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范文
时间:2023-04-02 06:35: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奥斯维辛没有新闻,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A组甲:我们组经过讨论学习,认为两篇新闻的标题都是非常规的,都包含了特别的意义。不同点是两篇的中心思想和表达的感情不一样,《别》表达的是作者的自豪感,告诉人们要铭记历史,知耻而进,《奥》表达的是痛恨之情,引起读者的反思,表达人们对和平和自由的向往。
刺儿(喜欢挑刺的学生)甲:我想请问它们的标题是如何非常规的?都包含的特别意义是什么?
A组乙:第一个问题我来回答。作为新闻的标题,大体包涵三个方面的特征:首先必须是对新闻事实的概括,其次是新闻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最后可以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说。标题往往都文字简洁,极具个性,可以使受众通过它对新闻事实有所了解,具有新闻信息的导读作用。而这两篇新闻的标题却不完全如此,如果硬要说它有新闻标题的特征,最多只能是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说,但新闻内容却又是对事实的叙述,又与评说的内容不相符,尤其是《奥》,既然“没有什么新闻”,还成什么新闻?也就是说,两个标题的形式与我们常见的标题不一样。
刺儿甲沉默。
师:刺儿甲似乎对你们的回答不太满意呢!你们有谁要补充?
A组丙:我来吧!新闻就是对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事实”就说明新闻应该不掺杂作者的个人情感。而这两篇新闻的标题中都掺杂了作者的情感,《别》里既包含了对的喜悦之情,也包含了对历史的沉重思考;《奥》这个题目很怪,作为一个历史上二战时期的集中营,确实“没有什么新闻”,但作者还写成了新闻,这种欲擒故纵之笔很吊读者胃口,吸引人去读它,让人去了解作者那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不知乙对我的回答是否满意?
(刺儿甲与其他同学一起鼓掌。)
B组甲:我们认为这两篇新闻的相同点在于:作者都深入现场,用电影镜头的方式来叙写了新闻事实,也就是说将一个个的新闻现场展现在读者眼前,不像现在有的道听途说的假新闻;都对新闻现场进行特写,也都进行了艺术加工,比如,两篇都用到了环境描写,以衬托情感。(侧首看刺儿甲,大有“我把该说的说了,看你怎么挑”之意。)
C组甲:我就不重复说他们两组已说过的了。我们认为这两篇新闻写的都是重大历史事件,这是相同点。(接着说,不给刺儿们挑的机会)而不同点在于:《别》的导语少,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写自己的所见所感,由坏及好,预示着事态由坏及好的发展趋势;《奥》在导语里用大量笔墨把感情定调,用否定的形式和审视的眼光来写,以表现对历史的热议和反思。汇报完毕。
师:请问其他同学有补充吗?
A组乙:别慌,我更正一个问题(看着C组里的刺儿甲),不能称“都是重大历史事件”,是重大历史事件,而奥斯维辛不能称为“事件”,只有当年在集中营里发生的才是历史事件。
C组乙:补充一点,《别》主要写彭定康一个人以表对英国香港殖民统治的“日落”,表达内心的喜悦,而《奥》中则写三种人物对向往和平,以表作者的使命感,对死难者的悼念,对纳粹的愤恨,首尾呼应,使人感觉在读历史,读法西斯的残酷,读文学作品,而不是读新闻。
D组甲:内容上,两篇都是历史与现实的融合,尤其以《别》最为典型。写作技巧上,《别》用烘托的手法,以天气变化烘托人物的心情,预示事态的发展;《奥》用反衬的手法,以有着旺盛生命力的雏在怒放,从反面衬托这里曾发生过令人不堪回首的惨剧。
E组甲:我发现一个天大的秘密(停顿,环顾全班后感慨):最先说的总有说不尽的内容,而越到后边,理屈又词穷啊!(很绅士地对F组说)你们请吧!
F组甲:好在江郎才未尽!《别》的图片壮观喜庆,《奥》的图片阴森恐怖。(全班哄堂大笑,F组甲一本正经地)两种不同色彩基调的图片正是反映了作者的不同感情,《别》壮观喜庆的图片不仅表现了作者的喜悦,也预示香港明天会更好,而《奥》阴森恐怖的图片恰恰能表达作者内心对死难者的悼念和对纳粹的愤恨。结构上,《别》有结语,《奥》没结语,却用前后呼应的结构使文章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大家真诚的鼓掌)
G组甲:两篇新闻都从侧面叙写,既没正面写的盛况和喜悦,也没有写纳粹如何的残忍和内心的愤恨。不同的是《别》鲜艳明丽,暖色调,《奥》阴森恐怖,冷色调。
篇2
兴趣是学生内心的求知动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新课程背景下中学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教育心理学研究告诉我们:中学生正处于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关键时期,直观、动感的事物更能够抓住学生的情感中枢,引发学生的浓厚兴趣。为此,中学语文教师要从中学语文教学内容特点和学生的心理需要出发,顺应学生求新求变的心理特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直观生动且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情境,使语文教学素材呈现灵动的感官反射性,吸引学生以主动的心理情绪参与教学活动。在教学《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课时,针对课文内容与学生感知范围差距较大的现实,我们先给学生放播放获多项奥斯卡大奖的影片《辛德勒名单》中的片段,让学生亲眼看一看纳粹屠杀犹太人和战俘使得奥斯维辛“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恐怖情形。影片创设出的的情境让学生对奥斯维辛这个死难者生前倍受折磨的场所有了深刻的印记,注意力一下子集中起来,学习主动性油然而生,教师在此基础上展开教学,学生便会能动地在对纳粹分子滔天罪行的无比愤恨中正确解读文本,通过自己的思考,体会新闻中倾注的作者个人感情以及本篇新闻的价值所在。
2强化阅读理解,促进语感培养
阅读理解是新课程中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在中高考语文试题中,阅读理解都占有较大的篇幅。强化语文教学中的阅读理解,不仅在于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更在于培养学生的语感,奠定学生语文基础,推动学生语文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机结合和升华。中学语文教师应切实尊重学生思想活跃,内心充满求新、求异、求变意识和欲望的个性特点,强化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阅读理解,使学生明确作者的写作意图,深刻理解和感悟那些优美、富有深刻道理和内涵的语句,以便有效地积累语言,为知识迁移和语感培养做充分的准备和铺垫。例如对于《故都的秋》一课,教师就应该让学生通过阅读,重点感悟“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等语句,在自主的分析和互动的交流中体会南国之秋的“慢、润、淡”和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感受作者以“南”衬“北”,在北国之秋胜于南国的倾吐中弥散出的对故都之秋的热爱,领会作者叙述、描写、抒情、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交替运用的写作技巧。
3注重学法指导,开展合作探究
新课程改革的一个突出亮点是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把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作为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为践行新课程理念,促进教学的优化,中学语文教师应积极而能动地发挥教学问题的导向作用,努力构建一个师生共同参与的合作交流、自主探究、相互反馈的动态教学环境,以此引导学生参与小组合作讨论、操作、交流等系列探究活动,启发学生在探究、讨论和互动交流中踊跃表达自己的意见,在自主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深化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例如,在教学《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课时,我们在学生通读教材,初步掌握了知识内容要点后,引导学生就①母爱和父爱在性质上有什么根本区别?②母爱和父爱有哪些积极面和消极面?③孩子的成长过程与父母的爱之间存在着怎样的关系?④父亲母亲这两个世界带给你哪些影响,你是怎样不自觉地同时拥有这两个世界的?等问题分组进行自主合作探究,以问题作依托,学生议有纲,探有目,在互动的探究中发表自己的观点,放飞自己的想象。不仅在热烈、融洽的互动交流中高效地掌握了语文知识,而且把新课程“改变学习方式,提升学习水平”的改革理念落到了实处。
4借助网络媒体,拓展学习平台
篇3
班主任是一份责任重大的工作,来看看他的工作体会吧!
在实习期间,我担任XXX,XX两班的语文老师。作为实习老师,教学经验尚浅,我对教学工作不敢怠慢: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教法,虚心向指导老师学习。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我获取了很多宝贵的教学经验。
所谓“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老师是教者,学生是被教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
第一次以老师的身份接触教学,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学生易接受。但是,在见习期间我听了不少有经验老师的课,他们很显著的一点就是时时刻刻注意以学生为主体,不单单研究教材,还研究学生,注意学生的课堂反应,积极调动学生们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轻松地学到知识。这让我受益匪浅,也深深懂得了:真正有效的课堂应该是将新课改和考试大纲有效地结合起来,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素质,又能提高学生的应试技巧,让学生更好地应付考试。
下面,让我分别从几个方面来谈谈:
首先是备课。
在教学中,备课是十分重要的环节,既要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在正式登上讲台之前,就找了很多时间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尽量弄懂教材内容,多看参考书。
吴川一中安排我上的课是人教版高一级必修一第四单元的前三篇课文《别了,“不列颠尼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和《包身工》。在备课的过程中,我花了很多时间去熟读课文,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设计了文章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细细地把教学步骤列了出来,还把大概花的时间都基本心中有数了。板书也是我很具特色的一部分:我在《别了,不列颠尼亚》这篇课文,我采取了创新思想,用了一个金字塔和数学坐标来板书,把新闻知识点和课文内容一一列了出来,吸引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一目了然,更容易理解。
此外,我常常注意深入学生,去听课、课间和学生聊天,对他们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这样便于清楚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接受方式,更容易在上课时候的师生互动!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其次是授课。
有一句话说得好:“语文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是一样大的。”不错,语文是一门工具学科,对学生而言,既熟悉又陌生。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之下,要教好语文,就要让学生喜爱语文!否则学生对这门学科产生畏难情绪,不愿学,也无法学下去。为此,我尽量多讲一些有趣的生活故事,让他们更了解语文,激发他们学习语文的兴趣。在每一堂课,我都尽量采取精彩的导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如我上《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课文的时候,用的一些杀人事件导入,让学生提起精神,一步步地引导他们进入新课……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授课的过程中,我还注意自己的表达能力,观察学生是否能明白我的意思。每一个问题提出来,我都会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思考。提问的时候也不是单单叫成绩好的同学,有一些相对来说容易的问题,我会适当地提问后进生,让他们也起来回答,增强他们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更加有信心参与到课堂中来。此外,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摒弃了传统老师满堂灌的古板教学方式,灵活运用新课标的思想,让学生进和自主、阅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更好地掌握知识。
一堂课的效果好不好,最重要的是看老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当然,学生是主体,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
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作为实习老师,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如讲话声音不够大、粉笔字写得不够好、表达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都是我们实习老师普遍存在的问题,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第三,批改作业。
在实习期间,除了批改了一次试卷之外,我大多数都是改学生的练笔和大作文。我通过认真修改作文,我懂得了如何去发现学生作文的亮点,如何给作文打合理的分数,如何写评语……通过看学生的练笔,我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和心理发展特点,从而更全面地掌握学生的情况。
当学生快乐的时候,我和他们一起分享;当学生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我可以通过评语和他们交流,为他们分担,必要时直接找学生当面聊天、谈心,更直接地关心学生,给学生温暖。
在批改作业的过程中,我深深地认识到:作为一名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播送人文关怀!
最后,下班辅导情况。
篇4
1 读思结合,巧于无疑处质疑
“读思结合”,顾名思义,就是边读边想。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读书也如此。阅读的过程也是手、目、口、脑多感官参与的学习活动。只有将读与思紧密结合,阅读时才能不断生疑、不断思考、不断探究。学习时多问几个为什么,疑问也就有了。陶行知先生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人力胜天工,只在每事问。”可见,问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例如《宇宙的边疆》一文为科普作品,开篇却像议论文一样引用名人名言,预习时,学生大多将其忽略,等闲视之。不问为什么,就不能理解内中的意蕴,就不能体会其提纲挈领的作用。“于无疑处生疑”是学习必不可少的过程,这样才能把书学厚,才能厚积薄发。
2 比较阅读,同异辨析中质疑
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读物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为比较阅读。在语文学习中,可比较的东西很多,如不同作家的创作风格,同一个作家的不同的作品,同一体裁的不同作品等。十多年的母语学习,学生也积累了一些语文知识和阅读知识,但大多数是为了学习而学习,为了考试而学习,语文课上听到的多是应和,教师在课堂上还是唱主角。而将比较阅读引入课堂,学生就可以在比较中学会发现问题。如在学习高中第一册新闻单元时,我将报纸上登载的《易建联期待奇才征程》(严格按标题、导语、主体、结束语写作的时事新闻)与课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那一夜我们没有采访》(课外阅读)进行比较阅读,学生发现,《易》文与《奥》文、《那》文行文结构不同,作者参与程度不同;而《奥》文、《那》文在标题、作者参与程度、背景材料使用等方面有许多相同之处。在此基础上,我又让学生将读本《我也是一片树叶》这篇新闻特写改写成普通的消息。于是学生体味了新闻结构的多样性,把握了消息“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特点和部分作品纯主观性报道的特殊性。可见比较阅读可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课堂实践证明,比较阅读能够引导学生在比较中认真思考,积极参与,有助于学生把握文体特征,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使学生在阅读中得到美的享受。
3 预测阅读,优劣对比中质疑
预测就是预见和推测。预测读书就是根据已知,调动生活储备来阅读课文,推知或设想未知。从操纵过程看,主要有三个步骤:预测――阅读――印证。先根据题目、作者、背景等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展开联想和想象。思接千载,视通万里。引导学生按自己的经验构思文章,对文章的主题、内容、感情走向、结构模式、文体风格进行大胆预测。然后阅读全文,最后把阅读的结果与预测内容进行对比印证,对不同的地方仔细探究。如《一个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一文,看了标题,学生就想:课文应该按照时间顺序,写作者从童年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的过程。读了课文之后发现所写与自己所想有很大差距,作者只通过童年的两件趣事和高中时建立实验室的事例,来突出作者成长为“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学生自然就会思考这样谋篇布局的好处。在讲《动物游戏之谜》前,先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一些小动物游戏的事例,然后让学生结合幼儿游戏,思考动物游戏的意义,在阅读课文时,学生发现虽然我们与作者选取的事例不一样,但我们的假说与课文如此接近,成就感油然而生,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增强了学生参与的热情。
4 巧布破绽,查漏补缺中质疑
篇5
其具体表现为:
1.顾教材,不顾学生。
教育家叶圣陶说:“教材是教材编者根据自己对语文课程的理解,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教学提供的‘凭借’。”
据此,有些教师对教材有选择但不科学,他们仅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知识积淀来挑选课文,甚至只挑选经典性的文章,因为,这些文章好教,有东西挖,有东西讲,而不顾学生能力的培养是否全面,知识的掌握是否平衡;至于那些晦涩难懂的文章更是躲之唯恐不及。如语文版第一册鲁迅先生的《铸剑》艰涩难懂,不少教师略而不讲。
2.顾教参,不顾学生。
有的教师不去跟文本对话,没有自己的思考,教学只依照教参,至多参考网络中的教案。教学时要么自己讲,要么想方设法也要引导学生的答疑回到教参的答案上来,泯灭了学生的个性,僵化了课堂模式。
如上朱自清的《荷塘月色》,则根据众多的分析文章在景物描写上费尽笔墨,就津津乐道于它的景物描写,把情当作景的点缀。
3.顾听者,不顾学生。
公开课或有老师听课时,有的教师很讲究形式,动不动就多媒体,时不时搞些新花样,增加课堂的“亮点”,而没考虑是否是文本解读的必须。实际上他们在乎的是听课的人,是别人的评价,而没在乎学生是否接受。
《奥斯维辛没有新闻》一文,有个教师根据新闻背景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根据文本以及自己的感受,思考纪念墙上微笑的姑娘在想些什么,如果你就是她,你当时的心情会是怎样?”(文本中“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为着一个美好而隐秘的梦想而微笑”这一句。)这似乎很有开放性,活跃了学生的思维,然而本文的时代背景应当是奥斯维辛解放14年后的1958年,而这却是学生阅读新闻的“未知”点,学生除了答“恐惧”之外,确实不知答什么了。
4.顾教师自己,不顾学生。
有不少老师在教学时,在乎的是自己,是自己计划的完成,是自己方案的实现,是自己的形象,是自己的成功,是自己的精彩。在课堂上,有的教师常常做出一种极为民主的姿态,努力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可问题都来自教师,学生却没有“不同意见”也没有“自己的意见”;也有的教师则“循循善诱”,结论早在自己心中,却硬要从学生嘴中引出自己想要的结论。
上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有的教师从郭沫若、刘海粟、郁风等人的著作中引用郁达夫的生平遭际、性格气质和创作背景,来为文章做解读,得出诸如“颓废”、“感伤”、“消极”等结论,貌似丰富了教学内容,加深了阅读体会,显示了教师的精心构思和备课充分,可这些是学生能理解和需要的吗?
针对高中语文教材这种现状,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该如何坚持学生立场呢?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情境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只有在成为教学情境中的主角以后,才会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教师的价值体现在能否激动学生以探究、主动、合作的方式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做到心中有学生,备课不仅要备教材,还要备学生,要设身处地从学生立场出发去组织教学,让学生做他能做的事。
一、依托课前自学,设置问题导向
学生立场就是要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问题的生成也以学生为主。教师的作用则是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自主学习。课前做自学笔记,强调学生自主去研读文本,这是一种原生态的解读,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在解读文本过程出现的难点和盲点,从而明确教学的方向,体现了学生立场,达到了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笔者在教张承志《汉家寨》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文,写好自学笔记,通过检查了解到学生对“走近汉家寨”这一章节中自然环境的特点及作用掌握较好;而对“走进汉家寨”中“在三个方向汇指着它――三道裸山之间,是三通巨流般的黑戈壁,寸草不生,平平地铺向三个可怕的远方”、“三个方向都像可怕的暗示”这两句的“三个方向”和小女孩举动的理解分歧较大;却对“离开汉家寨”中“有一个小巧的红艳身影,是那小女孩的破红棉袄”的理解有独到的见解。无法理解的是文章所流露出的“坚守”的主题,包含作者“在美国,在日本,我总是倔强地回忆着汉家寨”这句。
为此,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本着“学生立场”,笔者力求让自己的教学时间“短”些,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不讲“走近汉家寨”这一节,略讲“离开汉家寨”这一节,在介绍完写作背景和作者的人生经历和思想之后,就让学生从“穿破红棉袄的小女孩”这一形象入手,讨论分析这一形象的意义,抓住细节,结合写作背景,让学生初步了解“坚守”这一主题,最后再联系课后“知识链接”中王安忆等作家对作者张承志的评价来加深对主题的理解及领会这一主题在现实生活中的意义。整节课,内容紧凑,目标明确,学生反映热烈,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二、抓住学生所需,调整教学设计
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忽视了“学生需要学什么”,教学设计只能是盲人摸象。把备课的基点转移到学生的“学”,这是新课程的本质性标志。从这个意义上讲,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是教学活动的起点,语文教学是一个由“已知”引向“未知”,进而解决“未知”的过程。这个过程必然伴随着学生问题的不断生成,并在问题的解决中完成对文本的解读。因此,教学应该像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那样,“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
语文版第三册小说单元,笔者把《山地回忆》和《宝黛初会》两文的教学顺序对调,学了《宝黛初会》,学生在阅读《山地回忆》时就想到了“妞儿出场”和“王熙凤的出场”有相似之处,我在学生的质疑后,顺着学生的思路设计了这样问题“妞儿和王熙凤出场一样,都是‘未见其人,先闻其声’,这一出场安排有何深意?”这个问题初看简单,体现人物的性格;细琢磨又有一定的思考度,但只要认真解读文本还是不难的。一是让学生区别“泼辣”与“率直”性格的不同,更重要的是让学生的文本解读做到瞻前顾后,不能断章取义。结合后文的对话:
“我问你为什么不穿袜子,脚不冷吗?也是卫生吗?”
“……可是我们八路军,是非到十月底不发袜子的。这时候,正在打仗,哪里去找袜子穿呀?”
“不会买一双?”女孩子低声说。
“哪里去买呀?尽住小村,不过镇店。”我说。
“不会求人做一双?”
“哪里有布呀?就是有布,求谁做去呀?”
“我给你做。”女孩子洗好菜站起来,“我家就住在那个坡子上,”她用手一指,“你要没有布,我家里有点,还够做一双袜子。”
这就让人明白,妞儿前面的话看似找茬,其实是为了引出跟“我”的对话,进而帮助“我”做袜子。一个率直、娇羞、聪明而又带点狡黠的妞儿形象就跃然纸上,也很好的体现了军民鱼水情这一主题。
三、开展合作学习,提高解读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通过协作互动,学习者可以表达多元化的理解,在学习共同体中进行交流争论,从而达到观点整合和思想改进。这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批判性反思,帮助他们建构起更深层次的知识,发展多视角的理解。”因此,阅读的过程应该是合作学习的过程,多方面的信息沟通、阅读经验的交流、知识的互补,可以培养学生相互协作的精神,更可以为新知识的建构创造平等和谐的情境,这样就真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学生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尊重了学生的学习成果。
笔者在教《兰亭集序》一文时,有学生在梳理文章的感情线索时,发现与前面刚学的《赤壁赋》有点类似。笔者顺势让学生到文章中寻找能表达作者感情线索的词语,并加以比较。通过合作探究,学生通过《赤壁赋》的“乐――悲――喜”,找到《兰亭集序》的“乐――痛――悲”,进而比较苏轼的“乐、悲”与王羲之“乐、悲”的异同,达到了学生自我解读文本的目的;个别学生甚至对两篇文章中都流露的“人生短暂”的思想进行个性化解读,实属不易。
四、尊重学生思维,合理解读文本
叶澜教授说:“课堂上所能发生的一切,不是都能在备课时预测的,教学过程真实推进及最终结果,更多的是由课的具体行进状态,以及教师当时处理问题的方式决定的……”
而学生在阅读文本时不可能都一步到位,每次解读都如专家般理解,这就要求教师能尊重学生的思维,从学生立场出发去解读文本,只要言之成理,就应该给予肯定,何况对文本的解读,本来就“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项链》一文,有的学生认为作者是讽刺玛蒂尔德追求享乐,爱慕虚荣的思想,他们从“玛蒂尔德的7个梦想,4个陶醉以及失项链的狼狈”等场面描写,或者抓住细节“她觉得她生来就是为着过高雅和奢华的生活”来赏析。有的学生则认为作者是赞赏玛蒂尔德人性的高贵与尊严,在丢失项链后,她诚实正直,坦然地承受了命运的惩罚,没有任何怨言,而十年艰辛的生活更表现出她的坚忍和勇毅,命运和她开了个严肃的玩笑,既教训了她,又成全了她,已经使她成了不再怀抱幻想而能够自食其力的劳动者。还有的学生认为作者是同情玛蒂尔德的,她的悲剧是社会造成的;文章开头说“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庭。”“也”在语法上是表并列关系,说明已有类似的内容,其他美丽动人的姑娘都能过上高雅和奢华的生活,那么玛蒂尔德应该也可以过上这样的生活,社会风气如此,就不能过分苛求她。整节课,不管是否定说,肯定说,还是同情说,学生都读出了个性;特别是能结合语法分析的“同情说”更值得教师的尊重与肯定。
叶继奋先生认为“在作品中所体验到的知识是他那颗灵魂才能体会到的,他在作品中寻求到的是他自己才能找到的。”语文教学就是要求教师充分放手,尊重学生立场,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相信学生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语文学习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黄厚江.语文的原点[M].苏州:江苏教育出版社,2011.
[2]蔡伟潭.语文谭[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3](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4]陈琦,刘儒德.教育心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篇6
什么是抑郁症?最近,湖北巴东县野三关镇的宾馆服务员邓玉娇,持刀刺死了向其要求“异性洗浴”服务、并在被拒绝后又“扇”又“推”的政府官员邓贵大。邓玉娇因涉嫌“故意杀人”被刑事拘留,巴东警方称邓玉娇随身携带着治疗抑郁症的药物。邓玉娇血细胞偏低,他们怀疑邓患有抑郁症。
抑郁症是神经症的一种,它主要表现为心境低落而悲观,自我评价过低,容易自责或内疚。抑郁的典型症状是自杀倾向,由于曾有情感遭遇拒绝与剥夺的早期经验,患者感到人生和世界充满痛苦,因此有深重的无助感和无力感。患者由于症状的表现,往往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与人相处也比较困难。邓玉娇的情况是否与之相符,目前尚无权威的司法鉴定意见。被捕后,她曾被绑缚在精神病医院的病床上,大喊:“爸爸,他们打我!”是真实抑或幻觉?不得而知。
对于邓玉娇一度被强制性送往精神病医院进行观察,新闻媒体和网络舆情的反应都很激烈。《潇湘晨报》评论员晓宇在文章中说:“人非生而抑郁,正如‘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中’一样,叫人如何不抑郁?……同是抑郁沦落人,证明何必靠药物?我们愿意举手说出抑郁。”旅澳国际关系学者杨恒均博士也激动地在文章中质问:“莫非我们这个社会,只要不失去理智的人,只要没有患上抑郁症的女子,在面对官们时,都会乖乖地躺下来?”也许,我们与邓玉娇同样感到抑郁;也许,真正抑郁到不可救药的是我们。集体抑郁症的症状表现基本上就是个体抑郁症的放大。今天人们很容易被唤起那种深重的无助感和无力感,因为我们发现,我们生活的环境许多时候给人以不安全感甚至是荒谬感。被冒名顶替读大学的良善百姓,和因发帖举报被跨省追捕的普通公民,能不互相同情?东莞失踪婴儿们的家长,和株洲高架桥倒塌事件中死难者的家人,能不同病相怜?抑郁俨然成为相当一部分人的集体记忆。
当弱者被戕害、被欺侮,除了将责任归于偶然,并奉劝自己忍耐麻木,有没有其他有效的方式寻回自己的尊严?我们常常悲观地感到,我们没有力量改变生活,也很难为自己和这个社会做些什么,我们往往只是“理智”地顺从忍让,这似乎已成为我们时代的集体抑郁症的主要症状。而当一沓钱(据报道说至少四千元)被身为公务员的邓贵大随手摸出来,砸在“民女”邓玉娇的头上时,在强权的骄横和法律的弱势之下,我们这些自我评价过低的疑似抑郁症患者全都窘住了。因为,严重的抑郁症患者常常会思维迟缓,缺乏主动性。与犯罪嫌疑人邓玉娇相比,人们的反应太慢了。当那两名“损害党和政府形象的干部”(巴东县委书记李洪敏语)毫无思想准备地倒在了邓玉娇的水果刀下,醒悟过来的人们才暂时忘记了法律意义上的正确,他们瞬间感到扬眉吐气。
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整合教材 解读教材 表现教材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3-0113-02
1 新课改以来中学语文教育存在的问题
纵观语文教学现状,大体可用一句诗来形容,那就是“山重水复疑无路”。尽管近年来业内专家对原有教学状况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但原来遗留的问题并未完全解决,而新的问题也随即产生。
首先是知识系统的无序。与其说语文课本是一套教材,不如说它是一套“文章选集”。观察任何学科的教材,都存在一种既定的次序与逻辑,前一课没有听,后一课就无法学。而语文学科恰恰就缺乏这样的知识链条,导致系统的缺失。王荣生教授曾在教师中做过一次调查,结果表明,有100%的高中教师曾打乱课本编排次序,有近50%的高中教师因“教学进度时间关系”删减教材,也就是说,现行教科书“编排不尽合理,导致教学各行其是”[1],缺乏一种环环紧扣的约束力,这是没有运用艺术整合教材所导致的结果。
其次是传统教学的后遗。过去,以“教师为中心,课堂为中心,教材为中心”的灌输式教学法限制了学生能力的培养,虽然新课改提出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但限于教师素质、教学观念等原因,传统教学的后遗症仍在延续:教学过程中重“教”轻“学”、重“工具”轻“人文”、重“普遍”轻“个性”等现象仍然存在,课上条分缕析、千文一面,课下知识背诵、解剖训练,只求学生“学会”,不求学生“会学”,在解读教材方面缺乏艺术的分析,难以展现文本的艺术魅力,把语文学科导入了一个“死胡同”,使其毫无吸引力可言。
再次是形式主义的入侵。如果说以上两点是语文缺乏艺术的表现,那么形式主义无疑就是语文走入艺术误区的表现。新课标提出“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手段”[2],强调教学形式的多样化,这是非常正确的,但许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却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为形式而形式。这主要表现在刻意制造“热闹”的课堂、无厘头的活动、频繁的赞扬、花哨的板书、“生动”的多媒体等方面。于是,语文课堂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没有实质的内容,没有启发学生的思维,只呈现出一派“虚繁荣、假艺术”的局面。
以上种种缺失和误区,导致语文学科丧失了一种既吸引眼球,又提高实效的魅力。只有改变教材的无序解读和教学的单一陈旧,语文学科才能重新获得魅力,重新赢得生机。
2 中学语文教育改良的三重层次
2.1教材整合的重构之美
语文教学问题重重,就教学内容而言,问题莫过于知识系统的链条缺失与语文课本的名存实亡。那么,在现行语文课本编排不尽合理的情况下,要怎样重构教材,整合内容,才能达成教学艺术之美呢?
2004年,中国大陆引进了一套西方中学语文教材――《美国语文》。这套教材在编排系统上显示出与国内教材的极大不同:中国语文以文体来划分单元,美国语文以历史为编排线索。《美国语文》将美国两百多年的历史分为六个阶段,并以各阶段的主题词汇对其进行命名,使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进程,而在每个阶段所选范文亦按照创作时间排序,使学生对每个文本的创作年代与历史背景有了更明确的认知。以史为经,就是以历史发展为纵向脉络建构教材;以人为纬,就是以历史人物为横向脉络建构教材。我们认为,这是一种线索清晰的编排方式,教师在重构教材,整合内容时不妨以其为参考,利用“以史为经,以人为纬”进行系统的教学。
2.2教材分析的解读之美
2.2.1分析之始――形成期待
有专家曾以课文《猫》为样本做了一次旨在分析教师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期待视野的调查。结果表明,学生期待值最高的问题只有在两份教案中得到些许不太到位的分析,教学设计与学生的阅读“期待视野”距离较远。可见,教师是立足学生的期待,并通过教学进行强化、调整、完善,还是无视期待、远离期待,就成为教学能否深入学生心灵的关键。那么,要怎样利用学生的期待视野来完善教学效果呢?
首先,尊重“定向期待”,鼓励学生读出独特感悟。一堂成功的教学,必然首先要能够满足学生的“期待视野”。但学生的期待是具有差异性的,所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的个体经验不同,同化作品内容的过程与结果也必然不同,教师应当要了解并尊重学生的原始定向期待,为教学做好准备。著名语文教师窦桂梅在教授《三打白骨精》时,先让学生说出对文中人物的感受,学生大部分回答孙悟空“爱憎分明、疾恶如仇”,唐僧“是非不分、软弱无能”。这样,教师在上课之初就使学生与文本进行对话,使他们读出了自己的感悟,形成独特的视角。
然而,由于经验的缺乏,学生的定向视角往往是一元的,甚至是偏狭的,这时,就需要教师激发学生的“创新期待”,培养学生的多元解读。在《三打白骨精》的课堂上,可以明显看出学生的定向期待存在局限,这时,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调整,打破原有的审美方式,拉近学生与文本内涵的距离。窦桂梅老师采取了一个极为巧妙的办法:她请学生分别扮演唐僧和孙悟空的角色,使学生站在不同立场上辩证地审视人物的行为和思想,让学生深入了解唐僧的大善与孙悟空的莽撞。这样的教学情境,就鼓励了学生以自身的期待视野去和作品碰撞,产生新的思维火花,从而再次拓展期待视野。
2.2.2分析之时――形成共鸣
首先,教师应创设一个“共鸣场”。情感是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教师在课堂上首先需要创造一个契机,做一个点燃火焰的“动作”。例如在讲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前,可以先播放一段奥斯维辛集中营的配乐影片,营造一个悲伤的“场”;在讲授《边城》前,可以先展示几幅边城风景图,创设一个美与爱的“场”;这样,紧扣文本的“共鸣场”一旦构成,课堂的主基调也就形成了,师、生、文三者的情感就容易进入共振的状态,达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其次,教师应寻找一个“动情点”。好的文章一方面迭起,另一方面字字珠玑。这处与关键字的提炼讲解就成为一堂好课的“点睛”之笔。例如讲解《醉花阴》时,要使学生感受到作者漫长的等待,只要抓住一个“又”字;要使学生感受到作者思夫的程度,只要抓住一个“透”字;要使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憔悴,只要问“黄花”能否替换成“”。这些“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文眼”往往就是“动情点”,抓住这些动情点形成共鸣,常常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材的内容、教师的教法、学生的领悟可以说是“枝枝叶叶总关情”,语文的教学艺术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融情、释情、生情的过程。语文课堂只有有了“情”,才有人文关怀;只有有了情的共鸣,才有对话与交流;只有使师、生、问三者心物同形,才能穿越时空,达到最佳体验。
2.2.3分析之后――形成反思
如果说,分析之前的期待与分析之时的共鸣都还处于感性解读的阶段,那么分析之后的反思无疑就要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上升到一个理性的层面。在接受美学中,阅读过程可以分为渐进的三级:初级阅读阶段――反思性阐释阶段――哲学阐释阶段。我们不对学生做哲学高度的要求,但也决不能仅仅将教学停留在初级阅读阶段。新课标明确指出应当培养学生的“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可见,能否做好反思性教学,也是文本解读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应该说,分析之后的反思是课堂教学环节的最后一项艺术,这项艺术的达成还需要注意两点:其一,防止为“反”而“思”。反思内容的选择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应当明确哪些问题是值得反思的,哪些是无需花费时间与经历的。教师在反思的过程中应当扮演一个引路人的角色,避免学生为了反思而误入歧途。其二,给予多元评价。反思的过程是一个展现思维个性的过程,教师不应当设置“标准答案”,对于学生的多元解读,教师也应当给予相应的多元评价,从而保护和促进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性能力。
2.3教材表现的形式之美
课堂活动需要目的明确且紧扣主题,有针对性地展开,虽“形散”但“神不散”。内容突出,形式丰富,课堂“热”而不“闹”,通过教学实践,我们可以总结出“如何表现教材”的关键在于:首先,举办活动要有针对性,要能收放自如,许多教师开展的活动与课文貌合神离,只是为了追求形式的“美”,这显然是不可取的;另一方面,活动只能“活”而不能“闹”,不论采用怎样的形式,课堂都是严肃的学堂,而不是热闹的戏堂。其次,在使用多媒体时,应当注重“巧”字,不能喧宾夺主,寻找课文与技术使用的契合点,将文本与非文本有机整合,给学生巧的课堂,美的享受。最后,教师要鼓励学生“生生争议”或“师生争议”,甚至与主流观点争议,并注意科学引导,积极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个人潜能,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刘永康.西方方法论与现代中国语文教育改革[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篇8
【关键词】新课改;学生;问题意识;主体意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3-0050-01
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推进计划,自2009年秋,我省普通高中全面进入新课改实验。新课改是为了适应社会进步和教育的发展而实施的新课程改革,是课程本身及教材理念的根本性变革,新课程的根本指向是人的发展,它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那么在这种新的课堂模式下,不仅仅要求老师能够与时俱进,改变传统观念,同时为了使课堂教学更加有效,学生的配合也尤其的重要。语文作为三大主科之一,并且教学内容相对来说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在新课改的要求下如何让仅仅四十多分钟的课堂成为学生汲取知识、培养能力的最有效殿堂,这不仅对各位老师提出了一个严峻的考验,同时也对莘莘学子有了新的要求,我个人认为新课改下的高中生应突破以往的循规蹈矩,关键要具备以下意识和能力:
一、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产生学习动力的根本原因是问题。其中问题意识是问题解决的基础,同时对学生知识的掌握,思维结构的优化,个性发展和创新意识的形成都有着非常大的促进作用。但是由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以老师讲为主,而学生只需要跟着老师的思路进行学习,这种模式忽略了问题解决过程中锁隐含的方法,多强调对结论的理解、记忆,所以一定程度造成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弱化,思考能力的退化,学生学到的知识只能是表面和形式的,在新的问题面前那么他们还是会感到手足无措。新课改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目标,就是要“改变课程实施中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这就要求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变被动为主动,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要实施新课程标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尤其重要。所以老师在课堂上不是向学生解答问题,而更多的是应该向学生提出问题,然后等待学生来向我们解答,并且对其答案适当质疑和肯定,让学生自己享受收获的乐趣。
二、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
长期以来旧的教学模式以老师讲为主,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所以学生大多是被动的接收,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的终生学习及性格的培养,而新课改下的教育针对此不足提出新的尝试,要求建立以学生为主,老师为辅的课堂模式,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主体意识就是要使学生体验到学习语文的愉悦,把对学习的兴趣转化为对语文知识规律的探求,调动他们的积极性,逐步地养成坚强的意志和自信、自尊、自强、勇于创新的性格。因此学生主体意识的养成不仅对现阶段是非常有益的,同时对今后的人生也非常又帮助,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成了当务之急。首先要构建民主、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主体发展的环境,真正做到小组间的合作讨论,让学生自己体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其次要优化教学方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比如对于有较强故事性的课文可以选择角色扮演,多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视频片段,声音,图片将更加直观的展现教学内容等等。再次注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学能力,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最后要注意适当的多肯定学生,多鼓励学生。
三、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是体现时代要求,这对教育提出了由相对单一的“知识教育”走向“素质教育”的新要求,这就要求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适应于社会的需求。在知识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都认识到了创新的重要性,紧迫性。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不竭的动力,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毫无疑问,创新已成为新世纪的教育使命。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能够在有限的课堂里学到无限的知识,这需要师生共同努力。
篇9
一、微课用于知识的讲解
根据单元教学要求和课文特点,每篇课文我选择一个重要知识点,制作微课,供学生课后观看。
目前制作这类型微课有《小狗包弟》的关键句,《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标题,《荷塘月色》的通感,《氓》的兴中含比,《采薇》的重章叠句,《孔雀东南飞》的偏义复词,《短歌行》的用典等。这些微课配合教学,实现目标,加深印象,巩固知识。尤其是给中低层次学生重新学习的机会,弥补课堂学习不足,拾取学习的自信心。
二、微课用于知识的解惑
个别课文出现疑难问题,在课堂无法具体展开,可以用微课答疑解惑。
例如《荷塘月色》的结尾“这令我到底惦着江南了”,作者为什么“惦着江南”,我特意制作微课,阐明“家事拖累”“忆往怀旧”“政治苦闷”的原因。满足高层次学生解决疑点难点,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深入理解课文。
三、微课用于可以用在知识规律、学习方法的总结
有些课文的结构相似,用微课讲清典型结构,有助以后的教学。
例如《小狗包弟》的结尾“我怀念包弟,我想向它表示歉意”,这是全文的关键句,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第一次出现,我制作一节微课,讲解关键句的概念、作用和位置。在后面的《荷塘月色》《故都的秋》都有关键句统帅全文,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理解掌握抓关键句的阅读方法。
四、微课用于名句的赏析
有些课文出现精彩语句,需要深入鉴赏,这时可以借助微课。
例如《故都的秋》的结尾有南国之秋和北国的秋比较的句子,这个句子是全文感情的聚集,我在微课里,先解释句子的意思,再分析使用的比喻、比较修辞方法,最后说明妙处。《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这是千古名句,我在微课里,先描绘描写的景物,分析主人公的内心情感,再讲解情与景的反差,领会以景写情,情景交融的写法。微课让学生知道鉴赏语句的方法,提高语言品味能力,感受母语表达的精妙。
五、微课用于课前预习
在微课预设情景,提出问题,让学生课前收看,自行预习。
例如用微课布置《归园田居(其一)》预习:诵读初中学过陶渊明诗文《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饮酒》,回忆陶渊明生平,感受陶渊明诗文的特点。《离骚》《孔雀东南飞》《兰亭集序》读准字音;结合课文注释和《同步练习册》,了解课文内容。我把微课预习提前制作好放在班级电脑,供学生在课余播放、下载。相比传统的布置预习方式,微课创设情景,提示学生;提问具体,问题明确;以音画呈现,学生感觉教师仿佛在身边,无形督促学生及时完成预习,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六、微课用于讲解练习讲解
教师让学生课前课后收看展示答案的微课,课上讲解重点知识、解答问题。
例如在完成《孔雀东南飞》教学内容后,我编写《文言知识总结》的练习,由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在课堂上我详细讲解练习里的重点知识,如“相”“见”的指代用法、“公姥”“作息”等偏义复词的概念和翻译、“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互文的翻译。其余的练习答案,由学生自行收看微课来解决。在微课里,我注意对答案进行引申、归纳,如《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叙事诗,我提醒学生前面学过的《离骚》是我国古代汉民族最长的抒情诗;在解释“谢”,提示学生在《鸿门宴》学过“谢”的几种意义,把两篇课文“谢”的意义收集归类,掌握“谢”基本意义;在解释“得”,要求学生用《荆轲刺秦王》学过“得”的意义来解释。在讲解“槌床便大怒”“自名秦罗敷”的“槌”“名”活用动词,要求学生用《鸿门宴》总结的名词活用动词规律来判断、翻译。微课讲授练习容量大,程度深,内容细;可以兼顾不同学生,做到分层教学;态度亲切,易于让学生接受。同时让教师摆脱繁杂的教学,讲解重点的知识,提高教学效率。由于不同以往直接展示,学生想对照答案,知道正误,积极收看微课,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在完成《兰亭集序》教学内容后,我制作《文言知识总结》练习微课,由学生课后观看。课堂上,要求学生针对微课展示的练习答案,提出问题,我当场解答。比如有学生问道为什么“《兰亭集序》,被称之为“天下第一行书”,我展示《兰亭集序》书法的图片,简单说明王羲之“飘若游云,矫若惊龙”的特点,让学生感受书法艺术;有的学生不太了解序言的作用,我分析《孔雀东南飞》的序言交代主要内容,《兰亭集序》说明写作目的,让学生知道序言的写作两个内容,顺带要求学生读书时先看序言。有学生不知道“或取诸怀抱”的“诸”合音字是什么意思,我解释是“之于”两个字的读音的快读拼合,还列举“何不”为“盍”,“ 而已”为“耳”,“不用”为“甭”等常见合音字。有学生问道判断句如何认定,我结合练习三个例子,说明从语法和标志判断;还有学生不知道状语后置,我分析句子成分,对比常式句和变式句,说明倒装的现象。微课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让教师由授业转为解惑,教师易于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总结知识规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篇10
论文摘要:2001年,我国启动了第八次大规模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这一改革浪潮下,语文教材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出现了令人忧思的不足。本文将对新教材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我们需要的怎样的教材。
一、当下语文教材建设的忧思
中学语文教材虽有所改进,但在使用的过程中也逐渐暴露出了它的不足与弊端。对年轻教师来说,他们不能有效的利用教材;对学生来说,这些教材还不能满足他们日益增长的兴趣与求知欲。具体问题主要体现如下:
(一)高中教材的单一性
1.作者来源单一
近年来,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古代圣人孔子、唐宋著名诗词人李白、杜甫、苏轼,现代大家鲁迅、朱自清等名家作品占据了60%以上。其中,鲁迅的面孔频繁出现于中学语文课本中,他的作品有些晦涩难懂,难怪同学们说在语文学习中,“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不可否认,这些名家的作品是佳作,但是,新生代作家中也不乏值得品位的好作品。如韩寒、郭敬明等。走进不同时代不同作家的内心世界,更能激起学生们的兴趣与激情。
2.题材范围没有大胆的突破
高中生正处于情感、心理和生理的发育形成期,男女学生之间难免会产生互相倾慕,彼此好感。对朦胧的爱情的向往,是发生早恋的初步表现。如何帮助他们摆正心理,防止早恋现象的发生,最好的办法就让他们能够自然、平静、坦荡的对待感情问题。帮助他们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认清自己的不成熟,摆正自己的位置,使他们健康成长。而我们的教材中,只有《林黛玉进贾府》、《雷雨》这两篇课文涉及了一些懵懂感情问题外,没有更好的文章能给学生们真正启发。
人教版相对其他版本的教材来说,还是未能大幅度的扩张。像金庸的武侠小说、历史上各国军事机密、世界体育等内容还没有出现。[1]
此外,这套教材虽在多元文化的体现上有很大进步,但仍旧需要做更大的修改。在对待外国文化方面,外国文学作品的选择主要以欧美作家作品为主,非洲、大洋洲以及海外华文还是空白的。在时间跨度上,也多是以19、20世纪的作品为主。在中国文学作品方便,体现少数民族文化生活的作品基本上处于空白。选择有关文化生活方面的文章,多以城市为中心,反应农村文化作品的很少涉及。
(二)偏重强调人文性
新课标要求新教材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而事实上,新教材明显地偏重人文性。将工具性渗透到人文性中。但是,如果忽略了对散文语言的把握,表现手法的把握,读者是无法深入理解散文所表达出的思想内容和审美境界的。在课后练习中,我们可以看到理解性,感悟性的题目比比皆是,基础训练少之又少。造成了语文教学中注重文学教育,淡化语法教学。
新课标本要求新教材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应是统一而又不可替代的。毋庸置疑,重视人文性,在发挥文学作品认识、教育、审美功能、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其创造力、言语能力等方面无疑是有益的。但是,忽视工具性教学,不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和严密的科学语文组织能力的养成。显然,新教材将人文性放在第一,工具性放在第二的做法基本上违背新课标的理念,更也不符合语文教学的特点。
(三)选文时代性仍需考虑
时代感强的文章更能激发读者的共鸣。而我们的教材是如何设计的呢?
古代现代当代
必修1373
必修21151
必修31123
必修41323
必修5543
占总百分比(%)572617
从表中可以看出,古文的比重在选文中最重,当代作品所占比重最少。这种不均衡的现象对培养学生的探究创新能力是无益的。在我看来,陶渊明的诗歌在必修2和必修5中重复出现,分别是《归园田居》和《归去来兮辞》。这两部作品都是表达作者洁身自好,不愿意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态度。但是这种现象在现代我们可以说其是一种消极的、逃避的态度,是不值得提倡的。新教材为什么还会将其反复出现呢?此外,被选入的当代作品中,其时效性也不是很强。比如说《别了,不列颠尼亚》和《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都不能反映当下,没有太多现实意义。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社会变化日新月异。高中语文课本应该紧跟时代的需要,将选入一些时效性强的文章,更可以把热门话题、流行小说、网络作品有选择的编入教材中。
(四)教材改革出现依附高考趋势
科普文章的增多虽然说是一个创举,但是仔细观察我发现是在2001年高考话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出现后,科普文章的数量普遍增加。在必修3的第四单元和必修5的第四单元,均出现了科普文章或科技小论文。从表面看来,丰富了语文的教学内容,实际上有被动的为考试服务。[2]
科普、科技小说
必修3《动物游戏之谜》《宇宙的边疆》《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旅程》
必修5《中国建筑的特征》《作为生物的社会》《宇宙的未来》
高中语文教材应该不是考什么,学什么。任何一部作品都不应作为考试的附属品,否则其就成为打压学生语言素养发展的毒瘤。
二、我们需要怎样的语文教材
语文教材作为语文教育的载体,语文教材的改革和建设可以说是整个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基于当下对语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我们需要的语文教材应有何特点呢?
(一)走进语文
语文教材就要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特点,具有语文的味。其重点之一,就是要坚持其语用性,即“在用语文中学语文”。学生要在用语文的过程中学习语文,在用语文的过程中提高语文素养。
作为一个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它与史学、哲学、文学等学科都有着必然的联系。所以,语文教材应合理地博采文学的、语言学的、文化学的东西在语用学框架下有序的、有选择的重组与整合,形成语文的东西,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
此外,语文教材虽有思想教育的功能,但其决不能同于政治教材,不要为了政治而远离语文本身,否则就会“荒了自己的田,种了别人的地”。
(二)以生为本
语文教育作为人的教育,必须树立“生本位”的教育理念。一切以学生主体的学习和发展作为出发点。在教材的编写方面,一方面应该从选择素质教育对学生需要的角度来编写,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考虑,把那些具有生长型、迁移性和教育性的内容选入教材。另一方面,要选择适合学生学习的教材,考虑到所选入的教材是否能够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接受,是否能引起他们学习的兴趣和欲望。比如说经过时间和社会考验过的经典作品的选入,的确合情合理。但是在当下时代,学生的兴奋点是与当下这个时代联系在一起的,他们需要的是具有时效性的教材。这就要求我们的教材一方面能够坚守传统经典,另一方面要吸纳最新的能经得起推销的“经典”作品。
(三)重视实践
言语是实践的产物,有作用服务于实践,更重要的是人们的言语能力是在不断的言语实践中得以提高和发展的。[3]因此语文教材要重视言语的实践性。它既不是单一的文章读本,也不是单一的知识讲义,而应当是科学化、序列化的实践教材。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运用,所以语文教材的编写需要考虑语文实践训练的需要,在编选课文,穿插知识,作业设计等方面,都应重视听说读写的训练,使教材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叶圣陶先生说:“语文教本好比一个钥锁,用这个钥锁可以开发无线的宝藏。”过去,我们的编者们将这把锁打造的熠熠生辉。将来,我们希望编者们能正式过去的不足,用这把钥匙挖掘出更多的文化宝藏,给学生以熏陶,让学生在教材中收获喜悦。(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广西;桂林;541006)
参考文献
[1] 王俊娜高中语文教材选文分析与建议——以人教版实验教科书为例,教学探索[M],2006.03第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