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范文

时间:2023-03-15 18:15: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德不孤必有邻出自,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以前读于丹老师讲评的《论语》、《庄子》等书籍,有春风袭面之感,感觉深入浅出心领神会。于丹顺应了目前的文化潮流,把不易读懂、比较生涩的古文经典用另一种符合现代语言习惯和思维方式的体系讲解,被大众普遍接受。电视、网络等现代媒体的充分介入让国学经典得到了空前的普及。

我想于丹老师对儒家经典的讲评和《明朝那些事儿》一类的白话讲史对于国学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如果您想深入的探讨人生哲学,我还是建议朋友们读一读原著和早期的点评。个人的感觉:读普及本犹如听流行音乐,通俗唱法,快意;而读经典犹如听民乐,民族或者美声唱法,深邃。

品读经典不能以偏概全,而这是我们常犯的错误。比如我们经常说的“父母在,不远游”,我也常常为了不在父母身边尽孝而有所遗憾,其实《论语》中的原文是“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如果只读半句,未免迂腐,而全面理解则让大部分人进退有余。比如我哥哥嫂子还有两个孩子跟父母在一起生活,我在外面也就安心多了。

再比如我们常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很多人理解为每天反省三次自己的言行,或者理解成海尔式的“日新日高”。其实,《论语》中是这样表述的:“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转不习乎?”

所谓半部《论语》治天下,绝不是每句可以只读半句。

品读经典要联系实际,今天我们为人处事或者治理企业的很多理念都来自于中国的传统文化。

比如今天讲的“诚信”理念,《论语》中就有很多讲诚信的,平时我们说的比较多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就是出自《论语》。

比如见义勇为,《论语》中有“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之句。

比如学习与实践要相结合,《论语》中说“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很多人只说第一句,认为读书读好了就是为了做官,今天看来未免太有局限性,现在应该这样理解:学有所成就要去工作,工作有所成绩还要不断学习。

比如机遇总是垂青有准备的头脑,《论语》有“不患人之不己知,患其不能也。”

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品读经典能够很好的指导我们的人生,让我们少走弯路。

《论语》有“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之说,如果早一些领悟其中的哲理,我想我能够少走很多弯路。

我曾经在一家公司任职,与老板感情甚笃并决定在该公司奋斗一生。因此,我在工作上坚持理想,力挺科学规范的公司治理,并在很多问题上坚持己见,对老板的一些不合理的做法直言不讳,但最终的结果是不欢而散,正应了“事君数,斯辱矣”这句话。

公司领导的很多做法有他们自己的哲学,很多事情我们尽到忠告之职也就够了,过于坚持只能自取其辱。

品读经典要深刻理解和学习仁义道德,这是中华文明人生哲学的精华,也是儒家经典的精髓。在这个缺乏信仰的时代,人生哲学何其珍贵!

列举一二,不敢妄评。

u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u巧言令色鲜矣仁。

u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u礼之用,和为贵

u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u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u德不孤,必有邻。

u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u君子必慎其独也。

u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

u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品读经典也能够发现一些有趣的事情,很多现代人的行为方式其实几千年前的古人早已有之。

我读中小学的时候课桌文化就已经泛滥,常常见到学长们用过的课桌上刻有言志诗,但最多的还是“早”字。虽然过多过俗,但这些座右铭毕竟是成长过程的见证,今天的我们变换了形式仍在继续着这个传统——比如我们在或者MSN等即时通聊天工具上敲上的警句、诗文等。

《大学》中有一句“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说的是商汤王洗脸盆上铸有铭文,用以警示自己天天发奋求新。

古今同理,数千年不曾变,这不就是我们的信仰吗?难道逊色于基督《圣经》和伊斯兰的《古兰经》吗?

篇2

一、教师亲和力的本质

“亲和力”是染料化学的常用术语,《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将其本意解释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结合成化合物时互相作用的力”。如今,“亲和力”被应用于各种人际交往领域,意指“与人亲切和谐的能力”。亲和力作为优秀教师的重要特质被使用大致有三种情况。一是在大量的“学生所喜爱的教师”调查中,教师亲和力作为一个重要的因素被学生提出,主要是源于对“亲和力”语素的喜爱,亲――亲近、亲切、亲爱,和――和善、和蔼、和睦。二是借用心理学中的解释――“在人与人相处时所表现的亲近行为的动力水平和能力”,认为亲和力应是教师必备的素质。[1]三是认为教师亲和力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如“教师的亲和力是一种协调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创新精神的重要力量,是教育教学的生命线”。[2]

分析上述使用语境,不难发现,人们在使用教师亲和力时似乎无需对其涵义作详细分析就能心领神会,信手拈来作为褒扬和要求教师的一个重要标准。但要真正理解教师亲和力的本质,尤其以恰当的方式体现教师的亲和力,并且正确地运用教师亲和力来发挥教育意义,却并非如此简单。笔者认为,教师亲和力作为学生所喜爱的教师的优秀特质并在教育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至少应具有以下基本内涵。

首先,教师亲和力应该具有教育性。一个人的亲和力与其亲和动机有关,教师的亲和动机应该是从有效完成教育教学的任务出发,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如果仅为博得学生的喜爱,不负责任地“讨好”,或者委曲求全地“迎合”,不能与教师的亲和力相提并论。其次,教师的亲和力应具有生本性。学生是评判教师亲和力有无或高低的主体,教师的亲近行为应该是学生接纳或喜爱的,所以,那种尽管出于教育的动机但学生所不喜欢的“打是亲,骂是爱”的行为,不能称为亲和行为。再次,教师的亲和力还应体现出和谐性。教师的亲和力是一种关系性存在,“亲”的行为所追求的目标应该是“和”――师生关系的和谐。和谐的师生关系既不是教师唯我独尊、自恃清高、盛气凌人的“师道尊严”,也绝非是“学生无错、学生无过”、目无师长、我行我素的“生道尊严”。民主、平等、合作是和谐师生关系的理想模式。

综上所述,所谓教师的亲和力就是教师为有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在与学生交往中,采用被学生接纳、喜爱的亲近行为,使师生关系达到和谐的能力。

二、教师亲和力的意义

教师亲和力最显在的意义是有利于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作为一种关系性存在,教师亲和力在营建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同时,使关系双方相互激励并乐在其中,不仅能使学生“亲其师”,而且还有利于教师“乐其业”。

1.教师亲和力能使学生“亲其师”

“亲其师则信其道”,这是我国先哲教育经验的总结。那么,学生愿意“亲”怎样的教师?日本教育家大诚竹曾经以“你最喜欢的教师是什么”为题,对高中生作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喜欢温和、开朗、耐心、幽默、有多方面兴趣的教师。美国教育家杰西尔德,曾经以“你最讨厌的教师是什么”为题,对初中生作过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学生讨厌的教师特征是:一向训人、过严、情绪不稳定、缺少耐心、没有同情心、讨厌学生、不笑、服装不整齐、不和学生在一起、体罚学生、不公平、不容易接近。《中国教育报》早些年曾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关于师生关系的抽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心目中喜欢的老师”的特征如下:友善的态度、尊重课堂内的每一个人、宽容、有耐性、关注学生个体、公正、幽默、有方法和灵活性、善于同学生合作、仪表良好、兴趣广泛、具有良好的品行。2007年北京市宣武区对其所辖的中小学生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也显示,学生评价自己“心目中最好的老师”,排在第一位的特征是:和蔼可亲、有亲和力、脾气好。

可见,无论国内还是国外,学生共同喜欢的是温和、耐心、宽容、容易亲近的教师。究其原因不难理解,按照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人,首先具有安全、归属、爱、自尊等基本的需要,当这些需要得以满足才能激励自我实现的高层次需要。教师的亲和力能满足学生最基本的需要,而且能为高级需要的实现提供动力。

现代教育理论及实践也已证明,教学是师生间信息交流的过程。师生之间的信息交流主要有三种:认知信息、情感信息和行为信息。认知信息主要包括知识和认知方法等,情感信息反映了师生之间关系疏密的程度,行为信息则是师生间教与学的行为方式。其中,师生之间关系的和谐程度直接影响其他信息的传输效能,影响学习的程度,而且教师对学生友善的态度、对个人的关心及人际间合作的教育风格,对学生的智力行为会产生大量积极肯定的影响。实践中,“爱屋及乌”的实例非常多见,学生因喜欢教师而喜欢其所教的课,乐意接受教师的教诲甚至批评,并且能满怀信心地刻苦学习,进而取得理想的成绩。

2.教师亲和力有利于教师“乐其业”

孔子曾讲:“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论语・雍也》)意思是说对于学问或职业,了解它的人比不上喜爱它的人,喜爱它的人比不上从事它而获得快乐的人。乐业是教师从业态度的最高层次,是教师工作动力的源泉。假如一个教师能做到因喜欢教师工作并沉浸其中而不知疲倦,怎能不创造出一流的业绩?遗憾的是,在现在的教师群体中,尽管多数能做到敬业,但只有少数能够乐业。据《中国教育报》2005年报道:有47.6%的教师认为压力比较大,34.6%的教师认为压力非常大,30%的教师工作倦怠,38.5%的教师心理状况不太好。另据北京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的调查:93%的中小学教师感到当教师越来越不容易;如果有机会,50%的中小学教师希望改换工作;只有17%的教师愿意终身执教。由此可见,我国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倾向。而相关研究显示:教师出现职业倦怠后,常感到工作没意义、没价值,工作目标渺茫,对教育教学工作失去应有的兴趣,日感焦虑与烦恼,有无助感,缺乏工作自信,缺乏进取心,工作中易躲避困难,敷衍工作,被动应付。所以,对症下药消解教师的职业倦怠,是当今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的重要课题。国内外的有关研究发现,导致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紧张的人际关系是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实践中,我们每一位做过教师的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来自学生的接纳、认可、赞美是消除疲劳、鼓足干劲的最有效的方式,而来自学生的接受信息一定程度上源自教师亲和力的回馈。我们所熟知的教学名师,诸如于漪、李吉林、魏书生、孟二冬等,几十年如一日,立足讲坛,心无旁骛,兢兢业业,乐此不疲,他们所共有的性情温和、和蔼可亲、宽容忍让、善于沟通等亲和特质不也说明了乐业的缘由吗?

三、教师亲和力的体现

教师的亲和力绝非是无原则地迁就、迎合学生,更不是委曲求全、甚至含垢忍辱地讨好学生。教师亲和力深蕴着教育的智慧,主要体现在“德”“才”“术”三个方面。

1.“德”是教师亲和力体现的前提

“德”指教师的职业道德。“德不孤,必有邻”出自孔子《论语•里仁》篇,意思是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一定会有同他相亲近的人,诚如我们日常所理解的“德高才能望众”。教育部“师德报告团”成员孙维刚、霍懋征、殷雪梅等一大批师德楷模,他们共同表现出的师德风范是爱岗敬业、关爱学生,刻苦钻研、严谨笃学,勇于创新、奋发进取,以及淡泊名利、志存高远等。而贯穿其中的主线是关爱学生,所以,师爱被认为是师德之魂,是教育关系发展的先决条件。教师有了爱,就会对学生包容、理解、关怀、尊重,就会有教无类、诲人不倦;教师有了爱,就有了责任,就会爱岗敬业、严谨治学、奋发进取。这种由爱心辐射出来的道德力量,能牢固确立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精神父母”的高尚而可亲的形象。王逢贤教授在其《爱的教育、陶冶教育新探》一文中有这样的总结:“为什么孔夫子在他的弟子中享有那样崇高的威望,裴斯泰洛齐被奉为‘爱的教育之父’,马卡连柯教育流浪儿创立了那样光辉的业绩,陶行知在他的学生心灵中留下了那样深的印记,郭兴福教学法有那样的高效率,斯霞被誉为‘教育界的梅兰芳’……用他们切身体验的话说,就是因为对自己的教育对象有一颗以诚相待的心,真心实意地爱他们。”[3]相反,“从我国的教育实践来看,教师的职业道德状况相当令人不满意,家长和学生的抱怨之声不绝于耳,诸如学校和教师巧立名目,通过多种方式从家长那里获取利益;对待学生不是充满关爱而是简单粗暴;对于教育、教学工作,不是深入体会和反思其内涵而只是把它当做谋生、获利、晋升的工具等,教师的职业道德已经和其他职业道德以及社会公德沦丧一样成为人们指责的对象。”[4]在这样的师德背景下,学生对教师避而远之,师生关系紧张也就不足为奇了。

2.“才”是教师亲和力体现的基础

“才”是指教师的学识素养。学高为师,没有学生对教师学识发自内心的信任认同,再具爱心的教师,对学生的吸引力也要打折扣。对此,马卡连柯曾经如此评说:“假如你的工作、学问和成绩都非常出色,那你尽管放心:他们全会站在你这一边,决不会背弃你……相反地,不论你是多么亲切,你的话说得多么动听,态度多么和蔼,不论你在日常生活中和休息的时候是多么可爱,但是假如你的工作总是一事无成,总是失败,假如处处都可以看出你不通业务,假如你做出来的成绩都是废品和‘一场空’――那么除了蔑视之外,你永远不配得到什么。”而且一定程度上“学生可以原谅教师的严厉、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谅他们的不学无术。如果不能完善地掌握自己的专业,就不能成为一个好教师。”[5]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张思明曾讲过这样一个例子:一位初中优秀班主任跟班进入高中,起初,学生对这位老师充满了期待,认为老师还能像初中时一样出色,结果学生的这种愿望被打破了,课堂上老师屡屡出现错误,很多概念讲不清楚,有的计算题自己都算不下去。学生评教时写下了这样的话:“真的,老师对我们真好,可是老师真把我们给耽误了。”教师的学识素养关系到他的“教育信度”,没有教育信度的教师是不能吸引学生的。

那么,能让学生信任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学识呢?尽管教师的学识素养要与时俱进,但现代教师应具备的学识结构与我国古代先哲们的为师之道有异曲同工之处。

首先,教师应具有广博扎实的本体性知识。如果教师对自己所教学科的知识不求甚解,不能融通,而只会死记硬背,是没有资格当教师的。《学记》中讲:“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其次,教师要具有雄厚的条件性知识。一个好的教师应掌握教育教学的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等知识。《学记》中提出:“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以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教师在教学中要能知道“四兴”“六废”“四失”,“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再次,教师还应具有扎实的实践性知识。如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孟子要求“教亦多术”;具体授受时要“道而弗牵,开而弗达,强而弗抑”;向学生提问时要“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除此之外,一名优秀的教师还必须具有浓厚的求知兴趣、勤勉的学习态度、反思的批判精神。孔子提出要“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子罕》),要“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如果我们教师能有此“为师之道”,还担心弟子不尊、不信、不亲吗?

3.“术”是教师亲和力体现的条件

“术”指教师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技巧。教育是科学,也是艺术,“教育的艺术是使学生喜欢你教的东西”。[6]教师的“德”与“才”是教师亲和力体现的前提与基础,但在实践中,我们往往发现,一些品性端正、学识丰厚、工作勤勤恳恳、教学成绩优秀的教师,不一定理所当然地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其原因在于教师能否以学生喜欢的方式与之交往,让学生感受并接受教师的爱与学识。

一位高中学生这样描述他所喜欢的教师:“老师首先应该有水平,要不然我们考不上大学呀!其次,要有人缘,有微笑,不喜欢苦着脸动辄高声叫喊的老师。记得魏巍在写《我的老师》时说,那个小学语文老师用好听的声音教书,用唱歌一样的调子读诗。我很向往那样的意境和那样的老师。最后,要有形象,建议选拔老师的时候应该加上面试一项,上课时也是一种审美的享受。”[7]可见,教师的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得当与否,直接影响其对学生的吸引力。所以,有亲和力的教师能恰如其分地运用这些沟通的技巧。有亲和力的教师在与学生的交往中不说粗话、脏话、野话,不讲哗众取宠的大话和违背事实的假话,不强词夺理、恶语伤人,更不用讽刺、奚落、挖苦性的语言去批评指责学生,以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教师要在“晓之以理”时“动之以情”,用和风细雨般的语言打开学生的心扉。有亲和力的教师在学生面前不会冷若冰霜、横眉冷对、不屑一顾,而能面带微笑,用亲切、和蔼、信任的目光注视学生。有亲和力的教师知道人与人的空间距离的大小影响心理距离的远近,他们不会将学生行同路人、避而远之,而是经常能跟学生“促膝谈心”“亲密接触”。有亲和力的教师不管是举手投足还是穿衣打扮都应做到得当、得体、自然、儒雅。上述表现并不是一套简单的行为学技巧,而是饱含对学生温暖感情的教育教学艺术,能够在师生之间创造一种和谐的气氛、关系和情绪,在愉悦学生身心的同时,把真、善、美的种子播进学生的心田。

注释:

[1]蔡伟.亲和力:教师最基本的素质[N].中国教育报,2001-7-22.

[2]桂斌.谈谈教师的亲和力[J].现代企业教育,2007(1).

[3]王逢贤.爱的教育、陶冶教育新探[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0(2).

[4]操太圣,卢乃桂.追求特质的虚妄:关于教师专业化困惑的思考[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5).

[5]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系等.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2:321-322.

[6]卢梭.爱弥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3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