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巧古诗范文
时间:2023-04-01 14:06:5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乞巧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把古诗编排到各册的相关单元中,也与其他课文一样有了相应的单元主题,如《独坐敬亭山》、《望洞庭》、《忆江南》编在四下册第一单元“走遍千山万水”中,《咏柳》、《春日》编在三下册第一单元“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中。古诗编排在相应的单元中,诠释古诗词内涵的角度也要与单元主题吻合,教学活动也要有所创新,要赋予它新的学习魅力。
一、巧妙地设计,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第二学段(三四年级)“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的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教师用书》上也提到这首诗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朗读的基础上借助注释,自己试着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师不必串讲诗句。”因此设计教学活动的指导思想该是重视给学生一种阅读古诗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阅读能力。
1.巧妙地解题切入。
从读题、解题、质疑开始,给学生一个释题的方法:读古诗也可从题目入手质疑,带着疑问阅读古诗是一种有效的学习方法。在读题后,让他们先查字典理解“乞”的意思为“向人讨、乞求”后,猜想提问会“向谁讨、讨什么”。接着阅读“资料袋”,了解“乞巧”是一个节日的名称,这里的“巧”有“心灵手巧”的意思。在理解了题目的字义后,让学生质疑――再读题目,心中有什么疑问,学生会提问,“什么时候乞巧,谁乞巧,在什么地方乞巧,向谁乞巧,怎样乞巧”?这样就从题目入手,激发学习动机,而后教师顺学而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诗思考。
2.巧妙地引导自主感悟。
读题质疑,带着疑问读诗,边读边思。用“你从古诗中读懂了什么”这样的中心问题展开交流,边读边悟,读中想象,读中品味,这样的流程设计完全不同于以往“就诗论诗、解诗”的古诗教学了,而是类似于我们平常课文的阅读教学。交流中,学生们能紧扣解题时质疑的“什么时候,谁在什么地方向谁乞巧,为什么?”等5个问题去读诗,一一地交流自己从诗句中读到的收获。老师顺学而导,引领学生读诗句,想画面,品情感,完成了了解民间故事“乞巧”,体会人们美好愿望的教学重难点。比如,交流时当学生谈到了“我读懂了‘什么时候乞巧’这个问题,是在‘七夕’乞巧。从‘七夕今宵看碧霄’这句诗知道的。”老师可以追问“读着这句诗,你的脑海中有什么画面?”,用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说出诗句描写的画面,其实就是说出自己的诗句意思的理解。理解意思的同时,相机进行感情朗读训练。
3.巧妙串讲“画面”,理解整首诗的意思。
《乞巧》的诗意理解只要学生们能大致理解即可,无需教师串讲,所以在交流完四句诗的学习收获后,引领学生们齐读,想象画面,说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引领学生说出一个个画面,串讲诗意。教学中,学生会把一个个画面分开来讲述,教师要引导“把这些画面组合起来,想想是怎样一个场面?然后把这个美丽的故事给大家讲讲。”
二、巧妙地拓展,丰富古诗内涵,促进理解感悟
古诗的理解,光凭想象理解,对大部分孩子来说有难度的,因此,教材编排时在课后编了“资料袋”,正是出于辅助学习的考虑。教学时,可以引导学生在相关学习环节,多次阅读“资料袋”,获取相关信息,帮助理解、感悟古诗内涵。第一次,可以通过阅读“资料袋”理解课题的“巧”,学生知道了题目中的“巧”是“心灵手巧”的意思,知道了“乞巧”是一个节日。第二次,是在教学诗句“家乡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时,感受“穿针乞巧”这个热闹的庆祝活动的场面时,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袋”,了解了“穿针乞巧”的民风民俗,还知道了“乞巧”的人物是古代的女子。
另外,让学生利用课前搜集的资料,简要说说“牛郎织女”的古诗,教学时,淡化处理“牛郎织女”的故事,是为了突显故事“乞巧”。还可以结合阅读民间《乞巧歌》,帮助理解古代女子在七夕乞巧的美好愿望。
再者,在结课时,拓展阅读其他描写“七夕”的古诗,如唐・祖咏写的《七夕》、后唐・杨璞写的《七夕》,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七夕乞巧”这民间故事,从而对“乞巧”这民间故事印象更深刻。
三、巧妙地联系,深层探究整体,把握人文价值
一首古诗,一个故事,就蕴含着一定的人文价值取向。教学中,在理解诗意后,可以巧妙联系整体,深层探究,正确把握人文价值取向。教学时,在最后环节,用问题“乞巧节,仿佛看到了家家户户的少女正对着秋月穿红丝,她们穿尽红丝又是为什么呢?”引发学生思考讨论,他们会谈到是为了“希望自己也能像织女那样能干、那样美丽、那样有智慧;织女是织布的能手,要是自己有她那样的本领,生活肯定会更好的的。”这时出示出示《乞巧歌》“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进行拓展阅读,加深对诗歌人文价值的认识。
篇2
成功逃生的三大前提
1、正确的驾姿。背臀紧贴坐椅,做到身体与坐椅无缝隙。
2、系好安全带。安全带下部应系在胯骨位置,不要系在腹部;上部则置于肩的中间,大约在锁骨位置。一定要将安全带下部拉紧,系好安全带,听到“咔嗒”声后,还应再次确认。
3、头脑冷静,判断准确。
翻车后的逃生方法
与障碍物撞击,导致汽车翻车后,应采取正确的逃生方法。
1、熄火。这是最首要的操作。
2、调整身体。不急于解开安全带,应先调整身体姿势。具体姿势是:双手先撑住车顶,双脚蹬住车两边,确定身体固定,一手解开安全带,慢慢把身子放下来,再打开车门。
3、观察。确定车外没有危险后再逃出车厢,避免汽车停在危险地带,或是自己被旁边疾驰的车辆撞伤。
4、逃生顺序。如果前排乘坐了两个人,应副驾人员先出,因为副驾位置没有方向盘,空间较大,易出。
5、敲碎车窗。如果车门因变形或其他原因无法打开,应考虑从车窗逃生。如果车窗是封闭状态,应尽快敲碎玻璃。由于前挡风玻璃的构造是双层玻璃间含有树脂,不易敲碎,而前后车窗则是网状构造的强化玻璃,敲碎一点即整块玻璃就全碎,因此应用专业工具在车窗玻璃一角的位置敲打,击碎玻璃逃生。
汽车落水后的逃生方法
汽车落水造成人员死亡的事故屡见不鲜,水中逃生自然也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1、汽车落水过程中,由于车头较沉,所以应尽量从车后座逃生。
篇3
【关键词】桥式起重机;常见故障;处理措施
一、概 述
桥式起重机是我国厂矿企业中最主要、最常用的起重、运输及其多种操作的重要设备。桥式起重机是属于危险性较大的一种特种设备,其安装、改造、修理须由取得《特种设备安装改造维修许可证》的单位完成。桥式起重机又称“行车”或“天车”,它的机械系统一般由桥架、装有升降机构和运行机构的小车、大车运行机构等组成。由于这些机构主要有大梁、断梁、轨道、车轮、减速机、卷筒、滑轮、联轴器等部件组成,所以其性能及工作状况将直接影响到整机的性能。因此,对其常见故障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满足桥机正常使用,确保生产系统正常运行。我公司有三台20t桥式起重机,起重机跨度27m,起升高度20m的双粱式起重机,专供金属结构制造吊装时作起吊之用。本文结合我单位桥吊运行中常见的故障情况,分析探讨常见事故及机械故障的主要原因,防止这些故障引发的事故处理措施及意见。
二、常见故障及危害
桥式起重机在企业生产过程中带来高效、经济的同时,也经常发生故障和事故给企业和职工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和人身伤害。我单位三台20t桥式起重机运行中常见故障有:钢丝绳跑槽、溜钩、控制器失灵、啃道、“过”、吊装碰撞以及其它相关的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在发生故障时往往会引发一些重大事故的发生,象我单位正在使用的三台20t桥式起重机,起吊高差达20m,下方为施工人群和各种大型设备,一旦发生小车脱轨倾翻、溜钩、触电等事故时,往往会造成设备毁坏、人身伤亡等重大事故的发生。因此,研究常见故障、分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是减少桥式起重机故障(事故)的主要措施。
三、常见故障及处理措施
1、钢丝绳跑槽
钢丝绳在捆绑吊装中因吊装的物件大小不同,捆绑位置不同其受力也不同,为确保安全,物件装卸时应正确吊装,严禁野蛮作业,以免造成绳盘损坏和钢丝绳损伤或散乱。比如歪拉斜吊,轻则使得钢丝绳跑槽,重则拉断钢丝绳,使得大钩坠落地面。2009年10月,我厂某起重工因想节约时间,减少起吊次数,将埋在钢板下的一节工字钢直接挂上吊钩,斜拉出来,在斜拉同时,司机一边走大车,一边起钩,造成钢丝绳与轮槽偏离跑槽,致使起重机无法正常工作。这是一起明显的人为事故。这起人为事故虽没有造成大的人员伤亡,但也时刻提醒我们起重机司机必须持证上岗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杜绝一切违章操作及野蛮操作行为。
处理措施:(1)对起重工和起重司机野蛮操作进行处罚;(2)采取措施,恢复吊钩的正常工作。我组织班员与一名起重工,把大钩落到刚刚接触地面的位置,使得大钩能够站立在地上并且放松钢丝绳的位置为宜,这样可方便拆卸外壳,使得外壳能够自由转动为佳。把外壳拆卸完毕后,将钢丝绳顺着大钩滑轮转动的方向跟着轮槽转动直至钢丝绳转进轮槽内为止,再校正变形的外壳,把螺丝上紧,再试钩,无异常的情况下方可进行工作。
2、溜钩
溜钩是指当起升机构在提升和下放起吊物时,制动系统失灵,起吊物失控坠落。2007年6月,桥机在一次生产吊装中出现了一次典型溜钩现象,当时起重工捆绑好起吊重物,吊车起吊过程中突然出现溜钩现象,司机响铃警示下面正在施工的人群,快速把车开到没人的地方,使得重物安全坠落地面。后来我发现起吊的重物并没有超载,司机在操作过程中也没有误操作,我与操作司机一同上车顶进行检查,发现制动器间隙过大,制动器打开的瓦块不应该大于1.00mm。制动器的衬片也就是我们在工作中常说到的抱闸的闸皮,其厚度因磨损不符合使用标准,导致造成这起机械故障。
造成这起机械故障的主要原因:因长期频繁使用磨损造成,制动器与垫片间的间隙过大。其实造成类似故障的原因还有:制动带或制动轮磨损过大;制动带有小块的局部脱落,制动片变质;主弹簧弹性松驰;制动带与制动轮间有油垢;活动铰链外有卡滞的地方或有磨损过大的零件;锁紧螺母松动整拉杆松脱;液压推杆松闸器的叶轮旋转不灵活;制动垫片严重或大片脱落,或控制电气故障的影响,或制动器的主要部件损坏,铰链有卡死的地方或制动力矩调得过大;或液压推杆松闸器油缸中缺油及混有空气,或液压推杆松闸使用的油脂不符合要求,或制动片与制动轮间有污垢。
处理措施:(1)以最快的速度换好抱闸闸皮,调整制动架;(2)上好所有的松动的螺丝;(3)然后请司机回到驾驶室进行重物试吊实验。我在抱闸旁监护抱闸的运行动作,试吊3次无异常时方可正常工作。另外,平时要定期对制动器进行检查、维护。检查起升机构的制动器必须每班一次,运行机构的制动器要每天一次。在接班时检查各制动器并填写记录,主要检查制动器上的螺栓螺母是否齐全有无松动,各销轴是否有卡死现象,制动器的衬片是否磨损,制动架是否紧凑,发现不符合使用标准的应立即更换。根据检查的情况来确定制动器是否正常,杜绝一切带病作业行为,同时对制动器要定期进行和保养。为了保证起重机的安全运行,制动器必须经常进行检查并调整,从而保证起重机制动器部分的正常运行。
3、啃道
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车轮与轨道常见的故障为车轮的啃道及小车的不等高、打滑。所谓啃道就是桥(门)式起重机大车在运行过程中,车轮轮缘与承载轨道的侧面出现严重挤压或磨损的现象,也称为啃轨。其中造成啃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啃道的形式是多样的。啃道轻者影响起重机的寿命,重者会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所以啃道要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我厂在07年12月搬至紫阳厂区,桥式起重机使用后发现车体晃动明显运行不稳啃轨,使整台起重机吊装时震动。此现象引起了我的重视,经我们对车况进行周密的检查发现为车轮的啃道,四个小车车轮其中三个着轨,有一个车轮悬空。这种现象可能是安装不当,使车轮安装歪斜引起啃道,及小车的不等高即小车三条腿现象,通常这种现象是忽隐忽现不容易发现的。当小车主动轮只有一个车轮接触时通常会造成车体扭晃运行不稳,严重的会引起主梁下绕。经过检查测量发现车轮有不同程度的磨损,为了让小车能够正常平稳的运行,只有更换车轮,因发现及时避免了车体主梁下绕,消除了隐患,保证了起重机的正常运行。
原因分析:造成啃道的主要原因是在安装时产生不符合要求误差,和不均匀摩擦及大车传动系统中零件磨损过大,键连接因长期使用间隙逐渐过大造成制动不同步,导致车轮啃道。为避免起重机发生啃道的机械故障,在检查过程中要认真、细致地找出啃道的原因,针对大车车轮啃道或小车车轮啃道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处理措施:更换车轮,消除隐患。
4、控制器失灵
交流接触器在电气控制电路中用来接通或断开正常工作状态的主电路和控制电路,因此广泛用于低压电动机的起停。如果交流接触器铁芯不能释放,将造成设备控制失灵,甚至造成设备破坏或威胁人身安全。我厂主要是金属结构制造,在繁忙的生产运行中,起重机频繁的吊装会出现各种机械故障,起重机司机在吊装的同时注意观察设备的运行情况。在一次吊装中,司机将控制器手柄回到零位后,发现吊钩与车体仍在运行,司机立即发出紧急信号:鸣警铃,避开人群多的地方并通知下方工作人员采取配合控制措施,要立即反复开动升降机构对吊钩进行控制,不能让吊钩产生自由下落状态,司机立即按下紧急开关断掉电源,避免了一场事故的发生,然后我组织相关人员检查发现是控制手柄内触点烧溶,及时更换了触点,使起重机恢复正常运转。
处理措施:将控制器手柄外壳打开,更换控制器手柄内烧溶触点,解决其故障。
5、“过”
桥式起重机的“过”事故也叫“吊钩上天”,属于桥式起重机的恶性事故之一。该事故发生时,轻则定、动滑轮组挤坏,钢丝绳受损报废;重则钩组与所吊物坠地,后果不堪设想。全国起重类事故中“过”事故亦占较大比例,由此造成的经济损失甚至人员伤亡非常惨重。“过”事故的原因分析,人们一般认为,只要桥式起重机的极限开关正常,就不会发生“过”事故,其实这是个错误的认识。即使在极限开关本身正常的情况下,仍然有多种原因可以造成“吊钩上天”,例如:机械的原因――抱闸紧度不够,极限立尺摆动而造成的“过”;电气的原因――操作线路短路,接地、接线有误,接触器主触头粘连,控制器组件损坏或配合间隙超差所造成的“过”;操作的原因――控制器手柄摆位有误,运行中钩组过度游摆所造成的“过”等等。同时,我们也不能完全指望双极限设置,因为对于非极限开关自身的原因引发的“过”事故来说,再多的极限开关也无济于事。由此可见,控制“过”事故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必须克服认识上的简单性与片面性,才能对事故实现更加全面、有效的遏制。
处理措施:安装极限报警装置。具体控制过程:桥机在运行中,当钩组上升时,一旦碰击极限横尺,在极限横尺开始抬起,导致极限开关常闭点断开的同时,与之联动的用于报警装置的常开点闭合,响铃,司机必然察觉,立即采取紧急控制措施,即可避免“过”事故的发生。我们几台车以前几乎每年都发生“过”事故,自从安装了这种报警装置,现在很少发生了。
四、结束语
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加强桥机设备的点检、维护、管理,加强操作人员的责任意识,加强学习和管理,加强对常见故障的预防,就能最大限度的避免故障的发生。万一发生故障,只要能正确分析原因,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就能保证桥机设备的完好,确保桥机设备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张 芸.桥式起重机常见机械故障分析及预防措施.科技信息 机械与电子.2009年 第7期.
[2]周建国.桥式起重机的故障维修分析.矿山机械第34卷.2006年第01期.
篇4
古时候的乞巧节是指七夕节。七夕节,又称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七娘会、七夕祭、牛公牛婆日、巧夕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节由星宿崇拜衍化而来,为传统意义上的七姐诞,因拜祭“七姐”活动在七月七晩上举行,故名“七夕”。
七夕节既是拜祭七姐的节日,也是爱情的节日,是一个以“牛郎织女”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祈福、乞巧、爱情为主题,以女性为主体的综合性节日。七夕的“牛郎织女”来源于人们对自然天象的崇拜,上古时代人们将天文星区与地理区域相互对应,这个对应关系就天文来说,称作“分星”,就地理来说,称作“分野”。相传每年七月初七,牛郎织女会于天上的鹊桥相会。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今年从教,再次面对《关雎》《蒹葭》着两首爱情诗时,我终于鼓足勇气跨出了心中那道“封建”的门槛,与学生一起大胆的谈“情”说“爱”。
简单的介绍完《诗经》后,在检查这篇诗歌的背诵时,我特地挑了一个班上学习成绩很差的男生(这男同学平时是啥也不去背,也背不会的)结果和我预想的一样,他非常流利的背了下来, 同学们先是有些坏笑的瞅着这位男生,接着便爆发出了前所未有的掌声。更有几个大胆的男同学竟摇头晃脑的背了起来:“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霎时,同学们哄堂大笑,气氛一下子活跃起来。面对这群可爱的学生,我也忍不住的笑出声来。哎!都怪家长和教师平时以高压政策对待他们的情感……不思而知:学生对“爱情”感兴趣!
于是,我做了个安静的动作,同学们静了下来,我趁机问学生:“理解这首诗的意思吗?”我明知故问道。“理解!”同学们异口同声的回答。在和学生简单的分析后,我又抛出另一个问题;这首爱情诗描写的是古代男子对淑女的爱恋、追求的心理过程,显得含蓄而又文雅,处于新时代的你们该怎样看待这种感情呢?你心中所向往的“淑女”和“伊人”又是怎样的呢?这一问题一抛出,班里的气氛顿时活跃了起来,开朗大胆的同学讨论了起来,腼腆的同学低下了头,抿着嘴笑……我找了几个大胆的同学发表了他们的看法:有的同学喜欢洒脱的个性;有的佩服成绩的优秀;有的欣赏非凡的气质;还有的喜欢……听了同学们的想法,我笑着对他们说:“同学们,你们的情感我理解,你们真诚的诉说让我感动,你们年轻,你们优秀,你们多姿多彩,美丽非凡,你们对于异性的喜爱,是心理、身体成长的正常表现,说明你们长大了,这一切也没有什么过错,你们有追求‘爱’的权利,所以不必自责或羞愧”那么请允许老师问一下:“你们为心中的‘淑女’或‘伊人’做好准备了吗?想想你的言谈举止是否文明?思想是否乐观积极?学习是否不断进取?坐姿是否端正文雅?……如果你在某一或某些方面做的不好,那么是否符合你心中‘淑女’‘伊人’的目标要求呢?你又该如何去做呢?”言至此,我发现许多同学悄悄的端正了坐姿,陷入了短暂的沉思之中…… 借此我适时的总结到:“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学宝库里,保藏着数以万计的美妙诗篇,它们反映着人类一种很美好的情感――爱情!这是人类一个永恒的话题。等你长大成人,当你遇到了真正的爱情,我希望你也来为你的爱情谱写诗篇。但今天,老师善意提醒:现在的你们正是学习的黄金时节,以学业为重,可以以心中的‘淑女’‘伊人’为标准不断完善自我;但不要过早的涉及爱情,否则你那颗自由的心会过早的背上枷锁。”
篇6
关键词:桥式起重机;故障诊断;故障排除
桥式起重机在应用范围上比较广泛,如冶炼、矿业、水利、电力以及铁路等行业,对推动生产活动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相应的其出现故障的概率也比较高。为有效提高其使用效率,必须要针对其常见故障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手段对其进行诊断,确定故障的存在位置以及发生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选择有效的措施进行排除,降低故障产生的影响,减少因故障产生的损失。
1.桥式起重机常见故障分析
1.1吊钩故障
桥式起重机在运行过程中,其吊钩如果长时间不间歇工作,或者是超负荷工作就容易导致结构发生裂缝,如果不能技术进行处理,很容易出现断裂或者脱钩等故障,不但影响正常施工,同时还会严重威胁施工人员人身安全[1]。
1.2牵引与制动故障
一方面,当起重机牵引部分发生故障时,主要因为此结构钢丝绳或者滑轮运行不正常,如钢丝绳断裂。钢丝绳断裂主要是因为超负荷工作,工作应用远大于额定应力。或者是钢丝度不够,在正常工作时更容易受到较大的冲击。另一方面,制动器作为起重机的安全装置,主要来防止吊物脱落,以及完成停车操作等,对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具有重要意义[2]。制动器故障主要体现在制动力小或者制动轮温度过高等方面,而故障发生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弹簧预制动杆疲劳损坏,并漏油以及制动摩擦片磨损过大等问题,最终导致制动力不能满足实际使用需求。
1.3卷筒与减速器故障
起重机卷筒故障主要包括筒壁减薄、孔洞以及断裂等,而出现此类问题是因为卷筒与钢丝绳之间相互摩擦与挤压,卷筒壁厚底逐渐降低,当厚度减到一定程度后,受外界压力影响就会发生断裂。而减速器故障主要是因为制作工艺不合格,减速器齿轮粗糙相互影响昌盛疲劳破坏,再加上所选油质量较差,最终导致减速器磨损严重而出现轴承松动、齿轮磨损以及断裂等情况。
2.桥式起重机故障检测分析
2.1基于遗传算法故障检测
2.1.1检测流程
遗传算法故障检测主要包括参数确定、编码与种群初始化、适应度函数设计、种群初始化以及遗传算法算子确定等几个阶段。首先,对于起重机故障特征参数的确定,包括故障信号的变化率、歪度、峭度以及峰值均值比以及峰值均值最大值比等,将确定的各项特征参数输入,并对遗传算法的参数进行初始化[3]。其次,对种群进行初始化操作,以此来获得候选特征集合,并利用算法适应度函数对种群中的个体进行评价。然后,利用遗传算法来搜索确定最佳特征子集。最后,将特征优化后的训练样集合输入到故障分类器中进行训练,在经过训练后的分类器,既可以完成对设备故障的诊断。
2.1.2故障诊断
对样品起重机参数进行取值,选择不同故障下100组数据样本,其中有60组为训练数据样本,剩余40组为故障诊断检测样本。故障诊断时需要合理确定各项参数,其中种群规模为70,迭代次数为330,λ=0.96,γ=0.50,变异概率为0.10,交叉概率为0.90,并且选择用专业软件对各项数据进行分析。
3.桥式起重机故障原因以及处理措施
3.1假故障处理
桥式起重机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因为操作人员专业技能不高,或者是操作不规范等使得设备不能正常运行,而呈现假故障状态。例如一桥式起重机不能启动,并且电源指示灯亮,而操作台指示灯不亮,经全面检查后确定设备不存在故障,最终发现问题出现的原因是设备安全门没有关上,进而不能启动起重机。起重机为大型驾驭难度高的机械化工具,对操作安全重视程度比较高,需要在检修门、舱口门以及舱门等位置设置安全门。这样在检修时,打开检修门到起重机轨道梁或者通过舱门口到起重机走台上,电源开关常闭触电断开,将起重机电源切断,进而起重机处于无法正常启动状态。面对此类故障的处理,要求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各项操作要求,提高操作行为的规范性。
3.2构件磨损治理
桥式起重机主动车轮与大车减速机运动频率快,在设备运行时其多次反转急停会增大减速机轴承的扭矩以及振动,出现渗漏问题。下对于此类故障的处理,需要在传统方式的基础上研究,利用高分子利复合材料,提高其粘着力以及抗压强度,对存在磨损的构件进行土涂层处理,这样即避免了补焊高温方式产生的应力,减小了对修复厚度的限制,同时因为产品具有退让性,可以有效吸收设备冲击震动,下避免了再次磨损情况的发生,在处理故障的基础上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4.结束语
桥式起重机在生产活动中的应用范围比较广,为提高其运行效率,必须要针对各项常见故障进行分析,选择合适的故障诊断技术来确定故障发生的部位以及产生原因,以此为基础来利用其实可行的措施进行处理,减小各类故障对设备运行产生的影响。目前桥式起重机故障的处理技术得到了一定发展,但是还需要我们对其做更进一步的研究,争取利用各类新型技术与材料来不断提高故障处理效果。
参考文献:
[1]程珊.基于遗传算法的桥式起重机故障诊断研究[J].煤矿机械,2012,02:242-244.
[2]刘玉福.电动桥式起重机的故障诊断与排除[J].煤矿机械,2011,11:252-254.
篇7
[关键词]市政旧桥、荷载试验、理论计算、承载能力评估。
[Abstract] This article mainly to the municipal road bridge static load experiment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results, to evaluate carrying capacity. This paper with the examples of an engineering instance plane model, space model is established to calculate respectively, analysis on the test section deflection and strain values in theory, combined with the experimental data obtained to evaluate the bridge bearing capacity.
[Keywords] Municipal road bridge ,Load experiment ,The theoretical calculation ,Carrying capacity evaluation
中图分类号:U441+.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第一部分前言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发展,城市桥梁和高架道路桥日益增多,由于桥梁破损等造成的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威胁。为了桥梁能够安全正常运营,需要对桥梁进行荷载试验,对桥梁实际承载力进行评估,为桥梁现阶段安全营运提供技术依据和保障。本文结合沈阳市一座旧桥检测工程实例为案例,依据相应试验所得结果结合该桥理论计算结果,对该桥承载能力进行评价。
待检旧桥概况:新华立交桥,建于1997年,上部结构为8x16米+17.5米+3x15.5米+17.5米+8x16米=337.5米30#钢筋混凝土现浇单箱单室连续梁,箱顶宽9.0米,箱底宽4.0米,悬臂板长度2.5米。桥面设计为两机动车道,双向行驶。下部采用现浇30#钢筋混凝土独柱Y型墩,基础采用桩径1.5米挖孔桩。荷载为汽―20,验算荷载为挂―100级。
第二部分静载荷载试验
1.1测试截面
根据桥梁结构的对称性及设计方案的特殊性,选择如下断面作为试验测试断面,并采用桥梁结构分析专用程序MIDAS进行静、动力分析。测试截面布置如图2-1所示。
图 1-1测试截面布置示意图
1.2测点布置
在主桥的梁底分别布置应变测点、挠度测点及动挠度测点。主桥应变测点20个,挠度测点分别布置18个。具体布置位置详见传感器、百分表平面布置图(1-2)。
图1-2主桥传感器、百分表平面布置图
1.3试验布置
根据《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办法(试行)》的规定,一般采用基本荷载,静力试验荷载的效率系数η取值范围为1.05≥η≥0.8。
式中:Sstat――试验荷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位或力的计算值;
S―――设计标准活载作用下,检测部位变位或力的计算值;
δ―――设计取用的动力系数
为了保证试验的有效性,根据各测试截面的内力与挠度影响线,按最不利位置加载,在保证各测试截面试验荷载效率系数η至少达到0.80以上的条件下,经过计算确定,主桥静载试验需用300kN加载车2辆;需用350kN加载车2辆。试验前对每辆车严格过磅,记录下各辆车的实际总重、轴重。
图1-3加载汽车车型示意图
表1-1加载车轴重表
1.4试验工况和加载方法
(1)试验工况
根据桥梁在实际受力时,各部位的最不利情况,主桥分十个工况对桥梁进行荷载试验,具体荷载及工况如表1-2;试验的荷载效率(对称加载的加载效率)如表1-3:
表1-2主桥加载工况表
表1-3静载试验效率系数(对称加载的加载效率)(弯矩单位:kN・m)
主桥加载工况1、2:对1支点(2#)最大负弯矩工况,0-1跨中(1#)最大正弯矩工况(二级加载),具体荷载布置位置如图1-4所示。
图1-4 工况1、2试验荷载布置图
主桥加载工况3、4:对2支点(3#)最大负弯矩工况,2-3跨中(4#)最大正弯矩工况(二级加载),具体荷载布置位置如图1-5所示。
图1-5 工况3、4 试验荷载布置图
主桥加载工况5:0-1跨中单车静载工况,具体荷载布置位置如图1-6所示。
图1-6 工况5试验荷载布置图
主桥加载工况6:2-3跨中单车静载工况,具体荷载布置位置如图1-7所示。
图1-7 工况6试验荷载布置图
(2)试验过程
① 准备工作
Ⅰ、试验前对试验桥进行查看,并根据计算分析及现场实际情况选取试验断面,清理桥面,标记加载位置及测点布设位置;
Ⅱ、试验前,按照试验方案租用试验车辆并量取试验车辆原始数据,试验车装载过磅,记录车辆轴重及总重;
Ⅲ、对试验孔按试验方案中应变和挠度测点布置方式进行放样,在梁底安装应变传感器,同时布设挠度百分表;
Ⅳ、安装测试仪器及传感器连接导线,调试仪器,检查各传感器及百分表工作情况,确保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Ⅴ、进行预加载,进一步检查传感器、百分表读数、反应是否正常灵敏,一切没有问题后,封闭交通,按试验方案工况位置进行试验。
② 荷载试验
Ⅰ、对每一工况的每一次加载,试验车辆就位后,关闭发动机并持续5分钟以上,待数据完全稳定后进行记录,卸载10分钟以上再进行重复加载,以便使结构弹性变形得以恢复,减小结构塑性残余变形;
Ⅱ、各工况按方案确定的荷载等级加载;
Ⅲ、严格按设计的加载程序进行加载,荷载的大小、截面内力的大小应由小到大逐渐增大,并随时做好停止加载和卸载的准备。
1.5静力荷载试验成果
① 挠度分析
试验荷载作用下主桥各工况挠度理论值和实测值的比较见表1-4在表中:
横向影响系数=挠度测量值/挠度测量平均值,反映荷载的横向分布情况;
实测挠跨比=挠度测量值/试验跨的跨径,反映结构的刚度情况;
校正系数=挠度测量值/挠度计算值,反映结构的刚度情况;
相对残余变形(%)=|残余挠度/实测挠度X100%|,它反映了结构在荷载卸除以后的变形回复情况和弹性工作性能;
挠度变化率=|第一次加载挠度-第二次加载挠度|X2/(第一次加载挠度+第二次加载挠度)X100%,它反映结构两次加载的重复性。
表1-4主桥荷载作用下挠度对比(单位:mm)
由表1-4中可知,主桥的挠度校正系数在0.88-1.17之间,大部分工况的挠度校正系数大于1,已经不满足《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上的要求,说明该桥的纵向刚度和原设计相比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实测跨中挠度横向增大系数最大为1.25,说明主桥的横向联系及刚度和原设计相比已经发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实测的挠跨比均小于1/600,满足《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上的要求;相对残余变形最大为12.29%,均没有超过规范规定得20%,满足《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上的要求;挠度变化率最大为12.3%,说明结构有较好的变形重复性;以上各指标说明主桥的弹性工作性能、变形回复性及变形的重复性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但主桥的纵向刚度以及横向刚度均和原设计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改变(变小)。
② 应变分析
试验荷载作用下主桥各工况应变理论值和实测值的比较见表1-5,在表中:
校正系数=应变测量值/应变计算值,反映结构的强度情况;
相对残余变形(%)=|残余应变/实测应变X100%|,它反映了结构在荷载卸除以后的应变回复情况和弹性工作性能;
应变变化率=|第一次加载应变-第二次加载应变|X2/(第一次加载应变+第二次加载应变)X100%,它反映结构两次加载的重复性。
试验荷载作用下各工况应变值见表1-5(“/”所示为奇异值);
表1-5主桥荷载作用下跨中应变对比(×106)
/―表示由于跨中裂缝分布比较密集,应变传感器骑在裂缝上或在两条裂缝之间,因为裂缝处位置已经产生应力重分布,局部的受力状态发生变化,所以裂缝附近位置的应变实测值以对结果的分析已经失去原有意义。
*―表示实测值偏小,对结构的回复性和重复性评价已失去原有的意义。
-―表示实测数据存在问题,对结构的回复性评价已失去原有的意义。
由表1-4中可知,应变校正系数在0.58-1.42之间,大部分校正系数工况均小于1,满足《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上的要求,有个别工况校正系数大于1;相对残余应变最大为14.29%,均没有超过规范规定得20%,满足《公路旧桥承载能力鉴定方法》上的要求;应变变化率最大为7.72%,说明结构有很好的变形重复性;以上各指标说明主桥的整体强度、弹性工作性能、变形回复性及变形的重复性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从应变的分布情况可以看出荷载的横向分配与原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别。
1.6荷载试验结果评定
(1)挠度测试结果表明:在各工况荷载的作用下,主桥各试验跨的纵向抗弯刚度不满足设计要求,横向的抗扭刚度偏弱,应限制重载车的行驶并进行加固维修处理。
(2)应变测试结果表明:在各工况荷载的作用下,主桥各试验跨的整体强度基本满足设计要求,但是横向的荷载分配与原设计存在一定的差别,应限制重载车的行驶并进行加固维修处理。
(3)在各工况荷载的作用下,各试验跨梁体的原有裂缝未发现扩展,卸载后裂缝深度基本可以还原,说明梁体基本处于弹性工作状态。
第三部分结束语
本文主要对市政道路的旧桥进行荷载试验(包含试验静载及动载试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比较,对旧桥承载能力进行评估。文中以一个工程实例为案例,建立平面模型进行计算,分析得出在试验所在截面处理论挠度值及应变值,结合试验所得数据,对该桥承载能力进行评估,并为日后旧桥加固维护提供理论依据。
参考文献
1、谌润水、胡钊芳 《公路桥梁荷载试验》;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3、《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4、《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04);
5、《公路桥梁承载能力检测评定规程》(JTG/J21-2011);
篇8
一、起重机主梁下挠行修复方法的选用
目前,修复桥式起重机主梁下挠,国内外通常采用火焰矫正法进行修复。日本和苏联都采用火焰矫正法。我国另有预应力筋张拉法和用预应力张拉器修复主梁下挠的方法。
根据该吊车使用情况和预检情况,主梁下挠主要在跨中偏滑线的一边,即在电炉上方的位置上,主梁下挠为局部严重下挠。用预应力张拉法和用预应力张拉器是在起重机主梁下端安装预应力张拉系统,通过预应力筋或张拉器产生均匀同步张拉力恢复主梁的上拱。此法解决避部下挠较为困难,仍然要结合火焰矫正法使用。据此情况,我们选用火焰矫正法进行修复。为了对修复对主梁进行加固,增加强度和刚度,提高其承载能力,在火焰矫正修复主梁下挠后,再在主梁下盖板下面焊两根槽钢和附加钢板。
二、修前准备工作
1、火焰矫正后主梁加固方法的选用
目前,国内外桥式起重机主梁下挠火焰矫正后的加固形式基本上有六种形式。苏联采用在主梁下盖板下面焊一块附加钢板,用断续焊缝从跨中向两端焊。这种加固形式惯性矩增加不太,材料消耗多。我国目前主要采用以下三种加固形式。采用这几种加固形式,经估算使断面惯性矩增加45-60%,而增加重量不到10%,它能够增加动力刚性,改善内力分布,工艺性也较好。图1c的形式主要用在两腹板波浪度严重超差时,所以选用b的形式。
2、设计预制加固槽钢如附图所示。图号为:Q4―8941。
3、由于炼钢生产和周围环境的原因,决定将吊车卸下,放在地面用钢锭模支起一定高度并基本调平进行修理。这样,在修理中安全方便。节省了加固用夹具和搭脚手架的费用,提高了工效,缩短了修理周期。
三、桥架修复程序
1、依据《电动桥门式起重机的修理及修理工艺》第二章中的一、二节所述进行测量与修理。
大梁上拱度(下挠)的测量采用拉钢丝法进行。钢丝直径d=0.5mm,重量q=0.O0153k9/m,重锤重量Q=15k9,测量支点高度H=110mm,两支点间距离为l6m,每隔一米为一测点,将各测点钢丝自重产生的下挠值进行计算,并测量计算各点上拱(下挠)值。
2、绘制上拱(下挠)曲线如图2所示:
3、修前测量值和火焰矫正加热区的布置。
(1)传动梁测量一L拱值和火焰矫正加热区的布置。见图3
(2)导电梁测量上拱值和加热区的布置。图4
6、火焰矫正后的主梁加固将预制好的加固槽钢固定并紧贴在两主梁下翼缘板上,先点焊位,然后用100/200x6间断焊缝,由两名焊工同时在一根主梁下面对两根槽钢对称地施焊,并要求从跨中开始向两端焊成。
7、加固后主梁上拱测量值
四、运转试验
按试车规则逐项进行无负荷、静负荷、动负荷试车。静负荷试车起吊l2100kg,十分钟后测量下挠值为9mm,连续起吊测量三次,其值未变,符合桥式起重机主梁下挠度不应超过跨度的1/700技术要求,即9mm
五、结论
篇9
关键词:斜拉桥;索塔锚固区;桥梁施工
中图分类号:U4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2)23-0095-03
1 工程概况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为三塔双索面结合梁斜拉桥,主桥桥跨布置为(90+160+616+616+160+90)m。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总体立面布置见图1。该桥4号墩桥塔为三塔斜拉桥的中塔,采用“花瓶形”混凝土结构,承台以上塔高209m。中塔柱+126.274m标高处开始至上塔柱顶,布置有斜拉索锚固区预应力(采用3566束φ32mm精轧螺纹粗钢筋),成环向布置。
图1 武汉二七长江大桥主桥总体立面布置
2 索塔锚固区施工工艺
在总结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施工经验的同时,结合该桥上塔柱锚固区的结构特点,该桥索导管与预应力筋提前固定于劲性骨架后一起吊装,吊装后对索导管进行精确定位施工。本文主要介绍索导管定位、环向预应力施工技术。
3 索导管定位施工技术
3.1 索导管粗定位
索导管定位即在骨架安装前,已在预拼场将索导管安装在劲性骨架上,索导管定位架、定位架横梁等已预先焊接在劲性骨架上,利用塔吊将劲性骨架整体吊装就位。
具体技术步骤包括:
索导管定位构件准备:在索导管定位时,需测量出索导管中轴线上(截面圆心)的坐标。圆套管标志件可标示出索导管截面圆心。
索导管粗定位于劲性骨架:索导管在劲性骨架安装前,已于预拼场地安置在劲性骨架上,索导管定位架、定位架横梁等已预先焊接在劲性骨架上,劲性骨架安装时整体吊装就位。
在劲性骨架上放样索导管定位特征点及建立测量平台:在劲性骨架安装调整工作完成后,由岸上控制点测量出索导管两侧、上下定位架的标高,根据实测定位架标高,计算出索导管中轴线通过该标高处的纵横向坐标值。据此在定位架上测放出索导管定位点和该点与索导管中轴线的偏移值。以便于索导管定位调节螺栓、定位架横梁、索导管出塔点限位挡块等装置的焊接安装。在劲性骨架上建立测量平台,在保证安全、稳固的前提下,应满足观测顺桥向两侧索导管及索导管上下端视线通视、可视(全站仪高度角的限制)的要求。测量平台至少建立两个,顺桥向两侧各一个。劲性骨架上建立测量平台如图2所示。
索导管粗定位:定位调节装置焊接完成后,根据定位点和其偏移值调节索导管位置,将索导管调节就位完成粗定位。索导管粗定位如图3所示。
图2 劲性骨架上建立
测量平台 图3 索导管粗定位
3.2 索导管精定位
索导管精定位的关键技术是采用圆套管标志件标出锚垫板(管顶)中心和管口中心(不要求精确在索导管中轴线出塔点截面处),也就是索导管中轴线上(截面圆心)的坐标。由测量平台上的全站仪直接测量其圆心坐标。根据实测标高计算与之对应的纵横坐标X、Y和其与实测偏差值,对索导管位置进行调整。
具体技术步骤包括:
索导管与劲性骨架一同安装完毕后,在测量平台上安置仪器,相互后视定向。测量并调整索导管管尖标高、测量并调整索导管出塔点处的管面与模板面(即砼面)平齐。索导管底口定位如图4所示:
图4 定位索导管底口 图5 定位索导管顶口
采用圆套管标志件标出锚垫板(管顶)中心和管口中心(不要求精确在索导管中轴线出塔点截面处)。由测量平台上的全站仪直接测量其圆心坐标。根据实测标高计算与之对应的纵横坐标X、Y和其与实测坐标X、Y的偏差值。并根据计算值对索导管位置进行调整。索导管顶口定位如图5所示。
索导管精确定位工作完成后,需由岸上控制点对索导管的位置进行直接测量,以进行必要的检查复核。
4 环向预应力施工技术
斜拉索锚固区预应力采用3566束φ32mm精轧螺纹粗钢筋,成环向布置,竖向间距由底部间隔1.0m一道加密至顶部0.2m一道。
具体施工技术:
预应力管道采用1.5mm厚度、内径为φ50mm的高频焊管。在劲性骨架安装前,在预拼场将塔身单独的环向预应力、高频焊管及其定位筋安置在劲性骨架上,劲性骨架安装时整体吊装就位。预应力管道采用钢筋支撑定位,定位钢筋按照1米间距布置。预应力粗钢筋在船上穿入高频焊管中,并将固定端锚垫板与高频焊管焊接以防止漏浆。
上塔柱劲性骨架共分11节,各节段在地面平台上加工,各索导管初步定位后,临时固定,各鞍板与定位架横杆及导管之间亦临时点焊,在较高支点导管底部焊接阻挡角钢,直接抄垫挂靠在横杆上以防滑落,待定位架安装就位且各索导管精确定位后,再焊接牢固,以防砼浇注时导管上浮。
预应力筋施工注意事项:
锚固区预应力筋与劲性附加支架斜杆不能避开时,可将部分斜杆切除,待导管精确定位并焊接牢固后,应把切除的斜杆补上。环向预应力筋在劲性骨架地面安装如图6所示:
图6 环向预应力筋在劲性骨架地面安装图
5 结语
索塔锚固区是斜拉桥的关键部位,受力十分复杂。通过对斜拉桥索塔锚固区索导管定位、环向预应力筋施工工艺的改进,为二七长江大桥高效、快速地完成上塔柱施工奠定了基础,为此类项目施工提供行之有效地施工方法和经验。
参考文献
[1] 胡汉舟.武汉天兴洲公铁两用长江大桥斜拉桥技术总结[M].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9.
[2] 涂潜.武汉军山长江公路大桥索导管施工技术[J].中国港湾建设,2003,(1):36-38.
[3] 钱敬.大型斜拉桥高塔柱索导管精密定位测量方法研究[J].湖南交通科技,2001,(4):42-44.
篇10
关键词:张继;《枫桥夜泊》;文本解析;朗读教学
《枫桥夜泊》这首诗的作者是张继(约715年―约779年),字懿孙,一说南阳(今属河南)人;一说襄州(今湖北襄阳)人。天宝十二年(753年)中进士,曾与刘长卿同为御史,担任过检校祠部员外郎和盐铁判官等职。他一生创作了不少旅游题咏诗。他的诗多用白描手法描写自然风景和反映民生疾苦。流传下来的也只有四十余首。著有《张祠部诗集》。
诗题“枫桥夜泊”。枫桥:在江苏省苏州市阊门外以西十里的地方;泊:停船的意思。诗题的意思是:在枫桥夜晚停船。写的是夜晚在枫桥停船靠岸时的所见所想。第一句“月落乌啼霜满天”。乌啼:乌鸦叫;满:布满。这句诗的意思是:月亮落下去了,乌鸦在啼叫,寒冷的霜布满了天空。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江边的枫树;渔火:渔船上的灯火。对愁:陪伴着忧愁;眠:睡觉。这句诗的意思是:江岸边的枫树和渔船上的灯火,陪伴着我这个忧愁的过客寂寞地睡着。以上两句,诗人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入寂静的环境中,月亮西沉,寒鸦哀叫,夜空布满了寒霜。这是一个多么寒冷、寂静、凄凉的深秋之夜啊!那无语的江枫、昏暗的渔火,都令诗人愁上心头,辗转难眠。一个“愁”字,反映出客居船上诗人的忧愁心境。第三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姑苏:苏州市的旧称;寒山寺:在苏州市枫桥镇;寺:寺院,也叫庙,是僧人居住的地方。相传曾有一位会做诗、名叫寒山的和尚住在这座庙里,因而得名。这句诗的意思是:苏州市城外有一座“寒山寺”。第四句“夜半钟声到客船”。夜半:就是半夜的倒装用法;钟声:是指寒山寺里敲钟的声音;到:传到;客船:指诗人居住的船。这两句诗语言朴实易懂,但其含义是余味无穷的。这也正体现了诗人“事理双切”“不雕而自饰”的艺术风格。
《枫桥夜泊》这首诗把形象、色彩、音响交织在一起,所写景物的远近、位置、层次都调配得十分和谐巧妙。诗人通过“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夜半钟声”这些词语,把夜泊枫桥所看到、听到的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令人称绝。四句诗绘声绘色,情景交融,描绘了苏州城外古迹“寒山寺”的夜景,抒发了旅途中孤寂忧愁的情怀。这首诗不愧为千古传诵的名篇,也因为张继的这首诗,“寒山寺”才成了驰名中外的名胜古迹。
关于诗的朗读。(注:单斜线“/”表示轻微的停顿,双斜线“//”表示一般的停顿,“///”表示停顿时间长些;着重号“.”表示逻辑重音)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诗题中的“夜”字后停顿的时间要略长些。“夜”字要读重音,因为诗中带有愁思,所以朗读时可读得低沉一些。读第一句时,在“落”“啼”“霜”三个字后都要有一个停顿,尤其是“啼”字读时要拖长一些,这三个字都要读重音。第二句在“枫”“火”“愁”三个字后要有一个略带停顿的拖长音,这三个字也都要读重音。“对愁眠”三个字读时既要顿挫又要低沉一些,以体现诗人忧愁的情感。第三句的重音应放在“寺”上。“城外”后停顿略长些,它是“寺”所处的方位。第四句要在“钟声”之后有一个较长的停顿,“钟”字要读重音,让人感到好像在倾听那从寒山寺里传来的阵阵钟声,而句尾的“客船”应读成下降调,这样才有利于学生深刻体会该诗的多重意蕴和独特意境。
基金项目:本文为广东省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建设项目“汉语言文学专业主干课程教学团队”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作者简介:陈红旗(1974-),男,吉林双辽人,嘉应学院文学院教授、文学博士、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中国文学与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