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工作范文

时间:2023-03-19 13:30: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会计基础工作,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会计基础工作

篇1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0-0127-02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会计基础工作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基础工作是指关系到所有经济活动表达出的文本,其合法性、真实性和规范性就是会计基础工作,因为它们最终会通过各种形式、采取不同时点汇集而成会计信息。狭义的会计基础工作是指与会计专业工作直接相关的外部法律凭证、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披露会计信息之前的内部专业处理手段的运用与合成。简单地讲,即表现为凭证、账簿、卡片、报表、印鉴、签字与签章。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特点

1.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广泛、而且与单位内外各项经济活动密切相关的工作,从基本的借款、报销等日常活动就能发现任何一个环节的差错即可导致无功而返,如支票印鉴齐全、数额正确与否;发票项目填写齐全与否等等。

2.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政策性强、带有一定的技巧性的工作,如果从每一项经济开始即进行政策咨询和策划,可以规避很多外部干扰或事后算账,最大限度地保全所内各方经济利益。

3.会计基础工作是一项以事实为依据,真实、完整、合规合法反映记录经济信息的工作,会计基础工作应以真实的经济事项为依据,按照有关工作业务流程,符合相关内外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要求,全面的反映经济信息。

二、会计基础工作的作用

1.提供了会计人员在从事会计工作时所应遵守、执行的标准。由于行为规范通常规定了何者可为、何者不可为,何种行为有效、何种行为无效,这就为行为人提供了一个事前的判别标准的行动指南。例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明确会计人员工作调动或离职移交的相关工作要求。

2.确定了对会计行为进行评价、监督的依据。行为规范不仅是行为人执行的事前标准,也是对其进行事后监督评价的尺度和依据。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对各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进行管理、指导、监督检查、评价的基本依据。在这个意义上,它还起到了降低当事人与监督评价方的交易费用、节约监督成本的作用。

3.提供了会计行为优化的一种激励机制。由于行为规范往往内设了一定的奖惩机制,为当事人对各种行为的结果提供了一种稳定的预期,他们据此计算风险值并权衡利弊,然后根据趋利避害原则做出选择。《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中提出的奖励与惩罚的合并适用,无疑增强了该项行为规范的激励功能。

三、会计基础工作存在的问题

1.法律意识淡薄,职业操守不强。部分基层会计单位的会计人员对国家现行或者修改的会计法律法规不熟悉,相关的法律观念淡薄,常常会出现违反会计法律法规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妨碍了会计工作的开展。张某在担任会计工作期间,以个人名义在某邮电局开立账户用于存放单位版面费收入,除用于单位的相关支出外,还将存款中的一部分用于个人使用,显然张某违反了公款私存和挪用公款两项规定。

部分单位领导对会计相关法律意识极其淡薄,存在家长式的管理作风,唯其意志开展会计工作,无视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按其决定往往会产生极恶劣的直接后果。某单位领导减少对投资公司的投资,将一部分股份变卖,收益收回后直接分配给当初投资“有功劳”的人员,未计入单位收入账,也没有履行相应的收益分配手续。

2.内控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目前企业已统一制定了内部控制制度体系,对现金、往来款、合同等进行统一的规范控制管理,但事业单位在这方面还没有统一,各部门、各单位内控制度的建设情况也大不相同,甚至存在部分单位对采购、借款报销等重要的控制制度未能制定,或是制定的制度严重缺乏操作性。如某单位固定资产采购由具体使用人员自行采购,单位财务和资产管理的人员不参与合同管理及验收管理,导致采购的资产没有履行政府采购程序,同时也存资产采购过程中发生了收受“好处”的情形。

会计岗位设置不规范,未能很好的执行会计人员内部牵制规范,监督职能弱化,会计人员在工作轮岗时未按规定的程序和内容办理相关手续,单位聘用不具有会计资格证书的人员担任会计工作,这样的漏洞往往就会导致个别人钻空子,发生违法违纪的行为。部分单位由于体量较小,只配备少量的会计人员,甚至有的单位只有两名会计人员,这样很容易导致岗位之间缺乏牵制,因为此类情况发生的挪用公款的情况也屡有发生。某幼儿园聘用临时工,在收取孩子伙食费时,利用市场上购置的收据,采取收款不交财务等做法挪用公款。

3.业务处理不规范,信息处理不准确。核算等日常管理存在很多不规范的情形,如原始凭证的取得和填制不符合要求,会计记录不清晰,会计业务处理不规范等。在检查过程中发现原始凭证的完整性和合法性存在的问题较多,如:跨年度较久的原始发票、发票无单位名称、印章不齐全、大小不符、缺少附件张数记录、冲销借款缺少借款收据等;会计凭证摘要简化,不能说明事由; 更正凭证说明不清晰,不按照规范进行操作,随意性强;记账凭证上会计主管、记账、出纳、审核、制单人的签章不全,记账凭证中有空行的,未划线注销等。

财务会计报告内容不真实,反映信息不准确。比如报表内容不完整,对有关会计指标有意无意地计算错误;有的报表调整修改后,未及时更正原始记账凭证和会计账簿,造成账表不符;没有定时的报告制度沟通,会计信息非专业制造,导致账簿实有记录与专项报表数据不同;有的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向有关部门提供虚假的会计报表。

4.会计监督不到位,管理控制不严格。在会计审核和复核的过程中,监督管理的职能履行不到位,监督管理人为因素较多,监督的尺度不统一,对相关制度的把握不到位,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完整,从而影响到宏观政策的把握和判断,对整体经济管理带来影响。

会计监督受客观因素的影响也较大,单位的管理者和经济业务的实际执行者对会计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一些要求违背了会计的基本政策规定,但出于工作岗位和业绩考核的考虑,会计在监督过程中不得“适度”放宽要求,妥协处理经济业务。

四、如何做好会计基础工作

修订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现行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1994年制定的,会计工作发展到今天,很多内容、方式、要求和管理程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规范中的部分已不适用或是与管理要求不配套。进一步完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及相关会计政策,从政策层面约束会计人员的行为,增强管理意识,提升会计工作依据基础。

加大普法宣传力度,加强道德素质建设,在思想意识上建立正确的价值观,主动参与管理和提升个人素质。在信息发达的今天,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法律法规的宣传,可针对不同的层面和不同的人群进行宣传,可通过多种形式的案例教学,现身说法,在宣传政策的同时,广泛建立风险意识和责任意识。

建立约束机制,规范会计业务行为。约束应是多层次全方位的约束,在会计业务实施过程中:一是解决单位管理体制方面的缺陷,建立单位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从程序上规范行为;二是加强对领导的行为约束和管理,避免会计人员为了自身利益或迫于压力,人为的干预会计行业,掩盖了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三是加强会计人员行为的约束,公平公正、符合要求的处理好会计业务,提供真实、完整的财务会计信息。

提升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道德水平,加强诚信建设。要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要求,对广大财务人员进行业务培训,使其知识不断更新,熟练地掌握会计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标准。加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提高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和守法意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管理制度。

加强监督管理,建立完善激励制度。建立健全内部会计监督制度和内控制度,加强核算流程和监控和会计核算的监督,推进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合理地设置会计岗位,实行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和监督机制;将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评价纳入单位年终业绩考核,营造出爱岗敬业、诚实认真的工作氛围;建立对会计主管人员的约束机制和问责制,保障会计人员工作的独立性;规范会计、审计等社会中介机构行为,避免不正当竞争对会计工作产生的不利影响。

篇2

关键词:岗位轮换;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地进行轮换。”任何一家企业的财务人员,如果一直待在一个岗位上,不但会产生腻烦心理,同时也无法了解企业的整个财务流程,而且也无法满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规定。企业通过对财务人员进行岗位轮换,不同岗位的历练,让每一个财务人员都有机会了解企业的财务流程,有机会成为一个相对的复合型人才,同时也能达到企业自己培养高层次财务人才的目的。

一、会计人员岗位轮换的作用

1.有利于会计人员业务全面发展

企业无论在业务规模,还是市场占有率方面都在不断扩大,相应的就要求岗位设置和职责更明确,更专业化,财务人员由于工作的特殊性,岗位设置更是越来越规范,不相容岗位不能互相兼任,管理规范的大企业财务人员只能熟悉自己的岗位工作,非常不利于财务人员的成长和专业技能的提升。随着企业对财务人员要求的提高,财务人员必须不断成L,成为复合型的财务人员,通过岗位的轮换,为财务人员提供学习和锻炼的机会,同时有利于会计人员业务全面发展和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

2.有利于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第十三条规定:“会计人员的工作岗位应当有计划的进行轮换。”企业如果想要更好的发展,不但要有自己完善的各种制度,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和规范也是必须的要求,只有在法律法规的范围内进行生产和经营才能更好的发展。财务人员按照国家的相关要求进行轮岗,不单是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一环,同时,也能促使企业的财务工作不断科学、合理、合规,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

3.有利于提高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防范财务风险

会计人员违法违纪现象频发,除了社会环境影响及会计人员本身素质不高外,常年不“挪窝”也给他们提供了可乘之机。会计人员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在经济利益驱使下容易弄虚作假,产生舞弊。会计人员岗位轮换的过程,实际上也是员工之间相互监督的过程,能增加工作的透明度,提高会计人员自我约束和自我控制能力,不断提高职业道德水平,有效防范财务风险的发生。

4.有利于培养会计人员团队意识,提高工作效率

会计人员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由于工作职责的缘故,很少主动接触其他岗位的工作,很容易限制财务人员的思维拓展,对财务工作没有全面的了解,做事缺少大局观,这样对企业的财务工作造成一定的阻碍,无法最大可能优化企业的财务流程。同时,随着对工作的驾轻就熟,容易对重复劳动产生厌倦感。适时、有效的岗位轮换不但可以减少各种弊端的出现,还可以提高工作热情,提升工作效率。

5.有利于培养和发现优秀的会计管理人才

企业通过对财务人员的岗位轮换,不但可以让每个财务人员学习掌握企业的财务流程,同时,通过在各个岗位上的工作表现,便于企业选拔管理人员,通过不同岗位的历练,可以优化财务人员结构,做到人尽其才,发挥每一个财务人员的最大作用。

二、会计人员岗位轮换的困难

会计人员岗位轮换,似乎很容易做到,但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实时、有效对所有会计岗位进行轮换的单位并不多。主要是因为会计人员岗位轮换需要很多客观条件,包括部门成熟的环境和人员业务能力的全面性等。譬如审核岗位,对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不仅要熟练掌握财务报销的政策要素,还要熟悉与单位业务相关的投资、融资、税收、生产经营等多方面的基本知识,没有相应的知识支撑,审核岗位职能不可能完全发挥到位。可见,并非所有的会计人员都有能力胜任审核岗位的工作。也因此,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工作势必遇到很多的困难。

首先,由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不适当的岗位轮换,可能使某些岗位工作的效率降低。要想在一个岗位游刃有余,必然要求财务人员不但努力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还要通过在不同岗位上学习,善于总结,将理论和实践很好的结合才能做好工作,但是,会计人员由于学习经历和悟性不同,有些人员并不具备岗位要求的素质,这样的盲目轮换,不但不能促进工作效率的提高,反而会影响企业的财务工作。

其次,有些企业的管理人员想到那做到哪,对于岗位轮换没有一个完整的规章制度,这样很容易引起轮岗人员的短视行为,轮岗人员不能做好合理的工作计划。轮岗人员也无法真正掌握各个岗位要具备的各种技能;同时,短期的行为也给轮岗财务人员的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最好的结果是轮岗人员只求无过,不求上进,认为只要拖过在岗这段时间就可以了,会计人员的轮岗也只是流于形式了。

三、会计人员岗位轮换的准备工作

首先,企业管理层要根据企业的战略规划制定相应的轮岗办法,建立一个完整的轮岗制度,让轮岗有据可依,使大家认识到轮岗不是一时行为,是企业的一项战略规划,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轮岗管理办法应该对岗位职责、工作标准,对其权限和责任进行控制。对于各个岗位上的要求和工作内容都有清晰的要求,每一位财务人员都能知道自己在这个岗位该做哪些工作。这样比较容易发现内部控制中的不足和风险,有助于内部控制制度的持续改进。

其次,会计人员轮岗之前都要进行一定的培训,虽然有了每个财务人员都有了一定的经验,但这不能保证在新的岗位上顺利的工作,同时,财经、税务等各项规定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为了保证财务工作的连续性,有必要在轮岗前对会计人员进行新岗位工作的培训。通过不断的轮岗,不断的培训,有利于会计人员了解其他岗位的工作,培训的过程也是一个互相学习、互相交流的过程,不同的岗位人员之间也会有思想的碰撞,对于优化财务工作,提高财务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培训还可以辅以必要的单位生产经营知识的普及,拓宽知识面,多角度提高职业判断能力。

再次,会计岗位工作性质的不同,要求也不尽相同,各个岗位工作的复杂程度不同,财务人员掌握的情r也不同,企业要根据自己单位的实际情况调整轮岗的时间,不能搞一刀切。对于出纳这样接触货币资金较多、操作要求较为规范、明确的岗位可以半年或一年轮换一次;类似于报表管理、财务分析等较多依赖经验、专业知识的岗位则不宜每年轮换。

四、我公司会计岗位轮换具体做法

1.在岗位设置方面:根据公司业务需要,我公司财务部门设立了财务管理、资金管理、会计审核、资产管理、税收管理、会计核算、出纳等多个具体的岗位,并针对每个岗位,制定了详细的岗位职责说明书,明确了每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工作标准、权限、责任以及员工胜任能力等。去年,根据公司廉政风险防控要求,财务部门针对关键岗位又制定了廉政风险控制流程图,明确了廉政风险控制点,制定了廉政风险控制措施。

2.在会计岗位轮换方面:主要是按照《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和《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根据每个岗位的特点和财务工作要求,实时安排岗位轮换。

(1)委派基层单位会计主管:严格执行公司《委派会计主管管理暂行办法》,对委派二级单位的会计主管,基本上三年轮换一次。

(2)现金出纳、银行出纳岗位,半年轮换一次。

(3)会计报销、资产管理岗位,2年轮换一次。

(4)会计审核、财务分析、税收管理、资金管理岗位,对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要求相对较高,这些岗位人员基本3年-5年轮换一次。

3.在轮岗会计人员业务培训方面:主要采取“传帮带”和会计主管直接辅导的措施,对新轮换到岗的会计人员岗位知识和技能及时进行手把手、面对面地辅导,以帮助会计人员迅速适应新岗位工作要求。

参考文献:

[1]李颖.浅谈会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升[J].北方经贸,2011年第9期.

[2]刘丽华.会计职业道德失范的原因及解决对策研究[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2010年12月第12卷第6期.

篇3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会计机构是单位办理会计事项的基本职能部门,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操作者,这两者都是会计工作的重要承担者,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关键所在。会计核算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基础工作是否规范,直接影响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会计监督是保证会计核算的真实性、合法性、合理性,如果原始凭证、会计账簿、实物款项、财务报告、财务收支发生问题,造成会计信息失真,其后果不堪设想。内部会计管理制度是单位内部会计工作的管理规范,是决定内部各级、各部门之间财务关系,明确各方面职责权限的一套完整的体系,它是现代会计制度的客观要求,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果这几项工作不认真抓紧抓好,任其自由发展,必将会导致财会制度不健全、账目混乱、资产不实、账表不一致、会计信息失真,甚至可能发生违法乱纪问题。只有将以上工作的每个环节抓紧抓好,才能保证有一个良好的会计工作秩序。

1.现阶段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1)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视不够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工作和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这就造成一些行政事业单位的领导“轻视”会计工作的重要性,因而使得这些单位的会计基础工作长期处于无人监督、无人检查的状态。对于单位的会计,也没有定期进行必要的业务学习和知识补给,这就导致部分会计从业人员对自身的岗位责任认识不清,对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了解不足,因此,会计基础工作的各个环节与制度要求存在诸多的不符。

(2)有意违纪造成会计基础工作混乱有些单位为了达到偷逃税收、转移资产、私设“小金库”等非法目的,有意不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的规定记账、算账、报账,以借机“混水摸鱼”。

(3)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认识不足尽管近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也在稳步提高,但是,从总体上看,我国教育和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定差距,教育体制也不够灵活,会计教育也同样如此。不少单位和部门对会计人员的资格要求管理并不严,有些会计从业人员对会计知识只知皮毛,从来没有接受过专门系统的学习,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还有一些会计虽然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可会计基础规范得不到重视,只满足于记账不出错为原则,忽视了最基本的会计规范,造成了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

(4)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理有所放松一些单位因为管理松弛而削弱了会计基础工作,账目混乱、财产不实、数据失真;会计人员数量不足、素质不高,造成记账随意、手续不清、差错严重;甚至为了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任意伪造、变造虚假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会计人员违反会计职业道德,不认真行使会计监督职权,参与违法违纪活动,甚至为违法违纪活动出谋划策等等。这些问题,不仅消弱了会计基础工作,影响了会计工作秩序的正常运行和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也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对各单位的经营管理产生了极为严重的消极影响。

2.建立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建议

(1)单位领导应提高认识,加强管理会计基础工作是经济管理工作的重要基础,这项工作规范与否直接影响整个经济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基本依据,是进行宏观调控职能的重要保证,是认真贯彻执行“会计法”的具体体现。因此,必须引起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2)加强财会队伍建设,提高财务工作者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财会部门是资金管理的主体,稳定的财会机构、合格的财会人员是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的基本保证。因此,会计人员每年都要接受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政治素质、业务能力、职业道德水平,使其知识和技能得到更新、补充、拓展和提高的有力措施。同时,财会工作不只是记账、算账、报账,它还时时、事事、处处都涉及到执法守法方面的问题,会计人员应通过不断学习并熟悉财经法律、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才能在处理各项经济业务时知法依法、照章办事,保证会计资料真实、完整。

(3)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指在单位内部建立相互制约、相互牵制,使会计工作有秩序进行的一项制度。一个设计和运行良好的内控制度,不仅能够使单位配置资源,提高效率,而且能防范和发现单位内部大多数的内、外违法违规行为。建立内部控制制度和内部制约机制的主要内容:首先,各单位的一切经济活动必须纳入单位财务统一管理和核算,任何经费和资金不得条块分割,脱离单位财务管理和监督,不准设立“小金库”;其次,严格报销审批制度,一切支出都必须取得合法的原始凭证,完善手续并经主管领导签字后方可报销。明确会计人员的岗位职责和权限,严格财会人员分工制度,出纳和会计要分开,会计和复核人员要分开,会计主管人员要定期对在岗的财会人员的工作进行检查。第三,建立健全财产清查制度。对各项财产每年定期盘存一次,以保证账实相符和财产的安全完整,对清查中出现的盘盈和盘亏等,要查清原因,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报批和调整账目,优化资产配置。定期对往来款项和专项拨款进行清理和结算,往来款项应及时清理和回收,专项拨款要及时结算,保证各项会计资料真实完整地反映单位的实际财务状况。

篇4

会计工作是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会计基础工作作为会计工作与会计管理中的基础,必须在企业经济管理中得到重视。因此如何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质量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问题。并且随着国家依法治国方略的贯彻,依法治企同样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指导方针,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质量,增强财务管控能力,成为当前企业依法治企中关键性环节。供电公司作为资源型企业,提升企业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有利于全面提升企业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使供电企业的经济管理提升到新的高度和水平,实现供电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从供电公司会计基础管理中岗位管理与监督控制、核算管理、财务报告、会计档案管理等四个方面的优化升级入手,提出全面提高会计基础管理质量的策略,寻求供电公司发展的新局面。

[关键词]

供电企业;会计基础工作;质量提升

会计基础管理属于企业经营的关键性环节,其凭借可靠、稳定的财务信息为供电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后盾。会计基础管理工作质量的提升主要通过对以下几个工作的优化升级来实现。首先是财务部门岗位的管理和监控控制、对于财务数据的核算管理、形成清晰严谨的财务报告和各类数据档案的管理。

1提升会计基础管理质量的方法

1.1对财务部门岗位的管理与监督控制第一,随着信息化系统的完善,供电企业中对于财务信息化系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各类业务的分工也越来越明确,财务管理中的各个岗位之间的差异因此越来越大,专业性更加明显。在这种情况下,对企业中财务部的人员进行岗位轮换的方法具有建设性意义。首先岗位轮换符合会计基础管理和企业内部控制建设的发展需求;其次,提高了企业会计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和综合素质;最后,定期进行周期性岗位轮换,使供电企业中的财务人员在有限的时间内能够广泛地了解和掌握企业财务管理的整体情况,在具体工作施展时,能统筹兼顾,顾全大局,提高会计工作的效率。除此之外,供电企业进行岗位轮换时,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第一,要严格依照企业相关规定进行各项业务的移交和交接;第二,在工作交接过渡期间,实施双人负责制,交接者和接收者两人共同对手头工作负责,双重保证,避免失误的出现。第二,对于供电企业岗位管理优化的另一种做法是通过建立A、B两种岗位制度。即对于同一工作任务,设置双人负责制,在平时,A为主要负责人,B为第二负责人;在危机情况,同时A岗位的工作人员由于不可抗力而不在场的情况下,B可以代替A成为主要负责人。这一做法避免了在危机情况下,重要事务负责人空窗情况的发生。第三,在对会计基础管理岗位的监督控制方面,通过设置实施内部奖惩制度,提高相关员工的积极性和严谨性。供电企业通过制定相关的奖惩制度,即设置供电公司内部评优的评选活动,进行绩效考核,工资按照员工职级区分,对于积极主动参与自我职业素养提升活动的员工进行升职加薪,同时,在公司内部设置专门的业务知识课堂、讲座,鼓励员工再学习,全面有效地提高职业素质,进而提升供电企业整体的财务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除此之外,通过加强部门各员工之间的沟通联系、加强与供电业务部门的沟通衔接。集约化企业的发展,使供电企业的财务部门中各个职位和工作方向的集约程度不断加强,并且财务部门同业务部门集成程度也不断加强。在企业中,人力、物力、财力等因素在财务系统中集合在一起,所有部门的工作效率和成果也以数据的形式直接体现到财务系统中。在这种大环境下,供电公司财务部对于加强同各部门之间的沟通衔接具有重要意义,财务部应对业务部等部门进行员工工资、日常报销、业务预算和现金支付等方面进行规范和沟通,从资金源头上有效规范使用,全面提升财务数据指令。对于部门内部员工之间关系的沟通交流的方式,如在2014年,某供电公司财务部集中了整个部门的力量,鼓励员工加班加点,成功地在QC成功编写上取得优秀的成绩。并且通过此次部门活动,有效地提高了部门员工的综合能力,使财务人员能都独立思考,提出问题,通过互帮互助解决问题,增加了财务部人员的团队凝聚力和投入新工作的积极性,营造了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1.2对供电企业各项目进行准确核算对于企业中的每一笔经济业务的准确核算,有利于提升会计信息的质量,并保证了以此核算数据为主要依据的项目分析,企业决策等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因此,提高会计核算水平是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供电公司主要对会计凭证审核力度、企业对账和ERP系统与财务管控系统信息核对这三方面入手,全面提升会计核算质量,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质量。首先,为了加强会计凭证审核力度,供电公司将财务部副主任每月的归档进行集中审核作为一个新的审核环节。由副主任对会计凭证生成新的审核记录,列出问题,并将问题追究到具体的负责人身上。并且对于具体的问题进行逐项整改后销号的全面整改方式。同时,对于财务人员当月的工作表现进行评定考核,营造积极向上的良好工作氛围。其次,形成集团对账模式,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专职负责集体对账工作,对企业进行业务集成操作,确保“一键式”企业报表的生成,企业能高效便捷地合并抵销凭证和查阅账单报表。最后,建立ERP系统,并将其同财务管控系统合并使用,形成资金报销、营销数据、税金单据、成本支出等信息的传递、交流。供电企业应安排专门的财务部员工对两套系统中的数据进行核对,比较其一致性,确保两套数据的同步性。

1.3建立完整的财务报告财务报告是会计核算的最终展现成果,主要呈现形式有财务快报、财务月报和年度报表。随着供电公司对于财务数据要求越来越精确和细致,财务报告所要展示的数据也越来越多。在此情况下,加强财务部与业务部等部门的协作有利于快而准地完成会计基础工作。首先,加强与业务部门的沟通,即要求业务部门中各部门的相关数据的报送的及时性,其中包括营销部的电费电价数据,发展策划部电线损坏数据。因为,这些数据的报送时间影响着财务报告最终形成的时间。所以,供电公司应加强各部门对于数据上报的重视性,确保按时按质完成财务报告,为企业下一阶段的发展添桥铺路。其次是对员工职能进行细致化。由于财务报表的填报是一项全面的财务工作,其要求负责职员不仅对财务数据的了然于心,还要求对公司的全面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并分析其中的关系。所以报表的及时填写上报,必须由各个部门的专业人员进行填写,提高填写的速度和准确性。

1.4供电企业会计档案的管理会计档案包括会计凭证、账薄会议报告等数据资料的保存。这些数据资料是企业未来发展的具体依据。随着国家对企业内部资金的检查的不断增多,企业会计档案存放管理也有了一定的规范性。供电公司应根据国家相关规章制度,对于不同部门档案归档流程进行分析操作,加强对公司会计档案的管理。首先是明确会计档案装订的时间性节点。随着企业发展壮大,不同的部门在同一时间产生的数据凭证量不同,有的数据时效性高。需要得到及时的装订归档,以便财务部进行归纳填报,从而进行下一阶段的运行发展。财务部需要针对不同的时效性,制定会计档案装订时间进度表,明确各个部门、各个时间段所应完成的工作。其次是会计档案归档之后的管理。会计档案归档之后并不是就简单地将其束之高阁。而是要明确档案的归档范围,将档案按照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类、财务报告类和其他类进行分类。在供电公司一阶段的工作结束之后,这四大类档案分门别类地由相关部门进行管理保存。并且形成严格的借阅审批程序,在国内外检查或是借阅时,经过相关程序的审批后,由借阅人将相关借阅信息填写清晰之后才可进行借阅。

2总结和展望

2.1存在的不足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纸质档案这种传统的保存手段已经渐渐被历史所抛弃,本文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研究则是建立在纸质档案上的,研究上存在一定的客观局限性。

2.2未来研究的方向

在供电公司的指导和支持下,积极普及电子凭证,并提升会计核算的集成化程度,重新设置会计档案的保存工作。

参考文献:

[1]高玉青.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研究[D].太原:山西财经大学,2014.

[2]袁杰.会计基础工作与环境的适应性研究[D].株洲:湖南工业大学,2013.

[3]权利,薛武昭.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现状与途径[J].财经界:学术版,2011(4):153-154.

[4]吴艳.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业务能力[J].经济研究导刊,2014(1):148-149.

[5]翟珂珂.基层供电企业如何全面提升会计基础工作质量———以济源供电公司为例[J].会计师,2015(3):76-77.

[6]贺继文.基于ERP环境的供电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J].中国市场,2014(49).

[7]苑学兴,陆华玲,等.新形势下县级供电企业财务队伍建设研究[J].中国市场,2015(28).

篇5

关键词:会计基础工作; 必要性; 措施和途径

会计工作是一项社会经济管理工作,必须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对会计工作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而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本环节,也是会计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证。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不仅影响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干扰了社会经济秩序。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们必须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把会计基础工作与改善经营管理、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结合起来,要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使会计基础工作在经营管理工作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

会计基础工作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管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它主要包括:会计凭证的格式设计、制取、填制、审核、传递、保管等,会计账簿的设置、格式、登记、核对、结账等,会计报表的种类设置、格式设计、编制和审核要求等,会计档案的归档要求、保管期限、移交手续、销毁程序等,会计电算化的硬件和软件要求等,会计监督的基本程序和要求,会计人员的配备和管理要求,会计岗位责任制的建立和职责分工,学位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的建立和实施等等。应当说,会计基础工作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有的甚至将与会计工作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工作,如定额管理、计量管理等也纳入会计基础工作的范畴。这充分说明了会计基础工作贯穿于财务管理各个方面,具有广泛性、基础性。只有正确理解会计基础工作的内涵,认识到它的重要性,才能使会计工作更好地发挥管理、监督职能,服务于现代经营管理。

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和发展,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必要性已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和重视。

1.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有利于市场经济秩序的维护和宏观调控力度的强化。正确及时的会计信息能够帮助企业决策者和投资者做出正确的决策,而虚假的会计信息则会误导会计信息使用者,从而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在企业会计实务中,会计基础工作决定了会计信息的质量,对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分配和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着重要的影响,进而也对市场经济秩序的运行以及维护产生了一定的影响。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了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为企业决策者、投资者以及相关分析人员指明了方向,强化了国家的宏观调控力度。

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需要。正常有序的会计工作,应当是以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为保证的。建国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重视下,恢复和加强了会计工作。近几年来,国家非常重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特别是党的“十五”大以后,随着国有企业的资产重组和股份制的实行,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心企业的会计报表,要求得到企业真实可靠的财务数据,这在客观上也要求会计工作要符合《会计基础工作规范》。

3.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会计人员是会计工作的主角,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人员从事会计工作最直接的对象。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督促会计人员从会计工作最基本的环节抓起,不断改进和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计工作水平,对提高会计人员业务素质起直接作用。会计人员既要有危机感,又要有责任感,无论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还是从国家利益出发,都应努力学习《规范》,认真执行《规范》,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三、规范会计基础工作的措施和途径

1.完善会计监督力度。各级财政部门和业务主管部门应当切实履行管理和监督指导的职能,对会计工作,特别是会计基础工作定期进行检查和指导,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实行事后监督。充分发挥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督作用,在监督范围和监督内容上合理分工,各司其职,各职能部门应相互协调配合,处理好监督检查的交叉、重复和执法疏漏的矛盾。同时,要完善政府、中介机构和单位内部三位一体的审计监督机制;全面加强财政金融法制建设,加大行政和司法的执法力度。

2.健全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制度是会计工作运行的前提。完善会计制度,既可以保证企业内部会计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工作秩序及保证会计工作的质量, 还可以使每一位会计人员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会计法》、《企业会计制度》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配套法规是通过法律形式解决会计基础工作中具体问题的工具。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制定、完善和实施,有效规范企业财务行为, 强化财务管理和财务监督,遏制财务管理混乱现象,促使会计基础工作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篇6

关键词:高校;财务管理;会计基础;精细化管理

精细化管理是20世纪90年代起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管理理念。它是一种意识,一种理念,是一种认真的态度,更是一种精益求精的文化。精细化管理在高校财务管理尤其是会计基础工作中无处不在。会计基础工作,是促进财务管理的基石,是维护财经法规的闸门,是守护资金安全的岗哨,要保证会计基础工作向制度化、规范化推进,精细化管理是重中之重。

一、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

1996年财政部颁布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从会计机构和人员、会计核算、会计监督以及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等方面做出了具体的规范和要求。随着信息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一些规范和要求已经不适应现实工作环境。因此我们认为,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管理要以精细化管理理念为指引,从会计的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及日常服务等方面进行精细化管理。具体包括:

(1)会计管理制度精细化。1996年财政部颁布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电算化工作规范》在内部会计管理制度章节对单位制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应当遵循的原则和内部会计管理体系的主要内容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但是,近20年来,随着会计工作环境的不断变化,会计基础工作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尤其是在会计信息化环境下,会计核算手段和方法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会计监督的要求也应随之调整,会计档案管理也不仅是纸质凭证和账簿,应从电子签名、系统操作以及日志管理等方面进行规范和要求,修订相关制度规定,以满足会计基础工作不断发展的需要。

(2)会计业务流程精细化。会计工作业务流程才能精细化。流程化管理,是将任务或工作事项,沿纵向细分为若干个前后相连的工序单元,将作业过程细化为工序流程。精细化的会计工作业务流程就是依据精细化会计管理制度的要求,明确业务处理的程序和关键点,以达到通过流程的规范来控制各个环节的失误,从而达到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会计业务流程的精细化,要求以细为起点,做到细致入微,对每一岗位、每一具体业务,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

(3)会计日常服务精细化。服务精细化是指将服务做到精致、认真、细心,处处体现出服务的意识和对细节的关注。精细化服务的内涵其实也就是对细节的关注。服务的特点在于精细、认真、贴心。这正是对高校会计基础工作日常服务的最好的诠释。在当前管理会计还未深入人心,管理水平还未提高到一定层次的情况下,高校财务人员的大部分精力还集中在日常的会计核算,财务部门在高校尤其是公立高校的定位还是服务大于管理,因此能否做到日常服务的精细化管理,深刻地影响着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程度。

二、加强高校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的对策

(1)积极转变领导思想观念。《会计法》第四条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单位负责人作为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负有领导责任,因此他们对会计工作重视与否,直接决定着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水平。管理思想能否真正转变是推行精细化管理成败的关键所在。精细化管理以精益思想为指导,对会计人员尤其是领导进行精益思想的培训,帮助他们转变思想观念,通过组织专题学习、讨论等方式将精益思想灌输给每位会计人员尤其是单位负责人。

(2)强化会计制度执行力。高校会计基础工作朝精细化发展,其实质是在深化和细化管理过程中,提升会计制度的执行力。执行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没有执行,任何好的制度都不会成功。会计规章制度的落地执行,主要是要获得所有参与经济活动的教职员工包括学生的理解和支持,并自觉遵守和密切配合。另外,会计人员要有执行标准的自觉性和履行职责的责任心,严格按照会计制度办事,坚守会计制度底线。

(3)细化岗位,科学分工。会计基础工作在实际中主要表现在一些琐碎的工作环节,对现有会计岗位职责进行精细化梳理分析,重新进行科学分工,是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方式之一。如在实现银校直连业务以后,报账人员的工作量包括原有的票据审核、账务处理,还增加了对转账信息的录入。在精细化管理下,可以对此项业务进行分析,将事前职称人数的分配呈正态分布即副高和中级人数比较多,而正级和初级人数都比较少。审核与账务处理和转账信息的录入工作分离,设立单独的事前审核岗位;同时,将现金出纳与银行出纳岗位整合,进行科学分工。

(4)加强会计服务精细化。目前在高校,会计既是一项管理工作,更是一项服务工作。财务的主要功能不仅是为学校发展提供决策基础,更多的体现为学校教学、科研提供服务。因此,如何权衡管理与服务的关系,确保在管理有效的基础上提供精细化的会计服务就显得更为重要。对面向师生员工的窗口服务进行精细化梳理,在细节上做文章,从教职员工的角度出发,提供贴心服务。同时,通过校园网站、宣传册或者通过手机客户端等方式加强制度宣传,让财务制度深入人心,实现有效的互动,有理有据地提供会计服务。随着国务院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总体方案的出台,高校的改革将不断深入。新形势下,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管理必须树立精细化管理的理念,建立起以目标为导向,以制度为基础,以执行为重点、以考核为手段的管理机制,梳理业务流程,抓住重点环节,通过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这条路径,全面提高高校财务精细化管理水平,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做好服务保障。

参考文献

1.赵善庆.高校财务管理制度精细化建设.财务与金融,2010(6).

篇7

关键词:经济新常态;会计工作;问题;对策

1经济新常态下的会计基础工作的意义

作为会计工作基本环节的会计基础工作,其也是经济管理中的主要内容。会计基础工作包含的内容丰富,其主要有会计人员填制会计凭证、使用会计科目、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以及管理会计档案等。而且经济形势日益发展,行业竞争也异常的白热化,在这样的经济形势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会有许多问题不断出现,由此必须进一步对会计基础工作加以规范。对会计基础工作加以规范,不但是对会计工作秩序进行监理的主要突破口,其对于会计工作的效率和会计工作质量的提升都有极大的意义。在经济新常态下,强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研究和创新,对于企业的规章制度以及会计法律法规的落实和实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其能够使会计工作更加的法制化和规范化,从业人员的核算水平也能得到显著的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也能得到提高,才能更好地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提供高质的服务,也只有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职业技能得以提升,才能更好地推动企业的经营管理水平更上一个台阶,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才会得到加强。

1.1可有效促进会计工作的整体水平的提升。会计基础工作主要是对信息的收集和处理,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的经济核算监督,继而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加以改善,促使企业可以更加高效的运转。有效降低财务工作的汇报难度,会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也能得到有效的提升,对于整个企业的财务管理状况加以有效的改善。而且企业的各项收支情况通过会计基础工作也能得到全面的跟踪和记录,企业通过会计基础工作实现对其财务状况的总体控制,能够更好地指导企业的经营决策。

1.2对于国家政策是一种更好的践行方式。落实会计基础工作,对于企业的财务规划、机构设立以及人员的安排等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可以促使国家政策更好地落实,也能为企业的稳定有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同时强化对市场经济发展的自我检查。

1.3对于企业员工的职业素质有极大的提升。有效执行会计基础工作,需要会计人员的大力支持,企业强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管控,在某种程度上有助于提升会计人员的素质,也能充分调动企业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员工之间的凝聚力也会得到增强,反过来也为企业员工素质的提升起到一定作用。

1.4确保企业实现经济的宏观调控和管理。有效执行会计基础工作,对于改善企业的经营管理方式,确保企业更加规范化和科学化的管理意义深远。企业也能实现良好的维护和调控,其财务管理政策也能得到有效的落实,企业进行经济决策时产生的作用也将更为积极。

2经济新常态下的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1没有充分认识到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会计工作属于综合性较强,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的管理工作,一旦某一环节出现失误,其全局核算就会受到极大的影响,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也会大打折扣。实际中,很多企业对于一些重大的管理事项比较重视,例如对于筹资、投资、生产、销售等关注度较多,然而却很容易忽视繁琐的会计基础工作,导致管理不够严格,对于会计工作中各项规章制度无法充分落实到位。会计日常的管理工作中,没有全面了解会计人员,对其没有进行全面的监督检查,最终导致会计基础工作中出现的很多问题没有得到妥善的处理和解决,会计核算工作的精确性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也受到极大的影响,企业的诚信形象会受到一定程度的损害。

2.2滞后的会计法规制度建设。当前社会信息化程度不断加深,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以及云计算时代的到来,各行各业受到了极大的影响,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的发展,需要对一些法律法规加以不断的调整和完善。因此会计法规法律也需要被不断的完善和健全。尤其是会计法中对于会计基础工作有非常详细的规定,而且一旦违反,也有非常明确的处罚。但是以往的法规制度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指导会计工作明显是行不通的。而且鉴于会计工作的特殊性,也无法显示出法律法规的威慑力。

2.3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性较差。会计基础工作中实施会计核算的重要前提就是落实对其的规范性,这同时也是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要求。会计工作的规范性就是其必须符合法律规章,不能出现另搞一套的情形。在会计工作的全过程中,规范性有着全面的体现,规范性不高,会计工作的质量也就不高,缺乏真实可靠的会计信息,就会造成信息使用者出现失误,最终对其利益造成损害。另外,会计基础工作中,还存在着不严密的票据审核以及虚假票据入账的情形,以及存在着另设小金库、会计报告虚假以及夸大的情况。

2.4会计从业者的业务素质不高。规范有序的会计基础工作是做好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这就需要会计人员的辛勤付出。会计工作的从业者需要将其专业技能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领会,加上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达成。当前因为会计从业资格的报考条件相对较为宽泛,而且对考生的专业也没有限制,因此很多应试型考生就能考取会计从业证,能够上岗。这就导致有些单位的会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账务处理中会出现很多的低级错误。有一些小微企业因为财会人员的数量不多,招很多新人,没有师傅带领,新人没有实践经验能够借鉴,最终造成了混乱的会计基础工作。

2.5会计监督工作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出来。会计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能就是实施会计监督,确保会计行为准则科学合理。所以需要会计机构应设置会计复核岗位,同时严格按照会计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规章制度的要求,严格对单位内部的经济活动加以监督管理。然而我们知道实际的会计工作中,人们往往会受到很多因素的综合影响,导致没法顺利正常进行会计监督工作。比如有些单位有各种内部控制制度,然而很大程度上这些制度的内容与当地的实际是不符合的,而且因为人员没有明确的职责分工,导致会计制度的内容相对比较简单化,操作性并不强,因此也就无法有效地执行下去。另外,有些单位的会计人员审查原始凭证时没有严格按照制度要求加以执行,直接造成审核原始凭证与职责的履行进行。甚至有些原始凭证上的签字都不全面,这样会计人员更加不会受理了。

3影响会计基础工作成效的因素分析

3.1政府的干预太过。会计工作实施过程中,如若政府的干预过多,就不利于其正常的展开。由此可见政府干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工作的开展。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为会计工作营造了良好的空间,对于会计准则的变迁方式和进程产生着影响。然而,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着会计基础工作的落实情况。社会经济的稳定有序发展以及企业的有效经营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因此,政府干预对于解决问题和缓冲矛盾有一定的作用。在西方相对较为发达的地区,政府干预在会计基础工作中产生的影响较大,而我国则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3.2企业的会计内控制度不够健全和完善。做好会计基础工作的关键就是控制好内部建设制度,内部控制也是完善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基础。很多单位对于其内部控制的建立与完善都只浮于表面,对于实质内涵不够注重,因此很容易造成会计基础工作非常的不规范。有些单位当前对于内部控制没有系统地方式方法,其一是因为其内部控制制度相对较为缺失,有些单位内部虽然有控制制度,但是却存在着执法不严、有法不依的状况。之所以对内部控制制度不能很好的执行,还是因为单位内部的法律意识比较单薄,对于违规行为的处理力度也较小,导致一些人员在会计基础工作中态度不够,各种问题不断出现,单位工作造成混乱的状况。所以,在单位内部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运用良好的法规机制,可以确保其稳定发展。

3.3关于会计工作方面的理论还不够健全。当前,会计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会计工作的国际化,在当前全球经济形势下,实施国际化的会计基础工作需要有健全完善的理论为支撑。当前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非常之快,这对于会计工作的开展有着最直接的影响,对于会计准则的制定也产生着很大的影响。会计理论对于会计实践的认识相对比较系统化,但是对于会计的发展规律和未来的预测还不能完全反映。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会计理论的影响,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会产生影响。

3.4会计基础工作的创新能力不足。不管是什么行业,创新是必不可少的,对于会计基础工作而言,也是同等重要的。会计人员的创新可以帮助会计基础工作的发展提供一些新鲜的血液,能够有效确保会计基础工作的顺利开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会计工作。例如企业可以增强其创新能力辅助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继而来弥补政府的政策漏洞,这样会计基础工作能够得到更加平衡的发展。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与政府的工作常常是联系在一起的,两者的关系是相互借鉴、相互补充。工作人员的创新能力和政府工作会对会计基础工作产生双重的限制。

3.5整个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也会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通常而言,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含有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等。所以就需要构建一个健康发展的企事业环境,对会计岗位的各种规章制度加以落实和建立。针对会计工作的流程也应当加以充分地细化。明确会计法规制度的落实问题等。对会计档案加以监督和检查,对于企业的会计基础规范化进程加以严格的落实,确保内部制度完善健全,使得每一步工作流程都有法可依。

4加强经济新常态下的会计基础工作的对策

4.1深化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企业只有良好有序的管理才能产生效益,对于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言,经济管理是其稳定发展的关键保障。加强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能能够有效地提高会计核算的质量,对于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升也有很大的体现。所以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认识应当清醒,并且能够在工作中坚持以身作则的方针,对会计人员的日常工作加以大力支持,针对存在的一些违法乱纪的现象进行严明的拒绝,对于会计法法律规章制度要认真落实,确保会计核算手续的完备性,各种账簿、报表、票据等资料要保证其真实性,对于会计信息质量的每一环节做好落实,保障债权人的权益。

4.2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法规制度的建设速度应加快。当前社会是信息时代,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非常的快,所以对于会计基础工作的相关法律法规要进行完善及时的调整,确保会计工作的建设更加的法制化。市场经济竞争异常激烈,市场规律遵循优胜劣汰的准则,因此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的最有力武器就是运用法律法规。在当前纷繁复杂的企业经济活动中,更加需要会计人员要做到遵纪守法,不能再自己的职位上出现“监守自盗”的情形,做一切违反犯纪的事。对于会计基础工作中出现的各种违法行为,要严格贯彻各种条款与制度,实施经济制裁。只有企业做好高效规范的企业管理,整个社会才能取得进步。

4.3对会计基础工作实施规范化的管理。开展会计基础工作,需要会计人员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确保会计核算的延续性,同时也应注意不能随意更改会计核算的方法,要将良好的会计核算方法加以传承。在会计工作中,要确保会计核算资料的完备性,确保账簿、凭证等清晰整洁,各类档案资料保管规范有序。另外,会计人员的责任和分工都应明确,确保各岗位人员的相互牵制,各种工作成果可靠真实,信息也应确保准确无误。

4.4切实提升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当前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会计工作中的各种硬件条件也都得到了不断的完善,随着不算缩短的会计核算周期,可以实现实时提供会计信息。在核算手段不断进步的形势下,对于会计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技能也有了较高的要求。所以必须要加强对会计人员后备力量的储备,企业可以安排时间加强对人员的专业技能的培训,将其业务素质方面的空白加以填补,只有考核合格的人员才能上岗。可以选派财政、税务、审计专业人士,组成抽查机构,对企业定期进行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检查,及时纠正错误做法。

结语

总之,会计基础工作的研究对企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树立正确会计服务理念,完善会计管理制度。只有这样会计工作才能得以高效顺利的展开。

参考文献

〔1〕高文松.新经济环境下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措施分析〔J〕.商场现代化,2015(23):178-179.

〔2〕沈海峰.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化的措施分析〔J〕.经营管理者,2016(17):206-208.

〔3〕周明武.深化对会计基础工作的探讨〔J〕.经营管理者,2015(16):331-332.

篇8

【关键词】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和财政经济工作的基本环节。会计基础工作规范是各单位和会计人员开展会计基础工作的基本标准,是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检查会计基础工作的依据。一些单位放松对会计基础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导致会计信息失真,内部财务收支失控,严重影响了单位正常经营管理活动的开展,削弱了会计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不断提高会计工作水平,逐步实现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各级财政部门、业务主管部门和各单位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建立正常会计工作秩序的重要突破口,必须切实抓紧抓好。

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现状

1996年6月17日,财政部制定并印发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1997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制定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核验收实施办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考核验收标准》,进一步完善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制度体系,使得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验收活动有章可循。随着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验收活动的逐步开展,各部门相继开展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验收活动。但由于各单位会计人员认识不到位,财政部门也缺乏资金做保障,未建立健全相应的奖惩制度,使得规范化工作进展缓慢。就以田东县为例,从1997年到2002年,六年时间里除了县供销联社、县工商局参加了行业内组织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活动以外,其他行政、事业、企业单位都未开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活动。从2003年开始,田东县财政局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作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的一项长期、基础性的工作,列为会计管理部门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工作重点,并且制定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五年达标规划;财政每年还安排10万元达标培训经费,以确保该项工作正常、有序地开展。

会计管理部门通过几年来抓培训、抓基础,抓试点、抓整改,抓验收几个阶段扎扎实实的工作,夯实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基础,提高了会计人员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认识水平。同时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是否达标作为考核单位会计工作水平的重要标准。从2006年全县开展验收工作以来,共有45个单位验收合格,实现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量的突破和质的飞跃。

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中存在的问题

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和改进的地方:一是单位领导对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会计人员换岗频繁,规范化标准降低;二是会计人员数量增长快,实务操作技能跟不上,新就业的会计从业人员延长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达标的周期;三是会计管理工作涵盖面广,涉及的单位多,会计管理部门精力有限,要进一步拓宽规范化工作的领域有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民营企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会计工作成为会计基础工作最薄弱的环节;四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工作评分体系滞后,制约了规范化工作的进一步开展。综上,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工作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三、解决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过程中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一)建立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示范基地,以实物的形式展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标准,给新的会计从业人员提供一个学习工作、交流互动的平台

(二)实行岗前培训与达标验收一条龙配合制度

成立一个相对稳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验收专家队伍,兼顾新会计人员岗前培训和达标验收的双重职能。会计管理部门建立会计人员上岗备案制度,定期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从业人员实行岗前培训。将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理论和实务操作技能,作为新会计人员岗前培训的必修课。岗前培训注重学员动手能力的培养,采用理论培训和实地参观学习相结合的方法。不仅要让学员弄明白什么是会计工作,什么是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标准,什么是规范的会计工作;而且还要让学员亲自动手进行模拟操作。模拟操作合格以后方可上岗从事会计工作。新从业人员上岗以后,专家队伍适时对该单位的会计工作进行跟踪监督,指导准备申报的相关材料,等条件成熟以后,即组织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考核验收。通过这一配套制度可以有效解决会计管理部门人手不够,精力有限的问题,还可以在短期内提升新会计从业人员的实际动手操作能力,提高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整体水平,缩短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所需要的周期,拓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达标的领域。

(三)建立健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奖惩制度

建立会计基础工作激励机制,完善奖惩制度。根据规范化程度,分设优秀、良好、合格三个等级,每年对验收合格的单位通报表彰,并挂牌确认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达标单位”,对验收取得优秀、良好的单位实行物质奖励。同时实行验收与复查并重的原则,采取进级予以奖励,保级按比例复查的措施,对复查不合格的单位通报取缔,确保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的质量不滑坡。

(四)制定本区域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实施细则,丰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内容

篇9

关键词:会计;会计基础;重要性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3.161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首要环节,是对会计核算和会计治理服务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基础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能否及时、全面、客观的反映单位的经济活动情况,也是衡量一个单位会计工作质量好坏的重要依据。因此,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刻不容缓,必须清楚的认识到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1 会计基础工作的范围

根据财政部制定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会计基础工作内容包括:

(1)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的设置:首先要根据岗位不相容要求,会计和不得是同一人,出纳不得兼任债权债务、收入支出等账簿的登记工作;其次审核和审批权限要有效运用,严禁记账人员具有审核权限。

(2)会计核算方法的确认和会计政策的执行,一经确认不得随便变更,保证会计数据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3)会计凭证的规范填制和记录;根据审核无误的会计会计凭证登记相关会计账簿,做到及时准确;根据会计账簿编制期中和期末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所有者权益表和现金流量表及报表附注,报表披露要真实、具有可理解性;以上会计处理程序形成的会计资料可谓是会计档案需保管的资料。会计档案的保管要遵守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和要求,有单位专人在保管期限内进行保管,对需要销毁的档案按照相关的审批和监督手续进行销毁。

(4)会计基础工作要在一定的会计制度和规定下开展,大到国家法规小到单位财务管理办法等。会计基础工作范围可谓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涉及到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只有从基础的、小的层面做好会计工作,才能保证会计工作整体的良好运行。

2 会计基础工作目前现状和原因分析

随着各种法规制度的健全和完善,会计从业人员文化素质的提高,内部或外部审计部门的不断监督和业务指导检查,会计基础工作较以前越来越正规,但对一些基层单位或小企事业单位,这方面的工作仍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

2.1 会计核算方面的不规范

(1)原始凭证的取得缺少正规有效的发票,仍存在以白条或非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款收据的形式列支支出。购入的大宗办公用品,缺少购物详细清单等;

(2)记账凭证的编制随意性较大,有的记账时间不及时,有的企业单位未按权责发生制进行核算,有的编制凭证摘要含糊不清,甚至会计科目使用混乱;

(3)疏于对固定资产的核算和管理。一些购进的符合固定资产的设备等,未列入资产管理,直接以费用的形式列支;即使纳入固定资产科目核算,有的缺少入库验收单等完整原始凭证。

2.2 会计监督中的不规范

(1)一些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建立不完善,或者有相关的财务管理办法但制定内容和条款不够详细,无法为单位日常经营活动提供依据;

(2)对实行会计电算化的单位,会计和复核人员在账套系统中虽显示不为同一人,但在实际业务操作中往往是会计直接进行单据的审核;

(3)对单据的报销把关不严,由于会计人员疏忽或会计主管的责任心不强或单位负责人对财务工作的重视不够,对一些不合格的单据直接签字报销,给单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3 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性

(1)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保证单位有效运行和不断发展壮大的合理保证。众所周知,一个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做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和有效性,影响到单位资本的运作和效益的提高。会计基础工作体现在专业业务层面就是会计核算方法正确、会计处理程序及时、会计政策执行到位等。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处理不好会给单位带来无法想象的严重后果,表现在会影响管理层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会计资料使用者无法真实了解单位的经营效益情况,从而对单位的经营管理、风险控制和重大经营决策方面无法起到合理保证和有效运用的作用。会计基础工作体现在内部控制方面就是相关审批手续完善、制度和办法得以严格遵守,从而能够最大程度上运用单位资金,节约成本,提高效益,为单位进一步发展积累资本。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能为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真实有效、完整的会计资料,为各方信息使用者提供有力的信息保证,保证单位的良好运行。

(2)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规范会计工作秩序的要求,是遵守会计法律法规的体现,是会计从业人员具有良好职业素质和道德品质的要求。只有在规范的会计基础工作下,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踏实认真做好基础工作,严格按照法规制度规定处理业务,才能保证会计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才能体现一个会计人的价值和职业操守。

总之,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刻不容缓,这不仅是一个单位生存之本、发展之道,还是高速发展的新时代、新形势的要求;不仅是会计人员应具备基本业务素质和道德修养的要求,还是改进和加强会计工作的必然要求。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应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去抓,只有这样,才能为单位持续良好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王勇.会计基础[M].山东人民出版社,2009.

篇10

【关键词】加强 规范 会计基础工作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定义、内容及意义

(一)会计基础工作的定义

会计基础工作,是指对会计核算与监督起管理服务作用的基础性工作的统称。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的基础环节,是做好会计核算和会计监督的前提,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根本保证。

(二)会计基础工作的内容

具体应包括:

1.会计机构、会计岗位的设置,会计人员的配备及其分工;

2.会计人员职业道德;

3.会计工作交接;

4.会计印章的保管使用;

5.会计凭证的格式设计、取得、填制、审核、传递、保管;

6.会计账簿的设置、格式、登记、核对、结账等;

7.会计报表的种类及其设置、格式设计、编制和审核要求、报送及编报期限;

8.会计档案的归档、保管、移交、销毁;

9.会计电算化的硬件和软件要求、数据安全、资料保管;

10.会计监督的依据、程序、职责权限;

11.内部会计控制(管理)制度。

以上这些内容是会计工作中最为基础的环节,也是实际工作中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因此,提高会计工作质量必须从这些最基础的环节抓起。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加强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是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财务会计工作依法有序运行的有力保障;有利于会计机构的建立和健全,有利于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和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的建立;有利于会计法规制度的贯彻实施;有利于各项成本的核算和各种定额的管理,有利于扎实地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工作;是强化和发展财务会计电算化工作的本质需要。

二、当前会计基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会计基础工作缺乏足够的认识

会计基础工作对经营管理工作的影响往往是间接的,因此,有的单位负责人认为会计基础工作抓不抓无所谓,一切都是自己说了算,不重视会计人员的业务学习和会计知识的更新换代,影响了会计工作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企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有缺陷

一些单位没有按规定制订财务制度,或者有了制度不落实,执行的力度不够,有些企业有章不循,常常为了自身利益及由于上级主管部门的压力,人为调整会计报表数据。

(三)蓄意造假造成会计基础工作的混乱

一些单位为了小团体利益,在会计数据上做文章假账真算,真账假算,造成账实不符,虚盈实亏或虚亏实盈,以达到转移国家资产、偷逃税收、粉饰业绩等非法目的。应当建账的单位不建账或账目混乱,不按制度规定设置会计科目,编制会计报表等,内部管理混乱,财务收支失控;私设“小金库”,账外设账等等。

(四)会计监督力度不强,内部监督机构不健全,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内部审计制度难落实

大多单位会计人员实际上隶属于单位领导,难以独立行使会计监督。有些企业主管部门没有负起监督、检查的责任。对会计基础工作的开展缺乏明确的奖惩制度,缺乏考核会计基础工作实际情况的有效机制,削弱了会计人员自觉性和责任感。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在原始凭证上或凭证填制时随意涂改挖补,摘要内容过于简单,不填记账凭证附件数,记账,结账不及时,等等。

(五)会计人员素质较低

会计人员往往只能按企业领导要求办事,不能有效地按国家财会法规、财经制度独立进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有无会计上岗证都不重要,不重视会计人员会计知识的更新换代,导致会计人员因循守旧,逐渐使会计核算工作的各个环节与现行的会计制度要求不符,影响了会计工作质量。

三、积极采取措施,加强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

(一)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形成强有力的约束机制

企业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经营合法合规、资产安全、会计报表真实完整、经营效率和效果、实现发展战略。在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应依据以下原则:

1.全面性原则:要全员参与,覆盖到所有业务,不留内控空白点;

2.重要性原则:三重一大的重要事项要实行集体决策或联签制度;

3.适应性原则:要与本单位的具体情况相适应,随时调整,制度不能复制;

4.制衡性原则:坚持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保证不同机构和岗位之间权责分明、相互制约、相互监督;

5.成本效益原则:即合理的控制成本达到最佳的控制效果。

(二)规范企业会计行为,完善会计基础工作

1.建立健全会计岗位操作规范。会计人员应当定期有计划地进行会计岗位轮换,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学习掌握各岗位的工作。因此,企业应编制一套完整、具体的会计岗位操作规范,不管是轮岗还是新分配来的会计人员都可以按照此操作规范来学习现任岗位的基础知识,然后再吸取前手的实际工作经验,会计工作质量就会得到有力的保证。

具体的做法是:

第一,每个岗位的会计人员根据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工作编制本会计岗位责任制。

第二,每个岗位的会计人员根据本岗位的工作程序编制岗位工作流程图。

第三、规范会计凭证、会计报表的格式。外部取得的原始凭证一般都是税务或财政统一规定的格式,对自制的原始凭证财务部门应尽量统一其格式,使其规范化,合理化,科学化。

2.应规范使用原始凭证及会计科目。原始凭证是保证会计资料真实性、完整性的基本的原始依据。但在实际工作中有些原始凭证日期和购买单位漏填,摘要与实际不符,有涂改、挖补现象;对于这些原始凭证我们应该坚决拒收。对于会计科目的使用应严格按《企业会计准则》的要求规范使用,用错了会计科目就应该按会计规定的更正方法更正。

3.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学习,并应制定一个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考核制度。这个考核制度不应是形式上的,而应与日常实际工作紧密相联。小到会计人员对原始凭证的审核、使用是否合理,会计凭证的装订是否规范,大到会计报表的编制是否合规、报表数据是否真实,有无虚增资产或负债等都应在考核的范围内,使每个会计人员在实际工作中逐渐领悟到加强会计基础工作的重要意义,增加会计人员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三)加速人才培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

各单位应加紧会计人员培训和继续教育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知识化。内容包括:会计专业理论及发展趋势,新会计制度和新会计方法。国际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学界的最新成果,会计电算化技术等等。还应根据本系统、本部门的实际工作需要和发展规则,具备一定的外语能力。

(四)加强企业会计电算化的细化管理,注重会计人员的培训

会计电算化主要是以人、计算机及会计电算化软件所组成的一个核算和管理系统,它以会计业务为对象,由会计人员操纵。输入这一环节工作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最终会计信息的质量。因此,这就要求会计人员必须针对发生的每一笔经济业务,按照统一的核算标准及口径,正确运用会计科目,实事求是,将经济业务发生的内容准确反映到会计数据中,规范化业务摘要,简洁明了、清晰易懂。复核人员要严把输入关,利用事中和事后的复核工序,对输入的会计凭证再一次的严格审查,进一步确保输入的会计数据真实、准确。

财务主管部门应经常组织一些会计软件学习或计算机知识学习,来提高会计人员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并积极鼓励会计人员把学到的计算机知识运用到自己的工作中,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管理能力,还可以为高层领导的决策提供有利的会计信息支持。

(五)建立内部审计制度

内部审计是对单位内部会计工作的再监督。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有利于防范会计信息失真。首先,企业应设置内部审计部门,并明确其在企业中的地位。内部审计部门应独立于企业内部其他机构,受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的直接领导。它表明了管理当局对内部审计工作的重视程度,是顺利实施内部审计的前提和保证;第二,企业应制订内部审计的时间。每次实施内部审计的时间等;第三,应明确内部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及专业要求,企业内审人员应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才有利于保证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第四,应明确内部审计的执行办法及程序,以保证内部审计人员能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

总之,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需要,加强会计基础工作,是企业内部管理的关键。会计基础工作内容丰富,范围广泛,企业必须从多方面努力不断来建设和完善,这是一项长期的工作。企业需要牢固树立会计基础工作意识,把会计基础工作真正作为企业经济管理的基础,才能强化会计队伍的建设,才能保证会计信息质量,使企业经营越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金中泉主编.基础会计.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