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时间范文
时间:2023-03-22 08:39:3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追逐时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第一次演金刚狼时,他30岁出头,迎来了自己的第一个孩子,现在他的大儿子已经15岁,他也即将迎来第46个生日。如今,他早已把金刚狼当作自己人生的一部分,他也被中国观众亲切地称为“狼叔”。然而,在拍摄《雷凌》以后,休・杰克曼正准备给自己取个中文名,就叫“雷凌”。为什么会自称“雷凌”而非“金刚狼”?雷凌对休・杰克曼来说到底意味着什么?
“我还不想和金刚狼告别,我不知道和金刚狼说再见是什么时候,这一天迟早会来,但在这之前,我不会放弃。”在《X战警:逆转未来》中,休・杰克曼浑身肌肉、血管爆出的帅气形象让观众血脉贲张,丝毫不像年近半百的身体,那一身完美的肌肉成为休・杰克曼骄傲的“制服”。
没有人知道,为了每一次金刚狼的完美亮相,休・杰克曼付出了太多的努力。“我不断想象着这部电影里的金刚狼,要变得精瘦,要更加强壮,要血管爆出,满心期待着观众看到银幕上的成果之后,发出‘哇’的赞叹。”休・ 杰克曼告诉记者,他每天在健身房训练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为了不影响拍摄进度,训练一般安排在凌晨4点。为了最大限度降低体脂,他甚至连续一个月都坚持每天花5分钟待在冷库里,这相当于人类耐受力的极限。
电影中的超级英雄永远年轻,扮演他们的演员则可能老去,这是看起来非常忧伤的一个命题,但休・杰克曼却保持乐观心态与不妥协的劲头。“十几年了,我对这个人物的理解越来越深入,越演越有感觉,每次都能看到人物不同的侧面。”休・杰克曼笑称,只要金刚狼还能挖掘新的角度,而他没被“炒鱿鱼”,他就会继续演下去。
休・杰克曼目前在好莱坞可谓最当红的一线明星,正是14年前轰动一时的《X战警》将他推入了好莱坞一线男演员队列。除了《X战警》系列电影中金刚狼的出彩表演,休・杰克曼在魔幻题材电影《范海辛》、伍迪・艾伦电影《独家新闻》、克里斯托弗・诺兰的《致命魔术》、音乐剧电影《悲惨世界》中的精彩表现,也一次次地向好莱坞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一往无前“狼叔”的英雄梦
在聚光灯下,休杰克曼是英雄的化身,有鲜花环绕、掌声不绝,但隐藏在那坚毅的面孔背后,那一段段不妥协的经历更令人心怀敬意。休・杰克曼8岁那年,母亲毫无征兆地离开了家庭,独自远走他乡,休・杰克曼和他的4个兄弟姐妹只能与父亲相依为命。兄弟的欺凌、对母亲的思念以及对未来的迷茫一起裹挟着他,在迈向青春的洪流中挣扎。休・杰克曼做过加油站的轮班员工,扮过生日派对上讨小孩欢心的小丑,甚至住过价格低廉的地下室,但他对命运的安排向来是毫不妥协的态度。
“我希望把握自己人生的方向,就像《雷凌》里我的好“搭档”――雷凌的理念一样,即使遇到困难,也不妥协。”休・杰克曼亦是如此对抗命运,他热衷于挑战自己,喜欢打破规则的,“我小时候就想当英雄,孩提时代经常在操场上扮演超人,这个英雄梦就从未成年做到了成年”。当然,休・杰克曼现在的梦想并非成为超人,他只是在不停地挑战自我与追逐梦想。每一天残酷的训练,都是为了更好的自己在努力。
篇2
【关键词】建筑施工 高空坠落 时空分析
前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的发展呈不断上升趋势,这为国民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助力,成为越来越重要的产业,然而,站在全面性的角度分析,建筑业的发展在为国家发展带来益处的同时,也存在隐患,建筑施工事故就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其中的高空坠落危险更是越来越受到瞩目。接下来,本文将通过论述高空坠物危险的原因,对建筑施工高空坠落危险进行时空分析,并提出几点减少高空坠物事故及危害的措施和方法。
一、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是百年大计,它不仅关系到施工单位和企业的经济利益,其质量和水平更是决定施工人员的安全乃至建筑使用人员的安全的决定因素,与人们的生活生产紧密相连,关系到社会效益的实现,因此各方对建筑施工管理投入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关系到工程施工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一旦出现闪失,就会造成不同程度的、不可挽回的工程事故,因此,在实际的施工过程当中,应当努力实现安全管理,优化安全管理体制,力求做到施工的安全和文明。要实现安全管理,首先要制定安全的生产制度,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意识。在施工过程中制定明确的安全规章和违章处理办法,建立安全检查小组,对安全施工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定期对施工人员进行简单的安全意识培训,提高施工过程中全体人员的安全生产的意识。其次要将安全生产投资落实到实处,保证安全方面的资金,做好施工现场的各种防护工作,施工防护以及各种保障施工安全的设施都要按照国家或地方的标准和规定严格予以落实。
二、发生高空坠落事故的原因
高空坠落事故的发生可以分为主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原因,下面我们分别从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来做具体论述:
第一,从主观方面方面来说,是由人为因素引起的。它又可以细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存在违规指挥、违规操作、违反工作纪律的现象和操作失误行为。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无论是指派无登高架设作业操作资格的工作人员从事登高架设作业,未经现场安全人员同意擅自拆除安全防护设施,不按规定的通道上下进入作业面,还是不具备高处作业资格或条件的人员擅自从事高处作业,都严重的违反了安全管理制度,极容易酿成高空坠落事故,除此,操作失误也是人为高空坠落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包括注意力不集中、临边作业时踩空、踩滑、在转移作业地点时没有及时系好安全带或安全带系挂不牢,这类原因导致的高空坠落事故不在少数。第二种情况是管理不到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和监督工作不到位,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为淡薄。
第二,从客观方面来说,主要是由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的影响引起的。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包括高处作业的安全防护设施的材质强度不够、安全防护设施不合格以及劳动防护用品缺陷三方面,比如高空作业的防护栏年久失修,失去防护的实质作用,施工人员配戴的安全帽、安全绳等用具不达标,容易损坏,不能保障施工人员的基本安全等等。
三、建筑施工高空坠落危险的时空分析
从前文论述中,我们已经认识到高空坠物事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由人的违规、失误操作的主观因素和物的不安全状态和环境影响的客观因素引起的,通过进一步分析,便不难发现,二者并不总是独自发生的,有时候会互相影响,人的违规操作可能会导致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不安全状态也可能会影响人的安危。而这些导致的高空坠落危险具有时间和空间上的独特属性。接下来,我们就分别从时间和空间上进行分析。
1、高空坠落的时间分析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危险源具有时间上的连续性,它不是在一瞬间发生和结束,而是会存续不确定的一段时间,宽泛的来讲,人的违规、失误操作以及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存在期间,大致与危险隐患存在的期间重合,前者与后者之间存在着因果联系,发生的时间范畴基本一致。因此,分析危险存续的时间,可以从抽象走向实际,从分析人的违规操作和物的安全状态存续的时间入手,将高空坠落危险的存在表现的更为直观。因此,在对高空坠物的危险进行模型建立时,就需要充分考虑高空坠落产生的基本规律,通过分析人的违规操作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持续的时间,得出高空坠落危险性持续的时间,这也是建立限制危险存续期间模型的重要条件。
2、高空坠落的空间分析
除了具有时间上的独特属性,高空坠落危险也具有空间上的属性。简单的说,危险的发生会影响一定的空间范围,能够将危险能量在这个空间内完全释放出来。首先,高空坠落的物体会途径相应的空间范围,这个空间范围内可能正包含施工人员正在实施施工任务和作业的范围,当高空坠物不预期的坠落,而空间中的施工人员并没有做或没有做足安全防护措施,就可能遭受不可估量的危险和伤害。其实,应当明确的是,高空坠落发生的危险范围与施工人员作业的范围并不是一致的。工作人员施工的空间范围具有一定的固定性和具体性,而高空坠落发生的空间是随机的,它受多方面的因素影响,影响的空间也是不确定的。,通过时空分析,我们应该了解到,在建立高空坠落危险源分析模型时,要全面考虑到高空坠落危险发生的规律和性质,努力将分析模型建立的更完善更具合理性和可信度。
四、建筑工程高空坠落危险的防范措施
1、优化安全管理制度,落实安全责任
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应当首先从制度层面上做出严格的规范和限制,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为安全管理提供强大的理论基础和依据。在施工过程中,做到无论是管理人员的指挥、决策,还是施工人员的实际操作,都有章可循,实现按章操作、违章必究。还要落实安全生产的责任制,明确管理层的指挥责任,施工人员的作业责任,使建筑工程的每一个工作人员都能更加清楚的了解到自己的任务,从而在工作中有更加具体的目标,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
2、加强安全生产教育,提高安全意识
加强安全教育,调高安全意识是一项必要的工作,对防范高空坠物危险的发生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安全意识的提高会相应降低高空坠物事故的发生概率。应该定期对工程施工中的人员,包括管理者和施工人员进行安全培训,言明高空坠物和其他违规操作的危险性,提起他们对安全问题的高度重视。还应当张贴有关危险防范措施海报,宣传安全知识。
3、加强安全防护设施建设,保障施工安全
高空作业施工现场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完善和可靠,直接决定了施工程度的安全程度,因此,应当重视防护栏的安装,在以下场所,必须安装防护栏:还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没有外架防护措施的屋面周边、框架楼层周边、上下跑道以及斜道两侧边、楼梯口与梯段边等等,而且防护栏的安装必须符合国家规范。除此,施工人员的防护工具也应当采用高品质的商品,为施工安全提供保障,减少高空坠落带来危险和损害。
小结
综上所述,建筑业整体虽然处于良好的上升的发展态势,但建筑施工中的安全隐患也应得到充分的重视,切不可在在建设工程中因追求工程的建设周期而忽视了安全防护措施的设置,而是应当将施工安全摆在至关重要的位置,切断高空坠落的危险源,实现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和人民财产及人身安全的社会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张军. 建筑施工危险源安全评价及管理的方法研究[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07.
篇3
【关键字】建筑施工;高空防坠;思考
一、出现坠落事件的原因
(一)防护设备不齐全
进行高空作业时,应该具备个人防护用品,建筑企业要保障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因此,向施工人员提供的设备应该结合施工条件,应该在分析施工危险性的基础上再配备防护设备。众所周知,每个施工工程的施工差异比较大,施工安全系数也不尽相同。那些时常进行起重设备的安装工以及架子工,他们从事的都是高空作业,这些人员一定要佩戴安全帽。根据最新资讯发现,我国出现高空坠落的工种中不包含木工、泥工以及普通工,这些工种出现比例为:20.7%、15.3%以及9.8%,因为是不属于高空作业工种。因此,在进行发放个人防护用品时,普遍出现不发放安全带。
(二)高空作业人员忽视执证上岗
一直以来,我国进行的高空作业,这些人员主要使用的是登高架进行施工,这些架子主要有提升井架、架子工以使用高空空掉的形式开展工作,危险性非常大。高空作业要求,这些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然而在实际施工中,大量的施工人员没有得到培训,这些人员没有完备的系统知识。导致在施工中,出现大量的安全事件,使得建筑企业社会形象下降。
二、建筑施工防坠措施实施对策
(一)编制出高质量的防坠方案
施工总工程师应该结合施工情况,了解分包单位人员素质,综合考虑编制方案。编制出的方案应该有针对性,能够在施工中发挥出实效。防坠方案应该综合考虑施工影响因素,特别是在每个施工阶段出现可坠物的方式以及类型,可坠物造成的危害等等。根据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最终的结果制定出地面、高空立体式的防坠措施,降低施工工程出现坠落事件。不论是哪种类型的可坠物,都应该将防范放置首位,在每个施工阶段做好现场分析工作,对那些时常出现坠落的施工阶段进行深入研究。尤其是那些大型的可坠物,这样能够避免对地面防范设施完备,而高空防范措施缺乏事件出现。降低施工经济支出,保障施工质量。有些坠落伤害事故可以通过监管形势加以控制,降低施工坠落伤害事故出现。然而,在施工中因为客观原因存在,使得有些监管工作无法落到实处。举个例子,有些高层建筑,施工面积比较小,而且施工条件比较苛刻,大量的监管人员无法到达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应该将这些位置定位主要防护地,加强对这些区域进行管理,着重突出重点区域。
(二)设置防护设施
从防护经验上看,防治应该选择封闭性的形式进行防护,该方式的使用应该充分结合实际工程确立防护设施。一般而言,应该在外爬、外脚手架相关设施外侧架设起封闭性的防护设施,选择安全立网封闭式进行防护,会取得良好的效果。一些临边位置使用也可以使用安全立网进行防护,在防护时应该注意几点。
第一,所有的临边应该先设立起防护栏杆,在防护栏杆设立完备之后,在挂设上安全立网。第二,在进行防护时,不能将架网框架充当防护栏杆使用,这无法发挥出防护作用,还会降低防护质量。第三,控制好接口位置,在安全立网下口位置同楼道间的缝隙不能超过10cm。第四,设立起的防护栏杆,应该标志上红白两种颜色,提醒人们禁止进行越过或者拆除。
(三)无防护和半防护的建筑物
施工过程中会限制防护工作开展,当无法进行全封闭防护时,应该基于施工安全基础上,在每个随层网每延生10m的地方便加上一道安全平网,而且是属于悬挑型的安全平网。实际做法是在2层楼开始进行架设,使用悬挑安全平网进行维护。并且将其作为首层网,根据楼层上升进度,每隔10米,便需要架设一道防护网,如果该建筑施工条件有限,应该在加入安全网的基础上,还需要加入一个随层网。该随层网适当的选用悬挑类型的安全平网,另外还可以使用安全立网类型的防护网。施工工程设置起安全立网时,应该保障网面高出作业层面1.2米以上,这样才能保障施工顺利进行和开展。相对于那些钢结构的吊装,一般都不能使用悬挑类型的安全平网进行封闭架设,而且在施工阶段该防护措施无法发挥作用。因此,在进行设置时,要根据具体的施工要求开展防护措施,严格遵守防坠条例,保障防护工作顺利进行。防坠措施应该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吊物、构件、施工工具,还有一些保险钩、牵绳以及保险绳等等,这些设备在开展施工时,应该保障安全系数。保障每个设备放置位置,在运行时不会出现坠落事件。保障每位临边施工人员,他们拥有安全的作业环境,让这些防护体系变成了“生命绳”。进行安全管理区位划分时,应该将临边防护区域纳入高危险区域。设置好相应的警戒,清除施工场地出现的可坠物,施工人员要根据相关要求,系上安全带。保障安全施工,保障不会出现坠人坠物事件。
(四)悬挑安全平网的设置应符合安全要求
施工确定使用悬挑安全平网时,应该充分考虑该网整体质量,把质量得不到保障的抽掉网筋绳以及立网充当安全网使用。高空作业的危险性比较强,如果防护设备质量差,将直接影响施工制度。架设时,应该每根筋绳和系绳是否在同一个支架上,而且该支架接起的防护间距是否在75cm之内。还需要保障周边支架能够贴紧。另外,还需注意安全网不能充当支架构件,架起的网面它的绷紧度不能过大。应该适度的呈现出“U”形状,而且同地面的夹角应该形成15度,保障外高里低。这样架起的安全平网才能保障施工人员在进行高空作业时,降低坠落事件出现。
结束语
建筑施工中出现坠落事件,可能性比较多。在施工中如果一味的使用相关标准,局限的将施工场地封闭起来,不灵活的转变管理模式,不寻找施工出现根源,这将无法保障高空防坠事件不再发生。因此,施工队伍要不断的改进安全管理模式,提高施工人员自我保护意识,在施工中降低坠落事件出现。
参考文献
[1]白伟岑.两种高空防坠落装置轨道设计可靠性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年10期
[2]宋前雨.线路杆塔高空防坠落装置的研究与应用[J].中国西部科技,2011年22期
篇4
统治灵异世界的神
『膜拜死者的习俗源自於印度,但是在埃及,却将之发挥到最高极限,最早的埃及人相信:只有王室成员和陪葬的伴侣才有享受永生的特权,後来他们渐渐的民主了──先是贵族和宫廷的大臣,後来所有的所谓的『好人,都获准通过永生的门槛。
但不可思议的是,尽管埃及人是如此的沉迷於永生,但是他们一直没有产生出任何世界性的宗教来,不过他们也会牵强附会的捏造出几位神只,来证明他们把『世俗生活当作是为『来生而作准备的看法,是有其道理的。比如说,古埃及人最崇拜一位名叫欧色里斯的神,众人咸信祂不但统治死人的世界,更是埃及所有法老之父。
由於埃及人太过於相信这种对死者的顶礼膜拜,於是他们便慷慨的把全埃及最富庶最肥沃的尼罗河谷奉献给死者作为安息的圣地。
对盗墓者的狠毒咒语
埃及人相信除非一个人的躯体能够完整无缺的保留在他生前所居住的地方,否则他的灵魂就不能进入欧色里斯辖下的福地。因此,屍体的保存、防腐,以及陵墓的不受侵犯便成了埃及人最重视的大事。而劫掠陵墓中的陪葬宝物以及把木乃伊从棺柩中移走就成了极端亵渎神明而永不为神所饶恕的罪恶。因此在每次封墓时所举行的神圣庄严的仪式中,古埃及教士们都会布下对盗墓者极端狠毒的诅咒,这些用古老象形文字所刻成的咒语在墓室的墙上比比皆是。
由於埃及人对这一套是如此的重视,难怪我们会常常听到一些有关埃及的鬼故事了,无论如何,把鬼魂的『现身,解释为由於他们的坟墓遭受到蹂躏,不能获得永生,而在入土後的数千年的现代来到人间复仇,那也就十分说得过去的了。
那些铭刻在墓室墙上的咒语通常是这些鬼故事的来源,因为它们被认为蕴藏着神奇的力量,古代的埃及人只肯相信写下来的文字,因此这种咒语咸信具有特别可靠的力量。
豪华陵墓里的魔力
公元前十四世纪的中旬,在法老杜唐卡门富丽堂皇的葬礼中,同样的有许多的恶毒的诅咒被刻了下来,这位在埃及历史上无足轻重的统治者死的时候才十八岁,他是阿肯那顿法老的继承者,也是这位埃及史上相当有名的法老的女婿。
一直到二十世纪的现在,人们对於杜唐卡门王的陵墓的豪华以及他岳父在宗教上沉迷之深还是十分的惊讶,因为层出不穷的故事证明这些尼罗河畔古老的咒语有着惊人而且影响深远的魔力。
阿肯那顿王背叛了所有的埃及的古老神明──包括最神圣的欧色里斯神在内。而他自创了太阳神阿顿,并废弃了礼拜埃及古老诸神的底比斯城──一所原是庄严宏丽人口众多的大城。他把全国信仰的中心迁移到位於赫摩波里斯平原的爱尔爱摩那城,在那里,他为太阳神阿顿建立了辉煌庞大的神殿。
然而普通一般崇拜旧神的老百姓们却不甚情愿放弃相传已久的信仰。年高德劭的教士们虽然被强迫的剥夺了说话的权利,但是仍然在暗地里无情的反抗这位他们心目中的『异教徒法老王。
改革宗教带来许多麻烦
即使如此,还是有许多人推崇阿肯那顿法老是位有远见的先知,他已经预言了一神教的兴旺。他是个有魄力有才识的人,他能够脱离年老教士们的控制而破除繁文缛节的多神崇拜。阿肯那顿王的王后是以美貌闻名的妮费蒂蒂。阿肯那顿王没有王储,只有六个女儿,她们经常陪伴父王出现在亚玛娜的祭神大典中。由於阿肯那顿王过於耽迷於宗教的改革问题而疏忽了国家大事,竟为黑泰特游牧民族击溃於叙利亚,当时他还正在撰诗颂赞太阳神呢!
在这之前,阿肯那顿王在埃及本土就已经树立了为数可观的敌人,几乎已经到了四面楚歌的窘境,因此他把长女许配给一位他所宠爱的年轻贵族杜唐卡门,想藉此来缓和敌对的情势,他甚至於指定杜唐卡门为共同摄政王,当时杜唐卡门才十二岁。
阿肯那顿除了在政务上有纠纷外,他的家庭更是闹得鸡犬不宁。很显然的皇后妮费蒂蒂渐渐失宠,因为後人发现在亚玛娜的许多家系碑石上,她的名字被挖去了。不过据判断,这可能还是因宗教信仰而引起的家庭纠纷。下面所说的故事正可以支持这个看法。
切除了女儿的右手
首先是阿肯那顿王的一个女儿开始在信仰问题上剧烈的反对她的父王,於是阿肯那顿王便以非常骇人的残酷手段对付自己的女儿。他遣人奸杀了她,他的宠信教士们更切除了她的右手,并秘密的将之埋藏在尼罗河畔的帝王谷里。因为她既然在心中归属於古老的信仰,那麽按她自己的说法,像她这样以不完整的身体埋葬,她必不可能进入欧色里斯的福地了。
阿肯那顿王并未能终享天年,他在三十岁那年,也就是他登基後的第十年时便驾崩了。他的女婿杜唐卡门继承了王位。在位六年後,他便动工兴建了那座因豪华而闻名全世界的陵墓。这时候,他小姨子的手仍旧埋藏在帝王谷某处隐蔽的地方,而且还蒙了教士们狠毒的诅咒:她的右手将永远不能与她的身体结合,她也将因此而永远为天国所放逐。
很显然的,这位金枝玉叶的公主,有三千年之久被排除在欧色里斯的大之外,但是她那长时期的熬守终於获得了补偿,虽然说起来非常令人难以想像,却非常耸人听闻。
神怪论者的礼物
这个故事是由海门伯爵说出来的,他是个着名的神怪论者。在一八九零年左右,他在埃及路色克和一位土着酋长成了挚友。这位酋长突然罹染霍乱,若不是海门伯爵的悉心照顾,他必已一命呜呼。於是在感激之余,这位酋长便呈现了他认为是无价之宝的一只已经木乃伊化的手。据酋长所知,这只手乃是属於那位因反对父王异教信仰而遭惨死的公主──阿肯那顿的女儿的。
海门伯爵并不在意的收下了这件礼物。他平常便对埃及古代的宗教信仰有浓厚的兴致,他笃信古埃及教士和巫师们具有现代人所梦想不到的知识和魔力。所以他向那位感恩的酋长致谢後,便把这只公主的手收入了他环游世界时所收集的各式各样的古董和宝藏里。
枯萎的右手居然流出鲜血
一九二零年,海门伯爵夫妇在英国定居,到了一九二二年时,海门伯爵突然注意到那只已经成为木乃伊有三千二百年且早已枯萎的手竟渐渐软化,而且最令他骇异的是那只手皮肤下的血管中居然有鲜血出现。
海门伯爵夫妇对这奇蹟般现象的反应还算镇静。他们并未过度的不安,因为伯爵毕竟是见多识广,何况他对神怪之学早已有充分的认识,因此他决定在万圣节的前夕亲自焚毁这只作祟的右手,为这桩怪事作个的结束。因为万圣节之夜正是所有巫怪精灵出现活动的时间,根据一些古老的传说,在这一晚,所有迷失的灵魂将从他们永远的桎梏中释放出来,回到他们应属的福地。海门伯爵对妮费蒂蒂的女儿的故事知道的很清楚,依照她对旧信仰的深切,她也应该是迷失的鬼魂之一。
突然吹起一阵狂风
海门伯爵把木乃伊手投入壁炉的火焰之中,口中喃喃地念着古埃及的死者之书的祈祷文。就在那一刻,根据他後来的描述,突然吹起一阵狂风,客厅的门砰然打开,在门口赫然站着的正是古埃及的公主。
这位妮费蒂蒂的女儿穿着非常艳丽的古埃及宫廷装束,在她的头巾上,法老王殿的守护金蛇正闪闪的发光。当她缓缓的迈步走向火焰时,站在一旁吓得发獃的海门伯爵注意到她的右手在手脕处被齐齐的截断,恰如三十二个世纪前她被残刑时般情形。
公主的鬼魂在火炉前弯下身子,过了一会,就消失不见了。目瞪口呆的海门伯爵立刻冲向壁炉,果然不出所料,那只木乃伊手已然不知所踪。
篇5
为加强在建房屋建筑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安全管理,切实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有效预防和减少高处坠落事故,按照省、市有关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结合“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要求,决定在全市开展在建房屋建筑工程现场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行动。
一、整治目标
通过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强化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落实,增强作业人员安全意识,着力解决全市在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各类高处作业中存在的专项方案不完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等突出问题,有效预防高处坠落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重点整治内容
高处作业应严格执行《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等有关规定和标准要求以及我市相关文件要求,突出以下内容的整治:
(一)抓实抓全作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
1.认真做好入场安全教育。作业人员入场前,施工总承包单位要严把入场教育关, 做到不漏一支队伍、不漏一名工人。通过管理人员授课、播放安全教育视频、安全体验等方式,认真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交底工作,让作业人员充分了解施工现场的危险部位、本工种本岗位的安全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知识。要突出做好临时招用人员入场前的安全教育工作,未经安全教育或考核合格,不得上岗。
2.严抓班前安全教育。班前安全教育要作为一项不可或缺的安全管理制度,要充分认识其重要性和有效性,教育要“讲清楚”、“听明白”、“做到位”。上班前,班组长要告知当天作业部位、作业内容的风险点和安全防范措施,认真检查作业人员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佩戴情况,并对作业人员的身体状况进行确认。项目部安全管理人员应加强对班前安全教育活动的监督,每天将班前教育情况拍视频上传至微信工作群。
3.扎实做好经常性安全教育。要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培训,完善教育培训制度,落实安全教育责任,扎实做好经常性的安全教育工作。一是有效张贴安全知识宣传挂图。施工现场主要道路两侧、宿舍区、食堂等人员密集区域要张贴安全知识宣传挂图,有条件的工地要在适当位置设置电子显示屏,循环播放安全事故警示片。二是有效落实职工夜校制度。各项目部要坚持好职工夜校创办活动,制定授课方案并组织实施,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对施工现场人员进行安全知识讲授、安全知识竞赛或网络视频培训等教育活动。三是有效开展企业安全巡讲活动。各施工总承包单位要组建由安全管理工作经验丰富、业务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参加的安全教育宣讲队,精心制作安全教育课件,对本单位所属项目现场作业人员开展巡回宣讲,提升安全教育质量。
4.积极开展建筑施工体验式教育。将体验式安全培训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施工单位安全教育培训制度,积极推广体验式安全教育培训。要充分发挥建筑施工安全和装配式建筑施工体验式教育基地的作用,鼓励企业组织人员到基地开展安全体验、培训考核、体检体测等全方位体验活动,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有条件的工地,施工单位可在施工现场建立本项目安全教育体验区,组织作业人员参与体验式教育,让作业人员体验到施工现场危险事故的发生过程和后果,并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以及紧急情况的安全对策,达到提升业务技能、提高安全意识的目的。
(二)抓严抓牢个人安全防护用品的配发和使用管理。
1.施工总承包单位统一配发。施工总承包单位是现场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统一为作业人员配发合格的安全帽、安全带、防滑鞋等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和用具。
2.全员参与管理。项目部所有管理人员均应担负相应的安全生产职责,全员参与对工人安全防护用具的检查和督促,以零容忍的态度及时纠正工人不正确佩戴或使用安全帽、安全带的行为。
3.满足特种作业需求。各单位要给塔机等特种设备的攀爬人员配备满足防坠需求的防护用品。塔机爬梯顶部要设置速差防坠器,钩锁固定于塔机底部,塔机司机、检查维护等人员攀登塔机时应将安全带固定于速差防坠器钩锁上,满足安全需求。
(三)抓紧抓细重点部位和重要环节的管控。
近年来,我市高处坠落事故主要发生于电梯井、简易作业平台、临边施工作业、钢结构施工等主要部位和环节,各单位各项目部要按照“有边必有栏、有洞必有盖、有栏无盖必有网、施工电梯必有门”的要求,在全面做好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基础上,突出做好对上述重要部位和关键环节的管理,严抓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的落实。
1.强化电梯井安全管理。一是编制专项方案,各项目部要编制电梯井防护专项施工方案,对防护形式、防护重点、设施维护、防护责任人等内容进行明确,并按方案组织实施。二是明确责任,电梯井防护设施的搭设、拆除和日常检查、监护工作应指定专人负责,并在电梯井口部位张贴监护人姓名、电话等信息。三是开展巡查,专职安全管理人员要每天对电梯井防护情况进行不少于两次的安全巡查,检查记录要留存备查。四是严防拆除,井内防护设施拆除作业时,应严格控制由高至低逐层进行,不得违规作业。
2.强化简易作业平台安全管理。一是严格使用前验收,简易作业平台应具备基础牢、架体稳、板满铺、安全带挂设方便等条件,未经验收合格不得使用。二是专门防护教育,对平台作业工人进行专门安全教育,突出强调安全帽系紧帽带,安全带全程挂设等防护细节,确保防护用品在意外发生时起到关键作用。
3.强化临边洞口处作业安全管理。一是明确安全带挂设位置,在临边洞口处砌筑抹灰、外窗安装、防腐保温等施工作业,施工单位技术人员应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明确安全带的挂设位置,并查验个人防护用品佩戴情况;二是设置警示标志,在临边洞口处作业时,要设置安全警示标志,提醒人员请勿靠近。
4.强化钢结构施工安全管理。一是钢结构施工前,施工、监理、分包等单位相关人员对安全防护设施进行逐项检查和验收,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二是技术人员要认真做好安全技术交底,详细告知作业人员登高、悬空作业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并仔细查验作业人员是否正确佩戴安全带、安全帽、防滑鞋等个人防护用品。三是高处作业过程中,应有专人负责监护,对现场安全情况进行不间断地巡查,及时制止“三违”行为。四是六级以上大风、浓雾等恶劣天气,不得进行露天登高与悬空高处作业。
三、整治步骤
此次专项整治按动员部署、自查自纠、集中整治、总结提高四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阶段(2020年10月1日-10日)。各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各施工单位要按照《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JGJ80-2016)和本方案有关要求,结合建筑施工现场高处坠落事故的特点,研究制定具体的专项整治实施方案,并做好部署和落实工作。
(二)自查自纠阶段(2020年10月11日-2021年1月31日)。各施工单位项目部要按照相关规范、技术标准和专项整治方案要求,进一步修订完善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方案和管理措施,并对照专项整治内容,组织建设、监理、劳务分包、专业分包等单位对工程现场每个单体、每个楼层、每个重要部位、每个关键环节进行全面、深入、细致、彻底的自查,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按照“三定”原则逐一落实整改措施,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建设、施工、监理等单位要填写《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整治自查表》(见附件1),一份在办公区公示、一份留存、一份报送工程所在地施工安全监督机构;施工单位分管负责人要成立检查组,对本单位所属建筑工程进行全面排查,对自查及整改情况要在单位内部通报,接受本单位从业人员监督。监理单位要认真履行安全监理职责,督促所属建筑工程相关单位扎实开展自查自纠行动,对整改不力、行动迟缓的要采取罚款、扣分或停工等有效措施,依规追究相关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三)集中整治阶段(2021年2月1日-2021年9月30日)。
在企业和项目部自查自纠的基础上,各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对本区域内建筑工程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进行拉网式大检查;11月1日-20日,青岛市安监站对各区市建筑工程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进行督查;在检查过程中,要边查边改,以检查促整改,做到检查、整改、复查闭环管理,督导相关单位制定完善各项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管理制度、形成长效管理机制,确保施工安全。检查情况要在本区市内范围内进行通报,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四)总结提高阶段(2021年10月1日-10月20日)。各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对本区域内建筑项目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行动情况进行认真分析,系统总结整治经验、取得的成效、存在的不足和问题,完善和落实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效。10月10日前,请各区市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将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行动开展情况通过金宏网报青岛市建筑施工安全监督站(联系人:王超, 电话:85062911)。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进场单位安全监督告知制度。各分包单位正式进场一周内,施工总承包单位要将劳务分包、专业承包单位审核情况报送本工程施工安全监督机构,安监人员应到现场查验各单位安全生产许可证和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的持证上岗情况,并对各专业分包单位进行安全交底,告知相关单位安全生产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二)建立完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奖励机制。施工单位应建立有奖举报制度,筹集专项奖励资金,在现场作业人员主要活动区域设立举报信箱、举报电话,公布有奖举报制度,对举报现场安全隐患的,视安全隐患的严重程度给予举报人一定的资金奖励。要参考学习中建八局“行为安全之星”、“平安班组”等经验做法,制定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开展评选“行为安全之星”、“平安班组”活动,对遵章守纪的作业人员给予一定的资金或物质奖励,逐步引导作业人员变“被动安全”为“主动安全”,规范作业人员安全行为,减少或杜绝“三违”安全问题的发生。
(三)严格执行《安全日志》制度。监理单位要严格执行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关于印发青岛市建筑工程监理企业现场安全管理日志的通知》,认真落实职责,开展安全检查,每天对操作层、地下室、各种临边洞口、各种作业平台等重点部位的高处作业情况,以及工人安全教育培训情况、个人防护用品配备使用情况等开展日常检查,认真填写《安全管理日志》、《每日安全安全旁站》、《每日安全检查》。每日安全检查和每日安全旁站情况,监理单位应于每天18点前通过微信报工程所在地建筑施工安全监督机构监督人员。
(四)大力推广高处作业新技术。
1.大力推动智慧化工地建设。坚持科技兴安的思想,积极推进智慧工地建设,鼓励施工单位建立企业和项目部两级信息化安全监控中心,将重大隐患源监控、施工人员定位、场区无线智能广播、BIM+VR体验、临近危险源智能报警、卸料平台监测报警灯等信息化管理手段应用到施工现场,提升施工现场重点部位的安全防护水平和信息化监管水平。
2.加大整体提升式脚手架的推广应用力度。鼓励施工单位加大使用整体升降脚手架的范围,提升现场高处作业安全防护水平。主体施工时,电梯内施工时,提倡使用整体提升式操作平台。
3.积极推广应用新设备。曲臂车、升降车等高处作业机械设备具有移动灵活,升降平稳,载重量大,操作方便等特点,能够实现物料举升、起重吊装和载人高空作业。在施工现场作业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积极推广使用曲臂车、升降车进行悬空作业。
五、有关要求
(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本着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高度负责任的态度,高度重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狠抓落实,确保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行动取得实效。市安监站成立以站长为组长,分管站长为副组长,各相关科室、区片负责人为组员的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市南区、市北区、李沧区范围内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工作,督导其它区市建筑工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工作。各区市也要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制,指导本区域内各企业开展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行动,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二)加强宣传培训,营造良好氛围。各企业要以本次专项整治行动为契机,以真实事故案例为典型,利用安全教育、职工业校、张贴标语等手段,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开展安全隐患有奖举报,发动广大从业人员积极参与到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整治工作中,形成人人懂安全、人人抓安全的良好氛围。
(三)严格责任落实,强化工作指导。各部门要严格落实施工安全监管责任,通过召开示范工地观摩会、举办专家专题讲座、安全监管交底等多种方式,指导施工、监理、专业承包、劳务分包等单位认真学习掌握行业规范、标准、规程,准确掌握高处作业各种安全防护设施的规范搭设方法,切实将各项预防高处坠落事故安全防护措施落到实处。
(四)加大执法力度,建立长效机制。各部门要按照“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加大监督执法工作力度,严厉查处各类高处作业违法违规行为,对检查发现施工现场存在安全隐患的工程立即责令相关单位限期整改。对存在的突出问题和重大安全隐患整改不及时、整改不到位或拒绝整改情况的,要依据《青岛市建筑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安全问题处理细则》(见附件2)和相关法律法规,给予相关单位和相关责任人严厉处罚;在专项整治期间,一个建筑工程累计受到两次及以上严肃处理的,取消该工程安全生产评优评奖的申报资格,以严格执法倒逼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力争通过本次专项整治行动的开展,实现预防高处坠落事故的安全防护设施、作业行为标准化,建立预防高处坠落事故长效管理机制,有效防范和减少高处坠落事故的发生,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附件: 1.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整治自查表
2.青岛市建筑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安全问题处理细则
附件1
预防高处坠落专项整治自查表
工程名称: 形象进度: 检查日期: 年 月 日
序号
检查内容
检查发现的问题和隐患
整改措施及复查情况
1
项目经理、项目总监、安全员到岗履职情况
2
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编制情况
3
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安全技术交底、班前安全教育等开展情况
4
各类作业平台、卸料平台等设施搭设、验收情况
“四口及五临边”防护情况
安全帽、安全网、安全带、安全绳的质量、配备、佩戴或设置情况,悬空作业是否设置牢固、可靠的安全平网
高处作业时,监护人员到位、履职情况
悬空作业、攀登作业防护情况
塔机、施工升降机管理情况
各类脚手架、吊篮管理情况
注:检查情况、现场安全隐患及整改情况照片应附于本表格后并作相应的文字说明。
建设单位: 施工单位: 监理单位:
附件2
青岛市建筑施工现场高处作业安全问题处理细则
序号
类别
违反标准认定条件
处理规定(青岛市建筑市场主体信用考核扣分)
建设单位(分)
施工单位(分)
监理单位
(分)
劳务单位
(分)
1
安全帽
(1)施工现场高处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帽的;
(2)安全帽2顶以上不符合要求。
5
3
3
5
2
安全网
(1)在建工程外脚手架架体外侧未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全封闭;
(2)安全平网未设置或设置不规范的;
(3)安全网质量不符合要求。
5
5
3
5
3
安全带
(1)高处作业人员未按规定系挂安全带;
(2)安全带质量不符合要求。
5
3
3
5
4
临边防护
(1)临边防护设施的构造、强度不符合规范要求;
(2)作业面边沿无临边防护。
5
3
3
5
5
洞口防护
(1)有2处以上孔、洞未采取防护措施或防护不符合要求的;
(2)电梯井内未按每隔两层且不大于10m设置安全平网或每层搭设硬防护的。
5
3
3
5
6
施工电梯、物料提升机通道口防护
(1)楼层通道两侧未进行封闭;
(2)防护门未关闭或设置不符合要求。
5
3
3
5
7
攀登作业
(1)移动式梯子的梯脚底部垫高使用;
(2)折梯未使用可靠拉撑装置;
(3)梯子的材质或制作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
5
3
3
5
8
悬空作业
(1)悬空作业处未设置防护栏杆或其他可靠的安全设施;
(2)悬空作业人员未系安全带。
5
3
3
5
9
塔机
(1)塔机爬梯未设置速差防坠器;
(2)塔机底部未设置防护围栏;
(3)塔机未设置防攀爬装置。
5
3
3
5
其他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未编制专项方案或需论证的未组织专家论证。
5
5
3
5
未按规定开展安全检查的。
5
5
3
5
特种作业人员未持证上岗。
5
5
3
5
未认真履行职责,对各类安全隐患未及时发现或未进行有效整改的。
5
5
5
5
未编制预防高处坠落事故专项方案和安全技术措施的。
5
3
3
5
卸料平台等设施搭设不符合要求的。
5
3
3
5
未定期组织高处作业设施验收。
5
3
3
5
未组织高处作业培训教育、未开展班前安全教育活动。
2
5
篇6
[关键词]机会平等 背景公平 程序公平 风险公平
一、导论
过去30年里,虽然在多数民主国家的公民中仍广泛流行着机会平等观念,但在致力于平等正义理论的哲学家和那些呼唤法律变革、推动社会政策发展的人们中间,视机会平等为平等社会的目标的观点已被边缘化,且往往遭到明确拒绝。机会平等有什么错吗?在平等主义者中,有两种强有力的批评深具影响。第一种批评认为,机会平等只是一种形式平等的理想,它对真正或实质的平等的承诺是空洞的。作为立法和法律原则的机会平等一般只针对歧视行为,它在这样的前提下发挥作用,即人与人之间除了歧视没有差别。问题是,人与人之间在种族界线、阶层、性别或其他方面确实存在着真正的实质性不平等,而机会平等在实践中对这些真实的不平等似乎视而不见。第二种批评坚持机会平等是有缺陷的,正如托马斯·内格尔(Thomas Nagel)所说,它“让出身和才能这类无关道德的(自然的)偶然性发挥了太大的影响”。由于在分配稀缺资源、利益与负担的过程中承认这种自然影响的存在,机会平等被指责为依赖于和夸大了自然的不平等。
我在这里的讨论有助于修复作为平等主义正义的一种重要解释的机会平等观念。哲学家对机会平等重新发生兴趣,主要是为了回应对下述问题的关切,即对平等的追求忽视了个体责任的重要性。而平等主义正义的辩护者们最近则一直在关注各种不同的分配平等理论如何容纳这一道德常识,即一个人所享有的社会稀缺资源应当部分地取决于他或她的个人选择。一些有影响的平等主义者,特别是理查德·阿尼森(Richard Arneson)和约翰·罗默(John Roemer),结合某种个人责任概念提出了若干机会平等理论。譬如,阿尼森说:“一种机会分配的标准应该容纳这一点,即最终的结果正好决定于由个体负责的个人选择。”与此类似,罗默声称:“社会在机会平等政策下应向其成员提供平等的机遇;但个人对通过努力将这种机遇转变为实际的利益负有责任。”虽然我同意多数平等主义者的观点,即个人责任应在任何公平分担利益与社会生活负担的陈述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但我质疑这种——平等主义的或其他类型的——方法对待个人责任过于简单和直率,无论是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因此,我质疑主张与责任相关联的对机会平等的辩护,而我要陈述的另一种观点就是,挽救平等主义的机会平等要看它在公民社会的多种制度与实践中规范地调控流行的不平等的独特能力。
二、三维模式概述
平等机会的三维模式作为一种调控的理想,其核心是竞争程序的公平使用,以保证平等分配某些稀缺资源或利益。如同多数游戏一样,竞争程序意味着有赢者和输者,赢者取得资源或利益,输者则要么全无,要么所得极为有限。有关机会平等主要是竞争的一种规制性理想的主张,意味着某些利益与资源——例如医疗保险、初等教育与中等教育——不应该通过满足我这里所陈述的机会平等规则的程序来分配。虽然机会平等的竞争性维度有时没有得到重视,但在我看来,机会平等概念突出的优点就在于它能够精确地适用于分配的竞争性机制。尽管机会平等的非竞争性模式并非是难以想象的,但公平竞争的平等机会模式至少作为一种平等主义的正义形式,呈现出最为有力和最为合理的希望。
当我们高度关注机会平等的竞争性一面时,会发现机会平等具有三个紧密相联的特征,这一点令人瞩目。第一个特征涉及主要从程序和规则上来思考平等主义的正义。这里重要的是对正义的诉求,它通常以规则和程序的形式表达出来。第二个特征是机会平等并不预设结果或输赢。打个恰当的比方,让我们看看有关游戏规则的描述,如足球,没人能说这些规则抓住了游戏的全部理念,但它们确实体现了其中的某一方面。规则的重要性是,当游戏开始后,胜者就是这些规则作用的结果。因此,竞争性机会平等之下的竞争规则,是作为平等主义正义理论的任何机会平等模式最重要的核心。第三个特征是机会平等原则上是调控某些竞争类型的一个规范准则。
一个机会平等的竞争模型的规则和程序该如何组成?主要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方法是考量前景的机会平等,它坚持两人之中的每一方都有同样的可能性或是同等得到这一机会的可能性。另一种方法是在同一水平领域来展开竞争的机会平等,其主要观点是,机会平等要求每个人能在大致相同的起点上开始竞争。我所提出的平等机会模式就采用了这种方法。
该模式确定了对竞争予以规范性调控的三个维度,这是机会平等所需要的。这三个维度(程序公平、背景公平和风险公平)可以参照拳击比赛的例子来说明。拳击比赛典型地受特定常见规则的约束,即所谓标准拳击规则。它其中的一些规则反应了程序公平,如,不得攻击对手腰部以下部位,不得用头部撞击,终场铃声响后不得挥拳攻击等。同样,公平的比赛并不是从认定的胜者开始,相反,胜出者是根据谁被击倒或谁在比赛中被记最多点数的规则来决定的。在这个意义上,程序公平的因素一般为人所熟知。但是拳击比赛也典型地关涉到公平的另一维度。如在奥运会拳击竞赛中,拳击手按照其体重分类,并与同等级别的对手比赛。这种做法根源于这一直觉,即一场在125磅轻量级选手与200磅重量级选手之间的比赛存在某种根本的不公。假设重量级选手赢得了这场比赛,即使拳击手没有违反诸如终场响铃后不得攻击等规则,其结果仍然会被说成是不公平的。背景公映了对拳击手在体重等同等条件下进入比赛的关注。换言之,当所有竞争者处在同一水平线的竞争领域时,就实现了背景公平。公平的第三个维度关心拳击比赛中的奖金或风险是什么。例如,职业拳击的报酬是奖金分配,惯例是胜者拿75%,败者拿25%,它突出的合理性就是这样比胜者拿走全部奖金更公平。这里所描述的公平的这一维度,我称之为“风险公平”。
平等机会的三维模式对理解平等主义正义中的机会平等概念来说,是一种全新的发展。传统的机会平等观点是单维的,关注的是程序公平。上世纪60年代,一大批富有影响的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最突出的有罗尔斯和布莱恩·巴利(Brian Barry)——提出了二维的机会平等观点。这种观点不仅强调程序公平,也强调背景公平。这导致了超越单维机会平等观点的一个重大进步,因为它密切关注这一问题:机会分配部分取决于个人之间的社会一经济背景差异。二维的观点为确保背景公平而具有重要的再分配意味,它往往必须再分配某些社会的稀缺资源。二维的观点目前仍然主导着对机会平等概念的理解,而我所提出的三维的机会平等模式更彻底,因为它增加了风险公平的维度。
这三个维度的公平依据什么标准?程序公平的标准一般明确针对特定的竞争,何谓公平的程序往往与竞争中的风险是什么相联系。在许多竞争中,程序公平的基本要求并无深刻的争议,往往反映了基本共识且已日臻成熟。有时,规则或规章控制着的竞争被发现是不公平和违背程序公平的,违背程序公平最明显的就是排斥特定阶层的人参与竞争,众所周知,历史上在法律、医疗和教育等职业中有许多这样的典型事例。
风险公映了对竞争中的利益与负担进行分配的关心。这里的问题是,譬如,赢者通吃的方案是否公平。想象一下,用这种方法来安排离婚协议,我们多数人会反对,因为如此高的风险对其中一方是不公平的;让胜者得到较多利益可以接受,而当输者全无所得时,它就是不公平的。人们往往从这种角度观察劳动力竞争市场上的雇佣行为;那些得到工作的人才能拿到工资和其他额外利益。但是,一种看待从失业保险到工作福利的一系列政府计划的方式是,与其说它们将全部利益归于劳动力竞争市场上的优胜者,不如说它们是促进风险公平的机制。我的基本观点是,机会平等作为调节理念,并不意图为往往是不规则竞争之结果的特权和不平等提供正当辩护,而是作为程序与风险公平的一种规范性标准,从而可以检讨那些结构性特权和不平等。
背景公平现在也许是关心公平竞争的人最为熟悉的机会平等话题。这一公平维度关注那些可能卷入竞争的人的最初位置或背景。其基本的考量就是最初位置的结构将会影响竞争者及其竞争中的行为。从竞争的机会平等这一角度来看,由于早先存在的不平等会影响竞争过程的公平,因此就有必要对这些不平等进行微妙的矫正。
以上对风险公平和背景公平的性质的初步考察,使人想到三维模式如何应对这样一种反对意见,即所有机会平等的模式都遵循一种形式化的或空洞的平等主义标准。这种意见明确坚持反对仅考虑程序公平的单维模型,但它似乎误解了承认背景公平的二维模式,更不能理解增加了风险公平的三维模式。这两种模式都支持这一主张,即在现存社会中,对财富和其他资源实际总量的再分配需要确保对所有人真正的机会平等。
让我们看一下伯纳德·威廉姆斯(Bernard Williams)有关武士社会的著名假设,它用以说明机会平等隐含的空洞性。设想有这么一个社会,它赋予武士阶层的成员以崇高声望,但前提是,只有展示强健的体力才能成为其中的一员,但到目前为止,这一阶层都只从最富裕的家庭中吸收成员。为适应机会平等的需要,现将成员的吸纳扩大到社会所有阶层。然而,这一改变没有产生多大作用,实际上所有武士仍继续来自最富裕的家庭,因为只有他们才享有良好的营养,从而能够展示优良的体能,其余的人由于营养不足而导致体能受到损害。此例的关键在于,尽管假设中的武士社会体现了程序公平,但机会平等徒具平等主义的形式。威廉姆斯推论说:“被期望的机会平等是十分空泛的——的确,有人也许会说那并非真实的存在——除非它可以比这做得更有成效。”但背景公平的理念通过让更多穷人成为武士,不必要求机会平等更“有效”,就可以处理武士社会的情况。据我看来,武士社会的不公平并不在于武士阶层的成员构成没有反映全部社会广泛的差异性,而是成为其成员的竞争不处在同一水平,那些来自较为贫穷家庭的人远远落后于那些来自富裕家庭的人。在作为调节理念的三维模式里,假设的武士社会可替代的选择用罗尔斯的话说就是:“那些拥有同等才能和能力且有同样意愿使用它们的人,应该具有同样成功的前景,而不必考虑他们在社会体系中的初始位置,即无关乎他们出生时所在的收入阶层。”
在多数机会平等模式里,指责机会平等过于形式化的反对意见却与对法律障碍的关注联系在一起,这些机会平等理论对法律的强调揭示了这样一个前提,即法律的妨碍和羁绊是不平等的主要根源。但(它所依据的)那种前提是成问题的,社会中多数的不平等有其社会一经济结构或文化结构的根源,而不在于法律。对于这种批评路径,我所面临的主要困难在于,它诉求的是相当狭隘和过于简单化的实证主义法律概念。这一概念不同于更为宽泛的各种法律概念,后者从罗纳德·德沃金(Ronald Dworkin)富有影响的“法律即法庭上可捍卫的权利”的观点,到罗伯特·昂格尔(Roberto Unger)有关“法律规则与条文界定社会的基本制度安排”的主张,直至艾伦·哈钦森(AllanHutchinson)有关“法律是难以兑现的不确定性”的后现代立场。由于对法律概念缺乏共识,因此似乎很难令人信服地反驳任何机会平等模式,因为机会平等承认法律的重要性。
我对法律的真正兴趣不在于它在多大程度上是不平等的根源,而在于它如何才能用来矫正公民社会中的机会不平等,毕竟法律是国家用来调控竞争的主要工具。
机会平等往往与某种英才机制(meritocracy)相等同,其中个人所处的社会地位和所享受的利益完全取决于其应得。例如,罗尔斯评论道,英才机制“遵循职业对才能开放的原则,并将机会平等作为激发人们追求经济繁荣和政治统治的方式……机会平等意味着人们在追求影响力和社会地位的过程中享有同等的机会而较少运气的作用”。运用类似的推论,艾利斯·马瑞恩·扬(IrisMarion Young)指出:“今天的机会平等只是意味着没有人会被阻止参加竞争相对较少的特权职位……应得原则承认存在较少的高额回报职位与多数回报较少的既定职位之间的分工,但它断言,只有当无人因为出生或特权而接受特权职位时,这种分工才是公正的。”同样,威尔·金里卡(Will Kymlicka)解释说:“在存在机会平等的社会里,收入不平等是公平的,因为成功意味着‘应得’,它属于那些‘值得’它的人。”
我认为,机会平等与英才机制之间的紧密联系根源于一个误解,即机会平等是一种公平调节所有不同竞争类型的调节理念。英才机制是一种特定类型的竞争,其重点在于应得的理念。但并非所有的竞争都是英才机制的版本,有些竞争并不围绕应得标准来展开。至少,像在三维模型中所呈现的那样,机会平等对调控这种类型的竞争提供了一个规范的标准,而且它提供一个独立的正义标准来评估和检讨英才机制,而不是成为它的组成部分。
市场体制与机会平等之间可以找到一个相似点。市场不应与英才机制或纯粹基于应得的任何类似竞争相混淆,市场价格机制往往导致源于个人运气的分配,而不是谁应得的分配。历史上,一些强烈支持某种机会平等的人就将他们的理由与对市场经济的赞同联系到一起,最近甚至还产生了试图将市场价格机制置于平等主义的正义理论之核心的精心尝试。用平等主义正义的简要公式来说,重要的问题在于市场的作用究竟是界定什么是平等份额,还是它仅仅是获得平等份额的有用工具。
三、什么样的平等机会?
在我所构想的机会平等模式中,有一点很重要,即它强调多种平等机会(equal opportunities),而不是一种平等机会(equalopportunity)。这一变化类似于自由主义政治哲学家广泛认同的有关自由概念的变化。在20世纪50至60年代,自由主义者之间常常争论的问题是,个人究竟应该拥有一种“平等的自由权”(equal rights to liberty)还是应该享有“平等的自由”(equal liberty)。然而,在对自由主义理论基础所作的一些重大修正中,几位重要的著名自由主义者如约翰·罗尔斯和罗纳德·德沃金认为,“普遍的自由权”或“平等的自由”的观念是一种误解。关键不在于自由本身,而毋宁说在于某些基本的自由,如言论自由、宗教自由、信仰自由、结社自由和性取向自由。与其提平等自由权,不如转而捍卫对某些基本自由的平等权利。我认为机会平等概念也应作类似的转换,即从笼统的机会平等模式转向多种机会平等的模式。
理由十分简单,对机会平等概念的批判性反思已经表明,依靠这一规范性标准来调节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是错误的。例如,英国社会学家理查德·亨利·托尼(R.H.Tawney)在20世纪30年代的作品中曾写道:
机会平等确立了[向社会大众]开放的条件……在两个方面……一是市场竞争所提供的机会;二是人们竞争成功所获得的回报,还包括尽管不乏赞誉但却难以在竞争过程中完美展示的才能。准确地说,它意味着,不仅应该使通常所说的人生回报向所有人开放,而且还应该使所有人都不会承受不合理的损失;不仅杰出人物可以自由发挥他们的超常能力,而且常人也能自由地竭尽所能。
托尼所建议的是,在其最好的意义上,机会平等假设某些社会生活的利益与负担不受竞争的影响,因此就不必用这一理想来调控。迈克尔·沃尔泽(Michael Walzer)也,有类似的论述:“机会平等是分配某些工作的一个标准,并非所有工作……这些工作的存在为那些不需要资格认定的人开辟了走向成功的道路(毋需资格),从而也就约束了资格认定机构的权力。有些社会经济生活领域不由他们号令,区分这些领域的精确界线总是成问题的,但它们确实存在这一点却不容置疑。”沃尔泽与托尼二人所作区分的基础是,机会不是同质和单一的,毋宁说有各种不同类型的机会。我认为,一个可为之辩护的机会平等模式必须承认这种机会种类的多样性,并确认它们应该受到机会平等理念的调节。
这一主张至少在两个重要方面阐明了追求机会平等的理论与实践。首先,对于思考和批评公民社会中制度与实践的不平等,它可以说明为什么机会平等的概念是一个强有力的分析工具。公民社会的特点是它提供广泛多样的、多元性的机会,而组成公民社会的制度和实践似乎也缺乏明确的本质特征,因而当平等主义为公民社会设想一个调节理想时,这一理想必须对机会的这种多元性和差异性保持敏感。从一种机会平等向各种机会平等的转换满足了这一要求。在公民社会中,追求平等意味着要关注特定制度和实践及其所提供的多种机遇。毫无疑问,一个应被调控的关键因素就是一场竞争的结果对另一场竞争的影响——例如,父亲在劳务市场上的失败对其子女高等教育前景的影响(这里的部分要点正是风险公平概念所关心的)。对具体竞争的关注鲜明地体现了这样一种信念,即追求一个平等的社会需要积小成大,而不能毕其功于一役。我设想,追求平等是一个范围持续扩展的过程,其中各种机会平等的规范性标准支配着公民社会里不断扩大的各种竞争。三维模式的每一次扩展都必须注意不同竞争的特定细节和特征,且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发展。
从一种平等机会向各种平等机会转换所提出的第二个重要问题是,是否有一些机会在机会平等概念的调控范围之外?区分各种机会的基础是什么?我将机会区分为竞争性机会与非竞争性机会。竞争性机会是那些应该通过竞争来分配的机会,而非竞争性机会应该是通过其他程序来分配的机会,三维模式仅仅调控竞争性的机会。如何确认非竞争性机会呢?我讨论了医疗保健机会的分配。像西方发达民主国家的大多数人一样,我相信,所有的公民,无论其社会一经济阶层、种族或性别如何,都应该享有某种基本的或“医疗上必需”的保健服务和产品。这就是通常所称的医疗保健的普遍机会或者说普遍的医疗保健,多数宏观医疗保健政策的制定,甚至在美国,都暗含着对它的承诺。现代平等主义的正义理论家普遍认为,这种承诺正产生于他们对平等主义之正义的阐述,而且最近已有了将其一般理论应用于医疗保健的重要尝试。然而,当他们采用强调竞争的机会平等方法或某些其他方法时,我认为这些努力总体上不能成功地解释医疗保健的普遍机会或为之提供理由。基本水准的医疗保健机会是一种非竞争性机会,因此不应该在输、赢的竞争基础上来分配,也毋需考虑这一竞争是否受制于某一规范的理想,如对机会平等的支配。为平等机会辩护的教训就是要承认应用那种平等主义理想的限度;托尼大约在半个世纪之前就表达了这一点,我仅仅是重复了这一点,因为它仍然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在公民社会中,区分机会平等在竞争性与非竞争性的机会之间的应用界线在其他政策领域也有相当强的潜在解释力。我关注两种政策领域——劳务市场干预和离婚的经济后果。我结合对性别的分析,主张家庭内部不公严重影响到妇女在劳务市场上和离婚后的机会。诸如干预劳动力市场的反歧视行动和薪酬平等等措施就可被理解为是对家庭内部不公的政策回应。与之类似,围绕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费的离婚经济分割的法律变化,同样可以视为对家庭内部不公日益增长的敏感回应。值得注意的是,我不支持任何直接干预家庭欲使其更为公正的政策举措;我关注的政策只是限制这些不公正对妇女在家庭之外的机会的影响。在我较早关于性别劣势的著作中,我敏感地意识到这种紧张关系,但将其留作分析中一个令人困惑的方面。有人因此而批评我,认为这是“一种主流政治学”,但追本溯源,现在很清楚,把机会平等理想应用于劳务市场和离婚中,而不是家庭中的妇女身上,具有可靠的原则性根据。与劳务市场类似,婚姻的解体——离婚——也可以视为一个竞争过程,因此也应该受到机会平等的调节理念的支配。家庭不是一个竞争场所,因而不应该受竞争性的机会平等理念的调控。这种观点与某些自由主义的女权主义者的观点形成鲜明对比,像苏珊·莫勒·奥金(Susan Moller Okin)就欣然号召将机会平等运用到家庭之中。这种口号反映出对机会平等作为一种调节理念调控竞争程序和制度的特定范围的错误认识。如果机会平等是针对性别劣势的规范性反应的一部分,那么它作为调节理念的作用就存在于男人与女人作为个人的竞争当中,而不是家庭中。
我这里所提倡的向各种平等机会的转换,可与其他机会平等模式作一个重要的比较,包括理查德-阿尼森的福利机会平等理论。按照阿尼森的观点:“在一群人中要实现福利的机会平等意味着,在它所提供的偏好满足的前景方面,每个人都有一批与任何其他人同等的选择机会。”这里的主要观点是,设想一幅向每个人展示他或她要面对的各种生活选择的示意图,随后是那些选择将要面临的不同的选择机会,其中每种机会都按照偏好满足的福利前景进行分类,那么这种理论就会制定等价的示意图,以便“所有人都能获得许多同等的选择机会”。批评阿尼森的多数理论和其他类似的理论都集中于这样一个事实,即阿尼森将福利作为平等正义的硬通币。这些批评质疑这一方法的正当性,即根据主观偏好满意度所理解的福利来决定个人应当承受的社会利益和负担。阿尼森则一直在致力于应对这种批评。
但是,另外一种批评转而关注阿尼森的机会观而不是福利观。对阿尼森来说,“谈论‘机会’其实就是要承认,任何影响我们确定偏好结构的因素都应被视为是个人责任的事”,因而对他来说,
“机会就是心想事成”。他的观点是,相比于一种要求福利平等的理论,福利机会平等允许个人责任影响分配平等的结果。在我看来,一旦认识到机会的差异性,阿尼森的理论中机会平等化的前景就大有问题。这里的问题是,为将两人或更多个人的所有机会平等化,必须将所有机会进行估量并因此按照某种标准进行比较。阿尼森似乎认为,福利或偏好满足在下述意义上能达到这一目的,即如果每个机会都含有潜在的福利,那么就能为机会比较提供基础。
然而,这一步骤并没有认真对待机会的差异性,因为这里的风险不仅仅在于不同机会中潜在福利的差异,还有按其他标准可能产生的差异,如个人所倚重的东西以及因此而导致的与其他人福利的紧张关系。
虽然阿尼森更多谈到的是各种机会的平等而不是一种机会的平等,但是我怀疑,为避免所谓的指标问题(indexing problem),他反对我所主张的向各种平等机会的转换。当平等主义的分配正义理论承认一系列不同的和不可归约的善,并视其为个人公平分配社会生活福利和负担中的构成要素时,这一问题就出现了。指标问题关心我们如何合计这些不同的善以确保每个人所得份额的大小。阿尼森认为,指标问题无法解决。如果在他的平等主义正义理论中允许机会的差异性存在,他的理论将面临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
三维模式以不同的方法避免了指标问题,它诉诸平等机会以规范的标准,它基于正义的标准来调控个人对稀缺资源和利益的竞争。该模式并不要求总计个人在公民社会里或生命全程中的所有竞争机会,因此,合计多种机会的问题不会出现。确实,在竞争性的机会平等模式里,弄清楚一个人一生中的平等份额意味着要将个人的一生视为一场宏大的竞争,我相信这种想法是荒谬的。
作为规范调节理念的各种平等机会之模式的前提是,确实存在分配社会生活利益和负担的特定的竞争。公民社会的这些竞争性机会是这种平等主义所探讨的主题,因而机会平等主要被视为处理这些竞争的调节理念。当然,仅仅承认这些既定的竞争,三维模式就不能对公民社会现状保持足够的距离和批评,从而不能真正地阐释正义。正如德沃金优雅地提出的:“如果还有什么是我们的评判者而不是我们的传声筒的话,那就是正义,它是我们共同的政治生活的一部分。”机会平等模式不是它所调控的竞争的传声筒,而是独立于这些竞争实践的道德评判者。承认公民社会制度与实践的演化特征也是重要的;公民社会随着政治统治和规范规则的变化而变化。社会正义理论的部分挑战就是要适应正义要求与社会制度和实践结构之间的动态关系。
四、背景公平与地位平等
将我一直在探讨的机会平等模式合成一个整体,就是程序公平、背景公平和风险公平。背景公平和风险公平将机会平等模式从它只是一种形式或空洞的平等主义正义理论的指责中拯救出来。背景公映了个人从初始位置开始竞争时所处平等状态的重要性。人们从起点开始公平竞争时切实需要的是什么?公民社会的制度和实践何时确保了平等的竞争环境?作为调节理念的三维模式需要使用何种原则来指导我们进行有关背景公平的判断?
贯穿本文讨论始终的有关背景公平的唯一原则是:当所有人享有平等的地位时,在任何竞争中个人的初始位置就是公平的。地位平等原则不必要求所有人都享有同等数量的财富或经济资源才开始竞争,它也不必要求所有人有同等水平的身体机能或某个其他客观的福利标准。它也不意味着每个人具有影响结果的同等权力。“地位”一词来源于拉丁语,字面意义是在社会中的“所处位置”。作为背景公平的一项原则,地位平等要求所有人在竞争中都站在同样的位置上。
在更详尽地说明这一要求之前,用一个具体的地位平等的例子来说明这一基本观点或有助益。我认为刑事审判中的无罪推定就是一例。英美刑事审判的真正基础是这样一种推定:每个面临刑事审判的被告享有无罪的同等地位,直至在法庭上无可怀疑地被证明为有罪。个人所享有的这种地位与财富、阶层、种族、残障、宗教、信念、性别和民族等无关,而即使被告有犯罪前科,在新的审判中也同样享有所有面临刑事审判的其他被告所享有的同等地位。就此而言,无罪推定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这种地位不能无故地被侵害或剥夺。无罪推定所反映的地位平等塑造了我们对公正审判及其有关举证责任、揭发、证据规则等程序的判断。换言之,当刑事审判被视为被告与政府之间的竞争时,地位平等起到了调节背景公平的作用。
这种地位概念可以与身份相比较而得到进一步阐明。正如查尔斯·泰勒(charlesTaylor)所说,身份“指明了作为人的某些基本特征如个人对其自身的理解等”。因此,身份就其是个人自身所理解的结果而言是个人主观的东西,即使这种理解可能部分是由他人造成的。相比之下,地位是排除了个人自我理解因素的结果,事关他人的承认。例如,无罪推定之所以是一种地位,是因为它是法庭如何看待被告的结果。
现在让我们区别一下道德地位与社会地位。历史上,社会学家一直将社会地位与社会分层联系在一起,即社会可根据许多不同标准而对占据不同位置的个人进行区分,这些标准最为人熟知的有收入、拥有的生产资料、种族和民族、宗教、性与性别、性取向、教育和残障等。社会地位是社会分层的一种方式,它反映了一个人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因此,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是个人在这种社会分层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对许多社会学家来说,由于社会地位与社会分层的概念相联系,谈论社会地位平等是没有意义的。
这提供了与道德地位进行比较的极佳视角。对我们来说,一个人的道德地位是个人在道德世界中所处的位置。在伦理学史上,道德世界过去常被哲学家认为是分等级的,就像社会学家解释当今的社会分层一样。然而过去两百年来,在康德道德哲学的影响下,支配道德世界的观点(至少在世俗道德和政治哲学中是如此)一直是:所有人都有共同的人性并具有同等地位,任何人都不得享有更高的道德地位。在这一世界里,所有人地位平等决不是无稽之谈,反而是道德上的老生常谈。
地位平等原则奠基于有关道德地位的主张,然而必须强调的是,它也是背景公平的原则。地位平等确认了在竞争中所有个人应当有的起点——每个人有同等的道德地位且不可能有更高的地位。正是在这方面,它是衡量竞争中背景公平的基本标准,但是也不能忽略,来自这些初始公平的竞争会决定、继而不可避免地导致输赢,同时伴生社会地位的差异。从背景公平的观点看,由于竞争开始时地位平等,所以结果是公平的。无罪推定的例子也能用来说明这种基本推定的直觉力量。可以设想同一时间在不同法庭有两个因相似罪行正面临同一审判的被告。对每个人的无罪推定满足了地位平等的要求,在审判之初,两人都被假定为无罪,这影响到他们在审判过程中如何受到适当的对待,然而恰巧一人被发现有罪,一人无罪。审判结束后,两者的地位大相径庭。但这一结果并不会被视为违反背景公平而使我们震惊;法庭对二者无罪推定的承认满足了那些基本标准。
虽然地位平等原则用以处理通常的道德地位问题,但有必要承认社会地位与道德地位的关系类似于多数权利理论家所看待的法律权利与道德权利的关系。法律权利的存在依赖于法制体系,道德权利则独立于实在法(positive law)之外,而且它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向实在法提供批判性的立场。我不是说所有的道德权利都应当获得法律承认,一些常见的道德权利显然就没有得到法律的承认。道德权利提出的对实在法的批判立场在两个方面有尤为重要的洞见。第一个方面就是,道德权利往往是法律权利的来源。例如,许多有关表达自由的宪法理论都源自道德视野中的自由表达权。第二个方面,与法律的沉默相比,道德权利从批判的立场对实在法的贡献就是最能彰显现行法律的缺陷和不公。
道德地位与社会地位之间存在着两个与此类似的方面。第一,有关道德地位的阐述为关注社会分层和社会地位提供了启示。道德领域的地位结构可以为社会中的地位结构提供指引。第二,地位平等原则的要求能最详尽地思考社会分层及其所涉及的不公平问题。当地位平等的背景原则要求没有得到满足时,社会地位的指标——财富与收入、权力、特权的不平等——就能提供这方面的证据。
在作为调节理念的三维模式中,是什么使地位平等成为背景公平的通行准则?当然,哲学家和经济学家都关注过背景公平,但他们关注的焦点一直都是物质的不平等,无论这些不平等是怎样衡量的。也就是说,重点一直放在收入与财富、教育机会、生产资料的占有等方面。用更抽象的词来说,财富与资源历来是主流。对物质不平等的关注并非毫无挑战。一些人已转而强调福利或效用的重要性,虽然我还不清楚它们如何才能体现背景公平的原则。另外一些人,比如阿马蒂亚·森(Amartya Sen)和玛莎·娜斯鲍姆(Martha Nussbaum),提出应当关心人的能力与功能,资源和财富的意义也仅限于它能促进人的功能与能力。而地位平等原则开辟了另一途径,以挑战只关注物质不平等的传统的平等主义。
地位平等原则的问题十分简单。如果此前对竞争中背景公平的分析是正确的,则它主要关注竞争者的起点位置。常用的初始位置用地位来衡量,地位平等原则承认这种通用的平等主义标准。资源或利益,如收入,仅仅只是用来衡量现实存在的背景公平的指征,这并非意味着它们往往是一种好的指征,但不管怎样,我们不应忘记它们仍不过是某种替代物。
地位平等原则不同于所谓的反歧视原则,要求也更苛刻。后者在加拿大、英国、美国等国家围绕平等权的诉讼中十分常见和通行,其核心思想是差别对待。这预示着当差别对待不可避免时,一些差别化就是合理的,而另一些则是任意的。反歧视原则禁止“任意的”差别对待。它最初多应用于种族问题。例如,保罗·布莱斯特(Paul Brest)在一次为该原则所做的最富影响的辩护中指出:“关于‘反歧视原则’,我指的是这种一般原则,它反对根据受影响方的种族(或种族出身)来进行分类和作其他决定与实践。”近来,特别是在美国以外的国家,反歧视原则已经被应用到其他分类中,包括性与性别、残障、性取向、宗教和年龄。该原则可直接被阐述为背景公平的一项原则:当没有竞争者面临任意歧视时,竞争中的初始位置就是公平的。
反歧视原则在平等权诉讼中日渐增强的影响力与政治哲学的重要发展十分吻合,尤其在罗尔斯的理论中。何种情况构成任意歧视?任意歧视与非任意歧视的界线在哪里?罗尔斯在《正义论》中提供了最为著名的回答。对罗尔斯来说,这种区分在道德上是必要的。从道德观点看,究竟什么是任意的呢?一个人的各种出生因素最清晰地反映了这一点。通常我们想到用种族、阶层和性别来说明这一点。谁是你的父母这个问题,从道德上看是任意的;没有人会理所当然地拥有富有或贫穷的父母,或特定种族的父母。同样,你所拥有的特定的性别染色体在道德观点看来也是任意的。所有这些因素的出现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它们都是偶然性的结果——罗尔斯称之为个人所不能选择的“运气的任意性”。这在逻辑上意味着,根据种族、阶层和性别这样的分类来划分“任意”歧视的界线都是这种“运气的任意性”的结果。
当我们聚焦于警察执法中富有争议的种族脸谱化问题时,地位平等与非歧视原则之间规范的差异就一目了然了。人们最熟悉的种族脸谱化例子是警察阻止某些少数族裔驾车人的行为,仅仅因为其种族有犯罪嫌疑的背景。这样的种族脸谱化通常有强、弱两种类型,当警察仅仅因为一个人的种族身份就阻止其驾车时,这是一种弱种族脸谱化。当警察因为多种原因包括一个人的种族因素而阻止其驾车时,这是强种族脸谱化。例如,一位警官阻止一个黑人驾车者可能部分是因为他或她的种族,但还包括警官对其不规则驾驶的判断。在美国,对警察停止使用种族界线的关注一直都被置于最强有力的公共监督之下,但在加拿大和英国,它仍然是一个真正的问题。
有关种族脸谱化的争议,借用兰德尔·肯尼迪(Randall Kennedy)洞察入微的话来说,在于警察可以在何种程度上把“一个人所属的种族作为判断其犯罪可能性的指征”,指征一词有意抓住了一点,即被警察阻止驾车的黑人的比例远大于白人驾车者,他们不是因为他或她的种族就去阻止,而是因为其种族与另外一些特征相联系,即被观察到的犯罪倾向的危险性。在美国确实有这样的背景关联,与总人口的百分比相联系,年轻黑人在多数统计分析中被观察到有更多的犯罪行为。关键在于警察对这种指征的使用显示了相当的合理性。确实,肯尼迪在他对最近的美国判例法的调查中发现:“法庭一直在为警察使用种族脸谱的判断方法作辩护,在其他事情中,这样的策略也真实存在。”加拿大法庭也同样没有强烈质疑种族脸谱的记录。
种族脸谱化对平等主义者来说在道德上是难以接受的,且法庭的记录令人沮丧,因此将其置于反歧视原则之下导致了对警察使用这一方法正当性的强烈质疑。为警察使用种族脸谱方法、尤其是强种族脸谱行为辩护的人,通常都承认那是一种差别对待行为,但却坚持它是正当的,因为对种族指征的应用有其统计学基础。正如杰弗里·戈德伯格(Jeffrey Goldberg)所说:“在巡逻的一线警察看来,种族脸谱化并非种族主义,它是一种手段——警察们根本不想放弃它。”反歧视原则高度重视这种理由,并且认定美国和加拿大法庭有关种族脸谱化的脆弱记录揭示出这一原则对判决所具有的影响。
地位平等原则则对警察使用种族脸谱化采取了十分不同的观点。根据这一原则,警方对种族指征的依赖基本上属于地位问题。允许种族指征,意味着在刑事调查中根据个人所属种族将他们归入不同的位置。换句话说,个人没有以同等的初始位置享有公平的竞争环境,一些人仅因为其种族身份一开始就落在他人之后。由于种族脸谱化实际上给一些人带来了不平等,因此它被地位平等原则所禁止。这样,在三维模式中,地位平等就是一个恰当的背景公平的原则,警务行动中将禁止使用种族指征的手段。这将不需要像一些法庭所做的那样,为了按照反歧视原则所要求的方式来判断那种手段是否构成合理的差别对待,而去关注它的效力或效率。相应的结果就是,地位平等原则根据所处地位划出了一条清晰的界线,种族脸谱化之类的警察行为则逾越了它。
五、风险公平
风险公平与背景公平和程序公平不同,它全神贯注于对竞争结果的调控。此前我已指出,三维模式的突出特征是它涉及风险公平。实际上,风险公平在各种机会平等模式中一直被低估了,它往往处在一些因关涉公民社会的不平等而引发的调控问题的核心。但应该承认,风险公平概念具有与其他社会正义理论相同的某些特征。
风险公平有两个方面的内容贯穿于三维模式——关注个人竞争中风险的实际内容和程度,以及关注如何限制一场竞争的结果对另一场竞争的影响。关注一个人在竞争中风险的实际内容和程度,这是风险公平的核心思想。
限制一种结果或利益,以及着眼于扩大分配范围,一直是现代经济学和政治哲学的重要主题,尽管这一点此前在机会平等理论中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一些广为人知的福利经济学,如帕累托最优和卡尔多一希克斯规则(Kaldor-Hicks rule),显然都是这一主题的反映。对这一主题最重要的哲学表达则是由罗尔斯作出的。罗尔斯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是他以如下方式阐明的更一般的正义观的特例:
所有社会价值——自由和机会、收入和财富、自尊的基础——都要平等地分配,除非对其中的一种价值或所有价值的一种不平等分配合乎每一个人的利益。
正义的这个一般观念有一层清晰的含义,即它阐明了一个可能的风险公平原则。其主要思想如罗尔斯所言就是:“不能使所有人都得利的不平等就是不公平。”但这一思想作为竞争性机会平等中的风险公平的标准是大有问题的。竞争必有输赢,这是机会平等的竞争模式的构成性特征。试想一种奥林匹克竞技运动,如花样滑冰,其奖品是大家所熟知的:金牌、银牌和铜牌。三种水平的奖牌决定了比赢者通吃更宽泛的分配。这种竞争结果符合人们广泛认同的风险公平的观念,尽管结果的不平等没有使所有人受益。
这种在竞争性机会平等模式中充当风险公平原则的一般正义观念还存在着一个更尖锐的问题。在机会平等的竞争模式中,获胜者是一套公平规则起作用的结果。如果获胜者不是理想的类型,为了产生有利于这一结果的变化而提议改变规则就是不正当的。如果规则公平,结果也必定公平。任何风险公平必须尊重这个一般性框架。然而,这就给罗尔斯的一般正义观造成了一个严重的困难,因为这一观念很清楚地预设了一个公平的结果:其底线是平等,只有对每个人有利时,偏离底线才被允许。规则应该用来影响这种结果,如果没有产生这一结果,就应加以改变。但那样就产生了适洽性问题。风险公平要求特定类型的原则,而罗尔斯正义的一般观念似乎不适合那种类型。
罗尔斯本人的作为公平的正义理论提出了如下两个原则:
(1)每一个人对充分设计的平等的基本自由体系都享有不可剥夺的同等权利,这一体系与对所有人的同样的自由体系相容;并且,
(2)社会与经济的不平等应满足两个条件:第一,它们应依系于职务和地位在公平的机会平等的条件下向所有人开放;第二,它们应最有利于社会中的最少受惠者(差别原则)。
虽然罗尔斯将“作为公平的正义”表述为一般正义观的特例,但他强调这个一般观念的某些方面是有问题的,尤其是它允许存在比正义所许可的(根据他的观点)更多的不平等,而这两个原则纠正了这一错误。罗尔斯解释道:
我们的正义论的一般观念并不对究竟允许哪一种不平等作出任何规定,它只是要求这种不平等能改善每一个人的状况。我们不需要去假定类似奴隶制那样极端的事情,而只是设想人们在这样的情况下放弃某些政治权利:即当经济回报是巨大的,而他们通过运用这些权利影响政策过程的能力却是微乎其微的时候。但这种交换仍是上述两个原则要排除的交换,由于他们的次序,它们不允许在基本自由和经济社会收益之间进行交换。
这对风险公平意味着什么呢?罗尔斯区分差别原则与正义的一般观念这个事实提出了一种可能,即前者可以说是一种合理的风险公平原则,尽管后者不是。
的确,也许有人试图把罗尔斯的第二个正义原则描述为三维机会平等模式,尽管我还不知道是否有人如此做过。毕竟,第二个原则的第一部分——公平的机会平等——涉及程序公平和背景公平,而第二部分——差别原则——可以说涉及风险公平。这是对罗尔斯的合理解读吗?
回答是否定的,让我给出两点理由加以解释。第一,尽管罗尔斯把公平的机会平等与差别原则的结合标榜为“民主的平等”,但他坚持差别原则作为公平的标准独立于机会平等,而根据任何变种的三维模式,风险公平都属于机会平等范畴。对罗尔斯而言,作为公平的正义的这两个原则及其构成部分意在前后配合且反映自由与平等两种不同的价值,在第二个原则部分,他设想公平的机会平等与差别原则在不同方向上起作用。罗尔斯认为对公平的机会平等的违背源自机会的不平等。对他而言,问题是这种违背在什么情况下是正当的。差别原则只承认一种违背是正当的:“一种机会不平等必须增多拥有较少机会者的机会。”请注意,差别原则的基本作用因此就是为机会不平等提供正当理由。这与三维模式中风险公平的基本作用形成了对比,后者认同平等机会所要求的调控维度。
第二个理由是,差别原则不适宜充当风险公平所要求的原则。我先前强调风险公平的任何原则必须尊重如下的基本框架:坚持如果规则公平,则结果一定公平。我认为正义的一般观念并没有满足这一要求。然而连罗尔斯本人也注意到,差别原则具有和一般观念同样的形式。罗尔斯写道:
“事实上,一般观念正是差别原则,它适用于包括自由与机会在内的所有的基本善,且不再受其他部分特殊观念的限制。”那么这同一条反对理由对此适用吗?我认为是,但应当承认这个问题比较复杂。罗尔斯一般通常将“作为公平的正义”描述为纯粹程序正义的情况,其中“纯粹程序正义的基本特征是,何谓正义由程序的结果说明,无论结果如何。根本没有优先和既定的标准来检验结果”。如果作为公平的正义的两个原则的所有组成部分都是纯粹程序正义的反映,那么差别原则似乎相当适用于风险公平。可是,罗尔斯却利用纯粹的程序正义来描述公平的机会平等与原初状态(遗憾的是,罗尔斯对此没有清醒的认识)。我相信这是对其观点相当可靠的解释。因此,罗尔斯将差别原则视为一种纯粹的程序正义是可疑的。实际上,差别原则只不过体现了一种更受限制的一般正义观。因此,尽管风险公平和罗尔斯的差别原则关注同样的问题,但后者不能解释为风险公平的原则。
我在前面曾提到风险公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关注在一场确定的竞争中风险有多大;第二,关注限制一场竞争对另一场竞争的影响。至于风险公平的第二个方面,其基本思想是:在公民社会里赢得或失掉一个竞争机会不应影响一个人竞争另一个机会的前景。例如,经济成功不应转化成更好的教育前景;支付能力或任何其他类似的东西不应该影响一个人所享有的教育机会。在许多方面,风险公平的这个方面模糊了它与背景公平的区分;实际上,这个问题也可描述为个人在竞争中的初始地位问题。但是,我使用风险公平的措词是因为我认为解决这个基本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调控任何既定竞争中的风险。这来自卢梭的基本见解,出于对财富的破坏性影响的关注,他建议“任何公民不得富裕到可以买得起他人,也不可贫穷到被迫出卖自己”。
风险公平的第二个方面与迈克尔·沃尔泽的复合平等制度的观点有些类似。对沃尔泽来说:
复合平等意味着,公民在一个领域的身份或者涉及某种社会利益的身份,不能被他在另一领域或涉及其他利益的身份所削弱。这样,公民X或许胜过公民Y而被选中担任某种政治职务,则他们两人在政治领域将会是不平等的。但只要X的职务在任何其他领域根本没有给予他超越Y之上的优惠——譬如更好的医疗服务、子女更好的教育机会、更多的创业机会等,他们大体上就是平等的。
尽管沃尔泽的复合平等观点令人瞩目,但质疑者已经要求他更精确地解释正义的各种不同领域的边界所在。而且几乎没有人被他的下述主张所打动,即不同的善的社会意义能指引我们辨别这些领域的性质及其边界。说到底,如沃尔泽本人所乐意承认的,他的方法侧重于界线重叠领域的不公平,而忽略了有关竞争领域的结果的公平,而后者——此前提到的风险公平的第二个方面——恰恰是风险公平的核心。
与二维模型相比,三维模型中所增加的风险公平维度使其能够更全面地阐明机会平等。作为比较,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由约翰,罗默所发展的机会平等理论。罗默的理论与我所提出的三维模式有某些重要的共同点。我们一致认为机会平等应该从公平竞争的角度着手,也都同意它并非是关于公平份额的完整见解,而是能应用于不同社会生活领域的一种理想。此外,罗默对区分机会平等与英才机制的重要性十分敏感。然而,罗默将责任观念置于他的理论的核心,而我则认为它与机会平等概念的关系不大。不过我们之间最基本的差别在于罗默的机会平等理论是二维的,而我持三维观点,罗默理论的弱点正根源于他忽视了公平的第三个维度。
前面我用拳击比赛的类比解释了区分程序公平、风险公平和背景公平的重要性。虽然罗默在其理论阐述中没有提到拳击比赛,但拳击比赛也能用来解释他的主要理论。拳击手按照其体重分类,比赛包括成对相同级别的选手。依我看来,这一做法有益于说明背景公平的潜在作用,但它对认识应该支配平等机会的背景公平的确切原则贡献甚少。罗默似乎从拳击比赛的做法中找到了一些实质性的真知灼见,他设想将全部相关人员分为不同类型,类似于拳击赛中的体重分类,比如轻量级和重量级。决定一个人成为特定类型人群的成员资格的是他或她的“能力”,这是罗默的专门用语,意思是将环境因素转化为成就。一个人的环境可以理解为这样一些因素,如他或她的性别、家庭背景、文化及超出其控制的一般社会环境等,能力与“努力”相对,后者对罗默而言代表着个人可以控制的因素。根据个人能力对其分类意味着,在完善的竞争条件下,任何成就方面的差别都可归结为个人所付出努力的差别。
那么罗默认为该如何精确地使跨类别的优胜成绩相平等呢?
我建议跨类别的资源分配应这样选择,即从每个百分比值来看,所有成就水平属于努力程度同一百分比上的人,其所得也是相等的。如果这样的资源分配存在,我相信它就是机会平等的政策。
这一建议就是说,假如你在所处类别中按努力水平属于80%之列,那么在其他类别中你的成就所得也应该和其他人一样占80%的比例。这个原则就是,你的收益取决于你的努力,而不是能力。罗默宣称:“创造平等的竞争环境意味着要保证那些付出了同等努力程度的人也应有同等结果,而不必考虑他们的环境。”
虽然罗默的机会平等理论在技术上的精巧令人钦佩,但它可能为其所设想的作为调节性理想的更宽泛的机会平等带来了压力。根据他的定义,投入分为努力与境遇。竞争的成果被视为是所投入的努力的作用。但竞争的实质是,结果往往还受到非投入因素的影响,而所有这些因素都有待界定。显然,一种竞争(如曲棍球)的部分令人激动或兴奋之处就在于其结果难以预料,即使在所有的投入因素都悉数知晓时。我们文化中部分令人印象深刻的黑马现象就反映了这一点,罗默的理论对预见竞争机会及有关决定胜负的动态力量没有什么效果。
这种思想贫乏的状态根源于只关注背景公平和程序公平的二维向度。正如我们看到的,背景公平在本质上其实就是调节竞争中的起点位置或投入因素。但是,当风险公平增添到平等机会的理论工具箱中时,它就能以更好地反映结果的动态性和不可预测性的方式来设想对竞争的规范性调控,这些方式其实就是通过调控竞争中的风险确保更宽范围的奖金分配,限制竞争者的输赢程度。
风险公平的增加使我们得以处理罗默理论所不能处理的竞争。确切地说,罗默不允许跨类别的竞争,他的目标就是在每一类别中成就的平等分配。但有时,背景完全不同的竞争者进行竞争反而格外扣人心弦,不是因为那些背景最有利者一定会赢,而是因为一场真正前途未卜的竞争为黑马的出现提供了可能。风险公平允许这种跨类别的竞争,并能调控其风险。
篇7
[关键词]建筑施工 高处坠落 预防对策
一、高处坠落事故的分类
高处坠落事故是由于高处作业引起的,故可以根据高处作业的分类形式对高处坠落事故进行简单的分类。根据《高处作业分级))(GB 3608-83)的规定,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根据高处作业者工作时所处的部位不同,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可分为:临边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洞口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攀登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悬空作业高处坠落事故,操作平台作业高处坠落事故,交叉作业高处坠落事故等。根据高处作业的性质和环境不同,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又可分为一般高处作业坠落事故和特殊高处作业坠落事故。了解高处作业坠落事故的分类情况,对于在工作中对高处作业坠落事故进行原因分析及采取预防措施是有帮助的。
二、建筑施工高处坠落事故原因分析
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主要包括勘察设计原因、施工人员违章作业、施工单位安全管理不到位、安全物资质量不合格、安全生产投入不足等。对建筑工程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应判断出直接原因、间接原因、主要原因等。高空坠落事故是最常见的建筑安全事故之一。由于建筑施工生产周期长、工人流动性大、露天高空作业多、劳动繁重等特点,造成高空坠落事故的原因十分复杂。其主要可能因素有:人的因素,环境因素,材料因素,机具设备因素,安全技术措施因素。
三、高处坠落事故的预防措施
1.对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控制措施
(1)严格规章制度,提高违章成本。对于施工现场的“三违”行为,企业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到其危害的严重性,要有决心通过一定的奖惩措施,通过大幅度地提高违章成本,通过抓典型树标兵等形式提高企业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要使企业所有人都意识到:违章是得不偿失的;违章是必受到惩罚的,从制度上杜绝一部分人的侥幸心理。提高违章成本可以从经济层面上断绝部分项目经理、分包负责人的违章冒险意识,同时辅以一定的管理、技术手段。
(2)对于人操作失误和注意力不集中,可仿照质量管理中“旁站监理”的管理监控手段做好对一些重点过程、重点区域的“旁站监督”,比如搭拆脚手架、模板支撑架时,安装、拆卸、调试起重设备时,特殊高处作业过程中等,都可安排专职安全员做好“旁站监督”,以减少人失误和注意力不集中所造成的危害。
2.对管理缺陷的控制措施
(1)根据当前国家、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的要求建立健全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及时更新,将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宣传、传达到企业的每一个部门、项目和员工,使企业的管理、作业制度化、程序化。国家这几年对安全生产工作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不少与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比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等,建筑施工企业要不断地学习领会这些新的法律法规、规章制度,并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体现出来,不断完善企业的管理制度,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
(2)一般高处作业按《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指导性强的,易于操作的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对于危险性较大的高处作业工程比如模板支撑、起重吊装、脚手架搭设、6m以上的边坡施工等还要按照《危险性较大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及专家论证审查办法》的要求编制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在施工企业技术负责人及监理单位总监理工程师签字批准后执行;对于达到一定高度的高处作业工程比如30m及以上高空作业工程的安全专项施工方案,建筑施工企业还要组织不少于5人的专家组对之进行论证审查,合格后才能实施。这就需要企业的安全、技术部门及施工项目部有关人员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尤其是公司管理部门要把好关,做好有关的教育培训工作,使施工现场的施工技术人员也掌握必要的高处作业技术知识,并在工作中不断的充实、完善。
(3)要重视教育、交底工作,规章制度再好,高处作业方案再制定得完善,如果不将其内容向有关的施工人员进行教育、交底,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顶多只是应付外面检查罢了,不能减少施工现场的高处作业事故,因此,企业必须将有关的制度方案向有关施工人员进行教育、交底。
(4)要重视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检查、整改,施工作业人员是否遵章守纪,是否按高处作业方案的交底要求去进行施工,现场安全防护设施是否损坏,有没有及时修复,高处作业人员是否按规定佩戴安全防护用品等等都要靠安全检查来解决。
3.对物的不安全状态的控制措施
(1)对安全防护设施材质强度不够、安装不良、磨损老化等要把好以下关口:①把好材料的进场验收关,比如用作搭设施工脚手架、模板支撑系统的钢管、扣件、脚手板等必须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有关要求。②把好安全防护设施的搭设验收关,对于作业人员搭设的安全防护设施,施工现场的生产、技术、安全人员一定要按有关的安全技术规范、高处作业安全技术措施、安全专项施工方案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才能投入使用。验收合格后,还要对之进行经常性的检查,确保状况良好。③对于吊篮脚手架、悬挑平台、转料平台的钢丝绳也要经常检查,严格按照钢丝绳的报废标准要求进行报废,不能带病使用。④对于象手拉葫芦、电动葫芦等设备,除在每次使用前要进行仔细的检查外,还要注意不超期使用,达到规定的使用年限后即进行报废。
(2)任何安全防护装置都有可能失灵,对之不要过于迷信,对于整体提升脚手架、施工电梯等设施设备的防坠装置要进行经常性检查,严格执行安装前的检查及安装后的验收手续,尽可能避免因装置失灵而导致的坠落事故。
(3)对于关系到劳动者人身安全的劳动防护用品,千万不能贪图便宜,购买时要查看其是否有生产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否则坚决不能购买使用。
参考文献:
篇8
据秦先生说,事故发生时,他正路过平日经常行驶的路段,比较了解路况,刹车失灵前踩过一次,没有问题,之后见到前面有辆车再踩,刹车就失灵了,以时速30公里的速度撞上去。撞车后,车被送到4S店维修,更换了撞坏的零件,4S店称刹车没问题。
秦先生要求4S店对车辆刹车系统做全面的检测,并提供检测报告,对是否满足日后刹车安全使用数据做相应评估,被4S店和厂家断然拒绝。
为什么刚做完保养的车,会刹车失灵呢?对此,一汽丰田工作人员称厂家无法提供刹车安全数据,也无出厂检测标准、数据标准, 4S店维修后是合格的。既然说没问题,秦先生要求4S店提供刹车各项原件没问题的报告,也同样被维修部的霍经理拒绝。
出事后,秦先生开车上路总紧张,万一刹车再失灵了,这可完了。秦先生要求自己掏钱做全车保养,做完保养,4S店也没查处刹车有问题,但秦先生总感觉刹车有点软。
无奈之下,秦先生将问题投诉到中国质量万里行投诉部,要求一汽丰田对车辆刹车进行全面检测,并提供正式书面盖章检测报告;要求4S店对维修后的刹车系统,提供已满足安全使用或达到丰田出厂合格要求、内容明确的正式盖章书面检测报告。投诉部专员将秦先生的诉求告知一汽丰田客服。
一汽丰田客服称“锐志车发生追尾事故后已于10月9日修理完毕,经广州新钜丰田检测刹车系统无异常,上刹车检测线检测正常。秦先生要求厂家出具检测车辆无异常的书面证明,但鉴于广州新钜丰田作为车辆销售、售后服务的专营企业,并不具备产品质量鉴定资质,因此无法提供该项证明。考虑到给顾客造成的困扰,本着客户至上的原则,广州新钜丰田向秦先生提供了刹车排气和刹车保养处理,车主秦先生的锐志车也于10月18日通过车辆年检,并显示刹车无异常。广州新钜丰田将依据保修规定继续为秦先生提供相关售后服务,确保车辆的正常使用。”
篇9
我崇拜刘翔,看他在跑道上奋勇向前,大汗淋漓的向终点冲去。他在追逐,追逐中国人多年的梦想,然而他——实现了。
看,那南归的鸟儿在追逐秋天远去的脚步,它们要在冬天来临之前赶到南方。
看,那含苞待放的花儿在追逐春雨来临的脚步,它们要鼓足劲头在春雨来临是,绽放出生命中最耀眼的光彩。
看,那教室中的学生,他们在追逐时间的脚步,他们在抓紧时间的尾巴,争取一分一秒的时间去学习,去完成自己的梦。
追逐,是一种幸福,或许会大汗淋漓,也或许回牺牲所有。但,追逐我们最终的目标,我们无怨无悔。“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追逐,让我们坚毅的迈开大步向前走。不,是跑,只有跑才能更快的去追逐。虽然中间会遇到刊刻,会遇到艰辛,但只要有勇气,有信心,鼓足自己的劲,就一定能追到。
大自然中的事物都在追逐,它们的脚步都在加速,而我们,如果在不奋起直追,就不会赶上它们的脚步。
那么,幸福是什么?有人会说:互相关爱是一种幸福;能够生活在美满的家庭中是一种幸福。那么我说:“追逐也是一种幸福。”一种精神上的幸福,一种无可替代的幸福。
有人会问:“那追逐的结果会是什么?”
答:“是你心中的向往。”
嘿,快看——
那南归的鸟儿,终于追上秋天远去的脚步,在寒冷到来之前到达了南方。
那含苞待放的花儿,终于追上了春雨来临的脚步,当春雨降临时,绽放出了漂亮的花朵。
篇10
关键词:男子;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公路赛;形态素质;有氧能力;无氧能力
中图分类号:G80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7)12-1658-03
男子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是一项以竞速为目的的自行车运动项目,而男子公路赛是一项中长期的周期性耐力项目。形态素质与有氧、无氧能力是进行自行车运动的基本素质。只有了解这两个项目运动员在形态素质和有氧、无氧能力的特点才能有针对性地选择运动员进行运动训练,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目前对男子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和公路赛运动员的形态素质与有氧、无氧能力特点的研究相对较为薄弱。本研究希望通过对男子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和公路赛运动员的形态指标和有氧、无氧能力指标的测试进行比较性研究,发现两个项目各自在形态素质与有氧、无氧能力上的特点,为教练员更准确地选择从事这两个项目的运动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研究对象为大连自行车队6名优秀男子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与6名优秀男子公路赛运动员。运动员平均训练年限为3.5年,且两个项目运动员在训练年限上无显著性差异。
1.2.1实验法
1.2.2.1测试指标形态学指标包括身高、体重、肌肉百分比、脂肪百分比、克托莱指数;有氧能力指标包括最大摄氧量(L/min)、相对最大摄氧量(mL/kg・min)、血红蛋白值(g/L);无氧能力包括最大无氧功(W)、平均无氧功(W)。
1.2.2.2测试方法形态学指标采用身高、体重称进行测试,并计算出克托莱指数;肌肉百分比、脂肪百分比采用体成分仪进行测试。
有氧指标的测试包括在测试前安静状态下,吸取指尖血20微升,用氰化高铁血红蛋白在721分光光度计上测定血红蛋白值[1]。
采用Monark 894E功率自行车进行递增负荷实验测试最大摄氧量和相对最大摄氧量。受试者静坐休息5 min,待呼吸平稳后,以每分钟60RPM蹬功率车5 min做准备活动然后以每分钟30 W递增负荷。直至力竭。运动试验过程中采用GOULD-9000型运动肺功能测试系统分析运动中呼出气成分,每20 s计算VO2参数。
采用Monark 894E功率自行车进行Wingate( Wingate Anaerobic Test)无氧实验法,对受试者进行无氧能力的测试实验做功时间为30 s。记录数据和测试结果。
1.2.2数理统计法将所有实验的有效数据输入计算机采
用SPSS11.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组间T检验,p
2结果
2.1形态指标的结果
从形态学指标的测试结果来看,两个项目的队员的身高较高且相差不大,但是从体重以及相关的肌肉百分比、脂肪百分比来看,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的体重值与肌肉质量显著高于公路赛运动员,脂肪比例公路赛运动员显著高于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
克托莱指数是指(体重(kg)/身重(cm)×1 000)的值。克托莱指数可计算出运动员在一定身高条件下合理的体重范围,代表了运动员在发育过程中体重与身高的合理比例关系。从结果看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克托莱指数显著高于公路赛运动员。
2.2有氧能力指标的结果
从测试结果看,两个项目的最大摄氧量绝对值差别不大;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的相对最大摄氧量值显著低于公路赛运动员。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血红蛋白值也显著低于公路赛运动员,但也处于较高水平。
2.3无氧能力指标的结果
从结果来看,场地4 km个人场地追逐赛运动员的最大无氧功率值与平均无氧功率值均显著高于公路赛运动员。
3讨论
3.1形态指标的讨论就体重、肌肉比例、脂肪比例而言,因为速度耐力的高低是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比赛成绩好坏的关键,而没有高水平的速度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速度耐力,因此速度在该项目中至关重要[2]。个人绝对速度的提高才是该项目成绩的提高的前提,提高速度耐力的前提就是以速度的提高为前提[3]。绝对速度的提高就要求肌肉的爆发力要好且肌肉的做功速率要快,因此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需要肌肉爆发力大,做功速率高。这就要求肌肉的质量要大且脂肪含量要少,所以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体重与肌肉百分比均显著大于公路赛运动员而脂肪含量显著低于公路赛运动员。
就体重、肌肉比例、脂肪比例而言,公路赛的比赛距离较长,奥运会的比赛距离分别为40 km和180 km。同时公路赛还会面临起伏路段,通过Coyle的研究发现体重低于75 kg的优秀自行车运动员,则具有较强的爬坡能力。而通过其对阿姆斯特朗的跟踪研究发现,阿姆斯特朗在5次获得环法冠军时的体重在72~74 kg之间,并认为这是他创造环法赛辉煌成绩的重要原因之一[4]。还有研究表明世界优秀公路自行车运动员体脂百分率在7%~12%之间[5]。可见公路赛运动员对于体重的要求低于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这是由于公路赛的距离长,较轻的体重有利于快速骑行和速度的保持,体重过大不利于速度的保持;要保持较长时间的骑行速度,有利于爬坡且要进行长距离骑行体重不能过大。同时公路赛不需要运动员在出发时就达到最大速度因此对于肌肉的爆发力相对于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低,因此肌肉的质量也较低。同时公路赛运动员脂肪比例较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高是由于公路赛属于有氧耐力性项目,一定的脂肪含量对于其更好地完成比赛有帮助。
研究表明克托莱指数评价运动员的骨骼、肌肉的发展程度及其肥胖程度[6],研究还表明克托莱指数可反映反映出身体肌肉质量和肌力的优劣[7]。通过两个项目克托莱指数的比较可见由于追求出发时的绝对速度所以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肌肉质量大,肌力大于公路赛运动员所以其克托莱指数显著高于公路赛运动员。而公路赛运动员不需要很高的肌肉爆发力,肌肉质量较低所以克托莱指数低于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
3.2有氧能力指标的讨论两个项目的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值均较高主要的原因是运动员的身高相对较高,而研究表明身体高大的自行车运动员在某种规定速度下骑行时,氧消耗值(升/分)要比小个子在同样速度下要高[8]。
研究表明V・O2max是反映心肺机能和有氧能力的主要评价指标与客观指标[9],但是对于自行车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和公路赛运动员来说相对最大摄氧量的提高对于两者来说更加有意义,特别是公路赛运动员。
就相对最大摄氧量而言,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体重大,肌肉质量大使得其相对最大摄氧量值低于公路赛运动员。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的比赛时间短,要求达到最大速度使得最大速度在较短的时间内有一定的保持,运动员的供能主要以无氧糖酵解和ATP-CP系统供能为主,相对最大摄氧量低主要是防止乳酸过快堆积而导致糖酵解能力下降使得速度无法保持在很高的水平上,故其值相对较低。公路赛是长距离的骑行,以有氧供能为主。相对最大摄氧量值高有利于肌肉摄取充足的氧气保证有氧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此外由于公路赛运动员的体重低于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这也使得其相对最大摄氧量增加。可见保持一定的体重,获得更大地相对最大摄氧量对于公路赛运动员是十分重要的。另外对于公路赛运动员而言,相对最大摄氧量值较高是因为其在运动中要求平均功率要高,其相对最大摄氧量的值要高才能保证平均功率高。
就血红蛋白而言,由于公路赛是有氧耐力性项目,需要充足的氧气供应。
因此血红蛋白值的增加有利于运氧能力的提高。但是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的血红蛋白水平也较高,这主要是为了在比赛进行中和比赛结束后有利于乳酸的消除而导致的血红蛋白值增加,运送更多的氧气消除乳酸。
3.3无氧能力指标的讨论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要求出发时骑行速度达到最大,并且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要保持,要有一定的速度耐力。所以其最大无氧功率要高于公路赛队员,且平均无氧功率值也要高于公路赛队员。因为一个人的无氧代谢能力是由两部分组成的:ATP-CP供能称非乳酸供能又称高能磷酸化合物供能可视为最无氧功率(爆发力)的物质基础。糖原的酵解供能称乳酸供能,可视为速度耐力的基础。最大无氧功率是评价受试者的爆发力的,平均无氧功率用于评价受试者的速度耐力。所以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的无氧能力测试结果要高于公路赛运动员。
公路赛运动员的无氧能力指标的值虽然低于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但是也具有一定的水平。这主要是因为公路赛项目对耐力和冲刺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10]。在进行冲刺、变速使需要动用无氧能力。公路赛运动员具备一定的最大无氧功率值与平均无氧功率值以利于在比赛中摆脱对手和冲刺。因此不能因为公路赛是以有氧为主的运动项目就忽视对运动员无氧能力的关注。
4结论
1) 男子场地4 km追逐赛运动员与男子公路赛运动员比较体重大,肌肉发达,体脂含量低;公路赛运动员体重适中,肌肉比例和发达程度适中,有一定体脂含量的特点。
2) 男子公路赛运动员较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具有较高的最大摄氧量值、较高的相对最大摄氧量值和较高的血红蛋白含量。
3) 男子场地4 km个人追逐赛运动员的最大无氧功率值与平均无氧功率值均较男子公路赛运动员的值高。
参考文献:
[1] 赵红宾,陈涛.男子场地自行车运动员冬训期间某些生化指标的变化与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2,24(3):13.
[2] 商永江.浅谈自行车场地4 km团体追逐赛的训练[J].福建体育科技,2005,24(3):51-52.
[3] 李红.自行车世界杯2004年第五站男子4 km个人追逐赛初步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2004,16(2):86-88.
[4] Coyle Eh. Improved muscular efficiency displayed as Tour de France champion matures[J].J Appl Physiol,2005,98:2191-2196.
[5] Mujika T, Padilla S. Physiological and performance characteristics of male professional road cyclists. Sports Med, 2001, 31(7):479-487.
[6] 邢红林,祁宁等.对我国男子排球联赛运动员年龄、身高、体重及克托莱指数的动态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6,42(4):47-49.
[7] 李军,等.中国女排与世界强队运动员非技术因素差异分析[J].辽宁体育科技,2003,25(5):19-21.
[8] 乔居庠.身体大小对自行车运动氧耗的影响[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87(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