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廉华兹华斯范文

时间:2023-03-31 20:59:41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威廉华兹华斯,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论文关键词:生态伦理;华兹华斯;自然;人类中心主义;生态责任

近年来,随着生态困境的频现,生态思潮日益波澜壮阔,英国及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威廉·华兹华斯的生态意识及其对现代生态学、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的贡献被逐渐认识并受到肯定,但遗憾的是对华兹华斯生态观的理解与研究却多流于文学表面,缺乏从生态伦理学范式的角度对其生态前瞻性以及维系其诗学理念内在统一和逻辑性的生态伦理思想的剖析与探究。本文拟从当代生态伦理学关注的核心问题:自然的价值、人类中心主义和工业文明、人类的生态责任等层面切人,从生态伦理建构的角度探究华兹华斯的生态伦理思想,以期对今天社会良性生态伦理建构具有启示和指导意义。

一、生态危机呼唤生态伦理思想建构

人类社会步人二十一世纪,物质文明取得极大发展,但同时人类对自己唯一的家园——地球却也负债累累。工业化进程造成对自然资源的掠夺性开采和环境污染的日趋严重,极大地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人类的生存陷入深重的危机之中。面对生态困境,人们不得不反省“我们究竟从哪里开始走错了路”。

什么是生态危机的社会根源?人类的发展是否一定要以自然的毁灭作为代价?自然与人之间应该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显然西方传统的伦理学给予了人们错误的指导,“它从未考虑过人类主体之外的事物的价值。它在强调人与自然、科学与伦理学的分割时,发展了一种自然界没有价值的科学和伦理学。在这一框架下,人成为唯一得到道德待遇的物种:他只需依照自己的利益行动,并以自身的利益对待其他事物。这种伦理观念鼓励了一种对自然不加约束的行为,是造成人对自然界的掠夺,形成环境危机的重要根源”。

生态危机呼唤着一种新的伦理思想的建构。正如历史学家唐纳德·武斯特在其《自然财富》(TheWealthofNature)中所述:“今天,我们正面临生态危机,不是生态系统作用的结果,而是我们的伦理系统作用的结果。为了尽可能地度过危机,要求我们准确地认识我们对自然的影响;而且要求我们认识那些伦理系统并运用这种认识去变革伦理系统。”

倘若我们打算继续生存下去,那就必须唤醒潜藏在内心深层的自我意识,构建一种新的伦理范式,用道德甚至法律的力量来维护它。显然,这种新的伦理范式必须基于生态规律,吸收自然科学、人文科学的成果,重新解读人与自然的关系,承认并强调自然的内在价值,革命性地对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提出挑战,把道德义务的对象扩展到整个生态系统,倡导一种与大自然协调相处的生活方式,这种新的伦理范式即生态伦理学范式。

二、华兹华斯的生态伦理思想

华兹华斯一生隐居英国中西部湖区的自然山水中长达五十几年.他以朴素清新、自然流畅的文笔热忱地讴歌大自然.创作了大量歌咏自然的作品,被称为“大自然的诗人”。而今在生态危机重重的现实语境下存对生态危机的根源追溯过程中,重读华兹华斯的作品。发现这位“大自然的诗人”追求精神生态.肯定自然的价值,反对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的肆意掠夺.批判工业文明对自然生态及精神生态的摧残和损害.呼唤人类担负起生态责任,其理念折射出当代生态伦理学思想的奕奕光芒,其生态伦理智慧显示出了超越时代的、被后世社会发展所证实的远见,对于当今社会建构良性生态伦理范式不乏重要的启示和指导意义。

1.自然的价值

欧洲人对自然的理解往往是多种涵义的,就其根本意义来讲,自然是为人类发展提供必要物质资料的场昕,人类与自然的关系即征服与服务的关系。另外。于宗教的情怀,在他们眼中自然的样式也是神的安排.自然之中无不体现着神性。而在华兹华斯眼中.自然既不是超验的,也不是泛神论的.而是人类生存休戚相关的精神之所。

华兹华斯在诗作中描述了大量的自然美景:《早春命笔中大地网春时的百鸟争鸣、百花斗艳,威斯敏斯特桥》清晨的宁静、太阳的华美初照,太阳早已下山中皎洁的月光.《廷腾寺》旁的流泉瀑布、丛林果闶。如果说对自然美景的描述只是生态学描述,屁然美景诱发诗人对它产生了强烈的情感:“山中有欢愉.泉中有生趣”’。大自然的美丽使诗人炊欣鼓舞。明月艳阳、山川河流、花木鸟虫都是欢乐的触发刹.即便是在孤独忧伤时。美丽的自然也予人安慰和喜悦。

美是生态伦理学的基础。美不是一个可推论出伦理标准的范畴,但是人类对美的直觉产生了能激起伦理行为的某种关系。伦理学家斯蒂文森认为:生态学描述和伦理学的规定之间是能够通融转换的.中情感是关键的转换器一。自然美景带来的强烈的情感为诗人的生态伦理思想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正如诗人诗中所述,“生命力散发出天然智慧,欢愉示真理”。大自然所带来的快乐情感使诗人认识到了真理自然的伟大价值,它远远超越了简单的工具价值,也不仅只停留在审美的层面。华兹华斯认为自然是“最纯真信念的牢固依托.心灵的乳母、导师、家长。全部精神生活的灵魂”。自然界支撑着一切生命。它丰富多彩,生生不息,给人希望,净化人类的情感和思想。

2人类中心主义批判

当我们考察人类作为生物的自然性时。我们就会发现人类与地球上的其他生命形式有着共同的特征、相似的进化过程并与它们共有一个生态环境。如生态伦理学者泰勒所说,“人是地球生物圈自然秩序的一个要素。因此人类在自然系统中的地位与其他物种的地位是一样的”。只关注人类一个物种福利的人类中心主义思想是肤浅片面的,每一个物种拥有同等的天赋价值、平等的道德权利.应当同样得到道德关怀。重读华兹华斯的作品,会发现诗人早已建构了基于敬畏生命.尊重自然的道德准则.深深悲哀于狭隘的人类巾心主义带来的伤害。

《宪跳泉》集中体现了华兹华斯对人类巾心主义的抨击。在爵士的疯狂追赶下,美丽的公鹿走投无路纵身跳下山崖,死在清泉边。爵士并不同情公鹿的死亡,为了炫耀反而在鹿死的地方修造华屋继续作乐。肆意改造自然最后带来可怕的灾难.鹿跳泉一带变成最荒凉的地方。在诗人看来.鹿的痛苦是一个具有伦理道德意义的问题。“如果一个动物能够感受苦乐,那么拒绝关心它的苦乐就没有道德上的合理性。它们有理由和人类一样获得道德权利.也拥有人类应予关心的权益”。诗人呼吁:“我们的欢情豪兴里。万万不可/羼入任何微贱生灵的不幸”。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华兹华斯批判了认为只有人类关系才涉及道德范畴的“人类中心主义”话语,更预期了20世纪末深层生态伦理学理论的许多重要思想,尤其是今天的“动物权利”思想。诗人描述公鹿死后自然彻底异化则体现出自然界持续生存的权利遭受破坏之后其对所受侵犯的挑战.暗示了大自然的权力。从这个意义来讲,诗人的道德境界又已超越了动物福利这一层次,他肯定自然的权力与利益,并暗示生命是同时并存、相互依赖的。大自然的稳定和生机取决于生命形态的丰富,而不取决于是否有一种物种能够轻而易举地战胜和统治其他物种。因此,《鹿跳泉》的故事实际上体现了华兹华斯的道德准则:敬畏生命.尊重自然,而这正是当代生态伦理学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3.工业文明批判

18世纪末至19世纪上半期,工商业的突飞猛进给人类带来了巨大财富,人类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凭借着新生的科技力量无所顾忌地进行着破坏性和掠夺性的生产和经营活动,无情的机械文明使人们丧失了固有的悠闲生活与美好的本能,人类和大自然之间原本和谐共存的关系被破坏,最下层的劳动者生活艰辛。诗人在他的作品中描述《塌毁的茅舍》《西蒙·李》《女游民》的悲惨命运,农夫为了养家糊口不得不卖掉自己心爱的《最后一头羊》。这些作品直接表达着诗人对工业文明和人类无尽贪欲伤害自然以至伤害人类自己的不满与悲哀。

同时,华兹华斯也批判工业文明所带来的生活导致人的身心疲惫和精神枯萎。华兹华斯这样描述他自己所处的时代:英格兰成了“死水污池”,“自然之美和典籍已无人赞赏”,“淳风尽废,美德沦亡”。“我们在人类的愚昧与罪恶中耽搁已久,被迫观看那些悲苦的情景,哀伤、失望、恼人的杂思、混淆的是非、衰竭的热情、最后是尽失希望的本身以及希望的对象——所有这些都折磨着我的内心!”。在他看来,人类是如此冥顽不灵,不能吸取大自然的教益,不敬畏自然。在物质利益的驱使下,人类歧视、侵犯大自然及与人类相互依存的自然界的生灵,这是可悲的人类自身的道德精神的堕落。

4.生态责任呼唤

生态责任即人类对自然整体的责任,也就是人类应该怎样对待自然,它是人类基于对生态规律及生态知识的了解与认同而衍发的。在从对生态学描述的理解到对伦理学规定的认同与执行的转换过程中,情感促使心理发生微妙的变化,使人领会在自然生态规律中蕴含着的人类责任。显然,自然的美好带来的欢愉情感及工业文明与人类中心主义伤害自然而带来的悲哀促使华兹华斯感悟到了人类的责任,诗人以众多作品抨击自然与人截然对立的传统观念,呼吁人类承担生态责任。

在《责任颂》中,华兹华斯强调责任的重要性:责任是“指路的明灯”,“防范或惩罚过错的荆条”。只有责任“律令威严”,能够“伸张了正气”“叫世间昧昧众生终止无谓的争斗”。诗人请求责任女神赐予人类“自我牺牲的意志”,使人类“谦恭而又明智”,呼吁人类“竭力尽心,将你(自然)侍奉”。华兹华斯呼唤人类承担责任,保护、回馈自然,在《泉水》中,诗人指出对于大自然千万不要“做无谓的争斗”“;在《劝诫》中他又告诫人们:不要从“大自然的书上把这珍贵之页撕下”,因为“凡现在使你着迷的一切,从你插手的日子起就消失”。为了保护和回馈自然,诗人也呼唤物质生活简单化,他赞美简朴的生活,反对过度的物质欲望。在《伦敦,1802年》中,诗人就抨击简朴生活、高尚思想和心灵的平和等在当时都消失了,而“侵吞掠夺,贪婪,挥霍无度”成了“崇奉的偶像”。诗人呼吁遵从自然,把人类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增长、物质的需要限制在生态系统可以承载的限度内,追求简单的物质生活和丰富的精神生活,这正是当代生态伦理学家们认为人类应尽的生态责任。

“生态伦理思想处理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目的是使之和谐统一。因此人类最高的生态责任是守护和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回归自然、融人自然是生态伦理思想的最终吁请。华兹华斯在许多作品中赞颂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勾画天人合一的完美境界。在《两个懒散的牧童——地牢峡瀑布》中,少年在山岩下的草地上、阳光里,欢快地吹奏着风笛,山中的鹿角草和狗尾草装点着他们的帽子,林中的鸟儿不停地高歌,千万只出生不久的小羊都在山坡上。诗人推崇这世间最为安详的理想美景:自然没有受到人为的破坏,人类和其他生命共存于这个呈现着美丽、稳定与完整的生命共同体。甚至在诗人看来,人类也完全可以如同《序曲》第五卷中温德尔湖畔的小男孩一般,与大自然神交;或者象住在鸽子泉边人迹罕至地方的姑娘露西,摆脱尘世纷扰、摒弃社会赞许需要,直至生命停息,“天天和岩石树木一起,随地球旋转运行”。显然诗人认为:当人真正融入自然之后,人的灵魂就永驻天地之间,无论他的肉体是否存在,人都将永远与自然朝夕相伴。而这正是人类回归自然的最高境界,也履行了人类最高的生态责任。

三、华兹华斯生态伦理思想的现实意义

人类历史常常不是线性发展的,必须殷殷回首,以捡拾不该遗落的可贵的人文精神和生存经验,使前行之路少一些误区。探究威廉·华兹华斯作品中体现的生态伦理思想,发现诗人追求精神生态、反对人类肆意掠夺自然,呼唤人类对于自然的责任,他以其独特的人文关怀对自然的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乃至社会发展与人类的责任作出了全新的解释,这些解释验证了他超越其时代的生态伦理思想,为当今人类社会良性生态伦理范式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和指导。聆听他穿越时代的生态伦理呼唤,折服于其伟大远见,更体会到人类不可推卸的生态责任。

篇2

一。花知音

生来眼中不恋花,四处为花觅新家。

掩被酣睡不愿醒,千里驮水浇奇葩。

二.榆树情

百年老榆知雨风,寒门清幽亲自耕。

篇3

关键词:华兹华斯 诗歌 对比

威廉・华兹华斯是早期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他一生中写出了许许多多的诗歌,他的诗充满了丰富的想象力,语言简洁,朴实生动,但意义深刻。他特别善于描写大自然和普通的百姓,尤其是他们的孤立无援。因此,他被称为大自然的诗人。所有这些都是他诗中所共有的特点。然而在不同的诗中他用了不同的方式来实现他的创作目的,其中对比元素的运用是他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手段。本文中,作者要找到他诗歌中的对比元素。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在他的《我们是七个》中的对比:

“小姑娘,你们一共是几个,

你们姊妹弟兄?”

“几个?一共是七个,”她说,

看着我象有点不懂。

“他们在哪儿?请给我讲讲。”

“我们是七个,”她回答,

“两个老远的跑去了海上,

两个在康威住家。

“还有我的小姐姐、小弟弟,

两个都躺在坟园,

我就位在坟园的小屋里,

跟母亲,离他们不远。”

“你既说两个跑去了海上,

两个在康威住家,

可还说是七个!――请给我讲讲,

好姑娘,这怎么说法。”

“我们一共是七个女和男,”

小姑娘马上就回答,

里头有两个躺在坟园

在那棵坟树底下。”

(1798卞之林泽)

在这首诗里华兹华斯将“我”和与“我”对话的小女孩进行了对比。“我”坚持认为,如果两人的孩子已经死了,她就只剩下5个兄弟姐妹。但小女孩重复了3次,他们是兄妹7个,虽然其中两人已经死了,但是他们仍与她在一起。她和她死去的兄弟姐妹还离得很近,她可以为他们歌唱,还可以在他们身边吃晚餐和织围巾。你怎么可以说他们已经死去了呢?他们还活在她的心里。这里,作者的对比让我们感受到世上最纯洁、最美丽的心灵。她甚至不知道死亡是什么。但是,在成人的世界里死亡就是死亡。当然每个^都要死,包括这个穷人的小女孩的。也许她不会比她的姐妹或兄弟活得更长。他们太穷了,他们不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生活条件,那么,生和死还有什么差别吗?不,没有区别。在这首诗里,我们看到了华兹华斯对穷人的同情。下面。让我们去感受华兹华斯的另一首诗:《老猎手李西蒙》:

他枯萎、他生病;

高大的身躯变得瘦骨嶙峋。

脚踝肿得又高又厚;

双腿变得干瘪不灵。

他唯一的支柱是他的老伴,

一位上了年纪的女人,

住在平民村头,瀑布附近,

和他相依为命。

在他们长满青苔的泥屋旁边,

离家门不到二十步远,

有一片小小的土地,

但他们一贫如洗。

当他身强力壮时。

这是片石楠丛生的荒地;

当他无法耕耘时,

这土地对他们有何裨益?

露西伴着丈夫。

干着他力不能及的事情;

因为她还可以自诩,

两人之间她更硬朗。

无论你想尽什么办法,

他们不会把活儿稍停,

……

从以上的诗节中,我们看到了西蒙・李年老和年少时的反差。当他年轻时,他几乎不懂畜牧和耕作,他很强壮,可以捕猎。但现在,他年纪太大,已经不能再捕猎了。在这首诗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李西蒙和其他人之间的对比,他是他们当中最穷的人;诗中还有西蒙・李和他妻子之间的对比。作为一个丈夫,他比他的妻子还要单薄,他的妻子能做的工作他却做不了。他代表着社会最低阶层的人民大众。因此,从作者的这些描述中,我们看到了作者对穷困的老年人的极大同情。

在一个夏天我碰见那位老人,

用尽力气,

想把一棵老树挖起,

刨出其中腐烂的根。

鸭嘴锄在手中摇晃;

他的力气完全耗尽,

那是一棵老树的根,

他挖一辈子也不行。

我对他说,“李西蒙你太吃力,

给我你手中的工具:”

听了这话他满心欢喜,

接受我一片好情意。

我只用劲猛挖一锄,

盘根错节即已分离,

但老人用尽平生力气。

可怜功夫完全无益。

……

篇4

【关键词】露西组诗 译文 对比 分析

一、杨德豫与黄杲远浴痘兹华斯诗选》译文对比分析

杨德豫 的《华兹华斯诗选》中,杨德豫的版本更尊重作者的原意及更接近目标语言,主要体现在选词和翻译的语序上。在第一段中 strange passions,杨德豫的版本是奇异的心血来潮,黄杲忻则是莫名的悲痛,字面上而言杨德豫直译了单词,黄杲忻根据全诗,特别是诗最后诗人所表达的悲伤情感,将开头与结尾呼应。虽然这样的手法作为写作来说并无不妥,但是翻译需要考虑到诗人表达的感情基调,而不是编撰:这种情感并不过分感伤,诗人对露西的爱发自内心,十分强烈, 写诗的过程就是诗人袒露心扉,表白爱情的过程。

如果将全诗第一句就让读者进入悲伤的基调,似与原作者的情感基调不符。在第二段中,everyday 这一单词的位置两个版本不同,杨德豫将“每天”放在原句中形容露西的美丽,黄杲忻把每天译入了诗主人公去露西的小屋,但是根据后文的意思,作者并没有强调每天去露西小屋,但是露西的美主人公是每天都看得到的。“每天”位置的移位,黄杲忻的版本加入了译者自己的理解,与作者的原意不同。另外在用词方面,杨德豫的版本“沐着晚间的月光”比黄杲忻的“凭着夜晚时的月光”在用词美感方面也略盛一筹,沐更能反映月光的柔和和细腻。杨德豫的版本则避免了这一点,一方面以“坠落”表示月亮下沉,另一方面用“临近”来表示月亮下降的方向是离露西的屋顶越来越近。在最后一段中,作者原文的“cried”分别被译作了“惊呼”(杨德豫)和“失声叫”(黄杲忻)。

虽然在情绪表达方面,两者的作用都是一样的,但是“惊呼”更符合单词本身的意思,而不是后者想表达的大声惊叫。在诗的最后一句,两者的翻译也有很大的区别,虽然都是用了 IF的虚拟语气,但是杨德豫的版本表达的是猜测露西已死去后该怎么办,黄杲忻的版本则是猜测未来露西要是死去了怎么办,从语法角度来说,be dead 指的是已死,所以杨德豫黄杲忻的译本是错误的。从整体的翻译语序上而言,黄杲忻的版本没有改变原诗的句子顺序,杨德豫的译本则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几乎每一段都有过微调,显然是适应了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将英文的语序换成了中文的语序。不管从用词还是语序上而言,本诗杨德豫德豫的译本更经得起推敲,黄杲忻杲忻的译本则存在一些明显的漏洞和生搬硬套。

二、杨德豫与黄杲忻杲浴痘兹华斯抒情诗选》译文对比分析

诗2中,总体而言杨德豫的译本和黄杲忻杲忻的译本各有优劣,主要体现在修辞手法,专有名词的翻译,押韵及意义的精确度上。专有名词方面,诗中出现了springs of Dove,根据杨德豫的注释4,这个词来源于英格兰的一条河流名,黄杲忻杲忻的译本是将 dove 直译成“野鸽”,从中文而言,既无法让人联想到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幽静的地方,也无法让读者检索到野鸽泉到底是什么地方,对于表现露西的居住之地似有不妥,而音译反尔能让读者有机会了解这条河的来源。修辞手法上,杨德豫的译本使用了两个像,来表示中文的比喻,黄杲忻杲忻的译本在第一处比喻中并没有使用任何词表示比喻,而是和英文中的句式相同,直接点出露西的喻体“一朵半隐半现的紫罗兰,开在长青苔的石旁”。黄杲忻杲忻的译本容易使人造成误解为段落的主语是紫罗兰,而非露西,杨德豫的译本更为到位。在选词方面,杨德豫的版本适当运用了中文的成语,也给译本增加了很多想象的空间。“Thedifference to me!”一句,充分体现了这一点。英语中的这句话,带有感叹,但如果直译成中文,如黄杲忻杲忻的版本“这对我呀太不一样”,在这个感伤的时刻,为了烘托当时的气氛,不应该用如此理智和冷静的话语,而杨德豫的一个成语“恍如隔世”就既表达出了同样的意思,又满足了诗整体的感彩。

黄杲忻杲忻对这首诗的译本也有可取之处,对于“A Maid whom there were none to praise”,译成了“这姑娘生时没有谁夸赞”,杨德豫的版本中并没有表示出这是露西生前的情况。对于原作而言,作者是作了一个对比,开始的露西生前的美丽娇艳和与自然的和谐融洽,更能凸显最后一段主人公对露西长眠墓中的惋惜之情。

参考文献:

[1]杨德豫.华兹华斯诗选[M].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黄杲忻.华兹华斯抒情诗选[M].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

[3]张秀清.咏唱自然人生,追求自然人性――从露西组诗看华兹华斯的诗学理念[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9(4):86-90.

篇5

关键词:杜甫律诗 华兹华斯十四行诗 中西诗歌互译之比较

一.大诗人杜甫所处时代对作品的影响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巩县人。少时漫游山东江浙一带,35岁到长安,后任唐肃宗的左拾遗。759年在四川成都修建草堂,两年半后四川军阀混战,杜甫流亡一段时间后又辗转回到四川成都,后任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768年在湖南湖北一带流浪。770年病死在湘水上,享年59岁。

杜甫是我国最伟大诗人之一,被后人以“诗圣”相称。他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一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深知百姓生活之苦。因此其诗多涉及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记录了唐代社会的变动,他的诗被誉为“诗史”。杜甫的诗以博大精深的思想内容和细致入微的表现方法相结合获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达到了古典诗歌现实主义的高峰。《春望》一诗写自唐肃宗至德二年(757年)三月,安史之乱,杜甫被陷长安时。本文取杜甫这一家喻户晓脍炙人口的诗为例简析其英译特点与华兹华斯的《西敏斯特桥上赋》做翻译比较。

春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英译文:

Spring View

On war-torn land stream flow and mountains stand;

In towns unquiet grass and weeds run riot.

Grieved over the years, flowers are moved to tears;

Seeing us apart, birds cry with broken heart.

The beacon fire has gone higher and higher,

Words from household are worth their weight in gold.

I cannot bear to scratch my grizzled hair;

It grows too thin to hold a light hair pin.

――许渊冲译

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华兹华斯所处时代及对作品的影响

威廉・华兹华斯,生于英格兰北部的坎伯兰湖区的科克茅斯。九岁时就读于埃斯特维特河边的一个名叫霍克谢尔德的小村庄,在那里度过了一段幸福的童年时光。由于生长地景色优美,他从小就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的热爱与敬畏。这种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在身边不断壮大,在青年期时得到了保持。后在1798年与S・T・柯尔律治共同创作《抒情歌谣集》,标志着英国文学史上的浪漫主义开始进入盛开期,并获得了非常稳固的文学地位。后与柯尔律治、骚塞三人同称为“湖畔三诗人”。华兹华斯对语言要求简捷和纯粹,反对十八世纪的传统诗歌形式,对湖泊,江河,草地,森林,天空,云彩等的描写都细微传神。文章取其代表作《西敏斯特桥上赋》为例阐述中西互译的特点。

Composed upon Westminster Bridge,

September 3, 1802

Earth has not anything to show more fair:

Dull would he be of soul who could pass by

A sight so touching in its majesty;

This city now doth, like a garment, wear

The beauty of the morning; silent, bare,

Ships, towers, domes, theaters, and temples lie

Open unto the field, and to the sky;

All bright and glittering in the smokeless air.

Never did sun more beautifully steep

In his first splendor ,valley, rock or hill;

Ne er saw I never felt, a calm so deep!

The river glideth at his own sweet will:

Dear God! The very houses seem asleep;

And all that mighty heart is lying still!

中译文:

西敏斯特桥上赋

人间没有比这更美好的景象,

它是那样庄严,又那样辉煌,

谁能经过它身边而无动于衷?

这城市此刻披着美丽的晨光,

像穿着睡衣袒露又安详,

那船舶、楼阁、剧院、教堂,

直伸向田野,又深入高空;

一切在明朗的空中熠熠闪光。

璀璨的朝阳从未这样美丽地

照耀过大地上的峡谷和山岗;

我从未感到这般沉静!

河水正在欢快地自由流淌。

亲爱的主啊!

万物似在安睡;

那伟大的心灵也停止了跳荡!

三.两首诗歌在文法、句法、行文上的翻译特点比较

1.中国的文字弹性极大,文法变迁极小,一千年前甚或两千年前的一首诗,往往能以原文诉诸今日的读者。这首《春望》在二十一世纪诵之,词句仍然是句句新鲜。中国古典文学的“文字障”远不如西方文学的文字那样严重,和英国文学相比之下,中国古诗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中国文字往往可以一字数用,或加上名词不标单复数,例如《春望》中的“城春草木深”一句和“家书抵万金”一句。动词不标今昔,如“国破山河在”一句,几乎一切动词皆是眼前事,但释为追忆往事亦无不可。中国文法的弹性和韧性是独特的。例如这首诗的第二句“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中的主词可以省略,在西方诗歌却是无法省略的,如华兹华斯的《西敏斯特桥上赋》上的第四句“this city now doth, like a garment, wear ”和第十一句“Ne er saw I ,never felt, a calm so deep”

2.中国古诗词在隐含的人称不同就决定了读者与一首诗之间的距离,和他对那首诗的态度,动词的时态也影响到这种距离,比如在《春望》一诗里就可以整理出四种距离来。

甲:第三人称,过去式+现在式

乙:第一人称,现在式

丙:第三人称,现在完成式

丁: 第一人称,现在式

从分析当中不难看出第二句和第四句所说的距离较近。而英文诗华兹华斯的《西斯敏斯特桥上赋》却是人称分明,时态判然,例如,Dear God! The very houses seem asleep; And all that mighty heart is lying still!

3.在句法上,英国十四行诗也极富张力,而且句法甚为考究。例如华兹华斯的《西斯敏斯特桥上赋》的第十二行:the river glideth at his own sweet will.我们可以将这一句子排列成若干组合:

The river at his own sweet will glideth

Glideth river at his own sweet will edht

Glideth at his own sweet will the river

At his own sweet will glideth the river

At his own sweet will the river glideth

这句译文中译为“河水正在欢快地自由流淌”是未尝不可的,也没有影响全诗的风格和结构,但因为需要和中古诗做对比我们不妨可以改为唐诗中对等的成分,因此我们在翻译此句的时候可以变相的译为“水流自欣欣”(余光中)这种古诗的形式,由这句可出七中排列组合的形式,如:

水自欣欣流

水流自欣欣

流水自欣欣

欣欣自流水

欣欣水自流

自流欣欣水

自流水欣欣

由此可见,中国古典诗同样也神奇地富有弹性与张力,使律诗不仅讲究声调和对仗,句法比较严谨,往往不免交错或倒装,而且也会把词的次序安置到最大限度。

4.两首诗在英汉、汉英互译的时候我认为在一定程度上做了综合处理,即把原文中表示不同意义而又连接在一起的几个字词归纳成一个总体的意思,在英文中尽量用一两个词来来表达,比如“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在本句的翻译中,许渊冲先生并没有采用一一对应的形式,而是把他们糅合在一起从意义的角度进行重新的组合。他用“thin”来表示“短”字,从而表示了“愁白了头发,越愁越去抓挠,越抓挠越稀少,简直都插不住发簪了”的含义。

四.结束语

篇6

1、以春风待人,以寒风自待

2、待人要丰,自奉要薄;责已要厚,责人要薄

3、欲成方圆,规矩必严

4、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5、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6、宠是害,严是爱

7、宽猛相济,恩威并重

8、家不严招贼,人不严招险

9、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左传〉

10、宽而栗,严而温——淮南子

11、责人要宽,责已要严

12、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13、宽宥是人性的,而忘却是神性的——詹姆斯·格兰

14、爱之深,责之严——法国

15、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西德尼·史密斯

16、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17、诚挚地宽恕,再把它忘记——英国

18、宽容要么对人有益,要么对人有害——伯克

19、教不严,师之隋

20、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鲁迅

21、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22、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华兹华斯

23、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已能病之——明·薛宣

24、尽量宽恕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西拉斯

25、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威廉·詹姆斯

26、宽容的人最为性急,耐受力强的人最不宽容——贝尔奈

27、刻苦自己,厚待别人

28、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

29、严以律已,宽以待人

30、生活过,而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到别人的宽容的。但是谁能说是不需要宽容的呢?——屠格涅夫

31、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 持其个性——叔本华

32、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33、宽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海尔普斯

34、训你是爱你,宠你是害你

35、严是爱,松是害,不闻不问要变坏

36、宽猛相济能成事()

篇7

1、宽宥是人性的,而忘却是神性的。(詹姆斯格兰)

2、最高贵的复仇之道是宽容。——法雨果

3、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

4、宽而栗,严而温。〈淮南子〉

5、恶人胆大,小人气大,君子量大。——中国谚语

6、关公放了曹丞相,丈夫要有容人量。——中国谚语

7、损着别人的牙眼,却反对报复,主张宽容的人,万勿和他接近。

8、刻苦自己,厚待别人。

9、欲温而和畅,不欲察察而明切也。〈晋书〉

10、智慧的艺术就是懂得该宽容什么的艺术。(威廉詹姆斯)

11、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法·雨果

12、以情恕人,以理律已。

13、如果别人已不宽容,就不要去使劲儿乞求宽容,乞求得来的宽容,从来不是真正的宽容。——佚名

14、教不严,师之隋。

15、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16、家不严招贼,人不严招险。

1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8、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宋)善棋道人《绝句》

19、以春风待人,以寒风自待。

20、责人要宽,责已要严。

21、最高贵的复仇是宽容——雨果

22、生活中有许多这样的场合:你打算用忿恨去实现的目标,完全可能由宽恕去实现。西德尼·史密斯

23、宽以济猛,猛以济宽,宽猛相济。〈左传〉

24、严是爱,松是害,不闻不问要变坏。

25、宽容是文明的唯一考核。(海尔普斯)

26、人有不及者,不可以已能病之。(明薛宣)

27、宽容与刻薄相比,我选择宽容。因为宽容失去的只是过去,刻薄失去的却是将来。——佚名

28、只有勇敢的人才懂得如何宽容;懦夫决不会宽容,这不是他的本性——斯特恩

29、宽容的人最为性急,耐受力强的人最不宽容。(贝尔奈)

30、训你是爱你,宠你是害你。

31、得放手时须放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32、宽猛相济,恩威并重。

33、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34、尽量宽恕别人,而决不要原谅自己。(西拉斯)

35、宽容要么对人有益,要么对人有害——伯克

36、宽宏精神是一切事物中最伟大的——欧文

37、以责人之心责已,以恕已之心恕人。

38、为了能同所有的男男女女和睦相处,我们必须允许每一个人保持其个性——叔本华

39、君子爱人以德,小人爱人以姑息。

40、宽猛相济能成事。

41、欲成方圆,规矩必严。

4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43、待人要丰,自奉要薄;责已要厚,责人要薄。

44、和以处众,宽以待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宋·林逋

45、宠是害,严是爱。

46、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他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济慈

47、诚挚地宽恕,再把它忘记。(英国)

48、正义之神,宽容是我们最完美的所作所为——华兹华斯

49、严以律已,宽以待人。

50、忍一句,息一怒,忍一事,少一事。——中国谚语

51、多宽恕别人,少宽恕自己。——中国谚语

52、人心不是靠武力征服,而是靠爱和宽容征服。——(俄罗斯)斯宾诺莎

篇8

旅行,或者那种漫无目的漂泊过程,其价值在于他们能够让我们体验情感上的巨大转变。——雷蒙德·威廉斯

这是我看的阿兰·德波顿的第二本书,初见此书的书名我还以为是一本旅行指南什么的。看了余秋雨给这本书写的序言才知道,阿兰·德波顿这本书实际上是一本以自己的旅行经历为主,以哲学的视角来描述旅行中个人的感受,旅行的心境。

余秋雨在序言中写道:“旅行是万众的权利,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但是不同的文化程度和人生基调,会使同样的旅途迈出不一样的脚步。”翻开此书,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我开始还不太明白,当我将这本书看完的时候,我想我有点明白了。阿兰·德波顿在该书中列举了大量波德莱尔、帕斯卡尔、华兹华斯等大师的例子,阿兰·德波顿在书中的每个章节都为邀请一两位大师作为自己的导游,写下自己旅行的感受的同时也在叙述大师们出游的心境。这本书虽然带有哲学的思考,但是并不是很难懂,看到很多的地方也会有共鸣。

我喜欢旅行,喜欢看美景,去没有去过的地方,可是到目前我也没有去过很多的地方。我是一个对一个将要达到的陌生地方在有一点点了解的基础上有无限的想象,想象着那个地方风景有多么的漂亮,那个地方的是多么的美味,就像于斯曼说的那样:“想象能使我们平凡的现实生活变得远比其本身丰富多彩。”可是,当我们达到那个地方的时候又会因为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让我们失望。就像我去年清明节的时候去凤凰,都说凤凰是湘西古镇,可是当我到那的时候只是觉得整个古镇充斥着浓浓的商业气息,没有想象中的那种古色古香的古镇气息。所以我很同意,阿兰·德波顿在书中写到的“在任何地方实际经历往往是我们所见到的总是在我们所能见到的现实场景中变得平庸和黯淡,因为焦虑将来而不能专注于现在,而且我们对美的欣赏还受制于复杂的物质需要和心里欲求”,不过我觉得我在旅行的途中往往是我的心里欲求得不到满足。

篇9

[关键词]  西方电影,文学,关系

一、电影与文学的关系

文学是文本思维的领域,电影是视听思维的阵地,二者看似互不相关,但是电影自诞生之日起并且一直受到文学作品的影响。我们也发现最优秀和最有影响的影视剧,大多出自文学改编和作家改编。那么,文学具有哪些优势,使得它成为影视创作中不可或缺的资源?首先,文学对影视的贡献之一在于它的故事性。众所周知,故事性是影视剧的核心。影视剧要用故事的艺术性、情节的严密性,生动鲜明地将故事要素以视听的叙事方式呈现给观众。而文学作品在叙事方面与影视创作有着相通之处。其次,文学对影视创作的贡献在于它为影视剧提供了人物素材。文学作品以或是虚构、或是真实刻画现实主义的人物的形式对人物进行塑造,这与影视剧创作人物形象的诉求一致。影视剧中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通常都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人过目不忘,久久回味。再有,文学作品的语言对于影视创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来源。文学的语言由描写语言、心理语言和对话语言组成,影视创作通过镜头和画面来取代文学作品中的描写语言,但是生动并富有特色的心理语言和对话语言在影视制作中通常会被保留和利用。由此看来,电影源于文学,文学造就电影,甚至一些影视评论者认为“电影是文学的”。

二、西方文学在影片制作中的体现

西方电影的文学源泉来自于西方文学。西方文学有两大源头:古希腊罗马文学和以《圣经》为代表的古犹太文学,两者对西方文学产生了深刻、全面的影响。

古希腊文学产生于公元前8~5世纪,其主要成就在于诗歌和戏剧。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是古代诗歌的杰出代表,电影《木马屠城记》就是根据《伊利亚特》改编的反映古代特洛伊战争的经典之作。而取材于神话的悲剧则是古希腊罗马文学的顶峰,索福克勒斯的悲剧《俄狄浦斯王》更是皇冠上最耀眼的一颗明珠。电影《玛莲娜》中,一个西西里岛的青春期男孩讲述了一段美丽又残酷的初恋故事。真正优秀的电影总有着丰富的意蕴,不尽的解读空间,《玛莲娜》也不例外。在这个有着纯净风景的世外桃源般的小岛上,在一群活出了人类各种原罪的小镇居民中,沉淀着《圣经》带给电影作品的想象力。众所周知,《圣经》作为基督教的经典,对世界各民族尤其是欧洲文学艺术产生了无可比拟的深远影响。《圣经》的叙述与意象遍布欧洲文学艺术的各个角落,如果没有《圣经》,一部西方文学史要重新编撰。欧美各国几乎所有重要诗人、作家都与《圣经》中的观念和意象紧密相关。而《玛莲娜》的导演托纳托雷正是出自意大利这一有着深厚的基督教传统的国家。因此,若在《圣经》的观照中来审视这部电影,用来自《圣经》中的原始意象解读这部电影的人物与叙述模式,能使这部名片的内涵得到更清晰的阐释。这一时期的戏剧除悲剧还有喜剧,最优秀的是阿里斯朵芬的《阿卡奈人》等。古罗马文学主要继承希腊文学而逐渐发展起来,在戏剧、史诗、小说、神话、散文、文艺理论等方面均取得巨大成就。

《圣经》由《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组成,合称《新旧约全书》,与古希腊罗马文学一道形成了西方文学与文化的两大源头。

篇10

一、意识到学习英美文学是必要的和重要的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有了进一步的理念。因为教育部颁布实施的高校英语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开展文学课程,不仅让学生学会阅读和欣赏一些英文原著,而且要学会分析一些作品,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语言基本运用能力和人文素质,让学生对西方国家的文学作品和文化有一个更深的把握。这表明,英语专业学生无疑要学好英美文学这门课,但非英语专业的大学生也需提高对英美文学的认识程度。

作为高校必开课程之一的大学英语,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仅仅停留在最基本的听说读写四种能力上,而是应该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让学生站在英语语言学习的角度去理解,让他们对与英美文学作品有关国家的地理环境、历史线索、风俗习惯、生活状况及当时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有一个更深的了解,也就是所谓的人文素质的提高。

在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其延续和传递离不开人文。它向人们指引了一条分辨善恶美丑的道路,也担负着提升对美的反思、继承和批判,开拓自己独有的思维能力,启发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从加强英语语言运用的角度和提高大学生人文方面的素质来说,学习英美文学是极其必要的和重要的。

二、更好地学习英美文学的几种途径

1.注重课堂之外的阅读,多方面了解文学作品

教材是很好的教学内容,摘选了一些经典的文学作品供学生阅读。像大家都熟悉的具有代表性的莎士比亚、威廉姆·华兹华斯、拜伦等的作品。除此之外,教师还应向学生介绍一些课外读物对教学进行补充,从而让学生全面的、多方位的了解不同时期的英美文学作品,更好地培养他们阅读著名作品的兴趣。提倡多读原著,尽量少读缩写过的或用汉语译出来的版本。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阅读中感受到文学作品本身的味道、纯英文思维的叙述方式。在读的过程里还要注重对不同时期文学作品的先后顺序上进行安排。先读一些距离现在不是很远的、表达方式对于我们比较容易接受的、且读起来朗朗上口的作品。因为这样学生比较容易入门,既打开了学生的眼界,又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让学生从更多的文学作品中去体会其背后的社会意义。

2.注重欣赏纯英文的原版影片

很多经典的、深受大众喜爱的英美文学作品都被拍成了电影。通过让学生观看影片这种教学方式,使他们能够更加直接地欣赏这些作品。人物形象活灵活现,将书上的内容赋予了生命力。标准的且很生活性的语言更好地向我们展示了其使用的背景和条件,使学生彻底的融入剧情,不受汉语的困扰,用英语进行思维,刺激其学习的欲望,为文学教学增添了颜色。此外,还可以与学生探讨这些作品,让学生从中学习其基本的语言知识,也可以试着用英语进行评论。由此可以更好地掌握英美国家的文化知识、提高其独立的思维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