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形式范文
时间:2023-03-17 17:04:4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文学艺术形式,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文学艺术形式按类别分,有大的两类:文学形式: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剧本、民间传说、寓言、笔记小说、野史、童话、对联、哲言、赋、骈文、小品文、文学批评、电影剧本。
2、艺术形式:文字、绘画、雕塑、建筑、音乐、舞蹈、戏剧、电影。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数学教师课堂提问设计必须具备科学性。
根据维果茨基理论推断,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定义为人为的发展,将儿童的思维发展置于“最近发展区”的时候,学生的发展能力才会最大程度的发掘出来。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的设计中,要针对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要考虑到学生的理解能力,考虑到是否能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提问的设计既不能过难,设计的问题超出学生的发展水平,让学生跳起来也无法够到,也不能过易,简单的“非对即错”式提问将失去了提问的价值和意义,更不能一味地迁就学生,迎合学生的答案。真正艺术性的提问设计必须在学生现有水平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难度,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有效的“最近发展区”,保证提问设计的科学性。
数学教师课堂提问设计必须具备启发性。孔子认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真正的教育应当是具有启发性的教育,不是教师直接教给学生什么,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自己获得什么。众所周知,数学在学生的智力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启发性的提问可以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形成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从而促进学生智力水平的发展;具有启发性的提问设计利于学生形成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在提问的启发和引导下,学生对未知的数学世界充满好奇,进一步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自主学习,积极探索的学习能力。当然,启发性的设计不仅反应在问题的设计上,还表现在适时的引导上,教师根据学生的反应和思维特点进行有效引导,摒弃“处处皆问”的盲目,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数学教师课堂提问设计必须具备层次性。
课程改革发展到今天,课堂教学不应当只关注优等生,而应当面对所有学生,提高每一个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能力是当前教育的主要目标。教师在设计课堂提问中需要由浅入深,由简到难,层层推进,拾阶而上,一方面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一方面关注全体学生,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均获得思考的机会,享受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乐趣。随着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逐步开展,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种模式实现分层提问,给优等生“拔高”的机会,给中等生“探索”的机会,给学困生“参与”的机会,只有提问具备了层次性,才能提高数学课堂参与的广泛度,提高课堂效率。
篇3
斗方语言的风格以清丽顺畅、简洁明快著称。以“五味……”“……五味”成句的有:五味声香、厨青五味、五味六合、五味鲜美、香生五味等,描摹了菜肴味型多样、让人赏心悦目的特点,使人如闻其香,食欲顿增,折射出厨门号字的序列化特征和共同的审美情趣。以“……味声”成句的有:和女味声、三餐味声等,从声音角度切入,有的描摹了事厨者劳动形态,有的介绍了饭菜制作的工作规律,使人如闻其声,给人的心理和视觉带来强烈冲击。
意境创设:生动别致,充满想象
旧式菜厨的另一热门斗方,非“山珍海味”莫属。该句呈现出虚实相生、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美食方面的意境营造,大多基于真实,着意表现在菜肴的材料、菜式、加工方法、饮食习惯等方面所呈现的多元性和丰富性,也有的通过理想化的描述,即对绝世佳宴的幻想实现。无论如何,均将感彩融于其中,赋予大众人本主义的温暖。如“庖有肥肉、厨里盐梅”,创作者捕捉到的美的画面,在旧时是老百姓致力实现的目标。作者旨在体现对食者的关切和挽留,或表明家境殷实。如“琳球琅玕、二膳八珍”,创作者用精当的词语传神地勾勒出贵族阶层佳肴满桌、形美味醇的生活状态。前者喻指菜肴丰盛,菜品繁多。后者涉及烹饪体系和拿手好菜,是对最佳美食的生动状写,且还运用了典故“八珍”。八珍出现于周代,原指八种珍贵的食物,为后世之八珍筵席先驱之作。语见《周礼•天官•膳夫》:“凡王之馈,食用六谷,饮用六精,羞用百二十品,珍用八物。”[1]
思想内容:从生活积淀到道德修养
通过对斗方的赏读,不仅可以丰富对菜点的感官体验,增进对美食的了解,而且还可以深入了解饮食风俗、风土人情和文化特征。还有些斗方可品味到更为深远的立意,能体会到孜孜以求的道德修养追求,其开启心志、陶冶性情的理性火花让人震撼。如“仁义礼智”,我们可理解为,人类首先应在饮食方面讲究礼仪,汲取智慧,善施仁义,要让普天之下的人们都能在饮食上达到很高的境界,过上幸福的生活。斗方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类。第一类,“最堪适口、玉食羹鲜”,此类着意表现百姓家庭鲜美可口的菜式,使受众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第二类,“肴仁豢饭、尝列珍厨”,此类表情达意更进一层,描绘了饮食高档精致、花样繁多的未来社会图景,反映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愿望。作者题写此语,最主要的还是图个喜庆、吉利和祥和,而并非要实现虚构的乌托邦。第三类,“元亨利贞”,此类系最高层次的斗方,融物质追求与精神诉求于一体,或咏志或戴德或理喻或警示。例句指人的运气很好,交好运。四个字本来是分开解释的,宋程颐在其所著《易传》中解释道:“元者万物之始,亨者万物之长,利者万物之遂,贞者万物之成。”[2]属《易经》中乾卦的卦词,是哲学家用来表述事物从始到终发展阶段的术语。古代的中国人特别强调进食与宇宙节律协调同步。用在厨门上,表现了作者对理想社会的渴慕和对家庭餐饮达到更高品级的追求,突显了哲学内涵。
艺术特色:极尽夸张之能事
菜厨小斗方风格五色杂糅,有的显示本色,有的则重于工丽,有的趋向高雅,成为以厨门为载体的、抒发民众情绪的民俗样式。可以说,菜厨斗方在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上都很有特色。如“含英咀华”,很明显地用了夸张修辞格,对人们未来的食文化作了一番瑰丽神奇的想象。“积兰芝玉、厨中积玉”,运用了比喻修辞格,以美玉之润泽喻菜肴之形与色,以幽兰之清香比喻菜肴之风味,达到形象生动、化实为虚的艺术境界,表达了对人类厨艺的赞美。“珍出玉瓯、味调金鼎”,运用了想象,“玉瓯”“金鼎”为贵重奢华的盛器、炊具,属皇家或贵族享用,运用在斗方中,是形容所制菜肴味道如出自朝廷厨师之手,鲜美异常,大饱口福。这些例句都直陈了人类对饮食质量的不懈追求。再如“海味藏金柜,佳馐启玉橱”“庖中多鲜味,厨内冒异香”“日制声香味,时炮山声鲜”这些例句均以出神入化的描法取胜。作者运用了平仄有韵的语言,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农村富豪家庭的厨艺活动或菜肴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讴歌了农家怡然自乐的生活情调及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
篇4
[关键词]民间;民间文学艺术;法律保护
民间文学艺术是人类珍贵的文化遗产,论文是各民族、种族、种群等群体集体智慧的结晶。目前,民间文学艺术被任意使用、破坏的情况时有发生,有些濒临失传,因此,民间文学艺术形式亟待法律保护。根据我国著作权法,对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保护由国务院另行规定,由于“民间文学艺术”的诸多问题尚处于理论探讨阶段,至今仍未出台行政法规进行规制,使相关人的利益无从保护。所以有必要对民间文学艺术的涵义、特征、主客体、权利内容等进行探讨,为其法律保护奠定理论基础。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涵义
群众集体1:3头创作、口头流传,并不断地集体修改、加工的文学,是民间文学[1]。民间艺术则是劳动人民直接创造的或广泛流传于民间的艺术。包括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工艺、民间美术等[2]。创作者的集体性或群众性、艺术形式的继承性和渐进性是两者的鲜明特征。所以,民间文学艺术是指由社会群体集体创作,或群体中具有传统技艺、反映该群体传统特征的个人创作并被群体认可,由该群体世代相传并不断发展的体现该群体生活历史、风俗习惯、环境地貌、心理特征的文学和艺术形式。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特征
(一)主体的群体性
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往往表现为一个或几个民族、种群,是一个或几个地域所共有的文化现象,它是该民族、种群、地域的某个个体或是群体集体创作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世代相传,每一历史单元的人们在上一单元流传下来的民间艺术的基础上不断加工、修改,融入本代人的智慧、创作构思。就某一历史单元而言,它对上一单元流传下来的艺术形式的修改、加工,用现代版权法的观点来看,即是一种演绎、整理的过程。正是经过这种不断的整理、演绎,而形成本历史单元对前文化现象的继承,即整个前文化现象的沉积。由于民间文学艺术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反映了该地域、民族、群体特有的精神风貌,它是该群体对外的象征,所以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毫无疑问地当属产生这一艺术的群体。
(二)时间上的延续性
民间文学艺术是经世代相传而逐步形成的,每一历史单元的人们在对其继承的基础上,融入本代人的独立意识,使其具有本历史单元特有的文化风格,这是一种再创造的过程,而相对于后历史单元而言,它便成为彻头彻尾的前文化现象。所以在民间文学艺术发展的过程当中,其延续性表现的十分突出,这一艺术形式,是永远难以终结的,除非将其抛弃。
(三)艺术成型的渐进性
民间文学艺术并非一朝一夕形成的,它须经过数代人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大量积累、总结,同时又与某一时代特有的制度、环境、气候等密切相关,所以它的成型是渐进的、漫长的,从而艺术价值也是无与伦比的。
(四)法律保护的交叉性
由于民间文学艺术的特殊性,使其法律保护具有了多样性,毕业论文仅仅依靠某一形式的法律保护,根本无法满足其需要。
(五)艺术形式的多样性
民间文学艺术具有多种艺术形式,它不同于版权法所保护的仅以一种艺术形式体现的口述、音乐、舞蹈、美术等作品,它包含了这些艺术表现形式。’
(六)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
民间文学艺术扎根于劳动人民之中,根源于劳动人民的生存空间、生活环境,当地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可能渗透于民间艺术之中,脱离了这种地域环境,也就无所谓民间文学艺术,特有的地域风格培育了当地人相同或相似的审美情趣、心理特征、生活方式,当他们把这种文化底蕴宣泄于艺术创造之中,也就有了民间文学艺术的地域性。
(七)创作的随意性
民间文学艺术的创作,不局限于一定的形式,创作群体往往在生产、生活中即兴发挥,创作者的主旨并不是完成艺术,而是表达内心的感受,这就使得其艺术形式不拘一格。
(八)继承之外的创新性
民间文学艺术“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经长期的传述⋯⋯不断创新和进步⋯⋯而且这种创新和进步并非刻意所追求”[3]。
三、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客体、权利内容
(一)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目前学术界主要有国家、民族等群体、国家民族双层主体等几种观点。
1.国家: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版权主体应为特定的个体,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具有不特定性,不便于以类同于现代版权作者的身份去认定,因而不得以向国家“求救”。
此外,将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分为事实主体、法律主体。硕士论文“群体或民族⋯⋯是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事实上的权利主体。”[4]“国家应当作为民间文学艺术原生作品法律上的所有权和著作权主体。”[5]此种观点实质上是确定国家作为权利主体。在法制社会中,对权利进行保护时,不会去考虑谁是法律上的主体、谁是事实上的主体。法律所要保护的就是法律明文规定的权利主体。所以这种事实与法律主体之分仅是理论上的划分,在实践中对于所谓的“事实主体”而言,并无多大利益。
2.群体(民族、种群、种族等):持此种观点的学者,是从艺术原创性的角度出发,认为民间文学艺术是群体成员个体或集体创作、继承、发展的产物,它蕴含着本群体的集体智慧和独创性,是本群体生活和生产的反映,与国家或其他群体并无密切关系,因而它的权利主体无疑应为群体。
3.国家和群体两个层面的权利主体:“民间文学艺术表达的原始主体也可相应地在独立国家和民族地区两个层面上进行区分。”[6]持此观点的学者,基于四点考虑:①民间文学艺术作为一种集大成的文化现象,它的艺术价值、经济价值非常之大,这使得它具有了易受侵害性和破坏性,这也就是近年来如此多的外国人前来观摩、欣赏、采风的原因所在。国际文化交流的频繁,国家站出来与群体同作为主体,可能会更有利于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②群体作为民间文学艺术的单一权利主体,可能存在两种倾向:一是保护意识淡薄:因为民间文学艺术在当地流传多年,人人得自由使用,在人们的观念中根本没有形成这是一种权利客体的概念,所以也未形成一种保护意识。二是民间文学艺术的文化利用和开发的程度不够:国家作为另一主体。可能会促进其经济、文化价值的发挥,以防形成垄断。③“考虑到划分公有领域的标准。也即民间文化在何种层面上应该受到保护,在何种层面上应当自由利用的问题。”[7]民间文学艺术作为弱势文化与主流文化、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交流地位是否平等?这是作者从文化交流的地位问题上所作的分析,这里更多地涉及到什么是公有领域的问题,将在下文着重论述。④国际上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保护的国家仅为少数,而我国文化历史悠久,有着璀璨的民间文学艺术宝库,少数民族等群体面对来自国外的文化“掠夺”,自然显得势单力薄,这里似乎也凸现了国家作为主体的有益性。
4.国家作为民间文学艺术主体的弊端
(1)若国家作为权利主体,欲使用人向国家授权机关(学者多建议为文化部)申请使用,是行政许可,还是民事法律关系?如侵害人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侵害,文化部代表权利人——国家向司法部门侵害人,由于文化部(权利行使主体)属于行政机关,那么这时的诉讼是什么性质?民事诉讼?还是行政诉讼?
(2)如权利主体是国家,即所有权归属国家,就像土地、森林、河流等自然资源一样,由国家垄断所有。自然资源是自然界的恩赐,它具有有限性,国家出于整体利益出发,将其划归国有,以利于共享及合理开发使用。但民间文学艺术可以说与国家这一抽象主体并无关系,它是特定人群的智力成果。在经过若干年的流传、加工、发展、升华而形成的代表区域特色、文化、心理、习惯、风俗、的艺术成就,所以它的所有权绝不能从群体上升到国家。如果仅以“保护”、“发扬”为旗号,将其收归国有,这便是一种文化霸权、财富掠夺。民间文学艺术虽受生存环境、自然环境的影响,但它更多的融入人类特有的思想内容,它的创造性,绝非自然的原生力量能与其媲美。
(3)如果权利主体是国家,那么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原生境人则是一种难以接受的突变,成为一种对原权利人(群体)权利的限制而派生的使用权。而且此时既然权利主体是国家,权利属性是公权,那么作为权利人的相对方使用人应是一视同仁的,都须经过批准,都须付费,否则法律将有失公平,然而这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故土简直不可思议。基于以上原因,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主体应当仅为群体,问题是这个“群体”该如何认定?是一个民族地方、一个村、一个地区等?这里我们首先要研究民间文学艺术的生长环境,民间文学艺术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有学者认为民间文学艺术在民间跨区域流传,也许不同民族、不同区域具有同一民间艺术表现形式,如果是这样可源引“最密切联系原则”,将具有相同或相似文化特征的区域群体视为该民间文化的权利主体。学术界同意群体作为权利主体的学者,多认为该群体中的每一成员均可成为权利行使主体,但由于群体中的个体成员众多,受自身观念、意识等条件限制,难以较为妥当的行使权利。所以鉴于群体行使权利的不便性,可成立“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委员会”,推选出德高望重的民间艺人组成非官方组织,由该组织作为行使主体行使权利。
(二)民间文学艺术的客体:民间文学艺术不外乎包含以下几种艺术形式
1.口头艺术形式:包括神话、传说、民间故事、谚语、谜语等。由于这类艺术形式以口头方式表达。与现代版权法保护的口述作品同属语言形式,它的独创性也体现在这种言语表达之中,所以完全可以以类似于口述作品的方式,对其给予版权法的保护。
2.声音艺术形式:如民乐、民歌等民间文学艺术,这种艺术形式与版权法中的音乐作品并无多大差别,医学论文都是声音彼此之间的协调、划分、结合以及对立矛盾的解决,声音量的不同、时间的长短和节奏是该形式的内在根据[8]。所以可以借助于音乐作品的保护方式予以保护。
3.动作艺术形式:对于这种艺术形式,也有学者称为形体表达或行为表达,如民间舞蹈、民间戏剧、民间曲艺等,均是通过连续的动作、表情、节奏等形体动作的组合来表达其艺术魅力,与现代版权法所规范的舞蹈作品、戏剧作品、以及曲艺作品极为相似,所以可以给予版权保护。
至于民间体育活动、民间游戏,如赛龙舟、朝鲜族的荡秋千等,起初表现为劳动人民在生产之余的一种娱乐活动,但随着不断发展、总结,对其技术要求和精度越来越高,现代杂技中多有高难度的荡秋千等艺术形式,所以我国著作权法给予保护的杂技作品有很多地方与民间体育活动相似,国内也有学者对杂技作品是否属于民间文学艺术有所讨论,因而从这点看出,民间体育活动可以以类似于杂技作品的方式予以保护。
4.造型艺术形式:如民间工艺、民间美术、民间雕塑、民间建筑以及民居、民间服饰、民间装饰等,这类民间文学艺术在外表甚至措词上均与版权法中的美术、雕塑、建筑等艺术作品极其相似。现代版权法对这类作品仅仅保护其艺术造型、艺术图案,即结构、形式,而其具体的制作工艺、技术手段等在所不问。所以民间文学艺术的造型艺术形式可以与其类同保护。但这种艺术形式,毕竟有着不同于版权法所保护的建筑等艺术作品。它往往从内至外都透露着极高的价值。它所表现的作为实物部分的物以及制作手段、技术构思、工艺手法往往才是最具吸引、最具魅力的地方,然而仅仅保护造型图案的版权法自然无能为力,所以必须通过其他法律给予综合保护。如民居、壁画(如敦煌壁画)等,除版权法保护其造型外,实物部分交由其他法律如文物法的保护。<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保护条例>已有所规定:民间工艺如竹编、蜡染、木雕、民间服饰、民间装饰等,对于其精湛的艺术构思和高超的工艺技巧(现代版权法将此归入属于思想内容),可以予以专利、技术秘密的保护。
对于少数民族地区特有的一些民间乐器如苗族的六管芦笙,其更类似于实用工艺品。虽然我国著作权法未将实用工艺品列入法条,但<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第二条、第七条将其纳入保护范围,世界已有国家承认实用艺术品既可享受工业设计和模型权的保护,也可享受著作权的保护,即双重保护。所以民间乐器等民间艺术以类似两者之间实用工艺品的方式加以保护会更为有利。
5.综合艺术形式:如祭礼(如民间祭祀活动)、宗教仪式、节日庆典活动(如火把节、泼水节)、民间游艺活动等,这种艺术形式往往集言语、声音、动作、艺术造型于一体,人们在这些活动中载歌载舞,这类富有民俗涵义的艺术形式,往往成为一个或几个民族、种群的代表、标志、象征。如果仅将其理解为习惯风俗不加以保护,实为对传统文化遗产的一种轻视。鉴于目前尚无相关法律给予保护的情况,应就其各个部分分别予以类似口述作品、音乐作品、舞蹈作品、曲艺戏剧作品、美术作品等的法律保护。
通过以上几种艺术形式的列举,我们可以得出民间文学艺术大体包括三大类:即“传统工艺”、“文学艺术”、“民风民俗”[9]。
此处存在一个问题即公有领域的问题,哪些艺术形式进入公有领域,可以自由使用?我认为诸如白蛇传、花木兰、牛郎织女等在我国广为流传,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民间文学艺术形式可以视为进入公有领域,自由使用,但这类艺术形式相对于境外,则尚未进入公有领域,如被侵害,由国家作为主体进行保护,须强调的是:国家在这里充当主体,并非本文所指的权利主体,因为进入公有领域的一切作品,其所有权归属国家,所以国家在此向境外侵权者主张权利,并无不妥。
(三)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内容
1.精神权利
署名权,此项权利对于权利主体至关重要,它有利于对创作者声誉的提高,(民间文学表达形式保护条约)(草案):一切使用者在使用有关民间文学表达形式时,必须指出它们的来源(不仅要指出作为居民团体的来源,如部落,还须指出作为地理位置的来源,如某国、某省);文化尊严权(保护作品完整权),由于民间文学艺术对外往往代表着该民族等群体,对这种艺术形式的肆意滥用、破坏常会伤害民族自尊心,所以有必要赋予权利主体此项权利,以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不受歪曲;修改权,作为民间文学艺术创作者的群体应当享有修改或授权他人修改的权利,以利于民间文学艺术的进步和发扬光大。
2.经济权利:按现有多数保护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国家的作法,保护到授予权利主体(只能是群体,不可能是个人)以“复制权”及“翻译权”两项,职称论文以及与之相应的“传播权”与“付酬权”,是没有多大争论的,争论集中在是否授予“改编权”[10]由此可见,群体至少享有四项经济权利,至于改编权,笔者认为有必要授予权利人。针对目前民间文学艺术被任意改编,改编者利用改编作品获得暴利,而原创人(群体)却分文不得,实为不公平。
3.权利的行使:如前所述,民间文学艺术的权利行使主体为类似于“民间文学艺术保护委员会.,的民间团体,但对于精神权利的行使,一般由群体自己行使,无须代行,唯一存在问题的是当该类权利受到侵害时,则须由行使主体向司法机关请示救济;对于经济权利,自始至终由行使主体行使,所得收益用于保护、开发、推广、发扬本区域的传统文化。
四、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体系
探讨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问题,英语论文必然考虑民间文学艺术的主体群体性和客体艺术形式的多样性。民间文学艺术到底保护什么?进而民间文学艺术应由哪些法律予以保护?
民间文学艺术需要保护的不仅是具有版权特征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也需对尚未形成作品的其他民间文学艺术形式通过专利、技术秘密等加以全面保护。这就是为什么<保护民间文学表达形式,防止不正当利用及其他侵害行为的国内法示范法条>使用“表现形式”的措词,而不用“作品”的原因所在,以免将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仅限制在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版权保护上。
所以对于民间文学艺术的法律保护,应当根据其特殊性,给予综合考虑,形成以版权法为主体,多种法律法规如专利法、文物法等全面予以救济的法律保护体系。
参考文献:
[1]夏征农.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2033.
[2]唐志超.实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Z].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770.
[3]赵蓉,刘晓霞.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J].法学,2003,(10):52.
[4][5]张革新.民间文学艺术作品权属问题探析[J].知识产权,2003。(2):48—49.
[6][7]龙文.从原著民族权利看版权法保护民间文学艺术表达之可能及其限制[J/0L].http://www.xslx.com.2002
[8]刘春田.知识产权法[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48.
篇5
【关键词】数学课堂;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是问题解决的前提和条件。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从“主观拟定问题”转向“实际生成问题”,从“以知识为本”转向“以学生发展为本”,从“教学生学会”转向“教学生会学”,把提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使他们有较多的机会去发现、去研究,这样课堂才充满智慧和灵性,学生浸润在这样的魅力课堂中一定会回味无穷。
一、营造和谐氛围,鼓励学生“敢问”
小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于感兴趣的事物总想问个“为什么”、“是什么”、“怎么办”。因此,教师要时时注意在课堂教学中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要“善待问”,更要为学生树立“问”的榜样。同时要让学生意识到畏惧错误,不敢提问就是放弃进步,这样学生才会消除自卑心理,毫无顾忌地敢于提问。
如教学《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时,鼓励学生在小组里议一议,大胆去猜、去发现:“长方体和正方体各有什么特点?还有哪些不同点?”鼓励学生有问题提出来,有想法说出来,学生的积极性很高。各种奇思异想,独立见解层出不穷。
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会问”
1.创设冲突式情境,让学生“悱”中“问”
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是一种建构过程,是认知矛盾运动的过程。教师要在学生原有的认识基础上,以旧引新,适时把新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打破学生暂时的认知平衡,引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使学生进入“愤”“悱”的求知状态中,产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学生会主动求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养成爱提问、善提问的好习惯。
2.创设操作式情境,让学生“动”中“问”
实践操作是小学生获取感性认识,发现数学关系的重要途径,也能让学生的思维处于高度的兴奋,伴随着手与脑的并用,学生的问题意识特别强,这时只要稍加点拨,学生就会产生很多有价值的问题。
如教学《分数的意义》时,有的学生问:“大家折出来的都是纸张的1/2,为什么大小不一样呢?”老师立刻表扬这位同学问得好,并让所有学生把自己的长方形纸张再进行比较,得出:每人拿的长方形纸张大小不一,单位“1”就不相等,所以1/2也不相等。这样,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从中得到成功的体验。
3.创设实践式情境,让学生“用”中“问”
例如,在教学二年级数学活动课“观察与测量”时,我先让小朋友估计一下自己的课桌有多长?然后说:“如果没有尺子,你有哪些方法说明你的课桌有多长?请小组内讨论,量一量,说一说。”学生积极地活动起来。有的组用手,有的组用铅笔量,有的组用文具盒量,还有一个小组用数学书量。小朋友量得特别认真,有的学生拿着本子作记录。不一会,他们的脸上都露出了笑容。
这样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初步认识到实际生活中处处充满着数学问题,从小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世界,这为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4.创设开放式情境,让学生“异”中“问”
课后设置开放题,可以促使学生更深层次地思考所学知识,有利于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把机械模仿转化为探索创造,开放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
三、指导质疑问难,培养学生“善问”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姿态。要使学生在无疑处生疑,孕育问题意识,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世界,捕捉“问的契机”,不但敢问,会问,而且善问。
1.质疑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课题是教材的重要资源,同时也是许多问题的隐藏之处。让学生从课题提出问题可以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也有利于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有利于激活学生求知的欲望,培养提出问题的勇气和能力,还能养成爱提问题的好习惯,更能激活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2.质疑解法,训练思维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自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为此要鼓励学生积极对常规解法进行质疑、评价,拓宽思路,以寻求独特、新颖的解题方法。例如,教学组合图形的面积时,我先让学生自己去做一做,并让他们想一想:你还能用其他方法吗?结果学生纷纷举手。有的用分割法,有的用添补法,一般都想出了好多种方法。同一个问题,寻求多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体现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创性。
3.质疑生活,落实应用意识
数学来源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处处有数学问题,关键在于我们能否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所以我们要积极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和物,养成质疑的习惯。
陶行知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在教学中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探究问题,是促进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教学生学会学习的方法之一。可见,充满问题的数学课堂,是我们所期望的智慧和灵性共生的理想课堂,这样的课堂才是引燃学生智慧之火的旅程。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数学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儿童学习心理与小学数学教学》.江苏教育出版社
篇6
【关键词】网络安全 生物认证 击键动力学 键纹识别
生物认证就是利用人体生物学特征来识别用户身份的安全认证技术,常见的有指纹、声纹、笔迹、虹模等。生物认证在很多领域得到成功的运用,但现有生物特征认证存在两个无法克服的问题:一是需要成本相对较高的生物特征提取设备;二是需要用户当面认证,无法实现远程自动认证。
早在人工摩尔斯电报时代,1895年研究人员就发现发报人员的击键模式特征与发报人员是一一对应,熟练的收报员能够通过发报人员的击键特征远程确定发报人员的身份,现代电脑键盘的使用与之相似,上世纪九十年代美国华盛顿科学基金会(The Nation Science Foundation, Washington D.C.)就研究证实人们敲击键盘的动力特征有唯一性[1]。对于信息系统来说这种唯一性就是来自键盘输入信号特征的唯一性,过去很多文献将这一特征叫击键动力学特征,我们认为,既然键盘输入特征和指纹一样对于用户唯一确定,更确切地应该将这一特性取名为键纹。
运用键纹作为生物特征识别用户身份有以下特点:首先它以键盘作为特征提取设备简单可靠、成本低廉;其次它将用户身份识别与信息系统登录、认证过程有机结合,可以实现远程身份识别,用户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具体说来,用户在敲击键时有各自不一样的特征。例如在使用拼音输入“中国”二字时,一些人会以zh-ong-guo的方式打入字母,停顿在声母和韵母以及字的中间;另一些人则会以zhon-gg-uo的方式,将两个g字母并在一起快速输入。这些特征是人在长期的打字实践中潜移默化形成无法随意改变。利用这些打字特征来识别用户不仅可以识别用户身份,还可以实现远程在线识别大大提高了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在己往的研究中对键纹的识别方法主要使用模板匹配法、模糊逻辑识别法、神经网络等,这些方法往往较为复杂,需要相对深奥的数学模型和相对大量的数据进行机器学习。本文研究提出一种较为简便的数学模型,较好的反映了击键组合产生的键纹特征,且计算较为简便、易于实现。
1 键纹识别的数学模型
在阐述算法之前,我们先定义一些名词。用户的打字是由一系列动作组成,这些动作包括了按下键和释放按键。我们把按下某键x到放开x的时间称为“x的滞留时间”记作Tx,从键入x开始到键入下一个按键y中间的时间称为“xy的跨越时间”记作Txy。我们将一次滞留或者一次跨越统称为一个“事件”。在用户输入一串文字的过程中,第i次事件记为ei,事件ei所用的时间记作ti。这里我们统一用大写字母表示某一类事件,而用小写字母表示某一个事件,比如我们用EA和TA表示按下A键和A键的滞留事件,而用ej和tj来表示第j个事件和其占用的时间。
我们现在来定义问题。我们希望在得知用户输入各个按键的时间情况下,判定输入的用户是否为特定用户。即:已知一系列事件e1,e2,…en和其时间t1,t2,…tn,求解输入用户u是指定用户u0的概率:
Pr(u=u0|e1…e2,t1…tn) (1)
我们已有的数据是用户u0过去的输入习惯,即我们已知用户过去打字过程中产生的所有事件e1',…,em'以及各事件的时间t1',…,tm'。这里m是一个非常大的整数,因为用户在日常生活中积累了大量的打字经历,因而我们应该拥有大量的关于用户过去打字的数据(即大量事件)。这意味着对于任意事件Ex,我们可以获得以下概率:
(2)
换言之,我们有对于任意事件所耗费时间Tx的概率分布函数fx(t),使得:
(3)
实际操作时,fx(t)不是一个连续函数,(例如用户过去在A键上的停留时间分别是3.5,2.2,4.3毫秒时,fx(t)在这些值上都是无穷大,而其它值上则为0),但这并不影响我们的算法,我们会在后文中再回到这点。
除了对单一事件所耗时外,只要我们有足够数据(m中够大),我们还有对任意多连续事件Tx1、Tx2……Txi所耗时的概率分布函数:
(4)
上式中的概率可以用(2)式一样的方法求出或找出过去用户u0的输入中所有的Ex1……Exi连续事件,计算出其中多少事件符合a1,……ai,b1,……bi的约束条件即可。
我们的最终目标是利用以上概率(2)(3)(4)求出(1)的值。我们首先利用贝叶斯定理把(1)改写成:
Pr(u=u0|e1…e2,t1…tn)
=Pr(e1…e2,t1…tn|u=u0)
(5)
上式中,Pr(e1…e2,t1…tn|u=u0) 可以用我们之前的方法求出,我们只需要找出用户过去的输入历史中,该片段e1…en,t1…tn出现的概率即可。实际操作上有两个小问题:第一用户随意输入一段话e1…en时,用户一般在过去并没有输入一模一样的段落,因此我们无法简单的通过过去的历史直接求出这一概率。然而我们可以使用一些近似手法,假设各事件之间是独立事件,这样虽然会损失一些精确度,但是能给我们带来计算概率的方法:
(6)
而乘积中的每一项都可以在过去的用户历史中求出。第二个问题是由于ti是实数,Pr(ei,ti|u=u0)要么是无穷大,要么是0。这是因为我们概率分布函数不连续,这个问题可以用把时间离散化的方式解决。
(5)式中的第二部分更难计算。事实上从分子分母两式的定义来计算其值几乎不可能,分子表示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概率,而事件和用户键盘输入的具体内容有关,因输入内容的改变而改变,无法人用户过去的输入习惯中获得。分母则是该用户为指定用户的先验概率,更无法从输入习惯中获得。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并不需要用严谨的数学方法来计算(5)式。考虑到
是一个关于用户的函数,我们知道对于特定类型(用户输入习惯类似)的文章,该值对于特定用户应该是一个常数。
因此,我们可以用过去用户输入的类似类型的文章/段落等获得该值。例如,同样是输入政府文件,同一用户在不同时间输入若干等长的文件(同取文件中随机的1000个事件)时,该分式的值应为常数。(严格意义上说,只有用户输入同样内容时,该值才为常数,但实际上操作上我们可以做一些近似假设)。
因此我们用过去用户输入的同等长度的片段来计算分式的值,我们把(5)改写成:
(7)
既然我们能够核实已有纪录里输入用户u0的身份,我们可以令,并利用(6)中的独立事件假设,把上式改写成:
(8)
将(7)(8)代入(5)我们即可获得正在输入用户为指定用户u0的概率:
(9)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需要在用户的过去输入历史中,随机选取n个事件来进行这一计算,这导致计算结果并不准确。理想状况下,如果用户确为指定用户u0,这一式子应等于1。
2 实验与验证
为了验证本数学模型的正确性我们在Linux平台下设计编制了一个user_name软件,利用这个软件对本数学模型进行了测试与验证。我们在学生中邀请了100名实验对象,将他们注册成用户进行测试。测试用户以自己的注册身份登录系统,输入统一的稿件来作为各自的键纹储存在数据库中。然后这些用户又输入一些随机片段,让计算机识别这些片段的输入用户,
实际测试结果,若用户本人输入,软件输出的输入者为用户本人的概率一般在0.01到100之间。概率不等于1的原因是算法中用随机片段近似地计算输入者为用户本人的概率,因此有若干数量级的误差。
我们再由用户A冒充B的身份登录系统,输入一定长度的文章片段,实测得软件计算出的用户为B本人的概率往往非常小,可达到10-10到10-6之间,由此可见本数学模型有着良好的用户身份区别作用,尽管近似算法带来的误差可能有正负两个数量级,但与其用户间的区别率高达七个数量级的识别性能来说,本算法具有很好的认证用户的效果。
3 结论
实验表明运用本数学模型来远程识别用户身份,具有简单可靠、运算速度快的特点,不失为一种远程登录用户身份识别的好方法。
参考文献
[1]Donald R.Rules of Thumb for Biometric System.Security Management, 1995(39):67-74.
[2]Miller B.Vital Signs of ldentity.IEEE Spectrum,1994,31(2):22-30.
[3]Alexander T J.Biometrics on Smart Cards:An Approach to Keyboard Behavior Signature. Future Generation Commputer System,1997(13):19-26.
[4]Ru W G,Eloff J H P.Enhanced Password Authentication Through Fuzzy Logic. IEEE Transaction on Expert,1997,12(6):38-45.
[5]芮挺,沈春林,Qi TIAN,张金林.基于HMM的击键特征用户身份认证[J].计算机工程,2005.
[6]桑应朋,范志平,郝莉.基于Levenberg-Marquardt 算法的用户击键特征鉴别[J].计算机应用,2004.
[7]WANG Y H,TAN T N,ZHU Y.Face identification based on singular values decomposition and data fusion.Chinese -put,2000,23(6).
[8]NEGIN M,CHMIELEWSKI T A,SALGANICOFF M G,et al.An Iris Biometric System for public and personal puter,2000,33(2):70-75.
[9]ERN L C,SULONG G.Fingerprint Classification Approaches an Overview.Sixth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Signal Processing and its Applications,2001(01):347-350.
篇7
【关键词】 初中数学;问题性教学;策略运用;教学活动 刍议
数学学科教学过程,离不开数学问题教学活动这一内容. 问题教学,是数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课堂教学活动的重要“构件”. 数学学科教学,不仅要培养学习对象良好的探析问题情感,同时,还要培养学习对象数学解题的技能,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树立“问题意识”,不仅能够解决问题,还能提出问题. 问题性教学策略,是数学学科教学中,教师围绕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选择和实施的课堂教学活动方式之一,对学习对象数学知识内容的深刻认知和解析案例技能的有效提升起到助推功效. 本人现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遵循新课程改革的目标要求,围绕科学实施问题性教学策略这一话题,进行简单的论述.
一、注重问题情境的创建,培养初中生数学探知情感
在数学学科教学中,初中生总是对生动、趣味、真实的数学问题,充满浓厚的学习情感. 问题性教学策略,是以数学问题为载体,引导和推进教与学的双边活动进程. 数学问题自身具有强烈的情感激励功效. 因此,在初中生学习情感的培养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数学问题对数学学科知识的概括和集性,将数学学科的丰富情感因素渗透到数学问题内容中,使数学问题成为激发学生学习情感的“助推器”,增强初中生主动探知数学的情感. 如“三角形的性质”教学中,教师采用问题情境设置的方法,将现实生活中“维修桌椅”事例融入到问题讲解活动之中,为初中生展示了“木工师傅在修理松散的桌椅时,经常会采用木板固定两个椅腿的方法,这是运用了三角形的什么性质?”数学问题情境,初中生通过感知现实特征的数学问题情境,体会到了数学学科所具有的现实应用意识,从而内心产生“认同感”,更加主动参与数学探知活动.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生活性问题情境,培养初中生数学探知情感,只是问题性教学策略的一种形式,还可以借助于古代历史问题、趣味数学问题等,激发和培养初中生的数学探知情感.
二、强化问题案例的讲解,培养初中生数学解析技能
教育实践学指出,问题性教学策略的实施,其重要目的之一,就是锻炼和培养初中生数学解析的技能和素养. 因此,在问题性教学策略的运用过程中,教师要实现数学解析技能培养这一目标,就必须发挥自身主导功效,切实做好问题案例的讲解指点工作,既要为初中生提供动手、动脑的时机,又要科学指点学生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解析案例条件过程、解答问题的思路以及解析问题的方法等过程,进行实时巡视,开展有效指导,实现初中生数学解题技能在案例探知解答中培养和提升.
问题:如图所示,在等腰直角OAB中,∠AOB为直角,等腰直角EOF中,∠EOF为直角,连结AE、BF. 求证:(1)AE = BF;(2)AEBF.
初中生根据问题条件及要求,分析认为:要求证AE = BF这一内容,应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通过构建AEO ≌ BFO从而得证;要证明AEBF,要借助于添加辅助线的方法,证明∠AOB为直角.
初中生组建合作小组,共同探析指出:解析AE = BF和AEBF时,需要通过数形结合的解题思想,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和性质内容,通过等量替换的方式证得. 其中(1)需要构建AEO与BFO全等,以此来得证. (2)延长AE交BF于D,交OB于C,根据问题(1)中条件内容,得到∠BDA = ∠AOB,并且都为直角,从而得证AEBF.
教师开展指导活动,强调指出:解析上述类似问题时,构建全等三角形是解题的关键所在. 学生合作探析,归纳解题策略.
三、重视数学问题的提出,培养初中生数学问题意识
新课程标准的初中数学问题教学,更加看重的是“提出问题”这一层面. 因此,教师在数学问题的讲解中,除了要做好现有数学问题的讲解工作外,还要善于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深刻探析数学问题,能够从所学的数学知识内容中,将自己对某一数学内容认知上的疑惑,通过数学问题的形式予以呈现. 也可以从现有的数学问题内容中,进行延伸和丰富,提炼并提出更加典型、生动的数学问题,从而让学生在“提问题”、“提疑惑”的过程中,逐步树立良好的数学问题意识. 如在“一次函数”问题讲解中,初中生在教师的悉心讲解和自身的深刻探析中,掌握了该问题的解题方法. 此时,初中生认识到该问题解析中呈现了“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数学知识点之间必然存在联系. 此时,初中生向教师提出“通过问题解答活动,我们知道‘一次函数’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之间存在联系,但具体存在什么样的联系呢?”问题,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深入探析两个知识点的内在联系,推进了课堂教学进程.
总之,初中数学教师在问题性教学策略运用过程中,要抓住数学问题的内在特性,活用数学问题,强化问题教学,让初中生在问题性教学策略实施中,学习意识显著增强,学习技能显著提升,数学素养显著培养.
【参考文献】
[1]李淑杰.初中数学开放性问题教学策略的实验研究[J].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篇8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在小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而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起着奠基性的作用,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是广大教育工作者亟待解决的问题。情境创设式阅读教学比较容易被小学生理解和接受,得到小学语文教师的青睐。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将情境创设式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与艺术性统一起来,导致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将探讨如何将情境创设式阅读教学的实效性与艺术性统一起来。
一、小学语文情境创设式阅读教学中的问题
1.情境创设式阅读教学过于注重艺术性
在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的专注于情境讲解,而导致学生对知识得不到实质性的学习;有的教师认为情境创设式阅读教学只要使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就足够了,忽视了时效性,过于注重艺术性。例如,某小学语文教师在对《大禹治水》这一课文进行讲解时,先打开自己准备的多媒体课件,放映卡通剧《大禹治水》,然后对学生说:“同学们都听说过大禹治水的传说故事吧,接下来让我们学习一下大禹治水的故事吧……”之后再对课文进行详细的讲解。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深刻的印象,但因为情境创设过长,且过于注重艺术性,从而很难达到教学目标。
2.教师缺乏认识
有的教师认为情境创设式阅读教学方式不仅具有其独特性,还可以使学生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学生对这种教学方法也不反感,所以纷纷采用情境创设教学方式,但由于教师对这种教学方式没有足够的认识,容易产生只要学生愿意听、课堂气氛比较融洽就足够了的错误理解。例如,一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前都会给学生讲一个有关课文的小笑话,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觉得课文只是一个笑话而已,没有必要去学,从而产生了厌学心理。再如,教师在讲解《狐假虎威》这篇课文时,讲了很多有关于狐狸和老虎的寓言故事,虽然塑造了和谐的课堂气氛,学生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这严重脱离了课本知识,也大量浪费了宝贵的课堂教学时间,为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造成了阻碍。
二、情境创设式阅读教学的优势
情境创设式阅读教学要求教师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合理运用模拟现实生活的方式,使学生对课本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的了解,从而使教学过程实现事半功倍的理想效果。情境创设式阅读教学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让学生能够更快、更准确地进行情感体验,从而与课文及其作者产生共鸣,更好地学习、理解和接收新知识。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对情境创设式阅读教学有一个准确的理解,从而可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创设正确的情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帮助。教师应该积极组织各种相关的活动,加深对情境创设式阅读教学的理解。例如,相同学校的语文教师也可以以“加深对情境创设式阅读教学的理解”为课题进行研讨,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三、小学语文情境创设式阅读教学问题的解决措施
篇9
【摘 要】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教师忽略了数学教育所承载的文化传播的功能,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出现了理念和行为的偏差。正确理解数学文化,释放出其应有的文化价值,则必须唤醒小学数学教师的课程文化意识,可以选配专业引领、文化审视、团队协作和跨学科联合三大策略,不断提升教师的课程执行力。
关键词 小学数学教师;课程文化意识;唤醒策略
正所谓,“欲速则不达”,教育是一种“慢”文化,需要教师潜下心来好好研究教育的方法,耐下心来慢慢等待学生的成长。如果教师忽略了数学教育所承载的文化传播的功能,片面追求教学质量,则会出现理念和行为的偏差。近年来,笔者带着思考,积极实践,努力探索唤醒小学数学教师课程文化意识的策略,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一、专业引领是唤醒教师课程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
2002年上海市教科院顾泠沅教授领衔的“教师教育行动研究”的课题报告和福建师范大学余文森教授的“论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一文中,都不约而同地提出了“专业引领”的概念。专业引领通常是指具有教育研究专长的人员通过他们的先进理念、思想方法和先进经验引导和带动第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展教育实践探索和研究,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促进学校内涵发展的活动形态。专业引领是一种专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一种获取专家指导,是对人力资源的利用。
专业引领是唤醒教师课程文化意识的有效途径。一般说来,教师普遍忙于事务性的工作,缺少理论学习,缺少课程文化的相关知识,缺乏先进课程理念指引下的教育教学方法,故课程文化意识相对比较薄弱。随着教育现代化的推进,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实施,教师仅凭“知识传承”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是大势所趋。因此,学校要充分发挥专业引领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一方面联系教育专家,为教师提供学习、指导的机会,另一方面推荐专业书籍,为教师把好学习、充电的方向,逐步提升教师的课程文化意识,提高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和课程的创新力。
二、文化审视是唤醒教师课程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要从文化视角来审视自己的教育行为,做到心中有目标,心中有学生,心中有方法,提高课程实施的有效性。为了体现小学数学课程的文化价值,首先,教师要根据小学数学的课程目标对教学内容加以选取。选择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须遵循以下三个原则:一是选择以数学思想方法为主线的教学内容;二是选择来源于学生生活情境的问题呈现教学内容;三是选择趣味强、探究味浓的实践活动来感受数学文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比如,在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数学发展中的趣事轶闻、数学家的故事,让学生经历数学概念、规律的探索过程,让学生探索一些研究性的问题,以及向学生介绍一些与数学知识相关的拓展性知识,如文学、美学、语言等领域的知识等等。
其次,从文化的视角来审视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必须建立正确的学生观,掌握科学的教学方法,努力做到“以数学文化关怀人,以数学精神培养人”。数学是一种文化,首先表现在它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基于数学文化的教学实践,要改变传统的“填鸭式”教学,积极倡导探索型和发展型的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不是要挖掘数学文化的实质,不是要系统地教学数学历史,而是要引导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积累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掌握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初步领略数学的文化价值和观念。
三、团队协作和跨学科联合是唤醒教师课程文化意识的有效保障
以拓宽数学教师的专业视野、提高数学教师的课程文化意识为目的,学校可以积极倡导数学教师组建学习型团队,在团队中互相取长补短,以获得更快的成长速度。学习型团队要以学科的骨干教师作为核心人物,因为团队的建设需要核心人物的守护、滋养与提升,优秀青年教师的成长需要核心人物的关心、引领与帮带。学习型团队要有共同的组织愿景,即组织成员普遍认同的目标、价值观与信念。这种共同的组织愿景,就是所有成员的共同理想,它既来源于个人理想,又高于个人理想,它使得不同个性的人聚集在一起,为学习提供焦点和能量,并激发所有成员朝着共同的目标前进。在小学阶段,数学是一门基础性学科,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获得的思维能力、探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同时,其他学科的学习也为数学学习奠定了基础,比如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能力,对科学问题的探究方法等等。新课程教学改革关注学科之间的整合,如数学中的研究性学习,需要跨学科教师的协力相助才能较好地完成任务。因此,教师课程文化的掌控能力的提高,还要依赖跨学科的联合协作。跨学科联合协作就是打破学科之间森严壁垒的界限,不同学科教师之间进行交流对话的活动。它包括跨学科的学习,跨学科的研讨,以及跨学科的合作教学。
篇10
【关键词】人文意识 人性 情趣 综合素质
一 在数学鉴赏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
笔者在教学《比的意义》时这样设计的:
师:(出示下图)选出你认为最美的长方形,并给他们做上标记。
结果,几乎所有的学生都选择了2号、4号和5号长方形。
师:其实,早在一千多年前,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也做过这个类似的实验,而评选的结果与我们的评选竟不谋而合。那这些长方形为什么会被大家公认为是最美的,其中的奥秘到底又在哪里呢?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学习。
师:根据经验,你觉得一个长方形美不美,主要跟它的什么有关?
生1:跟它的形状有关。
生2:最好不要太瘦,也不要太胖。比如说这里的1号和3号要么太胖,要么太瘦。
生3:我觉得长方形美不美与它的大小并没有什么关系。
生4:似乎跟长方形长与宽的关系有关。
……
师:确实,长方形的美与它长和宽之间的关系有密切的联系。同学们不妨试着用2号、4号和5号这三个长方形的长除以它们各自的宽,看看最后的结果有没有什么规律。
一次有趣的课堂实验,一个简短的科学典故,给数学教学带来了浓郁的文化气息。在这里,数学教学不再是单向的知识传递,而是生动的文化交流。这个教学过程通过创设情境增加了数学鉴赏的体验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同时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能力,陶冶了情操,激发了兴趣。教师根据“黄金分割”原理使“美与比”的关系得以深刻展示,从而使学生领悟了数学的无尽魅力,体验到科学的数学知识蕴涵着巨大的人文力量。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的数学鉴赏和审美体验,有助于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能力,更好地激发他们学习的内驱力。
生1:我会选择通分的方法。因为把分数化成小数算出来不一定适合每一题,如果一个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就不能做了。
生2:我也会选择通分的方法。因为用看图的方法,我们每做一题就要画一幅图,这样太麻烦了,而且有的题也不一定能画出图来。
师:是啊!我们不但要探究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还要在众多的方法中选择出最合适的方法,这样才可以既迅速又正确地解决问题。
在探究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算理的过程中,学习过程展开得相当充分,课堂充满了活力和生机。让学生在自己的知识结构、能力的基础上,探索出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通过自主交流得出最合理的方法。这个过程类似于科学研究,过程类似,方法类似,连情感体验也类似。如果从小就让学生接触、领悟探究的过程,那么对于他们的成长和今后的创新将会有何等深远的意义啊!
让学生自主探究已成为数学教学改革发展的一个新的趋向和热点。自主探究可以提供给学生足够多的思维空间,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以使其获得广泛的体验与感受,尤其是对探索知识历程的体验。这对学生的成长与发展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三 在生活情景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态度与情感
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
笔者在课最后的“发散思维训练”中设计了这样一题:妈妈把生日蛋糕平均切成10块,小明吃了其中的4块,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组织讨论:
如果余下的平均分给爸爸、妈妈,爸爸和妈妈分别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
小明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爸爸和妈妈都吃了这块蛋糕的几分之几,谁吃得多?为什么?
如果你是小明,你觉得这样分合理吗?你会怎样分这块蛋糕?
从知识技能的角度看,这一教学片断充分挖掘了练习题智力因素,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达成了知识的掌握与应用这一目标。就人文精神渗透来讲,题目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有机地对学生进行了思想品德教育,尊敬长辈、人文关怀等意识无声地渗入了学生的心灵。
人文性是从带有现实问题的学习材料中凸显出来的。这就要求数学内容更多地取材于生活,打破形式化的叙述,及时将具有生活背景和时代气息的学习材料呈现给学生。数学教学只有接通数学知识的生活源泉,才会充满生机与活力,才会折射出人性的美丽。
四 在知识整合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