78%。
3.学校缺乏自己的专业培训开发人员。随着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不断发展,对培训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在知识经济时代,大多数高校培训开发人员还没有及时掌握培训的新理念、新方法和新技术,从而未能设计出适合高校实际的人力资源开发方案,无法达到人力资本增值目的。如果使用外包的人力资源咨询机构,由于他们很难了解学校实际,很容易导致培训失败。被调查教师中认为学校人事部门缺乏培训开发专业人员的占78%。
(四)培训效果评估阶段
1.培训考核单一化,培训效果不理想。教师素质包括知识、技能、情感和心理等四个方面。由于培训内容片面便造成考核内容单一。在培训实施过程中,缺乏一个既能反映理论水平,又能衡量实际教学能力的具有操作性的考核机制。在要如何了解教师培训效果问题中,30.56%的被调查者选择培训结束时进行问卷调查;22.22%的人认为,应在培训结束时进行相关考试;58.33%的人选择比较培训前后的业绩表现,但这要求考核机制要比较健全;41.67%的人认为,应由培训项目实施者来评价。
2.缺乏有效的培训信息管理和考核机制。任何一个系统,只有通过信息反馈,才能实现有效的控制,从而达到预期目的,提高效益。目前,学校教师培训工作更多地是抓了开头和结尾的形式工作,而没有注重过程管理和效果评估与反馈。调查中,认为培训过程信息收集不充分的占被调查者的50%,认为学校培训考核机制不完善的占60%。培训信息收集不充分,就不能科学评估培训效果;培训考核机制不完善,导致管理者不知道要收集什么培训信息。
三、教师培训问题的改进措施
(一)培训需求分析阶段
1.要恰当进行培训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通常包括组织分析、人员分析和任务分析三项。对于教师培训需求要依据什么来决定,47.22%的被调查者选择进行教师培训需求调查;45.83%的人选择围绕学校战略目标来设计;37.50%的人选择从分析员工绩效表现来发现;16.67%的人选择由人事处及教学学院共同商定。对高校教师培训活动进行组织分析,可了解培训活动背景,有利于掌握培训重点,是集中于教学能力培训,还是教育信息技术培训,还是科研能力培养等。人员分析有助于确定哪些人需要接受培训,要重点对教师个人特征进行分析,包括态度、能力、动机和技能。任务分析首先要明确雇员需要完成哪些任务和达到何种目的,然后再确定为帮助雇员完成这些任务应当在培训过程中强调哪些知识、技能和行为,它有利于确定教师培训方案中哪些任务要作为培训重点。
2.要加强教师培训项目管理。加强培训项目管理,可确保培训项目成功。通过记录培训历史信息,可为后来的培训提供参考,增强培训效果。33.33%被调查者选择设立专门的项目经理来管理教师培训工作;19.44%的人选择由人事处进行一般管理;41.67%的人认为,应由教学学院进行一般管理;25.00%的人建议外包给相关培训机构来管理。对于教师培训指标的分配,68.06%的被调查者认为,可根据教师个人业绩考核来决定;36.11%的人认为,应实行个人申报后领导决定;8.33%的人认为,可由领导指定;27.78%的人选择根据公开考试来决定。
3.要加强培训相关职能机构的协调与配合。在认为哪些部门与学校教师培训工作密切相关的问题中,59.72%的受调查者选择教学学院,选择人事处或教务处的都各占54.17%,这说明广大教师已充分认识到教师培训是一项需要多方协调的事务。在校领导应对教师培训的哪些方面进行相关决策问题中,44.44%的被调查者认为校领导应对培训模式进行战略决策;41.67%的被调查认为,应审定年度教师培训经费;50 %的人认为,应该审定教师培训计划。对于教学学院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受调查者中33.33%的选择应制定培训计划,44.44%的人选择了解培训需求,72.22%的人选择实施培训计划,37.5%的人选择评估培训效果。可见,教学学院在了解培训需求、实施培训计划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4.要恰当选择培训方法,提高培训效果。我国高校从教学与科研发展要求出发,结合教师队伍实际,创造了十几种内容不同、目标不同、时期不同、适合不同职务教师的培训形式,主要有岗前培训、单科进修、助教进修班、以研究生毕业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学位教师进修班、骨干教师进修班、国内访问学者、高级讨论班、社会实践、短期研讨班和出国进修,等等。在问及最喜欢的培训方式时,36.11%的受调查者选择在职培训,27.78%的人选择单科进修,36.11%的人选择访问学者或在职申请硕博士学位。新时期的高校教师培训还要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技术和师资培训网络体系,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模式,不断更新培训的技术手段,提高培训效果。
(二)培训项目实施阶段
1.要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59.72%的被调查者选择按专业技术来开展培训,27.78%的人选择按学历学位来确定培训层次,而主张按年龄段来划分培训层次的只占9.72%,这表明教师培训需求具有多元性,因而培训层次划分也应该多元化。学校对教师培训应有总体规划,使培训更有针对性。教师培训应从长计议,适当向弱势学科倾斜。针对不同时期的教育热点和问题,适当调整培训内容,扩展培训领域,改进培训方式。师资培训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各级各类教师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和教师队伍的全面发展。
2.要拓宽教师培训经费来源。调查中,有69.44%的教师认为,培训经费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政府应给高校优惠政策,支持教师培训工作。高校应从学校发展全局和长远出发,加大培训经费投入。还可借鉴发达国家一些大学通行的做法,通过建立诸如科研基金、课程开发基金及教师专业发展基金等鼓励教师进修学习,为教师进修学习提供必要的经费保障;加强与国内外其他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合作,通过学者互访、联合攻关等方式为教师进修学习开辟新的途径和渠道。倡导教师、学校、政府三方出资的培训制度。国家和学校出资可保证培训基本运行,而个人出资在一定程度上可激发教师的学习热情。
(三)培训效果评估阶段
1.要科学制订培训效果评估方案。明确培训目标和任务要求,参照标准对受训教师进行考核,奖优罚劣,方可确保教师培训质量。培训项目评价有三种主要设计:与对照组进行培训前和培训后比较、培训前测试和培训后测试、培训后测试和时间序列分析。就拿与对照组进行培训前和培训后比较来说,该方法是将一组经过培训的雇员与一组没有接受培训的雇员比较。培训信息要在培训前和培训后分别针对两个小组搜集。如果培训小组绩效改进比对照组大,则说明培训确实导致了绩效改进。
2.要促进培训成果的及时转化。培训成果转化是指把在培训中学到的知识、技能和行为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的过程。培训成果转化受转化氛围、管理者支持、同事支持、运用所学的机会、技术支持及自我管理技能等因素影响。就同事支持来说,高校可通过编印刊物的形式来通告大家受训者是如何进行培训成果转化的。这种刊物可以刊载对某位将培训内容成功转化为工作经验的受训教师的访谈记录,然后再将它分发到受训教师手中。管理者还可为每位受训者配置一名原来参加过同样培训且工作经验更丰富的导师。导师可能是受训教师的同事,他会向受训者提供如何将培训成果转化为工作实践的建议。
参考文献:
[1]崔志峰,杨乃军.高校教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7,(7):31-32.
[2]周丽新.对高校师资培训问题的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5,(6):22-23.
[3]韩明.加强高校师资培训管理的思考[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版),2006,(9):125-128.
篇3
关键词:高校;教师培训;质量观
我国高校教师培训,是为了教师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而进行的继续教育。在近半个世纪的高校教师培训实践中,主要开展以国内在职、非学历教育为主的不同层次、类型、形式的培训。就培训形式而言,有岗前培训、单科进修、助教进修班(研究生课程班)、高校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教育技术培训、国内访问学者、高级研讨班、短期研讨班、出国进修和外语培训等形式,暨有脱产、函授、长期、短期,也有国内、国外。就培训类型而言,有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位教育、大学教学技能训练、科研能力培养等类型。以上不同形式和类型的培训,层次是分明的,有以学术能力培养的高层次培训,也有以教学技能训练为主的一般培训和上岗培训。可见,高校教师培训质量应是建立在对许多不同类型、不同层次培训形式质量要求之上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一、高校教师培训质量的内涵界定
高校教师培训是一种继续教育。作为一种教育形态,教师培训质量从本质上是一种教育质量。因此,首先应弄清楚什么是教育质量?教育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有若干不可控因素相互作用的精神生产过程,因此,究竟何谓“教育质量”是难以界定的、也是处在探讨中的发展性概念。1996年欧州大学校长会议(KPE)公布的(制度评估:质量战略)报告指出,质量是一个多侧面的和主观的概念。库姆斯在(世界教育危机)一书中提出,(c6质量’还包括教与学的‘相关性’问题,即教育如何适应在特定环境与前提下学习者当前和将来的需要,还涉及到教育体系本身及构成教育专业要素(学生、教师、设备、设施、资金)的重要变化,目标、课程和教育技术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和政治环境等。”美国学者刘易斯认为,“质量就是一种与能满足或超过期望的产品、服务、人员、过程和环境相联系的动态的状态。”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高质量指的是一个学校或学院为全体学生规定了高标准和目标,然后,想方设法协助学生达到这些目标。
在国内,有的学者认为“教育质量”是“学校根据国家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为满足特定的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而确立的教育目标,设计、组织、实施的旨在实现这一目标的教育活动达到预期效果的度量”。还有的学者认为,教育质量是“在既定的社会条件下,在教育活动客观规律与学科自身逻辑关系的限制下,一定的教育所培养的人才满足社会需要的程度与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教育质量是指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教育大辞典))。目前,国内外对“教育质量”的争议较多。研究表明:如果以不同的教育价值观、不同的方法论和不同的关注点来界定,就能得出不同的概念。各有其合理性,但都存在片面性。
我认为,“教育质量”并非是一个内容与标准固定不变的概念,而是一个与特定的社会主体相联系,随社会的发展而变化的动态概念,反映人们对教育活动结果的期望。因此,要描述高校教师培训质量应考虑三个方面:一是培训“产品”或培训活动过程、服务的优劣程度;二是培训活动过程、服务是否符合国家有关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标准,培训“产品”是否符合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目标;三是培训活动过程、服务和“产品”是否使受培训者和社会满意。所以,高校教师培训质量就是以促进受培训者全面发展的教育观为指导,以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目标和标准为依据,整个高等教育系统机构和培训者为受培训者提供的培训活动过程和培训服务能够满足社会和受培训者个人需要的能力特征的总和。此概念包含了高校教师培训质量本质和评价两部分。本质反映了高校教师培训质量质的规定性,回答了教师培训客观上应达到什么标准和要求的问题。评价反映政府、社会、用人单位和培训对象根据评价标准对培训质量、主要是对培训对象的质量做出主观判断,回答是否符合质量标准的问题。
二、高校教师培训的多样化质量标准
质量本质上是相对的、多层面的。因此,不同类型和层次培训形式的培训质量,其质量标准也是不一样的。什么是培训的质量标准?我认为衡量高校教师培训的质量标准是教师培训目的和各类型层次培训的目标。前者规定受培训者的一般质量要求,也是培训的根本质量要求;后者规定受培训者的具体质量要求,是衡量培训者是否合格的质量规格。据此,高校教师培训质量标准可以分为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根据教师培训目标所提出的一般(根本)质量要求。《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对教师培训的目的作了明确规定,“高等学校教师培训是为了教师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而进行的继续教育”“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要贯彻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并重的培训原则”。高等学校教师思想政治素质的培训是使教师自觉履行和业务水平《教师法》规定的义务,做到敬业奉公,教书育人,为人师表;高等学校教师业务素质的培训以提高教师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为主,全面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提高应用计算机、外语和现代化教育技术等技能的能力。
第二个层次,根据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培训所提出的具体的质量要求。这一层次的质量标准是多样性的,包括纵向的多样标准和横向的多样标准。从纵向的标准来看,助教培训是一个标准,讲师培训是一个标准,副教授以上培训是一个标准。在不同层次的培训中,其培训的具体目标、规格要求是不同的。从横向的各种类型来看也是不同的,普通高校教师的培训同职业院校教师的培训,其培训的目标是不同的。由于培训对象和高等院校的多样性,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应该而且必须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即教师培训具有不同的培训类型形式的质量标准。也说明由于其培训条件不同,培训机构的培训水平程度不同和教师培训对象水平不同,同一类型形式的培训质量也是不同的。因此,不能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培训。我国的《高等学校教师培训工作规程》第三章,根据教师职务的不同确定了培训形式和规范要求:
第一,助教培训以进行教学科研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教育和实践为主,主要有以下形式:岗前培训,主要包括教育法律法规和政策、有关教育学、心理学的基本理论、教师职业要求等内容;教学实践,在导师指导下按照助教岗位职责要求,认真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培养提高,熟悉教学过程及其各个教学环节;助教进修班,本科毕业的青年教师学习本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年龄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必须参加为期半年以上的社会实践;根据不同学校的类型和特点,对教师计算机、外语等基本技能的培训,由主管部门或学校提出要求并做出安排。
第二,讲师培训以增加、扩充专业基础理论知识为主,注重提高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主要有以下形式:以提高教学水平为内容的骨干教师进修班、短期研讨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班和单科培训,或选派出国培训;以科研课题为内容的国内访问学者培训;在职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或按在职人员以毕业研究生同等学力申请硕士、博土学位。
第三,副教授培训主要是通过教学科研工作实践及学术交流,熟悉和掌握本学科发展前沿信息,进一步提高学术水平。主要有以下形式:以课程和教学改革、教材建设为内容的短期研讨班、讲习班;国内访问学者;以学科前沿领域为内容的高级研讨班;参加国内外有关学术会议、校际间学术交流或选派出国培训。
第四,教授主要通过高水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来提高学术水平。其培训形式是以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交流讲学、著书立说等活动为主的学术假。
三、树立科学的教师培训质量观
在教师培训实践中,普遍存在重视培训的过程而不是结果,轻视了培训质量质的规定性。即存在高校认为派出了许多教师进修,所有进修者都应得到提高,而不是都达到合格。甚至存在由于难得的培训机会,教师不管培训形式只要能被接受就行,个人为培训而培训,忽视培训结果的现象。以上问题主要是与我们缺少对培训质量科学认识有关。因此,在我国高校教师培训处于历史性转折的重要时期,树立科学的培训质量观,对于促进高校教师培训的发展和满足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很重要。
1.树立发展的质量观。有三层含义:一是以培训的供给为核心,为满足高校教师培训的需求服务。就全国范围而言,我国高校教师培训的主要矛盾是培训供给不能满足培训需求,因此现阶段强调供给是首要任务,在有供给的情况下才有质量,当然没有需求的供给,等于没有质量,甚至更糟。二是用发展的眼光看待质量问题,通过发展来解决发展中的培训质量问题。三是质量观本身就是变化发展的。不同时代、不同时期有不同的质量目标和质量标准。
2.树立多样化的质量观。高等教育多样化,出现了不同类型和层次的院校,这些不同类型和层次院校教师的培训需求将是多样化、个性化。因此,培训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内在地要求高校教师培训多样化发展,对于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培训,建立多样化的质量标准就既是教师培训多样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评价教师培训质量的内在要求。
3.树立适宜性的质量观。适宜性质量观是指培训满足教师个人的程度,以及教师满足国家、社会和用人单位需要的程度。特别需要指出的是,适宜性培训质量观内在包含“质量成本”的观念。所谓质量成本是指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水平所需的费用,它包括达到和未达到规定质量水平所支出的费用及发生的损失。质量成本的概念告诉我们,质量的实质并不是追求“精晶”或“极晶”的质量标准,而是通过质量成本把质量限定在适合需要的“合格晶”的水平上。不管是培训服务还是培训产品,能够准确适应目标市场的需要,满足市场的要求,这样的培训就是高质量的。在高等教育日益市场化、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今天,树立适宜性培训质量观尤为重要。
篇4
关键词:高校;教师培训;问题;策略
当前高校教师数量庞大,这将不可避免的使得高校教师培训需求进一步扩大,构建一套完善高校的教师培训长效机制增强教师的综合素质,加快高校人力资源开发力度,促进人才队伍科学有效建设,这已经成为了贯彻落实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部分,是保证高校持续健康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支撑。
1.高校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1培训观念滞后
当前有的高校领导层对教师培训工作的重要性不够认识,同时有不少教师不清楚高校教师培训的具体目标,未掌握好培训的实际意义,错误的将培训当做一种任务,参不参加培训无关紧要。培训过程中有不少教师的目的不在于增强自身的科研能力与教学能力,而是出于对评职称、职务晋升的考虑而参与培训,长期存在“要我培训”的观念,处于被动局面中[1]。
1.2缺乏完善的培训机制及制度保障
现阶段我国有的高校缺乏一套完善有效的培训机制,实行的约束激励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健全,培训一直依赖于政府行为,未制定科学合理的用于培训效果的考核制度。培训质量低下,导致很多教师参加培训的目的是应付学校任务。
1.3培训模式单一
由于高校教师培训仍沿用着过去的模式进行,一味的注重培训教师的学科知识及学历的培训,没有充分考虑教师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忽视了科学合理的引导,在非学历培训方面涉及的内容较少,培训未遵循针对性原则,采用这样的模式会极大地削弱教师参与培训的积极主动性,导致培训成为一种形式,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2]。
2.当前时期下高校教师培训的具体策略
2.1转变培训观念
科学转变培训观念对促进高校教师培训具有重要意义,唯有学校领导者对培训投入必要的关注度才能保证工作顺利有序的进行,进而给予充足的培训资金支持。唯有教师对培训工作予以重视,预期的培训效果才可能全面实现。首先,充分认识教师的资金投入属于人力资本的投资范畴,其次,强化教师培训力度,保证教师达到学校提出的专业化、职业化要求。
2.2健全培训机制,明确匹配的方案
由于涉及到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法规政策甚少,致使培训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积极构建并落实培训制度是现代高校制度中必不可少的核心部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训制度能够推动培训工作正常有序运行,应健全相关的法规制度及培训网络体系,对培训体制深化改革。强化教师培训制度的建设力度,并且明确科学合理的具有长期性特点的培训方案,掌握学校师资需求,有针对性的研制人力资源开发计划[3]。然后确立匹配完善的培训方案,在教师个体培训需求明确的同时,将教师培训工作作为高校长期性工作。
2.3培训模式的创新
由于校本培训模式的优势特点众多如高效、操作简便等,目前已在各高校得到普遍应用,其能在教师个体需求的基础上了解教师间的能力差异,尤其要根据具体教师设计具体的培训内容与培训方法,全面体现出针对性。此外在培训中还应实现信息化的培训手段,落实远程培训方式,充分运用丰富的网络资源,让教师通过网络得到良好的培训,降低培训费,保证培训效果,实现经济收益最大化。
2.4健全经费保障,创新分担机制
应通过多样化的渠道来筹集所需的经费,保证培训经费的充足性,积极构建完善高效的筹措教师培训经费的新机制,全面调动社会、企事业单位的捐赠热情,明确专门用于教师培训的的基金,实行完善的培训成本分担机制,提出培训成本具体的分担范围,结合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及高校教师的收入情况,明确培训成本各方相应的分担比例,推进包括政府、学校、教师在内分担培训成本新机制。
2.5丰富培训内容,加强能力培养
高校应注重加强思想、政治、业务的系统培训,及时了解各教师群体与个体的不足之处,保证培训的针对性。注重培养教师的职业技能与创新能力,重在培养教师创新能力。在美国与加拿大这些国家高校中将教师职业技能水平的提高作为重点关注对象,所以应充分掌握这些国家的成功经验,转变关注重点。
2.6借鉴企业培训的先进理念
高校教师培训形式没有企业的多,常常将重心放在了理论培训上,没有考虑拓展教师综合素质。针对此情况在培训方案制定过程中应引进部分先进的培训形式,比如素质拓展、价值高的游戏等,并且根据培训对象的具体需求,全面综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
3.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引进人才对高校来说虽然很重要,但加强师资培训对高校教师队伍的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化,致使教师培训要求与目标较以往更加严格,应摒弃过去使用的正规高校教育,少数人受教育的传统思想,朝着终身教育方向快速迈进,将教育贯穿于教师的一生,充分发挥教师培训的职能作用,从而加快高校教育使用稳定有序发展。
参考文献:
[1] 杨晓东.高校教师培训需求分析[D].北京林业大学,2011年.
篇5
关键词:工作流;高等学校;信息化
中图分类号:G45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4-0048-02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传统的简单人事管理已经跟不上高校日常管理,特别是名目多样的各类培训进修,亟需一个高效的、流程化的业务处理系统,减轻教职工和人事干部事务性工作。而工作流作为一种能够被计算机解释和执行的反映过程业务流动的计算机化模型,可以将工作分解成定义良好的任务或角色,按照一定的规则和过程来执行这些任务并对其进行监控,符合教师培训进修业务流程设计的需要,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控制过程、有效管理业务流程。
一、工作流及工作流管理系统概念
工作流概念起源于生产组织和办公自动化领域,是针对日常工作中具有固定程序活动而提出的一个概念。1993年工作流管理联盟(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WfMC)作为工作流管理的标准化组织而成立,标志着工作流技术逐步走向成熟。WfMC对工作流给出的定义为:工作流是一类能够完全或者自动执行的经营过程,根据一系列过程规则、文档、信息或任务在不同的执行者之间进行传递与执行。工作流管理系统(WFMS)是通过管理一序列工作行为以及与活动步骤、相关人员、资源设备来提供业务处理程序上的自动控制,它是通过计算机软件来定义、管理和执行工作流,计算机的执行顺序是由工作流逻辑的计算机描述来驱动的。工作流管理系统的参考模型是由国际工作流管理联盟于1995年提出的,此模型包括工作流执行服务、工作流引擎、流程定义工具、客户端应用、调用应用和管理监控工具等部分。
二、培训进修业务流程描述
培训进修是高校人事工作中,具有代表性和广泛性的业务工作,具有一定的流程规范和要求。基本流程如下:人事部门发相关通知,公布进修项目;二级单位在线申报进修计划;人事部门审核进修计划;教职工在线申请(以个人账户登录);所在单位领导审核;人事部门审核进修人员情况;人事部门审核通过后,教职工个人提交进修计划,填写准确进修时间等,进一步完善个人进修信息。培训进修业务流程主要涉及以下业务内容:攻读博士后、攻读博士、攻读硕士、国内访问学者等教职工在职进修;下企事业单位、上级部门挂职锻炼、农村工作指导员、科技特派员、支教等下企事业单位实践进修;教职工出国(境);教职工岗前培训;平时业务培训;等等。
培训进修业务主要包含两个工作流程:进修计划的制定和教职工的申请。
1.进修计划的制定。流程分析:申请单位填写申请计划表后提交给部门领导进行审核,部门领导对计划表能进行查看、修改、审批通过、审批退回的操作,审批通过后系统将计划表直接交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审核,审批退回后就返回给申请单位进行重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接到申请计划表后也可以对其进行查看、修改、审批通过和审批不通过的操作。当审批通过后该流程就结束。场景描述:二级学院或部门提出进修计划—部门领导进行审核—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审核—形成进修计划汇总表—end。
2.教职工提交进修申请书。流程分析:员工填写进修申请单后给所在部门进行审批,部门人员可以对申请内容进行查看、修改、审批通过和审批不通过的操作,如果审批通过系统就将申请单提交给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二次审批,如果审核不通过则退回教职工修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接到进修申请后可对申请单进行查看、审批通过、审批不通过的操作,如果审批通过就将信息存入信息库并确定进修人名单,给流程结束,如果审核不通过则退回所在单位修改。场景描述:员工填写申请表—所在单位审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进行审核—确定培训名单—end。
三、数据库表设计
数据库设计上要充分考虑整体性、可用性、稳定性、成熟性、安全性、可扩展性等特点,数据库采用Oracle。
1.进修计划指定表主要字段。
2.教职工进修申请表。教职工进修申请表主要涉及的字段有进修种类、进修学位、进修形式、进修性质、所在单位是否同意、所在单位意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是否同意、申请日期、进修结束时间、进修产生的成果、提交成果文档、备注等。
3.进修教师提交进修成果。进修完成后,进修教师应提交进修的成果,成果形式可以以附件文档、图片的形式提交。在进修审核通过的表格里应留有2~3个字段,用于填写成果的名称、进修结束的时间等信息。
4.输出报表:教职工在职进修审批表、教职工进企事业单位实践进修审批表、教职工出国(境)审批表、各类进修、出国人员的统计表等。
四、功能设计与实现
培训进修业务流程主要采用无状态会话Bean来进行流程业务结点信息的查找,其核心代码如下。
String staffid=session.getAttribute("staffid");//得到用户工号
String role=basic.getPartName("org");//得到用户角色
Static JbpmSessionFactory JbpmSessionFactory=
JbpmSessionFactory.buildJbpm-SessionFactory();
JbpmSession JbpmSession=JbpmSessionFactory.openJbpmSession();//获取单例类
JbpmsessionFactory的唯一一个实例
TaskMgmtSession taskMgmtSession=JbpmSession.getTaskMgmtSession();
//根据角色名称从流程中查找该角色对应的所有任务
……
ProcessTableService service = processContextInstance
.getCurrentNodeParam(taskId)
.getTableDefinition()
.getService();
String nodeName = processContextInstance.getCurrentNodeParam(taskId).getName();
Object bean = service.getBean(request, nodeName);
//审核
if (BaseUtil.isNotNull(map)) {
Set keys = map.keySet();
for (String key:keys) {
setProcessVariable(key, map.get(key));}
}
//流转
Boolean end = doTrans();
//流程结束,成功/失败处理
参考文献:
[1]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 terminology and glossary.Technical Report,WfMCTC-1011,Brussels:Workflow Management Coalition,1996.
[2]谭辉,等.工作流管理系统浅谈[J].技术与市场,2009.
[3]范玉顺,等.工作流管理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1.
[4][荷兰]Wilvan der Aalst&Kees van He.工作流管理——模型、方法和系统[M]. 王建民,闰立杰,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篇6
1 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优势与特点
1.1 降低培训成本,有效缓解工学矛盾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水平,积极增强其业务水平和综合能力;另一方面又面临着来自教学和科研的双重压力。这种工学矛盾长期影响着高校教师的工作效率,成为制约高校教师培训工作发展的瓶颈,使得教师培训工作长期处于高校建设的边缘化地带,得不到应有的重视,严重阻碍了高校教育教学的健康稳定发展。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体系是一个覆盖全国的高校教师培训系统。参训教师通过计算机终端完成报名和选课,并通过视频、文字等参与互动学习,甚至在网上提交作业。参加“同步课堂”的教师能够集中就近培训,不仅大大降低了培训费用和时间成本,还有效地解决了教师工学之间的矛盾。
1.2 扩大培训规模,有利于提高培训效率 据统计,目前在高校教师队伍居于主体地位的是中青年教师,他们正处于成长发展阶段,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都亟需提高。而当前,随着高校专业设置的不断细化,以及专业课程数量的不断增加,高校现有的教师队伍已无法满足其教学课程发展的需要,承担具体教学任务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因此,高校在组织教师培训上承担着越来越大的压力,其培训质量难以保证。而网络培训的出现,有效地缓解了高校现有基础资源与培训需要的矛盾,实现了各高校相同专业教师的同步培训学习,有利于学习目标的顺利完成。主讲教师与参训教师可以在异地进行即时交流,大大扩大了受众面,提高了培训效率。
1.3 主讲教师水平高,有利于优质培训资源共享 主讲高校网络课程的教师主要为国家精品课程的主持者,国家骨干级教师团队的组成人员,专业阵容强大,教学经验丰富。他们以广博的学识、睿智的思想、精炼的语言和对教育的炙热情怀精心组织教学内容,引导参训教师树立全新的教学方法及理念,并使参训教师享受到了主讲教师对知识的智慧解读,有了对人生的深刻感悟。
2 进一步搞好高校教师网络培训的策略
高校网络培训极大地提高了高校教师培训工作的效率,解决了专业教学人才队伍培养的难题。但总体来看,目前的网络培训仍然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无法满足教师个性化的培训需求、难以保障资源的开放性、缺少后续服务支撑等,网络培训依然任重而道远。
2.1 以人为本,实施个性化培训 高校要重视培训前的培训需求调研工作,将培训对象的需求作为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要了解他们的实际需要,解决他们在教学科研活动中遇到的现实问题和困惑,增强教师培训的吸引力;又要研究他们的潜在需求,并据此设计科学的网培发展规划,进一步拓展网培发展内涵。要彻底转变传统培训自上而下的灌输式培训方式,在充分调研不同地域、不同类别高校及其教师发展特点的基础上,实施个性化培训,以教定培,按需施训。
2.2 协同创新,提升培训综合效益 积极进行教师培训机制创新,是高校教师培训的时代要求,体现了继承与发展的统一。因此,高校要组建一支专业精干的培训设计团队,加大资源库开发力度,建设与高校课程数量相当的、能够满足教师不同成长阶段进修学习的培训课程体系,邀请更多名师大家担任主讲教师。同时,高校还要组建一支技术过硬的保障团队,建设全国性网络支撑平台和体系,确保网络畅通稳定,为培训保驾护航,支持和辅助高校开展大规模教师培训。网培中心应适时探索与各省市分中心更加广泛的合作,根据各省市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不同需求和培训实力,为其制定更加符合各自特点的培训项目,指导其充分利用现有网培平台开展培训工作,提高分中心师资培训综合效益。
2.3 转变观念,推动教师专业发展 转变培训理念,是切实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客观要求,体现了教师培训数量与质量的统一。高校培训是面向全体教师开展的,要积极关注教师的全面发展,积极利用网络教育培训资源,充分发挥远程教育手段在教师培训中的作用,建立健全培训管理和考评制度,引导更多的教师参与进来,不断扩大培训范围和覆盖面。网络培训交互性强,形式灵活,能够满足教师个体发展需求。因此,高校教师要主动追求发展,积极参加培训,不断提高专业化发展水平。
篇7
(一)高校教师海外“浸入式”培训的原因
高校教师海外“浸入式”培训,顾名思义,就是将高校的老师派到海外,融入外国人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在这个过程中,和外国人进行广泛的交流,从而在这个过程中达到培训的目的。这样的培训方式不同于之前的海外学习的培训方式,它很好地适应了现代社会对于教育培训环节的高标准、严要求,希望是能够实实在在在这个培训中是有所变化的,而并非只是简简单单的走个过程的。
(二)高校教师海外“浸入式”培训的作用
高校教师在海外“浸入式”培训的过程中,首先口语水平得到很大提高,和当地人一起工作生活,因为时时刻刻交流的需要,锻炼标准口语的时间大大增加,这样在潜移默化中口语水平不断得到提升。另外,在这个海外的“浸入式”培训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更加彻底和全面地了解到对方国家的教育制度的建设和教育理念的变化。在每天相处的过程,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了解和学习,而且相处的时间越长,那么相互之间的感情也就会越深,也就意味着相互之间的隔膜和障碍也就会越少,自然而然沟通的效果也是越好的。
二、高校教师海外“浸入式”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教师海外“浸入式”培训中,课程安排时间和进度不太合理
在高校教师海外“浸入式”的培训中,外方容易按照自己的教育习惯和教学理念来安排时间和进度,但是因为两个国家在教育习惯和教育理念上都是有很大差异的,所以难免会出现中方教师去海外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而且这种情况非常普遍。比如,在中国高校课堂上,老师讲的东西较为深入,方便学生去理解和?W习,但是在国外,老师则是讲得很浅显,希望学生们多去自我领悟,这样在两国的教育交流的过程中就容易出现问题。
(二)高校教师“浸入式”培训中,课程有重复现象,不太深入
国外高校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容易出现重复讲授的现象,而且讲的东西不够深入,这样就容易失去高校教师去“浸入式”培训的意义了,对于两国之间的教育文化的交流都是没有帮助的。比如在文化的交流中,只是讲授同一种的文化,而对国家存在的其他文化不去讲授,这在一定程度上会让外来的高校教师产生错觉,觉得这个国家只有这一种文化,容易在文化交流中产生误区,引发不好的影响。
(三)高校教师“浸入式”培训中,中方教师容易扎堆,不易与外方交流
在高校教师“浸入式”的培训中,因为都是在外国,所以中方的教师习惯在自己的圈子里面交流。只是这样的交流对于两国的教育交流是没有任何的帮助的。因为在自己的圈子里,无论怎么交流,东西和国内的东西没有什么多大的区别的。反倒是如果和国外的教师多多交流的话,那么学到的东西和得到的帮助就会更多,收获也会更大。这种情况反映出中国文化中“重群体”的这种文化特征,在中国文化中,群体是被放大,个体是被压缩的,强调个人要服从集体,少数要服从多数,这在一定程度上压抑了一些个人的天性,也压抑了一定的个人意志。这在很多国家的文化中都是很难被接受的,但是这也是中方教师扎堆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是他们寻求安全感的一种自然诉求。
三、高校教师海外“浸入式”培训的建议和对策
(一)两国的高校教师都要注重改善自身的不足
每个国家都有自己国家的文化,这也就意味着每个国家在处理事情方面都会自己的原则和方法。既然是两国间的交流,那么两国的教师之间就要更多的注意自身所存在的问题,在不触犯自身的原则的基础上进行调整,这样才能更有利于双方之间的合作,要不然变成一次不愉快的合作的话,那么以后的合作就不存在任何的可能性了。另外,在交流的过程中,中国人因为自身的谦虚的性格和强调低调的文化传统,总是表现不怎么爱说话,也不怎么主动发言,这样容易引发外方的误解,以为我们对这个不感兴趣,其实不然。只是我要在之前进行充分的沟通,大家互相理解,还是能够进行很好的交流和合作的。
(二)两国的高校教师都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两国的高校教师在相互交流的培训之间,也要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比如,外方在邀请我们的时候,要充分了解我们国家的教育习惯和理念,相互协商着来安排课程时间和内容进度。这样外方讲的放心,我方听的也舒心。另外,我方也要做好和外方在生活工作中充分交流的准备,不要老是集中在我方自己的一个小圈子里,这样既不利于双方在教育方面的沟通交流,而且还容易让外方产生误会,以为我们并非是诚心来学习的,同时觉得我们国家的人不容易相处。
(三)两国的高校教师要转变观念,同时注重提升自身技能
两国高校教师一方面转变观念,了解到两国国家的文化差异是很正常的,是可以被理解的。在发现两国的文化差异的同时,注重去发现两国在核心思想和核心内涵方面的相似的地方,,共同发展。另一方面,两国的高校教师都要注重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既然是沟通交流,那肯定是会在一个陌生的地方和一群陌生的去交流,这样才能收获最大。在这个过程中,要想能够快速的融合,让彼此都能畅快交流,共同发展,那么就要提升自身的适应能力和交际能力。
(四)加强海外高校教师培训的评估工作
为了能在高校教师的培训交流中更好地了解实际培训的效果,那么就需要建立一套科学严谨的关于海外高校教师培训的评估体系。让高校教师海外培训的效果能够得到量化,从而从中发现优秀的和较差的。从而更有选择性去奖励或惩罚。这样能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海外培训资源的浪费。对评估工作也可以是双向的,对培训的学校,可以评估它的课程安排,教学水平,日常管理还有培训效果等等,对于培训的高校教师来说,则可以评估学习效果,任务完成的情况。没有一套完整规范的评估体系的话,那么高校教师的海外培训的效果可能就远远不理想了。
四、结语
篇8
关键词:高校;新入职教师;教学发展
doi:10.16083/ki.1671-1580.2016.01.012
中图分类号:G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6)01-0059-03
高等教育井喷式的发展造成了高校师资的短缺问题,为了解决高校师资问题,各大高校积极引进青年教师,使得青年教师在高校教师群体中的比率不断攀升,青年教师成为高校教师的主力军。据教育部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普通高校专任教师年龄在29岁及以下的教师人数为236347,占总体的15.8%,30~34岁教师人数为364180,占总体的24.3%,34~39岁教师人数为266353,占总体的17.8%,统计上述数据所得40岁以下教师占普通高校专任教师的57.9%。
高校新人职青年教师承担的课时量重,有资历的老教授将时间集中在课题研究上,给本科生上课的教学任务就压在了青年教师身上。许多新人职教师从进入学校工作的第一学期开始,就走上讲台,承担起一定的教学任务。青年教师的教学任务过重,这不利于本科教学质量的提升,同时也降低了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热情度。处于职业发展起步阶段的新人职教师,繁重的教学责任和专业研究之间的冲突成为他们工作压力的主要来源。同时,高校新人职教师大多是非师范类毕业的博士生,在研究生学习阶段缺乏相应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能力,缺乏教学经验,在没有充分做好准备的情况下开始其教学生涯,使新人职教师的教学工作遭遇一系列问题和挑战。
而在科学研究上,高校青年教师的科研成果目的十分明确地指向专业技术职务的晋升。青年教师在新人职期间,教学任务繁重,能用在科研上的时间相对较少,但在职务晋升时,科研成果的要求又占相当重的比例,这就导致了青年教师的教学和科研不平衡。同时,青年教师申请课题难、申请经费难等问题限制了科研发展。针对上述教学和科研问题,高校以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为实施平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来促进青年教师尤其是新人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学研究水平的提升。
一、当前高校新入职教师培训的主要方式
1.新入职教师培训
对于高校新入职青年教师来说,首要的是适应学校环境并能够顺利的完成由学生到教师角色的转变。针对处在适应期的新人职教师的特点,大多数高校的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项目名称各异的新教师入职培训,如新任教师教学培训班、新教师研习营、新任课教师培训等,培训时间也各有差异。各高校新人职教师培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师德师风、学校育人理念、学校文化传承等教学适应方面的培训,旨在帮助新人职教师熟悉学校教学文化和教学传统,使新人职教师能够尽快融入到教学环境中;培训的另一方面主要是教育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学经验分享,教学能力提升偏重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育技术运用等方面,目的在于帮助新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学经验分享则主要由一些优秀资深教师分享相关教学和科研经验。新教师入职培训旨在通过一系列教学技能培训、教学观摩后提升新人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
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该校为了把握好人职1至2年这一高校教师发展的关键期,从2014年9月起试行新人职教师教学准入制度。该制度分两阶段实施:第一阶段为新教师培训阶段,在秋季学期展开,具体活动由校史校情培训和教师素养与教学能力提升培训两部分组成,由人事处和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实施负责;第二阶段是考核阶段,在春季学期开展,由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专家进行,分为教学能力和教学素养提升两个模块,目的在于促进新教师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掌握最新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提高信息化教学技能,从而进一步提高新人职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促进新人职教师迅速发展,使之能够从容应对高校教师发展的趋势。教学准入制度规定新人职教师须在培训后以“微格教学”的形式展示其教学基本功,经相关学科专家考核合格后,才能够从事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去。同时,学校会把青年教师的岗前培训成绩和参加教师教学发展活动的情况纳入其教学奖励评定和专业技术职称晋升的考核范围内。
2.新人职教师助教制度
为了帮助青年教师迅速适应教学工作,保证教学质量,不少高校实行新教师助教工作制度。如中国人民大学规定新教师助教制度每学年组织一期,每期为时一年。新教师入校后的第一学年,原则上不承担教育教学任务,但需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新教师岗前培训活动,完整地旁听两门及两门以上课程,深化其在博士研究学习阶段形成的科学研究成果。北京师范大学规定新人职教师须在第一学年担任一门课程的助教工作,课时应不低于32学时,对于因为专业或者课程原因而无法担任课程助教的新教师,须观摩一至两门课程,课时不应低于64学时,新人职教师在助教工作合格后才能够独立承担本科生教学工作。
3.新人职教师导师制
高校新人职教师的教学辅导老师是根据教学工作需要、新教师研究方向和研究兴趣等因素通过一系列程序严格选拨出来的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资深教师,其主要职责是担任新人职教师的入门导师,承担培训任务,编制新教师培训计划,实行“一对一”指导模式,对新教师进行有计划的系统辅导,传授教学经验。高校新人职青年教师由于入职时间短、对教学工作不熟悉等原因易陷入孤立状态,入门导师的出现,为新人职教师的生活和工作方面提供了周全的支援。
4.建立青年教师教学成长档案袋、影像资料库
青年教师教学成长档案袋的意义在于通过真实资料数据的记载,如实呈现出青年教师教学改进和积累教学经验的过程,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青年教师教学成长影像资料库是学校为了满足不同教师的个性化学习要求,利用多媒体视频摄制系统,用预约的方式为教师提供免费拍摄以及制作典型教学案例的服务。厦门大学教师发展中心为教师拍摄课堂教学录像,拍摄时间分散在新人职教师入校当年第一次课、最后一次课和入校后第二年以及第三年。中心以网络评议的形式委托相关学科专家对录像进行点评和总结,中心汇总意见后反馈给相关教师,其目的在于不断改进教学策略、提升教学质量。
5.青年教师教学沙龙、名师工作坊
教学沙龙活动主要是为全校范围内的教师开展专题研讨、分享成功的教学经验与先进的教学理念等活动提供平台。各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教学沙龙活动由各个学院轮流承办,活动主题自定,开展时间不定。名师工作坊利用学校内外的教学名师资源,主要以讲座形式开展各项主题活动,组织教师进行观摩和交流,工作坊鼓励教学名师和青年教师形成互助小组,小组内就教学问题进行交流和互助。
6.青年教师教学比赛
教师教学发展中心通过组织公开课形式开展青年教师教学比赛,目的在于为青年教师展示教学基本功、切磋教学技能、分享教学经验提供相互学习机会。例如:复旦大学青年教师教学比赛每两年举办一次,教学比赛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采用评委进课堂形式,比较真实地反映出参赛教师的日常教学状态;第二阶段评委结合教案设计对参赛教师进行现场点评,并对第二阶段比赛全程录像,供师生观摩了解。
二、高校新入职教师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1.新教师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发展指导委员会等组织的设立为高校新人职青年教师的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效平台,为新人职教师发展提供了组织保障。但是由于发展的不成熟,新人职教师的校本培训活动也存在一些问题。
目前各高校新教师培训活动的经费主要依靠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投入,私人教育基金会的投入有限,活动经费来源相对单一,活动经费十分有限,限制了校本培训活动的有效开展;从培养时间上看,高校对新教师的培养侧重于新教师第一年的见习期,培训活动主要以岗前培训为主,忽视了新教师发展的自主性和贯彻性;当前各高校开展的新教师培训活动从整体上侧重于教学发展活动,针对新人职教师的科学研究能力提升的活动有限,如厦门大学虽然设立学术休假制度,但是要求任教5年后才可申请,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新人职教师的科研发展。
2.新教师培训的改进对策
(1)拓宽经费来源,设置新教师发展专项基金
针对我国高校教师发展的经费现状,需要破除现行的发展经费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的局面。各高校应积极依靠本校学科优势,多渠道筹集教师发展经费,拓宽经费来源,为新人职教师的校本培训提供经费保障。同时在拓宽发展经费来源的基础上,增设青年教师教学研究奖励项目,加大项目的奖金额度和精神鼓励,激励新人职教师主动积极地投入到自身发展中去。
(2)丰富和完善新人职教师发展项目,重视新入职教师的个人发展
高校应设立丰富的新人职教师发展项目,开展项目时要充分考虑到新人职青年教师个人的发展意愿和职业需求,化被动培训为主动发展,调动青年教师自主发展的意识,从青年教师的发展需要出发选择适合他们需求的培养形式。丰富的新教师发展项目应该贯穿新教师发展的始终,根据不同阶段和水平新人职青年教师的发展需求各有侧重。同时,可以拓展新教师适应项目的范围,把新教师人职后面临的生活问题纳入进来。高校可以集中学校资源帮助新教师解决入职初期面临的工作和生活之间的问题,提供丰富的指导信息,为不同类型的教师提供差异性的服务。
篇9
高校教师学习培训心得1
20__年__学院高校青年教师培训于7月初在我校东校区行政楼三楼报告厅完成,高校青年教师培训是高校新教师培训的起点,是使青年教师较快达到岗位职责要求的一项基本职业培训和重要环节,对加强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技能的形成、职业道德的培养和教学水平的提高,保证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经过学习我充分的认识到,教师成长是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特性的提升。高校青年教师培训作为新补充的高校教师的职业培训,其质量和效果将影响年轻教师的教学效能,进而影响到整个教师职业生涯中对教师行为起调节作用的教师态度。把握新教师入职初期专业成长的特点和需要,构建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新体系,是高校人力资源开发的要求,也是新教师成长与发展的需要。
一、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师德,是指教师的职业道德,是教师应有的道德和行为规范,是全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道德修养的楷模之一。贵不在于“谈”而在于“行”。为人师表,教书育人。教师是社会的典范,人格的楷模,父母的替身,学生发展的引路人。所以教师应以其高尚而富有魅力的人格,以身示范。
俗话说说的:“老师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教书者必先修己,育人者必先律己。”所以作为教师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既要有脚踏实地,乐于奉献的工作态度,又要有淡泊明志,甘为人梯的精神境界,用自己高尚的品质感染学生。
二、加强与学生的沟通交流
在高校普遍存在一种现象,即与中、小学教育相比,高校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较少,这必然对教育目标的实现有着负面影响。而善于倾听与反思,是教师良好心理素质的体现,是高校教师与学生交流、沟通的有效手段,更是一种深受学生欢迎的沟通艺术。
另外作为高校教师还必须要懂得教育心理,一定要注意防止给学生提出过高的目标,或为学生增加太大压力。过高的目标、过大的压力不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只会增加他们的焦虑,带来妨碍个体终身发展的心理障碍。比如最近几年,接连出现高校学生跳楼事件,这不得不引起高校教师对学生心理教育与沟通的重视。
只有具备沟通协调的能力,才能够在教育的过程中,处理好各种关系,从而达到教育效果,了解学生的个人观与世界观,随时洞察学生中出现的新现象、新问题。
三、端正教学态度,提高教学质量
青年教师是高校中的活跃力量,是决定高等学校发展前途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提高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是高等学校管理的重要内容,大部分青年教师是非师范类学校毕业,刚走上教学工作岗位就站上讲台,缺乏必要的教学方法和实践教学经验,因而给学校整体教学质量带来影响。所以,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质量成为各大院校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根据自己的切身体会以及老教师所授经验,我认为高校教师提高教学质量应从如下做起:
(1)尽快完成从学生到教师身份的转变。教师应充分备课,广泛阅读教学资料,消除对课堂教学的胆怯,建立自信。
(2)增强自身的教学综合能力。除了熟悉教材内容精心备课,还需要潜心研究教学过程、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对所讲内容不断加工、改造、拓展知识面,引导学生触类旁通。在授课过程中,还应不断的调动学生听课的积极性、控制教学节奏和管理课堂等,提高教学组织管理能力。
(3)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要使学生学到的知识能够和身边的事情紧密结合在一起,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观察问题、分析汲取新知识以及科研创新的能力。
四、加强学术研究,提高科研能力
教学质量是一所大学的生命线,质量不仅保证生存,也是保证大学过得更好所必须的;科学研究则是一所大学活力的源泉,活力的丧失也可威胁到生存的基础。因此,会教书的教师是好教师,会进行研究的教师是好教师,既会教书又会研究的教师是更好的教师。
科研除了需要广博精深的专业知识外,还必须具备直观,灵感,能抓住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的能力,百折不饶的意志品质等。因此,作为一名高校教师,往往会在教学和科研的思维转换中,倍感身心的疲惫,尤其是教学工作量过大,教学压力过强的情况下,出现力不从心,无所适从的情绪,我也曾感叹做一个好教师好难。大多数年轻教师的科研包括我自己都处于较低水平,但科研的增长将会导致教学质量的提高,所以我们应毫不犹豫地投身到教学和科研中,在教学与科研的相互促进过程中不断完善自我。
根据自身的总结,在提高科研能力上有如下的体会:
(1)要明确阶段性目标,学会忍痛割爱。
(2)平时积累,尤其是利用课堂教学积累资料。
(3)勇于申报课题,先下手为强。
(4)随时准备,等待机会。
(5)动员一切可动用的资源,进行有效的公关。
总之,作为高校教师不能忘记教学是教师的天职,应记住仅能让学生更富有(知识)的教师是一般水平的教师;不仅能让学生更富有,还能让他们更聪明的教师是较高水平的教师;不仅能让学生更富有,更聪明,而且能让他们更高尚的教师是更高水平的教师。所以在有效促进教学和科研的同时一定要"以学生为本",不能忘了一个做教师的基本职责。
高校教师学习培训心得2
今年假期我有幸成为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员,心里特别高兴,因为这次培训给我提供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培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培训学习,聆听了专家的精辟讲座,积极参与了学员与学员、学员与专家间的互动交流,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冲击。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虽然我不能做到照单全收,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引领。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更新观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不是在书斋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为以学生为本,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当前,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必要的观念更新,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通过培训,让我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
我认识到了柳海民教授的优质教学的理想境界;学习了黄宝国校长的教学经验;尤其敬佩的是八十岁高龄的老教授刘茂森,这么大的岁数依然精力旺盛的传播教学理念,从讲授到板书都那么的精彩。所以我想教师除了一方面有丰富的知识外,更多地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格魅力,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教师要通过自身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道理,教师的价值应体现在道德情操与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完善统一上。必须教育民主化,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有尊严、学生也有尊严。每一个学生不管成绩好坏,品德是否有缺陷都有他的尊严,应受到尊重。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努力发现学生多方面的优点,欣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方能愉快地学习,健康的成长。在信息时代,教师很多方面的知识都可能不如学生,那么必须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相互学习的伙伴朋友关系,真诚地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通过此次培训,我在教学观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传统的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求,现行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科教与学的改革深化。通过培训,让我能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升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要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要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积极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总之,通过这培训,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这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同时我还将学以致用,将培训期间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高校教师学习培训心得3
作为一名刚走出校园的大学毕业生,现在再次走进校园,走进那个无比熟悉的教室,心中的激动难以按捺,只是唯一不同的是身份的转化,从坐在教室接受知识变成了站在讲台之上传授知识,我的内心是无比激动和骄傲的。为了使我们这些新教师们能尽快适应教学工作,学校特地将我们送到北京师范大学参加为期三个月的高校教师岗前培训。这次新教师培训内容丰富,包括对高等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法规概论和职业道德修养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
作为一名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年轻教师,虽然已经具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但在如何组织教学,如何最大程度地提高教学效果上,还感到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通过岗前培训几门课程的学习,收获很大,以前一些认识模糊的问题,现在搞清楚了,从前的一些情感体验,如今也找到了理论支持,更为重要的是,我深深体会到,教育确是一门艺术,一门大学问,值得我用一生的精力去钻研。通过培训,我得到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首先,本次的岗前培训最重要的是让我对教师这个职业有了全面的认识。
教师是文化的传递者。“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这是从知识传递的角度来反映教师的重要性。教书育人是教师的职业特点。就我从事的飞行教员最主要的工作任务是教授学员飞行实践技术,让他们能成为一名合格的民航飞行员。这也就是传道、授业。
教师是榜样。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正是这个意思,这里主要涉及做人的问题,学生都有向师性,实际上是做人的一种认同感。同时学生受教育的过程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教师的人格力量是无形的、不可估量的,教师要真正成为学生的引路人。
教师是父母。作为一名教师,要富有爱心,教师对学生的爱应是无私的、平等的,就像父母对待孩子,所以我们说教师是父母。并且,教师还要善于发现每一个学生的闪光点和发展需要。
教师是学生的心理辅导者。教师必须要懂教育学、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应了解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心理困惑和心理压力等,以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排解,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这也就是解惑。
作为一名飞行教员,由于行业的特殊性,加上军事化得管理,使得我们和学生可以说是朝夕相处,在飞行上又是一对一的教学模式。所以随时与学生保持者联系,只要学生有事,都应该及时在他们的身边。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引导学生,站在学生一生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负责。这是一名成功的飞行教员应该具备的。
其次,本次培训让我明白今后的教学除了技能以外,还应该讲究方法和策略。
在培训中,几位老师根据他们自己的实际经验给我们介绍了一些当好高校教师的要点和方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谈到教师的发展问题上,都强调了适时调整和更新自身知识结构、终身学习的做法;在谈到面对困难如何克服的问题上,各位老师们还提出了如何加强教师之间团结合作的方法;在教学教法经验方面,培训老师给我们上了一堂绘声绘色的课,通过这次课,我们认识到教师在上课过程中要多加思考,适时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艺术的眼光去对待教学,争取精益求精。并且高校教师应该与时俱进,自身就应该走在学术的前沿,将最前沿的知识带到课堂,传授给自己的学生,让他们在毕业后能很快的适应社会的发展。
最后,本次的培训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信心。
对于刚刚从大学校门踏出的我们,对新的生活、新的责任、新的角色多少有些怯懦,而本次培训中,培训指导老师也十分注意我们的这种心理的变化,他们的讲话,从头到尾始终贯穿一个中心,那就是充满对新教师的鼓励。鼓励我们要赶快适应学校的教学环境、生活环境和人际关系环境。鼓励我们要更加理性地认识社会,认识自己的角色,改变以往学生时期那种趋向感性或者说是浪漫的生活态度。鼓励我们要做一名能够不断适应新知识新问题新环境的老师。
篇10
高校教师学习培训心得1
“教师”一个平凡而又伟大的职业,在经过了开学前的一次新教师培训之后我终于踏上讲台成为了一名教师。那时的兴奋难以言表因为终于可以站在讲台上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把自己所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转眼间三个月过去了,我也渐渐体会到了作为一名教师的酸甜苦辣。
这次组织的新教师培训,对我们都非常有意义,因为我们工作过了就能有切身的体会。短短的五天培训非常短暂宝贵,内容涉及很多:有新时期师德行为规范培训,教科研、班主任工作、少先队工作专题讲座,还有安吉县有效课堂规范年综述及学生心理辅导与家庭教育的讲座。
在参培的5天时间里,我们过得充实而有意义。班主任把我们的生活、学习都安排得井井有条,考虑锝非常详尽周到。使我感受到了一个大家庭的和谐温馨。专家们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精神大餐。我从中汲取了更多的营养。变得更加有精气神了。
一、认真学习教学规章制度、常规和教学方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虽然在来到师专以前,我已经积累了许多的工作经验,但是做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一名高校教师,对其中的许多工作规范和制度还是十分陌生的。教导处的纪勇平处长给我们详细介绍和讲解了我校的相关教学规章制度、常规和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年来的许多相关事例作为典型范例。这些都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同其他的工作部门一样,同样有着很多的规章制度要遵守,同样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我认识到,作为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必须坚持教学领域的社会主义方向,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要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品德于教学之中。同时,要严格教学规范和坚守学校的各种教学规章制度,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二、对学校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也对自己选择人民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
在这次培训的开学典礼上,学校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我们加入到师专这个大家庭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也介绍了学校未来的美好蓝图,并且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培训的任务。这些都使我更加对我们学校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也坚定了自己扎根于人民教育事业、扎根于我们师专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的信心。
三、观摩课堂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到了差距,也找到了改进的方向。
这次培训又安排了两次课堂观摩。虽然是不同的专业,但是教学的方法是相通的。从观摩教学中,我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到了自己的差距,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四、认识到高校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
从前作为一名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对如何才能够不仅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且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是缺乏认识的。郑伟鹏老师以他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做了一次生动的报告。他从高校教师的构成、对高校教学概念的认识、教学观念的转换、大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特点、大学教学过程的
基本特点等几个方面做了全面和深刻的总结。通过听讲和自己的认真体会,使我对高校教师的内容和特点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确实感到受益非浅。
我认识到,高校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简单的讲授,而是一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从群体型到个性型的转变,从权威型向民主型的转变。这些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学习。
大学课程内容有着许多的特点,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前沿性,二是探究性,三是智能性,四是方法性。
作为大学的教学过程,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教师有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有独立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教学技巧的掌握。
我体会到要作为真正合格的高校教师,确实要付出自己艰巨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丰厚的回报。
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我还有许多地方要学习,我将以老教师们为榜样,恪守教师的职业道德,刻苦钻研。在教学中,我会努力去工作,丰富自己,让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而在生活中成为他们的朋友,争取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
高校教师学习培训心得2
今年假期我有幸成为省级骨干教师培训班的一员,心里特别高兴,因为这次培训给我提供了再学习、再提高的机会。培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通过培训学习,聆听了专家的精辟讲座,积极参与了学员与学员、学员与专家间的互动交流,每一天都能感受到思想火花的碰撞、冲击。专家的教育教学理念、人格魅力和治学精神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中。他们所讲内容深刻独到、旁征博引、通俗易懂、生动有趣、发人深省。虽然我不能做到照单全收,但他们先进的教育理念、独到的教学思想、全新的管理体制,对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无不起着引领和导向作用。这次培训之后,更增添了我努力使自己成为科研型教师的信心,给了我们强烈的感染和深刻的理论引领。下面是我在培训中的几点心得体会:
一、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更新观念。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广泛运用,“教书匠”式的教师已经不适应时代的需要了,这就要求教师既不能脱离教学实际又要为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而进行的研究,不是在书斋进行的研究而是在教学活动中的研究。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教育家的方向努力。以教师为本的观念应当转为以学生为本,自觉让出主角地位,让学生成为主角,充分相信学生,积极评价学生。当前,面对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要想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没有必要的观念更新,课程改革是难以实现的。在实施课堂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将书本上的有限知识传授给学生,而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年龄特点来认真研究,探讨课堂教学的方式,方法。要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自己的课堂教学。同时还要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要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二、通过培训,让我思想认识得到了提高,灵魂得到了净化。
我认识到了柳海民教授的优质教学的理想境界;学习了黄宝国校长的教学经验;尤其敬佩的是八十岁高龄的老教授刘茂森,这么大的岁数依然精力旺盛的传播教学理念,从讲授到板书都那么的精彩。所以我想教师除了一方面有丰富的知识外,更多地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格魅力,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教师要通过自身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道理,教师的价值应体现在道德情操与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完善统一上。必须教育民主化,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教师有尊严、学生也有尊严。每一个学生不管成绩好坏,品德是否有缺陷都有他的尊严,应受到尊重。教师要发自内心地爱学生,努力发现学生多方面的优点,欣赏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学生只有感受到老师的爱和尊重,方能愉快地学习,健康的成长。在信息时代,教师很多方面的知识都可能不如学生,那么必须放下架子,与学生建立相互学习的伙伴朋友关系,真诚地向学生学习,教学相长、共同进步。通过此次培训,我在教学观上有了一定的转变,不能为了教书而教书,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是为了最终达到不需要教,为了达成这个目标,教学不光是简单的传授知识,要重在教学生掌握方法,学会学习,不能只让学生“学到什么”还让学生“学会学习”,学生掌握了方法,终身受用,可以自己获取知识,除了学习,还要注重启迪学生的智慧,给学生充分的空间、时间,发挥出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三、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作为一名教师,要坚持不断地学习,积极进行知识的更新。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教育现代化工程的不断推进,当前以多媒体与网络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的迅速兴起,正猛烈地冲击着各学科的教学。在网络理论下知识突破了原有书本的限制,教学观念,教学主体,教学方法,教学过程和教学形式都发生根本改变。传统的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新课改的需求,现行的教育要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合作,学会实践,学会创新。教师应与时俱进,适应时代的发展,做好自己的角色定位,充分利用网络环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促进学科教与学的改革深化。通过培训,让我能以更广阔的视野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工作,让我学到了更多提升自身素质和教育教学水平的方法和捷径。“爱”是教育永恒的主题,我们知道了怎样更好地去爱我们的学生,怎样让我们的学生在更好的环境下健康的成长。作为一名骨干教师,我们要以扎实的作风潜心实践,坚持不懈;要以自觉的精神对待学习,不必急功近利,心浮气躁;要以务实的心态思考问题,力求兼收并蓄,博采众长;要以独特的眼光大胆创新,做到不拘一格,匠心独运;要不断完善自己多元而合理的知识结构,保持积极而健康的心理品质,逐步形成巧借外力的综合素养,让自己的工作、生活与学习始终处于一种研究的状态,让自己的生命处于不断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之中。
四、通过培训,让我深刻地认识到必须积极加强课程改革,做课程改革的实践者。
课程改革现在虽然还处于探索阶段,许多未知的领域需广大教师去进行认真摸索和总结。经过这培训,认识到每一位教师都应积极参与到课程改革中去,不做旁观者,而应去推动它朝正确方向发展,做一个课改的积极实施者。身为老师,要把握新课改的动态、要了解新理念的内涵、要掌握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要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反思,不断地研究,厚实自己的底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适应教育改革的步伐。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实践中,我将静下心来采他山之玉,纳百家之长,慢慢地走,慢慢地教,在教中学,在教中研,在教和研中走出自己的一路风彩,求得师生的共同发展,求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在这里,我突然感到自己身上的压力变大了。要想不被淘汰出局,要想最终成为一名合格的骨干教师,就要不断更新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理论水平、教育科研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等。这就需要今后自己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努力学习各种教育理论,勇于到课堂中去实践,相信只要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定会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总之,通过这培训,我开阔了视野,学习了很多的教育教学的新理念,新思想,从思想上受到了极大地鼓舞,这将为我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作为骨干教师培训对象,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断地学习理论知识,用理论指导教学实践,研究和探索教育、教学规律,把科研和教学结合起来,做一个研究型的教师,使自己具有教学知识方面的前瞻性。同时我还将学以致用,将培训期间学到的新知识、新理论尽快地内化为自己的东西,运用于教育教学过程中去,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及时地为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出谋划策,切实担负起教师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在工作中起到骨干教师的引领作用。
高校教师学习培训心得3
这次教师培训的内容十分丰富,理论上包括对教学规章制度、教学常规、师德、大学教育的常识和特点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学习,实践上包括观摩有着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师的教学示范课和新教师的现场教学示范课。通过认真的培训和自己的学习,获得了很大的收获,现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一、对学校的前景充满了信心,也对自己选择人民教师的职业无怨无悔。
在这次培训的开学典礼上,学校领导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我们加入到师专这个大家庭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也介绍了学校未来的美好蓝图,并且勉励我们努力学习,认真工作,完成这次培训的任务。这些都使我更加对我们学校的前途充满了信心,也坚定了自己扎根于人民教育事业、扎根于我们师专这片充满希望的热土的信心。
二、认真学习教学规章制度、常规和教学方法,做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
虽然在来到师专以前,我已经积累了许多的工作经验,但是做一名人民教师,尤其是一名高校教师,对其中的许多工作规范和制度还是十分陌生的。教导处的纪勇平处长给我们详细介绍和讲解了我校的相关教学规章制度、常规和教学方法,并结合多年来的许多相关事例作为典型范例。这些都使我深受教育和启发,我认识到要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如同其他的工作部门一样,同样有着很多的规章制度要遵守,同样要付出艰巨的努力。
我认识到,作为高校教师,要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必须坚持教学领域的社会主义方向,要以教书育人为己任,要将传授知识和思想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思想品德于教学之中。同时,要严格教学规范和坚守学校的各种教学规章制度,防止教学事故的发生,从而确保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
三、认识到高校教学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摸索。
从前作为一名学生,对教师的工作一直十分崇敬,但是对如何才能够不仅成为一名合格的教师,而且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还是缺乏认识的。郑伟鹏老师以他丰富的教学经验为我们做了一次生动的报告。他从高校教师的构成、对高校教学概念的认识、教学观念的转换、大学课程内容的基本特点、大学教学过程的基本特点等几个方面做了全面和深刻的总结。通过听讲和自己的认真体会,使我对高校教师的内容和特点的认识从模糊到清晰、从茫然到豁然,确实感到受益非浅。
我认识到,高校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教与学的相互关系,是一个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活动,教学并非只是教师简单的讲授,而是一个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能动作用的有机统一。
作为新世纪的教师,需要有一个教学观念的深刻转变,包括从封闭性向开放性的转变,从群体型到个性型的转变,从权威型向民主型的转变。这些都要经过艰苦的努力和学习。
大学课程内容有着许多的特点,具体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前沿性,二是探究性,三是智能性,四是方法性。作为大学的教学过程,也是一门艺术,它不仅需要教师有专业的知识,还需要有独立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教学技巧的掌握。我体会到要作为真正合格的高校教师,确实要付出自己艰巨的努力和辛勤的劳动,只有这样才能收获丰厚的回报。
四、观摩课堂教学,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到了差距,也找到了改进的.方向。
这次培训又安排了两次课堂观摩。虽然是不同的专业,但是教学的方法是相通的。从观摩教学中,我再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找到了自己的差距,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许多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
总之,这次新教师培训虽然是安排在学期之中,时间紧,任务重,不可能有太多的时间和次数,绝大多数教师都是在紧张的教学工作之余来参加培训的。我通过这次培训,总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总感到还有许多需要学习的地方。确实,作为一名新教师,要学习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不过我有信心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和学习,尽快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尽快的能够胜任自己本职的教学工作,从而真正成为一名合格乃至优秀的高校教师,为我们国家的教育事业,为我们师专的发展壮大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高校教师学习培训心得4
为期一个月的新教师岗位培训结束了,通过这次教师培训学习,我受益良多,了解到了身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应该掌握哪些业务知识,如何提高自身素养。
通过这次培训,我懂得了教师应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还要帮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合作”、“学会生存”,使他们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勇于开拓创新的品质,成为适应新时代需要的全面发展的人。实验小学仇老师对教研工作常规和教学工作常规做了发言,从新课程理论到教师的成长渠道等方面深入具体地向我们做了讲解和阐述,不仅帮助我们解除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困惑,更为我们在教育教学的长足发展指明了方向,使我们懂得求知是一名教师成长的先决条件。求知首先要求教师应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学生一碗水,教师一桶水”的观念已不适应现代教师的要求,“以人为本”的现代教育观要求教师应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给学生一桶新鲜的“活水”。另外教学还应注意总结教育教学实践经验,不论是在集体备课还是在教研活动中,应学会汲百家之所长,为我所用。在与学生交流互动中,了解学生喜好,洞察学生心理。在参与班级和学校的各种活动中,虚心学习他人管理组织学生方面的“灵丹妙药”,争取在工作中少走弯路,减少失败,提高工作效率。以下是我在培训期间对教师这个职业的几点看法:
一、注意自己的仪表修养,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仪表主要包括衣着发式、修饰打扮等,是教师站在学生面前的个人的外部形态。仪表美是教师职业特点的必然要求,衣着打扮是仪表的主要组成部分。仪表打扮如何,自然影响仪表美。基于对教师职业的特殊性的认识,教师在衣着的具体选择上,需要适当照顾到这样一些方面:
1、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
2、根据自己的性格。
3、根据自己的年龄特征。
4、根据周围环境特点。
5、根据教育教学对象。
第一印象是指初次见面时所形成的对一个人的印象。良好的第一印象会使学生感到亲切,学生喜欢教师,对所授的课也格外喜欢。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对教师威信的形成有重大影响。在师生初次见面时,学生往往特别敏感,对教师的一言一行都能引起高度的注意,所以教师与学生的初次见面,特别是头几堂课给学生留下的印象,往往是非常深刻的。怎样给学生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呢?要仪表得体,举止庄重大方,言谈文明礼貌,富有表情,神态自然,态度诚恳,守时守信,乐观向上等。
二、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主导力量。
教师道德品质不仅是教师自身的行为规范,而且还是作用于学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与否,关系到到素质教育能否得以正确顺利地实施。通过这次的学习,我对师德的含义有了更深一层的体会。
三、教师必须有高尚的品德。
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是培养、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质将直接影响下一代的成长。在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既要把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传授给学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使学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长发展。因而教师必须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纯洁美好的心灵。在工作中,教师要安贫乐教,甘于奉献。必须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将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说的“捧得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四、教师对学生要有一颗慈母般的爱心。
教师对学生慈母般的爱心应来自对教育事业的无限忠诚,对教育事业的强烈事业心和高度责任感。教师的母爱精神具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彻底地化解学生的逆反心理和对抗情绪,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主观能动性。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如像母亲一样,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帮助学生,对差生不嫌弃,不歧视,给他们多一点爱,就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在学习上有无穷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师的成功经验都证明了母爱力量的神奇作用。
五、教师要不断更新充实自己的学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