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山寺后禅院范文

时间:2023-03-28 08:00: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破山寺后禅院,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清晨,天上下起一层薄薄的雾,我漫步在有些微微潮湿的路上。不知不觉中,我便走到一座寺庙前面,我抬起头一看,上面写着:兴福寺。

走进这座古老的寺庙,太阳才刚刚升起。微弱的阳光透过薄雾,照在高高的山林中。

过了一会儿,雾全部散开了,太阳的光亮也由弱渐渐过渡到明亮,寺庙里的景物也逐渐变得清晰起来。

我看的见,我的脚下有一条窄窄的小径,这条小径弯弯曲曲地通向幽静的深处,在远处有一片翠绿的竹林,竹下还有大片的花草,而在竹林之中,禅房在那儿静静地坐落着。

现在,太阳已经完全暴露在我的视野之内,这下,美丽的事物就更清楚了。

篇2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

注释

①破山寺:即兴福寺,始建于南齐,在今江苏省常熟虞山北麓。禅院,即寺院,寺僧居住修行的地方。②禅房,僧侣们的住所。③万籁:指一切声响。籁,孔穴里发出的声音,泛指声音。④钟磬:寺院中诵经、斋供时的信号。发动用钟,止歇用磬。

常建是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诗人,他一生潦倒,仕途很不得意,仅仕为盱眙县尉。大约在安史之乱以后,失去官职,于是寄情琴酒,隐居作诗。《题破山寺后禅院》大约是常建任盱眙县尉时,游常熟虞山兴福寺后禅院时所作。兴福寺始建于南朝齐时,初建大殿,见一石隆起,左看似“兴”,右看似“福”,故取名兴福寺。唐代传说有黑白二龙交斗,冲破溪涧,而寺就在涧边,因此又称破山寺。

诗中着力描写后禅院的冷落、沉寂、幽静,从中也透露出作者寄情山水,以摆脱尘世纷扰,排遣内心苦闷的出世之情。诗题是“题破山寺后禅院”,而全诗直接描绘禅院的文字并不多,仅有“古寺”、“禅房”、“钟磬”寥寥数字而已。作者从描写环境入手,着重这里的山光水态,以呈现别样的风景。历代评论家对此诗都非常赞赏,因为它具有清秀、古淡朴素的特点。

篇3

1、《凉州词》

唐·王之涣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俱寂,但馀钟磬音。

3、《登鹳雀楼》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4、《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5、《滕王阁诗》

唐·王勃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6、《登金陵凤凰台》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破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7、《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8、《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颖是银河落九天。

9、《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0、《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篇4

水景:拂水晴岩、秦坡瀑布、藕渠渔乐、福港观潮

拂水睛岩

在虞山最高峰锦峰南侧、藏海寺前。岩上有“长寿”、“香花”两桥,呈“丁字形”飞架于涧之上。桥下两崖中豁形成陡直峻峭之深谷。雨后涧水泻成悬瀑,若遇东南风,水自倒卷而起,如万斛珍珠凌空飘洒,即使晴日,行至桥上仍有细雨扑面之感,故称“拂水晴岩”。前人游此多所题咏,以明大画家沈周“绝壁云扶将坠石,豁崖风勒下奔泉”诗句尤为脍炙人口。

秦坡瀑布

在虞山北坡。有涧名“秦坡”,长百余米,呈层楼状,越上越陡,涧内怪石累累。雨后瀑布奔飞,湍流击石,声如风雷。明人倪钜《秦坡》诗咏其声势:“雨后秦坡水,势如天潢注。非风亦非雷,摇动山中树。”涧顶部石门、石城两峰相峙,涧底有春秋吴文化遗址“七星墩”,涧畔有常熟第一名泉“玉蟹泉”涧为虞山最深秀之境。

藕渠渔乐

在城东原藕渠镇(今属虞山镇)。此处水网交织,渔民聚居捕鱼捞虾,设市买卖。渔村岸柳成行,塘面莲、菱铺展,村外昆承湖浩淼水面上,舟帆点点,昔文人赞为“诚渔乐也”。今时过景迁,已不复旧观。

福港观潮

在原福山镇长江边港口距集镇不远处。江边有殿山诸峰,旧历八月十八潮汛来时,白浪排空,奔腾汹涌,拍击山岩,人称“小钱塘”。昔日载舟前往观潮者甚众,后因潮沙田涨,1970年代港口外迁,潮头及观潮盛况已不若当年。晨景:破山清晓、维摩旭日

破山清晓

在北郊2千米虞山北麓兴福寺内。寺建于南朝齐,始名大慈寺,梁大同间改名兴福寺,唐贞观后改称破山寺,成通间复称兴福寺,一直沿用至今。唐开元、天宝间著名诗人常建游寺后作《题破山寺后禅院》,“‘破山清晓”取其首联“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诗意。寺内遍布胜迹,有唐幢、米碑亭、四高僧殿、空心潭、空心亭、藏经楼、兴福石、救虎阁、君子泉、白莲池等,石刻碑记甚多,为常熟著名的佛寺及游览胜地。

维摩旭日

维摩寺在虞山中部山巅、石屋涧之上。建于南来隆兴初。寺分前、后两部,前部为庙宇建筑,有殿、堂、轩、阁,以“望海楼”最著,登楼观旭日,北视长江,气象壮观:后部为园林,具林泉水石之胜。清咸丰间毁于战火。1983年至1987年,以寺之遗迹为中心建江南古典式园林维摩山庄。山景:书台积雪、辛峰夕照(一说应为降龙古涧)、剑门奇石

书台积雪

又称书台怀古。在城区虞山东南麓之书台公园内。南朝梁昭明太子萧统曾在此读书著述,留下读书台。台上筑长方形石亭,亭内有萧统像石刻、碑记及大石台,均为明清遗物。周边焦尾泉、仓圣祠、巫咸祠、雅集亭等错落于参天古木之间。在此观山听泉,读书会友,别有情趣。冬日吟眺雪景,尤多雅兴。

辛峰夕照

辛峰亭在虞山东岭仲雍墓及言子墓之上。南宋嘉泰二年建,名“望湖”,嘉定间更名“极目”,明嘉靖间又更名“达观”,万历间定名“辛峰”,一直沿用至今。亭为六角形。两层,东西向设门洞,造型优雅。据入城山岭最高处,为常熟标志性建筑之。在亭可眺西湖(尚湖)、东湖(昆承湖琴湖湾)和南湖(昆承湖没城湾今不存)三湖及山城景色,夕照时分,在虞山城墙回望该亭和山下常熟城及其双塔融汇一体,尤富诗情画意。

剑门奇石

在虞山最高峰锦峰之拂水岩旁。 大片水成岩峭壁石垒中,有高大巨崖,中间裂开,状如刀劈,相传吴王夫差在此试剑,将巨崖一剑劈开,人称“剑门”。裂缝顶端有三怪石相叠,嵌于其中,自上而下,一如舟,一如几,一如斛,将坠末坠,异常惊险,是十八景中最为雄奇之景。剑门有康熙帝御题“烟岚高旷”等石刻群,附近有剑阁、拂水双桥、藏海寺、报国院等胜迹。登石顶可俯视尚湖风光、田园景色,为虞山最佳观景处。

湖景:湖甸烟雨、湖桥串月

湖甸烟雨

湖甸为西门外依虞山、傍西湖(今改尚湖)之大小村落,今虞山镇湖甸村 带。湖滨有农田平野、竹篱茅舍。湖面水气蒸腾,如笼轻烟细雨,在尚湖或虞山遥望湖甸,仿佛水墨画卷。清人言如标有《湖甸雨望》赞其美景:“细雨溟蒙一望间,水村如画榜湖山,烟笼远树浮青意,云拥高峰湿翠。归寺僧穿双屐去,扶犁农著短蓑还。耦耕招隐人何处?泥滑声中鸟语问。”画家钱松岩所画《常熟田》即所指地段。中尚湖围垦成田,此景随之消失,后放水恢复尚湖日貌,复现人间。

尚湖烟雨(或称“湖桥串月”)

在尚湖西北口。原有三孔石拱桥一座,名“湖桥”,始建于明代。桥洞成正圆形,月圆时分,当月亮升至一定高度,拱桥与月影相套合,投影湖中,桥下三孔中显现累累如“串月”奇景。清人冯武《湖桥》:“桥弯似月月正中,影落桥口月累累”,即写此景。建国后桥坍废,1987年仿造于尚湖公园荷香洲内。

建筑:昆承双塔、西城楼阁

昆承双塔

指城区之方塔与小东门外500米处的聚奎塔。聚奎塔建于明万历年间,崇祯建成七级,清同治后渐废,1980年代塔基也毁:方塔建于南宋建炎间,系正方形,四面九层,今已修整新。双塔互成犄角,相为呼应。旧日在昆承湖上可眺望双塔雄姿。

西城楼阁

指西、_城内外附近建筑群,包括致道观东岳行宫、严氏读书山馆、大石山房、北地藏殿、阜成门城堞、牌坊等。尤以建于南梁的致道观和建于南宋的东岳行宫,与明代腾山而修建的城墙雉堞争相耸峙,蔚为壮观。面朝湖甸水色、背靠虞山峰峦,更显得多姿多彩。古楼阁已不存,今专修西城楼阁公园。

林景:桃源春霁、普润秋爽、星坛七桧、吾谷枫林、三峰松翠

桃源春霁

在古城区北门外新烈士陵园后之虞山北坡。旧日涧两侧遍植桃林,每当春雨初霁,泅水奔泻,落红片片,随流飞泻,胜似陶潜所云桃花源仙境。涧边崖上,有“飞寒”、“桃源涧”等石刻多处。

星坛七桧

在古城区西门内虞山南麓原致道观内。相传南朝梁时建观道士张道裕在观内虚皇台(象征天上斗宿的七座平台)分植七株桧柏(圆柏),长相奇特,盘曲如虬。文人常作诗、画咏之。明成化间已废四存三,大画家沈周曾作《双桧图》描绘其中的两株。今宫观与七桧均已不存,遗址之桧柏,为后人补植。

普仁秋爽

在虞山公园以北半山腰中,有始建于明万历间的普仁禅寺,寺内置铁铸接引佛像,俗称“铁佛寺”。寺周林木茂密,多落叶乔木。秋季树色斑烂,宛然若画,登林观赏,爽心悦目。附近有“竺仙”、“截流”两泉,可品茗。建国后普仁寺毁,地块为厂占,现在林泉之景逐渐恢复。

吾谷枫林

在古城西门外1千米虞山南麓之牛角湾。“牛角”即常熟语“吾谷”之谐音。明天启间(1621~1627)在此植枫树9999棵,系金缕梅科枫香属木本植物,取名“吾谷枫林”。每逢秋季,枫叶由绿转红,继之漫山红遍。清光绪六年(1880年),枫林被毁。

篇5

字是宋人米芾写的。米芾湖北人,出了名的任性和疯狂。有洁癖,好奇装异服,性情渗透了笔墨,字是又诡异又憨厚,漂亮得出奇!

今年四月的一天,我就住在这首美丽的诗歌里面。清早起床,推开房门就是竹林,走在竹林的曲径上,梳着头发,根根发丝都飘向远方――唐朝和宋朝。忽然发现,美丽的东西是横截面,一旦美丽便永远美丽;真正的美丽决不随着时间线性移动,美丽是不老的。

兴福寺的茶属于兴福寺,茶树就生长在兴福寺后面的山坡上;沏茶的水也是兴福寺的,是一眼天然的泉水;水杯是最普通不过的玻璃杯,水瓶也是一般常见的塑料外壳的水瓶――用油漆写了号码。油漆已经斑驳,暗中透着沧桑。不知这水瓶沏了多少杯茶,也不知有多少人喝了兴福寺的茶,而我成了其中的一个。

为了睡眠,我平日不怎么喝茶,尤其是在下午。但来到兴福寺的下午,我破例喝茶了。一杯接着一杯,没有别的原因,就是因为茶香。无须精致茶具的烘托,没有礼仪仪式的引导,这是一种明明白白的清澈和香甜。能够享受一次这种清澈和香甜,还管睡眠做什么?

入夜,听慧云法师讲经。古老的寺庙,偏偏有年轻的小当家。二十来岁的慧云法师,相貌还没有彻底脱去男孩子的虎气,谈吐却已经圆熟老道,可以举重若轻地引领我们前行。很自然地,人在这种时候就有了要求进步的愿望,就能坦坦然然地说话。不过我不知道自己进步了没有,这是需要时间才能够证明的。但可以肯定的是,要求进步总比不思进取的好,努力了总比不努力的好,努力至少是一种健康的姿态。

夜深深,在寺内缓缓散步。看风中低语的古树、看树叶滑落潭水、看青苔暗侵石阶、看夜鸟梦呓巢穴、看回廊结构出种种复杂的故事、看老藤椅凝思深夜的含蓄、看时间失去滴答滴答的声音、看僧人们的睡眠呈现一种寺庙独有的静寂……

看细细的茸毛在皮肤上悄悄生长,皮肤的质感因此变得柔和而华丽;看身体的条条曲线向着灵魂蜿蜒,欲念因此变得清晰;看你的眼睛里面有我的眼睛;看你的笑意包含着我的笑意;看你心情覆盖了我的心情;什么都看得见。朋友们和我自己在这一段时间里,都变得很透明、很简单。不思不想,无忧无虑。所有的牙齿,都曾经被烟垢污染,不记得何时有过今夜的灿烂。一笑,就有月光闪烁,这月光注定会温暖日后漫长的生活,这就是兴福寺的月亮。

兴福寺的月亮是世界上惟一的月亮。因为它有兴福寺,它有兴福寺生长了千年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还有兴福寺的院墙作为我们获得某种特定感受的保障。兴福寺的月亮不是单纯的月亮,是成了精的月亮,是我们的月亮。因为,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

我在新疆遇见过又大又圆、清澈如水的月亮。可它的背景是沙漠,那种月亮像假的,你就是无法把它当真。点了篝火,一夕狂欢,狼狈的是天明之后的灰烬和残酒。那种月亮更适合失恋少女、行吟诗人、偷香窃玉者、野外科技工作者和深受声名富贵所累的成功者,不适合我。而我,真是喜欢兴福寺的月亮。

篇6

(一)常见鸟类特征与内涵分析古人之所以将日常所见的事物化作诗中的意象来宣泄情感,并能由后人约定俗成的传承千年。

是由于该种事物,如鸟类本身的习性、气质、形象、生活习惯同作者所要表达的某种情感之间存在着关联,并且这一关联被后人不断加以证实、发展、认可,才最终得以确立。例如鸳鸯,常常被用来表现情人间的真情挚爱,夫妻间的生死之恋,是因为鸳鸯出现在世人眼中时,大多是成双成对,形影不离。古人认为鸳鸯经日结伴并游,用情专一,其一死,其一也就忧思不食,憔悴而死。《尔雅释地》:“南方有比翼鸟,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1]这里形容的就是鸳鸯。尽管现实情况中鸳鸯伴侣并非生死相随,只是在繁殖期间接触密切频繁,令人产生“鹣鲽情深”的感慨。但是,鸳鸯成双已经成为固定的模式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用以歌颂爱情的忠贞不移,婚姻的牢不可破。杜鹃也是常见的一种鸟类。春夏之际,杜鹃鸟会彻夜不停地啼鸣。杜鹃的口腔上皮和舌头都是红色的,古人误以为它“啼”得满嘴流血,因而引出许多关于“杜鹃啼血”的传说。它那凄凉哀怨的悲啼,常激起人们的多种情思。白居易《琵琶行》中有“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2]杜鹃啼血还有另一个典故传说,是有关古代望帝的:《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汉文》辑《蜀王本纪》载:“后有一男子,名曰杜宇,……乃自立为蜀王,号曰望帝,……望帝以鳖灵为相。时玉山出水,若尧之洪水。望帝不能治,使鳖灵决玉山,民得安处。鳖灵治水去后,望帝与其妻通、惭愧、自以为德薄,不如鳖灵。乃委国授之而去,如尧之禅舜。……望帝去时子规鸣,故蜀人悲子规而思望帝。”[3]还有一种说法,它的叫声类似"不如归去",所以代表思乡之情。被迫流离他乡的人们,每当听到它那“惯作悲啼”的鸣叫,许多愁肠百结的人心酸肠断,尤其是在面对战乱之后,半壁江山、举国飘零、无处可依,这种情感在此时得到淋漓尽致的升华与宣泄。杜鹃被称为“冤禽”“悲鸟”“怨鸟”,无数文人墨客为杜鹃吟咏诉冤,杜鹃被定位为一种哀惋、至诚、悲愁的象征。大雁在古代曾被用来传递书信,因此常常被作为对远方亲人的怀念。古人的文学作品中常见的情景便是如此:每当鸿雁飞过,总盼望着能借它之口带一声问候;又因为大雁秋日南归,春日北去,所以经常被世人作为思乡代言。薛道衡所作《人日思归》:“入春才七日,离家已二年。人归落雁后,思发在花前。”

(二)鸽子特征与内涵分析

自然物的特征中融入深厚的人文精神,能够传递丰富的信息。同以上几种具有明显个体特征的鸟类相比,鸽子的生活习性也颇有趣味,足以成为文人墨客们宣泄心中块垒的代言。1.归巢性鸽子具有很强的记忆力,同时它又具有本能的爱巢欲与很强的归巢性。鸽子雌雄不双飞,古人“飞鸽传书”正是很好地利用了鸽子的这一特点。《开元天宝遗事》卷一:“张九龄少年时,家养群鸽,每与亲知书信往来,只以书系鸽足上,依所寄之处飞往投之,九龄目之为飞奴。时人无不爱说。”[4]宋代江少虞撰《事实类苑》卷六十三《鸽寄书》:“古诗云:袖中有短书,欲寄双飞燕。诗意以燕春去秋来,似可寄书,故偶然耳。今人则养鸽通信,皆非虚言也。虽至外数千里,纵之辄能还家。蜀人有事至京师者,以鸽寄书,不旬日皆达。及贾人船浮海,亦以鸽通信。”[5]可见,在宋代信鸽通讯已在社会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2.性情温顺不同于身手敏捷、残酷锐利的老鹰,不同于高傲脱俗的鹤;也不同于作息时间异于他人,性情乖戾的猫头鹰,更不同于食腐肉的乌鸦。鸽子性情温顺,容易驯养,同人类关系密切且悠久。据现存资料所载,我国养鸽有着悠久的历史,甚至可以可追溯到殷代,殷墟妇好墓中曾出土精美的艺术品玉雕鸽。据四川芦山县汉墓出土陶镂房上的鸽棚推断,最迟在公元206年民间已有养鸽之风。唐代封演《封氏闻见记》卷七《蜀无兔鸽》引戴祚作《西征记》云:“开封县东二佛寺,余至此见鸽大小如鸠,戏时两两相对。”[6]戴祚是晋宋间人,晋末从刘裕西征姚泓,至开封县始识鸽。“戏时两两相对”,这句话正说明人们已熟悉了鸽子习性,把鸽子作为驯养。至北朝时期,由于鸽子长期被人驯养,与人相处时对人已不惧畏。《魏书·崔光传》记载:“(崔光)崇信佛法,礼拜读诵,老而逾甚,终日怡怡,禾曾恚忿。曾于门下省昼坐读经;有鸽飞集膝前,遂入于怀,缘臂上肩,久之乃去。”[7]鸽子“飞集膝前,遂入于怀,缘臂上肩”,正是由于人类的驯养使得野性逐渐泯灭,鸽子才可以如此随意、轻松自在的与人玩耍。3.信鸽竞翔鸽子被驯养后,其温顺的性情、强烈的归巢性以及较快的飞翔速度,使得它们成为新的娱乐项目。唐明皇虽然身为皇帝,同样喜欢为自己争取民间的乐趣。鸽子在古代又称“鹁鸽”,据史料记载唐明皇曾养过鸽子,并被呼之为“飞奴”。《开元天宝遗事》:“明皇宫中养鸽;号曰半天娇。”“飞奴”“半天娇”等是唐明皇给鸽子取的各种优雅的名字,并常以“斗鸽”为戏,打发时日。南宋高宗赵构同样迷恋养鸽,以至于到了不理朝政的程度。有一首打油诗讽刺的就是赵构的行为:“万鸽飞翔绕,朝暮收放费工夫;何如养取云边雁,沙漠能传二圣书”。明代中叶,人们已用鸽子竞翔取乐,并组织了相应的“放鸽会”等团体。清朝时,养鸽业不断繁荣发展,并且从国外引进了大批的优良名鸽品种。尤其到了清末民初,无论达官显贵、八旗子弟,还是走卒贩夫、顽童老翁,以豢鸽放飞者大有人在,少则畜养一二十只,多则至数百只。可以这么说,没有一项鸟类娱乐可以像信鸽这样老少咸宜,通俗皆可,人人都可以从这项活动中得到娱乐。4.与佛教的关联佛教故事中有着很多鸟类,曾有鸽子为怯懦小人的传说,当然这只是教育世人的故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与其他鸟类的明显区别在于,鸽子并非杂食性鸟类,它仅以粮食为食,不食虫蚁等活物。鸽子颜色多样,但最常见的通常以白、灰、黑、或以上几种颜色相间的雨点色为主。其中,纯白的鸽子给人以圣洁、宁静的秀美感,灰鸽子则具有朦胧的雾态美,其羽毛的灰色如同禅房中静谧香炉缕缕轻扬的青烟,又如同雨后的青石板,素洁端庄。鸽子叫声低沉而有节奏,这些特点与端庄肃穆的庙宇在一起,展现在世人眼前的是无与伦比的和谐。

二、文学作品中的鸽子形象与其它鸟类对比

鸟类形象在托物言志的诗歌中占有不小的比重。纵观一部恢弘浩荡的《全唐诗》,其中仅标题中有雁的便有九十多首,例如有鲍溶的《归雁》、陆龟蒙的《孤雁》、吴融的《新雁》,标题中乌鸦的诗有九十多首,如李白作《乌夜啼》。涉及鹤的有一百七十多首,提到鹰的有二百四十多首,而正文中含乌鸦的有七百三十多首,提到雁的有一千九百多首,写鹤的有两千一百多首。至于莺莺燕燕,雀鸠鹦鹉,杜鹃鸳鸯,鹧鸪鸡鸿,更是不计其数。相对比较冷门的是鸥与黄鹂,标题中写鸥的还有十余首,宋词中更是禽鸟争鸣。与它们相比,鸽子出现的频率未免过低,不过鸽子的出现场所比较集中,它们大多拥有同一个特殊的场景———寺院。

(一)现实色彩的佛门怖鸽与浪漫的其他鸟类

鸽子在佛教中最被广为传诵的故事是“怖鸽”的传说:从前有一只被老鹰追逐的鸽子,吓得到处乱飞,老鹰还在继续追逐。佛看到这种情况,就用自己的身影遮蔽鸽子,使老鹰找不到鸽子就逃走了。鸽子消除了恐怖,重新获得了安全。“怖鸽”的典故由此流传开来,翻开《全唐诗》,其中涉及鸽子的诗篇基本都是围绕佛寺展开:孟浩然《泊庐江闻故人在东寺以诗寄之》“闻君寻寂乐,清夜宿招提。石镜山精怯,禅枝怖鸽栖。”钱起作《题延州圣僧穴》“定力无涯不可称,未知何代坐禅僧。默默山门宵闭月,荧荧石昼然灯。四时树长书经叶,万岁岩悬拄杖藤。昔日舍身缘救鸽,今时出见有飞鹰。”贺朝《宿香山阁》“暝上春山阁,梯云宿半空。轩窗闭潮海,枕席拂烟虹。朱网防栖鸽,纱灯护夕虫。”喻凫《寺居秋日对雨有怀》“隐几客吟断,邻房僧话稀。鸽寒栖树定,萤湿在窗微。”皮日休《奉和鲁望同游北禅院》“鱼惯斋时分净食,鸽能闲处傍禅床。”许浑《冬日宣城开元寺赠元孚上人》“欲斋檐睡鸽,初定壁吟蛩。”从以上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石、山、树、藤是描写鸽子的诗篇中常见的自然景物,寂、默、静是与之相随的常见的意境,诗人们或者游玩,或者旅居,或者途经,于暝暝月色中登上富有历史感的古寺,朦胧静谧;听着钟声悠扬而深远的回荡,江潮一声声拍打着城墙,经过某扇亮着烛光的窗边,有僧人在诵读经书,鸽子与蝇虫清冷幽美,共同将这个静谧的夜晚添上些许生机。自从有了“怖鸽”典故,鸽子便常常在寺院中崭露头角,鸽子与山、石、水、灯、烛等共同组合成清幽古寺所特有的情境。杜荀鹤有《登山寺》,“有果猿攀树,无斋鸽看僧。”皮日休有《开元寺客省早景即事》,“鹤静时来珠像侧,鸽驯多在宝幡中。”山猿、果树、斋鸽、行僧、佛珠、佛像、宝幡,入目皆是与佛教有关的器物。鸽子能在唐代僧诗中占有如此高的比重是有原因的,自汉代佛教传入中国以来,唐代佛教逐渐达到了鼎盛。武则天是精通佛理之人,不论目的是为了其权利虚张声势还是真心寻求解脱,她在位期间大兴佛寺,佛教得到充分发展。其后唐代各个皇帝也都崇佛尚佛,其间虽有唐武宗灭佛的事情出现,但这也同时说明了佛教的发展与兴盛。另外,唐代诗人大多漫游名山,借宿佛寺,于清雅幽静的寺院中无意瞥见一抹活跃的影子。同时,唐人追求圆润婀娜、生动柔和,这一信息我们从唐代佛像中就可看得出。佛像的造型也不同于南北朝时的清瘦飘逸,而是转向丰满端丽。这一时期出现的各种佛、菩萨像,显得雍容华贵,从外在形体而言,不同于鹤的飘逸劲健,黄鹂的婉转娇俏,鸽子的形体圆润饱满、色泽柔和典雅、姿态端庄、性情温顺,将其风度、性格、气质等人格化之后,我们不得不承认,将鸽子融入到有关寺院的题材诗歌中,是非常自然的事情了。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意象,通常情况下,往往是作者的情感代表,即作品中的形象是抒情主人公自我形象的化身、主观情志的投射。在描写鸟类的作品中,或者化身为思乡的大雁,于千里外辗转徘徊、顾影自怜;或者化身为失侣的鸳鸯,为另一半的离去而悲吟哀鸣;或者化身为梁间燕子,春日呢喃、岁岁相见,充满着温情惬意;或者化身为浅滩鸥鹭,隐逸于浮沙白浪,看潮去潮来、流年偷换。另一种情况是作者借某种约定俗成的典故来表达对某种情境的看法,诗人有意塑造用以比拟历史或现实生活中的他者形象,从而表达自己对社会中某类人或仰慕、或厌憎、或嘲讽、或批判等等情感态度。如以群鸡聚食表达对物以类聚的小人的厌恶,讽刺乌鸦的贪得无厌来影射社会某一团体。我们不难看出,鸽子在诗歌中的意象表达,大多属于后一种情况。与其它鸟类相比,鸽子在情感领域所占的比重并不大。人们看到喜鹊,似乎就有喜悦感油然而生,每年七夕节,传说中牛郎织女可以鹊桥相会,可见人们对喜鹊的喜爱程度。乌鸦的出现令人不详,是由乌鸦的习性所决定的。乌鸦喜欢吃腐肉,皮毛颜色多为黑色,叫声过于喑哑,难以引起人们的喜感。另外,杜鹃令人叹惋,鸳鸯使人称羡,鸿雁让人产生春去秋来,一年将逝,游子未归的扼腕,白鹤与红霞并在,便体会到长寿与永生的意蕴。然而事实上,鸽子对于婚姻家庭的忠贞,丝毫不逊色于鸳鸯,传书的能力同鸿雁也足以抗衡。相对于其他鸟类富有浪漫情怀的文化内涵,诗人们似乎认为渺远静默的寺院更适合性情上与世无争的鸽子,与青山灰石的搭配不至于埋没鸽子的清冷色调,将鸽子作为一山一石等物质形象来刻画。所以围绕青灯古佛的“怖鸽”典型形象,便因为最能体现鸽子文化内涵而被保留了下来。从诗歌中可以看出,人们更愿意将鸽子拉入现实生活。作品中的鸽子在更多情况下是一种点缀场景的现实存在物,而非寓意深远的情感代言人。刘得仁《吊草堂禅师》:“乳鸽沿苔井,斋猿散雪峰。如何不相见,倚遍寺前松。”杨衡《送公孙器自桂林归蜀》:“旧户闲花草,驯鸽傍檐隙。挥手共忘怀,日堕千山夕。”宋之问《游云门寺》:“入禅从鸽绕,说法有龙听。劫累终期灭,尘躬且未宁。”在苔井边玩耍;于屋檐间隙栖息;围绕在游客脚边踱来踱去……读者读过诗篇后,这些鲜活生动的场景似乎立刻能够浮现到脑海中,不需要太多晦涩的典故,也不需要曲折的诠释解读。与其他鸟类相比,鸽子的形象在世人眼中,不仅简单,而且现实。

(二)娱乐的竞翔信鸽与抒情的鸿雁传书

篇7

禅定,是我国佛教修炼家的最常见与最佳的修炼方式,是历代高僧大德对自然、社会、人生及本体的一种参悟和觉解,是神妙的顿悟、高超的境界、彻悟的般若、最高的知解,它有无穷无尽的奥妙与真谛,我们很难用准确的词语表述它的内涵。这是因为禅定之根广且深,它广阔到“三世”,即过去世、现在世、未来世(理所当然对“三世”应扩展理解),又深入到“十方”,即任何方向、方位,无边无际,无止无尽。禅定的目的在于参求以开悟,即无相无我“三昧”而解脱。一切皆有禅,一切又非禅。黄花绿叶、清风明月,大自江河湖海、日月星辰,小至鸟兽虫鱼、滴水微尘,都在禅中。人们身居禅境,心处禅意,则超凡脱俗、超尘绝世,智则洞彻幽微,心则明慧旷达,意则和平自在,高远神明。

二、太极之源

历来对太极有各种解释,我倾向于陆锦川先生的观点。

他说:太者始之先,极者终之后,含始后终前、始先终后的过程。他研究太极“三界九理”,三界指无界――有无界――无界的循环。“九理”指哲理――易经及其解说与衍生之理,学理――黄老的道、德之理与自然、无为、返本等,法理――深奥、博大、无穷无尽的哲理,神理――发天地幽微之化变及普通人的“六根六识”所感受不到的理,教理――道、佛因缘业报等,常理――撷世间后先终始的必然过程,法理――师法自然、有无、动静,功理――在行功走架中实证产生的自然修为,证理――一无所有、本来无无,万有对应于无。此“九理”的共同要求是:透悟机微,圆融无碍。陆先生主张修炼太极者应该明确其理以净化心灵。笔者认为陆先生所言九理可归于一理,即空灵虚无,从修为太极拳的角度讲,可以简化为“无中生有,静极生动,无为而为”十二个字。

三、拳与禅的契合

太极拳是太极理论的演化与表征,禅定是禅的修为与表现。从上面的简述中,不难看出运拳与禅定的契合。练拳者修禅,修禅者练拳,必定相得益彰,各显其优。当然两者有别,不能等同。现在我们从练拳的视角对修拳禅定进行比较。

从上表中看出禅定与修炼太极拳的共同点:

1.广在性。禅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禅定以求其真。太极圆无处不在,无时不在,宇宙大太极,人体小太极。修太极者求其真太极。

2.无言性。含无与无言两义。禅者无言,太极无言,拳者无言,大道无言。慧可(禅宗二祖)以微笑不言,面对达摩的提问得以承继其衣钵;慧能以拳者无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的“无”得以承继五祖成为禅宗六祖。习练太极以无言而彻悟其拳理。

3.破我执性。所谓我执,即因尘染障碍迷失于我心我身中而不见自性自身。禅者如不解除自我束缚和障碍,则永远不能开悟;拳者如不清除心理上各类杂染,则永远不能入静。禅者、拳者都要在知我、解我、斗我中获得净化,求得身心解放,禅者提升境界,拳者提升拳艺。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提出修“白骨禅”,剔除皮肉血污,只剩白森森骨架一副,似乎比修炼太极的“”要求更为高层。破我执之心越彻底,修炼太极也就越有效。

4.悟性同中有异。禅定的开悟,既有日积月累的渐悟,又有如桶脱底的顿悟,开悟方能入禅。有修炼家从一二小片茶叶泡水中品出高深禅意,这是会喝茶;有修炼家从普通弃之若草的菜根与食物至淡中吃出大味,这是得道者的吃饭。拳者从一招一式的空无中,在似与不似之间,有意与无意之间获得无限情趣,是通太极大道的修为。拳者的悟在外动中内静而悟,禅者的悟在外静中内动而悟,这是其不同之点。

四、拳禅结合的主旨

笔者接受法师的传教,将学、参、悟的禅定融入太极拳养生运作中,得其意趣与益惠。特介绍其主旨与方法,供中老年朋友参照。

主旨之一:先须遵循孔子所力行的“勿意、勿必、勿固、勿我”(《论语・泰伯》),防止四种主观主义,即随意臆测、主观武断、拘泥固执、自以为是等倾向。人愈年老,愈不易做到“四勿”。当我和一些老年练拳者谈及学点禅学、读点佛经时,他们大都一言以蔽之曰“迷信”,当我问及其读过哪些禅学书时,他们大都坦然曰“一本也没看,一句也没背”。可见多数习拳的老年朋友缺乏对禅学的认识,存在着孔子批评的倾向。须知禅学是中国独特的创造性佛学文化,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尽管由历史之因那里可能精芜并存,但其精髓却是中华民族乃至人类的最高智慧的结晶,习拳者吸取其精神修为好处无穷。提倡拳者学点禅,并不是要求他们改变几十年生活方式去做僧人,而是为了使其更加透彻地解悟太极拳的文化性、哲理性,从而练拳养生。

主旨之二:读点经书,读点禅诗,背点禅性诗词,以提高对禅意、禅境、禅情、禅定的认识。初学的中老年朋友可以从读诵《心经》开始。《心经》三百字不到,是一部重要禅经。熟读成诵,一日数遍即可。然后学些本世纪新出版的普及性的佛教文化知识,尤其应首先了解慧能大师的奇能奇事,以提高兴趣。另外还应背一点禅诗(专谈禅的)及禅性诗,如唐代诗人李白、王维,宋代词人苏轼等人的诗词。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中有下列句子:“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曲经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诵读这样的诗句,会让人感到山光花色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与升华,于拳境、拳意难道没有启示作用?

主旨之三:孔子观江河而感悟“逝者如斯”,老子观水之流走而感悟“七德”之“上善若水”,苏子观大江东去而感悟“人生如梦”,“浪花淘尽英雄”,王子(阳明)静坐观竹而感悟理学真谛,可见感悟是获得智慧的途径。余功保先生主张“约束性感悟与非约束性感悟结合”(见其编著《上善若水》第7页),这种感悟观是将渐悟与顿悟的具体化,很有意义。读点禅学、观察世象中提高感悟的层次性、渐进性、自觉性,也是一种参禅,即使只是初级的,也可以放松心灵,使其获得自由,以加深对拳的理解。余先生以诗化的语言与情怀写道:“拳如水,禅如花。”“心海云花开,参禅自然生。”笔者冒昧地加一句:水非水,花非花,拳打“水花”自成家。

五、禅拳结合的方法

上表可以清晰地提示禅拳结合的方法,简述如下。

法一:在禅境中入拳境。如六祖慧能大师言:“何期自性本自清静。”其具体修为是清静站桩。起先,笔者不重视站桩,认为误了练拳时间,后在师傅指导下入清净之境,站“九月”桩。“九月”即人在月中,月在人中,设意身处大明月内,脚下踏月,手中握月,胸中、腹中、头脑中转月,八月大小不等,加天上一月计九月,朗朗皓亮,仿佛人随月移,而行月在“自转公转”,人亦如此,此月非月,此人非己,在站桩中体味禅境,求无极、混元、中定,求心清、身轻、空灵,感受到站桩为拳架招式所不能代替。站桩练久了,笔者感知内气运行,桩也就站出其趣味,越久则味越浓,趣浓则拳境逾清静,清静之彻底即禅境。笔者从而了知“若要把髓洗,先从站桩起”(《洗髓经》)是至理真知。如此,再做起势,必定动静相宜,开合适度,刚柔相济。

法二:在禅意中行拳走架。这里引述太极名家赵斌先生的《拳诗》:“意趣环生味无穷,恰似杨柳摆春风,练到柔和优美处,行云流水一般同。”“环生”指拳架中的弧与圆及半圆、月牙圆、螺旋圆、“S”形圆弧等外在内在形式;“杨柳摆春风”指自然和谐;“处”字非同一般,指精妙绝伦的拳境、拳机;“一般同”即禅意,似云非云,似水非水,似行似流,不行不流,具体为有有无无(万有)。具体到一招一式,起、行、止、转都要“以丹田为核心”(陈小旺先生语),以腰脊为轴,手、眼、身、步、足予以协调统一,达到平衡。运拳中的平衡与参禅的静态平衡相反,是动态平衡,太极名家高壮飞先生将这种平衡分为三种状态,即随遇、稳定与不稳定状态,随遇平衡如球,稳定平衡如不倒翁,不稳定平稳如倒置三角形,运拳时曲中求直,求圆占中,随曲就伸,盈虚有象。笔者认为太极拳运行中的所有动作从平衡角度讲,不过是上述三种平衡形式的转换而已,在平衡中求和谐,在和谐中得禅机。

这里必须强调,习拳者应关注每半个动作的内操内练与禅意结合。只有在半个动作里解析了内操内练,体味“气机”,即体验返观内视与内气循经走脉、气运四梢等,拳境拳意才能得以扩展、升华,否则便是囫囵吞枣、生吞活剥,终不能随机顺势,更不能得其禅机。禅机与拳机相互作用,在太极圆环里合二而一,这便是深得其妙。

法三:在收势中升华禅定,回返中定。其境为“行乎其不得不止,不可或止”,一般习拳大都草草收场,其实这是一个大弊端。收势是让拳者回复到无极、中定混元状态,与起势比,它不是机械地重复、回返,而是一种比运行更为高超的圣境,即妙有之无境,此境正是禅定之上境。它的特点是至高至真至无。参禅者到此境,心灵空净,慧通大宇,忘我忘身忘心,见性见明见灵;拳者则是空空荡荡,无息无欲无我无意无拳,进入高层“无为”,以得天心。

现以简式收势为例谈具体操作。其动作接“十字手”,双手向外翻、掌心向下,两臂下落,收左脚于右脚旁。其要点为身体放松,气徐下沉,呼吸平稳(见李兆生著《中国统真太极拳大典(二)》第141页)。如进入禅定,则此收势尚不能满足禅机与拳机要求,正如李先生所言,有必要作“实质性修订”(《中国循经太极拳》第9页),笔者认为其修为以上述为根基,应作试探性补充。

1.两手外旋分别画圆转内旋,外旋食指引领内气走背脊――肩――肘――腕――指端线路;内旋小指引领,内气走由手――腕――肩――背脊,入丹田,两手随内气由肩前圈边缘靠胸前十字缓慢经左右下腹向下;心意寂寥清澈。

2.两手于腹前、肾侧再来一次外旋转内旋于肋下缓缓下落,体会内部气机在丹田的运转,然后缓慢行止于腿侧,拇指端先靠,接着四指分别依次而靠,左脚靠拢右脚。双眼似闭非睁,数息5~10次,体味“我已乘风归去,所飞不知所向,世界本自清明,我亦无醒无醉”之意境、禅境,从而得到圆机活泼、不落诸碍而自然自在。

篇8

一、五星级考查榜(共8句,按重复出现率从高到低排列)

考查指数:

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论语十则》

2.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阳楼记》

3.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过零丁洋》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问渠那得清如许,惟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

6.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西山村》

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

8.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己亥杂诗》

评点:这些名句重复出现率最高,最高的达23次。(“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共有大连、河南、山东济宁、福建莆田等23地考查了此句。)

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重复出现率?一是因为这些名句体现了新课标中“语文课程还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的理念,二是能激励广大考生爱家、爱国、爱社会的热情和为社会主义建设而献身的精神。据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些名句的考查指数最高了。(特别说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位居榜首的主要原因是:作为世纪盛会的2008年奥运会即将在北京举办,这体现了中考对时政的关注:也直接体现了“生活处处是语文”这一理念。)

2009年预测:重点永远是重点。预计2009年各地依然会强化此类名句的考查。

二、四星级考查榜(共18句,按重复出现率从高到低排列)

考查指数:

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爱莲说》

4.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浣溪沙》

5.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登飞来峰》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7.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黄鹤楼》

8.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亭记》

9.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登鹳鹊楼》

10,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11,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13.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天净沙・秋思》

14.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龟虽寿》

15.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16.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17.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

18.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论诗》

评点:这些名句重复出现率也很高。最高的达15次。(“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共有江苏泰州、南京、湖北襄樊、山东潍坊等15地考查了此句。)

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重复出现率?究其原因是这些名言名句,或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或抒发思乡之情,或抒发奉献精神,或抒发报国情怀,或表达对亲人的思念和美好祝愿等,这些对于青少年的成长教育是很有益的。

2009年预测:预计2009年此类名句考查指数将会呈上升之势。

三、三星级考查榜(共22句,按重复出现率从高到低排列)

考查指数:

1.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情却有情。《竹枝词》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

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董大》

4.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

5.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行路难》

6.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7.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8.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春望》

9.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杜少府之任蜀州》

10.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

11.亲贤臣,远小人。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出师表》

12.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1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14.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15.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6.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凉州词》

17.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芙蓉楼送辛渐》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

19.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20.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

21.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赋得古原草送别》

22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回乡偶书》

评点:这些名句的重复出现率相对低一些,但也不可忽视。其内容比较宽泛,有写景的,有论学习的,有突出边塞壮美的,有蕴含自然情趣的。有感叹时光流逝的。等等。

篇9

关键词:意象 意境 解读策略

意境的把握是我们鉴赏古诗文的一个基本要求,而其又与意象的解读息息相关,或者说是一个有机的整体。那么,结合意象的分类、意象与意境的关系,用哪些策略能更准确地解读诗歌的意象呢?

一、理解约定性意象的审美内涵

诗是人的心之歌,一个个意象,是诗歌中的一个个音符。意象的魅力、生命力,源于它对人的心灵的真实传达。荣格在评论艺术家时说:“一位具有特殊艺术才能的作家,它的精神生活所具有的集体性,通常都远远超过个人性。”荣格这段话是对艺术家而发,但其精神对我们解读意象很有启发。作为具体诗篇的组成元素,一个个意象,无疑都具有创造主体的个体特征;同时它又连接着集体性、民族性,在倾吐个体心灵的悲欢离合的体验时,体现了集体的民族的共同心理和记忆。成功的流传不衰的约定性意象,固然反映了作者的生活体验,更是民族历代承传累积的心理内容的负载体。毫无疑义,许多诗歌意象是在具体的审美感兴、灵思中孕育,其涵义是流变的,不同情谊的感染就会生成不同的随机意象。不过,当具体的体验、情思在诗人心中涌动、燃烧、不吐不快时,首先涌向心头的往往是具有特定文化意蕴的意象。因为它们这些在历史过程中反复出现的艺术符号,是既成的传达图示,不仅运用方便,而且易于引起共鸣,这也许是其频繁出现的一个原因。这些意象虽内涵稳定约定俗成,却不定型,引申内涵丰富,同其他意象的组合、搭配,为作者艺术创造性地发挥留下广阔的空间。

一首诗中的约定性意象的存在,由于蕴含有某种稳定的含义,因而占有较突出的地位,对意象系统的整体特征产生影响也比较大一些,具有一定文化修养或这方面的意识的学生,能很快解读其中携带的信息。如王维《相思》“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只要抓住“红豆”这一意象,就能迅速判断此诗与“相思”有关。这些带有特定文化意蕴的约定性意象往往是诗歌中涵蕴最丰富、最难理解而又最重要的符号,把握这些意象所隐含的内涵,无疑为学生的诗歌阅读提供一个有力的支撑。中国古代诗人对前代文化遗产都比较熟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是家喻户晓的学诗要诀。因此,人们采用历史上遗存下来的约定性意象来表达情意。对于诗人来说,这并不太费力;同时又不妨碍诗歌的创造性。而对于读者来说,由于拥有相同的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审美心理,又较易于从中发现体味民族的历史的共同体验。它已成为民族文化、民族心理的一部分,融入民族的血脉中。掌握这类意象的文化意蕴,不仅能帮助中学生提高阅读浅易古文的能力,也能进一步塑造中学生的民族品格和文化品格。

二、做到串联意象发挥想象的整体感知

任何一个意象,只有在有机的组合中,成为一个审美情景的系统的一个构成元素,才能成为有生命的个体。如近几年中考题所选的诗歌,意象单纯明朗,只要我们能够串联意象,发挥想象,就能较容易地悟得意境,并能进一步探究意象的深层内涵,2007杭州戴叔伦《兰溪棹歌》中的“凉月”“镜”“桃花雨”“鲤鱼”等意象组成了一幅明澈秀丽的画面,读者理解山水的明丽动人,月色的清爽皎洁,渔民的欣快欢畅,串联起意象,意象更逼真、亲切、传神。

可见,除了一些约定性意象以外,种种意象的含义只有在意象系统中才能明确化。单独存在的意象,其含义很难把握。任何一种事物,总是有其多方面的性质特点。当人们将它放在不同的事物的联系中,从不同角度来观照时,就会突出其某方面的性质、特点,忽视其他方面的性质、特点。如落日意象,在初中教材中出现多次。自然界的落日,一方面,它灿烂,绚丽;一方面又即将消失,好景不长。不同的意象组合,可以使其中一方面突出,另一方面消隐。如果让夕阳意象与明丽、欢快或者闲适的事物组合,那么夕阳就会以灿烂、愉悦的色调呈现于作品中。如白居易《暮江吟》,夕阳直接与似珍珠之露与似弓之月的意象连接,来表现诗人闲适自得之情。李商隐《乐游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夕阳与黄昏连接,难怪有人说此诗:“叹老之意极矣!”叹老是诗中夕阳意象的核心涵义。这里,诗人既为自己的生命流逝而叹息,更为大唐帝国盛时不再,面临严重危机而嗟叹!晏殊《浣溪沙》抒写惜春怀旧之情:“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诗中与夕阳意象组合的以“旧亭台”“花落去”“燕归来”为主。旧亭台,是往日生活经历的见证,容易引发人们对逝去的时光的回忆;花落去了,无法挽回,无可奈何;燕子回来,表明春光确实已经过去了。词中的夕阳与这三种意象,具有相同的色泽,这里的组合突出了夕阳的好景不长、时光难驻的特点。所以说,意象的组合实质上也就是意象的审美内涵的定向、突出的过程。

这里有一点值得注意,意象系统的内涵,并不就是各个意象单独存在时所具有的内涵的简单相加,它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系统论已经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各个系统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必然会产生新的特质。这种特质在各个要素孤立存在时是不可能具有的,这是构成要素相互作用而生成的增值。也就是说,不同的意象组合、连接,总是产生新的更丰富的含义。如杜甫的《春望》,花、鸟本是春日特有的景物,给人以春光明媚的感受。但与残破的国家,草木丛生的都城,纷飞的战火等意象相衬托,产生了新的含义:因感叹时事,见悦目的花朵反而流泪;因深恨离别,听到悦耳的鸟声反而惊心。见花而泣,闻鸟鸣而悲,足见诗人内心的家国之痛。

三、以意为主寻找意象深层内涵

意象在组合中获得生命,而其组合的目的是抒写情意。凡有利于情意表达的,就必须突出强化;凡是妨碍情意表达的,就毫不可惜地舍弃。王夫之说:“无论诗歌与长行文字,俱以意为主。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乌合。烟云泉石,花鸟苔林,金铺锦账,寓意则灵。”王夫之告诉我们,离开了情意的统帅,诗中的一切成分就只能杂凑在一起,故一些优秀诗篇中的意象,都凝附于审美主体的情意这个轴心。如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人用了众多的意象,但都围绕着“潭影空人心”一句,写出了潭中倒影使人心空阔,尘念尽消,流露出颇为浓厚的禅隐倾向。抓住这一情意就能更深入地把握意象内涵。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首先,抓住诗篇中直接体现主体情感的词句。

一些诗篇中会直接体现有情意的诗句,如《归园田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在较多律诗绝句里,较少有这种议论抒情句,但有些诗句有个别词语指出主体情意,如张继《枫桥夜泊》中“愁”揭示了诗人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感情。据此,我们可以进一步体会象外之象,景外之景。“霜满天”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茫茫夜气中弥漫的满天霜华。“夜半钟声”更写出了诗人卧听疏钟时的种种难以言传的感受。只要我们有了这种捕捉关键信息的能力,就能更准确、更深入地体会诗歌意象的审美内涵。

其次,抓住传达情感的关键词语,辨析词语的色彩。

有的诗句有直接传情达意词语,多数诗歌是间接的暗示。诗歌讲究词句的锤炼,分析诗句时我们应特别关注动词和形容词,在诗歌中动词往往最能表现人细微的情感变化,起到统领全诗的作用。如杨万里《小池》中“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一个“惜”和一个“爱”,给了泉水和绿树以生命,拟人化的手法分别写出了泉眼是因为珍惜涓涓细流,生怕动作大了把水滴溅出才轻轻地流淌;树阴更是喜爱泼洒在水面上斑驳陆离的阳光。此诗表现出诗人对大自然景物的热爱。陶潜《饮酒(其五)》中“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是无意中的偶见,南山的美景正好与采菊时悠然自得的心境相映衬,合成物我两忘的“无我之境”。这表现了诗人一种漫不经心的发现。这些具有内涵的动词点燃了整个诗句。

一些形容词不仅可以从形、声、光、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达出作者的感情。尤其是颜色,多能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气氛。“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红”“绿”“火”“蓝”这样包含绚丽色彩的词语把江南美景写得色彩鲜亮,令人难忘。一些表示色彩的形容词的作用往往只有一个,颜色一般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渲染一种气氛。色彩的冷暖传递诗人不同的情感体验,一般暖色调预示着热烈活泼,积极向上,意气风发。冷色调代表着冷漠、低沉、消极、颓废、孤寂、凄凉。杜甫的《绝句》前两句意象颜色非常鲜丽,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又加上“鸣”,在色彩之美中又增添了声音之美,构成了绚丽明快的境界,体现了诗人当时的感受:处处充满生机,一切都在孕育着希望。在此情意支配下,我们能更充分理解“千秋雪”“万里船”的意象。不仅使人联想到时间的悠久,空间的广远,也体现诗人对形势的喜悦和关心,全国安定,交通畅达,民族、朝廷、个人都在待发,奔向广阔前程。

在诗词中,大多词语不需附加修饰语就可以作为意象使用,如孟浩然的《宿建德江》“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野”“天”“江”“树”“月”“人”都不带修饰成分,成功地创造了空旷寂寥的氛围,在这广袤而宁静的宇宙之中,经过一番上下求索,终于发现了还有一轮孤月此刻和他是那么亲切!寂寞愁心似乎寻得了慰藉。有些诗人为了增强语言符号的鲜明性、特征性,常加一些修饰性词语,以凸显情意。李白《送友人》中“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浮”修饰“云”,写出了友人的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落”修饰“日”,隐喻诗人对朋友依依惜别的心情。又如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这些修饰词选择是从全诗意境创造的整体倾向的需要出发。抓住这些修饰语,能更准确地把握意象特征。

四、学会知人论世吟哦推敲的技法

《杭州中考语文考试大纲》对古代诗歌鉴赏的要求是初步鉴赏浅易的古代诗词。具体题型要求为: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形象”主要指诗歌中的意象,“语言”主要考查关键字词的理解,名句的赏析,语言特色等;“技巧”就是分析诗歌中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这些表达技巧起什么表达作用,实际上考的是意象和意境的关系。至于“评价”方面,主要考查的内容有探究意境、体会感情、理解寓意、揣摩理趣等。梳理近几年中考卷古代诗歌鉴赏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形象的解读应该是诗歌鉴赏的最佳切入点。而考纲中所说的形象主要指意象中的人物形象和蕴含某种品质或思想的物象。前者包括抒情主人公和诗人之外的特定人物形象。如《春夜洛城闻笛》中对抒情主人公——李白的形象和征戍者的形象。其常设题为人物形象的分析、评价或塑造人物的方法技巧。蕴含某种品质或思想的物象,如于谦的《石灰吟》。其设题的形式为物象的特点,蕴涵的品质或寄托的思想感情等。为了更好地把握诗中的形象,离不开知人论世和常见的塑造形象的方法。

知人论世,就是准确记忆诗人的有关资料,包括生平的经历、代表作、所处时代的特征、作者的政治主张、具体的创作背景等。当然,对于初中生来说主要了解的内容是教材中常出现的有重大影响的诗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唐宋家等,也包括自己的情有独钟的诗人。熟知“赐金还乡”是李白心中永远的痛,就能进一步了解其傲岸不羁的情怀;敬佩杜甫无论“穷”“达”皆有“忧国忧民”的情怀,就能领会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种以天下之忧为忧的精神。

五、抓住中心意象理解诗歌的内涵

一首诗即是一个意象系统,它包含多个意象,这些意象作为构成系统的要素相互关联、相互作用。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围绕“断肠人在天涯”这一点睛之笔,选取了最能体现秋季凄凉萧条的十种意象,描绘出一幅凄凉动人的秋郊夕照图,准确地传达出了旅人凄苦的心境。有些意象系统中,某一两个意象的地位较为突出,是情意传达的主要寄托点,它就是中心意象。抓住这一意象,不仅能迅速理解诗歌的意境,也能促进其他意象的解读。如王维的《山居秋暝》抓住“空山”这一核心意象,就能进一步解读颔联的自然意象和颈联的人文意象。“空”不是寂静的意思,而是远离世俗纷扰的一种纯净。

观千剑而识器,操千曲而晓声。无论是理解约定性意象的审美内涵,还是意象的串联组合,无论是抓住关键词语,还是围绕中心意象,与其说是一种解读的策略。还不如说它是一种积累和悟得。因为任何一个意象都与这个民族的历史文化的传统习俗、生活方式、心理特点等方面发生各种各样的联系,在历史的适应中被赋予了某些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同时,自然物对人的审美的吸引力,主要受制于两个方面的条件:一是自然物本身固有的姿态、质地、特征,一是主体的社会文化心理机制,即审美理想和审美情趣。而主体的文化心理、审美趣味,却随着历史的演变,具有不同的时代特点,有流动性,我们只有扎扎实实的深入到文本中去,广积博览,提高文化素养,才能较为准确地把握诗歌意象的审美内涵,提高鉴赏水平。

参考文献:

[1]罗宗涛.唐宋诗探索拾遗[M].天津教育出版社,2012.

[2]李浩.唐诗美学精读[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9.

[3]于丹.重温最美古诗词[M].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