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看病范文
时间:2023-03-28 21:53: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学会看病,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母亲的爱往往是最无私的。今天读了《学会看病》我更能体会母爱是最无私的。
我正津津有味地读着看到文中的母亲竟然叫自己的发烧的儿子去自己去医院看病。当时我看到这里和上书,我感到十分生气!自己的儿子在生病时是最要母亲来照顾自己,却让儿子自己去医院自己去看病,真是给生病的儿子雪上加霜!我平静了一会,打开书翻到那一课又目不转睛地继看这课,我一口气的把这一课看完。才知道母亲是为了儿子不在依赖自己、为了儿子能独自生活……所以文中的母亲才自己的儿子,在生病时给他雪上加霜的……
我也有过这样的事情,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中午,我正在写作业时,发现水笔里的墨水快要用完了。我告诉妈妈,妈妈就马上换衣服。要出门时妈妈却愣住了,也不知道在想什么?她神神密密地说:“女儿你自己去买笔芯行吗?”我大吃一惊地说:“你给我买不就行了!平时你都是给我买的。现在为……什么…?”妈妈好像把我地话当成耳边风一样,喋喋不休地说:“你要先过马路,过马路时不要闯红灯!要看见?灯亮了才能走,然后过了马路后你先直直走在向左转,在……”我只好乖乖的自己去买笔芯了。回家时,我听到妈妈的嘴正在自责着自己;“早知道女儿去那么久,还不会来,就应该带这女儿去,在一路上指点指点让她有些印象。来日方长就可以自己去买东西了……”我听到妈妈说的话时,我马上飞奔过来,搂住妈妈激动地说:“妈妈我学会了买东西了!不用您操心了。”
读了这篇?学会看病》我懂得了:妈妈为了我能独力生活,不在依赖自己,长大后去面都生活的重重困难,能去对付,而不遇到困难就躲到父母身边让父母解决的人。
五年级:郑榕榕
篇2
如果你生病时,你的妈妈会怎么样?会急匆匆地领你上医院?还是对你无微不至的关爱和体贴?还是会让你受到大家的祝福和关心……然而,我今天却在课文中认识了这样一位妈妈,在儿子生病的时候,让孩子一个人去看病。
课文讲述了一位妈妈发现孩子生病后,就打算让孩子自己一个人出去看病。读到这里,我的心理想:这位妈妈怎么这么“残忍”呢?在孩子生病时不但不去帮助他,还给他“屋漏更遭连年雨,行船又遇打头风”的感觉。如果换成是我的妈妈的话,早就带我上医院了。带着疑问,我往下读,读到“我预先能帮助你的,就只有向你口授一张路线图,它也许是不那么准确,但聊胜于无”时,才发现,原来这位母亲是利用了一种不同的方式来表达了对儿子无限的、深深的爱,让他学会独自面对生活,面对生活的压力。
平时我的妈妈对的生活点滴都考虑得太周到、太完美。我是在妈妈的全心全意呵护下长大。其实,很多事情都应该我自己一个人做,一个人去面对,就像书中的主人公一样时常磨练、锻炼自己。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
五年级:陈一民
篇3
血常规
当艾滋病患者接过血常规化验单时,应主要关注白细胞、中性粒细胞、血红蛋白以及血小板等指标情况。
1.白细胞(WBC):感染艾滋病病毒(HIV)以后,身体中的白细胞会因为病毒感染而降低。
2.中性粒细胞(NE):它是身体对抗外界炎症的关键细胞,正常值是2×109/升~8×109/升。有些患者只关心自己白细胞降低的情况,殊不知当中性粒细胞严重降低时,也可能导致较严重的问题。在白细胞比原来正常时突然降低50%的情况下:中性粒细胞在1×109/升~2×109/升之间时,可以遵医嘱口服升白细胞的药物;中性粒细胞在1×109/升~1.5×109/升之间时,除遵医嘱口服升白细胞的药物,还要勤复查血常规,半个月一次,及时发现有没有动态变化;中性粒细胞在1×109/升以下时,必须停用抗病毒药物,更换其他组合药物。能够引起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降低的抗病毒药常常是一些核苷类药物,如齐多夫定、司他夫定等。
3.血红蛋白(Hb):正常值120~160克/升,它是机体红细胞的一种含铁的复合变构蛋白,其功能是运输氧和二氧化碳。如果血红蛋白小于90克/升,应考虑换药,同时口服一些叶酸和维生素B12等升血红蛋白的药物。还有就是在没有抗病毒治疗前血红蛋白就在90克/升以下时,如果想进行抗病毒治疗,建议避免使用核苷类药物,如齐多夫定、司他夫定等。如果血红蛋白长期高于正常值上限,提示血液比较黏稠,建议到心内科检查,遵医嘱口服一些抗凝药如阿司匹林等。
4.血小板(PLT):正常值100×109/升~300×109/升,血小板降低在进行抗病毒治疗过程中很少出现。但是有些未进行抗病毒综合治疗的患者会出现血小板降低症状,这与艾滋病病毒本身有关。当血小板降低到50×109/升时,无论CD4是多少,都应该及时进行抗病毒治疗,清除血液中艾滋病病毒,治疗后血小板就会恢复正常。一旦血小板降低到25×109/升,会出现皮肤黏膜的出血,最危险的是颅内出血危及生命。而抗病毒治疗是恢复血小板唯一的方法。
肝功能
有些抗病毒药物对肝脏毒性很大,容易出现副作用,因此定期检测肝功能至关重要。肝功能检查需注意转氨酶、甘油三酯等重要指标。
1.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正常值0~40单位/升,如果开始服用奈韦拉平或依菲伟伦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到200单位/升以上时,建议入院治疗或换药。
曾有一位男性患者服用奈韦拉平1个月,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升高到1 000单位/升,并出现头痛、视物模糊等全身症状,最后确诊为奈韦拉平导致的急性肝损害。如果丙氨酸转氨酶升高是由于其他药物或本身有脂肪肝导致的,且在200单位/升以下,一般口服保肝药治疗就可以了。
2. 甘油三酯(TG) 正常值0.57~1.71毫摩尔/升。服用抗病毒药物的另外一个副作用就是会导致甘油三酯升高。因此,发现甘油三酯增高时应及时就医。
尿常规
尿常规检查中的各项指标(比如尿蛋白、尿潜血、尿白细胞等)可反映肾脏功能。
1.尿蛋白(PRO)和尿潜血(BLD) 正常情况下,尿中是不会出现尿蛋白和尿潜血的,但是在服用替诺福韦(TDF)时,该药有损伤肾功能的副作用,应该加以警惕,防止病情恶化发展成急性肾功能衰竭。若患者尿蛋白阳性还应考虑是否合并其他感染,如果都没有,应考虑其他疾病。
2.尿白细胞 如果尿中出现白细胞应警惕是否有新的感染。
CD4
CD4的数值关系到所有艾滋病患者,经常看到许多患者会因CD4数值高了或者低了而纠结。而CD4数值也是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抗病毒治疗和衡量治疗效果的标准之一。
CD4正常值是700~1 000/微升,若小于350/微升就建议进行抗病毒治疗。根据个体差异,服药后CD4数值升高有快有慢,如果CD4升得慢,但没有病毒载量,也说明治疗有效。经过治疗,CD4在200/微升以上基本上不会有机会性感染发生。
治疗失败的标准:
篇4
聪明的病人不误事
在医院里,经常会有不会看病耽误治疗的情况。有位患者身体本来很壮实,退休后打球、游泳、跳舞、爬山,十分活跃。去年,他突然感到皮肤瘙痒,去医院看皮科,医生说是老年皮肤瘙痒症,但治疗了3个多月也没见效,痒得钻心时将全身抓得都是血道道。紧接着他的右肩胛开始阵阵酸痛,痛得厉害时胳膊都抬不起来,于是他又去看骨科,医生诊断为肩周炎,他没往心里去,理疗、按摩,吃药、敷药……一晃又过去了几个月,不但无济于事,人也日渐虚弱起来。
后来他开始咳嗽,痰中出现血丝,内科医生说是感冒,吃药、打针单子开了一摞,抽血、验痰……好好坏坏又是几个月。直到遇到一位经验丰富的医生,认为皮肤瘙痒也某些恶性肿瘤的早期信号;肩胛痛有时是肺部的病痛反射到后背的结果;多日咳嗽应该马上照X光……末了,他被确诊为肺癌。
是有些医生不够慎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但终究自己的身子自己最知道,不会看病,也会耽误治疗啊。
人难免生病。但是对于一个聪明的病人来说,首先,要能利用现有的各种渠道来获取有用的信息:了解自己大概得了什么病?引发这个病的原因大概是什么?现在有什么好的治疗方法?哪个医院治疗这病比较在行?这个医院哪些医生比较优秀、比较有责任心……获得这些资讯其实不很难。
其次,病人患病后,还应了解一定的医学常识,学着用专业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看法,而医生会小心翼翼地对待有医学知识的病人。
第三,有病早治疗,不能拖着。有些人小毛病不去就诊,家里有什么药随便吃点药,如果“扛”不过去,就要“耗”出大病,代价更高。在预防、早治、晚治之间,不仅仅是费用的数字量变。比如高血压的治疗,早期患者,一日一片降压药即可,以后可逐渐减量;中期者,需几种药合用,不能停药;晚期者,用多种药还是难以避免并发症。所以,掌握一定医疗知识,没病早防,有病早发现、早治疗,就可早康复,是最科学、最经济的看病。
根据病情找对医院
如何判断附近的哪所医院好一点呢?简单一点,首先看医院的级别,医院一般分为三级,每级医院又分甲、乙、丙三等,目前中国医院的最高级别是三级甲等。
一般说来,各医科大学的附属医院及各省人民医院,还有的军医大学附属医院和各大军区总医院,是大医院的“头牌”。而在中小城市,本市的人民医院(或者中医院)及驻军的医院技术较为全面。
感冒、发烧、拉肚子这一类常见病,你不一定非得挤大医院去挂专家号,只要找个技术力量比较过硬的社区医院就可以解决问题。而病危患者直接往有实力的大医院送反而更省钱,而且还不耽搁病情。
如果病情复杂到一般门诊无法处理,却一心想要找到治疗这种疾病的最好医生该怎么办?这里有个小窍门:中华医学会在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有分会,在各地都会选出一些医生担任分会的委员或者主任委员。一般而言,被选出的人士在全国的这个专科领域会具有较高的学术威望。要查一下谁是当地中华医学会分会的委员,就可以大概知道哪个医院的医生代表了该省、该地区在该领域的较高水平。虽然不能说他所在医院的科室是最好的,但医疗水平应该还是有保证的。
熟悉医院这个大迷宫
一般而言,一家医院主要由三大系统组成:门诊部(包括急诊)、住院部、辅临系统(如检验科、放射科等等辅助科室)。我们就医的步骤一般如下:
第一步,先挂号排队,初诊患者挂普通号即可,复诊时可挂专家号,把应该做的检查都做了,专家解答问题的时间会更充裕,病人了解得也会更全面。
第二步,与门诊医师会面,向他表达自己的病痛。这个表达是有技巧的,一般来说,我们得准备回答以下问题:哪里觉得不舒服、是什么引起的?不舒服有多长时间了、表现是怎样的?有没有在哪里看过病、那里的医生怎么说及以前的治疗效果如何等等,建议所有的就诊者在就诊前先自己把这些问题理一下,写在一张小纸条上。每个家庭应该备个文件夹,专门用来存放医疗资料,每次就诊都把病历、化验单、拍片资料保存好,并按日期排序。
第三步,做检查。聪明的病人最需要警惕的是“过度医疗”。感冒患者又抽血又拍片,这算不算过度医疗?对于最终诊断只是感冒的患者而言,是的;但如果真是肺部感染呢?不拍X光片就极有可能误诊。医生大开化验单确实加重了医疗资源的浪费,但一方面,却也使整体的医疗质量得到了保障。当然,X光、CT、核磁共振确实在诊断、治疗上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但一切也得遵循适度原则,对于常见病、多发病,普通的检查仪器就已足够。
第四步,明确诊断,取药回家或者住院。住院病人要了解医院的“三级检诊”制度。医师一般按资历分为四等:住院医师、主治医师、副主任医师、主任医师。住院医师直接向患者负责,主治医师领导住院医师对病人进行检查诊断,主任医师领导主治医师行使诊疗活动。住院病人有事要首先找住院医师,而没必要纠缠主任医师。
一定要学会尊重医生
聪明的病人不一定是医生喜欢的病人,但聪明的病人一定是尊重医生的病人。他会让医生觉得是向他寻求帮助,而不是在挑战他的权威。很多医生通常遇到这样的质疑――“别人说我得的是××病,你却给我开××药。”很显然,医生最不希望患者以怀疑的态度对待医生的诊断,为医患矛盾埋下伏笔。
同时,聪明的病人当然知道他得依赖医生,但他还应该有自己的质疑,比如:就医生目前掌握的证据,足以确诊我的病吗?医生对我的病情判断准确吗?医生是否有足够的经验,他们的治疗方案是合理的吗?治疗方案与我的经济能力相匹配吗?
病人向医生提出疑问或建议前要委婉一些,比如你经济能力有限,你希望医生开便宜点的药,你的说法应该是这样:“医生,你看,我经济上确实很困难,要不,您再帮我定个治疗方案吧?”绝大多数医生都会适当考虑患者的意愿的。
不迷信“贵” 也不为了“省”而“省”
许多患者为求早愈,都要求开“新药”、“贵药”。不少专家指出,其实这种做法并不可取。新药毕竟应用时间较短,一些不良反应多不为人知,而且价格往往十分昂贵。
有的老年人常常要求医生尽量少开药、开便宜药,甚至限定医生开药的药费数额,这样做也是很不妥当的。因为医生必须根据病情的需要开药,只能在保证药效的前提下节省开支。否则,花钱虽少,但不能治病,又有何用。
篇5
在我脑海中,我记得最清楚的事就是四年级下学期发生的事了。
那天,我们班考语文。因为是两张卷子,作文没有答完,于是我就决定中午回家去答。可刚走出楼门,却被一个穿黑衣的同学撞倒了。因为手里拿东西手腕先着地了,虽然当时有点疼,但是我没太在意。回到家妈妈发现我的胳膊越来越肿了,着急地问我怎么了?我说被同学撞倒了。妈妈急急忙忙地带我去了医院,经过X光检查发现是桡骨骨折了。从医院回来,家人就议论纷纷。爸爸说找那个同学家长,爷爷说找学校领导,妈妈最着急,可她却什么也没说。
因为我的伤,妈妈没少带我去医院。有的时候人多,妈妈就一个人排队,然后楼上楼下交费、取药。看到妈妈那样跑来跑去,我的心里很不好受,可妈妈却一句怨言也没有。我觉得很奇怪,不解地问妈妈:“是别人给我撞坏的应该让他赔钱,或者领我看病。”可妈妈每次都说:“你的胳膊已经坏了,闹有什么用?要学会宽宏大量,计较钱干什么!”
现在我的胳膊已经好了,也没人说我挂彩了。更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要宽宏大量,不要计较一点小事。每当我和同学闹别扭的时候,我就会看看我的胳膊,想起妈妈对我说的话。
篇6
从小就被家人送到私立学校上学,不知道父母是怎么想的,现在长大了,我也终于明白了。
一年级的时候,仅仅5岁的我离开了爸爸妈妈去学校了,依稀记得那时候的我很不坚强,总是哭着想家,想我狠心的爸爸妈妈。
每当晚上妈妈来电话时我都高兴得不得了,只有接完电话后才肯乖乖睡觉。也许是那时年龄太小了,我每天自己端着盆和妈妈买的牙刷牙膏跑到校园的水池那里去洗漱,身高不够的我还要艰难地爬到水池上去洗,冬天也是如此。宿舍里既没有空调又没有暖气,只有一个小小的火炉,偶尔还有同学中煤毒回家。那时我甚至于很羡慕同学中煤毒,即便知道很痛苦,因为我实在太想家了。
大雪天里,不小心滑倒了,也没有人扶我起来,生病了自己去医务室看病,自己洗碗,自己洗衣服,自己做每一件事。每天都在等待2周后的那个星期天。终于等到了那天,没有人来接我,自己坐校车回去,纵然如此,我依然很高兴,终于可以回家了。
一点一点长大,独立也早已经成为习惯,不再抱怨什么,什么事都比以前做的好了,但是童年没有了。小时候的独立让我变得坚强,变得成熟,我比同龄孩子们都要坚强。正是在孤单中我学会了独立,虽然经历过许多坎坷,但我已经走过了,爸爸妈妈没有见证我的成长,我的成熟,但母校与困难见证了,见证我从天真稚嫩走向成熟独立。
篇7
罕见的“珊瑚症”
记得十一年前,我从台湾返京不久,岛内新结识的一位朋友就辗转打电话过来,托我帮一个疑难病患儿的母亲联系看病事宜。这时我才知道,世界上有一种罕见的疑难病,叫“进行性肌肉骨化症”(又称“进行性骨化性肌炎”),九成以上是基因突变造成,发生机率约二百万分之一,因为发病后会慢慢长出珊瑚般的骨性枝节,导致全身逐渐僵硬不能碰撞,特别容易造成伤害,所以俗称为“珊瑚症”;同时,患者胸腔部位的肌肉不断钙化,可能压迫脏器,影响呼吸和心跳,随时有生命危险。由于患者多在十岁前发病,所以被称为“珊瑚儿”。“珊瑚症”目前全球无法治愈,西医束手无策,诊疗技术处在控制病情不恶化的水平上。
母代女首次来京求治
我按照朋友在传真上写的,先后与中日友好医院的涉台部门和医政部门联系,对方很热情,承诺一定帮台湾同胞预约她们希望看到的医生。
二二年夏天,惠美在春天赴美求医无望后,只身来到北京,在一起去医院的路上,我暗自打量这位美丽的母亲,看着她那单薄的肩膀,不由很为她担心。
篇8
一、用多媒体教学,也要适当地板书
多媒体课件与板书各有所长。在出示文字图画方面,多媒体课件具有书写文字方便、图画形象清晰、设计美观大方等优点,但不能较长时间保留。如反复出现,又显得麻烦,因而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识记与概括。而传统黑板板书的优点是,教师板书的文字、图画可以较长时间保留,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理清思路和概括总结课文,但容量有限,在短暂的课堂中过多的板书既费时又耗力。因此,多媒体课件与板书二者要有机结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也要适当地板书。
例如,在教学《北京的春节》一课时,用课件出示:北京人过春节准备的丰盛物品,熙熙攘攘热闹的场面,可以让学生再次形象体会北京人过春节的美好景象;再出示关键句,让学生研读,可以有助于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学习写作方法。而结合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等几个词语,可以帮助学生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更好地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这样,把多媒体手段与粉笔、黑板等传统手段有机结合,相互取长补短,可以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有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二、用多媒体演示,不能代替实物演示
虽然多媒体展示操作方便、可见度高,图片展示形象逼真、色彩明丽,能帮助学生认识事物、理解事物的一些特性,但媒体图像还是有别于现实中的客观事物,与实物的演示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只能起到认识客观现象和理解知识的媒介桥梁作用。例如教学《爬山虎的脚》一课时,为了让学生准确认识爬山虎的脚,可以利用播放图片的方式让学生认识爬山虎,但无论是从色彩还是形象上,都不如摘一小截爬山虎实物让学生认识来得直接。利用爬山虎实物更能吸引学生注意力,进行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细致观察,也有利于结合实物理解课文知识,准确理解爬山虎的脚为什么那么能爬,进而培养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
所以,在应用多媒体课件上课时,凡是能用实物演示的,无论是用成品器材,还是用自制教具,都要首先考虑用实物演示,无法用实物演示的事物,再用多媒体投影展示。理想的方案是实物演示与多媒体投影相结合,这样教学效果最佳。
三、用媒体素材,要慎用不能滥用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要求:“积极开发、合理利用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和现代教育技术,努力探索网络背景下新的教学方式。”这就涉及如何对待处理网上教学资源的问题,笔者以为必须正确取舍,合理修改,恰当运用。要用在关键处,用在非用不可时,力戒滥用现象。
例如:在教学课文《匆匆》一课时,课文优美语句多,描写时间来去匆匆的句子多,设计PPT课件上文字字体大小和颜色的选择时,要注意单张幻灯片文字不能容量过大,要选择规范的字体,标题通常要加粗,选电脑默认的最佳颜色,才有最好的对比效果,让学生清楚看到展示的内容和文字。在网上选择图片时,要尽量选用尺寸大、清晰度高的图片,不选用尺寸小的图片强制拉大,否则将影响图片的清晰度、严重失真。在PPT课件的首页做好内容导航的相关链接,以便在教学中有目的地选择播放课件,避免课堂教学被媒体课件所约束的现象。声音的插入不是在每一张课件的切换时,应该在学生欣赏、朗读、写作时,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或轻音乐实时播放。
四、用多媒体教学,也要走近学生
从情感论的角度来看,师生间正面的情感交流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课堂上教师适时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零距离接触,能提高教师的亲切感,又能进一步了解学生学习情况,使师生之间的交流顺畅,教学互动性强,让学生有话敢说、有问题敢问、主动参与学习。在运用多媒体手段教学时,更要注意这一点,不要始终站在讲台上,围着多媒体手段转。例如在教学《各具特色的民居》一课时,用媒体出示课件辅导学生观赏客家民居、傣家竹楼是很有必要,可以丰富学生的认识,增进知识的积累,为学习新课服务。但要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客家民居、傣家竹楼的特点时,教师一定要走近学生,提醒学生不要光看课文的插图,忽视读文;要观察学生完成学习、圈点批注的情况;帮助有困难的学生,给他们面对面的辅导;了解整个学习进展情况,为交流做充分的准备。
五、用多媒体教学,要结合教师的语言和体态引导
用多媒体教学,也离不开教师的语言引导和体态语言的运用。例如在教学《学会看病》一课时,出示词语“喋喋不休、雪上加霜、忐忑不安、按图索骥”这一组新词后。为了让学生了解“按图索骥”的意思,简单地出示词语或画面显然是不够的,只有通过教师的语言引导,说“按图索骥”的成语故事,引导学生联系课文解释“按图索骥”在课文中的意思,学生的理解才会深刻。
有的教师在教学中,精神全集中于操控多媒体,面部表情显得呆板,身体动作单一,这也很不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克服。如在教学《学会看病》的一个重点句“终于,走廊上响起了熟悉的脚步声,只是较平时拖沓。我开了门,倚在门上”时,理解“倚”字的教学尤其重要,而教师体态语言的示范应是最好的理解词义办法。
篇9
脑梗塞,祖国医学称为“中风”、“卒中”,是由于供应脑的动脉粥样硬化等自身病变使管腔狭窄,闭塞或在狭窄的基础上形成血栓,造成脑局部急性血流中断,缺血缺氧,软化坏死,出现相应的神经系统症状和体征。
面对突如其来的机体功能衰退导致的手足不听指挥,生活不能自理,说话别人听不懂等脑梗症状,会对病人造成许多心理创伤。此类心理创伤若不能改善,非但不利于病人的康复治疗,甚至会导致身体免疫能力下降,并发症也就与日俱增了。俗语说“心病要用心药医”。在医疗实践中,心理治疗与药物治疗一样有治疗作用,对脑梗病人而言,心理护理更为重要。
首先,良好的护患关系是一切心理治疗的成功保证。护理人员要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对待病人态度要亲切关心、体贴、诚恳、言语温和,要尊重他们,包括入院时的热情接待,耐心宣讲住院规则,周围环境,查房治疗作息时间,介绍康复的措施,进行语言安慰,使病人感到亲切又使病人获得自尊心理,增加病人对护理人员的信任感,尽快进入病人角色。护理人员要多和他们谈心,接触多问候,要帮助病人学会主动进行心理调节和自我控制,正确对待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他们保持愉快乐观的情绪,消除恐惧和悲观,摆脱杂念,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坚持主动锻炼和被动锻炼。
其次,由于失语不能通过正常的语言交流,以至于情绪极度低落的病人, 护理人员应主动向病人介绍病情,细心观察,掌握病人的心理活动特点,治疗情况,学会看病人的手势来代替语言的表达,通过了解病人的面部表情,举止行为,了解病人的内心活动。
第三,有计划的对患者进行语言训练,重复多次,耐心解释,多鼓励患者交谈,使患者最大限度地恢复语言功能。还要鼓励患者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减轻心理压力。加强病人社会责任感的诱导,使其有顽强意志与疾病进行抗争,调动病人的积极因素。脑梗病人的心理障碍往往从认识活动障碍开始,进一步引起智能障碍和情感障碍。
第四,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同时,最好给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环境,这样有利于增进病人的心身健康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情绪上得到稳定,可以增加心理治疗的效果。
第五,争取患者家属的支持,家庭成员都应积极关心、体贴、尊重和谅解病人,使病人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照顾。绝不能在病人面前表现烦躁、讨厌或随意训斥病人,也不可装聋作哑,不理睬病人。对待病人的合理需要,要尽量设法给予满足。消除患者的悲哀孤独感、无价值感、被遗弃感。
最后,只要病情许可,还应鼓励病人下床活动,适当地进行锻炼,日常生活尽量做到自理。鼓励病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动,树立长期康复训练信心,培养病人对生活的适应能力,让心理适应社会。
心理护理就是以护理人员的语言,行为,精神等来调动病人潜在积极因素,使其精神处于最佳状态,利于疾病的恢复。目前心理护理已经成为新的医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维护人们身心健康,使病人取得最好治疗效果的必要条件。
篇10
“溺”,词典上解释为“淹没”的意思。如果父母的爱泛滥,对孩子就是一种伤害。“慈母多败儿”是流传在我国民间的一句谚语,这里的慈不是慈祥的意思,而是对孩子一味迁就,包庇纵容,就是“溺爱”。
过度关怀也是病
初春乍暖还寒。在医院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小孩感冒了,妈妈抱着来看病,尽管症状很平常,可是后面跟着一大拨“相关人等”,爸爸、爷爷、奶奶、姥姥、姥爷,还有家里的小保姆。弄得医生哭笑不得,明明10分钟的看病时间,为了应付家属左右开弓的“盘问”硬是拖了25分钟。
儿科专家说,对下一代的异常关注也是一种病。爷爷、奶奶、姥姥、姥爷祖辈4人、爸爸妈妈父辈2人对独生宝贝1人,“421综合征”形象地概括了这种现代家庭爱儿过甚的情形。
儿童心理专家表示,这样的溺爱不利于孩子独立。孩子受到两代人的“呵护”,在家是“小皇帝”、“小霸王”,可是出门后就表现为六神无主,因为他们再也不知道依靠谁,感到非常无助。
“关怀强迫、溺爱过度其实也是一种软暴力。”教育学者认为,父母溺爱的抚养方式,剥夺了孩子生活中许多重要的东西。溺爱孩子的家长常担心孩子拿这摸那不卫生,跑东跑西不安全,限制孩子的活动,致使孩子运动游戏的能力差,和同伴玩不到一起,因此内心自卑孤独。
溺爱分两种
溺爱分两种:包办型溺爱和放纵型溺爱。包办型溺爱中,父母将孩子当成了“自我的延伸”,孩子成了父母的复制品;而在放纵型溺爱中,父母自愿做孩子的“自我的延伸”,他们是孩子的手和脚,心甘情愿地去接受孩子的指挥。放纵型溺爱发展到最后,还会培养出“父母的敌人”。
放纵型溺爱会导致孩子心中根本没有其他人。如果父母不早点意识到这一点,他们最终也会发现,他们的孩子也是他们的地狱。并且,放纵型溺爱中长大的孩子,经常伪装得很强大,但实际上他们难逃放纵型溺爱带来的三个常见的恶果:依赖,他们先是依赖父母,最终是依赖配偶或自己的孩子。他是配偶和孩子的地狱,因为他只知道提要求,让亲人关注自己,但他们却对亲人的感受视而不见。自卑,他们会发现,一旦离开亲人自己什么都不是,所以会出现严重的自卑心理。但他们自大惯了,不能接受这种自卑,所以会把自卑转嫁到别人身上,并变本加厉地伤害别人。任性,父母的溺爱让他们养成了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这导致他们严重缺乏同情心。“我要,我立即要”成了他们的习惯。
两岁是关键期
幼小的孩子都是自恋的,他们以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孩子需要在自我探索中打破这一天然的自恋。这个探索过程主要从2岁开始,他们需要认识社会,寻找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而孩子没走入社会时,父母和亲人就代表了社会。做父母的一味溺爱孩子,放纵孩子的一切欲望、要求,就是告诉孩子他的一切欲望都是合理的,社会都该满足的,他的自恋是对的。长此以往,孩子心中有了这个自我中心的定式,就再难走出来。
有些孩子就是幸运的,他们离开父母后,在幼儿园或是小学经受挫折、坎坷,得到宝贵的人生经验,知道了自己的位置,懂得了自己要去适应环境而不是环境来适应自己。有些则没有这么幸运,一帆风顺地走下去,自我无限膨胀,但当走到真正的社会中时,以自我为中心遭到毫不手软的打击,社会环境无情地摧毁了他已经固化的自恋的心理定式。这时,他再以一己之力与社会抗衡,面临的就只是灭顶之灾。
心理专家指出,别人不会溺爱你的孩子,做父母的必须先意识到这一点。孩子在探寻过程中,挫折是必须的体验,也是必然的体验。在0~2岁时,怎么满足孩子的需要都不会犯大的错误,但从两岁开始,做父母的必须一方面尊重孩子的探索,一方面让孩子学会尊重别人,让他意识到,世界并非是围绕着他而转,其他人是和他一样重要的人。他要自爱,但同时要爱人。
溺爱不能算真爱
美国心理学家斯考特·派克认为,对孩子的溺爱和对宠物的爱有一致性,可以说是一种父性或母性的本能。它不需要努力,不需要经过意志抉择,并且对心灵的成长毫无帮助,所以不能算是真爱。虽然溺爱也能帮助建立亲密的人际关系,但要养育健康而心智成熟的子女,还需要更多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