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经典小说范文

时间:2023-03-17 07:0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母亲的经典小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母亲的经典小说

篇1

   最新《小妇人》读后感

  我在宝山图书馆借了一本《小妇人》。它是美国的一个作者写的。流露出的都是温暖和爱,琐细的情节中常常出现极奇感人的段落。

  当我和妈妈读到第二章“快乐圣诞节”时,里面的内容我很受感动。故事是这样的:四姐妹和妈妈正准备欢度圣诞,母亲说附近有一个可怜贫苦的女人和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婴儿躺在床上,还有六个饥肠辘辘的孩子们,为了不被冻僵挤在一张床上。因为他们没有火取暖,没有食物吃,正在挨饿受冻。于是四姐妹在母亲的建议下,将她们的早餐送往这个贫苦的家庭,作为圣诞礼物。还帮肋他们生起炉火,修补破烂的玻璃。帮小婴儿穿好衣服,让六个孩子围着火炉吃食物。

  多么温暖感人的故事。书中四姐妹其中一个叫梅格说了一句话:爱邻人胜于爱自己。多么经典的语言,帮助别人也是帮助自己。我们应该向书中的主人公学习,去帮助有困难的人。现在我们有这么好的条件,要好好珍惜,好好学习。从故事中我也明白了做人的道理,要有爱心,善心。多爱身边的人。

  阅读是多么快乐的事情,也会让人终身受益。就像书中一开始写的: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让灿烂的阳光照亮我们前进的路吧。

  最新《小妇人》读后感

  经典就是经典。感觉无论你处在人生的哪个阶段,读完都会非常有收获的一本书。

  尽管故事内容并没有特别新颖之处,但创作于1868年的故事对我们现如今的生活依旧很有借鉴意义。真的觉得是挺神奇的一件事,着实佩服作者!读到很有共鸣的地方甚至觉得和作者隔空击了个掌,可能这就是小说的魅力吧。

  不知读过得人有没有会像我一样幻想拥有一位像马奇夫人一样得母亲。有耐心、有智慧、善解人意、持家有道、懂得如何跟孩子沟通…亦或者说是更希望自己以后可以成为这样的母亲。

  马奇家的四位姑娘有着不同的性格特点。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会有缺点,但她们每一个都是那么诚实善良,面对做错的事从不轻易推卸责任,而是勇敢承担并想努力改进。所以也希望有更多年龄偏小的读者来阅读,这样对于树立人生观、价值观都很会很有帮助。故事里的孩子们仿佛就在他们身边,没有太多的说教但却让你清楚的感受到是非对错。

  除了孩子,我想每个女生都会在这本书里收获不同的“养分”,或许刚好能给予你一种力量,认真工作、认真生活。

  最新《小妇人》读后感

  高贵、爱慕虚荣的海格,举止优雅、却又有几分自私的艾米,坚强、执着、活泼有点霸道的乔,以及温柔内向的贝思。她们,就是马奇家的四姐妹,虽然家境贫寒,但是她们对待生活积极而又乐观。

篇2

一、以铺陈交代背景。引人入胜

鲁迅先生十分擅长在小说的开头进行铺陈,在铺陈中为下文的阅读理解提供钥匙,并巧妙归结到表现的主旨上来。《故乡》先叙述“我”回故乡时的所见所感所思:隐晦的天气、呜呜的冷风、苍黄的空间、萧索的荒村等,勾勒出现实中故乡的影像。由此感受到的是“悲凉”并努力寻找记忆中故乡的“影像”。在这里,“我”的悲凉心情,可以说是笼罩全篇的情感。而触发这种心情的缘由,既有搬家之故,一种失去家园的心结,更因故乡凄凉的景象,使人“禁不住”生出悲凉之情。正是这种凄凉之景,为全篇中人物的活动设置了背景。在与母亲的谈话中,不经意间提到了闰土,也就巧妙地归结到人物的生活与命运上来。这一独具匠心的开篇,除交代背景外,还埋下伏笔,与下文勾连,不经意间暗示了对下文理解的钥匙。

二、以叙述展开故事。跌宕起伏

鲁迅小说作品主体部分的叙述,都是曲折起伏,纵横捭阖,体现出大手笔的驾驭能力。《故乡》在引出闰土之后,有一大段“我”对少年闰土的回忆,从他的外貌到谈吐,都是那么富有活力。正在读者期待闰土出场时,作品却宕开一笔,去写一个突然出现的杨二嫂。从她那“细脚伶仃的圆规”的外形,到“尖利的怪声”,到刻薄的语言。可以说,描写杨二嫂是神来一笔,不仅使作品的人物画廊多了一个活灵活现的富有个性化的人物,而且通过这个人物表现出故乡的变化,人性与人心的嬗变。整个情节的发展避免了平铺直叙,故事内容更丰厚,人物形象更饱满,情节发展更耐读。

三、以描写塑造人物。折射现实

小说是靠塑造人物反映社会生活。鲁迅小说中的人物,无论是主要人物还是次要人物,都个性鲜明地表现出底层人物的不同形象代表。《故乡》中的少年闰土聪明能干,充满活力,并且善于言辞,说话滔滔不绝,给“我”介绍了看瓜与捕鸟的许多新鲜事。他们都是“迅哥儿”童年时的好朋友。从这些人物身上,我们感受到童年这个年华是多么幸福,而一旦走出童年,人生的命运又是多么无常。闰土已经变成“木偶人”,与“我”之间竟然形成了“厚障壁”。闰土是一个厚道、麻木的农民代表,与此相衬托的是杨二嫂,她家开过豆腐坊,算是小户人家。然而生活让她变得尖利刻薄,极端自私,她是陷入年困顿的小户人家的代表人物。小说中的人物是一面镜子,映照的不仅是人物自身的特点,也映照出那个时代的特点。

四、以对比揭示命运。强化效果

无论是散文还是小说,鲁迅先生都善于运用对比的手法。这种对比既可以在同一对象上反复进行,也可以在不同的对象方面进行。《故乡》中杨二嫂前后的对比,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对比,闰土与杨二嫂的对比,“我”与闰土关系的对比,现实中的故乡与想象中的故乡的对比,一组组鲜明而深刻的对比,无不在揭示着故乡的沉沦,人民生存的艰辛,并成为整个底层社会的印记。他们无不打上“辛苦”的烙印,或如“我”的“辛苦辗转”,或如杨二嫂的“辛苦恣睢”,或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这是社会转型期农村生活的真实写照,也是那个时代特征的艺术展示。各种对比,从不同的方面或显示特征,或表现变化,或剖析心态,在阅读中是值得去细细品味和认真思考的。

五、以警句作为结尾。耐人回昧

鲁迅小说的结尾很有特点,语言简洁而耐人寻味。《故乡》的结尾:“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作者把对未来的希望形象地比喻为“路”,用最简洁的语言阐述了最深刻的道理。希望要靠奋斗去努力产生,唯有奋斗才有希望。这样的结尾,是作品悲凉气氛笼罩后点亮的光明之灯,照耀着的不仅是作品中人物所寻求的希望,也是在启示所有的人去走希望之路。鲁迅先生作品的结尾都很简洁、隽永、深刻,而本文的结尾更是经典名句。

篇3

关键词: 坂口安吾 小说《盛开的樱花林下》 “绝对的孤独”

《盛开的樱花林下》是日本著名作家坂口安吾的经典小说之一,自1947年问世以来就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除了在日本国内引起一定的反响外,中国的学者也尝试从象征主义、樱花林下的孤独与虚无等方面对文本进行不同的诠释,为全面细致地解读文本提供了很好的视角。本文主要结合作家的出身和文学观,围绕“绝对的孤独”这一母题解读作品中山贼形象所揭示出来的生存的困境和当下意义。

作品中樱花是贯穿始终的背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本主要讲述了山贼和他掠来的美丽女子之间错综复杂的故事,揭示了当代人生存的本质就是孤独:在铃鹿岭,有一处樱花林,非常阴森可怕。山贼尽管无所畏惧,但害怕路过樱花林。美丽的女子原从京都来,在山道上遭到山贼抢劫,丈夫被山贼杀害,然而她却不露半点憎恨之意,跟随山贼上了山,并且命令山贼亲手杀死了他原来的六个老婆,只留下其中的一个腿有残疾的照顾她。山贼慑服痴迷于女人的美貌,对她百依百顺,但女人不满山里的生活,要求山贼带她迁往京都。山贼和女人在京都住了下来,山贼听从女人的命令杀人抢劫,并割下人头带给女人玩人头游戏。后来,山贼对城市生活感到厌倦,决定带女人回山里。经过樱花林时,女人化成厉鬼,为山贼所杀,最后两人一同随风飘散,消失于无形。

一、坂口安吾的文学观:“绝对的孤独”

坂口安吾出生于日本一个富有的旧式家庭,因为坐拥一切,他的反叛和对庞大家族的憎恶造成了他傲视财物。与世人为财而死不同的是,他把一无所有当做自己的生存依据。他的思想之所以如此叛逆和极端,与他出身的家庭背景是密不可分的。安吾的人生正是从对父亲的蔑视和对母亲的憎恶开始的。父亲忙于政治,而身为旧式家庭主妇的母亲也无暇顾及12个孩子。他从父母那里无法得到爱,逐渐迷失了方向。他自小放荡不羁,中学时沉迷于文艺,结果因交了白卷被学校开除。被世人抛弃的他感到了人生巨大的虚无和痛苦,常去看海、吹风、看天空,寄托对故乡的思念。安吾在早期的作品《来自朔风的酒窖》、《风博士》和《寄故乡之赞歌》中就描写了海、天空和风,表达对故乡的哀思和内心极度的孤独。正如安吾在《文学的故乡》中所说:“活着便是绝对的孤独。”可以说,孤独是他挥之不去对他的文学创作有着非常重要影响的一个母题。

二、“绝对的孤独”:山贼形象的解读

作者在小说开头写道:“从前,人们穿过铃鹿岭的那片樱花林时,都会失常夺路而逃。杀人从不手软的山贼,经过樱花林时也会感到战栗。樱花林里没有半点风声,只能听到自己的脚步声和窸窸窣窣往下掉的花瓣声。这种异乎寻常的静寂竟然让胆大包天的山贼也感到恐惧和不安。”显然,作者对樱花林作了颠覆性的描述,为无处不在的孤独感创造了一个宏大的背景。

山贼抢来了一个美丽的女人,刚到山寨,这个女人就命令他动手杀死了原来的六个老婆,只留下一个面目丑陋、腿有残疾的做她的佣人。此时的山贼在魅惑于她的美色的同时感到不安,这种不安使他无意中追寻生命的本源,开始意识到女人与樱花林之间有着某种难以名状的共通之处,即从樱花林和女人身上散发出的就是一种“绝对的孤独”。

女人不断对山贼提出无理要求,甚至要他带她回京都。在去京都之前,山贼让女人等他三天,他特意跑去盛开的樱花林下,“风从樱花林的四面八方涌出来,吹过他的身体,他的身体几近透明,四周一片虚无。他哭泣、祈祷、挣扎,最后狂奔而逃”。当时樱花林下狂风四起,山贼的身体和魂魄都被瞬间剥去,只剩下虚无缥缈和“绝对的孤独”。

山贼和女人去了京都,他每天给她带来各种宝石首饰,她却不满足。令人发指的是,女人要求山贼带人头给她玩,显然女人已为自己无尽的欲望所支配,她不爱任何人,不属于任何人,生活在“绝对的孤独”中。而山贼却成了沉重笨拙的鸟,为女人羁绊,得不到她的爱,又回不到初始状态,在这无意义的都市孤独地生活着。

后来,山贼厌倦了京都的杀人生活,决定返回山里。女人装他的样子,愿意跟他一块回去,却暗地里谋划重新把山贼带回京都。他们经过樱花林时,在盛开的樱花下,一切原形都无所遁,女人化成了厉鬼:“趴在男人背上的是个全身紫色的大脸老妖。嘴咧至耳朵,而散落下来的头发全是绿色的。”山贼与之搏斗并杀死了老妖,在他回过神来之后,他抱着女人的尸体痛哭。但是此时的山贼虽深处盛开的樱花林中,往日的恐怖与不安却消失殆尽。可以说,山贼在“绝对的孤独”中经历了洗礼,实现了人生的超越。

在小说的最后,作者更是直接指出:“至今无人知道盛开的樱花林下的秘密。也许那就是所谓的孤独。因为山贼再也没有害怕孤独的必要了。他已然化作了孤独。”山贼已全然变成了孤独的象征和代名词,这正是坂口安吾通过文本所要阐述的主题:当代人的生存困境和作者对文学本质问题的不懈探寻。

参考文献:

[1]坂口安吾.堕落論[M].东京:筑摩书房,1990.

[2][日]坂口安吾著.林涛译.盛开的樱花林下[J].外国文学,2004,(05).

[3]林进.冷风从盛开的樱花林下吹来——坂口安吾《盛开的樱花林下》的象征意义[J].长春大学学报,2009,(01).

篇4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三国杀》成选修课

在中国风靡一时的国产桌面游戏《三国杀》,近日正式杀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成为2012年秋季学期的选修课。课程名称为“探索三国:中国经典小说与‘三国杀’桌游”。消息一经,不少学生表现出浓厚兴趣,有的学生表示将“秒杀”这门选修课。

郑名鸿是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的中国留学生,她介绍,这门课程是该校2012年秋季学期新增设的选修课之一。在伯克利分校一个叫“DeCal”的学生组织网站上,列出了课程的详细介绍。

课程介绍写道,“你喜欢玩‘Bang!’(一种在国外流行的纸牌游戏)吗?你有玩过《真?三国无双》吗?你是不是很想看《三国演义》,而且经常会看到中国朋友在玩一个你没办法叫出名字的游戏?”如果回答是“Yes”,这门课程将邀请学生进入中国的历史文化之旅:阅读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并探索其中的经典人物,如何体现在当地中国流行文化,甚至是流行游戏之中。

课程计划持续14周

《三国杀》是中国风靡一时的国产桌上型纸牌游戏,以三国人物角色扮演展开厮杀,每个角色配有不同的武器和能力,分成主公、忠臣、反贼和内奸四个组别。

按照课程设计,这门选修课共持续14周,上课时间为2012年秋季学期的每周四17时到19时,由三名老师共同授课。

边玩边学吸引学生

由于《三国杀》能让大家亲身体会到三国历史对中国流行游戏的重大影响,授课老师会让学生在课堂上分组玩儿。学生将利用从《三国演义》中学到的历史知识,审视《三国杀》游戏中的每位人物。课程将主要教授三国时期的有关历史,并把这段历史与中国当下的流行文化联系起来,通过书籍、表演、电影以及游戏等,让学生掌握三国这段历史。每节课,老师都会讲述三国时期的著名历史事件,并适当安排课堂活动。

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网站上,记者看到,DeCal是该校的一个重要学生团体。该团体的学生可以向学校申请开设课程,而团体旨在为学生提供“基于参与、对话和批判性思维的进步教育”。虽然DeCal是学生团体,但这门课程可以算学分。由于该课程只有30个选修名额,而且不能在网上选课,要上课第一天先到的30人才能选课成功。

中山大学:开设哈利·波特课程

在刚刚结束的这个学期,中山大学医学院开设的公选课《哈利?波特与遗传学》就吸引了不少关注的目光。

据悉,这门课是中山大学医学院2011-2012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公选课,要求学生“对哈利?波特小说或电影感兴趣”。开课的陈老师自称是个“哈迷”,说起开课的原因,她说:“国外有不少科学家以《哈利?波特》为模本来研究医学、生物学,他们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做学术研究,却用调侃、轻松的方式表述出来,这个角度很有意思。”

陈老师说,遗传学里经常会强调母亲妊娠期间的心态和环境对小孩以后的发展有很大的作用。在《哈利?波特》里面,就很容易找到这样的例子。比如,哈利与伏地魔的生活环境也很相似,为什么性格截然相反?哈利是在母爱中出生的,而伏地魔的母亲怀孕期间心中充满仇恨。

“其实遗传学是很枯燥的,但如果学生是个‘哈迷’,自然就会对这门课有好奇心;老师再结合书和电影里的故事来讲,学生也很容易记住知识点。”陈老师说。

厦门大学:国内大学首开爬树课

近日,“厦门大学微博协会”微博称,厦大将开设爬树课。在这门课上,可以学习如何安全爬上任何树,并在上面自由移动,甚至“在树木之间灵活穿梭”。一旦开课成功,厦门大学将成为中国第一个开设爬树课的大学。

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表示,学校确实要开设爬树课,起因是厦大校长希望借鉴美国部分大学开设爬树课的经验,教会学生一些特殊逃生技能。该项课程拟于今年新学期推出。

“美国部分大学早已开设了这门课程。校长从国外考察回校后,觉得美国大学开设的爬树课很有意思,也希望我们体育部能开设爬树选修课供学生选修。”厦门大学体育教学部的林建华教授介绍,由于国内尚未有开设类似课程的高校,因此从选址到课程设计都得靠体育部的教职工“自行摸索”。

“当然,不是赤手空拳去爬树,会适当借助一些器材以保障学生安全。”林建华教授表示,爬树的形式可能会有点类似于攀岩运动。

激发学生锻炼热情

学校开设这样“另类”的体育课,可能会引起不小的争议。林建华教授认为,体育选修课的多样化能充分挖掘学生的兴趣爱好,让学生有接触不同运动项目的机会,激发他们锻炼的热情。

“就像厦大当初开设高尔夫球课,也引来了不少非议。就开课后这几年的效果来看还是不错的,学生都很喜欢。有的学生工作后,当初学习的高尔夫球课还真派上了用场。”他告诉记者。

许多网友调侃说,厦门大学开了爬树课,学生们以后岂不是都能“飞身上树”了?事实上,“爬树课练习的是如何借助于绳子、各种扣子等工具攀爬树木,完成上升、下移、旋转等动作。”厦大体育部老师回应。

各类潮课花样频出

中国政法大学:根据当红美剧《LIE TO ME》(别对我说谎)开设《心理应激微反应》选修课。

中南大学:《名侦探柯南与化学探秘》,由柯南迷、该校化学化工学院副教授徐海开设,结合剧中的情节谈到具体的毒药。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新女性必修课课程》,传授各种女性生活中的常识,包括女性心理健康、女性与礼仪、女性伦理等,很多课互动性很强。

中国计量学院标准化学院:《酒文化入门课程》,这门课能使学生系统掌握世界著名啤酒、葡萄酒和蒸馏酒(白酒)的起源、分类、酿造、选购技巧、饮酒礼仪、品尝艺术及其保健功能等内容。

浙江纺织服装学院:《微博与社交》,这门课主要教学生分享微博最IN话题,玩转微博最新功能,研究微博未来前景,争做微博最热达人。

篇5

关键词:《红色英勇勋章》;精神成长;转变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6)03-0213-02

斯蒂芬・克莱恩(1871-1900)是美国19世纪的一位多产作家,他8岁时父亲去世。克莱恩为了养家很小就开始了写作,16岁就出版了第一部小说。生活在美国内战时期的克莱恩对生活充满了失望与恐惧,其作品多数都是悲观与现实的,反映了那个时代人们精神的崩溃。克莱恩作为自然主义作家,其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深刻的反映了作者的悲观自然主义思想。

《红色英勇勋章》小说背景为美国南北战争,主要描述了亨利・弗莱明参军前对战争有着奇妙而美好的想象,因此全然不顾母亲的反对,毅然决然的报名参加了北方军。然而战场中的情形却与想象有着天差地别,现实总是不如幻想来得那么刺激浪漫,现实的战争击碎了弗莱明。在书中,作者描写了弗莱明面临第一次战斗时的情景,战场上轰雷的厮杀使他感受到了死亡的威胁,也使他产生了动摇情绪,最终导致弗莱明做了逃兵,仓皇地逃离了战场。战后,当弗莱明听见北方军重新获胜的消息,他又后悔不已,也觉得心里不安。因此为了弥补犯下的过错,他不顾一切千方百计地打探到了部队前线的消息,令人可笑的是在打探的途中,弗莱明不幸被一名士兵打伤了头部。自此书中的“英勇”勋章出现了,便是弗莱明额头上的一记无意之过,同时也是小说的转折点。之后弗莱明回到原来的兵团,不知情的战友把他奉为英勇的战士。由于深受良心的谴责,弗莱明决心上前线英勇杀敌,洗清耻辱,甚至在一次混战中,他主动接过倒下的战旗,英勇的带着部队冲锋陷阵,赢得了上级军官的高度评价,成就了真正的英勇勋章。然而小说并没有在此结束,小说的末尾弗莱明也意识到了这场战争,甚至这个时代的虚幻。这是一部描写年轻人成长的小说,是主人翁弗莱明从天真无知到成熟再到幻灭的过程。

克莱恩虽然一生从未上过战场,但克莱恩通过从退伍老兵听到的二手资料进行整合,经主人翁弗莱明的思想斗争与变化,深刻的反映了战争中的虚无与人性的懦弱,体现出了克莱恩的自然主义观,即人在自然面前的无能为力。

一、成长小说的定义与特征

成长小说也称启蒙小说,是指主人翁在通过一系列的磨难、困苦后由少年至成年,或由幼稚至成熟的过程。成长小说的起源在欧洲,然而却在美国文学作品中占了极为重要的地位,许多的美国文学都探讨了成长小说的意义,对于“成长小说”的定义解读,许多的学者都有着不同的阐释,美国著名文学评论家莱斯利・费德莱尔认为“成长是通过获取知识坠入成熟的深渊”,莫迪凯・马克思则概括为:“成长小说是年轻的主人公经历了某种切肤之痛的事件之后,或改变了原有的世界观,或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或两者兼而有之。这种改变使他摆脱了童年的天真,并最终把他引向了一个真实而复杂的成人世界。”无论怎么定义解读,成长小说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主人翁必须是青少年,必须亲身经历事件,并且该事件促使了主人翁心理、性格的成长。《红色英勇勋章》作为克莱恩的经典小说,以美国内战中的“钱斯勒斯维尔战役”为背景,以主人翁弗莱明对战争和社会的逐步认识为主线,是一部典型的具有成长主题的小说。

二、主人翁弗莱明的成长

(一)从天真到虚无

小说开头就以倒叙的方式向读者展示了军队中沉重、灰暗的气氛,作者所用之词都是带有灰彩的词语,无一不加重了对战争给士兵们带来的阴影,小说主角弗莱明就感受到军队里的沉闷与虚无,他对即将的战争充满了恐惧,他觉得自己被国家、被希腊英雄主义欺骗了,他想逃,却又不敢逃。

然而,这些恐惧虚无的思想却都是在弗莱明参军后才出现的,在参军前,弗莱明对战争充满了美好的幻想和期待,他渴望着上战场,渴望着建功立业,渴望着成为希腊神话式的英雄。作者克莱恩在弗莱明的天真幻想阶段创造了一个对抗性人物:他的母亲。她看透了战争的意义,因而一次次的阻止弗莱明的参军,遏制弗莱明的幻想。但最终弗莱明还是瞒着母亲报名参了军,他似乎看见了流血的战场和英勇的英雄,可是旋即而来的便是无边的厌烦与虚无,他的军队一直处于后方无仗可打,他们必须等待。等待的虚无包围了弗莱明和他的战友,使他们恐惧,他开始想象战争中可能出现的血流成河,可怕场景,甚至死亡等后果,突然之间弗莱明对于自己为什么参战、为谁而战产生了疑问,他慢慢的意识到了自己以前的幼稚,他开始思考参军对自己是否有价值,不断地进行自我追问。这时的弗莱明已然对战争毫无幻想,他有的只是虚无和虚无带来的恐惧。

(二)从虚无到惧怕

军队中的无所事事给弗莱明心理上度日如年的空虚,一个个队伍即将上战场的谣言,也使弗莱明意识到自己想当个逃兵的强烈欲望,“也许在战斗中,他可能会逃跑”。他被迫承认,“在战争这个问题上,他对自己没有把握”,“唯一能够证明自己的办法是投身到炮火中去…”他想知道别人是否也如他一样,他询问队友吉姆和资深老兵们,但他得到的却是更加无止的恐惧。

如果说以上的描写只是弗莱明的思想活动的话,那么后来当他的队伍真的面临战争时,却是弗莱明恐惧心理的极好体现。随着连队开赴战场,战场上的枪林炮雨让弗莱明不知所措,在那样的环境中弗莱明又一次的萌生了逃跑信念,“他就像一只声名狼藉的小鸡一样,他根本不知道往哪儿跑才是安全的。他吓得脸色苍白,好像一个半夜三更不小心走到悬崖边缘才突然醒过来的人,他立刻丢掉手上的枪支,毫无羞色地如一只野兔般仓皇逃命”,最终混在伤兵中跑离了充满硝烟的战场。战场上的逃离是弗莱明历经了从虚无到惧怕的成长。

(三)从恐惧到成熟

战场上的逃离尽管弗莱明不再受战争和死亡的威胁,可又滋生了他另一方面的痛苦。当弗莱明得知他们这一方取得了战争胜利时,耻辱便侵袭了这个年轻人的心。他为他逃离战场的行为感到羞愧,然而他仍在不停的说服自己,告诉自己保全性命才是最正确的。这种想法尤其在弗莱明看见一只松鼠被他掷的一颗松果吓得逃之夭夭时得到了证明,他极力的使自己相信保全自身是任何生物的本能。

然而,弗莱明却无法真正意义上的远离战争,在树林里到处都是战争后的痕迹,伤兵遍地,哀嚎连天,弗莱明在这一幕幕的战争痕迹中又一次的迷失了自己,他既羞耻又相信逃跑是最正确的本能反应。在接下来的旅程中出现了使弗莱明彻底觉醒、归队和重生的,是他的战友――大个子战士吉姆・康克林。

康克林在小说中是镇定、谦卑、坚定不屈的,他被作者赋予了启迪、拯救弗莱明的使命。康克林是真正的战士,即使在临死前,他还坚持找寻自己的战场,并用他那庄严的死,唤醒了弗莱明内心的耻辱感和使命感。书中的吉姆・康克林用他的死唤回了弗莱明灵魂的生,这表明了弗莱明成熟的第一步:意识到人类在死亡面前的无奈与大自然对人的漠视。

弗莱明成熟回归的第二步便是他的伤疤(一个荒诞“勋章”)。尽管在遭遇了吉姆・康克林的死亡,弗莱明已经顿生了勇气与回归战场的念头,然而他仍需要一个可以掩盖他逃跑的借口来战胜黑暗,荣耀归队。

弗莱明受到康克林的启示,决定回归部队,回归战场,但却不知怎么向战友解释自己的逃跑。也许是上天的“恩赐”,他被卷入一支溃退的队伍中,他的额头甚至还在他向这批在散兵们打听时,挨了一名士兵的一枪托而受伤,而此伤口则被其自称为“枪伤”。可是,毕竟这伤疤不是真正的枪伤,这个伤口与其说是骄傲的源泉,不如说是一个耻辱的象征。回到原来的军团后,弗莱明的战友们把他的伤口当做令人敬佩的、因战斗而负的伤,当成是英勇的象征。弗莱明为了让自己真正的成为英雄,真正的拥有一个伤疤,自此,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夺取了敌人的阵地,渐渐地他开始有种了一种崇高感, 无暇顾及去赢得别人的赞扬,或注意为自己赢得荣誉,成为了整个兵团中最疯狂、最勇猛的战士。

到此,小说向读者展示了一个迷途之人如何在经历了一系列的思想斗争,同时在受到一连串的启示和“超自然助力”后,终于战胜了自己,走出了黑暗,完成了自外向内转移的艰难历程。这是弗莱明走向成熟的第三步,也是最后一步。弗莱明得到了心灵的觉醒与净化。

(四)从成熟到幻灭

幻灭是弗莱明在成长道路上的最后一站。虽然作者克莱恩让弗莱明走向了成熟,但并没有就此收笔,克莱恩相信在自然的面前人类是无能为力的,因此《红色英勇勋章》中的弗莱明也就是这种自然主义思想的体现。

弗莱明在最后不但明白了奋勇杀敌,更重要的是明白了自然的庞大力量和人类的渺小。在弗莱明逃跑的森林中,尽管哀嚎连天,伤兵遍地,但大自然却没有一丝一毫的改变,依然晴空万里,动物们(如松鼠)依然欢乐的觅食,鸟儿依然唱歌,白天依然是白天,夜晚依然是夜晚,毫无改变,人类的死亡、生存、杀敌、逃跑在大自然看来都是微不足道的,所以,弗莱明明白了自然的道理,也明白了人生的真正意义:虚无!小说的结局自此才显示出来。在书中弗莱明野心完全消失,不仅不再为保命而活,也不再为了荣耀而活,他已经失去了恐惧,从容地接受发生在他身上的一切,变成彻彻底底的无个性特征者。

作者克莱恩为了让弗莱明能够真正找到自我,让其对自己行为进行反思,让他以旁观者的立场评价它们,从而使弗莱明和读者都认识到,任何伟大的事情背后都必然包含着丑陋,然而这一丑陋却并非不是道德的,相反更多的是出于人生存的本能,是人性之所为。作者在《红色英勇勋章》中反映了一个士兵从天真无知到成熟再到幻灭的成长过程。弗莱明之所以成为英雄,并非如常规的战争小说中的英雄具有至高无上的精神;相反,作者给读者呈现了一个普通人的虚荣,一个普通人盲目的自豪感,以及在面对战争时的一种畏惧感,最后经历了生死后的净化与成长,作者克莱恩用这种成长式的主题探索人类与自然,告诉读者人类在自然面前的毫无选择。

参考文献:

〔1〕陈媛媛.《红色英勇勋章》的成长主题分析[J].沈阳: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3):93-95.

〔2〕芮渝萍.美国成长小说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篇6

说起夏洛蒂・勃朗特,不得不提勃朗特姐妹的文学成就――三姐妹占据了英语文学名人榜单中的三个席位,恐怕连众多男性作家都自叹

不如。

实在很难想象,三位住在约克郡荒凉漠泽、害羞腼腆、相貌平凡的女性竟有着如此惊人的爆发力――也许封闭的世界恰恰有助于她们发掘内在的

才华。

是什么样的环境和际遇造就了这部长盛不衰的小说?一起来看看夏洛蒂・勃朗特在约克郡度过的岁月――

(注:CE: Teens曾在2008年4月号的“环球风情”栏目中介绍过勃朗特姐妹的故乡,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查阅。)

Charlotte Bronte 1)represented a fascinating mystery to the London literary world of 1847.

An unknown writer named Currer Bell had

produced Jane Eyre, a popular and 2)controversial novel. Two other novels were published the same year, Agnes Grey by Acton Bell and Wuthering Heights by Ellis Bell. Were the novels written by three different writers or only one? And were they written by men or women?

Even the publishers of the novels didn’t know. So in 1848, Charlotte and her sister Anne, the author

of Agnes Grey, traveled to London to introduce

themselves to publisher George Smith and assure him that they were different people and both women.

Charlotte’s Jane Eyre was still a source of

controversy, though. Its 3)heroine was a strong woman who took 4)responsibility for her own life. It contained scenes of wild passion and violent acts. Rochester’s plan to marry when he had a living wife shocked the people of that time.

It was certainly a strange production for someone

like Charlotte Bronte, who led such a 5)retiring life. And Charlotte 6)acknowledged that Jane was not a version of herself. But Jane was a reflection of

principles that Charlotte lived by.

Charlotte was a 7)preacher’s daughter 8)to the core. She was raised with strong faith and a firm sense of duty. Her father, Patrick Bronte, was a

9)curate 10)assigned to the Yorkshire 11)parish of

Haworth, a land of 12)moors and isolated farms. The family lived in a 13)modest stone house surrounded by the church and graveyard. Charlotte had two older sisters, Maria and Elizabeth, and three younger

14)siblings, Branwell, Emily, and Anne. Their mother died while the children were small; Maria and Elizabeth died in childhood after difficult years in a girl’s school. Maria would become the model for Helen Burns in Jane Eyre, and some of the dialogue even came from real life.

Their mother’s death left the four surviving

children with their father and an aunt. Both adults were 15)distant, and the 16)bleak northern weather left the children with little to do much of the year. They began to write poetry, stories, and plays.

When the three girls grew older, they were sent to school. Anne’s poor health and Emily’s homesickness soon brought them home. But Charlotte showed her 17)stern sense of duty even as a child, and attended school at Cowan Bridge and Roe Head. Although nearsighted and extremely shy, she made life-long friends at Roe Head.

As Charlotte and her brother and sisters entered their teens, they faced the 18)prospect of earning their livings. For women of her time and class, there were few options. One was becoming a 19)governess, and Charlotte took a position. Her employers were kind. But Charlotte had an 20)aversion to strangers all her life that she could not overcome.

Charlotte left her employers and made plans with her sisters to start their own school. For this purpose, she and Emily went to Belgium to acquire 21)proficiency in French. However, shyness and homesickness drove them both home again.

Charlotte also taught with her friend Miss Wooler at a school near her home for a while. But she was still not happy with the work. In her book The Life of Charlotte Bronte, Charlotte’s friend Elizabeth Gaskell pointed out reasons why being either a governess or a teacher was unsuitable for her. One was Charlotte’s shyness, which would even cause her 22)raging headaches if she spent too much time in the company of strangers. Charlotte also did not understand children. Although she was always kind to everyone, she didn’t know how to 23)relate to them.

Most of the Brontes’ youngyears were spent

trying to make money. When plans for a school fell through, the girls began to seriously consider writing, and began working on novels. They would do household

24)chores during the day, write when they could, and meet in the evening after everyone else was in bed. They would compare and critique each other’s work.

All three met with more or less success, but Jane Eyre won instant popularity. It also earned enough money that Charlotte could now expect to make a living as a writer.

But bad fortune came along in the next two years. Emily and Anne died from 25)tuberculosis and Branwell, who had developed an 26)opium 27)addiction, also passed away.

The children’s aunt had passed away a few years

earlier, and this left Charlotte alone with her father. With only each other to 28)rely on, they grew close, and looked out for each other.

Charlotte continued to have writing success with

Shirley (1849), Villette (1853) and The Professor (1857). Her father was very proud.

Charlotte finally had a short 29)respite from her lonely life. At the age of 37, she married her father’s assistant, Arthur Nicholls. They lived

happily after Charlotte’s difficult earlier life, much like Jane Eyre and Rochester. But unlike Jane and Rochester, their happiness was cut short. Nine months after their wedding, Charlotte died from a 30)lingering

fever and was buried in the family 31)vault in Haworth church.

Charlotte Bronte’s writing brought her into contact with a wider world, and she became friends with great authors of her day, such as Robert Southey注1 and 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注2. But she always remained a true 32)inhabitant of her rural home, retiring, 33)sober, and 34)circumspect. Like her sisters, the bleak and lonely beauty of the moors was a part of her.

对于1847年的伦敦文学界来说,夏洛蒂・勃朗特代表着一个引人入胜的谜团。

一位名叫柯勒・贝尔的不知名作家写出了《简・爱》这部广受欢迎但又备受争议的小说。同年,另外两部小说相继出版,它们是阿克顿・贝尔的《阿格尼丝・格雷》以及埃利斯・贝尔的《呼啸山庄》。这些小说是出自三位不同作家之手,还是同一个人写的呢?它们的作者到底是男性还是女性?

甚至连小说的出版商也不知道答案。于是在1848年,夏洛蒂和她的妹妹安妮――《阿格尼丝・格雷》的作者来到伦敦,向出版商乔治・史密斯介绍自己,让他知道她们是两个不同的人,而且都是女性。

然而在当时,夏洛蒂的《简・爱》仍然是引发争论的源头。小说的女主人公是一位独立自主的坚强女性。书中对狂烈的感情以及暴力行为进行了一幕幕的描写。

罗切斯特在妻子还在世的情况下打算跟别人结婚这一情节让当时的人大为震惊。

对于像夏洛蒂・勃朗特这样一个隐居避世的人来说,这部小说无疑是一个奇怪的产物。夏洛蒂承认简不是自己的写照,但这个角色反映了她一生恪守的

准则。

归根结底,夏洛蒂是一名牧师的女儿。在成长过程中,她一直被灌输坚定的信念和强烈的责任感。她的父亲帕特里克・

勃朗特是一位被派到约克郡霍沃斯教区的助理牧师。那个地方只有漠泽和与世隔绝的农场。勃朗特一家就住在一间朴素的石屋里,周围都是教堂和墓地。夏洛蒂有两个姐姐――玛莉亚和伊丽莎白,还有三个小弟妹――布兰韦尔,艾米莉和安妮。他们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去世了;在一间女子学校度过了艰苦的年月后,尚处童年的

玛莉亚和伊丽莎白也去世了。玛莉亚后来成了《简・爱》中海伦・伯恩斯的原型,有些对话甚至取材自现实生活。

母亲死后,四个活下来的孩子就由父亲和姨母抚养。两位大人都是不甚热情的人。北方寒冷的气候也让孩子们在一年中的大多数时间无事可做。于是他们开始创作诗歌、故事和戏剧。

三个女孩长大后被送到学校上学。安妮身体虚弱,艾米莉思乡病严重,两人没多久就回到家中。然而,还是孩子的

夏洛蒂已经表现出坚定的责任感,先后在科恩桥学校和罗黑德学校就读。虽然她有近视,而且非常害羞,夏洛蒂还是在

罗黑德交到了一生的朋友。

夏洛蒂和弟妹们步入少年期后,他们要面对自力更生的问题。处于她那个年代和社会地位的女性并没有太多选择,其中一个就是当家庭教师,夏洛蒂便选择了一个这样的职位。虽然她的雇主都很和善,但终其一生,夏洛蒂始终未能克服对陌生人的排斥感。

夏洛蒂离开了雇主,打算和妹妹们开设自己的学校。出于这个原因,她和艾米莉前往比利时学习法语,以达到熟练水平。然而害羞的性格加上思乡病,两人又一次回到家中。

夏洛蒂也曾经与朋友伍勒小姐在自家附近一所学校教书,但依然干得不顺心。在《夏洛蒂・勃朗特的一生》一书中,夏洛蒂的朋友伊丽莎白・加斯克尔指出了夏洛蒂不适合当家庭教师或老师的原因。一是因为夏洛蒂很害羞,如果她与陌生人在一起待太久,她甚至会产生剧烈头痛。另外,夏洛蒂也不懂孩子的心。虽然她对所有人都很友善,却不知道怎样跟他们沟通。

在青年时期的大部分时间里,

勃朗特姐弟们都在努力赚钱。当开办学校的计划失败后,几个女孩开始认真考虑将写作作为职业,并开始写小说。白天她们做家务活,有时间就写一会儿;晚上当其他人都上床睡觉后,她们就聚在一起,互相比较、点评作品。

三姐妹或多或少都取得了成功,但只有《简・爱》一炮而红,也为夏洛蒂赚到足够的钱。她现在可以以写作为生了。

可是在接下来的两年里,噩运接踵而至。艾米莉和安妮因为感染肺结核去世,布兰韦尔则染上鸦片毒瘾,也离开了人世。

孩子们的姨母在早些年就过世了,所以现在只剩下夏洛蒂和她的父亲。父女俩只有对方可以依靠,他们越发亲近,相依为命。

夏洛蒂随后的《雪莉》(1849年)、《维莱特》(1853年)和《教师》(1857年)也相继获得了成功。父亲引以

为傲。

夏洛蒂孤独的生活终于可以暂告一段落。37岁时,她嫁给了父亲的助手

阿瑟・尼科尔斯。经过了

夏洛蒂早年的艰苦生活,他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就像简・爱和罗切斯特那样。但两人的幸福只是昙花一现,没能像简和罗切斯特那样延续下去。在婚礼结束的九个月后,夏洛蒂高烧不退,最终去世。她被安葬在霍沃斯教堂的家族墓穴中。

篇7

如今似乎还不能说“细读”理念已经完全深入人心,而整体观之,对于中小学语文教学,尤其是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影响是积极而明显的。惟其如此,继续探讨“文本细读”并非狗尾续貂,而是适逢其时,必不可少。中学语文教改风风雨雨几十年,虽然不乏亮点,但并没有取得多少令人欣慰的实质性进展,孙绍振先生当年批评的“所问肤浅,所答弱智,滔滔者天下皆是。表面上热热闹闹,实质上空空洞洞,糊里糊涂。在处理课文的方法上,多媒体豪华包装,花里胡哨,目迷五色。但是,对于文本内涵的分析却有时如蜻蜓点水,有时如木偶探海”①等现象并未明显改变,语文阅读教学现状依然不容乐观。

鉴此,笔者主持申报并立项运作省级教研课题“文本细读的探索与实践”,参与并指导课题组同仁致力于阅读教学“文本细读”实践探索。本着理论指路、实践验证、认真部署、积极尝试、通力合作、务求实效的科研理念和态度,力求妥善把握“文本细读”的有关“要义”,努力避免若干“失当”,以稳步推进本课题研究,并获得理想的预期课题研究成果。

1.细在“语言(义)”。阅读教学必须遵循阅读规律,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文本细读,应当以语言(义)的揣摩、品味为基本定位。语言,既是构成文本的建筑材料,更是文章表情达意的重要载体。只有正确把握语言(义),才能真正理解文本(含意),即现代诠释学所谓的“作品的意图(也称‘本文意图’)”。无论是文学类文本还是非文学类文本,正确理解语言(义)均系阅读教学的“头等大事”。如果阅读背离了语言(义)理解,什么都是“浮云”。况且,许多成功的阅读实践证明,不少有价值的阅读发现和创新往往都是从认真“细读”语言(义)开始的,任何忽视和淡漠“语言(义)”的阅读行为,也就无缘于真正的阅读发现。假如我们能够引导学生突破审美定势,就完全可以借助“细读”,从揣摩、理解“语言(义)”从容起步,在无味中“读”出有趣,于熟识中“读”出新知,从平常中“读”出奇崛。

如:我走的时候,我还不懂得怜惜曾经拥有的事物……(刘亮程《今生今世的证据》)

这里的“还”和“怜惜”都属于很普通的词语,但出现在“我”的感受之中,含意就不一样了。如果没有“还”这个词,整个句子的重心在后面,即在当时(“走的时候”)不懂,言下之意是如今已经“懂得”,似乎从“不懂”到“懂”通常只是时间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终究可以“懂得”的,先前的“不懂得”不足为憾。而“还”用在“不懂得”之前,强调了“走的时候”的“不懂得”,透露出对当时的“随便”、轻率的一种追悔和自责,将表意的重心定位在前面,似乎不动声色,却耐人寻味。而“怜惜”一词既不同于“惋惜”,也有别于“珍惜”,面对那些“曾经拥有的事物”——人生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当年的自己居然这般无动于衷,漠然置之,缺乏应有的“同情”和“爱护”。“怜惜”用在句中,既“追认”了“曾经拥有的事物”的重要价值,也揭示了当时作者“不知道曾经的生活,有一天会需要证明”,非常贴切,颇具审美张力。

2.细在“(分寸)合理”。根据昂贝多·艾柯的观点,解读任何文本(作品),理解是否符合语境和原意等非常重要。他指出:“根据本文的连贯性及其原初意义生成系统来判断,我们在本文中发现的东西是否就是本文所要表达的东西;或者说,我们所发现的东西是否就是本文的接受者根据其自身的期待系统而发现的东西。”②艾柯还说:“读者的积极作用主要就在于对本文的意图进行揣测。”③因而细读需要还原“本文所要表达的东西”,即体现解读的合理性。在“还原”文本含意的过程中,要做到不偏、不过、不添,阅读结论(包括感受、领悟、发现等)不但要符合文本语境,而且不能违背文本(作品)表达的情感、思想等,不违背和超越“作者的意图”。尤其是在深入解读文本时,更不可“想当然”,而要突破心理定势,联系文本产生(写作)的时代、环境、写作意图、文化背景、思想意识等要素,防止以当今的理念和方式进行简单“套用”和“移植”。把握住解读分寸,是细读不可背离的基本原则。

如:……我就摇了轮椅总是到它那儿去,仅是为着那儿是可以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史铁生《我与地坛》)

这里的“逃避一个世界的另一个世界”,从字面意义理解,前一个“世界”就是作者“找不到工作,找不到去路,忽然间几乎什么都找不到”的生活社会,后一个“世界”则是指离作者家很近的地坛,在史铁生眼里它是一个“荒芜但并不衰败”的“宁静的去处”。我们注意到,作者不说地坛是一个公园、一个地方,而说它是一个“世界”,而且是与生活的“世界”等量齐观甚至更加重要的“世界”,表明了地坛这座古园当时在他心目的位置、分量与意义,也暗示了他在那个努力“逃避”的“世界”里生活得如何的“失魂落魄”、怎样的心烦意乱,很显然,他是喜欢乃至挚爱这“另一个世界”的。假如作者换成其他语言或表述方式来表达,那么其中的神韵必定会大大淡化或者荡然无存。

3.细在“真实(确切)”。保罗·利科尔曾强调:“字词的多义性要求在确定某一信息中字词的当下意义时,要有语境的选择作用作为补充因素,该信息是在特定的情境中由一特定说话者传与某一听话者的。这样,对语境的敏感性就成为字词多义性的必要补充和不可缺少的补充因素。”④“求真”是文本解读的核心,这里的“真实”就是力求把握“在特定的情境中”(文本)语言表述的“当下意义”,也即“作者的意图”和“作品的意图”的切合点,关键在于确切。在“语境”的作用下,究竟是什么含意、什么情感(心理)、什么思想等,要认真揣摩,反复咀嚼,细细品味,深入领悟,并积极获取和参照已有解读的优秀成果,恰当借助这些成果,再努力发现(“读出”)处于现阶段认知水平最理想的答案来。但也要防止走向极端,尽信书不如无书,“细读”务必避免那种一味迷信权威而不假思索、以讹传讹的误区。中学阅读教学的“细读”,大多肩负着“传授”的教育功能,不同于一般的个体阅读,“真实”至关重要,否则难免误导学生。

如:……一见面是寒暄,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鲁迅《祝福》)

有不少解读是这样的:从这里可以看出,鲁四老爷是封建思想的坚决捍卫者,思想僵化。康有为主张变法,但是他维护帝制。当时已经是共和时代了,鲁四老爷还停留在封建时代。他向“我”大骂康有为,说明他反对社会一切变化。

文学常识告诉我们,优秀短篇小说的情节(人物)设置都不是孤立,必须服从主题表现的实际需要。鲁四老爷这个人物出现在小说中,只是暴露其“思想僵化”并没有多少价值,故类此解读“在特定的情境中”似乎不够确切。笔者认为,作者笔下的鲁四老爷,应该属于鲁镇的“文化人”,按照现今的说法,自然算是鲁镇小社会的“良心”之一。然而,就是这样的“文化人”,从“大骂”“新党”,骂“康有为”等行为看,不但展示了其性格中保守落后、冥顽不灵的一面,而且还表明这个生活在封闭小镇、向往“事理通达心气和平”的人物,未能与时俱进,在已经进入共和的社会中,被滚滚向前的历史车轮甩出了时代轨道,永远滞留在了“过去”。稍有历史概念的读者都清楚,当时的“康有为”已经不是什么“新党”,而是反对变革的保守人物,一个地地道道的“旧党”了。试想,像鲁四老爷这样有头有脸的“文化人”,思想意识也是如此保守、滞后,鲁镇还会有多少能够接受新思想新观念的开明人士存在呢?联系小说情节发展,不难领悟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寻常描写,实际上都在为深化小说主题铺垫,暗示了祥林嫂所生活的环境(鲁镇)里是不可能有人能够宽容、理解和同情她的不幸遭遇,祥林嫂的命运悲剧显得无可避免。

4.细在“恰(精)当”。这里的“恰(精)当”主要包含两层意思,即“细读”的量与质关系。就“量”而言,文本细读切忌毫无选择、不分主次,每个词语、每个句子、每段文字逐一揣摩、品味和赏析。“细”既不是事无巨细,四平八稳,也不是面面俱到,多多益善,而是有节有度,恰如其分。从“质”来说,“细读”应当“细”出足够的阅读水准(高度、深度和个性等),不能满足于“传声筒”般的人云亦云。“愚者千虑亦有一得”,阅读发现并非理论家、批评家的“专利”。阅读实践表明,只要态度认真、行为踏实、方法科学,广大中学师生也不是不能抵达高水准的阅读境界。重要的在于必要的信心和足够的胆识。正确处理“量”与“质”的辩证关系,该“细”的则细到实处、深处,该“粗”的还得粗枝大叶,不求甚解。故恰当之要,就在既要甄别“细读”对象(内容),也要体现“细读”水准。防止走向“细”的极端。

如:母亲为什么就不能再多活两年?为什么在她儿子就快要碰撞开一条路的时候,她却忽然熬不住了?……(史铁生《我与地坛》)

其中的“碰撞”一词就很值得“细读”揣摩。我们知道,“一条路”是指双腿残废的作者被抛离正常的生活轨道后,经过自己的顽强拼搏,终于在文学创作上取得了成功而出现的新的生活之路。但作者这里没有用“辟开”“凿开”“敲开”“推开”等定位明确、目标意识强的动词,却偏用了“碰撞”。“碰”是磕碰,“撞”是跌撞,两个字都含有无目标、多坎坷之意,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作者起初的写作行为并不是一种自觉的选择,符合真实情况;另外还可以让读者想见他当时“用笔在报刊上碰撞开”“一条路”是多么艰辛,何等困难。而“碰撞”一词又体现了足够的力度和强度,与“走”“迈”“跨”等平稳动词不一样,表明了为了不拖累有病的母亲、为了未来生活的“一条路”,作者用自己生命的全部力量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和奋斗,以及对目标追求的执著、坚定和勇敢。“碰撞”二字恰如其分地揭示了史铁生这位与众不同的优秀作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顽强精神,绊倒了又爬起来,失败了从头再来,这就是“碰撞”的精深之美。

5.细在“深刻(入)”。“细读”是典型的“个案研究”,崇尚真枪实刀,矢矢中的,切忌装腔作势,哗众取宠。其重要功能之一,就在于透过文本语言进入文本内里,而不是像“泛读”“速读”那样“浮”在文字表层。理解、分析的深刻性应该是“细读”追求的品位。在符合语境的前提下,以语言为抓手,不但要扎实深入文本,而且还需抵触文本核心,方能切实体现“细读”的深刻性。需要注意的是,“深刻”必须摆脱原有认知图式的影响和干扰,有些阅读感受无法更加深入,主要问题还是受到经验性的羁绊过多之故。日常阅读经验表明,“细”未必能“深”,但“深”必须以“细”为基本条件。成功的阅读教学实践昭示我们,只有明确阅读目标,真正孜孜以求地走进文本,而不是心浮气躁地“走过文本”,才可能是有效的阅读教学,而“细读”便是帮助学生拨云见日、深入文本的重要途径和方法。由“细”而“深”,才能“深刻”而不偏面。

如:几年过去了,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杨绛《老王》)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教学参考书》的解读是:与老王一生的辛劳相比,作者夫妇在“”中所受的折磨不算什么,他们毕竟还有工资,毕竟还能享受一定的物质生活,总而言之:毕竟一个是坐车的,一个是拉车的。作者的道德观在这里起了作用,真正的知识分子,对人间的苦难总是能充满同情与悲悯。老王在辛劳穷苦的生活中,却能关心他人,同情他人,作者从中看到了人间的不平等,更看到了社会底层的老王的可贵品格。

类似上述解读,有论者认为还比较“浅薄”。因为文中的“幸运”和“不幸”是相对而言的。“我”的“幸运”在于在“”那样的年代里,老王把“我”当作朋友,甚至亲人。而老王固然有物质方面的“不幸”,但他更深的“不幸”是精神方面的:他迫切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把他当作朋友,甚至亲人,而在与杨绛一家的接触中,他觉得杨绛一家是把他当作朋友、亲人的,所以临终还送香油和鸡蛋来;但是,“我”对老王只是保持知识分子的一种本分,对老王有怜悯、同情,不占他便宜而已,并没有真正把他当作朋友,更别说亲人了——在作者的反省中,老王的“不幸”在于把“我”当作朋友甚至亲人,却没有得到“我”相应的看待。这样,对“幸运”与“不幸”两个关键词的含义的确定,就是以文本为依据的,是通过对文本的细读而获得的,而不是用一般的生活常识代替对文本的细读的,也不是对文本内容的浅层次理解而获得的。⑤

6.细在“个性(创意)”。阅读的个性和创意,属于探究性阅读的层面,是一种较高的阅读境界。而阅读个性(创意)不可能呼之即来,“细读”是其重要基础。同理,“细读”也应当将个性和创意设定为追求目标。在现代社会,一味接受、认同,几乎没有个性和创意的阅读肯定不是理想的阅读状态。根据文本特点和性质,指导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以培养青少年学生的阅读兴趣,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阅读品质,乃是阅读教学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在阅读过程中,应当尊重青少年学生的“前理解”,让他们多一点阅读个性,也就多了一种感受、思索和品味,应该有利而无弊。当然,“个性”并非真理,“创意”未必新知,教师既不能袖手旁观,放任自流,也不可无原则认同和一味迁就,正确引导和及时点拨、评析,明辨是非优劣,从“期待视域”走向“视域融合”,这些都显得非常重要。须知,语文阅读教学追求的个性和创意,必须充满浓浓的“语文”特质,一切无关乎“语文”的个性和创意,无论其如何真知灼见、掷地有声,均不应成为语文教学的主旋律。

以欧·亨利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解读为例。苏教版的《教参》将其概括为:在这篇小说中,作家讲述了老画家贝尔曼用生命绘制毕生杰作,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歌颂了艺术家之间相濡以沫的友谊,特别是老画家贝尔曼舍己救人的品德。

编者之所以把这篇课文收入“珍爱生命”专题的“神经支柱”板块,也许就是对贝尔曼的“杰作”和高尚“品德”情有独钟。而笔者在再度认真“细读”作品的过程中,却对此小说的主题有了不同于《教参》的理解。依笔者之见,倘若仅从艺术水准衡量,老贝尔曼冒着“凄风苦雨”画在墙上的那片叶子显然不可能是什么“杰作”。因为“贝尔曼在艺术界是个失意的人。他耍了四十年的画笔,仍同艺术女神隔有相当距离,连她的长袍的边缘都没有摸到”,可见贝尔曼的画技实在不怎么样的。然而,如果从生命的角度评价,它无疑是名副其实而又无与伦比的“杰作”,是贝尔曼用生命打造的伟大而精湛的“杰作”。一个一辈子都无所建树、默默无闻的小人物,由于用无私的爱心、真挚的友情和顽强的毅力创作了这么一幅“杰作”,拯救了一个濒临死亡边缘的年轻生命,从而也使原本平凡而黯淡的生命陡然显得那么崇高和璀璨。因而,笔者认为《最后的常春藤叶》的主题可以诠释为——是生命,就可以崇高。⑥

7.细在“丰富(多样)”。作为中学语文教材的多数文本,尤其是文学类作品,往往具有多种解读(鉴赏)的可能性。“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说的就是作品解读的丰富(多样)性。根据接受美学和符号学理论,文本的意义是由作者和读者共同创造的。通过细读,可以从不同视角或层面发现文本中未曾“揭面”的不少潜在(隐含)信息,从而不断丰富阅读结论。大凡稍有价值的阅读新发现,皆离不开“细读”。不过,想要获得更多的有价值的阅读发现,“细”固然需要,“咀嚼”和“斟酌”也非常必要。有些似乎平平淡淡、可有可无的语言、情节、技法等,经过一番细细咀嚼,缓缓回味,忽然会有一种“醍醐灌顶”般别样的领悟;倘再选择在某个细微之处推敲、斟酌,寻胜探幽,也许就是“天门洞开”“五彩缤纷”的理想境界了。唯有不因循守旧,人云亦云,而是勤于开拓,勇于超越,善于突破,多管齐下,方可达成细读的“丰富性”。

如:“他这贱骨头打不怕,还要说可怜可怜哩。”

花白胡子的人说,“打了这种东西,有什么可怜呢?”

康大叔显出看他不上的样子,冷笑着说,“你没有听清我的话;看他神气,是说阿义可怜哩!”

听着的人的眼光,忽然有些板滞;话也停顿了。(鲁迅《药》)

此处的“可怜可怜”四个字,实在并非“是说阿义可怜哩”一句话能揭示和包摄得了的。倘结合故事背景、人物的处境及作者的创作目的等分析,其具体的内涵相当丰富——既替曲直莫辨、愚昧麻木的国民们感到悲哀,又对助纣为虐、敲诈勒索的阿义们表示愤懑和鄙视,更为嗷嗷待哺、朝不保夕的父老兄弟难过,也替壮志未酬、却身陷囹圄的自己深感遗憾……如此复叠而多义的内涵,这样丰富而隽永的意蕴,既是在特定语境中的句子本身所固有,又不是一下子就可以破译领悟的,不作“细读”开掘往往是难以感受其含丰富内涵的。⑦

8.细在“有效”。根据中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性质和使命,“细读”理当以“有效”为基本定位。这里的“有效”,指的是努力追求阅读教学的高水准、高境界、高质量。想方设法让学生懂得并掌握“细读”的要领,从而逐渐提升阅读各种文本(作品)的实际技能,真正落实阅读的有效性,便是“细读”的根本宗旨。检验阅读是否有效的通常依据就是“本文意图”,有效的阅读(诠释)关键在于领悟和把握“本文意图”。诚如艾柯所言:“在无法企及的作者意图与众说纷纭、争持难下的读者意图之间,显然还有第三者即‘本文意图’的存在,它使一切毫无根据的诠释立即露出马脚,不攻而自破。”⑧可见,我们应当立足于“本文意图”,把“细”出实效、“读”出质量(水准)作为衡量阅读教学优劣高低的重要标杆,防止出现“细”而无效之偏失。不但要拒绝“浅阅读”,还要摒弃“标签式阅读”,努力倡导“深阅读”,用“细读”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

迄今为止,欧·亨利的经典小说《警察与赞美诗》的结尾仍有不少概念化“读法”——综观全文苏比曾几次惹是生非,想进监狱得以安身,可他总是“背运”。当苏比受到赞美诗的感化,欲改邪归正时,警察却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投入了监狱。在所有人都认为苏比将要平安度过一生之时警察出现了并将他带上了法庭。这是典型的“欧·亨利式结尾”,就犹如看见黎明的人又跌入黑暗一般,让读者的心一揪,回味无穷,发人深省,久久难以忘怀。而欧·亨利就很好地运用了这种方法,并借此深刻地反映社会善恶不分的现实。

这个结局正好说明了小说的题目“警察与赞美诗”,这是两个矛盾的事物,作者却把他们放在一起。标题中的“警察”代指“监狱”,“赞美诗”代指“自新”,这两种事物都是主人公所追求的,而两者又是矛盾的,作者屡次追求“监狱”得不到,转而追求“自新”而又未能实现,被送入监狱,这展示了主人公的悲剧命运,也是一个社会的悲剧,小说的结局揭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实质——是一个以貌取人,贫富悬殊的社会,是一个警察愚蠢,不干正事,不明是非的社会,是风气败坏,治安不稳定的社会,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的社会,小说给我们展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真实现实。作者正是用这种反差强烈,出人意料的结局来展现社会现实。

而笔者则认为这篇小说的结尾应该有更接近小说“本文意图”的诠释:警察代表法律,有强制同化力;宗教(赞美诗)代表上帝,有净化感染力;它们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对人的思想和行为发生强度不一的效应。像苏比这样慵懒成习、游手好闲之人,宗教凭借它特有的陶冶功能,在一定条件下会对其有所感化、启迪和穿透,诱人向善。然而人是社会的人,他更多的是受到社会的制约,故法律(警察)有着更直接、更强大的征同效应。在法律面前,宗教显得那么软弱无力,无可奈何。小说的结尾写苏比被宣判入狱,这是作者的高明之处,是欧·亨利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反映,充分说明了像苏比这样生活在资本主义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无可逃避地受法律的约束和困扰,身不由己,行难遂愿,根本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去选择生活道路、创造辉煌的可悲命运。这其实就是小说真正的主旨。从而使小说具有了更高的社会意义和审美价值。⑨

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文本细读”并非一把“万能钥匙”,而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倘若使用不当,必然伤害到阅读教学自身。

————————

注释

①孙绍振:《名作细读·自序》(修订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9年6月第1版。

②③(意)昂贝多·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2页。

④(法)保罗·利科尔:《诠释学的任务》,洪汉鼎:《理解与诠释——诠释学经典文选》,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410页。

⑤李华平:《文本解读:理解“作者的理解”》,《中学语文》,2013年第7—8期。

⑥周红阳:《是生命,就可以崇高——《最后的常春藤叶》的另一种解读》,《中学语文报》,2006年9月20日。

⑦周红阳:《此处模糊胜精确》,《中学文科参考资料》,1991年第2期。

⑧艾柯等:《诠释与过度诠释》,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96页。

篇8

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心得1

 

刚刚读物《麦田的守望者》这本书,感触颇深。

 

这是一个专属于年轻人的故事,叛逆、放荡、残酷的故事,来自少年对社会的认知。也许因为我自身的年龄、经历的事情,也许我没有主人公如此的愤世嫉俗,书中为了表现霍尔顿的不学无术每句都是满嘴脏话,令我有些遗憾。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

 

不过虽然有这些粗俗词语,但霍尔顿拥有一颗敏感的心,也正是因为这颗心才让他如此不同,“出淤泥而不染”。霍尔顿厌恶学校、厌恶人群、各色各样的人,但本质上他是个很不错的人,只是“假模假式”的社会不得不令他心烦。他并不像那些伪君子一样,屈于种种利益、名誉,最终堕落虚伪着生活着。不论权利再大的人,也只是这个社会的傀儡罢了。

 

他想逃离这个一刻也不想待的地方,甚至想去乡下装聋哑人来摆脱世俗,可做“不食人间烟火”也只能想想而已。仅此而已。

 

霍尔顿最痛恨电影,做作的情节使他头疼,可在百无聊赖时他又不得不迈入电影院;他痛恨玩弄的感情,种肮脏的爱情,可他又做了他痛恨的事情……诸如此类的事情太多太多。塞林格笔下的霍尔顿是悲剧的,他的悲剧比任何人都要痛苦。挣扎的太多,惶恐无助,逼迫做自己讨厌的事情,只是因为他看破红尘、看淡一切,想逃避。最后,也只好妥协。

 

霍尔顿的人物形象也是很讽刺的吧。

 

他的幻想是美好的,做一个麦田的守望者,守望着那些天真烂漫的孩子们,就像他的妹妹菲苾、弟弟艾里那样。在这个喧嚣污浊的世界,也仅仅有孩子拥有花儿般得心灵了。却也完不成这个愿望了吧。这个世界被腐蚀了太多太多。

 

有时候,比起主人公的“愤怒青年”我更喜欢那个可爱的菲苾。她虽是小孩子,但比她哥哥更理性。她懂得做事的轻重缓急,当然也打消了霍尔顿不切实际的想法。

 

你的身边,也总会有这种人吧。像主人公的桀骜不驯,菲苾的善解人意,伪君子的假惺惺,它会使我们引起共鸣。我想这也是《麦》畅销的最大原因吧。

 

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心得2

 

我将来要当一名麦田里的守望者,有那么一群孩子在一大块麦田里玩。几千几万个小孩子,附近没有一个大人,我是说——除了我。我呢,就在那混账的悬崖边。我的职务就是在那守望。要是有哪个孩子往悬崖边来,我就把他捉住——我是说孩子们都是在狂奔,也不知道自己是在往哪儿跑。我得从什么地方出来,把他们捉住。我整天就干这样的事,我只想做个麦田里的守望者。

 

——霍尔顿

 

他是住在每个人心中的一个少年,一个焦躁却又美好的少年。

 

都说年少轻狂,每个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有叛逆的想法,霍尔登也只是一名处于青春期的普通学生,现在的我们和他是那么相似,又如此不同。十六的他,满嘴脏话,五门功课四门不及格,而我们努力学习让自己变得更好,十六岁的他,被校开除,一人在纽约街头游荡三天,而我们不敢无故旷课,不敢离家出走;十六岁的他,伪装成大人样子,泡在酒吧,喝的酩酊大醉,而我们却被贴上“十八周岁以下”禁止的标签;十六岁的他,厌倦生活,想逃离到西部的小木屋里度过一生,而我们却习惯了如今的一切。是的,从这几点来看,他的确是一个典型的“坏孩子”,但我想这并不是他想要的。他讨厌那些充斥在他生活中的装腔作势,假模假样的人,他畏不了这些人甚至这个社会,所以他才选择反抗,选择不去做一个所谓的“好孩子”来与这个世界的主流价值观作对。

 

他其实并不坏。他看尽这世间的冷暖世故,却依旧保持着一颗善良纯真的心。被开除后不想让有心脏病的母亲伤心,决定在她接到信后晚几天等她心情平复后再回去;在车站遇到两个修女,他硬是要捐出十元,而他身上的钱其实并不多;在街上看到菲苾喜欢的唱片就买下来带回家给菲苾,在墓地为人们下雨时可以?躲避淋雨,死去的弟弟艾里却不能而感到不公,在博物馆等菲苾时想要赶紧擦掉墙上的不文明字眼……

 

霍尔顿很喜欢孩子。他喜欢弟弟艾里,他憎恨很多人却止不住的赞美艾里的长相机灵与聪明能干;他喜欢他的妹妹菲苾,他在决定去西部小木屋里度过一生后只对菲苾说了实话。霍尔顿喜欢看孩子们的笔记,喜欢和妹妹交流谈话,会带着两个逃课的小学生找到放木乃伊的场所。在面对孩子时,他不再说脏话,完全没有了坏孩子的模样。他一定是不想破坏孩子们天生具有的真诚,不想让他们纯洁的内心受到污染。能有这样美好的想法,想来霍尔顿的心里也住着一位洁白如天使般的孩子,但我们忘了他自己本身也还只是个十六岁的孩子,只不过太早接触这个社会罢了。

 

霍尔顿的梦想是去当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一个静静看着孩子们玩耍的守望者,一个防止孩子们掉下悬崖的守望者,我想他不仅仅是想保护那些无忧无虑在麦田里玩耍的孩子,更是想守住他们身上的纯真,也是想守住自己心中的那份在纷乱社会中仅剩的那一点最真实的、最美好的、发自内心的纯真。

 

“长大是人必经的溃烂”。我们需要变得成熟,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失去孩童般的纯真。守望住心中的纯真吧,趁它还未被这个社会偷走,别让自己长大后只是成为一个无趣的成年人。

 

别忘了我们都还只是孩子。

 

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心得3

 

每一个人都有一段无法忘却的岁月,太多的敏感、偏执、荒唐、颓废、甜蜜与欢乐,使日子变得寂寞又温暖。站在一望无际的碧绿色麦田中,我想起了一个曾经的坏孩子——霍尔顿。

 

我有段时间总是那么烦躁,会因父母一句话而暴跳如雷,会因朋友的一个动作而伤心欲绝。后来我渐渐明白,那段时光,叫做青春。霍尔顿就是在那个时候突然闯进我的世界。他剪一个干净的水兵发型,却满头褐色乱发,邪邪的样子,有些迷人。

 

霍尔顿读书的地方叫潘西,一个私立的贵族学校。在这之前他还上过艾尔敦·希尔斯学校。那儿有一个非常势力的校长名叫哈斯先生。到了星期天,哈斯先生见到开了汽车来接孩子的家长就跑来跑去和他们握手,要是学生的父母穿的粗俗又朴素,那老哈斯就只和他们握一下手,然后假惺惺一笑,接着就和别的父母去讲话。青春的日子里,快乐和痛苦很容易被放大,刺激着我们敏感的神经,我们总是会因为这点或那点而不满或愤怒。霍尔顿受不了这样的环境,于是选择了逃离,戴着自己的猎人帽拎着行李想要去往西部。

 

在临走前,他想要再见见自己的妹妹菲苾。于是托人送去一张便条,约在博物馆旁边。过了好一会儿,菲苾终于来了,她拖着霍尔顿在胡敦读书时用的旧箱子装满了行李决心与哥哥一同离开。霍尔顿没办法,只好放弃了去西部。青春就是这样,充满了叛逆霸道却一心想要离开,最后在种种的牵绊下放弃了目的。

 

文中有一段让人印象深刻的话:“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诶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我们可能很难相信这句话出自一个老师之口,但的的确确是这样,那时候学校里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势力的伪君子,他们认为为了苟延残喘地活着不惜一切的人是成熟的,为了某种精神或理想的人是可笑的。就连孩子们读书,也是为了日后能买辆凯迪拉克之类的东西。霍尔顿曾经同妹妹说,他想要当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守护一群小孩子。相信也有很多人拥有过类似的理想,只是那个理想太过遥远,来不及努力就已经长大。长大意味着放弃,放弃掉有过的美好理想,成为所谓的“成熟男人”,为了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这是种痛苦的生活方式,但绝大多数人会为了生活背叛心灵。

 

最后霍尔顿生了场大病进了医院,至于后来的事,无人知晓。于是留在书中的霍尔顿再也没有长大,我想他依然是那个天真的,单纯的“坏”孩子。

 

成长似乎是个永恒的话题,有时候,懵懂的我们选择把自己的不满和内心的小叛逆藏匿于心中;有时候,为了迎合社会,我们学会了伪装,学会了恭维,学会了欺骗,学会了送给别人一个个假笑;有时候,为了追逐名利,我们麻痹了自己的内心,封锁住心中真实的想法,用一份份赤__的假模假式包裹自己,竭尽全力不让真实的内心显露于外。我们越是这样做,越是会发现——其实别人都在这么做。

 

名作麦田里的守望者读书心得4

 

《麦田里的守望者》是塞林格的一部长篇,虽然只有十几万字,它却在美国社会上和文学界产生过巨大影响。1951年,这部小说一问世,立即引起轰动。主人公的经历和思想在青少年中引起强烈共鸣,受到读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热烈欢迎。他们纷纷模仿主人公霍尔顿的装束打扮,讲“霍尔顿式”的语言,因为这部小说道出了他们的心声,反映了他们的理想、苦闷和愿望。家长们和文学界也对这本书展开争论。有认为它能使青少年增加对生活的认识,对丑恶的现实提高警惕,促使他们去选择一条自爱的道路;成年人通过这本书也可增进对青少年的理解。可是也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坏书,主人公读书不用功,还抽烟、酗酒,搞女人,满口粗活,张口就“他妈的”,因此应该禁止。经过30多年来时间的考验,证明它不愧为美国当代文学中的“现代经典小说”之一。现在大多数中学和高等学校已把它列为必读的课外读物,正如有的评论家说的那样,它“几乎大大地影响了好几代美国青年”。

 

该书以主人公霍尔顿自叙的语气讲述自己被学校开除后在纽约城游荡将近两昼夜的经历和心灵感受。它不仅生动细致地描绘了一个不安现状的中产阶级子弟的苦闷彷徨、孤独愤世的精神世界,一个青春期少年矛盾百出的心理特征,也批判了成人社会的虚伪和做作。霍尔顿是个性洛复杂而又矛盾的青少年的典型。他有一颗纯洁善良、追求美好生活和崇高理想的童心。他对那些热衷于谈女人和酒的人十分反感,对校长的虚伪势利非常厌恶,看到墙上的下流字眼便愤愤擦去,遇到修女为受难者募捐就慷慨解囊。他对妹妹菲芘真诚爱护,百般照顾。为了保护孩子,不让他们掉下悬崖,他还渴望终生做一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发出“救救孩子”般的呼声。可是,愤世嫉俗思想引起的消极反抗,还有那敏感、好奇、焦躁、不安,想发泄、易冲动的青春期心理,又使得他不肯读书,不求上进,追求刺激,玩世不恭;他抽烟、酗酒、打架、调情。他觉得老师、父母要他读书上进,无非是要他“出人头地……以便将来可以买辆混帐凯迪拉克”。他认为成人社会里没有一个人可信,全是“假仁假义的伪君子”,连他敬佩的的一位老师,后来也发现可能是个同性恋者,而且还用“一个不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英勇地死去,一个成熟男子的标志是他愿意为某种事业卑贱地活着”那一套来教导他。他看不惯现实社会中的那种世态人情,他渴望的是朴实和真诚,但遇到的全是虚伪和欺骗,而他又无力改变这种现状,只好苦闷、彷徨、放纵,最后甚至想逃离这个现实世界,到穷乡僻壤去装成一个又聋又哑的人。二次大战后,美国在社会异化、政治高压和保守文化三股力量的高压下,形成了“沉寂的十年”,而首先起来反抗的是“垮掉的一代”,本书主人公霍尔顿实际上也是个“垮掉分子”,是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只是他还没有放纵和混乱到他们那样的程度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