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老舍范文

时间:2023-03-19 13:45: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草原老舍,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草原老舍

篇1

1、第一段为第一自然段,讲作者初到草原见到的美丽景色。

2、第二段为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和第四自然段,讲蒙古同胞身着节日盛装热情欢迎远来的客人,蒙汉两族朋友相见后,互相问候,握手欢笑的场景。

3、第三段为第五自然段,讲蒙汉两族朋友依依惜别的情景。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2、一碧千里,汉语成语,拼音是yí bì qiān lǐ,意思是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在一个十分广阔的范围内全是绿色。出自《草原》(老舍)。

3、原文出处:“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草原》(老舍)

4、造句:

(1)站在茫茫的大草原上,往天边望去,一碧千里。

(2)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3)翠滴的绿叶长满了一片树林,真是一碧千里啊!

(4)看着一碧千里的大草原,我的心情豁然开朗。

篇3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的第1自然段,思考:草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从哪些语句中能够体会出来?可以圈圈画画,做些批注。(学生们边读边画,讨论热烈)

生:我从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这句中感受到草原到处都是绿色,一眼望去,就感觉到一种清新和愉悦。

师:是呀,满眼的绿色怎能不让人流连呢?你能读出草原那迷人的绿吗?(生感情朗读)

生:我从“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流,轻轻流入云际。”这句话感受到草原很美,它就像一幅让人陶醉的中国画。

师:好一幅让人陶醉的中国画!能读好它吗?(生感情朗读)

生:我想补充刚才同学的发言,其实,“在这种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从这句话中也能够感受到草原的美,因为草原实在太美了,美得让动物都为之沉醉。

师:你真会读书!能通过朗读让我们享受这样美的草原吗?(生有感情地朗读)

【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提倡阅读教学要加强朗读、默读的指导。首先,让学生自读感悟,通过找出重点语句品读,体会草原美景。同时不忘提醒学生一种阅读方法的运用与掌握,即抓住重点语句品读及批注式阅读。接着,鼓励学生带着自己独特的感受来朗读,在琅琅书声中体悟一次草原之旅。我想,这样的一个逐层推进的阅读指导,一定能帮助学生在反复朗读、细细品读、深情诵读中体味领会语言文字之美,用心灵与作者直接对话,从而领会作者的言外之意,意外之境。

【片段二】

师:其实,让老舍先生感动的,不仅仅是草原风光,那里的人们给老舍先生留下了更为深刻的印象。通过上堂课的学习,你想用哪个词语来形容草原人民?

生:人美。

生:热情好客。

师:假如你是一名随行的记者,你最想拍下哪一个精彩的瞬间来表现草原人民的热情好客呢?请默读第2至5自然段,找出能描述你镜头下草原人民热情好客的句子,试着给这样一个镜头取一个名字。

生:(自主阅读片刻后组织交流)热情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款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

师:选择其中一个你最喜欢的画面,仔细品读,将你的点滴感受写在旁边。

(静心思考片刻后,组织学生交流,说说自己喜欢的画面,谈谈自己的阅读体验)

【反思】 要发展学生的个性,就必须尊重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有更多选择的机会。教学时,我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重点阅读,以激发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学生喜欢哪一个画面,就让他重点研读这一部分内容。这样,学生对自主选择喜欢的内容便会读得有情感,之后交流自己的朗读感受就能真真切切,对整个文本也就能学得有滋有味,最终收到了理想的阅读效果。另外,由于学生的年龄、心理、性格、知识层次等因素的差异,对于文本的阅读显然也存在着个体差异性,所以,我们对于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产生的不同感受、体验都应抱着宽容、理解的心态去对待。学生在自主阅读过程中的感受就受到了尊重,同时闪现的智慧火花也得到了呵护,学生也自然成为了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小主人。

【片段三】

师:夕阳西下,再美好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强烈的蒙古舞蹈依然回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放……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

(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写话练习。片刻之后,组织学生交流自己的写话内容)

生:夕阳西下,把大地照得通红,远处几片晚霞覆盖天空,把整个天都映红了。时间过得真快,已经到了分别的时刻,可是谁也不肯走。这时,主人走了过来,和我来了一个拥抱,于是一个接一个地拥抱,拥抱了再拥抱。不知是谁在人群中说了一句:“谢谢你们这样的盛情款待,我们蒙汉情深似海。”于是,一路挥手,一路相拥……

生:夕阳西下,汉族同胞即将要与热情好客的蒙古同胞告别,每个人的心中都充满了不舍。短短的一天,蒙古同胞带给我们太多的感动与喜悦,这不正是两族人民间那深厚的友谊吗?我们坐在汽车里,隔着车窗,向他们挥手,嘴里喊着:“再见,我亲爱的朋友们。”此时,草原上的牛羊也在尽情地叫着,似乎也舍不得我们的离去,但是我们都愿意相信,蒙汉两族人民的情谊将万古长青。

篇4

2、一碧千里,汉语成语,拼音是yí bì qiān lǐ,意思是一眼望去全部都是绿色,形容在一个十分广阔的范围内全是绿色。

3、成语用法

示例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草原》(老舍)

篇5

在草原里阳光明媚,空气像滤过似的格外清新。

在草原里草很高快要及膝了,绿油油的草原上还有各色鲜艳的小野花,他们像天上的星星,眼睛还眨呀眨的。

草原绿得像一块毯子,在阳光的照耀下还熠熠发光,而在草原上吃草的羊像那绿毯子上的大白花。

草原上的天空是瓦蓝瓦蓝的,蓝的似乎晶莹,透明。天上的云彩形态各异,有的像卧佛,有的重重叠叠像山峰,有的像妙龄少女,还有的像背竹楼的老人。

篇6

这就是老舍笔下的草原。我读了后,让我更加了解了美丽宽广、富饶肥沃的大草原,还有那勤劳淳朴、热情好客的蒙古族人民,他们粗犷

爽朗,如一碧千里的草原一样畅快坦然。草原人民那种热情好客,身姿曼妙的舞姿、风味独特的美食,令远方的客人流连忘返,更在浓郁的民族风情中演绎出蒙汉两族人民亲如一家的动人画面。

在三年前的时候,我去过青藏高原,从远处望去,就像《敕勒歌》中说的一样:“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现在回想起来,正如诗中说的一样,那种蓝蓝的天、白白的云、清新的空气,草原人民的热情、洁白的哈达、美味可口的食物,常常使人念念不忘。草原是牛羊的饭店,也是人们的家;是小牛小马小羊的乐园;也是地球的绿毯。

篇7

6月中旬,我和摄友们相约到塔城地区额敏县夏牧场孟布拉克进行摄影采风。孟布拉克,哈萨克语,意为“一千个泉眼的地方”。这里是一个躲在深山里、还没有被完全开发的风景区,被捷足先登的摄影家们誉为“空中草原”。但凡是来过这里的人,每到这个季节就会蠢蠢欲动。

车驶出额敏县城,沿塔克公路向东南方向进入莫库台谷地以西、乌尔喀夏尔山与加依尔山之间的鞍形出口(被称为“骆驼脖子”的地方),再沿巴勒其尔干公路向东进入乌尔喀夏尔山脉。乌尔喀夏尔山整个山体呈三棱形,东宽西窄,适风坡较陡,地势由东北向西南倾斜。进山的公路很陡,到了刻有“孟布拉克”碑旁的凉亭处,可稍作小憩。

周围除了几株零星点缀在山脊上的野果、山楂树在风中摇曳外,就是一些干枯、矮小的灌木,草贴着地皮,有点发黄,全然没有想象中的草原景色。我们继续沿着山脊东行,草原景色才逐渐呈现出来。正如第一次亲身感受大草原的老舍所述:“我看到了草原,这里的天更蓝,空气清新……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到哪里都像给天边的绿地绣上了白色的花……”只是这里现在都是杂色羊,白羊已经不多了,但更像花了,老舍是没有看到的。

车盘旋于山间,山石奇特突兀,有一尊巨石在逆光剪影下俨然是一个硕大的骆驼。看到“孔子拜佛”“蹲卧的狮子”等象形石时,心中更觉惊奇。这里海拔2 200~2 400米,现在已经是6月中旬,居然能在这见到雪,真稀罕。路被残雪堵住了,我们只好弃车沿S盘山路步行向下走,走了大约5 000米时,眼前豁然开朗―――山内谷地是真正意义上的孟布拉克,有一千个泉眼的地方。

站在布满鲜花的草地上极目远眺,周围群山高低起伏,层峦叠嶂,脚下山泉密布,涓涓溪流,悠悠青草伴着各种野花:勿忘我、贝母、金莲花,百合……红黄蓝绿点缀其间,雅丽可爱,清香扑鼻。我当然不肯放过这美景,频频按下快门,一切都是那样的忘我。有趣的是,当摄友们大声呼喊有狼时,一只灰色的狼就站在我面前30米外注视着我,俨然以主人自居。起初我还以为是牧民的猎犬呢,当我回过神来,确定是狼时,不免有些紧张起来,赶紧端起照相机,做出射击的动作。在我们的大声喊叫下,它才迈着不紧不慢的步子优雅地向远方走去,遗憾的是,拍下的也只是它的背影。据知情者说,这里除有多种药材外,还有狗熊、鹿、黄羊、狼、狐狸、雪鸡、山鹰等各种野生动物,是名副其实的动植物乐园。

在碧蓝的天空下,大朵大朵白云的如絮如纱,鸟儿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山鹰在高空盘旋,一群吃饱了的巴什拜羊卧在金莲花丛中,悠闲自在。大家都陶醉在鲜花绿地间,情不自禁地边唱边跳,“蓝蓝的天空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挥动鞭儿响四方,白鸟齐飞翔……”对摄影师来说,这绝好的瞬间是一定不能错失的。忽然觉得脚底下一阵松软、湿润,然而却不下陷,原来我站在了被绿草遮盖的、细细流淌的泉眼上,下面就是溪流。湿地一片挨着一片,有的地方只能借助凸起草皮,在上面左右跳跃寻找出路。孟布拉克的泉眼一个挨着一个,真是名不虚传。

孟布拉克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地方,在地图上很难找到,如果不是有人带路,我们恐怕也难以到达这里。这里的牧草不仅种类繁多,而且生长茂盛,以禾本科、菊科等优质草为主。受海拔高度的影响,植被长势比山下整整晚了一个月,也正因为如此,我们也才有幸看到这山花烂漫、绿草茵茵的美景。孟布拉克是牧民的夏牧场,每年只有6月~9月在这放牧,其他的时间很少有人涉足,才使这里保持了恬静、柔美、原始的自然景观。

山区平均气温5℃左右,冬季严寒,平均积雪在100厘米以上;夏季由于受东南风及南坡暖气流的影响,气候变化异常,降水比较集中,而且北坡多于南坡,东北部年平均降水量550毫米以上。所以在炎炎夏日,这里却凉爽宜人,真是避暑度假的好去处。

篇8

我站在我梦寐以求的草原上。 一碧千里的大草原使我心旷神怡。草是那么绿,天是那么蓝,空气是那么清新,真想大喊一声,以表示我满心的欢喜,可是这样做,会破坏了草原的寂静。

我看到别人也在骑马就闹着也要骑。爸爸和妈妈那我没有办法,就只好掏腰包让我骑一骑这蒙古马。妈妈把钱给马倌,那知他挥手不要,意思是说骑马不要钱。妈妈硬塞给他,他也不好意思不要就收下了。他们的热情好课深深打动了我们

现在让我们看看我吧。我既激动又紧张,怎么上去还是个问题,我骑在上面会不会摔下来也是一个问题。别人上了马了,我怎么好不上呢?就学着别人的样子坐到了马上。你们一定不会相信这是我自己一个人可以做到的,实话告诉你,是马倌牵着马我才敢上去呢。马倌坐在我的后面,只听见他说了一声我无法弄懂的蒙古语,马儿就飞快地跑起来,我死死的抓住马鞍,深怕我掉下去。但过了一会儿,我觉得这种感觉挺好,不怎么害怕了,反而欣赏起景色来了,所有的担忧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该走了,谁也不想离开这载歌载舞的世界,正如老舍,所说---------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篇9

学校操场自从建成之后,全校的孩子都愿意在上面躺着看天、看云、看他们自己的世界。于是孩子在草地上坐下来的时候,他们很拘谨,小组长也不敢擅自安排任务。我看到孩子们心里都充满了好奇和兴奋“孩子们,你们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坐着、躺着、趴着、跑着都好。小组自觉安排单元复习,无论什么方式都好没有限制”我把目标明确后,我先坐了下来。孩子们看到如此放松的老师,瞬间孩子们躺下来的,靠在一起的、还有四个人头压腿叠起来了。小组内说着笑着开始了这节课。

我悄悄把身子移到了一个小组,他们组在复习老舍的<草原>,我进去并没有影响到他们。只听见一个孩子这样说“大家把眼睛闭上,感受到了吗?我们就坐在草地上,草的气息已经进入我们体内,看多么辽阔,阳光洒在身上是不是很舒服,老舍在与草原人民一同绘制三幅图“草原风光图”“喜迎远客图”“主客联欢图”大家感受到了吗?”小组成员就在他的介绍感受了全文的思路。我暗暗窃喜,孩子你真棒。看来这片绿荫地给了孩子一片思想的天地,他们自由的同时也宽阔了自己的思想。

“老师,你看学校的那面墙上有8个字,是不是咱们学校的校训?”一个班级最淘气的男孩子躺在草地上手指着墙面。我顺着手指看去“对啊!你发现了啊!同学们请你们停下来看看阳阳说的那8个字吧”我借机把话题转到了“校训”上面。我知道以前学习它都是空洞的字眼,不会走进孩子们的心里,竟然发现了不如就渗透进去吧。我开始一一解读举例,让孩子们重新认识这8个字的含义和意义。孩子们在听着、看着,似乎走进了心里。一个孩子站了起来“老师,我提议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共同读一读这8个字好吗?”其他孩子都纷纷赞同,自觉的小组围成圈,手和手叠起,一个接一个的大声读着,最后一个小组竟高声呐喊“知识改变命运,习惯成就人生”其他人看着听着,这句话那么有分量,似乎大家都沉浸在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中。

篇10

一、复习导入法

复习就是温故,孔子云:“温故而知新”。温故是对旧知识地回顾,温习旧知识,找出旧知识和新知识的结合点,这样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既有思想准备,又有知识基础,这样很有实用价值。在教学老舍的《草原》时,我是这样导入的:一提到草原,我们就会想到一碧千里,翠流。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墨客用彩笔描绘它,同学们想一想,有一首《敕勒歌》是怎样描写草原的?(生背诗)“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地见牛羊”。白居易的《草》又是怎样写的?(生背诗)“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这些都是古诗中描写草原的优美诗句,下面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来看一看草原吧。这样就通过复习以前的知识顺势导入新课。

二、揭题导入法

课文的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文章内容的浓缩、是理解文章的突破口。在教学中把题目的意思揭示出来,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如在教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时,首先问“崛起”的涵义,学生查阅得知是兴起。接着问“之”的意思,明确是“的”的意思。题目的意思就是为中华的兴起而读书。教师接着问,这是谁要为祖国的兴盛和民族的振兴而学习?明确是。教师进一步解读题目的意思:这是在12岁时立下的远大志向。当校长问学生为什么而读书时,有人说“为明理”,有人说“为做官”,也有人说“为挣钱”“为吃饭”……只有的这句回答掷地有声,时至今日,仍令我们热血沸腾。这样学生由题目就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三、故事导入法

故事导入,即针对学生爱听奇闻异事的心理特点,在导入时引用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使学生思路开阔,兴趣变浓。如在教学《赠汪伦》时可以这样开头:李白在唐朝的诗坛很有名气,拥有很多崇拜者,汪伦便是其中之一。可汪伦是无名小辈,怎么能结交大诗人李白呢?于是汪伦写下这样一封邀请信:“先生好游乎?此地有十里桃花。先生好饮乎?此地有万家酒店。”意思是说先生喜欢游玩吗?这里有十里的桃花。先生喜欢喝酒吗?这里有上万家酒店。李白兴致勃勃地赶来,要去看“十里桃花”和“万家酒店”。汪伦笑着告诉他,“桃花是我们这里潭水的名字,桃花潭方圆十里,并没有桃花。万家呢,是我们这酒店店主的姓,并不是说有一万家酒店。”李白听了,哈哈大笑,连说:“佩服!佩服!”汪伦留李白住了好几天,他们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临走时李白写下了著名的《赠汪伦》。

四、悬念导入法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可以适当设置悬念,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这样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他们积极思考,正确理解课文。例如在教学《鲸》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们,在蔚蓝色的大海中,生活着各种各样的海洋生物,其中有一种动物号称“海洋之王”,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有人说它虽然生活在大海中,长得像鱼,但却不是鱼,那它究竟是什么动物呢?今天我们学习新课《鲸》。

五、创境导入法

学生情感的触发,往往与一定的情境有关。在导入新课时,可以根据教材的特点,创设一定情境,让学生置身于特定情境中,如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课时,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大年夜是多么美好,我们一家人团聚一堂,高兴快乐的情景,你们都还记得。可是在另一个社会,一个小女孩,光头赤脚,手拿火柴哆哆嗦嗦地走在街上叫卖着。教师富有情感的言语把学生带入到一个悲惨世界中,引起学生内心世界的强烈共鸣,促进了课堂上学生情感与文本的交流效果。

六、多媒体导入法

教师在课堂上利用教学挂图、模型、录音、录像、动画等教具,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如在教授《美丽的小兴安岭》时,准备多媒体动画图,播放美丽的小兴安岭四季的美景,春天溪水潺潺、夏天百花盛开、秋天落叶飞舞、冬天白雪皑皑,还播放数不清的红松、白桦……还有栖息着的东北虎、黑熊……这样学生很快被优美的景色所吸引,对课文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趁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不会感到课文的枯燥无味了。

七、竞赛导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