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于海者难为水范文
时间:2023-04-11 12:18:2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观于海者难为水,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除却巫山不是云翻译:若除了巫山,别处的云便不称其为云。
2、这句诗出自唐代元稹的绝句《离思》,其意为追念亡妻。
3、前半句语出《孟子》——观于海者难为水,游于圣人之门者难为言,原句乃道君子之志。而元稹化此箴言为情语:
4、见过波澜壮阔的大海,便不再为别处水流所动;经历无与伦比的感情,便不再为其他女子动心。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1、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2、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3、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
4、功名富贵若长在,汉水亦应西北流。
5、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6、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8、天生我材必有用。
9、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0、吾观自古贤达人,成功不退皆殒身。
1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12、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13、美人卷珠帘,深坐蹙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
14、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5、恨不得挂长绳于青天,柔此西飞之白日。
16、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希圣如有立。绝笔于获麟。
17、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秋。
18、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19、入我相思门,知我相思苦,长相思兮长相忆,短相思兮无穷极。
20、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2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
22、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23、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白日何短短,百年若易海。
24、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25、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26、处世若大梦,胡为劳其生。
27、相见情已深,未语可知心。
28、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29、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30、国耻未雪,何由成名?
31、土扶可城墙,积德为厚地。
32、三山半落青山外,一水中分白鹭洲。
33、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34、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5、飞流直下三千。
36、诸侯尽西来。明断自天启。
37、鸣珂碎撼都门晓,旌幛拥下天人。马摇金辔破香尘。壶浆盈路,欢动一城春。
38、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39、人生贵相知,何必金与钱。
4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41、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语而百物生。
42、曾参岂是杀人者,谗言三及慈母惊。
43、万物兴歇皆自然。
44、兴酣落笔摇五岳,诗成笑傲凌沧海。
45、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46、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日还。
47、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48、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9、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50、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
51、寅父犹能畏后生,丈夫未可轻少年。
52、光景不待人,须臾发成丝。
53、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5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55、相知在急难,独处亦何益。
56、蟾蜍薄太清。蚀此瑶台月。圆光亏中天。金魄遂沦没。
57、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谢空山丘。
58、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59、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60、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61、人生若波澜,世路有屈曲。
62、虽长不满七尺,而心雄万丈。
63、我爱美女更爱江山。
64、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65、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66、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67、秦皇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68、天地者,万物之连旅;光阴者,万代之过客。
69、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70、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71、天生我才必有用。
72、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73、人生贵相知,何用金与钱。
74、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75、红颜多薄命。
76、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7、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78、春风不相识,何事入罗帏。
79、松柏本孤直,难为桃李颜。
80、谁家玉笛暗飞声,散人春风满洛城。
81、安能推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82、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83、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84、深宫高楼入紫清。金作蛟龙盘绣楹。
85、天长路远魂飞苦,梦魂不到关山难,长相思,摧心肝。
86、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87、三千双蛾献歌笑。挝钟考鼓宫殿倾。
88、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89、如削肌肤红玉莹。举措有、许多端正。二年三岁同鸳寝。表温柔心性。
90、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
91、不愿俯首低眉侍奉权贵而使自己曲心抑志,郁郁寡欢。
92、骐骥筋力成,志在万里外。
93、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94、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95、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96、一水牵愁万里长。
97、厢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98、相知在急难,独好亦何益。
99、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篇3
关键词:多媒体;兴趣;创新
古代诗歌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代华夏儿女。它短小精悍、韵律和谐,富有语言美、声韵美、意境美,能陶冶性情、涵养心灵。但现在很多学生对古诗词兴趣不大,不是“好之者”“乐之者”,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扼杀了学生的热情。而多媒体给诗歌教学注入了无限活力,生动直观的音视频形象,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感性地理解课文,解决其学习中的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扩大学生的视野等方面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中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多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学习。
如《天上的街市》,将一片星空投影在雪白的屏幕上,远景近景不断更换,忽明忽暗的星空、无数眨眼的星星、飞舞的流萤、整齐的街市、牵着手相携而行的“牛郎织女”……让学生如在天街行。同时播放一段优美的音乐,在视觉、听觉交错的立体空间里学生不仅领略了柔和、静寂天上街市的美景,也从文章的意境中体会到了语言美。
二、化难为易,荡起思维的火花,促进创新思维的培养
清代诗论家叶燮认为诗歌的独特性在于“含蓄无垠、思致微渺”,含而不露、隐而不显、幽深微妙,借助意象表情达意。意象的含蓄性、意境的朦胧感使有些内容比较抽象,难以理解。教学中,教师可以适时利用多媒体将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增强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
诗歌常用夸张、象征、比喻等手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抽象难懂。利用电教手段,可以化抽象事理为具体生动的形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是《观沧海》的,学生对此感到惘然,因此可先出示曹操“临石观沧海”的挂图,再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中曹操“临石观海吟诗”的片段,这样动静结合,把学生带入到大海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图画中,领会一个雄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博襟,此句用夸张来表现韵意的手法就不难理解了。
又如教学《天净沙秋思》时,出示投影片,让学生仔细观察“断肠人”眼前之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景点构成了一幅绝妙的图画。通过观察分析,不难理解藤枯、树老、鸦昏暗示其凄惨,小桥流水人家反衬其孤独;古道西风瘦马,暗示其惆怅失意。这九个景点又一脉相承,揭示了游人垂暮之年漂泊在天涯无家可归的极度悲戚之情。
三、沟通课内外,变封闭为开放,有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
网络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学习、交流和沟通。教师应该拓展电教媒体的运用空间,使其由课内向课外有机延伸,可以指导学生在网络上寻找相关的资料,如背景、图片、音乐乃至动画,再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文字、图象、音乐的编辑,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展示,充当小老师,这能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也能在实践中探索出学习诗歌的一些有效方法。还可以让学生把自己的诵读录下来,再播放,从语音、语调、语速、语气、音质等方面找出毛病加以改进。还可以创设“课后讨论区”,让学生对诗歌进行改写、扩写、鉴赏、评论等再创造,课后进行交流讨论,在加深理解的同时,也提高写作鉴赏能力。
总之,诗歌的美蕴藏于抽象的文字中,让学生借助多媒体去感受美、体验美,他一定会觉得诗歌很美,学习很美。
参考文献:
篇4
一、巧用古诗导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个好的导入,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角色。一开始就像磁铁般被吸引。如,在学习影响气候因素之一海拔时,学习到随着海拔的增高,气温会逐渐下降,引用“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和白居易的“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学习到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时,用“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由于气温的差异,导致不同的景观,从而导入影响气候的其他因素,这样水到渠成,学生容易接受。
二、巧用古诗、俗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乐于接受的是感兴趣的事物。如,教学区域地理――东北地区时,引用俗语“北大荒,真荒凉,又有兔子又有狼”,可是如今的北大荒已经成为我国的“北大仓”。通过这些语言“调料”将枯燥的知识加工成可口的美味佳肴。
三、巧用古诗进行知识的过渡
“过渡”即课堂情景的转换,教学环节的关联,知识的衔接,过渡必须自然贴切,表现在教学的关键点上。如,学习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海洋时,引用李白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天上”过渡到黄河的发源地――巴颜喀拉山。“海”过渡到黄河最终流入渤海;在学习我国地;晒高东低时,引用“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和“滚滚长江东逝水”,巧妙的过渡到我国的地势是西高东低;在学习长江三蛱和巫山时,引用“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和“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说明长江这一段水急浪高,落差极大,水能资源丰富,适宜修建大型水电站,顺便介绍了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的兴建情况和“更立西江石壁,截断巫山云雨,高蛱出平湖”等我国人民改天换地的伟大气魄。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开阔了他们的视野;学习我国人口分布规律时,引用“人往高处走,永向低处流”说明我国东南人口稠密,是出于自l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快速等地理历史原因造成的。解说我国现在建设大西北,缓解东西差异的必要性,这样的过渡自然、连贯、畅通。
四、利用古诗激发热爱大自然、热爱伟大祖国的感情
篇5
世间老物,因为度去青春,耗尽了精力,骨立形销,难免萎靡倦怠之象。老树则不然,有的已过百年,细细看来,却不显憔悴疲惫的意思。
寡言持重之物,往往有潜在的廓展与开拓。人们用钢锯利斧可以伐倒老树,但从来没有看见挖掘树根的人能将纠结曲扭的老根保全原状,通盘脱出,可以这样说,树冠倘若是一团凝聚的绿云,相应的底部根系便是蜷缩盘踞于地底的一条苍龙,神不知兮鬼不觉,空际的绿云是它在蛰伏静息中嘘出来的幽幽清气。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幼树苗芽细嫩纤弱,与茸茸小草没什么两样。之所以能够逐渐发育得筋骨茁壮,凌空而起,与它兼容并蓄,融会贯通,坚持从各个角度汲取养分有关。冬九将临,万千顷茅草为躲避肆虐的风雪几乎同时隐匿了身躯,而树木,仅仅是退下不便于与严寒搏击的遮体的叶儿罢了。以地表划界,上下一体,阴阳互济,这才完成了天地界限上最健美最顽强的一尊形象。
二
老则迟钝僵朽,为万物之通例。树木则不因其老迈而丧失对春意的最先知觉、最初敏感,与水湄河畔的嫩草一致,同期暴芽,同时萌生。
记忆之志,老而愈笃。树木年年岁岁以年轮为记,愈近遐龄,年轮愈是阔大、明晰;幼年壮岁的每一轮记忆,尽都层次分明地裹藏镌刻在既定的部位;每一轮环,无不浓缩着春夏秋冬,凝铸着雨雪霜露,整个壮实的躯干,简直就是记忆之力深深烙印、环环相扣的一尊化身。
人在蒙昧状态时,脑海像是一潭碧水,谙事之初,仿佛一石击于正中,荡漾而起的涟漪,清朗莹彻,一波一痕,了了分明,“幼年学的,石上刻的”,算是将记忆比喻得恰切之至。然而,随着时序推移,开初的涟漪愈泛愈远,泛愈远而愈微弱,边沿细纹若线,渐归消隐,嗣后波平如镜,什么都没有了。
人生一世七八十载,树之一生百年千岁,两者记忆力的久暂,判若云泥。
三
内涵厚重,记忆深刻,积蓄精气,养志修身,则为的是在风云际会的紧要关口抗争、搏斗。
天变了,起风了,风愈狂猛,老树抗议的呼声便愈为强烈。
风伯,奈何不得老树,于是又怂恿那雷公,雷公驾着霹雳战车气急败坏地碾来了,扑来了。火雷在旷野上掠过那浑身乱颤、惊恐万状的小树与野草,专门朝着那巍然的老树肆行毁殛,赤练一掣,蓝光闪烁,仿佛是天火淬成的巨刃以万钧之力凌空劈下,老树半边躯干被劈得粉碎,撕成断缕,灼烧得焦黑!难得的是毁殛过后,不改本色,春日里,虬盘之干枝仍是最先萌芽,郁郁葱葱,其繁茂姿色反倒是别具一番历过大劫而更其盎然、更其葳蕤的韵致哩。
在这个世界上,老树倒地,大多数乃是斧锯所伐。这一尊从空际云端扑跌而下的非同凡响的生命,“一旦辞柯白云乡,非支大厦难为用”,筑宫观,建大桥,名山胜地构设殿阁,非老树而莫属。
生老病死,为人生常规。老则衰颓,老病死灭,属于生物界共通的规律,然而,唯有老树在天地间是个例外。“风号大树中天立,日薄沧溟四海孤。”进入21世纪后,高寿的老人显然逐年在增多,而老树,却是愈来愈为罕见。更为可悲的是,越加挂牌保护便越是稀少了。捻指间,我也是老人了,念想及此,深为哀戚。
篇6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高一六班的汪欢颜。作为新生代表,我自觉荣幸又倍感诚惶诚恐。
龙泉中学是一个满溢书卷气的学校。象山之脚,文明湖之滨。四泉水如众星捧月,历史古迹点缀其间。山环水抱,钟灵毓秀,地灵人杰。是一个读书的好地方。龙泉海纳四方名士,各学校的同学们汇流于此。旅途人生,或许你会南来,我会北往,虽难为永恒,却笃定会在这一站留下足以回味终身的记忆!
也许在你拿到龙泉录取通知书的那一天你便有了自己的打算,踏入高中的我们彼此心照不宣。两个月前的高考,你是否已感到“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气势?再三年,我们也得奔赴这个一切努力的最终目的和必然结果。《命若琴弦》里有一段说理的话:“一根琴弦需要两个点才能拉紧。心弦也要两个点——一头是追求,一头是目的——你才能在中间这紧绷绷的过程上弹响心曲。”我们还年轻,需要有一匹叫做“梦”的坐骑,快马加鞭地奔向让我们魂牵梦绕的理想之地。既然我们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在学校里,我们主要任务当然是学习。陈词滥调的学习方法,自己去找。惟一颗爱学的赤子之心最难得。曾写家书勉励后生,摘录如下:“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学习,是学知识。知,源于书;识,源于行。而不应受缚于课本、考试。电影《三傻大闹宝莱坞》里有一句经典台词:“伟大的圣人兰彻欧德斯说过…学习是为了完善人生,而非享乐人生,追求卓越,成功就会在不经意间追上你……”
篇7
一、原因分析
遗憾的是现实中许多学生的作文是“假”“大”“空”,假话连篇,空洞无物,甚至是故作高深,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1.远离生活,断了学生的写作之源
现在的学生生活非常单调,家门、校门两点一线的生活使他们远离社会生活,缺乏充实的生活积累,肚里空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样的生活怎能有“真切体验”,又怎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作文呢?
2.漠视心灵,灭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现在许多老师出作文题目时往往与学生的生活体验相距甚远,根本没有考虑到什么是他们最感兴趣的,什么是他们最想说的。这样久而久之,学生不但对写作没有了热情,还产生了害怕和厌倦作文的心理。
3.加强训练,定了学生的思维方式
教师在作文教学中,生怕学生写不好作文,加强指导训练,给学生指定文体和形式,规定条条框框的限制,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写作技巧。这样学生的作文似乎大同小异,个性的张扬,创新能力的培养,根本谈不上。
二、解决办法
1.走进自然,享受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
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经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告诉我们要多接触社会,感受生活:“生活就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水,泉源丰盈,溪水自然活泼地流个不歇。”天地如此广阔,学生怎能端坐教室,足不出户,自我封闭呢?“海为龙世界,云是鹤家乡”,龙要腾越,必须有海;鹤要翔舞,必须在天;学生要写好作文,必须走进生活。庄子在《逍遥游》中也说到“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可见,人的生活空间对人的成长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样,人的生活空间对写作也有巨大的作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只有不断拓展学生的生活空间,丰富学生的生活内容,学生才能见多识广,厚积薄发,写出有深度有广度的文章。例如,我们在上学期搞了许多活动:“作文竞赛”“歌咏比赛”、走进“桃花坞”感受春天之美、倾听“让生命充满爱”感悟亲情、友情、爱国情的可贵等等,正是这些别开生面的作文教学活动,与社会生活息息相关,与学生的思想感情亲密接触,学生作文的领域宽广了,兴趣浓了,对社会生活的思考深刻了,假大空的东西也自然消失了。“眼处心生句自神,暗中摸索总非真”,这正是陶行知所说的:“作文是生活的一部分,它离不开生活。”可见回归生活也就是回归作文本身。
2.尊重个性,展现自我,激发写作的热情
学生之所以谈“文”色变,视写作为苦事,就在于教师往往出一些与学生生活体验相距甚远的“成人化”题目,没有尊重学生写作的个性。所谓个性,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形成的生理特征、心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有机结合而使个体所具有的独特的社会性,也可以简单理解为一个人的独立性、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
那么作文教中该如何消除学生害怕和厌倦作文的心理,让学生“易于表达,乐于作文”呢?笔者认为:
(1)要让学生写与自己生活经验有关和自己感兴趣的题材
叶圣陶先生说过:“出作文题一定要为学生着想,钻进学生的心里去考虑,务必使他们有话可说。”因此在作文教学中,可出一些能激发想象力的题目,一些新奇有趣的题目,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题目,一些富有诗情画意的题目,这样就可以对学生的视觉神经产生冲击力,引发学生个性创造的欲望。
(2)要不限文体与形式,尽量减少“框限性”
让学生心情舒畅,信心十足地进行作文练习,在写真事的基础上自由发挥。罗伯特・艾文斯认定,只要学生把写作看成是一种“自我放纵”,熟练掌握写作技巧就不是什么难事了。因此,应该把表达内心世界的欲望作为最根本的写作欲望加以保护和鼓励。
3.抒发真情,震撼心灵,激起感情共鸣
篇8
日前,李雪健做客北京电视台《全景对话》节目,首度开口讲述了自己艰难的演艺道路和11年抗癌经历。
从跑龙套到演“焦裕禄”、“宋大成”。军功章有妻子的一半
1954年2月20日,一个漫天飘雪的日子,李雪健出生在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的一个小镇上,家里人最初给他取名叫“雪见”,两三岁时,他生了场大病,病好后,父亲就把他的名字改成“雪健”了。
李雪健在农村待了11年,后来又随父亲一起去了贵州省的凯里,并在那里定居了下来。他曾就读于凯里师范附小,并被选进了校文艺宣传队。1973年,他当了兵。入伍后,他成为二炮某部业余文艺宣传队的一名队员。1977年,他又考上了空政话剧团,正式成为了一名演员。在团里,他是出了名的大好人。谁家修房子、换煤气、存储大白菜,只要他碰上了,都会伸手帮忙。
李雪健一开始在剧团里只能跑跑龙套,演一些没有台词的小角色,直到1980年,他终于抓住一个机会,在话剧《九一三事件》中扮演了,并出人意料地夺得了“梅花奖”。让李雪健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良好表现赢得了团里一位女演员的芳心。她叫于海丹,皮肤白皙,相貌端庄,是团里的大美人。于海丹出身高级知识分子家庭,比李雪健小3岁,却比李雪健早两年走上银幕。
1982年,团里拍摄电视剧《夏天的经历》,于海丹担任女主角,李雪健是配角,两人有时要配戏。拍摄期间,李雪健处处关心于海丹,生怕这位美丽女孩受到委屈。没戏的时候,两人就聚到一起聊天。
1983年春节,李雪健没有回贵州老家,于海丹给他送来了几张电影票,让他用看电影来打发时间。春节过后,李雪健就找了一个合适的机会向她表达了爱意。他握着她的手说:“我爱你,我喜欢你。”于海丹则回送给了他一个微笑和一个甜蜜的吻。
1983年8月1日,两个年轻人在亲友的祝福声中幸福地结合了。“梅花雪中见,珊瑚海之丹。”这是李雪健和于海丹结婚时,好友王培公书赠给他们的一个条幅。它不仅融入了雪健和海丹的名字,也概括了他们的品格。
1985年,他们的儿子李亘出生了。为了让丈夫一心一意拍好戏,于海丹独自挑起了家庭的重担。一天,于海丹重感冒发烧,李雪健刚好从广州拍戏回来,他见妻子躺在床上发高烧,心里万分愧疚,急忙将妻子送到了医院。他对妻子说:“这些日子,让你受苦了。”
李雪健第一次上电视,是在天津电视台拍摄的《生者与死者》剧中,扮演一位潇洒的青年,这是他演过的唯一一个浪漫的角色。
1989年,李雪健接下了电影《焦裕禄》,开始于海丹觉得他不是很像,但看他非常想演,就找了很多书,供他参考,给予了他很大的支持。焦裕禄的女儿焦守云说:“当初,李雪健一走进我们家的家门,我母亲就说:‘不像,不像,他长得太胖了,老焦哪是这个样子。’”李雪健急了,为了在形象上符合人物,他开始减肥,每天不吃米饭,只喝白菜汤,大白菜一吃就是3个月,很快就减掉了20多斤。当时,他还对焦守云的母亲说:“虽然我外形不像,但我会用心来演。”
灯光暗了,银幕上的焦裕禄向人们走来。影片放映不到一半,整个小放映厅里抽泣声四起,观众个个泪流满面。焦守云的母亲也被感动了,直说:“雪健这孩子,也真难为他了。”出演《焦裕禄》,让李雪健获得了金鸡奖和百花奖,当时,他曾风趣地说:“苦和累都让一个好人焦裕禄受了;名和利都让我李雪健得了。”
1990年,北京电视剧制作中心筹拍50集电视连续剧《渴望》。青年导演鲁晓威亲自登门,邀请李雪健出演男主角“宋大成”。于海丹看完剧本,激动地对丈夫说:“这个本子太好了,你一定要演!”李雪健看完剧本,也立刻被宋大成吸引住了。后来,李雪健正是凭着“宋大成”一角,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大明星。
在患重病的情况下,他仍坚持一边治疗一边拍戏
李雪健是个特别不愿意给别人添麻烦的人,《历史的天空》的导演高希希说:“有一次拍过了点,李雪健就一直坐在那里等着,后来得知他当时还有事,我问他怎么不说一声,他说,我不能给你找麻烦。”《唐山大地震》的编剧关仁山说:“全剧结尾的那场重头戏,李雪健饰演的市长向国华送2000名孤儿去省城,当他发现一个3岁的小孩儿没有姓名――缝在胸前的布条是空白时,李雪健演出了剧本中没有的感人一幕:他颤抖着掏出笔,在白布条上写下了‘父:向国华’几个字,孩子忘情地扑进他的怀里,接着他的脖子哭开了。”《唐山大地震》的导演李少雄说:“我还从未见过能把我感动得流泪的演员,李雪健是第一个。”拍摄《横空出世》时,李雪健穿着大棉袄顶着烈日带领群众演员演出,挥汗如雨。他常说:“看你演的角色,观众感觉到很舒服、很自然,那就成了;要是感到很别扭,那就坏了。”正是凭着这种认真的精神,李雪健塑造了“焦裕禄”、“宋大成”等一系列让观众难忘的角色。
2001年11月,在拍摄电视剧《中国轨道》时,李雪健的脖子上长了一个小疙瘩,嗓子很难受,没几天又咳出了血。可是爱戏如命的他揣着消炎药就去了西安外景地。直到一个月后,他被确诊为鼻咽癌。病重时,连水都咽不下去,一活动就头晕,呕吐不止,觉得死了比活着好。这种病,不死也能扒去一层皮。得知李雪健生病,领导提出暂停拍摄,但对丈夫了解最深的妻子于海丹说:“让雪健把戏停下来治病,他肯定不会接受,还是让他边拍边治吧。”于是,李雪健上午由妻子开车送他到医院做化疗,下午再赶到拍摄现场拍戏。制片人伍献军回忆说:“李雪健在拍最后一场戏时,说话已经非常困难,但是,实拍时他还是一气呵成地说完了一大段台词,声情并茂,在场的人都听得热泪盈眶。”
2002年1月21日,医院考虑到李雪健的病情和可能出现的后遗症,决定不为他实施切除手术,而采取传统的化疗。化疗过程十分痛苦,李雪健在做化疗时,要平躺着几小时不能动,化疗的痛苦一度让他想放弃,但是朋友的安慰和家人的支持,让他重新燃起了对抗病魔的勇气。除了家人的支持,观众也给了他极大的鼓励。一次,于海丹陪他去医院治疗,一个小女孩跑过来给李雪健鞠了一个躬,说她妈妈和他得的是一样的病,问他能不能到她妈妈面前笑一笑,给她妈妈一些鼓励。李雪健走到孩子的妈妈面前,送上了美好的微笑。后来,他眼前经常会闪现这一幕,他觉得这是观众对他的一种信赖和期待。
谈起和病魔做斗争的日子,李雪健颇有感触,“首先应该要感谢我的家人,在那段时间,他们从来没有让我感觉到紧张的气氛。我能恢复过来,秘诀就是能吃能睡、放宽心,配合医生治疗。”戏终于拍完了,夫妻俩回到北京。于海丹时时刻刻守候在丈夫身边。为了给丈夫增加营养,于海丹买来各种各样的补品,变着花样做丈夫爱吃的饭菜,让丈夫感受到幸福就在自己身边。
那段时间,于海丹再难受再痛苦,总是一个人偷偷地哭。她曾经说过:“我愿意用我的生命换取雪健的生命。”李雪健说:“当时没想别的,就是觉得如果把这个戏弄砸了,我就是活着也挺丢人的,我怎么的也得把它拍完。”就这样,李雪健硬挺着拍了一个月,直到拍完最后一个镜头。
拍摄完《中国轨道》以后,李雪健就因身体原因淡出了银幕,一年以后,李雪健经过积极治疗,病情有了明显好转,于是他又再度回到镜头前。参与拍摄了《至高无上》、《历史的天空》等影视剧。2003年,于海丹去陕西拍电视剧《暖流》,一个月后,《暖流》剧组返京,并要在北京站拍最后一个镜头:抓一个小偷。演“小偷”的群众演员怎么演也过不了关,可把导演急坏了。导演想叫于海丹从空政话剧团找个演员来帮l亡。可这么晚了,又下起了小雨,谁肯来呢?她打电话给李雪健,问他能不能找到人,谁知李雪健听后,就说:“你等着,我马上到。”说完他骑上自行车就冒雨赶到了北京站,李雪健演的“小偷”一次就过了,导演紧握着他的手,连声说:“谢谢!谢谢!”
他想和妻子合作拍一部片子,要演一对夫妻的爱情故事
当时,李雪健主演的《命运》正在中央电视台播出,该剧讲述的是李雪健扮演的宋梓南临危受命,担任了沿海经济试验区鹏城市委书记,大刀阔斧推进改革开放的故事。这次,他是在用生命演绎宋梓南。李雪健坦言在接拍时,他感到压力特别大,一是怕演不好,演出来观众会不喜欢;二是怕深圳人觉得他不像。为了演好宋梓南,他也费了不少心思。演出结果还比较满意。在《命运》的会上,李雪健身穿一件灰色外衣,主持人问他时,他说:“这是我真媳妇给我做的服装。”引来台下一片祝福的掌声和笑声。在谈起自己的养生之道时,李雪健暗示首先要“听话”:“第一,听媳妇的。第二,拍戏能让剧组上上下下知足,让观众知足。第三,不拍戏了,在家里能找找乐子。”随后他又加了一句:“媳妇是我的恩人。”一句话让人体味到了他们夫妻俩相濡以沫的真情。
近几年,李雪健一直都在拍戏。他说他喜欢工作,越工作就越高兴。主治医生也告诉他说:“高兴本身就是一服药,心情愉快,新陈代谢就好。”
2011年,李雪健参加了电影《杨善洲》的拍摄,这部电影的拍摄条件非常艰苦,李雪健受了不少苦。但付出还是值得的,他最终凭借此片获得了华表奖和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站在领奖台上,李雪健感慨地说,“演员几十年,得过不少奖,但我儿子说找还差得很远,因为大学生电影节的奖你就没得过。没想到,几年后,我还真获得了这个奖。”
李雪健常说:“我是个配角,是绿叶,但幸运的是,我是离红花很近的绿叶。我是演员,拍戏就是我的人生。”如今,身体已经完全康复了的李雪健,正准备进一步在影视圈大展拳脚。当记者问他此刻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时,他想了想说:“有机会,我想和于海丹合作拍一部片子。”这时,在一旁的于海丹调皮地补充了一句:“要演一对夫妻。”
李雪健感慨地说:“这些年我的身体好转完全归功于我媳妇,媳妇是我的大恩人。家里有媳妇照顾我,每到一个剧组,上上下下都对我很满意,还有那么多喜欢我的观众,所以我心情一直很好。”李雪健和妻子于海丹结婚20多年了,夫妻俩相濡以沫,谱写了一首感人的爱情篇章。两人患难与共,携手闯过了死亡谷。
篇9
【关键词】香菱;黛玉;诗学观;影响因素
读罢红楼,掩卷神思,想来“香菱”二字,不由愁其苦,觉其怜,叹其悲,泣其命,可人痴女就这么徒赴黄泉。因前之学者于香菱之悲苦形象已不乏其陈,我亦不必再言,更何况于她之悲戚我着实难以言表,且只从香菱学诗这一情节铺讲开来,谈一谈黛玉的诗学观吧。
潇湘生来掠浮沉,海棠中魁照乾坤。自是寄情埋文笔,怎奈悲世葬诗魂?这是我读来林诗后的切身感受,想来海棠社中,她虽与蘅芜君(薛宝钗)、枕霞旧友(史湘云)三分秋色,然却以潇湘妃子最具诗气。
《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折辱于湘莲之手的薛大傻子外出经商后,在宝钗的帮助下,痴香菱终得偿所愿住进了心往慕之的大观园。拜访过各色园人之后,香菱始拜黛玉为师。万事放空心尽诗,池边人笑不自知。苦吟锤炼学不尽,朝来暮往夜睡迟,就这样一迈而进她的学诗之路。那么,在黛玉教诗的过程中,我们于她的诗学思想又可窥其几分呢?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诗学观念呢?可能受到了怎样的影响呢?通过本文,笔者将以其拙见陋知来为大家解读一二。
一、入门要基础
《红楼梦》四十八回当香菱拜黛玉为师时,黛玉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其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黛玉所谓“起承转合”四字乃为作诗成法之要理,清朝学者冒春荣也曾说:“凡诗无论古今体,五七言,总不离起承转合四字,而千变万化出于其中。(《葚原诗说》)”律诗即依次为起、承、转、合四联,才是正格。杜甫著名七律《蜀相》中起联言寻访武侯祠外柏森森的景象;次联承前,写入祠后看到的近景:映阶碧草、隔夜黄鹂;第三联由写景转入写人,描述诸葛孔明的丰功伟业和献身精神;尾联则抒发了诗人的缅怀沉痛之情,结合全篇。黛玉所谓平仄、虚实相对,则是指律诗的黏对,律诗中后联的出句与前联对句的平仄相同称之为“黏”,每联的上句与下句的平仄关系叫做“对”。这是黛玉教于香菱学诗入门的基本功,也学诗应当学得其格律要求,这样做出来的诗才会极工极对。从此处而言,黛玉于律诗声律了然于心,并欣然道与香菱。而香菱所做的第一首咏月诗就是仄起平收首句入韵式的,除措词不雅外,于声律而言其实是极工的。这说明在诗歌声律上,黛玉还是主张诗歌创作当合于声律的,这是初学者必须要掌握的基础。
二、立意须新奇
唐朝“七绝圣手”曾言:“夫作文章,但多立意,令左穿右穴,苦心竭智,必须忘身,不可拘束。(《诗格》)”可知诗歌创作中立意的至关重要,而立意是否新奇则显得更为重要了。黛玉教香菱学诗时,论及诗歌创作应遵守声律的基本要求,同时她还说道:“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是立意要紧,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叫做‘不以词害意’。”可见,在这株绛珠草心里诗歌立意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这倒与王昌龄所言“左穿右穴”、“不可拘束”等语论有异曲同工之妙了,所谓“意翻空而易奇,言征实而难巧也(刘勰《文心雕龙・神思》)”。钟嵘《诗品》序中也曾说过:“今既不被管弦,亦何取于声律耶……故使文多拘忌,伤其真美。”黛玉所谓“不以词害意”,即是在诗歌写作中切莫因为拘泥于格律,约限于词句,使得整首诗变得意趣全无,读来味同嚼蜡。由此看来,黛玉十分倡导翻新为奇、意新趣满的诗歌创作论。在我看来,这不失为是对“永明体”四声八病的一种矫正吧,毕竟于诗歌而言,还是意新情切的诗歌容易动人心扉,荡人心魂。黛玉在主张立意新奇的同时,还要求初学诗者切莫流于浅俗,这在她给香菱指定学诗的榜样时已然明了。她说道:“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这句话充分说明了黛玉不尚浅俗的同时,也更加从反面证明了她对诗歌立意是否新奇的重视程度了。
三、师从学乎上
《红楼梦》四十八回中,当香菱谈及自己最喜陆放翁的“重帘不卷留香久,古砚微凹聚墨多”时,黛玉道:“断不可看这样的诗。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你只听我说,你若真心要学,我这里有《王摩诘全集》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此段文字,全然讲明了在黛玉心目中学诗当以“学乎上”为正道。何为“学乎上”呢?沧浪逋客所言最切:夫学诗者以识为主,入门须正,立志须高,以汉、魏、晋、盛唐为师…汉魏五言皆须熟读,即以李杜二集枕藉观之,如今人之治经,然后博取盛唐名家酝酿胸中,久之自然悟入。虽学之不至,亦不失正路。黛玉所言师从李杜摩诘,再看魏晋名家,这一点同严仪卿《沧浪诗话・诗辨》中所写如出一辙。他们所推崇的诗学理论其实都是一种“学乎上”观,即“向上一路”的学诗观,以禅理言之,也即“学诗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在黛玉的诗学思想中,她认为师从王摩诘,得其格老而味长,描景外之味,含不尽之意,读其五律可使香菱学会窥景生情,情随境迁,物我合一,神与物游。认为师从李杜,可使香菱得太白之俊逸,学老杜之沉郁;得太白之奇气,学老杜之学力;得太白之壮浪,学老杜之浑正。认为师从陶谢等人,可使香菱得其魏晋风流,学得渊明味外之旨,晓得应和而不壮,明得谢客自然真纯,会得庾鲍清新俊逸。至此看来,黛玉之所谓“学乎上观”,仪卿之所谓“向上一路”,都是要求初学诗者入门时师从须正,不可错拜师门,否则将会是入而难出,诗再不为真诗了。
四、自然出乎心
香菱二易其稿,拿来于黛玉相看时,黛玉道:“自然算难为他了,只是还不好。这一首过于穿凿了,还得另作。”黛玉所言“过于穿凿”即为香菱之诗陈词不免略有些附会牵强之意,措词堆砌之病,还未出乎本心,流于真情。先看其颔联“淡淡梅花香欲染,丝丝柳带露初干”,如果说上联是月染花香香带月,那么这月色与丝柳又有何干?我们都知夜深露愈重,何来“露初干”呢?分明是香菱为文造景造情罢了,实非如此。夫为诗属文者,因文造情实乃大忌,非流于胸臆者不能称之为好诗。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赏花则心止乎花,游园则神漫于园。作诗除去须发真情外,还须做到流于自然,不落穿凿。彦和在《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说道:“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于心而徘徊。”子瞻所言“大略如行云流水,初无定质,但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文理自然,恣态横生”,为文须如此,作诗亦须如此,亦如黛玉所说作诗切忌穿凿,其实一也。在黛玉看来,自然得成,真于性情,不顾词采,哪管穿凿,切忌堆砌,其诗方可风流自然,称之好诗真诗也。
想来黛玉于诗学之观,即为入门须得基本,立意须得翻新,师从须得上乘,结情须得自然。要之,《红楼梦》这样一部鸿世巨作,其中尚有许多需要我们不竭余力去挖掘的要解真见,单单在这第四十八回香菱学诗中就可一窥黛玉高妙超绝的诗学思想。她的诗歌理论言之成理,论之有据,兼采众家,并能自出机杼,对于初学诗者而言有着莫大的指导作用,且看痴香菱不都学有所成了吗?
参考文献:
[1]陈洪,张峰屹,卢盛江.中国古代文学理论读本[M].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10.
[2]陈应鸾.岁寒堂诗话校笺[M].巴蜀书社,2000.3.
篇10
绍兴城市发展与水利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春秋之前,会稽山以北是一片咸潮直薄的沼泽之地。公元前7世纪,齐国名相管仲曾来到越国,他所见到的越地“水浊重而洎,故其民愚疾而垢”,是一片荒蛮而愚昧的景象。约二百年后,越王勾践施行“省赋敛,劝农桑”的政策,“饥馑在问,或水或塘,因熟积以备四方”,以范蠡为主组织实施了一批水利工程,形成了与“山―原―海”台阶式地形相适应的越国水利;又在若耶溪下游西缘,以今卧龙山为中心之地建立都城,初步奠定了绍兴水城水系之大格局。
汉顺帝永和五年(140年),会稽太守马臻发动郡民在原有堤塘、湖泊的基础上,纳山会平原以南的稽北丘陵三十六源之水,兴建了鉴湖。鉴湖是会稽人民对山会平原自然环境的一次系统性改造,因其人、水、地关系的完美与和谐,让绍兴水城成为繁荣富强、人才辈出、闻名海内外的历史名城。
鉴湖又称庆湖、镜湖、长湖、大湖,位于会稽郡山阴县境内(属今绍兴县、越城区、上虞市),南界是稽北丘陵,北界是人工修筑的湖堤。堤以会稽郡城为中心,分东西两段。东段自城东五云门至今上虞市蒿坝附近;西段自常禧门至今绍兴县钱清镇境内,总长56.5公里。除去湖中岛屿,面积约为172.7平方公里。正常蓄水量在2.68亿立方米左右。
鉴湖的兴建,带来的效益十分显著。第一是防洪、灌溉效益。鉴湖的水利效益首先依赖于科学的规划设计,马臻巧妙地利用了山―原―海的地形,筑堤蓄水后使鉴湖南岸靠近会稽山脉,纳三十六源之溪水;湖北则是广阔的山会平原,顺着自然地势启放湖水灌田;再北则是三江口、后海,利用海塘和斗门蓄水、排涝、挡潮。鉴湖调蓄了上游会稽山419平方公里集雨面积的径流,基本消除了山洪对北部平原的威胁。鉴湖蓄水2.68亿立方米,由于鉴湖水面高于北部平原,便为九千余顷土地的灌溉,提供了自流式的丰沛水资源。南朝宋孔灵符《会稽记》称:“筑塘蓄水,高田丈余,田又高海丈余。若水少则泄湖灌田。如水多则开(应为闭)湖泄田中水入海……溉田九千余顷。”整个鉴湖灌区,蓄、排、灌、挡有了高标准的水利保障。
第二是加快了山会地区的综合开发与发展。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称:会稽一带“地广人希,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果惰嬴蛤,不待贾而足,地势饶食,无饥馑之患。以故砦窳偷生,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之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是经济相对贫困之地。而在鉴湖水利兴盛、北部农田得以较大规模开发之际,正是我国北方地区战火连绵、兵荒马乱之时。于是朝廷南迁,有大量人口涌入山阴,这里安定的社会环境、肥沃富饶的土地、秀美的山川,还有浩大的鉴湖,正是他们梦寐以求的生活环境。迁入会稽的不但有王羲之、谢安、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等显要大族,也有众多平民百姓。因此农业生产得到迅速开发,手工业、交通运输业、酿酒业、养殖业都得到了较快发展。由此带来了经济增长、城市繁荣、人口增多。孔灵符在《会稽记》中形容:今绍兴一带当年已是村落遥相连接、境内无荒废之田、田无旱涝之忧的富庶地区。《宋书》作者沈约(441~513年)在《孔季恭传中》更详尽描绘了这里经济发达情况:“会土带海傍湖,良畴亦数十万顷,膏腴上地,亩值一金,户、杜之间不能比也。”
第三是生态环境得到全面改造。山会平原由于鉴湖兴建,上游之水得以拦蓄,四季可补充北部河网,海塘和玉山斗门建成使后海水也难为潮汐之患。于是这里变得山水宜人,五谷丰登,鱼虾无尽。王羲之所写《兰亭序》中的山麓交界地兰亭“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在鉴湖之畔的感觉是“山阴道上行,如在镜中游。”顾长康所见会稽,“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茏其上,若云兴霞蔚”。王献之笔下的山阴道上则是“山川自相映发,使人应接不暇。若秋冬之际,尤难为怀”。
鉴湖是和今安徽寿县的芍陂和河南息县以北的鸿隙陂齐名的我国古代最大的灌溉陂塘之一,在中国水利史上有着卓越的地位,在绍兴更是“境绝利溥,莫如鉴湖”,泽被千秋万代。但鉴湖的缔造者马臻因造湖得罪权贵,终遭诬陷而被朝廷处死,成为千古奇冤,然“太守功德在人,虽远益彰”,人们永远怀念和铭记他的恩德。
由于水环境变好,人口增多及人的素质提高,各行各业的加快发展及领先外地,经济总量的提升,使山阴城市到东晋和南北朝时出现了一个发展高峰,呈现了《晋书・诸葛恢传》中“今之会稽,昔之关中”,欣欣向荣的局面。《宋书・顾恺之传》中山阴已号称“民户三万,海内剧邑”。刘宋孝建元年(454年),浙东的会稽、东阳、永泰、临海、新安五郡置东扬州,州治就设在会稽。山阴县城成为五郡之首府,刘宋大明三年(459年),竟一度把扬州州治从建康迁到会稽。会稽城从梁代初年起,又被升格为东扬州。随着城市繁荣扩大,行政管理上就有了新的要求,《南齐书・沈宪传》中就记载了早在南北朝齐代时有人提出了把山阴分成山、会两县的建议。到了不久后的陈代(557~558年),山会分治终于成为现实,以绍兴城中心南北向的府河为界,分西部为山阴县,东部为会稽县。
隋开皇年间(581~600年),绍兴有了自从越王勾践建城以来第一次有记载的大规模城市修建。这一次扩建以后,绍兴城的总体轮廓基本上已经确定,其基址与今日环城公路已经大体吻合了。
那么,绍兴城水系与鉴湖、西兴运河是什么关系呢?
其一,鉴湖水位高于城中之水。“又以湖水较之,高于城中之水或三尺有六寸,或二尺有六寸。” 据考证,鉴湖水位高程约为4.5~5米,城内当时水位高程在3.5米左右,绍兴城地面高程多为4.5~5米,为防鉴湖水侵入,在鉴湖与绍兴城西南面的城墙之间还留着“城南近湖,去湖百余步”的开阔防洪地。又在原水城门外设埭阻水,既防壅堤使高的湖水对城市威胁,又兼顾适度引水和一般小船只过坝通航。李白《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诗中:“秀色不可名,清辉满江城。人游月边去,舟在空中行”所描述舟行鉴湖中所见的越州城和舟中观景,正是鉴湖水位高于城池的感受。其二,绍兴城主要靠引鉴湖水入城补充水量,由于绍兴地形东部略高于西部,故鉴湖以郡城东南从稽山门到禹陵全长6公里的驿路作为分湖堤,根据地理位置分东西两湖,东湖水位一般较西湖高0.5~1米。鉴于此水位差及西湖之水又高于平原及城内河流水位的实际,为满足城内水源和航运需要,故将都泗门改建为都泗堰;东郭门改成东郭堰、东郭闸,以调节城内水位(主要是东北部),更换水体。城市南部水体补充的另一办法是通过堰引水和凿城引湖水的办法。吕祖谦《入越录》中记载有:“凿城引鉴湖为小溪,穿岩下,键以横闸,激浪怒鸣,过闸遂为曲水。”其三,鉴湖、西兴运河航道通过绍兴城贯通东西。鉴湖建成后,以北平原的河道,特别是晋以后西兴运河的船舶,必须通过西郭门等过州城,然后从都泗堰或东郭堰拖牵而过堰闸,才能进入鉴湖。而从曹娥江过东鉴湖到西鉴湖或西兴运河,也必须通过都泗堰或东郭堰过州城才能到达。其四,城北门为城市主要排涝通道。城市防洪及引入水体更换主要由北门排泄。
唐代绍兴北部海塘进一步完善,标准提高,一个重要的标志便是将原鉴湖灌区的枢纽工程玉山斗门二孔斗门扩建为八孔闸门,使这一地区的蓄泄能力增强。其中的九千顷土地灌排因之得到更好保障,农业生产水平有了更快提高,百业因之而更发达。在隋炀帝时越州已以耀花绫品质优异著名,唐代越州丝绸更闻名全国。陆羽在《茶经》中评价当时全国瓷器,认为其中的盘和瓯以越州产品为第一。
由于鉴湖和西兴运河的交通便利,使甬江和钱塘江通过浙东运河的交通运输业快速发展,绍兴城成为浙东航运的中心枢纽城市,不但与国内各地加强了商贸交易,又在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明州设置后,与日本、朝鲜及南洋诸国家的商来客往更加频繁,并且其运输大多自明州沿浙东运河过绍兴再过钱塘江北上及往返,亦即“故海商舶船,畏避沙,不由大江,惟泛余姚小江,易舟而浮运河”。天宝七年(748年)鉴真和尚第五次赴日,就是从绍兴出发沿此道东渡。浙东运河樯橹相接,船舶如梭,商旅不息,因此也促进了宁波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唐天复三年(903年)阿拉伯地理学家伊本法基在其《地理志》中,把中国的陶瓷、丝绸、灯列为三大名牌货。当时越州城经济发达,人口众多,商贸繁荣,风景优美。
《新唐书・地理志》载:“山阴县北五里有新河,西北十里有运道塘,皆元和十年观察使孟简开。”又《嘉泰会稽志》:“新河在府城西北二里,唐元和十年观察使孟简所浚。”一说新河是相对老河而名,原来运河经城河道是由西郭经光相桥、鲤鱼桥、水澄桥到小江桥河沿的,由于运河商旅增多,孟简又开一条由西郭直通大江桥与小江桥相连的“新河”,缩短航线,避免壅塞,促进沿岸商贸。“运道塘”应是孟简对西兴运河塘路的改造,将一些主要河岸的泥塘路改为石砌或铺石路段。
乾宁四年(897年),吴越王钱H定杭州为吴越国西府,越州为吴越国东府、吴越国行都。并且钱H先后于乾宁四年、天复元年(908年)、后梁开平三年(909年)数度驻节越州,在绍兴城市、水利建设上颇多建树。钱H不但组织了对鉴湖的疏浚,还制定了鉴湖水利的管理办法,“钱H之法最详,至今尚多传于人者”。加强水土之政,不允许豪强随意围垦,为害水利,史称“富豪上户,美言不能乱其法,财货不能动其心”。
北宋是鉴湖水利全盛晚期,绍兴水城也彰显其繁华盛况,地位非同一般,北宋嘉v五年至六年(1060~1061年)任越州太守的刁约在《望海亭记》中记有客曰:“东南之邦,佳山水,侈台榭,丽于城邑者多矣,如其岚山献千屏,烟波数带,漕帆商楫,往还于前,赤页糊百雉,云屋万家,鸳刹虬檐,照映于下者,未见其比……”写尽了水城繁荣气象,又把绍兴城以卧龙山为中心,比作盘踞在泽国之上的一条巨龙:“越冠浙江东,号都督府。府据卧龙山,为形胜处,山之南,亘东西鉴湖也;山之北,连属江与海也。周遭数里,盘屈于江湖之上,状卧龙也。龙之腹,府宅也;龙之口,府东门也;龙之尾,西园也;龙之脊,望海亭也。”
北宋日本僧人成寻(1011~1081年)于1072年4月~1073年7月在中国巡礼求法著有日记《参天台五台山记》,其中有沿运河过绍兴城的记载:“迎恩门如日本朱雀门,大五间,左右有廊。扉有间迹通水料欤。过五里,有都督大殿,如杭州府。过五里,有都泗门,以牛二头令牵过船。都泗二阶门楼五间,如迎恩门。”所见迎恩门,都督殿、都泗门均为当时大城市之建筑,同时也记载了运河入城过堰情况。
鉴湖湮废集中在宋代,其成因是:人口增多,人们与水争地,尤为豪族大户的侵湖掠夺;生产力发展,开垦种植技术的提高;政府在水利科学调控决策上的不当、管理上的不力;上游山区水土流失造成鉴湖的部分淤浅,以及水利条件的改变;唐以后海塘建设标准提高,鉴湖以北地区蓄淡御潮能力提高,农业自提灌溉水平也提高;鉴湖堤坝及涵闸设施管理、运行、维修上的困难,以及鉴湖与北部河网航运沟通上的限制;地方政府为增加赋税、进贡取幸等。
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年)开始围垦鉴湖,据《宋史・河渠志》记载:“政和元年十月,诏苏、湖、秀三州治水,创立圩岸,其工费许给越州鉴湖租赋。”这就加速了对鉴湖的围垦。宋室南渡后,“四方之民,云集两浙,百倍常时”,大量移民涌入,山会两县人口猛增。“人口越是膨胀,人类社会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之间的相克则越是扩大,酿成的问题就更加深刻”,人口增加的必然结果是对水土资源需求的扩大和占有,于是垦湖为田日趋加剧,虽有几任官员和文人学士力主复湖,引起强烈的废复湖之争,但终究不可阻止废湖之势。
至南宋乾道元年(1165年),“二月二十四日,诏绍兴府开浚鉴湖。除放生池水面外,其余听从民便,逐时放水,以旧耕种”。之后鉴湖堤上水利设施基本堙弃,改闸为桥,废堰通河,南北水位持平,留下河网和一批湖泊,水体北移。鉴湖的水体北移是山会平原水利的重大变迁,这是在尚未完成新的调整情况下,一次有较大盲动性和放任性的变迁,一定程度满足了当时人对土地的要求,却对后世水利和生态环境、资源的需要构成危害和造成不利,带来的影响巨大,给后人以极其深刻的教训。
宋朝廷于绍兴二年(1132年)初开始迁往临安。之后,绍兴虽退居为府治,但朝廷仍规定临安以外的全国大邑四十处,山阴名列其首。陆游在《嘉泰会稽志・序》中称:“今天下巨镇,惟金陵与会稽耳。”
南宋是绍兴城市发展史上的一次飞跃。自东汉鉴湖建成以来,绍兴渐成富庶之地、鱼米之乡,在全国城市中有着杰出的地位。北宋南宋之交,虽是鉴湖的围垦期,但鉴湖创造的效益正是空前展现之时。
南宋初年,由于鉴湖围垦规模不断扩大,最后垦出湖田两千多顷,客观上使山会平原增加了1/4的耕地面积,也产生了农业生产规模扩大的效益。南宋都临安,浙东运河是其通向南、北、东三条水运干道之一,绍兴、明州、台州成了临安的主要后方,也是通向海上丝绸之路的门户,因之政府全面加强了对运河的管理、维修,河道畅达,地位、作用更显重要,浙东运河呈现了航运的黄金时代。南宋状元王十朋在《会稽风俗赋》中写鉴湖“有八百里之回环,灌九千顷之膏腴”。在这一时期,由于宋室南迁,杭州成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对毗邻的绍兴产生重大影响。绍兴两度成为南宋的临时首都,宋高宗赵构于建炎三年(1129年)从杭州渡钱塘江来到越州,驻跸州廨,越州第一次成为南宋的临时首都。建炎四年(1130年)初,南宋朝廷又以州治为行宫,越州第二次作为南宋的临时首都,为时达一年零八个月之久。
鉴湖主体水域被围垦后,原绍兴城东南城门外使湖水不入城之埭堰被废去,也就又形成了水偏门、植利门、东郭门、都泗门、昌安门、西郭门等六座水门,平原水网与城内河道合为一体。嘉定十四年到十七年(1221~1224年),郡守汪纲等对罗城及水陆城门和城内路、渠、桥等基础设施进行大规模修建,绍兴城内建成了“一河一街”、“一河两街”、“有河无街”水城格局,并形成以南北向府河为主干,以东西向河道为支流,河、池、尽⒏圩莺峤淮淼乃系网络。城内主要衢路“经画有条”、“坦夷如砥”。经过这次大规模的修建,绍兴城内的厢坊设置、街衢布局、河渠分布、规模范围等,基本已成定局。此后到清末以至民国都没有大的变化。
由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变迁等诸多原因,鉴湖水体在南宋短期内产生了重大改变,这一变化使山会平原优越的水环境和良好的水利条件产生了变化,于是水旱灾害频发。据统计,北宋的166年中,绍兴有记载的水灾共有7次,旱灾1次;而在南宋的143年中,水灾多至28次,旱灾竟有16次。
南宋时期,鉴湖虽有大部被围垦,但鉴湖主体水域仍有原来的1/3,山―原―海的基本地形,上游三十六源及河网的基本格局未变,绍兴平原河网水系只是在南宋之后进行了新的调整,总的趋势是水体北移。因之我们仍可把南宋之后直至今天的平原河网水系称之为鉴湖水系,包括了上游三十六源之水,以及海塘之内的河网。这一水系调整完成有一个较长过程。由于平原河湖的深浅及耕地高低不一,农田灌溉、水产养殖、航运对水位都有不同要求,因未能统一管理,出现了较多的用水矛盾和纠纷,加重了山会平原的水旱灾害。一直到明成化十二年(1476年),绍兴知府戴琥在实地考察和研究的基础上,创建山会水则(水位尺)和山会水则碑,置于贯通山会平原河网的绍兴城内佑圣观河中。按《水则碑》观测“水则”,管理十多公里以外的玉山闸启闭,可以调节整个山会平原河网高、中、低田的灌溉和航运,这是山会平原河网得到系统管理的标志,也是绍兴水利史上的一个杰出创造,其中也反映了城内河道在山会水利中的地位。
明嘉靖十六年(1537年),绍兴知府汤绍恩主持建成三江闸,钱清江从此成为内河。建闸后,又在闸两侧筑海塘四百余丈,使一百余公里萧绍海塘稳固连成一体。至此,绍兴平原河网新的鉴湖水系调整基本完成,三江闸成为山会平原排涝、蓄淡的水利总枢纽,最大泄流量384立方米每秒,正常泄流量280立方米每秒,拦蓄平原河网4亿余立方米水量。“水无复却行之患,民无决塘筑塘之苦矣。闸之内,去海渐远,潮汐为闸所遏不得上,渐可得良田万余亩。”三江闸发挥效益近450年,直至1981年绍兴又在三江闸北2.5公里处建成流量为528立方米每秒的大型水闸――新三江闸,三江闸遂完成其为民造福的历史使命。
宋以后,浙东沿海的明州和浙南沿海的温州由于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更由于绍兴地域范围的限制,明州和温州先后超过了绍兴。但是绍兴在浙江省仍居第四大城市之位,行政上一直是府治,并且以一个历史悠久、富庶的典型江南水乡城市而闻名。
经过明清两代城河整治,绍兴城河体系更趋完善,“越郡城河,从鉴湖南入,直进江桥,分流别浍,号为七弦,固四达交通,发祥毓秀,为合郡利益也”。此为清代绍兴知府俞卿在《禁造城河水阁碑》中对绍兴城河之评述。据清光绪十八年(1893年)《绍兴府城衢路图》记载:在全城7.4平方公里范围,有大小河道33条,总长约60公里。另有港、径啻Γ大小湖池27处,总水面约占全城面积30%。有桥229座,城中每0.03平方公里就有一座。“跨山会界,其纵者自江桥南至植利门,北至昌安门;其横者自都泗至西郭门,中间支河甚多,皆通舟楫。”民谚云:“大善塔,塔顶尖,尖如笔,写尽五湖四海;小江桥,桥洞圆,圆如镜,照见山会两县。”水城之景观特色,由此可见一斑。我国著名古代建筑史研究专家张驭寰先生在《中国城池史》中认为:“在城内形成一个水网,如苏州、绍兴城等等,那是规划比较整齐的。一条水为河街,一条水为水巷,南北东西相交,水网整齐。除这之外的一般城池的水网都比较简明扼要,并不像苏州、绍兴城那样全城成为水网,水系也不那样多。”
绍兴水城各功能区划分也与水道密切相关:在卧龙山及县西桥一带,河道水域较宽广,是当时的府治、县治行政中心;城南飞来山周边,地势高燥,河道畅达,上承南门之活水,多世家大户的台门院落;城北则河道密布,众水汇入,是处商肆繁华,为贸易之地;城东蕺山周边,街巷深重,水道弯曲,也就多锡箔等手工作坊。这种因河而产生城市格局,也是绍兴城市的一大特色。康熙年间《会稽县志》的《府城图》中,其图标文中在“绍兴府”右侧便为“水利厅”之政府办事机构,也可见水利在绍兴之重要地位。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康熙一行由北京永定门出发,经陆路南行至宿迁,然后乘舟沿运河南下,进入江南,又在杭州登岸,过钱塘江,再沿浙东运河到绍兴城,又祭禹。回京后,由王等著名画家绘制《康熙南巡图》,其中不但描绘了浙东运河山水风光,还浓墨重彩勾绘了绍兴水城“三山万户巷盘曲,百桥千街水纵横”的奇丽景观。乾隆六下江南,亦留下了《乾隆南巡图》,其中有多幅绍兴水城的精彩画卷,这些都是绍兴城在全国地位和特色的反映。更值得一提的是,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前后朝廷为加强运河漕运管理,绘制了大运河全图(《九省运河泉源水利情形图》),其中绘制了从绍兴府经杭州直到京城的大运河,这不但足证绍兴是中国大运河的南端,浙东运河是国家级的运河,也表明了绍兴在全国城市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