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铁生我与地坛范文
时间:2023-03-16 07:18: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史铁生我与地坛,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说实在的,在此以前,我对史铁生知之甚少,皮毛而已。史铁生逝世的那几天看网,无数网民整齐地认可这么一个中国当代作家,国葬般地祈福铁生走好,让自诩为会写几笔的我,渐渐地发现自己的无知和浅薄。
我该好好读读他。
史铁生,二十一岁坐上轮椅再也没下来。后来得了尿毒症,需要通过透析来维持生命。直至生命的终结,他一直在沉思,沉思着生命,把生和死放在肩上,如此淡定和从容。在他看来,“死是一件无需乎着急去做的事,是一件无论怎样耽搁也不会错过的事,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
一个好端端的人是用脚走路的,史铁生不能走,能量就回到了心里,别人用腿丈量土地,他从脚到脑都在体察心灵,《我与地坛》便是最好的见证。
史铁生创作于二十年前的散文名作《我与地坛》,被誉为二十世纪中国散文经典力作。我却并没有在史铁生生前读到,是遗憾的事。日前我真正地读起来,才感到过去读过的文字是如此的不及,突然幸庆平生终于能读到这至真至诚的生命的绝唱和灵魂的交响。( : )
地坛为明时建筑,正好在史铁生家附近。对于靠轮椅代步的史铁生,这清静的园子便是他的机缘,好像“为一个失魂落魄的人把一切准备好了”的所在。地坛无论如何修葺,它的古老是抹不掉的,老树和颓墙,正支撑他去默坐和思想。地坛的野草荒藤,空旷无边,正容纳着一个坦荡的思想,史铁生每每带着本子和笔,可以恣意勾勒,明净的文字,却不被祭坛的神神鬼鬼牵绊。相反,他倒用宽厚的手掌,温情的心灵,体察世界。地坛数年的整葺雕琢,让地坛有了新的活法,正如人的生命。然而再大的整葺也改变不了的,像园子里的阳光,落雨,像园子里的噪杂和静寂,像园子里的古柏和泥土。
曾在一些景点,像北泉寺,我看到了唐柏,像黄山,我看到了古银杏。它们见证了历史的沧桑,见证了生命的前进和静止。抚摸古树,心绪飘向云深不知处的遥远。
上帝把这个园子的角落赐给了史铁生,于是他从死想到了活。上帝把园子的味道让史铁生嗅了,就这说不清记不住的味道引起他常常地去耗尽体能,耗尽思想,于是他想到了活法。突然有一天上帝说,他的文字烟云一样飘逸在这片天空之上,他就消失在这片园子里,到上帝那些寻找新的诗意栖息地了。
疼爱,关怀,理解史铁生的人有很多,母亲无疑是这最中之最,一个母亲摊上这样一个二十一岁就双腿残废了的儿子一定是其后半生最致命的伤。但母亲能做的能说的,就是让儿子延续有益的生命,幸福地活着,除此别无所求。史铁生创作的动机就是“我那时真就是想出名,出了名让别人羡慕我母亲。”然而当史铁生的小说发表,作品获奖时,母亲已不在人世。他母亲49岁猝死,用史铁生的话说,上帝是对的吧,一个母亲怎能为他的残疾的儿子承受这么大的苦难?
他痛悔多少次没有读懂母亲,痛悔母爱的遗失,然而“子欲养而亲不待”了。谁都有母亲,并非谁都痛悔自己对母爱的回报。幼年时只知道嬉闹,少年只知道伸手,参加工作了,只知道自己繁忙地应付着世界,真正等到娶妻生子,儿子长大了,或许才想到回报,而此时母亲也带着遗憾,远离了我们。
1989年,比史铁生小二十岁的残疾人编辑陈希米,与史铁生结合,成了史铁生生命中的又一个保护神。他在文章中屡次提到妻子对他的关爱,让读者每每会掉出眼泪来。陈希米是理解丈夫的,在史铁生走后,捐赠了他的一份肝脏,救治了天津的一个患者,留下了他的脊椎和大脑,供医学研究,在八宝山没举行任何遗体告别仪式,只有几个好友,将其灵柩抬上担架,缓缓地推向焚化炉……希米不希望大家哭,她说,铁生不愿意让大家哭,希米为铁生坚持着低调,坚持着一生的平实,坚持着一生战胜灾难和残缺的感悟和思考。
再回到《我与地坛》。
在史铁生眼中,四季不是简单的冷暖,任何一事一物都是一个季节,被时光淘洗。“春天是树尖上的呼喊,夏天是呼喊中的细雨,秋天是细雨中的土地,冬天是干净的土地上的一只孤零零的烟斗。”春之润,夏之热,秋之爽,冬之洁,是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让我们快乐起来,用心沐浴生命的每一束阳光。
文学源于生活,史铁生的生活就是十五年如一日地固守地坛,看着园子里来了又去,去了又来的人。这些活生生的人,撞入了他的视野,撞入了他的记忆,撞入了他的文章。
陌生和熟悉只是一语之隔,一墙之隔,日复一日地坚持,就坚持到彼此的微笑,坚持到对话,坚持到彼此的支持和帮助,在地坛他遇到的人,像散步的夫妇,练唱的歌者,饮酒的老人,捕鸟的汉子,中年女工程师,长跑家,漂亮和弱智的姑娘,这都是真实的生活,他们无数次地走进了他的小说,走进了他的思绪,走进了他的灵魂,这些人物给了他文学的力量,在史铁生眼里,他们都是大英雄。
他想象一定有一个园神在盯着他,促使他前进。在追问他:要不要去死?为什么活?干嘛要写作?他深知人生如戏,乏味的演员会以为戏剧与自己无关,倒霉的观众是因为总是坐得离舞台太近了。
他想到,倘若有一天,园神唤他回去,他一定会沉寂地走下山去,只不过对面一定会跑来一个如我的孩子。死又会让人新生,一个人就是一个人的永恒。
篇2
在我看来,这篇文章是作者发给人生的一封感谢信,他试图通过这次写作来回顾自己以往的生活,尤其是双腿残废之后,那段艰难的岁月,陪伴他的人或物。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我与地坛读后感,请您阅读。
我与地坛读后感1暑假里,读大学的表哥借给我一本史铁生的《我与地坛》,让我度过了一个充满了感动的暑假。史铁生是一位坚强的残疾作家,然而在他背后有位更伟大的母亲却很少有人知道。不经意间,眼前总会浮现出这样一组镜头:史铁生狠命地捶打自己两条失去知觉的腿,对他的母亲吼:“我活着有什么劲!”母亲扑过去抓住史的手,忍住哭声说:“简简单单的几个字,包含了做母亲的对儿子多少深情,哭出了多少对生命的无奈,又说出了多少母亲的坚强!可就是这样一位伟大的母亲,在一个秋天永远离开了史铁生,弥留之际牵挂的依旧是”我那有病的儿子……“隐隐约约地,有一种痛自心底浮起。我想那个伤感的秋,已经存活在史铁生心中,植根在成长的足迹里了。我常常一遍遍想象史铁生母亲生前对儿子的不舍与眷念,一遍遍想起我那体弱多病的坚强的母亲,是她每日起床时的咳嗽叫醒了太阳,是她每天燃起的油灯送走了月亮……母爱是那样饱满、丰润,而又是那样的琐碎,婆婆妈妈。母爱的感觉就好比喝茶,一口一口地品尝,回味无穷。当秋日悄悄的来临时,母亲,请注意身体,女儿在心里为你祈祷,如果你感受得到,那满树的红叶就是我对您的爱和牵挂。
我与地坛读后感附加资料:史铁生,中国当代着名作家、思想家。1958年如北京市东城区王大人小学读书,1967年毕业已清华附中初中部。而后,于1969年到陕北延安地区“插队”。三年后因双腿瘫痪回到北京,在北新桥街道工厂工作,后因病情加重回家疗养。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
我与地坛读后感2《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
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了,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个人的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志坚韧、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我应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苦恼,并且除去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时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
在课本未节选的部分中,还有作者从各个方面诠释所感受到的春夏秋冬;在园中曾经出现的人们及对他们人生的思索;对逆境人生的理解,差距是必然的;作者对自己的生涯理解;许多美好的事物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人生是如此复杂但却纯真、质朴,以至于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去思考,作者在十五年的思考中,逐渐成熟,认识更清晰,从失落、烦躁转变为稳重、深情。
如此大千世界,还需一片净地,细细地品味人生。
我与地坛读后感3《我与地坛》饱含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对亲情的讴歌,这地坛只是一个载体,而文章的本质却是一个绝望的人寻求希望的过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
史铁生在二十一岁时双腿瘫痪,就在这年少轻狂之时丢失了自己的双腿,对一个年轻的生命来说如雷轰顶。在这本书中他说过“曾一连几个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情”还有他自己也说了“职业是生病,业余在写作”可他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拒绝了死亡选择了生活。是他的母亲的爱给了他力量,点燃了他生的渴望,还有书中写到的中年夫妇,热爱唱歌的小伙子,中年女工程师,长跑运动员,漂亮却智障的小姑娘……他们都给了作者无数的感动。
许多人面对着突如其来的打击不知所措,甚至绝望,扼杀了自己的生命,而史铁生他投身于写作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看到了史铁生,我便想到了许多身残志坚的人。约翰库缇斯,他天生的残疾,但他却热爱生命,用他那清晰的头脑,很好的幽默感告诉了世界生命的坚强,告诉了世界生命的自尊、自信和自立。还有海伦。凯勒,贝多芬,斯蒂芬。霍金……都是大家熟识的伟人。我们不能做到他们那般的坚强,但我们可以向他们学习,他们不惧怕病魔,我们便不畏惧辛苦。我们没有他们那般的觉悟,但我们需要做我们可以却偷懒做的一些小事。
作者其中的一句话引人深思“自己是世上最不幸的一个,不知道儿子的不幸在母亲那儿总是要加倍的”不禁让我想到《背影》中朱自清的父亲为了给儿子买橘子,虽然只是短短几个字却写出了父母对儿女的疼惜。这又让我想到了我的父母,我的爸爸妈妈虽然没有过其他父母舍身救儿女的经历,但我看得出,每天夜里爸爸就从睡梦中醒来为我掖被子他眼神中有一股柔情。妈妈不是什么家庭主妇,她不能为我料理好一切,但她经常为我找些老师,辅导我学习,她的一通又一通电话,接受长时间的辐射都是为了我。史铁生天天在轮椅上过着,他的母亲为了他不再受到伤害,便让“跳”“跑”等字眼在嘴里消失了。这一点小小的细节,正常人注意不到,这一种默默的伟大的母爱。更让人感动。
史铁生的文章让人学会了感恩,学会了坚强,学会了正视。也让我们进行了一次对心灵的搜索和对生命的诘问,对生命的意义又加深了理解。
我与地坛读后感4由于作者“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深刻体会到了人生中隐藏着的常人感受不到的痛苦。面对如此从未经历过的痛苦,作者勇敢地选择了积极的面对它,并开始思考人生,思考生命。
“只是到了这时候,纷纭的往事才在我眼前幻现得清晰,母亲的苦难与伟大在我心中渗透得彻底。”只有到了那最关键的一刻,人的心才会有所觉悟,但是到了那时,一切都晚了,我们已无力挽回。
对每个人而言,生命只有一次。对于这仅有的一次,我们应该要学会积极地、好好地把握它。对于每一堂课,每一次任务,每一项作业,我们都要积极地面对它,而不是刻意地去躲避。选择逃避,总有一天你会为此流出悔恨的泪水!
死对我们来说是必然的。“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在逐步走向死亡。”因此我们更应该学会合理安排时间,让自己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而不虚空。作者史铁生从地坛这个特定的环境中,感悟了人的生死只是上帝或自然法则的一种安排,通过深沉的哲学思考,渗透了生命的真谛,完成了一次最艰难的思想飞跃,变得不再畏惧死亡,而是能坦然地迎接死亡这一现实。
所以,他最终振作起来了。上帝为他关上了一扇门,而他却用自己的毅力与正确的态度打开了一扇窗。这种顽强的精神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我与地坛读后感5我与史铁生共同走进了地坛,它剥蚀的琉璃,淡褪的朱红,坍圮的高墙和散落的玉砌雕栏丝毫没有遮住地坛的光辉,地坛露出了它的本质:老柏树愈见苍幽,野草荒藤自在坦荡。地坛洗尽了铅华,显出朴质与简约。于是,一个失意的人就摇着轮椅进入了一个废弃的园子。
园子荒芜但并不衰败,从蜂儿、蚂蚁、瓢虫、露水中我仿佛嗅到了生命的气息,纤细弱小的身体却蕴藏着无尽的生机。我想,人生也如同这园子一般,可以贫困遇挫但不能屈服。一个人若是被命运击垮了,那么他岂不是连这些细小的生物都不如?
史铁生在园子里思考着死与怎样活的问题。最后他终于想通了: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而我们生存,就要实现我们的价值,把个体有限的生命融入到丰富的世界去。
母亲对史铁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和激励。可以说,园子是用自己的胸怀包容着作者,母亲是用爱包容着作者,“有过我和车辙的地方也都有母亲的脚印,”这是史铁生对母亲的理解与感激。
一个鲜活灵动的缤纷的世界,不仅让史铁生感到不管怎样微弱纤细的生命都能按自己的方式活着,都有存在的理由,也让我对生命有了新的认识与思考。作为个体,生命是有限的;但从人类和宇宙的整体看,生命是生生不息,是永恒的。我常常想支撑着史铁生以残疾的身躯活下去的力量是什么,感恩,感恩母亲,感恩生命也许是最好的答案。《我与地坛》表现的对生命的理解,值得我们有一辈子的时间去思考。
我与地坛读后感6《我与地坛》是一位身残者在一座废弃的古园中对自己所见到的人生百态所发出的感悟、思索。作者以地坛作为寄托自己情感与发泄情感的地方,同时也是思考人生的佳境。
由于作者在“活到最狂妄的年龄忽地残废了双腿”,他体验到了更多的人生的痛苦,但他依然在命运中挣扎时,找到了一片古园,在这里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的轮回,深刻地感受每一个季节的特点,体会每种人生的价值。
他思考了死与生。死是必然的归宿,当我们感到累了,上帝会自然安排我们休息。而活着,是我们一生都需想的问题,即使活着是饱经苍桑的,世界仍然在运转,古园依旧是古园,我们不能逃避,只能欣然接受,改变现在的自己。当我们能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净地了,应理去心中的一丝杂绪,认识真实的自我,进行自我完善。思考人生是每个人的必备之路,不同的人,思索的结果、内容不一。
史铁生不仅思考着自己的逆境,他还在思考自己的亲人所受的痛。“时间能证明一切”,作者始初并没考虑到母亲所感到的痛苦,只沉浸在自己的忧伤中,经时间的酝酿,他感知到母亲的忐忑与无奈。与此同时,也鸣响了我心中的警钟,母亲对孩子的爱意志坚韧、毫不张扬,而我妈妈正顽强地与病魔抵抗,同时还要承受不成器的我给她带来的巨大痛苦。我应庆幸我母亲还在,我有机会能让妈妈摆脱苦恼,并且除去我那一丝倔强与羞涩,不至于到时后悔莫及。因此,我感谢史铁生的经历警醒了我。
篇3
史铁生1972年双腿瘫痪,后又患肾病并发展到尿毒症,每周要靠三次透析才能维持生命。每次透析完后,他全身乏力,而且特别累。他静静地躺在病床上,每次都有一种在鬼门关转一圈的感觉,这都是对他精神的折磨和肉体的摧残。上苍似乎把所有的病痛都让他扛。如果把我们搁在他的位置上,长年累月坐在轮椅上,我们不知是否还笑得出来?不知是否还能够顽强地思想、坚定地写作?
他留给人们印象最深的是他的笑容。我第一次见他的微笑,是在一次电视采访的镜头上。他微黑的脸上不时闪过近乎顽皮的表情,脸上绽放的微笑纯净如云,明亮似水,他从容淡定,几乎可以让人忘记他是一位重症病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资深记者温秋阳17年前曾经采访过史铁生,那时她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实习生。如今依旧留存在她脑海里的是史铁生那最温暖的、特别宽厚的笑。作家黄艳梅在一次笔会上认识了史铁生,她好奇地问史铁生:“史老师,您在小说中曾提到过一座废弃的古园,那地方好玩吗?”史铁生马上露出久违的笑容说:“那是地坛,是一个宁静的去处,也是上帝对我的苦心安排。”那微笑,是忘忧的笑,忘我的笑,灿烂又从容的笑。
我喜欢他的作品,更喜欢他作品里透出来的微笑。多年前,读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被深深打动。在我眼里,史铁生是强者,永远从容着的强者。史铁生的微笑诚挚而灿烂,朴实而憨厚,呈献给大家的是阳光般的盈盈笑脸。史铁生在《病隙碎笔》中说他的职业就是生病,48年来大约有一半时间用来生病。我可以感受到他通过文字传递的一种乐观的气息,我可以猜想到他的笑脸一定很自信、很灿烂的,他目光中没有焦躁和忧虑,取而代之的是一股极强的生命力。
他的人生就是一部苦难史,但他始终微笑着。史铁生的名言就是:“微笑着,去唱生活的歌谣。不要抱怨生活给予太多磨难,不必抱怨生命中有太多曲折。”活着的我们应当微笑着弹奏从容的弦乐,微笑着面对挫折,微笑着接受幸福。
他的人生,是为别人微笑而活着的。他是在用笑容温暖别人,也是在用笑容给自己取暧。史铁生在《我与地坛》中写到,有一位朋友问他学写作的最初动机是什么,他说“为我母亲,为了让她骄傲”。原来他克服一切艰难困苦,努力读书写作,目的就是为了让母亲微笑,为使母亲开心并为自己感到骄傲。2011年1月4日,也就是他60岁生日时,他的家属举办了史铁生追思会,按照其意愿要求,人们不用穿黑色衣服、不用献花圈挽联。会场上悬挂的巨幅照片中的他也是开怀笑着的,而且笑得最灿烂、最美。他希望人们记住他温暖的笑容。
篇4
《我与地坛》是作者在遭遇
身体残疾后的精神复苏史,如何
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强大的精神,
以及支持他精神超越的背后力量
是我设计这堂课的出发点。首先
用音乐、图片和声音将学生带入
到对于史铁生命运遭际的感慨及
对其毅力的钦佩情绪中。然后引
导赏析景物描写的文段,体味作
者细腻的语言及情感起伏。接着,
过渡到本文的,即对母亲情
感的品味、揣摩,感受母爱的付
出,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最后
思考“地坛和母亲的关系”,使学
生经过情感洗礼后回归对人生的
思考。
【教学目标】
1.理解作者在地坛的启示下
对生命的感悟。
2.体会母亲深沉伟大的爱及
其对作者的影响。
3.品味文章深沉绵密的语言
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背景音乐《神秘花园》,伴
随低沉舒缓的钢琴曲大屏幕,依次
展示史铁生的一组照片和一段颁奖
辞,教师深情朗读下面内容。
①图中的这个人是十八岁的史铁
生,这是当年他下乡时的照片,照片
中的他怀里抱着一头小牛犊,健康而
快乐。
②这是三年后的史铁生,他不
幸地坐在了轮椅上,再也站不起来。
他曾无数次地捶打着自己,失声喊
着:“我活着还有什么劲?”
③这是十五年后的史铁生,他依
旧坐在轮椅上,但是他的脸上却洋溢
着灿烂的笑。此时的史铁生已经走
过风雨,浴火重生!
④这是获奖时的史铁生。
⑤这是2002年他获得“华语文学传媒大奖”时的颁
奖辞,颁奖辞是这样写的:“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
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
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
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心……”
从“残缺”走向“丰满”,从“苦难”走向“欢乐”,他
一定经历了精神的炼狱,一定承受了破茧而出的痛苦。
在走出痛苦的路上,有谁为他指点迷津?有谁给予了他
爱和帮助?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他笔下的《我与地
坛》吧!
二、赏析第一部分关于地坛的三段景物描写
1.从文中找出集中描写地坛景物的三个片段。
明确:(1)四百多年里,它一面……自在坦荡。
(2)蜂儿如一朵小雾……窸窸窣窣窸窸窣窣片刻
不息。
(3)譬如祭坛石门中的落日……满园中播散着熨帖
而微苦的味道。
2.从这三段中任选其中的两段有感情地朗读,边读
边思考作者的情感是否相同,为什么。
明确:第(1)部分运用了排比句式“剥蚀了……淡褪
了……坍圮了……散落了……”,写出了地坛的荒芜冷落,
而此时的“我”因为双腿残废而“失魂落魄”。所以读这段
话时语速要慢一些,语调是低沉、苍凉的。
第(2)部分写到的景物充满了勃勃生机。尤其对蚂
蚁和瓢虫的描写更是精彩,作者运用拟人手法,移情于
物,蚂蚁并没有想透什么,而作者却想透了什么:一是人
应该活着;二是死是顺其自然的事。这两个问题的彻悟
正是缘于他看到了这番生机勃勃的场景。一个厌恶生命
的人,他是绝不会留意其他生命的生存状态的,所以作者
内心其实充满着对生命的热爱和眷恋。那么我们读这段
时应该是轻快的、充满活力的。
第(3)部分写到了“地上的坎坷”“雨燕”“孩
子”“古柏”等等,这些事物都不为环境所困,依然活
得乐观、坚韧、坦然,活得灿烂。此番景象已告诉了作者
“人应该怎样活”。因此我们读这段描写时应该是苍凉
而有力的。
3.小结:通过朗读和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地坛就是
史铁生的精神家园,为他医治精神的创伤。地坛给予了
他无声的帮助,给他无声帮助的还有一个人——母亲。
三、体味第二部分母亲的情感及母亲对作者情感的
影响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1)从对母亲的描写中找出最令自己感动的一个段
落,有感情地自由朗读。
(2)教师配乐示范朗读一段。
(3)学生展示:配乐朗读。
2.体味摹写
在对母亲的语言描写中仅有一句话:“出去活动活
动,去地坛看看书,我说这挺好。”即使这句话也有着欲
说还休的深意,更多时候,母亲都是默默地、一声不响地
帮儿子。无言不是无情,她无言的背后有着太多太多要说
的话,现在我们就把她要说的心里话写出来吧。
(1)请仔细阅读课文的第二部分,填写下面内容。
在我—————————————的时候,她本想
说:“ —————————————。”但是她忍住了,没
有说。因为她知道:“———————————。”
要求:所写话语尽量取自原文,引号内的内容采用第
一人称。
例如:在我心情苦闷要出去的时候,她本想说:“不
要出去吧,你知道我有多担心吗?我不知道你一个人在
那荒僻的园子里整天都想些什么。”但是她忍住了,没有
说。因为她知道:“我不能因为自己的担心而阻止儿子
出去,如果让他老呆在家里结果会更糟,他会更加苦闷
的。”
(2)分角色朗读所写内容。
3.小结:是的,母亲有太多太多的话都埋藏在了心
里,包括她自己的病痛。在史铁生因失去双腿而痛苦的
时候,母亲的肝病已相当严重,常疼得整宿整宿睡不着,
可她却对儿子瞒得紧紧的,只字未提。母亲无言,无言
中却蕴含着太深厚的爱,承受着来自儿子的加了倍的痛
苦,更重要的是用行动教会了儿子怎样活。正如文中所说
“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
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
四、哲理思索
课文第二部分主要写了母亲,为什么题目是“我与
地坛”?
明确:史铁生是不幸的,又是幸运的,因为他拥有地
坛和母亲。地坛使他从绝望中看到了希望,给了他第二
次生命,所以地坛象征了母亲。“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
都有过母亲的脚印”,车辙与脚印互相交织覆盖,他的每
一次精神跋涉都不是独立完成的,都伴着母亲的精神帮
助,所以母亲就是虚化的地坛。地坛和母亲没有语言的
表白,史铁生却从中读出了内涵,汲取了力量,使自己的
精神从苦难中站立起来,对人生有了全新深刻的认识,他
是一位真正的精神巨人!
五、诉诸笔端
2010年12月31日,史铁生先生不幸逝世,这个与疾
病奋斗了一辈子的勇士曾用笔写下了无数的铮铮誓言。
篇5
徐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如何阅读名著”的问题,请大家畅所欲言,有什么问题,欢迎提出来,我们一起来解决。
刘秋花:读名著可以采取泛读和精读。但我也不太明白,还是请徐老师讲讲吧。
徐老师:好。我先来说说泛读。我们对一些名著只需了解故事梗概或故事情节时,就可以采取浏览、跳读、一目十行的扫描式阅读,或者只看目录及故事介绍等内容。
刘秋花:我明白了,那泛读好像就没有多大价值了,是吗?
周金花:不对,泛读可以拓宽我们知识的广度啥。徐老师,哪些需要精读呢。
徐老师:比如像《水浒传》《西游记》《三国演义》《红楼梦》四大名著等,我们就应该精读。因为它们可以增强我们的文化底蕴,培养我们的想象能力、社交能力、语言组织和表达能力,培养我们关心人民疾苦、热爱祖国等思想感情。
王二燕:徐老师,你讲讲如何进行精读,可以吗?
徐老师:可以。我们可以采用全景式阅读法进行精读。即先读一下名著的题目、摘要、目录或小标题,分析一下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粗略地把握其脉络。然后沿着这个脉络去细读。边读边用铅笔在书上勾画、批注、并把重要的内容在笔记本或卡片记录下来。在读的过程中,我们用“谁”、“何时”“何地”“干了什么”来理清线索。用“文章阐述了何观点”来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用“有无新的规定、提法或方略”来寻找自己需要学习的东西。最后,力求能用自己的语言把名著的内容完整、准确地复述出来。这样就达到了精读的要求。
陈圆圆:徐老师,你常说,以读可促写,那么阅读名著我们可以写些什么呢?
徐老师:这个问题提得好。我们可以写自己阅读的心得。对作者的观点,你是赞成,还是反对?这名著对你有什么影响?名著中的写作技巧,是否有些值得借鉴……
陈圆圆:哦,我明白了。那我们用什么文体呢?
徐老师:读后感、散文、记叙文、议论文、随笔、简评都可以。总之,文无定法,言志即可。以前,我说‘读可以促写’,我今天还要说,‘写也促读’。比如我们将阅读某一名著后写的文章,与别人读后写的文章、批注等进行比较,不又有了新的收获了吗?
陈圆圆:哦,明白了!
徐老师: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了,谢谢徐老师。)
够精彩吧,徐老师从“读到写”和“写到读”,给我们介绍了名著的阅读方法。相信你也一定受益不浅吧。
【阅读有感】 读懂母爱的注释――《我与地坛》
邹 林
曾经走过的路,若没有母亲的陪伴,我的世界,我的人生将是一件多么悲伤的往事。我是读着史铁生的《我与地坛》,也是读着母亲这一首永不衰竭的诗歌一路走过来的。
史铁生的母亲体谅疼爱他,并将那份永恒的爱化作默默地行动,我的母亲亦然。
两岁时就患上骨髓炎的我,是母亲背着我跑遍了中国大半个西部,整整历经四年,才从背上将我放下,然后送我入学……其中的百般滋味儿,只有真正体验过的才最清楚;但她从没对我有过半句怨言和要求我感恩的话,就像史铁生的母亲从来没对他说:“你为我想想”之类的话一样。
我病重得一天只能吃下一个鸡蛋,母亲也“学”我只吃一个鸡蛋;我开刀动手术,哭声不断,她也用哭声来安慰我:“别哭,忍一会儿就过去了!”我想手脚尽快恢复原状,他就说:“就快好了……”诸如此类,不胜枚举;然而,随着病情不断恶化,终于,医生说:“你儿子的手脚没办法了,除非锯掉!”
“不,这就是命吗?”她歇斯底里地咆哮着……向医生跪下叩首:“救救我的儿子,他的手和脚是有办法治的,要多少钱,我都可以给……”医生只是叹惜、摇头、无可奈何地走了。
母亲没有听从医生的建议,而是将我转院,继续开刀治疗;但开刀只能让病情暂时缓解,并不能得到根治。
母亲除了照顾好我以外,还要天天到街上打听好的医院,或专门买报看各大医院的特色,就这样一直坚持了三年。就像史铁生说他母亲以她的聪慧和坚韧,在那些空落的白天后的黑夜,在那不眠的黑夜后的白天,她思来想去最后准对自己说。我想我母亲肯定不止一次,两次有这样的经历。我想她一定会说:“求求上天,保佑我,帮帮我,我没有太高的要求,只要我儿子的双手双脚能保得住就好了……即使来生做牛做马,我也心甘情愿。”或许,我是在看到《我与地坛》后,我才有这样的想法,才第一次感觉到母亲的伟大与无私,才使我有了对人生的进一步思索……
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母亲在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报上看到了关于我的这种病的专治医院,如获至宝地带我前往湖北,进行了治疗,在连续三个月的住院治疗后,又回家连续用药大半年,终于保住了我的手和脚。事后,母亲总是说:“上帝在关上所有门时,往往会留下一扇窗户。”就像史铁生虽然失去了双腿,但他在文学上的成就,足以安慰他在九泉之下的母亲了!
在此之前,我没将我的母亲读懂,自从我读了史铁生的《我与地坛》。我就把史铁生的种种告诫和劝导运用在我的生活中。我现在还有机会报答我母亲――那就是,用我最好的成绩来弥补我母亲对我一生的倾情!
篇6
第二天一早我又到史铁生家。他不在,他父亲说他到地坛去了,就是《我与地坛》中的那个地坛。于是我坐着等他,当他摇着轮椅进来,一定很惊奇,怎么又看见我了?闲扯几句,我捺不住提出,再看看他的电脑,事实上是,再看看他的长篇。这其实有些过分,谁也不会喜欢正写着的东西给人看,这有些近似隐私呢。然而,史铁生是那样一个宽仁的人,而且,还是坦然的人,他顺从地打开电脑,进入写作中的长篇。我请求他再往前滚动,于是,出现了“一根大鸟的羽毛,白色的,素雅,蓬勃,仪态潇洒。我再请求向后滚动,却很快完了,他抱歉地说:就只写到这里。
追其小说究竟,情节为什么这样发生,而非那样发生,理由只是一条,那就是经验,我们共同承认的经验。而史铁生的《务虚笔记》,完全推开了这依附,徒手走在了虚构的刀刃上。
时过3年,1993年春,我在北京借了一小套单元房,排除一切干扰写小说。有一日,几个朋友一起吃晚饭,其中有史铁生,席间,只听他自语似的嘀咕一句,意思是这阵子不顺遂,两个星期就在一小节上纠缠。看上去,他依然是平和的,不过略有些心不在焉。可在他也已经够了,足够表示出内心的焦虑。我们都知道他正泡在这长篇里头,心里都为他担心,不知这长篇要折磨他到什么时候。
自从坐上轮椅,史铁生不得已削弱了他的外部活动,他渐渐进入一种冥思的生活。对这世界上的许多事物,他不是以感官接触,而是用认识,用认识接近,感受,形成自己的印象。这样,他所攫取的世界便多少具有着第二手的性质。他当然只能从概念着手。概念无论如何已是别人体验与归纳过的结论,会在他与对象之间,拉起一道屏障。他就隔着这层灰色的屏障,看这世界,这世界很难不是变形的。可是,变形就变形,谁敢说谁的世界完全写实?谁的感官接触不发生误差,可完全反映对象?
篇7
2、 这世界有着无限的可能性,无论局限于哪一种都会损害生命的自由。 ——史铁生
3、 我摇着车躲出去,坐在小公园安静的树林里,想:上帝为什么早早地召母亲回去呢?迷迷糊糊的,我听见回答:“她心里太苦了。上帝看她受不住了,就召她回去。”我的心得到一点安慰,睁开眼睛,看见风正在树林里吹过。 ——史铁生 《合欢树》
4、 一个失去差别的世界将是一潭死水,是一块没有感觉没有肥力的沙漠 。——史铁生
篇8
早些年读《我与地坛》时,看作者一人静静处在四下荒弃中,寥落的行人踏碎清晨的阳光,淡风吹散地面的树影;看到作者在一片永恒宁静之间用利刃将生命剖析得鲜血淋漓。他写自己“没事总爱到那里看看”,或是坐在树底发一下午的呆,又或是拿起树枝扫拨地上的蚂蚁,而地坛像是特地为作者准备了一切,于是作者在某日余晖夕照中踏进了地坛为他准备的一切。在那里思悟了死,又选择了生。地坛是作者所有过往的见证,是所有不舍的相依。只有再那里,才能找到所有的时光,已逝故人所有的怀念与爱。
于是,幼小的我歆羡不已,那样有趣的园子在我看来会比庄严的天坛好玩得多。于是,我梦想某天也可以拥有这样的地方,这样就可以不必再在狭小的菜田里无聊地玩着野草。
事实上,现在的我才明白我独到的地坛是史铁生的地坛,并不是那个现实中的地坛。若我见到它,必定也只会觉得那是个普通的地方,因为所有的美好:叶上的金光,盘飞的蜜蜂,盛放的花朵,只存在于史铁生的笔下。只属于他一人的精神世界,它们构筑的是他自己的精神园,只此无二。
之后,读到德国的克莱里曼的诗。他写:“世界如此广阔,因此语言将我们放逐。深夜,我们泛舟湖上,让天空作赋。”而纪伯伦的“灵与肉”的观点也直到这句话被读后才开始理解。我们被放逐世间,如歌似谜,升入天空的歌与沉如地下的谜是人的两种属性,正如我们庸碌于常,在一日工作结束后,所梦的必是魂牵梦萦的地方。它让我们得以休憩,得以完整,得以灵肉相合,不至于会一片片剥碎、零乱。
西藏是所有人朝圣地般的存在,强烈的日光,天际的雪山,让凡俗之人洗去灵魂中的罪恶感。它是每一个人的西藏,它是他们唯一的皈依,它是不同的、独一无二的。它的存在不可言说,因为它被任何的个人情感揉捏好后储藏在人们的行囊里,每一个行囊里是每一个人的西藏。正如莘莘学子的梦想,是掺杂了臆想之后的远方,都在远方,每一个远方都不一样,之于自己的远方,是唯一的远方,正如地坛之于史铁生。
重回故里,发现孩提时的菜田早已被开垦。碧绿的菜畦,斜长在细长田径边的蒲公英全部消失,像是从来不存在。但是我知道,它们存在于我的记忆中,我过去所有的时光里,并且永远不会褪色,鲜活如初。那些高大树木遮蔽的烈阳,被枝叶覆盖如画上花纹的晴空,压弯树枝后簌簌落下的冬雪,秋季里盘转粗壮的虬枝,它们在我和幼时的玩伴记忆中是一样的,但它们是揉合了我所有童年过往后唯一的、无法割舍的乐园。
篇9
2004年的夏天,我因患肾病综合征去北京宣武医院求医。在医院作了各项检查后,我打算去朝阳区东四环东八里庄的舅舅家落脚。由于在医院空腹抽了血,出来时我感到有些心慌,只好在肾病科外走廊的椅子上稍事休息。刚坐了一会儿,我就看见一位女士推着一辆轮椅车从肾病科里出来,车上坐着一位中年男人,他戴着眼镜,面容虽清瘦,却显得很睿智。
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这男人让我觉得很面熟,突然脑海里闪过一位著名作家的形象,我走到轮椅旁激动地问:“您是史铁生老师吧!我读过您的《命若琴弦》《务虚笔记》。”他点点头表示默认。
史铁生怎么也来看肾病呢?当我提出这个问题后方觉自己的唐突,这涉及个人隐私啊。史铁生却大度地说:“我的肾脏萎缩,每周要来医院做两到三次肾脏透析。”继而他又幽默地笑笑说:“我的发动机和轮子都坏了,维持身体运行很累呀!”
当史铁生得知我要去东八里庄舅舅家落脚时,他说:“我也要回东八里庄的临时住所,你就坐我的顺风车去吧!”史铁生腿部不便,我本不想再给他添麻烦,但看他一脸的真诚,不像是客气话,就答应了。
我们在路上拦了一辆出租车,我主动要把史铁生抱进车里,他坚决地拒绝了。史铁生努力抓着车门,靠臂力把自己一点点挪进车厢里。
在车里,史铁生随意地和我聊天,他谈足球、谈旅游、谈美食,唯独没有谈文学。他是一个淡定的人,艰难地从生存的窄缝里走出来,带着豁然开朗的从容,他并不避讳自己的残疾,史铁生对我说:“残疾其实并不是缺少什么,只是不能实现罢了。”
史铁生一直让出租车司机把我送到舅舅家住的小区的大门口,临下车时我对他说:“我上中学时就读过您的《我与地坛》,直到现在还深深地打动着我,像我这样受病痛折磨的人由此得到了很大的慰藉。您早已是我人生的导师。”他只是淡淡地笑了笑,那辆出租车就开走了。
史铁生的一生都在与病魔作斗争,陪伴他的只有他热爱的文学和赖以为生的写作。
篇10
一、《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以抒情散文的笔法,通过老知青对插队生活的回忆,真实鲜活、自然贴切地描绘了革命根据地陕北黄土高原的风貌,为读者展示了陕北人民的朴实、忠厚、积极乐观的性格,以激发人们认真地思考人生,思考社会。
二、《命若琴弦》这部书里,史铁生用残缺的身体,说出了最为健全而丰满的思想。他体验到的是生命的苦难,表达出的却是存在的明朗和欢乐。他睿智的言辞,照亮的反而是我们日益幽暗的内心。
三、史铁生的作品此外还有《务虚笔记》《我与地坛》《病隙碎笔》等。
(来源:文章屋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