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本培训方案范文

时间:2023-04-10 20:38: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校本培训方案,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校本培训方案

篇1

一、校本培训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以素质教育理论为指导,围绕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时代精神,以实现学校办学总体规划,实现学校的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校发展为本”的理念为根本方向;以适应现代教育发展需要,促进学生的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以及全面提高学校办学水平作为宗旨。

2.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实际需要选择培训内容和方式,突出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努力实现校本培训和校本研究一体化。

3.坚持以教师个体学习和岗位培训为主,个体学习和团体培训并行,分散时间与集中时间相结合的原则。

二、校本培训的目标

1.巩固教师爱岗敬业、热爱学生的高尚情操,形成良好的师德修养,构建现代教育新理念,促进新课程教师队伍建设。

2.养成刻苦钻研业务、严谨治学的工作作风,拓展教师专业知识、不断充实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促进骨干教师成长,以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

3.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学校建构成学习型组织,掌握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掌握新的管理、教学、评价方法和新的教育教学技术手段。

4.构建团结协作团队,使教师在学习中自我提升,在同伴互助下自我发展,在专家引领下自我完善。

三、校本培训的内容和形式

1.专家引领。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师资培训,组织教师观看专家专题报告的录像,聘请教育专家来校做专题报告,聘请学有专长的优秀教师做专题讲座。

2.短期培训。利用教师业务学习时间、晚上或假日、节日部分时间,组织教师进行短期培训。内容包括:

(1)专题报告;

(2)现代教育技术培训;

(3)新课程学科课程标准学习、研讨;

(4)教学案例分析、教育案例分析;

(5)校本课程开发等。

3.读书活动。教师读书学习是校本培训的主要形式之一。每位教师要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个人学习计划、学习内容,不断充实新的科学文化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以胜任现代教育教学工作要求。学校将提供一定的学习资料,并定期或不定期举办读书活动交流会、报告会。

4.岗位培训。学校各职能部门要落实教职员工的岗前学习、培训和在岗继续学习和再培训,达到熟悉、精通岗位业务目标。

5.合作学习。鼓励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交流与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防止和克服教师各自为战的孤立无助现象。通过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互动,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然后集中总结,使原有的观念、方法更加完善和科学。

6.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带动校本培训。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课题研究,在课题研究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充实知识、提升能力。

四、校本培训的组织和管理

建立以骨干教师为主体的校本培训骨干队伍,充分发挥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学校根据实际需要聘请或指定岗位培训主讲教师或指导教师,主讲教师或指导教师由学校认定、登记、备案。处室科、年段组、教研组要提交学年、学期校本培训计划,确保校本培训主题、内容源于教育教学实践和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1.校本培训的组织及其职能

(1)校长室职能:

①负责校本培训的策划、组织、管理、实施和评价,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培训。

②为校本培训提供课时、场所、设备、经费等保障。

③指导校本培训的实施,检查校本培训的进程,保证校本培训的质量。

(2)处室科、学科组、年段组职能:

①负责本部门校本培训的计划、组织和具体实施工作。

②做好本部门校本培训活动记录,收集、提交活动过程材料。

③定期汇报校本培训工作的进展情况,并提交相关书面材料。

(3)集体备课组职能:

①负责本备课组专题活动的组织和具体实施工作。

②做好活动的过程记录、资料整理、提交相关书面材料。

2.校本培训的考核管理

(1)教师校本培训情况由教研室建档,并计入教师继续教育学时,记入教师岗位年度考核,学校将以适当的方式与程序给予认定。教师校本培训情况包括教师读书学习、群体集中学习以及专项培训等。

(2)第一次担任我校新的岗位工作(例如,第一次担任任何年级课程的教师或班主任),均必须接受岗前培训和在岗培训,并通过学校考核、审核合格。岗位培训由指导教师或主讲教师执行。

3.校本培训的经费管理

篇2

依据xx区教育局颁布的《中小学教师培训方案》,从我校教师队伍素质现状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出发,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改革,优化组合,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致力于培养和构建一支“师德高尚、爱校敬业、真诚奉献、严谨治学、业务精湛、教风优良、团结协作、廉洁从教”的师资队伍,为创建“教育生活化”特色学校,实现办学品位的再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跨越提供有力的师资保障。

二、工作目标:

通过培训力争使我校教师具有以下素质: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使之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更新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使之具有综合教育的能力和锐意创新的能力;进一步发展自己的个性特长,使之具有鲜明的教育、教学个性,并形成自己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特色;进一步拓宽文化视野,掌握现代教育技术,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有效整合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理论功底和科研能力,使之成为学科骨干,为教师的成长和成功铺设方便之路。培训以抓师德、抓教改、抓科研为主要途径,树立典型,引导中青年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提高,同时逐步构建校本培训模式,形成校本培训体系,建立校本培训机制,使校本培训逐步科学化、规范化、系列化。

三、工作要点:

1、抓师德教育,树立师表形象。“教育生活化”创始人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中包含着重要的师德建设理论,陶行知先生本人又是实践师德理论的“万世师表”。学校将组织教师学习学校将组织教师阅读《教师的师德修养》《陶行知生活教育丛书》、《陶行知论著百篇》等,使全体教师深刻了解“师爱”的真谛和生活教育理论的精神实质。同时开展以“爱的奉献”为主题的学术沙龙、征文撰写等富有教育性的活动来发扬陶行知先生“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来实践陶行知先生的崇高师德风范,自觉转变教育观念,不断促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和教师师德修养的提高。

2、内部挖潜,择本校之能人,训本校之教师。即充分发挥我校那些实践经验丰富、理论水平较高的各级骨干教师的带头示范作用,通过讲座和示范课向其他教师传授课堂教学经验、展示教学基本功与教学技能,促进全体教师专业水平的提升。

3、继续进行“一人学习,众人受益”式培训。学校要求外出学习、考察培训的骨干教师,必须写出学习汇报材料,并利用校本培训时间对全员教师进行培训,传达学习精神。培训可采用作专题讲座、经验交流、讲汇报课等多种形式,产生一人学习,多人受益的效应。

4、做好“请进来”工作。针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普遍出现的疑难和困惑,尽可能地邀请学科教研员、校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专题讲座,进行“临床会诊,现场诊断”,找出问题及原因,制订对策措施,帮助教师解答疑难。

5、围绕不同主题深入开展“同研一节课”活动。9月份,青年教师汇报课--寻找教育的遗憾,10月份骨干教师示范课--抓住教育的契机,11月份全员参与提高课--享受教育的幸福。着重进行案例研究,使教师从中获得启迪,开拓寻求解决问题的思路及方式。

6、以学科为单位开展“交流日”活动,通过案例交流、经验交流、论文交流、教育教学日记交流等,既注重切实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概括、提升,总结经验、探索规律,逐渐形成我校民主、开放、有效的教育教学活动格局。

7、组织任课教师开展教育教学业务技能大赛,如教学设计竞赛、课堂教学大赛、优秀论文或优秀案例评比、课后反思交流、课件大赛等活动,着力打造名师,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和教师业务技能与水平的提高。

8、立足年级组教研活动,大力开展校本教研。除“同研一节课”之外,各教研组在每周的教研活动中要围绕课题,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结合课堂实践,把实践中的疑问、困惑进行归纳、筛选,确定一个讨论专题,组织交流讨论,使教师沿着计划——行动——观察——反思这一互联互动的螺旋式的渐进过程,求得问题的解决。真正“开展自己的教学研究”、“解决自己的教学问题”、“发表自己的研究成果”、“改善自己的教学实践”,不断积累经验,提高教育教学研究能力。

篇3

坚持教育三个面向方针,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校本培训与教学研究。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注重在教育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新课程理论,并及时发现,解决课改中的问题,以教研促教改。校本培训和教研要面向学生,关注学生的发展,特别是要关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需要。

二、学校校本培训与教研领导小组

组长:丁盐生

副组长:汤昌珍(语文组)刁以东(数学组)

成员:丁江华丁明芳丁荣康招君汤新萍黄瑞萍丁莉丁法龙丁荷平丁桂华钟有娣等

三、工作的整体思路

学校是校本培训的主阵地,是教学教研的中心,教室即研究室,教师即研究者,因此,要搞好校本培训及科研,就必须立足本校,依靠全体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在充分学习课改理论的基础上,加强课堂教学的自我反思,要切实研究课堂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组织群众讨论,共同研究解决办法,逐步形成专题研究。

四、校本培训与教研的主要内容

校本培训内容:

基础教育科研改革纲要;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体系研究;评价体系研究;综合课教师的培训;经验交流;对策研究。

校本教研

1、要重视研究课堂教学,校本课程开发中实际问题,加强教学反思,对教学中的问题及时交流讨论,共同探讨解决办法。

2、开展多种形式的教研活动,如,公开课,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

3、教研组要切实加强集体备课的组织,重实效,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效率作为主要标准。

4、加强对课题研究的指导,把课题研究落实到实际教学中

5、重视校本教研,综合实践等薄弱课程的开发研究,力争使校本课程,综合实践课程成为我校课改的新亮点。

6、加强学科评价研究。

五、主要措施

1、各教研组要根据本组学科教学的特点,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制定出本组校本培训和教研计划,计划要突出实际研究。

2、教师本人要突出本学期个人校本培训及教研计划,分析自己教学中的不足,确定自己本学期教研的主要活动。

3、集体备课以教研组为主组织管理,本学期语文教研组开始试行多人备课。多人备课是多人智慧的结晶,在使用过程中,授课教师要根据本班的实际情况做必要充实完善,反对不切实际,不加修改的懒汉作风,教师对多人备课的再创新,以此为教师教学质量评定的主要依据之一。

4、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研究和比赛活动。骨干教师每学期要上1-2次示范课。每个教研组每月组织集中业务学习一次。学校组织开展教学比赛活动。

5、大力开展十个一活动,每位教师在一堂课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

6、开展全方位的学科过程性,发展性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及评价形式的研究,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7、加强对课堂教学的分类指导。

六、工作历

三月份

1、随堂听课。

2、教研组长会议,教研组分组制定活动计划。

3、开展教研活动。

4、改革备课方法,试行多人备课制度。

5、推荐教师参加乡中心小学组织的课堂教学大赛。

四月份

1、组织教师进行业务学习,提升教师业务素质。

2、推荐教师参加教案设计大赛。

3、开展学生兴趣学习小组活动。

4、认真实施“十个一”教育教学活动。

5、师生共同开展评教评学活动。

6、教学经验交流会

五月份

1、参加乡中心小学举行的业务理论考试。

2、认真做好培优辅差工作。

3、第一届课堂评优决赛。

4、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

六月份版权所有

1、收集学科论文

2、对课题实施情况、校本课程开设情况进行评价

篇4

校本培训 课程开发 实施方案

一、确认培训要求,增强校本培训课程的针对性

培训需求是指校本培训所要满足教师为解决教育实际问题、实现自身发展的内在需要。简单说,“要求具备的”减去“现有具备的”,所剩下的就是“培训需求”。校本培训课程开发首先要确认培训需求,即“这一培训到底有没有必要”“是什么导致非要培训不可”。培训需求的确立主要从目标、价值、成本、资料、管理者和被培训者的支持等几个方面来考虑。在分析培训需求时,可以采用分层分析法,对所确定的一定范围内组织的内容层次进行分析,按一定年龄或职位划定的岗位层次进行分析,根据个人表现、考核业绩来进行个人层次的分析,还可以就目前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时段层次分析。一般而言,针对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校本培训课程可以设置本体性课程,以拓宽教师的学科知识;设置条件性课程,以丰富教师的教育基本理论;设置实践性课程,让教师掌握教育教学的技术与方法。当然,也可以在教师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将校本培训课程设置成教育理论研究、现代教育技术、课标教材分析、教学技能训练、教育科研知识等模块,让教师自主选择,或补短,或扬长。

二、细化总体目标,增强校本培训课程的可行性

在课程目标上,校本培训课程考虑教师的现实生活需要和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立足于时代对教师专业素质发展的挑战和需要,与时俱进,以促进教师综合素质、专业水平和教育创新能力发展为总目标。可以说,其总体目标是通过校本培训所要达到的结果。这个“结果”,既是学习者学习的方向,又是课程开发者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所要瞄准的目标,通常用“了解”“掌握”“熟悉”“提高”“达到”等行为术语表达。作为学校,应根据实际需要,将总体目标细化为具体可行的阶段性目标,以便使校本培训课程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操作性和可实现性,进而可以使每个教师都能参加校本培训,同时又能满足不同教师个体的不同培训需求。校本培训课程总体目标的细化,应在分析教师培训需求的基础上,先确定本学期的基本目标,对此需要考虑这一基本目标的可接受性是怎样的,分析其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再需要将学期目标来分解为每个月的具体目标,对此需要考虑通过什么样的形式和途径来开发和利用校本培训资源,怎样才能尽可能地满足让教师的培训需求?

三、编制实施方案,增强校本培训课程的实践性

实施方案是校本课程实施的整体构思和具体安排,其编制情况直接影响着校本培训的实际效果。学校要依据校本课程目标来设置内容,确定步骤,选择形式,安排时间。具体来说,从课程内容看,学校要先广泛收集与课程内容有关的信息资料,征询师资培训专家的意见,尤其是要善于发现、捕捉、收集、整理被培训者自身的经验,使之转化为开发成果。课程内容的设置必须与培训需求相一致。所以,对收集到的信息资料以及可以利用的其他校本培训课程资源必须经过筛选分类、排序和鉴别,课程内容的选择安排必须考虑成人学习的一般特点,课程内容的设置还应该注意合理选择培训条件。这里的培训条件主要是设备、材料、人员、经费和时间等客观因素。从实施步骤看,校本培训课程的实施要采用分步走的思路,突出培训的有序性、连贯性和系统性。每个步骤都要有明确的起止时间、基本的达成目标、详细的活动安排、具体的保证措施和专门的负责人员,做到时间、目标、活动、措施、人员“五个落实”。从活动形式看,校本培训课程的实施强调教师的亲身经历,要求教师积极参与到各项培训活动中去,在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强调教师参与形式多样的实践性学习活动,把教师探究发现、大胆质疑、调查研究、合作交流、反思总结等作为重要的培训实践活动。

四、选择培训策略,增强校本培训课程的自主性

作为学校,必须考虑需要采用什么样的培训策略才能达到课程目标。这是需要广大培训者密切关注并着力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具体的培训策略,可以有以下几种:一是案例研究。让教师整理和讲述自己的教育故事,促使教师对自身实践的反思,提升教育水平和科研能力。也可以精选典型教育案例,通过骨干教师与专家的协助与带领,让教师把自己的经验与他人的经验融合起来,重构个人的教育思想或教学主张。二是课堂观察。运用课堂观察法,有效引领教师走向专业的听评课,让他们致力于课堂问题的诊断、反思、调整,能够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授课水平。当然,听评课之前要研究并设计具体的观察点和观察量表。三是专题论坛。这种校本培训主要有专题研讨、名师“沙龙”、专家讲座等形式。专题研讨的内容主要是基于学校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的产生的问题和疑难,如“如何优化课堂提问”、“如何指导学生小组合作”等。这些需研讨的问题一般要提前定期,供有兴趣的教师研究。总之,无论是案例研究,还是课堂观察,学校都要尊重教师的培训需求,给教师提供相应的空间和平台,以便使教师能够展示自我,加快专业成长的步伐;培训者要从实际出发,采用讨论、观摩、参观等有效形式,充分调动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积极性,提高校本培训的实效。

五、及时修正完善,增强校本培训课程的原创性

篇5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为核心,以优化校本培训的内容和模式为重点,突出培训的针对性、有效性、灵活性,注重培训计划的专题性、系列性和研究性,按照“研训一体、名师带动、多元渗透”的思路,强化教师学习动力机制、优化培训方法,切实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与水平的持续提升。

二、培训模式形式

(一)坚持研训一体,强化培训的针对性。各校校本培训要以课题教研主线,以研促训,共研共教,实现教师工作、学习、研究一体化,实现教学、教研、科研和培训工作的有机结合。每位教师要积极参加学校所承担的省、市、区级课题的研究工作。没有省、市、区级课题的教师,以组织自己的团队,自选教研课题进行研究。教研课题题目以学校为单位汇总备案。

各学校要开展形式多样的交流互动的校本研训活动,确立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实体,以随堂课、研讨课、汇报课、观摩课为主要范例的教学研究模式。要定期开展教学示范课的观摩评议,教学论文撰写、课件制作等活动。

(二)实施名师带动,强化培训的有效性。创建名师工作室,市、区、校级名师5月底前都要建立起名师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向全体教师公布,由教师自由选择参加,每一个名师工作室至少要带领10名本学科教师开展活动。同时,每一位名师教师要创建个人博客或是建立教师QQ群,加强教师间的交流与沟通,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良好的平台。

(三)坚持多元渗透,强化培训的灵活性。主要形式一方面要邀请专家专题讲座、理论培训,每个区直学校、街道每年都要请专家做一次专题报告。另一方面要组织参加省市区新课程培训、骨干教师培训、课堂教学观摩、联片研修活动、实践考察等。同时,要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如教师团队精神培训、拓展训练等,进一步强化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让教师快乐工作,愉快工作。

三、培训内容

(一)师德师风方面。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的教育法律法规,组织师德师风建设专题活动,特别是要组织好师德测评考核,提高教师的师德素养。

(二)新课程教材方面。组织开展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学习活动,探索教育教学的有效途径,帮助教师转变教育观念、学生观念、人才观念,认识教师的角色和地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师自主管理快乐工作方面。组织教师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让每一位教师自主工作、并在自主工作中获得成功、感悟快乐,促进和谐校园建设。

四、组织与管理

1、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区教育局成立由各相关职能科室组成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指导开展校本培训,对校本培训中出现的重大问题进行及时监控,负责指导“校本培训”计划的制定、实施,组织推广典型经验,组织对“校本培训”的评估检考核。学校要成立以校长为组长、主管教育教学工作的副校长为副组长、有骨干教师参加的、由专门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负责拟定校本培训规划、年度计划、学期工作安排,制定符合本校实际的校本培训的各项管理制度。各学校校本培训规划(实施方案)于3月底前报区教育局职教.

2、健全制度,抓好落实。要建立“校本培训”活动日制度、考勤制度等制度,各学校每周固定一次作为校本培训时间,写入学校《校本培训实施方案》,并将每次校本培训的内容、形式、效果及时填写在《校本研训记实本》上。

篇6

关键词: 农村小学 校本培训 问题 对策

一、当前农村小学校本培训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1.参训动力不足。

目前,各校都在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取得了积极的成绩,但究竟何为校本培训、培训什么、该怎样培训,许多学校还不是很清楚,缺乏对校本培训的理性思考。主要问题在于学校领导没有高度重视校本培训这项工作,流于形式;学校教师,特别是高年级教师认为教学质量才是学校的生命线,而忽视了校本培训这个自我成长的有效途径,长期的闭关自守,容易导致教师教育理念落后,教学方法陈旧,学生死读书、读死书,而校本培训是可有可无的,大部分教师参训动力不足。因此进一步提高对校本培训的认识,是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也是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2.现有的校本培训模式低效。

校本培训观念并未完全改变,多沿用传统的培训模式:听课、评课、理论学习、听讲座。这样的校本培训实际功效低,研讨和实践不够,最主要的是反思少。教师要通过校本培训,结合自己的教学和学习实际,进行大量的自我反思,在反思中成长和进步。但现实是,大部分教师忙于教学,照搬参考资料,结合学情探究少,外出学习,走马观花,收获甚微。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内容陈旧、模式僵化、缺乏新意。主要表现为:培训目标缺乏科学性、规划性;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形式泛化。

3.师资队伍后劲不足。

能否取得高效的校本培训质量,关键在于是否有一流的骨干教师,所以师资队伍是关键。目前,我校校本培训存在着学科、学术带头人、名教师等骨干教师队伍师资缺乏,缺乏实践的具体引领,造成理论和实践的脱节的现象,再加上大部分任课教师的教学任务较重、经费等客观方面的困难比较多,影响了校本培训的开展及其效果。如果一味地聘请高校专家、教授来校指导,学校财力就无法得到保证;如果一味地在校内开发,学校骨干教师毕竟有限,再加上教育理念的不同,层次相对落后,就容易出现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二、搞好校本培训的对策

1.实施校本培训,科学定位目标是关键。

要使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就必须强化“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培训目标的确立要从学校和教师发展的实际出发,综合考虑:社会发展对学校教育和教师的需求,教育自身发展的需求和不同学校的发展目标,教师自身发展目标和知识技能的需求。当培训目标确定后,应立即启动“教师个人培训档案”工程,并实施好“教师三年发展目标计划”、“教师成长青蓝工程”、“学校名师工作室”、“学校名师培养工程”等方案。学校管理特别是校长应成为教师的良师益友,教师一定要加强学习,强化参训意识,增强危机感。树立“问题即课题”的意识,增强教师相互合作的意识。通过参与“十二五”课题研究,并撰写教育教学随笔、教学反思等,加强交流,优化素质。

2.实施校本培训,聚焦课堂是重点。

校本培训的主体是教师,归根到底的落脚点在课堂、日常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加强有效教学是培训的重点。在日常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我们在进行校本培训时,不应回避问题,而应主动地从日常课堂教学中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法,在研究课堂的同时研究教师、学生,从而加以总结、提高,以此作为校本培训的内容。

3.实施校本培训,建立管理制度是保障。

学校校本培训要取得良好的效果,就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包括培训的责任科室、校本培训三年培训计划、培训管理制度、考核评估制度、经费保证制度和学时登记制度。这些制度的制定是校本培训工作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从学校长远的发展目标来看,学校必须制订三年乃至五年的校本培训计划,并且组织全体教师学习,形成规范。我校为了切实抓好校本培训管理工作,由校长室统一管理,学校教科室牵头,布置校本培训具体内容,定期进行培训学习。为做到培训管理规范化,指派专人负责,建立了教师个人培训档案。我校校本培训有组织、有方案、有计划,制度健全,构建了以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为核心,以假日学习为依托的校本培训模式;形成了集中培训、个人自学、教研培训有机结合的继续教育运行机制。我校在教师年终绩效考试时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情况纳入绩效考核的范畴,与评优评先、职称晋级挂钩。

4.实施校本培训,专家引领是支撑。

篇7

一、做法与成效

1、加强学习,更新观念,提高对校本培训重要性的认识

校本培训是以学校和教师的实际需求为出发点,以问题解决为中心,以教育教学实践为落脚点,以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为目的的一种开放式的教师培训方式。中小学校和教师对校本培训拥有充分的自,提高中小学校长和广大教师对校本培训重要性的认识,充分调动他们组织、开展、参与校本培训活动的积极性,是实施校本培训的关键。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举办校本培训专题研修班。我们先后组织全县中小学校长及校本培训组织管理者围绕《校本培训的理念与方案设计》、《校本培训的组织与实施》、《校本培训与教师专业成长》、《校本培训的管理与评价》等专题进行了专题研讨培训;其次,提供校本培训学习材料。我们为全县中小学校推荐了《校本培训实施指南》(首都师大出版社出版,张祖春主编)一书,做为各校组织学习的主要材料,同时编印《校本培训知识问答》,围绕广大中小学教师关心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第三,做好宣传发动工作。我们经常在中小学校长会议、教务主任会议及参与各校教研活动等活动中,积极宣讲校本培训的意义和作用。通过广泛深入地学习、宣传、研讨,许多中小学校长及中小学教师进一步明确了开展校本培训是新时期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需要;是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专业化水平的需要;是提升学校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2、统筹规划,明确职责,确保校本培训工作的落实

校本培训工作得以持续开展的关键在于能否取得实效。为避免出现“轰轰烈烈搞培训、认认真真走过场”的现象,确保我县校本培训工作的良好开局,在认真总结新课程教师培训工作的经验教训、深入中小学全面调研的基础上,根据《宁德市校本培训实施方案》的要求,县教育局以文件形式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的通知》。该《通知》遵循“加强领导、上下互动、分工协作、形成合力”的原则,对校本培训的目标和意义、组织与领导、实施与管理、条件与保障等方面做了的明确规定、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通知》指出:“县教师进修学校具体负责全县中小学、幼儿园的校本培训的管理和指导工作”、“各校要将培训内容向县教师进修学校申报”、“培训方案须经审核同意后,方可实施”。《通知》进一步明确:各中小学校长是校本培训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各校要根据市实施方案的要求,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并指定专人具体负责校本培训工作,中学以校为主,各乡镇小学以中心校为主体开展此项工作”,要求各中小学校长要结合校情提出校本培训的思路和构想,充分发挥校长在校本培训中导向和引领作用。按照《通知》要求,全县中小学校普遍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初步形成了我县校本培训工作的组织网络。

3、立足校情,突出重点,科学确定校本培训的内容

校本培训的内容应与学校的校情紧密相联,与教师的工作相伴而行。近年来针对许多教师对于如何将新课程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如何将新课程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等仍感困惑的问题,我们确定了将“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做为校本培训的重点内容,围绕这一重点,许多学校通过召开师生座谈会、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式,把握培训需求、确定培训内容、制订培训计划。如牙城中心小学以“重读课程标准、转变教学观念,提高教学效率”为培训主要内容;三沙中心小学以“新课程理念下的有效课堂教学”为培训主题;县一小以“教师角色转换与建立师生互动的课堂教学关系”为培训主题;海岛中心小学以“复式教学如何体现课堂新理念”为培训专题。总体上看,我县各中小学校本培训的内容大多以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为重点,在关注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关注教师的专业成长。

4、创新模式,研训一体,促进校本培训与校本教研的有机结合

先进的培训理念,只有外化为具体的培训形式,才能有所依托、落到实处。实践经验表明,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上是相互渗透的有机整体,校本教研是前提和基础,校本培训是手段和保障。在实际工作中,只有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做到研中有训、训中有研、以研代训、以训促研,研训一体,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也才能有效地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为此,我们在校本培训形式上不断创新和探索。在组织实施校本培训工作中,积极尝试以活动为载体,以校际交流为媒介,以实践反思为突破口,以竞赛评优为动力,来充分调动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以推动校本培训的深入开展。如沙江中心小学通过开展“朝阳工程”活动,来进一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与管理,溪南中心小学通过开展“课改三星”评选活动,激发教师积极参与课改热情;水门中心小学通过开展“自我研读”活动,引导教师带着问题学习,在学习中不断解决问题。通过定期举办校际协作交流研讨活动、教坛新秀评选活动、教育教学案例征集活动、课堂教学开放周等活动展示各校风采,提高培训效益,扩大培训成果。由于学校不同、学科不同、教师本身的特点不同,各校校本培训的组织形式和开展方式也表现得不尽相同。如许多学校广泛采用的基于校际协作的校本培训形式、基于课堂观摩的校本培训形式、基于专题讲座的校本培训形式、基于课题引领的校本培训形式。年随着我县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工作的开展,一些学校还开展了基于网络资源的校本培训形式的尝试。2007年初我们受市教师进修学院的委托,承办2007年市校本培训现场研讨会,分别在三沙中心小学、十八中开展基于课例研讨和案例分析的校本培训的尝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受到与会领导、老师的一致好评。

5、关注过程,讲求实效,加强对校本培训的管理

校本培训是一项涉及面广、业务性强的复杂系统工程。要提高校本培训的质量,必须要有一个完善、严格的管理制度做保障。为此,我们主要要求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建立校本培训管理机构,在明确校长是第一责任人前提下,要求指定具体召集人,明确承办部门。我县各中小学普遍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研室、教务处、骨干教师共同参与的培训管理机构,初步建立统一领导、明确职责、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二是建立校本培训管理制度。根据市县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制订了《霞浦县中小学教师校本培训管理办法》,建立了校本培训申报审批制度、培训管理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及考核评估制度等。许多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基本做到了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一些学校还制定和完善了专题讲座学习制度、课题研究制度、师徒结对和名师帮带制度、骨干教师示范制度等等,这些既为校本培训活动的开展、增强培训实效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进一步激发了每一位教师的参与和投入的积极性。

6、深入基层,加强指导,充分发挥培训机构的作用

新课程突出强调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在此理念的指导下,课程设置、教材选编、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考试评价等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使教学实践遇到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从而使许多教师在新课程面前感到茫然和困惑,这使得中小学开展校本培训成为必须,同时也对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角色转变及作用发挥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尤其是在校本培训中引领示范、参与合作、评价指导、服务推广、沟通互联等作用的发挥。为此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首先建立校本培训试点校,我们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四所层次不同、特色各异的中小学作为市级校本培训试点校,通过试点校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以点带面,推动全县中小学校本培训工作。其次,通过组织研讨会、深入中小学巡回辅导、帮助分析诊断校情、指导制订计划等方式为中小学提供帮助指导。第三,经常组织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送教下乡”、开展校际交流活动、举办专题讲座、参与教学研讨等,努力做到培训资源共享,培训优势互补。

二、问题与困惑

1、认识不足,观念模糊

虽然从整体上看,校本培训在一定程度上已被中小学校长和教师所接受和重视,但认识不足、观念模糊等情况仍较普遍存在,一些学校领导对于教师培训的认识并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认为教育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应集中精力抓考试成绩、升学率的提高,而校本培训是可有可无的,可以忽略或不必开展,存在降低要求,流于形式的现象。有的学校虽然把校本培训工作虽然写入了学校的工作目标,列入了年度的工作计划,而更多的情况下是抓而不实、流于形式的。因此进一步提高对校本培训的认识,这是做好校本培训工作的前提条件,同时也是促进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提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此外一些教师困于沉重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没能把参加培训学习与教育教学水平的提高联系起来,对校本培训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是搞形式,是增加负担,因而对培训存在抵触情绪,参加培训学习自主性不强、积极性不高。

2、内容单一,形式泛化

虽然几乎所有的学校都在进行校本培训,但究竟什么是校本培训、怎样培训、培训什么,许多学校还不是很清楚,缺乏对校本培训的理性思考。一些学校把校本培训的简单理解为教师教学基本功训练、教育教学经验介绍、专题讲座、听课评课等,因此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内容陈旧、模式僵化、缺乏新意。主要表现为:第一、培训目标缺乏科学性。一些学校在制定培训计划时过多考虑学校的工作安排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却忽视了教师的培训需求,缺少针对性、层次性,特别是对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有何不同,如何在保证通识培训需要的前提下,满足教师的个人专业成长需要方面。有些学校前后年度的培训计划几乎完全不同,毫无联系,缺少连续性。第二、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多数学校的校本培训内容过于集中和单一化,注重理论观念培训,信息技术培训,忽视了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培训、学科知识的拓展培训。学校在选择和确定培训内容时存在想培训什么就培训什么,流行什么就培训什么的随意性,难以保证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无法满足不同教师的不同学习需要和个体成长需要。第三、培训形式泛化。有的学校用常规教研代替校本培训,认为定期举办一些专题讲座、适时开展课堂观摩、组织优秀论文评选等便是校本培训,培训缺乏层次性、互动性,形式单一,培训低效。常常是不同学科、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教师同时听一个报告、一个讲座,其效果可想而知。陈旧落后的培训方式,低劣的培训手段,常常造成教师被动的接受培训,自我培训动力不足,无法取得令人满意的培训的效果。

4、资源不足,管理滞后

目前,我县的校本培训工作仍存在管理滞后的问题,配套的考核、奖惩机制仍未建立,无法评定优劣,难以激发学校组织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同时,培训设施落后,培训资源缺乏,专业指导不力等现象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校本培训的开展以及培训质量的提高。就我县校本培训工作进展情况看,许多学校反映教学任务繁重,时间紧,缺乏培训师资和学科带头人,加上资料、设施和经费等客观方面的困难比较多,影响了校本培训的开展及其效果。如培训师资问题的解决,如果一味外聘势必受到学校财力等多方面的影响,而一味的校内开发则一所学校中的名师毕竟有限,而且容易出现“近亲繁殖”、低水平重复的现象。

5、经费短缺,研训分离

机构设置的不合理,分工协作机制的缺乏,人为造成了研训分离。目前就我县来说,教师进修学校与中学教研室尚未整合,就教师进修学校内部来说,仍分设小学教研室与培训处。其次,在师训经费尚未到位的情况下,县教师进修学校组织开展校本培训,深入中小学指导推动校本培训,以及提高研训人员专业素质等工作动力何来,能持续多久。高质量的教师培训需要现代化的培训手段、良好的培训环境,没有一定经费投入是难以运行的。就目前的校本培训来看,教育行政部门对校本培训的经费投入微乎其微,大多的情况是学校自筹资金组织开展培训活动,学校只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在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组织培训活动。

三、认识与感受

1、实施校本培训,提高认识是关键

要使校本培训真正落到实处,取得实效,提高广大中小学教师尤其是中小学校长的认识是关键,必须强化“校长是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中小学校长应在校本培训工作中,努力成为学习研讨的积极参与者、专业引领上的平等研究者、财力支持上的主动服务者。应从教育发展和教师专业成长的高度,重新认识和定位校本培训工作。要充分充分认识到校本培训工作对于提高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改进传统教育教学方式、推进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等方面的重大意义,全面把握校本培训的内涵和实质,充分认识校本培训的特点和优势,正确处理好校本培训工作中近期发展和持续发展的关系、共性与个性的关系、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规范和自由等方面的关系。

2、实施校本培训,形成氛围是前提

校本培训具有针对性、灵活性、多样性、自主性的特点,能否形成有利教师研讨、交流、对话的工作氛围;能否给教师提供民主、开放、自由的空间,为教师搭建展示自我、显示个性的舞台,是开展校本培训工作的前提,只有这样,校本培训才能生机勃勃地持续开展起来。学校管理者要积极营造了宽松、参与、互动、整体推进的培训环境,搭建专家、校长、教师对话、交流的平台。校长应成为教师的合作伙伴,与教师合作探究新的教学机制与教师一道攻克难关;校长成为教师的良师益友,激励教师教学创新和专业成长,促进教师的良好个性发展和教育反思能力的提高,为教师的成功和成长创造机会。要着力于建设注重学习、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文化,积极在学校建设学习型团队,促进学校教师共同发展,建立学习工作一体化机制,把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形成宽松的环境和开放的氛围,让教师在交流与合作、沟通与对话中,共同分享、共同提高。

3、实施校本培训,关注课堂是重点

课堂不仅是教学的时空场所,是师生对话与交流的舞台,更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阵地。以关注教师专业成长为首要目标的校本培训,应以关注课堂,分析课堂,优化课堂为重点。问题是教师学习与成长必经的过程,因此,校本培训不仅不应回避问题,而且应主动地回到每一个教师的课堂中去寻找问题,在研究课堂的同时研究教师、学生,从而加以总结、提升,以此作为校本教师培训的内容。也只有当教师的培训回归到真实的课堂,研究课堂教学情境下的具体问题,才能吸引和调动教师参与培训的热情。所以,校本培训必须植根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聚焦课堂教育教学实践,贴近课程改革实际,选择教育教学中的真实问题作为培训内容,将教师在教育过程和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困惑作为培训的起点,以问题得以解决作为培训的归宿,引导中小学教师立足于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反思、研究和改进自身的教学行为,从而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4、实施校本培训,制度建设是保障

校本培训的针对性、自主性的特征,对校本培训的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加强校本培训制度建设是实施校本培训的重要保障,中小学应结合学校实际,建立一套校本培训的计划审批制度、培训管理制度、考核评估制度以及学时登记制度,是校本培训工作持续开展的重要保证。教育行政部门应高度重视校本培训工作,把校本培训当作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大事来抓,及时研究制定政策,确保中小学校本培训的顺利开展;应将学校校本培训开展情况作为年终评估检查的一项主要内容,对校本培训开展好的学校进行表彰奖励,同时设立专项资金解决校本培训经费的不足。各学校在年终考评时应将教师参加校本培训情况纳入考核的重要内容,与评优、评职、晋级挂钩。

5、实施校本培训,专业引领是支撑

校本培训是以校为本的教师培训,但要开展好校本培训,仅仅依靠各个中小学自身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因为中小学受自身条件的制约,仅仅依靠他们自身的力量来组织校本培训,培训工作常常会陷入低层次、低效率、低格局的状态。实践表明,专业研究人员的介入是校本培训不可缺少的因素,离开了专业人员的学术支持和专业引领,校本培训就会处在低水平重复的状态,所以说校本培训要取得实质性的进步,取得可持续地发展,获得专业人员的支持和帮助是一重要支撑。教师培训机构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首先、通过确定校本培训试点校,实行教研员挂校指导,推动校本培训工作的开展;第二、深入研究校本培训的规律、特点以及操作层面的问题,积极开发培训资源,定期深入基层学校,为基层学校有效开展校本培训提供帮助和指导;第三、充分发挥教研员的作用,有计划地培训辅导教师队伍,逐步建立一个逐级负责、纵向贯通、横向辐射、协调高效的立体的培训网络格局。

篇8

关键词:中小学;校本培训;管理员队伍建设;策略

基于学校自身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资源,由学校发起、规划和实施的校本培训,能满足学校及教师的发展需要,提高学校每位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学校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落实新课程改革,走向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最佳途径。校本培训是全员性教师继续教育中的主要形式和主要渠道。我院作为市(地)级教师培训机构,承担着金华地区各县(市)高中和市本级中小学近万名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指导中小学开展好校本培训工作也是我们应尽的职责和义务。针对当前中小学校本培训的现状和发展现实,我们在调研中发现,一个学校校本培训管理能否规范,校本培训活动开展是否扎实,教师的专业素养能否有效提高,校本培训的预期目标能否顺利实现,除了与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校长对校本培训的重视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外,还与学校校本培训的管理和实施者――校本培训管理员密切相关。

一、中小学校本培训管理员的职责和要求

校本培训管理员是在学校校长领导下,在校本培训上级主管部门、培训机构的指导下,负责其所在学校校本培训开展与实施的管理者,是下情上达和上情下达的沟通桥梁,代表学校行使校本培训的管理职能,是校本培训的“第二责任人”。明确职责是管理员开展校本培训管理工作的前提和基本要求,校本培训管理员职责主要有如下几条:

1.认真做好校本培训的需求调查。校本培训的特点是“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其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促进学校的发展;其实质是通过培训解决学校、教师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因此,校本培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要实现校本培训的上述功能,其前提是对本校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教师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有效的调查分析,找准问题。一般可采用问卷调查、教师座谈会、教研组讨论等形式进行。摸清了教师在专业发展中的问题及需求,找准了学校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及突破口,就为制订好针对性强的校本培训计划,实施有效的校本培训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项工作主要由校本培训管理员在校长的领导和支持下负责完成。

2.认真制订好校本培训学年计划。校本培训计划是校本培训的“蓝图”,可分为中长期规划和年度(学年度)计划。校本培训的中长期规划一般应由校长亲自制订,可包含在学校中长期规划当中,主要对学校3-5年内的发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提出总体的规划及要求。校本培训年度(学年度)计划则根据学校的中长期规划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情况,由校本培训管理员制订,一般以学年为周期,最后交校长审定后实施。校本培训学年计划内容包括校本培训的总体目标、教师专业发展需求分析、学年校本培训具体安排、制度及激励措施等。

3.负责对校本培训的实施。校本培训学年度计划制订好后,校本培训管理员要按计划做好各项培训的落实和检查工作。在实施过程中,要督促相关部门做好校本培训的场地、人员、设备、发放资料等的准备工作,及时掌握校本培训实施的进度、内容。要主动积极参与学校校本培训活动,并尽可能多的全程参加(原则上要求每学年参加一半以上的培训活动),并指定人员如实记录校本培训的实施情况,如培训要求、培训内容、参训人数、培训形式等。因为,校本培训管理员只有参与到校本培训活动中,才能及时准确地了解各项培训计划落实的情况,取得第一手的材料,并及时发现和解决培训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和改进培训的实施,从而提高培训的实效性。

4.认真做好沟通和协调工作。校本培训从计划制订到工作落实,这个过程往往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并不一定能按照计划顺利实施,如有时外聘教师的上课时间有变动、学校培训场地可能有冲突、学校原来的校本培训时间安排与县(市)教研活动有冲突、学校的课题研究活动不能按计划完成等。面对校本培训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应及时向校长反映,并与校本培训指导中心(业务主管部门)、学校相关部门进行协商与调整,及时解决各种问题,使校本培训工作顺利有序地开展。

5.认真做好校本培训的档案整理工作。校本培训档案包括学校组织实施的校本培训过程档案和教师专业发展业务档案两部分,其中教师专业发展业务档案主要内容包括学年度教师成长手册、教育教学反思、教学案例分析、一学年中撰写和发表或获奖的论文、学年个人总结等内容。档案建设在校本培训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是管理部门对学校校本培训实施情况进行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建档的过程也是对校本培训工作的梳理过程,通过对获得的资源进行整理、加工使知识进行重组、资源再开发,保证校本培训工作得以进一步完善。因此校本培训管理员必须抓好校本培训的考勤、记录、考核、书面总结等过程管理工作,全面、系统地做好校本培训各类档案的整理、归档和管理工作。

6.做好每学年校本培训的总结和自评工作。我院作为校本培训业务主管部门每年组织相关人员成立考核评估组,依据学校自评和培训档案展示的结果,通过“听、看、查、谈、评”等措施,全面了解校本实施情况,作出考核评估意见,然后核定参训教师的继续教育学分。因此,校本培训管理员需要在每学年工作结束前,将学校一学年来的校本培训实施状况做出自评,并写出工作总结报告,上报到业务主管部门。

二、中小学校本培训管理员队伍建设的现状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做好校本培训工作,既需要作为第一责任人的学校校长的高度重视,也需要有良好的开展校本培训的条件;既需要上级主管部门(教育局、教师培训机构)的指导支持,也需要有良好的制度、机制作为保障;既需要校本培训管理员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较强的管理实践能力,也需要有一支较稳定的校本培训管理员队伍。但是,考察近年来中小学校本培训管理员队伍现状,发现存在如下一些问题:

1.队伍不稳定。根据我们的调查了解,校本培训管理员一般由负责教师业务提高的教导处或教科室负责,有的学校则由学校办公室负责。从近几年我们组织对辖区校本培训管理员进行培训的情况看,很多学校参加校本培训管理员培训的人员是不断变动的,这意味着负责校本培训的管理员队伍是不稳定的。而校本培训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时间跨度长、内容安排多、工作要求高,是一项比较复杂而十分重要的工作。由于校本培训管理员队伍不稳定,导致管理员职责不明确,培训工作不落实,校本培训的管理工作不熟悉,只能应付了事,使提高培训质量成了空头支票。

2.认识不充分。从与管理员的接触、座谈中发现,许多校本培训管理员对校本培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有部分管理员认为,搞校本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拿到教师校本培训的学分,可以评职称,因此仅根据培训机构的要求做一些书面材料(甚至为应付检查而做一些虚假的材料)应付了事,而不是真正从学校发展以及教师的专业发展的实际出发,进行系统的有针对性的富有实效的校本培训工作。再加上校本培训管理员多由学校里的中层干部兼任,如教务主任、办公室主任或教科室主任,这些人同时大多也是学校的骨干教师,本身已担负了繁重的行政管理和教学任务,接手校本培训管理工作后,往往分身乏术而感到力不从心。

3.业务不熟悉。校本培训管理员是本校教师的教育者和研究者,应该是培训工作的内行,懂得校本培训工作应怎么做,为什么这样做;应该能独立地制订培训方案,开发培训课程,组织培训活动,开展培训研究,反思培训中的各种现象;应该能主动探索培训的新经验、新思路,不断使培训工作走上新的台阶。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许多校本培训管理员对校本培训的内涵、特点、规律、内容、方法、要求等心中模糊不清,对本校教师的专业发展需求不甚了解。由于对校本培训的计划如何制订,培训实施要抓好哪些环节,校本培训的档案应如何建立等校本培训业务不熟悉,大大影响了校本培训的质量以及管理的规范性。

4.落实不到位。校本培训管理员的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校本培训工作的优劣直接关系到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快慢,关系到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水平提高的高低。然而有不少学校校本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如培训计划上报不及时,内容不完整或过于简单,没有本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求分析;执行中打折扣,有的校本培训计划做得比较好,但执行马马虎虎或根本不执行,计划和执行成了“两张皮”;有的校本培训过程记录不健全,没有教师专业发展业务档案;有的校本培训的总结闭门造车,应付了事等。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校本培训管理员的工作得不到学校足够的重视,缺乏相应的政策和激励措施是主要的原因。由于不少学校的领导对校本培训管理员工作的重要性及工作职责认识不充分,对负责这块工作的老师既没有独立核算其相应的工作量,也没有任何的津贴。再加上校本培训管理员的职责不明确,缺乏相关的任后管理、评价机制、奖惩和激励措施等,极大地制约管理员工作能力和积极性的发挥。

三、加强中小学校本培训管理员队伍建设的若干对策

要提高中小学校本培训的实效性,就必须加强中小学校本培训管理员队伍建设,促使他们认真履行管理职责,提升他们的管理能力和水平。首先,学校校长必须十分重视校本培训工作,大力支持校本培训管理员大胆开展校本培训工作,主动送校本培训管理员参加各种培训,提高管理员开展校本培训管理的能力和水平。同时,作为业务主管部门的教师进修学校,理应在管理员队伍建设上发挥管理和指导的职能,要联合各中小学校共同参与,上下联动,内外结合,全面推进校本培训管理员队伍的建设。我院作为金华市(地)级教师培训中心,近几年来积极探索加强中小学校校本培训管理的路子,并在加强校本培训管理员队伍建设方面进行了积极的尝试。

以观念“导”。“观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要想提高校本培训管理员的工作效能,首先应该转变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校长的观念。有不少学校由于学校领导不够重视,使学校校本培训过程流于形式,校本培训管理员的工作无法顺利开展起来。认识的偏差和观念的滞后是阻碍校本培训在学校顺利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影响校本培训管理员工作积极性的最核心因素。为此,作为市(地)级教师培训机构,我院近几年来,首先组织了数次以校本培训研究为主题的校长培训或论坛,提高中小学校长对校本培训的认识,转变观念,调动各校校长领导、支持本校教师开展好校本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其次,要转变管理员的管理观念。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许多校本培训管理员存在畏难情绪,工作中缺乏激情和主动性,态度不积极,被动应付。为此,我院通过组织每年一次的校本培训管理员培训班,请市教育局的领导讲校本培训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向市教育局建议开展优秀校本培训管理员评比等,引导他们提高对校本培训管理员工作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

以指导“引”。为了提升管理员的校本培训管理能力,将校本培训管理引导到规范化、科学化操作的轨道上来,我院加强了对校本培训管理员的工作指导。自2006年以来举办每年一次的校本培训管理员培训班。通过培训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升校本培训管理员的管理素质:明确职责,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举办校本培训操作技能讲座,组织实地(校本培训优秀单位)参观考察,提供借鉴;进行怎样开展好校本培训的研讨;加强对校本培训的宏观管理,规范校本培训的基本要求及管理员的基本管理程序。实践证明,举办校本培训管理员培训是提高校本培训管理员的工作责任心、理论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的有效途径。

以制度“束”。校本培训在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培训基本内容、教学计划、考核验收等方面都要有规范的要求,以避免“形式主义”和浮夸。为此,金华市教育局于2004年5月出台了《关于开展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校本培训的意见》(金市教职成高[2004]23号)文件,在政策上确立了校本培训工作在我市中小学工作中的地位。为了提高校本培训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我院根据市教育局的文件精神,又进一步细化了校本培训管理细则,出台了《金华市校本培训管理方案》,使校本培训管理员在实施和管理校本培训中有章可循,促使各校的校本培训工作走向正常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也为校本培训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以评价“促”。本着通过评价激发管理员工作热情,增强管理员工作能力的原则,我院在《校本培训管理方案》出台后,在金华市教育局的支持下,又推出了校本培训示范学校和优秀校本培训管理员评选活动,制订了操作性很强的评估标准和评选细则。一方面通过召开校本培训研讨会、表彰会等形式推动各校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工作,另一方面通过考核和评选,发现、挖掘、树立典型和榜样,进而达到“先进促后进,先进更先进”的管理目标。

以交流“带”。校本培训状况校际差异、城乡差异、区域差异明显。高度重视校本培训的学校已经形成了校本培训体系化管理,而不少薄弱学校的校本培训并未得到有效开展。校本培训管理员的素质也良莠不齐,从思想观念到理论素养再到实践操作能力,从工作态度到工作作风以及方式方法都差距明显。加强校本培训校际之间的交流,加强管理员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是提升管理员素质的重要途径。我院多管齐下为管理员创造提供了学习交流的平台。举办管理员专题培训班,通过专家理论讲座、学员论坛交流、现场观摩诊断等专题培训的形式,组织管理员们定期交流;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借助现代化网络平台,加强管理员间的日常交流,并最大限度地发挥培训机构对校本培训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作用。

篇9

一、构建校本培训管理网络

校本培训第一责任人是学校校长。业务校长主抓学校的校本培训工作,构建以教导处为中心的培训网络。学校成立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小组成员由校长、副校长和教导主任等组成。领导小组负责学校校本培训的计划制订和实施、档案、管理,下设教研组组长负责具体操作实施。

二、抓常规培训,促进教师整体发展

校本培训工作是学校工作当中的一项重要工作,是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茄子河小学注重常规的培训工作,每周三业务学习时间进行集中培训。学期初制订“骨干教师培养青年教师计划”“青年教师成长计划”,提倡教师间要相互学习、借鉴,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班主任工作则通过集中培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班主任工作典型案例等等,学校每学期召开一次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会,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教师基本功培训则要求教师除每学期自学自练外,还统一要求每周三周四出粉笔字、简笔画。针对在听课期间发现教师板书的笔顺总出现错误,学校则组织进行了汉字笔顺的书写测试,并进行了正确书写方法的培训,解决了教师工作中的现实问题。通过常规培训,高××老师被评为市级十佳辅导员、市级优秀班主任,她的事迹在市区进行了大会交流,曲××老师被评为区级优秀班主任;骨干教师高××、李××等正在发挥着他们的骨干带头作用;青年教师徐××、钟××、刘××已成长为我区教育战线上的新生力量,

三、抓校本教研是校本培训的出发点

校本教研强调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以教师作为研究的主体,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校。针对校本教研这一具体阐述的意义,茄子河小学将校本教研作为校本培训工作的出发点,以教师在校本教研中提炼出来的教学实际问题作为培训的内容,从而解决教师在教育教学当中的困惑。如:在进行语文校本教研活动时,教师们发现,要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抓好课前预习是问题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提高有效的预习呢?针对这一问题,学校组织了“如何指导学生预习”的培训,教师则结合自已的教学以案例分析的形式展现自己将“如何指导学生预习”,学校及时召开了全校性的以“有效预习潜入文本形成能力”为主题的校本教研活动,从而达成共识,共同提高。

四、抓教育科研是校本教研的落脚点

教育科研是以科学的方法为基础,有目的、有计划地探索教育规律的认识过程。科研能力强说明教师对教育教学进行了有计划、有步骤的深入的研究、认真地实验、缜密地论证、准确地总结才能形成有价值的科研成果。因此,在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科研三位一体的教师专业化发展模式时,教育科研是在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的基础上总结提炼出来的成果,在培训的过程中学校就要求教师要注重平时的问题积累、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最终解决问题的效果、今后还有待解决的问题,这样坚持长久,逐渐总结形成经验,也就形成了个人的科研能力。在2003年12月,学校承担了国家级语文科研课题“小学生掌握拼音、字词能力评价研究”和省级数学科研课题“小学生日常评价与考试评价的研究”。在市、区业务领导的指导下,学校组织教师制订方案,进行业务讲座,精心组织实施,及时总结经验,使得科研工作得到有效实施。现在,学校已经形成了一支由省、市、区、校骨干教师组成的骨干教师队伍。

通过科研老师们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刘××的《角》《比较数的大小》获得省级教学设计一、二等奖,李××的《小小的船》获省级二等奖,汤××撰写的案例《让评价成为小学生掌握拼音、字词能力的有效手段》获国家级三等奖、论文《实施有效评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评价成为小学生掌握拼音、字词能力的有效手段》均获省级一等奖,汤××和××老师还被评为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研究先进个人,高×的《让有效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动力》和《学生日常评价与考试评价的研究》《改革作业与考试,让学生主动学习》均获省级一等奖,其他方面取得的成果更是不胜枚举。

五、建立校本培训档案

篇10

“主题式项目制校本培训”必须经历“确定主题付诸实践考核验收”这三个步骤。由此,笔者想到了王国维在《 人间词话 》中提到的三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校本培训的过程不也正是如此吗?

第一重境界:“登高望远”,确立目标

王国维借用晏殊的《 蝶恋花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是表示做学问成大事业者,首先要有执着的追求,登高望远,瞰察路径,明确目标与方向,了解事物的概貌。对于校本培训而言,这是一种“知”的境界,也就是要结合学校整体发展方向,确定校本培训的主题,明确培训所要达到的目的。

1.确定主题

作为一所学校,校本培训主题的确定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依据当前整体的教育形势和上级教育部门的工作重点来确定。例如,2010年8月,浙江省教育厅了《 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 》,决心把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减下来。在随后的时间里,减负一直是上级主管部分的工作重点。因此,针对这一大的教育环境,学校就可以把“减负提质”作为培训的主题。另外一种途径就是组织教师对在教学实践中所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归类,从中确定本学校教师当前急切需要解决的某一类问题作为研究主题。

2.明确目标

主题式校本培训是以解决学校和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生成的问题为出发点,将学校教师的教学、学习、研究实践融合在一起,发挥学校教师的集体智慧,解决学校和教育教学中的实践问题的一种教师培训形式。因此,培训的目标要立足“教师”,发展“教学”。一般有以下四点:一是使每一位教师都能转变教育观念,紧跟时代的步伐;二是使每一位教师都能运用现代教育理念审视教学实践,反思教学行为,提升专业水平;三是使每一位教师都能在教学能力上得到长足发展,从而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四是培训能够切实解决教学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形成有效的教学策略。

3.制订规划

制订切实可行的培训规划是做好教师培养工作的前提。学校要将教师队伍建设纳入学校总体发展和全体教师培养的整体规划中,强化领导,切实把它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来抓。学校要依据培训的主题制订好长远的以及近期的培训规划,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培训活动。由于教师个体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每位教师有不同的发展需求,即使是同一位教师在不同的时期或阶段发展需要也不会相同,教师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校本培训要针对教师个体的发展需要指导教师制订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反思教学行为,更新专业知识结构,完善专业技能。

4.健全网络

校本培训的网络建设是全面落实主题培训的关键。一般情况下,校长应该是校本培训的第一责任人,是校本培训的组织者、管理者和领导者。在宏观指导、提供资源、制定措施、建立评价机制等方面负全责。那么具体责任部门可以落实在教务处和教科室。由这两个部门组成校本培训领导小组,加强对培训工作的领导、协调、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教师培训的日常事务工作。同时各教研组长、年级组长、骨干教师也应该是领导小组的组成人员,直接参与组织、领导、培训与考核。

第二重境界:由知到行,面壁参禅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比喻成大事业、大学问者,不是轻而易举,随便可得的,必须经过一番辛勤劳动,废寝忘食,孜孜以求,直至人瘦带宽也不后悔。校本培训亦是如此,主题确定了,目标明确了,就要付诸行动。

1.读者无疆

教师专业发展不是做应景之事,它需要教师有理性的科研态度、扎实的理论基础、科学的研究方法,因此校本培训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求全体教师读书,读书,再读书。要求教师读书,学校就必须为教师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首先,学校应该围绕校本培训的主题为教师购买相关的书籍;其次,要定期开展读书沙龙活动,为教师搭建交流的平台;再次,还要鼓励教师积极撰写读书心得,让读书成为教师生活的一部分。为了让读书活动深入开展,切实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学校还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比如围绕一个主题开展校际读书活动,将读书沙龙上升为教学研讨;利用网络开展读书沙龙,让读后心得可以随时、随地开展,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这样,不仅可以激发教师的读书热情,而且还会不断地影响教师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

2.专家引领

听教育专家讲课,与他们进行专业交流,成为教师进步的直接力量。实践证明,“专家引领”是校本培训最有效的方式之一,通过对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进行具体指导,就能把教师的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吸取养分的过程,实现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有机融合。当然,聘请专家也要结合培训的主题而定。在外聘请专家的同时,还要发挥本校骨干教师的作用,挖掘校本培训的师资潜力,聘请学校有经验的教师开设专题讲座,这样不仅使培训教师和参训教师同时受益,而且更加贴近教师实际,效果会更好。同时相邻几所学校可相互合作,互聘培训教师,实行资源共享。

3.外出取经

学校在“请进来”的同时,也必须开展“走出去”的活动,积极为广大教师提供培训学习和提升磨炼的机会。同时,还可以寻找合作伙伴,开展校际交流,互通有无,资源共享。一方面,学校可以借助网络,实现校际更大范围内和更多内容上的相互学习和交流;另一方面,可以派出骨干教师到外校听课,参加各种培训,回校后召开专题研讨会,比较分析自己和别校教师教学的差异,借鉴吸收他校的先进经验。外出取经不仅能使教师开阔视野,增长见识,更新观念,掌握方法,并运用于自身的教学实践,而且也能给其他教师带来思考与收获。

4.科研先行

学校还要把培训的主题与学校的研究课题结合起来,组织教师开展相关的课题研究,将培训深入地开展下去。例如,学校在确定了“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校本培训主题之后,就鼓励任课教师在申报课题时围绕该项主题进行选题,语文组开展了“优化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探索”的课题研究,数学组开展了“小学数学实践性作业设计的研究”,英语组开展了“减负背景下优化小学英语作业设计的研究”,体育组开展了“小学体育课外作业的有效性研究”。在课题实验中,人人参与,全体合作,充分体现校本培训的主体性和全员性。通过课题研究,有效地解决了培训与科研“两张皮”的难题。

5.全程监控

开展主题式校本培训是一个长期的工程,作为管理者要加强校本培训的计划性、系统性、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从而加强对培训过程的监控,防止各项活动流于形式,促进教师队伍专业成长。《 教师手册 》是全程监控的最重要手段。《 教师手册 》包括年度计划、培训记录、培训作业、专题评价、自学笔记、培训小结等。学校要在督促教师认真填写的同时,也要鼓励教师将培训成果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之中。如开展“减负提质”的主题培训就要适时监控教师是否真正将学生的课业负担减下来,是否在不断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

第三重境界:行至水穷,坐看云起

王国维借用辛弃疾的《 青玉案・元夕 》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作为治学的最高境界,当寻找到方向对头的道路时,又执着地追求,经过千辛万苦,最终豁然开朗,求得“真”与“是”,从而将自己的发现汇入真理的长河之中,这是何等的欣慰。校本培训围绕一个主题经过一年的实践,到这时是领悟,也是总结。此刻你会发现,校本培训是一条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幸福之路。

1.课堂检验

校本培训不能仅仅停留在教师层面,在教师成长的同时必须带动学生成长,让学生成为最大的受益者。因此,课堂才是校本培训真正的主战场,也是检验校本培训成效、检验教师成长的主阵地。课堂检验的形式可以多样化,如同课异构式、现场观察式等。以课例为载体的校本培训既是检验一年来的培训效果,也是发现课堂中所存在的问题,为继续研修寻找新的原点。在研修中,教师看别人的课堂,想自己的课堂,积极地亮出自己的想法与做法。它强调问题的研究在实践中进行,与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融为一体,达到了教学与研究一体化。把课堂作为问题研究的源头活水,会使校本培训有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

2.写中反思

李镇西曾说:“其实只有我自己知道,我并不比千千万万的一些普通老师高明多少。如果硬要说我和大家有什么不一样的话,那就是我对体现教育的爱、执著、困惑、幸福、方法、技巧的故事进行了一些思考,并把它们一点一滴地记载下来,还写成了书。仅此而已!”因此,写作对教师的成长意义是不言而喻的。既然是培训,每位教师就应该是学员。因此,布置适量的作业是很有必要的。比如,可以围绕培训主题撰写论文,可以依据所读书目畅谈读后心得,也可以写一写课后反思、教育叙事等。学校可以在每年度开展相关的评比活动,促进教师在学中写,在写中思。

3.评价考核

每一轮培训结束,必须有一个全面的考核与评价,评价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类别上评价,比如对学校组织该项培训的综合性评价,对教师学习效果的评价,对教师教学的评价;二是从内容上评价,比如培训是否达到了预期目的,培训方案是否具有成效,培训存在的主要问题等。第一类评价的对象是教师,要对教师的培训态度、学习表现、作业成绩、出勤考核、培训成效等方面进行综合测评。要按一定比例评选优秀学员,对表现突出的要给予表彰。第二类评价的对象是学校,要面向全体教师对一学年来的主题培训进行全面测评,调查教师对该项主题、对培训形式的满意度。对教师所反馈的意见要认真总结,吸取经验,为下一轮的培训打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