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收的果实范文

时间:2023-03-20 13:03:1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丰收的果实,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丰收的果实

篇1

兰兰家的果园里,又大又圆的西瓜、又红又大的蜜桃和颗颗红枣都成熟了。兰兰和妈妈一起穿梭在果园里,灵巧的双手好似翩翩起舞的蝴蝶正熟练地摘下了各式各样的水果……

回到家里,兰兰想:这果树是奶奶栽的,每天给果树浇水的也是奶奶,果实能丰收是有奶奶的功劳,应该让奶奶多吃点!

想到这里,兰兰从厨房里拿出一把水果刀,挑选了一个最大最圆的西瓜,把它切成四份,挑了一块最大的,递给奶奶,说:“奶奶,这瓜囊又大又红,肯定很甜,您吃吃看!”奶奶接过西瓜,笑着说:“兰兰真乖!”

篇2

2002年7月12日,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节目播出了一起委托人与受托律师之间因为律师收费问题而引发的风险纠纷案。原来,湖南省冷水江市湘都律师事务所律师黄均贤与娄底市双峰县大丰村的村民彭立新签定了一份《二审风险诉讼合同》,其中规定“上诉费5000元,双方各承担一半,但二审改判增加的费用也要各分一半”。结果,二审终于胜诉。按照合同约定,二审改判增加了14万元,律师可以分走7万元费。但是,就在这时,彭立新突然向当地法院、人大控告黄律师蒙骗当事人7万多元赔偿款,同时要求将合同作废。节目播出后,在社会各界乃至法学界和司法界都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实际上,这个案件的焦点就在于黄律师究竟应不应当拿这7万元。为了让大家对律师的风险收费有更多的认识和了解,笔者对美国的律师风险收费作一简单的介绍。

美国的律师收费有多种方式,风险收费就是其中的重要方式之一。在美国,风险收费被称为“Contingency Fees”。其中的“Contingency”包含着这种报酬是偶然的,可能的,因此,是有风险的。“Fee”即“酬金”之意。所谓“Contingency Fees”,就是说,律师获取的报酬取决于所的案件获得法院判决给付的总额的一定百分比。换句话说,假如你聘请了律师帮你打官司,如果官司输了,律师将得不到任何报酬。但是,你仍然必须支付律师为此而支出的有关费用,即律师办理案件而花费的“expenses”。在美国,律师的风险收费的比例各有不同,一般的比例是三分之一。有些律师根据案件的具体进展程度,按比例增减其所分享的报酬。

当然,即使在美国这样的高度意思自治的民主国家,律师的风险收费也不是随心所欲的,而是受到一些限制和约束。首先,风险收费并不是适用于所有的案件。一般而言,这种类型的收费方式可以在人身伤害、财产索赔或者其他涉及大量金钱的案件中使用。但是,在一些特定类型的案件,例如犯罪案件和儿童监护案件中,律师被禁止收取风险报酬。非常特别的是,在离婚案件中,如果你成为被告;或者你需要的是商业买卖这样的一般性的法律服务的话,风险收费并不适宜。其次,法庭可以对律师所能收取的风险报酬的总数给予一定的限制。

篇3

一、乐器多样化、娱乐多元化带来的冲击

九十年代中期,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水平有大幅度提高,不断尝试其他乐器,像钢琴、电子琴等,致使学习手风琴的热潮不断降温。与手风琴相比,简单易学、体积轻便的西洋管弦乐,近年来也走进了百姓的生活,这样多的乐器给学习音乐者带来了多种选择,分流了许多学生,使手风琴教育事业受到冲击。

二、价值取向上的偏差

手风琴业内人事常常流行一种群体自悲心态,认为手风琴的音域不如钢琴宽广或没有其他乐器好听,对手风琴的理解出现价值取向上的偏差,没有意识到社会在变化,人们的欣赏品位也在变化,手风琴教育的立足点逐渐偏离了大众文化,由此导致手风琴音乐与广大听众的距离越来越远,这是手风琴低落的主要根源。但是自由低音手风琴是手风琴发展的方向,它极大地扩展了手风琴的表现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和钢琴相媲美。

钢琴有它的表现特征,手风琴也有自己的艺术个性,只不过钢琴艺术发展了三百多年,拥有浩瀚的曲目文库,手风琴艺术发展较短,迄今只有一百多年,我们完全没有必要为此而自悲。

三、音乐业余考级活动的功利性

我国手风琴业余教学多采取音乐考级来测试教师和学生的水平。首先承认考级具有积极的一面。但社会上对有些业余音乐考级的想法与音乐工作者的初衷不同。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中注重结果,衡量他们水平的唯一标准就是“考级证”。

学生由于基本功练得太少,考级曲目又编写得较难,学生在对手风琴技术的驾驭能力上深感吃力,势必会造成对音乐作品理解的困难,机械地拉琴,没有音乐审美感受不利于学生技能和音乐理解力的全面发展,学生在练习中难以体验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考级不规范,致使很多学生将手风琴考级作为提升自己水平、应试能力的唯一途径,将考级的社会效应绝对化,这种极端的认识阻碍中国手风琴事业的发展。

四、音乐创作相对缺乏

九十年代后期,我国出现了一批新的手风琴作品,为中国的手风琴音乐注入新的血液。但相对而言,国内手风琴创作的热度却不及演奏水平的提升。

衡量器乐文化是否成熟与其曲目的多少有密切的联系,曲目的累计与演奏技术及教育理论成正比。翻翻我们几乎所有的手风琴教材,不难发现,与其他乐器教材相比,手风琴的教材很少,除了四本车尔尼练习曲就是几本音乐学院出版的考级教材。几十年来在我们的教学活动和舞台表演中所采用教学内容多为舶来品,几乎是外来曲目一统天下的局面,缺乏具有自己的特色和本民族的东西。

五、音乐演奏形式单一

多年来,手风琴在人们的视线里仅仅是独奏、重奏、歌曲伴奏,演奏时难度并不高,限制了手风琴表演形式的发展。其实手风琴演奏形式是多样的,乐器的组合形式灵活多样,可以与其他乐器协奏形成完美的音响。如国内的“十二乐坊”就其所用的乐器本身,并不占绝对优势,可她们演奏形式深得人心,能让二胡火起来。

手风琴既能演奏出管风琴般浑厚丰满的音响,又可演奏出典雅轻巧的意趣;既能像弦乐、管乐一样把旋律演奏得如泣如诉,也可以演奏出管弦乐队般丰满雄浑的和声。我们要充分发挥手风琴的特点和表现力,从多种艺术中寻找与手风琴相融的新颖的题材,创作出多姿多彩的演出形式,不仅有传统的古典手风琴演奏,还有流行手风琴和爵士手风琴的演奏形式。多样的演奏形式为我国手风琴事业的横向发展奠定了基础,使我国的手风琴音乐向各个方向延伸。

六、乐器工艺发展脱离物质基础

由于自由低音手风琴制作过程复杂,造价极其昂贵,使普通老百姓承担不起。而且,与传统琴相比又重又厚,不适应儿童的学习,因此自由低音手风琴无法大面积得到普及,无疑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手风琴的发展。

要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手风琴的发展,就要提高传统手风琴的技能技巧和音乐表现力,同样可以深入地表现和理解音乐的内涵,并可以扩大手风琴学习的普及面,使手风琴教学朝着健康繁荣的方向发展。

七、宣传力度不足

篇4

【关键词】 美国 医院手术室 空调通风标准 演变

[Abstract]half a century, as the world's largest economy, the United States, in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practice, always in the forefront of the world, is one of many medical theories, the birthplace of medical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

[Key words]U.S. hospital operating room air conditioning and ventilation standards evolution

引言

为便于聚焦,缩小搜索视野,所以对美国医院手术室空调通风的发展与演变的讨论局限在近30年。虽然未必完整,但研究美国近期的发展可能对国内标准修订与工程实践的参考价值更多一些。应该说美国暖通制冷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不同年份的手册所提供的相关资讯,在讨论空调通风问题时,是最能反映美国当时设计与工程实践的依据。

一、从ASHRAE手册1982年版的“应用篇”(1982 Applications)[1]可以看到,当时美国医院手术室并未分级,只有一个级别,对其集中通风与空调系统过滤器效率的要求是:两级过滤,过滤效率分别为大气尘光电比色效率25%和90%。其空气过滤要求与分娩室,早产育婴室,苏醒室和ICU一致。(过滤器效率测试依据ASHRAE过滤器测试标准52.76)[2]。为便于将手术室与其他部门作比较将1982版对手术室和相关部门通风量的要求如表1所列。

从ASHRAE手册1982版“应用篇”来看,有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 三十年前,美国医院手术室尚未普遍按手术类别进行划分。

其原因是:限于当时的医疗科技水平,骨髓移植、器官移植等感染高敏感手术,尚未普及。与此同时,工业洁净室技术虽已广泛用于半导体、电子、宇航、制药等行业,但嫁接到医疗设施中,主要应用在白血病和烧伤患者的临床治疗,而在医院手术室的应用尚不普遍。特别是还缺少洁净通风与手术感染率关联关系的临床统计结论作支持。因此多数医疗机构不认同手术室采用高效空气过滤器。

ASHRAE手册1982版“应用篇”指出:“当时层流在手术室的应用受到限制,原因是缺少医疗机构,例如,美国外科学会手术室环境委员会(the Committee on Operating Room Environment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的承认。”并认为“…在其可被考虑用于普通手术室之前需要有更多有关其功效的资料。”

因此,无论从通风系统所配置的末级为90%比色效率的两级过滤器,还是从送风量来看,其综合效果与当时世界通行的空气净化标准―美国联邦标准(Federal Standard)209 B完全不搭界。FS-209 B标准将洁净室分为百、千、万、十万四个级别。按上述过滤效率与通风量配置推算,在空态或静态条件下手术室内空气中≥ 0.5μ的粒子,每立方英一般应在百万级上下水平。但进入手术室经过滤的送风中,按1982“应用篇”的观点则应该是无菌的。

2. 除去过滤器配置与通风量而外,气流组织也是洁净技术的关键要素。

1982版“应用篇”在第七章“医疗设施”第一部分“医院”中,列有“空气运动”一节,其中指出:

“…空气处理系统应设计成为使污染扩散最小的气流流型,源自于工业洁净室的层流概念引起某些医疗机构的兴趣,并推荐采用带有或不带有环绕手术小组的、固定或可移动墙板的垂直和水平两种层流系统。而更多的医疗机构不提倡把层流用于外科,而支持与本章所述类似的空气系统。”

什么是1982版“应用篇”第七章所支持的空气系统呢?

ASHRAE 1982年版“应用篇”第7章医疗设施第1部分“医院”中在“设计规范”这一节以“手术部”为标题的段落中做了如下的叙述:

“手术室较之医院其他任何区域更需要认真控制无菌状态。手术室(包括膀胱内窥镜室,骨科外伤室)的送风系统要仔细设计,以降低这些房间空气悬浮微生物的浓度。已证明手术室主要的细菌源自于手术小组,因他们在手术中的活动而产生。手术时,手术小组的多数人靠近于手术台,造成了这个高敏感区域污染聚集的不良状况。

手术室气流组织系统的研究及工业洁净装置的实测表明,从天花送出空气,向下流动至相对侧墙的排风口,可能是维持污染物浓度在可接受水平的最有效的空气运动流型。全孔板天花,部分孔板天花及装置于天花的散流器已成功的应用。”

又指出:“应提供独立的排风系统或特殊的真空系统,以去除麻醉气体”同样在第7章医疗设施第1部分“医院―医疗设施空调应用”的章节内,以“空气运动”为标题的段落中也做了同样的评述:

“总之,所推荐的方式是:设有靠近地板壁的周边排风或多个排风口,设在天花的送风口向敏感的超净区,同样也朝向高污染区域送风。这种方式形成了清洁空气经过呼吸区和工作区向下运动至被污染的地面区而后排风。为此回风或排风口的下底应在房间地板之上3英(76)。”

二 、因为1987版、1991版和1995版[3,4,5]的ASHRAE手册在相关章节内容上变化不大,因此跳跃至1999版[6]。1999版“暖通空调应用篇”(HVAC Applications)第7章医疗设施的表3与1982版的标题完全一致,即“医院某些区域的一般压力关系与通风”其中部分内容如表2所列。

与1982版相对照,有以下异同:

1.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与发展,1999版不仅所列医院的“功能空间”(function space)较1982版的“区域名称”增添了一些项目,而且进行了类别划分,但划归“外科与危急护理”一类的手术室、分娩室、苏醒室等本文所关注的重点,从名称上并无变化。

2. 尽管1999版已将手术室分为两类,一类是适用于整形外科、骨髓移植,器官移植的高级别手术室,要求采用末级为高效空气过滤器的三级过滤,而另一类为一般手术室仍维持与1982版相同的空气过滤器设置要求。但1999版手术室的通风标准与1982版完全相同,仍有全新风与循环风两种模式,而且相关风量标准不变。

也就是说,虽然高级别手术室与一般手术室空调系统过滤要求不同,但通风换气次数的规定完全一致。

注:a ― 无需持续定向控制,但变化应尽量小,不允许发生因定向控制不足而从某个区向另外感染区传播,功能区之间的分界(病房或部)应有定向控制,Lewis(1988)介绍了应用空气轨迹控制维持定向控制的方法;

b ― 通风与美国采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协会标准ASHRAE Standard 62《可接受室内空气品质的通风》相一致,未给出特别的通风率,若标准62较表中给定值有更高的新风要求,则采用较高值;

c ― 某处有排风需要时总换气量可以增加;

d ― 为控制感染使用高效空气过滤器机组(不带冷、热盘管)再循环空气是允许的。

3. 同在第七章“医疗设施”这一章中,1982版的第一部分“医院 ― 医疗设施空调的应用”和1999版的“医院设施”都有以“空气运动”为标题的一段内容。时隔近20年,尽管1999版在涉及影响医院污染传播的因素和空调系统担当的责任等方面较1982版有了更详细的分析,但涉及送(排)风系统的气流组织方面,两个版本文字上几乎没有差别。

4. 1999版对分娩室的通风标准较之1982版有大幅度提高,从5次新风12次最小总送风换气次数,增加到与手术室同等水平。即采用全新风时提高为15次换气,依旧采用循环风时5次新风,但最小总送风换气次数提高了一倍多,达到25次。也就是说1999版标准已把分娩室完全等同于手术室对待。

1999版虽然从空气过滤要求方面区分了高级别手术室与普通手术室,但对两类手术室通风量要求一致,对气流组织方面也并无其他规定。

同时依旧指出“源于工业洁净室的层流概念引起某些医疗机构的兴趣,推荐采用带有或不带有环绕手术小组的,固定或可移动墙板的垂直和水平两种层流系统(Pfost 1981)。但某些医疗机构不提倡外科采用层流,而支持本章所述的类似空气系统。”

1982版与1999版的上述一段文字中的主要差别是在1982版中“更多的医疗机构不提倡外科采用层流……”,而在1999版中改成了“某些医疗机构不提倡层外科采用层流……”以说明不赞成采用层流的声音相对减弱,更多一些医院在手术室中采用了层流技术。

此外,在1999版中还增加了Pfost,J.F.关于“对医院手术室层流的再评价”一文的引注,而对层流的定义,1982版和1999版完全一致,在两个版本中同样有如下文字表叙:

“手术室中的层流被定义为当无障碍时以单向流为主。此单向层流流型通常流速达到0.45±0.10m/s(1982版采用英制,所标明数值为90±fpm,并附注了公制值为0.46±0.10m/s ― 笔者)。”

上述两个版本都未对当手术室采用层流时,笼罩范围和总风量另给出任何规定。如果按面积为45m2、层高为3m的手术室考虑,若按ASHRAE标准给定的25AC/h的换气次数计算送风量为3375m3/h。那么,以0.45m/s的出风平均风速为准,天花出风口尺寸仅为2.083m2。若天花上出风口尺寸为1.0×2.1m,则较0.6×1.8m的手术床两侧仅各宽出20cm,两端头仅各宽出15cm。

三、“设备与系统篇”每四年轮换修订更新的规定按照ASHRAE手册“基础篇”、“制冷篇”、“采暖通风应用篇”与截止目前有关手术室空调通风的相关要求最近的版本是2007年出版“ASHRAE手册 ― 暖通空调应用篇(SI)”[7]。由于2003版[8]与2007版基本一致,因此以后者为准和以往的版本,就手术室空调通风的规定进行比较如下:虽然以往的版本对温、湿度也都给予了推荐值,例如1982版规定手术室温度为68至70°F(20至24℃)、相对湿度最小50%、最大60%,1999版规定手术室温度应在17至27℃范围设定并可调,相对湿度应维持在45%至55%,两个版本相差不大,但均未列入通风参数综合表中。2007版“采暖通风应用篇”在第7章“医疗设施”中,对除空气过滤器效率而外的主要通风参数都汇集在,以“医院和门诊机构影响病患护理区域的通风要求”为标题的汇总表中。表3列出了该表部分与手术室相关内容。

从上表可以看出与以往版本有如下一些重要差别:

1. 最重要的差别是,2007版不仅按美国外科医师学会(ACS―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将手术类别分为了A、B、C三个级别[9],同时区分了对B、C两级和A级不同的通风要求。而1982版对所有的手术室通风要求都相同,1999版也并未因净化要求不同而对通风要求有所区别。但2007版规定整形外科、骨髓移植和器官移植等属于B、C级手术的手术室,其通风与空调系统的过滤器效率,与1999版稍有不同,由三级过滤改为两级过滤,末级仍为高效空气过滤器(MERV 17)而前一级空气过滤器改为MERV 8,约相当于光电比色效率40%。较1999版效率为80%的第二级有所下降。2007版对一般手术室、分娩室、ICU处置室等与1999版相比,对过滤器效率的要求则基本相同。

2. 2007版与1999版相对照,在通风模式和通风量方面也做出了一些调整。首先是取消了美国医院中多年来在手术室等房间采用直流或全新风系统的通风模式,而一律改为全循环风系统。其次最低总通风换气次数也从以往的25AC/h改为20AC/h新风换气次数则由以往的5AC/h下调到4AC/h。这种技术措施的调整,无疑是从节约医院通风空调能耗的角度出发的。

3.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和设计经验的积累,2007版与1999版及以前的版本相比,对不同区域,房间的温湿度要求做出适当调整,同时也要求更具体。例如,1999版对手术室的温湿度要求一律规定为17至27℃,45%至55%手术室小组可调。而2007版则区分为B、C级手术室17至27℃,30%~60%,而A级手术室要求21至24℃,30%至60%。

又如1999版规定分娩室与手术室的温湿度要求一致,而2007版明确为20至23℃,30%至60%。苏醒室1999版规定为24℃,45~55%,2007版则规定为24±1℃,30%至60%。

从以上技术参数的调整,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国暖通制冷空调工程师协会对医院通风空调系统的节能问题越来越重视,特别是注意到冬季为满足较高的室内相对湿度,夏季为满足较低的室内相对湿度,其所需电能等能源的消耗可观,因此,对医院各类房间的相对湿度都做了较大幅度的调整,把下限值由45%下调至30%,而上限制则由55%提高至60%。

四、 2008年夏,公布了历经6年研究通过4次公开评议而形成的由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 ―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牵头,多个权威学会认可的最新“医疗设施通风标准”(Ventilation of Health Care Facilities),标准号为ANSI/ASHRAE/ASHE Standard 170 ― 2008。

该标准分别由以下美国相关机构陆续审定批准:

2008年6月21日,美国采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协会(ASHRAE ― American Society of Heating,Refriger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Engineers. lnc)标准委员会(ASHRAE Standards Committee)。

2008年6月25日,美国采暖制冷空调工程师协会董事局(ASHRAE Board of Directors)。

2008年7月18日,美国医院学会医疗工程协会(ASHE American Society for Healthcare Engineering of the American Hospital Association)。

2008年7月24日,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

ANSI/ASHRAE/ASHE 170-2008标准(以下简称“170标准”)是美国医务界和暖通空调界,历经多年的研究、商讨所取得的对医疗设施的通风措施的统一认识,是近三十年来,美国医院建筑通风与空调设计的最新总结。特别值得重视的是,它在一定意义上有别于以往涉及医院通风空调的其他美国标准,无论是ASHRAE的或是AIA的相关标准,尽管这些标准的编写也有医疗机构相关人员的参与,但毕竟与直接由美国医院协会医疗工程协会出面编写和审定,并作为其标准的形式发行,在意义上有所不同。

美国170 - 2008标准在定义中,按照美国外科医师学会(ACS ―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指南第三版(16)将手术分为了A、B、C三个级别。

A级手术:无需术前在某处、局部或区域使用镇定剂进行预麻醉的小型手术,不包括静脉、脊椎和硬脑膜等属于B级或C级的手术。

B级手术:需要口服、注射或静脉的镇定剂,或患者处于镇痛或游离药物之下的小型或大型手术。

C级手术:需要全身或区域封闭麻醉,或使用生命功能支持设备的大型手术。

上述手术分级是针对全部手术而言的,涵盖了各类手术。

从对通风与净化的要求来看,B级与C级手术室是一致的,具体要求如表4所示。

相关的标注如下:

(a)允许使用室内循环冷热机组(带加热或冷却盘管)满足换气次数要求,因有可能聚集污染并清洁不便,在标明“否”的区域不能使用循环机组,隔离室和重症监护室可使用再热式诱导器通风,其中仅有中央空调一次风流过再热器,在手术室和其他特殊护理区不允许使用重力式加热或冷却装置,如散热器或对流器;

(b)此处所谓外伤室是指急救室或应急室,用于事故受难者的一般性初步治疗。外伤中心的手术室用于常规紧急手术,是本标准认定的手术室;

(c)室内无人使用时无需保持压力关系;

(d)某些有潜在污染或气味问题的区域,排风须直接外排不可循环至其他区域。个别情况可能特别需要直排室外,例如在治疗肺部感染患者的重症监护单元和烧伤患者病室。为满足排风需要,系统运行时有必要持续地从室外补风;

(e)表列的相对湿度范围是需要控制场所的最低和最高限值;

(f)系统应能保持房间处于正常运行范围,当患者舒适感或医疗状况要求时,应允许较低或较高的湿度;

(g)国家职业安全与健康研究院(NIOSH)关于废麻醉气体或蒸汽的职业暴露控制和一氧化二氮(N2O笑气)的职业暴露控制的标准中指出,既需要局部排风(清污)系统,也需要在使用相应气体的区域有一般通风,其它要求参见NFPA99;

(h)如安装有监测器报警装置,须有容差以防误报。门移动或临时开启时须允许压力关系短时间偏离要求。应允许使用简单的目检方法。如烟迹管中之球(ball ―in ―tube)或飘带验证气流方向。在现有设施中,应许可使用带HEPA过滤器的循环装置作临时,补充的环境控制方法,以符合控制空气传染介质的要求。无论是移动的还是固定的系统设计都应能防止气流滞销和短路。这类系统的设计还须便于定期预防性维护和清洁。

1. 2007版ASHRAE手册“暖通空调应用篇”和ANSI/ASHRAE/ASHE 170 - 2008标准出版相隔的时间有限,新风量、总风量、温、湿度参数这些经历了多年工程实践验证的主要技术指标不可能有大的差异。但仍可从170 - 2008与2007 HVAC“应用篇”的一些小变更中感受到美国医院通风、空调相关技术人员对医院通风、空调系统节省运行能耗和降低投资的重视。

例如,2007版“应用篇”B、C级手术室设计温度范围定为17~27℃并可任意设定,而在170-2008标准中缩小范围为20~24℃。不仅各医院手术室的空气环境更趋于一致与规范化。而且空调系统的设备投入与运行能耗也可相应减少。

又如膀胱内窥镜室、分娩室的设计温度由2007版“应用篇”的20~23℃,170-2008标准更改为20~24℃,虽仅1℃之差,但重视节能的良苦用心值得关注。

2. 手术室正常运行时,室内空气的菌浓与尘浓与送风系统的过滤器配置,送风量大小及气流流型等因素有关。从数量上看170 - 2008标准与2007版“应用篇”所规定的最低总送风量换气次数一致。B、C级手术室均为20AC/h,A级均为15AC/h,但用工业洁净室标准来衡量,按170 - 2008标准所设计与运行的B、C级手术室,因系统所配置的两级过滤器,其末级过滤器是MERV 14级,相当于大气尘光电比色效率90%,因此,从空气中含尘浓度来衡量,其数量接近于洁净室的洁净度分级的最低一档ISO 9级。而按2007版“应用篇”设计,同样是20AC/h送风量,但系统所配置的两级过滤器其末级为MERV 17(与HEPA相当)。因此,手术室静态时的平均含尘浓度,可以达到ISO 7级,即传统英制的万级(≥0.5μ,≯10000pcs/Cu.ft),两者相差很远。但从手术室的无菌状态来比较,按2007 HVAC应用篇的要求与按170―2008标准的规定,来设计手术室空调通风系统,无论是静态或是动态条件下的两个手术室的空气中的菌浓应是相同或极其相近的。但这两个过滤器配置不同的手术室,无论从初投资和日常运行维护费用都相差较大。其主要的理论与实践依据是,有能力引起手术切口感染的悬浮在空气中细菌粒子,其平均粒径>5μ,而MERV14的空气悬浮细菌过滤效率实验值接近于100%,尽管其滤尘效率远低于HEPA过滤器,而滤菌效率却接近。

关于MERV 14及性能相近的空气过滤器的滤菌效率,在2007版“暖通空调应用篇”有如下阐述,(见2007版“暖通空调应用篇”的“医院设施”一节中标题为“感染源和控制方法”一段):“Isoard etal.(1980)和Luciano(1984)已指明,医院中所存在的全部细菌的99.9%可以被效率为90至95%的过滤器(ASHRAE 标准 52.1)滤除,因为典型地存在于菌落生成单位(CFU)中的细菌大于1μm。”

上述这段文字,可能也正是ANSI/ASHRAE/ASHE 170―2008标准规定医院手术室通风、空调系统最低过滤效率的主要依据。

3. 医院通风、空调系统的高费用,始终是美国医疗卫生系统和暖通空调行业所关注的问题。

从1982版“应用篇”在第7章“医疗设施”的第1部分“医院―空调在医疗设施中的应用”中,以“空气净化”为①标题的段落中,就已指出“因为高性能过滤器很费钱,医院应预计过滤器寿命和替换费用,并将其列入运行预算中”。

这一段提示,在1987,1991,1995,1999,2003至2007各版中从未变更过。

从2007版HVAC“应用篇”第七章医疗设施的“特殊设计准则一节中,特别指出:手术室的使用一般每天不超过8至12小时(除外伤中心和急救部)“为节约能耗,应允许在可能时降低某些或全部手术室的送风量,当降低送风量时,正压仍需维持以保持消毒状态”。

此外,以往美国许多医院习惯于采用新风系统,因此,多年来美国医院手术室的最小通风量分为全新风与循环风两种工况,分别规定了不同的换气次数。鉴于全新风系统的高能耗,以及配置合适过滤器的循环风系统,同样可满足手术室对环境的要求。因此ASHRAE手册2003版“暖通空调应用篇”对医院手术室分娩室的通风要求中,取消了全新风系统的模式,一律改为循环风系统,25AC/h总换气,新风换气为5AC/h。2007版“暖通空调应用篇”维持了2003版的上述变更,但B、C级手术室、膀胱内窥镜室和分娩室最小总换气量,进一步降低为20AC/h新风换气降为4AC/h,A级手术室则降低为总风量15AC/h及新风量3AC/h。ANSI/ASHRAE/ASHE 170-2008标准完全维持2007版ASHRAE手册,“暖通空调应用篇”中对手术室等相关区域的要求。

结 语

从上述对手术室空调通风要求的变化,可以清晰地看出美国医疗设施系统对于在满足使用要求下,严格控制全新风系统和合理降低总风量、新风量的节能降耗思路。中国和美国分处太平洋的两侧,两国本土南北跨越的地理纬度相近,各种气候条件都可找到相映照的地域。因此美国医院通风空调的标准对我国而言,参考价值较高。而个别人对美国的新标准不以为然,却把目标定在欧洲现有的最高标准之上,追求所谓得“世界一流”。事实上,衡量医院最终效果的是其医疗水平而并非其他。

虽然中国国力日益增强,就GDP的总量来看,已略多于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总量依旧只有美国的几分之一,若以人均GDP来衡量,则在世界上的排位处于百名之外。此外相对其他方面而言,中国的医疗卫生事业的基础更薄弱,医疗设施建设可能发展更慢。总之,医疗事业需要的投入巨大,缺口也很大,这个发展现状是必须正视的问题。我们期盼中国医院通风空调的标准能总结经验采取适合中国国情的路线,以利于推动中国医疗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ASHRAE Handbook 1982 Applications〔S〕7.3 Atlanta GA ASHRAE Press

【2】ASHRAE Standard 52-76 《Methods for Testing Air Cleaning Devices Used in General Ventilation for Removing Particulate Matter》 Atlanta GA ASHRAE Press

【3】ASHRAE Handbook 1987 Applications〔S〕7.1-7.2 Atlanta GA ASHRAE Press

【4】ASHRAE Handbook 1991版 Applications〔S〕 Atlanta GA ASHRAE Press

【5】ASHRAE Handbook 1995版 Applications〔S〕 Atlanta GA ASHRAE Press

【6】ASHRAE Handbook 1999版 Applications〔S〕 Atlanta GA ASHRAE Press

【7】ASHRAE Handbook 2007版 Applications〔S〕 Atlanta GA ASHRAE Press

【8】ASHRAE Handbook 2003版 Applications〔S〕 Atlanta,GA,ASHRAE Press

【9】ACS2000 Guidelines for Optimal Ambulatory Surgical Care and Office-based Surgery 3rd ed. American College of Surgeons Chicago 1L 60611

篇5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管理;风险意识;护理质量;护理满意度;

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有着更高的期许。手术室是一个救死扶伤的重要场所,工作量多而繁杂,情况复杂多变,一些小的失误就有可能引起严重医疗事故,进而出现纠缠不清的医患矛盾。对此,本文选取我院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20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从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2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A组),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8~78岁,平均年龄为(49.3±3.5)岁;男110例,女90例,男女比例为11:9。同时选取我院从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间未进行护理风险管理的2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B组),患者年龄主要集中在16~77岁,平均年龄为(48.6±3.3)岁;男100例,女100例,男女比例为1:1。这两组患者在病程、年龄、身高、体重等基本资料上没有显著的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B组)由护士长具体负责的常规护理,观察组(A组)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措施:(1)术前的护理风险管理。在手术前,护士应当仔细准备手术室的各项医疗器材,对手术室进行彻底地消毒;询问患者的病史、基础病、药物过敏史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患者的肢体及生命体征,同时都患者做好健康宣传及心理辅导。[1](2)术中的护理风险管理。首先,按照手术的要求,对患者进行麻醉;其次,护士应当紧密配合医生的治疗,及时传递手术器材、药物,在这一过程,时刻注意保护自己,避免出现职业暴露事件;第三,安全输血,输血前严格审核血型、血量,严密观察患者的输血反应;第四,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脉搏、瞳孔大小等指标。[2](4)术后的护理风险管理。首先,对于需要送检的标本进行处理,严格按照医院规定的步骤进行;其次,清理手术室,整理医疗垃圾,分类处理,避免发生污染事件;第三,严密观察患者术后的各项生命体征的变化。

1.3 统计学方法

在文中,笔者所采用的相关数据,均是在使用SPSS17.0软件来详细分析统计的,同时为加强可信度,本文的计量的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x±s)来表示,文中的实验中数据均为使用的平均值。[3]P

2 结果

护理质量达标比较上,观察组(A组)为99%,对照组(B组)为85%,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需要一个完善的规章制度与一个技术优良的护理人才。为此,笔者认为,首先,规范医院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制度,医院应当选派专业人员到大医院学习他们的风险管理经验,具体内容、操作模式、应急机制、责任及善后处理等环节;同时邀请医学界著名专家学者,到我院进行风险管理的讲座,推广他们或实践界最新的护理风险管理。在此基础上,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形,制定出一套切合本院的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的制度,并要求手术室所有的医护人员严格遵守。[4]其次,提高本院手术室护士的风险管理意识。医院应当组织他们学习、培训,在培训环节上,为其制定严格的考核机制,对于考核未通过的学生,让其继续加学一个课时的培训课程,一直到考核通过为止,并将其制度化,每年都进行一期的讲学、培训及考核。第三,建立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当手术室出现护理风险事故,应当依据风险事故的级别,启动相应的机制,如护士因输血遭到针刺或血液污染等事件,应当让护士离开手术室接受治疗;对于患者出现的事故,医护人员应当在最短时间内消除危险,并将危险损失程度降到最低。[5]在此基础上,引入信息化管理模式,全部网络化,对出现的手术室护理事故,定期做分析,总结出失误之处,避免下次出现同样现象。

综上所述,在手术室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可以提高护理质量,降低护理差错发生率,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改换医患关系,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蒋亚茹,王小平,巨会萍等;风险管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质量中的实施应用[J].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0,11(15):183--184

[2] 张学兵,周蓉,徐红芳等;风险管理在门诊手术室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9,13(21):203--204

[3] 李桂芳,江小芳,庞华容等;手术室护理面临的潜在风险及应对措施[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14(19):193--194

篇6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防范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内涵及现状

金融的全球化成为近年来发展的大趋势。在这种新经济的背景下,国际金融业全球化的发展也就成为必然。新兴金融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打破了原有的旧格局,使国际金融市场逐步扩展到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国际金融机构在全球大量设立分支机构,形成全球性业务网络。这种趋势既促进了国际金融的极大发展,也加大了金融风险的范围,出现债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国际金融组织面对巨大的国际资本流动,越来越显得力量不足,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手段显得特别脆弱。国际金融炒作活动,进一步加剧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建立过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改革开放的进展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正在和将要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决策风险、管理风险、国家风险、竞争风险、流动性风险、体制性风险等。这些金融风险中,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中最突出、最集中、最严峻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因信用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其中主要是因债务人不能按期还本付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总资产的80%以上,贷款的质量决定着银行的命运。尽管《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已经颁布实施,但银行仍面临着企业不讲信用和丧失信誉、不愿或不能还银行贷款的问题,从而使银行面临贷款无法收回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措施

围绕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大了金融宏观调控力度,引入了金融竞争机制。这对新型商业银行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更多的是危机和挑战。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种种挑战,新型商业银行必须适时调整、完善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管理体制,以实现在集约经营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必须首先从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风险控制,管理立行观念。这是新型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新型商业银行更应从战略高度来认识防范、规避风险问题,要从关系自身生存发展、维护股东利益和社会安定的角度,花大力气抓好风险控制工作,并常抓不懈,保证各项业务的良性发展。新型商业银行是法人持股的股份制银行,从其股本实质看,同样是大型国有企业,其资产出现大面积风险带来的社会危害将是深远的。因此,尽快出台保全新型商业银行资产的政策法规,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减轻新型商业银行的风险压力,应当引起有关管理当局的高度重视。

1.实行资产负债比率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就是银行根据对资产负债平衡表中的资产和负债每个项目的利率预测,在维持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风险的最小化,收益的最大化。并且通过此来考虑最佳的资产负债的数量和期限的结构。在商业银行进行外部投资中,通过资产负债管理,可以有效的预测外汇、利率、信用等方面的风险。在国际市场利率,汇率波动的情况下,可以主动性的进行调节。推行资产负债管理,必定使商业银行在平常管理中量力而行,自我平衡,合理经营。对负债促使其致力于筹集资金,自觉控制资产,扭转其超负荷经营状况,削弱其资金依赖性;同时对资产管理有利于其从事投资业务,激发了创造收益的积极性。

2.建立和完善内控监督机制

包括:风险防范机制,即贷款的发放实行审贷分离;二是全面实行贷款抵押、担保;实行贷款风险等级管理,建立坏账准备制度。风险预警机制,即要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营运状况、财务核算状况等方面的资料存入信息库,实行客户经理制,对贷款单位实行单个的动态监测。风险分散机制,可以组织银团贷款,同时实行授权、授信制度。风险补偿机制,要建立贷款风险基金,开展信用保险,提高坏账准备金。 转贴于

3.不断完善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首先,要优化配置信贷资产,提高信贷资金整体效益。要按照效益优先和集约化经营原则,制定分客户、分行业、分地区的信贷投向计划,逐步实现贷款向重点客户、重点地区、重点行业转移,向大系统、大集团、大企业倾斜,扩大基础行业贷款,支持名优品牌生产,支持优势行业、企业的发展和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合并、租赁劣势企业。其次,要严格执行贷款审批操作程序,强化信贷责任人制度。商业银行应制订严格的信贷审批操作程序,并真正落实信贷责任人制度,切实做到谁决策谁负责,并依法追究问题的责任。第三,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加强贷后管理。国有商业银行制度上制定贷后检查、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结合贷款信息系统确定贷款风险预警指标,及时采取对策,将风险化解于萌芽状态。制定贷后管理质量奖惩办法,正确处理业务拓展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关系。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金融市场的环境发生了巨变。就整个外部环境来说,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快,国内金融市场竞争加剧,买方市场的局面已逐步形成,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纷纷争夺市场份额。交行、中信、光大、深发展等全国股份制银行的经营机制完全商业化,资产总额不断扩大,招商银行还与四家国有银行一样进入了世界千强银行之列。除了竞争对象的增多,金融竞争的范围和空间也越来越大,不仅存在着业务上的竞争,而且治理上的竞争、资本竞争、价格竞争、技术竞争、信息竞争、人才竞争日趋白炽化。社会大众的金融投资意识,随着银行多元化的服务渠道的拓展而增强,他们开始选择和享用前所未有的金融产品,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加入WTO机遇挑战对策[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2.

[2](美)彼得S.罗斯.商业银行管理(第4版)[M].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篇7

 

关键词:商业银行 金融风险 金融监管 防范

一、我国商业银行的金融风险内涵及现状

金融的全球化成为近年来发展的大趋势。在这种新经济的背景下,国际金融业全球化的发展也就成为必然。新兴金融市场的兴起和发展打破了原有的旧格局,使国际金融市场逐步扩展到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国际金融机构在全球大量设立分支机构,形成全球性业务网络。这种趋势既促进了国际金融的极大发展,也加大了金融风险的范围,出现债务的可能性大大增加,而国际金融组织面对巨大的国际资本流动,越来越显得力量不足,防范国际金融危机的手段显得特别脆弱。国际金融炒作活动,进一步加剧着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必然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尤其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在建立过程中,商业银行的风险问题显得更为突出。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和改革开放的进展来看,我国商业银行正在和将要面临的金融风险主要有信用风险、利率风险、外汇风险、决策风险、管理风险、国家风险、竞争风险、流动性风险、体制性风险等。这些金融风险中,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经营中最突出、最集中、最严峻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指因信用活动中存在的不确定性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其中主要是因债务人不能按期还本付息而使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在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占总资产的80%以上,贷款的质量决定着银行的命运。尽管《公司法》、《商业银行法》、《贷款通则》等法律法规已经颁布实施,但银行仍面临着企业不讲信用和丧失信誉、不愿或不能还银行贷款的问题,从而使银行面临贷款无法收回的风险。

二、我国商业银行防范金融风险措施

围绕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九十年代以来国家加快了金融体制改革步伐,加大了金融宏观调控力度,引入了金融竞争机制。这对新型商业银行带来了发展的机遇,但更多的是危机和挑战。面对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和种种挑战,新型商业银行必须适时调整、完善自己的发展战略和管理体制,以实现在集约经营基础上的可持续发展。对此,必须首先从指导思想上牢固树立风险控制,管理立行观念。这是新型商业银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新型商业银行更应从战略高度来认识防范、规避风险问题,要从关系自身生存发展、维护股东利益和社会安定的角度,花大力气抓好风险控制工作,并常抓不懈,保证各项业务的良性发展。新型商业银行是法人持股的股份制银行,从其股本实质看,同样是大型国有企业,其资产出现大面积风险带来的社会危害将是深远的。因此,尽快出台保全新型商业银行资产的政策法规,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性,减轻新型商业银行的风险压力,应当引起有关管理当局的高度重视。

1.实行资产负债比率管理

资产负债管理就是银行根据对资产负债平衡表中的资产和负债每个项目的利率预测,在维持流动性的前提下谋求风险的最小化,收益的最大化。并且通过此来考虑最佳的资产负债的数量和期限的结构。在商业银行进行外部投资中,通过资产负债管理,可以有效的预测外汇、利率、信用等方面的风险。在国际市场利率,汇率波动的情况下,可以主动性的进行调节。推行资产负债管理,必定使商业银行在平常管理中量力而行,自我平衡,合理经营。对负债促使其致力于筹集资金,自觉控制资产,扭转其超负荷经营状况,削弱其资金依赖性;同时对资产管理有利于其从事投资业务,激发了创造收益的积极性。

2.建立和完善内控监督机制

包括:风险防范机制,即贷款的发放实行审贷分离;二是全面实行贷款抵押、担保;实行贷款风险等级管理,建立坏账准备制度。风险预警机制,即要把企业的生产经营状况、资金营运状况、财务核算状况等方面的资料存入信息库,实行客户经理制,对贷款单位实行单个的动态监测。风险分散机制,可以组织银团贷款,同时实行授权、授信制度。风险补偿机制,要建立贷款风险基金,开展信用保险,提高坏账准备金。

3.不断完善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首先,要优化配置信贷资产,提高信贷资金整体效益。要按照效益优先和集约化经营原则,制定分客户、分行业、分地区的信贷投向计划,逐步实现贷款向重点客户、重点地区、重点行业转移,向大系统、大集团、大企业倾斜,扩大基础行业贷款,支持名优品牌生产,支持优势行业、企业的发展和鼓励优势企业兼并、合并、租赁劣势企业。其次,要严格执行贷款审批操作程序,强化信贷责任人制度。商业银行应制订严格的信贷审批操作程序,并真正落实信贷责任人制度,切实做到谁决策谁负责,并依法追究问题的责任。第三,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奖惩机制,加强贷后管理。国有商业银行制度上制定贷后检查、业务监督管理办法,结合贷款信息系统确定贷款风险预警指标,及时采取对策,将风险化解于萌芽状态。制定贷后管理质量奖惩办法,正确处理业务拓展和控制贷款风险的关系。

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银行业金融市场的环境发生了巨变。就整个外部环境来说,我国加入WTO后,金融市场的开放程度进一步加快,国内金

融市场竞争加剧,买方市场的局面已逐步形成,国有商业银行的垄断地位被打破,众多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纷纷争夺市场份额。交行、中信、光大、深发展等全国股份制银行的经营机制完全商业化,资产总额不断扩大,招商银行还与四家国有银行一样进入了世界千强银行之列。除了竞争对象的增多,金融竞争的范围和空间也越来越大,不仅存在着业务上的竞争,而且治理上的竞争、资本竞争、价格竞争、技术竞争、信息竞争、人才竞争日趋白炽化。社会大众的金融投资意识,随着银行多元化的服务渠道的拓展而增强,他们开始选择和享用前所未有的金融产品,并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参考文献:

[1]国务院研究室.中国加入WTO机遇•挑战•对策[M].中国言实出版社,2002.

篇8

〔关键词〕外汇风险管理;远期结售汇;保值

中图分类号:F830.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096(2012)06-0048-06

一、引言

随着我国进出口额的逐年攀升,企业所暴露的外汇敞口逐年加大,人民币汇率的大幅波动导致进出口企业所面临的外汇风险与日俱增。汇率频繁而大幅度地波动,导致许多从事国际贸易的企业在核算收益和成本时面临着极大的不确定性。 近年来,我国外汇衍生品市场逐步发展,外贸企业不断参与,对我国企业金融衍生工具保值有效性进行研究,可以检验企业进行外汇风险管理的效果,分析外汇衍生品市场的作用。

从对金融衍生工具保值研究的相关文献来看,国外学者研究的更多一些,主要从金融衍生工具保值与公司价值的角度分析,包括Smith和Stulz[1]、Froot等[2]以及Geczy等[3]。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恰当运用金融衍生工具对提升公司价值有显著作用。Allayannis和Weston[4] 检验了1990—1995年720家美国大型金融企业外汇衍生工具的使用以及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发现金融衍生工具的使用平均可以增加公司价值达4.87%。Carter等[5]采用航空业公司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使用金融衍生产品进行套期保值的公司,由于降低了外部融资成本,公司价值可以增加12%—16%。

国内学者对金融衍生工具保值研究相对较少,吴晓[6]采用对角BEKK模型捕捉货币现货和期货市场的交互影响,从而刻画风险最小化套期保值比率的动态特征,结果表明,套期保值能减少汇率风险。顾卫平和邓雅勤[7]针对货币期货和货币期权研究时,在设定一系列假设后,得到的结论是货币期货合约能完全消除外贸企业的外汇风险暴露,而货币期权合约则不能,为外汇衍生品市场发展货币期货奠定了理论基础。徐晟[8]研究了对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的同步套期保值,通过公式推导出最优套期保值比率,并采用国外数据得出结论,应该把利率风险和汇率风险视为一个整体并同步套期保值。国内学者的研究表明,金融衍生工具在规避汇率风险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但研究的结果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相关数据均取自国外[9]。

二、研究方法和数据选取

篇9

沈阳市第五人民医院,辽宁沈阳 110023

[摘要]目的 探究并分析手术室护理标识在手术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及其效果。方法 将该院自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266例手术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期间护理标识的应用及临床效果。结果 对比两组的护理满意度,试验组的护理满意度高达96.9%(129/133),明显优于未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的对照组(77.4%,103/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比两组手术风险的发生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手术时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可有效避免手术时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应广泛推广。

[

关键词 ] 护理标识;风险管理;手术室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4)12(c)-0097-02

手术室(operating room 英文简称OR)是为病人提供手术及抢救的场所,是医院的重要技术部门。手术室应与手术科室相接连,还要与血库、临护室、麻醉复苏室等临近。在手术室内,四条途径极易感染切口的途径,即:手术室的空气;手术所需的物品;医生护士的手指及病人的皮肤,防止感染,确保手术成功率[1]。因此,手术时内要求设计合理,设备齐全,护士工作反应灵敏、快捷,有高效的工作效率,并且有一套严格合理的规章制度和无菌操作规范。在手术时,其护理风险较大,极易因护理措施的不当而导致轻微事故乃至病人伤残甚至死亡的可能性[2]。随着外科技术飞速发展,手术室工作日趋现代化,手术室护理标识也变得日益重要,其在手术时风险管理中的重要性是无法取代的。为此,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该研究旨在验证手术室护理标识在手术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价值和重要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该次研究和分析均为该院在2011年3月—2013年3月期间收治的266例手术患者。其中,男性166例,女性100例;患者年龄在15~65岁之间,平均年龄(27.9±7.5)岁;护理时间(7±35)d,平均护理时间为(15.9±5.4)d。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33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护理时间等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试验组:在手术室内应用护理标识,准确记录高危患者的病情,给予每位患者相应的病情标示卡,及时撤换或变更标示卡。包括提示标示、环境的危险标示、药物的警示标示、隔离警示标示、预防意外标示和温馨标识语等[3]。对照组:无任何手术室护理标识。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分别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调查两组患者术后护理的满意度发现,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的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129/133),明显优于未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的对照组(77.4%,103/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 两组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情况

对比发现,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的试验组仅发生10例护理风险事件,而未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的对照组133例手术患者中有25例护理风险时间。对比二组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论

该研究中,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的试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6.9%(129/133),明显优于未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的对照组(77.4%,103/26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的试验组仅发生10例护理风险事件,而未应用手术室护理标识的对照组133例手术患者中有25例护理风险事件。原因是试验组的护理标识起了决定性作用,标示卡的制定一是有助于患者对自己病情的了解,更好的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且避免了药物过敏现象的发生;二是标示卡的环境危险、隔离警示等增强了护理人员的防护及安全意识,避免护理人员因个人因素导致用药错误或其它失误[4];三是预防意外和温馨的标识给患者一种家的温暖,大大的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选用手术室护理标识,是在手术时风险管理中的必要措施,其可有效提高患者满意度,有效地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率,应推广于临床护理。

[

参考文献]

[1]黄文连.正确明显的标识在手术室护理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2014(3下旬刊):182-183.

[2]秦柳青,郑艳花,莫慧珠,等.护理标识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体会[J].河北医学,2011,17(4):519-520.

[3]朱秀静,郭晓丽,戴金平.护理标识在手术室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2,26(4):104-105.

篇10

【关键词】 手术室; 骨科外来器械; 无缝隙管理; 经验; 效果

中图分类号 R472.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36-0085-03

手术室是医院的核心部门,手术室治疗的成功率往往代表着医院的综合能力。而手术室的护理质量将直接影响手术治疗的成功与否。因此临床上十分重视手术室护理。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临床上对于手术室护理的要求不断的提高。无缝隙护理管理近年来在临床上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与传统的护理模式相比较,无缝隙护理管理注重患者的主观需求,不断的提高患者的满意率[1]。在骨科手术治疗中,往往需要使用到外来器械。而外来器械的管理一直是临床上较为棘手的问题。一方面,外来器械供货厂商较多,在清点数量及评价质量上均不方便,其次在供应价格的记录上也易出现多种问题[2]。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起,手术室对骨科外来器械正式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将重点分析手术室对骨科外来器械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经验及效果。为后期的护理模式选择提供一定的基础,现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骨科2012年1月-2013年12月外来器械200台,并将其作为对照组。自2014年1月起,笔者所在医院手术室对骨科外来器械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组,并抽取200台作为观察组。其中观察组中行择期手术者135例次,行急诊手术65例次。对照组中,行择期手术者138例次,行急诊手术62例次。本次调查研究经过供应科、手术室等各部门的认可,院方予以批准施行。两组基本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骨科外来器械实施常规管理,主要操作如下,外来的器械送至院内后,对器械进行高温蒸汽灭菌。将消毒后的器械直接送至手术台以备用。在手术操作结束后,由器械护士将器械送进行打包,通知厂家进行回收。再下次需要进行手术时,再按照上述重复方法进行操作。

1.2.2 观察组 观察组骨科外来器械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主要操作如下:(1)笔者所在医院相关科室制订相关规程,对所有外来器械进行管理。所有的管理操作需按照规章上进行,需做到有章可循,预防出现护理人员松懈、推卸责任等情况发生。同时,明确的规定也将提高护理管理的质量,提高护理人员的重视程度,提高工作的积极性与严谨性。(2)在外来器械供应商的选择上需慎重考虑,一方面需考虑到外来器械的质量,另一方面还需考虑到经济性。因此建议选择相对固定的外来器械供应商。在进行供应商筛选时,需优先考虑信誉高、资历久的厂商,这样器械质量往往更有保障。(3)对手术室与供应室进行一体化的管理,为厂家交接工作制定良好的手术流程。在手术前,由医师向器械科统计所需的手术器械,器械科做出完整归纳后与器械供应商进行联系。当器械送达医院后,直接送入供应室,由科室人员核对出货单,对器械的数量进行检查。同时从外观等方面检查器械的质量,以做好第一道的把关工作。若无异常后,则立即对器械进行清洗、打包及灭菌处理。后连同厂家的出库单一同送至手术室。在与手术室器械护士交接完外来器械后,器械护士将器械打开,与巡回护士对器械的数量再次进行清点,并对器械的质量再次进行检查。若发现异常,则需立即告知供应室,双方核对与确认,并立即更换异常的器械,避免对手术治疗造成不良影响。当手术治疗结束后,先对使用的器械的进行初步的清洗,并初步分类后交由供应室。供应室对回收的手术器械进行清点,无误后进行登记并将其交由器械供应商。记录在手术中植入体内的外来器械数量,并在患者的病历本上粘贴所运用的器械的合格证。在手术完毕后,由手术巡回护士记账,同时备注厂家名称。对器械收费情况进行核对。所有的外来器械需由供应室、器械科共同监督,所有外来的器械护理人员需提供护士从业资格证,对于无证者不予以其上手术台的资格。并与厂家及时的沟通,要求其委派有资格的人员来,以保障其对外来器械的使用能够充分的掌握,提高手术治疗的安全性。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器械问题发生率、手术器械不符合率、术后感染率等指标进行观察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器械问题发生率低、手术器械不符合率低、术后感染率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手术室作为医院的核心科室,往往代表了医院的综合实力。因此,完善手术室的各项设备仪器,保障手术室的外来器械的质量,提高医务人员的整体素质是每个医院的基本原则。在手术治疗中,外来器械管理与手术成功与否息息相关。尤其近年来,手术例数的不断增多及对患者后期随访的时间延长,更能发现优质的手术器械管理对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患者康复上具有重要意义[3]。在本次调查中,笔者所在医院分析了手术室对骨科外来器械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经验及效果,为后期管理等提供相应的参考。

一直以来,手术室在外来器械的管理上存在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部分来源于医院内部,部分来源于医院外部。在本次调查中,笔者分析了笔者所在医院针对骨科外来器械与外来器械护士管理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总结如下:(1)器械的厂家不同,所提供的器械在型号、质量上便存在一定的差别。因此当外来器械出现问题时,能追溯到厂家,此外在收费过程中也可能出现许多的问题,这将对患者及院方均造成不良的影响。(2)器械使用后经过回收多次利用,同一件器械可在多个医院进行传递,因此其卫生、无菌性的问题难以保证,甚至还有可能带来交叉感染。(3)对于一次性的外来器械,因需要过多的使用,在交接班时可出现丢失情况。(4)许多器械厂商的护理无资格证书,对于手术流程,手术室的规定不太了解,在手术过程中未能帮的上忙,甚至还可能引发医疗事故[4]。由此可见,所存在的骨科外来器械管理问题还是较多的,若不对这些问题进行有效的处理,一方面可对笔者所在医院的形象造成形象;另一方面,甚至还可能影响患者的手术成败,需引起高度重视。

为了改善这一情况,提高管理质量,提升医院形象。自2014年起,笔者所在医院对手术室外来器械正式开展无缝隙护理管理。并从后期的数据分析看来,使用无缝隙护理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由本次调查结果可知,观察组在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后,其器械问题发生率、手术器械不符合率及术后感染率均明显的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笔者认为,对患者行无缝隙护理管理后,将所有的外来器械视作污染物。并需经过笔者所在医院清洗、消毒后才可使用。通过再一次的灭菌消毒处理,充分保障了使用器械的无菌性,以降低感染概率,以改善患者的预后。同时,对于择期手术的患者,所使用的器械需在术前1 d送至笔者所在医院,并进行核对,充分准备后进行使用。对于急诊手术的患者,需立即联系供应室,并在术前2 h将器械准备完毕,以降低在手术器械的差错,以保障患者顺利完成手术。使用器械均需清点无误后再将其登记在册[5]。需要的外来器械在灭菌后需放置消毒指示卡。为了避免出现追溯来源不清的情况,笔者所在医院决定制定一家器械公司提供器械,以方便后期的工作安排、核对等。同时手术治疗中对所有的植入物名称、型号、厂家等进行核对,贴上合格标签,能够放心使用。在器械厂的护理人员上,笔者所在医院要求其出示护理资格证,对于无证人员一律不允许参与手术治疗中,并要求厂家立即更换人员,以保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严禁无证行医的违法行为。

综上所述,通过无缝隙护理管理,可有效提高外来器械使用的安全性、合理性,降低护理差错率。该种护理管理模式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可广泛应用,以保障手术室外来器械的管理效果。无缝护理管理作为外来器械管理的有效方法,也可充分的提升医院整体护理质量,这对提升医院形象同样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郭桂英.手术室对骨科外来器械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经验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6):145-146,150.

[2]张晖.手术室对骨科外来器械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的经验及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0):168-169.

[3]刘燕,梁秀红,韦凤平,等.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49(3):347-349.

[4]金晓英.探讨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手术室外来器械管理中的应用[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7(16):3820-3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