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童话故事范文

时间:2023-04-05 20:03: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幼儿童话故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幼儿童话故事

篇1

小猪考试得了100分,妈妈很高兴奖给了小猪一串香蕉,小猪飞快地冲出家门,跑到大路上吃香蕉,手里拿着香蕉,嘴里咬着香蕉,真好吃!它一边吃一边到处丢香蕉皮,满地都是,像一朵朵水仙花在路中央露出脸,好看极了。

这时,大象伯伯从草坪里走出来,看见了眼前的一切,严肃地说:“小猪,请不要乱丢垃圾,要把垃圾放在垃圾桶里,由清洁阿姨处理,要是有人踩到了,就会摔一个大跟头了的。”一边说一边用鼻子卷起香蕉皮,小猪觉得大象说得对,于是跟大象一起捡起地上的香蕉皮。

过了一会,小熊猫从远处飞快地跑来,小猪问它说:“你要去那里呀!”“我要去…”还没说完不小心踩到一块西瓜皮,摔了一个大跟头,小猪连忙把小熊猫扶起来,拍了拍小熊猫身上的土,熊猫说:“谢谢你。”小猪说:“没关系,这是我应该做的。”小猪心想:乱丢垃圾真害人。小猪又把西瓜皮丢进垃圾桶,欢快地跑回家了。

这就是知错就改的小猪,你喜欢它吗?

2、蜻蜓找工作

“喂!老板的面怎么还没送到家!”每天总会有一连串的抱怨声,这家拉面店的老板耳朵都快长茧了,他张贴出一张海报,希望有人来应征工作。

这天来了一位蜻蜓先生来应征工作,他的速度和战斗机一样快,谁也比不上它,它独一无二的特性让老板啧啧称奇。它傲人的履历表上写的每一项,都符合老板的需求,只有一项让老板不太满意,那就是待遇的要求。

蜻蜓先生竟然一个月要和老板要十万元,老板虽然心不甘情不愿,但有这么棒的人才不用真的太可惜了,所以只有雇用它了。

从此森林里再也没有抱怨声,而且拉面店的人气也增加了不少。

3、小猪搬西瓜

春天的时候,猪妈妈带着小猪噜噜,在山坡下种了一大片西瓜。到了夏天,西瓜地里结满了又圆又大的西瓜。

有一天,太阳光火辣辣地照着大地,天啊,可热了。

猪妈妈对小猪说:“噜噜,你到咱们的地里摘个大西瓜回来解解渴吧!”小猪噜噜高兴地说:“好吧!”说完就往西瓜地里跑。到了地里一看。 呵,到处躺着大西瓜,水灵灵的,真惹人喜爱!噜噜挑了个最大的摘了下来。

它双手搂着西瓜,想抱起来放在肩上扛回家。“哟,好重呀!”噜噜试着抱了几次都没有抱起来,还累得满头大汗。

它直起身来,擦了擦脸上的汗水想休息一下,再去试试抱西瓜。

突然,它看到小猴皮皮在山下边的马路上滚铁环玩呢。 小猪噜噜一拍后脑勺高兴地说:“有了,我有办法了。”什么办法呢?小猪噜噜心想:铁环是圆的,可以滚动。西瓜也是圆的,不也可以滚动吗?想到这儿啊,小猪噜噜顾不上休息,把大西瓜放在地上。

篇2

——以二年级师生共读童话故事《木偶奇遇记》为例 【摘要】

阅读教学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应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阅读态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为语文综合素养和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阅读过程中融入游戏精神,有利于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提高思维深度及广度。

【关键词】

  阅读游戏;“林-树”课程;拓展思维;发展性评价

【前言】

“阅读游戏”,即通过小组合作、社群学习的形式,围绕学习目标,开展的人人参与,交互合作的,具有趣味的阅读“教与学”的活动。在活动中,教师设计有趣的、形式多样的游戏,引导学生快乐地参与阅读,学习方法、激发兴趣,不断提升自主阅读、自我评价的能力。[1]低年段的儿童知觉的意识性和目的性都在逐步发展,在阅读的时候更倾向于浅显易懂,情节精彩,趣味性强的童话故事。成尚荣先生在《儿童立场:教育从这儿出发》一文中提出:教师需要走近儿童, 耐心地站在孩子的立场、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考虑问题、解决问题。阅读过程中融入游戏精神,有利于培养儿童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本学期,围绕我校“林-树课程”的实施要求,我们以《木偶奇遇记》作为年级组的师生共读书目,并将其作为期末课程,通过设计一系列阅读活动,带领学生逐步走进文本,与故事人物亲密交流,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一、共选适切读物,激发学习期待

低年段的学生注意力保持时间较短,容易分散,因此选取的读物要具有吸引力。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这个年段的学生正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形象性思维仍占据主体地位,他们还无法快速习得阅读方法。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指导时需本着“游戏精神”,创设阅读情境,循序渐进,让学生既乐读也会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为了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在活动开始之前,教师给学生提供了多本童话故事,进行了作者创作背景、故事情节简介,组织学生投票表决,根据表决结果,最终选择了《木偶奇遇记》为本学期共读书目。

《木偶奇遇记》是意大利作家卡洛·克洛所著,其作品以想象夸张、情节生动而闻名。该书以主人公匹诺曹从木偶变成真正的小男生为故事主线,以夸张幽默的语言,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紧紧吸引了低年段学生的眼球。阅读活动中的主人翁姿态将有助于激励学生成为主动的发现者、探索者,激发他们的学习期待。

设计阅读游戏,提升阅读情趣 英国教育家洛克说过:“最好是把儿童的学习编程一种游戏似的,使儿童在游戏中学习知识,这是优良教育的基本原则。”学生在课程中是主要的参与者,如何激发他们的阅读情趣,使其乐读、会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在本期师生共读课程中,我们充分考虑到了儿童的学习兴趣,关注阅读情境的创设、阅读游戏的开发。

1.好词佳句对对碰

“佳句对对碰”,是一个佳句摘抄的游戏。迈克卡等人将学习策略分为三种,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低年段的学生基础能力的掌握占据重要地位。在学习阅读方法的时候,我们将策略的教授放在重要位置。二年级课外阅读要求学生培养阅读积累的习惯,能主动积累优美词句。读书笔记是读和想的产物,把那些最好的、最精彩的、对自己最有用的部分记下来,可以加深对读物内容的理解,使阅读更加深入,提高阅读的效率。[3]

在本次课程中,我们鼓励学生自主设计笔记样式,发挥自己的绘画优势,给读书笔记“添砖加瓦”。本期共读书目《木偶奇遇记》的读书笔记共计五份,学生完成后自主将笔记装订成册,设计封面封底(如图)。

2.我是小小漫画家

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的语文园地中有看图讲故事漫画《父与子》,学生已逐渐了解多幅画面连续叙述一个故事或事件的发展过程,并且已习得一系列观察漫画及讲漫画故事的方法。本次课程中,我们及时把握住了这个“最近发展区”,引导学生进行逆向思维,选取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根据情节来画漫画。看似简单的绘画过程,实则会让学生的复述、表达能力得到很大的锻炼。 3.英雄人物榜

精彩的故事情节离不开正反人物的演绎。《木偶奇遇记》中人物的形象生动,每个人物在丰富精彩的寓言故事中活灵活现。低年段的学生在读这么生活的故事时会人物的正反会有比较清晰的认识。例如故事中仙女和杰佩托,是很明显的正面人物。他们真诚善良、忠厚老实。而狐狸和狼是反面人物,做了不少坏事。而正面人物的品格及其英雄事迹时有典型的教育意义的。因此我们让学生们把他们所知道的关于这个故事中的正面人物的信息和细节画出来,然后完成一张“英雄人物榜”。任务完成后,班级里组织了一次以“我要做英雄”的主题讨论。学生讲述着眼中的英雄人物,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更有学生结合实际学习生活,积极阐述如何规范自己的言行,像《木偶奇遇记》中的杰佩托一样,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在此过程中,学生的得到更多正能量的启迪。

4.游戏棋盘步步为营

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思维的过程。在阅读过程中,学生关注的更多的是情节是否生动,插图是否精彩,而故事中蕴含的道理则需要教师进行引导发现及体会。但这不是一个机械式单线授受的过程。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的《道德与法治》中有一课指导学生做游戏棋盘。对此,我们进行了学科整合。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参照飞行棋来做做《木偶奇遇记》的道德棋盘,即以匹诺曹的行为对错来设计骰子的六个面,掷到正确的行为即前进相应棋格数,错误行为即后退相应棋格数(如图)。

除以上游戏活动外,结合低年段儿童的认知接受特点,我们还设计了学生动手设计人物书签、故事接龙等阅读游戏,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增加积累、理解故事情节、增强是非观念,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阅读过程中获得有效的阅读方法和良好的情感体验,以此增强低年段儿童的阅读兴趣并让激发其主动阅读、主动学习语言文字的愿望。

搭建分享平台,拓展思维深度 在游戏中获得阅读的体验和能力,这个过程应该是一种活泼有趣的教学与活动结合的形式,它有清晰的、层层递进的学习目标,并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在读完《木偶奇遇记》后,我们设计了一定的拓展环节,带领学生走进不一样的《木偶奇遇记》。在此过程中获得阅读能力的迁移、阅读思维的拓展。

1.分组演出,提升综合能力

在本期课程的实施过程中,我们发现,在游戏情境中学生很乐于进行阅读思考。由于低年段的儿童形象直观思维比较强,自我意识逐渐开始发展。因此,当阅读完整本书后,我们设计了演情景剧的环节。每班分成若干小组,成员之间合作编剧本、制作道具、排练、表演。这一过程使得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了很大提升。具体表现在: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通过故事的加工创造,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准备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通过表演能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在小组合作产生分歧时,通过自主解决问题,增强学生的合作及集体意识。

 

积极辩论,明辨是非观念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对书本中的知识往往深信不疑,缺乏独立的思考。对于《木偶奇遇记》的主人公匹诺曹,低年段的学生会片面对他定性为顽劣不堪、不爱学习等。然而故事中的匹诺曹经过一系列的奇遇,最后变成了一个懂事、听话的孩子。为了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增加思维厚度,我们开展了以“我心中的匹诺曹”为主题的辩论会。在这过程中,学生各抒己见,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在最后引导学生关注匹诺曹内心世界的成长,带着辩证的思维去评价匹诺曹,从而让学生认识到知错就改;通过学习能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慧的道理。通过对匹诺曹性格的多元解读,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散,变得更加深刻。阅读活动的拓展,能促进学生进行多元积累。学生通过分享交流,让智慧的火花得以碰撞,阅读能力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3.吸纳思考,优化视野结构

有效的阅读是一个先“读薄”再“读厚”的过程。由《木偶奇遇记》改编的电影、音频资源较多,我们鼓励学生寻找不同版本的资源进行分享。通过观看多版本的电影动漫、听故事等,引导学生比较异同,说说自己喜欢的版本及原因。通过这一吸纳思考的过程,使得学生的视野得到拓展,也在学生心里埋下一颗比较思维的种子。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阅读教学应是开放的、整体的、综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景,对感兴趣的人物和时间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本次师生共读《木偶奇遇记》课程,过程中始终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学生身心发展及年段特点,开展多元阅读游戏。这不仅让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更让学生会读、乐读。

4.量化评价,关注过程评价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而阅读的评价要综合考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关注其阅读兴趣与价值取向、阅读方法与习惯,也要关注其阅读面和阅读量,以及选择阅读材料的能力。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因此,在评价过程中,我们重点关注了量化评定细则,使评价主体多元化。为了确保在评价过程中有据可依,我们在每项活动开展前对评定细则进行了量化(如图)。学生根据评定细则完成相应任务,能提高完成的质量,也在一种有效的自我监督。

 

 

 

在课程尾声,我们根据评分表授予了表现优异的学生“会讲故事的匹诺曹”“会画画的匹诺曹”“会积累的匹诺曹”“会表演的匹诺曹”等多项荣誉。除单项奖外,我们还设置了综合奖,根据综合等级评选出十五位“全面发展的匹诺曹”。通过评价评奖,学生本次课程的成果得到了展示和肯定,也体现了课程的完整性。

现代课程评价理念提倡发展性评价,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关注阅读活动过程中的生成。此外,在评价主体方面,应将师生评价、自主评价、生生评价有机结合。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中指出:“使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阅读浅近的童话、寓,变得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孙丹.小学语文“悦读”游戏的开发和实施策略的研究[D] [2] 陈迎朔.《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游戏策略研究》[D].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7.10

 

篇3

一、幼儿童话舞剧教学可以激发幼儿艺术幻想,进而在舞蹈动作中表达情感,提高幼儿的表现力

幼儿童话舞剧的教学,首先就赋予了丰富的幼儿童话故事。童话舞蹈剧有着丰富的艺术幻想,应该发挥童话舞剧特有的,富有贴近幼儿生活、充满童趣的舞蹈想象力和表现力,将幼儿的艺术幻想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以舞蹈的形式经过教学实践将其进行艺术加工、组织、整理,与优美起伏的节奏和旋律一起构织成为舞蹈的内容。一方面,幼儿可以通过自身对童话故事中的艺术幻想,用自己对舞蹈的理解和认识大胆的表现出来,让幼儿去充当童话故事中自己喜欢或者想扮演的角色,用心去感知美、体验美。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童话舞剧中的贴近幼儿生活的素材,在模仿童话舞剧中角色的各种动作的基础上,借助夸张、拟人、幽默的艺术手法,培养幼儿的艺术模仿和创造的表现能力。以童话舞剧《小熊请客》为例,首先我们可以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多媒体将童话故事向幼儿进行展示,并布置好舞台的相关场景、道具和饰品,观看“狗、鸡、熊、猫、狐狸”等动物的生活中颇具典型的动作的录像,让幼儿模仿自己喜欢的动物的动作,播放歌曲《到小熊家里去》、《我才不管你》等,并请每一个孩子边唱边把自己想象成歌中角色进行表演,在教学实践的时候根据剧情,设计舞蹈动作,完成童话歌舞剧《小熊请客》的表演,显然,幼儿的艺术幻想得到了满足,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也得到了提高。

二、幼儿童话舞剧教学融入了幼儿心理特点和生活情趣,培养了幼儿人文主义审美情操

从幼儿的心理发展特点来看,幼儿童话本身就是幼儿的最爱,童话舞剧的教学,符合幼儿心理特点和生活情趣,培养了幼儿的人文主义审美情操。我们都知道,幼儿是人生的幼年阶段,天真活拨,知识不多,对生活的各类现象充满好奇感,幼儿的这一心理特点决定了童话舞剧的教学必须符合幼儿的心理特征。而事实上呢,幼儿童话舞剧恰好将幼儿的个性和幼儿童话般的年龄心理特征结合得完美无瑕。童话舞剧中的离奇而又充满想象的故事情节,将想象中的事物和现实的事物结合起来,带着夸张而又幼稚的故事情节,成为幼儿舞蹈剧中的核心和灵魂。因此,我们抛开歌舞不说,单单是从童话故事本身来看,就蕴含着无穷的人文主义精神财富,这些深远的意味,显然不能靠简单的说教来实现,要想正儿八经地进行教育往往既费力又收效甚微,童话舞剧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媒介。不仅仅是幼儿年龄心理上的原因,更是因为缺乏自身的情感体验,而取得的人文主义审美情趣都是苍白无力的。只要借助童话舞剧的内容和形式,才能更有效的引导和启发幼儿,获得童话故事以外的精神认知和行为,在获取童话舞剧本身人文主义艺术审美情趣的同时,让幼儿童话舞剧中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道德力量成为幼儿的潜意识和规则意识,让幼儿们终身受益。如我们可以根据《格林童话》中的《狼和七只小山羊》设计一场幼儿童话舞剧,将一只假冒羊妈妈的狼和七只小山羊的故事用歌舞演绎出来,将故事情节中符合幼儿天真幼稚的思维融入进去,力尽将幼儿的善恶观、生命观展现出来,通过舞蹈、音乐、语言等等将幼儿的的善良、美好的意愿充分的展现出来,无疑,是对幼儿人文主义审美情趣的有效培养。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幼儿童话舞剧的教学启迪了幼儿的心灵,在丰富幼儿知识的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审美情趣,将幼儿诚实、机智、勇敢和合作互助的精神等一系列的人文主义审美观展现在幼儿面前。

三、幼儿童话舞剧教学可以为幼儿创设交往的情境,有效的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

篇4

关键词:童话;表演游戏;幼儿园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12A-0045-03

一、童话表演游戏的内涵

表演游戏是按照童话、故事中的角色、情节和语言,进行创造性表演的游戏[1]。我们开展的表演游戏研究主要是以童话为基本线索,根据童话或童话情节进行的表演游戏,它是幼儿通过扮演童话中的角色,运用一定的表演技能(言语、动作、手势)、道具、场景等,再现童话作品的内容(或某一个片断)的演绎形式。虞永平认为,幼儿的表演是在特定情景下的连续和系统表达,表演能促进幼儿动作表现力、交往能力、审美和创造能力以及情感的发展[2]。我们的童话表演游戏区别于传统的童话表演,更关注幼儿的发展和需要,着眼于儿童最基本的童话表演经验积累,使每个幼儿积累相应的体验和感受,获得最基本的表演能力和情感体验。通过童话表演活动的建构,让幼儿的情感、审美、语言、社会往等方面的能力得到提高。

二、童话表演游戏环境的创设

1.设立班级童话表演区

一方面,在班级创设童话表演的环境,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我园的每个班级都开设了幼儿表演的区域,可以满足幼儿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时进行童话表演游戏的需要。另一方面,提供宽松的童话表演时间。各班根据班级的情况,每周都预留了童话表演的时间。表演剧场和其他表演公共区域实行轮流制,以免产生时间上的冲突。

2.创设童话表演空间站

童话表演空间站是根据幼儿童话表演游戏的需要而创设的一个表演公共场所。我们借助幼儿园长廊和公共空间,创设集表演游戏小舞台、道具材料、可更换的童话立体背景于一体的表演环境。另外,我们充分利用多功能室的资源,创设较大的表演空间,并准备了常用的草地、大树、城堡、海底世界等背景。

3.丰富童话表演资源

虞永平认为,应为幼儿提供表演所需的资源,包括各种成品材料和半成品材料以及各种工具,以便幼儿承担角色,制作道具,更好地开展表演活动。有时,材料决定了幼儿表演的兴趣和成效。我们对童话表演游戏的定位是以游戏性为主,具有一定的创造性,因此,教师事先准备好的精美道具,不一定是幼儿表演游戏所需要的;相反,幼儿自己准备的一些象征性的材料,更能吸引幼儿,激发幼儿表演的兴趣,幼儿在制作道具的过程也是有价值的探究过程。

三、童话表演游戏文本的选择

不是所有的童话都适宜表演游戏,选择适宜表演的童话故事是开展童话表演游戏的前提条件。根据幼儿的发展需要,我们对童话故事的选择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1.根据幼儿的兴趣进行选择

首先,从幼儿感兴趣的核心人物展开。在班级幼儿与同伴的相互影响下,幼儿往往会与某个形象,特别是一些可爱形象,产生共鸣。如:男孩子喜欢海绵宝宝,会经常模仿海绵宝宝的语气、动作等;女孩子喜欢白雪公主、灰姑娘等。根据幼儿的兴趣,我们选择适宜进行表演游戏的童话故事。其次,从幼儿感兴趣的事件展开。童话故事《国王生病了》,主要讲述了国王在减肥做运动过程中的生动有趣的故事,幼儿对故事情节比较感兴趣,这个故事也适合用来作游戏表演用。

2.根据幼儿的生活经验进行选择

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资源是幼儿主动学习的基础,因此,选择的童话内容应该贴近幼儿的生活,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童话作品最能吸引他们。例如,小班选择童话故事《爱吃水果的牛》作为表演内容,“吃水果,身体好,不易感冒”这一信息由一头爱吃水果的牛引出来,幼儿特别感兴趣。而且水果是幼儿特别熟悉的,幼儿有生活经验,比较容易理解。大班选择了童话故事《白羊村的美容院》作为表演内容,也建立在大班幼儿具有一定审美经验的基础上。

3.根据童话蕴涵的价值进行选择

每个童话故事都蕴涵着一定的教育价值,如审美教育、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等价值。有的童话虽然含义很丰富,而且很有教育价值,但幼儿难以理解,并不适合用来表演。于是,我们在选择童话故事时,既要考虑到它的价值功能,又要考虑到内容能否为幼儿所接受、所理解。例如,童话故事《没有声音的运动会》,就既能让幼儿感受合作的力量、体验敬老爱老的温暖,也适合表演。

四、童话表演游戏的指导

1.体验:让幼儿以自己的方式理解童话故事

我们通过主题网络的开发与设计,使童话故事的资源得以开发与利用,从一个童话故事辐射出许多相关联的主题元素。表演是最能体现幼儿综合能力的,但幼儿在表演之前,最重要是要理解、感受、体验童话故事。例如,在小班幼儿园开展“爱吃水果的牛”的主题活动中,在教师的引导下,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随后,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让孩子带水果到幼儿园,开展分享水果的活动,使幼儿从故事到实践体验,了解多种水果的营养与作用,知道爱吃水果身体好。在理解、感受、体验的基础上,幼儿的表演就能水到渠成,不再没有方向性地被动接受教师的指导,而是有了主动参与的积极性;表演不再是脱离故事为表达主题来进行,而是融入了孩子对童话故事的理解和主张。

2.互动:让幼儿成为表演游戏的主人

在实践中,我们让幼儿成为表演的主人。在教师的支持下,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相互交流、讨论,共同策划童话表演。例如,在实施主题活动“国王生病了”的过程中,幼儿对故事已经很熟悉了,而且故事的对话也初步会讲了。这时,教师就跟幼儿一起探讨表演时的一些肢体动作,请孩子一起做爬山、骑马、游泳、打棒球、跑步、做操等动作,然后再邀请几位孩子在集体面前进行表演,请孩子们一起欣赏,并选择适合表演的动作。动作探讨之后,再与孩子们一起商量表演角色的分配,让孩子体验参与的乐趣。在表演时,幼儿会根据需要进行一些自由的创编或改编,以自己的方式建构或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并对表演的意义作出符合个人经验的合理的解释[3]。

3.观察:促进童话表演游戏的开展

通过观察,教师可以了解幼儿童话表演游戏的发展动态。在幼儿童话表演过程中,教师主要观察幼儿的状态是否积极主动,幼儿对开展的童话表演游戏是否感兴趣,幼儿之间是如何积极有效地通过语言、动作、表情等表现童话故事或情节的。观察可以调整指导策略,如在观察小班表演游戏“没有声音的运动会”时,发现幼儿对开始的搬运材料部分没有兴趣,动作显得十分被动。通过观察,分析幼儿不喜欢的原因是提供的道具太小、不够形象,于是在道具上作了调整,以生活中的一些真实的材料代替原来的道具。在更换道具后,幼儿表现就积极主动了。

五、开展童话表演游戏的启示与思考

在童话表演游戏的实践中,我们深刻地认识到老师的意识和观念是最为重要的,教师要具有表演意识,要关注幼儿游戏性、自主性和创造性。

1.关注童话表演的游戏性

在组织和指导幼儿开展表演游戏时,要遵循的第一个基本原则就是“游戏性”先于“表演性”,按照游戏活动的本质特点来组织和指导幼儿的表演游戏[4]。在童话表演游戏中,我们同样遵循这一原则,突显游戏性,让幼儿体验到自己是在游戏,而不只是在表演。例如,在小班童话表演游戏“没有声音的运动会”开展的过程中,老师为幼儿提供材料,鼓励幼儿根据童话内容,一起表演做蛋糕、过生日的游戏。有了这些游戏经验后,再根据童话的情景,让幼儿生动地表现小老鼠、老鼠爷爷等角色的动作、表情等,让幼儿在反复的实践中不断提升游戏表演的经验。

2.关注童话表演的自主性

兴趣和需要是幼儿游戏的动力,教师应为孩子们展示自己的兴趣、爱好、才能提供一个大舞台,鼓励幼儿按照自己的兴趣选择游戏内容,主动地、自由地、自信地把自己在表演游戏中获得的认识和想法,用多种形式表现出来[5]。我们不是追求教师为孩子安排好一切的纯粹的表演,而是让孩子在教师的支持下,在对故事理解的基础上自主选择角色;让幼儿思考如何对话,如何表现肢体语言。为此,我们会有意识地在童话故事教学中渗透一些表演的元素,如对话的练习、道具的制作等;在区域活动中,让幼儿自主选择材料,或设计、或制作,共同为童话表演出谋划策,发挥幼儿的自主性。

3.关注童话表演的创造性

表演游戏是幼儿自主探索、创意表达的过程。幼儿的表演游戏,融想象、创造于一体,兼具游戏性和表演性,且游戏性是幼儿园表演的基本特征[6]。传统的表演游戏主要是对故事或故事片段的模仿,注重表演技能的练习,而忽略了幼儿的创造力,脱离了幼儿的自我探究。为发展孩子在童话表演游戏中的创造能力,我们将游戏作为重点。例如,中班幼儿在开展“好饿的小蛇”童话表演活动中,教师让幼儿大胆创意表演小蛇遇到的各种食物,几人合作表演葡萄、大树等,让幼儿用自己与同伴的合作创意表演故事,收到很好的效果。

我园在实践童话表演游戏过程中,收获了经验:要真正开展好童话表演游戏,教师需要对童话表演游戏有正确的认识,要转变童话表演游戏重表演的传统观念,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究,做到从意识到行为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刘焱,等.幼儿园表演游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3).

[2]虞永平.表演区(室)与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2010(9).

[3]华希颖.表演活动与幼儿园课程[J].幼儿教育,2012(7、8).

[4]刘焱,等.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特点、指导原则与教学潜能[J].学前教育研究,2003(6).

篇5

关键词:审美 情感体验 信念传递 精神依托

作为最富儿童特点、最受小读者欢迎的童话,它的价值在儿童教育中被严重忽视了――教师只是在对儿童进行道德教育和知识教育时偶尔借用一下相关的童话故事,也就是说童话只是辅助教师教学的工具而已。而对于童话的本质内涵和价值,教师则很少考虑。儿童一般所能接触到的都是经过老师“精心”筛选的、富有“教育意义”的童话,可正因为如此,总是频频出现儿童不喜欢这些童话、毫不领情的现象。

其实,童话最本位的功能莫过于给予儿童一种美的感受、体验和熏陶。至于它的德育和智育功能,都是在美育基础之上自然生发出来的,如果剥夺了儿童对童话的审美权利,那么德育、智育就显得生硬、突兀,难以被儿童所接受、内化。

《野天鹅》是安徒生的经典童话之一,它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名叫艾丽莎的美丽公主和她的11个哥哥受到阴毒继母的残酷迫害,11个哥哥被咒语化成了野天鹅,艾丽莎为了救哥哥而历尽了艰辛,最终让哥哥们恢复了原形,坚强、善良的公主也苦尽甘来,获得幸福美满的爱情。本文试图透过《野天鹅》,从童话对儿童的情感体验、信念和精神方面的影响来论述童话作品对儿童的审美教育价值。

一.曲折丰富的情感体验

提升儿童尤其是幼儿的审美情趣,首先需要给予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对于幼儿来说,体验是他们认识世界的普遍方式,因为他们的心理处于主客体尚未完全分化的时期,是一种原始的、天真的同一状态,对人、事、物都倾向于体验。通过各种体验,“他们不再感到自己与世界之间存在着任何距离而相互隔绝,相反,他们觉得自己与世界紧紧相连融为一体。他们感到自己是真正属于这一世界,而不是站在世界之外的旁观者。但是体验也并非只是认识的工具,体验本身也是目的,只有体验的东西,才能内在于人的生命之中,融化为生命的一部分。体验到自身融入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艺术的关系之中,感受生命的艰辛与欢愉,这本身就是生命的表现。

童话作家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等方式来建构出离奇曲折的故事情节。这些内容丰富的童话故事,往往能给儿童奇特无比的体验,让儿童惊喜不已。相对于成人,儿童尤其是幼儿更能全身心地进入到童话世界里。他们不会怀疑童话故事的真实性,或者说他们还没来得及怀疑就已经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无论成人或儿童,在读故事的过程中,总是习惯性地把自己假想成故事中的一个角色,跟着这个角色去体验他/她的生活、故事,只是儿童比成人更投入、更执着专注点儿罢了。特别是幼儿,他们正处于前运算阶段(表象思维阶段),无法把自己与外界区分开来,“自我中心化”现象突出,认为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所以,幼儿相信童话里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在听童话故事的时候,总是把自己想象成故事中的人物,与故事中的人物同喜同悲,获得比成人更深刻的情感体验。

《野天鹅》的情节曲折动人:艾丽莎是个柔弱的女子,但她要以她的决心和毅力来战胜比她强大得多、有权有势的王后和主教,救出她被王后的魔法变成了野天鹅的11个哥哥。她忍受荨麻的刺痛、环境的恶劣和有权势的主教对她的诬陷,争取织成那11件长袖披甲,使她的哥哥们恢复人形。她承受了肉体上的折磨,但精神上的压力却更难当:“她的嘴是不说话的,因为她说出一个字就可以使她的哥哥们丧失生命。”正因为如此,她只好忍受人们把她当作巫婆和要把她烧死的惩罚,而不能辩护。她坐上囚车,穿上丧服,正在走向“死亡的路途上也不中断她已经开始了的工作”。在最后一分钟她的工作终于接近完成,她的11个哥哥也即时到来,他们穿上她织好的披甲,恢复了人形。善与恶的较量是曲折的、惊心动魄的,儿童在这些曲折的故事情节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恶毒的王后企图用三只蛤蟆把艾丽莎变丑、变坏时的心惊肉跳;跋山涉水寻找哥哥的孤独、恐惧;找到哥哥后与哥哥们相依相偎的温馨;为救哥哥用荨麻编织披甲r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寻找荨麻途中遇到吸血鬼时的胆战心惊;在囚车上的无赖、冤屈和希望……

丰富的情感体验是儿童审美教育的基础和前提,它能引领主体从物境到情境再到意境有所感悟。童话作品由于其手段上的无所羁绊,往往能建构出各种千变万化、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给予儿童丰富的情感体验。

二.信念的感染、传递

对儿童进行审美教育不仅需要给予他们丰富的情感体验,更要向他们传递真、善、美的信念。审美教育远不止是音乐、舞蹈和美术方面的技能教育,培养儿童的是非观念和对真、善、美的坚定信念才是审美教育的根本。

童话故事中的人物往往都是善恶分明的:好人就是好人,坏人就是坏人;好人虽历尽艰辛但最终会得到好的结局,而坏人最终会受到惩罚。也许有人会质疑这种善恶的简单化和对人物善恶的绝对化,认为它有违人性的复杂多样性,可是这对于缺乏社会阅历的儿童来说尤为关键,它是儿童善恶观念的萌芽,是儿童今后是非判断的出发点。儿童尤其是幼儿,社会经验不足,思维水平还处于较初级的阶段,不能对复杂的事物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断,所以通过童话作品向他们传递简单的善恶、是非观念非常必要。童话作家往往运用幻想等手段夸大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效果,给儿童心灵以强烈的刺激,让他们深刻感受到善的美好和恶的可恨。《野天鹅》中,艾丽莎和她的11个哥哥等都是好人,而继母王后、主教等都是坏人。艾丽莎和哥哥们都在不断地遭受到继母的迫害:她将艾丽莎赶到乡下居住,试图利用三只蛤蟆毁掉艾丽莎的美丽容颜;对11个王子施与魔法使得他们变成了野天鹅。艾丽莎还遭到主教的污蔑,差点因此丧失生命。尽管困难重重,艾丽莎还是能够不断地获得安慰:继母的蛤蟆在她身上无法产生效力;仙女托梦告知解救哥哥们的办法;小耗子帮助她收集荨麻;画眉鸟也“栖在窗子的铁栏杆上,整夜对她唱出最好听的歌,使她不要失掉勇气。”最终11个王子恢复了人形,艾丽莎获得了理解和爱情……至始至终,儿童在为善良的艾丽莎和王子们担忧的同时,都能获得一些安慰,这些善恶分明的人物、事件无一不在向儿童传递着最朴实的善恶观念。

每一个撼动人心的童话故事都在传递着一种信念,这些信念往往是对真、善、美的执着追求。故事中的人物正是凭借着这种信念的支撑克服种种困难、挫折的,这种信念还往往能导致奇迹的出现。儿童就在这种信念的感染下产生对真、善、美的渴望。《野天鹅》中,艾丽莎就有一种信念,那就是对真情的执着,对哥哥的不离不弃,正是对哥哥的爱使她能够以弱小的身躯来抵抗恶毒的王后和主教的迫害,忍受身体和精神的双重压力,编织披甲,最终让哥哥们恢复人形。这种对善、对爱的执着也导致了奇迹的出现――王后的魔法无法对艾丽莎产生效力;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最后一刻,披甲将王子们恢复了人形,艾丽莎因此得救。这种无形的感染会对儿童的心灵产生持久的影响,坚定他们对真、善、美的信心和渴望。

童话作品往往能通过幻想摆脱现实的束缚,运用夸张突显是非善恶的差别和信念的神奇美好,儿童能在这些奇特的故事情节中受到感染、触动,渐渐形成自己的是非观念,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的信念。

三.精神的依托,现实的补充 童话对儿童的审美教育价值不仅表现在:童话作品可以给儿童丰富的情感体验,促进他们对事物的不嗔煳颍豢梢韵蚨童传递是非观念和美好的信念,让他们渐渐形成自己的善恶观,坚定对真、善、美执着追求的信念。还表现在童话作品补充了现实的不完美,是儿童的精神依托。

追求完美是人的天性。在儿童童真的眼里,这个世界是完美的,而且他们觉得这个世界也应该是完美的。可是,我们都知道世界不可能真的完美,现实中有太多的限制,这些限制导致了太多的不可能,不可能决定了不完美。儿童稚嫩的心理,还禁不起这些打击,他们对美的信念也极有可能被残酷的现实击碎。然而可喜的是,童话作品补充了现实的不足,它那毫无羁绊的幻想能创造出无比神奇的力量,让美好的事物最终获得好的结局。在《野天鹅》中,尽管善良的艾丽莎和哥哥们不断遭受迫害,历尽艰辛,可是在这些艰辛的背后,总有一些力量在支持着他们:提着浆果的老太婆给予艾丽莎的指引,云中仙女的指点迷津……这些持续的点滴奇迹、惊喜,总能安慰儿童稚嫩的心灵,让他们始终对好人的未来充满希望。

不仅,在童话作品里,儿童能够得到精神上的依托,对美充满希望;在现实世界里,儿童也能通过幻想把童话故事中的奇迹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弥补现实的缺陷。

童话的最根本价值是儿童通过审美阅读来呵护纯洁的心灵,净化灵魂和情感,体验童年的幸福。儿童阅读童话的过程,是感受至真至善至美的过程,在一种美妙的幻境中展开想象的翅膀,带着一种奇妙的情感,飞翔在现实生活之外的美丽世界。在网络、媒体风行的今天,童话对真善美的歌颂,对光明与和平的向往,对善良、博爱、正义、道德、幸福的肯定,对自然万物充满诗意的描写与赞美,对幻想、浪漫、创新的刻绘,都是我们这个社会所需要的。这也就是我们强调的审美教育的作用。童话教育中教化僭越审美,虽然童话可以为儿童传送一定的知识、道理,但童话的使命不是教化而是审美。不排除童话还有其他多种功能,但其他功能都是在审美功能上派生出来的,是读者自然感受到的。

参考文献

[1] 安徒生.野天鹅[A].安徒生童话全集[M].叶君健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

[2]陈宜安.《野天鹅》对民间故事的继承与超越[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72-76.

[3]赵学菊.论童话的“荒诞”与幼儿的审美[J].长沙师范学校学报,2005(05):49-52.

篇6

自古以来,人们利用童话故事生动而广泛地向儿童揭示自然和社会的面貌,帮助他们增长知识、启迪智慧、净化心灵。幻想是童话的基本特点,是童话的基本核心,也是童话剧反映生活的特殊艺术手段。幻想是对生活的象征反映,幼儿童话剧是一门幻想艺术,它借助幻想这种独特的力一式来反映生活。也就是说,它塑造的形象都是生活中不存在的,但这此形象揭示了一定的现实意义,其有一定的象征性。童话主要描绘虚拟的事物和憧憬,出现于其中的人物,是假想的形象。而童话剧就是根据描绘的事物和憧憬设造出现实的人物和场景,让孩子真切的看到童话故事中发生的情节,从而促进幼儿对童话故事的好奇和热情,使其对故事里所描述的精神或道理印象更加深刻,以促进幼儿身心的发展。

二、选择适应的童话剧本

根据著名童话改编而成的童话剧,成为当今广大教育工作者最佳的教育选择,它一面反映了儿童心理最初始的想法,也扩大了儿童的幻想空间,对其精神塑造与培养有着良好的影响作用。因此在剧本选择时,我们会做出全面的考虑,选择适合幼儿发展的童话剧剧本。而童话剧《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它深受孩子的喜欢,也是孩子非常熟悉的童话故事。因此我们童话剧主题开展时选择了《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为素材的剧本,同时为了能让全班孩子都参与到活动中来,我们老师共同商量、研究对原剧本进行修改,加人了新的角色和内容。例如:小动物的表演、王子的表演以及森林中树与花的演出,创编了全新的《白雪公主和七个小矮人》。这样的剧本更适宜全班幼儿共同参与,创造出富有个性化的童话角色。

三、角色的选定

案例1:

王思涵小朋友,她是个能说会到的孩子,表情也很丰富,原本想她很适合演小矮人,结果她想演的是可爱的动物,理由是:小动物的服装很美,我很喜欢。但思涵的妈妈却认为我的孩子能力很强,为什么不能演主角呢?

结果正如我们看到的,他们乐在其中,表演得也非常好。

分析:作为教师我们有时也和家长一样,面对四十个孩子,我们对他们每一个人也都有一定的预期。在班级中总有几位能力较突出的孩子,在我们的预期中他们一定会参加主角的竞选,但我们却看到孩子报名演的只是一个小配角,长、老师的想法不能强加与孩子,尊重每个孩子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的。

案例2:

在童话剧角色海选时,周思钰对于自己想演的角色付出努力争取了,但最后落选。这时周思钰感到很失落,为了避免周思钰消极情绪的产生,我们与周思钰进行了谈话,进行心里疏导,帮助她调整好心态。我们会对孩子说,“虽然你没有演到主角有点可惜,但是配角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没有配角,光有主角童话剧也演不了啊。老师相信不管你演的是什么角色一定能够把它演好对吗?”听到老师的鼓励,周思钰的情绪也有所转变,并对老师的话表示赞同,也欣然接受了现任的角色。

分析:如何让孩子既能无忧无虑地生活,又能有勇敢、坚强的品性迎接未来人生道路的挫折和挑战,是当今儿童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在童话剧开展中,孩子们对各种挫折产生不良情绪时,我们教师要做一个细密的观察者和引导者,及时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四、节目的排练

这也是整个童话剧的重点,最后的童话剧形成就从排练中形成。排练我们是以这个步骤进行的:熟悉故事――选定角色――练习对白――添加动作――练习走位――配音乐――完整演出。在排练的过程中间,我们也出现了很多问题,现就列举常见的4个典型问题:

难题1:笑场

凡是孩子们聚集的地方,往往是笑声不断,嬉语不断,同伴之间一个表情、一个动作都可能引来哄堂大笑,如何克服这种笑场的难题呢?首先要让幼儿明白每一次的排练我们都是很认真,明确的摆明态度。其次注重劳逸结合,给于幼儿充分的休息以及聊天、分享乐趣的时间。最后,适当的给于礼品奖励,例如:糖果、点心等等。这样子孩子们在排练的时候都特别用心,笑场的情况也很少发生

难题2:紧张。

为了缓解孩子的紧张情绪,刚开始我们经常鼓励每一位孩子,让孩子变的有信心;有了信心后,我们邀请隔壁班的弟弟妹妹来参观我们彩排,让孩子习惯他人注视的眼光,并从中找到乐趣;最后孩子熟悉后渐渐的消除了这种紧张情绪,很快的适应到节目中来。

难题3:被动。(看老师眼色,表演不主动)

在对不同年龄的幼儿在排练中被动表现进行调查,最后用表格形式直接呈现观察结果,依据采集的信息,对不同年龄段幼儿排练节目表达表现能力做出科学的分析。(表略)

结果可见:

大班幼儿“大胆自信的表现”比例最高,占比25.5%,表现为幼儿对于表现已经有了较强的愿望,能够自己记住台词、动作以及队形,也能自然的表达自己的所诠释的角色。第二是中班,占比15.6%,表现为初步有主动表现的愿望,第三是小班,占比5.3%。

大班幼儿“愿意主动表达表现” 比例最高,占比50.5%,中班占比21.6,小班占比10.6%。

中班幼儿“被动表达”比例最高占比46.6%,表现为能够表达,但须在老师的提醒下表达,第二是小班占比37.3%,小班提醒后也不愿表达,第三是大班占比20.0%。

如何提高孩子主动表达的意识呢?我们在彩排过程中在让幼儿读懂、理解自己所演绎的人物角色,并熟悉台词,紧接着不断的重复练习,引导幼儿有意识的记住动作、路线、台词,适当的给于肯定、赞扬。

难题4:场景的营造。

每个童话故事都包含着强烈的思想感情,为幼儿营造生动的场景,在表演时不仅有声、有画、有景,而且有情。所以我们在场景的布置中考虑到了生动的形象、丰富写实的场景,极大地提高了幼儿的理解力,丰富了 幼儿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幼儿进行观察、分析、综合,在边看、边想的活动中加深了对故事内容的理解,从而既发展了形象思维,又发展了语言逻辑思维。使幼儿不自觉地进入情景之中,很好的激发了幼儿的表演欲望。

五、正式演出

正式演出的时候,每个人都能按时到位时刻准备着,每个人都能全身心投入。童话剧演出获得了家长、老师的一致好评,孩子们努力绽放自己最亮丽的一面……在台下,已经看了很多遍演出的我,依然禁不住被孩子们的认真和创新所感动。

在童话剧的开展中每个孩子都在成长,他们拥有自己不同的气质和个性。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在排练中显得格外认真;平时不善于表现自己的孩子也能够在观众面前勇敢展现自己了。

六、节目后思考

篇7

关键词:幼儿;一日活动;情感教育;渗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74-01

情感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相较于注重知识讲授和能力培养的其他教育类型,情感教育对于儿童形成健康人格、良好的情感表达、自我情绪调控能力等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在发展儿童的好奇心、同情心、集体感、责任感等方面,情感教育也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发展,幼儿的情感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家长和学界的重视,如何将幼儿情感教育渗透到幼儿一日活动中,成为幼儿教育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首先,幼儿一日活动离不开幼儿教师的策划和引导,因此幼儿教师自身的修养和素质对于幼儿一日活动的展开和活动质量等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应该从自身做起,努力提升自身的情感素养,不断巩固和拓展自身的幼儿教学专业知识,紧跟时代的步伐和儿童教育现状,把握儿童的心理和需要,正确认识儿童的认知和理解水平,挖掘和搜集丰富多彩的适合幼儿的游戏和活动。

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和学校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为儿童在活动中体会情感教育提供一个愉悦舒适的氛围。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教师应该让儿童在入园的一瞬间就融入情感教育的气氛之中,在入园、进餐、进行活动等过程中,适时适当的穿插与情感教育相关的内容和环节。在儿童早晨入学时,教师应该以全新的面貌、积极热情的态度感染进入幼儿园的每一个儿童,如,教师可以在门口迎接入园的儿童,以亲切的笑容和轻快的语气和刚入园的孩子进行简短的交谈,这样可以使孩子的精神更加放松,更快的融入情感教育的氛围里,为情感教育的顺利展开和渗透提供一个良好的契机。

其次,晨间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组成环节,在这一段时间里教师可以通过晨间谈话的形式和孩子进行温和的沟通和交流。交流和沟通看似简单,但是想要真正走进孩子的心灵却是一件困难的事情,在这一环节中教师应该先让孩子能够放松下来,教师也应该选择适当的语气与孩子进行平等友好的交流。在谈话内容的选择上,教师可以跟随孩子的思路,在谈话过程中捕捉孩子提供的各种信息,通过对于这些信息的分析,对孩子的性格的养成等形成一个良性的引导。

例如,教师可以询问孩子昨天晚上看了什么动画片或者做了哪些有趣的事情,通过孩子的回答让孩子思索自己看动画片时的心情,看完动画片之后收获了什么或者有什么体会等,这样一方面可以拉近教师和孩子之间的距离,另一方面可以引导孩子和教师进行交流和沟通,使孩子能够有一个合适的渠道去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抒发自己的情感体验,为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人格、提升自身的情绪调控能力打下基础。在晨间谈话环节,教师既可以选择教师自身和孩子进行交流,还可以选择在孩子们之间自主进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里渗透对于幼儿的情感教育,使幼儿的沟通能力有所提升,同时也能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增强幼儿情感教育的效果。

第三,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对儿童进行情感教育,从而达到净化心灵,引导儿童情感健康发展的目的。童话故事是真善美的集合体,而童话故事本身所具有的趣味性又有能够激发儿童的兴趣,使他们能够静下心来听老师的讲解,从而在丰富多彩的童话故事中有所收获,获得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在童话故事的选择上教师应该选取内容的有趣味性,同时又简单易懂的故事形式,避免儿童在听故事时产生疑惑无法体会故事的内涵,造成儿童对于童话内容的理解偏颇和歧义。

在这个环节教师还可以鼓励孩子自己来讲故事,通过讲述和聆听,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对幼儿做好引导,使他们认识到在别人讲故事时应该保持安静,不能随意打断,随意表达自己的看法和观点,使学生养成尊重他人、理解他人的意识和习惯。有的孩子性格比较害羞、内向,不敢在教师和其他孩子面前表现自我,说出自己喜欢的故事和对于故事的看法和感受,孩子的这种性格对其今后的发展和学习有着很大的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尊重孩子意愿的基础上,更要鼓励孩子勇于表达自我,克服自身存在的弱点,提升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素质。

第四,培养幼儿的集体感和责任感是幼儿情感教育的重要目标,因此在进行幼儿一日活动时,教师可以设计适合孩子去完成的集体活动,让孩子们能够互相帮助、互相合作,在互帮互助、团结合作中提升自身的情感素质,培养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集体意识。在集体活动的设置上,教师应该从孩子的实际情况考虑,避免孩子进行强度较大,难度较高的活动,避免孩子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例如教师可以选择丢手绢等难度不大的集体游戏,在游戏中让孩子和其他小伙伴进行交流,在孩子之间建立起一种友好和谐的同伴关系,在游戏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适当的穿插挫折教育,使孩子养成良好的自我情绪调控能力,保持愉悦、平和的个人情绪。

除了这种实践性的活动之外,教师还可以让孩子们围坐在一起,讲述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有趣的小故事,各种奇特的见闻,提出各种有趣的问题,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语言表达、人际沟通等能力,还能引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孩子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向孩子展示各种植物或者动物的图片,在扩展知识面的同时帮助孩子形成对世界和周围事物的正确认知,使孩子能够形成活泼开朗的性格。

篇8

一、童话滋养儿童的想象

童话中丰富的幻想,对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有积极的意义,可使他们勇于进取,产生向新的世界探索的欲望,童话故事的创作把握住了儿童的思维特点,迎合了儿童天马行空的想象天性,无疑是激发儿童想象和幻想能力的最好文学形式。童话作家能用儿童的眼睛去看、用儿童的耳朵去听,特别是能用儿童的脑子去想,真是了不起。童话集中了人类最大胆、最自由、最优秀的幻想。它的读者长大后也一定是最具幻想力、最具创造力的人。著名儿童文学家严文井就说过:童话在孩子生活中“天天产生,处处产生”,爱童话可以说是孩子的天性。

二、童话塑造儿童的品性

童话对真、善、美的追寻,对良好品质的颂扬使其潜在的德育价值彰显无疑,童话开启了儿童对于道德智慧最初的认识,在潜移默化中帮助儿童自主地构建自身的道德体系。儿童就像刚刚抽芽的树苗渴望着阳光雨露一样,当他们捧着一本本神奇的童话阅读的时候,当他们全神贯注听老师讲一个个动听的幻想故事的时候,他们纯洁的心灵也正如饥似渴地吸收着精神的营养。优秀的童话故事能够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正确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使他们认识并遵守一定的行为规范。真正的好童话是百读不厌,常读常新,能够陪伴终身的。真正的读童话不仅是读故事,更是读生活,读人生。

三、童话播下文学的种子

童话是一座桥梁,可以瞬间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童话是一个宝库,可以向孩子提供他们心灵所需要的养料;童话是一个魔术师,可以给孩子插上想像的翅膀,成就他们的梦想。童话可以潜移默化地帮助孩子们拓展想像的空间,积累语言,写出富有童趣的,更有意义的作文来。

小学生作文教学应以“童话引路”,给他们一片幻想的空间,既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又发展了他们的创造性想象,真是一举两得的事。首先,在童话中感受童话的色彩。童话丰富的语言,奇幻的想象,吸引儿童走近它,我们还要带领孩子去了解它。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阅读能力,有目的、有计划地帮助学生选择文质兼美的童话读物。在阅读的过程中让孩子体会到阅读的乐趣。其次,阅读童话可以先读目录和简介,大概了解故事内容,再慢慢去读懂人物,读出道理,还可以尝试写写读后感。在读故事中,潜移默化地进行读书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能力,以及初步的鉴赏能力。最后,学以致用,创作童话。当学生可以自觉、主动参与阅读的时候,我们应该把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帮助学生在阅读之后进入自己创作的境地。阅读的童话故事多了,学生才能渐入佳境,学会创作童话。多读童话故事,不能不说是一条学写童话故事的路径。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梅子涵说:“童年多阅读一些属于自已的文学书,这是种植童话。你听说过种植童话吗?就是把非常奇异的想像力、非常美妙的心愿、非常善意的爱惜……搁入自己的脑里,搁进思维和精神。它们不像一棵树成长是让你看见的,可是只要你成长了,它们也就附入了你的生命,是一大片的绿荫,鸟儿站在枝上是快乐和歌唱,阳光洒下,就总有灿烂和灵感。”这样的话语让我感动得几乎落泪。安徒生在他的自传中也说:“人生就是一个童话。充满了流浪的艰辛和执着追求的曲折,我的一生居无定所,我的心灵漂泊无依,童话是我流浪一生的阿拉丁神灯。”阅读童话是一种生活方式,它守护着我们的童心和爱心,使我们平凡的生命、平淡的生活焕发出非凡的亮丽。好书如良人,阅读即是与之为友。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中,我们有阅读相伴身边,便永不会孤单寂寞。

篇9

一、日常童话剧表演中常有的“倦怠”现象

如何引导幼儿顺利进行童话剧表演?首先,先要熟悉这个童话剧故事;其次,需要创设富有情景性的童话剧表演环境;最后,在幼儿的表演过程中,要做好随时进行灵活指导的准备。做好这三个工作,孩子们就能够顺利开展童话剧表演啦。然而,在一次次的表演中,我经常听到一些孩子的抱怨:怎么又表演这个啊?可不可以来点新鲜的?的确,为了使每个孩子都能够熟悉地表演一个童话剧,我们将童话剧剧场设置在区角游戏的表演区里,往往需要一个月才能让所有的孩子都玩到并熟悉起来。因此,也随之产生了一些问题:有些能力发展较强的孩子早就对这个表演烂熟于心,多次的反复使他们产生了倦怠现象。本想让一些活泼的幼儿带着内向的幼儿一起表演,通过模仿、沟通,相互学习,共同促进他们的发展,结果却不尽如人意。

二、顺应幼儿的兴趣,创编原有的童话剧

其实,有了这些“抱怨”是好事,说明他们不再跟着剧本走了,有了自己的想法了,只是老师没有提供一个机会让他们说出来、演出来罢了。

又到了玩区角游戏的时候了,只见天天又是第一个冲向了表演区,接着又有几个孩子也选择了表演区,大家看看人都齐了就准备戴头饰摆道具了。这时,天天跑过来问我:“老师,今天我们表演什么童话剧啊?”“《我的幸运一天》。”只见他耷拉着脑袋,嘴里还不停地咕哝着“怎么又是幸运的一天啊,一点都不幸运。”我忍不住笑了:“那你想表演什么呀?”“我想表演一些不一样的。”“可以啊,要不这样,你去跟小朋友们商量一下,看看能不能演一个改编过的《我的幸运一天》?”顿时,天天的眼睛有些亮亮的东西在闪烁,我知道那是创编的火花!“好的,老师,你就等着看我们的精彩表演吧!”天天赶紧跑了回去,开始与小朋友们讨论起来,“我觉得可以让小猪在开始的时候先跳个舞。”“我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最后让小猪找来其他的小动物,一起把狐狸抓起来,惩罚它,看它还敢不敢欺负小动物。”“对对对,就这样表演!”……大家开始热火朝天地表演了起来。原来只要多听听孩子的心声,抓住他们的兴趣点,引导他们自己去想象,自己去创造,不仅保护了孩子的积极性,更是激发出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利用现有的道具,演绎新的童话剧

我们除了可以在原有的童话故事上进行创编,还可以利用现有的道具生成童话剧。我们的表演区有许多道具是小朋友们从家里带来的,有魔仙棒、警察帽、金箍棒、猪八戒面具等等,平时孩子在里面就会自己去玩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表演《西游记》里的故事。最近一段时间,我发现好多孩子都对表演区的金箍棒情有独钟。于是,我就在区域游戏结束后和孩子们聊天:“你们看过《西游记》吗?里面有哪些人物啊?”大家都知道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还有各种妖精。“那你们有谁能够讲里面的一个小故事?”几乎没有人能够完整地讲出来。于是,我就给他们讲了一个《女儿国》的故事,孩子们一个个瞪大了眼睛,全都认真仔细地听着。讲完后我问他们想不想表演这个故事,一个个兴奋极了。

接下来就是收集道具了,家长们都十分配合工作,可可妈带来了女王的头纱,悦悦妈买来了九齿钉耙,天天带来了虎皮裙……我们老师找来了音乐,布置了场地环境,一切准备就绪,孩子们开始表演啦!首先是几个主要人物的出场音乐,我们老师没有为孩子们编排动作,完全是孩子们自己去想去创编。有几个跳舞好的孩子担当起老师的角色,带着大家一起跳并提醒动作,表情严肃,有模有样。语言表达能力好的小朋友负责讲故事,提醒小演员出场顺序。大家分工明确,热情高涨。在这场童话剧表演中,不同层次的幼儿都很开心,很享受这个过程,它没有固定的剧本,它是孩子们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择创编的,尽情地释放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演天性。而且这些道具可以在不同的童话剧中使用。现在,再也没有孩子会去抱怨一直是一个童话剧了。

篇10

编号:026

数学能力是人类智能结构中最重要的基础能力之一,人类优秀的数学能力不是天生的,而且后天适时的科学系统的训练结果,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在数学能力的发展关键期理想的训练。

研究表明婴儿期是人类数学能力开始发展的重要时期,其中1岁10个月左右是婴儿掌握初级数概念的关键期,2岁半左右是婴儿计数能力发展的关键期5岁左右是幼儿掌握数学概念,进行抽象运算以及综合数学能力开始形成的关键期。

本书主要是为1岁半至3岁的婴儿设计的,对于没有经过科学,系统的数学开发的3-4岁的幼儿也有很好的补偿训练作用。

《幼儿智力宝典》测试篇

编号016

《晚安宝贝》

编号:037

本书分上、下两集,每集都有70篇古今经典的寓言故事。每则寓言故事的最后都有“妈妈的话”,其实“妈妈的话”也就是每则寓言所隐含的道理。年轻的妈妈可以每天在宝宝睡前讲一则寓言故事,特别要讲清“妈妈的话”,这不仅扩大孩子的视野,还可以让孩子学会如何做人;讲完第一遍后,如果孩子还乐意的话,妈妈再为孩子讲一遍,同时,还可以让孩子把所记住的故事讲给父母听,这样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语言表达的能力。

本书特点:故事精美,配有彩图,寓意深刻。

相信这套道德教育丛书会让孩子从小就知道如何做人,为以后成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十万个为什么》

编号001

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求知欲和好奇心,为了向儿童进行自然科学的普及教育,一批有经验的科普作家和画家精心编绘了这套丛书。

它们分别介绍了可爱的动物、有趣的昆虫、奥妙的太空、蓝色的海洋、我们的身体、生活小常识、多彩的植物、神秘的地球等方面的内容。书中作者用简洁明了的文字,丰富多彩的图画,把一些深奥抽象的科学知识描绘得通俗易懂,充满情趣,融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于一体,使小读者不仅可以初步掌握和了解一些基础知识,更可以启发他们热爱科学,学习科学的兴趣。

大自然是无比奇妙,无比神秘的王国,希望孩子们在不断的提高中认识世界,从小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帮他做100分的爸爸》

编号030

本书是为满腹委屈,带孩子带得很辛苦的妈妈们写的。这些妈妈都是最有爱心、为家庭牺牲、奉献最多,但是所受的挫折也是非常多的。面对笨手笨脚的他、故意晚回家的他、一回家就看电视的他、不做家务的他……本书将告诉你如何对待“他”的计划,最终使他成为一个“100分的爸爸”。

为了孩子,劳碌的妈妈们不可不读!

《安徒生童话》

编号043

这是一部广为流传的世界童话名著,深受世界各国少年儿童所喜爱,该书汉字注音,彩图配置。只要少年儿童有一定的汉语拼音基础,便可轻松地浏览《丑小鸭》、《卖火柴的小女孩》、《踩着面包走的女孩》等39篇童话故事,通过阅读此书,定会开阔儿童的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