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中留客张旭范文
时间:2023-04-10 04:56: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山中留客张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摘 要:对于传为唐代张旭所作的《桃花溪》一诗,今人莫砺锋先生曾撰文考证其实为宋人蔡襄之诗。然而笔者认为此诗的作者归属尚可再讨论,因此想通过文本细读、文本对读的方法再做一番鉴定。虽然最终没能就此诗的作者归属得出定论,但希望笔者的尝试能为研究文学史中的类似问题提供一种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 :《桃花溪》 文本细读 作者问题
桃花溪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1]
(案:本文所引《全唐诗》皆依据中华书局1980年版,以下所引仅注明卷数)
此一首诗较早见于南宋洪迈所编的《万首唐人绝句》(七言绝句卷七二),题作《桃花矶》,内容全同。而据今人莫砺锋先生所考,此诗亦见于南宋王十朋所编《蔡端明文集》中(见莫氏《<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一文)[2]。《万首唐人绝句》编定于绍熙元年(公元1190),《蔡端明文集》则成于乾道五年(1169)。故而莫氏认为此诗当是蔡襄诗(莫氏对此从多方面作了论证,详见上及莫文)。笔者在初读莫文时,也觉得此诗几乎可以肯定是属于蔡襄了。然而再三勘读莫文,还是觉得莫先生对于此诗之属于蔡襄并未能给出足够的证据(至于《春游值雨》一首之为蔡襄所作,则莫先生所给出的证据可谓凿凿矣)。然而要找出确凿的证据已几乎不可能,故而笔者想通过文本细读、文本对读的方法做一番鉴定。
在解读之前,笔者想再谈些题外话。唐人绝句为唐诗中艺术风姿之特出者,而七绝尤其如此,唐代七绝堪称佳制者可谓琳琅满目,而唐代七绝的大家、名家如王昌龄、李白、李颀、王之涣等人又是众所公认,然则笔者何以选择一首既不是大家所作也不甚有名的作品来做细读呢?一则是对于名作有种畏惧心理而逃避解读名作(这首诗虽被选入《唐诗三百首》,对于清代的人也可以说是脍炙人口了,但对于清代以前以及现代人而言,恐怕它是远算不上众口流传的),另则是个人对于这首诗有着特别的喜爱。笔者在吟诵它时油然而生一种轻快的情感,不自觉地怀有一种逸趣。且来细细品读它:
这首诗写的是春天的风物——虽然诗中并没有明确地道出,虽然连“桃花”也未必是实写,然而我们还是觉得这首诗必是在春天写出的,也必是在风物清明的春天才能写出的。我们总相信那是在一个桃花烂漫的时节,一切的景物都是那么的温柔,那么的可爱。大概还是在清晨吧,那清溪还笼罩着一层轻雾,远望那清溪上的长桥,在晨雾中似隐还现,其势真如欲飞了。近处的岸边正有一丛桃花,却真是让人惊喜了。桃花已盛开,片片开且落,落在溪岸上,落在流水中,溪流缓缓,桃花款款。那岸边的诗人痴看着,真想也化作那片片中的一个了。不知何时,一阵棹声打破了一直的宁静,也使他惊醒,这不免让他有些怅然。毕竟之于人世的喧嚣,这样清静的早晨使他多么惬意。他久已想逃避那人世的喧嚣,想过他怡然归隐的生活。古人所向往的桃花源地,他何尝不深深地憧憬呢?然而他知道,那却是一处永远也找寻不到的所在,即便他此时就在传说中桃花源所在的武陵,就站在那通向传说中桃花源的溪水旁。桃花,流水,渔人,呵,多么奇妙的巧合!想到这里,他不禁会心一笑:或许眼前的这位渔人就曾到过那里呢?于是他笑问渔人:那传说中的桃花源洞口在附近么?渔人摇头,笑而不答……
前人注解此诗,多以为其中暗用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的典故,如刘永济的《唐人绝句精华》谓:“此诗暗用陶潜《桃花源记》,因矶上桃花联想之者”[3]。高步瀛的《唐宋诗举要》则一一注出“桃花源”“桃花洞”“桃花溪”的地方所在,如引《太平寰宇记》(卷一百十八)“江南西道朗州武陵县:武陵山中有秦避世人居之,寻水号曰桃花源,故陶潜有《桃花源记》”。引《舆地纪胜》“荆湖北路常德府桃花洞:在桃源县放生潭大江南岸,即晋黄道真所见桃花之处。”引《清一统志》“湖南常德府:桃花溪在桃花县西南二十五里,源出桃源山,北流入沅”[4]。较早如康熙《御选唐诗》此诗题下注云:“《一统志》:桃花山在常德府桃源县南二十里,其西南有桃源洞,一名秦人洞,洞北有桃花谿。”(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卷二十八)由此可以推测,他们应该是把这首诗的背景设定在传说中桃花源所在的地方的,而为后世文人所熟知的桃花源故事,又来自陶渊明的那篇《桃花源记》。笔者也倾向于这一观点,不然这首诗所谓“石矶西畔问渔船”“洞在清溪何处边”云云就太没有着落了。而且,从文本阐释的角度来看,使用了《桃花源记》或者桃花源的典故,使得此诗的内涵扩充不少。尤其是这个典故中所蕴含着的一个世外园地历来为文人们所深深向往,而这样一种向往,自陶渊明而后,已然成为文人们内心的一种精神传统。其实,不论古人还是今人,不论士大夫阶层还是普通百姓,一个如桃花源般的美好所在,是人们共同的向往。所以在古人的小说里,在古人的诗歌里,也包括在今人的文艺创作里,才会有桃花源的影子与痕迹。只以唐诗为例,如王维的《桃源行》、曹唐的《题武陵洞四首》、李群玉的《桃源洞》等,已是明白地歌咏桃花源。至于李白的《山中问答》、孟浩然的《夜渡湘水》等,恐怕也是暗自相关的。李白《山中问答》诗云: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全唐诗》卷一百七八)
孟浩然的《夜渡湘水》诗(《全唐诗》题下注“一作崔国辅诗”)云:
客行贪利渉,夜里渡湘川。露气闻香杜,歌声识采莲
榜人投岸火,渔子宿潭烟。行旅时相问,浔阳何处边
(《全唐诗》卷一百六十)
之所以引孟浩然的这首诗,主要是因为它的“浔阳何处边”一句正与“洞在清溪何处边”有同工之妙,二者同是问句,且询问的方式、用语也相同(即“何处边”)。尤其二者都是意味深长地发问,一则问桃源,这是一个虚幻的所在,诗人却深向往之且愿意相信其有的,一则问浔阳,这是陶渊明的隐居所在,斯人已逝,可他已经成为后世文人心目中隐逸与陶然的典范。(笔者案:《全唐诗》所载孟浩然此诗异文颇多,其中重要的一处即“浔阳”一作“涔阳”,阎若璩《潜邱札记》卷六《与赵秋谷书》已详辨之。然而本文此处仅以之与《桃花溪》作对读,故对异文并不置论。)值得一提的是,上面提到的诗中,除了《夜渡湘水》,全都用了“桃花流水”或“桃花水”的字眼,如“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王维《桃源行》,《全唐诗》卷一百二五),“寄语桃花与流水,莫辞相送到人间”(曹唐《题武陵洞四首》其一,四库本《文苑英华》卷一百六一),“紫云白鹤去不返,唯有桃花(案《全唐诗》“一作源”)溪水流”(李群玉《桃源洞》,《文苑英华》卷一百六一)。这在那些专咏桃花源的诗里固然不是巧合,而在不是咏桃花源的诗里又何尝不可视作一种象征?由此我们当不难想到另一首脍炙人口的唐人词了,那便是张志和的《渔歌子》(一作《渔父词》《渔父歌》)之一:
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全唐诗》卷三百八)
《桃花溪》与此诗体制虽然有别,但是两诗声情意趣实极相近。所不同者,此首《渔歌子》给人的感觉更显轻快与率意。而所以不同的原因,大概是《桃花溪》一首景语太少,仅有一句“隐隐飞桥隔野烟”,而“桃花尽日随流水”虽也算写景,但它与其他两句一样,都被第二句的一个“问”所统领,从而失却了景的意味,总体而言,它的诗意还是有些不足。此首《渔歌子》则不然,它句句都是景语,西塞山前有白鹭飞,桃花流水有鳜鱼肥,青山的背景使得画面稳重而又不失高远,飘飞的白鹭,桃花点缀的流水,以及水中自在游跃的鳜鱼,又为画面增添了几许灵动。还有画面中那戴着青箬笠、披着绿蓑衣的人,不知是两三相伴抑或独自一人,不知是诗人自己还是诗人眼中的渔人,在那斜风细雨中,安然地,不知是在垂钓抑或在摇着棹……总之,不论是画面的静止与灵动的统一,还是画面的变化多姿与诗的意境所给人的亲切感觉,这首《渔歌子》都要胜《桃花溪》一筹。虽则本文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对《桃花溪》做细读,笔者个人对于它也怀着喜爱,然而它的艺术并未跻于第一流的水平,这一点也是毋庸讳言的。
接下来我们就对《桃花溪》一诗的作者试做探讨。如前引莫砺锋的论文所论,此诗亦见于北宋蔡襄的文集。除蔡襄外,我们则未能查检到此诗还见于别的哪一诗人。故而,笔者仅就此诗是归属张旭还是蔡襄作讨论。今存草圣张旭诗,《全唐诗》收六首,皆绝句,诗题如下:
《清溪泛舟》《桃花溪》《山行留客》《春游值雨》《春草》《柳》
以上六首除《清溪泛舟》为五言外,其他皆七言。今人陈尚君所编《全唐诗续拾》卷十一补入张旭诗四首,皆五言绝句(案:此四首恐亦非张旭诗,笔者将另撰文讨论)。据莫文所言,上述六首中的《桃花溪》《山行留客》《春游值雨》皆见于宋本《莆阳居士蔡公文集》(现藏中国国家图书馆)卷七,诗题分别作《度南涧》《入天竺山留客》《十二日晚》,正文的相异仅有第二首第三句中的末一字(今按文渊阁四库本《端明集》卷七亦同)。对于《桃花溪》也即《度南涧》之属于蔡襄作品,莫先生给出了三条证据:一是宋本蔡襄集乃据善本编定,一是《度南涧》是蔡集中按时间次序所编定诸诗中的一首,一是蔡集中尚有二三首诗风与此相近者。我们认为,即便是善本也难免会有疏误,况且此宋本的版本问题尚不清楚。至于诗风相近的问题,笔者前面所举的曹唐的《题武陵洞四首》与李群玉的《桃源洞》一首(五诗附于后),皆七言绝句,亦未尝不与《桃花溪》的诗风相近。而且莫先生在其论文别指出:“不同时代的诗歌作品在总体上是有不同的风格特征的,但这决不意味着每个时代的诗歌都如出一手,更不意味着不同时代的诗歌之间就没有风格上的相近甚至相同之处。”[5]并且莫先生也承认对于单凭风格辨析而断定诗歌作品所属时代持怀疑态度,这其实等于已表明了第三条证据的不足为信。那么我们再来将《度南涧》与其前后诗做一对读,看是否能证明此诗正是其中的一首。先来看此诗在诸诗中的位置,莫先生据国图所藏宋本《莆阳居士蔡公文集》列出之目如下[6]:
1.《答葛公绰》(序:丙午年正月,邀葛公绰宿杭州山堂,公绰遗诗有“为是山堂仅草堂”之句,因以答之),2.《公绰示及生日以九龙泉为寿依韵奉答》,3.《和答孙推官久病新起见过钱塘之什二首》,4.《和夜登有美堂》,5.《和偶登安济亭》,6.《和江上观潮》,7.《和答孙推官》,8.《和古寺堰松》,9.《和新燕》,10.《开州园纵民游乐二首》,11.《遣兴》,12.《夜雨病中》,13.《寒食西湖》,14.《上已日州园东楼》,15.《四日清明西湖》,16.《度南涧》,17.《入天竺山留客》,18.《十日西湖晚归》,19.《十二日晚》,20.《十三日吉祥探花》,21.《十三日出赵园看花》,22.《十五日游龙华净明两院值雨》,23.《十六日会饮骆园》,24.《十八日陪提刑郎中吉祥院看牡丹》,25.《又往郑园》,26.《十九日奉慈亲再往吉祥院看花》,27.《二十二日山堂小饮和元郎中牡丹向谢之什》,28.《寄钱塘春游诗呈南阳郭待制》。(按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端明集》卷七次序与此同)
可以看出以上诸诗皆作于杭州,而考《宋史》蔡襄本传,襄晚岁曾知杭州。其中《十二日晚》一首,即《全唐诗》作张旭《春游值雨》者,此无论就诗题还是内容皆与其前后诗有衔接关系,且据明人张丑《真迹日录》卷二“蔡忠惠公十帖”条录蔡襄《丙午三月十二日晚》,内容即此诗,故此诗属于蔡襄当无可疑[7]。而《入天竺山留客》之天竺山,也自是杭州的天竺山了,按《咸淳临安志》卷二十三“理公岩”条云:
在天竺山灵鹫院之右。陆羽记云:昔慧理宴息于下,后有僧于岩上周回镌小罗汉佛菩萨像,慈云法师所谓访慧理之禅岩,吊客儿之山馆是也。近主僧行果始作阁道属之岩中,以祠理公。(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又“合涧桥”条云:
灵山之阴,北涧之阳,即灵隐寺。灵山之南,南涧之阳,即天竺寺。二涧流水号钱源泉,绕寺峰南北而下,至峰前合为一涧,有桥号为合涧。(同上)
上引“天竺山”即杭州之天竺山。唯所谓“南涧”不知即《度南涧》之南涧否?莫先生引陈庆元等人《蔡襄全集》注谓,“南涧”、吉祥院皆为西湖的著名景点,南涧上有桥八座,吉祥院则是当时的赏花胜地[8]。如果此二诗亦属于蔡襄,则我们以上所引两条材料倒是成了一个小小的佐证。然而如我们前面所言及者,《桃花溪》一首如非在武陵地方所作,则显得居于全诗主体的发问没有着落。而且唐诗中用“南涧”语者数不胜数,此一检《全唐诗》可知,故而不能确定“游南涧”这一诗题必然与此诗相关,也不能确定“南涧”一定是杭州的南涧。况且在读者这一面,将此诗的写作地设定在桃花源所在的武陵,更觉切合。
最后,从诗的风格方面试做一判断。如前所及,现存张旭诗较可靠者唯有《清溪泛舟》《春草》及《柳》三首,因尚未见有人对它们作怀疑,且后二首皆有传世署名张旭的法帖为证。今录三诗如下:
清溪泛舟
旅人倚征棹,薄暮起劳歌。
笑揽清溪月,清辉不厌多。
春草
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
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一作雁)书。
柳
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试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以上《全唐诗》卷一百一七)
以上三首诗皆略不作意,然而或风流自见,或情思绵绵。闻一多先生曾指出张旭的《桃花溪》与《山行留客》是婉约风格,代表齐梁格调,且认为后一首近巧,疑是后人所作而误入张集[9]。所谓婉约,所谓齐梁格调,也正可形容以上三诗。并且他以近巧而怀疑《山行留客》非张旭诗,也实在颇具眼光。但由于张旭诗存留实在太少,且其诗数量亦不可考,故而我们不能确定可否以此概括张旭诗的风格面貌。据《新唐书》卷一四九包佶传所载,旭与贺知章、包融、张若虚有名当时,号“吴中四士”。因此笔者们推测他们的诗风或许有相近之处,但其他三人存诗也都寥寥无多。又据杜甫《饮中八仙歌》,张旭与贺知章同在“饮中八仙”之列,且二人皆好草书,皆有性格纵诞的一面,故而试以贺知章的诗风再一窥张旭之诗风。检《全唐诗》卷一百二十所载贺诗,其中与张旭诗风接近者如:
晓发
江皋闻曙钟,轻栧理还。
海潮夜约约,川露晨溶溶。
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故乡杳无际,明发怀朋从。
《唐文粹》《唐诗纪事》载此诗并作绝句云:故乡杳无际,江皋闻曙钟。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
题袁氏别业一作偶游主人园
主人不相识,偶坐为林泉。
莫谩愁沽酒,囊中自有钱。
咏柳一作柳枝词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采莲曲
稽山罢一作云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以上《全唐诗》卷一百十二)
就略不作意、风流调达而言,以上诸诗确与张旭诗颇有神韵相通处。《唐诗大辞典》谓张旭诗“幽深旷远,别有神韵”[10]。“神韵”一语,正为的评,或许这也正是王士祯的《唐贤三昧集》选张旭那四首诗(桃花溪、山行留客、一日书按即春草、柳)的原因吧。
笔者自知,以上所论,繁言赘述,也还是没能就《桃花溪》一诗的作者问题下一定论,而且以细读方式判定作者的尝试也远不理想。然而,文本自身所蕴含的真实的信息往往超出于我们的想象,对于文本时代以及作者问题的研究,如果在扎实的考证基础上再辅以文本的审慎细读,当是能够收到比较好的效果。敢以此浅见质诸明哲,并愿有更多从事此工作之同仁。
笔者案:所以产生对《桃花溪》作者问题之兴趣,完全是由于读到莫砺锋先生的文章之故。并且,拙文之撰成实受莫文启发良多,例如查检文献中记载张旭、蔡襄之法帖资料等思路,即直接获益于其文。其他间接之获益亦所在多有,这是应当提出的。
注释:
[1]《全唐诗》,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版,第1179页。
[2][5][6][7][8]莫砺锋:《<唐诗三百首>中有宋诗吗》,文学遗产,2001年,第5期,第44-45页,第47页,第50页。
[3]刘永济:《唐人绝句精华》,武汉大学出版社,2013年版,第21页。
[4]高步瀛:《唐宋诗举要》,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第808页。
[9]郑临川:《闻一多先生说唐诗》,社会科学辑刊,1979年,第4期,第195页。
篇2
一、涸泽水蛇
泽涸①,蛇将徙,有小蛇谓大蛇曰:“子行而我随之,人以为蛇之行者耳,必有杀子者;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以我为神君也。”乃相衔负以越公道。人皆避之,曰:“神君②也!”
(节选《韩非子・说林上》)
[注释]①泽涸:池塘水干了。②神君:神的尊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蛇将徙( )
②子行而我随之()
③子行而我随之()
④人以为蛇之行者耳()
2.文言文中“以”主要有A.因为;B.连词,相当于“而”;C.介词,把、拿等意思。请分别选出下列句子中“以”的意思。
①负我以行()
②人以我为神君也()
③乃相衔负以越公道()
④乡人皆恶我鸣,以故东徙()
3.下列“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A. 子行而我随之B. 人皆避之
C. 子将安之D. 默而识之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不如相衔,负我以行,人以我为神君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人皆避之,曰:“神君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楚王问
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其为“阳阿”、“薤露”,国中属而和者数百人。其为“阳春白雪”,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十人。引商刻羽,杂以流徵,国中属而和者不过数人而已。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
①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
②引商刻羽( )
③杂以流徵( )
④是其曲弥高( )
2.翻译下列句子。
①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里巴人”,国中属而和者数千人。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是其曲弥高,其和弥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文可用哪个成语来概括?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成语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个故事还可以用来比喻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孔子困陈蔡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
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装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炱入甑中,弃食不祥,回攫而饭之。”
孔子叹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藜羹不斟( )
②得而爨之()
③攫其甑中而食之( )
④谒孔子而进食( )
⑤向者煤炱入甑中( )
⑥所恃者心也(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①孔子穷乎陈蔡之间( )
②所恃者心也()
③颜回攫其甑中而食之( )
④谒孔子而进食(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所述之事被后世用一个典故来概括,请说出这个典故,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典故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用简洁的话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澄子亡缁衣
宋有澄子者,亡缁衣,求之涂,见妇人衣缁衣,援而弗舍,欲取其衣,曰:“今者我亡缁衣。”妇人曰:“公虽亡缁衣,此实吾所自为也。”澄子曰:“子不如速与我衣。昔吾所亡者,纺缁也;今子之衣,缁也,以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宋有澄子者,亡缁衣()
②见妇人衣缁衣()
③援而弗舍,欲取其衣()
④子不如速与我衣()
2.翻译下面句子。
以缁当纺缁,子岂不得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读完本文,你有什么体会和感受?请你联系现实生活,写一段读后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阳桥与鲂
宓子贱①为单父②宰,过于阳昼③,曰:“子亦有以送仆乎?”阳昼曰:“吾少也贱,不知治民之术,有钓道二焉,请以送子。”子贱曰:“钓道奈何?”阳昼曰:“夫纶④错饵,迎而吸之者,‘阳桥’也;其为鱼,薄而不美。若存若亡,若食若不食者鲂也;其为鱼也,博而厚味。”宓子贱曰:“善!”
未至单父,冠盖迎之者交接于道。子贱曰:“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
(节选自汉・刘向《说苑・政理》)
【注释】①宓子贱,人名。②单父(Shànfǔ),古县名,今山东单县。③阳昼,人名。④(chà),举。
1.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过于阳昼()
②子亦有以送仆乎()
③请以送子()
④夫纶错饵()
2.翻译下面句子。
①其为鱼,薄而不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子亦有以送仆乎?”写宓子贱去单父赴任前拜访朋友阳昼,虚心求教、广纳为政良言,表明他有正直清廉的思想。
B.宓子贱曰:“善!”一个“善”字表明宓子贱从朋友阳昼钓鱼的经验里领会了治理百姓的道理,深切赞同朋友的看法并流露出由衷感激之情。
C.面对夹道欢迎的达官显贵,宓子贱说:“车驱之,车驱之!夫阳昼之所谓‘阳桥’者至矣。”表明宓子贱是一个低调的人,不喜张扬,洁身自好,不愿与一般人结交。
D.“于是至单父,请其耆老尊贤者而与之共治单父”,写宓子贱重视发挥当地德高望重的贤德之士在治理百姓上的作用,这是他对阳昼钓鱼经验的活学活用。
4.从某一个角度,概括这则寓言的思想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背道而驰
魏王欲攻邯郸,季梁闻之①,中道而反,衣焦不申②,头尘不去,往见王曰:“今者臣来,见人于大行③。方北面而持其驾④,告臣曰:‘我欲之楚。’臣曰:‘君之楚,将奚为北面⑤?’曰:‘吾马良。’臣曰:‘马虽良,此非楚之路也。’曰:‘吾用多⑥。’臣曰:‘用虽多,此非楚之路也。’曰:‘吾御者善⑦。’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今王动欲成霸王,举欲信于天下⑧。恃王国之大,兵之精锐而攻邯郸,以广扬尊名。王之动愈数,而离王愈远耳。犹至楚而北行也。”
(节选《季梁说魏王》)
【注释】①季梁:魏国人。②衣焦:衣裳皱缩不平。申:同“伸”,伸展。③大行:大路。④方北面:正朝北方。持其驾:用手持着缰绳,驾着车。⑤奚为:为什么。⑥吾用多:我的路费多。⑦御者:马夫。⑧举欲信于天下:一举一动要取信于天下,使众望所归。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中道而反()
②恃王国之大()
③犹至楚而北行( )
④举欲信于天下( )
2. 选出下列加点“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
A.我欲之楚
B.此非楚之路也
C.小大之狱
D.王之动愈数
3. 翻译下面的句子。
此数者愈善,而离楚愈远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这个故事可以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成语是什么?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你觉得季梁是否能劝说成功?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楚人患狐
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获。或教之曰:“虎,山兽之雄也,天下之兽见之,咸而亡其神,伏而俟命。”乃使作象虎,取虎皮蒙之,出于牖下。狐入,遇焉,啼而踣。他日,豕暴于其田,乃使伏象虎,而使其子以戈掎诸衢。田者呼,豕逸于莽,遇象虎而反奔衢,获焉。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于是野有如马,被象虎以趋之,人或止之曰:“是驳也,真虎且不当,往且败。”弗听。马雷而前,攫而噬之,颅磔而死。
(节选自刘基《郁离子》 )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①咸而亡其神( )
②出于牖下( )
③啼而踣()
④马雷而前(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伏而俟命()
②而使其子以戈掎诸衢( )
③往且败( )
④颅磔而死( )
3.翻译下列句子
①楚人有患狐者,多方以捕之,弗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楚人大喜,以象虎为可以皆服天下之兽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完本文,你有什么感想?请结合现实谈谈你的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八哥学舌
鸲鹆①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而调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唱,惟数声也。
蝉鸣于庭,鸟闻而笑之。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曷若我自鸣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敢效人言。
(选自明・庄元臣《书苴子・内编卷五》)
【注释】①鸲鹆:鸟,羽毛黑色,头部有羽冠,吃昆虫和植物种子,能模仿人说话的某些声音。俗称八哥。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①南人罗而调其舌( )
②蝉鸣于庭( )
③曷若我自鸣其意哉( )
④终身不敢效人言( )
2. 下列“言”与“久之,能效人言”中“言”字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A.子能人言,甚善
B.然子所言者,未尝言也
C.此人一一为其言所闻,皆叹惋
D.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3.翻译下面的句子
曷若我自鸣其意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现象?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5.读完这篇文章,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教育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古诗词
一、阅读白居易的《白云泉》,回答问题。
天平山上白云泉,云自无心水自闲。
何必奔冲山下去,更添波浪向人间!
1.透过本诗我们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所用的主要表现手法是什么?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待储光羲不至_____王____维
重门朝已启,起坐听车声。
要欲①闻清佩,方将出户迎。
晚钟鸣上苑,疏雨过春城。
了自②不相顾,临堂空复情③。
[注释]①要欲:好像。②了自:已经明了。③空复情:自多情。
1.作者根据什么判断友人储光羲不会再来看望自己?请结合作品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全诗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作者是通过哪些具体细节来表达这种感情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答题。
十五夜望月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这首诗前两句写景,你能看出当时诗人的形象和心境是怎样的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评家认为此诗之妙,妙在后两句。请简要解释“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的意思,说说这两句诗的妙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第二句中的“冷”字有何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是如何表达别离之情、思聚之念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落”字作“在”字,请你说说,是“落”好还是“在”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城东早春杨巨源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1.诗题《城东早春》,在诗中作者是如何扣题描写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景”一词很值得玩味,其“清”字的含义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华子岗裴迪
日落松风起,还家草露唏。
云光侵履迹,山翠拂人衣。
这首诗以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写华子岗的景物,试分析一下 “侵”和“拂”这两个动词在表达上的作用,它们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
春雪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新年是春天到来的标志,还没有芬芳的鲜花,使得在漫漫寒冬中久盼春色的人们分外焦急,在焦急等待中终于见到“春色”的萌芽。作者为写出人们内心情绪的跌宕腾挪,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构思甚奇。初春时节,雪花飞舞,本来是造成“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的原因,可是诗人偏说白雪是因为嫌春色来的太迟,才“故穿庭树”纷飞而来。这种翻因为果的写法增添了诗的趣味,试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诗后问题。
山中王维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1.这首小诗描绘了初冬时节的山中景色。作者王维被后人尊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后人赞誉其诗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艺术妙境。
2.张旭的《山中留客》“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句中,“沾衣”为实写,展示了云封雾锁的深山另一种美的境界;本诗中的“湿衣”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台 城韦庄
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
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1.这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诗人为什么说“台城柳”“无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说诗人在凭吊古迹时流露出浓重的对时世的感伤情绪,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山中留客张旭
山光物态弄春辉,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1.这首诗通过山行所见,歌咏了什么?诗围绕一个“留”字,表现的主旨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诗的第三、四句笔锋一转,又引申开去,用“纵使”来写“莫为”,写出一番什么样的景色?给人的启示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阅读下面宋诗,简答后面问题。
村行王禹
马穿山径菊初黄,信马悠悠野兴长。
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
[注释]本诗是王禹于淳化二年被贬为商州团练副史时所作。
1.概述本诗所描写景物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述作者通过本诗所传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颔联“万壑有声含晚籁,数峰无语立斜阳”是历来传诵的名句,请分析这两句为人们赞颂传诵的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文言文
一、1.①徙:迁移 ②子:你 ③随:跟随④耳:罢了
2.①B ②C③B ④A3.C
4.①倒不如咱们互相衔着,您背着我走,这样,人们看见就会把我当作神君呢。②人们看见,果然都避开它们,说:“这是神君呀!”
5.说明了迷信思想的可笑。
二、1.①跟着 ②引用 ③夹杂④高雅
2. ①有个客人在郢都城里唱歌,起初他唱“下里巴人”,都城里跟着他唱的有几千人。 ②这样看来,歌曲越是高雅,唱和的人也就越少。
3.曲高和寡。曲调越高雅,跟着唱的人就越少。
4.比喻知音难觅。也比喻品质高洁的人容易受到别人的误解。也比喻说话,写文章不通俗,能理解的人很少。(理解正确即可)
三、1.①lí ②cuàn ③zèng④yè⑤tái ⑥shì
2.①穷困 ②依仗 ③吃④拜见
3.①(孔子)白天睡觉,颜回去讨米,讨回来后煮饭。②(按说)应该相信眼睛(看见)的,但是眼睛也不一定可信;应该依靠自己的心(的感受),自己的心也靠不住。你们记住,要了解人本来就不容易啊。
4. 陈蔡之厄。原指孔子及其弟子从陈国到蔡国的途中被围困,粮食断绝的事。后比喻旅途中遇到食宿上的困难。
5.这则小故事说明,只凭一些表面现象去主观臆断事情,就很容易犯错误。要做到真正地知人识人,非常不容易。这则故事还表明,作为老师,孔子能知错就改,而且以自己的教训去教育学生,这是相当可贵的。
四、1. ①遗失、丢失 ②穿,名词作动词 ③牵,拉,扯④还给
2.用一件黑色的单衣抵偿一件黑色的夹衣,你难道不是赚了吗?
3.要以理服人,不要强词夺理。
4.略(围绕“不要强词夺理”来写即可)
五、1.①拜访 ②用来……的办法③请允许我 ④同“措”,置放。
2.①这种鱼,瘦并且没味道。②这些就是阳昼所说的“阳桥”鱼来了。
3. C(这是宓子贱对一群阿谀奉承的小人避而远之,表明他知人善任,有自己的为政用人原则)
4.尊贵的人,是不会贪图蝇头小利,也不会放下自己的尊严去趋炎附势的。
六、1.①反通“返”,返回②依仗 ③向北 ④讲信用、取信2. A
3.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
4.背道而驰。(或:南辕北辙) 做什么事,首先要看准方向,才能发挥优势达到目的;如果方向错了,所有的优势只会导致离目标越来越远。
5.能。季梁为了打动魏王,来了个现身说法,以自己的经历,带出了南辕北辙的故事,形象地说明了魏王的行动与自己的目的背道而驰的道理。
七、1.①zhé②yǒu ③bó④xū
2. ①等待 ②靠着③将 ④裂
3.①有个楚国人因狐狸而伤脑筋,用很多种方法捕捉它,没有抓到。②那楚国人大喜,认为虎偶是可以用来让天下所有野兽臣服的。
4.没有真本领,以假象吓唬人者,终将失败。
5.人们一旦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便总是自我膨胀到愚蠢的地步,以至于送了卿卿性命。
八、1.①网捕②庭院 ③哪能像…… ④仿效2. D
3.哪里比得上我自己鸣叫自己的心意呢!
4.这则寓言讽刺了写文章剽窃模仿别人的思想的人。告诉我们:为文者千万不要学鸲鹆鸟,不要落入别人思想的窠臼,要有自己的真知灼见,要表达自己的情感思想,而不是人云亦云。
5.当今社会是创新发展的时代,需要的是各方面的创新人才。同学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于探索,勇于创新,努力使“自己的歌声更响亮”。
古诗词
一、1.本诗抒情主人公是一个胸怀淡泊、神情闲适、渴望摆脱俗务、具有出世归隐思想的人。诗人的这一思想性格充斥在整篇诗作中。诗人以“云自无心水自闲”自况,表面上写白云随风飘荡、舒卷自如、无牵无挂,泉水淙淙潺潺、自由流淌、从容自得,实际上这正是诗人的内心独白。“何必”两句更表达了诗人的这种性格特点。
2.主要运用象征手法,托物言志,以云水的逍遥自在喻恬淡的胸怀与闲适的心情,以泉水激起的波浪象征社会风浪。言浅意深,理趣盎然,反映了诗人随遇而安、出世归隐的思想。
二、1.天色已晚,下起细雨。(扣“晚钟鸣上苑”或诗中“朝”、“晚”二字分析作答,扣住“疏雨过春城”分析作答)
2.盼好友到来的期待之情,以及久候好友不至的怅惘之情。清早就已经打开层层的屋门;立起或坐下都在倾听有没有友人车子到来的声音;以为听到了友人身上玉佩的清脆响声,正要出门去迎接,哪知原来是自己弄错了
三、1.当时诗人孤独无眠,久久地望月苦思,心境很凄凉。
2.普天之下,有谁不望月思乡?不知今晚的秋思落在谁那里了。诗人推己及人,扩大了望月者的范围,境界高远;明明是自己怀人,偏说“秋思落谁家”,表现手法委婉蕴藉。
3.“冷”字既写了秋夜露珠的清冷,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在异乡孤寂、怅然的心境。
4.作者运用形象化的语言,描绘特定的环境气氛,营造出一种月圆人缺、寂静思忆的意境,把要表达的别离之情、思聚之念,自然而然地流露出来。
5.“落”字新颖妥贴,不同凡响,给人以形象的动感,仿佛秋思随着银月的清辉一齐洒落人间。“在”字相形见绌,平淡寡味。
四、1.作者用“才”、“半”暗点“早”字,“半未匀”的柳芽冲寒而出,最富生机,最能显示早春的特征。
2.“清”不仅写出早春之景本身清新可喜,也指春景刚刚显露出来,还没有引起人们的注意。
五、“侵”字写夕阳余辉逐渐消退的过程,写出了诗人在夕阳落照下一步步下行的生动情景;“拂”字运用拟人手法,增强了动感,也使人想见山色的青翠可爱,柔和多姿。这两个动词写云光山翠对诗人的眷恋不舍之情,正折射出作者对华子岗的喜爱与留恋。
六、1.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
2.增加了诗的浪漫主义色彩,“却嫌”、“故穿”,用拟人化手法,把春雪描写得美好而有灵性。
七、1.诗佛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2.幻觉、错觉。青翠的山色给人带来的浸染、滋润、细雨湿衣似的凉意美感。
八、1.因为虽然六朝的繁华已如梦远逝,而台城柳却依旧逢春即枝繁叶茂,不管人世沧桑、人间兴亡,总是给人以欣欣向荣之感。以柳的繁荣茂盛和台城的荒凉破败、以柳的终古如斯和六朝的繁华如梦转瞬即逝作鲜明对比,因此诗人说它“无情”。
2.同意。因为诗人身处晚唐,此时的唐王朝全面走向衰落,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如梦一场,取而代之的是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诗人凭吊台城古迹,回顾六朝旧事,今之视昔如来者视今,六朝的先盛后衰的命运使诗人联想到唐王朝,怀古伤今。
九、1.此诗歌咏了山地春天的美景,表现了留客的主旨。
2.写出了“入云深处亦沾衣”的又一景色;在一般人看来,只注意雨天的雨,没想到晴天同样有雨意。
十、1.初秋晚景,盎然生机中透着孤独,斑斓色彩中蕴涵哀伤。
2.悠闲中透着失意,有着漂泊异乡的凄苦悲凉。
3.运用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将无情之景赋予人的灵性,显得形象生动;又以听觉写动景,以视觉写静景,动静结合,声景映衬,意味隽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