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孟浩然范文
时间:2023-04-11 07:02: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秋孟浩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昨日还是晴空万里烈日炎炎,今日已是秋风送爽。昨日的我还在品尝雪糕,今日的我早已换上了夹克。大雁南飞,秋天归来。
我发现了爬山虎。它不像玫瑰一样高贵,也不像一样美丽,它只是一棵爬山虎。它沿着墙壁攀登,不知经过了多少春、夏、秋、冬,风风雨雨,可它仍然坚强地生长。春天,它换了一身绿色的衣服,春风吹在它又细又长的茎上,显得生机勃勃,非常有活力。夏天,它和兄弟姐妹牵起了手,长得葱葱茏茏。墙上、树干上布满了深绿色,把它们打扮上了美丽的颜色。秋天,它的叶子变成了紫红色,上面的叶茎显得很明显。到了深秋,叶子变成了深红色,冬天,虽然它的叶子掉光了,可是它还有生命,它正在暗暗的使劲,为明年春天的生长做着准备。
秋天就像一位美丽的小姑娘在大地洒下秋天的诗句,这使我想起了孟浩然的诗初秋。
《初秋》【唐】孟浩然
不觉初秋夜渐长,清风习习重凄凉。
篇2
而又因为其情景交融,故不仅可以使人见景,又可使人通情,可谓是世上最划算的旅行了。
在这里有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恋恋念情;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风光;有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疾济喜情;有青莲《论诗》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情雅韵;有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依依离情;有李商隐《晚情》中“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的珍老惜时;有张继《风桥夜泊》中“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绵绵旅情;有俞文豹《清夜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天然哲思;有柳宗元《渔翁》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乡村剪影;还有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中“白鸟飘飘,绿水滔滔”的冶情佳境……
面对这些美妙的诗句,我们似乎可以研究一下古诗词中“情,思,景”的关系。明代的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曾说:“情随境变,字逐情生。”同时代的学者袁枚也说:“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那么,在对古代诗词的管中窥豹中,似乎可以得到一个关于“情,思,景”的这样的结论:以情观景或因景生情,然后又由景而思。这或许是大多数作品的写作模式,我们把这种写作模式叫做“即兴写作”。那么,在“即兴写作”中应偏情呢,还是偏景呢?
清代的吴乔这样说:“古诗多言情,后世之诗多言景。如《十九首》之中:‘孟冬寒气至’,建安中之子建《赠丁仪》:‘初秋凉气发’者无几;日盛一日,梁陈大盛,至唐末而有清空如话之说,绝无关于性情,画也非诗也。夫诗以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情哀则景哀,情乐则景乐。唐诗能融景入情,寄情于景,如子美之:‘近泪无乾土,低空有断云’;沈下贤之:‘梨花寒食夜,深闭翠微宫’;严维之:‘柳塘春水漫,花坞夕阳迟’;祖咏之:‘迟日园林好,清明烟火新’;景中哀乐之情宛然,唐人胜场也。宏嘉人依盛唐皮毛以造句者,本自无意,不能融景,况其叙景惟欲阔大高远,于情全不相关,如寒夜以板为被,赤身而挂铁甲。”
这其中便揭示了诗的创作原则:“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融景入情,寄情于景”。至于孰轻孰重,不言而明。
篇3
学生在小学和初中曾分别学过《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和《使至塞上》,对王维及其作品有初步了解。经过高中一年半的学习,已经积累了更多诗歌欣赏的方法,并有了初步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目标】
1. 通过揣摩语言,领会诗歌意境,体悟作者情感。
2. 列举相关作品,尝试架构主题分析,体味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3. 从“声律风骨兼备”的角度观照,学会拓展延伸到其他作家作品分析。
【教学流程】
学习活动一:初感
齐读,评价。推选一名学生读,评价指导。再读。
学习活动二:共鸣
学习小组分别讨论交流,从小组各成员的阅读“初感”中选择确定一个关键词,整理完善在“共鸣”一栏中。小组派代表板书关键词,并向大家具体说明选择的原因。
过程中注意根据学生的陈述相机而动,长善救失。
学习活动三:精读
思考问题:
1. 诗歌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如何理解“空山”之“空”?
2. 尾联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它与前三联的内容是如何联系的?
自由讨论,分别回答,启发学生互相补充纠正。
(补充背景:王维,字摩诘。经科举,一生为官,但仕途坎坷。后无意仕进,礼佛参禅,先后在终南山和蓝田辋川别墅过着亦官亦隐的悠游生活,“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通过进一步诵读,明确诗歌写出了初秋雨后、山间夜色中的安宁静美,在空明澄澈的自然图景中,点染出了与之协调的人物形象。“空山”的“空”字,不是指空寂荒凉,而是表现雨后秋山有如世外桃源一般的深幽静谧。这与王维喜爱自然幽静宁谧的审美观有关,也与他礼佛参禅、追求山林隐居有关。
尾联直接表达了诗作的主旨。“王孙自可留”,意思是自己大可以待在山中,赏心娱目悠闲岁月了。这里王维化用典故,取其反意,进一步表明了诗人对秋天山野的深厚感情,从而表示了归隐的决心。前三联写景状物,描绘了山水之美和其中生命状态的自在。风景就是心事(一切景语皆情语)。这一联是心中情自然生发,由衷赞叹,并借诗言志,表达内心的志愿。
学习活动四:体悟
1.诗中景情
指导诵读,读出其中情味。
(补充叶嘉莹语:我国古代诗歌中有一种兴发感动的生命,这生命是生生不已的,像长江、黄河一样不停息地传下来,一直感动我们千百年以后的人……学习古典诗词,不仅是要学习一种学问,重要的是要使青年人的心灵复活起恚让他们以生动活泼的心灵,来欣赏、体会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些伟大、美好的意义。)
2. 其诗风骨
共同回忆《鹿柴》,介绍《鸟鸣涧》,体味王维山水诗的艺术特色。
(补充评论:摩诘以淳古澹泊之音,写山林闲适之趣,真一片水墨不着色画。――《震泽长语》
摩诘五言,意趣幽玄,妙在文字之外。摩诘胸中滓秽净尽,而境与趣合,故其诗妙至此耳。 ――《诗源辩体》
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苏轼
太白五言绝句,自是天仙口语,右丞却入禅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不谓声律之中,有此妙诠。 ――胡应麟)
3. 初试声律
对应诗句诵读,体会诗歌的句式、用韵、对仗、平仄……
(补充平仄基本式:平起仄收式、平起平收式、仄起仄收式、仄起平收式)
学习活动五:延展
盛唐诗坛,呼喊“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放俊逸”的李白,唯愿“致君尧舜上,但使风俗淳”的“沉郁顿挫”的杜甫……
学习活动六:作业
课外阅读,整理评价王维及其山水诗。
参考书目:①《王维年谱》,张清华?学林出版社。②《叶嘉莹说初盛唐诗》,叶嘉莹?中华书局。
【课堂聚焦】
(聚焦一)
(第二组交流,共八组)
生:我们组选择赏析的是第二联“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在《记承天寺夜游》里也有写到,“积水空明”,是一种澄澈的意境,“清泉石上流”则是说泉水是灵动的,充满活力。
师:你同样用了第一组的词“灵动”,但是说法有不同,第二联并不都是静景,后半句是动态的。
生:是的,所以是灵动而澄澈。
师:好的,其他组有补充吗?
(聚焦二)
师:大家读出来的词,“空灵”出现了两次,另外还有六个词,这总共七个词有同学已经在书上记录好了。刚才大家在读诗的时候,注意抓住了其中的意象,我们再一起尝试复述一下。
生:空山、新雨、明月、松、清泉、石、竹、浣女、莲、渔舟。
师:大家看到的这些意象,既有自然景象,也有人。而且刚才交流时各组还注意了一些手法,说得最多的是动静结合。第二联,前静后动。第三联,都是动景。有眼睛看到的,有耳朵听到的,所以除动静之外,大家还关注到了其他。
篇4
(公历8月7-8日)
凉风至 白露生 寒蝉鸣
[宜]祛湿养脾胃、食补
[忌]阴暑、秋老虎
立秋又称交秋,意思是暑去凉来,秋天开始。预示着炎热的夏天即将过去,秋天即将来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七月节,立字解见春(立春)。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
古代将立秋分为三候:“一候凉风至;二候白露生;三候寒蝉鸣。”是说立秋过后,刮风时人们会感觉到凉爽,此时的风已不同于暑天中的热风;接着,大地上早晨会有雾气产生;并且秋天感阴而鸣的寒蝉也开始鸣叫。
古代立秋之日,皇帝会率领文武百官到西郊祭祀迎秋,并操练士兵,以保家卫国。此时,不论朝廷还是民间,都会在立秋收成之后,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上苍与祖先,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五谷丰收。
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在养生上,立秋作为秋天的开端,此时自然界的阳气变化也从“长”的状态转向“收”的状态。立秋饮食调养宜补养脾胃,这样做既是对夏季损耗的弥补,也是为冬季贮存体能、积蓄能量的需要。
秋来“伏”不去,祛湿养脾胃
―般说来农历七月初就立秋了,立秋之后便属秋季。但七月的天地变化有其独特性,继大暑之后,虽然立秋而暑气余威仍烈。正如杜甫《新秋》诗云:“火云犹未教奇峰。”农谚说,立秋后还有二十四个秋老虎,说明农历七月的天气仍热。而且这段时间雨水特多,常常暴雨成灾,甚至在八月上旬还有洪水为患,唐代李商隐就有“巴山夜语涨秋池”的诗句。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也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其洪水之势可想而知。杜甫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二重茅,……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苏轼也说:“霜风来时,雨如泻。”这段时间天上有烈日,地上多水湿,湿热交蒸,合而为湿热邪气,而从中医学角度来讲,湿和热都是导致人体发病的六邪之一,《黄帝内经》言“湿气通于脾”,湿热之气进入人体最易出现脾气被困的病症。
首先,脾喜燥恶湿,湿邪留滞,最易困脾。湿为阴邪,易阻遏气机,损伤阳气,致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发为水肿或腹泻,正如《素问・天元纪大论》所说:“湿胜则漏泄,甚则水闭肪肿。”《素问・至真要大论》也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何况长夏七月,天气尚热,人们喜食生冷瓜果、冰冻饮料,更助湿邪,损伤脾阳。所以秋七月易见腹满腹泻之类的疾病。
其次,由于脾阳不振,不能运化水湿,水湿停聚而生痰,所以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早秋脾伤于湿,且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复发种下病根,所以《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秋伤于湿,冬生咳嗽。”
另外,由于外湿之邪容易侵犯经络筋骨,使经筋阻痹,可出现“湿痹”、“着痹”。尤其在江南和四川盆地等地方,每逢夏秋之交的雨季,湿邪最盛,肢体关节沉重而痛之症常易发生。《素问・金医真言论》所说“秋气者病在肩背”,此秋气显然指早秋七月之湿气,加之立秋之后凉风起,湿与风合,形成风湿之邪,进犯与肺相邻的肩背经络,所以可见肩背疼痛。而其他筋骨关节痛,则因长夏之湿与早秋之风相合,引发了今称之为风湿性关节炎的一类病症。由此可见,立秋时节的脾脏保健有多重要了。
立秋时节保养脾胃,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是多吃一些祛湿热的食物或药物。祛湿的药食,最常用的莫过于香薷了。相传李时珍友人的妻子,自腰下浮肿,面目赤肿,气喘,夜不能寐,大便泄,小便短少,服了各种药物均不见效。李时珍诊脉后首先用千金神秘汤和麻黄,一服就使气喘减去了一半,再诊服浑师薷术丸,两天后,小便就大量排出,水肿消去七成,调理数日即痊愈。所以,《本草衍义补遗》在提到香薷的作用时说:“香薷有彻上彻下之功,治小甚捷,肺得之则清化而热自下。又大叶香薷治伤暑,利小便,浓煎汁成膏,以丸服之,以治水胀病效。”其实,关于香薷的作用,祖国医学论述是非常多的,如《本草经疏》讲:“香薷,辛温散通。故能解寒郁之暑气,霍乱腹痛,吐下转筋,多由暑月过食生冷,外邪与内伤相并而作,辛温通气,则能和中解表,故主之也。”而《本草纲目》则称:“世医治暑病,以香薷饮为首药。”
而在我国民间,立秋也有吃香薷汤的习俗。清朝时候,每到立秋时节,人们都要煮上一大壶香薷饮,待冷却后,家中每个人都喝上一杯,这样,就可以保证全家不受暑气困扰而产生各种疾病了。而实际上,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宋代以前,如果您仔细观察过《清明上河图》,您就会发现,其中有一些画面正是售卖冷饮的摊子。如在整幅画临近尾声的地方,在一块标示“久住王员外家”牌子的旁边,撑开着两把遮阳伞,其中一把伞沿下面挂着“香饮子”招牌。这足可见香薷饮在古代的影响力了。
香薷饮不仅是立秋的节日饮品,还是足以与湿热之气相抗衡的好汤饮。除用于治疗因为乘凉饮所引起的怕冷发热无汗及呕吐腹泻等症之外,也可作为立秋的防暑饮品加以饮用。
香薷饮由厚朴、扁豆和香薷三味药组成。厚朴有下气、燥温、消胀之功,扁豆为滋养药,常有健脾化温、清热解毒的功效。由这三味药配成香薷汤,是一张最佳的夏月卫阳要方。
香薷饮做法非常简单,去中药铺子抓上50克或25克的香薷、白扁豆和厚朴。然后香薷10克,白扁豆5克,厚朴5克放在锅里,加入大半锅水,滚开后转小火煎煮15分钟,关火,等待冷却后,调入蜂蜜即可。
如果在立秋之后,天气依然湿热的话,可为自己、家人和朋友,送一杯香薷饮,让古老的滋味化解“秋老虎”之苦。
二是多吃一些健脾和胃的食物,以促进脾胃功能恢复。这里,给大家推荐一种非常著名的健脾药食――茯苓。
说起茯苓,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北京特产茯苓饼那香甜的味道,其次还会想起茯苓酸奶、茯苓酒。茯苓既是食物,又是药物,很受国人的欢迎。《神农本草经》等就把茯苓列为上品,称其“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魏晋时期,达官贵人们就常用茯苓与白蜜同服来养生。
闻名中国宋代文坛的“三苏”之一――苏辙,据说少年多病,脾胃常常不适,中年后通过食用茯苓,让身体有了很大的改善。所以,过了立秋之后,不妨用茯苓煮粥食用,既能增加胃口,还可帮助消化。
其具体做法是,先准备白茯苓粉15克,粳米100克,味精、食盐、胡椒粉各适量。将粳米淘洗干净,加茯苓粉,放铝锅内加水适量,置火上,先用大火烧开,后移小火上,煎熬至米烂,再放入味精、食盐、胡椒粉即成。由于茯苓为利水渗湿之品,阴虚火旺、口干咽燥者和患有老年肾虚,小便过多、尿频遗尿者均不宜食用。
除了茯苓外,芡实、山药、豇豆、小米等都具有健脾益胃的功效,也可多吃。
三是忌食生冷食物。《法天生意》说“立秋后十日,瓜宜少食”,因为尽管立秋后天气尚热,但就太阳能量来说,阳气已经开始收敛,阴气已慢慢增加了,这个时候吃太多阴寒食物,容易损伤脾阳,所以应避免进食西瓜、香瓜等寒凉瓜果。
我国民间素有“啃秋”的习俗,即在立秋之日啃吃西瓜。关于这个习俗,很多人解释成西瓜可消除暑日积结的瘀气。实际上立秋之后就不应再吃西瓜等凉性瓜果了,否则将影响到我们的肠胃功能。
除了以上三点,最后也不要忘了穴位的养生作用。立秋期间按摩丰隆、足三里、脾俞等穴位,也可让脾胃变得强壮起来。为什么要选择这三个穴位呢?这是因为:丰隆穴是化湿的要穴;脾俞可以健脾和胃,让人胃口大开;而足三里能补中益气、通经活络,以上三穴各按100次,也不失为一种肠胃“避暑”的好办法。
总之,立秋到白露这段时间的养生原则,应以养护脾胃为主。无论饮食上还是在起居上,我们都要先掂量好自己的肠胃再说,以免让自己的脾胃无辜“遭罪”。
立秋胃口开,食补要讲究
经历了炎炎一夏的“煎熬”,这时人们也该“胃口大开”了,所以才有了“贴秋膘”一说。
说起贴秋膘,可说是一种古老的习俗了。从唐宋时起,便有取7-14粒小赤豆,以井水吞服的方法来“贴秋膘”,据说可以秋季防痢疾。而清朝之后,民间流行在立秋这天以悬秤称人,将体重与立夏时对比来检验肥瘦,体重减轻叫“苦夏”,则需要用“贴秋膘”的办法来弥补亏掉的体重。
关于这个风俗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其一说,魏国司马昭发兵平定蜀汉,阿斗投降,被安置在魏国都城洛阳居住。司马昭唯恐原属汉地的臣民不服,就善待阿斗,封他为安乐公。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马昭当着一群随阿斗来洛阳的蜀汉降臣之面给阿斗称了体重,夸口不会亏待阿斗,要让阿斗生活优裕,增加体重。司马昭还宣布以后每年的立夏日都要称阿斗一次,并布告其体重于天下,以供世人监督。后来此事传开,民间仿效,就形成了习俗。其二说,孟获受诸葛亮七擒七纵大恩,总想报答,诸葛亮就把后主托付给他,要他好好保护。西蜀灭亡后,刘禅被送到洛阳,孟获追到洛阳,要司马昭善待后主,并且称了后主体重,说以后每年来一次,如果后主体重减轻,他就发兵问罪。这一天正好是立夏。发展到后来,逐渐演变成立夏称一次,立秋后再称一次的传统。
而实际上,称人与贴秋膘的习俗是否与刘禅有关我们不得而知,但与老百姓的健康却是密切相关的,是老百姓关注健康的一种表现。只不过当时的人们只以胖瘦判定是否应进补,而进补的方法也不过是吃肉罢了。因此这种“贴秋膘”的方法对于现代人而言,是否科学是有待商榷的。如果不管自己的身体情况,把许多补药补品,如人参、鹿茸、鸡肉、猪肉等集中,突击食用,浪费的不仅仅是财力物力,甚至可能有损自己的身体。
中医认为,即便在古代,以肉贴膘的方式来进补也是不可取的。因为中医称夏秋交界之际为长夏,这段时间里,暑湿邪气最为严重。而脾具有喜燥恶湿的习性,长夏时节的暑湿邪气很容易令其受伤。再者,人体经过了一个炎暑夏日,湿热积存于体内,此时是脾胃最虚弱的时候。但此时如果大量进食补品,特别是过于滋补的养阴之品,会进一步加重脾胃负担,导致消化功能紊乱。加上现代人营养过剩者居多,再贴膘,就更不利于身体的健康了。
另外入秋后气候开始干燥,人们常常会出现口干、唇干、鼻干、咽干、大便干结、皮肤干燥等现象,这些中医称之为“秋燥”。此时若不加节制地吃一些热性食物,如羊肉和狗肉等,无异于火上浇油。
因此立秋之时是不宜进食羊肉和狗肉等大热食物的,而应根据中医四季五补的原则来进行滋补(春要升补、夏要清补、长夏要淡补、秋要平补、冬要温补)。由于立秋之际属于四时中的长夏,因此应以淡补为主。那么,什么是淡补呢?所谓“淡补”,主要是指补而不腻,具体而言就是适当食用一些具有健脾、清热、利湿的食物或药物。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体内的湿热之邪从小便排出,以消除夏日酷暑的“后遗症”;另一方面能调理脾胃功能,为中、晚秋乃至冬季进补奠定基础。除了鸭肉外,兔肉、甲鱼、海参等凉性食物都非常适宜在立秋之后食用,以达到滋阴养肺、润燥止干、清心安神的效果。
其实,与肉食相比,叶类、花菜和部分瓜果蔬菜的淡补功效更为突出。因此选择一些清淡食物适当多吃,远远胜过补药的作用。如茄子、鲜藕、绿豆芽、丝瓜、黄瓜、冬瓜、西瓜、苦瓜等清淡食物都具有清暑化湿的功效。在这些食物当中,莲藕可说是比较理想的一种。
相传明孝宗下江南时,因为贪吃河蟹,导致腹泻不止,接连服了几服中药,病情虽有好转,但却除不了根。几日后又见便中带血,这时湖北巡抚推荐一位民间大夫为皇帝看病。询问病情后,他叫人采来鲜藕,捣烂,与酒共热,让孝宗服用。不久,孝宗的病就痊愈了。这样一来,“新采嫩藕胜太医”的故事就在全国各地流传开来。
而实际上,藕入药治病,功效的确十分显著。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藕“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病,久服轻身耐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称颂莲藕道:“莲之于淤泥,而不为泥染;居于水中,而不为水。根、茎、花、实,凡品难同。清净济用,鲜美兼得……医家取为令食,百病可却。盖莲之味甘气温而性啬,禀清芳之气,得稼穑之味,乃脾之果也。”一代名医能将莲藕如此惟妙惟肖地大加称赞,可见莲藕的益脾健身之功定有独特之处。
那么,怎样食用莲藕呢?其实莲藕的吃法很多,且有许多讲究。
莲藕顶端一节称为荷花头,其肉质脆嫩,甜昧浓郁,最适宜鲜食。第二节则较粗壮而稍老,第三节又比第二节更老些,所以这两节是炖制“捂熟藕”的理想原料。莲藕从第四节开始的各节,因茎径逐渐细小,肉薄质老,所以只适合做菜。
当然,生吃莲藕和熟吃莲藕的功效是不一样的。生藕能清热生津止渴,对防治秋燥非常有效;而熟藕能健脾开胃益血。
关于莲藕的生吃,我在这里教大家一个秘方:先将莲藕洗刷干净,放在开水中烫几分钟后取出。然后把它切成薄片,放入果汁机中加冷开水打汁、过滤去渣。最后加上少量冰糖,或者用杏仁霜调服。这样调制出的莲藕汁,风味、口感都相当不错,还可以起到润燥的效果,对咯血、尿血等患者也能起辅助治疗作用。
莲藕凉拌的处理程序和前面也是一样的,但切片后需加白醋少许,再加姜丝、冰糖,藕粉遇醋凝聚,这样咬起来就非常清脆,味道酸中带甜,是非常好的下酒菜肴。
下面我们再来说熟食。煮熟以后的莲藕,性由凉变温,失去了消瘀清热的性能,但却变为对脾胃有益的食物,能健脾补胃、养阴润燥,有养胃滋阴、益血、止泻的功效。
最常见的家常菜类,是藕孔塞了糯米。其方法是:在藕孔中塞入糯米,煨酥后切片再佐以白糖便可食,这实是新秋的应时佳点,且还具有补心脾、治阴虚、去内热的功效。
除此之外,莲藕排骨汤老少皆宜。熟的莲藕粉还可以治疗手脚冻伤金疮和骨折。
另外需要提醒大家的是,藕可以生吃,但莲子是不能生吃的。因为莲子性涩滞,生吃可影响脾胃的正常功能。《本草纲目拾遗》说“生则胀人腹”,所以秋季是不能生吃莲子的。
除此之外,中医养生提倡立秋开始每天早晨吃粥。粥是最利于健脾的食物,可以帮助脾胃滋阴,平衡健旺的阳气。
由此可见,“贴秋膘”并不等于秋季进补,掌握了秋季饮食保健的方法,您也可以科学进补。
立秋遭遇“秋老虎”,体弱须防中“阴暑”
初秋踏来,天气虽有了凉意,但由于还有一个伏天――末伏还没有过去,所以形成了一种立秋时节独特的气候现象――白天天气炎热,而早晚两头却比较凉爽。“早晨立了秋,晚上凉嗖嗖”,“立秋一日,水冷三分”都是这种气候特征的写照。在这种忽冷忽热的时节,有一种疾病非常常见,也就是下面我们要给大家讲到的中暑。为何会出现这种中暑频发的现象呢?想要弄清楚原因,还得从中暑原理说起。
中暑在中医上也称“伤暑”,有阴、阳之分,“阳暑”是由酷热所造成。由于暑热伤人,耗气伤阴,暑又多夹湿,所以阳暑的主要症状有发烧、浑身困重、出虚汗、腹泻头昏甚至昏厥、抽搐等。大家可能还记得老舍的《骆驼祥子》吧?拉了一天车的骆驼祥子靠在路边大瓢大瓢地喝水,突然一头栽倒在地,这怎么啦?这是中暑了,而且中的是阳暑。
而“阴暑”,祖国医学是这样论述的:“静而得之”,“避暑乘凉得之”。意思就是“阴暑”是过于避热贪凉引起的。因为暑热湿盛的时候,人们的毛孔是开张的,腠理是疏松的,此时如果突然受凉,风寒湿邪等便会长驱直入,从而引发中暑症状。这种中暑的主要症状有腹痛腹泻、全身酸痛、恶心、发高烧等。通常在睡眠、午休和纳凉之时,或者是过于避热趋凉而得病,比如夜间露宿室外,或运动劳作后立即用冷水浇头冲身,或立即快速饮进大量冷开水或冰镇饮料,或睡眠时被电扇强风对吹而引发。其中,最典型的案例当数《红楼梦》中林黛玉的中暑事件了。按《红楼梦》所述,林黛玉的“中暑”不过是她到了清虚观中之后,因天气炎热,寻那阴凉所在多待了一会儿,因身子骨虚弱,便受了寒,得了病。
而立秋后阴暑频发的原因,是因为立秋之后白天气温很高,而夜间气温明显下降,昼夜温差加大,皮肤腠理开合频繁,此时如果贪图寒凉,一热一凉之间让虚邪贼风有机可乘,更加大了“伤阴暑”的可能。所以,立秋之后,同样需要预防阴暑。
那么,立秋之后该如何预防阴暑呢?
首先不要贪图寒凉。由于立秋后是一个由热到冷的交替季节,早晚温差加大,冷热交互出现,冷空气活动使得气候多变,失常。前半夜暑去爽来,很是宜人,后半夜则寒邪下注,室内暑湿上蒸。二者相交在―起,寒湿之邪便常常同时侵袭人体,对人体健康干扰甚大。因此要对付这种寒湿之邪气,特别需要注意穿衣、盖被。中国古代有些医家讲:“病在什么之间?病在一穿一脱之间。”在家里和客人聊天,客人走了,走了您要送出门外,要加件衣服,客人走的急,来不及加衣服,就这么出去了,到了门外以后,一哆嗦回来到晚上发烧了,风寒已经进来了。《三国演义》中“浑身都是胆”的常胜将军、五虎将之一的赵子龙,就是因为“解甲风”突亡的!所谓“解甲风”,顾名思义,解开盔甲中了风所致。盖被也是一样的道理。中医认为,人睡着时,腠理是打开着的,这时候风邪、寒邪非常轻易乘虚而入,侵扰身体的健康。所以睡觉时盖被也是防治阴暑的方法之一。
当然,寒凉的食物也是不能吃的。很多人为什么会中暑呢?就是晒着太阳吃海鲜、晒着太阳喝冷饮得上的。所以,饮食也是预防阴暑的重要法宝。除了少吃寒凉外,常喝稀饭、淡茶、菜汤、豆浆、果汁及多吃养阴的食物,如萝卜、茅根、荸荠、番茄等外都是预防阴暑的有效方法。
对于阴暑的治疗,首推香薷饮与藿香正气水。这两个方子均来源于《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历经1000多年的临床验证,久用不衰,堪称我国医学宝库中不可多得的千古良方。但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讲,藿香正气的用药药性偏于温热,因此仅适用于阴暑症状。如果用藿香正气来治疗“阳暑”,不啻于火上浇油。阳暑患者可选择用十滴水来进行治疗,故二者不可混为一谈。
除此之外,刮痧也是中暑的克星之一。民间的刮痧最主要就是针对“阴暑”的,小时候,我们遇到中阴暑的情况,奶奶、外婆或者母亲首先想到的是“捏痧”,即用食中两指屈曲后沾水,在人的前额印堂处,项后风池下,及颈部依次捏来,声音“叭叭”地响,然后一道道的红紫从捏处沁出,大人都说,这“痧”被捏出来了,然后躺下休息后就舒服了。其实,无论是阴暑还是阳暑,都可以通过刮痧来进行治疗。有多汗身热、心烦口渴、气粗、四肢疲乏、小便赤涩等“阳暑”症状的患者,可以在背后膀胱经以及肘窝、窝处刮痧。而有发热恶寒、腹泻腹痛、恶心呕吐、身重疼痛、神疲倦怠等症状的阴暑患者,除了在后背膀胱经刮痧外,还应按摩腹部的神阙、关元等穴位。
刮痧手法要轻,时间一般每个部位刮3-5分钟,最长不超20分钟。对于一些不出痧或出痧少的患者,不可强求出痧,以患者感到舒服为原则。
需要注意的是,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肝肾功能不全、全身浮肿者和孕妇等不能刮痧。刮痧时,空调风扇不能直接吹刮痧部位,刮痧出痧后30分钟以内忌洗凉水澡,前一次刮痧部位的痧斑未退之前,不宜在原处再次刮痧,刮痧出痧后最好饮一杯温开水。
立秋养收,以顺应天地之气
中医有句话叫“春养生、夏养长、秋养收、冬养藏”。之所以要“秋养收”,是因秋季的三个月,是万物自然成熟的季节,草木果实经过夏天的生长,到了秋天,硕果累累,长势已经到头了,平定了,该收敛了。常言道“春华秋实”,万物经过春生夏长,至秋已成实而趋于萧条了。
此时,天高气凉风急,地气清肃明朗,正所谓“秋风萧瑟天气凉,草木摇落露为霜”。秋天刮的风跟春天刮的风,哪怕同样的温度、同样速度,但给人的感觉却是不一样的。“立秋”一过,您能感觉什么?“天气以急”。什么叫急?感觉风的速度,感觉吹在脸上有点急切。“切”是什么?小刀,有刀削的感觉。秋风扫落叶,这种风对人的伤害是十分巨大的,此时应该顺应自然,把阳气收回来,不要再去逆求其了。所谓逆于秋气,则伤肺。由于肺气通于秋天之气,如果不养收,害肺病的机会就会比较大。
所以,秋天养生不能离开“收养”这一原则。
从精神上来说,要注意收敛自己的心绪,控制自己的感情,以适应秋季容平的特征。不使神志外驰,以保持肺气的平和匀整,古人常因渐渐万物萧条而多悲秋,“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忧思滚滚来。”而忧伤肺,肺气受伤,则影响阳气的蕴藏,到冬天阳气当藏而不能藏,便易发生阳虚腹泻之症。因此,秋季应豁达心志,不忧更不怒,遵循养收之道。
在起居调养上则它体现在早睡早起和秋冻两个养生方法上。
《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谓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意思就是说,秋季睡眠养生要早一点睡觉,又要早一些起床,早一点睡觉,以顺应阳气的收敛,的收藏;早―些起床,使肺气舒展,防阳气收之太过,毕竟还没到冬天呢。日常活动不可过度劳累,不可泄汗过多,以防阳气阴液的损伤。
秋虽凉还不至于寒,人们还能耐受,有意识地让机体冻一冻,进行一点防寒锻炼,一来可以逐渐增强体质,提高对寒冷的承受度,二来避免了多穿衣服产生的身热汗出,阴津伤耗,阳气外泄,违背了秋天内蓄,阳气内守的养生需要。这和儿童传统保健要“常带三分饥与寒”是一个道理。当然“秋冻”还要因人、因天气变化而异,如老人、小孩由于抵抗力弱,在进入深秋时就要注意保暖,适时添加衣服,避免秋冻惹病上身。
饮食上则主要以养肺为主。《黄帝内经》说:“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秋天肺金当令,肺金太旺则克肝木,因此秋季易耗伤津液,引发口干舌燥、咽喉疼痛、肺热咳嗽等症状。由于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味之品,而应多吃清热生津、养阴润肺的酸味食物。
另外,在上同样也要顺应这种天地之气。由于秋天具有肃杀之性,使人的冲动和亢奋也随之有所下降。对男子来说,在行之时,偶尔可能会发生过阳痿,这和节令气候的属性有一定的关系,且往往都是“继发性阳痿”。一旦出现,不必惊慌,可稍事休息,放松情绪,轻装上阵。注意若真的不能的话,就不要勉强行房,这是男性秋季调摄中的关键。
对女性来说,秋季会出现减退的现象,常表现在时出现阴道干燥的现象,这是秋季燥气当令所致。因为燥气干涩易于伤津,故有“燥胜则干”之说。秋令之际,阴道干涩不仅影响行房的情绪和欢悦,还会带来与阴道摩擦的疼痛和损伤。为能预防发生阴道干涩所造成中不愉快之情,在秋季行房前可适当延长性前嬉的时间,以充分调动激发女性的,但不能使用一些剂来强行进行。在这时男子不要埋怨妻子,女子更不可因此而消沉,否则会更进一步抑制阴道分泌腺的分泌,造成恶性循环,使欢愉的不欢而散。
总之,秋季养生当注重收敛,对不收敛的行为要采取相应的措施,以免身体受到伤害。
“早卧早起,与鸡俱兴”,科学睡眠防秋困
处暑之后,我国很多地区的气温会逐渐下降,暑气消褪意味着秋天的来临。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处暑期间,天气由热转凉,很多人都会有懒洋洋的疲劳感,也就是“秋乏”,秋乏是一种自然现象。由于处暑节气正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人的起居应相应调整,尤其是睡眠要充足,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秋乏”。
说到睡眠充足,现代人只重视量,说每天睡8个小时也罢6个小时也罢,都是在说明一个具体时间长短,认为尽管睡得晚,但是睡到足够时间就是健康的,这是典型的一厢情愿。大家都知道,播种庄稼要赶农时,误了农时,就算您足足让庄稼长够了时间,到最后也没有收成。人身是个小天地,有自己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变化规律,而这一变化规律是与天地同步的。人的新陈代谢,产生新的气血,排泄痰浊瘀血,犹如庄稼的生长,必须应时而动。
那么,在处暑之后,什么样的睡眠方式最有利于身体的健康呢?《黄帝内经》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也就是说,秋季的睡眠规律要与鸡同步。大家都知道,鸡是夜盲症,它一到天黑就奔鸡窝走了,古人称这个时候为酉时,大概是现在的17点到19点左右。所以古人认为,人在秋天的养生就要学鸡一样,在这个时候回家休息。因为此时,天地的气机开始收了,人的气机也该收了,早点休息可以多藏精。而到了19点到21点,就该上床睡觉了,最迟不超过21点。《孔雀东南飞》有这样两句诗叫:“奄奄黄昏后,寂寂人定初。”晚上19点到21点被称为黄昏,21点到23点被称为“人定”。因此,只有在21点之前睡觉才可称为早睡。
而早起是几点起呢?古人将鸡鸣作为时间标志,所以鸡叫之后起床即为早起,所谓“闻鸡起舞”,“鸡鸣入机织”等,说的就是闻鸡叫如闻闹钟响,立即翻身起床,或锻炼,或干活,毫不懈怠;鸡鸣相当于几点呢?“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立志时”五更相当于凌晨5-6点,五更鸡是指5点钟左右鸡就开始叫了,这个时候起床即为早起。
除了早睡早起,与鸡俱兴外,我国古代养生学家还认为,人的睡觉方向同样应根据季节交替而有所改变。唐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提到:“凡人卧,春夏向东,秋冬向西。”这就是考虑到“应四时所旺之气而卧”的缘故,因中医的五季与五方相应,有春东、夏南、长夏中、秋西、冬北之说,因此睡眠的方位也与当时节气相应。
尽管四季提倡的睡眠时间虽有不同,但有一个总则,晚睡不宜晚过子时,早起不宜早过寅时,也就是说夜里11点到早上5点,这6个小时是睡觉的黄金时间,尽量的要保证它。中医认为,这6个小时依次为胆肝肺(经)当时,必须在人体处于休息伏态下才能发挥各自的作用,逆之则伤身。
另外中医也讲时差,生活在北京的人按北京时间,生活在乌鲁木齐的人就不要再按北京时间来遵守了,生活在美国的朋友就更相反了。养生的根本准则是人与天的融合顺应,人会变,大自然的规律不变,人定胜天的论调是不科学的。
最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由于处暑过后夜里较凉,为了保护阳气,晚上睡觉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薄被,防止脾胃受凉。
处暑至,秋燥来,“少辛增酸”防秋燥
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什么要在秋冬养阴呢?这好比一株干渴的鲜花,春夏养阴犹如中午浇花,浇下去的水分会被蒸发掉一大半,而秋冬养阴就好比傍晚浇花,同样多的水分不但不会被蒸发,还可兼得晨露的滋养。所以秋冬养阴效果最好。而具体到处暑时节,该如何来养阴呢?
大家先来看看这个“燥”字。左边―个火,下边―个木,上边三个口。三个口像什么,像不像肺泡呢?燥,就是在一堆木柴上点火,烘烤着肺,所以,这个季节最容易损伤人的体液。在中医看来,此时一定要多吃些能滋阴润燥的食物,如银耳、藕、菠菜、鸭蛋、蜂蜜等,以防止燥邪伤害人体的阴液。
另外,秋季里有一个非常著名的养阴法则,叫“少辛增酸”。意思就是,用增酸的方式来收敛过旺的肺气,用少辛的方式来减少肺气的耗散。
“少辛增酸”的效果究竟如何?我们不妨先来看看宋刘义庆所著《世说新语・假谲》中的一个故事:
有一年夏天,曹操带兵打仗,将士们走了很长时间都没有水喝,非常口渴,可周围一点水都没有,怎么办呢?曹操心眼多,心想:这样下去可不行。于是他站在一个很高的地方对将士们大声说:“这条路我走过,前边不远的地方有一大片梅林,梅子又多又大,我们赶快去那里吃梅子吧。”其实根本没这档子事,可大家听曹操这么一说,马上都想到梅子的酸味,人人嘴里都不禁流出不少口水。一下子都不渴了,于是大家都很积极地往前走,盼望马上就能吃到梅子。大伙终于走出了这片大荒原,赶到了目的地。这就是成语“望梅止渴”的由来。
这则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呢?说明酸性食物是有非常强的滋阴效果的,通过吃酸性的食物,便能够缓解我们身体的旱情,甚至还没有吃到嘴里,润燥的效果就已经出来了。所以,处暑时节应当多吃些酸味的水果,而像西瓜这类大寒的瓜果,则要少吃和不吃了。
而少辛的原因,同样是为了减少肺气的耗散。大家都知道,吃过于辛辣的食物会导致人体发汗,这是因为味辛的东西都有发散的作用,能调动人体肺部的阳气通过汗液从体内发泄出来,随后身体便凉了,阳气发散了自然身体也就凉了。所以说,处暑之后不应该吃一些味辛的东西,比如辣椒、花椒、生姜等辛热食物,更不宜吃烧烤食物,以免加重秋燥的症状。
既然少辛增酸是秋季的一大饮食原则,那么在处暑时节,常见的酸味水果除了稍晚一些的山楂外,最常见的莫过于葡萄了。不过需要提醒的是,葡萄属寒性水果,因此一次不宜吃得太多,一般认为:成人每天以不吃超过200克为宜,而孩子一天别超过50克为好。此外,吃葡萄后不要立即喝水,否则会腹泻。因为葡萄本身有通便润肠之功效,吃完葡萄立即喝水,胃还来不及消化吸收,水就将胃酸冲淡了,葡萄与水、胃酸加速了肠道的蠕动,腹泻也就产生了。
除了直接吃葡萄外,也可将葡萄制成膏来吃,可替代那些高热量的碳酸饮料润燥止渴。
具体做法是,生葡萄2500克洗净,再用水泡一两个小时,然后晾干。再带上一次性的手套,把葡萄用手挤碎,去皮、去核,只留下葡萄汁就可以了。把葡萄汁放在锅里熬,熬到很稠的时候,倒进一个杯子里。同样,将500克蜂蜜用锅煮开,再把蜂蜜倒进杯子里,跟熬好的葡萄汁拌匀,最后放到冰箱里贮存,“葡萄膏”就制成了。用的时候,每次两勺,用水冲服就可以了。
当然,葡萄并非是人人皆宜,尤其是胃酸过多、痰热咳嗽、胸闷咳喘者,不宜多吃,不仅仅是葡萄,其他酸性太大的食物也应少吃。
除了酸味食物和水果外,处暑时节还应多吃一些时令果蔬。比如新鲜的黄瓜、西红柿、冬瓜、梨、荸荠、甘蔗、大枣、银耳、百合、蜂蜜和汤、粥等。这些都是天然的润燥食物,都具有与葡萄同样的功能,搭配食用效果更佳。
除此之外,您也可以尝试“一咸一甜”两个简单的方法。白开水在人体内容易流失,如果在水中加少量盐,少量多次饮用,就会减少水分流失。另外,蜂蜜具有润肺、养肺的作用,同样是对付秋燥的“法宝”。“朝朝盐水,晚晚蜜汤”这句话,讲的就是秋季养生之道。
口干舌燥,叩齿生津以去燥
处暑之后,尽管天气变凉爽了,但还是觉得浑身不舒坦,如口干舌燥,喝水也不感到滋润;鼻腔有股似烟一般的干涩感,一不小心还会出点血;喉咙也痒痒的,频频干咳,有时咳出少量黏液痰,但总是咳而不爽;嘴唇一碰就干裂,痛得喝水吃饭都困难。到医院查查吧,又查不出什么具体的病变来,对症用一些如润喉含片等药,也不见有什么大的效果。此外,手足心热、大便干结,成天心烦意乱,老是打不起精神来。
在中医看来,这已经与“秋燥”挂上钩了。因此要注意采取一些防治措施以对抗秋燥的侵袭,此时若能坚持吞津咽液养生法,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秋燥带来的种种不适。
三国时期有位百岁老人名叫皇甫隆,耳聪目明,体力不衰。曹操向他请教长寿之术,他说“要想寿命延,朝朝服玉泉”。唐代名医孙思邈在《养生铭》中说“晨兴漱玉津”可祛病益寿。他每天早上醒来,用舌搅出唾液,徐徐咽下,经此养身,活了100多岁。宋代文学家坡认为,唾液“功用不可量,比之服药,其效百倍”。年过八旬的乾隆皇帝,其养身法之一就是“齿常叩,津常咽”。现代人中也不乏重视唾液健身而寿长百岁者。如武当山道姑李诚玉,年时已寿高岁仍面如中年妇女,其养生之道就有“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
而道家创始人老子也认为,养生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咽津。老子认为,灵丹妙药虽好,但也不如自己的津液(唾液)有益于自身。因此,他一直主张咽津养生。他平时“叩齿鼓漱”,然后再把这些津液咽下去,每日必做,久而久之,利于健康。
李时珍也曾说过:“唾精,乃人之精气所化。”他在《本草纲目》中指出:“人若能每天不吐唾液,则精气常留,眼明耳灵。”
为什么叩齿吞津具有缓解口渴的功效呢?首先我们来看看这唾液哪来的,关于这一点,《黄帝内经》中已经说得非常明白了:“五脏化液,心为汗,肺为涕,肝为泪,脾为涎,肾为唾。”就是说,唾是肾的分泌物,而涎则是由脾分泌的。中医认为,肾主骨,而齿为骨之稍,所以叩齿是强肾之举,同时也是刺激“唾”分泌的一种有效方式。舌根处有金津、玉液两个穴位,二穴所藏的称“华池之水”,也就是肾分泌的唾,搅动舌头能刺激这两个穴位,促进唾的分泌,这个时候,我们自然也就垂“唾”三尺了。而脾经刚好从舌下经过,因此搅动舌头的同时也能刺激“涎”的分泌,这就是垂涎三尺。
我们发现,很多小男孩爱用舌头弹唾沫攻击他人,而老人告诉他们不要这样做,原来不理解为什么,现在终于明白这是在浪费我们宝贵的脾肾之液。
当然,叩齿也是有讲究的,方法不当也会对身体造成危害。叩齿吞津法,具体怎么做呢?
一是叩齿:早晨醒来后,先不说话,全身放松,闭目,然后使上下牙齿有节奏地互相叩击,铿锵有声,次数不限。刚开始锻炼时,可轻叩20次左右,随着锻炼的不断进展,可逐渐增加叩齿的次数和力度,一般以36次为佳。力度可根据牙齿的健康程度量力而行。此为完成一次叩齿。
二是吞津:就是用舌在腔内贴着上下牙床、牙面搅动,用力要柔和自然,先上后下,先内后外,搅动36次。当感觉有津液(唾液)产生时,不要咽下继续搅动,等唾液渐渐增多后,以舌抵上腭部以聚集唾液,鼓腮用唾液含漱(鼓漱)数次,最后分三次徐徐咽下(咽津)。
以上为完整一次的“叩齿吞津法”,每当做时以10次为佳,一天当中早、中、晚各叩齿10次,多做更佳。
早在四百多年前,李时珍就倡导“常含枣核令口行津液,咽之佳”的养生方法。实践证明,吃完枣后将枣核含在嘴里,有促进唾液分泌的作用。此时又到了大枣成熟的季节,所以,吃完枣肉后,别急着吐核,将枣核含在嘴里10-15分钟,用舌尖不断地翻动,待口中的津液较多时,徐徐咽下,然后再重复上述动作,注意切勿连枣核一起吞下。儿童及有吞咽功能障碍的人不宜采用此法。
如果秋气肃杀犯肺引起咳嗽,则食疗方可为您效劳。如干银耳50克,温水浸泡后洗净,熬至烂熟,调入一个鸡蛋,加糖服用,宜于干咳无痰;再如鸭梨粥,鸭梨3只水煮半小时,去渣后加入大米50克煮粥食用,有清心、降火功效,特别适合肺热咳嗽。
同时注意精神调摄,平时保持乐观情绪,常到空气新鲜的地方散步,做深呼吸,以收敛“神气”。另外,干燥的气候为一些细菌、病菌的繁殖与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尚应做好呼吸道疾患的预防工作,如少到人多的地方去凑热闹、必要时戴上口罩等。
处暑,孕育健康宝宝的有利时机
处暑节气有三候:鹰乃祭鸟,天地始肃,禾乃登。意思就是说,老鹰感觉到这个时候天地之气的肃杀,开始捕捉鸟类为食物,但是在猎杀之前会先祭祀一番,以表示对生命的尊重;天地间充满了肃杀之气,比如黄叶飘落、残荷败柳等;指这个时候各种水果蔬菜、五谷杂粮都纷纷成熟,五谷丰登。这其实对于一类人是个喜讯。哪一类人呢?就是准备孕育宝宝的夫妇们。
因为这个季节是怀孕开始的最佳季节。
从中医学角度来看:这个季节肺金主令,而金克木,对应到人体的脏腑就是说,这个时候,肺金可以制约肝气过于旺盛。提这个有什么意义?因为肝气过于旺盛是孕妇怀孕初期妊娠反应的机理所在。中医的《逐月养胎方》中说,孕妇怀孕之后,胎儿的生长发育遵循十二经的循行顺序,第一个月肝经主令,就是说孕妇怀孕的第一个月肝经比较旺盛,肝经旺盛,就会克伐脾胃,引起脾胃不适反应,比如一般人一生气就吃不进去饭,孕妇则是出现妊娠呕吐反应。这个季节,肺金主令,如果此时怀孕就会减少妊娠呕吐反应的发生,或者减轻妊娠呕吐的症状,从而减轻脾胃反应。
从自然界的现象来看:第一,这个季节各种瓜果蔬菜纷纷成熟,孕妇可以吃到很多新鲜的水果蔬菜,不仅营养丰富,而且清淡可口,妊娠反应会减轻,还可以保证胎儿和孕妇的营养供给。第二,这个季节天气不冷不热,气候宜人,风景也不错,孕妇心情自然会好很多,有利于孕妇安心养胎。第三,孕妇的胎盘在第四个月左右才能形成,而我们看到很多流产等现象多发生在前四个月。所以要想前四个月安心养胎,还要少运动。如果这个季节怀孕,第四个月正好是十一月份作用,天气寒冷,孕妇自然少运动。第四,七八月份怀孕,到了怀孕中期,正好是冬天,大自然都在收藏,所以孕妇有更多的营养物质供给婴儿,有利于婴儿的生长发育。第五,孕后期,为了保证顺产,孕妇要坚持适量的运动锻炼,这时正好是第二年的三、四、五月份,大地回春,气候转暖,正好适合孕妇进行户外运动。
当然,秋季怀孕只适合于秋分之前,秋分之后,随着天地阴气的生发,阴气上升,不适合怀孕。
另外,为了怀上一个健康的宝宝,女性朋友在怀孕之前,还应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第一步是调经。引起不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多和月经不调关系密切,因此中医上有“妇人无子,皆由经水不调”的说法。“调经重在肝肾”。无论是《黄帝内经》还是《傅青主女科》都认为肾是生殖的关键,只有肾气充盈才能“月事以时下”,才能正常地生育。中医调经的另外一个焦点集中在肝。中医认为,肝脏具有“统血,藏血,运营周身之血”的功能,月经属血,调理月经自然应该向肝下手。所以目前人们应用的大多是疏肝理气活血的法子。逍遥丸、开郁种玉汤、完带汤、止带汤等都体现了这一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