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范文

时间:2023-04-03 07:25: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列夫托尔斯泰茨威格,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座美在朴素的坟墓。

在作者的笔下,托尔斯泰墓“远离尘嚣,孤零零地躺在林阴里”,“只是一个长方形的土堆而已,无人守护,无人管理,只有几株大树荫蔽”,如此朴素无华的坟墓,却让作者受到震憾,让读者感受到那座普通坟墓所升腾出来的攫摄人心的力量。

这是因为,追求朴素,远离“可耻的奢侈生活”是托尔斯泰的幸福观,也是他思想感情的寄托。正是这种“纪念碑式的朴素”比起那些用大理石和奢华装饰来修饰自己坟墓的人更加让人敬仰和崇敬,更容易活在人们的心中,因为这种伟大的人格本身就是一座丰碑。“没有十字架,没有墓碑,没有墓志铭,连托尔斯泰这个名字也没有。”“谁都可以踏进他最后的安息地。”他的坟墓“就像偶尔被发现的流浪汉、不为人知的士兵一般不留名姓地被人埋葬了”。这就是名震全球的俄罗斯伟大文学巨人列夫·托尔斯泰的坟墓!一个普通地无法再普通的坟墓,一个世纪伟人的息身之所。也许我们会在心中自问,怎么会呢?茨威格面对坟墓时也是惊讶的。是的,这是事实,一个让我们无法相信却又必须相信的事实。朴素的坟墓里面埋葬着一位同样朴素而品格高尚的伟人,一位给人类创造巨大精神财富的伟人。坟墓的平凡普通与伟人英名似乎不相称,但这正是作者立意之所在,普通蕴含伟大,对比中使人发现一种不同寻常的精神力量,这也正是打动我的基础。托尔斯泰以他的资财和地位,荣誉和贡献,比任何人都更有权来炫耀他的高贵、华美和高不可攀,然而他却彻底挣脱了市俗的一切羁绊,义无反顾地去追寻人的本质的平凡。正因如此,茨威格“从心底深深热爱”着托尔斯泰,我对托尔斯泰的感情更是无比地浓厚而真挚。朴素之美,美在朴素的语言。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者通过语言来承载他的情感及思想,再通过语言传递给读者。茨威格伫立墓前,萦思怀想,心灵的那份震撼是自不待言的,似乎他应该把自己最显才情的词句铺展出来,用更具色彩的文字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但他没有。全文语言极为简洁朴素,这是一种风格,这种风格正好适合于描写托尔斯泰朴素的坟墓,作者对托尔斯泰的仰慕,他为伟人这普通的墓穴所受的感动,以及从中体悟到的深刻哲理——多少情思,多少感慨,全部隐匿在平淡朴素的文字背后。因此可以说,打动我的是那伟人墓的朴素和作者行文语言的朴素。朴素的坟墓伟大的人,朴素的语言真挚的心。茨威格让我们今天朴素不再多见的生活多了份感动与思考,伟大而平凡的托尔斯泰让我们更深谙了平凡与伟大的含义

托尔斯泰的坟墓——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坟墓,美在朴素的坟墓!

随州南关外国语初二:记忆墓志铭

篇2

[关键词]小组合作 教育 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7-0153-01

学科:语文

年级:初二

篇目: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课堂精彩片段:分组分享活动二“赏析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分组分享活动三“讲练结合,妙笔生花”。

课堂精彩片段点评: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主观能动性,教师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学生进行思考、交流、展示。在短短的两个活动环节中全部学生都参与其中,公开展示的学生就达到27人。此外,注重讲练结合,全面提升学生能力。

课堂摘录:

师:接下来,我们进入分组分享活动二――“赏析作者对托尔斯泰的肖像描写”。首先,请大家畅想一下:身为贵族的托尔斯泰是个社会活动家,是个世界文豪,可以说是个明星,那你想象中的托尔斯泰应该是长什么样子的呢?你能把他的外貌给我们描述一下吗?

生1:高大、帅气、英俊。

生2:绅士、眉清目前、眼睛深邃、有品位。

生3:谦谦有礼、谈吐优雅、衣着华丽、招人喜欢。

师:感谢三位同学的分享,很有想象力。这三位同学的想象有其共性――身为贵族的托尔斯泰似乎应该是一位绅士、英俊潇洒、衣着华丽的美男子。那么,真实的托尔斯泰到底样貌如何?请看大屏幕!(投影幕布上展示托尔斯泰的照片)

生:哇。

师:托尔斯泰先生的样貌是否让你大吃一惊。请大家用三分钟的时间速读课文,勾画出文中对托尔斯泰的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在小组内分享你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并简述其好在哪里,然后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到讲台上进行分享交流。分享效果好的小组加两分,一般的加一分,不太好的不加分,弃权的扣三分。

【三分钟速读,两分钟小组内交流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分享交流】

生4:我们小组要分享的句子是“………”,这句话好在……

生5:我们小组要分享的句子是“………”,这句话好在……

生6:我们小组要分享的句子是“………”,这句话好在……

生7:我们小组要分享的句子是“………”,这句话好在……

生8:我们小组要分享的句子是“………”,这句话好在……

生9:我们小组要分享的句子是“………”,这句话好在……

生10:我们小组要分享的句子是“………”,这句话好在……

生11:我们小组要分享的句子是“………”,这句话好在……

生12:我们小组要分享的句子是“………”,这句话好在……

师:感谢九个小组同学的分享。分享效果最好的小组是……分享效果一般的是……其余小组争取下次分享展示有更好的表现。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归纳一下外貌描写、肖像描写如何才能写得新颖、生动、形象?请大家踊跃发言。

生13:要特别注意细节描写,比如眼角眉梢、掌纹等。

生14:要特别注意使用修辞手法,比如比喻、拟人、排比、对比等。

生15:要特别注意描写顺序,要有条理。

生16:有时可以加入一些生动形象的修饰词,如形容词、动词。

【学生回答过程中,老师择其要点板书的黑板上】

师:四位同学的归纳非常准确而且简洁,大家再次掌声鼓励。现在,我们有了四位同学的理论指导,我们进入分组分享活动三――“讲练结合,妙笔生花”。请大家用一句话去描述照片中的托尔斯泰先生的某一个身体部位,尤其是其面部和手。注意:不能照搬课本上的描写,并尽可能地描写得生动形象,书写在作业本上。三分钟时间独立创作,然后用两分钟在小组内交流分享,小组推荐至少一名同学的作品书写到教室后面的展示黑板上。比比哪个组的同学的创作最快最出色。两位科代表进行打分,分享展示好的小组加两分,一般的加一分,不太好的不加分,不可以弃权,书写展示结束后科代表进行点评。

生17:【在黑板上书写展示】

生18:【在黑板上书写展示】

生19:【在黑板上书写展示】

科代表1:【点评】

篇3

一、教材分析及学情分析 

(一)教材分析 

《世间最美的坟墓》是高等教育出版社《语文》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篇课文。单元教学的重点是欣赏散文,而本文是外国文学作品,涉及中西方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生死观,学生首先会对文章的取材及内容有疑惑。这篇散文最突出展现的是托尔斯泰的人格美。在教学设计时也一定要紧扣住这个要点。 

(二)学情分析 

本次课的教学对象为中职卫校2014级护理专业的学生,大多是16~17岁女孩子, 都是成长在信息时代,易于接受新事物,喜欢寓教于乐,崇尚荣誉,性格活泼,好表现,动手操作能力较强,表达能力不错,平时比较关注时尚与潮流,热衷于美的事物。但他们个体间发展空间不同,学习基础不一,而能力有差异,所以运用以问题教学法为主,与分层教学、任务型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能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他们喜欢如FLASH、视频、音画PPT等直观可感的教学手段,喜欢能以信息手段充分参与的教学模式。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托尔斯泰及文章作者茨威格的成就及著作。 

2.感受文章“平淡其外、激情其中”的散文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促使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学生多形式地接触名家名著,理解“朴素”、“最美”的深刻内涵,感悟生命真谛,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追求。 

2.理解并领会文章所描绘的“朴素美”以及托尔斯泰的人格美。 

(四)重点及难点 

1.教学重点:了解、掌握、运用鉴赏散文的基本方法,理解托尔斯泰墓“美在何处”,“为何最美”;体会文章如何运用清丽简洁的语言描绘景物的“朴素美”,感受“朴素美”的震撼力,培养学生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的能力。结合实际进行语言表达训练。 

2.教学难点:感悟作者在文中寄寓的思想感情以及文章所昭示的哲理;体会列夫·托尔斯泰的人格魅力。 

三、教学方法 

教法:分组分层与问题教学法相结合、创设情境法、任务型教学法。 

学法:任务驱动法、自主学习法、分组讨论法、合作探究法。 

四、学习情境创设 

(一)创设性情境 

采用多媒体课件、计算机、智能手机、音响设备、投影仪及幕布等教学用具,使课文文字感官化,从而形成创设性情境。 

(二)问题性情境 

在教学的几个环节中,进入文本阅读时,老师出示A型题5个、B型题4个、C型题2个(共11个问题)(设疑),创设相应的问题情境,有序地启发引导学生探究、思考、提升。 

(三)互动性情境 

在课堂里的“三实践一拓展”四个活动中,形成老师与学生的引导互动、共情互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协作、竞争互动,在课堂外教师与学生也可利用QQ、微信、飞信、短信等平台进行信息交互、交流。 

五、课前准备 

(一)学习环境 

采用多媒体课件、计算机、智能手机、音响设备、投影仪及幕布等教学用具,使课文文字感官化。 

(二)分组 

以宿舍为单位将全班学生分成6组(方便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对问题进行讨论),每组各选出一名组织能力强及具有责任心的学生为小组组长。具体做法是以A(优等生)、B(中等生)、C(学困生)层学生混层分组的方式(确保每一组都有三个层次的学生),目的是在“三实践一拓展”活动中,A层带动B、C层的学生共同进步,各小组间开展答题竞赛, 不同层次的学生合作协同, 互动交流,自己来品味、感悟、表达,使每个学生都能“摘”到果子,都能体验成功的快乐。 

(三)利用现代信息手段进行课前准备 

借助电脑、智能手机为平台辅助教学,利用网络资源,拓展学生的阅读。具体做法是:授课前一周,教师将《世间最美的坟墓》相关资源(茨威格和托尔斯泰、歌德、莎士比亚等作家及相关作品的了解等,并且收集已故名家你觉得是最美坟墓的图片)在QQ空间、微信群里。学生可在百度搜寻内容,既包括课堂教学所用资源,也包括供学生课后扩展性学习的资源。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2.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

3.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的表达。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回归内心,用自己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去抓取景物的特征。

2.完成贴切生动的迁移联想,并用细节文字呈现。

3.设计场景,用其他景物的烘托凸显景物特征。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大家好。1300年前,24岁的李白带着对更为广阔的大好河山的好奇,也带着建功立业的期盼,“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从巴蜀之地,途经荆楚之国。今天,我寻着太白的足迹,从重庆来到荆州,同样也带着好奇与期盼,好奇荆州这座历史古城到底有着怎样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也期盼着用短短一堂作文课打开同学们的心扉,用细腻的感知、灵动的思维、美好的情思让我们笔下的景物鲜活起来。

二、读习作,发现问题

出示习作:“这,就是一只鸟巢,由树枝构成,围成一个圆形,中间又陷下去,远远望去,就像一个战士,充满了野性的自然气息。”

鸟巢,我们今天笔下的景物(出示实物)。这是我之前的一位学生写下的文字,当时我的要求是运用联想来描写鸟巢的外形,大家来点评一下,说说它的优点和缺点吧。

明确:

1.优点:运用联想,并用比喻的修辞呈现:多角度观察鸟巢。

2.缺点:观察不仔细;联想不贴切;描写不细致。

三、抓特征,联想写形

1.同学们,你们从鸟巢的形状、颜色、材质等角度联想到了什么呢?

2.只要抓住景物的特征,寻找相似之处,在两个看似不相干的事物之间通过联想就迅速建立起联系。写作文时用联想,用一物来摹画另一物,会让作文内容显得更丰富更有趣味。我们有了贴切的联想,就有了“鸟巢就像一顶帽子’这个句子,但这个句子也还不够生动,怎样让这个联想用得更生动一些呢?(生:加修饰语)怎么加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段文字:

无可否认的是,这个出身于名门望族的男子长相粗劣,生就一张田野村夫的脸孔。天才的灵魂自甘寓居低矮的陋屋,而天才灵魂的工作间,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小屋粗制滥造,出自一个农村木匠之手,而不是由古希腊的能工巧匠建造起来的。架在小窗上方的横梁——小眼睛上方的额头,倒像是用刀胡乱劈成的树柴。皮肤藏污纳垢,缺少光泽,就像用枝条扎成的村舍外墙那样粗糙……

——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

3.找一找茨威格由托尔斯泰的面部联想到了些什么?又是怎样加修饰语的? (答案略)

提示:添加修饰语的目的是让景物的特征更加突出。我们抓景物的特征,其实就是在用心去体验和感受这一景物,而运用联想,用一物来摹画另一物,最终的目的就是要把这种感受和体验用另一景物传递表达出来。所以,我们在添加修饰语时应将真实的感受和体验融入进具体、真切的文字中,以引起读者的共鸣。

4.运用联想总是使用“……像……”的句式会显得很单调,可以使用更丰富的比喻词,也可以尝试不用比喻,例句里“比起吉尔吉斯人搭建的皮帐篷来好不了多少”,就是采用比较的句式。鼓励学生用更多有创意的方式来呈现联想。

5.写作练习:续写“这,就是一只鸟巢……”,抓特征,用联想写鸟巢的形。

(展示并点评)

四、设场景,烘托传神

通过联想,我们描摹出了带有自身感受的鸟巢的形,但仅仅是这样,它就鲜活了吗?万物都有它所处的环境,我们笔下的景物也一样。现在我们笔下的鸟巢,还仿佛是在一张白纸上,我们要为它添加一个场景,让它在场景中拥有灵魂,拥有生命,成为一个有背景、有经历的鸟巢。场景应该怎么创设呢?我们一起来看这段文字:

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缘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朱自清《春》

明确:场景的创设,就是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通过周围景物以及活动对我们笔下的景物进行烘托。

写作练习:给大家五分钟的时间,张开想象的翅膀,为你心中的鸟巢创设场景。

五、抒感受,点染情思

我们写下了心中的鸟巢,并为它设计了场景,它已经不再是个简单的用枯枝搭成的物品,已变得有生命,有灵魂,它的身上早已倾注了我们的情感,就像前段时间热播的《舌尖上的中国》,当美食染上人间的烟火,让人流连的不仅是美昧,更是人间真情。此时,巢已不再仅仅是巢,请在片段最后,用一句话写下你面对此巢、此景的感受吧。

六、展示全文

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景物描写状其形、传其神的过程,学生用三段文字从鸟巢的外形写到了它的神韵,赋予它真实可感的形象、灵魂。让学生在朗读三个片段组合在一起的小短文的过程中,去体会自己作文的变化。

写作练习:一分钟时间,浏览三个片段,将文段修改通顺,然后在音乐中向全班展示。

七、课堂小结

同学们,我读到了你们心里的鸟巢,它从我们的眼中走进心里,再通过文字进入读者的心中,我们的情思就是它的生命,它让作文变得有个性、有特点,鲜活而生动。其实,万物都好比鸟巢,都可以成为我们笔下的形象,“抓特征,联想写形”,“设场景,烘托传神”,“抒感受,点染情思”。鲜活的景物,来源于鲜活的生命,鲜活的生命则来源于细腻的感知、灵动的思维和美好的情怀。同学们,让我们笔下的景物鲜活起来,让我们的作文鲜活起来,让我们的生命鲜活起来。

(重庆二十九中学400010)

(本设计用于第四届“中语杯”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观摩,该课荣获一等奖。)

简评一

发现与表达

杨桦

《让笔下的景物鲜活起来》教学设计潜在地含有两个主问题:-是“发现什么”,二是“如何表达”。发现什么,就是发现自然景物世界的丰富多彩。如何表达,就是在多彩的自然景物中如何采撷瑰丽诉之于笔端,再现“活脱脱”的景物,给人以审美的愉悦之感。课堂上通过解决这两个主问题的过程,其实也是让学生明白写作要学会丰富表达的内容,笔下的景物才能鲜活起来。教师的这一思路在“教学目标”中已明确表达。

教师不仅在教学目标中明确自己的教学意图,而且在确定“教学重难点”时充分考虑到开启学生写作思路的路径。路径有两条:一条是让每个学生所“发现”的景物特征一定是源于自己的真实体验,每个人对景物的感觉与认识一定是不同于他人的。这其实是在具体落实写作要表达真情实感的基本原则。另一条是让每一个学生在发现的基础上要学会“表达”,表达分两个步骤:一是微观着手,用细节展示,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这个由此及彼,教师认为是一种“迁移”,源于实景的要“贴切”,描摹出来的景物要“生动”;二是宏观布局,教师设计用场景显示,用其他景物衬托主体景物。这样,主次景物、诸多景物在由此及彼的迁移中愈发鲜活起来。教师将教学思路置于“教学重难点”中,也是颇具新意的。这不仅体现了以学生的学习为依归来组织教学的理念;而且也告诉大家点拨学生写作思路,教给他们一些写作方法是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教学若能在教学重难点有所突破,教学就会有所创新,学生就会有所收获。

教师设计的“教学过程”中有四个环节:“读习作,发现问题”“抓特征,联想写形”“设场景,烘托传神”“抒感受,点染情思”。这四个环节内在逻辑严密,目的就是解决“发现什么”“如何表达”的问题。“读习作,发现问题”环节,从对鸟巢做“实话实说”的习作进行点评开始,说说这篇习作的优缺点,实际上暗含了教学要求,写作要在发现多彩的景物世界前提下,让自己笔下的景物栩栩如生,但这篇习作没有写好,大家如何从中悟出表达的规律呢?继之以“抓特征,联想写形”环节。在这个环节中,先是写作指导,后是写作训练。教师的指导过程是重点,首先抛出问题,从鸟巢的形状等联想到什么;然后告诉学生要学会抓住景物特征进行联想的道理;最后,以茨威格写托尔斯泰面部时所联想到的、以及用加修饰语来进行描写的例子,表明围绕景物特点进行联想,用修辞性语言加以表达,才能让景物鲜活起来。举例颇具匠心,教师没有直接指导学生如何去写鸟巢,而是宕开一笔,举另一例来说明写作道理,所举名篇之例,又具点拨之效用。“设场景,烘托传神”环节,设场景的构思十分巧妙。宏观布局,思路开阔。增设主体景物的背景和环境,让孤立的景物丰满起来,充盈着生命的活力和张力。这种设计源于客观世界的丰富多彩,但又高于客观世界,让笔下的景物鲜活起来,是不同于自然界的“这一个”。“抒感受,点染情思”环节,依然体现了宏观布局的设计。但与“设场景,烘托传神”环节不同的是,这个环节侧重从情感、情意出发,多采用抒情的方式,表达对所描写景物的满腔真情和热情。

当然,若说不足,设计中有些局部环节略显变化不够,单调一些。如教师写作指导中所举的例子,均出自名家之手,为何不能举其他例子呢?

(安徽省教育科学研究院

230061)

简评二

一个设计精细的片段作文指导案例

杜德林

教学设计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教材内容和学情设计的教学方案,是教师智慧与心血的结晶,是教师用心规划的教学蓝图,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因而,要想课上得好,首先要有一个精心的教学设计。佘乐老师就非常用心地为我们设计了一个实用而又不失技巧的片段作文指导案例。

首先,可操作性强。设计是教师上课时使用的方案,贵在实用,操作性强。当下许多设计,有的是“纸上谈兵”,真正到了课堂则用不上;有的是“花架子”,花样繁多,实用性不强;还有的是“摆设”,写的是一个样子,课堂上呈现的则是另一个样子。而佘老师的设计则不同。比如,课堂上,他提供了一个鸟巢实物,让学生们可观可感,这极大地激发和调动了他们写作的兴趣和欲望。再如,为了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他还提供了几个片段的写作案例,如茨威格的《列夫·托尔斯泰》中对托尔斯特面部的描写文字,朱自清《春》中关于雨的场景描写的文字,等等。这些素材既可增长学生们的见识,又会引导他们深入思考,提升他们思维的品质。这种设计有具体之物,有可资借鉴的范例,使课堂有依据,有抓手,可操作性强,现场教学效果也非常好。

其次,知识引入、写作指导的时机把握与方法运用恰到好处。李老师在开篇针对学生具体“病文”引出问题,并针对相应问题,逐步引入改进“病文”的相关写作知识和方法指导,让学生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学习。这样做就远胜于那些开篇就大量讲授抽象的写作知识和方法的做法。这体现出他对作文教学的准确思考与研究,体现了对学情的精准把握。

再次,具有逻辑性、层级性和相对完整性。这个教案设计的是片段的作文教学案例,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单项写作表达能力。李老师采用由易到难的方法,一步一步向前走,走一步深化一步,优化一步。教学思路很缜密,教学指导很到位。一写,“抓住特征、联想写形”;二写,“设置场景,烘托传神”;三写,“抒发感受,点染情思”。由“形”到“景”,再到“神”,咏物抒情,写物寄意。虽然是片段作文指导,但由“外”及“内”,“形”“神”兼备,构成写作过程与思维的相对完整和独立。看似“片段”,实则结构较完整,是有机的整体。这样的设计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课程标准和教材,符合作文教学的要求,体现了李老师对语文教学的深入体察和感悟,长此以往,对提高语文教学尤其是作文教学的成效大有裨益。

篇5

我们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我们的父母、老师以及所有的伟人和成功者,都曾不可避免的接受失败的洗礼。遭遇失败,是成功的必经之路。如今的成功人士大多之前经历过不止一次的失败,成功道路上不仅有伪装的陷阱,更有一道道坎需要曾经的他们、现在的我们去面对、去挑战、去跨越!人生中有太多的“坎”是我们必须去跨越的,跨过这道坎,我们将会离成功的目的地更近一步;跨过这道坎,或许成功不会立刻出现,但倘若你临阵退缩,因为胆怯或是惰性而刻意逃避这道坎,那么迎接你的必定是失败!与成功擦肩而过、失之交臂的你,缺少的不是智慧和天赋,而是跨过“那道坎”的勇气、决心以及面对压力时所需要的承受力。

“失败的次数越多,成功的机会也就愈近。成功往往是最后一分钟前来访问的客人。”不幸的是,有太多的人正是在这“最后一分钟”前选择了放弃选择了逃避,没有跨过这道坎的他们将不能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听不到那代表鼓励的响亮掌声,也感受不到经过长久努力后收获的快乐。德国哲学家海德也曾说过:“春天不播种,夏天就不生长,秋天就不能收割,冬天就不能品尝。”人的人生,总有一些坎是必须跨过去的,这就好比是你在幼年播下的一颗颗希望种子,经过你的点滴付出而伴随你茁壮成长,最终结出成功的果实——

在爱迪生的世界里,找寻到钨丝之前的那一种试验材料就是他发明灯泡时的一道必须跨过的坎!

在贝多芬的世界里,不因失聪而放弃理想的决心就是他谱写出《命运》时的一道必须跨过的坎!

在刘翔的世界里,超越法国黑人杜库雷成为“新飞人”是他身披五星红旗飞奔在世界舞台前一道必须跨过的坎!

在特奥选手的世界里,忽略自己身体上的缺陷,克服自身心理上的障碍,付出比常人更多的努力去勇夺金牌也是一道他们必须跨过的坎!

世界上成功的人远远不止这一些,生活中的坎也还有千千万万道,每个人都有自己必须去跨过的那一道坎——

一岁时,我们蹒跚学步,曾经摔倒过无数次;六岁时,我们因顽皮打碎了别人家的窗户而被邻居恶狠狠地告了状;十二岁,最亲的人生病住院,需要做手术;十八岁,经历高考,站在人生第一个十字路口……

我们在一岁时明白摔倒了要自己爬起来,永远向正前方走;在六岁时认识到要弥补自己的过错;在十二岁时真正长大,懂得如何付出自己的爱;在十八岁时思考自己要拥有怎样的人生。

这一道道坎是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的,这一道道坎也是我们必须跨过的。人生仿佛一本正在被书写的书籍,每一个字词都非常精彩,却不能预先知道结尾,要耐着性子,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行,才能真正跨过那一道道坎,那一道道必须跨过的坎!

名师精评

中心突出:全文紧扣题目,围绕生活中的“坎”——即挫折与困难,来组织行文,中心明确突出。

结构完整:开头点明中心,然后辩证分析,接着以名人事例和自身成长经验来进行论证,最后点题,文章结构完整充实。

语言流畅:语言非常适合议论文体,流畅自然,没有过多修饰,反而显在茨威格的《人类群星闪耀时》的故事里,走在生命最后时刻的列夫•托尔斯泰选择了“逃出生天”,坐上火车,逃开他早已经习惯了的一切,包括他的家人,他的文字。

活在任何的时代,你是否很早便习惯于生活的一切?就像张爱玲小说里的那荒凉的嘲弄与惨白的悲叹,每天遇见相似的人,每天去相似的地方,每天做相似的事,一天与一年、十年便没了区别。海德格尔对这个时代的理解,浓缩在了“遗忘时间”这四个字里,人异化了,人渐渐淡化了自我意识。而托尔斯泰却在生命即将结束前,决绝地跨过这道失落自我的坎。

被遗忘了的时间,这是一道坎,你可否感觉到自己被淹没在川流不息里,失落于高楼林立间,彷徨于日复一日的相似?在物质极度发达、欲望频频作祟诱惑的时代里,是否应当退回到自己曾经清醒的位置,重新认识起“遗忘时间”这道工业化、信息化发展路上的鸿沟呢?

“学术之独立,思想之自由。”陈寅恪先生用一生的努力与坚守来回应这样一道坎,平和、却坚定;投入昆明湖的王国维先生用死亡证明他的清醒,毅然而决绝;“不折不从,亦慈亦让”,沈从文先生弃文笔而投身研究来跨过这道坎,既慈让、更不折不从,对于自我意识的维系和方式可以有不同,对遗失自我的跨越和反省确是当代人不可回避的话题。

逃出被遗忘的时间,需要勇气,有时更需要代价,但这代价和失去却并不能撼动人类对跨越这道坎的决心和意志。“我以我血荐轩辕”的鲁迅先生一生便在斗争里呐喊着国人当摒弃自我意识的遗失和麻木,他愿是一棵野草,即便他也感慨被以怨报德的女娲、庄子;然而他始终在。

篇6

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

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1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

1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

1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1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1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

1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

1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

1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

18、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19、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20、书籍是任何一种知识的基础,是任何一门学科的基础的基础——茨威格

21、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弥尔顿

22、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23、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24、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25、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26、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赫尔岑

27、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

28、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德伯里

29、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勒

30、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31、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32、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33、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34、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35、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在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36、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37、除了野蛮国家,整个世界都被书统治着。——福尔特尔

38、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

3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4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4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

4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4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

4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5、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

46、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47、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

48、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

篇7

关键词:语文教材;插图;教学实践

在多媒体教学日新月异的时代,在部分语文教师眼里,作为语文教材有机组成部分的插图正日渐沦落为纯粹的书籍装饰品,在教学过程中忽视它们的存在,没有发挥出插图应有的作用,这无疑是对语文课程资源的一大浪费。多媒体课件资源确实能让语文教学增添新的活力,但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对于大多数农村学校而言,不是每个教室都有一套多媒体设备来辅助课堂教学,有的甚至连幻灯片、教学挂图等都有欠缺。因此,包含编者匠心的教材插图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语文教材本身而言,作为教学的载体主要借助文字来表达,而插图则是帮助师生理解文字的重要手段之一。语文教材中的插图是配合课文中的主要人物、情节或景物而绘制或拍摄的精美图画。它们具有形象、生动、可感的特点,有时一幅立意角度与视角效果俱佳的插图留给读者的印象甚至可以超过课文。新课标强调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如何合理利用插图进行教学,使文字与插图得到有效的整合,是当前中学语文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课题。

一.此时无声胜有声———插图的作用

关于插图的作用,为鲁迅的《阿Q正传》等九篇小说作了插图的我国现代著名作家、美术家丰子恺先生曾说:“这些插图,就好比在鲁迅先生的讲话上装上一个麦克风,使他的声音扩大。”对初中语文教学而言,笔者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认识到插图至少在以下几方面对学生的语文学习有帮助:1.插图是文字的补充和注解教材中有的插图是文字所介绍事物的真实再现,像说明性文章中的插图便起了这样的作用。如《故宫博物院》一文中所附的故宫三大殿插图,就有效地帮助学生形象地把握住了故宫的建筑结构布局特点。《看云识天气》一文中各种云的插图,有助于学生更快地解读云与天气的关系。若没有这些插图,对学生尤其是缺少实践感知的学生来说,要想象出相关内容着实有些困难。所以说,好的插图,不仅准确的反映文字,与文字同步,还会延伸文字。2.插图是文章内容的形象诠释与概括教材中有的插图形象地概括了文章的内容,这样的插图大都在记叙性文章中。如《蒲柳人家》中何满子和一丈青大娘的漫画式头像,有力地概括了文字的描绘,形象逼真地完成了人物的肖像刻画。《皇帝的新装》一文中的插图,让读者情不自禁地进入到皇帝游行的场面中,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见其人。《俗世奇人》的插图展示了“泥人张”不动声色智斗“海张五”的动人场景。《端午的鸭蛋》中的插图是一幅集粽子、香囊、鸭蛋、画“一笔虎”等于一体的端午风俗画,乡土气息非常浓厚。《再塑生命》插图中海伦。凯勒和沙莉文老师亲密无间的情态,形象地告诉读者正是沙莉文老师的爱给海伦带来了光明,使海伦重获新生。这些插图在帮助学生体会文章内容,理解人物形象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3.插图是为文章提供背景的载体初中语文教材中的众多插图,画面内容在课文中并未直接出现,但却是课文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如《香菱学诗》一文中大观园的插图,为课文提供了广阔的社会现实。贾家的大观园是统治阶级生活的一个缩影,这个背景的展示,使学生能更好地把握作品的主题。《范进中举》中“乡试、会试贡院”插图,《隆中对》中“古隆中三顾堂”插图,《绿色蝈蝈》《我的信念》两文分别配了“居里夫人在工作”和“法布尔在观察昆虫”的插图,这些都为课文提供了必要的背景资料,有效地补充了课文的内容。语文是一门人文学科,文字所介绍的内容固然体现着作者的喜怒哀乐,渗透着作者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然而不同时代、不同经历的读者,对作品的理解和联想,千差万别,这就是人文精神。一个好的插图,同样追求蕴藉耐看,留给读者无尽的自由理解与想象空间。从这个层面上讲,插图所包含的人文韵味同样芬芳。这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增强学生对美的感知与理解起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常常讲语文教育呼唤人文精神,那么好好利用插图进行教学,又何尝不是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呢!

二.为有源头活水来———插图教学的实践

当然,明白插图的重要性、了解插图是语文教学中不能忽视的部分并不是要我们把语文教学变得如同艺术欣赏般的专业。对广大的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利用插图进行辅助教学,巧借东风,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1.巧借插图,介绍作者、作家初中语文课本中有不少插图是著名作家、诗人的头像,冰心、巴金、契诃夫、莎士比亚、普希金这些文学巨擘的头像,在教学中利用头像插图介绍作者、作家,由“形”入“神”,不但让学生更直观地认识了这些伟人,而且还能激发起阅读他们的作品的欲望。讲冰心的《纸船》一文时,我先让学生面对青年时代的冰心头像作想象和联想,然后说说对作者的第一印象。学生据此说出了“温柔、漂亮、有爱心、忧郁”等词语概括冰心的性格,在此基础上再学课文,学生很快就领会了作者在课文中所表达爱国、爱乡、爱母之感情。教材中还有一类课文是作家写作家。如茨威格写的《列夫托尔斯泰》一文就属于这一类。上此文时,我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托尔斯泰的头像,并根据头像让学生描述托尔斯泰的外貌,再指导学生读课文,使课文中描述的“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这段文字在学生头脑中留下了直观的印象。

2.巧借插图,理解人物形象如何利用小说插图来理解人物形象,把握人物的性格呢?我采用由图到文的方法,先让学生“阅读”插图,捕捉图中隐含着的文学信息,再结合小说中的具体描写,让学生再将插图还原为文字描写。如《孔乙己》一文安排了三幅插图:咸亨酒店里,众人取笑孔乙己的场面;孔乙己分茴香豆给孩子们吃的场面;孔乙己的日常生活图。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这三幅画面穿起来,并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想像,再让学生口头表述出来。这样,孔乙己的迂腐与善良,众人的冷漠与麻木暴露无遗,而封建科举制度对读书人的毒害之深也可见一斑。又如《杨修之死》中的插图是杨修被两个刀斧手押解着,不远处曹操凝视着他们的画面。这幅插图的内容在课文中只用了一句“喝刀斧手推出斩之,将首级号令于辕门外。”我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特别注意曹操的神情,学生很快就领会到曹操阴险、奸诈、虚伪的性格特点,由此也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了小说的主题。

3.巧借插图,体会作者的匠心与别的学科不同,一般来说,语文教材中的插图大部分艺术表现性大于科学示意性,但也有一些例外。如《口技》中有一幅插图就是属于科学性的示意图。课文开头有一段说明性的文字:“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扶尺而已。”作者使用工笔的画法,把那种场面中有代表性的典型场合、人物、道具都作了细腻、真实、生动的刻画和描绘。为了便于学生理解这一段文字的内容,该文有一幅插图就是相关的示意图。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照课文开篇的这段话,仔细研究这幅示意图,用心体会作者的意图及独到的艺术匠心。根据示意图展示的信息,学生马上领会了作者对口技艺人高超的表演艺术的赞美之情。

4.巧借插图,体味诗词的意境诗词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这是诗词教学的难点。在教学中,如果我们老师能充分利用插图,让学生由文入图地体味诗的意境,其成效就会事半功倍。如《西江月》的“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的插图,就是该词意境的生动显示。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对照原文,观察画面的内容,鼓励他们进行大胆的想象,使插图的内容更丰富。同时,学生可借助插图进一步体味词所描绘农村夏夜的清新景色,词人所抒发的闲适之情。这样,学生对词的意境就会有更深切的理解。另外,在日常教学中,除了巧借插图完成教学任务之外,如果我们能经常引导学生评析一些文学插图,知其优劣,品其长短,久而久之,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乃至读写能力都是大有益处的。

参考文献

篇8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重视“阅读鉴赏”“表达交流”,忽视乃至放弃“名著导读”。由于“导读”中的一个“导”字,使得这部分内容处境尴尬。虽然教材有明确的线路,分成了“背景介绍——作品分析——思考和探究”,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事半功倍的方案。可是总不尽如人意,当然原因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时间的分配不够。学生的学习很紧张,虽然新课程把自由个性、主体地位还给了学生,但学习任务的繁重还是不可避免,因而从时间上还是不能有机分配,学生不会把时间放在厚重的名著之上。

二是名著的内涵太深。名著大多跨越时间长、空间广,内容主体涵盖宽,虽有前面的“介绍”和“分析”,但作为一部名著,经典往往和凝练相对应,学生还是不知从何处读起,因而出现“读”与“不读”没有很多差别。

三是老师的态度听之任之。一方面老师强调名著的重要性,认可名著对语文素养的提高有很大的作用,另一方面传统的思维方式、时间的紧张、课程的压力使得老师不敢越雷池一步,只能是亦步亦趋,完全由学生的兴趣去完成,导致学生的“读”也是流于表面化、浅薄化。

种种原因使得名著的“导读”名存实亡,新课程的要求只能是不了了之。要改变这种状况的出路应该是一个字“变”,就是“敢于创新”,老师的“变”至关重要,“变”的核心就是把“导”和“教”高效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名著导读”教学效益的最大化。

二 让学生学会如何“导读”

毫无疑问,激发高层次的阅读兴趣,把学生带入名著世界,让他们掌握阅读的方法是“名著导读”的首要任务。“名著导读”重在“导”,导得巧妙,导得符合学生心理,导得时机恰当,导得学生爱读、会读、读好。

第一,学生相互推介。五册语文必修每册介绍两部名著,中外各占一部,共计十部,这还达不到《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的要求。课程标准建议教师发挥创造性和积极性,根据学生实际及个人特长自主选择。我们可以也应该让学生参与选择,最简便实用的办法是开学生推介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识了解向其他同学推介名著,在相互推介的基础上师生共同确定所要阅读的名著。这样做,不仅能激发阅读兴趣、激活思维情感,而且最能保证学生的介绍权、推荐权、选择权,更吻合学生实际。

第二,教师自然导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采用比较阅读或联系拓展的方法,丰富课堂的内容,拓宽学生的视野,深化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在此基础上自然而然地扩展到名著,把学生带进名著世界。

第三,借助媒体资源。充分利用“百家讲坛”等电视、电影及网络媒体资源。电视热播的名著变体——于丹《〈论语〉心得》及四大名著电视剧等,网络关于某些名著的热门话题等,都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我们结合媒体热点,紧扣学生心理导入名著,能最大限度地激趣,引申、促进对名著的理解和体验。

第四,把握导读时机。什么时候“导”是非常重要的,把握不好时机,往往让学生感觉没时间读、没兴趣读、读而难入、读而无果。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国庆节前、“五一”放假前、寒暑假前等时间导读,时机最好,如能恰逢课文的自然进度导入,或各种媒体相关内容的热播,那将是最佳时机。在上述时间段,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预览名著,制订阅读计划。对于较短小的名著,能粗读一遍;对大部头,能较为从容地观其大略。只有建立在大体了解、把握的基础上的阅读,才能深入理解,充分体验。

选择好导的时机后,关键在于怎么导。导阅读的方法、导笔记的方法、导阅读过程的自我管理法、导名著的背景等是主要内容。

三 创新“导教”促进学生消化吸收

首先,老师要从理念上更新。一个老师没有新观念是不行的,老师要有“名著意识”,不能老是一心只看着文本的“阅读和教学”,认为上完了几篇文章就大功告成,要培养学生的“名著意识”。奥地利的茨威格说过,读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可以让人产生一种向善的力量。其实我们读巴金的《家》不也是同样能让我们的学生产生一种对恶的痛恨吗?脑海中有了“名著意识”才能产生“名著愿望”,也就会变成一种自觉的需求,因而老师的观念是“变”的前提。

其次,老师要大胆引领,要敢于在课堂上让名著有位置,让名著走进课堂。如笔者在教记叙文描写人物时就把《家》中写梅表姐的文字放进来,特别是写梅表姐“额上那一条使她的整个脸显得更美丽、更凄婉的皱纹”这一句,进行了分析,并且强调在《家》中这句话出现了多次,在梅表姐出现之时、微笑之时、痛苦之时、死亡之时都写到这一句,让学生思考这句话的作用,从而了解写人的魅力所在,还进一步说明文学作品的美在哪里体现。这样,学生就会有意识地关注什么是文学之美,从而学生就能很好地理解“鲁迅笔下的祥林嫂的眼睛、《红楼梦》中林黛玉的眼泪、巴金笔下自己的心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