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故事范文

时间:2023-03-24 15:44:4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生命的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生命的故事

篇1

我记的是在2008年的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地震,有这样一条报道非常让我感动,在灾难过后80个小时以后,有一个男孩被救援人员抬出了废墟,就在男孩被抬上救护车的时候,他对救援人员说:“叔叔可以帮我拿一瓶可乐吗?”现场的人都被他的这句话给逗乐了,他们纷纷说:“好,给你拿可乐。”谁知男孩又说:“要冰镇的。”救援人员马上回答:“好,要冰镇的。”

当我看完这则报道以后,我被他这种顽强的生命和乐观的情绪所打动了,在生与死之间他显得是那样勇敢那样有毅力,让所有在悲伤中的人感到鼓励。在这样大的灾难面前,大多数人都哭过而可乐男孩却没有悲伤。

只要我们活着就会体现出生命的价值我们也要像可乐男孩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去糟蹋它。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含义,从而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人生。

四年级:张新博

篇2

我记的是在2008年的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了地震,有这样一条报道非常让我感动,在灾难过后80个小时以后,有一个男孩被救援人员抬出了废墟,就在男孩被抬上救护车的时候,他对救援人员说:“叔叔可以帮我拿一瓶可乐吗?”现场的人都被他的这句话给逗乐了,他们纷纷说:“好,给你拿可乐。”谁知男孩又说:“要冰镇的。”救援人员马上回答:“好,要冰镇的。”

当我看完这则报道以后,我被他这种顽强的生命和乐观的情绪所打动了,在生与死之间他显得是那样勇敢那样有毅力,让所有在悲伤中的人感到鼓励。在这样大的灾难面前,大多数人都哭过而可乐男孩却没有悲伤。

只要我们活着就会体现出生命的价值我们也要像可乐男孩让自己活得更加光彩有力,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不是去糟蹋它。因为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理解生命的含义,从而创造更加灿烂辉煌的人生。 四年级:张新博

篇3

女孩县城玩了一天,拖着沉沉的脚步找到一间带淋浴的小旅馆。一走进房间,女孩迫不及待的走进浴室,想洗去一身的疲惫。当女孩正准备脱衣服的时候,脚下一阵晃动,她急忙扶住一根铁管,心想错觉吗?但是当第二次晃动,女孩知道这不是错觉。

跟随第二次的晃动中还带有急促和沉闷的断裂声,女孩的全身开始颤栗,她知道可怕的地震来了,随着第三第四次的更加猛烈的震动,无边的黑暗和无边的恐惧把女孩紧紧的包裹起来女孩象一只受伤的野兽,拼命的放声号叫,拼命的拍打、撕咬浴室的门板。然而一切都是徒劳,女孩无力的蜷缩在阴凉冷漠的地上。

不知过了多久,忽然腰间一阵颤动,是呼机。女孩匆匆的摘下它,在黑暗中摸索着按到了键子,即看到了绿色的光芒:"林先生请你七点钟到老地方见面。"读着这句话,女孩的泪水又一次涌出来,滑过嘴角。咸咸涩涩的。想着电话那边的他,女孩又再一次尝试着走出困境,但是是再一次的徒劳与绝望。女孩跌坐在地上,把自己缩成一团,眼睛盯着呼机的屏幕。

不知过了多久,女孩睡着了,又不知过了多久,呼机再一次在女孩的手中颤动了:"林先生问你在哪里,请速回电话。"女孩再一次的流下眼泪,我想告诉你我在哪里,但是我办不到啊。渐渐的女孩平静了下来,面对无法挽回的死亡,女孩不知道自己还能做什么。

呼机第三次震动:"去了你家,看到你留下的字条,请火速回家。"女孩的心又开始躁动。呼机第四震动:"我听到广播,知道你那里发生了什么,相信你此时正拿着呼机读我的话,我们很快会见面的。"似乎有一缕曙光在女孩的眼前闪过。女孩期待呼机第五次的震动 ,此时的呼机成了他生命唯一的寄托。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了,呼机象一个疲惫的孩子一样睡着了。终于第五次的震动来了:"我去找你,车不通,想尽各种办法,还是无功而返。我相信你不会出问题的,你是一个聪明又好运的女孩。我等待你的归来!"第六次,第七次。。。。女孩在男孩一次又一次的传呼 中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恐惧与绝望的时刻,不知不觉已经两天两夜了。

死亡的阴影越来越紧的箍住女孩的全身,仿佛看到自己体内的鲜血和肌肉正被一条黑色的巨蛇一口一口贪婪的吞噬。女孩觉得自己快不行了,连哭泣的力量都没有了,她的思想开始混乱,感觉自己正在往下沉,就在沉到底的时候,呼机第三十八次,也许第四十八次,五十八次震动起来,那震动象磁铁一样,牢牢的吸住了女孩体内残余的所有能量:"我们什么时候结婚?举行哪些仪式?从现在开始我们分别设想一下,日后评出最佳方案。"

篇4

《生命之花》讲述了一位14岁的少女――商丘市一中九年级五班的学生马突患骨癌,在生命只有8个月预期的情况下,依然勇敢坚强、面带微笑,从容坦然地面对病魔的故事。这种在困难面前、灾难面前、在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从容坚强、乐观向上的精神,这种百折不挠的生命意志力,这种在死神面前还为他人着想为长辈着想的善良,在作为独生子女的80后、90后一代中显得多么耀眼、多么难能可贵呀!这正是我们电视人所要关注的好故事。那么,怎样讲好《生命之花》的故事?

强调真实,将故事的信息还原。其实,“讲故事”就是一个将事情还原的过程,是有选择的还原,对叙述内容、角度和重点进行选择,在信息的深度上进行挖掘,而不是将故事重新复述一遍。

在《生命之花》一片创作的过程中,首先我们基本保持事物原来的面貌,严格按照事物发展的自然顺序叙事,时间呈自然线性状态发展。根据故事的发生、发展、、结局来组织片子的整体结构,按照故事的发展来处理悬念与冲突、叙事的结构和画面的节奏,节目自然地完成了自身的起承转合,这样还原的信息就显得自然真实,而且自然而然地造成了故事的一种流动性。

其次是同期声的大量运用,同期声是还原故事信息、让片子产生真实性的一个重要手段。在《生命之花》中,我们大量使用了事件亲历人的同期声,有马的、马老师的、马母亲的等。这些事件亲历者的同期声的运用使片子显得真实可信,使观众如身临其境,很好地还原了人物的真实形象。而且同期声是塑造人物形象的最重要手法,人物的喜怒哀乐、性格、喜好等就在他们的话语中,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如在《生命之花》一片中,我们为了表现一个真实的马,在马的诊断结果出来之后,用了马的妈妈和她外公的两段同期声:“一家人都哭得就跟天塌了一样,不可思议,从俺家的情况也能看出来,这个孩子基本上就是我的生命了,我跟她爸爸熬的就是这个孩子。”“当时天跟塌了一样,我们老两口都泣不成声,她舅也哭了,全家都哭了。”而马经历了简短的痛苦之后,微笑着面对大家,还劝家人别哭,我们用了马这样的一段同期声:“因为我知道,我身上不只是承担着我一个人的生命,我家里人对我都有很多的期望,我是他们未来的一种希望,同时我也是我父母未来的延续。……所以我一定要坚强,让他们也能稳定住,让他们能和我一起坚强地、勇敢地面对。”这时的马在其他人面前总是一张笑脸,但通过这一段同期声,我们看到了一个14岁女孩的内心世界和她的痛苦,还原了一个真实的马,同时也表现了她心里为父母着想,从容坚强、乐观向上的精神。

再次,专题片中镜头的应用应该服从于人物形象的塑造,应该和片子的整体基调保持一致。《生命之花》对真实性的要求就限定了其叙事风格的朴素,而叙事风格的朴素就限定了镜头也必须朴实无华,整个片子的镜头很好地服务了主题,还原了故事的信息、还原了故事的真实性。但是,再回过头来看,整个片子中富有冲击力的镜头还是少了一些,这也成了作品永久的遗憾。

对比手法的运用,凸显了人物形象。对比手法是新闻报道中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将不同的事物或形象,用鲜明的对比性的方式放在一起进行描述与表现,以显示各自的明显特征与价值含义,揭示其中蕴涵的不同思想内容、形式意味与任务形象。如电视作品中常运用的对比叙述手法有人物性格对比、人物形象对比、古今对比、新旧对比等。若使用得当,可以突出主题,鲜明人物形象。在《生命之花》一片中我们就大量运用了人物形象和人物性格的对比,如在了解马的病情后,其家人的泣不成声、以泪洗面与马微笑面对大家的对比;在治疗、化疗期间,马积极乐观地对待病情与其他癌症患者消极悲观地对待病情的对比,马与同龄人在面对困难的态度的对比等,凸显了马乐观、坚强的人物形象,使这个90后小女孩的形象更加鲜明。

点睛画面的运用是片中的亮点。除了报道视角和报道方式上的突破外,突出细节,点睛画面的运用可以实现更好的收视效果。

在马发现身患骨癌,生命的自然存活期只有8个月的预期,且这种癌症的治愈率仅有5%的时候;在为了防止癌细胞扩散,将其左腿膝盖以上15厘米处进行高位截肢时;在进行极其痛苦的化疗的时候,14岁的马表现出了超乎寻常的坚强和乐观,她忍受了成人难以忍受的痛苦,表现出了成人极其少有的乐观,在面对她的家人、医生、护士等人时,始终展现的是阳光的开朗的笑容。我们紧紧抓住这一细节,一次又一次地在片中展现了马阳光般的微笑,为了强调效果,我们在有的地方进行了慢放处理,配上了烘托气氛的背景音乐,起到了良好的效果,看过片子的人,无不为马的精神所感动,无不为这个14岁小女孩在残酷命运面前的灿烂笑容所感染,大家众口一词的评价就是:感人至深!

篇5

20世纪20年代初的一个冬天,巴察在纽芬兰海上凿冰钓鱼。他把钓上来的鱼放在冰上,鱼很快被冻结,过几天再吃,发现冻鱼的味道仍然鲜美。于是,巴察进一步研究、试验,摸索出一套食物速冻保鲜技术,并申请了专利。

羊油打翻“洒”出制皂

5000多年前的一天,埃及法老胡夫在家里举行宴会,一位小厨师不小心将一盒羊油打翻到炭灰里。小厨师怕领班知道,便趁别人不注意时将混有油脂的炭灰捧出门外,扔进墙角的泥坑里。手上沾满了炭灰很难受,小厨师就在水盆里洗了手,却意外地发现手洗得比原来还白还干净。从此,每当他手上沾了油污时,他就去墙角坑里掏点儿炭灰洗一洗。这就是最早的肥皂。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大家都知道了这个秘密。

跷跷板“翘”出听诊器

1816年,法国医学家雷内看见一群孩子在玩跷跷板。其间,一个男孩用手敲着板的一端,一个女孩便把耳朵贴在板的另一端仔细地听。看到这种情景,雷内心里猛然一动。他跑上前去,也把耳朵贴在跷跷板上,这时,他听到了清晰的敲击木板的声音,雷内惊喜万分。回到诊所,他立即用马粪纸卷了一个圆筒,一端放在病人的胸廓上,另一端贴紧自己的耳朵。奇迹出现了,这种间接听到的心音和呼吸声要比直接听到的清楚好多倍。后来,雷内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制成了听诊器。

温度计“打”出摄影技术

1838年,法国物理学家达盖尔正在研究令影像保留在胶片上的方法,但研究多时仍不得要领。有一天,他突然发现有一个影像留在了胶片上,于是将附近的化学物品逐挪开,看究竟是什么东西造成了这个现象。最后他发现,原来是一支温度计打破后遗留下的水银造成的。摄影技术从此诞生了,真可谓“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烘围裙“烘”出了了炸药

1845年的一天,德国著名化学家顺博思不小心将妻子的围裙染上了硝酸试剂,便放在炉边烘烤,不一会儿他发现围裙潮湿的部分成了灰烬。这是怎么回事?他进步研究发现,这是硝酸溶液和天然织物结合,受热时产生的化学反应。之后,他又经过多次试验,终于合成了一种新的爆炸物――硝化纤维。就这样,一条围裙引出了世界上第一种无烟炸药的问世。

篇6

母爱,守护着女儿的生命微光,她打破医学预言活了下来,并挺进北大。2012年,她历时3年创作的中国第一部描述脆骨病患者生活、成长的15万字自传体小说《生命拔节的声音》在北京出版。

寒冬蓓蕊未初放,

怎堪女儿生命的破碎

1979年1月27日,我出生在河北省广平县一个普通的家庭。父亲是广平县中心学校老师,母亲刘金美是农村妇女。他们为我起名叫“瑞红”,希望我为这个家庭带来红色祥瑞,却不知道我的降生却给它蒙上了阴影。

我的记忆,从3岁那年冬天,一阵钻心的疼痛开始。

那天我蹲在家里院子中玩,母亲走过来想拉我起来回屋吃饭。可就在拉到我胳膊的一瞬间,我听见骨头发出嘭的一声闷响,当时只觉得被母亲放开的左手臂垂了下来,我本能地用右手努力托着左手臂肘关节,可是随即一阵剧痛袭来,我惨白的脸色把母亲吓呆了。待母亲回过神来,发疯似的抱起我往县医院跑。

检查结果让母亲大吃一惊:左臂骨折!

这是我记忆中的第一次骨折。

医生用力地把我垂下的胳臂拉伸,弯曲,再拉伸。剧疼让我产生了昏眩,直到吐光了胃里的所有食物。当医生为我上好夹板时,我已经疼得哭哑了嗓子,瘫软在母亲怀里。

一个月后,骨头刚愈合的我被母亲抱去医院拆夹板,可我害怕穿白大褂的医生,怎么都不肯坐到医疗室的椅子上。母亲只能强行抬起我的双腿,可就在这一瞬间,又是一声闷响!我哇的一声惨叫,左大腿骨当场骨折!“这是怎么一回事?”母亲一下子慌了神。目睹这一切的医生锁紧眉头,“带孩子去大医院检查一下吧。看来她的问题不会是骨折这么简单。”

母亲连夜带着我赶到了石家庄人民医院,医生为我详细拍了片子,最后诊断为:先天性骨质胶原合成障碍。医生解释说,“这是因基因变异引起的一种罕见病,也被称为脆骨症。患病率仅为万分之一到一万五千分之一。寿命一般不会超过12岁。”母亲紧紧抓住医生的胳臂希望得到治愈的方案。“这种病目前没有根治的方法,唯一的办法就是对症处理,一旦骨折,立刻接骨。”医生的答案让母亲愣在了原地。

这次接骨手术却成为我心中无法抹去的战栗。

我被固定在医院光溜溜的冰冷的手术台上,一台大机器压在我的上方,我只感觉有很多双手在使劲拽我的腿……疼痛和恐惧袭满我的心头,我用尽一个孩子所有的力气来挣扎,整个医院都能听到我声嘶力竭的呼喊:“疼——妈妈——疼!”

本来折成两截的大腿,在一群医生手里竟然断裂成了3截!母亲揪心地听到我撕心裂肺的哭喊。

医生不敢贸然进行手术了,最终只能放弃。他们开始撤掉手术仪器,母亲拉着医生的胳膊不放:“求你了,再试试吧。”医生摇摇头对母亲说:“强行接骨,只能造成多处的骨折。你们换家医院想想办法吧。”

可是,一连去了3家医院,医生看过我的病例后态度惊人一致——对于“脆骨症”孩子来说,无法保证接骨时多处骨折的同时发生,有时甚至可能在接骨时发生四肢全部骨折的情况。父亲不甘心,还想再换家医院,却被母亲一把拦了下来,她异常冷静地说:“哪里都别去了,医生的话我已经听明白了,就是这病没法治!我们回家,我自己来为女儿接骨!”

连医生都无法克服的难题就这样被只会种田的母亲接了过来。

母亲此时并不清楚这条路有多难,但她知道别无选择,唯有一试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她决定要与女儿共同承担生命之痛。

守护你的生命微光,

母亲为你自建“移动生命站”

仅仅见过一次接骨手术,对医学一无所知的母亲真的能为女儿做手术吗?

当晚,母亲抱着我走到柴房,在柴堆里翻找着,直到看见了几根长竹板,又从柜子里找来了一件旧衣裳,撕成了长条,然后摊开一块棉布,把我轻轻放到床上。

我有些害怕,母亲温柔的语调让我松开了双手。她用手掌缓缓托起我的左腿。但即便动作再轻,她的手稍稍一抖,我就会发出惨叫。母亲屏住了呼吸,极力控制着微微颤抖的手,以极其缓慢的动作用棉布把我的左腿裹了起来。一圈一圈,直到一条棉布包完。母亲已经满头大汗,却仅仅是完成了接骨的第一步。

“妈妈——轻点……”我哀求着。母亲只能放慢速度,慢一点,再慢一点。她不知道自己做得对不对,但此时,连村里的医生都睡了,谁也帮不了她。

等3道都系完了,腿上的肉有的已经勒进了竹板缝里。我没有挣扎。

做完这一切,母亲已经虚弱得瘫倒在床边,汗水泪水顺着头发滴答到地上。

第二天一早,母亲找来村里的医生,没想到,医生看了看我打上夹板的腿,摇摇头说:“你这样怎么能行,孩子的腿也没有消毒,操作时没有无菌环境,断掉的骨头也没有正位。万一没有处理好,就可能压迫到血管神经,弄不好会丢命的。”听完医生的话,母亲的脸色骤然惨白。

医生走了,只剩下母亲呆坐在床前,医生说的这些问题该怎么解决呢?万一真的感染了该咋办呢?

半晌,母亲好像突然想明白了什么,猛地起身朝柴房走去,她决定重新为我接骨!

母亲把几根长竹板用菜刀剁成我大腿那么长的几截,然后用刀把棱角削平整。又找来旧衣服认真裁剪若干同等宽度的布条。接着,母亲将竹板和布条分别洗干净,然后放到蒸笼上熏蒸,晾晒。利用晾晒的空隙,她开始收拾屋子,一遍一遍擦洗。一直忙活到第二天,屋里一尘不染,竹板和布条也都干了。母亲为我换了一条干净的新床单,自己也换了身干净衣服,手用肥皂洗了3遍。

原来,母亲在用自己朴素的思维去努力打造一间“无菌手术室”!

一切做完,母亲小心翼翼地帮我解开裹在左腿上的一层层棉布。当大腿露出来后,我看见母亲的眉头皱了起来。果然如她担心的那样,骨折处已经出现了感染现象!大腿每隔竹板宽的距离留下了一道道紫红的勒痕,上面是一溜磨破的水泡泡,溃烂着,沁出了血水。

母亲赶紧端来一盆盐水为我擦洗全身,然后又用酒精给大腿消毒。重新开始接骨,上夹板才是手术关键的步骤。

“手术室”的气氛也随之紧张了起来。“不能太紧也不能太松,要固定扎实。”母亲小声默念着村医生交代过的话,生怕一不小心有所失误。直到系上了最后一道棉条,母亲才大舒了一口气。

在随后漫长等待腿骨愈合的日子,母亲一直忐忑不安,守在床前给我喂水喂饭,伺候大小便。挺过了剧痛后奇痒又接踵而来,我被疼痛折磨得极度脆弱,别人哪怕看我的腿一眼,我都会感到全身疼痛,唯有母亲,我把全部信任放在了她的身上。一个月后,腿部的肿胀和疼痛还真的渐渐消失。

这天,母亲决定给我拆掉夹板。拿起剪刀,母亲的心提到了嗓子眼,因为她压根儿就不知道夹板下面我的腿是否真的愈合。

当棉条和夹板一层层解开,竟然露出的是一截比骨折前还要白嫩的大腿。母亲眼神闪烁起来,激动地对我说:“红啊,成功了!不怕了,以后都不怕了!妈妈能给你接骨了!”

是啊,这次“手术”的成功意味着,我一个生在农村的脆骨症女孩,竟然能拥有一间“专属手术室”,我再也不用担心骨折时没有医生愿意接收我,母亲就是我的“移动生命站”!

生命之旗逆风飞扬,

用奇迹向母亲致敬

骨头愈合后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而珍贵。

不到半年,我又因为掰一块烧饼而上臂骨折了。虽然我和母亲都不像从前那么惊慌,但每次接骨手术都有引发全身骨折的风险。

母亲对我约法三章,没有她的允许,禁止出门。但我毕竟是孩子,对外面的世界充满了好奇。看见我每天趴在窗口往外张望,母亲于心不忍,于是从废品收购站找来了一个像书包一样可以背着的木箱。消过毒的竹条、棉布、剪刀等手术必需品一一摆放整齐。为了防止我摔倒,母亲又给我买了一辆小童车。天气好的时候,母亲就背着大箱子,推着小车带我出门。

我们母女俩用这种方式与命运抗争着。

母亲为我接骨的经验越来越丰富。她能以最快的速度判断骨折部位,然后进行相应处理:前臂骨折需要固定掌侧和背侧,然后用三角巾将前臂悬挂;小腿骨折需要将夹板固定在腿外侧,脚部用“8”字形绷带固定……每次“手术”母亲都会边做边跟我讲解。我听多了难免不耐烦,但母亲坚持说,如果哪天她老了,我就能自己为自己“手术”。

9岁那年,母亲决定将我送进小学。由于反复骨折,我的腿骨关节变形,行走有障碍。母亲想推着我上学,可我已经长高了很多,不适合坐在童车里了;背我,母亲又怕把我的肋骨硌断,最后母亲决定每天抱着我去上学。虽然学校离我家不远,但那时候我已经身高1.1米,体重也有30公斤。母亲每天还要忙家务和农活。但每天,教室的门还没开,母亲就把我抱到学校,之后赶到地里干活。母亲抱着我奔波在家与学校之间,一天要跑3个来回。

1991年,12岁的我已经打破医生预言活了下来,而且骨折的次数也逐渐减少。这么多年来,我从来没有因为母亲的接骨手术造成二次骨折。

在母亲的鼓励下,我每年都成为学校最优秀的学生。我在上学——骨折——接骨休养——再上学的周而复始的轮回里努力成为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1997年中考,我从所在的东梦古中学300多名考生中,以总分645分全校第五名的成绩考入广平一中。然而,广平一中距离我所在的东梦古中学家属院5公里远。5公里路,母亲万万没有能力抱得动我了。我不可能再去上学。

但我无所畏惧地开始了自学生涯,3年时间学完了高中课程,我还对写作产生了浓厚兴趣,陆续在一些报纸杂志上发表自己的文章。

2003年,我再次对自己发出挑战!我报考了北京大学心理系自学考试。这一次,我依旧不想输!

为了顺利通过考试,我一头扎进书里,忘记了吃饭和睡觉,有时候累得趴在书上就睡着了。妈妈总是心疼地看着我,夏天的时候,她会拿毛巾帮我擦汗,冬天的时候,家境并不宽裕的妈妈还买来奶粉,每天帮我冲一杯。

2004年,我开始参加考试。由于考试地点在石家庄市,每次考试对我来说,无异于一次艰难的“”。第一次考试,妈妈抱着我上汽车、挤火车再倒汽车,等到了石家庄,过分的拥挤,使我脆弱的骨骼疼痛难忍。母亲就背着硕大的急救箱,寸步不离地陪伴着我,随时应对我猝不及防的骨折。

从2003年10月到2005年5月,仅一年半时间,我通过了北京大学心理系自学考试全部16门课程,成为那一届第一个毕业的学生。2006年和2009年经过刻苦学习,我又先后通过由国家劳动部全国统一职业鉴定考试,获取了国家心理咨询师三级、二级资格证。2009年,我加入到北京瓷娃娃协会工作,为全国10万脆骨症患者提供帮助。此时的我已不再畏惧骨折,倾听骨折的声音,也是我生命拔节生长的声音,两种声音同步出现,融为一体,无法分割,互为激荡。

这些事情,让我深深地意识到母亲这么多年的付出,同时也萌生了写一本自传体小说的想法,记录一个脆骨症女孩的生活,同时也为了铭记我走过的岁月和得到的爱。

篇7

这是发生在唐文宗时代的一个故事。洛阳城内阳光普照,莺歌燕语,一派歌舞升平的繁荣景象。此时,在繁华的市中心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喝彩声、击节声不绝于耳,街头巷尾的小商小贩忘记了手中的活计忙着去赶场,身居雅斋的饱学之士也迈出斗室匆匆忙忙赶去观看,就连身处异乡旅行者也驻足欣赏。

是什么游戏杂耍如此热闹,原来是被世人称作“张颠”祖籍为苏州的张旭长史正在挥毫泼墨,你看他,脸色红润,额头青筋突起,酩酊大醉,口中念念有词,时而呼喊大叫,时而踉跄奔走,如醉如痴,如颠如狂。蓦然,他手操饱蘸水墨的毛锥,似醒似醉,摇摇晃晃地在铺张开得宣纸上,神驰般地尽情挥洒开来。

刹那间,笔墨淋漓,满纸氤氲,变幻多端,如骏马奔驰,倏忽千里,如群龙戏海,跃然纸上。通观此时的书作,斐然跌宕,动静交错,波澜起伏而又井然有序。时而低昂回翔,翻转奔逐,时而若狂风大作,万马奔腾。状其声潇洒澎湃,抒其情深沉豁达。书者的情感在酒神的相助下,似明空的皓月,如澄澈的流水,像铿锵的玉声。围观者翘首观望,喝彩声、顿足声、击节声响切云霄。

一会儿,张旭将毛笔丢向一边,东奔西走,嘴中大呼长啸,浓浓的酒气从口中散出,狂态颠逸之相,让人忍俊不禁。正当围观的人们为之惊讶、赞叹之时,可见醉意狂态中张旭将头迅速的放到了盛满墨水的砚池当中扭转了几下,然后神速地将濡墨的头在纸上游走如飞,来往无矩,身体不断的晃动,嘴中不时地狂喊,墨水不住地流淌。此时此刻头变成了书写的工具,身体成了粗壮的笔杆子,颈部似乎变为了执笔的灵巧有力的大手。

顷刻间,接连不断的喝彩声喧哗声顿时戛然而止,整个场面空气似乎一下子凝固了,山色为之沮丧,天地为之低昂,人们面面相觑,无不叹为观止。诗仙李白有诗赞道:“楚人尽道张某奇,心藏风云世莫知。三吴郡伯皆顾盼,四海熊侠争追随”。

张旭精彩的书法表演,很快不胫而走,传为佳话,大江南北,朝野上下,无不为张旭的书法艺术所感染。

篇8

辜鸿铭在西方获得赫赫之名,多半由于他那机智有余、酣畅淋漓的英文实在太出色,他那专搔痒处、专捏痛处、专骂丑处的文化观点实在太精彩,令欧洲学者为之心折,敬佩有加。辜鸿铭在中国获得籍籍之名,则是由于他怪诞不经的言行实在太离谱,他桀骜不驯的态度实在太刺目,“他的灵魂中没有和蔼,只有烈酒般的讽刺”,天生的叛逆者是对辜鸿铭一针见血的总结。

这期咱们就走近这位号称“清末怪杰”辜鸿铭位于北京的故居,去感受他异于旁人的真性情。

其人:

辜汤生(1857年7月18日—1928年4月30日),字鸿铭,号立诚。祖籍福建省同安县,生于南洋英属马来西亚槟榔屿。学博中西,号称“清末怪杰”,是满清时代精通西洋科学、语言兼及东方华学的中国第一人。著有《中国的牛津运动》和《中国人的精神》等英文书,热衷向西方人宣传东方的文化和精神,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24号和30号中间的空白

从地铁灯市口站出去,往北一点就是此行的目的地——柏树胡同,胡同很好找,而且在胡同口的墙上钉了块铜质的铭牌,上面清楚地写着:26号曾是著名学者辜鸿铭寓所,现为王府井宾馆。

柏树胡同在明朝,称“椿树胡同”,据说因此地原有一棵大椿树而得名;1965年整顿地名时将北侧的马尾巴胡同并入,又因与西城区的椿树胡同重名而改称“柏树胡同”。

如今柏树胡同30号二楼成了东城区国税局的办公楼,一楼被一家叫“都一斋饭庄”的小饭馆占据了。知道了“今生”,咱们再去探探故居的“前世”。

居留北京时已白发苍苍

辜鸿铭自称是“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婚在东洋,仕在北洋”,是一个“标准的东西南北人”。他一生中待在北京的时间并不长。

他生于马来西亚槟榔屿,其父是当地华侨,其母是西洋人,高鼻梁、深眼窝、黄头发成为辜鸿铭的相貌特征。辜鸿铭天资聪颖,10岁的时候被养父布朗带到英国,从此,辜鸿铭开始接受西式教育,先是在英国,后又到德国等等,足迹几遍西欧。他精通英、法、德、拉丁、希腊等多种文字,尤其对于英文,写成文章连英国人也大加赞叹,认为有维多利亚时代的味道,可与英国的文章大家比肩。

年近而立,辜鸿铭返回祖国,此后在两广总督署和湖广总督署的幕府中充当幕僚,长达17年,很受张之洞的器重,也因此,辜鸿铭有了进京的机会。

虽然张之洞很器重辜鸿铭,可是辜鸿铭却敢拿张之洞和端方这前后两任湖广总督开涮,他说:“张文襄(张之洞)学问有余而聪明不足,故其病在傲;端午桥(端方)聪明有余而学问不足,故其病在浮。文襄傲,故其门下幕僚多伪君子;午桥浮,故其门下幕僚多真小人。”

辜鸿铭对的揶揄更令人叫绝。在张之洞与同入军机处之时,有一次,对德国公使说:“张中堂是讲学问的;我是不讲学问的,我是讲办事的。”的一位幕僚将这件事作为的得意之举告诉辜鸿铭。不料,辜鸿铭不假思索地回答:“诚然。然要看所办是何等事,如老妈子倒马桶,固用不着学问;除倒马桶外,我不知天下有何事是无学问的人可以办得好。”

北大的辫子怪人

辜鸿铭被人们熟知是在他作为北京大学教授时期,因为这所“兼容并包”的名校,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位与北大民主风气背道而驰的“怪人”——在海外游历多年却固执地保留清朝发辫和固执地坚持皇权的“疯老头”。

清朝末年,辜鸿铭步入仕途,到外务部任职,官运还不错。由员外郎升郎中,再升左丞,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副部长。但好景不长,不久,爆发,宣统皇帝逊位,辜鸿铭的官也当不成了。北京大学校长先生请他到北京大学讲授英国文学和拉丁文等课程。辜鸿铭对是敬重的,在他眼里,当时全中国只有两个好人:一个是,另一个就是他自己,所以,“”之时,请辞校长,辜鸿铭也是积极挽留派,但他的理由却让旁人大跌眼镜:“校长是我们学校的皇帝,所以非得挽留不可。”

辜鸿铭的学问是先西后中,辜鸿铭的装束也是由西而中。回国之后,乃至当幕僚期间都是西装革履,后来却是长袍马褂,头顶瓜皮小帽,足蹬双梁布鞋,脑后拖着一条黄毛小辫,而且进入民国之后,他也衣冠不异昔时。周作人在《北大感旧录》中描写辜鸿铭“生得一副深眼睛高鼻子的洋人相貌,头上一撮黄头毛,却编成了一条小辫子,冬天穿枣红宁绸的大袖方马褂,上戴瓜皮小帽。不要说在民国十年前后的北京,就是在前清时代,马路上遇见这样一位小城市里的华装教士似的人物,大家也不免要张大了眼睛看得出神吧。尤其妙的是那包车的车夫,不知是从哪里乡下去特地找了来的,也是一个背拖大辫子的汉子,同课堂上的主人正好是一对,他在红楼的大门外坐在车兜上等着,也不失车夫队中一个特殊的人物。”

遥想当年,有这样的一对主仆和一辆洋车来往于北大红楼与椿树胡同,也确实是民国时王府井大街的一道风景,而且这道风景是真实的,而不是复制的。

只言片语中想象当年的情景

对于辜鸿铭来京后的住处,所有的资料中都只有简短的“柏树胡同26号,旧时的门牌是椿树胡同30号”几个字。而这所小院的得来,大部分的说法是由个满族人租来后所赠。“椿树胡同”是确认了的,“赠与”这一点人们也大多认同,只是在谁赠的问题上说法不一,虽然这些细节无法确知,但辜鸿铭最后在这个小院里故去却是不争的事实。

翻阅了很多资料才找到描述当年小院的只言片语。据房屋档案记载,该院在胡同西段南侧凹进去的小夹道内,占地面积为130余平方米;街门面西,是一个随墙“小门楼”;院内的三间北房是起脊瓦房,一间南房是灰顶平台,建筑面积共计60平方米。

辜鸿铭推崇儒家学说,可以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而且他能言善辩,处处体现着机智与幽默。“他在北大教的是拉丁文等功课,不能发挥他的正统思想,他就随时随地要找机会发泄”。有一次,他在椿树胡同的家里宴请欧美友人,局促而简陋的小院已够寒酸,照明用的还是煤油灯,昏暗而又烟气呛鼻,而且,这帮欧美友人也不清楚“晋安寄庐”的真实含义。于是,就有人说:“煤油灯不如电灯和汽灯明亮。”辜鸿铭说道:“我们东方人,讲求明心见性,东方人心明,油灯自亮。东方人不像西方人那样专门看重表面工夫。”辜鸿铭的一番高论,还真把他的欧美友人给唬住了。

曾经的孤傲的独门小院竟是名人竞相拜访之地

如今的胡同已像一条小街那样宽阔,少了一丝文人雅致的感觉,但这条胡同却曾走进过很多文化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

日本名作家芥川龙之介曾经由上海来北京,被他视为行程中最重要的事的就是来这所小院拜访辜鸿铭先生。他的朋友告诉他,在北京,紫禁城可以不看,但辜鸿铭不能不见。在18号院里,他未能避免辜鸿铭的一番冷遇,但这次拜访仍成了他对于北京、对于中国最重要的记忆。对朋友的话,他衷心地感慨:“言不我欺!”

同样在这小院里遭受冷遇的还有英国著名短篇小说家毛姆。毛姆想要拜访辜鸿铭的要求被拒绝后仍不死心再次来到小院,没想到刚跨入屋内就被辜鸿铭抢白了一番:“你们以为中国人不是苦力就是买办,你们一招手就非来不可?”这番话让毛姆无言以对,下不来台。

而曾踏足这座小院的文人墨客以至政界豪强,又何止他们二人呢?为了拉拢这位顽固的饱学之士,许多军阀怀着各种目的到此拜访,就连也曾派人前来。印度诗人泰戈尔、日本首相、俄国皇储也都曾登门拜访。1928年,辜鸿铭潦倒地在这里病故,而如今柏树胡同30号楼的门前,再无如此密集的名家足迹了。

篇9

一、理想人格的象征与追求

蝉本来只是作为普通一物出现在早期作品中,包含的情感因素较少,后来逐步丰富化。太康文人陆云在其《寒蝉赋序》中云:“夫头上有緌,则其文也;含气饮露,则其清也;黍稷不享,则其廉也;处不巢居,则其俭也;应侯守节,则其信也;加一冠冕,取其容也。君子则其操,可以事君,可以立身,岂非至德之虫哉。”此段文字对蝉的优良品德大加赞美,归结为“文”“清”“廉”“俭”“信”五德,可以作为士子理想人格的化身,代表了蝉意象上寄寓的人格追求。

在古人眼里蝉有许多特征,“蝉蜕于污秽,以浮游尘埃之外”,它栖于高枝,餐风饮露,因而蝉是清高的,颇有远离尘世、自守高洁、与世无争的隐士风度。梁代名士楮曾赞它“饮露非表清,轻身易知足”,北周卢思道也说:“轻身蔽数叶,哀鸣抱一枝。”唐代虞世南的《蝉》“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则突出强调诗人的人格美。万事非一帆风顺,当理想和现实发生不可调和的矛盾时,士人的视角往往由对蝉的敬仰转化为内在的惺惺相惜,转化为内在的坚守。苏轼《题雍秀才画草虫八物》说蝉“蜕形浊污中,羽翼便翾好。秋来闲何阔,已抱寒茎槁”正是语意双关,表现士人不屈于黑暗现实,洁身自好,隐身保节的坚定信念。

二、高处不胜寒的失意之悲

前文中说蝉处高枝,餐风饮露,不食黍离,表其高洁脱俗。然而当周遭环境恶化,其又双翅难展,有声难发,高处不胜寒。宦海浮沉、世态炎凉等,难免滋生文人命运坎坷的迷惘和感伤,因此蝉成了文人笔下绝佳的寄托之物。

例如贾岛《病蝉》“病蝉飞不得,向我掌中行”,通过对蝉的描写反映了自己的失意之悲。实际上,在污浊的社会现实中,高洁之行和独孤失意之悲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无人赏识理解、世无知音的深沉痛苦,在士人中较为普遍。“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无人信高洁,谁为表予心。”(骆宾王《在狱咏蝉》)诗人借蝉自喻,寄托自己遭谗被诬的悲愤之情,郁郁不得志的身世之感。“露重飞难进,风多响易沉”两句字字说蝉,也无一字不在说自己。“飞难进”比喻政治不得意,“响易沉”比喻言论受压制。蝉如此,人也如此,二者融为一体,寄托遥深。再如李商隐的《蝉》:“本以高难保,徒劳恨费声。五更疏欲断,一树碧无情。薄宦梗犹泛,故园芜已平。烦君最相警,我亦举家清。”对蝉处境的概叹分明就是对自己境遇的喟叹,表现出一个仕途落魄者无奈的悲情。“无情”二字将蝉和诗人的失意之情刻画得淋漓尽致。

三、生命短暂,感时伤逝的时间意识

蝉的生命颇为短暂,盛夏始成虫,深秋便死去。庄子在其文《逍遥游》中说“蟪蛄不知春秋”,蟪蛄即是蝉。蝉的这一习性极易引发文人的情感共鸣,当人们听到秋蝉的高吟往往会触发自己的生命之感,生出人生短暂而宇宙无穷的无边愁绪,实际上这就是一种强烈的时间意识。对于人生来说,生命只有一次,犹如自然界的季节更迭,到了秋季万物萧瑟如蝉一样好似到了末路,故而易悲秋伤己。初唐诗人陈子昂《感遇诗三十六首·其十二》曰:“玄蝉号白露,兹岁已蹉跎。群物从大化,孤英将奈何。”中唐诗人刘禹锡《答白刑部闻新蝉》说:“蝉声未发前,已自感流年。一入凄凉耳,如闻断续弦。”诗人在凄凉的蝉声中寄寓了他们对流逝生命的体验。蝉在秋日鸣叫,似在哀怨命不久矣,是对生命留恋的离别曲。反观诗人,满怀希望入世,而在严酷的现实中希望落空,于是悲从中来,不可断绝。王国维说,以我观物,故万物皆著我之色彩,那么士子的生命体验投射到具有某种相似特质的蝉上也不足为奇了。自古以来,伤逝伤时之中往往也渗透着把握当下的生命意识。诗人写蝉,在对生命惊恐悲叹之余也包含着对人生的把握和执著。正如曹操感叹“人生几何”的同时,又高唱“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四、羁旅离别的悲情体验

蝉意象也是古代诗人羁旅之愁的载体。蝉即是秋的代名词,又给秋增加了一些悲凉凄清的氛围,经过长久的文化积淀,蝉的这一特定意义所指更加深入人心,形成一种孤冷意象融入到远游别离之中。古人为生计为功名背井离乡,羁旅天涯。饱受凄风苦雨和人生重压的士子们感受秋凉袭人,寒蝉悲鸣时,很容易触景生情,或融情于景。一方面,萧瑟之景,凄切之声直刺人心,引发人们的悲愁情绪;另一方面,人生劳苦、困顿、离愁凝聚心头,融入到鸣蝉、秋景之中,无疑找到了一个具体直观的表现方式。因而,在以离别、相思、羁旅为主题的诗词中,蝉意象频频出现,或作为表现愁绪的媒介,或作为点染悲情不可或缺的佐料。

诗人张乔《蝉》:“先秋蝉一悲,长是客行时。曾感去年者,又鸣何处枝。细听残韵在,回望旧声迟。断续谁家树,凉风送别离。”说的就是离别之苦。伤离别最为出名的当属柳永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的悲情渲染,把离别时的典型场面和景物摄入此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诗人把离愁别恨寄于蝉身,而蝉的孤独悲苦却又常常是诗人的化身,“树叶经夏暗,蝉声今夕闻。已惊为客意,更值夕阳薰”(朱熹《宿寺闻蝉作》)。蝉在凄寒的夜晚哀鸣,诗人在他乡客居惆怅,“蝉”“客”用一个“惊”字连接,同在夕时发叹,物我感应、融为一体,孤独无助,羁旅之悲令人动容。

篇10

中国名胜古迹最多的地方是西安、洛阳、开封、南京、杭州、北京。

1、西安:在元代以前称长安,先后有周、秦、西汉、隋、唐等十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右时一千多年,曾经是古代东方最著名的大都市。

2、洛阳:先后有东周、东汉、三国魏、西晋、北魏、隋等九个王朝建都,素称九朝故都,也历时一千多年。

3、开封:古称汴梁、汴京,战国时的魏,五代时的梁、晋、汉、周,以及后来的北宋,都曾在这里建都,特别是北宋时曾历经九帝,盛极一时,著名的清明上河图就反映了当时开封的繁华景象。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