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范文

时间:2023-03-14 01:38:2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

篇1

拱桥

拱桥是以承受轴由向压力为主的拱圈作为只要承重构件的桥梁。拱桥可用砖、石、混凝土等抗压性能好的材料建造,大跨度的拱桥则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材建造。

赵州桥

赵州桥,就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拱桥,它是由我国隋代著名的工匠李春建造的。桥长50.82米,跨度37.02米。整个桥身是拱形结构,有两个大拱洞和两个小拱洞。这种结构不但建造时省材料,而且减少了对桥基的压力,使桥寿命延长。

篇2

乐是独体字,独体字是以笔画为直接单位构成的汉字,它是一个囫囵的整体,而且切分不开,是从图画演变而成的。独体的象形字和指事字是构成合体字的基础。

汉字(拼音:hànzì,注音符号:ㄏㄢˋㄗˋ),又称中文、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七字不忘指生肖鸡,鸡是一种家禽,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鸡的种类有火鸡、乌鸡、野鸡等。而且鸡也是12生肖中的一属。

汉字(拼音:hànzì,注音符号:ㄏㄢˋㄗˋ),又称中文、中国字、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yuán。部首:冂,总笔画四。円同圆,也是日本的货币单位:日元,是日本的官方货币,于1871年制定。当年明治政府将一日元的币值定为同纯金1500毫克等值,并设有次一级的币值单位钱。

汉字,又称中文、中国字,别称方块字,是汉语的记录符号,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历史。在形体上逐渐由图形变为笔画,象形变为象征,复杂变为简单;在造字原则上从表形、表意到形声。除极个别汉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个汉字一个音节。需要注意的是,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国在历史上都深受汉文化的影响,甚至其语文都存在借用汉语言文字的现象。现代汉字是指楷化后的汉字正楷字形,包括繁体字和简体字。现代汉字即从甲骨文、金文、大篆(籀文)、小篆,至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演变而来。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一、击缶迎宾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欢迎仪式开始,2008名演员击缶而歌,欢迎来自全世界的朋友。

2008名演员、2008尊缶,标志着2008北京奥运会。“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这是孔子脍炙人口的名句,演员击缶吟诵,表达了欢迎朋友的愉悦心情。

二、历史足迹

焰火《历史足迹》开始燃放,29个巨大焰火脚印走向“鸟巢”。29个巨大的脚印,沿着北京的中轴线,从永定门、前门、天安门、故宫、鼓楼一步步走向奥运会主会场,象征着第29届奥运会一步步走进中国、走进北京。脚印由火焰组成,代表着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火药。火药的发明是人类文明史上一项杰出的成就,它大大推进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进程。

三、梦幻五环

空中的“飞天”从地上拾环而起,簇拥着五环漂浮在夜空中,既美丽又充满神奇。蓝、黄、黑、绿、红五色圆环代表了参加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五大洲--欧洲、亚洲、非洲、大洋洲和美洲,每一个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国家都能在自己的国旗上找到至少一种(加上白的底色)五环的颜色。

四、美丽的奥林匹克

“鸟巢”大屏幕开始放映文艺表演《美丽的奥林匹克》。序幕的短片,表现了一幅中国画卷从纸张制作、文房四宝到落墨着色、装裱成轴的全部过程。让人感到中国神奇的文化艺术。

五、画卷

一幅真正的中国画卷徐徐呈现在所有观众面前,它告诉人们,今晚的演出将从一幅中国画卷开始。画卷中央铺放着一张白纸,画纸四周的绫子上,流淌着中国文化起源和发展的图案,有岩画、陶器和青铜器……《画卷》表现了中国历史文化的起源和发展:造纸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岩画是中国先民留给后人的珍贵文化遗产,陶器是中国古老的工艺美术品,中国古代青铜器,是中国古人对人类文明的巨大贡献。

六、文字

“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是孔子《论语》中的名句,正由他的“三千弟子”吟诵。

巨大的舞台上,孔子的弟子们手持竹简高声吟唱,而一个个活体字印刷的表演,既像古代的活字字盘,又像现代的电脑键盘。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古老的汉字承载着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的历史。一个巨大的中国古代的“和”字出现在人们面前,又一个中国古代的“和”字展现在眼前,第三个现代的“和”字再次出现,三个“和”字,表现了中国汉字的演化过程,也表达了孔子的理念———“和为贵”。

七、戏曲

铿锵的京剧锣鼓和悠扬的胡琴共同响起,为每一位观众拉开了戏曲表演的大幕。中国地域广阔,戏曲历史悠久,方言众多,因此,中国戏曲也衍生出了数百个品种,而京剧是其中最有名的一种。兵俑是兵马俑的一种,陕西秦始皇陵的兵马俑被称为世界上的“第奇迹”。

八、丝路

一幅巨大的地图出现在观众面前,展现出了中国古老的“丝绸之路”:2000多年前,中国的商队就经常带着贵重的丝绸由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丝绸之路”成为中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与此同时,一条“海上丝绸之路”也展现在人们面前,这是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之间海上交通的路线,当年郑和就是通过这条海上之路下的西洋。

九、礼乐

灯光渐渐聚集,两名演员柔声吟唱,古老的昆曲萦绕在人们的耳畔。昆曲是中国古老的传统艺术,已选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地面上,中国最有名的五幅长卷《游春图》、《清明上河图》、《大驾卤簿图》、《明宪宗元宵行乐图》、《乾隆八旬万寿图卷》一一呈现,它们分别来自唐、宋、元、明、清五大朝代,在古典舞的陪衬下,再现了古代中国礼仪之邦的盛世气象。

十、星光

天籁般的钢琴声响起,有如在沉睡的夜空中投入了一颗繁星,这是由年轻的钢琴家郎朗和一名五岁的小女孩共同演奏的精彩乐章。他们用浪漫的旋律,迎来了崭新的时代。古老的画卷在无垠的星光中延展,告诉世人,今天的道路更加美丽宽广;从黑色到白色再到彩色,跳跃的颜色,展现出了现代绚丽的风格;1000名演员搭建了一个“鸟巢”;空中飞来一只可爱的风筝……无限的星光,优美的旋律,寓意今天的生活更加幸福、和谐。

十一、自然

太极的表演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太极拳是中国武术中最有代表性的一种拳路,它的特点是“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灯光亮起,“八卦”呈现,生动再现了中国古老的哲学观念:人与自然和谐相处。2008名太极演员排成圆阵,体现了“天圆地方”。古画日月山川图,被孩子们染成了绿色,表达了环保的愿望,也体现了天人合一。

篇6

今天,多媒体技术已经能够把语音处理技术、图象处理技术、视听技术都集成在一起,非常方便地把语音信号、图象信号先通过模数转换变成统一的数学信号进行存储、加工、控制、编辑、变换、查询、检索。多媒体技术,改变了人们固有的思维习惯和生活方式,也给语文教学改革带来了勃勃的生机。

但是,目前,有的教师仅把教学内容以文字形式输入电脑,把教学环节编成程序,然后播放,教师整堂课没有离开鼠标;又有人给有关作品提供的文字配画,输入电脑,学生整堂课没有离开读连环画。

可见,目前,相当一部分人误认为只在把教材搬进电脑,或简单地给文字配以图象、声音;然后播放,便是多媒体教学。这实在是认识上的一个误区。

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是其它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这一点勿庸置疑。但以上种种做法都有为用电脑而用电脑的倾向,而对于学生是否受益,受益什么没有作进一步的思考。电脑的使用成为一种肤浅的赶时髦,带有极大的盲目性。

多媒体在语文教学中的运用与其他教学媒体的运用一样,不是盲目、无原则、杂乱无章的、应该十分注意这种手段使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使用恰当,会起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效果;反之,则可能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种之一。多媒体语文教学是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对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挑战。

在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又无法替代语文教学本身。理由如下:

其一,母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包含的诗意,只可“意会”,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所以传统语文教学强调“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这一点。朱熹提了“涵泳”的读书方法,强调通过“诵读”,读出“情”、悟出“理”,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再现作品的意境美和形式美,从而深刻体会文章的文意、文思、文气、培养“语感”。所谓“语感”是一种近乎直觉的语言感知和表述能力,是一种语言经验的反映。作为语言经验的这种“语感”的习得,当然得通过反复的语言实践来实现。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也不是艺术欣赏课。它和数、理、化等别的科学也不同。其它学科,师生双方主要是在课上研究语言媒体所承载着的各种知识信息,而语文则是研究承载各种信息的语言媒体本身,研究语言媒体的组合规律,语文教学的终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的主要媒介只能是传统的语言文字。多媒体技术中的声、像、画永远替代替代不了教材、文章以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

其二,多媒体能给语文教学带来“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图式”教学方式。但是,对于语文课而言,不是任何时候都需要,都能够用多媒体技术来“形象生动”一下的。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指那种“由近及远,以所见知所不见”的想象能力。在文学审美的过程中,人们由于生活体验、情感经历的不同,往往“一千个人心目中有一千个汉姆莱特”。我们尽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来营造气氛,唤起情感,引导想象,但决不能用屏幕、画面来代替文学意境。文字提供的想象空间远远大于直观。仅仅采用直观手段来组织教学,对学生思考力、想象力、联想力是一种极大的限制。

篇7

汉字源远流长,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我们现在能见到的最古而又完备的汉字,是殷墟甲骨文,是商代人使用的文字,距今三千多年了。而汉字产生的年代应该比甲骨文早得多。关于汉字的产生,过去曾有过多种说法。

关于汉字起源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仓颉造字。古时候,还没有发明文字的时候,要利用打结的绳子来记事。一天,仓颉请属下去市场用一匹马换二辆车,而属下却搞不清楚是一马换二车还是一车换二马,结果错误百出,让仓颉伤透脑筋。仓颉利用绳结记下黄帝交待他办的许多事,也是越弄越胡涂。于是仓颉开始研究,如何把图画变成文字。

仓颉每天在沙地上涂涂写写,渐渐地知道图画可以转变成文字,他为此欣喜若狂。他慢慢地从生活中了解形成中国文字的六种原理,即“六书”,仓颉从此就不停地造字。

一天,黄帝召见仓颉,请他专心造字,于是仓颉更积极地造字,以造福大众。这便是祖先发明文字的由来。

2、有关汉字的手抄报:字谜

(1)八卦山之春猜一个字答案是:根。

(2)八角楼旁水相连猜一个字答案是:淞。

(3)八戒大怒猜一个字答案是:氦。

(4)八戒行者随长老猜一个字答案是:狮。

(5)八九不离十猜一个字答案是:杂。

(6)八九不离十猜一个字答案是:杂。

3、错别字笑话

(1)劣祖劣宗

某日,小吴到小陈家拜访,碰巧遇到小陈因为儿子在习字簿上写错字大发雷霆。于是小吴就赶紧去劝小陈说:“小孩子写错字总是难免,你又何必这么生气呢?”小陈告诉小吴说:“他老是把列祖列宗写成劣祖劣宗,你说我气不气?

(2)歇写成喝

某生爱写错别字,老把歇写成喝。

篇8

铜奖

“汉字王国”旅行记

广东省深圳市

樊林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世界文化的遗产,它是我们中国几千年来的伟大的结晶。我想神秘的汉字王国里有很多等着我们去发现哦!

首先来到了源头——起源门。在这里我了解了很多关于汉字的起源的传说,原来是这么有趣的,有结绳说、图画说、仓颉造字说。这里有很多动人的故事,就像结绳说里,那些古代的人以打猎为生,每次上山打猎时,就会系上一个一个的结,来代表打的猎物,我想我们现在的中国结是不是这样过来的呢?这里这么多美丽的传说,让我真是收获匪潜。

顺着下来,我又看到了汉字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演变。甲骨文、金文、隶书、楷书…让人看的眼花缭乱,在这不断的变化过程中,我仿佛又看到了中国的历史又一一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从殷商时期,到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气派,再到汉文化的源源流长都让我再一次感叹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篇9

1.课件制作一味追求时髦,装点门面的媒体教学成了公开课的“制胜法宝”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我校的教研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学校多个设备齐全、技术先进的多媒体教室都被我们各科教师抢着当成了施展拳脚的舞台。尤其是我们语文组,课件越做越花哨,课堂氛围越来越活跃。传统的靠讲授、写板书、啃书本似乎都已销声匿迹,新课改在“多媒体教学”的春风下正焕发出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然而,面对新的教学方式,一些教师在上多媒体教学课时,却将精力放到了电脑上,忙于点击鼠标,忽略了传统教学方式的优点。

2.片面追求“花哨的技术含量”

有的教师仅把大部分教学内容以文字形式输入电脑,把教学环节编成程序,然后播放,教师整堂课没有离开鼠标;还有人给有关作品提供文字配画,输入电脑,学生整堂课没有离开读连环画。教师花了好长时间精心制作,煞费心思地构思安排,到头来却只能被机器牵着鼻子走,不能游刃有余地驾驭好课堂、处理好突发状况。这简直比于丹那句话还让人伤心:把简单的事情做复杂很简单,把复杂的事情做简单很复杂。

3.忽视了板书的作用

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出现,使得有些人认为课堂教学从此可以告别黑板与粉笔时代了,因而屏幕遮挡住了黑板,课件显示替代了板书。但“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作为传统课堂教学象征的黑板仍有一些地方是现代教学媒体无法替代的。运用计算机虽然也能呈现板书,但由于屏幕的限制,本来在黑板上可以整体体现的板书,只能一部分一部分呈现,这就影响了板书的整体性,从而影响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整体感知,同时由于课件的画面要经常变动,用课件呈现的板书也就具有短暂性。

针对以上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我想提几点自己的建议。

1.用多媒体教学要注意节奏,避免哗众取宠、走马观花

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单位时间内获取更多的信息,减少信息在大脑中从形象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形象的加工转换过程,充分传达教学意图;教师也可以做到以学生为中心的情景式教学——这正是现代教育所提倡的加强教与学的交流,调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有效形式。如没有多媒体教学手段的支持,教学往往力不从心,勉为其难。

但是,多媒体在教学中的运用与其他教学媒体的运用一样,不是盲目、无原则、杂乱无章的,应该十分注意这种手段使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使用恰当,会起到雪中送炭、锦上添花的效果;反之,则可能是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多媒体的各种特性的发挥,不应以花样翻新或计算机技术的难度来评定优劣,不能认为多媒体教材做得越复杂、技术难度越高就越好,应重在准确、简捷和恰到好处的教学实用性,要尽量以少而精的计算机资源,制作出简而优的多媒体教材。多媒体的教学应用,重要的是教学设计。

2.注意与传统教学手段的结合

我是语文教师,就拿“语文”来说事儿吧。多媒体给语文教学带来的生机和活力是其他教学手段无法替代的,这一点毋庸置疑。但以上种种做法都有为用电脑而用电脑的倾向,而对于学生是否受益,受益什么,没有作进一步的思考。电脑的使用成为一种肤浅的赶时髦,带有极大的盲目性。

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种之一。多媒体语文教学是现代最新科技成果对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挑战。在最古老的语言文字的教学中,多媒体技术有明显的优越性,同时又无法替代语文教学本身。

母语教学的规律告诉我们:语文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传统的“咬文嚼字”的方式来实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包含的诗意,只可“意会”,是很难用声音和画面来表现的。它需要学生在学习“文字”这种语言符号中再创造出丰富多彩的世界,而这种再创造的方式就是“想象”。而“想象”的结果却因人而异,老师所选的自以为很好的情景或画面有时恰恰抑制了学生的思维。

语文课不是政治课,也不是艺术欣赏课。它和数、理、化等别的科学也不同。其他学科,师生双方主要是在课上研究语言媒体所承载着的各种知识信息,而语文则是研究承载各种信息的语言媒体本身,研究语言媒体的组合规律,语文教学的终极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文课的主要媒介只能是传统的语言文字。多媒体技术中的声、像、画永远替代不了教材、文章以及师生双方的语言交流。

3.强化教师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的意识

篇10

摘要:文字的工具性决定汉字要向简便化发展,同时其区别性约束文字不能太简单。汉字简化有其进步性也造成了一定的问题,但时至今日,恢复繁体字是没有可实施性的。同时,不能一味去追求简化,汉字拼音化在当前也是不可行的。

一、引言

1909年,陆费逵在《教育杂志》创刊号上《普通教育应当采用俗体字》,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1955年,文化部和汉字文字改革委员会联合公布了《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1958年,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中说:“汉字字形演变的总的趋势是简化。”报告提出当时文字改革的三项任务,即简化汉字、推广普通话、制定和推行《汉语拼音方案》。

二、繁简之争

20世纪50年代公布简体字的前前后后,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但是到1978年以前,简体字迅速在全社会推行,基本上没有受到干扰。究其原因,有两点:一是政府的说服和坚决推行,这可以从总理的《报告》中看出;二是中国大陆和外界的交流不多,简化字可以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推行和使用。

1978年以后,简化字的一统天下被打破,繁体字进入大陆的社会用字领域。社会原因有三条:

1、中国大陆的对外交往扩大与频繁。香港、澳门、台湾的人员和旅居他国的华人带来了繁体字。

2、传统文化的复苏。人们重新评价中国的古代文化,古籍出版复兴起来,用繁体字印刷的出版物大量增加。

3、书法艺术的影响。书法艺术和书法家重新受到赏识,而某些书法家又有一个癖好,那就是写繁体字。

1989年,袁晓园撰文提出“识繁写简”,主张“把繁体正字作为印刷体,把简化字作为手写体”。2008年宋祖英、黄宏、郁钧剑等21位文艺界的政协委员向两会联名递交《小学增设繁体字教育的提案》。在2009年的两会上,政协委员潘庆林递交了《关于分批停止使用简体字、恢复繁体字的提案》,提案建议:在规定的时间内,比如10年左右,在全国范围内统一分期分批地停止使用简体字,恢复使用繁体字,即与港澳台地区使用同一种繁体字。

总结其观点,首先,使用和推行简化字的社会历史条件已不存在,简化字存在违反“艺术性”和“科学性”的问题,简体字破坏了汉字的科学体系。

其次,繁体字是中国文化的根,知晓繁体字,就是知晓中国汉字的由来、知晓中国文化的由来。汉字的简化虽是一种进步的表现,但同时也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简化字给阅读典籍造成混乱, 割断了文化。

然后,港澳台和部分海外华人圈仍在使用繁体字,中国大陆的简化字不利于文化的普及和交流。

最后,文盲率与文字没有太大关系,简化字起不到扫盲的作用。

三、简体汉字可行性

上述理由是经不起推敲,有些甚至是错误的,在今天,恢复繁体字是不可行的。

1. 文字演变科学性

首先,当前的社会历史条件是,简体字已经为人们所接受,恢复繁体字会造成沉重的社会负担,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简体字繁体字使用混乱,同时将出现一大批文盲半文盲。就科学性来说,简化是汉字发展的主流趋势,符合文字发展规律。不论哪种文字,总是有一定的形体的;不论哪一种形体,总是要发生变化的。汉字形体不断发生变化,这也是很自然的。作为世界上通行至今的一种最古老的文字,汉字起到了记录汉语的重要工具的作用。现行简化字在中国大陆推行期间,文化发展和人们交流并没有受到影响,说明简体字是科学合理的。

2. 文字简化与文化传承

其次,简化字隔断文化的传承的说法不知从何谈起。中国文化的根,是寄存在文字里更深层的思想。若论以恢复繁体字的方法来保存中国文化的根,人人都书写更古老的隶书、篆书甚至甲骨文金文,岂不是更能知晓中国文化?在此方面的第一种说法是繁体字比简体字更具象形意味。况且汉字从篆文变为隶书,对于字形上只要求便写,绝不为古体所拘。现行的楷书、行书、草书等等,即是隶属的变相,实际上只是一种毫无意义的麻烦符号罢了。要在这种符号上谈什么象形不象形,真是痴人说梦。减省之后,造字的本意自然不复可见了。但文字本是语言的符号,语言是用声音来表达思想感情的,文字就是这种声音的符号,只要有若干简易的形式,大家公认为某音某音的符号,就行了;什么肖形,什么表意,全是莫须有的。

第二种说法是简体字造成了中国文化的一种隔断,给阅读典籍造成混乱,这更是讲不通的。现实是用简化字已经排印出版了几乎所有古书。在读懂古书的过程中,繁体字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真正构成读古书障碍的是古今汉语在词汇、语法、修辞和古今字、通假字上的差异。历史上各个朝代都是用当时的字体来继承古代文化的,我们今天当然也可以用简体字来继承古代文化。

3. 文字简化与文化交流

再者,关于两岸的统一与文化交流问题。第一,文字的统一对国家的统一的确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但在政治主导的前提下,汉字的统一即不起决定作用也不起主要作用。最明显的是香港、澳门目前仍在使用繁体字,但这并没有妨碍回归。海峡两岸的统一还有赖于适合的政治环境。在国际交流方面,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的华人完全采用了中国大陆的简化字,联合国文件中的中文文本用的是简化字,世界上凡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他们都尊重中国政府颁布的规范汉字,如果恢复繁体字将造成的影响不得而知。

由此可见,说汉字简化于书法无益的所谓书法家们对书法的历史,书法本身的认识有待深入。另一方面,只有了解汉字简化过程原理的才能对简化字提出批评,对繁简知之甚少,盲目使用繁体字难掩无知。

三、 汉字拼音化

另一方面,汉字改革的进程必须与普通话的推广相结合,简体字的简化过程并不是毫无理据,单纯以简化为目的,汉字拼音化在今天是不可行的,这种根本改变,关系甚大,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到目的的。例如字母的选择,词类的连结,同音字的改换,字典的编纂……都非经过详细的讨论是不容易决定的。要使汉语拼音成为汉语拼音文字,还要创造三个条件。第一个条件是要有熟悉汉语拼音和能说普通话的广大群众,第二个条件是要有切合实用的正法字,第三个条件是要获得事实上的合法地位。这三个条件也就是任何一种有现实意义的文字所不可或缺的三种特性:流通性、规范性和合法性。

四、结语

总的来说,社会的发展、经济的进步是带动文化的强大动力,文字不是提高文化水平的根本因素,汉字改革不会以简化字为终点,必须保证汉字发展的每一步都不能倒退,古老的中国汉字将不断发展变化。

参考文献:

[1]钱玄同.钱玄同文集(第3卷 汉字改革与国语运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2]周有光.汉字改革概论[M].北京:文字改革出版社,1979.

[3]王世菁.中国字体变迁史简编[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