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球比赛规则范文
时间:2023-04-07 00:45:24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棒球比赛规则,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0月30日,国际垒球联合会在美国休斯敦举行的特别大会上,以71%的投票支持率,通过了与国际棒球联合会合并、组建同一个联合会的决议。这样的牺牲和妥协,正是为了争取以同一个项目的名义申请进入2020年奥运会。
棒球运动在1904年首次进入奥运会,后来经历过几进几出,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又作为表演项目重返奥运舞台,成为正式项目则是从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开始(在5届比赛中,古巴3次夺冠,美国、韩国各1次)。1996年是女子垒球第一次入奥,那届奥运会上中国女垒在决赛中惜败于美国队,从1996年到2008年,美国和日本分别3次和1次夺冠。2005年国际奥委会决定,从北京奥运会后取消棒球和垒球;两年前,棒球和垒球申请进入2016年奥运会宣告失败。
2013年9月份国际奥委会将开会评估伦敦奥运会上的所有项目,投票决定哪些项目将在2020年被踢出奥运会、而哪些项目入替。为重返奥运会,国际垒球联合会与国际棒球联合会加强合作。由于棒球和垒球的相似程度很高,两家国际体育联合会想到了合并的方案,国际奥委会原则上认可这一做法,尽管还将做进一步评估,但棒球/垒球入奥希望大增。
上个月,国际棒球联合会和国际垒球联合会签署了一份备忘录,声明将成立联合执委会,叫做“国际棒球和垒球联合会”,为打入2020年奥运会做最后冲刺。合并后的新组织将由双方每隔一年轮值主席。他们的计划是,在奥运会上男子棒球和女子垒球各有8支队伍参赛,比赛规则虽仍不同,但比赛将在同一个体育场进行。由于合并的联合会只负责奥运事宜,这让国际奥委会一些执委持怀疑态度,负责监督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IOC执委丹尼斯·奥斯瓦尔多就说:“这远远不够,他们应该全面地合并,而不只为奥运。”
篇2
新鲜、有趣、职业,这是休斯敦火箭队的教练组给他们留下的最直接印象。火箭队正值休赛期间,整个丰田中心都很安静,只有为数不多的工作人员在维护场地,队员们穿梭在丰田中心的每个角落,在火箭队的更衣室、训练馆、力量房、比赛场地,他们――体验,队员们说,这不一样的篮球经历对他们来说是人生一笔非常宝贵的财富。
亲密接触
早在参加CBA・安踏休斯敦训练营的队员们出发前,就知道这次训练营里会遇到很多大人物,阿德尔曼、弗朗西斯、当然还有本来就呆在休斯敦的姚明。
抵达休斯敦的当天,火箭队的CEO布朗先生带领队员们参观了整个丰田中心。当然,也包括赛季期间媒体们无法涉足的理疗室和水疗室等。这里的一切都让队员们大开眼界,临行前,几乎所有的队员都在感叹:“看看,这就是差距!”连CBA里训练设施已经非常完备的广东队也同样,他们的主教练李春江说:“这差距不是一星半点的,是全方位的,不过想要达到这样的标准,不花大价钱是不行的。”
离开丰田中心之后,下一站就是已经被称为休斯敦景点之一的姚餐厅了,抵达姚餐厅之后,队员们都争相在门口合影,“要把YAO照下来哦,最好是全身像。”几乎所有的球员,都在餐厅门口留了影。不过见到姚明之后,他们反倒显得有点拘谨,毕竟在CBA老臣姚明的面前,他们大部分人都是些后辈小子,只有主教练郑武和李春江随意的和姚明攀谈着。眼看着姚明要离开了,邱彪鼓起勇气走到姚明跟前,怯怯地说,能跟你合影吗?姚明非常乐意地点了点头。不过其他球员可没有那么大胆,再没有人敢走上来合影。
来到休斯敦之前,安踏的工作人员就告诉队员们,阿德尔曼将有机会带领队员们训练,这让营员们非常兴奋和期待,训练营的第一天下午,阿德尔曼早早来到他熟悉的丰田中心训练馆,“各个队的进攻都不一样,但防守却有很多的共通之处,今天先从一对一的防守开始,集体的攻防会随着时间逐步深入,而进攻部分则是以火箭队的部分战术为主。”这是阿德尔曼的开场白,后来他说,火箭队每个赛季重新集中训练的时候,也是这么练的。
队员们说,在电视里看到的阿德尔曼,感觉很严厉,本来他们都非常害怕或者说是敬畏,但是通过接触发现,阿德尔曼并非他们想象的那样,在训练中,阿德尔曼甚至还会主动和队员们开开玩笑,“我看出来他们有点紧张,不过这样可不利于训练,我们必须很好地进行沟通。”之后阿德尔曼说,为了缓解队员们的紧张情绪,他会主动去夸奖队员,让他们更有自信。
训练营的第二天下午,训练结束之后,主办方安排队员们和火箭队教练组合影。每个队员都希望能够和阿德尔曼合影,于是,和蔼的老人,脸上始终挂着淡淡地微笑,和每一个来跟他合影的球员或握手或揽着他们的腰。队员们都说:“阿德尔曼和电视里看到的不太一样,他很有亲和力。”
到达休斯敦的第三天,丰田中心的训练馆里,队员们还在训练中,弗朗西斯悄悄走进来,然后和体能师一起,在篮架的一侧拉伸,体能师帮助他一起,他还一边看着场上训练着的中国球员,训练馆里皮球击地的声音砰砰响,不过由于伤势还没有完全恢复,弗朗西斯只能进行简单的恢复训练,“本来有机会可以在球场上和他们切磋一下的,现在只能站在场边看看了。”弗朗西斯说。
弗朗西斯的到来,让队员们感到非常的兴奋,训练结束后,他们看到了场边的弗朗西斯,都纷纷走上前来合影留念,非常有次序的排好队,姚鹏英语不错,他还和弗朗西斯简单地交流了两句。
快乐生活
这次训练营中有很多队员此前都参加过各种各样的训练营,不过和之前的训练营相比,这次主办方安踏公司组织的活动特别多。这些球员虽然都来自CBA不同的俱乐部,但这次训练营,让这群年龄相仿的球员走到了一起,他们开朗热情的本生也就暴露出来了。“感觉大家在一起就像兄弟一样相处,非常开心。”木拉提说。
美国当地时间6月7日下午,对抗训练结束之后,所有的球员都来到休斯敦太空人棒球队的分钟女仆主场(Minute maid),当晚是太空人棒球队主场迎战圣路易斯红雀队。
赶到时,比赛已经开始一阵子了,棒球场的场馆比想象中的还要大,当晚至少有三万人来观看了这场棒球比赛,从走进球场开始,队员们立刻被球迷们疯狂的喊声所感染,他们大多数都穿着主队主力的球衣、大人、小孩子还有很多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对于美国人来说,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傍晚,来到这里观看棒球比赛是最美好的享受。
这是所有的篮球队员们第一次在现场观看棒球比赛,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很早就懂得看棒球比赛,并且深知其中的比赛规则。如果你看不懂棒球比赛的话,你会觉得这个比赛冗长而又沉闷。不过还好,大多数的队员都明白,陈磊、柳伟、王博他们都知道棒球比赛的基本规则,在他们几个人的讲解下,大多数队员们也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不知道是不是姚明在火箭队的缘故,队员们也把休斯敦太空人队当成自己的主队了,一直都在为他们加油助威,而且,他们很好地参与了和现场球迷一起的互动,和他们一起玩人浪,和他们一起有节奏地鼓掌助威,每一个人都在享受着这个快乐而难忘的周末。
和大多数球迷所不同的是,当晚,安踏公司邀请所有的队员集体到包厢里观看了这场精彩的棒球比赛,包厢的位置非常好,正对着比赛场,场下队员的每一个动作也都是一目了然。包厢的费用基本上都在人均150美金,可以容下所有的队员以及工作人员,人均这么昂贵的门票可不仅仅只是可以看比赛,还有美味的大餐可以享用,本来大家都已经饥肠辘辘了,这里提供的晚餐也是非常的可口。竟然还有中国的煎饺和春卷,另外还有很多的三文鱼、水果、沙拉和随时取用的饮料,队员们都对着场馆拍照留念,这样的经历可不是那么容易得到的,所有的球员都很享受这样的一个夜晚。
除此之外,主办方安踏考虑的非常周到,离开休斯敦的前一天,还带队员们参观了休斯顿太空中心,这里也是休斯顿地区最吸引游客的景点,它里面有很多珍贵的实物展品(如返回舱,月球岩石),有关登月球的介绍,高科技演示等,在这里游客可以用手触摸月球上采集回来的岩石块,可以看宇航,登月及星际旅行的电影,看登月的火箭。的确让队员们大开了眼界。
短暂的训练营生活,让这群来自不同俱乐部的球员们成为了朋友,每次训练课上,队员们会相互鼓励,有些球员对教练的战术理解慢一些,懂了的球员也会主动讲解,在所有的队员中,姚鹏的英语还不错。所以在场上的时候,他总是能够充当临时翻译把教练说的话转述给其他人,训练结束后,在返回酒店的大巴车上,你总是能够听到笑声不断,年轻人总是能够很快成为朋友。
收获细节
训练结束之后,最后四天安排队员们和莱斯大学联队以及休斯敦大学
联队进行了4场对抗,其中,休斯敦大学是休斯敦地区最大的学校,各个体育项目都有不俗的实力。在休斯敦大学体育纪念馆的走廊上,悬挂着两件球衣,它们的主人毕业后成为了NBA赫赫有名的巨星:奥拉朱旺和德雷克斯勒。和队员们较量的这支球队同样实力不俗,曾效力休斯敦火箭,现效力于夏洛特黄蜂队的迈克・詹姆斯和曾效力于东莞的哈里斯是当家球星。
对抗一开始,训练营的队员们就非常兴奋,陈磊和木拉提表现活跃。比赛的前五分钟,训练营队以9比4领先。第一节比赛还剩下五分钟时,哈里斯接球一记爆扣,篮板上方的计时器被大力震了下来,简单修复后对抗继续,陈磊接连投中三分球,把半场比分保持到48比46,下半场,迈克・詹姆斯依靠出色的个人能力频频得分,一直保持领先,而木拉提多次强打内线得手,将比分紧紧咬住。临近结束,训练营连续发动攻势,无奈对手始终保持稳定的命中率,最终训练营以93比100惜败。
尽管输了对抗,但是队员们的确从训练中收获了很多。和球员们同行的两位中方教练李春江和郑武也认为,这次训练营的收获可以总结成两点,一是火箭战术训练接近实战,容易被队员们接受消化:二是火箭训练内容丰富,能充分调动队员积极性,提高训练质量。这些值得国内教练和队员学习和借鉴。
接近实战最好的体现就是,队员们在认真观看了NBA总决赛湖人和凯尔特人的比赛后,惊喜地发现阿德尔曼的战术湖人队也在用。“看完总决赛第一场比赛后我发现,虽然细节上的处理不一样,但大致上都是一个套路,我一看就发现很熟悉,这不就是前两天阿德尔曼教给我们的战术吗?连跑动路线都一样,就是有些细节上不太一样,比如球的处理,传球啊,球传到哪一个人手里等,但这是场上变化决定的。”陈磊说。
总决赛让队员们感觉到湖人,火箭等强队都在用阿德尔曼教到的这些东西,这就说明这是实用的战术,很多队都在用这套体系组织进攻,问题在于谁能用得最好。“比如说在进攻中,如果时间和位置感非常好,对防守人阅读防守的能力很强,这套战术就非常适合进攻的。”
力量训练方面,队员们也有不同感受,木拉提说:“我们练下肢就是深蹲,上肢就是卧推比较多,但是这边小肌肉群练的比较多,针对性更强,虽然不做大力量,但是练了小力量仍然也有所帮助。我觉得这一点比较好。”
篇3
关键词: 体育英语翻译特点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国各行各业与世界各国间的交往日益频繁,在这种形势下,我国的体育事业随之蓬勃发展起来,各项运动成绩渐居世界前列,对外交流不断加强。尤其是北京申办奥运会的成功,使得运动观念深入人心,更带动了体育事业的发展。当今社会,体育早已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人们不仅积极参与体育活动,增强体质,而且关注竞技体育。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体育英语翻译的特点。
一、用一般现在时代替一般过去时
在体育英语的翻译中,特别是体育新闻报道或现场直播,为了使表达变得生动、有效,经常使用一般现在时代替一般过去时,例如:
1.The final score is 98 TO 82.
(最后得分98:82。)
2.KongLinghui beats Waldner 5 to nil at the end of the first serving.
(孔令辉在第一次发球权结束时,以5:0领先瓦尔德内尔。)
3.He’s on his second strike.
(他已打出两个好球了。)
4.When he takes turns,he tries to keep his boat flat, that is, to keep the mast vertical.
(他在拐弯时,尽量保持帆船平稳,也就是尽量使桅杆保持垂直。)
二、用被动句式表达主动意义
1.He is well quaified for a forward.
(他完全具备做前锋的素质。)
2.A game is won by the first player to score 21 points.
(首先得21分的一方为胜。)
3.A penalty stroke may be awarded for offence in the shooting circle.
(射门区犯规可能要罚球点球。)
三、语言简洁精练,经常使用无主语的祈使句
1.Nice set up!(漂亮的垫球!)
2.Well saved!(漂亮的救球!)
3.Good shot!(好球!)
4.Alternate service.(换发球)
5.Out.(出界)
6.Let.(重新发球)
7.Advantage John.(约翰领先)
四、用普通词汇表达专业意义
1.Dive all the way to the other side of the basket using the right or left hand with proper English on the ball.
(用右手或左手适当地转动球,直冲篮下的另一侧)。
2.He was in the cricket eleven.
(他是板球队队员。)
3.Jordan initially claimed the money had been a loan to Bouler for a golf driving range.
(最初,乔丹说这笔钱原是借给布勒用于(修建)高尔夫打远射击场的。)
五、相同的词汇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中有不同的译法
以“play”为例:medal play――击数比赛(高尔夫球),off-table play――远台打法(乒乓球),unfair play――犯规动作(球类运动),offence play――进攻战术(篮球),shadow play――不用球的练习(棒球),stron-side play――强侧配合(篮球),body play――身体冲撞(棍球),decisive play――决定性进攻(足球),finger play――手指技术(击剑)。
六、借用外来语表达具有民族色彩的体育项目
跆拳道(Taekwondo),由于它源于韩国古代武术。所以在跆拳道的比赛中,裁判员至今仍用朝鲜语“Hana”、“Dul”、“Set”、“Net”、“Dasnot”、“Yasot”、“El-gub”、“Yodol”、“Ahob”、“Yol”表达英文数字中的one,two,three,four,five,six,seven,eight,nine,ten。
又如柔道(Judo),它起源于日本武术,因此此项运动的许多词汇是从日语引用过来的;Kyu(级),dan(段),waza(技巧),Yuko(有效),waza-ari(技有),ippon(一本)等。
学习语言是为了更好地用语言进行交际,为了能用英语进行体育方面的交流,在了解上述体育英语翻译的特点的同时,我们还得熟练掌握不同运动项目的专业词汇,并掌握各种运动项目的基本知识(如比赛规则等),同时还要了解体育英语翻译中的一些文化因素,真正做到翻译时的“信、达、雅”。
参考文献:
篇4
关于体育竞技行为的概念,学界众说纷纭。有人认为,体育竞技伤害行为是指在直接对抗性比赛中造成他人伤亡的暴力行为;有人认为,体育竞技伤害行为是指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对竞争对手所实施的伤害行为;有人认为,竞技体育伤害行为是指运动员之间以及教练员与运动员之间在竞技场所发生的侵害肉体的体育行为;还有人认为,体育竞技误伤行为是指运动员之间在体育比赛中发生的因过失致人伤亡的行为。以上观点主要存在以下缺陷:其一,将体育竞技的性质界定为伤害行为。体育竞技是运动员有形力量的释放,既可能造成一定的伤害结果,也可能造成死亡结果,因而将体育竞技界定为伤害行为是不确切的。其二,将体育竞技可能损害的对象仅限于运动员,尤其是竞争对手。无论是直接对抗性比赛,还是非直接对抗性比赛,体育竞技可能损害的对象都不仅限于竞争对手,还包括其他人,甚至运动员自己。其三,将体育竞技的主体扩大为教练员。这并不符合体育竞技本身的涵义。其四,将体育竞技致人伤害的行为限定为过失行为。诚然,在体育竞技致人损害的场合,运动员往往出于过失。但在某些对抗十分激烈的比赛中,如拳击、足球等,即使运动员在遵守规则的情况下致对手损伤,也很难排除主观的故意。其五,上述诸观点都没有揭示体育竞技本身的内涵。对此,笔者认为,所谓体育竞技行为,是指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为充分展现自己的体能技巧而实施的具有一定危险性的行为。其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体育竞技的主体是运动员。运动员是体育竞技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与表现者,也只有运动员才能成为体育竞技行为的主体。当然,在正式的体育比赛中,往往还涉及到其他人员的参与,如教练员、裁判员、工作人员、现场观众等。但这些人员只是为运动员的竞技行为提供指导、评判、服务、激励等,并不直接参与体育竞技活动,也就不可能成为体育竞技行为实施的主体。此外,参与体育竞技的运动员既可以是职业运动员,也可以是业余运动员。在当代社会,体育竞技并不仅仅只限于职业体育活动,还包括大量的业余体育活动。这些业余体育活动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促进一国体育事业的繁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某些世界性的大赛(如奥运会)中,甚至允许职业运动员与业余运动员共同参与,同台竞技。因此,体育竞技不是职业运动员的专利,体育竞技行为也并不仅仅只限于业务行为。第二,竞技行为只能发生在体育竞赛过程中。这里的体育竞赛,既包括正式的体育竞赛,又包括非正式的体育竞赛。正式的体育竞赛,是指比赛项目经有关机关单位或组织机构认可并正式组织的比赛,如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甲A联赛、全运会、CUBA联赛等。非正式的体育竞赛,是指比赛项目未经相关机构或组织认可,或虽经过认可,但并非由有关单位或组织机构正式组织的比赛,如拔河、校运会、年级篮球赛、民间散手比赛、日常训练比赛等。非正式的体育竞赛尽管未得到有关组织机构的正式认可,但却为一般社会观念所接受。不为一般社会观念所接受的比赛,如决斗等,不属于这里所讲的体育竞赛。竞技行为只可能发生在比赛进行过程中,在赛前、中场休息时间、赛后均不可能发生竞技行为。第三,体育竞技是参赛运动员体能技巧的充分展现。开展体育竞赛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挖掘人体的生理潜能,将体能和心智发挥到极致。运动员正是在体育竞赛中,通过自身体能技巧的展现,不断挑战生理极限,超越自我。也正是因为参赛运动员精彩的体能技巧表现,体育竞技活动才会呈现出独有的魅力。若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并非展现体能技巧,而是为报复他人而实施暴力,则不能认为是体育竞技行为。第四,体育竞技是具有危险性的行为。体育竞技往往伴随着巨大的风险,这种风险可能造成损害身体健康乃至生命的丧失。在直接对抗性比赛(如拳击、足球、篮球、橄榄球、跆拳道、相扑等)中,运动员之间存在着激烈的肢体接触,造成对方身体损害往往不可避免。在非直接对抗性比赛(如游泳、滑冰、体操、跳水、田径、赛车等)中,运动员之间尽管不存在直接的身体接触,但造成自身身体损害的现象也时常发生。此外,在体育竞赛中,现场观众、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人也承受着一定程度的风险。如球员射门将球射偏,球飞向场外,致观众损伤;赛车手在加速时失控,连人带车撞出场外致他人重伤、死亡;投掷铁饼、标枪致他人损害等等。
2体育竞技行为刑法规制的根据
如何规制体育竞技行为,学界普遍认为,应排斥刑法对体育竞技行为的过度干预,在体育行规、行政规范、民事规范能充分调解的情况下,刑法就不应介入,即符合谦抑性要求。对此,笔者表示赞同。首先,单纯的违规行为或只造成轻微损害的行为,只需通过行业罚则(如警告、罚分、禁赛等)或民事责任即可解决,无需动用刑法进行规制。其次,运动员在体育比赛中不慎造成自身伤亡的,不属于刑法所关注的犯罪类型。值得探讨的,是运动员在体育竞赛中因故意或过失造成他人伤亡的情形,刑法对此应如何规制,学界争议颇多。有人从“利益衡量”的角度来进行说明,认为体育竞技行为实现的利益(体育事业的发展)更为优越的,就是正当的;反之,则需要通过刑法加以规制。利益衡量的立场是结果无价值,具有可考量性、可操作性的优点,但前提是两个具体法益的比较。体育事业的发展是一种抽象的社会法益,其与作为具体个人法益的生命、健康相比,孰优孰劣,则无从考量。持这种观点的人往往认为,相对于个人的损害而言,社会体育事业的发展是更为重要的。这无异于认为所有的体育竞技行为都是正当的,无需通过刑法进行规制。有人从“社会相当性”的角度来进行解释,认为不脱离社会相当性的体育竞技行为是正当的,严重脱离社会相当性的体育竞技行为则需要刑法的介入。社会相当性立足于行为无价值立场,并充分考虑结果无价值的因素,具有极大的理论包容性和解释张力,因而为多数学者所赞同。但社会相当性的概念究竟如何,其判断基准的模糊性和暧昧性则是公认的缺陷。持该观点的人一般都认为,应通过法益衡量、行为的手段、样态、主观意图等因素的综合考虑,为社会相当性的判断提供明晰化的基准。有人从“被害人承诺与正当业务行为”的角度来进行阐述,认为在体育竞技中造成他人轻伤的,属于被害人承诺的范围之内,阻却构成要件的该当性,无需刑法的介入。在体育竞技中造成他人重伤乃至死亡的,属于正当业务行为的,阻却违法性,无需刑法的介入;不属于正当业务行为的,则需要通过刑法进行规制。一般而言,只要参与了体育竞赛活动,就可以认为同意对某种风险的承担。按照该观点,所有造成他人轻伤的体育竞技行为,无论是否违规,都排除刑法的规制,这是不合理的,有违依法治国的理念。另外,在造成他人重伤、死亡的情形下,认为属于正当业务行为而排除刑法的介入,反之则需要刑法的规制,这无疑将大量的业余体育活动全部纳入到了刑法的规制范围内,是不合适的,不利于业余体育活动的发展。此外,正当业务行为本身的概念也是不明确的,也可以说,正当业务行为并没有为刑法的规制提供任何根据。还有人从“允许风险”的角度来进行论证,认为在社会允许风险范围内的竞技行为,即使造成了一定的损害,也具有合法性,排除刑法的介入;超出社会允许风险范围的竞技行为致他人伤亡的,不能排除刑法的干涉。但如同社会相当性一样,何为“允许的危险”,本身并不明确。笔者原则上赞同从“容许的危险”的角度来说明刑法规制体育竞技行为的根据。容许的危险理论主张,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危险行为,应根据其对社会的有用性和必要性而允许在一定范围内存在。在现代科技社会,危险无处不在,甚至为社会发展所不可或缺,如铁路、航空、核电厂、科学实验等,若禁止一切危险,社会发展就将会停滞。只要行为人遵守一定的操作规则,保持应有的小心谨慎状态,即使造成了一定的侵害结果,也应当被社会所容许。容许的危险理论发展于德国19世纪末,它是以对社会有益为由而允许具有一定法益侵害危险的行为在一定范围内存在的理论,认为承受一定范围内的危险是社会发展所必须付出的代价。容许的危险理论不仅仅适用于危险行业,还适用于其他一切具有一定社会意义的危险行为。体育竞技是一种具有社会意义的危险行为。体育竞技的开展和普及,对于提高国民身体素质、增强国人凝聚力、促进一国乃至全人类的精神文化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体育竞技也蕴含着巨大的危险,需要运动员在竞技过程中遵守一定的比赛规则,履行应有的小心谨慎义务,将危险控制在社会容许的范围内。简言之,在容许的危险范围内致他人损害的体育竞技行为,是合法的,无需刑法规制;超出容许的危险范围致他人损害的体育竞技行为,则需要动用刑法进行规制。可见,立足于行为无价值立场并充分考虑结果无价值因素,运用容许的危险理论来说明刑法规制体育竞技行为的根据,是可取的。
3体育竞技行为刑法规制的标准
刑法以什么样的标准来规制体育竞技行为,其实质也就是容许危险的范围问题,即什么程度的危险,必须容忍,而超越容忍界限的危险,则需要刑法的规制。关于容许危险的评价标准,有学者认为其存在具体的标准,如违反活动规范,又存在抽象的标准,如利益与风险的衡量、过度承担或违反查询义务。考虑到体育竞技行为的特殊性,笔者认为,容许危险的评价标准主要有下列几项:一、利益与风险的衡量;二、竞技规则;三、信赖原则;四、过度承担。这些也是体育竞技行为的刑法规制标准。
3.1利益与风险的衡量
利益与风险的衡量,是指危险是否被容许,要依据行为的社会意义加以评价。行为的社会意义越大,对社会越有益,被容许的危险程度就越高;反之,行为的社会意义越小,甚至没有任何的社会利益,被容许的危险程度就越低,甚至危险不会被容许。例如,飚车没有任何的社会利益,其必然被评价为超越容许的危险,在发生车祸的情况下,不能排除刑法的规制;相反,正常的赛车则属于体育竞技活动的范畴,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被容许的危险程度较高,在容许的危险程度范围内发生致他人伤亡的情形,不能动用刑法进行规制;只有逾越了容许危险的范围造成他人伤亡的,才能动用刑法加以规制。又如,相约决斗没有任何的社会利益,同样会被评价为逾越了容许的危险,在发生任何伤亡结果的情况下,都不能排除刑法的规制;而拳击、跆拳道、柔道、击剑等正常的比赛项目属于体育竞技的组成部分,具有一定的社会意义,可容许的危险程度较高,因而在容许的危险程度范围内造成他人伤亡的,排除刑法的规制;超越容许危险的限度造成他人伤亡的,才能运用刑法进行规制。一般在越是激烈的运动比赛中,越能激发运动员的斗志和潜能,越能体现体育竞技的精彩性和可观赏性,因而被容许的危险程度也就越高,如足球、篮球、橄榄球、拳击等。如果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要时刻担心可能发生的肢体冲突,那么这场比赛也就无法再进行下去,体育竞技也会丧失其应有的社会意义。而在并不十分激烈的运动比赛中,如排球、羽毛球、乒乓球、田径等,其精彩程度和可观赏性相对较低,因而被容许的危险程度也就相对较低。利益与风险的衡量是容许危险的一般评价标准,是其他各项评价标准的基础,其旨在通过社会利益与产生风险的衡量,来实现维护社会发展和保障个人法益的平衡。
3.2竞技规则
竞技规则,又称比赛规则,是指体育行业机构或组织根据比赛项目的性质、特点以及可能发生的风险制定的旨在维护公平竞争和保障人身安全的成文规则。竞技规则包括公平竞争规则和安全规则。前者是旨在维护和促进公平竞争的规则,如田径比赛中的听从裁判口令、禁止使用兴奋剂,足球比赛中的手球、越位、假摔,篮球比赛中的打手、两次、走步,排球比赛中的触网等;后者是旨在保障运动员以及其他人员人身安全的规则,如足球比赛中的铲球、撞人、推人,篮球比赛中的撞人、拉人、推人,拳击比赛中攻击的部位等。一般而言,违反公平竞争规则的行为只构成对公平竞争秩序的破坏,并不涉及到他人的人身安全;而违反安全规则的行为则往往会对他人的人身安全造成侵害。因此,作为容许危险评价标准的竞技规则,应当是指安全规则。竞技规则的创设,主要是为了减少、预防危险的发生,其通过对比赛场地、比赛时间、人员数量和装备、注意事项等明确规定,为竞技行为划定了一条抽象的危险界线。运动员只要遵守竞技规则,就能将危险控制在容许的范围内,即使造成他人损害,也无需刑法的干涉;反之,运动员违反竞技规则,就是逾越容许危险的界线,造成他人损害的,不能排除刑法的规制。如根据足球竞赛规则,允许正面铲球、侧铲球、侧后铲球,但正面铲球不得有不合理的冲撞,侧铲球、侧后铲球只有先铲到球再铲倒人才合理,而背后铲球则被禁止;若运动员正面铲球将他人撞伤,侧铲、侧后铲未铲到球而先将他人铲伤,背后铲球将他人铲伤,则不能排除刑法的规制。根据拳击规则,禁止使用拳头以外的身体部位进行攻击,禁止攻击后脑和腰以下的部位,对手倒地之后禁止攻击;若运动员使用脚攻击,攻击对方的后脑和下阴,对手倒地之后继续攻击,造成对手伤亡的,不能排除刑法的规制。根据棒球比赛规则,禁止投掷球手的头部,若运动员投掷球手头部致其损害的,则不能排除刑法的规制。值得探讨的问题是,轻微犯规致他人损害的,是否被容许。笔者认为,竞技规则是评价危险是否被容许的基本标准,只要犯规,无论是否轻微,都属于超越容许的危险。但轻微犯规一般不会造成他人伤亡,无需动用刑法进行规制。在个别情况下,轻微犯规致他人伤亡的,应对其因果关系作出评价。若行为人即使遵守规则也无法避免伤亡结果发生的,应否定因果关系的存在,排除刑法的规制;反之,则应肯定因果关系的存在,不能排除刑法的规制。此外,在激烈的运动比赛中,运动员往往处于高度紧张、兴奋的情绪状态之中,因此,即使违反竞技规则造成他人伤亡,也可能因为期待可能性减小甚至丧失从而减小甚至阻却责任。竞技规则是体育行业组织或机构充分考虑各项体育项目的一般情况而制定的,是评价容许危险的最基本、最低限度的标准。但在某些具体场合,危险是否被容许,还要借助其他标准来进行评价。
3.3信赖原则
信赖原则,是指“行为人在实施某种行为时,如果存在合理信赖被害人或第三人采取适当行为的情况,由于被害人或第三人不采取适当行为而导致侵害结果发生的,行为人对此不负责任”。信赖原则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德国帝国法院的判例,最初只适用于交通领域,旨在呼应科技的发达,使顺畅的交通成为可能,现在则扩延运用到了医疗、企业管理等各个活动领域。信赖原则是容许危险概念的具体应用,其实质是通过危险领域各个参与者对危险的共同分担,来实现对危险的有效防控。即合乎信赖原则的行为,能实现他人对危险的分担,并未超越容许的危险范围,在他人未采取适当行动避免结果发生的情况下造成损害结果发生的,无需刑法的规制;反之,不合乎信赖原则的行为,无法实现他人对危险的分担,逾越了容许的危险范围,造成他人损害的,应动用刑法进行规制。在体育竞技领域,信赖原则的运用是广泛存在的。如在田径运动比赛中,运动员一般能合理信赖现场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人员遵守赛场安全规则,因百米冲刺而撞伤横穿跑道的行人,投掷标枪、铁饼击中粗心留在赛场的工作人员,都属于容许危险范围内的损害,无需刑法的规制;在双人滑冰比赛中,运动员之间往往都存在着充分信赖对方能实现对危险的承担,这种信赖即使在对方已经受伤的情况下,有时也是合理的,在完成高度危险的动作(如将队友抛出)时,因对方失误而造成其损害的,不能视为逾越容许的危险,无需刑法加以规制;在双人跳水、乒乓球、羽毛球双打、篮球、排球比赛中,队友之间往往也存在着合理信赖,在完成正常比赛动作时造成队友损害的,属于容许危险的范围内,排除刑法的规制。在无法合理信赖他人承担危险的场合,即使行为人遵守了竞技规则,也不能视为在容许的危险范围内,造成他人损害的,不能排除刑法的规制。如田径运动员百米冲刺撞伤横穿跑道的小孩,因为无法合理信赖小孩能遵守赛场安全规则,因此逾越了容许危险的范围,需要动用刑法进行规制;赛车选手在加速时发现有人欲翻越护栏到跑道的,应停止加速,因为在这种情况下无法合理信赖对方能采取一定的行动避免危险的发生。若继续加速致其损害的,属于逾越容许危险的范围,不能排除刑法的规制。值得探讨的问题是,违反竞技规则,可否主张信赖原则,如赛车手在比赛时服用了兴奋剂,造成他人损害时可否主张信赖原则。笔者认为,违反竞技规则,就已经逾越了容许危险的范围,无权信赖他人对危险进行分担,造成损害的,无法排除刑法的规制。但赛车手即使不服用兴奋剂,损害结果仍然会发生的,可排除因果关系的存在,从而排除刑法的规制。
3.4过度承担
过度承担,又称不作为义务,是指行为可能有害法益,由于自己的身体缺陷或缺乏训练而难以断定附随的危险,应当放弃不为,否则就是超越容许的危险,造成他人损害的,应承担责任。[
篇5
【关键词】体育课堂教学 创新能力的培养
根据笔者理解,目前体育创新是一种演变的和渐进的过程,可以从3个方面去理解和把握:①培养体育创新的态度;②培养体育创新的技能;③培养体育创新的思维。
1.培养体育创新的态度
1.1 教师必须富有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创新态度,教师必须首先成为个富有创新精种的人,只有自身具有创新精神、富有创造力,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的学生。就教师的“创新精神”而言,它主要包括:创新思维、首创精神、成功欲、甘冒风险、以苦为乐精神。
1.2 创新要“以人为本”,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还未想到,但必会喜爱的活动,要从学生喜爱的活动中找突破口,不因循守旧。主动突破教材定势与习惯性框框,在教学内容上要由以单纯的执行和完成《大纲》向以《大纲》为基础,补充具有当地特色、学校特点或时尚活动的灵活丰富的教学内容转变。例如当电视播放《排球女将》时,安排排球教学;播放《贯篮高手》时,安排篮球教学并结合“三对三”篮球比赛规则;全国甲A足球联赛期间,安排足球教学并结合“四对四”足球比界规则等等。学生个体只有在自身需要的推动下,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才能有效地促进创新态度的升华。
1.3 创新必须大胆探索、求新。体育创新是他人未曾想过、做过的,常常突破传统方法,打破平衡格局,创新者的思想和行为,难免不为多数人所接受。在活动中,学生的种种创造性表现常常与错误、缺陷、顽皮、任性、争吵等联系,学生不断“犯错”的过程,其实是不断改正错误,完善方法的过程。假如不给予这类机会,轻易代替、否定,非但剥夺了学生探索的乐趣,尝试失败、内疚、挫折的情感体验、也会使学生变得懒于动脑,疏于尝试。教师应站在学生的立场,正确对待“良性争吵”,多给学生创造“犯错”的条件和机会,大胆求真、求新。
2.培养体育创新的技能
创新是一种学习过程,需要技术知识的积累。因此创新过程是一种有组织的、时间序列的、不可逆转的和路径依赖的过程。创新是与教师的“干中学”和学生的“用中学”等活动紧密相关的。因此创新所需要的技术技能知识与其说是一种大家都可获得的公共知识,还不如说是一种特有的和带有地方、学生色彩的知识,学生的技能创新有其本身自然的路径。尽管某项技术技能的创新发生在某一时刻,但是我们追溯上去,这个实现技能创新的学生一定已经有了较长过程的该项技能知识的积累过程和学习过程,没有这样的知识积累和学习过程、没有任何渊源关系,学生要根据公共知识,实现某一活动的突然的技术创新是极其困难的。
因此,教师必须加强学生技能形成规律的定性和量化研究。例如,影响学生动作技能的因素包括哪些(如学生形态、身体素质、课堂教学结构、教法研究、学法指导、发展身体素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哪些是主要因素?现课堂教法主要有主题式、学导式、分层递进式、发现法、尝试教学法等等,其目的之一是使学生能较快地形成动作技能的巩固的动力定型。没有体育技能很难有体育活动的创造力,在创造性的活动中,技能越高,就会产生更多的新设想、新活动。
3.培养体育创新的思维
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必须激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如果教学总是从确定的前提出发,经过确定的过程,得出确定的结论,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
3.1 教会自编游戏的方法。
学生需要游戏活动,渴望掌握更多的游戏方法。根据教材师生一起学习《自编体育游戏》一文,重点要求学生掌握活动方法的构思过程:参加人数 达到目的 活动形式 胜负规则 场地、器材、时间 裁判安排 ,然后训练:在篮球场,用海绵球自编最喜欢的游戏。
经过思考、构思、选择等理性活动,学生创编了地滚海绵球、投远比赛、击中目标、手球比赛、足球比赛、投篮比多等等。
3.2 优化组合。
一种创新活动可能派生出另一创新活动来,创新和创新之间可能有一种技术技能互补的关系。更大范围来讲,一项活动创新可能导致另一项活动创新。教师教会学生各种技能技术,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程度选择组合。例如,花样跳绳、花样毽拍、木捧+海绵球=棒球等。
3.3 重新排列。
学生已经较好地理解掌握动作要领,产生更高的学习欲望,是尝试创新的好机会。如《五步拳》教学,教师教会步法:弓步、马步、歇步、仆步、虚步;掌投《五步拳》动作:并步抱拳――弓步冲拳――弹踢冲拳――马步驾打――歇步盖打――提膝仆步穿掌――虚步挑掌――并步抱拳,然名要求分组自编一套《新五步拳》。
3.4 迁移提高。
创新从学生的纵向活动情况来看,是一种前赴后继的过程,当前的创新源于从前的创新,同时当前的创新也可进一步激发以后的创新。如,低年级戏绳(个人抛投接等)――中年级戏海绵球(2人抛投接等)――高年级戏篮球(多人抱抛投传等)。
3.5 学会几种思考角度。
以戏球为例,从人体部位活动角度思考:上肢创想、下肢创想、上下肢合作创想;从动静态角度思考:动态创想(投踢抛传等)、静态(小范围)创想(胯下抛接球,绕“8”字等);从组织形式角度思考:个人创想、双人创想、小组创想等。
篇6
【关键词】排球运动文化;内涵特征;研究展望
ConnotativeFeaturesoftheCultureofVolleyballGames
andItsResearchProspect
XURui-xun1WANGQuan-xian2
(1.CollegeofPhysicalEducation,HenanNormalUniversity,XinxiangHenan,453007;
2.GuangxiLiuzhouNormalCollege,LiuzhouGuangxi,545004)
【Abstract】Byreviewingvariousdocumentsandlogicalanalyzing,thisarticlelooksback,fromculturalperspective,onexistingresearchesonthecultureofvolleyballanddescribestheconnotativefeaturesofvolleyball.Then,thisarticle,throughanalyzingcultureandsportsculture,forecaststhetrendofvolleyballcultureresearchsoastopromotethedevelopmentoftheresearch.
【Keywords】culture;volleyballgameculture;connotativefeature;prospectofresearch
从20世纪80年代中国兴起的“文化热”到21世纪初的“人文回归”,反映了人们对文化底蕴植根于民众之中的高度重视与认可。随着人们对文化与体育认识的不断加深,众多学者都试图从文化学的视角来研究体育这一文化现象。从体育文化的内涵到体育文化的外延,从中国的体育文化到外国的体育文化,从传统意义上的体育文化到现代社会的体育文化,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对具体到单个项目的体育的子文化均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作为受到各阶层人士广泛喜爱的运动项目――排球运动,也已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与研究。总而言之,从文化学、体育文化学的角度对排球运动开展研究成为一种趋势。
一、排球运动文化的涵义推演
究竟什么是排球运动文化,当前中国学界认识不一,给出的界定很少。笔者认为,排球运动文化是以文化、体育文化的概念为基础的子概念是肯定的。在对排球运动文化的涵义进行探究时,既要依据文化的涵义、体育文化的特征,也要结合排球运动的特点,进行逻辑推理,深层分析,并能涵盖这一概念的内涵与外延。这里我们认为排球运动文化的涵义应该从国内外对文化、体育文化的认识开始。
(一)国内外对文化的理解
“文化”一词,英文和法文均作Culture,德文作Kulture,俄文为KyJIBTypa,它们的词义均来源于拉丁文Colere,本义为耕作和植物培育,后来引申到精神领域,有化育人类心灵、智慧、情操、风尚之义,日本学者译介此词时,借用古汉语中表示文治教化的“文化”一词作译。〔1〕
国内对文化概念的界定很多。《新编古今汉语词典》中认为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尤指精神财富。”〔2〕《辞海》中是这样界定文化的概念的:“文化从广义来说,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从狭义来说,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化,是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的反映,又给予巨大影响和作用于一定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阶级社会中,它具有阶级性。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性,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的连续性,社会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连续性是文化发展历史连续性的基础。”〔3〕郑杭生等认为:“文化是与自然现象不同的人类社会活动的全部成果,它包括人类所创造的一切物质与非物质的东西;也可以说自然界本无文化,自从有了人类,凡经人‘耕耘’的一切均文化。”〔4〕
(二)国内外对体育文化的理解
“体育文化”概念却是近代出现的,无论外国还是中国都是如此。对于体育文化的研究早于对体育概念的研究。
国外对体育文化的理解:一般认为“PhysicalCulture”译作“体育文化”,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国际体育名词委员会主席尼古・阿莱克塞博士在罗马尼亚编撰出版的《体育运动词汇》,其中对“体育文化”的定义是,这个词属于“文化”类别,基本含义是:广义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领域),它是各种利用身体练习来提高人的生物学和精神潜力的范畴、规律、制度和物质设施的总和。
国内对体育文化的理解:自20世纪80年代,由卢元镇教授的《体育运动的文化学断想》一文而引发的对体育文化的研讨,持续至今。他认为,体育文化是关于人类体育运动的物质、制度、精神文化的总和,大体包括体育认识、体育情感、体育价值、体育理想、体育道德、体育制度和体育物质条件,一般包括体育物质文化、体育制度文化和体育观念文化三个层次。〔5〕P14席焕久在《体育人类学》一书中对其表述为:体育本质是文化,确切地说,体育文化是介于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之间,或广义文化和狭义文化之间的“中义文化”。冯胜刚则认为“所谓体育文化,就是人类在所有的体育现象及促进体育发展的活动中,在价值观念、精神状态、情感倾向等层面,在理论认识、方法手段、技能技术等层面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与在有意识的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方式的总和。”〔6〕P12易剑东在《体育文化学》一书中对其表述为:体育之所以是一种文化,是因为体育是人类把握世界的内容和方式,是人类推动社会运行的动力和中介,是人类创造精神财富的载体和标志。
(三)排球运动文化的涵义界说
综上所述,结合排球运动文化的特征与归属,笔者认为:从广义上来说,排球运动文化隶属于体育文化的范畴,是人们通过观赏或从事排球运动,修正和完善自身的价值观念,培养自身的道德情操与审美情趣,围绕排球运动而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来说,排球运动文化是以人体活动为研究对象,以排球为媒介,通过高跳、重扣、扑救、鱼跃、滚翻等活动形式伸展四肢,达到强健体魄、愉悦身心、加强协作、增进友谊之目的,形成一定观念与价值取向,并以精神为核心的社会文化现象。
另外排球运动文化应该涵盖以下四个层面。
(1)物质文化层:主要包括排球场地、器材、设施等,它以物质为载体,是排球运动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
(2)制度文化层:主要包括排球运动教学训练与竞赛体制,组织机构,场馆管理体制,协会管理体制,联赛管理体制,技术规范规则等,它规范着排球运动文化的发展方向。
(3)行为文化层:主要包括在排球运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具有项目特色的行为方式及行为习惯,是排球运动文化的外在体现。
(4)精神文化层:主要包括排球运动的价值、道德、情感、战术谋略等,是排球运动文化的核心,影响并规范着排球运动文化的物质文化层、制度文化层和行为文化层,是排球运动文化生成与发展的关键。
上述四个层面即是排球运动文化的结构。这四个层面相辅相成、休戚相关,缺一不可,是一个不断变化的有机整体。
二、排球运动文化的特性
(一)借鉴性
排球起源于美国,1895年,美国麻省马萨诺赛州霍利约克城的春田体育学校基督教青年会干事威廉・摩根创造了这项球类游戏。创造者最初用篮球球胆之类的球托来拍去,用网球的网子,以网球和手球的一些技术和类似棒球的规则,创造了一种新型的游戏,并取名“小网子”,排球的雏形是这样开始的。“小网子”是作为一种消遣游戏被人们所接受的。人们隔网拍打,追击嬉戏,以不使球落地为乐趣。为了推广这项游戏,人们觉得“小网子”名称未能表达出这项游戏的性质,改名为“空中飞球”,英语为“volleyball”。出场人数由双方共同商定,分排站立玩球,故名“排球”。
另外,排球运动在其发展过程中,也借鉴了其他项目的技战术和相关内容。因此说,排球运动是博采众长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
(二)观赏性
排球运动是属于隔网对抗性项目,在比赛过程中大大减少了因身体直接碰撞而造成的伤害,事故的相对减少吸引了更多的参与者,与此同时有更多的观众支持此项运动,大大提高了观赏人口。另外,国际排联规则委员会在其主席――我国北京体育大学教授马启伟的带领下,从1995年起开始实验研究不同气压的球对其飞行速度的影响及其在比赛中的运用效果。实验研究发现了一个连科学家们目前都难以解释的有趣现象:当球的气压在0.30公斤/平方厘米时,相同击球条件下的球速最慢,队员手感最好。球的气压增大或减小,球速都快于0.30公斤/平方厘米时。世界一流男排强球队的比赛试验也表明,当用现行气压的球比赛时,防守成功率为54%,当用0.30公斤/平方厘米的球比赛时,防守成功率为73%,上升了19个百分点。这就意味着防守得到帮助,死球率降低,比赛的精彩程度增加,这就大大提高了排球运动的观赏性。
还有排球比赛规则的修改也起到了提高观赏性的作用。排球比赛规则的每个决定、每次改变都是逐步形成的。每球得分制的决定,以及采用彩色球作为比赛用球,这些都是提高排球运动观赏性的表现。另外,沙排运动员黝黑健美的身材让人赏心悦目,也向人类展示了运动的魅力。“阳光、沙滩、碧海、蓝天;青春、激情、浪漫、活力”―――这种被称为时尚与体育结合最完美的运动项目将成为最有吸引力的一道风景。
排球运动不拘泥于形式,既可支网相斗,亦可围圈嬉戏,只要有一块空地,或沙滩或草地,尽可享受击球的乐趣。排球比赛隔网进行,没有身体接触,安全儒雅,是人们欢悦、休闲的理想方式。目前,所有的球类运动都有其规则限定的身体合法触球部位,唯独排球竞赛规则运动员全身任何部位都可以触球,可用头顶、肩扛、手打、脚踢。因此,排球运动能使参加该项运动的人,在击球过程中充分体现自我才能和展现各种高超的击球技巧。既提高了比赛的观赏性,同时也扩大了欣赏排球运动的人群。
(三)技战术性
运动技术是指完成体育动作的方法,是运动员竞技能力水平的重要决定因素。排球运动员的运动技术是指排球运动员完成排球比赛中的各个动作的方法。竞技战术指在比赛中为战胜对手或为表现出期望的比赛结果而采取的计谋和行动。排球竞技战术是在排球比赛中排球运动员表现出来的计谋和行动。技术与战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在项群训练理论中提到排球运动属于技能主导类。大力跳发球,二传手灵活地传球,超手扣球,接一传到位等技术是排球比赛的充分条件,“四二配备”“五一阵型”等的战术方案是其必要条件。因此,在比赛中,排球运动员的技术水平直接影响比赛的成绩。技战术的完美结合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充分必要条件。
(四)继承性与创新性:
继承是文化发展的不可违背的规律。按照黑格尔有关社会进程的胚胎渐进论的观点,“发展的真正意义在于,一开始就已经存在了的东西慢慢成长、壮大,直到最后显现出来”。因此,排球运动文化也是在继承了体育文化而逐渐发展起来的一种文化现象。与继承一样,创新也是排球运动文化发展过程固有的特性。因为,要适应社会的发展,排球运动文化绝对不可能原封不动地、毫不走样地、一代又一代地传承,而是随着历史的变迁、传播地区的差异,从价值观和伦理观到内容和形式,或多或少会发生种种变化,有时甚至是剧烈的变化。这种变异可以在自发状态下自然形成,也可以是人为的、有意识的变革。排球运动文化人为的变革要符合社会发展和前进的方向,满足人们的需求,这就需要在继承的同时,不断创新。
在排球运动发展历程中,给人们的启迪是:只有创新,才能引发一场排球革命,创新是发展的规律。60年代初,日本女排发明了勾飘发球、前臂垫球、滚动防守、跑动进攻等一系列技战术的突破;意大利排协在80年代末大刀阔斧地实行排球职业化和俱乐部制度的变革;中国女排设计的“全攻全守”技战术指导思想等创新,都是以排球文化不同层面中的一个局部的改革来开创排球运动的新纪元,创新所带来的后效是世界冠军的桂冠。同时,也进一步发展了排球运动。
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创新,在现代排球运动中它运用自身的特点规律提示的文化意义,在于使人在运动中去创新。
(五)中西文化的包容性
排球运动发展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现在硬排和沙排均为奥运会项目。它以隔网对抗,强度多样化为特点,受到不同年龄层次人群的喜爱。随着会员国的增加,国际排联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单项运动协会。排球运动得以健康迅速的发展可以说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排球运动中蕴含着群体与个体、交往与沟通、竞争与协作、应变与创新等诸多社会文化的因素,并充分表现着现代人超越自我,张扬个性和对身心全面发展的文化追求。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注重伦理与道德;注重和谐与统一;注重实际与稳定;注重理性与人文教养。西方体育文化的基本特征:强调以人为中心;与宗教的关系密切;以个人为社会本位;多元的文化价值观。排球运动文化从属于体育文化,它也具有中西方体育文化的特征。
我国排球运动继承了我国体育文化的优良传统,柔中带有刚性,稳定中求突破,重集体意识、战术灵活多变。如:中国女排全攻全守型的发展,灵巧、遵循传统、依赖群体的文化个性,表现出的排球风格是快速灵活、技术全面、技术动作准确、细腻、专注,形成了攻防全面、战术多变。
相对来说,欧美国家的排球运动员则更多地表现了西方体育文化的特征,以他们自身的身体素质及良好的个人技术充分表现个人的突出技能。如:美洲人(如美国男排、古巴女排等)坦率、自信、重实效、喜表现、标新立异的文化个性风格是气势凌厉、善变创新,特别是美国男排大胆运用跳发球技术、后攻技术等。
因此,在排球运动的发展中应注重中西方文化的有机结合。我国在学习、借鉴、消化吸收世界体育先进排球文化的同时,坚持继承和创新的统一,大力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掘和研究,创建具有中国社会主义特色的现代排球文化,为世界排球文化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六)排球运动的有序性
在排球比赛中运动员分前后排站位。比赛从发球方后排右侧的运动员发球开始。换发球时双方队员必须在本场区内按轮转次序站位。只有换发球时才有位置轮换,如果一方连续得分则不用轮换。
靠近球网的三名队员为前排队员,其位置为4号位(左)、3号位(中)和2号位(右)。另外三名队员为后排队员,其位置为5号位(左)、6号位(中)和1号位(右)。
软式排球的站位为:双方队员各分为前排三名,后排二名。前排左边为4号位,中间为3号位,右边为2号位,后排左边为5号位,右边为1号位。每局比赛开始,场上队员必须按位置表排定的次序站位,在该局中不得调换。球发出后,队员可以在本场区内的任何位置上,不受上述限制。在新的一局,每个队上场队员的位置可重新安排。登记在记分表上的队员都可被列入新的上场阵容。充分体现了排球运动的有序性。
三、排球运动文化研究展望
迄今为止,我国学者对排球运动的社会文化意义、特征、价值、内涵、结构等从不同的角度,作了不同程度的论述,为我们研究和了解排球运动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据此,经过梳理和分析,笔者认为今后的排球运动文化研究将有以下趋向。
1.对排球运动文化本质的研究
此方向将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何谓排球运动文化?其认识过程是什么?其精髓和精神实质何在?它自身有什么特色?
2.对排球运动文化结构的探究
排球运动文化作为一种独特魅力文化的文化现象,其结构决定着文化体系的类型、性质、特征和功能。因此,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排球运动文化的结构进行更为细致的分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对排球运动文化的功能探讨
排球运动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与独特属性,在人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不断发展的今天,排球运动如何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凸显自身的文化功能?这是值得探讨的又一个新课题。
4.排球运动文化的整合研究
排球运动起源于西方,自传入中国后,由于地域特点与文化氛围的不同,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自身的特色。这就使得中西方排球运动文化出现了异同,在进行交流时就需要进行整合。这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找到切入点:从文化的时空视角,从文化模式整体和模式要素的视角,或者是从实现整合方式的视角。这就为进一步研究排球运动文化提供了方向。
5.对排球运动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的研究
把排球运动作为一种文化进行研究,肯定了排球运动的精神性,也就是肯定了排球运动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以往在排球运动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可能人们感受到排球运动文化物质层面上的东西多一些,但对排球运动文化精神层面上的东西认识不足,忽视了排球运动文化对自身价值的认定。实际上只有通过对其精神性的分析,才能客观地了解排球运动文化的性质和特征,才能认识到排球运动文化是伴随着经济、政治发展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现象,它是从属于物质发展的一种精神现象。排球运动文化的核心―精神文化是值得深入探索的一个方向。
6.对排球运动文化理论体系框架的构建
尽管不少学者已经把排球运动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进行研究,也从排球运动文化的内涵到外延,从特征到价值,做了一定的研究,但至今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框架。因此,要加强对排球运动文化的研究,引导排球运动文化研究的顺利开展,当务之急是构建排球运动文化的理论体系框架。
参考文献
〔1〕邵汉明.中国文化研究二十年〔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413.
〔2〕袁晖.新编古今汉语词典〔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1159.
〔3〕辞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0:1533.
〔4〕郑杭生.社会学概论新修(第三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67.
篇7
天你得习惯于那些比你岁数还小的家伙们活跃在篮球场、棒球场或是冰面上。这是个非常残酷的事实――长江后浪推前浪,你看着这些年轻人忽然觉得自己的未来再不像当初想象得那么光明了。一些小子正干着你永远没办法企及的事,赚着你永远也赚不到的钱。对我来说,这刻来临于2001年的春天,当时整个篮球界的话题全都围绕着
个现象级的人物,他的名字叫夸梅。布朗。
我记得亲眼看着他在麦当劳全美明星赛期间面对镜头接受采访。当时的布朗,不知道是因为什么荒唐的原因,就坐在他家乡佐治亚州布伦斯维克市的人行道台上,他的声音怯弱而低沉,而且基本上没怎么抬眼看过镜头。当他被问到有可能在NBA的选秀中高居状元有何感想时,布朗回答:“我的意思是,挺好,我想。”
在那次电视采访中他表现得有点冷淡,一种僵硬的,带有自我保护意识的冷淡,这让我马上感觉到种与他的共鸣。因为当时,21岁的我最为闹心的问题就是,该不该从所在侣个月内已经严重打击我两次的大学里毕业。就在这个报道播出的时候,没准夸梅还不情愿进入NBA呢,我想。我当时也真够蠢的。对于运动员来说,我们大部分揣测通常都是错误的,或者至少说是不完全正确的,有关这点我们没必要在这里赘述了。可不管怎么说,那种别扭的感觉还是反复侵袭我们,除了羡慕嫉妒十艮,我从来也没听过任何确凿有力的证据能证明那是一件坏事。必须承认的是,在当时,篮球对我的吸引源于迥然不同的差异感,与我自己平庸的青春相比,球场上所发生的事简直充满了诗情画意般的优雅。
或许这压根不是什么坏事,但这绝对是一种糟糕的换位思考,的确,我总搞不清那些最自以为是的体育迷们为什么一致把卓尔不群和超凡成就作为评判标准呢?为什么呢?在现实生活中,你可以对如何赢球大放厥词,或者拉着你不诘世事的儿子对着某个球员就是一顿狂批,可心里还在不停盘算着如何能把他送进这个夸梅。布朗场均都得不到5分的世界里去。我确信的只有一点,从某些角度来说,你可能有理,但客观讲,无论如何,大多数人都没有那种体育经验,足以评判个中是非或者解开其中的奥秘,他们最终唯一能搞清的关键问题就是,球场上的这帮子陌生人最终是举起了奖杯还是没举起奖杯。
夸梅的菜鸟赛季,引用《华盛顿邮报》特写作家萨利。詹金斯的评论,那就是一系列的丢人现眼。但是就在公众舆论都还没注意到对这个19岁的孩子是否作出了公正评判之前,大家或许就已经被当时奇才教练道格。科林斯的论调先入为主了,科林斯是最早抵制夸梅。布朗的人之一。一个苛刻的教练,一个急不可耐的迈克尔。乔丹,加上当时对大个子球员毫无优待的比赛规则,叠加到这个对NBA级别比赛根本都还没有概念的害羞孩子身上,这些就是那个华盛顿新秀赛季惨剧中所发生的一切。
其中很大部分批评,都直指布朗缺乏职业素养的表现:他出现在训练营时明显发胖,他在练习赛里居然还抱怨裁判,他对上天赐予的绝佳天赋甚至没有使用的愿望。在早先那几年里,对夸梅。布朗最为流行的言论就是,“如果我有夸梅。布朗的身体条件和运动能力,我铁定不会这么糟蹋自己。他真是个傻x。”
最近段时间,小企业管理领域著名的专栏作家吉恩。马克思,因为在文章中故意把自己虚构成一个“穷困潦倒的黑人小子”而激起了疯狂众怒,我认为,在某种程度上,如果把我自己与夸梅。布朗相比也会陷入类似惹人厌恶的境地。这些愤怒来自正义吗?正如前华盛顿邮报资深编辑塔纳哈希。科茨曾对此给出的精彩回应一样:在这个国家所谓尊重种族就像滥情一样,大家都不吝举手之劳的愤怒,并且/或者偏爱于建立在好奇基础上的同情心。其实说了这么多,我并不是想借夸梅。布朗来发起种有关运动员与作家之间的某种联系,但我真的想试问―下,这么多有关体育界潜能的大讨论,为什么总是以特别的“体育式口吻”,轻而易举地就走向两个极端。
在我们谈论麻烦缠身或者失败沉沦的运动员时,通常会使用两大定律。其一就是“夸梅。布朗定律”:任何被贴“天才”标签还拿着百万年薪的球员,除了把全部精力都用在场上并面带微笑之外没有任何其他权利。其二是要求我们闭上双眼,打着人权自由的幌子,内心却认为黑人运动员不值得去理解。而如果真的有人出来唱反调,那么所有冷静的思考都会被彻底淹没在盲目的愤怒中,或者用科茨的话讲,“一种牵线木偶式的同情心”。
当我们对运动员套用这两大定律的时候,他们就立刻变成了一个个标志性符号,而没有任何一个联盟比NBA更会制造符号了。在他能合法踏进酒吧大门之前,夸梅・布朗就已经沦为遭人践踏的一面旗帜了。当然,我们实话实说,尽管夸梅。布朗看上去具备光鲜亮丽的才华,他却从没真正进入篮球运动员的角色里。但是就他的职业生涯而言,时至今日,也不可能比佩维斯・埃利森的更糟了吧?而且如果算上他的防守技术,他也该比迈克尔・奥拉沃坎迪来得要好吧?在人才济济的1998年选秀大会上,奥拉沃坎迪贵为状元,位居文斯・卡特、安托万。贾米森、德克・诺维茨基以及保罗・皮尔斯之前。但在水货象征的评比中,夸梅。布朗却成了全权代表。话说回来,造成这种局面确实有因可循――乔丹太出名,历史上第一个高中生状元,还有夸梅在球场上各种奇怪举动。但是,这些都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谁也说不明白究竟为什么夸梅。布朗不能成为一个伟大球员。唯一不知出处的答案就是,因为夸梅是“难以捉摸”的,而且不是一个努力的运动员。
他是夸梅・布朗,一个自作自受的失败者象征,是每次选秀大会上闹笑话时必须抖出来的包袱。但同样这个夸梅。布朗,也是一个被雇佣了的职业篮球运动员,他心里很清楚无论在球场上干什么也不能改变人们对他的印象。他可以在联盟再多打5年,每个赛季都保持进步,赢下个总冠军,签个长期合同,在35岁时退役,留下一个足够让人满意的“第二生涯”,但即算如此,他的名字永远还是年轻、孩子气和荒废的代名词。
其实在球员职业生涯暮年仍被当做标志性象征的并不算罕见,当迈克尔。乔丹选夸梅的时候,就处于这种状态。但是,如果一个球员在联盟打了10年以后,仍贴着他20岁时的标签,那就很罕见了。现在看来最具这种“潜力”的当属格雷格・奥登,如果没有爆发式的转变,他将在几年之内从人们的记忆里消失。
相比之下,夸梅。布朗这个选秀笑话以及全华府球迷的公敌,如今又将披挂上阵,准备在成千伤万个把他看成废物的观众们面前,活生生地展开自己连续第9个NBA赛季了。
篮球运动员夸梅・布朗,与金州勇士在12月达成了一份为期一年价值700万美元的合同。勇士,在新老板乔・拉克布、新主教练马克。杰克逊以及上任仅3年的总经理拉里。莱利这套管理层领导之下,正准备全力以赴开始征程,他们在自由市场中追逐泰森・钱德勒和德安德列。乔丹均告失败,当地球迷们在整个休赛期,耳边都充斥着球队为了提高防守
和战绩准备引进顶级天赋球员的宣传,而最终夸梅的降临超出了大家忍耐的极限。无论微博上还是传统的体育广播里,都被反复念着夸梅。布朗那些糗事的人炸开了锅。
一位勇士球队工作人员告诉我,“博客和微博上的情形并不好。但新、老管理层之间有一点最大的不同――如果我们为了帮助球队而做某些事情,尽管不那么受欢迎,我们还是会放手去做。以前,我们或许更注重让事情变得好看。”
在新赛季开始前一周,我去看勇士训练。球队的训练馆坐落在奥克兰城中一桩高大的、大部分空置的停车楼顶上。当我走进球馆时,球员们正在分组对抗,夸梅则站在场外,双手随意地抓着垂下来的篮网。联盟里总有一些大个子球员,除非你近距离去观察他们,否则永远没办法正确认识到他们的价值,夸梅这个选秀时上报身高为2.11米的球员,站在那里,比报告身高2.13米的安德里斯。比德林斯足足高了半掌。
当其他球员在场上跑来跑去的时候,夸梅就那么独自站着,冷眼旁观。曾经当过中学老师的经历让我养成了在一边冷眼旁观的习惯,但即便如此,我还是禁不住感受到夸梅的冷漠。当马克。杰克逊叫停了比赛并开始召集他的新班底围拢过来时,夸梅才加入,但他还是站在离大伙都远一些的地方。
这是他第一天参加训练。如果是我,肯定会站到人群的正中央去。接着所有球员被分成3人一组练习罚球,夸梅就和2个队友跑到最偏僻的篮架下面,而肢体语言再次泄露了他的秘密――走起路来像动画片里鬼鬼祟祟的粉红豹,两只手还赖散地甩着。
就在球队准备回更衣的时候,夸梅走过来与我交谈了几分钟。我们握了手,然后他坐进一张高椅里,那通常是电视采访用的椅子。他在底特律和洛杉矶时堆积的肌肉现在大多已经不见踪影了。已经有两个球队工作人员告诉我,夸梅这次又在报到的时候发福了。那一晚,在季前赛首场,夸梅并没有上场。当我们省略了通常采访前的寒暄而直入主题时,我发现自己逐渐变得歇斯底里起来。为什么夸梅的体型又走样了?勇士只给了他700万,如果他在这里继续荒废,或许就再也熬不到下个发薪日了。为什么在停摆期他不能对自己负责一点,走进训练馆呢?为什么他不寄希望于振兴自己的职业生涯,以证明那些批评者是错的呢?
篇8
经过许多学者的努力,跨文化交际(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1]的研究在国内已渐成态势。跨文化交际包括不同的研究领域:(1)对陌生环境的心理反应研究,如“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U曲线和V曲线以及减少不确定性理论;(2)跨文化适应(cross-cultural adjustment or adaptation)及涵化(acculturation)研究;(3)跨文化交际效力(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简称ICC)研究;(4)价值及价值取向研究;(5)语言和非语言交际研究。虽然我们对跨文化交际的了解在不断增多,认识在不断提高,但理论化程度不够高,基础理论建设薄弱仍然是跨文化交际研究学科化发展的困难所在。正如传播学先驱卢因(Lewin)所说:“没有什么比好的理论更实用了。”因此对相关学科理论成果的借鉴不失为一条出路。现代图式理论(Scheme Theory)是认知心理学兴起之后,在70年代中期产生的。由于图式概念有助于解释复杂的社会认知现象,很快被社会心理学家所采用。90年代以来图式理论又被运用于跨文化交际的研究领域,与其他理论相比,图式理论兼具描述和解释功能,并可以籍此开展一些实证研究,因此应当引起重视。
一、什么是图式
当人进人一个熟悉的环境,就可能根据记忆中原有的知识进行相应的思维或行动反应。比如我们看到在一个台子上有两名壮汉挥舞着拳头攻击对方,而周围有许多人观看,依据我们原有的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可以知道这是在进行拳击比赛,如果我们还具备对拳击比赛规则 (进一步的认知结构)的一般了解,我们还可以进一步欣赏比赛,否则就只看到台上台下的“野蛮”行动了。这个例子说明我们会自然地把个别刺激物放在一个预存的认知结构,即图式中去认识。图式就是存在于记忆中的认知结构或知识结构。每个人头脑中都存在大量的对外在事物的结构性认识称为图式(schema)。图式是对我们生活中的事物的大量个别事例的抽象,图式总结了这些事物的重要特征。这些图式很象自然分类,它们包含一些事物的某些特征和品质,但通常并不是清楚界定的绝对的归类,比如树的种类有很多,但一般都包括树干、树冠、枝叶、甚至花果等等特征。当人们看到一棵从未见过的“树”时,虽然不知道它的种类和名称,但是基于头脑中一般的图式,可以很快断定是“树”而不是别的东西,当然越接近头脑中原型的越容易断定,比如高大的乔木比矮小的灌木更接近原型,也更容易判断。图式不仅指对事物的概念性认识,也包括对事物的程序性的认识。比如对婚礼形式的认识,对会议形式的认识,以及对于商务谈判过程的认识等等。
图式的概念最早来自19世纪德国哲学家康德,他把图式(schema)看成是“原发想象力”(productive imagination)的一种特定形式或规则,籍此,理解(the understanding)可以把它的“范畴(categories)”应用到实现知识或体验的过程中的多种感知中。[2]瑞士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Piaget)在20年代就考察了“图式”在儿童成长中的作用。[3]
30年代英国试验心理学家巴里特(Bartlett)有关记忆的研究被看成是图式理论所赖以建立的经典探索。他让参加试验的一些英国被试了解一个爱斯基摩的民间传说。故事的最初意思是一个要死的人的灵魂(黑物体)在日落时从嘴中离开躯体。但是当这些英国被试去复述这一故事时,却发现他们不是遗漏了带有原先文化特征的内容,如“黑物体”,就是把相关事实解释为他们能理解的东西。试验表明,人们没有按照字义来记住故事的事实,而是把事实同化于他们所具有的带有本文化特征的图式中。人们改变对故事的记忆来使它们和它们的文化准概念一致。[4]人们对故事的“改编”反映了人们的文化图式。巴里特认为图式化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方式,在回忆时,图式帮助记忆检索,而且图式有多种形式。他认为图式的存在可以解释为什么人们在回忆故事时会改变某些细节。[5]
随后几十年图式的概念又有了不断的新的发展。按照权威的社会心理学百科全书中的解释,图式是“代表个人对事物、人或环境的知识的认知结构,它包括对所认识的对象的特点以及这些特点的相互关系的认识。图式是对一个整体的抽象,侧重于许多事例的相似之处。图式可以帮助人们简化现实。更重要的是,图式指导人们处理新的信息。图式会建立对未来信息的期待,帮助人们把外在刺激的若干细节与一个总体概念相联系,而与之不一致的信息则会被过滤掉。”[6]
现代图式理论是在吸收了理性主义关于心理结构的思想和经验主义关于以往经历对心理具有积极影响的观点,又在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和心理学关于表征研究所取得的新成果的基础上而产生的。他们认为图式是通过一段时间的对环境直接或间接的经验而学会和获得的,具有后天获得性。
大量研究证明,图式是储存在头脑中的,是从以往经历得来的,是对反复出现的情况的概括认识,它省略了细节而概括了一些相似情况的共同特点。比如人们在生活经历中形成了关于“桌子”的一般概念而省略了对桌子的形状,制造材料等等的细微差别。人们也依据头脑中的图式对新形式的“桌子”进行判断。随着认识的扩大,人们也会对头脑中的“图式”进行自动修正。
很多图式之间是相互联系的,并存在等级排列,被称为“图式塔(schemata)。比如“桌子”的概念可能和“椅子”“柜子”等相联系形成“家具”的概念,“家具”又可能进一步和“房屋”等概念相联系。
图式化认知是指当头脑中的某种图式一旦形成,一些细节就丧失了,而代之以结构化的抽象。比如我们从无数具体的树中抽象出树的图式,而当这个图式一旦形成,我们提及树的概念时就不再以具体的某棵树为参照了。图式化认知常常是无意识进行的,它影响人们对信息的加工以及人们在特定情况下所采取的特定的行为方式。比如一个在学校里学习过几何图形分类的学生能比没有受过训练的人更快地识别图形;再比如一位熟悉社交宴会的人与一位初次赴宴的人相比,由于固有图式的作用,前者能表现出更多的适应性,并采取适当的行动。研究表明,图式以一般期待的形式存在,并通过个体的知觉、记忆和推理过程来预测和控制个人的外部世界。[7]
二、社会交往图式
作为人头脑中的认知结构,图式是多种多样的。社会交往图式则是人们在社交环境中对于面对面交往的知识进行概括而形成的认知结构。同一文化中的成员常常会进人相同的情况中,比如婚礼、葬礼、探亲访友、互赠礼品等等,因此会在头脑中形成类似的图式。而在活动中他们还会进一步收集与图式相关的信息,从而使图式更抽象、更稳固、更准确、更实用、更得心应手,图式化过程又转而强化了他们作为文化成员的行为特征,例如对同一文化中的成员,我们一般在年长者身上能看到更多的文化的特征。
社会交往图式多种多样,一般可以分成以下几类[8]:
1、事实和概念图式(fact-and-concept schemas)是关于事实的一般知识图式。比如具体的每一个苹果从形状、颜色甚至斑痕都和其他的苹果不同,但是人们头脑中关于苹果的图式是相近的。也许每一辆自行车都不相同,但基本上都有一个车把、一个车架、一个车座和两个车轮。再比如,人们对北京的印象和了解各有不同,但对“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这一事实的认定应是共同的。
2、个人图式(person schemas),是关于不同类型的人的知识,包括人格特征。在社会交往中我们常常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人进行评判,如“某某很神经质”,“某某很内向”,“某某平易近人”。因为我们头脑中预存了“神经质”,“内向”,“平易近人”等个人类型图式,所以常常套用在一些人身上,我们会据此对人进行划分。有时候个人图式会和社会“刻板印象”或“偏见”相关,比如认为犹太人聪明而吝啬、法国人浪漫、英国人冷漠、德国人严肃而刻板、美国人慷慨大方又傲慢无理等等。在美国好来坞影片中常常会看到简单图式化的人物表现,如落难少女一定是金发碧眼、外形纯真而身体柔弱,华人一定是长辫细眼、武功高强等等。当人们用特定的图式架构来认识他人时,常常表现出一旦看到对方具备某一种特质,就会自然而然地认为他也具备其他相关的特质。比如认为“漂亮的”人一定“聪明”,“热情”的人一定“大方”,而“丑陋”的人一定“愚蠢”或“凶恶”等等。
3、自我图式(self schemas)是人们对自己的认识,以区别于他人。它是自我概念(self-concept)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我概念是人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的对自我的一种认识和判定,它和自我预期(self-fulfilling prophecy)紧密相连。自我图式可能包括“智慧”、“独立”、和“敏感”等各种维度。 人一旦在自己心目中形成一定的“自我图式”,就会用此图式来理解或解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表现,比如为了显示自己的独立个性,个人会在发表意见时标新立异,并谢绝他人甚至家人的帮助。而没有这种“独立”的自我图式的人则不在乎自己在这方面的表现。那些强烈地倾向于沿着某一维度组织他们行为的人被认为具有该维度的图式。
4、角色图式(role schemas),是指对在社会中或在特定情况下具有特定身份角色的人的行为的认识,这种角色图式会产生特定的角色期待。比如有人认为妻子应该是贤妻良母,既要侍奉丈夫,料理家务,又要孝敬公婆,养育儿女,有人则认为妻子是比翼双飞的人生伴侣,既是闺中知己,又是事业伙伴。再如对教授的看法,不仅要教好书,还要搞科研,不仅能教好一门课,还应该学识渊博,为人师表等等。角色图式也和所谓的“刻板印象”有关系,比如认为女人是情绪化和软心肠的,亚洲人比较勤劳等等。
5、情境图式(context schemas)是对社会交际的情境场合以及相应的适当行为的认识。情境图式帮助人们识别环境,并采取相应的适当行动来实现目标。不同文化中社会交往情景存在差异。比如同样是葬礼,中西方差别也比较大。西方一般是去教堂参加葬礼,着黑色服装,送鲜花。而中国一般是去死者家中看望,守灵,着白衣,送钱物,参加出丧和随后的宴请等等。再比如,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日本人除付保险赔偿外,肇事者往往要去医院看望伤者,但美国人却没有这一习惯。
6、程序图式(procedural schemas)也可以称为草案(script),和情景图式相连,是对经常发生的事件的有序组织的认识,包括采取恰当步骤和行为规则。比如有上医院就诊经验的人,对如何挂号、诊治、检查和缴费的过程比较熟悉,就比较能争取主动;再如中国学生对如何申请学校和申请奖学金不太熟悉,感觉比较困难和麻烦。此外还有各种社会交往程序,如登门拜访,出席各种活动,处理企业中上下级的人事关系等等。
7、策略图式(strategic schemas)是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办法的认识。对情景的识别也会影响到人们对解决问题的策略办法的选择。比如在中国,当个人遇到思想或情绪问题时,常常求助于朋友的解劝和帮助,而在美国可能主要求助于心理医生。对策略的选择往往和人们对某类问题的熟悉程度有关。比如医院里经常处理急救的大夫比没有急救经验的人更善于找到解决办法。策略图式也常常和克服各种条件限制联系在一起,比如消防队员要具备争取时间和应付各种意外的知识,登山队员也要具备各种野外生存的知识和能力。所以策略图式往往和专业相联系。
8、情感图式(emotion schemas)是对愤怒、恐惧、嫉妒、孤独等情感的认识,它们来自个人的生活经历并储存在长期记忆中,而且会和其他图式相联系相伴随。虽然图式主要是一种认知结构,但研究表明它们也往往和特定情绪相联。比如一见到牙医就会感到紧张或恐惧等,曾受性暴力袭击的纯真少女可能终其一生都对性持否定性情绪等等。这些和一定图式相联系的情感反应在社会交际中也有很大作用。
所有这些社会交往图式都是随个人经历而产生的。个人在成长和社会化过程中,不断和外部世界发生联系,外部世界以图式化的方式构成个人头脑中的世界。同时个人在和他人交往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形成特定的行为模式,这些也储存在记忆中成为图式的组成部分。由于个体的生理差异和个人经历的差别,社会交往图式也存在个体差异性。
如前所说,各种图式可以构成相互联系的图式塔。各种社会交往图式也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共同作用的。从事人工智能研究的美国社会心理学家特纳(R.M.Turner)在人工智能研究中表述了计算机对人类行为的模拟过程: 首先,在特定的情况下,我们尽力识别是否认识这一情况。这就需要从记忆中追寻一个甚至几个情景图式(context schemas);然后,当类似于当前情况的情景图式找到之后,该图式会随即提出一个要实现的目标;当目标确定以后,又会进一步寻求完成这一目标的策略图式,而这种策略图式不仅要和情景图式相关,而且和自我图式、角色图式以及其他图式相关联。(可以想象一个有强烈自我倾向的人和一个注重个人在社会中的角色身份的人所选取的策略图式会有所不同。前者可能把个人获利和个人的幸福感受作为追求的目标,后者可能更认同于角色而牺牲个人利益。)当策略图式选定之后,程序图式(procedural schemas)将会提供一系列的行为步骤指导人们的行动。并且,在采取行动的过程中,人们又会进一步判断情况,选择情景图式,从而在更具体的情况下依据与之更相应的图式来行动。[9]当然,这只是理想的理论模式。实际上,在这一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进一步修正原有图式,建立新的图式,因为缺乏特定图式而造成的行为失当和达不到既定目标也是常有的事。总之,图式对人的社会交往有重大影响,它会影响人对信息的选择、提取、加工以及个人的行为取向。一般情况下,来自于经验的图式化认知有助于我们快速而又经济地处理大量信息,当认知中存有空隙时,图式有助于填补漏失的信息,图式还有助于我们产生合理预期,以避免不良后果。但同时图式化也常常导致认知上的主观、简化、片面和顽固坚持原有看法,妨碍人们对信息的全面准确接收。[10]
三、图式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运用
当一种文化中的成员所生产和传递的讯息被另一种文化的成员所接收,跨文化交际就发生了。美国传播学者波特和萨姆瓦(R.E. Porter & L.A. Samovar)认为“对跨文化交际的最佳理解在于对社会事物认识上的文化差异”[11]。按照图式理论,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传受双方来自不同的文化,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个人经历可能存在很大差异,由此个人头脑中的社会交际图式也会有很大不同,由此而影响了他们对讯息的选择、理解和加工以及行为方式。跨文化交际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减少误解,增强跨文化的适应性。
跨文化适应是跨文化交际的重要方面。按照金 杨(Young Yun Kim)提出的“适应理论”,“(文化)适应是在一种文化中已经完成基本社会化过程的人与另一种不熟悉的文化持续地长期直接接触而发生改变的过程。”[12]跨文化适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个人为适应当地的生活环境而改变原有生活方式,与当地人交往和发展关系。换句话说,在跨文化适应过程中,个人原有的社会交往图式由于环境改变而被弃置不用或发生改变,同时要逐渐获得新的社会交往图式。
交通技术的发展促成了世界性的人口流动,越来越多的人由于各种自愿或非自愿的原因离开本国本地区到异国他乡生活。如商人、外交官、外籍劳工、留学生、国际志愿者、移民、难民等等。对于无需在当地生活的短期逗留者如旅游者和公务出差的人来说似乎不存在跨文化适应的问题。移民、难民等长期居留的人和在特定时间内在异地求学和工作的人在停留时间和停留目的上有所不同。对于后者来说,研究跨文化适应更有意义。因为他们必须在短时间内尽快适应以完成既定目标,同时当他们返回本土的时候还会面临新的“返文化适应”。图式理论可以用以进一步解释跨文化适应中的种种现象并为跨文化适应的训练提供帮助。
首先,个人的社会交往图式是在个人成长过程中,个人受所处环境的影响而不断形成和强化的,是由于不断遇到类似情况而自然形成和发展的,常常是不自觉无意识的。但是在跨文化适应的过程中,由于缺乏经验而缺乏相应的图式,会造成如下几种困难:
一是在跨文化适应中,由于对特定的环境缺乏相适应的图式, 人们难以对环境和情况进行有效识别,也难以做出有效反应,由此导致高度的不确定性和心理焦虑。这是在跨文化适应中最常遇到的困难。比如在国内很少乘坐地铁的人到了日本东京,不太适应地铁的各种标志和换乘办法而感到出行困难;初和日本人打交道的美国商人也常常因为弄不清日本人说话的真实含义而发生误会。中国留学生初到美国,甚至在公共休息室里都会感到“不知所措”。[13]
二是在跨文化的背景下,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图式图式而不能预测或控制形势及事态发展,难以选择适当的策略行为。例如一位中国农村妇女初到美国,因为语言不通、经济困难而不知如何向当地人或医疗机构求治生病的孩子;当她给孩子使用了随身携带的药品,又因为药品过期而被指控为虐待罪,被暂时剥夺对孩子的抚养权;后来又因为无法接受这一痛苦的事实而不断给当局指定的抚养人打电话要求接回自己的孩子,从而又面临“骚扰罪”的指控。[14]这一极端事例表明,如果缺乏相应的情景图式,人们将无法准确识别情景(context),而缺乏相应的策略图式,也难以完成目标,从而造成适应困难。
三是在跨文化的环境下,由于缺乏获取新知识的图式而影响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比如很多中国留学生在国内都是聪明自信,而初到美国却感到学习困难[15],这是由于缺乏美国式的教学方法训练而非智力因素所造成的。
四是在跨文化背景下,由于缺乏相应的情感图式而很难与当地人实现情感共享,也常常体会焦虑不安、孤独和“局外人”的感受。比如中国留学生感到很难和美国人交流饮食的乐趣,也很难理解对方对棒球赛的热情。中美对“情感交流”的理解也存在很大差异。[16]
其次,完成基本社会化的人,由于头脑中固有图式的存在,对环境常常采取图式化反应。图式化反应在相同或类似的情况下,比较准确有效,但是在跨文化的背景下,如果对情境识别发生错误,常常导致目标选择和策略选择的错误。自动进行的图式化反应常常直到受挫为止才开始反思,调整或改变,同时会伴随相应的情绪图式。比如中国留学生焦林初次在美国大学参加新生劳动,曾主动帮助一名女生抬木板,没想到却受到对方“性别歧视”的谴责,使他陷入困境。[17]也有不少留学生初到美国时,错把美国人“什么时候一起吃饭”这样的问候语当成是邀请,造成各种麻烦。[18]基本社会化的人对环境的反应常常是“图式”驱动(schema-driven)而不是 “数据”驱动(data-driven),是反应型而非学习型。在原文化中社会化程度越高的人,其跨文化适应性越差,适应中困难越多,因此人们常常发现大人比小孩适应得慢,语言能力弱,对当地文化了解少的人比语言能力强,对当地文化了解多的人适应慢。研究表明,9岁以下的儿童在移居国外后基本没有“跨文化适应”的困难,而15岁以上的人在跨文化适应中则会比较强烈地感到“文化冲突”。
以往的跨文化适应理论常常突出强调个人特征和个人能力的培养,如跨文化交际效力(ICC)理论中就强调要从动机、知识和技巧三方面来提高跨文化交际的效力,个人应具备并着重培养诸如尊重、宽容、容忍模糊、移情等能力。[19]但是图式理论更多地强调个人、社会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它强调个人成长的社会环境对个人图式的形成包括个人的社会认知、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的重要影响。以往的理论虽然承认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但都是笼而统之,缺乏一个准确的核心概念,而图式理论则用图式(schema)这一概念使之具体化,便于进一步的研究。同时它还突出强调了情景图式(context schemas)对人们社会交往的重要作用。在跨文化适应中人们需要识别不同的情景,并学习与之相应的社会图式,以保证行为的适当性和有效性。这进一步增强了跨文化适应训练的可操作性,比如加强外语教学中的情景教学。在研究中也可以进一步考察在相同情景下不同文化的人的社会图式差异所导致的行为和思想差异,或不同文化中的情景差异,从而进一步提高跨文化交流的效力。总之,作为一种新的理论模式,图式理论为跨文化交际的研究展现了新的前景。
[注释]
[1]译名参照胡文仲编:《跨文化交际学选读》,湖南教育出版社 1998年版,以及贾玉新著:《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林大津著:《跨文化交际研究》,福建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
[2]The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 , second edition, Vol.XIV, Clarendon Press, 1989, p.615.
[3]J. Montangero & D.Maurice-Naville, Piaget or The Advance of Knowledge, translated by A. Cornu-Wells,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7, p.155.
[4]张卿:《社会图式理论评介》,《社会心理研究》1994年第2期,第61。
[5]Michael W.Eysenck (ed.), The Blackwell Dictionary of Cognitive Psychology, Cambridge USA,1991, P42.
[6]A.S.R. Manstead & M. Hewstone,(Eds.), The Blackwell Encyclopedia of Social Psychology, Cambridge, MA: Basil Blackwell, 1995, p.489.
[7]郑淑杰:《社会图式理论述评》,(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年 第2期,第16页。
[8]分类方法参照 Nishida Hiroko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Based on Schema Theor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9]R.M. Turer.Adaptive reasoning for real-world problems: A schema-based approach,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ibaum Associates. 1994, p.140.
[10]佘丽琳编著:《人际交往心理学》,光明日报出版社 1989年版, 第63页。
[11]L.A.Samovar & R. E. Porter,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A Reader,Wadsworth, Inc. 1991, p.14.
[12]Y.Y. Kim, Communication and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Clevedon: Multilingual Matters, 1988, pp.37-38.
[13]陈向明著: 《旅居者和“外国人”——留美中国学生跨文化人际交往研究》,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第279页。
[14]贾玉新著:《跨文化交际学》,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版,第57页。
[15]同注13,第309页。
[16]同注13,第193~214页。
[17]同注13,第1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