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兔的特点范文

时间:2023-04-11 13:49:03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小白兔的特点,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小白兔的特点

篇1

小白兔的眼睛水汪汪的,像两颗红宝石。两只耳朵长长的,没事的时候耷拉着,一有小小的动静,长耳朵就竖起来。他的嘴巴是三瓣嘴,可有特点了,而且还小巧玲珑,真可爱!

小白兔的腿可真是与众不同呢!前腿短短的,后腿长长的,走路的时候蹦蹦跳跳的。尾巴小小的、圆圆的,像一只绒球贴在屁股上,可真惹人喜欢,真是应了一句歇后语‘‘兔子的尾巴-----长不了。

小白兔喜欢吃青菜,每天我都给小白兔吃妈妈从菜场买来的新鲜的青菜叶洗干净给它吃。小白兔吃的时候嘴巴张开小小的口子,青菜叶一点一点的就消失了。

有时候我带小白兔去公园玩,小白兔在草地上,我就跟小白兔玩,小白兔的尾巴一动一动的,真可爱!

篇2

一、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快乐主动地学习

新课标要求:数学课程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经验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选材,题材要广泛,呈现形式要丰富多彩,充满着学生乐于接触的,有价值的数学题材。在教学中,我总是从贴近学生生活的例子着手,从他们喜爱的事物着手创设情境,促进他们主动学习。

例如:我以前在教学《0的认识》一课时,我用课件逐一呈现教材上小猫钓鱼的情景,当出示最后一只小猫时,就问学生:“这只小猫钓了几条鱼?”学生说:“一个也没有。”然后,引导学生说一个也没有,就用0表示。尽管小猫钓鱼的故事也深受小朋友的喜爱,这一情境也很直观,但忽略了低年级学生爱动,自我约束能力差的特点。当我体会到新课标的理念后,在遵循教材编排意图的基础上,大胆摈弃了教材所提供的素材,根据本节的教学内容,创设与之相应的数学学习情境:

情境一:(0的认识)

课前准备:学生每人戴一个动物头饰(数量、种类可根据学生人数自定),围坐在教室四周。教室中间的空地上布满鲜花,用5把小雨伞撑在地上做蘑菇。

师:小朋友们,今天我们的教室漂亮吗?

生:(脸上绽开了笑容)太漂亮了……

师:看地上种满了什么?

生:蘑菇!

师:谁最爱吃蘑菇?

生:小白兔!小白兔!…(喊声一声比一声高)

师:瞧!小白兔忍不住地蹦出来了。

(随着音乐声,老师和其他学生边唱边跳,“小白兔”也高兴的采蘑菇,采完蘑菇,“小白兔”回家了。)

师:你们刚才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

生1:小白兔看见有蘑菇,可高兴了!

生2:我看见有5只小白兔,5个蘑菇,小白兔的只数和蘑菇的个数一样多。

生3:小白兔把蘑菇采完了。

生4:采完了蘑菇,小白兔都回家了。

生5:现在草地上一个蘑菇也没有了,一只小白兔也没有了。

……

师:小朋友们的发现可真多!刚才有几只小白兔采蘑菇?

生:5只

师:现在还有没有小白兔?

生:没有

师:那你能用一个数来表示吗?

生:0

师:蘑菇也没有了,用几表示?

生:0

这样让他们在嬉戏玩耍中学习,既符合低年级学生喜欢卡通小动物、爱好表演的特点,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之中;又让他们感受到学习是一件轻松的事,好像不是在学习,而是走进了童话故事一般。同时他们在活动中轻松的学会了知识,还全身心地体验数学,体验了轻松获得知识的乐趣,从而更加喜欢学习数学。

二、主动参与学习,培养学生大胆探索的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重结果轻过程,形成结果的生动过程往往被单调机械的条文所取代。所以数学中有太多的机械、沉闷和程式化,缺乏生气、乐趣和对好奇心的刺激,排斥了数学学习过程中的思考和个性。

因此,在教学相同的数减相同的数等于0这一内容时,为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

师:这里这么热闹,“小鸟”们也情不自禁地飞上了枝头,(播放《小鸟飞》的音乐,4只戴小鸟头饰的同学“飞”了出来,在小鸟的带动下,老师和其他同学们也忍不住扇起翅膀“飞”了起来,音乐结束,小鸟又飞回去了。)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刚才发生了什么事吗?或者提出数学问题吗?

篇3

[内容]

 <?XML:NAMESPACE PREFIX = O />

    一年级是小学生作文起步阶段,也是儿童智力发展、语言发展最佳期。因此,抓好作文起步教学非常重要。而运用电教媒体教学,形象生动,感染力强,是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和听说读写能力的有效手段。

            一、运用电教媒体激发观察兴趣,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运用电教媒体指导学生观察,能激发学生观察兴趣,有助于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低年级学生好奇心强,注意力容易分散。他们的观察往往处于无意观察和笼统观察阶段。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直观现象,表现力和可控性强。绚丽的色彩,迷人的画面,优美的音响极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是指导学生有意观察事物抓住特点,进行说写训练的最佳手段。如说话训练“你最喜欢的动物”选用了学生最喜欢的动物小白兔,巧用电教手段创设情景来指导说话,教学时播放配有轻音乐的表现小白兔在草地上蹦蹦跳跳内容的录像,并在放录像前先提出观察说话的要求。悦耳的音乐,诱人的画面,使学生个个兴趣盎然。有的情不自禁地赞美着:“小白兔多美呀!”教者按先整体后部分、从头到尾的顺序指导学生观察。放录像采用特写定格的方法,依次显示小白兔的各部分,让学生边观察边说话,使学生变无意观察为有意观察,做到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指导学生连起来说几句话,则采用放慢镜头的方法。课堂上学生跃跃欲试,一只只小手举得高高的。有的学生说道:“我最喜欢小白兔,它长着一身洁白的毛,漂亮极了。头上竖着一对长长的耳朵,一双又圆又红的眼睛象宝石一样,长着一张三瓣嘴,吃东西时一动一动的,多有意思呀!”还有学生说道:“小白兔的尾巴短短的,象个棉球,它前腿短,后腿长,走起路来一蹦一跳的真可爱!”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能说出一段通顺而连贯的话,说明教学是成功的。这成功来自于巧用电教媒体和教者的巧妙指导,从而激起学生的观察兴趣,获得有目地进行观察的效果。

    观察有序是观察最基本的品质。只有观察有顺序,作文时才能言之有序。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看图说话是培养观察能力的重要手段。用投影片指导学生看图,便于调控学生的视力焦点,是简便易行的方法。指导学生看图,我归纳了一下口诀:全面看图,看懂主要内容;分部看图,看懂具体内容;最后连贯看各部分内容。这顺序就是“整体——部分——整体”顺序,按照这个顺序指导看图,能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教《小白兔运南瓜》,上课时首先打出三幅投影片,让学生联系起来整体观察。如果不联系观察,不看第一、三两幅图,怎能看懂第二幅中小白兔受到启发才想出办法的内容呢?这样有条理地去观察全图主要内容就看懂了。再按顺序分别打出三幅图,根据主要内容,逐图仔细观察,指导学生看懂每幅图的画面,想象具体内容。最后整体观察三幅图,疏通思路,把握中心,抓住重点,为说话写话作准备。

    再如看图说话《公园的花不能摘》是一个单幅图,为了培养学生按顺序观察的观察能力,我制作了复合投影片。教学时,首先用投影仪打出完整的画面,从整体入手使学生看懂图;然后分部看,去掉上边的人物画面,观察画面的背景,使学生弄清图上的通过景物反映的时间、地点、主题背景;再覆盖上人物画面,仔细观察人物的动作表情,想象人物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怎样做的;最后连起来总结图意。观察有序了,说话也就有条理了。

    观察的另一个重要品质就是抓住事物特点仔细观察。事物有它的共性,也有它的个性,而个性是区别其它事物的特征。观察时,只有抓住事物的特点,边看边想,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才能深刻地了解事物,认识事物,把握事物的本质,才能把作文的内容写具体,写生动。小学生观察事物大多是笼统的见林不见木,不善于抓住事物的特点。于是我利用电教媒体的可控性,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仔细观察。他们对于一种明显事物所掩盖下的另种不明显事物的观察还缺少深刻性。如在他们观察小白兔样子时,我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再进一步提示“小狗嘴巴是'U'字形的,小兔的嘴巴又是什么形状?”让学生定格观察小白兔的嘴,经过讨论,学生回答:“小白兔长着一张'Y'字形的嘴,吃食时还一动一动的。”通过类似这样的指导,学生抓住事物特点进行观察,观察思路豁然开朗,观察能力得到培养。

            二、运用电教媒体创设情景,培养学生想象能力

    小学生天真烂漫,想象力丰富。只要教师引导得法,让学生展开合理的想象,就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创造性的说话能力。而电教媒体在说话训练中,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又极其有利。

    1.借助投影,展开想象

    “想”是学生看懂图,看好图的关键;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投影的画面是形象的,要让学生对画面内容有正确理解,就要指导他们边看边想,唯有通过不断地全面细致的观察思考,才能逐渐使他们把感性认识提高到理性上来,从静止的画面中看出其中所反映的思想内容。如指导学生观察《公园的花不能摘》一图,启发学生当看到盛开的和树木、小亭时,想象到时间是秋天,地点是公园;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神态的观察,想象画面反映的主题(即作者意图)。如根据妈妈的动作神态想象妈妈是怎样说的;听了妈妈的话,孩子是怎样想的,怎样说的及怎样做的,这些都要通过看图来指导学生通过合理想象来完成。解决了这个问题,就领会了作者如何通过图画内容来展现事情的发生、发展、结果了。

    我注意发挥投影片的多种功能,让学生认真看老师演示投影片的同时,展开丰富的想象,补充故事的开头和结尾。尔后再要求先口述再写下来,如讲《小猴子下山》这篇课文运用五幅投影片。分别是:①小猴子掰玉米。②小猴子扔掉玉米摘桃子。③小猴子扔掉桃子去摘西瓜。④小猴子扔掉西瓜去追兔子。⑤小猴子最后什么也没得到,两手空空地回家了。当讲到第五幅图时,我提出问题:大家想想,小猴子空着手回家后又会怎样呢?又用投影打出一个大问号。这时同学们的想象活跃起来了,再结合他们自己的生活经历,编出了一个个生动有趣的故事。同学们的想象不但丰富,而且非常有趣。我便趁热打铁地让学生把续编的故事写在作文本上。通过借助电教媒体进行想象训练,不仅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创造思维能力,而且也使学生的观察说话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2.借助音乐,进行合理想象

    低年级学生好说爱动,表现欲极强,一有机会就尽情地施展他们的才能。有一次我让学生们听配乐童话。我一会伸双手当耳朵学小白兔蹦蹦跳跳,一会捏鼻子扮大灰狼。听完录音后,我拿出头饰让学生表演,有趣的故事给他们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激起了创作热情。孩子们随着音乐的节奏维妙维肖地表演开了,通过表演加深了对故事语言的理解。学生表演得生动形象,说得轻松愉快,写起来笔调也比以前顺畅,内容也较充实。

篇4

师:这节课,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个有趣的童话故事。伸出小手指,跟老师写一写这个故事的名字。(生跟着书空)注意“要”字“西”下面的“女”字一横要长一些。

师:孩子们,“要下雨了”和“下雨了”意思一样吗?

生:“要下雨了”是将要下雨,但还没下;而“下雨了”是已经下了。

师:你真聪明,我们一起来读课题。(生读)

师:这是一个怎样的童话故事呢?请小朋友拿起课本,轻声地读一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生自由读)

师:课文写了哪些小动物知道要下雨了?

生:蚂蚁、小鱼、燕子、小白兔。(师在黑板上帖图画)

师:谁来给大家读一读第1自然段?(指名读)

师:(出示字卡:闷)这个字你读得非常准,再读一遍。

师:天气很闷的时候,你有什么感觉呢?

生:感觉不舒服。

师:把这颗自由的“心”关进“门”里,能舒服吗?

师:这么闷,跟老师一起做个舒展的动作,伸伸腰。(出示字卡:伸了伸腰,指名读)

【点评】汉字是表义文字,形义联系紧密。利用学生善于联想的特点,通过形象记忆、体验感受等方式,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联系,巧妙地帮助学生理解字义,记住字形。

【教学片段二】

师:小白兔在什么地方干什么呢?

生:小白兔在山坡上割草。

师:(出示字卡:山坡、割草)同学们看,割草要用什么工具来割?

生:要用刀割。

师:准确地说是镰刀。镰刀很厉害,这是割草的割。把这些生字送到课文中去,谁想再来读一读?(指名读)

【点评】这一环节由扶到放,符合认知规律,意在反复强化认读,巩固识字,逐渐建立字形与字音之间的联系。同时,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克服困难的信心,学生认读兴趣浓厚。

师:你读得特别好。这个长句子,他读时注意了停顿。

师:(出示:小白兔弯着腰在山坡上割草。)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1自然段。(指导读好停顿)

师:(出示:小燕子从它头上通过,小白兔大声喊……)同学们,“喊”要用什么?(嘴)“喊”是口字旁,大家来喊一喊。(生喊)刚才同学们喊得有一点点意思了。谁来做这只小白兔?谁来读一读小燕子说的话?(指名读,齐读)

【点评】生活是学生学习的源泉,教“喊”这个生字时,老师联系学生的已知和体验,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理解“喊”一词,理解到位了,朗读起来就有味了。

师:小燕子为什么飞得这么低呢?

生:要下雨了。

师:你找到这句话来读一读。(生读)

师:“潮湿”这个词她读得很好。为什么“潮湿”两个字都是三点水旁呢?

生:因为潮湿都和水有关。

师:有了水分才会潮湿。记住它了吗?是呀,空气很潮湿,燕子要低飞捉虫子。(出示字卡:虫子)

师:多能干的小燕子啊!(请两生读小燕子说的话)

师:同学们,小燕子正忙着捉虫子,你们忙着做什么呢?

生:我们忙着学习。

师:老师在忙着做什么呢?

生:老师正忙着上课。

师:台下的老师正忙着做什么?

生:台下的老师在听我们上课。

【点评】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拓展思路,从各方面进行说话训练,从文中的燕子说到现场的同学、老师。学生的思维活跃,情绪高涨。

师:掌声送给他!我们把第2~3自然段读一读。(生读)

师:要下雨了,燕子要低飞。(板书:低飞)小白兔相信燕子说的话吗?(出示:“是要下雨了吗?”指名读)

师:小白兔相信要下雨了吗?

生:没有。

师:有点信又有点不信,就叫做半信半疑。小白兔半信半疑,它又遇到了谁呢?齐读第4自然段。

师:这是一条聪明的小鱼,跟老师一起来读读小白兔和小鱼的对话。(师生分角色读5~6自然段,同桌对读,男女生对读)

【点评】阅读教学不宜支离破碎的讲解,应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学生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自然能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曹老师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分角色朗读,从尊重学生的阅读感受出发,表达自我的理解和体会。

【教学片段三】

师:同学们,这一课还出现了一些词语,这些词语刚才都读过了,老师考考大家,有信心读好吗?(师出示字卡,生齐读)

师:这节课我们还学了三个生字,再来读一读。你们看这三个字有什么共同之处?

生:这三个字都是双人旁。

师:先来看看电脑老师是怎么写“往”这个字的。(屏显,生书空)

师:“得”字怎么写呢?(师板书,生书空)

师:再来看看这个“很”吧!(屏显笔顺)我们来写一个。(生描红)

师:写得很认真,大家的写字习惯真好!(师巡视指导)

【点评】写字教学重在扎实地指导。教师通过比较,明确左右结构字体的书写规律,继而突出重点地进行细致地观察和临摹,能力迁移,举一反三,学生的书写水平和写字习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提升。

【总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曹老师以合作者、促进者的角色出现,设计出了适于儿童心理的教学情境,结合低年级教学的特点,在识字、朗读、写字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 识字教学丰富多样。中国文化博大精深,而汉字又是这一切发展的源泉和根基。横、竖、撇、捺、横折弯勾……简单的笔画经过排列组合,就能雕琢出一件如诗如画的艺术品,就能编织出一个动人的故事。曹老师显然是深谙其道的,或做动作体会,或联系生活理解,或通过形象记忆帮助识记。如此识字,不仅帮助学生有效识记了生字,正确理解了字义,而且让这些“不说话的朋友”成为儿童生活的一个玩伴,一份体验……真是其乐无穷!

二、 朗读教学恰到好处。朗读训练旨在入情入境,抑扬顿挫。曹老师善于以情境引导学生绘声绘色地朗读,仿佛自己就是文中的小白兔、小燕子……在分角色朗读这一环节中,曹老师参与到学生们的表演朗读中,既向学生渗透了合作学习、协作精神的教育,又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走进教师创设的情境中,获得成功的收获和体验。更重要的是学生在尝试读好的过程中,润物无声地体会到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尤其是对文中的情感因素有着各自不同的体验,这正是新“课标”中所提出的“尊重学生阅读时的独特体验”。

三、 写字教学扎实有效。识字写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习惯培养很好的抓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对于汉字的笔画规则、间架结构有了一定的认识,并形成了初步的书写能力。有了已知能力的铺垫,教师的写字教学就能有所侧重,突出重难点。曹老师以学定教,“以学生为本”,有针对性地进行书写指导,通过引导观察比较,激发书写兴趣,培养书写习惯,静思摹写是学生写字训练需要的氛围和情境。

篇5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情境 自主发展 成长

(一)联系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提出“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选材必须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而且要求“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在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鼓励学生大胆探索,标新立异,给学生创造一个积极思维的环境,以鼓励的精神去引发学生的创新活动,并及时捕捉学生“智慧的”闪烁,对学生在学习中敢于创新的例子加以表扬、肯定,使学生养成敢于探索,敢于开拓,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如教学“元、角、分”一课时,为了巩固“一元=10角”这个教学重点,运用多媒体计算机给学生出了这样的一道题:一元可以换几角,可以怎样摆呢?看谁想的办法最多,学生每说对一种,电脑就会摆出相应的答案,并表扬说:你真聪明,这时学生情不自禁地鼓起掌来,如果学生说错了,电脑就会说:你再想一想,这样就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思维,说出了许多答案,学生的创新意识就会被诱发出来。

(二)结合实践活动创设问题情境

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让学生参与教学实践活动,探索、发现新的概念和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进行知识间的转化,可发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

例如,教学“三角形的面积”一课时,向学生提出能不能用转化的方法来推导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这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由于有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平等四边形面积公式的基础,分小组动手操作学具,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书已学过的图形,学生运用割、拼等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并由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再次推导并验证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

通过一系列数学活动,学生运用转化思想用多种不同的方法推导出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老师精心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情景,设计了具有创造性的问题,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努力探索,求异创新,让学生看到了创造力的贡献,体验到了创造的乐趣,学生更加喜欢钻研问题,创新意识会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三)利用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经历着观察、实验、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动。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组织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数学,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在数学中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课堂上无论儿童提出的问题正确与否,教师都应该从正面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鼓励他们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爱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自信心。

例如教学“小数除法的计算”时,出现26.9÷2.4这样一道题,学生在确定余数时出现不同的意见,一部分学生认为商是11,余数是5,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余数是0.5,双方急得面红耳地,这时有的学生就提出了质疑:这道除法版式的商是11,余数为什么不是5呢?教师并没有马上回答学生的问题,而是组织学生自己去观察、思考、辩论、验证。通过小组讨论,同学们终于统一意见,确定余数应该是0.5,并说明了理由:(1)根据商不变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不变,并没有说余数不变,余数5在十分位,所以表示0.5.(2)通过用除数和商相乘再加余数应等于被除数的方法也可以经验出余数是0.5,这才是正确的。通过鼓励学生质疑,释疑深化了知识,使思路不清晰的也变清晰了,不严谨的也变严谨了,又引导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启迪创造性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根据年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

问题总是源于某种情境,生动具体的情境是产生问题的肥沃土壤。将问题置于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能够使学生的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共同参与解决问题的活动中来,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轻松的发展。用什么样的情境来呈现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点做出适当的选择。对于小学生来说,虽然不同的个体,其认知发展,情感和意志要素不完全相同,但相同年龄段的学生却有着整体上的一致性。一般来说,小学低、中年级的学生,比较关注“有趣、好玩、新颖”的事物,而中、高年级的学生则开始对“有用、又挑战性”的任务更感兴趣。我们在设计问题情境时,应尽量于学生的上述心理特点相适应。

篇6

当兔子四肢也用脚尖站起时,是警告的意思。他们会保持这动作直到危险过去,此动作大约可以保持几秒至几分钟。当兔子生气时,也可能会用脚尖站起来,也代表警告的意思。那么白兔的简笔画要怎么画呢?小编今天教大家画白兔,步骤很简单,一起来学习吧!

白兔的简笔画成品图:白兔的简笔画步骤如下:白兔简笔画步骤1

白兔简笔画步骤2

白兔简笔画步骤3

白兔简笔画步骤4

白兔简笔画步骤5

关于白兔的作文: 关于白兔的作文一我家有一只可爱的小白兔。小白兔看上去乖巧极了:它有一双长长的耳朵,红宝石般的眼睛,小巧可爱的三瓣嘴,一身洁白的衣服,谁看了都会喜欢。

这只小白兔与众不同,它有好多惹人喜爱的特点。比如:天热萌,自然呆,演技派等,可谓多才多艺。

家伙也有惹祸的时候。一次小家伙独自在家饿极了,不管三七二十一把一颗大白菜咬的面目全非,满地都是菜叶,它却装的像什么事情没发生一样,趴在地上乖乖地等我回来兴师问罪。我一进家门,咦,怎么回事?家里乱的不成样子。我第一时间去找那个罪魁祸首,可它却是一副无辜的样子,实在是可爱极啦,我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原谅它了。

这家伙还是一个吃货,随便什么东西就能把它玩的团团转。我把一根胡萝卜绑在线上,可把小家伙馋坏了,两眼死死的盯着胡萝卜,好像要随时扑过去一样。我故意把胡萝卜一颤一颤,它就随着萝卜一跳一蹦的,却总是咬不住。看它的想吃却吃不到的样子,真是可爱。

小家伙越来越调皮了,在花盆里摔跤,抱着花枝荡秋千,所过之处枝折花落,看着它生气勃勃、天真可爱的样子,有谁还会去责罚它呢?

面对这天真可爱,热情豪放的小家伙,又有谁不喜欢呢?

关于白兔的作文二从前,在一片美丽的森林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白兔灰灰和一只爱美的狐狸太太。

有一天,灰灰觉得十分没有意思,于是想找点事干干,它决定卖胡萝卜。在绿油油的山坡上,灰灰大喊“卖胡萝卜了,卖胡萝卜了,快来买呀!”灰灰的喊声越传越远,被狐狸太太听见了。狐狸太太连忙跑到山坡上,对灰灰说:“灰灰,我来买胡萝卜,你这里的胡萝卜多少钱呀?”灰灰看了看满脸微笑的狐狸太太,想起妈妈说过的一句话:狐狸就是小偷。灰灰大声的对狐狸说:“胡萝卜不卖给小偷。”狐狸听了之后,亲切地说:“你看看,我像小偷吗?”灰灰望了望狐狸太太,是不像小偷呀!于是,灰灰以五个鸡蛋一袋胡萝卜的价钱卖给了狐狸太太,狐狸太太微笑着走了。灰灰把蛋放进了农场,希望能孵出小鸡。

过了一段时间,灰灰长大了,五个鸡蛋也一个个全都破了。第一个蛋里爬出了一个可爱的小乌龟,它对灰灰说:“到时候去大海边找我。”说完,小乌龟爬走了。第二个蛋中爬出了一条小青蛇,它向小路上爬去离开了农场。第三第四第五个蛋也一个个破了,变成了小麻雀。

小木屋里,只剩下灰灰和空空的蛋壳,望着空荡荡的房子,灰灰叹口气说:“好一只狡猾的狐狸。”

好了,白兔的简笔画学会了吗,更多简笔画学习,可关注【简笔画频道】(本文为5068儿童网(5068.com)原创作品,获授权转载;未经许可,不得转载致其他平台!)

篇7

一、引导学生在观察中积累素材

小学生对于世间万物都充满好奇,但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他们对事物的关注以随意注意为主,兴奋点容易转移,不加引导的观察是很难形成一种能力的。因此,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感知具体形象的事物,并教给他们观察的方法。

首先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随时注意观察的习惯。学生往往对新奇的事物感兴趣,对自己身边最熟悉的事物却熟视无睹,而我们恰恰应让他们从身边的一草一木、一物一人开始训练。课外活动时,我经常带学生在操场上、植物园玩耍,看到一种花,我有时会故意装作没见过的样子问学生:“哇,这种花好漂亮啊,这是什么花呢?”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过来,他们总是很愿意为老师“答疑解惑”,七嘴八舌地为老师介绍,不知道的还会回去看书、查资料、问家长,第二天再讲给老师听。从观察植物到观察动物,再到观察学校的建筑,观察老师,观察身边的同学……观察的多了,就容易形成习惯,就会对身边的一切处处留意,就会觉得有东西看,有东西记,有东西写。养成了观察的习惯,还要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比如,要按照一定的顺序观察;观察的时候先整体,后局部,再抓住其独特之处等等。如在指导学生观察小白兔时,我是这样指导学生的:

师:从整体上看,小白兔的身体是什么形状?它的皮毛有什么特点?生:小白兔的身体是椭圆形的,它蹲着不动的时候,身子有点像拱桥。生:老师,小白兔的皮毛十分柔软,全身雪白,像穿着一件雪白的皮袄……师:同学们观察得真仔细,再看看小白兔的头上各部位是什么样子的?生:老师,小白兔的耳朵总是竖着,像两根天线,不是,像两根羽毛。生:小白兔的眼睛是红红的,像两颗红色玛瑙。生:小白兔的嘴巴是三个瓣,吃东西的时候不停地动……

有观察才会有积累,积累的东西多了,动笔的时候就很容易激发学生进行积极思维,进而产生表达的欲望,写出的文章也会言之有物。

二、引导学生在活动中积累素材

叶圣陶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做成什么文字。”活动的目的在于使作文教学生活化。因为生活中有趣的事情往往总是稍纵即逝,学生又常常不能很好地把握生活中这些好的材料,这又导致学生写作时无事可写。而活动正是生活情景的再现,并且使生活情景变得立体、丰满,有集中的矛盾冲突,有跌宕的情感起伏,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情感体验。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写作时才有话可说,有事可叙,有情可抒。

比如:我校组织学生到珠海乐园进行秋游活动,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玩遍了乐园里的各种游戏,摩天轮、过山车、松林飞鼠、鬼屋、钓鱼等等,没一处不留下他们的痕迹。特别是玩过山车时,车上的同学在上面大叫,地面的同学也禁不住大叫,有的同学玩一次还不够,还要玩几次,有的玩完后,立刻就拉着我述说他们心中的兴奋,像是永远说不完似的。活动后,我乘兴引导学生积累素材写出作文,结果出现了很多精彩而富有个性的佳作。

实践证明,适应学生特点的活动是学生作文素材的重要来源。有了素材,就不会说空话;有了感受,就不会说假话;有了认识,就不会套话连篇;有了思考,就不会人云亦云。活动促进了作文教学的生活化,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积累素材,才能让学生做到“我以我手写我心”。

三、引导学生在故事中积累素材

故事总是对孩子有着特殊的吸引力,而故事中又蕴藏着许多令学生产生遐想、兴趣盎然的写作素材。低年级学生爱听故事,到了三年级,许多学生不仅喜欢听故事,更喜欢自己看故事。因此,我在教学别重视故事的“迁移”作用,主要做法:

篇8

一、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正确的价值取向

语文课本并不只是教学蓝本,同时对学生的价值取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来选取适合的素材,实现教学方向的明确化,尤其是正确的价值取向能让学生在学习中明白道理,发现课本中所蕴含的价值规律,提升课堂教学针对性。小学语文课本内容表面看起来非常简单,而实际上蕴含着非常多的故事和道理,学生需要进行深刻领会。教师需要充分发掘实际内容,了解语文教学文本的价值取向,选择针对性的教学方式,掌握好教学节奏,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教育意义,提升课堂教学的实效。例如,在进行“小白兔和小灰兔”的教学中,文本主要讲小白兔和小灰兔帮老山羊收白菜,老山羊为了感谢小白兔和小灰兔,给他们每人一车白菜作为酬劳,小白兔没有要白菜,而是要了菜籽,之后小灰兔看到小白兔种了很多白菜,小灰兔也开始种白菜。通过小白兔和小灰兔的对比,让学生明白一些道理,并且学会用更加长远的眼光来看待问题。通过生动有趣且富有想象的小故事来引导学生不断体会,了解课本的真正价值,体味到其中寓含的重要精神,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根据学生发展需求确定价值取向

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发展需求来正确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作为学习语文的启蒙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提升读写能力,同时还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思想认知,明确教学目标。教师可以针对学生实际情况来进行引导,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更多的收获。例如,在《坐井观天》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思想特点,一般学生对社会认知较为肤浅,并没有形成明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学生的角度来看,有意义的引导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提升教学效果。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课文中朴实、感人故事,体味课文语言,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教师可以通过课文教学,让学生体味到拓展视野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逐渐树立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

三、根据时展特色确定价值取向

篇9

[摘 要]数感是抽象的概念,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明确把培养学生的数感作为教学目标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多法并用,能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深刻体验和感悟,使数感在小学生的心底、在小学数学教学这块沃土上逐渐生长起来。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数感 认数 实践活动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02-083

数感是学生对数、数量、数量关系、运算结果估计等方面的感悟。显然,从概念上看,“数感”看不见、摸不着,是抽象的术语,是隐性的东西,基于这个原因,小学数学中,“数感”的渗透常常被忽略。而建立数感有助于学生理解生活中的数的意义,因此本文谈谈在小学数学中如何让学生习得数感。

一、情境法引导学生观察知“数感”

教学“认识0”时,首先用多媒体呈现四只小白兔采蘑菇的画面“三只小白兔篮子里有蘑菇,有一只小白兔篮子里是空的”。引导学生说出:“篮子里的蘑菇是小白兔采的,篮子里有三个蘑菇,说明那只小白兔采到三个蘑菇,有两只小白兔就采到两个蘑菇,有一只小白兔就采到一个蘑菇,有一个篮子里没有蘑菇……”学生顿时停了下来,寂静了片刻,有学生说:“这只小白兔没采到蘑菇。”此时,教师及时指出:“一个也没有用0表示。”于是,学生对0这个数的认识自然清晰和明朗。

接下来,让学生拿出标有刻度的直尺并读出直尺上的数字,有的学生不假思索、脱口而出:“上面有1、2、3……”虽然学生积极踊跃,似有“So easy”之感,事实上学生根本没有去真正读数,换句话说,没有细心去读。教师必须启发学生:“再看一下,你们没看见一个什么数?”学生恍然大悟:“还有一个0。”马上又有学生说:“0是没有,也要说呀?”于是,问题浮出水面,学生争论不休,各执己见。“0虽然表示一个也没有,但也是一个数,直尺上的数是从0开始的。” “有句话是一切从0开始,就是说直尺上的刻度数字是从0开始的吧。”学生若有所思,又若有所悟。

二、“想一想、做一做”中,感知“数感”

“想一想,做一做”是新课程标准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提出来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同时也体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学观。

学习等腰梯形的面积计算时,用“活动单”的形式,启发学生用“做一做”“想一想”“写一写”等方法,自己去探究等腰梯形的计算方法和计算公式。

活动单可设计为:

(1)等腰梯形可以改变成____________形状。

(2)直角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一般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等腰梯形的面积公式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得到的启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这个活动单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难易适中,利于学生探究数学,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学具,有的将等腰梯形分为两个三角形,梯形的面积是两个三角形面积之和;有的将等腰梯形变形为平行四边形;有的将等腰梯形分割为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有的将等腰梯形分割、合成为一个矩形……学生的创新思维在这个活动中得到充分放飞,体现新课标下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更凸显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

三、增加实践环节,在生活体验中感受“数感”

如学习“读数、写数”时,让学生说出家庭中和数字有关的信息,如家中几口人,住在几楼几单元几房间,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岁数是多少,等等;让学生课后调查学校有多少个班、多少名教师和学生,几幢楼,学校的微机室有多少台电脑,等等;让学生观察生活:一天要用几块零花钱,家中扔掉多少个包装袋,家中的电脑是多少钱买的,电视是哪一年购买的,等等。活动的开展,既丰富了学生的学习生活,又调动了学生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再让学生在课堂上交流调查的结果,读数字、说数字、听数字、写数字促成和谐的统一。通过这个活动,真正让学生明“数理”知“数感”。

又如,在学习“=、>和<”时,渗透“数感”也很必要。首先让学生明白三种数学符号“=、>和<”用于比较两种物体的多与少。比较物体的多少,对于一年级学生来说比较抽象,因为六、七岁的儿童对多少的概念没有明确的思维,只有直观、形象的感知,凭直觉、凭感觉直接感知。如两个篮子里装着苹果,一个装得满满的,另一个只有半篮子,那么,他们容易得出:满的篮子里苹果多,半篮子里的苹果少。根据这一特点,比较两种物体的数量的多少时,可以用“一一对应法”。如果想让学生比较4和3的大小,先建立4和3谁多谁少的数理模型,可用“过生日”的场景:丽丽送给妈妈4朵花,涛涛送给妈妈3朵花,谁送的花多?通过一一对应比较,4大于3的道理不需多讲学生自然就会明白。

篇10

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互动的过程,是面对面你来我往的信息交流,是双向互动式的动态语言实践活动。在低年级口语交际课教学中,应着眼互动,依据交际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交际情境中“情动而辞发”,产生交际欲望,乐于交际,自主交际,习得口语交际的文明态度和语言修养。

1.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些口语交际话题直接来源于学生的日常生活。在教学中,可设计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引发学生的心理需要,调动学生生活积累,使学生在口语交际中说得真实,说得具体,说得有趣,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如:教《买文具》,怎样让学生自己学会买文具呢?可先引发学生的生活需要:“在生活中我们偶尔一两次没带文具可以向同学借,应应急。可要是自己没有这种文具,学习时又要用,该怎么办呢?”再创设三个生活情境使学生回到生活,在生活中交际,在交际中生活。①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尝试交际——“我去买文具”。现场即兴和教师一同表演买文具的过程,在尝试中发现交际中存在的问题。②凭借录像、道具,进行实践交际——“红领巾文具店”。在观看生活录像中明白如何文明购物,并由小组借助实物道具“搭设”若干个“红领巾文具店”,实践体验买卖文具。③拓展生活情境,进行求异交际——“该怎么办”。教师以买到一支断水的香水圆珠笔为由,请学生帮助教师解决问题。接着展开学生讨论:在平时买东西时还遇到过别的情况吗?遇到这些情况该怎么办?学生自己创设了“以次充好”“价钱太贵”“忘了找钱”等生活情境,与同学一起进行口语交际,不仅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而且学会了交易的生活技能,丰富了生活经验,为“学会生存”奠定了基础。

2.眼动耳动口动手动心动。低年级语文教材中的一部分口语交际内容是指向景物的。在进行以景物为内容的口语交际时,应以观察、想象为基础,因为即使是可感、生动的外界景物如若少了学生自身的形象感知、内化,口语交际也只会是苍白无力的。而好动是孩子的天性。从心理学的角度说,低年级儿童的动作思维占优势。在教学中,要创设充分调动学生感官的情境,使之眼动、耳动、口动、手动,进而由感生情;真正心动,在动中认识事物,在动中思考问题,在动中帮助交际。如:教《秋天里》,为了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教师创设了三个情境。①走进秋天,亲身体验——“我们眼中的秋天”。秋天,教师和家长带着学生走进大自然,在树下捡落叶,在田间看稻田,在花前赏,在山头听鸟鸣,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观察、感受、交流,收集秋天的图片。②开展竞赛,合作贴图——“我们手中的秋天”。以开展小组合作贴图竞赛的形式创设竞赛情境,学生一边动手合作将准备的图片贴成一幅图画,一边商量贴什么图和怎样贴图。③看图引思,分享趣事——“我们心中的秋天”。以书上的情境图为依据制作动画课件,创设图像情境,激发学生对秋天趣事进行回忆和想象,在师生、生生的询问交流中一起分享心中的秋天。随后,虚拟“秋天”,让学生以“秋天,我想对你说”的形式吐露真情。这样,学生在多种多样活泼有趣的情境中,真正地做到了眼动、耳动、口动、手动、心动,不仅进行了口语交际训练,还在关爱自然、关爱社会中学会了人文关怀。

3.人事景三位一体。图画故事和情节故事有时也作为低年级口语交际的话题。这类口语交际内容都是出示一个不完整的故事,将话题蕴含在故事中,要求将故事补充完整,或续情节,设置悬疑,使交际内容具有模糊不确定性,为发挥想象力提供广阔的空间。在教学中,应从低年级学生的认识心理特点考虑学生思维、表达的承接性,抓住故事的三要素(人物、事件、场景),创设三位一体的故事情境,使学生感到真切,达到交际目的。如:《小兔运南瓜》一课的口语交际,教材上只有开头、结尾两幅画图,至于小白兔用什么办法运南瓜,书上只给了一幅空白图。课堂上,教师在让学生了解故事大意的前提下,创设了三个情境。①走进故事,置换角色——“小白兔想办法”。以书上的两幅故事图中的人物、事件、场景为蓝本制作卡通画片,吸引学生走进故事,引发疑问,换位思考:“假如你是小白兔,你会用什么办法运南瓜?”让学生独立思考、交流,把办法说清楚。②设置场景,各抒己见——“小白兔的记者招待会”。作为小白兔运南瓜这个故事的延伸部分,设置记者招待会,现场布置好场景,并配以记者证、话筒等道具,让记者们和小白兔们各抒己见,据理力争。③人物表演,完善故事——“小白兔运南瓜”。学生先在小组里安排好人物角色,由“导演”组织大家排练,再用立体图板搭设起“菜园里”“路上”“家门口”等场景,选出几个小组戴上不同角色的头饰,分别按故事情节表演。学生在一个个喜闻乐见的故事情境中饶有兴致地进行口语交际,既培养了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综合素养,又张扬和发展了个性。

二、凭借情境,互动交际

参与交际的人,不仅要听懂对方的交流信息,还要适时接话,谈自己的意见和想法,在双向互动中实现信息的沟通和交流,这就需要凭借情境实现互动交际。

1.让学生会问答。一问一答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交际形式。在低年级口语交际课中,如何把自己的意思说清楚,如何让对方把意思说清楚,可以采用问答的形式。如《买文具》一课中“结合生活经验,进行尝试交际”的环节,可创设“我去买文具”的交际情境,让买过文具的同学说说自己的体会,其他小朋友提问,促使他(她)把话说清楚。请看片段。生[,1](上台介绍):上次,我的橡皮掉了,就自己去商店买了橡皮擦。我问售货员阿姨有没有橡皮擦卖,售货员阿姨就卖给了我一块。生[,2]:那你一开始怎么问的?生[,1]:阿姨,请问有橡皮擦卖吗?生[,3]:那阿姨说了些什么呢?生[,1]:她说:“我们这儿有好多种橡皮擦,你要哪种?”我说:“我要那块黄色的‘白雪’橡皮,它擦东西干净。”生[,4]:你没问她价钱吗?生[,1]:问了,她说:“1元钱。”生[,5]:那后来呢?生[,1]:后来我给了阿姨1元钱,阿姨给了我橡皮擦。我说声“谢谢,再见”就走了。从上述片段可以看出,学生学会了问答,不但能使交流可持续发展,而且能使学生的口语能力不知不觉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