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王阁序赏析范文
时间:2023-03-28 15:29: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滕王阁序赏析,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四美具的《滕王阁序》
年轻的王勃用“四美具”来形容滕王阁聚会的热闹,而对于他所写的这篇传颂千古的名文来说,也可谓之四美兼具。一美在于景色之壮丽,本文着重描绘了时维九月、序属三秋的滕王阁之秀丽风光,如“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说寒潭之水的清明、傍晚之山的艳丽,于对比中显现出秋山秋水的无穷变化,此外,“屡峦耸翠,上山重霄……”、“山原旷其盈视……”、“阊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等句皆各有特色,极尽清末文人王国维所说的“一切景语皆情语”之概。王勃描绘这壮丽的景色,一方面是实写眼前之景,另一方面虚写时代大环境,可谓审美意蕴的基础。二美在于情感之丰富,《滕王阁序》包蕴着千般感触、万种滋味,其中不尽的味道当真令人咀嚼无穷。无论是天高地迥、宇宙无穷的感慨,还是长安日下、吴会云间的失意,亦或者是关山难越、萍水相逢的感伤,皆是如此。三美在于观念之鲜明,王勃在滕王阁上,感受到生命之短暂、时光之流逝,虽有自伤自怜之意,却可以及时做出心态上的调整,由悲观转到乐观,展现出不甘沉沦的风貌。四美在于语言之华丽,王勃于高朋满座、文士雅集的情境下,能够当仁不让,将良辰、美景、赏心、乐事用最优美的语言展现出来,四六对偶,却不受骈文的僵化限制,读起来具有非常强烈的节奏感,而且音韵和谐、富于参差变化,其流丽自然之势真仿若涛涛江水喷薄而出。
二、如何赏析四美具的《滕王阁序》
鉴于我们对《滕王阁序》一文美学基础的认识,我们需要在教学中将其充分利用起来,使学生有意识地以此为目标进行学习,而教师则起到相应的辅助指导作用,真正确保此类古文的价值得到释放。
首先,教师要帮助学生分析文章在构思上的妙处,《滕王阁序》借助记叙的手段,基于滕王阁饮宴这一主线,在登高感怀的前提下更进一步,这和一般理解上的创作思维是有一定区别的。作者王勃未直接介绍楼台与宴会,而是先行点明了滕王阁的地理区位优势,也就是文章引首的“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轸,地接衡庐。襟三江而带五湖,控蛮荆而引瓯越”几句,直接造成了一种恢宏的气势,使读者感受到了非凡的气魄。接下来的依次铺排则大展其操纵骈文的能力,从物华天宝与人杰地灵说起,步步紧扣主题,使读者直接感受到整篇文章的结构之妙、运用之新颖。
其次,教师要帮助学生学会鉴赏文章表达方式,以景致之美的鉴赏为例,文章在表达方面的技巧是颇引人入胜的,比如当介绍到南昌疆域之时,一方面点出豫章故郡,另一方面指出了“飞阁流丹、下R无地”;而在传达自身情绪时,用“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失,桑榆非晚”等看似写景的句子来作映衬,可谓借助不同角度看待事物、传递感情的绝妙做法,让文章显得内容饱满、情感丰沛,艺术魅力自不与其他凡文同日而语。
第三,教师尤其应当注意引导学生关注本文的用词特色,《滕王阁序》一文在用词方面是极为考究的,其词语之璀璨、寓意之饱满,都可谓古典文学之翘楚,像“层台”之“翠”、“飞阁”之“丹”等等句子,均可以说是巧妙绝伦、深得人心。当然,在教学时,教师应当使学生明确:王勃此文在行文造句时,所展现出的美感,并不是空洞无物,它的辞藻不但华丽,并且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篇2
滕王阁感怀
邱明强
当我置身于滕王阁上,面对天风浩荡、烟波浩渺,不禁思接千载,“梦飞唐朝”。遥想当年,也正是这个时节,青春年少、意气风发的王勃应邀前来这里,在胜友如云、高朋满座的聚会上,才情横溢地留下了《滕王阁序》名篇,留下了“落霞”“秋水”名句。
我慨叹王勃的不幸,他27岁那年在渡海省亲途中溺水而死,一颗俊采之星过早地消逝在历史的天空;我赞叹王勃的有幸,他的名序名句,使他的生命获得了不朽;我感慕历史的垂青,时势造就了生在初唐、长在北方的王勃,机遇安排了渔舟唱晚、雁阵惊寒的江南滕王阁,让多情的王勃面对多娇的江山,写出了气象万千、如梦如幻的唐代大景致,写出了初唐人的雍容放达和雄浑豪迈,写出了那个时代的少年壮志和青春之歌!
我怀着追思王勃“而今安在哉”的苍茫心境,若有所失地步出滕王阁,回眸滕王阁的刹那间,仿佛有天籁之音在耳际响起:何须上下寻求,应懂“实”中含“虚”与“无”中拥“有”。我蓦然醒悟――滕王阁,不正是王勃的化身;王勃,不就是滕王阁的象征!是啊,自从王勃欣然命笔、展纸写序的那一刻起,历史就把他与滕王阁定格在一起,千百年来何曾分离!
世上许多胜迹,包括滕王阁,历尽沧桑,屡经废兴,其匾额、楹联等如能传承有序,虽经风雨岁月或后代重制,只要用心去感应,我们的目光依然能穿越时空的漫漫隧道,触觉到古人的心迹和手泽。遗憾的是,在滕王阁、在中国文学和书法的历史长河中,王勃没有留下点滴笔迹。倘若有的话,以书法和笔迹学的独特视角,一定能感觉到从历史深处传来的回响、从逝去的遥远岁月中透来的气息。
王勃之后,历他名篇名句的文学家、书法家大都留下了墨迹。也许是“江山异代不同时”和“时过境迁”的缘故吧,我总感到墨迹中缺少点什么。哪怕名家圣手也不例外。现今滕王阁中,悬挂着宋代大文豪、书法家坡书写的《滕王阁序》,可以看得出,他当时是怀着恭敬的心情写就的。但那字里行间,内敛紧结有余、放怀拓张不足,很难说是表达了“落霞”“秋水”的壮阔之美和王勃序中所折射出的朗朗英气。明代大书法家文徵明,也曾写过《滕王阁序》,其求工求稳、放不开的心态同样显而易见。我不敢妄评历史上的名家书写王勃序句之得失,只是想,自唐以来许多名家的作品,从表象直观,似乎多重法轻意。而往深层探究,所缺的大概正是光射牛斗、气贯长虹、昂扬勃发的精神。
沉思中,我把目光投向滕王阁硕大的楹联柱,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楹柱上镌刻着挥写“落霞”“秋水”名句的手迹,那放怀畅达、横空出世的浪漫轨迹,大处落笔、神完意酣的蓬勃气格,仿佛在不经意间包容了天地。王勃的这一名句,能真正读出性情特别是写出性情的,古往今来,恐怕只有!
遥想千年往事,眺望眼前胜景,正是阁因文享誉,文因书增辉。王勃的诗意、的笔意,是滕王阁之瑰宝,是中华文化之瑰宝。它们的宝光,横贯于古今时空;它们的灵气,散漫于秋水长天……
物华天宝中的滕王阁,单拥有这一古一新“两宝”,就足以让世间的景仰延续千秋、传颂万代!
(选自《湄州日报》2002年11月14日,有删改)
阅读上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一自然段中画横线的句子,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后文中的哪一句与此相照应?
答:
2.文中说:“何须上下寻求,应懂‘实’中含‘虚’与‘无’中拥‘有’”, 结合文意,分析这句话的含义。
答:
3.文中说宋代大文豪、书法家坡和明代大书法家文徵明都书写过《滕王阁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
选文2
重游兰亭
王琪森
绍兴兰亭,是个景色秀美、人文丰泽、诗意弥漫之地。春秋时越王勾践曾种兰于此,东汉时建有驿亭,兰亭之名由此而得。东晋时,书圣王羲之在永和九年(公元353年)的暮春,邀请了友人谢安、孙绰等41人在此修禊雅集,曲水流觞,诗文唱和。王羲之在酒酣神畅之时,以鼠须笔、蚕茧纸写下了被尊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从此,兰亭成为名闻遐迩的书法圣地。那幽幽的兰馨和淳淳的墨香,一直拂郁在历代文人墨客的记忆之中。由此孕育了独特的兰亭文化,传递了雅集的笔会精神。
如今,又到了“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的光景,我重游兰亭,倍觉亲切。经过这20多年的发展,整个兰亭景区已是今非昔比,呈现了精致、博雅、空灵的特征,集山水风光与园林景观为一色,融史绪艺脉与书香诗文为一体,形成了“一序、三碑、十一景”的格局。而在当年,来自全国的20多位书画家相聚兰亭时,这里仅修复了鹅池碑、曲水流觞、王右军祠等几个景点,透过茂林修竹,清流激湍,还可看见“”后留下的残碑断垣。
当我和友人来到曲水流觞处时,见一位穿着汉服的姑娘正在为客人们漂放流觞,那醇厚的酒香洇润着往事:记得那时也就在这条婉约清亮的曲水边,沙孟海、陆俨少、田桓、钱君、费新我、程十发、冯亦摩等老书画家列坐其次,大家兴致盎然,畅叙幽怀。是啊,这些中国当代书画界的大师们,曾从“万家墨面没蒿莱”中走出,劫后余生,枯木逢春,今又得到挥毫从艺的权利,重又获得泼墨赋诗的雅兴,怎不“漫卷诗书喜欲狂”。他们那爽朗的笑声和舒展的神情,融入了千年兰亭和畅的惠风和清逸的景色,昭示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史已翻开了亮丽的一页。
在古朴雅致、飞檐翘角的“流觞亭”内,挂着一幅扇形的“曲水流觞图”,向游人生动地演绎了王羲之和友人曲水流觞的场景。
迈过翠竹掩映、绿水相拥的一座石桥,便是整个兰亭的主体建筑王右军祠。池内清波荡漾,锦鲤戏水。池中建有一座小巧玲珑的墨华亭,亭旁连桥,与环廊相接。廊壁上镶有历代名家临写的《兰亭集序》刻石,廊阶上供着清香四溢的惠兰,如此浓郁的书香雅韵,涵养着悠长的古意。记得当年初次兰亭书会的开笔处就设在这里,沙老首先挥毫,他以酣畅的气势、雄健的笔力写下了“清响似丝竹,真契齐古今”。钱君以潇洒的笔调写了“惠日朗虚室,清风怀古人”的狂草对联。左笔书法大家费新我以奇崛的笔势写了“名山重秀,书圣千秋”。而程十发则别出心裁,即兴画了一幅《汉姑流觞图》。一时笔歌墨舞、书意飞扬,真是信可乐也。从此,兰亭历届书法节的开幕式和书艺笔会也就都在王右军祠内举行。兰亭,成了中国书法的精神家园。
(选自《王琪森散文随笔精选》)
阅读上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第二自然段运用了什么方法,其用意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答:
2.“这些中国当代书画界的大师们,曾从‘万家墨面没蒿莱’中走出,劫后余生,枯木逢春”,你对这句话怎样理解?
答:
3.最后一自然段作者通过回忆叙述了什么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答:
选文3
爱晚亭怀古
杜思高
橘红色的夕阳在天边云层里踯躅徘徊,胭脂般的阳光洒在岳麓山浓林遮蔽的山坡上,爱晚亭旁那株高大的枫树以及远处那一层层枫叶,如一团团跳跃的火焰,热烈燃烧。这是冬日的一个黄昏,整个清风峡谷,寂静而空旷。寂静得只听得见风爬过树叶的沙沙声,那是时光蹑手蹑脚行走的声音;空旷得只有林木溪流和云朵,那是诗意在历史上空飞翔的翅膀。爱晚亭上独坐的一代诗人杜牧,那个用一支笔而使这座山扬名的前辈,可曾想到,在1200年后,仍有人铭记他、拜访他。
山脚下,一条窄窄的斜路,沿着曲折蜿蜒、清水潺潺的涧流伸向树木茂密的山林,岩突兀的山峰显得峻奇磅礴。半山腰处,爱晚亭巍然屹立。飞檐斗拱,琉璃卷瓦,大气凝重;石桌石凳,苍褐厚实;廊柱护栏,古朴典雅。登栏远眺,清澈的池塘,起伏的山林,洁白的云朵,远处的人家,无限风光,尽收眼底。这就是爱晚亭,一个造就千古名句的地方,本身就是这样诗意浓浓。
他来了,山道上,一辆马车驮着诗人,载着他满腹的诗书才华,缓缓地行走着,马蹄笃笃,佩铃丁当。寂寞落魄,这个诗书等身的唐代诗人四处寻找着实现理想的机会。这―次,他是来岳麓山拜访他的朋友的。岳麓山优美的风景让他陶醉不已。至爱晚亭旁,他令书童停车,下车沿着青石小径,攀上爱晚亭小憩。一杯清茶,一樽老酒,此时此刻,这个满腔抱负的诗人,是这样的惬意自在。
一阵晚风,吹动他的缤纷思绪。几盏米酒下肚,他胸中的诗意如同燃烧的红叶一样,飞扬奔涌起来。这个写出“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晚唐著名诗人高大魁梧的身影被夕阳拉得斜长,满脸被翻飞的诗情烧得通红。他捋了一下俊美的髭须,拿出笔亳,在亭壁上笔走龙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写毕,悄然离去。
时光流逝了1200年,如今,石凳依然古朴,石桌依然苍褐,爱晚亭畔的两株老树也已合抱有余,青苔布身,可诗人却不见了,他的马匹、他的杯盏都不见了。徐徐微风里,不禁令人欷叹息。我曾想,何不在这爱晚亭旁塑一尊杜牧的雕像,供后人瞻仰?及至后来参观了岳麓书院,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始知湖南人是何等的聪颖。法乎自然,文学的精神已经浸润到人们的骨子里,他们不会去做表面文章。把文学的精神,当做粮食,滋养人们的灵魂,不是更好吗?在以后的日子里,有多少人沐浴着这自然的灵光。当年,与曾在这里韬光养晦,孕育出一生的蓬勃精神。在漫漫的历史长河里,诗人的诗歌依然璀璨夺目。如此,诗人仍然活着,诗人的诗歌,不仅属于岳麓山,更属于世人!
与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人一起,拜谒爱晚亭。沿着台阶,弯下腰去,欣喜地捡拾起一片红叶。挥手作别,霞光万道,那该是诗人燃烧的诗情吧!
(选自《中国纪检监察报》2008年12月24日)
阅读上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爱晚亭位于湖南省岳麓山下清风峡中,名字取杜牧的《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之诗意。
B.作者从巍然屹立的爱晚亭联想到晚唐著名诗人杜牧,从描写眼前的实景转向对历史的回顾。
C.飞檐斗拱,琉璃卷瓦,石桌石凳,廊柱护栏,形象地点染出爱晚亭的秀美、迷人。
D.本文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叠音叠词的使用,使语言生动形象,增强了语言的气势和节奏的美感。
E.本文想象丰富,感情真挚,字里行间充溢着作者对满腹诗书才华的杜牧的缅怀之情,也流露出对爱晚亭旁没有一尊杜牧雕像的惋惜和感叹。
2.从修辞手法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对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画横线的两处句子加以赏析。
答:
3.第三和第四自然段,作者用了什么方法,为我们描绘了一位怎样的诗人?
篇3
[越调]天净沙·江上
张可久
嗈落雁平沙①,依依孤鹜残霞②,隔水疏林几家。
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
天净沙字词解释:
①嗈嗈(yōng):雁叫声。平沙:水边平地。
②依依:轻柔的样子,描述野鸭轻飞的样子。鹜(wù):野鸭子。此句化用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的名句。
天净沙翻译:
一群鸣叫的大雁正悠悠地要落在水边的平地上,在落日晚霞中一只野鸭子正轻柔飞翔,河的对岸稀稀疏疏地有几户茅草人家。水面上一叶扁舟,悠悠然然,随着渔人的歌声也缓缓地落入了那苍茫的一片芦苇丛中
天净沙阅读答案:
试题:
(1)这首小令含蓄蕴藉,独具风格。试分析“绿柳匆匆去马”一句是如何表达作者感情的。
(2)曲中用了诸多不同的意象来表现作者的情感,丰富作品的意蕴。请对“满湖烟雨”这一意象作简要分析。
答案:
(1)在绿柳如烟的春天,作者不得不告别心上人,匆匆策马起程。作者采用借景抒情的手法,借沿湖千丝万缕的青青柳枝来表现自己千丝万缕的离情别绪,充满惜别之苦。
(2)“满湖烟雨”既是眼前之景,又渲染了愁绪的浓重,与前面的“小小人家”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作者与分别之人难以割舍的情怀。
天净沙创作背景:无
天净沙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之作。作者以凝炼的笔墨,勾画出一幅暮秋江边落日图。前三句写落雁、孤鹜、残霞、人家等,纯是自然景物;末句“小舟如画,渔歌唱入芦花”,锦上添花,一小舟、一渔歌,使画面更觉生动,平添了一片从容闲适的情趣。
篇4
关键词: 自主性 诵读 最近生活区 高效课堂
问题再现
教学片段一(《将进酒》研习文本环节)
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朝如青丝暮成雪。写出了怎么样的感情?
生:人生易老,光阴易逝——悲
师: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生:比喻、反衬
生:夸张
师:人生得意须尽欢……会须一饮三百杯。写出了什么样的感情?
生:欢 乐
师:钟鼓馔玉不足贵,此句表达了什么意思?
明确:对腐败的当权者和豪门贵族的否定和摈弃
这部分表达了什么情感?
生:不平 愤激
师:主人何为言少钱……与尔同销万古愁。表达什么感情?
生:狂放不羁
师:请对诗人感情发展的脉搏作具体分析。自由讨论
生:悲 乐 愤 狂
师:文有文眼,诗有诗眼。“诗眼”大致分为两类:一是诗中最精练最传神的词语,这是“一字之妙”,是局部的诗眼。二是表现为一首诗思想的凝聚点,揭示全诗的主旨,这是全诗的诗眼。
《将进酒》的“诗眼”是什么?
教学片段二
进入文章具体研习、赏析环节后,我不再采用把文章分成三部分,每部分都由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回答的各部分独立赏析教学模式。改为只提问两个问题:1.你感受到李白喝酒时心情如何?回答要求有理有据。2.你能否用有声的语言把你感悟到的他此时的心情表达出来呢?
下面展示一个片段:
一生的朗读,只有少数地方,体现出了朗诵的特征。但学生还是在他读完后,自发地给他鼓掌。
师:同学们这么热烈的掌声是对你朗读的肯定啊。应该把你为什么要这样朗诵给大家说说。
生:我认为,开头几个句子,气势磅礴,所以我读得雄壮有力些;“古来”几句,我感觉有些消沉,就读得压抑些;结尾处,我感觉李白是喝醉了,就处理得很狂放。
师:说得太好了。感情不同,就需要用不同的方式来处理。请同学们揣摩揣摩他对诗歌朗诵的处理。他朗诵得符合你的想法的地方,要注意借鉴;不符合你的想法的地方,就注意在自己的朗诵中体现出变化,五分钟时间。
学生揣摩诗句,有的静默着,有的念念有词
生:我认为第一句,表现的是一种巨大的愁闷。朗诵时,应该突出的是惆怅之情,而不是豪放之情。
师:何以言之?
生:开头诗人写“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的目的,是为了引出下句的“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是起兴的手法。这两个句子要表现的思想是时间流逝太快,一去不复返。这显然是一种面对时光流逝而产生的无可奈何,是一种青春无法挽留的大悲。
师:精彩。岁月流逝如此之快,这确实是件令人感伤的事。你依照你的理解,给大家朗诵一下这两个句子,好吗?
学生朗诵,读出了一种无可奈何的悲愁感觉。
师:两位同学,由于对开头的内容理解不同,朗诵时采用的方法也就不同。对这两句,其他同学还有些什么样的认识?
生:我想起了孔子的一句话,“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我想,李白面对着东流的黄河水时,肯定也是想到了孔子的这句话。所以,我的感觉是李白既有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苦闷,同时也有一种警觉。这从后面的“人生得意须尽欢”等四个句子可以看出来。李白是因为时光流逝太快,所以在苦闷中反而激发出了一种精神。
师:分析得很透彻啊,而且有文本作为证据。你能把你所领悟的内容朗诵给大家听吗?
生朗诵前几个句子,到“千金散尽还复来”处。
最后的美读环节,由于学生把握了本文悲壮—欢乐—狂放—愤恨—癫狂—愁苦的感情变化,又对朗诵的技巧做了探讨。我请学生自愿朗诵全诗,同学们跃跃欲试,他们读得抑扬顿挫、声情并茂。有的同学甚至用形体语言再现了当时李白劝酒喝酒时的动作情境,博得同学们的阵阵掌声。面对学生们跃跃欲试的情景,我激动不已,我认为这首诗我已无须多言,因为学生们已经深深体会到李白的思想感情,他们的想象已越过课堂回到了几千年前的颖阳山居。
症结探究
以上两个教学片段是我在两个班级不同的教学设计。教学效果可以说是迥然而异。第一种教学设计的课堂上学生昏昏沉沉,索然无趣。第二种教学设计的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完全是主人公的姿态。我认为差异的关键是课堂给学生多少自主性。
前一教学设计,我设计了不少于10个问题,除去我提问的时间和学生应答的时间,45分钟的课堂还剩多少时间留给学生去自主地读书、思考、感悟呢?
课上设计的问题多了,弄得整篇文章支离破碎,占去学生自主学习和语言训练的时间。学生常常被我的一连串问题牵来扯去,他们被安排在教师设定好的思维过程中学习,仍是处于学习的被动状态,学生的自主性是有缺失的。教育人士指出:做好一切事的原动力是自主。我想学生只有真正做到自主性地去学,做学习的主人,才能真正提高学习能力,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因此,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尤为重要。
后一设计中具体研习环节只设计两个问题,这两个问题留给学生自主性很大。它没有指定思考的内容,学生就全文读哪里有感觉就说哪里,读哪里感悟深就多说说那里。设计把自主诵读作为学生走进文本,探究文本,赏析文本的桥梁。
古代文人墨客“情动而辞发”写下千古传诵的优美诗文,今天我们读者就要“披文而入情”。通过反复诵读理解诗情诗意。“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诗的情感、气魄、层次、节奏等,不是讲出来的,而是读出来的,品味出来的。这节课,我用朗诵贯穿始终,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先“朗读”,待读准、读顺、读懂后,再“品读”,赏析诗歌内容,最后“诵读”,水到渠成地理解诗歌的思想感情,声情并茂地加以吟诵。
恰当使用自主朗读,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感官,激发了学生对古典诗歌的兴趣,让学生由多元感受到逐渐领悟,最后不断内化成为一种语感。
应对策略
反观以上两种教学设计,欲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可在以下几方面做出努力。
一、教师要承认学生的差异性。
教学中不总是在同一时间内只提出一个思维空间狭窄的问题,为学生发挥自主性创造条件。每个学生的知识基础不同,生活经历不同。他们在读文章时,文中与他们生活体验最近的部分往往首先打动他们,这部分就是他们走进文本的契合点。也是他们学习文本的兴趣点。学有兴趣,是学习的剂,学生在欢悦中学习,就能为课堂增添动人的色彩。我在教学《项脊轩志》品读赏析文本环节只设计两个问题(1)归有光居于此的心情是“多可喜,亦多可悲”。诵读课文说说对作者来说,哪些让他觉得可喜,哪些让他觉得可悲?(2)为什么作者觉得可喜,又因为什么觉得可悲?请结合作者人生经历和自己的生活体验,选择其中最有感触的情节仔细体悟品味并诵读。
学生朗读是将语言活化,将自己的理解体现一种形式。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再机械地强调语调、语速、语气。让他们带着自己对文字的感受来读。读得富有个性。
二、教师提问的问题要给学生预留思考的空间。
问题不宜问得过细,过具体,过于琐碎,应有广度和深度。如问“诸父异爨”对作者而言是“喜”还是“悲”?就不如让学生通读全文思考哪些让他觉得可喜,哪些让他觉得可悲?为什么作者觉得可喜,又因为什么觉得可悲?
教学《最后的常春藤叶》,提出一个问题:是谁挽救了琼珊的命?以此问涵盖情节、人物形象赏析、主体探究等诸多问题,有效地简化了教学头绪,把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阅读、思考、探究。
教学《雷雨》从故事结局切入,通过赏析人物语言赏析人物形象
大家知道雷雨吗?请大家看一个电影片段。(播放《雷雨》最后的片段)
师:一个雷雨之夜,三个年轻人踏上了不归路,两个女人变成了疯子,傻子,这都与一个人有关,他是谁?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设计理念】设计目标集中,整节课只解决一个问题:通过赏析剧本语言分析人物形象。摒弃了条分缕析的烦琐。
三、给学生预留自主活动的空间。
1.少分析、多朗读。教师突出重点精讲,尽量给学生多挤一些自主学习的时间,让学生阅读教材。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生自己能读懂的东西比教师讲懂的东西要弄得明白,记得扎实。在教学《雷雨》时,我设计了一课时的朗读。先让学生自读,从语言入手揣摩周朴园与鲁侍萍30年后再见时的心理感受。再让学生通过朗读表现出他们的心情。然后让学生朗读比赛,看谁读得更传神。这一堂课的教学效果让我感到惊喜。朗读环节让学生充分的占有时间,让学生得到充分地语言训练和技能训练。
2.教师让位。在教学《滕王阁序》时我改变课堂小结全由教师完成的做法,改为由我给出总结示例要求学生参照教师给的示例,总结全文。
示例:《滕王阁序》一文是景与情的统一;(内容方面)是欢快与凝重的统一(情感方面)
【参照】神与形的统一;环境与气氛的统一;自然与社会的统一;理想与现实的统一;山水与人文的统一;(内容方面)
欢快与凝重的统一;低沉与昂扬的统一;悲怆与奋进的统一。(情感方面)
四、给学生搭建自主活动的平台。
有时学生也有自主探究学习的欲望,无奈教师提出的问题“台阶太高”,学生无力解决。这时教师如能给学生搭建自主活动的平台,学生则可上台唱主角。意境的赏析是诗词教学的难点。教学《春江花月夜》要求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我这样设计此环节。先给出部分描述本文意境的词语,如深沉、辽阔,让学生诵读作品感知透过哪些文字感受的?为什么有此感觉?
待学生有体悟意境的能力后,再让学生体悟本文还创造了哪些意境。课外布置学生自主找10首写景抒情诗歌,体悟其中意境并形成文字表述。①体悟到哪些意境?②如何体悟到的?
教学《山居秋暝》时不再以单首诗教学,而是把它与《登高》作比较阅读。教师出示范例,学生续写。教师范例《山居秋暝》——一曲隐者的情歌;《登高》——一首流浪者的心曲。这一教学设计既体现了诗歌整体比读的创意,又设定了让所有学生动手动脑的活动方式,给学生搭建了自主活动的平台。教学设计形式优美,学生活动形式活泼,课文研读的角度丰富。
教学戏剧《雷雨》,让学生自导自演其中的一幕剧。这一教学设计比让学生观看影视剧《雷雨》收到了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卢建筠主编.高中新课程教学策略.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篇5
一、把握并准确理解附加信息。
这方面主要包括写作背景、作者、注释和诗歌的题目。
对于那些诗歌史上占有一席地位、影响大的诗人,如唐代的王维、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等,宋代的苏轼、辛弃疾、李清照、陆游等,我们要熟悉他们的生平经历及每个阶段的思想、作品风格,对他们所处的朝代历史也要有清晰的了解。而有些诗歌的注释已经表明写作背景,因此,阅读理解诗歌时,要关注注释。如:
初入淮河四绝句(三)
杨万里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痕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鹜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注】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金人派遣使者来南宋贺岁,杨万里奉命送金使北返途中,来到原为北宋腹地,现已成为宋、金国界的淮河时,感慨万端,作诗以抒怀。(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赏析这首诗。)
有了这个注释,这个背景,我们就不难理解诗人来到这原为祖国腹地现已成为难以逾越的宋、金国界时的痛苦之情、无奈之举,多么希望这船也能像鸥鹭一样自在航行,表达对国家统一、人民自由自在往来的强烈愿望。若没有这个注释,就会有许多同学依照杨万里诗清新的风格将诗理解为对自由的渴望,这样理解就太片面、太肤浅了,当然对问题中的“虚”也就无以赏析。
二、抓取诗中的关键词。
有些词在诗歌中占有特殊的地位,抓住了它,就有可能抓住了诗歌的全部,因此,阅读时,要善于发现这些词,从而达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的效果。这些词可归纳成以下几类:
1、活用词。诗歌是语言凝练的文言文,有些知识与文言文是相通的,如潍坊质量检测诗歌鉴赏题中有“乱斫胡兵缺宝刀”一句,其中的“缺”是使动用法,解释为“使……缺”,连起来看就是战士们英勇杀敌,使宝刀都有了缺口;又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也是使动用法,“使……变绿”之意,写出了春到江南的景象。
2、凝练词。在有限的字数内,表达最丰富的内容,最复杂的感情,“用心之锤,炼句中字”,就成了古诗人的必修课。“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就是明证。因此,阅读诗歌时,要特别关注这些词。这些词从词性上看,多为动词、形容词和副词,其中,动词和形容词居多。如《山居即事》中的“遍”,是“筑遍、长遍”的意思,写出了松树茂盛,仙鹤众多,来人稀少,实际上写出了山居环境的幽静。
3、情感词。找准直接体现诗人情感的词,这是快速把握诗歌情感的最简便的办法,很多诗在这方面都有体现。如湖南卷《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和《龙标野宴》中的两个“愁”,尽管“愁”的具体内容不同,但都传达出了诗人的愁绪;还有上文《鹧鸪天 建康上元作》中的“悲凉”,《中秋夜无月》中的两个“愁”,陆游《登拟岘山》“更喜机心无复在”中的“喜”,张辑《月上瓜洲・南徐多景楼作》“英雄恨,古今泪,水东流”中的“恨”等等,这些词,都直接表明了诗人的情感,抓住它,就等于抓住了诗歌的“七寸”。
三、把握诗中的意象和典故。
意象是体现诗歌情感的基本语言单位,我们要记住一些常见的诗歌意象的寓意,如“落红”“杜鹃”“斜晖”,另外还有流水、寒蝉、帆船、鹧鸪、雁、燕子、捣衣、砧声、月、梅、梧桐、柳、落日、浮云等等。理解诗歌还有一个难点就是对典故的理解,典故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我们的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些时候要是不能正确理解其中典故的含义就直接影响到对整个作品的鉴赏。所以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个初步的理解,透过原来典故中的本意进而理解出用典后所表达出的新的含义。
一般而言,古诗词中的用典有以下几种情形:
1、引用前人语句。引用前人语句也有多种方式,既可以借用原句或在原句基础上改动一字或数字,也可以只借用其中的某些词语,也可以化用诗句或整首诗的意境,如姜夔的《扬州慢》中的“春风十里”“豆蔻词工”“青楼梦好”“二十四桥”就属于借用词语,全出自杜牧以扬州生活为主题的七言绝句《赠别》《遣怀》《寄扬州韩绰判官》。
2、引用神话故事。李贺的《李凭箜篌引》,有“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的诗句,用湘妃和素女这样的神女为乐声感动来形容李凭的箜篌弹的好。还有“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的诗句,用女娲忘记炼石补天来进一步形容李凭的箜篌弹的好。最后有“吴质不眠倚佳树,露脚斜飞湿寒兔”的诗句,写出月中吴刚为乐声所吸引,也是形容李凭弹的好。引用神话传说,能增强诗词的艺术表现力,构成奇特的艺术境界。
篇6
关键词: 语文 教学 文学素养
前言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科书里许多文学作品是学生理解文章、感悟文美、拓展延伸知识的文本。这些作品能净化人的感情,培养人的情趣,陶冶人的性灵,美化人的灵魂。学生通过对这些文章的理解感悟,领会其中的深刻内涵,体会其中的真善美,并能从中获得美感和情趣,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
1 培养学生文学素养的意义
1.1 领悟文学作品主题的时代美和永恒美。“文章合为时而著”,文学作品是时代的产物,具有鲜明的时代烙印,为时代报务。鲁迅小说《药》,就表达了他对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死难烈士的怀念和赞颂,对他们生的英勇、死的壮烈的崇高革命品质的赞美,对一些愚昧不觉悟落后群众的麻木不仁的忧愤,从而揭示了要拯救中国,必须唤醒愚昧麻木的群众投入战斗的道理。朱自清的《背影》表现了父子相爱的主题,使得传统的“家庭亲情”跃然纸上,打动人心。这些文学作品,需要学生对它们进行整体阅读感知,深入顿悟作品本来就应具有的美感。
1.2 欣赏辨析文章,深化理解认识。文学作品的赏析,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鉴赏评价能力,才能对作品作出正确的评判,才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使认识更深入,使阅读有更多收获。如赏析《荷塘月色》一文时,不但要能够理解和领会作者描绘的月下荷塘那种恬淡静谧、清新宜人、梦幻迷离、令人赏心悦目的优美景色,理解作者那种对现实不满又找不到出路,幻想脱离现实却又摆脱不掉的矛盾苦闷心情。
1.3 分析人物的典型意义。深刻地认识社会,认识生活的本质,发展人性中的真善美,抑制和摈弃人性中的假丑恶。课文本的许多人物形象如有代父从军、女扮男装、驰骋疆场的花木兰;有全身沾满铜臭的菲利浦夫妇;有用全部生命保存七根火柴的途中的无名战士。分析这些人物形象,应透过现象揭示他们内心的丰富精神世界,通过人物形象来感受一种憨厚美、真淳美或悲剧美,体会出对丑或美的感悟。
2 培养学生文学素质的方法
2.1 培养学生正确的阅读作品,理解文章中心思想及表达方式的运用。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学生能顺利阅读的关键,它往往起到一个事半功倍的效果,其基本阅读步骤方法是:①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大意及体裁样式;②阅读每段,了解段义,主要看每段的首句和尾句;③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及构思,体会这样写的妙处;④学会赏析,每段中的震撼人心灵的美句妙语,把握文章的闪光亮点;⑤延伸升华,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寻出引起作者与你的共鸣处,再推出你的新看法,这是赏析文章不可少的。
阅读文学作品时,着重把握好以下三点:①阅读时,瞻前顾后,审视语境。特定的含义,是受特定的语言环境所制约,应注意审阅语境,谨慎小心;②联系文章的立意、背景及文章的主旨等因素来理解,将作品放入更广阔的背景下赏析,理解的深度自然加深;③多角度揣摩词语的含义,紧扣“文眼”,体味作者的独俱匠心,从而有“小中见大,一叶知秋”的艺术效果。
2.2 揣摩文辞,领悟作品的神形之美。揣摩语音的节奏美与韵律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岸芷汀红,郁郁青青”等句。韵尾的合辙押韵,使句子富有音乐感,增强了语句的韵律美。
揣摩语形上的对称美、参差美。《滕王阁序》中的“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看来醒目、清丽可佳,读来顺口,连贯畅达,给人以对称美,整齐美的感觉。
揣摩语义上的含蓄美、精妙美。《祝福》中写祥林嫂的肖像时这样描绘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句中的一个“物”字,形象传神地表达了祥林嫂受尽封建礼教的折磨和摧残,走向了穷途末路。一个“物”字,写尽了祥林嫂的悲哀,写出了作者对之深深的同情和对封建礼教的憎恨,控诉了封建礼教的残酷。其内涵之丰富,远远不是用其他字所能代替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反复阅读文章的基础上,仔细琢磨,反复推敲,才有此穿透领悟能力。
2.3 体验情感意境,感受美的熏陶,陶冶性情,净化灵魂。学会感受意境的图画美和和谐统一美,学生可通过文中的客观描写方法进一步地感受文中所特有的图画之美。这也是分析文章意境中所必不可少的。有时,作者会通过一些常见的景象意境,自然地引起人们强烈的美感,将读者带进一个幸福、美好祥和的境界。教师引导学生对意境进行分析,感受作家所创造的这种美的意境,可以使学生受到作家感情的感染,得到一种难以言传的艺术享受。
文学作品的意境如同艺术形式一样具有多样的统一之美。元朝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许多本来无关的,作为物象概念的语言符号,诸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迭在一起,从而创造了一个悲凉荒远的意境,给人以多样统一美的艺术享受。
2.4 鉴赏评价,深入体味作品中意义精髓。文章鉴赏和评价的标准是:①看思想观点是否以理论为指导,懂得评价的“真、善、美”与“假、恶、丑”;②要看艺术技巧的高低,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艺理论知识,诸如各种创作方法,各种表达方式、语言技巧的运用,各种风格流派等特点;③要有正确处理是非观和艺术观之间关系的能力,首先应是是非评判标准,然后才是艺术标准。
对文章的鉴赏和评价,首先就要看文章的思想观点是否正确,是否反映了客观事物的真实情况及事物的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否有利于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次看文章的内容是否真实,材料是否全面,是否抓信了主要矛盾,是否揭示了问题的实质,认识是否深刻;再次看文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否健康向上,文中涉及的知识是否科学准确,事物的发展变化是否符合事理,符合逻辑。
2.5 学会拓展延伸,深化理解已知进而扩充积累知识。学会向作者本身扩展延伸,通过对作者的生平,写作原稿等扩展,来进一步体会作者在作品中所投下的自己的身影,从而更清晰地反映出文章的时代背景,也便于读者进一步地理解把握。
学会将所阅文章向同类题材作品扩展延伸,同一题材往往会因写作目的不同而表达方式不同,进而形成不同的文体。为此,我们应该注意把握,找出此类作品所具有的共性特征,探寻出一般的规律,便于今后的学习运用。
结语
学生文学素养的提高,需要学生自己不断地阅读积累,转化吸收,才能有创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多读,读活文学作品,是积累自身文学底蕴的关键。同时还应做到学思结合,只有真正的学中思,学中悟,才会思而有所学,悟而有所通。
参考文献:
[1]刘浩.语文学法纵横.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5年.
篇7
关键词:试卷讲评;语文素养;课堂效益;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3-0178-01
考试,作为一种重要的评价方式,只是检验前期教学质量,矫正后期教学措施的手段,而一味地关注考试结果实属本末倒置。阶段性检测后,教师首要是作好试卷分析,有的放矢地开展试卷讲评。通过问题重组归类、架构知识体系等方式精准务实试卷讲评,这样无疑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初中语文试卷讲评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方法有迹可循,下面结合具体案例作简要探析:
1.由浅入深,多角度去追问
叶圣陶说:能引导学生自己动脑筋,自己得到真理解,这是好的教法。同理,在试卷讲评中,教师亦可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追问"能力。具体来说,可以采取剥洋葱式做法,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挖掘并生发更多有价值的"意义"。通过教师精心设问学生主动释疑,师生多角度追问等方式,引导学生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如"文题《石头里的春暖花开》有何作用"。教师可引导学生谈乍看文题有何感想,简单发问,引发思考:石头里怎么会春暖花开?设悬念,激发阅读兴趣。同时,还可品"春暖花开"一词给人怎样的感受?鼓励学生动手查阅字典或资料,主动去探究"春暖花开"所指向的意义(春天气候温暖,百花盛开,景色优美)以及蕴涵的情绪和态度(积极、向上、肯定、正能量)。讲评中,在所谓的"标准答案"外,竟有学生勇敢地站出来,自信地提出石头还是行文线索,甚至有人认为题目与文末"只因为,他后背上的那一袋石头并不冰冷坚硬,而是因了一份爱,时时春暖花开!"有照应关系。通览全文,显然这两点都是他们主动探究的结果,无疑具有补充并完善答案的价值,这种在评讲过程中出人意料地旁生出来的"意义"不正是学生思维品质得到提升的有力佐证?
由浅入深,多角度去追问,最终的目的是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师更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言谈(口头和书面)时分条析理的习惯,做到逻辑层次清晰,语言表达流畅。通过反复训练,开发学生的思维深度,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升其语文综合素养。
2.追根溯源,筛选定位要点
信息爆炸最终引发阅读模式的变革,我们必须学会在汹涌而来的信息里快准狠地捕捉到对于自身来说有价值的信息。同理,在试卷讲评过程中,教师可以训练学生在庞杂的文段里追根溯源,迅速准确地筛选定位要点。如"阅读本文,说说我国古代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有什么不同"。认真审题后,不少同学可以明确此问里包含两个方面,分别是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风格。由此明确第一步必然要回归本文里去定位涉及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的句段。接下来,学生搜索关键词句如"北方的建筑很善于运用色彩的对比和调和,往往具有鲜明活泼的特点"和"它使用的色彩就比较淡雅,多用白墙、灰瓦和栗、墨绿等色的梁柱,形成秀丽淡雅的格调。"此时,教师从幕后走到台前,开始引导学生去筛选句中的核心要点(可以用来分别概括北方和南方建筑色彩特点的四字短语),"鲜明活泼"和"秀丽淡雅"便水落石出。
3.拓展迁移,调动储备知识
拓展迁移知识和调动储备知识,二者相辅相成。能够快速准确地调动储备知识无疑将促成拓展迁移地顺利展开,同时,长期有效地拓展迁移又有利于积极调动和储备知识,这些都是提升语文素养的具体表现。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拓展迁移,调动储备知识,需要激活他们的发散思维,通过"一题多解"、"一事多写"、"一物多用"等方式,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如"给冠军和冠冕堂皇,鲜艳和鲜有所见注音。"
此题考查多音字,讲评时师生要发扬"不知足"的求知精神,敢于拓展迁移,举一反三。如"冠"读第四声和第一声,各是什么意思?教师可引导学生去探究并明确:前者为动词,意为(在……里)位居第一;后者为名词,意为帽子。由此,教师再示范拓展:我们已学的类似读第四声由名词变为动词的字还有哪些?明确:"将胡骏马而归"里的"将"、"天雨墙坏"里的"雨"等。同样的,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探究"鲜有所见里"里的"鲜"读第三声时是什么意思以及在哪些成语或文言文里"鲜"读第三声表示少的意思。一旦发散思维被激活,学生的创造力也会得到充分挖掘,因为发散思维也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特点,也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但在训练学生拓展迁移能力之时,教师要注意"法度",要立足学科,以生为本,这里所说的拓展迁移并非"天马行空","乱点鸳鸯谱"。如考查"伛偻提携"中"伛偻"的指代内容。讲评时要做到立足学科,以生为本,就应鼓励学生迁移联想,调动已学文言知识储备,尽量关联"黄发垂髫"之"黄发",同时还可追问后半部分的意思。又如考查"无丝竹之乱耳"中"丝竹"的指代内容,教师或W生可由此处的"之"追问书本上已学过的类似用法,并拓展归纳常用虚词"之"的几种用法和意思。
4.探究整理,架构知识体系
社会进步的同时给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如何培养学生的终生学习能力。要适应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需要,学生必须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无论是新授课还是试卷讲评课,教师都可以采取自主探究教学法来导引学生自主学习以促使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坚持如此训练有益于增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对终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如"我国古建筑有著名的三大楼――滕王阁、、黄鹤楼"教师若能指导学生课下去探究有关"三大楼"的佳句名篇并整理成系列知识岂不更充实更有价值?
通过试卷讲评,教师还可帮助学生架构典型考点的知识体系。如"请你说说'以一颗平常心,淡看尘世浮华,掬着一怀清醇,漪潋心间的段段落落'中'漪潋'一词用得好吗,好在哪里。"其实,就是考查语言赏析,那么赏析句子的切入点或角度有哪些?针对考题可延伸出去,帮助学生归纳梳理赏析句段的角度,明确此考点的切入点。一般来讲,可以从修辞手法、词语运用、写作手法、句式、结构等角度品析。
当然,初中语文试卷讲评中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具体方法还有很多,当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去开发和挖掘,并在试卷讲评中积极落实,不厌其烦地矫正再实践,这样无疑会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升其语言积累、思维品质和方法习惯等方面的语文素养,反过来也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涂利华.初中语文试卷讲评的有效性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2015
[2] 缪瑛.语文试卷讲评课的实践与思考[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中小学教育,2011.
[3] 罗文鑫.初中生语文素质的培养[J].当代教育论坛,2003(2)P94.
篇8
【关键词】文言文;高中语文;教学
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高中文言文教学意义重大,有助于发扬传统文化。但是,现阶段,教学过程中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常常以偏概全,一味地强调其严肃、深刻的一面,却没有注意到其生动、灵活的方面,部分学生感觉这方面内容不易理解,于是形成了一定的畏难情绪,导致他们丧失信心,并且还对语文课程的教学产生负面作用。
1教师应不断开发资料,进一步拓宽学习空间。
文言文教学旨在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综合素养。教师应基于高中语文教材,不断向外拓宽,尽量使课本走向历史,汲取民族文化的精髓,使学生深受感染。笔者在文言文授课过程中,设置相关讲座,例如《国学知多少》、《汉字之王》等,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对传统文化产生感性的认知。这样他们才能够对后期的拓展欣然接受。具体以《汉字之王》为例,告诉学生汉字是我国的发明,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时至今日,仍然显示出勃勃生机,凸显了传统文化源远流长,促使他们形成自豪感、自信心。通过举办讲座,在很大程度上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多方面的需求得到满足,令教学空间进一步拓宽。同时,拓宽学习空间需要确保语文和现实生活的有机融合。考虑到文言文与现在非常遥远,因此,教师应当把过去和现在进行联系,特别是许多励志型文言文,可把现在的许多热点时政新闻融入其中。比如,可以将文言文《崤之战》与电视剧《赵氏孤儿》进行联系,以提高学生的兴趣,进而提高教学效率。
2教学中遵循的基本原则
第一,高中文言文教学中,不但应强调学生对句式、虚实词的掌握能力,还应当注重使他们养成良好的道德情操和人文精神;第二,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以满足他们认识的心理发展规律,从简单入手,逐渐深入,使他们慢慢积累,最终才能够厚积薄发;第三,教师应当告知学生,文言文的学习目的不在于考试,旨在使他们养成良好的审美感知,能够真正实现学以致用;第四,应当坚持“教无定法、贵在得法”的基本原则,灵活选择合理的方法,使学生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不断创新,促进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断提高。
3应当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教师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应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构建起良好的师生关系,这样才能够使他们爱上文言文,主动进取。对于学生而言,文言文具有一定的历史性,不容易学习,要是老师可以灵活应用不同的方法,创设引人入胜的意境,这样就能够调动他们的求知欲,促使他们积极参与其中。第一,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与文化修养,第二,应当通过科学合理的语言来掌控课堂氛围。课堂教学中必须具有饱满的热情,精心准备,尽情发挥。笔者在教学中非常注重这方面,常常在文言文授课中穿插诗歌、对联、趣闻等,收效明显。
4教学内容的整体认知
根据内容,将高中文言文划分成5种类型:(1)记述文,包括《荆轲刺秦王》、《鸿门宴》等作品;(2)议论文,包括《过秦论》等作品;(3)人物传记,包括《廉颇蔺相如传》等;(4)山水游记,包括《赤壁赋》等作品;抒情散文,包括《滕王阁序》等作品。各类作品都具有一定的特点,文质兼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对其基本知识进行讲授,又要按照作品内容科学地分析人物、体会其风格、研究其现实意义。引导学生领略其内涵,使他们体验到其中蕴含的美感。讲解各种作品过程中,还应当把握各自的侧重点,比如记述文,应当认真梳理事件,讲授历史常识与背景,从言、行等环节加以对比。对于山水游记来说,应当将寄情于景,这样除了对于景物的描绘,还有一部分抒情和说理的部分,使他们领悟文章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情感。对于人物传记来说,主要是利用人物的言行来深入研究其内在品质。对于议论文来说,应当使他们总结其论点,掌握文章的思路,在此基础上,使他们领略其中的智慧,最终使他们有所启发。对于抒情散文来说,应当认真对语言进行赏析,然后领悟作者的感情。因此,不同类型的文言文的侧重点不同,教学内容有所区别,因此就必须使用不同的方法来教授。综上所述,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结晶,有很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开发资料,进一步拓宽学习空间,教学中遵循四个基本原则,同时,教师应当努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仅如此,还应当对教学内容有整体的认知,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各种类型,选择不同的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切实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他们提供实践平台,使他们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妙建烨.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效果[J].学周刊,2012(35):84.
[2]刘权辉.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问题探究[J].亚太教育,2015(04):61+55.
篇9
关键词:故事;教育人生;追求
中图分类号:G63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2)12-0283-01
有人说:教师要有故事。是的,我们不但要有储备知识意义的故事,还应有教育故事。没有故事的教育人生,是空虚的、萧索的。事实上,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在故事中滋养着、成长着,但并不能说每个人都是富有者。正如说谁家有钱,并非只有1角钱就算是有的一样。人生活在故事中,会在故事中感动,也应当用故事或书写故事感动他人。追求有故事的教育人生,有意蕴,有效益,也妙趣横生。我们仅从两个层面尝试论述。
1.有故事的教育教学,其乐融融
喜欢故事是儿童的天性。喋喋不休的说教,舌敝唇焦,不如故事来得生动。故事中,内涵丰富,往往折射出智慧、理性的光辉。运用它能够开愚蒙,启迪灵性,陶冶情操,滋养生命。倘教师拥有故事--有一定的知识储备,或者说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就能够使学生在演绎的、具幽默意蕴的故事中快乐、感动、思考、警醒……
我(本文第一作者)用讲故事的方法教学双关的修辞格,就收到了理想的效果。一人为没鼻子和唇裂女说媒,对女方说:“那小伙子,大高个,挺能干的,就是眼下没什么。”女方一听,眼下没什么,以后只要勤劳能干,还愁过不好日子?便答应了;到了男方这边,又说:“那姑娘,挺会过日子,就是嘴不好。”男方一听,嘴不好,会过日子就行嘛,况且,咱都啥样了,有不嫌弃的就不错了,也欣然应允。可是,见了面才如梦初醒:眼下没什么——是没鼻子;嘴不好——是豁唇子。都呕了,便责怪媒人。媒人说:“我没糊弄你们啊!”是啊,他们转而一想,哪儿找去啊,也般配嘛,便经媒人略一撮合,就成姻缘了。这就是一语双关嘛,学生爱听。
五年级一个十岁的孩子,叫王宇萌,年龄、个子虽小而好学,颇得偏爱,便也恃宠而骄:打这个一下,踢那个一脚,主要是男生,饱受“屈辱”,却都不与之一般见识,往往说一声“不跟你一样的”就算了。我们起初还不以为意,大抵以为是天性嘛。然而竟肆无忌惮了:把这个推倒,给那个一套“组合拳”,居然在英语老师面前也无所顾忌了,于是,几次反映给我(本文第一作者)。这一回,竟将一男生推倒在水泥台上,幸而未摔伤,这怎能置之不理!我便给她讲了“临江之麋”的寓言:猎人捉来一小鹿,"群犬垂涎",遭到呵斥;鹿稍大,竟忘了自己是谁了,与狗亲近碰撞——顶一下,蹬一蹄,越发不庄重--娇惯、不文明了,而狗因怕主人而要友善--却也时常舔舌垂涎。但哪怕龇牙“哼哼”几声,都可能遭打,冤枉啊!却只能任小鹿顶撞妄为。三年后,小鹿在街上,见野狗甚众,却以为和自家的狗一样呢,要如前所为;群犬既喜且怒,一起把它咬死,撕得七零八落(我作出撕扯她的情状);而那鹿至死不悟(我又拍拍她肩膀)。讲完后,启发她说出寓理,再因势利导,便迎刃而解,正是领悟于类比之间,寓教于愉快之中。后来,更在班上引证、强化警示:不可有恃无恐。西汉的霍光,有武帝托孤之重,功盖天下而骄,尚且夷灭九族;三国时,杨修死于恃才放旷;吴质靠阴谋助文帝继位,恃宠而骄,辱曹氏宗亲而终不被重用;前秦苻坚,恃强而骄,落得仓惶逃命,草木皆兵;明朝宦官刘瑾,恃功而骄,被凌迟千刀;还有晚清的年羹尧……
孩子是在学习、生活中成长,也是在故事中成长的。他们喜欢看武侠影片,看动画,看动物世界,乃至网络游戏的目眩神迷……这,都是有生动的故事世界可以放飞想象的。那么,他们的喜闻乐见乃至痴迷就不足为怪了。请注意:学生纯净的心田,倘不被真善美占据,就易被假丑恶侵袭。而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引入生动的好故事,就可以防微杜渐,且有利于其心智的开发。
平时的行为规范、心理疏导、思品教育等,都可引入故事随机教育。如寒食节,讲介子推逃赏深山被焚,而略知贤士之风;端午节,可体会屈原忧愤深广,尽智竭忠……或类比,或讽喻,或借此引发……循循诱导、潜移默化,可以润物无声。
而教学中的引入,几乎无处不可,它能帮助拓宽知识背景,有助于理解、彻悟、融会贯通。但我们往往是在其它时间补充:学《田忌赛马》,可补讲庞涓与孙膑;读《晏子使楚》,补叙故事,更可了解晏婴的才能;学《将相和》,则可知小人郭开的卑鄙谗害;《赤壁之战》《草船借箭》自然有更多故事;还有王勃的为滕王阁作序,白居易“长安米贵,居大不易”、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崔护的“依旧春风”、还有苏轼赞王安石之“野狐精”……举凡历史典故、奇闻轶事等,去粗取精,寓庄于谐,都大受欢迎。
2.写教育教学故事,乐在其中
教育教学故事谁没有?然而有积累的,才算有。你熟视无睹或失之交臂,腹中空空,何谓之有!回顾或随时记下来,就是故事,即可呈现心路历程。教育叙事、案例反思及随笔之类,就是很好的方法。因为它植根于教育前沿,往往指向动态的生成,因而更有针对性,更有价值。它是对教育教学的感悟,是对实践的审视,是理论诠释的雏形,是生成实践智慧与教育憧憬的摇篮,是原创的、草根式的升华与超越,是专业成长的有效的途径。
篇10
语文课堂应该让人感到平凡、真实、快乐。语文学习应该用一个真实有效的过程呈现出来,让学生在课堂上能产生真实的感受、切身的体验和不能拒绝的感觉,真心地向往真、善、美。而实现“悦”读的首要条件就是自主阅读。
如果课堂上离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老师代替了学生思考,以欲设的程序去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学生本可以自己领悟的东西都被老师咀嚼过了,本来意趣横生的文字变得索然寡味,学生毫无兴趣可言,这样的课堂味同嚼蜡。因此,应该把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个体去看待,以学生为本,让学生自己去读书、去品味,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把阅读真正还给学生,把体验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沉入文章中,自己咀嚼,自己品味,自己去感悟文字的魅力,从文本中获得感悟,真正实现和作者的交流,在和作者的思维碰撞中获得生命的鲜活体验。
在这个环节当中,对文本的把握要透彻,尤其是名家名篇,要让学生通过反复地品读吟咏,真正在品读中感悟到能与其产生共鸣的情感或认识,让学生不光体会到文章思想情感的美,还要领悟到承载这种情感的语言魅力。
学生品读《滕王阁序》“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一句时,赏析道:
蓄积的雨水已经消尽,潭水寒冷而清澈,烟光雾气凝结,傍晚的山峦披上紫色外衣。通过近水与远山形成的远近层次、清明的湖水与紫色的雾霭造成的色彩对比,将秋日特有的清寒景色描绘出来。“寒”字给人以清爽的感觉,而“凝”又给你迷幻之感。读着这两句,一幅雨后天晴的美景浮现在眼前。
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生活即语文,语文即生活,这是不争的事实。人人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语文信息,语文课堂应该将课堂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感受语文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因此,联系生活也是实现“悦”读的必备条件。
叶澜教授说:“课堂是一种生活。”“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 语文教学要闪耀着智慧的火花,充溢着生命的蓬勃跃动、生活的灵动多姿,让学生在思考中体验着快乐、成就着幸福。课堂上给予足够时间,让学生把自己的生活经验融入对语言文字的品读,在尊重原作的基础上形成自己个性化的解读,进行探究,感受挑战带来的愉悦。教师根据学生的解读和质疑,适时启发更深层次的思考,寻觅各种伟大生命的显迹与留痕,发掘生命意义的高贵与尊严,最终让学生形成用联系、发展的眼光对生活中事物进行更加全面深刻辩证地思考和认识的能力,引导学生更加醉心阅读,善于思考,关注社会,热爱生活。
近代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新课程有效教学指向思维训练的价值取向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追求人的智力开发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智育。从深层次看,只有思维的开发才能使知识得以生长,技能得以提升,化为生命元素,贯通为智慧、能力与德性,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智育。因此,语文教学突出思维过程也是实现语文“悦”读的关键所在。
创造性思维的基石是问题意识,探究发端于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于无疑处生疑,通过思考主动发现问题,并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在这一富有挑战性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锻炼个性品质,根据已有的知识积累、人生经验、思想认识主动去建构自己的语文体系,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读李白诗作,学生质疑:被尊奉为“诗仙”的李白是否白衣飘飘,了无牵挂,在他豪放飘逸外表之下安放着一个怎样的灵魂?引导学生拜读了李白诸多诗篇之后,学生说:我们仰慕“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的华丽,却很少去体味“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背后重重的失落悲伤;我们钦佩他“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自信豪迈,却很少注意他“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时满怀的孤独。他虽然有“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傲骨,却也有“我本不弃世,世人自弃我”的痛苦;他会为黎民百姓奔走呼号“流血涂野草,豺狼尽冠缨”,这比起杜甫的“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不更令人心碎吗?
读杜甫诗作,学生质疑:杜甫为什么不像陶渊明一样隐居山林,享受自然之乐,固守心灵的家园,他的诗为何总是那般沉郁悲壮?引导学生查找资料,展开探究,了解了杜甫生平经历,探寻了杜甫的思想、理想追求之后,学生终于参悟了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远大抱负,领略了杜甫“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人格魅力。杜甫的伟大人格叩击着每个学生的心灵,学生赞叹道“笔墨浓淋浓郁顿挫诗作史,广厦万间忧国忧民人为圣”,“位卑志高,漂泊四方,朱门外高唱蜀相;身贫心壮,浪迹天涯,孤身里梦回盛唐”,“一生沧桑,颠沛流离饮风雪,半生坎坷,奔走呼号为人民”。一学生题诗《月夜有感》:“夜深忧似海,月明雾中清。风凉抚衣袖,汝诗济我心。昔卿思蜀相,英雄泪湿襟。今我叹少陵,隔世遇知音。”杜少陵如若泉下有知,几千年后得遇少年知音也会备感欣慰的。
可见,语文“悦”读之美正在于思想上给人以启迪,情感上给人以熏陶,审美上给人以愉悦,扩展视野,拨动心弦。语文“悦”读之美在于对生命的终极关怀,在于种种对生命的阐释,美在以自己的鲜活生活体验,去能动地构建生命的价值与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