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食韩翃范文

时间:2023-04-12 11:02:4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寒食韩翃,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寒 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 寒食东风御柳斜。

柳絮 御苑中的柳树

日暮汉宫传蜡烛, 轻烟散入五侯家。

寒食禁烟火东汉顺帝 帝后之兄梁冀

宫内皇帝特赐烛以照明 及其四子 均封侯 故云五侯

注:1、唐德宗李适欣赏韩翃的《寒食》诗,特赐多年失意的诗人以驾部郎中知制誥(掌管皇帝诏令)的显职,因成一时流传的佳话。

2、寒食:清明前两日,冬至后一百零五天为寒食节。古时很重视这个节日。相传春秋介子推跟随晋公子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一次断粮,介子推就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给重耳煮吃了。归国后重耳做了君王,赏赐跟他逃难的人,惟独把介子推给忘了。他就背上老母隐居到山中。后来有人提醒重耳,才派人到山里去请他,没找到。有人建议烧山,他不就出来了。结果,他和老母一起抱树而死。于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在这一天禁止烟火,不能做饭,只能吃前一天的剩饭,所以称寒食。

韩翃,少有文名,天宝末年进士,为人乐观随和,跟他有交往的都是当时的知名之士。只是他太贫穷了,屋里四壁空空,身无余物,邻居是李某的别室(二奶)柳氏,看他也太可怜,李某来时必邀韩同饮。韩翃也每邀必到,从不拒绝。李某为人非常豪爽,说一不二。来往日久,亲密无间。柳氏平时无事,常从外间观瞧,韩翃总是读书吟诗,有客必名士。她想,这样的人肯定不会久贫贱,将来可能有大作为。趁李之来,密告李,是不是帮帮他。李也认为应该如此。

一日,李某购得美酒佳肴,邀韩话旧,酒过三巡,李说:“秀才是当今的知名之士,柳氏呢,也是当今的知名之妓,以名妓配名士,这可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呀!”因命柳侍韩,韩翃大惊失色。说:“咱们是至交,你叫我喝酒,我不能不来,可是柳氏是你的夫人,我怎敢无礼,我实在担当不起,你不能这样,若不我就走了。”“别介,你听我说,大丈夫相遇,彼此又相投,一言道合,可以相许以生死。我看你二人有缘,我才把柳氏许配给你,你再外道,那咱俩还有什么知交的情分!再说啦,你也太困难了,柳氏有资百万,你尽可取用。柳氏为人真挚,可以为你操持家务,可以为你分忧,无论何时,都不会有任何差错!”随即长揖而出。等韩翃醒悟过来,出门再看,李某早已不知去向了。

当下二人,你看着我,我瞅着你,相视许久,也不知说什么是好,直如梦境一般。后来还是柳氏借着热饭热菜,到厨下,又烫了壶酒,二人谈到掌灯时分,韩翃才把被褥搬了过来,结成意想不到的秦晋之好。

他们夫妻和美,相敬如宾,从来没红过脸。不知不觉,过了好几年。这时淄青节度使(相当于后来的省长)侯希逸,奏请韩翃为他的从事,给他当助手,管文书,因为那年头不太平,不敢携带家眷,就把柳氏临时安置在都下,准备过了年再来接她。不料一连三年都没有机会。韩翃买了一块足赤的美金,包裹在白练之中,装在口袋里寄到家中。袋内附一简,题着:“章台柳,章台柳,往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答:“杨柳枝,芳菲节,可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

柳因一人独居,又以自己之美恐为人所欺,竟落发为尼,移到佛寺里暂住。时韩翃也随侯希逸入朝,曾寻访多次,均未找到。时柳氏被已立功的沙叱利(是肃宗时的蕃将,因作战勇敢,才被重用)劫走,宠为专房。韩更加惆怅,无法割舍。苦闷焦虑之极,东转西转,日以继夜。一天遛到城东南角,遇一犊车,他就跟着瞎走,车中忽然问:“是不是青州韩员外?”答:“是。”车帘一开:“我是柳氏,已失身沙叱利,无法自脱。明天还从此过,请来作别。”韩翃深为感动。次日,如期而来,不多时,犊车也到了,车中投出一红巾包,语声呜咽,“终身永诀!”声极凄楚,车疾驰而去。韩翃感慨万端,为之垂泪。

这一天临淄大校在都市酒楼设宴,也邀请了韩翃。韩翃也想开怀,别人有说有笑,唯独他闷闷不乐。座客便问:“员外平时风流倜傥谈笑风生,今天怎么了,这么郁郁寡欢呢?”韩翃只好把他和柳氏的奇缘说了出来。这时卫尉许俊也在座。他年轻气盛,又有一身武艺,再加上几分酒力,立起身形,一抱拳:“我许某曾以义烈自诩,愿得员外手书数字,我当飞马取来!”时在座诸公,齐声喝彩,无不赞同。韩翃不得已,书写一纸,交给许俊。许乘一马牵一马,径至沙府,适逢沙叱利已出,乃入门而报:“沙坠马,垂危,命柳夫人到!”柳氏大惊而出,见许俊,许即以韩字交柳氏,立请柳氏上马,绝驰而去。席未散,卫尉已到,即以柳氏交付韩翃,说:“幸不辱命!”一座皆惊。

时沙叱利初立功,皇上正自宠幸。这很可能引起杀身之祸。乃全体至节度使府稟告原委,侯希逸兴高采烈,又是扼腕又是捋髯而说:“这正是我年轻时所作所为,而今许俊办了如此美事,真是大快人心!”当下修表,立即奏闻。代宗皇帝李豫赞叹良久,御批:“赐沙叱利绢两千匹,柳归韩翃。”

篇2

原来,那酷热是真实存在的,不是我的心理作用。

那是父亲去后的第一个夏天,亡者入土为安,生者的生命突然天塌地陷,要如何填补这欠缺,还是视而不见?我只记得一天天的静。作为一个曾经的大家庭,从来没这么静过。姐姐们都上班去了,只有我怠工,在家里陪着我妈。早上5点,关掉空调,7点,就得重新打开,冷气在屋子里撞来撞去,到处都是浩大的回声。外面蝉声逼人,我有时忘了开窗帘,有时候又忘了关窗帘,要么就是周遭一片惨白,要么就宛如永夜,太阳永远不会升起。白天那么长,明明家具还在原处,就是仿佛家徒四壁,去冰箱拿杯冰水都是让人脚软得漫漫长路。宇宙在我身边大爆炸,万事万物都以光速离我远去,我是掉在白洞里,软得哪里也去不了。

有时候,我挣扎着跟我妈说句话,问她“想吃什么”或者“要不要买菜”,都很吃力,像隔着遥远的星系在呐喊。而她,永远听不见。

不就是缺了一个人吗?怎么好像,整个家都空了。

我和妈都不爱看电视,现在却整天开着,主要是在放《大宅门》,片集好长,转到任何一个台都有,随时看,随时放下。电视剧里的声音,是我身体里的混音效果,嗡嗡响着。

熬到晚上,晚饭后的散步,是爸妈几十年来的习惯。小时候,会带上我们姐妹三人;后来,就是他们自己;现在,只剩我妈与我了。

一推开门,热像膨胀的软体动物一样挤进来,把我们推得倒退一步。没有一丝风,梧桐树、冬青树、樱树,都遗体般一动一动。而蛙声,响彻行云,替整个世界表白它的无辜。我和妈,沿着惯常的路线,散到湖边。黑压压坐满乘凉的人,但湖上涟漪不起,只是轰轰地散着热蒸气,像一个正在缓慢煮沸的大锅。热到每一步都挥汗如雨,自己都闻得到腋下的汗气。我说:“回去吧。”妈跟着我,默默回转。

到楼底下,无意中向西南方向一看:就在一颗大星星的下方(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星),有一片晕开的红光,仿佛那一角夜空在燃烧。

妈忽然站住了,她看了很久很久,开口:“你爸以前说过,他小时候在农村,村里的大人告诉他,那红光的下面是汉口。”

爸的家乡在黄陂,隶属武汉近郊。祖上也阔过,到了爷爷那一代已经败落了。7岁那年,奶奶去世,大伯——爸的哥哥到城里来学徒,爸边放牛边读书。读书为了什么?一国之良材,才能说出“为中华之崛起”吧。爸大概只是模糊地觉得:这是唯一的出路。至于出到哪里去,当年身量未长足的他,站不高,看不远。——我妈也说过,当年读中学的时候,关于未来的设想就是:在供销社当售货员。对乡下孩子来说,这也就是一步登天。

而我爸,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看向那片红光:红光下面是汉口,那是个灯红酒绿的大城市,夜夜笙歌,不说遍地黄金吧,至少处处铜钱。每家窗口灯下都有一个数钱的人,灯、钱、人的欲望一齐射向天幕,便是传说中的气冲斗牛,共同组成这红光,连天上的佛祖也会被这人间的繁华富贵打动。

穷孩子的出路,就是到汉口去。爸常说的一句话:“无陂不成镇。”每个城市都需要黄陂人才能兴盛光大。

1962年,爸考上了华中工学院(现已改名华中科技大学)。只可惜学校在武昌,与汉口隔江相望,好歹同属武汉三镇。报名那一天,爸说,一条扁担,一头是被褥,另一头是开水瓶、脸盘和一双胶皮鞋——为什么没穿在脚上?从黄陂到学校,他是步行,要十多个小时,他舍不得。

这一刻,泪影朦胧里,我看到一个少年,瘦弱的身躯,肩着他的希望,一步一步走向红光的中心,走进浩瀚宇宙的深处。他正在用背影,对我说:再见。

我没有哭,我只是轻轻跟我妈说:“我们进家吧。”声音在蝉声里支离破碎。牵着我妈上楼,像牵一个小孩。一夜长大,再没有比这更残忍的方式。

前几年,我重返武汉,无意中发现,夏夜的晴空已经没有那抹红。懂行的人撇撇嘴:“哦,那是红钢城炼钢炉的污染,武钢2005年已经迁出城区了。 ”武钢是1958年投产的,那时爸17岁。

篇3

往来看拥传,前后赖专城。

勿翦棠犹在,波澄水更清。

重推江汉理,旋改豫章行。

召父多遗爱,羊公有令名。

衣冠列祖道,耆旧拥前旌。

篇4

幕后篇

拍夜戏间隙围篝火玩“杀人”谈到以前角色透露了爱情观

说起拍戏时难忘的事儿,邹涵虹印象最深的是拍夜戏间隙如何熬过漫漫长夜:“这部戏是在横店拍的,正是最热的时候!但有一段戏是在山林里一个山洞拍的,那也是该剧拍摄快结束时,经常拍夜戏。我们就在山里点起篝火,围着取暖,还一边玩‘杀人游戏’。我觉得这个游戏最能看出每个人的性格来;而且每个人的表现都跟戏里的角色一样,所以特好玩!都是我跟王珂、王新、高斯、周楚楚、蒲冰墨我们几个玩;王新跟戏里一样,特老到;可以撒谎、诱导,可以操控整个游戏。高斯虽然没玩过,但她脑子特好使,判断力极强;你只要一开口,她就能判断出你是在护着谁,在游戏中是什么角色;她在剧中演的是心灵手巧的拆弹专家。只有我在戏里很冷静、很专业,但在戏外比较叽叽喳喳!而且,当他们都玩腻了,玩的不好的我还最上瘾!到最后,都是我采用有好吃的、来暖和暖和等诱骗手段挨个儿拉他们跟我玩!

“拍这部戏太累了!那三个月就跟‘军训’似的!每天早上五六点钟就开始化装,晚上经常十一二点收工;能在吃晚饭前收工就是最大的幸运了!如果能这时收工,我们就—起去吃个火锅,享受一下。要不然就都累得只能洗洗睡了!在现场也是抽空就眯一会,就怕熬不住!”

而毕业于“中戏”表导演混合班本科的邹涵虹,此前还主演过《天下无贼》电视剧版、《神》中的刘芳等;在电视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她演的女特务冯小昆与赵立新演的李侠和吕行演的赵子岐之间存在感情纠葛。邹涵虹介绍说:“拍《永不消逝的电波》是在上海车墩,没那么累!但那是我第一次在镜头前演一个妩媚的角色,说话时要斜着眼,或者朝人抛媚眼。—开始特不适应,但越演越喜欢这个角色!朋友都说我这个角色跟我本人差距很大,演得很好!但我本人还不太满意;觉得只能算及格!”

谈到《师傅》中的角色,她则由戏里那段无疾而终的感情,无意中透露了自己的爱情观:“我在戏里演的张欣;跟二徒弟欧阳水(郭家铭饰)有关系。暗恋他,并一直在他下海开的服装店里打工帮他,后出国。观众可能比较喜欢这种角色,比较美好;没那么多物质的东西!我觉得这种感情更像是真的;生活中比较认可这种感情!

“其实我也挺认可冯小昆的!那是一种死心踏地的爱!之前她可能比较狡猾,善变;但我觉得也没错,因为她都是为了在那个险恶的环境里保存自己!但当她遇到了李侠,有了信念才开始真正改变了!她喜欢李侠,赵子岐喜欢她,李侠让她嫁给赵子岐,而她嫁给赵子岐却是为了能经常看到李侠;但她后来却被赵子歧误杀了!”

生活篇

坚持跑步是为了改变心境男孩性格最渴望玩摩托车

问她不拍戏时喜欢干什么,邹涵虹说是跑步,但这却是有原因的:“《师傅》是在海边拍的。我每天慢跑一小时左右。我特喜欢出汗的那种感觉!已经坚持了四年了。我觉得这种锻炼不受任何条件、场地和环境的限制,带双跑鞋,到哪儿都可以!

“刚开始是由于毕业时状态不好,有点颓!—开始根本跑不下来,可坚持下来就觉得特别好!因为疲惫可以战胜痛苦、烦闷等;转移注意力之后,心情也能好。现在还开始练器械了。主要是刚毕业时对未来很迷茫,—开始只是接到一些小活儿,不知道自己在这行能干多久,以后会怎样?这种状况能持续多久?因为从那时起你要开始自己交房租、水电费了;开始要对自己负责的时候,就有压力了!这种状况持续了一年,后来就签到‘唐德’公司了,就觉得有着落了!第—部戏就演了《神》,跟刘烨、丁志成、吕行他们合作。”

采访邹涵虹,记者对面前的她、戏里的她和真实的她,在头脑中无法重合!《英雄使命》里的她,—如角色的名字——冷月,冷静、冷血面对日本鬼子和一切危险;动情只在人背后!戏外,这个男孩性格的女孩,竟然最想玩的是摩托车!她告诉记者:“最近想去学摩托车!其实上大学时就有这种打算,主要是从电影里看到现代女侠式的摩托女郎特帅,从外表着迷!后来身边有这种朋友,他们说这种事特上瘾;开一晚上不睡觉都成!但当时没钱,只是跟朋友—起去修车厂看改装。后来跟我妈—说,我妈觉得太危险:‘你看上世纪90年代玩摩托的人,还有几个没残废的!你要是敢买,我就从楼上跳下去!’后来这事就拖下来了;现在,—个是我觉得自己也有点经济实力了,就想先把驾照考下来,再秘密进行着。如果被我妈发现,就说借朋友的!我看上了一款意大利的——杜卡迪848型。我有一帮朋友都是玩这个的,曾经被他们带着出去兜过风,但没有人愿意让别人动他的爱车!一从中学到大学,—直在探索自己的位置:我是谁?一旦发现了契合的——这就是我,这就是我要走的路,要成为的人,就会按着去做!”

亲情篇

练琴时我妈尺子加棉花糖甚至还撕掉了我的漫画书

谈到和父母的亲情;邹涵虹忆起最多的竟是小时候为练琴挨打:“我是宁渡人,爸爸虽然美院毕业,但只是在无线电厂当个技术工人;我妈是自来水厂的,在家里都是我妈说了算!我妈在学校里时就是文艺积极分子,喜欢唱歌,小时候也有钢琴梦!我从幼儿园开始学钢琴;当时小孩大都学舞蹈,我妈觉得学舞蹈太苦,应该学个乐器,钢琴不算太苦,就让我学。我学琴的时候,我妈经常是一边是尺子,—边是棉花糖,弹得好就给糖吃,弹得不好拿尺子就打手心!

篇5

五年间,“慈铭”从一家健康体检中心发展成为目前中国最大的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机构,企业每年呈几倍甚至几十倍的增长,韩小红不仅成就了一个慈铭神话,还引领了一个行业的发展。慈铭的飞速发展也见证了韩小红,一个医学博士,从“管家”历练成真正管理意义上的总裁的奋斗历程。

为“管家”而上任

1997年韩小红从北京医科大学硕士毕业,到总医院(301医院)工作。1999年,她获得了去德国做三个月访问学者的机会,“出去以后看到身边很多人都在读博,我就申请了,后来很幸运地获得了去海德堡大学攻读医学博士的机会”。三年后学成归国的韩小红,本可以选择回医院,继续做一个肿瘤医生,后面的道路自然是一片光明,教授、硕导、博导,最终成为一个德高望重的专家、学者。“回医院工作,走什么样的路我很清楚,我前面的一些人就是这样走过来的,我不想继续去重复。”韩小红说。

“我当了10年的肿瘤医生,面对的大都是晚期的肿瘤病人,他们就是因为没有体检,没有及早发现,到最后就无法治疗了,其实那个时候潜意识里我就觉得在这方面我们国家的医疗有一些缺陷。出国以后,我又看到,在国外体检是一个被大众普遍接受的概念,所以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向,未来一定会有市场的”。于是,“倔强”的韩小红不顾家人的反对,扔掉了令人羡慕的“金饭碗”,开始帮助丈夫经营门诊。“当时门诊亏损,要扭转局面,就要给门诊重新定位。”就这样,韩小红开始和丈夫一起创业。

2002年3月28日,凭着自己的医学背景,没有一点管理经验的韩小红,开了第一家慈铭健康体检机构。“我上任的时候,好多人都很怀疑,‘这么年轻的姑娘能干出什么’,所以我必须做出来,做好了,不管我有什么‘背景’”。两三个月后,慈铭开始赢利了,韩小红的管理潜能也被一点点挖掘出来。

在灾难中成长

韩小红说,她进入体检这个行业有些偶然,而正是这一偶然的举动使她在民营医疗的夹缝中开辟出一个新的行业,成为中国专业体检第一人。“刚开始我做体检就想做一家,然后再兼顾体检和生物治疗,因为生物治疗是我的专业,体检是我的副业。但是没想到健康体检是可以复制扩张的,做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市场的需求,一个体检中心,仅仅3、5万人就饱和了,所以必须要发展,这样我就义无反顾地做下去,2003年开了第二家店,2004年第三家店。”都说创业充满了艰辛和泪水,韩晓红的灾难也是一个接一个袭来。

第二家店开业时,非典暴发,一夜间所有订单全撤了;第三家店开业第二天,一把大火把体检中心烧得面目全非。非典来了,韩小红日夜加班,从市场紧缺的一些医疗用品中,挣回员工的工资;大火烧了,她和员工一点点再把店重建起来。“现在看来,这些事情也不算什么灾难,过去的就过去了,起码这些事情是我能驾驭的,而有的事情是我无法控制的!”

2004年,第四家慈铭体检开业了,经历过那些艰难的时刻,慈铭越做越大,韩小红刚尝到创业带来的喜悦,命运又跟她开了一个玩笑。父亲第一次到她的体检中心体检,查出了癌症晚期。“我是一个肿瘤大夫,自己还开了一个这样的机构,我非常清楚他的诊断意味着什么,而且我也知道他每一个阶段的表现是什么,那一年是我最难过的一年,眼看着父亲走向末路,却没有办法救他。”

祸不单行,在父亲临终前三个月,韩小红又被诊断出胃癌,万幸的是她是早期。“我没跟家里人讲,瞒着他们自己做了手术,后来父亲还是知道了。最后三个月我和父亲生活在一起,在301的一个病房里一起接受治疗。我想这可能是老天给我的一个机会,在这之前我一直在求学、工作,没有时间去照顾父亲,而这三个月我可以时时刻刻陪着他,不管我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我是健康体检的最大受益者,而父亲却没在健康体检中受益,这事想起来我挺难过,但却可以警示世人。现在父亲虽然走了,但是临终的那段时间我能这样陪着他度过,也很欣慰了”。采访中,只有谈及这些时,干练、坚强的韩小红才表现出一点软弱。

“重生”后出击

父亲的去世,对于韩小红无疑是刻骨铭心的,但这件事情更坚定了韩小红把这项事业做下去、做好的决心。“我现在觉得自己做的事情特别有意义。”

送走父亲,从病痛和伤痛中走出来的韩小红,立刻全身心地进入了工作状态,她要让更多的人受益。怎样能在短时期内扩大规模,服务于更多的人?韩小红提出了令人吃惊的想法――“管理模式输出”。

所谓管理模式输出,简单点说就是慈铭帮别人建店。从选址到最后开业,慈铭出人力、物力,帮对方培训人才,构建经营体系、模式,最后撤出。慈铭会收取一定费用,但对方可以树立自己的品牌。

这一想法提出后,立即遭到了许多人的反对,有人说她是自己为自己树立竞争对手。但韩小红还是这样做了,她有自己的想法。“以我们现在直投的模式发展,速度太慢,许多二线三线的城市是顾及不到的,这样做可以让更多的人享受服务。中国的市场太大,我们在这个行业是一枝独秀,但再优秀惠及的人群终归有限,更何况它的门槛很高,不是人人都能复制的。我帮他们建起来,他们真能成为我的对手,说实话,我也很欣慰。大家能共同把这个市场做起来,不仅会有更多的人受益,我的企业也会在扩大的市场中受益”。

当然在“树立对手”的同时,韩小红也锻炼、考核了团队。“慈铭模式”经过这样的复制、锤炼,不断完善,在更广泛的地区落地生根,如今在许多城市都有慈铭输出的“血液”在流淌。

“到现在,我们管理输出的9家店,经营服务都很好,个别的店,还准备开分店。”韩小红言语中流露出些许的兴奋。

不过,韩小红的发展思路是非常清晰的,管理输出的成功,让她看到了慈济自身复制、扩张能力。今年开始,韩小红把主要精力用在自身的扩张,慈铭几乎以一个月一家店的速度在发展,管理输出的步子开始有所放缓。

壮大中体现价值

在韩小红科学的决策和管理下,慈铭迅速成长,如今在全国的体检连锁机构,总数已达23家。然而“惊人”的扩张下,韩晓红追求的不只是经济利益,更重要的是“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价值。

五年前,她在创建中国第一家针对健康人的专业体检中心时,就提出了这个企业价值观,“我希望慈济的每一名员工,都要时刻牢记慈铭‘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价值观念。记住了这一点,我们就会时刻关注百姓的健康需求,时刻关注健康体检质量,经济效益也会如期而至。这一点记得越牢,我们的服务工作就会做得越好,经济效益也就会越大。”

曾有人质疑她“调子”太高了,“为人民健康服务”是一句空谈?“但正是这个理念成就了‘慈铭速度’”。

她说,慈铭体检的客源主要靠口碑传播,广告主要是做品牌和培育市场,而不需要直接支持销售,比如去年我们凭口碑就带来了近四成客源。靠的是质量和服务,靠的是“为人民健康服务”的企业价值观:追求社会效益最大化,是企业存续的前提;追求客户利益最大化,是企业利益的保证。

“我的‘为人民健康服务’价值观有科学的机制保障。”韩小红说,作为从医疗行业切割出来的新产业,只有专注健康检查和健康管理才能更专业,使体检结果更精确;而不开展治疗项目的医检分离模式,从根源上杜绝“为赚取检后治疗利润而更改体检结果”的利益诱惑与道德风险,才能使体检结果更公正。这也是为什么相对一些不规范医疗机构的“1元体检、免费体检”,我们的竞争力更强的原因!

韩小红为了自己倡导的价值观做着不懈的努力,她们先后与《信报》组织实施了“北京万名的哥免费体检”、与《北京晚报》合办了“健康体检知识大奖赛”、与北京大学联合开展了“阳光1万骨髓捐献工程”等活动,还连续组织了“六进社区义诊”、“为贫困母亲捐款”和“援助抗战老兵”等公益活动。韩小红觉得,资本的目的是追逐利润,从这点来讲,她一直不认为自己是真正的商人,因为她认为做企业应以良心过滤,无论到什么时候,赢得人心比赢得钞票更重要。

转变中挑战未来

经过五年的发展,慈铭体检通过自己的运营实践,在业务拓展、效益创造、管理水平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模式,曾制定的8档慈铭体检套餐现在已经成了业界的黄金标准。不过韩小红却认为,由于疾病谱的前移,这套标准已经显得有点“落后”了。目前,慈铭结合五年来80多万人的健康体检数据分析结果,创造了168个体检模块,体检套餐扩展到38个,始终占据着行业领先地位。

“现在,企业内部的管理已经有了一整套标准化的东西,我一个店一个店复制就可以了。如果不发展,我是可以袖手旁观的。但企业要不断地创新,所以现在我思考更多的是企业的未来。现在这个阶段,我已经可以把80%的精力从企业内部管理中拿出来,放在外部资源的整合上,从一个管家型总裁向一个真正的管理者转变。”

韩小红眼中充满了自信

整合资源的同时,韩小红还要做好的就是健康管理。健康管理是一个包括信息收集、信息评估和信息干预等环节的完整系统。收集包括体检,了解个人的疾病史,家庭的遗传情况和收集当事人的信息,经过专家评估,之后再进行干预。体检出的结果根据本人目前的状态会有不同的专家(包括运动、医疗、饮食专家)进行干预。“现在人们体检多是关注当时的状况,而我们要做好的不仅是一个科学准确的体检结果,还包括对人的健康进行更多的跟踪干涉,对未来预期的管理,健康指导的干涉,这样可以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篇6

关键词:箱涵 地基处理 支模 现浇混凝土

中图分类号:TU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7(a)-0069-02

某防洪渠工程总长度824m,设计流量1.5m3/s。根据引水流量确定工程规模属5级小型,工程的施工顺序为:施工放线基槽开挖地基处理钢筋绑扎支模现浇混凝土回填验收。

1 箱涵施工过程

1.1 测量放线

基槽开挖前由专业测量工程师进行测量定位、施工放线。施工放线严格控制箱涵在线中位,在箱涵弯道起止钉设标记桩并加以保护,引附桩来检查开挖过程中的中线位置;在机械开挖之前根据箱涵中线和地质水文资料来确定了开挖坡比为1∶0.3,测放开挖边线时,根据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会考虑到箱涵可能需要回填,为防止箱涵施工时对基坑修边,所以开挖时深度按基底标高低2m考虑,进行放坡,确定开挖线后用石灰粉施放好开挖边线。

1.2 基槽开挖

根据设计图纸提供的渠道控制点进行测量放线,渠道采用开挖以机械为主,开挖断面采用全断面开挖,用机械开挖采用1∶0.3的放坡系数,机械开挖至设计管底标高以上0.2m时,即停止机械作业,改用人工开挖至设计标高。修坡以人工为主,区间土方开挖后,及时进行人工边坡整修,个别区段留置较厚土方的地方,先用挖掘机粗清,再用人工按设计断面控制线清坡,以保证坡面平顺,无鼓肚或凹陷尖角或土棱,并符合设计要求。高程控制测量,定出渠道轴线、开口导线,同时按要求划定弃土控制边线后,即可进行渠道土方开挖,每进行完一个开挖区即可进行轴线、断面和高程复测,精确控制开口导线和渠底高程线,以确保不超挖和欠挖。

1.3 地基处理施工

基槽开挖完毕,按规定对基底低洼处进行整平,清除沟底杂物,在垫层基础下采用40cm厚碎石,基槽地基承载力不小于0.15MPa,达不到要求的地方采用块石回填。地基受到扰动或基槽超挖的,基槽基础以下必须分层夯实回填,密实度不小于0.72,对于不良地质情况或承载力不符合要求应与设计及监理单位协商,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重锤夯实、回填片石、填筑碎石等方法予以处理。经检查符合设计及规定要求后即抓紧进行基础施工,以免地基暴露过久。

箱涵本身要置于具有足够承载能力的基础之上,以防止箱涵的下沉、变形断裂。由于地质条件的多样性,导致了箱涵基础形式的多样化,箱涵根据地基承载力,地形变化,埋置高度的不同划分成埋地箱涵、架空箱涵、埋地架空箱涵三种形式。

此种基础适用于埋地箱涵。它基本上属于原地貌高于箱涵设计底标高,施工时需要开挖沟槽,且基础承载力较好,只需要进行少量的回填,或者不用回填直接作为持力层,像这种情况有以下几点。

(1)箱涵置于稳定的老土地基,地基承载力不小于320kPa,若地基承载力达不到要求,应进行基底回填,分层回填砂卵石夯实,压实系数不小于0.72,如图1所示。(2)基岩面较浅,应超挖至基岩以下300mm,并用M5水泥砂浆砌MU30块石至砼垫层底,如图2所示。(3)箱涵置于基岩上时,地基承载力大于320mPa,可直接作为持力层。当上述条件满足要求后,再铺100mm厚C20混凝土找平层,做为埋地箱涵基础,如图3所示。

1.4 钢筋绑扎施工

1.4.1 铺设底板

本段箱涵以变形缝为界分为12段,底板一次性支模成型,分两次间隔进行砼浇筑,模板采用δ=1.2cm厚钢模板,外侧用短钢管夹紧支撑于基坑边坡土壁上,钢管间距50cm。内侧模板支撑可利用在底板钢筋上焊接钢筋撑脚,采用钢管进行对撑。在开挖好的沟槽内设置底垫层再将加工好的钢筋现场绑扎,支内模和外模,较大的箱涵一般先浇筑底板和侧壁的下半部分,再绑扎侧壁上部和顶板钢筋,支好内外模,浇筑侧壁上半部分和顶板。待混凝土达到设计要求的强度拆模。

1.4.2 钢筋绑扎

在埋地箱涵垫层,脚手架、底模铺完之后,就可以进行绑扎钢筋的施工了。钢筋小于等于10mm的采用一级筋,大于10mm的采用二级筋,钢筋锚固长度为25d,焊接长度为8d,绑扎长度1.2La,钢筋保护层厚度取2cm,绑扎钢筋之前,要在垫层或底模上测好箱涵中心线,弹好箱涵侧模板的边线。沿箱涵的边线搭好钢管架,做为绑扎钢筋的临时支架。顶板钢筋底垫双峰式垫块,严格按规范及设计要求绑扎,支撑箍筋应适当予以点焊,保证上层钢筋网片不变形。

1.5 支模

箱涵的模板,分为内、外模。在箱涵钢筋绑扎完成之后,就可以进行支模了。外模沿弹好的箱涵边线安放,内模与外模之间的距离由调好间距两头带锥形套,中间带止水片的对拉螺杆确定,沿模板对拉螺杆,在内模内,外模外布置横、竖钢管,内支撑采用φ50钢管搭设,纵横向布距不大于1m,竖向布距不大于1.2m,顶部用可调托撑顶纵梁,纵梁上布置横梁,横梁上为顶模。内支撑的横向钢管应与内侧模在横竖带节点处用钢管卡子连接,起到横向内支撑作用。表面要求光洁,模板接缝加贴密封胶条。外模采用普通钢模板组拼,外模的固定采用φ16拉杆内外对拉,并以圆木或钢管辅助支顶。

1.6 箱涵的浇注

混凝土采用商品混凝土。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20,方量为:6.600m。浇注混凝土的设备使用的是两台搅拌机和一台混凝土输送泵。混凝土搅拌站要随着施工进展经常转场,相临搅拌站的距离要考虑混凝土泵的最大输送能力和现场的地势情况。泵混凝土的距离要考虑前后能够搭接上,且泵站要位于地势平缓处。混凝土泵的特点是向上输送混凝土要比向下输送混凝土容易得多。

本段箱涵采用两次浇注,先浇注底板混凝土,后浇注侧墙和顶板混凝土的施工工艺。先浇筑底板混凝土,等到混凝土终凝后再浇筑侧墙和顶板混凝土,混凝土先从箱涵顶板落下,向两个侧边分摊。箱涵上部的两个振动棒,将两边的侧边振实后,振顶板的混凝土,直至箱涵顶板达到结构厚度后,再一点点向前推进;箱涵内部的震动棒,通过底模通缝,插入两侧的底模下,将底模和拐角处的混凝土振实,最后振捣通缝处的混凝土,把通缝处冒出来多余的混凝土,向前清运,使通逢处振实的混凝土同底模板下平面一平,并随着顶模混凝土的向前推进,略微滞后一些向前跟进,将整段箱涵浇注完成。在整个混凝土初凝之前,一定要将顶板的混凝土和底板的混凝土收平抹光。在整个箱涵的施工过程中,振捣橡胶止水带和靠近底模处拐角的混凝土要细心,因为这两个地方容易出现漏振和产生蜂窝。

1.7 伸缩缝处理

箱涵涵身每隔6m设伸缩缝一圈,凡地基土质发生变化以及地基填挖交界处,均设置伸缩缝,缝宽2cm。伸缩缝采用P651橡胶止水带,用苯板填缝,聚氨酯砂浆闭缝。

1.8 箱涵沟槽的回填

待钢筋混凝土箱涵浇筑完20d左右时,并经验收合格,清除箱涵外的积水和松软土石方后进行人工回填,采用防冻戈壁土、碎石土回填,相对密度≥0.72,原状土回填应满足压实干容重≥16kN/m3,试验合格后再进行下道工序。回填土分层碾压,达到要求密度后方可进行上层土方填筑,碾压采用机械进行进行碾压,局部边角用手扶式震动夯夯实,碾压时料的含水量控制在确定的最优含水量范围之内;箱涵外两侧的回填要对称,每层回填厚度不大于50m,采用电动重型打夯机3~5遍夯实。每层必须作压实度检测,要达到设计和相关规范要求。

2 箱涵在施工中应注意问题

(1)严格控制不要超挖或欠挖。(2)对钢筋质量要抽检,合格后方可使用。(3)在墙体钢筋绑扎时,需将保护层厚度的钢筋焊牢。(4)禁止使用塑料薄膜内衬模板。(5)墙体支模时,应准确定出墙根模板位置。(6)混凝土施工脚手架及支撑要搭设牢固,模板做到横平竖直,严禁跑模现象发生。(7)防水层与混凝土面要粘贴密实,避免施工完成后出现漏水现象。(8)在振捣一些拐角处要细心,以免造成空洞,对工程造成影响。(9)涵洞工程砌体圬工施工时,要认真选好石料。(10)混凝土浇注不能中断,以免出现施工缝。(11)要做好对混凝土的养护。(12)涵背填土严格按规范要求施工,两侧对称夯填。

3 结语

箱涵施工完毕,即对已施工完的一段箱涵做了闭水试验,实验时,在规定的时间内水头从(0+000-0+155.5)仅下降35mm,实验一次获得圆满成功。

参考文献

篇7

地 址

联系电话

新生注册时间

篇8

(赤峰学院 外国语学院,内蒙古 赤峰 024000)

摘 要:红山文化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一颗明珠,是中国北疆地区比较早的一种史前文化遗存。同时,红山文化在世界文明史上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人们透过研究红山文化,能够深层次地了解红山先民史前的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制度、物质文明、人们的信仰和祭祀活动等多个层面;同时对外宣扬红山文化,推动文化旅游和提高其知名度都有着重要意义。然而人们对红山文化的翻译研究却起步很晚,对红山文化缺少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尤其对某些专业术语的翻译已成为红山文化英译中一大障碍。

关键词 :红山文化;内涵;词汇;翻译

中图分类号:K878;H1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1-0016-03

收稿日期:2014年12月20日

作者简介:任振涛(1978-)男,内蒙赤峰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现任教于赤峰学院外国语学院,执教多年来,一直对英语翻译、英语文学等方面进行研究,取得良好的科研成果。

基金项目:本论文是内蒙古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苏秉琦先生关于辽河文明之红山文化思想英译研究”(2013J147)

一、红山文化的渊源与内涵

红山文化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因赤峰城东北方向那座红色的山峰而得名。红山文化是北方地区新石器时期文化中较重要的文化,发现于1935年,这种有彩陶细石器共存的新石器时代文化,1954年被命名为“红山文化”。因赤峰境内多有龙表玉器出土,故赤峰被称为龙的故乡,红山文化的先民应为龙的传人。在古代北方及中国新石器时,以崇龙尚玉,尊祖敬宗为特征的宗教礼仪活动极为盛行,各个群体之间已经有了较多的社会活动,族群之间的相互交流成为其生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这足以证明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已率先进入相对完善的社会发展时代。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社会化模式”的发展便成为日后中华文明史上重要的一页。

红山文化对世界文化是一个重要的贡献,也是史前文明的典型标志。红山文化现已走出国门,面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红山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开始认识红山文化,品鉴红山文化。而“玉龙”是红山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物,研究红山文化,学者们就一定要跨越东西方文化障碍,以正确的态度来认识“龙”的文化寓意。

二、红山的“玉龙”文化与西方“龙”文化的分析与研究

人们通常称红山文化出土的“玉龙”为“中华第一龙”或“华夏第一龙”。其实真正的“玉龙”出土于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他拉村,它是红山先民的一件装饰类玉佩。这件玉龙做工精细,质地优良,其龙吻部突出,双唇紧闭,鼻骨隆起,体型宽厚,全身弯曲呈椭圆形,头部则凸起,整体构造体现了一种流线型的美。更重要的是其龙头两侧有向后飘起的宽代式龙发,背部有穿比,供人挂配使用。

从整个玉龙的材质到做工,再到精美的图案设计,足可以证明红山地区早期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生产力的根本标志是生产工具”。而“玉龙”佩件的出现则证明远古的红山人已经开始了有关龙的图腾崇拜,并把龙形玉佩戴于身上,与龙同在,与龙同行。龙的形象已深深的植根于人们的意识形态之中。

龙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灵魂与渊源。龙在中国的文化中被视为勇气、力量、美好甚至是智慧的化身,但事实上自然界中并不存在这一生命体,只是上古先民想象出来的一种“神兽”。人们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的将龙的形象不断完善、不断充实,给予这种万人膜拜的神兽各种美德与智慧,它可以预测未来,它可以惩恶扬善,它可以上天入地,祈福百姓等等,所以龙在人们心中的形象总是正义的化身。而红山“玉龙”作为饰件佩戴在人们身上,与“玉龙”形影不离。由此证明在远古时代的红山人早已将中国最初的“龙文化”发挥到极致,以至后来的中国文化词语中有了如:龙的传人、龙子龙孙、龙马精神、龙腾虎跃等等,彰显中国龙的精深与博大。因此,红山玉龙做为“中华第一龙”的代表也就不足为奇了。近年来,许多国家的学者们对红山文化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们开始研究红山文化、了解红山文化,但想真正的走进红山文化,就不可能避开红山文化的“玉龙”情缘。有的西方学者把“红山玉龙”翻译为Chinese Dragon或Chinese Jade Dragon(中国玉龙)。初看起来,这种翻译在定义范围上有些过大,不够具体。现在大多数的译者,直接将其译为“Hong shan Jade Dragon”这种翻译更直接、更具代表性,也体现了红山文化中不可忽视的地域特征。

在西方文化里,可以说是“谈龙色变”,西方人认为“龙”是邪恶、是魔鬼、是怪物的化身,这些说法主要来自于古希腊传说,人们称之为Drakon,是一个巨大的海怪,或是巨大的毒蛇。例如英文里有一个有关龙的成语“Sow dragon teeth”,生动形象的阐述了一个传奇的神话故事:卡德摩斯为了建立底比斯城,他派同伴到附近的泉水里去打水,但他们全部被看护泉水的一条恶龙杀死。于是卡德摩斯一怒之下,杀死了恶龙,并按照雅典娜的指示拔下龙牙,将其播种在田地里,顿时从地里冒出一些龙牙武士向他扑过来。于是卡德摩斯向他们当中抛出了一块宝石,那些武士为争夺宝石开始相互残杀,最后仅剩下5人。后来希腊人就因卡德摩斯播种龙牙引起的争斗,使用“Sow dragon teeth”来表示挑起纷争,播下不和的种子。在西方的经典著作《圣经》里也多次提到龙的形象,总是把龙描述得性情凶狠,长着翅膀,能喷云吐雾,轻而易举的置人于死地。在圣经故事里充满邪恶的Satan(撒旦)通常被人们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总之,在西方文化里,龙扮演的角色是不光彩的、不受欢迎的。

不同的文化背景,造就了不同的“龙”文化,这种文化影响了人们对待“龙文化”的观点和态度。这也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典型现象。但我们要研究红山文化,就务必要了解红山玉龙的文化内涵,对于西方学者而言,也应该用辩证的观点来看待和研究中国的“dragon”,并用正确的英文词汇来阐述“红山龙”或“中国龙”的寓意。

三、红山文化中有代表性词汇的翻译

充分认识和了解语言的文化内涵和时代特征,是做好翻译的前提。而掌握某些代表性、特殊性的词汇在特定语境下的意义是进行英汉互译的关键。翻译就是跨文化,跨交际性的活动。翻译有时并不是简单地从一种语言切换成另一种语言,更多的是一种文化与另一种文化进行衔接,甚至是一种文化被另一种文化所接纳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让国外学者了解红山文化,务必处理好英汉互译时的文化差异,既要保留我们自身的文化特色,体现自身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要顾及到译文传递的信息能否被外国人所接受。

(一)红山文化有术语的翻译

在红山文化的发展历史长河中,有些词汇在特定的条件下形成和使用的:如红山先民最初的墓葬形成,即把把石块堆积在一起,把逝世的人葬于其中,人们将其称为积石冢。简单的说来,这是一种墓葬形式。如果译者直接将其译成“stones-accumulated tomb”,并不能完全表述出这种墓葬本身的含义。按照翻译中“信、达、雅”中“信”的要求,莫不如用双语译出来:Jishizhong---stones-accumulated tomb,后加英文进一步解释其效果会更好。采用这种汉语与英语结合的译法,更直观更形象,也更有说服力,也让读者轻松的跨越文化障碍,更好地理解“积石冢”这一术语。另外从汉语文化角度来讲,保持“冢”的音译,也有其特殊含义。“冢”在汉语中固定的解释为“隆起的坟包”,那么“积石冢”的含义便为:用石头堆起来的坟包。鉴于“积石冢”一词在红山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是远古红山先民的常用词汇,应留下其文化特征,使英译与原文发音保持一致,也便于中外学者的沟通和交流。再如另一个红山文化中常出现的词汇“灶子”,主要是红山先民来生火做饭或取暖,在英文中很难找到与之完全对等的词汇。“灶”在汉语中译为英文时,大多数是“kitchenrange或cooking stove”西方文化中没有用灶子来取暖的方式,因而“灶子”译为英文时也得考虑时代特征,即汉语拼音与英文解释相结合的方法:Zaozi(use it to cook or make warm)。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翻译时注意保留民族特色,时代特征,文化意义,传承古老的文明也是每个译者应负的责任。

(二)红山文化中与“玉”有关词语的翻译

红山文化中最典型的代表器物都与“玉”有关,玉佩、玉龙、玉环等等。可见当时红山先民崇玉、爱玉的程度之深。甚至在红山文化后期出现“唯玉为葬”的特殊文化现象,起初的学者只是将其译为“Only jade can be with the deaths”表面含义为:只有玉器才能够作为陪葬品与逝者一同入葬,这种译法在汉语上能够说得过去,但对外国人而言,他们却未必将“唯玉为葬”所包含的文化信息理解清楚。首先从汉语文化来分析“玉”这个会意字,很简单的“王”字加上一点。在中国文化里,“王”是权力财富的象征,“王”加上极有象征性的一点,变成了“玉”,这“·”(玉子下面的一点),很形象的体现了玉除了作为饰品佩戴在远古先民身上,深受人们喜爱之外,同时也象征着他们的身份和地位。因此,红山先民们以玉为尊,唯玉为葬的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当我们深入的了解以上文化现象的含义和相关背景之后,再同有关学者探讨,将“唯玉为葬”译成:Only jade is a object placed in the tomb (it symbols noble象征着高贵),这样外国人便容易接受和理解。那么在接下来所出现的与玉有关的词组的翻译就相对简单多了,如玉佩:jade plate;玉器:jade article或jade object;玉帝:the jade emperor等等,“玉”与英文中的jade一词息息相关。实践证明红山玉文化对整个华夏文化影响之深、之远。

语言是时代的产物,也是与时俱进的产物。与红山文化相关知识的翻译方法和翻译内容也务必顺应社会发展潮流,适应现代人的口味和观念,使其更容易被理解和接纳。有些红山文化研究内容的翻译还不够完善,值得探讨的方面还很多。因此红山语言文化翻译的标准化,规范化也势在必行。如最简单的“红山文化”一词的翻译,有的为:Red Mountain Culture.有的是:Hongshan Culture。还有的是:Hongshan Culture in Chifeng.“赤峰红山文化”尽管是同一个词,在英语中却给出多种翻译,给人以鱼龙混杂的感觉。这类常用的词组,翻译家们应该统一标准,寻求共性,使其翻译内容趋于完整,达到最佳翻译效果。

总之,古老而悠久的红山文化是中华文明富有里程碑的标志,我们要将红山先民时代的文化发展弘扬,让更多国家的学者,甚至是普通民众来认识古老的红山文化,就要一定做好语言方面的翻译和解释工作。翻译的好坏与用词的标准与否,是关系到能否开启红山文化走向世界之门的关键钥匙。愿所有热爱红山文化研究的学者联合起来,把翻译工作做好,为更好的宣传红山文化,倡导文化旅游和提升红山文化知名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孙国军.赤峰历史漫谈[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07).

(2)郑笑然.红山文化翻译的文物译名统一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0).

(3)孙岿.“红山文化”区域生产方式的两次转变[J].大连民族学院民族与高教研究中心,2012(12).

(4)师新民.考古文物名词英译探讨[J].中国科技翻译,2007(03).

(5)施光.中国文化中的龙与西方文化中的Dragon[J].重庆工学院学报.

(6)汪城峰.希腊神话故事[M].北京:作家出版社 2010.

(7)蔺辛建.红山文化与古史传说[J].北方文物,1987(03).

篇9

关键词:非工程措施;防洪抗旱;内涵;作用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的国家尤其是水灾、旱灾更为频繁。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人为本各地已对防洪抗旱的工程措施运用自如发挥了显著的效益。但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极端天气事件随之增多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将更为频繁强度也明显上升单靠工程措施来应对已明显不足。与此同时非工程措施作为防洪抗旱的综合措施之一越来越受重视。该文现以非工程措施的内涵入手简析非工程措施在防洪抗旱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1非工程措施的内涵

非工程措施是指运用经济、法律、行政手段以及直接运用防洪工程以外的其他手段来减少洪涝干旱等自然灾害损失的措施。非工程措施具有投资少、见效快并可为防洪抗旱工程充分发挥效益提供保证的特点因而可在防洪抗旱工作中广泛应用[1]。非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加强防洪工程管理坚决清除江河湖泊的行蓄洪阻水障碍以确保行蓄洪的能力;二是建立防汛抗旱指挥机构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三是完善水法律、法规的制定大力宣传并认真贯彻执行;四是制定和完善防洪抗旱预案;五是建立洪水干旱预报警报系统;六是建立完善的防洪抗旱物资储备制度。

2非工程措施的作用

(1)加强江河湖泊及防洪工程管理是认真做好防洪抗旱准备工作的重要前提。防患于未然是防洪抗旱重要的先决条件要求在水旱等自然灾害来临之前认真做好江河湖泊及防洪工程管理这既是防洪抗旱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前提[2]。因此各地有关部门应在汛后制订计划依照闸站养护手册对水工程进行维护、保养;地方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在国家防总的统一部署下逐级开展汛前检查实行防汛责任制制订详细的检查方案对水工程进行逐一排查对查出的隐患和问题及时处理;同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水库大坝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江河湖泊的管理坚决清除江河湖泊的行蓄洪阻水障碍制止盲目围垦湖泊、河道、滩地的违法行为以确保行蓄洪的能力。淮河流域各级防汛抗旱办公室通过加强江河湖泊及防洪工程的管理落实防汛责任制及时清除安全隐患切实做好抢险队伍和物资的落实为夺取2003、2007年防洪抗旱的全面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完善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全面提升防洪抗旱管理能力。我国水旱灾害频繁造成的经济损失严重。单靠工程措施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面向未来防洪抗旱减灾事业的发展水利部提出了防洪抗旱的“两个转变”即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的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的转变。“两个转变”的推进将全面提高我国的抗灾水平和能力而国家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的建立正是促进、推动“两个转变”的重要措施和手段。自1998年淮河流域大水后我国加大了对防汛抗旱指挥系统建设的投入力度其指挥系统涉及水利部、七大流域机构和31个省(市、区)以更好地为当地防洪抗旱工作服务。以淮河防总为例在国家防总、水利部的正确领导下淮河防总于2003年成立健全了以淮河流域为单位的防汛统一指挥体系。2007年7月下旬淮河中下游水位居高不下堤防、水坝等水工程长时间受高水位的浸泡防汛压力明显增大。淮河防总通过防洪抗旱指挥系统快速采集和传输雨水情、灾情等信息并对其发展趋势作出预测、预报、分析同时通过会商系统、远程视频监视系统、程控交换系统与水利部、淮河流域各省、市、区的防汛抗旱指挥部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流制定防洪抗旱调度方案迅速、准确下达指令为防洪指挥提供了先进、可靠的决策支持大大提高了防汛调度的及时性、科学性从而成功抗御了2007年的洪水。

(3)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工作促进依法行政。法律、法规贯穿于防洪抗旱全过程是一个完整的、与其他法律和政策充分匹配的政策法规体系为防洪抗旱提供了全面的政策与法律支撑。目前我国已形成了以《水法》《防洪法》为核心以《防汛条例》《蓄滞洪区运用补偿暂行办法》《河道管理条例》等相配套的防洪抗旱法律法规体系各流域管理机构、省、自治区、直辖市也陆续颁布并实施了大批防洪抗旱配套法规。安徽省先后修订完善了《安徽省抗旱条例》《安徽省水文管理办法》《安徽省水工程管理和保护条例》等法规、规章并严格防洪抗旱执法程序。随着防洪抗旱工作的不断深入我国防洪政策法规建设已不能满足防洪抗旱的要求应着力健全法律法规加快《抗旱条例》《洪水影响评价管理条例》《蓄滞洪区管理条例》的制订把防汛抗旱立法工作纳入法制化轨道。

法律的制订需要公众的认知因此要加强法制宣传工作提高法律透明度与认知力。在每年的“世界水日、中国水周”、“12·4”全国法制宣传日宣传活动中各地通过举办体育竞赛、组织普法问卷调查和法律知识竞赛、发送普法手机短信等多种形式来扩大宣传影响强化宣传效果提高广大民众学法、懂法、用法和守法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进依法行政从而有效维护了水工程和防洪抗旱的安全。

(4)制定和完善防洪抗旱预案提高洪水灾害的反应与处置能力。近年来在国务院、国家防总的大力推动和指导下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大力加强防洪抗旱应急预案的建设由总体预案和专项预案构成的预案体系逐步健全为规范应急管理打下很好的基础。防洪抗旱预案本身就是在总结地区洪涝干旱发生、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按照防洪抗旱目标和调度原则在分析现有水源和充分利用现有工程设施的基础上制定不同干旱条件下的防洪抗旱对策和措施[3]。淮委根据国家防总批复的《淮河洪水调度方案》积极推动淮域各地继续加强防洪预案的修改完善和动态管理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工程变化情况修订完善了《蓄涝洪区运用预案》等相关预案极大提高了洪水灾害的反应与处置能力。

(5)加大洪水干旱预警预报系统为防御水旱灾害提供技术支撑。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局部暴雨、超强台风和极端高温干旱等事件呈现多发、并发的趋势。极端灾害性天气的频繁发生对提高预警预报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淮委在每年水旱灾发生之前着力抓好预警预报特别是加强对极端灾害性天气事件的监测:一是针对防洪排涝标准偏低的城市加强对短历时、大强度灾害性天气的预测预报并注重提高基层预报水平增强预报时效;二是加强汛情监测预报提高预报准确率延长预见期全面满足防洪调度指挥决策的要求;三是建立水文报旱制度综合降雨、江河来水等相关信息确定与旱情相关水文特征值这些措施的运用为战胜2007年淮河流域洪水提供了技术支撑。

(6)建立完善的防洪抗旱物资储备制度与反应迅速的抢险队伍是取得防汛抗旱胜利的前提条件。防洪抗旱物资储备制度的建设是完成抢险救灾任务、实现安全度汛抗旱的基础。建立防洪抗旱物资储备制度可以克服防洪抗旱经费加拨过程缓慢和被挪用等弊端满足“一旦需要随时调用”的工作要求也是一项切实可行的主动防洪抗旱措施[4]。

国家向来重视防洪抗旱物资储备建设并加大防洪抗旱物资器材的投入同时把防洪抗旱经费列入同级预算按照分级筹措、分级储备、分级管理的原则储好、管好、用好防洪抗旱物资提高对自然灾害的应急响应能力以确保防洪抗旱的最后胜利。

做好物资储备的同时也要加强抢险队伍建设。全国各地市大都成立了县、乡、村三级防洪抗旱抢险队逐人登记加强培训认真学习防洪抗旱抢险知识提高全民防洪抗旱抢险能力并根据各自情况开展防洪抗旱抢险演习提高抢险队伍应急抢先水平做到“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正是防洪抗旱物资储备的完善及抢险队伍的保障成功缓解了2001年淮河旱情以及2007年流域性大洪水。

3参考文献

[1]赵清高洪涛.非工程防洪措施浅析[J].中国西部科技20098(28):61-62.

[2]周美冬.非工程措施在山区县防汛调度中的应用[J].江西水利科技200935(3):206-208.

篇10

羊肉

羊肉含有丰富的脂肪、蛋白质、碳水化合物、无机盐和钙、磷、铁等营养物质。除了营养丰富外,因其性味甘温,有温中健脾、补肾壮阳、益气养血等功效。冬季常吃羊肉,不仅能增加人体热量,抵御寒冷,还能增加消化酶,保护胃壁修复胃粘膜,帮助脾胃消化,起到抗衰老作用。

牛肉

牛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可以有效补血养血,冬季食用牛肉还可以暖胃补益。牛肉含有足够的维生素B6,可增强免疫力,促进蛋白质的新陈代谢和合成,从而及时补充身体能力,提高抵抗力。而且,牛肉中脂肪含量很低,但却富含结合亚油酸,这些潜在的抗氧化剂可以帮助女性养颜抗衰。

红薯

红薯入脾、肾二经,可“补脾胃,益气力,御风寒”,被中医视为一种“良药”,且富含碳水化合物、膳食纤维、胡萝卜素、维生素以及钾、镁、铜、硒、钙等10余种元素,营养丰富。

西红柿

西红柿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抗氧化剂、矿物质等多种营养物质,因此具有很高的美容价值和食用价值。它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特别是含有较高的矿物质,如铁、镁、钙等,这在其他植物性食物中还是少见的。常吃西红柿,可补血益神,使皮肤柔嫩生辉,脸色红润。

山楂

山楂含有大量丰富的黄酮类和维生素C、胡萝卜素等营养物质,这些营养都能够阻断并减少自由基的生成,从而有效的增强人体在寒冷冬季里的免疫力并且预防各种冬季常见病。

红枣

冬季吃红枣能补中益气,养血安神。大枣含有大量的糖类物质,并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核黄素、硫胺素、胡萝卜素、尼克酸等多种维生素,具有较强的补养作用,能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

胡萝卜

胡萝卜素可清除致人衰老的自由基,除了大量的胡萝卜素,胡萝卜能提供丰富的维生素A,具有促进机体正常生长与繁殖、维持上皮组织、防止呼吸道感染等功能,也可以维护眼睛和皮肤的健康。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等招牌营养素也有润皮肤,抗衰老的作用。另外,丰富的丙氨酸等九种氨基酸和钙、磷、铁等矿物质,能增强人体免疫力,有抗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