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泥湾开荒范文

时间:2023-04-05 03:03:0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南泥湾开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情之源:

出身军人家庭,拍《张思德》引发“南泥湾”情结

彭丹最早被观众熟悉,是凭借香港上世纪90年代拍摄的《赌圣2》、《黑金帝国》、《财运五福星》等当年获得票房冠军。1999年,彭丹到内地发展,2000年,她主演的国庆献礼片《开着火车上北京》荣获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之后彭丹接连主演了《黄埔军人》、《张思德》、《可爱的中国》等主旋律电影。如此钟情主旋律,和彭丹出身于军人家庭是分不开的,“我从小眼外公长大,他是一位老,曾任遵义市副市长。小时候我经常听他讲当年的故事,可以说骨子里就有军人情结。”

一系列主旋律电影的拍摄加深了彭丹的军人情结,尤其是2006年拍摄的电影《张思德》,更是让她产生了将“南泥湾”战事搬上银幕的想法。“拍《张思德》的时候我在延安遇到一位三五九旅的老兵,他当年是先遣部队的排长,给我讲了他在南泥湾的亲身经历,让我特别感动。《南泥湾》那首歌我从小就听过,知道那里是‘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但是没想到前期进入的过程是那么的艰辛和坎坷。于是我当时就决定要拍这个题材。之后的两年,我先后四次去延安,采访家属和当地老百姓收集素材,也通过各种渠道寻找三五九旅的老兵,听他们的故事,光剧本就做了三年多。”

彭丹饰演的女主角苗子是已牺牲团长的未婚妻,这位学土壤生物学的年轻大学生,在女扮男装运送种子的途中遭遇鬼子伏击,喉咙严重受伤,醒来后她按照组织上的任命,留在我军第一支走进南泥湾的连队担任技术指导员。彭丹告诉记者:这个人物并非虚构,在历史上是有原型的。“我看了很多南泥湾的纪录片,里面就有女兵开荒种地、勘探、纺线的镜头。苗子的原型是当时派进先遣连的技术指导员。这说明当年在南泥湾开荒的决定并不盲目,而是做了很多前期工作,有着科学的管理精神。”

拍之苦:从艺至今拍的最苦的一部戏

电影《南泥湾》今年年初开拍,拍摄时正值寒冷的早春,剧组转战陕西富平、富县、甘泉、铜川、宜川、黄龙、延安、西安等多地实景拍摄,在零下30多摄氏度、几乎与世隔绝的恶劣环境中,雨雪不停地坚持拍摄56天,甚至连续9个晚上熬通宵,提前4天完成拍摄,全体成员都经受了严峻考验。彭丹更是感叹:“我的艺术生涯一共拍了57部电影,这是我从艺至今拍的最苦的一部戏。”

苦在冷:零下30多摄氏度的室外拍洗澡戏冻出病

在电影《南泥湾》拍摄之初,曾想过在影视基地取景,但彭丹决定还原一个真实的南泥湾,带领剧组来到陕北农村,选景过程“苦不堪言”,“我们找拍摄的场景经历了很多磨难,因为车根本进不去,我们经常开奔驰车到路边停下来,换金杯再往小道走,后来金杯走不动,换皮卡、拖拉机,最后实在走不了了,只好坐三蹦子。快到的时候什么车都不愿意进去,因为他们说里面有狼和野猪,但我还是坚持进去拍。因为我觉得就是要展现南泥湾的精神,做不到的事情也要做到。”

陕北的早春异常寒冷,这给拍摄带来了诸多困难,“我们的戏99%都是外景。140多场戏只有两场是内景。室外的温度是零下30多摄氏度,做好的饭送到拍摄地要4个小时,早就凉了。我们一共拍了56天,吃了56天冷饭。”

彭丹饰演的女主角苗子在影片中有一场洗澡戏,“她在背种子过程中淋雨感冒了,因为当时非常艰苦,只有一套军装,战士们要把军装脱下来烘干,大家烧了热水,放了中草药给她泡澡。”这场戏看似浪漫,其实拍摄的过程很苦,“当时我们是在外景拍的,气温只有零下32摄氏度,夜晚就更冷了。我进到木盆的时候里面的水还是热的,等到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可以开拍的时候,水早就凉了。虽然剧组做好了准备工作,在洗澡的木盆旁点了两堆篝火,还备好了军大衣、毛巾和姜糖水,但我拍完这场戏之后还是冻病了。”

苦在累:连续九晚熬通宵累吐血

影片中苗子刚出场时是女扮男装,为了给人的感觉更加真实,彭丹在开拍前刻意增肥,用1个半月的时间增肥十几斤。随着剧情的发展,苗子恢复女装,彭丹又需要减肥,而这次的减肥根本无需刻意,彭丹生生累瘦了十几斤。“因为拍片的过程很苦很累,我每天只睡三个小时,天天都是在冰天雪地里吃冷饭,很快就瘦下来了。”

连续9个晚上熬通宵拍夜戏,打狼戏拍了3个晚上……又当导演又是主演的彭丹终于挺不住了,“我生病咳嗽,一开始没在意,助理无意中发现我捂嘴的纸巾上居然有血丝,而且越来越严重,我这才知道自己吐血了。我一直坚持着,直到连续吐血的第三天才去医院,因为怕剧组的工作人员察觉而影响拍摄,我没有告诉其他人,悄悄在驻地打出租去的医院。在医院打吊瓶的时候我还在修改剧本。”

苦在险:和活狼搏斗、在炸点中奔跑险受伤

彭丹认为女导演执导战争戏要有自己的风格,而她的风格就是注重真实感。影片请来了柯受良飞越黄河的团队以及台湾的爆破团组来打造战争戏,为了真实,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炸点都埋得离演员比较近。在影片送审时,真实震撼的战争戏受到了极大好评。因为这种真实,彭丹在拍摄时险些受伤。“在苗子女扮男装时有一场炸点戏,一共九个炸点,我在跑到第二个炸点时帽子意外被炸飞,藏在里面的辫子露了出来,穿帮了。我赶紧喊停,但是工作人员听不见,还在接着拍,在我跑的过程中,剩下的七个炸点接连爆炸,非常危险,我的眼睛差点被炸伤。”

在影片中,彭丹还有一场打狼戏,坚持真实的她不用替身,亲自上阵和活狼搏斗,真正经历了一次与狼共舞。“这场戏既是脑力活也是体力活,拍之前很多人说把狼打晕了或者打麻醉针,但这对动物有伤害,后来我们就用威亚拽着狼,不让它跑得太远。另外,拍摄时我背着一口锅,隔着这口锅,狼咬不到我的脖子,就有机会跟它搏斗了。那口锅有30多斤重,那头狼也有30多斤重,趴在锅上,加起来一共有70多斤重。搏斗的过程中,我把我能够用到的力气和想到的招都用上了,又累又怕,拍得我三天后还眼冒金星。”

思之甜:什么是幸福,看完影片你就能找到答案

别看拍摄中经历了这么多苦与累,但彭丹的内心充满了幸福与甜蜜,因为通过拍摄她深刻体会到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南泥湾精神,体会到了信仰的力量。“拍摄《南泥湾》对我自己有很大的教育和启迪,过去看过很多教育我们吃苦耐劳的故事,通过这次的亲身经历,我发现这些都是真实存在的,更加体会到了当年那些革命前辈的不容易。拍完影片我最大的感触就是信仰的重要,人需要一种精神的力量,任何时候精神的力量都是无穷的,能战胜很多我们意想不到的困难。从影片筹备开始,能一路走到今天,跟我和我的团队对信仰的坚持是分不开的。有信仰的人是幸福的,有时候我们痛苦、郁闷和纠结,是因为我们对信仰不够坚定。拍完《南泥湾》之后,我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都有所改变,我现在做事情比过去坚定得多,过去我有时候会放弃,但现在我发现很多时候就是需要坚持,因为你永远不知道离胜利有多远,其实可能离你只有一步之遥。《南泥湾》让我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和这个社会,也对老一辈革命者多了一份崇敬,而且这种崇敬会带到我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去。”

在电影《南泥湾》上映之际,彭丹希望有更多的70后、80后、90后观众走进影院,去感受历史、感受幸福。“想知道70年前的人怎么生存的,想知道70年前的人怎么创业的,想知道70年前的人怎么谈恋爱的,你可以看看《南泥湾》。想知道什么是幸福吗?看完影片你就会找到答案。”

相关链接:

《南泥湾》之趣事篇——彭丹的外号:从“神仙姐姐”到“丹哥”

毕业于美国茱莉亚艺术学校影视导演专业的彭丹此次初执导筒,就获得了一个好听的外号——“神仙姐姐”,之所以被如此称呼,是因为她在片场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保持微笑,不急不慌。但随着拍摄的进行,彭丹的严格让众人“大为头疼”,“有一次因为道路不通,30多辆车陷进地里,我们用钢丝一辆辆地给,到后来铜丝都断了。因为我们的位置偏僻,要重要钢丝的话需要花费四五个小时的时间。有人想放弃,我不同意,让人击买钢丝,等买回来的时候天已经黑了。有人说算了,别拍了。我还是不肯,让大家准备拍夜戏。”严格的要求让彭丹的外号变成了“丹哥”,实在拍不下去的时候,“丹哥”的微笑就成了大家的定心丸,“有时候遇到困难,大家觉得肯定拍不成了,就来找我。他们说:只要‘丹哥’还在笑,就肯定能拍。”

眼拙的粉丝:站在彭丹跟前找彭丹

电影《南泥湾》的拍摄得到了延安市委、宣传部和当地老百姓的大力支持,百姓主动给剧组送吃的,还提供自己住的房子给剧组拍摄用。在这些人中,不乏彭丹的粉丝。有趣的是,这些粉丝和偶像居然“当面不相识”,原因就在于彭丹当时的造型太“另类”。“那时候我拍的是女扮男装的戏,戴着大皮帽子,嘴周边还粘着胡子,灰头土脸的,坐在导演椅上。粉丝来了,都没认出我,在我面前走来走去地找彭丹。”

《南泥湾》之发展篇——在中国最南端的城市三沙首映

11月15日,电影《南泥湾》的主创团队抵达海南省海口市,并于11月16日在三沙市举行电影首映礼,《南泥湾》是在这座中国最年轻的城市放映的第一部电影。除了给基层官兵送来慰问演出外,剧组还带来延安和南泥湾的树,种在祖国南疆的西沙群岛。彭丹表示,拍《南泥湾》这部戏就是为了让现在的年轻人传承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精神。而把这样一部电影进到三沙这座我国最年轻的城市,是因为三沙市和南泥湾一样,需要选种开拓、垦荒的精神。

篇2

根据布鲁纳“发现交流”的理论,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的特点,我在课堂教学中采用了“发现交流”的教学方法。

“发现交流”就是要求学生用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通过课前和课内的自习,发现课文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的规范和技巧,通过交流接受新的语文知识和发展学习语文的能力,完成语文学习任务。

学生学习语文与学习其他学科的一个明显的区别,就是学生不是从零开始,不是完全从不知道开始。因为,一方面语文课文都是通过语言文字的规范组合来表达一定的内容,都同样渗透着字、词、句篇、语、修、逻、文等方面的知识;课文与课文之间有着相当多的可以迁移的知识。另一方面,学生从日常生活中,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已经对许多事物有一定的认识,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这就为要求学生在语文学习上进行发现交流提供了可能。再加上学生的年龄特点,“发现交流”的热情比较高,这就更为在语文课的教学中实施“发现交流”制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如学习《草地夜行》一文时,一学生说,老陷入泥潭时对“我”讲的话:“快离开我!我掉进泥潭里了!”这是前果后因的句子。“我掉进泥潭里了!”是“快离开我!”的原因。因此也可写成:“我掉进泥潭里了,快离开我!”而课文中,老先是要“我”快离开,再告诉“我”他掉进泥潭了。这就充分反映了老在生死关头,首先想到的是别人。

这一番发言,显示了一个高年级学生在掌握了围绕课文中心思想领悟语言文字的阅读方法后,表现出的“发现交流”的能力。

“发现交流”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强调学生的学习能力。显然这是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的。

怎样使学生具有“发现交流”的能力呢?

一、重视学法指导,使学生掌握“发现交流”的本领

指导小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应从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实际出发。因为他们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向一般形象思维和初步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这就是说,小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具体的形象的知识,所以对小学生的学法指导,不是进行抽象的讲解,而是应结合具体内容的学习逐步进行渗透。

为了指导学生掌握语文学习的方法,首先要指导学生理解词、句。对此,我不是要求学生去背解释,而是要求学生找出有关的句子和段落,联系上下文,知道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即使学生通过查字典了解了词、句的本义后,我也总是再要求学生联系课文来理解这些词句在课文中的意思。然后,启发学生通过想象体会词句所描写的意境,通过与同类同语的比较,体会这些课文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之处。这样久而久之,学生就掌握了语文学习的方法。如学习《井》一文时,课文中“啊,这些星星,离得多远!多远!这井水,它有多深?多深?”一学生通过阅读发现了“多远!多远!”后面用感叹号,而“多深?多深?”后面用问号,议论道:前一句是感叹号,句中的“多”是“多么”的意思;后一句是疑问句,句中的“多”是“多少”的意思。前一句感叹星星离我们很远,后一句在猜测这井水到底有多深。问题是“发现”的前提,他首先发现了标点符号运用的不同,通过思索,运用已掌握的有关语文知识和语文学习能力,继而发现和理解了“多”在不同句型中的不同含义,进而达到对句意的颇有深度的理解。这样学习,就有了“交流”的内容。因此,我常要求学生在学习新课时,想一想与学过的课文在表述方法上有哪些不一致的地方,想一想新课在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内容上有哪些特别的地方,并对此提出问题,以此来培养学生提问和解答问题的能力。

二、创造机会,锻炼学生“发现交流”的能力

能力,通常是指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它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学生初步感知了一种学习方法,并不等于就已经掌握了这种学习方法,就会在实践中运用这种方法,当然更谈不上熟练地运用。所以,为了提高学生“发现交流”的能力,我在教学的全过程——从课文的导入、审题,到初步感知课文,到分析理解课文,到小结归纳,都创造机会,让学生来进行发现交流。至于教师的主导作用,则是在学生想讲而讲不清,想挖而挖不深,想结而结不了的时候才加以点拨,加以启发引导。

教学《南泥湾开荒》一文,学生从审题,阅读交流文章的内容安排,到课文内容如何反映战士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都由学生自己发现交流:课题一出现,学生即运用已掌握的审题的一般思路开始了审题交流。“题目中的关键词‘开荒’。我查了字典,‘开荒’的意思是把荒地开辟成可种植的土地”“‘南泥湾’起限制作用,限制了开荒的地点。告诉我们课文写的是在南泥湾这个地方开荒的事情。”“从课题看,这是篇写事的文章,一般按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的。”

至此,学生的交流进入到对课文内容及思路的揣摩。我顺势引导:默读课文,是按这一顺序写的吗?少顷,交流继续,“我认为是按这一顺序写:课文第一、二小节写开荒的起因,最后一小节写开荒的结果,其他是写开荒经过。”我点拨:经过有两层意思,开荒准备和开荒经过,因此课文也可分4段,这样分更能突出文章重点。段落划分好,朗读课文后,学生进入初步领悟中心思想的过程,交流道:“这篇课文是赞美三五九旅战士的。”“赞美他们不怕苦、不怕困难的精神。”我再点拨:请从选材角度看,课文是怎样表现战士们不怕苦、不怕困难的艰苦奋斗的精神的?除此之外,文章还赞扬了战士们什么精神?学生有所启发后边阅读,边从选材角度(一天劳动过程,典型材料——挖荆棘狼牙刺……)紧扣课文内容,阐述了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我只是对什么是乐观主义精神?课文为什么3次使用“在开荒热潮中”?这些学生确有困难的问题,我才加以重点启发讲读。先让学生找到课文对“艰苦奋斗”和战士“憧憬美好未来”的描写,从而帮助他们悟出“革命乐观主义”的含义。

三、确切地评价学生,激发学生“发现交流”的兴趣

要在课堂内实施“发现交流”,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学生主动求知的积极性,激发学生参与“发现交流”的兴趣。为此,我十分重视正确评价学生“发现交流”的积极性,对学生发现交流得好的,常常是发自肺腑地赞一声:“你讲得真精彩。”“你真会动脑筋,想得比老师还深。”“你能紧扣中心,理解得很有层次。”……对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我更注意给予真心实意的评价,让他们感受到老师对他们是充满希望的:“你今天讲得真好,说明你有能力学好语文。”“你的发言令人对你刮目相看了,进步真快。”……布鲁纳说:学生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在评价学生时注意紧紧结合具体的课文内容,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学习的无限乐趣和魅力。

学生参与发现交流的欲望好似火焰,而教师的期望和确切的评价如同柴、油。我班不少学生在课堂上都想着要“露一手”。如《一个苹果》一文中有这么一句:“我刚想命令大家认真地把苹果吃了,忽然觉得防炮洞里格外沉静。”一学生说:“沉静”是很静很静的意思,“沉”表达了“静”的程度。我觉得这是“无声胜有声”,是因为战士们都被这阶级友爱的场面感动了,这种感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学生精彩的发言,使我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从心底发出对他的赞赏。

四、重视课外阅读,拓宽“发现交流”的知识面

语言文字产生于生活、生产,运用于生活、生产。如果教师只是把眼光停留在几十平方米的教室,只是停留在一学期教二十几篇课文,要想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是很困难的。学生课内发现交流的质量水平很大一方面取决于课外的学习、生活。因此,我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把学生的眼光引向浩瀚无垠的社会,引向课外读物。经常表扬一些课外阅读好的学生,介绍一些报刊杂志上的好文章。丰富的课外阅读,提高了学生课内发现交流的水平。

课堂教学的改革,首先是备课的改革。为了适应学生的发现交流,我备课时首先做到目标明确。不仅是每一课的目标明确,而且整个单元,整册教材,整个年级乃至整个中,高年级的语文教学目标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就使我能把每一课的教学放到语文教学的整体中进行考虑,知道每个知识点在整体中的地位。

其次是在整体指导下认真钻研每一课教材,钻研教材运用语言文字和表达思想内容的规范和技巧。“心有灵犀一点通。”只有教师对此有一定的“发现”,才能对学生的“发现”产生共鸣,才能进行点拨和诱导。如教学《一个苹果》,课文中有一处对防炮洞内“沉静”的气氛作了描写,因为我在研究课文时也认为是“此时无声胜有声”,所以当学生“交流”到这一点时,我能立即给以呼应,再其次是在备课时既要考虑教师的活动,也要考虑学生的活动。而教师的活动是为指导、引导学生的活动服务的。如在理解课文时,学生的活动是通过圈点词句来体会课文用词造句的规范和技巧,进行交流。教师的活动则是指导学生抓住重点,领悟中心,提供思考方向。如《南泥湾开荒》一文,为了帮助学生理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我要求学生注意圈点艰苦环境和战士们憧憬美好未来的词语。并要求学生读一读,想一想,结果学生在理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时就不感到困难了。

最后就是在备课时心中要有学生,要对学生的知识基储思维能力有清楚的认识。

每当考虑一个教学环节时,总要想一想:学生有困难吗?如有,就要设计帮助学生攀援的坡度;学生能掌握吗?不能掌握,以后还会教到的,就留一个“埋伏”,待以后再解决;学生已经懂了吗?懂了,就不要搞形式主义,浪费课堂中珍贵的教学时间。尽管老师在备课时作了认真的考虑,但必定还会有没考虑到的,这就需要老师尊重学生的发现交流。对学生发现交流得好的要热情赞扬,对“发现交流”得不够好的要热情鼓励,要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篇3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学前教育;钢琴课堂教学

一、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的特殊性

(一)教学对象的特殊性

以初中起点的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为例,学生入校年龄多在16、17岁左右,大部分同学是到了师范学校才开始学习钢琴弹奏。与初学钢琴的孩童相比,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心智、骨骼、肌肉等身体器官方面已经发育成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要优于儿童;但从手指条件来说,虽然孩童的小手从力量和手指耐力而言不如成人,但手指灵巧、可塑性强。从学琴年龄来说,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已经错过了最佳的学习年龄(有研究表明钢琴学习的最佳年龄为4至6岁)。虽然其在理解力、记忆力、知识的分析能力以及力量、耐力方面优于儿童,但由于其控制精细动作的肌肉群基本或完全定型,手指肌肉的灵敏度较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钢琴学习。大部分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入校前不仅没有接受过正规的钢琴训练与学习,且普遍缺乏基本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乐理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是钢琴学习不可缺少的知识准备和重要根基。比如在钢琴入门阶段应详细讲解五线谱的读谱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读谱视奏能力。学生良好的音乐理论基础,对后期的钢琴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堂教学时,教师往往还需要讲授一定的音乐理论基础知识。

(二)教学目标的特殊性

钢琴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一门艺术技能必修课,为适应幼儿教育发展与改革的需要,该课程针对学生学情的实际情况和学前教育专业特点进行定向指导和因材施教。该课程在目标定位、知识结构上注重与学前教育专业就业岗位职业技能要求相适应,以能力为本位构建教学内容。以湖南省芷江民族师范学校为例,《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琴法课程教学大纲》中关于教学目标的表述如下:1、通过钢琴教学,培养学生学习乐器的兴趣、良好的乐感、自学能力和音乐表现力。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正确、熟练地运用钢琴演奏幼儿园音乐教学中的乐曲、歌曲、律动曲。从专业建设的教学目标看,高等音乐院校钢琴课程培养的是从事钢琴演奏与钢琴教学的专业型人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培养的是适应幼儿园音乐活动的唱、弹、讲等全面发展的“通才”。

(三)教学形式的特殊性

传统的钢琴教学主要采用的是“一对一”的授课形式,由教师根据学生的专业水平、学习能力等对教学内容进行口述或示范。学前教育专业的钢琴课堂教学,其教学形式主要为一对十几人,甚至几十人的集体授课模式,主要依托集体课的教学设备(如数码钢琴教室)。由于学生数量较多,课堂教学存在个别辅导不深入、教学内容缺乏拓展等问题。如何在有限的教学课时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是学前教育专业集体课教学函待解决的问题。

二、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堂教学的必要性

1、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堂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在学前教育专业钢琴课堂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教学内容通过动画、图像、声音、文字等形式直接综合地、多角度地展示给学生,并以此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主动性。从钢琴作品的教学角度出发:每一首钢琴作品都有其独特的创作背景,要演奏好一个钢琴作品,首先必须对这个作品的创作背景有深刻的认识与了解(作者、作品创作时间、作品表现内容及思想等)。学生只有深入全面地了解这首钢琴作品,才能更好的学习与演奏这个乐曲。如果缺乏对乐曲基本的了解,弹出来的音乐必然也是索然无味,缺乏音乐的表现力。我们在钢琴课堂教学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的优势,通过播放相关的音像资料,加深学生对所学钢琴作品相关音乐知识的了解。以钢琴曲《南泥湾》为例,南泥湾创作于1943年的延安,是以马可为主要创作人的团队作品。1943年春节,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的秧歌队来到南泥湾,向三五九旅的英雄们献上新编的秧歌舞《挑花篮》,《南泥湾》是其中的插曲。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歌唱南泥湾由荒凉变成“江南”,并热情歌颂了开荒生产建立功勋的八路军战士。全曲可分为对比性的两个部分:前半部分曲调柔美委婉,后半部分欢快跳跃,最后采用五度上行的甩腔手法结束全。歌曲吸收了民间歌舞的音调和节奏,加上载歌载舞的表演形式,融抒情性与舞蹈性为一体,更加生动感人。歌曲《南泥湾》由郭兰英首唱,曾经传遍神州大地,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但是对于现在的学前教育专业学生——00后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为了增强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教授钢琴作品之前播放相关的影像资料,让学生通过欣赏《南泥湾》的视频资料,了解歌曲作品的创作背景;并让学生跟着哼唱歌曲《南泥湾》,让学生进一步感受音乐作品的旋律特点,通过前期的引导学习,提高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音乐综合能力。目前学前教育专业钢琴教学所使用的教材,大致分为以下几大类:以儿童歌曲配弹为主,强调学生弹唱能力的培养,侧重伴奏能力训练为主,着眼于幼儿园教学实用性的教材;以培养钢琴弹奏能力为主,注重钢琴基础训练,以初级、中级程度的古典钢琴作品或钢琴改编曲为主的教材:以单元为模块,按照“基本练习(训练内容多为音阶、琶音、和弦等)、练习曲、乐曲、儿歌弹唱训练”四大模块组合的教材。总结以上几大类教材,教材均以初中级程度为主,但是大部分都缺乏详细的弹奏讲解,这对于教师的课堂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可以通过PPT课件制作,从“作品背景讲解、音乐风格特点、曲式结构分析、技术要点难点”对教学内容进行补充说明,将课堂教学中所要讲解的知识要点提炼,避免在课堂教学时还需要花费时间去板书,可以更合理的将节省的时间用于课堂教学。

篇4

关键词:音乐艺术;艺术作品;马可;民间音乐;歌剧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有一种歌曲,它能够勾起我们深沉的回忆;有一种音乐,它让我们体味已逝去的年代;有一种声音,将那张饱经风霜却刚毅热情的人民音乐家的面容重新呈现在我们面前,《南泥湾》、《白毛女》、《咱们工人有力量》……当听到这些熟悉的不能在熟悉歌曲时,就想到了那用心血谱就这些名曲的伟大的人民音乐家——马可。马可这位伟大的音乐家,在我国民族歌剧事业的发展上,特别是在新歌剧创作方面走出了一条新路子。他认为,新歌剧的创作路子应更加的宽广,艺术创作手法,创作手段也要多元化。他力主创作出具有浓郁民族风格的,为人民群众所喜闻乐见的新歌剧,为民族歌剧之花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一)马可歌剧作品与其艺术风格的关系

在马可一生的音乐研究中,主要集中在中国民间音乐新的运用方面及传统戏曲改革这两个领域,这两个方面对于中国歌剧事业的兴旺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在马可的理论著作《新歌剧也要百花齐放》中,他的理论研究对于民间音乐的实际运用,对于中国歌剧民族风格的发展起了积极意义。另外,马可独特的音乐学习经历为他与民族民间音乐的密切联系起到了很大作用,马可说:“历来伟大的音乐家都是十分重视民间音乐的,他们通常把民间音乐吸收到他们的创作中,通过民间音乐找到了接近人民的道路。这是因为民间音乐生动地表现了人民的生活情绪,真实地反映了历史。在民间音乐(和一切民间文艺作品)中,人民总是属于主人翁的地位,他有惊人的智慧,美丽的灵魂和改造一切的创造力。”由于马可的歌剧创作建立在中国传统音乐基础之上,民间音乐是马可歌剧创作的坚固基石,所以他在早期的时候就开始了对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研究及探索,并可以清醒的认识到民族音乐发展中所存在地各种典型问题。

建国后,马可在构建民族音乐理论体系方面作了巨大的努力,他非常关注于民族音乐发展、革新、继承等方面,提出了许多针对现状急需有待解决的问题。他的研究探索不仅只在关注民间音乐的调式、曲体结构、旋律发展等方面,而且可以深入到民间艺术、深入到群众生活、民族音乐的审美等诸多更加深入的层面上。在他的著作《中国民间音乐讲话》一书中,马可通过对我国各地的民间歌曲、民间歌舞、说唱音乐、戏曲音乐、民族器乐等艺术题材做了深入分析,生动的表达了我国民族音乐发展的变化及规律。

(二)民间音乐曲调在马可歌剧作品中的具体运用分析

从马可众多的音乐作品中可以看出,民间音乐在他作品中的艺术借鉴作用,是十分深远的。马可在音乐创作上之所以区别于其他音乐家,作品的风格能够独树一帜,能为广大群众喜听乐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的作品和我国的民间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从我国民族音乐中吸取养料创作而成的,具有典型的民族风格和深厚的生活气息。在马可的音乐创作中,广泛地吸收、运用了民间音乐的音调。无论是歌曲体裁,还是器乐曲体裁,不管什么形式的作品,他都能够巧妙地采用民间音乐作为素材,这样的创作方式处处显示出他是一个娴熟地运用民间音调的专家。大家十分惊叹、佩服于这位音乐家的妙笔,他在运用民间音调时能随机应变,使得音乐千变万化。这样,民间音调在他的创作中与剧本内容结合得十分自然,浑然一体。这与他深入学习民间音乐,体验人民生活经验,认真实践推陈出新、古为今用的学习方针分不开。

(三)马可歌剧作品对民间音调素材的精心选择

马可在歌剧音乐创作方面的成就很大,其音乐作品的表现方式、表现形态也是多种的。从作品旋律的民族性来看,基本可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种是继承并发展了我国民间音乐的传统,或直接取材于民间音乐的曲调,或在音乐旋律上、音乐的调式结构方面与民间音乐有很大的相似之处。他的作品中如:《南泥湾》、《纪念碑》、《北风吹》、《十里风雪》、《咱们工人有力量》、《陕北组曲》、《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等都是这样的表现形式。第二种类型是在民间传统音乐的基础之上,吸收和借鉴了外来的音乐中的有益元素,

使其民族化,直接的从生活中酝酿和提炼音乐表现语言,形成新的一种音乐风格。这一点突出地表现他所创作的民族风格的歌剧选曲及其它形式的群众歌曲中。

马可在创作这些作品中运用了民间音调方面的成就及经验,对民间音乐素材的精心选择是我国丰富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财富。实践证明,各种民间音乐的内容、形式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人民生活的变化会不断发展变化。因为,民间音乐在没有与一定艺术形式内容结合之前的原型,只具有曲式和音乐素材意义,各种音乐形象刻画,都只是选择固定的曲调材料加以发展变化的结果。虽然,每首民间小调本身是一个完整的艺术作品,可以独立存在,但从广义来说,它给人们提供了再次创作的音乐素材。马可的音乐作品,是在充分继承民间音乐的基础上进行二度创造的。可以说全国各地的民歌、说唱、民间歌舞、民间戏曲都成了他选择和使用的音乐素材范本。马可对我国民间音乐素材的选择,十分注意题材及剧本内容要求,是真正以人民生活感情为前提而进行的。他认为深入的研究我国民间音乐的理论内涵,合理地、准确地选择能够表现出作品内容的民间音乐素材,是创作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

(四)马可歌剧作品对民间音调素材的直接加工运用

马可引用的音乐素材非常的广泛,我国的各种民间音调在马可笔下,就好像画家手中的调色板,把不同音乐色彩、不同音乐风格的音调作了多种多样的调和使用。马可对民间音调的“直接”引用,还表现在可以从人们的劳动生活中、民间音乐生活中来吸取节奏元素。例如《咱们工人有力量》,全曲是在一种豪迈、坚实的劳动节奏基础上展开的。这首歌虽然没有根据一种固定的民间音调素材作为创作的思想,而是直接从民间生活中来,是由生活经验经过提炼而成的。 马可音乐作品的民族风格是从我国民族民间音乐传统中演变并发展来的,他在直接运用多种多样的民间音乐时,都从全新的题材及内容出发,创造出较新的民族音乐形式,发展出全新的音乐风格,全新的民族风格。其次,马可对民间音乐素材的直接运用是丰富多彩的,无论是从配曲、编曲或作曲方面,还足其他体裁运用方面,与他选用的民间素材相比,都存在着又象又不象的情况。同时,通过音乐家二度创作所刻画的音乐形象,都包含着继承、借鉴、发展及创造这些不可分割的方面。“象”是因为“新”的音乐形象对借鉴民间音乐材料加工成的,所谓“不象”是因为经过发展创造成为了崭新的音乐形象。可以说,马可对民间音调素材的加工,是一个不断发展创新的过程。我认为,这个过程是构成了马可歌剧音乐作品特点的最重要、最基础的因素。

(五)马可歌剧作品对民间音调素材的间接运用

马可在吸取了民间音调的基础上,根据新作品的需求,对音乐素材作了不同程度上的加工处理。他最经常使用的手法有配曲、编曲、作曲这三种创作方式。在使用这三种方法创作的时候,由于素材的选择、取舍、提炼及发展的程度上有所不同,马可付出了极为艰苦的创作劳动。特别是后两种创作方法上的界限,是很难在严格意义上来区分的。音乐素材的原貌从他的音乐作品已经找不出原来的“原型”来,有的时候简直让观众不易觉察,但在音调的色彩运用上,可以感受到特殊的地方色彩及民族风格,可以识别出与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民间音乐的风格特点来。无论是运用北方民间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咱们工人有力量》、《公社的山啊公社的水》,还是歌曲《歌唱少年英雄刘文学》中用北方说唱音乐的一些音调和结构手法上,都有区别。例如,吸收了朝鲜民间音调的《伽椰琴,你有多少弦》,以以北方梆子腔音乐为基础的《清粼粼的水来蓝莹莹的天》,都是在原来固有的民间音乐精神的原则下,经过重新提炼再渗透到作品之中的。

吸收具有鲜明特点的音乐旋律作为歌曲创作的主题来进行扩展,是马可“间接”的引用民间音乐素材作曲最常用的手法特点之一。大家所熟知的《南泥湾》便是其中的一个,《南泥湾》这首歌曲原来是陕北秧歌歌曲《挑花篮》中的一曲,情节是由八个姑娘挑着花篮来慰问在南泥湾开荒的战士这种歌舞形式演唱的。在这首歌里面,马可并没有直接使用现成的民间民歌曲调,采用了大幅度旋律变化来表现垦荒情景,通过感情的细腻表达,传达了民间音乐语言的精神,并运用了简洁、富于感染力的民歌风的歌曲旋律,使这首歌曲既可以洋溢着江南民歌的风情,并可以与陕北民间

音乐保持深刻的关系。

(六)马可歌剧作品在中国歌剧中的意义

马可的音乐人生对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他开创了中国民族歌剧创作的新局面,使得中国歌剧事业的发展有了新的方向,脱离了照搬欧洲歌剧创作的模式,使我国的歌剧事业迈上了新台阶。在选择民间音乐的运用上,起到了很好的纽带作用,使得我国丰富的民族民间音乐有了更好的继承和发展,在带动和推动民间音乐的传承、创新方面有了更加广阔的选择方式。将民间音乐结合到歌曲创作,歌剧创作中来本身就具有特殊的意义,将民间音乐进行变化,予以发展,更具有重要的、深刻的含义。

篇5

伴随着课程改革的热潮,广大教师越发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创新,形式多样的教学着实让人耳目一新。而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却往往被我们所忽视。这些囿于书本、拘于读写、限于室内的作业大大地禁锢了学生的活动空间,限制了学生的知识视野,制约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语文整体素质的提高。与新时期的课程改革格格不入。因此,推进课程改革,实施语文素质教育,必须对传统的语文作业加以变革,实行全面的开放,让它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我们的面前。笔者在所带的班级中有意识地进行开放性作业的尝试,使作业的内容体现个性化、生活化和社会化,作业的形式强调开放、探究和合作,作业的手段追求多感官参与,让作业活起来,使学生动起来,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开放中创新,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1变硬性统一为自主合作,开放个性

实施素质教育须承认个体的差异,教师应根据学生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促其个性充分发展,使他们成为全面加特长的新型人才。据此语文作业需在考虑共性的同时,兼顾学生的个性。使作业能成为发展学生特长,弥补学生不足的手段。

1.1“顺其意而扬长”:教师可根据学生的爱好设计作业,引导实践,以创造条件发展学生的特长。擅长写作的学生可组成班级文学社,负责编辑班级小报、黑板报,并鼓励向刊物投稿;擅长口语的学生可组成班级演讲组,定期举行演讲示范;擅长书画的学生,可成立班级美编组,负责班级板报的美术设计;擅长演唱的学生可组成演唱组,负责课本剧的编排、演出。擅长搜集信息的学生可组成“小灵通信息台”,定期向学生校内外的新闻事件……

1.2“反其道而变短”:可让某些方面有不足的学生参与相反的“特长小组”,让他们在“耳濡目染”中培养兴趣,发展能力。如:性格内向的学生,可让其参加演唱组,不求他们立即登台亮相,先让其做助手,即使最终登不了台,也不予强求;不善言辞的学生,可让其参加演讲组,让他们在别人的示范中受到影响,逐步锻炼胆量,培养能力。在目前的教育形势下,开放性的语文作业与原来相比也许并不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且实施起来也比较繁琐,甚至于会受到一些教师的冷落。但我坚信,随着课程改的进一步深入,它必将会成为课程改革强有力的“推进剂”,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2变机械重复为快乐实践,开放生活

生活是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获取语文知识的广阔天地。教师可通过作业把学生引向家庭、引向社会、引向生活。使作业成为丰富生活的向导。

2.1“口语表达型”作业:学生在家可谓无拘无束,畅所欲言。为此可有目的地让学生进行口语练习。如:选讲学校、社会的新鲜事情、学校组织的活动等等。学生为在家人面前“显示本领”,往往态度十分认真,而家长直接听孩子“演讲”,又随时对孩子加以指导点拨,这种学生与家长之间的双向互动,填补了老师不在时的空白,其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2.2“观察积累型”作业:观察是积累的前提,学生往往会对生活中的所见所闻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可结合语文教学布置一些观察类的作业。如要求学生回家观察禽畜的生活习性,蔬菜农作物的生长过程,家用电器的式样及其功能,家长忙农活干家务的情景;还可以让学生去商店、集市、车站、影院作专题观察。当然这类作业教师需进行观察目的和方法的指导,要求学生观察应按顺序、有重点、抓特点、多联想。并完成一定数量的观察笔记。

2.3“动手操作型”作业:《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新知识、新理念去解决各种实际问题,从而增长知识,培养能力。例如学完《熟能生巧》,让学生模仿卖油翁的动作往细口瓶中倒水,体会“熟能生巧”的道理;教学《南泥湾开荒》时,让学生画一画战士们开荒时所用的战术;教学《夏明菡英勇就义》等故事情节较强的课文或具有较强动作性的场面描写,可以让学生编写课本剧并演一演。

2.4“搜集整理型”作业:这类作业的布置应因人而异,一方面可根据学生爱好的不同,引导他们搜集邮票、火花、图片、烟纸、糖纸等。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贴在专门的作业本上(贴画本),并根据画面的内容写一些作品简介,还可以让学生对搜集的内容进分类,如“迷人的风光”、“古老的建筑”、“别致的民居”、“伟人的风采”、“辉煌的成就”……另一方面可进行“语言知识”的搜集。可让学生从书报杂志、广播电视以及网络中去搜集一些名言警句、趣味常识;还可到群众中去搜集谚语俗语,至理名言等,并开展交流,资源共享,去粗取精。

2.5“劳动服务型”作业:为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服务观念,同时积累读写的素材。可要求学生回家学做一些家务活,也可组织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劳动,让学生在进行作业的过程中受到良好道德的教育。

篇6

当前乃至很长时期,同心同德支援抗震救灾是我们的重要任务,也是流淌在学生们中间的一个重要话题。此时此刻,感受生命的脆弱与坚强,思索如何面对困境,走出困境是广大学生的心声。顺应这个心声,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不失时机地以“直面灾难”为主题,适时进行生命教育。

一、重组文本,建构灾难与拯救的主题

教材的体系,既应该遵循知识的逻辑,也应该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地震来得突然,要全面新编这类教材不太现实,突破课标的框架也有违规的嫌疑。立足现状,我们可以采取的较为稳妥的策略便是兼顾多种同层文本、同质媒体,迅捷地组合“直面灾难”的单元主题教学文本。

一是现行版本内部重组。充分利用当地现行教材,从十二册教材中提取出和“直面灾难”有关的课文。例如,苏教版的小学语文课本中就有不少和灾难有关的课文。但它们分散于各册教材中,并没有形成一个独立的单元。现在,我们就可以把这些课文组合起来,适时建构,形成一组生命教育的“临时”单元。

生命的责任:《船长》――忠于职守、舍己为人;《永远的白衣战士》――救死扶伤,舍生忘死。

生命的坚强:《艾滋病小斗士》――毫不畏惧,抗争到底;《青海高原一株柳》――历经磨难,九死一生。

生命的智慧:《大禹治水》――疏导引流,造福于民。

生命的拯救:《天鹅的故事》――顽强搏击,赢得生机。生命的奉献:《普罗米修斯盗火》――担当道义,解救危难。

生命的壮美:《生命的壮歌》――众志成城,保卫群体。

生命的乐观:《番茄太阳》《微笑着承受一切》――心灵健全,人就健全。

生命的支柱:《大江保卫战》――绿色,人民永远的保护色。

二是多种版本优化组合。目前,人教版、北师大版、上海版、苏教版、浙教版等多种小语版本并行。其中关于灾难的课文大多不叠合。因此,多个版本优势互补,更丰富地展示了灾难爆发的不同侧面,提供了更多维度的生命视角。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人教版中以直面灾难为主题的课文占相当大的比例,编辑对于悲剧类文本给予了充分的关注;北师大的版本中还专列了“危急”这一独立的单元,可以作为其他版本的一个很好补充。笔者初步梳理了一下,发现除上述苏教版的相关课文以外,还有以下属于灾难主题的课文,可以用来优化组合:人教现行版第六册的《女娲补天》《飞机遇难的时候》;第八册的《倔强的小》、第九册的《秋天的怀念》《地震中的父与子》、第十册的《诺曼底号遇难记》《丰碑》、第十一册的《向命运挑战》;浙教版的《南泥湾开荒》;北师大版的《黑孩子罗伯特》。有了多个同层次版本的参照组合,就可以把“直面天灾人祸”这个主题做得更周全些,为学生将来的可能应对准备得更充分些。

三是定向吸纳外部资源。教材具有相当的稳定性,稳定就必会有一些滞后。要增加“直面灾难”文本主题的鲜活度,要让文本和现实的抗震救灾贴得更近,更具现实的直播感,我们就不能局限于语文教材。更现实的文本就存在于即时的网络、报刊和广播电视中。我们可以根据电视预告,适时地安排收看中央台的《新闻30分》等栏目,及时了解抗震救灾的最新动态;我们可以精选报刊中的最具生命感动力的文章让学生阅读,增加对灾情了解的深度;结合电脑课,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的网站,了解防灾的知识,尤其是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防灾抗灾的先进科学知识。当然,我们也不可忽视那些纸质媒介。像《读者》《意林》等期刊,我们也可以找到《相信孩子的眼睛》等等适合生命教育的时鲜文本。另外,我们也可以相互合作,自编抗震救灾的学生读本。读本可分“常识篇”、“民生篇”、“救助篇”、“爱心篇”、“师魂篇”、“自救篇”、“心理篇”、“文艺篇”等八个板块来编选。让学生更全面地“经历”汶川地震这场灾难,感受人性的坚强,人间的大爱。

二、直面灾难,廓清人性与科学的关系

悲剧、悲伤、悲情,这些人生的滋味,每个人都得体味。也许一生平安,但每个人都得做好直面灾难的准备。准备着,是一个成熟的人应有的姿态。目前,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相关的课程资源,连线“迎战暴风雪”,直播“抗震救灾”,行走于人文与科学之间,引领学生从心理和行动上,尤其是在信念、情感、意志、价值观等方面做好准备。在展开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我们必须牢牢把握住其核心――如何在面临灾难时在人文与科学之间作出合情合理的抉择。因为,直面灾难,更多的是个人与他人、本地与他域的利益处置。

第一,倡导生命第一的理念。指导学生研读《人与自然》之类的书籍,分析这次四川抗震救灾的报道,品读总理“只要有一线希望,我们就要作出百倍的努力”、“救人是第一位”,以及地震经历者的感叹“活着真好”这三句话,并链接《弃璧救婴》的历史典故和柳宗元的《水之氓》这一正一反两个例子,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可贵,帮助学生建立起生命永远第一、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核心理念。由此,就可自然地衍生出抗灾救灾首先是救人的观点。学生也就会明晰直面灾难时所应采取的第一行动是什么。

第二,鼓起选择坚强的勇气。让学生回忆那个行军礼的三岁小男孩,懂得坚强与感恩同源;再次聚焦那个腿被截肢仍要跳芭蕾的少女,懂得坚强与梦想齐飞;走近那个痛失爱女等十个亲人仍坚守岗位的女警蒋敏,懂得坚强和责任同义。走进地震中顽强坚守生命的人们的内心世界,凝视他们在风中高扬的生命旗帜,感悟到灾害无法剥夺人的尊严,只要你选择了坚强,选择了坚强地面对。为了进一步凸显“坚强”这一主题,我们还可以联通《艾滋病小斗士》《青海高原一株柳》等课文,引领学生去体味――无论是自然的灾害、人为的破坏,还是其他的个人不幸来临的时候,我们都不能轻言放弃,不能悲观失望。要像《秋天的怀念》中的“母亲”所说的那样“好好地活着”。只有顽强的抗争,我们的生命才是高贵的,我们才有将生命继续下去的希望。坚强、勇敢、冷静,是一个人临危时的生存智慧。

第三,锻铸众志成城的性格。一个伟大的民族要能昂然地立于世界之林,必须具有鲜明、成熟的民族性格。“合和”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性格。在这一次抗震救灾中,

“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民族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光彩夺目。翻阅史册,我们不难发现,每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刻,就是中华民族最团结一致的时刻,最具民族凝聚力和奋发力的时刻。这是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法宝。因此,在这次主题学习过程中,我们必须重视众志成城的民族性格的锻铸。可结合《生命的壮歌》这组课文来展开教学,让学生认识到――众志成城,方能保卫群体;万众一心,才能战胜危难。也可以设计现时的写话练习:用上“慷慨解囊”、“舍生忘死”、“奋不顾身”、“救死扶伤”、“源源不断”等涵盖面广,关涉民族性格的成语,介绍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帮助四川人民抗震救灾的感人场面。

第四,弘扬科学救助的理性。大灾面前,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心系灾区,急灾区之所急,想灾区之所想,竭尽全力为灾区的人民排忧解难。但是,我们不能怂恿一种盲目的冲动,无谓的牺牲。仅仅意气用事,是不可取的。也就是说,我们得让学生从小在具有救灾热情的同时秉有科学的理性。阅读《诺曼底号遇难记》,学习哈尔威船长的沉着冷静、有序指挥;阅读《生命的壮歌》,学习以最小的个体牺牲换来最大的群体安全;阅读《大禹治水》,学习根据实际情况选用最有效的解救策略……在充分利用现有课文的同时,我们还可以结合科学课、电脑课以及综合性学习,让学生了解更多有关灾害的科学认识,懂得如何针对不同的自然灾害采用最科学的办法去自救与救他。

第五,培育相扶相拥的大爱。在巨大的灾难面前,单个人相对来说都是弱小的。因此,我们需要相互的扶持、支撑。也正是在这种非正常情况下,人性大爱的光辉显得太阳般的明亮眩目。我们要让学生去声情并茂地朗诵《妈妈,让我紧紧拉着你的手》等抗震救灾中诞生的诗篇,感受那超越生死的大度的爱、永恒的情;全身心投入地演绎《地震中的父与子》,感受那心心相印、时时牵挂的精神力量。让学生深深地懂得,整个民族、人类需要相互的大爱来支撑,需要我们每个人在适当的时候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大爱。

三、发掘资源,开展现实与梦幻的活动

献计献策,提出救灾与重建的建议。救灾与重建,困难重重,需要集中大家的智慧和力量。为了激发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我们应想方设法让学生“卷入”为灾区救灾与重建献计献策的活动,广泛地向全校同学搜集抗震救灾的金点子。由学生自主解说,师生共同评选,产生“抗震救灾金点子奖”获得者。最后,把公认的金点子用图文并茂的方式加以说明,寄到相关的行政部门,及时地为灾区的重建做贡献。

创编童话,生长坚强与智慧的心力。童话是小学生喜闻乐见的习作体裁。因此,我们可以把童话和抗震救灾的主题联系起来,设计“抗震救灾童话周”活动。以大熊猫等四川特有的动物为童话人物,编写出动物王国抗震救灾的故事来――如何发现地震的征兆,如何自救,如何救助他人,如何防疫,如何重建。学生和童话人物走过同样的心路历程,一同直面危难,一同作出判断,一同采取行动,把抗震救灾主题教育的内容加以内化和固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