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伦的诗范文

时间:2023-03-31 16:52: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拜伦的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还记得拜伦家族的那句格言吗?“信赖拜伦”也一直鼓励拜伦。从纽斯台德的那个跛脚忧郁的少年到哈罗公学、剑桥大学放荡不焉的风流浪子,从受人攻击被迫离开祖国浪迹天涯的游子,到深受希腊人民敬重的英雄。拜伦的一生极具传奇色彩。这就是可爱、可恨、可亲、可怨、可信、可叹、可尊、可敬的拜伦。

寻找吧——不需怎样寻找就能发现——

一个战士的坟墓,对你最合宜;

然后四面看看,选择你的土地,

于是你就永远安息

——拜伦

我不太懂拜伦的诗,他总是那么的伤感,也许是因为他的一生充满着不如意。他生命完美和缺失似乎都有更深的含义。一位古人先哲说过:喜欢孤独的人,不是神明就是野兽。可拜伦似乎处于这两者之间……

他的一些梦想总是破灭,也就造成了他独特的性格。还记得那首共16章,16000多行,被歌德称之为“绝顶的天才之作”的《堂璜》吗?我想历史是最有见证的。在300年后,人们还是热忠于他的诗,都被他悲惨的一生所感动……

让我们也感受一下拜伦他独特的诗:

但自由啊,你的旗帜虽破而仍飘扬天空,

招展着,就像雷雨似的迎接狂风;

你的号角虽已中断,余音渐渐低沉,

依然是暴风最嘹亮的声音。

你的树木失去了花朵,树干遍体鳞伤

受了斧钺的摧残,似乎没有多大的希望,

但树浆保存着,而且种籽已深深入土,

篇2

【关键词】百宝箱;性格;主题;情节结构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是明代通俗文学家冯梦龙改编的拟话本小说,“百宝箱”是小说中出现的一个小道具。这个道具虽小,但在杜十娘性格塑造、小说主题形成、故事情节的结构安排三个方面,所起的作用却非常重要,充分显示了改编者的思想高度和艺术匠心,值得深入探讨。

一、小说标题中的“百宝箱”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原名为《负情侬传》,是同代文言笔记小说家宋懋澄的作品。文中不乏对负心薄幸的李甲的唾骂、对孙富坏人姻缘的指斥,甚至嘲笑李甲“发乎情,止乎礼”,但小说的主题却定位在赞美杜十娘的“三贞九烈”,捍卫封建道统。冯梦龙突破了宋懋澄的局限,把小说标题改为《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把“杜十娘”与“百宝箱”置于文章标题位置,并用“怒沉”连接起来,强化了杜十娘的反抗者形象;重新为小说确立了一个反封建礼教、反新兴资产者市侩的主题,弘扬了人格、尊严、情感等人文主义价值观;把“怒沉百宝箱”这一性情节置于文章标题,形成了读者的期待效应,为小说设置了悬念,同时,“百宝箱”也就成为了小说的一条基本线索,在结构上贯穿全篇。

二、故事开端与过渡处的“百宝箱”

杜十娘从良之后,与李甲在京都与众姊妹及柳遇春道别,谢月朗托口众姊妹相赠,把一描金文具送给十娘,这就是“百宝箱”,是“百宝箱”在正文的第一次亮相。“封锁甚固,正不知什么东西在里面。”“十娘也不推辞,也不开看,但殷勤作谢而已。”这两个让人疑窦丛生的细节,正展示着杜十娘的性格,并暗藏作者的结构意图。它引起我们对“百宝箱”的兴趣,从而接触到故事开端处的杜十娘。“因见鸨儿贪财无义,久有从良之志”;“妾风尘数年,私有所积,本为终身之计”;激于情义决定与落魄的李甲从良;身拥巨资,却坚持让李甲自借赎身银三百两;提前偷运“百宝箱”出行院;欲携巨资入豪门以换取认可……我们看到了典型环境中的杜十娘的典型性格:高洁、精明、自尊、重情义。在情节结构上,正文中的“百宝箱”第一次与标题呼应,并为下文的三次出现埋下伏笔,设置了悬念;“百宝箱”的出现特征为暗出、慢出,此是“欲扬先抑”,为后文蓄势。

杜十娘与李甲行至潞河,李甲没了银两,杜十娘“乃取鈅开箱。公子在旁,自觉惭愧,也不敢觑箱中虚实。”“十娘仍将箱子下锁,亦不言箱中更有何物。”此是过渡情节中的“百宝箱”。我们看到杜十娘对李甲的爱、信任、对前途充满信心以及重情轻财的特点。这正是后文“怒沉百宝箱”的情感基础。另外,“百宝箱”在此处出现,承接了前文的悬念,继续为下文蓄势;把“从良”与“沉江”两块情节连接起来,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三、与尾声处的“百宝箱”

孙富替李甲分析了处境,李甲最终选择了封建豪门的长子地位,放弃了杜十娘的真情,把杜十娘以一千两白银的身价卖给了好色成性的孙富。绝望愤怒中的杜十娘,以沉江前的怒骂、“怒沉百宝箱”的自杀行为,展示了自己的深层性格,形成了小说的反抗主题,把故事情节推向了。先以“百宝箱”为抵押,把孙富的一千两银子诓到李甲船上,再把百宝箱诓回来;当着李甲孙富之面,把“百宝箱”逐层打开,展示异宝,再逐一扔入江中,吸引来众多“舟中岸上之人”;痛骂孙富“以奸之意,破人姻缘”,指斥李甲“有眼无珠,负心薄幸”,表白自己一番苦心、一腔真情;然后“抱持宝匣,向江中一跳。”杜十娘的报复与反抗言行,再次展示了性格中的精明,并显露了坚贞与刚烈的高贵品性。“百宝箱”中的异宝与杜十娘的美好性格相互映衬、相得益彰。杜十娘与“百宝箱”这一对美好事物的毁灭,形成了小说反封建礼教反资产者市侩的主题。“百宝箱”完成了对标题、开端、过渡处的呼应,解开了谜底;“欲扬先抑”的目的也达成了,“百宝箱”给人留下了令人眩目的震撼印象。

柳遇春“坐监完满,束装回乡,停舟瓜步”,无意中捞到“百宝箱”,杜十娘托梦于他,赠“百宝箱”乃为报答当年从良相助之情。这是故事的尾声。“百宝箱”再次现身,并非画蛇添足,乃作者有意为之,为小说增添了余味。杜十娘重情义的性格得到强化。故事情节更完整更自然。柳遇春“识情重义”的作为得到肯定,考虑到孙富死李甲疯,作者弘扬了自己人文主义价值观,对杜十娘遇人不淑的悲剧命运表达了深切的同情。

综上所述,“百宝箱”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一文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除了开端、处出现的“百宝箱”,冯梦龙袭用了宋懋澄的构思外,标题、过渡、尾声中出现“百宝箱”,都属于冯梦龙的独创。在此,我们看到了明末优秀通俗小说家的杰出才华。

参考文献:

[1]吴晓铃.话本选.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篇3

【关键词】李白;诗歌;仙侠精神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祖籍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号青莲居士,有“诗仙”之称,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和杜甫并称“大李杜”。其诗风格豪放飘逸洒脱,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韵律和谐多变。他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其诗歌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李白既是“诗仙”,又是“游侠”,仙的精神和侠的精神在他诗中均有体现,这同他的个人经历以及盛唐气象是分不开的。

李白少年时代的学习范围很广泛,除儒家经典、古代文史名著外,还浏览其他诸子百家之书,并“好剑术”(《与韩荆州书》)。他很早就相信当时流行的道教,喜欢隐居山林,求仙学道;同时又有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自称要“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靖一”(《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

一、李白的酒气

李白好酒,他的好友杜甫在《饮中八仙歌》一诗中,极其传神地描绘了李白在长安酣饮的情形:“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李白“酒仙”的称号大概由此而来。盛唐的恢弘大气曾一度激起李白积极入世、兼济天下的热情。他才华横溢,胸怀大志;他蓄势待发,待价而沽.李白素怀大济天下的才志,然而不见容于当道,李白好酒,不过借酒消愁,以抒发内心的幽愤而已。千古以下,捧读李白的诗作,于昏黄的灯影下,仍依稀可见诗人左手捧杯,右手执笔的洒脱身影,隐然闻到几缕盛唐美酒的醇香。

二、李白的仙气

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李白出蜀,“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江陵,见到了受三代皇帝崇敬的道士司马承祯,司马承祯对李白,称赞其“有仙风道骨,可与神游八极之表”。此后李白南到洞庭湘江,东至吴、越,寓居在(今湖北省安陆市)。他到处游历,希望结交朋友,干谒社会名流,从而得到引荐,一举登上高位,去实现政治理想和抱负。可是,十年漫游,却一事无成。他又继续北上太原、长安,东到齐、鲁各地,并寓居山东任城(今山东济宁)。这时他已结交了不少名流,创作了大量优秀诗篇,诗名满天下。据史载,李白外貌气质潇洒飘逸,颇具仙风道骨。当年李白在长安结识了时任太子宾客的老诗人贺知章,当时的贺知章已年逾古稀,李白献上了《蜀道难》一诗,贺知章“读未竟,称叹者数四”,认为此诗只有神仙才写得出来,因称李白为“谪仙人”。如我们所熟悉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神奇瑰丽,似真亦幻,虚无缥缈的仙境“列缺霹雳,丘峦崩摧。洞天石扉,訇然中开。青冥浩荡不见底,日月照耀金银台。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仙人的世界在惊天动地的声响中出现,仙人们以霓为衣,御风为马,猛虎为之鼓瑟,风鸾为之驾车,共赴仙界的盛会。这是何等耀眼夺目,惊心动魄的情景。而李白高蹈尘外,遗世独立的情怀在这里也得到了突出的表现。李白不仅在诗歌中描摹仙境,而且在生活中也常常出入天地之中,“神游八极之表”。你看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三、李白的侠气

唐代的长安自汉以来有着浓厚的侠文化传统,尤其是关陇一带人民“融合胡汉为一体,文武不殊途”的生活习惯更是侠风盛行的沃土。对于胸怀壮志的文人来说,任侠成为他们功业意识的一种寄托,李白生活于这样的文化氛围之中,不可避免地受其影响,况且游侠精神“流动着青年人的活泼的情感和新鲜的血液”,充满着“乐观奔放的时代旋律和火一般的生活欲望、人生宣泄”。这更与他酷爱自由、张扬个性的天性不谋而合。

血管里涌动着的游侠精神使李白对剑特别钟爱。诗人一生佩剑,年轻时“秋霜切玉剑,落日明珠袍”(《白马篇》),年老时“边尘染衣剑,白日凋华发”(《禅房怀友人岑伦》),求谒时“高冠佩雄剑,长揖韩荆州”(《忆襄阳旧游,赠马少府巨》),醉酒时“醉来脱宝剑,旅憩高堂眠”(《冬夜醉宿龙门,觉起言志》),高兴时“击筑饮美酒,剑歌易水湄”(《少年行二首・其一》),失意时“倚剑增浩叹,扪襟还自怜”(《郢门秋怀》)。他的许多朋友也佩戴着光彩照人的宝剑。”在异常广阔的空间之下,诗人倚剑而立,俯视苍茫大地,不禁情绪激昂、感慨万千!《发白马》:“倚剑登燕然,边烽列嵯峨。萧条万里外,耕作五原多。一扫清大漠,包虎戢金戈。”

但是,当李白被赐金放还,他平交王侯,一匡天下的理想遭到了破灭。于是李白寄意于山水,想到了求仙解脱,这也是与他飘逸洒脱的诗仙性格是相契合的。如他的《宣州谢I楼饯别校书叔云》:“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惧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这首诗里,我们见到了一位遗世独行、愤世嫉俗的中国诗仙的人格形象,它有道教的洒脱和狂放,丝毫没有佛教空幻寂灭的悲观和基督教遁世苦修、逆来顺受的消极,“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正表现的是珍惜个体生命,渴望现实享受的仙人精神。

四、李白“仙”、“侠”之间的关系

侠的精神与仙的精神既相互联系,又有所区别。李白的身上的游侠精神,是他在人生中以叛逆精神动摇封建伦理道德,以傲岸不羁,粪土权贵,不倦地追求个性解放的基础。李白有“济苍生,安社稷”的宏图大志和强烈的进取功名的精神,但他始终保持一种“不屈己”的性格,不肯折腰于权势,以“布衣”“野人”自居。而李白对仙人的遐想,更是表达了他“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的气度和风骨。

但是侠与仙的区别同样明显。侠的主旨是建功立业,报效国家。游侠虽不依附于达官贵人,却离不开达官贵人的慧眼识珠,《史记・游侠列传》中有名的游侠莫不如是。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李白会写出“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君侯制作侔神明,德行动天地,笔参造化,学究天人。”(《与韩荆州书》)这样近乎谄媚的文字。

但是对权贵摧眉折腰毕竟不是李白的本性,他一直自视甚高,一介平民却藐视权贵,肆无忌惮地嘲笑当政者,批判当时腐败的政治现象,以大胆反抗的姿态,推进了盛唐文化中的英雄主义精神。李白政治理想破灭后,他流连于山水,寄意于神仙,向往的是出世隐逸的生活。这是侠与仙的最大区别。可以说,侠的精神与仙的精神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诗仙李白的风骨。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 现实主义 情感 形象 内容 通俗化

白居易将创作经验总结为诗学理论,详尽地表述《与元九书》中。本文从《与元九书》出发,从现实主义创作原则、思想情感的重视、注重形式与内容的统一和向通俗化推进四个方面分析白居易的诗学理论。

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现实主义创作原则

首先,白居易提出诗歌反映社会现实的创作原则。白居易推崇《诗经》,因为《诗经》“六义”植根社会,具有现实主义写实的传统,能够让人听诗了解社会现状。所以白居明确提出要“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后重申“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歌应反映社会现实、讽谕时政。用诗反映社会现实在杜甫的创作中多有体现,但还是白居易将这一实践上升到诗学理论高度。

其次,白居易认为诗歌应发挥“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社会功效。白居易用“上以纽王教,系国风;下以存炯戒,通讽谕。”强调诗歌的社会功效:诗歌应该让上位者补救考察政事的缺失,让平民宣泄疏导感情,针砭时政。

二、感人心者,莫先乎情――重视思想感情

白居易强调诗歌创作中思想感情的抒发。感慨于“古人唱歌兼唱情,今人唱歌惟唱声”,白居易在《与元久书》中开门见山道: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

白居易将诗歌比拟为树,将“情”,即思想感情比作树根,而“言”、“声”、“义”都是由“情”衍生出的。而“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所以语言、声韵使得情见”而“感易交”,是表现思想感情的手段。

但“情”不局限于诗人的个人之情。白居易反对只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他评论屈原、苏武、李陵“各系于志”的诗是“止于伤别”、“归于怨思”、“彷徨抑郁,不暇及他耳”。所以白居易在提出“情根”后又做了补充:

于是乎孕大含深,贯微洞密,上下通而二气泰,忧乐合而百志熙。五帝三皇所以直道而行、垂拱而理者,揭此以为大柄,决此以为大窦也。

白居易的“情”不是“纯属个人的愁乐哀怨”。“情”既言个人之志,有诗人本身的爱恨情仇,更要有“超越个人之上的‘圣人之情’”,囊括现实社会真实的民情时事。白居易对自己的不同类诗歌的态度,也体现这一创作思想。白居易的杂律诗被时人喜爱,但白居易却说“时之所重,仆之所轻”,因为杂律诗“或诱于一时一物,发于一笑一吟”,只抒发了他个人的情感,没有上能“补察时政”,下可“泄导人情”的社会功效。

三、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注重内容与形式的统一

白居易将诗歌的“情”、“言”、“声”、“义”比作树木的“根”、“苗”、“华”、“实”。“情”和“义”是诗歌的内容,“言”和“声”是形式。

其一,白居易重视诗歌内容。他提议“篇无定句,句无定字;系于意,不系于文”。白居易认为,诗歌的创作应该在六义的标准下进行,并发挥惩劝补察的作用。他反对抛开内容只追求“宫律高”、“文字奇”,因为“辞丽藻生于文,反伤文者也”。于是他对梁陈的诗歌做了全盘否定,认为不过是“嘲风雷,弄花草”,空有华丽的辞藻,但“吾不知其所讽焉”。

其二,白居易也重形式。“诗者,根情,苗言,华声,实义”,“情”是四个要素中的根本,但“言”、“声”、“义”三者也是展示“情”的工具。“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类举则情见,情见则感易交”,韵律协调言语通顺,进而声音悦耳,情感才能得以表现才能感人,从而结出的果实“义”,才会贯串隐密细微的事物包含博大精深的道理。可见,白居易认为优秀的诗歌应兼顾情感与主题、语言和韵律,达到内容和形式的相互统一。

四、其余诗句,亦往往在人口中――向通俗化推进

《与元九书》中记叙道:“礼、吏部举选人,多以仆私试赋判为准的。其余诗句,亦往往在人口中。”官府部门选人以白居易的诗为标准。就是在民间“士庶、僧徒、孀妇、处女之口,每有咏仆诗者”,白居易的诗歌在不同阶层不同知识层面中广为流传,反映了白居易诗歌的雅俗并赏、通俗易懂。

白居易讲求诗歌形式通俗,语言浅显易懂。白居易在作新乐府诗时,就提倡:“其辞质而径,欲见之者易谕也。其言直而切,欲闻之者深诫也。其事核而实,使采之者传信也”,要求新乐府诗句言语朴实而直率、直笔而恳切、所写的内容真实,让人容易理解,能够得到深刻启发,容易传播开。他的良苦用心使其诗歌达到了“韵协则言顺,言顺则声易入”的效果,形式通俗,语言浅显而不浅薄,贴近民间大众生活,“老妪都解”,在当时瑰丽、的词风中另辟蹊径。

总的来说,白居易他继承了儒家诗学的进步理论并将其发扬光大。他提出的“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创作原则、重情、强调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以及语言通俗化的诗学理论,大大地丰富了诗学观念,对后世文人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白居易.白居易选集[M].王汝弼选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篇5

初读这一消息,笔者不免愕然,大老板怎么热衷于与猪为伍?拜会“猪坚强”,学习“猪坚强”,高呼“我肥我坚强”,这分明是以猪自诩、托物言志。猪有何辜?遭尽浩劫的一头猪,幸免于难,接下来面对的却是,无休止地被示众、被恶搞、被精神。而这些老板也够无厘头的,不把钱捐给父老乡亲,不在家好好过节,却招摇于世,难怪网民们骂声一片,称其为吃饱了撑的。

仔细一想,其实这些名流们不是表演,也许就是一种生活方式、价值取向的体现。“我们刚吃上肉,他们吃鱼翅了;我们刚解决了‘三代同居’的难题,他们住上豪华别墅了;我们刚戴上金项链,他们换成珠宝玉石了;我们刚喝上啤酒,他们又开始青睐百年苏格兰威士忌了……”这是网上曾有的一个段子,当富人们连百年苏格兰威士忌也喝够了,接下来会怎么样呢?近年来,关于富豪的财富、品质未同步上升的例子可谓多矣,比如热衷于炫耀性消费,喜欢吃黄金宴,烧钱斗乐……

“一夜可以出一个暴发户,三代才能培养一个贵族”。由是观之,精神上的贵族很罕见,许多富人的精神深度并未与金钱增长成正比。也正因为“为富不仁、为富不义、为富不德”的现象很大程度地存在,世人对富人这一群体的评价才不高。《中国青年报》推出的“青年人眼中的中国富豪”调查显示:66.75%的人认为,中国富人的整体品质“很差”或者“较差”;认为中国富人整体品质“好”或者“较好”的,只占3.95%。富人的整体形象为何不堪?究其原因,也许正因为许多大老板还没学会怎样做富人,当有一天连花钱都厌烦了,交流泡妞经验,追求一下怪异的生活方式,体验一下畸形的生活状态,或者如四川名流们拜访一番“猪坚强”,也许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

资产上千万的富豪热衷于哪些生活方式?去年7月14日,胡润百富榜的创始人胡润称,针对中国一千名千万富翁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的调查,结果将于今年1月揭晓。如今看来,这一调查虎头蛇尾。千万富翁到底有哪些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不会也不应该是奢侈与无聊。观之那些更富的富豪,也未必是穷奢极欲。李嘉诚,经常穿胶鞋,就餐时不剩饭;曾为亚洲第一富婆的龚如心,身家高达三百亿港元,每月支出不足三千港元;曾是世界首富的比尔・盖茨和墨西哥电信大亨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也都个性低调,推崇节俭,热衷慈善。

当然,谁也没有权利强迫富豪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否则就是一种道德绑架。如果富豪们连拜会“猪坚强”都要受到横加干涉,足以说明社会道德暴力的泛滥。然而,当姚明不辞辛苦,看望灾区孩子时,且表示自己的心愿是建立更多的希望小学时,我倒觉得,置灾区重建而不顾,依然作秀,是对灾区人们苍凉内心多么不怀好意的挑衅,是对财富伦理多么残忍的猥亵。这些行为,被侮辱的不止是猪,被损害的不止是坚强,还隐喻着一个群体的夸张与嚣张。

【原载2008年9月23日《中国

篇6

ZHANG Mingfei

City College, Kunming Univerisity of Science & Technology,Kunming Yunnan 650051

【Abstract】Darwin put forward evolution and the idea of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in the 19th century. Jack London is one of American naturalistic writer是, and his novel White Fang is based on Darwin’s idea, describing all kinds of contradiction caused by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and a tendency of naturalism. The novel reflects human life through animal life, displaying Jack London’s view to the human existent reality.

【Key words】survival of the fittest;White Fang;reflection

ⅠIntroduction

Among American naturalistic writers, Jack London’s ideology is the most complicated one. When he was a young boy, he accidentally heard about the introduction to Max and socialism, and he saw a lot in his eyes about the poor life of working class. Therefore he has a great interest to socialism. At the same time, Jack London shows his extremely enthusiasm to Nietzsche’s philosophy and Spencer’s sociology, and he is influenced by Darwin’s idea of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and “nature choose”. He uses Darwinism to explain the contradictions among different classes. He believes the working class is the fittest to survival.

All these ideas are reflected in his series of novels on dogs. The most famous one is The Call of the Wild, which is the sister work of White Fang. The hero of White Fang is a part-wolf dog called White Fang, which at last turn to be a real watchdog living in the human world. In this novel, Jack London describes a phenomenon which is the struggle for existence. Darwin’s idea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is well expressed in the story.

If what The Call of the Wild describes is a kind of degeneration-- a dog changing into a wolf, which implies the degeneration from the civilization to the barbarism, to White Fang it expresses a kind of evolution, which realized by the change of living environment.

Ⅱ The Influence of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on White Fang

White Fang was born in a fierce animal world. His father was a wolf, and his mother was a

dog. Since he lived with his mother in the wild, he learned the right of competing for existence in the animal world. However, considering of his own strength and living environment after his mother died, White Fang at last chose “give in” between “give in” and “fight for”. This choice was exactly the reflection of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in animal world. In White Fang, through animals eyes, Jack London did all he could do to describe the environment where animals lived was badly and ruthlessly, which is a deep reflection to social life.

In order to exist, White Fang came into the world of human beings, where he had to blend in other dogs. In the other dogs’ eyes, White Fang was not a real dog because of his three quarters blood of wolf, therefore there were many fighting between White Fang and the rest of them. Gradually he summed up some existent principles in order to face the constant danger of hurt and even of destruction.

An American bought White Fang and trained him to be a fighting dog. During the period, White Fang lived in the flame of his fierceness; his capacity was molded by the pressure of environment. This character with tenacious and warlike is a portrayal true to Jack London’s own life experience. There was a long time in Jack London’s life he lives in the world with image of “domestic animals”.

At last, White Fang met his last master, who awaked his natural instincts to be a real dog. He experienced the verge of death with his strong will, which finally became “Blessed Wolf” and was accepted by human and other dogs. In the ideal of Jack London, White Fang turns to be a loyal servant of human, which is an expression of evolution and a tendency of naturalism. White Fang ---a part-wolf dog grew up in northern cold wild, but unexpectedly could live very well in warm southland with his master. All these changes proved that weather and environment are not obstacles to live for “the fittest”.

Ⅲ Conclusion

Jack London portrays White Fang as a “strong dog” in life. The image of the strong dog is reflected in the badly environment, especially the struggle for existence in the wild makes White Fang become the strong dog of destiny. However, the worst thing is that the wild dislikes living things, so life is a kind of offense in the wild. To be a living thing in the wild, White Fang was threatened to exist from the start, especially the menace of hunger. The first famine made his sister die, and then in the second famine, he lost his father. These experiences were branded deeply on White Fang’s mind forever, driving him aware of the “existent choice”, which became his own existent philosophy.

Jack London’s novel White Fang involves two worlds: human world and animal world. Jack London doesn’t divided them into two parts to describe, but mixes them together. With the description of animal world, Jack London expresses his understanding to the existent situation of human society. He held “the aim of life is meat, life itself is meat. Life lived on life. There are the eaters and the eaten. The law is EAT OR BE EATEN”. The philosophy of wolf is also the human existent principle, so “survival of the fittest” can meet human world.

参考文献:

[1]Jack London.The Call of the Wild, White Fang and Other Stories [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4.

[2]Marcus Canliff.The Literature of the United States[M].香港:今日世界出版社,1975

篇7

2008年,土生土长的美国人魏克,远离亲人和朋友来到中国,他的心情非常复杂。但是作为一个体育迷和运动健将,开拓中国市场,对于魏克来说简直就是他梦寐以求的工作。他在心里告诉自己:我有足够多的时间接受挑战,我不能眼看着这个机会从眼前溜走。

2008年,新百伦紧锣密鼓地重塑其在中国市场上的形象,而魏克恰恰在运动行业有着丰富的管理经验。更为重要的是,新百伦这个有着104年制鞋历史的运动品牌亟待在中国市场传递它的“慢跑”概念,推广其跑步文化。

从年轻时开始一直到现在,魏克对运动有着异乎寻常的热情,每天早上都要出门跑步。年轻时,因为钱包不够鼓胀,魏克无法拥有一双理想的跑步鞋,但每个周末他都会去运动场察看运动鞋,看什么样的运动鞋避震性能好,看来看去他看上了新百伦具有高避震性能的C-CAP320慢跑鞋―这款慢跑鞋被《Runner's World》杂志评选为“世界第一慢跑鞋”,除了选用高科技材质,它特别强调人性化设计,提供多种宽度和高度的跑步鞋。回忆往事,魏克说当时留下的印象至今记忆忧新。事实上,魏克是因为热爱跑步运动进而关注跑步鞋并最终成为辩识运动鞋的行家里手。

“新百伦吸引我的还有它独特的企业文化。新百伦认为,跑步是任何运动的基础。从品牌创立至今,新百伦都在传扬跑步文化和推广慢跑概念,这种坚持不受其他任何因素影响。我们希望能够把风靡全球的跑步文化带入中国,让中国消费者知道新百伦的定位就是做专业的跑步鞋,让他们知道新百伦品牌代表什么。”魏克说。

扎根中国推广跑步文化

其实新百伦很早就进入中国市场了,但在以往的十几年里,新百伦在中国市场的表现不尽如人意。与商之间不和谐的关系导致新百伦在中国市场的发展历经颇为曲折。相比较耐克、阿迪达斯在中国的发展,新百伦有些水土不服。

“我对新百伦感情挺深的,以前非常喜欢这个品牌,后来因为‘纽巴伦’大降价,加上假货横行,不得不放弃了这个品牌。”来自湖北的张雅伦说。事实上,这一番话恰如其分地说出了2000年“纽巴伦”在中国市场的遭遇。

“当然,由于过去的一些问题,我们在中国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但是我们对这个百年品牌和中国消费者非常有信心。”魏克说。

在美国,新百伦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定制服务,“按需打造”,通过与消费者进行深度沟通,与消费者建立了情感纽带,从而培养了深厚的消费者品牌忠诚度,以其独特的模式获得了巨大的成功。但是在中国,信心十足并不表明新百伦的再次崛起不会遭遇强大的市场阻力,特别是中国的很多消费者至今对“纽巴伦”心有余悸。

“其实国外的运动品牌,除了耐克和阿迪达斯,对中国市场都不是十分了解,容易犯僵化的错误。在这个行业,一些国外品牌反而不如国内品牌更懂得变通和找到自己的位置。”张雅伦说,“虽然新百伦收回了权,再次进入中国市场,但我怀疑它今后的路不好走,它在美国成功的策略是不打广告,但是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中,不打广告,不找体育明星代言,意味着消费者不知道新百伦。这就是中国的消费环境,比如我同事就是这样的想法:价格和耐克差不多,我凭什么买新百伦,耐克多酷啊!因此,我觉得新百伦要在中国取得成功就必须打广告,当然可以着重推出一些象征品位的广告,不要让消费者觉得新百伦和其他品牌没什么区别,这样才能得到中国消费者支持。”

对此,魏克说:“有些人误解我们不用代言人。的确,通过明星的影响力拉动消费需求是一种有效的营销手段,但是适合明星的鞋,不一定适合大部分消费者穿着。新百伦坚持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切入并进行沟通,这并不意味着新百伦没有广告和市场推广预算。新百伦在始终秉承这样一个理念:多做活动,少请明星。新百伦要通过长期的战略规划同消费者建立长远的关系,而不是盲目追求短期回报。”

“在中国推广慢跑概念,其实是在推广一种新的生活方式。这句话说起来容易,真正要做到还需要我们与中国消费者一起跑。我们一直说跑步不是要赢,跑步最好的速度应该是你喜欢的速度。”魏克说,“为了推广我们的理念,新百伦先后举办了12'24"跑步机比赛、足够爱・新百伦非常6公里挑战赛、金桥8公里碧云国际社区长跑比赛。”

获悉,新百伦从足够爱・新百伦非常6公里挑战赛中挑选了88名选手,对他们进行指导,然后让他们参加中国香港国际马拉松赛,结果来自上海的蒋成成以41分33秒获得女子10公里组季军。“他们都是平民英雄,他们对跑步运动的执著以及对自身极限的不懈挑战,让我们看到了中国跑步文化无限辉煌的未来。”魏克说。

“有人问我,为什么要举办足够爱・新百伦非常6公里挑战赛和金桥8公里碧云国际社区长跑比赛。谈起长跑,人们自然会想到半程21公里、全程42.175公里马拉松赛。我们了解中国跑步文化,如果今天跑10公里,大部分人会说,我一年都没跑过3公里,这是很现实的。”魏克说,“比如足够爱・新百伦非常6公里,不单单是那一天的跑步活动,在比赛之前的3~6个月里,每个周末在上海、北京、南京、杭州、武汉、沈阳、成都,我们都有专门的教练陪伴200位到300位跑步爱好者一起跑。这不像赞助一个马拉松比赛那么简单,我们有跑步俱乐部,俱乐部有跑步顾问给会员讲解如何根据脚的长度、宽度以及走路的方式选购合适的鞋子,以往大家选购鞋子主要看价格、样式,而我们提出的是一种全新的购鞋方式。我们以这样一种方式推广跑步文化,建立一个跑步平台。很多人说,新百伦这样做影响力不可能在短时间得到提高,但我们相信日复一日地通过跑步平台把新百伦品牌介绍给消费者,总有一天消费者会认同新百伦,自发地向家人、朋友宣传。我们在美国市场的调查数据显示,新百伦的品牌忠诚度排名第一。”

收回权自建渠道

“现在我们完全收回权,自己做中国市场。”魏克说。

2007年,新百伦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戴维斯(Jim Davis)从美国波士顿来到上海,在新闻会上他勾勒了新百伦在中国中心城市的扩张计划:在北京、上海开设超豪华的旗舰店;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在中国市场的发展规模超过其他国家,成为新百伦的全球第二大市场。

当《新营销》记者问及这一目标是否实现时,魏克说:“目前,美国市场仍然是新百伦的第一大市场,中国市场是新百伦的第三大市场,仅次于日本市场,之所以排在日本市场之后,原因在于新百伦最初进入日本市场时就通过推广跑步文化的方式推广品牌,如果新百伦在中国市场最初也采用这种方式,如今的市场局面就会大不一样了。2009年新百伦的增长超过了40%,2010年的增长目标是50%,让中国市场成为新百伦的全球第二大市场仍然是我们的目标。”

Sport 100市场推广部经理杨寅说:“从2007年到 2008年,我们明显感觉到新百伦的变化,首先是店铺形象做了调整,看起来更新、更时髦了。然后是新百伦开设了几家直营店。另一方面就是上货的速度更快了,开始在商场里做一些比较大的活动。”

在杨寅的印象中,新百伦在Sport 100分布于全国16 个城市的连锁店里都有专柜,但是“广告比较少”,相比耐克和阿迪达斯,表现不够抢眼。“但我知道这个品牌在国外做得不错,专业做跑步鞋。收回权自己做,我觉得新百伦还是有希望的。”

据了解,新百伦在新概念体验店的选址、店内设计及布局上着实下了一番工夫。“去年8月15日,新百伦全球首家新概念体验店在北京前门大街开业。今年2月6日,新百伦第二家新概念体验店在上海淮海路开业。”魏克说,“其实中国这么大,单单在北京和上海开旗舰店是不够的,我们计划在大城市具有代表性的商业街再开10家新概念体验店。我们将通过‘过去―现在―未来的理念’,展示新百伦一个世纪以来的精神遗产,渲染20世纪50年代、60年代美国的怀旧气氛,新概念体验店的顶部是一幅长长的描绘新百伦历史的画卷,橱窗里是充满活力、动感十足的模特真人秀,我们要通过独特的手法给消费者一种完全不同于其他运动品牌的体验。未来两年我们会集中精力抓一线、二线城市,寻找真正了解新百伦品牌并与我们目标一致的经销商,建立自己的经销商体系,把看中的市场先做好。”

篇8

我国文学史上许多杰出的诗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令人一见难忘的艺术风格。就一位作家在当时所引起的轰动效果而言,李白的震慑力无人能及。杜甫称赞他:“笔落惊风雨,飘然思不群。”王安石用李白的两句诗比李诗的风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严羽说他“飘逸”,苏轼说他“飘逸绝尘”,苏辙说他“骏发豪放”,现代有人说他“飘逸、奔放、雄奇、壮丽”……李白的诗歌无论是山水诗、闺怨诗或是边塞诗,都写得很精彩,他以自己天才的艺术创造力,形成了飘逸、豪放、雄壮的艺术风格,开拓了诗歌的艺术境界,丰富了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的作品艺术个性是独一无二的。

一、鲜明的个性,时代的强音

李白是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具有洒脱不羁的气质、傲岸不屈的性格;又是一个热情的浪漫主义诗人,他不是一个“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诗人,相反,他似乎什么都关心,很多生活他都体验过,他的诗歌是以现实生活为基础而发出的时代的强音。他的诗歌部分是抒情诗,在这些诗中,诗人不是冷静地表现生活,而是侧重抒发强烈的、鲜明的独创性。他在批判政治黑暗时,愤怒地斥责“夷羊满中野,菉葹盈高门”(《古风》其五十一);在批判安史之乱时,他又沉痛地呼喊:“白骨成丘山,苍生竟何罪”(《赠江夏韦太守良宰》),表达了他强烈的愤怒。他在书写理想时总是十分自信,“天生我材必有用”(《将进酒》),“长风破浪会有时”(《行路难》其一);在表达追求自由的心情时更是十分狂放:“何时腾风云,搏击串所能?”(《赠新平沙年》)“大鹏一旦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上李邕》),都表现出一种豪放不羁、傲岸不屈的精神。

上述种种炽热感情的抒发,使李白诗歌具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表现的主观色彩,表现出鲜明的傲岸不屈的个性特征,体现了李白诗歌“壮浪纵恣,摆去拘束”(元稹语)、以气夺人的特色。李白正因为如此,他的情感的宣泄,从不顾及理性的规范,不是掩抑收敛,而是喷薄而出、一泻千里,任凭激情随着笔端流淌。

二、丰富的想象,豪迈的情怀

李白诗歌还善于运用丰富而奇特的想象来描写形象、抒发感情。他有时借助梦境仙界,捕捉超现实的意象,创造出美丽的理想世界,抒写自己鄙弃黑暗、追求光明的思想感情。如《梦游天姥吟留别》,借助梦境描写了天鸡高唱、海日升空、熊咆龙吟、霓衣风马等现实意象,渲染了仙界的瑰丽和美好,映衬了现实的污浊和黑暗,表现了崇高的理想。有的诗他借助神话传说驰骋想象,大胆夸张,贯以奔放的气势,描写雄伟神奇的山川形象,寄托自己开阔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蜀道难》就是这样的诗篇,这首诗一开头就融汇历史传说和远古神话于一炉,运用夸张手法,着力渲染“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一雄放基调,接着突出描写蜀道的艰难险阻:“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破逆折之回川。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诗中“六龙回日”的神话,黄鹤难飞的夸张,“扪参历井”的想象,多种手法跌互使用,融为一体,层层渲染山势高危,层层映衬蜀道艰险,描绘出一幅色彩绚丽、气势雄伟的蜀道山水图,寄托了诗人对壮丽河山的赞叹之情和对现实政治的某种隐忧。运用大胆的夸张、新奇的比喻以及拟人的手法,也是李白抒写炽热感情所常见的艺术手法。有时既用夸张又用比喻,如“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其十五)、“燕山雪花大如席”(《北风行》)都是夸张、比喻的名句。有时他又把丰富的想象和夸张结合起来,写自己强烈的心潮激荡:“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金乡送韦八之京》),把思念长安的心情表现得十分神奇别致而又形象贴切;“南风吹归心,飞堕酒楼前”(《寄东鲁二稚子》),思念子女的骨肉之情也表现得淋漓尽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所寄》),愁心可寄,已是大胆的夸张,寄予明月,更是奇特的想象,对友人的思念便在诗中得到了最好的表达。

三、澎湃的激情,浪漫主义风格

篇9

【关键词】空白;意向;平面设计;作用

平面设计是指在二维媒介中,透过多种方式来创造和结合符号、图片、文字,借此来传达信息、表现创意,是一种以“视觉”作为沟通和表现的方式。空白是平面设计师时常忽略的一种视觉要素,而空白的忽略往往会影响整个平面设计作品的质量。因为空白在平面设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空白意象在平面设计中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能够有效地衬托主题,而且能够以虚代实,用虚无反映出更多的意境。

一、什么是意象

意象是我国古代艺术创作中的重要概念,在不同的领域被人们广泛使用,因此拥有多元的涵义。意象是创作主体对客观的物象进行审美活动而创造出来的艺术形象,意象不仅是客观的物象,他还融入了创作主体的主观感情因素,是创作主体想要借助客观物象表现出来的主观感情。“意”是抽象的,无形的,因此,只有通过符号、图形或是文字的形象才能体现出来。意象其实就是表意之象,是主体与客体、心灵与物体、意与象的完美融合和有机统一,是主观感情与客观物象相互结合的结果。

二、平面设计中的意象表达

纵观众多的艺术形式,几乎没有用“意”来构成的,也几乎没有不体现和蕴含“意”的。因此,意象表达是所有艺术形式需要的表达形式,只有通过意象表达,我们才能通过作品带给受众一种特别的体悟,形成受众的心理印象和某种判断力。每一种设计类别都有自己独特的表现特征。平面设计就是创作主体就是通过对自己复杂心理活动的分析研究,利用符号、图片、文字等来创造出可视的“象”,以此表达自己的“意”。其他人则通过观察“象”来激发自己的联想机制,得到创作者想要表达的“意”的内涵。将传统的意象概念融于平面设计之中,便形成了平面设计中的意象表达。在平面设计中,各种符号、图形和文字作为一种物象出现在设计中,反映的确实一种内在的“意”。这便是意象表达。

三、平面设计中的空白意象

平面设计是创作主体通过一些图形符号来表达自己思想感情的创作方式,空白意象是平面设计中的一种特别意象,是通过空白和虚无来体现实有的一种方式。在平面设计中,存在虚空间和实空间两种空间,实空间是指画面中各个实体元素所占的空间;虚空间则是除了各个实体元素之外的剩余空间,也就是背景,在平面设计中是十分重要的成分。而空白的意象则是通过空白来表达创作主体的言外之意,看似无形,实际上能够体现创作主体独具匠心的艺术涵义。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感性成分十分重要。相对于西方重视逻辑推理和理性认知来说,我们更加强调用感性来感受自然,体悟人生。空白意象的作用在国画当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四、空白意象在平面设计中的作用

(1)提高作品的视觉效果。我国的国画大师十分注重“留白”,因为留白是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能够达到意想不到的特殊效果,使作品形成一种特殊的意境,这就是空白意象的特殊作用。在平面设计中,创作主体首先要对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进行构思。这时,我们就需要将平面设计的作品划分为虚空间与实空间。实空间是平面设计的主要物象,虚空间则是除却物象之外的剩余空间。这种剩余空间并不是平面设计作品中多余的部分,相反,它在平面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了更好地体现作品的视觉效果。在平面设计中使用空白意象是一种特殊的艺术手法,就像国画一样,这一抹空白并不是自己形成的,而是由创作主体经过精心设计和精心安排形成的。(2)提升作品的整体空间感。在平面设计中,视觉的冲击和思维感是最重要的审美价值。虽然在哲学与心理学中,视觉与思维分属于两个互不联系的领域,但事实上,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视觉不仅仅是一种高清晰的媒介,视觉还是知觉的重要组成部分,还能够提供大量关于外部世界各种事件和物体的信息,因此,视觉是思维的基本工具。视觉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够有效的反映思维。在平面设计中,空白意象的使用是一种常用的艺术表现手法。

空白意象在平面设计中很容易被人忽略,但是,忽略空白意象实际上是创作主体的巨大损失,如果没有充分利用空白意象,就会让大量的视觉垃圾充斥在我们的平面设计之中。我们应当充分意识到平面设计作品的空间分化,意识到虚空间也是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总之,空白意象的使用是平面设计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这种虚实相生的艺术手法能够有效地提高作品的艺术品位,营造良好的艺术氛围。

参 考 文 献

篇10

关键词:商品拜物教 社会生产关系 社会意识

商品拜物教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生产关系还是社会意识,这是我国理论界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基础理论难题之一。拜物教问题是贯穿《资本论》始终的基本理论问题,其中包括有商品拜物教、货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和利息拜物教等形式,作为商品拜物教是其他各种拜物教形式的基础,其他拜物教形式都是商品拜物教进一步发展的产物。从《资本论》的整体研究思想来看,商品拜物教的研究对象就是揭示商品生产的社会生产关系,特别是揭示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社会生产关系,揭示在这种经济形式下社会生产关系借以实现或表现的形式。至于马克思在研究中提及的拜物教思想或观念,这是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并不包含在《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之中。

从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分析商品拜物教的研究对象

无论在什么样的社会生产条件下,生产者之间必然发生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但是在商品社会的生产条件下,生产者之间相互交换劳动的关系,却要通过物和物的交换关系表现出来,使物本身带有不可思议的神秘性质了。“可见,商品形式的奥秘不过在于:商品形式在人们面前把人们本身劳动的社会性质反映成劳动产品本身的物的性质,反映成这些物的天然的社会属性,从而把生产者同总劳动的社会关系反映成存在于生产者之外的物与物之间的社会关系。由于这种转换,劳动产品成了商品,成了可感觉而又超感觉的物或社会的物”。商品形式以及商品形式所表现的价值关系,本来是人们之间一定的社会关系,但它在人们面前却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因此,要找一个比喻,我们就得逃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在那里,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彼此发生关系并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在商品世界里,人手的产物也是这样。我把这叫做拜物教”。

我们要着重理解马克思关于商品拜物教性质的基本思想。首先,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它在人们面前却采取了物与物关系的虚幻形式。马克思认为,问题的本质是人们自己一定的社会关系,虚幻形式并不是那种精神世界中的与宗教等同的虚幻形式,而是在物质世界中,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的间接和神秘的外观表现。这种间接和神秘的外观表现同人们自己一定的社会关系的本质具有不可替代性。其次,如果要找一个比喻,就要逃到宗教世界的幻境中去。马克思认为,在宗教世界的幻境中,人脑的产物表现为赋有生命的、同人发生关系的独立存在的东西。其实,这些东西是由人脑幻想出来的,是真正虚幻的东西,客观上是不存在的。但是,这些东西反转过来,却成为支配人们行动的力量。商品的神秘性质,也和它相类似,所不同的是,那只是人手的产物,就是说,人们用双手劳动生产出来的商品,本来是应该为人所支配,可是现在却反过来起着支配人的作用。因而人们对物,好像对上帝一样,进行偶像崇拜,认为物本身具有驾驭人的无上权威。所以,商品拜物教的性质就是指物和物的关系掩盖着人和人的关系。必须强调的是,马克思在这里所作的比喻,并不是指等同,更不是指同样,它只是从某一侧面,就其相似之处来形象地说明问题的一种方法。

从商品拜物教的根源分析商品拜物教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指出:“商品世界的这种拜物教性质,象以上分析已经表明的,是来源于生产商品的劳动所特有的社会性质”。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由于私有制,他表现为私人劳动;另一方面,由于社会分工,私人劳动必须为对方劳动,通过劳动的交换来满足自己多方面的需要。所以,私人劳动具有社会性。这种独特的社会性质只有在商品交换中才能表现出来。这就使人们在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表现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因此,在生产者面前,他们的私人劳动的社会关系就表现为现在这个样子,就是说,不是表现为人们在自己劳动中的直接的社会关系,而是表现为人们之间的物的关系和物之间的社会关系”。

马克思指出:“从那时起,生产者的私人劳动真正取得了二重的社会性质。一方面,生产者的私人劳动必须作为一定的有用劳动来满足一定的社会需要,从而证明它们是总劳动的一部分,是自然形成的社会分工体系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只有在每一种特殊的有用的私人劳动可以同任何另一种有用的私人劳动相交换从而相等时,生产者的私人劳动才能满足生产者本人的多种需要”。但是,私人劳动的这种二重的社会性质不能直接反映在私人生产者的头脑里,也就是说,在实际买卖中,私人劳动的二重社会性质是看不出来的。一方面,私人劳动的社会有用性,表现为劳动产品必须具有使用价值,而且是对别人有用的社会使用价值的形式。另一方面,私人劳动作为抽象的人类劳动所具有的共同性质,表现为各种劳动产品具有共同的价值性质的形式。这样,从交换中只能看到有用物和价值物,而看不到物所包含的私人劳动的社会性质了。这就使人们产生一种幻觉,本来是人们自己使他们的劳动产品彼此当作价值发生关系,这些物只是同种人类劳动的物质外壳,却被看成是劳动生产物所固有的自然性质了。

在商品生产中,商品拜物教性质的必然性在于:首先,商品的物质外壳掩盖了价值实体、价值本质,造成了商品的神秘性。只要商品经济存在,劳动产品就必然采取价值形式。价值的实体被商品的物质外壳所掩盖,使人们易于把劳动产品的社会性质看成是劳动产品本身的物质属性。其次,价值规律自发的调节作用,造成了商品的运动支配着商品生产者命运的幻觉,加深了商品的神秘性。最后,货币形式进一步加深了商品拜物教的幻觉。货币形式是价值表现的完成形式。货币能直接与一切商品相交换,好像金银本身的物质属性天然就是一般等价物,从而更加掩盖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可见,商品拜物教和货币拜物教,都不是什么社会意识,而是指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必然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抑或货币与物的关系的社会经济现象。

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分析商品拜物教的研究对象

如果从《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来看,问题就更加明显了。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恩格斯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指出:“在这里我们立即得到一个贯穿着整个经济学并在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头脑中引起过可怕混乱的特殊事实的例子,这个事实就是:经济学所研究的不是物,而是人和人之间的关系,归根到底是阶级和阶级之间的关系;可是这些关系总是同物结合着,并且作为物出现”。列宁在《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中指出:“凡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看到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的地方(商品交换商品),马克思都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商品的交换表示通过市场来实现的各个生产者之间的联系”。以上论述都在强调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而研究对象的基本特征就是要通过揭示拜物教,即通过揭示物与物之间的关系,来揭示隐藏在物后面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实质。

马克思依据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不仅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中来研究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而且还从生产关系的总和(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中来研究生产关系。马克思认为,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二者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从来不存在没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也不存在没有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要求有与之相适应的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所决定,并随着经济基础的变化而变化。但上层建筑也有一定的反作用,在一定的条件下,还可以起决定作用。马克思不是单纯地、孤立地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而是从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相互作用中,来研究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的。列宁在分析《资本论》的结构时,曾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比作“骨骼”,而把适合于这种生产关系的上层建筑比作“血”和“肉”。要使骨骼有血有肉,就必须联系上层建筑来研究生产关系。但是,联系上层建筑并不表明上层建筑也包括在《资本论》的研究对象之中,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研究中,曾经大量引用过生产力、科学技术、社会历史、国际分工、国际贸易等方面的资料和信息,如果这些资料和信息都是研究对象的话,则《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就是包罗万象的了,这种研究思路显然是违背科学原则的。就其《资本论》的思想实质而言,仍然是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作为研究对象的。

从生息资本的形式分析商品拜物教的研究对象

马克思指出:“在生息资本上,资本关系取得了最表面、最富有拜物教性质的形式”。在商业资本形式G―W―G`上,虽然这种资本运动,仅仅限于流通领域,好像利润是从流通中产生的,但是在这里,还存在着资本主义运动的一般形式,“利润仍然表现为一种社会关系的产物,而不是表现为单纯的物的产物”。但是,在生息资本形式G―G`上,既不表示生产过程,也不表示流通过程,资本的社会关系一点也看不见了,在这里所看到的,只是一定的价值量的数量关系。前者为生息资本的本金,后者为生息资本加上其带来的利息,因而G―G`所表现的,只是本金和本金加利息的关系。因此,在生息资本上,资本关系完全取得了拜物教的性质,人和人的社会关系,歪曲地表现为物和物的关系了。同时,生息资本没有任何生产过程和流通过程,不借助任何社会行为和社会关系,货币本身就能自然地产生出货币来。“现在,物(货币、商品、价值)作为单纯的物已经是资本,资本也表现为单纯的物;总再生产过程的结果表现为物自身具有的属性”。这就是说,资本表现为一种物,只要贷放出去,就能够直接生出一定量的货币来。

在生息资本上,这个自动的拜物教,即自行增值的价值,会生出货币的货币,就纯粹地表现出来了,并且在这个形式上再也看不到它的起源的任何痕迹了。“社会关系最终成为一种物即货币同它自身的关系”。货币或商品独立于再生产之外,从而具有增殖本身价值的能力,资本的神秘化取得了最明显的形式。“在这里,资本的拜物教形态和资本拜物教的观念已经完成”。同时,在生息资本形式上,资本的社会关系的属性,却变成了货币这个物本身的属性了。原因在于,资本采取生息资本的形式,首先作为资本商品而出现,这种商品的自行增殖的性质有一个固定的价格,这个价格就是利息。由于生息资本作为资本商品,被看成是可以出售的物,不仅具有价格,而且能增殖价值,这样,资本的社会关系的属性,自然就变成了货币这个物本身的属性了。但是,从利息的本质而言,它是职能资本家使用借贷资本而让渡给借贷资本家的一部分剩余价值,其来源归根结底是产业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的一部分。由于利息是平均利润的一部分,而平均利润是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因而利息就是剩余价值的特殊转化形式。所以,利息就体现着借贷资本家和职能资本家共同剥削工人和共同瓜分剩余价值的社会经济关系。

总之,商品拜物教就是专门研究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和这种社会生产关系为什么必然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同时,说明了在这种社会生产关系基础上产生的与其相适应的社会意识和思想观念。前者是主要的、第一位的,因而构成商品拜物教的研究对象。后者是次要的、第二位的,因而不能构成商品拜物教的研究对象,只是研究中顺便需要说明的问题。商品拜物教的研究对象究竟是社会生产关系还是社会意识之争,不是一个枝节问题之争,而是关系到整个商品生产社会中具有统治作用的根本问题之争。因此,澄清理论界关于商品拜物教研究对象之争,就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