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范文
时间:2023-03-22 13:51:1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静静的深夜里,群星在闪耀,老师的房间彻夜明亮……”咦?从哪儿传来了《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这首歌动听的旋律呢?哦!原来是一位小姑娘唱的。只见一位穿着粉红色的上衣,背着褐色的书包,头上戴着粉红色发卡,胸前佩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左手拿着一束蓝色和黄色的野,右手拿着一束黄色的野,一边唱着歌儿,一边蹦蹦跳跳地向老师的办公室走来,当她走到老师办公室窗前时,那个小姑娘停了下来,她趁老师不在,悄悄地把右手里黄色的野轻轻地插在了老师的笔筒里,她一边插花一边欣慰地笑了,她想 :老师看到后一定会很高兴的。
她为什么要悄悄地给老师送花呢?也许她是个家庭贫困的孩子,当她有困难的时候,是老师帮助她解决了困难。也许她以前的学习成绩不够理想,经过老师的精心辅导以后,她的成绩比以前好多了。也许她是一位班长,以送花来代表全班同学感谢老师对他们辛勤的培育。也许……
她给这位老师插完花后,又蹦蹦跳跳的走了,我想她一定还有很多老师要感谢吧,不然为什么要拿那么多花呢?
那一天,正是教师节。
篇2
一、根据学生特点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教学
学生是新课程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改变学生以往被动接受学习的模式。教师应充分注重学情,从学生的角度作为出发点进行语文的有效教学。首先,教师应充分掌握小学生的学习特点与语文的知识起点,从而全面深入了解小学生的学习情况;其次,对小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也要全面的掌握,教师应使用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实现小学生个体差异化的教学;最后,教师应对小学生的学习背景进行全面的掌握与评价,从而整理出适合小学生个性发展的有效教案。以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第34课的《小蝌蚪找妈妈》作为例子,教师在进行这节内容讲解的时候,可以根据小学生的能力进行小蝌蚪、鲤鱼妈妈、乌龟、蝌蚪妈妈的角色朗读,通过趣味盎然的角色扮演,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而且也能发挥出学生的特长,并进一步激起小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可以设置“小高尔基”“朗读之星”等相关的荣誉评价,以此激励小学生对学习语文的自信。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进行语文课堂的教学,并着眼于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从而有效促进语文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根据教材特点进行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备课
教学离不开书本教材,而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应只局限于书本内容,应善于利用书本教材以外的知识来提高小学语文课堂上的有效教学。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在提前备课的时候,首先应对教材进行深刻的钻研,从而找出有用的知识激起小学生思考与探究的能力;其次,对课本知识的内在联系应进行全面的分析;最后在进行教材分析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六课李白《静夜思》内容作为例子。教师在进行此节内容的备课时不应只局限于课本的参考,可以通过研究诗仙李白的生平事迹,同时对李白作这首诗的时代进行深入了解,并充分进行《静夜思》的深入分析,从而让学生在语文的教学里能深刻领会诗人思念家乡的情怀。小学生充分感受到了诗人强烈的思乡情感,并深刻领悟到《静夜思》所包含的思绪,从而进一步提升小学语文在课堂上的教学效率。
三、营造课堂良好氛围进行小学语文的有效教学
教学的本质其实是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对话的平等过程,教师和学生是这个交流过程的主体,而且是一种将教学氛围轻松化的有效教学方式。它有两个方面:首先,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体性,让学生能感觉到自我存在的强烈意识;其次,教师应将自己放置于与学生一样平等的地位,并真诚的对待每一个小学生,让学生得以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下学习语文。以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十八课《称赞》内容作为例子,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进行小刺猬与小獾的角色对话,让小学生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感受到其中的感情,同时教师也可以参与其中,以和学生相平等的位置营造出课堂上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这样不仅激起学生对学习语文的兴趣,而且能有效提高对内容的进一步了解,并大幅度提高了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篇3
【关键词】小学语文 创新 人教版 新课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1-0028-02
一、语文教材的基本机构看创新
1.教材设置涉猎广泛
新课标下的人教版语文课本,教材共分8组,包括导语、课例、语文园地三大部分,按照专题编组分别为自然奇观、观察与发现、中外童话、作家笔下的动物、我国的世界遗产、人间真情、成长的故事、科技成就组成。就单从语文教材的基本结构中可以看出,语文课本内容的设置涵盖了各个领域的内容,在部分课文后面安排的“资料袋”或“阅读链接”不仅能够丰富学生的阅读,也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了解文章的背景和发展过程。这样的设置使语文课不在单一,通过综合性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
2.口语与习作并驾齐驱
从新课标人教版的教学安排中我们可以看到“口语与习作教学安排”这是一种创新,一种将口语与习作两手抓的创新。由于考试中作文的比重比较大,教师们会格外重视写作这项能力,从而忽略了口语的训练。虽然说将小学语文的学习联系到未来工作生活中有些远,但蝴蝶效应相比大家都知道,所有的小细节都可能是那只蝴蝶,所以我在这里这样说也无不可。生活中绝大多数应用的更为广泛的是口语也就是沟通,试想一下,每次跟同学交流跟老师交流我们都不可能先打一个腹稿然后再滔滔不绝的说出来吧。所以在小学语文的学习中将口语与习作教学摆在同等地位是十分有必要的。
这里我们就“第六单元”感谢与安慰我主题的口语与习作为例进行分析。这个过程主要分为两个部分,首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画面,通过观察联想人物之间的关系,并指导学生根据画面提供的内容联系生活世界谈谈所闻所想。先口头表达自己通过观察看到的内容,回忆生活中的经历表达自己的感受。然后将感受写出来转化为文字的形式。
二、从语感训练看创新
语感作为学习过程的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在小学语文的教育中培养语感这种能力是一种创新,一种非常有必要的创新,薛法根老师在多个教学实例中都很好的展示了语言训练将语文教学从无形到有感的转变。
1.设置气氛
正确的朗读需要视觉听觉与感观思维的全方位的投入,薛法根老师在《我选我》中示范阅读根据班级实际要推选学习委员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代入式阅读的方法,使文中“介绍”一词运用到实际中来,让学生参与自我介绍。介绍他人的方式让学生更好的理解什么叫介绍,介绍有哪几种方法。随着课程的推进,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语脉变化和整体思路,达到进入角色,进入文章情景的目的,从而更好的理解作者感情的抒发,进一步理解文章的感情线路。
2.调动学生生活体验,展开联想
只有理解了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才能更好的理解文章,对于让学生头痛的阅读理解这一难点才能够有效的解决。《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出现“捕鸟”一段,连续的九个动作,把雪地捕鸟这个系列性动作表现的生动且有层次,如果让学生死记硬背,往往效果并不好。但是调动学生的体验,根据自身经历再来记这个捕鸟的过程就简单的多了,紧接着联系新课标中口语与写作同时培养的目标,我们可以让学生仿写游戏,让学生沉浸在游戏中,并且能够高效且长效的再现一个个生动的游戏场面,这种参与性极高的课程,想必不会有学生不愿参与,毕竟这比枯燥乏味的课程讲解有意思的多。
三、从学习方式看创新
按照我国新课标课改提倡的教学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根据这一理念,在低年级实施“我会读”、“我会写”的设计理念,在其他年级的应用中需要结合中年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以学习伙伴的口吻,激励有道的语气激发学生自主参与学习的方式进行。
人教版小学语文对老师的要求是培养学生综合性学习的能力,综合性学习是自主、合作、探究三方面同时进行的,比如在课文《风筝》中写道“我查词典知道了憧憬的意思”这个提示,是为了培养学生养成查字典的习惯,这种方式不是命令式的,而是通过学生参与性的学习到了我们可以通过查字典来理解我们所不知道的字词。
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着重培学生的实践能力,可以通过文中语感训练的方式进行,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题,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研究的学习方式。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都是小学语文创新模式下的必要手段。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G ?摇【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1A-
0090-01
古诗是中华文明的精华,凝聚着我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古诗教学是提高学生文学修养、培养学生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解读古诗中,最根本的是对意境的解读,只有理解了古诗的意境,才能理解作者的情感、诗句的审美体验等艺术境界。开展古诗意境教学能使学生体会古诗的语言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陶冶他们情操。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小学语文古诗意境教学的实施。
一、朗读,感知诗歌的意境
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语文学习,尤其是古诗的学习,必须从朗读开始。朗读能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鉴赏能力。只有让学生反复朗读,学会吟咏,学生才能在读的过程中把古诗所蕴涵的情感和意象再现出来,从而鉴赏古诗创作的艺术感染力,理解古诗的意境。
然而,古诗对于阅读能力尚浅的小学生而言,是一种陌生的艺术形式。为此,教师可以让学生边朗读边深化感受,要求学会四个“必须”:第一,必须大胆读,丢掉一切约束放声地读;第二,必须读出轻重缓急的节奏;第三,必须读出感情,并且发挥想象力,把全身心融入古诗的意境之中;第四,必须读出古诗的意境,读出对古诗风格的理解,如壮美、离愁或者哀怨等。如在讲授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七册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发挥想象力,想象一千年前的李白观看庐山瀑布美景时的心情,然后根据想象中的情境融入感情地去朗读古诗,读出作者的激动心情。通过朗读,学生感受到古诗所蕴藏的丰富情感,从而提高了对诗歌的感受力,心灵也获得了美的陶冶。
二、解读关键字,理解诗歌之意境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人往往通过精雕细琢的文字来表达深邃的意境。关键字在古诗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教学中只有抓住关键字,才能让学生产生对美感的顿悟,审美素质在品味中得到飞跃,真正理解古诗的意境。
教师在开展古诗教学时,应指导学生准确理解关键字所表达的含义。如教学人教版语文第七册课文《送元二使安西》时,教师引导学生品味“渭城朝雨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中“雨”和“柳”这两个字的意象和含义。“雨”是绵绵的细雨,正如诗人对朋友的情丝如雨一样连绵不断,并且带着淡淡的忧愁。“柳”与“留”同音,代表依依不舍的留恋之情。通过对“雨”和“柳”这两个字的解读,学生理解了诗歌表达诗人在细雨的清晨送友人的离别情谊。又如苏教版小学语文八年级上册杜甫的《春望》中“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这一句诗,“连”和“抵”二字是这句诗的关键字。教师应指出这两个字所表达的因战争造成消息封闭,诗人久盼不到家人音讯的焦急心情,让学生与诗人心灵产生共鸣,从整体把握诗歌,理解了诗歌的意境。
三、创作,体会诗歌之意境
古诗是用凝练的语言来表达作者的情感、审美体验和对生活的认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的意境,教师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通过绘画、编剧等多种创作方式,体会作者写诗的心境,从更深层次感悟诗歌的意境,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教师指导学生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古诗优美的意境,使诗情画意结合为一体。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有许多“诗中有画”、意境优美的古诗佳作,如苏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孟浩然的《春晓》,描绘的是一幅春天鸟语花香、温暖热闹的景象。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画笔在纸上描绘出诗中的景物,从而加深对诗歌意境的理解。
篇5
具体的理念包括三个“基于”:1.基于课标,做课程的适度创生者;2.基于教材,做课程的开放实施者;3.基于学生,突破教学的零起点。包括两个“走出”:1.走出课本,拓展延伸;2.走出课堂,无痕指导。
关键词:小学语文 开放教学
()基于课标,做课程的适度创生者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是国家教育行政部门依据国家颁布的教育方针和教学计划制定的小学语文课程的带有法律意义的文件。所谓“标准”,就是“衡量事物的准则”,语文课程标准就是有关语文课程编制和教学活动的基本准则。课程标准是编写教材的依据,进行教学的依据,评估学生学习成绩的依据,同时也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依据。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要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确立适应时代需要的课程目标,开发与之相适应的课程资源,形成相对稳定而又灵活的实施机制,不断地自我调节、更新发展。显而易见,教师成为课程的开发者。当然,小学语文开放教学的实施要基于课程,不能天马行空、肆意而为。
课程是教育的心脏。有什么样的教学指导思想,就会相应地设计什么样的课程,开展什么样的教学,从而导致什么样的教学后果。小学语文开放教学首先关注的是课程问题,其次关注教学问题。小学语文教学在全面了解“总体课程目标、总体课程内容、总体课程组织”的基础上,基于课程,开放语文学科目标、语文学科内容、语文学科的组织。
开放语文教学目标:第一,目标努力做到全面开放,全程开放。立足于学生的变化,要针对学生而非教师来制订。第二,目标要更具体明确。第三,目标要求重点突出,不能面面俱到。
开放语文学科内容,途径有二:一是在学科教学时从现实需要出发,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进行适度的拓展延伸、适度的改编。二是设置语文教学课程,教师做课程的创造者。
开放语文学科的组织,解开“小课堂”的束缚,把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作为语文教学大课堂。
(二)基于教材,做课程的开放实施者
语文教材是语文课程内容的载体,是构成语文课程的基本要素之一。教材的概念不能与教科书的概念等同起来,它要比教科书的概念广泛得多。除了我们经常认为是教材的语文课本(教科书)之外,诸如补充教材、课外阅读教材、语文练习册以及为语文教学制作的录音带、投影片、录像带、教学挂图、多媒体教学软件、文字教材和音像教材等都属于语文教材的范畴。但直至今日,语文教科书还是最基本的语文教材。3F3F3F3F
我们把课本称作“小教材”,它应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和学的主要凭借。叶圣陶先生说:“国文教学的目标,在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阅读书籍的习惯不能凭空养成,欣赏文学的能力不能凭空培植,写作文章的技能不能凭空训练。国文教学所以要用课本或选文,就在将课本或选文作为凭借,然后种种工作得以着手。”
在教材形成过程中,不仅有着学科专家的智慧、教育专家的智慧,还体现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导思想。虽然教师要做课程的实施者,但并不是说可以没有根据随意随性地改变教材,可以对教材弃置不顾,那样会走向另一个极端。教师先要正确解读教材,处理教材,用好教材。
新课程教材编写正在由“教程式”向“学程式”发展,如人教版实验教材的编写在继承人教版以往教材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创新,凸显了开放性:在内容的安排上体现了开放性,在教材呈现方式上也体现了开放性。教师钻研教材时把握好教材的这些开放点,实施开放教学,这是开放教学的正确起点。
(三)基于学生,突破教学的零起点
在小学语文开放教学中,要让学生创建开放的学科世界。具体途径有:
1.创设开放的情境,让学生敲开自己的经验世界。
2.提供开放的空间,让学生进入更开阔的文化世界。
3.组织多向互动,让学生在构建自己经验世界和人类文化世界的过程中形成主见。
就是说,开放教学必须向学生的经验世界开放。通过摸底调查,了解学生的真实学习起点,以突破教学的难点,大胆实施开放教学。
另外,不同学生的重点和难点是不一样的。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从而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
在开放教学中,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是语文学习的资源,可以充分利用。
(四)走出课本,拓展延伸
我们把语文课本称作“小教材”,它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和学的主要凭借。但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把课本当作唯一的知识源,繁琐的内容分析、毫无休止的题海战术,把原本充满情趣和灵性的课文支解得支离破碎,使原本美丽的语文教学不再美丽。
因此,小学语文教学必须解开“小教材”的束缚,实践“以课本为基础,走出课本”的新理念,进行“拓展延伸”。主要做法是紧密型拓展、松散型拓展和网络拓展。
(五)走出课堂,无痕指导
篇6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前提
传统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的发展,我们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甚至精雕细琢每个细节,上课时,教师按照自己预设的套路走,于是,老师就成了出色的演员,学生只是跟着老师的思路走,结果就成了观众,成了看客。这样的教学方式体现不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课堂效率很低。新课改积极倡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学生在课堂上唱主角。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积极转变教学观念,不再以自己为中心,不再“师道尊严”,不再搞“一言堂”,而是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交流,鼓励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教学方式。这样,就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他们积极了、主动了,教学效率也就提高了。
二、运用新颖教学方式是构建高效课堂的关键
传统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讲什么学生就听什么,学生只是被动记忆、模仿,虽然我们教师在台上讲得津津有味,可是,台下的学生却昏昏欲睡。究其原因是这样的教学方式单调乏味,学生对此不感兴趣,更谈不上主动学习了,课堂效果也就可想而知。新课改积极倡导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运用新颖灵活的教学方式构建高效课堂。因此,在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时,我积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运用课改新理念指导自己的课堂,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讨论法、演讲法、辩论赛、课本剧表演等是我常用的形式。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喜欢,他们有很大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课堂效率当然也是高的。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教师追求的目标之一,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根据学生个性和教材内容改进教学方式。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用新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我相信,有我们广大教师的辛勤努力,实现高效课堂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篇7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语文教材 童话选材
在当今教育的改革进程和教学管理过程中,对于教材的选择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适当的童话选材,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语文学习,同时还有利于学生自身素质的培养。由此可见,适当的童话选材,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在学习的过程中,童话不仅是学生思维创新的“指南针”,同时还是其认识世界、树立正确价值取向的“指明灯”,因此,就需要在低年级小学语文教材的编排上,能够结合着学生的身心特点,适当的引入童话将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苏教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童话选材存在的问题
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是“新课改”中出现的一个重要版本,然而,在童话作品相对集中的低年级教材中其问题也是非常明显的。通过我们的相关调查和分析,对于小学教育语文教材中的童话选材,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童话作品所占比重过低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相比较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其童话作品的占有量比较少,同时,其童话质量及涉及的童话范围,也次于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这样,不仅影响了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同时还阻碍了小学生思维的发散及创新,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阻碍了学生的阅读兴趣。从而不利于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
2.入选童话主题单一
入选的童话主题集中单一,不够丰富。在目前语文教育课本中的童话教育题材中,存在一种明显的道德训诫倾向,这样相对比较单一的童话题材故事不够丰富,进而造成了童话故事只是单一的说教等,这就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孩子的想象了,而且孩子的学习接触这些童话故事的时候也会产生反感,没有趣味性,导致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变差,最终影响了语文学科的审美性和独立性。在苏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所选的童话,仍然以道德训诫的作品为主。如《蚂蚁和蝈蝈》讲的是蚂蚁由于辛勤劳动而得以安然过冬,蝈蝈由于懒惰而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告诫我们,只有辛勤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3.童话选材中的超人体童话较少
通过对苏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的调查,我们研究发现教材里的童话几乎是清一色的拟人体童话,例如《北风和小鱼》等,超人体童话几乎没有。但超人体童话才是童话中幻想质感最强的一种类型,造成浓烈的幻想氛围以及超越时空制约,亦虚亦实,似幻犹真的境界,这对小学生想象能力的培养非常有用。
二、苏教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童话选材的相关途径
综上所述,苏教版小学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童话选材,不仅关系着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还关系着学生今后的语文学习,因此在今后的教材编排中,相关编排人员应加强童话选材,使其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而在其加强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种途径:
1.加大童话选材的比重
首先,在加大童话选材的过程中,应使其充分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同时能够接近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而激发其学生的阅读兴趣。其次,在选材的过程中,还应注重故事的情节及所有表达的内容,从而使学生能够从中学到相应的知识。最后,在选材的过程中,还应结合着学生的审美教育,使其能够陶冶儿童情操。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到学习的快乐。
2.适当加大儿童影视作品的分量
儿童影视不仅仅是闲暇时的文化消遣品,完全可以也应该引进语文教育,使其成为培养小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读物。比如《纳里亚传奇》、《宝葫芦的秘密》等优秀童话。电影《哈利・波特》系列的首度亮相,受到全世界小观众的追捧,相信当它走人语文课本后更能为语文学科增加应有的魅力。
3.结合着国外的童话故事
在选用童话教材的过程中,还应结合着国外的童话故事,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阔学生的视野,同时帮助学生了解国外的文化。其次,在选取的过程中,还应结合着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及学习接受能力,使其能够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能够从中学到相应的知识。
三、童话故事题材选材应注意的事项
一般而言,对于小学语文课本的题材选择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选择的过程中应该注意全面考虑、综合思考,力求所选择的童话故事适合小学生的阅读和思考,进而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增加他们的阅读兴趣。具体来说在小学教育课程中对童话题材的选择应注意一下的一些事项:
1.把握和了解小学生的思维方式,根据小学生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层次做出相应的选择和考虑,我们知道童话故事比较多,甚至是鱼龙混杂。有些童话题材故事具有很强的哲理性和趣味性,但是他们需要一定的知识结构才能读懂的就不能入选。
2.童话题材内容具有趣味性和想象力。好的童话题材故事不仅需要有一定的内涵,与此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孩子们的想象力,这样一来就能够对孩子的教育起着正面引导的效果。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看图学文;课文插图;学生素质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8-091-01
小学语文课本里的“看图学文”,图文相映,内容生动,是一种适合儿童特点,深受小学生欢迎的好教材。它富有情趣,易教易学,有利于对学生的思想教育,有利于学生学习观察的方法,有利于学生训练朗读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好“看图学文”是培养学生素质的好途径。就教学中的具体做法,谈几点浅见。
一、借助插图,进行词句教学
借助插图进行字、词、句的教学,是“看图学文”的特点。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而且可以拓展儿童的想象,从指导看图入手,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精心提问和提示,让学生口述全图大意,从而发展学生的语言。如教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文《小山羊》一文时,请学生仔细看图。回答下面问题:①图上画了哪些动物?它们长得怎样?②小鸡在吃什么?③小鸡对小山羊说什么?小山羊怎么回答?让学生在这样的提问下,展开积极思维,寻找答案,明白图意,进而让学生口述全图大意,这样段落中的文字自然而然在学生脑子里形成。接着,再让学生朗读课文,一句一句地读,在句中理解词语,在段中理解句子。通过“请”字可以看出小鸡和小山羊很友好,“谢谢你”一词可以看出小山羊很有礼貌。然后让学生用这两个词各说一句话或几句话。这样学生既看懂了图意,理解了课文,又学会了字词,也发展了语言。
二、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
“看图学文”是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因此,在教学中应始终把图片和文字结合起来。如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秋天来了》,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上画的是什么季节?哪些地方可看出秋天的季节?按从上到下的观察顺序,认识到:天空是那么蓝,那么;一群大雁往南飞;一片片树叶从树上落下来,这一秋天景象。这些都是秋天的特点。那么,课文又是怎样写好这些景色呢?请同学们分段朗读,逐句理解,弄清为什么树叶黄了会从树上落下来,显示了秋天的特点。天空的特点是那么,那么蓝,大雁往南飞,一会儿排成个“人”字,一会儿排成一个“一”字,这是大雁飞行时的样儿让学生知道秋天到了,所以情不自禁地说:“啊!”这里表示“知道了”,“看出来了”。除了这些以外,秋天还有哪些特点呢?通过想象,学生纷纷发言:燕子飞到南方过冬;稻子成熟了;开了;根据学生回答的内容,用彩笔画出简笔画来。这样学生既看懂了图意,理解了课文,同时在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方面也得到了很好的培养。
三、理解插图,渗透思想教育
语言是人类重要的思想交流工具和思维工具,在小学进行语言文字教学训练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甚为重要。
1、以图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义务教育新教材插图新颖,符合儿童年龄的特点,富有儿童情趣,对儿童有吸引力。根据这一特点,充分利用课文插图与实际相结合,让学生得到思想教育。教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秋天到了》一文时,让学生了解图意后可提问“秋天到了,大地有什么变化?”“天空又有什么变化?”“这样的景色美不美?”让学生讨论,使学生知道一年四季,不但春天很美,而且秋天也不逊色。从而激发小学生对秋天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
2、抓住重点句启发思考,教育学生做事不能纯模仿。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课文《小猫种鱼》是讲小猫看到农民把玉米、花生的种子播到田里,到了秋天,收了很多的玉米、花生,它也把小鱼种到田里,想到了秋天,也能收到很多小鱼的故事。教学时要紧扣重点句子设问,让学生思考,理解句子的含义。如教到最后一自然段时,可提问:①小猫看到农民把玉米和花生播到田里,它也把小鱼种到田里,说明了什么?(小猫有向别人学习的思想)②它的想法能实现吗?(不能)③为什么不能实现?(玉米和花生跟鱼的生长条件不同,玉米和花生是植物,在泥土里生长;鱼是动物,在水里才能养活)从而让学生明白:向别人学习时要动脑筋,不能生搬硬套别人的做法。
3.扣紧重点词语,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人人讲文明礼貌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促进人们的互相沟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因此,语文教学在语言文字的训练过程中,应选好“训练”与“教育”的结合点,有机地进行思想教育。课文中有些词语蕴含着很多的教育意义,讲读时,既要引导学生掌握本义,要重视理解这些词在表达思想方面的作用。如《小山羊》一文中做“请”“谢谢”这两个词,是极为普通的日常生活中的文明礼貌用语。
总之,要充分利用“看图说文”的教材特点,对儿童进行两个素质的培养,为提高中华民族素质,为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打下扎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精品论文doc[OL].互联网-其它论文-道客巴巴.
2 三年级语文]公开课课件《月球之谜》[OL].互联网-豆丁网.
3《燕子》说课稿 PDF[OL].互联网-技术总结-道客巴巴.
4二年级下册语文教学反思[OL].互联网-百度文库.
5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小山羊》[OL].互联网-[斐斐课件园].
6教学反思[OL].互联网-百度文库.
篇9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质疑能力;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3-0092-01
1.引言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事物现象的质疑,是展开探究、学习的基础。我国著名的教育家朱熹也曾经说过:"学贵有疑"。可以说,疑问是学习的起点,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法宝。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理应充分利用学生的质疑心理,创设科学、合理的教学场景,组织教学环节。然而,现实的情况却是:受传统教育教学理念的束缚,我国很多地方的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时,仍习惯性地采用"全盘跟读"、"模仿带读"等旧有的方法组织教学,并不注重对学生质疑能力、阅读兴趣的点拨,教学的实效性、趣味性十分低下。
笔者认为:阅读,是语文教学的精髓,而质疑,则是为学生打开阅读之门的钥匙!陈旧的阅读教学方法,既抹杀了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也不利于教师阅读教学技能的提升。因此,有效设计语文课堂教学中的质疑场景,培养学生的阅读质疑能力、思考能力,显得至关重要。以下,我将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策略。
2.注重意识训练,培养学生因"疑"向"说"的能力
注重意识训练,是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第一步。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设计合理教学环节,帮助学生建构起阅读质疑的意识,让他们敢于质疑,学会质疑,使质疑逐渐成为他们阅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在此基础上,培养学生通过质疑,掌握阅读的能力。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三年级下《燕子》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便采用了"注重意识训练,培养质疑阅读能力"的教学方法,对学生展开教学。
首先,我引导学生缓慢地、带有情感地阅读课文第2自然段;其次,我提出一系列问题,如"这段话中,有哪些语句描述了春天的景色?"、"春天来了,小燕子为什么会迁徙?"等,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并提出问题。再次,我抽点学生回答刚才的问题,如果学生没有回答到关键点,我便继续引导他们,展开质疑;最后,当我提出的所有问题被学生"消灭"后,我提出建议:"请大家带着解决质疑问题的思维,重新朗读一遍课文",由于有了之前的质疑提问,解决问题环节作为基础,学生们的朗读语速、语调、情感更为合理。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提问-质疑-回答-阅读"四个环节的创设,学生们不仅知道了怎么读,还充分掌握了阅读的原因和技巧,阅读学习实现了"知其然,又能知其所以然",教学的效果十分完美。
3.强化引导沟通,培养学生因"疑"向"究"的思维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质疑环节,还应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教师要学会通过质疑阅读,对学生进行引导,让他们学会围绕质疑点进行探究,不断深化质疑的内容,从而培养学生因"疑"向"究"的学习思维,延伸质疑阅读教学的价值和在学生心目中的感染力。例如,在人教版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上《鸟的天堂》一文的阅读教学中,我便通过创设质疑环节,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性探究,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展开阅读沟通式教学。
首先,我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小组,并为每一个小组分配了质疑问题,例如,小组1的问题是"如何通过阅读去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思想感情?"、小组2的问题则为"世界上真的存在鸟的天堂么?能否通过阅读获得启迪?"、小组3的问题为"如果让你提出问题,你认为本文中最大的质疑点在哪?"其次,我要求各小组围绕问题,展开精读、深读,由于我给出的质疑问题,有的能够通过阅读找到答案,而又的却是开放性问题,只能通过阅读去体会,因此,各小组同学在阅读的同时,都陷入了深思,也展开了热烈的探讨,而我,则时不时融入各个小组,与他们进行沟通交流。最后,我在全班举行了主题为"通读鸟的天堂,你质疑了多少?"的报告会,各小组选派代表走上讲台,结合质疑的阅读过程,展开交流报告,整堂课的气氛达到。
在上述教学案例中,教师为学生创设的质疑问题环环相扣,既具开放性,又不失探究性,学生们不但可以根据教师给出的质疑点,围绕课文展开阅读,又可以通过阅读,提出自身的质疑点,而最后的主题报告会,则为学生创设了一个交流质疑,探究阅读的平台,充分锻炼了学生通过质疑,学会探究的能力和思维。
4.结束语
质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对学生语文阅读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则应从引导他们学会疑问和惊奇开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引入质疑元素,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更能够锻炼他们的创新技能,通过有效地质疑性阅读教学,学生们必将真正体会到语文阅读学习的魅力、奥秘、乐趣。因此,在今后的阅读教学中,一线语文教师应不断探究,大胆尝试,摸索出更多、更好的质疑阅读教学策略,让语文阅读课堂因"疑问"而"灵动"!
参考文献:
[1] 朱义合,杨红.浅谈低年级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考试(教研),2011(7)
[2] 张丽.浅谈低年级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教研版),2012(1)
[3] 安艳花.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如何培养学生质疑能力[J].教育创新学刊,2012(8)
篇10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体验式教学模式应势而生。农村小学教学是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1],使学生个体与集体之间的协调性得到增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的认知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均得到提升。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 体验式教学 设计 实践
小学语文教学课程的开展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使他们对我国博大精深的汉语文化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体验式教学应用的原则是,在重视学生情感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独特的体验,从而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提升。考虑到农村小学的地理环境特点,教师开展体验式教学有一定的难度。笔者针对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形式,去解析其设计思路与实践途径。
一、阅读与朗读相结合,设计与实践体验式语文教学课堂
朗诵是提高小学生语言感悟能力的主要渠道。在小学语文教学课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有感情地诵读课文。在朗读过程中,学生感官的积极性被有效地调动起来,从字面上初步体会课文的内涵,并将自己的真情实感渗入其中,此时语文课文的意境就会被完美地勾勒出来。总之,在体验式语文教学课堂设置朗读环节,使学生处于朗读的语文教学环境中,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认知、感知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例如在人教版四年级《火烧云》的教学中,教师带领学生齐声朗读“这地方的火烧云变化极多,一会儿红彤彤的,一会儿金灿灿的,一会儿半紫半黄,一会儿半灰半百合色。葡萄灰、梨黄、茄子紫,这些颜色天空都有,还有些说也说不出来、见也没见过的颜色”这一段文字。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头脑中会呈现一片多姿多彩的火烧云场景,并感受到作者亲切、自然的写作风格,从而受到一定的启发与熏陶。总之,体验式教学可以借助朗读课文的方式来实现,使小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有效的提升。
二、创新语文教学情景,激发学生主动体验的欲望
小学生具有好奇心理强、活泼多动的特点。体验式教学重点在“体验”二字上,而情感体验的产生必须由某种特定的情景做依托。换句话说,体验式语文教学的开展离不开教学情景的构建。那么怎样创建语文教学情景呢?笔者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步骤:首先,教师参照语文教学内容,依据小学生身心发育的规律来设置教学目标;接着,创建模拟情景;最后,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使他们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模拟情景中收获体验。这样就达到了体验式教学的目标。
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小学语文课文内容编制课本剧,教师与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这样也很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学生在角色扮演中体会人物的情绪、情感变化,进而感悟作者的写作意图,体会作者别具特色的写作风格,为他们日后的语文学习做铺垫。
三、教师引导学生亲历,完善体验式教学
小学体验式语文教W若要真正落实教学目标,仅仅凭借学生的感官体验是不够的,这样充其量只是让学生认识到语文学习的表层意义。只有引导学生亲历教学活动,他们的体验才是真切的,感悟才是真实的,收获才是丰满的。笔者将体验的亲历分为身体经历与心理经历两种类型,前者是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身体力行去获取相应的体验;后者是指学生在心理上与语文课文意境相接触,树立主人翁意识,与课文人物的思想与行为共进退,学生心理上可能会萌生喜悦、忧伤、怜悯的情感。为了使学生得到良好的体验效果,教师可以开展“语文课文赏析”活动,使学生逐字逐句去挖掘语文课文内容的实质,体验作者写作时或复杂或简单的心理状态,感悟出该文章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呈现的意义是什么,它在宣示或倡导什么思想内涵。
例如人教版四年级《扁鹊治病》的教学中,笔者开展了“课文鉴赏”活动。扁鹊在发现蔡桓公患病以后,多次前去拜访他,希望自己利用精湛的医术医治蔡桓公。此时学生能够体会到扁鹊不仅有高超的医术,同时还具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在课文赏析的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到蔡桓公顽固的个性,他的讳疾忌医最终致使自己病入膏肓。学习完课文之后,学生体会到:在学习、生活中一定要有虚心的态度,认真接受别人的指点,继而通过各种途径完善自己的学习方法以及生活方式,这样自身的能力才会日益提高。总之,鉴赏课程的开展使学生达到了“心理经历”这一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效。
四、结束语
体验式教学的开展丰富了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是对语文教学课程的改革形式[2],它全面培养并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在情感体验中感悟作者心灵的声音,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灵感。其实,体验式教学的设计思路与实践路径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体验课外环境的美妙。无论采取什么样的教学策略,都要求教师在体验式教学中明确教学目标,在活动中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的思想、情感得到真切的体验。此时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致增强了,他们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也提高了[3]。
【参考文献】
[1]刘玉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体验式教学策略的应用分析[J].读与算(教研版),2014(17):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