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范文

时间:2023-03-19 14:26:0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

篇1

罗伯特的调查结果令人吃惊,若是不曾引进食物,欧洲人大概每天都吃着不变的老三样;同理,若是没有文化的交流,任何民族都将变成一潭死水,泛不起半点儿波澜。

文化交流是国家进步的阶梯。近代,日本虚心向西方学习,不断革新,成为亚洲最早崛起的国家;反观清朝,妄自尊大,闭关锁国,错过了绝佳的变革时机,从而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惨痛的历史教训,如何不令人警醒?只有在交流之中,才能认识他人的智慧,发现自己的不足,从而取他人之长,使自己进步。

文化交流是多彩生活的来源。今日之中国,美剧日漫拥有大批粉丝,韩食泰餐聚集众多拥趸。大众的口味不再单一,人们的眼界日益开阔,外国文化正在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圣诞节与春节同贺,耶稣和孔圣共尊。在国内,喜欢西方文化的人到处都有;在国外,热爱中国文化的人也不在少数。世界大同正在逐步形成。

文化交流是文明兴盛的保证。一种文明不应脱离其他文明而孤立存在,孤立会使文明保持某种意义上的纯洁,却也会使其走向没落。试想,如果中华文明去掉印度骼吹奈幕会怎样?敦煌壁画没有了,南朝四百八十寺没有了,寒山拾得也没有了,这样的中华文明还是我们所认可的中华文明吗?

文化只有在交流中才能源远流长,不交流,文化就会变成闭门造车,就会成为故纸堆中的历史研究项目,这断然不是文化的意义之所在,这样的文化又怎能称为文化?

篇2

7月3日,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与吉祥物正式亮相。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由书法字“津”“13”“张开双臂的人形”和“海河”等元素构成,呈“火炬”造型,取名为“奔向未来”。吉祥物取名为“津娃”,取材于天津杨柳青年画,并与现代卡通形象进行了有机整合,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天津特色。第十三届全运会将于2017年9月在天津举行,赛期为13天。

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左)与吉祥物“津娃”

【考点链接】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

2.中华文化的力量熔铸在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中。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保护本民族的文化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我们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的同时,还要宣传、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

4.任何民族文化的精华都是全世界的,都属于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尊重、珍惜和保护各个国家、民族的文化,体现了一种全球意识、开放的胸怀、崇高的精神。

5.既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价值,又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价值,主张平等交流,互相学习;要吸收别国文化中的有益内容,创造更为璀璨的中华文明;要保持并发扬本国的文化传统,防止发生文化迷失现象,使中华文明傲立于世界文明之林。

6.经济全球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同时也让我们面临严峻的挑战。面对机遇与挑战,我们要为未来的中国发展积蓄力量,学会用世界的眼光看问题,自觉培养全球意识;强化国家观念,提高自身素质,更好地服务祖国;善于学习外来文化,同时积极宣传我国优秀文化;主动敞开胸怀,了解世界,融入世界,服务世界。

【跟踪测试】

1.第十三届全运会会徽由书法字“津”“13”“张开双臂的人形”和“海河”等元素构成,呈“火炬”造型,取名为“奔向未来”。它的寓意和内涵:以汉字书法风格书写的“津”字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底蕴;倾斜角度和手写的“13”给人以运动感;张开双臂的“津”字寓意喜迎八方来宾,体现出天津盛世同心、开放包容的内涵;火炬顶端的红色火焰代表着激情热烈,象征着光明、团结、友谊与和平,体现全运会“全运惠民健康中国”的主题。这体现了中华文化的特点是()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B.一花独放、天下独尊

C.一脉相承、亘古不变D.古今合璧、不分彼此

2.“津娃”取材于享誉中外的天津杨柳青年画,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天津特色。吉祥物将杨柳青年画的艺术表现形式与现代卡通形象进行了有机整合,同时融入了极强的时代气息。吉祥物形象诙谐、幽默、生动,表现出了天津人乐观、豁达的群体性格。这种风格的创作,你认同的观点是()

①有利于弘扬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②要受到人们的喜欢就必须使作品有古典韵味③能增强我们的文化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④更应该把其他民族的文化融入其中

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

3.“津娃”手持全运火炬,传递出了全运精神和天津人民企盼全运会的心愿,而火苗为“13”的形态,传达了“第13届全运会”的基本信息。

“津娃”身着象征着富贵、吉祥、幸福的牡丹花图案服装,寓意繁荣富强、幸福安康,也蕴含着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期盼。

“津娃”脚穿虎头鞋,手持红色绸带,做出跳跃的动作,传递出运动的概念,同时寓意虎虎生威、红红火火,映衬出团结奋进、欢乐祥和的景象。 同时表达了天津人民作为全运东道主,欢迎来自祖国各地的宾客和运动员,并预祝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的美好心愿。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探究下列问题:

(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请你推荐几个具有代表性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片。(至少推荐两个,可从人物类、科技类、传统节日类等方面入手。)

(2)认识中国,从理解传统文化开始。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3)天津杨柳青年画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代表之一。请你谈谈中华文化的巨大影响。

(4)今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走出国门,在全球各地蓬勃发展。为什么?

参考答案

1.A2.C

3.(1)人物类:孔子、孟子、老子、庄子、鬼谷子、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曹雪芹、张仲景、张衡等;科技类:四大发明、青铜器、地动仪、珠算、中医中药等;传统节日类:春节、中秋节、端午节、清明节、重阳节、元宵节等。

(2)①学习和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弘扬者。②保护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珍爱自己的精神家园。③宣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文化。④结合时展要求,不断为之增添新的富有生命力的内容。(言之有理即可)

篇3

【试题演练】

1.中央文明办、教育部、民政部、文化部、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文联、中国志愿服务联合会等部门共同组织开展的全国志愿服务标识征集活动,有利于

①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③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④提高人们的科学文化水平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中国志愿服务标识“爱心放飞梦想”,以独具中华传统文化的书法“志”字为基本原型,并融入了鸽子、彩带和心等元素。鸽子是幸福和谐的象征,也是爱的传递信使,表达出志愿者的爱心热心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彩带钩织成的红色心字,如同将志愿者的爱心连接在一起,体现出一种友爱互助,齐心协力的团队精神。这体现了

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②体现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 ③体现民族特色,富含“中国元素” ④中国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据介绍,中国志愿服务标识以汉字“志”为基本原型,以中国红为基本色调,以鸽子、红心、彩带为基本构成,蕴含丰厚的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寓意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事业红红火火。标识的上半部分是一只展翅高飞的鸽子,象征着和平、和谐与追求梦想;下半部分是中国书法中草书的“心”,同时也是一条飘逸的彩带,象征着志愿者将爱心连接在一起,奉献、友爱、互助、进步,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谈谈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试题分析】以上是中国志愿服务标识“爱心放飞梦想”试题,着重考查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民族共同创造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一朵璀璨的奇葩。中华文化不仅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人类的进步和世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待传统文化,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批判地继承。以开放的心态接纳不同文化的同时,还要宣传、弘扬我们民族的文化,让世界了解飞速发展的中国,了解中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解答上述试题,一方面要扎实掌握教材基础知识,另一方面,要结合题目中材料,联系教材,采用排除法,可以大大提高答题准确性。

【参考答案】

篇4

走进玉壶镇小的夏令营营地,中国侨联主席林军一行首先参观了华裔青少年中华文化作品展,并考察了阅览室、书法室、版画室、中国象棋室等营员学习生活场所。15天时间里,50多名海外华裔青少年接受了华文教育、了解了历史常识、感知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体验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领略了祖国的秀美河山、增进了彼此的深厚情谊,他们用精彩纷呈的汇报演出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仪式上,林军将现场题写的“读书――学无止境 祝小朋友天天进步”墨宝赠送给了校方,并对孩子们寄予殷切希望。他说,“亲情中华・汉语桥”夏令营虽然结束了,但“亲情中华”却刚刚才开始,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奋发图强。

中国侨联副主席、浙江省政协副主席、省侨联主席吴晶在仪式上说,“亲情中华・汉语桥”是一次亲情之旅,是一次寻根之旅,也是一次文化之旅。15天的时间虽然短暂,但是会成为人生当中美好的记忆,希望大家把中国的优秀文化传承下去,把我们的根、我们的魂、我们的梦铭记在心。

篇5

音乐,本身就是文化生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没有音乐的生活,是不完整的生活。”没有音乐的德育,是不完整的德育。亚里士多德说过:“音乐对德行有所裨益,依据的理由是它能陶冶我们的心灵,并使我们习惯于正直的愉快。”音乐不仅作用于学生的理智,而且影响到他的情感。因为,“音乐作为最富情感的一门艺术,有助于培养信念。……越是依靠情感为基础,信念就越是坚定。所以音乐在德育教育中才起着这么巨大的作用”。音乐最大的特点是情感性,而思想政治课的最大特点是说理性。为了减少政治课“说理引导”的枯燥乏味,增强其趣味性,我把音乐引入《文化生活》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利用音乐的情感效应,使同学们在耳濡目染中得到潜移默化的熏陶、感化,从而提高德育效果。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在备课时,就从网络下载与《文化生活》有紧密联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很强的音乐,保存在手机里,在上课时,根据教学契机,使用手机播放音乐。这样教学,既能丰富文化生活课堂教学,体现其“文化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德育目的,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下面,我举例说明我的这种教学方式方法。

例如,在讲“体味文化”(教材P4)时,播放《十送》配合教材插图“合唱《组歌》”实施教学或者播放谭晶演唱的《人间遂宁》,激发学生学习文化生活的兴趣。在讲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材P10)时,播放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我心永恒》,或者是《满城黄金甲》的主题曲《台》,分析“文化经济化”,让学生深深感知“文化经济化”。

在讲“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教材P14)时,播放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插曲《枉凝眉》配合教材插图“元妃省亲”,分析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在讲文化对影响人的特点(教材P16)时,播放电视剧《钢铁是怎样烧成的》主题曲《远在小河对岸》,让学生加深对文化对影响人的特点的理解。

在讲“优秀文化增强精神力量”(教材P19)时,播放《国际歌》或者刘欢演唱的《从头再来》,让学生体会优秀文化会增强精神力量,丰富人的精神世界,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

在讲文化遗产(教材P30)时,我就播放古筝演奏的《高山流水》或者琵琶演奏的《十面埋伏》,增强学生热爱和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在讲“传统文艺的继承”(教材P41)时,可以播放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或者是配乐朗诵曹操的《短歌行》,渗透审美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以增强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在讲“不尽的源泉,不竭的动力”(教材P48)时,播放《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的片尾曲《把友情留在故乡》,结合孙子兵法的产生分析“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在讲“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时(教材P54),播放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配合教材“辅助文”实施教学。

在讲“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材P64)时,播放解小东演唱的《中国娃》,引入“汉字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增强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讲“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教材P69)时,播放蒙古的《马头琴》,引入分析“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深化学生对各民族文化的尊重和保护的情感。

在讲“永恒的中华民族精神”(教材P71)时,播放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精神的认同,强化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在讲“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材P76)时,播放刘德华演唱的《中国人》,激发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情感,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在讲“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教材P86)时,播放旭日阳刚演唱的《春天里》或者周杰伦演唱的《蜗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顺势导入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在讲“在文化生活中选择”(教材P90)时,播放《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或者韩磊演唱的《人间正道是沧桑》的主题歌《信仰》,深化学生提高眼力、拒绝污染的文化选择意识。

篇6

关键词:幼儿;中华文化;感恩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5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5-0083-03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绵延五千年而不绝。在五千年灿烂的文化中有既有中华民族坚强不屈艰苦奋斗的精神,也有勤劳智慧开拓创新的品质。尤其是在辉煌灿烂的文化中流传下来的感恩意识,更具有时代价值。因为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家长对家中的“独苗”宠爱有加,导致众多幼儿感恩意识缺失。正如哲学家荣格所说“幼儿有两张门神的面孔,一张面向着人类的过去,一张面向着人类的将来”。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也曾经说过:“良好的情感是在童年时期形成的,如果童年蹉跎,失去的将无法弥补。”而这种童年时期感恩的缺失也将给幼儿未来一生的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

一、中华文化有利于幼儿感恩家庭意识的培养

古语云“孔怀兄弟,同气连枝”,家庭关系中同辈关系要求兄弟之间要相互关心,彼此气息相通,如同树枝相连。家庭是这个社会大系统中最小的一个单位集合。家庭的安定和谐与否直接关系到整个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今天的幼儿是明天国家的主人,幼儿现在的成长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成员的精神状态和面貌。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在众多中华文化所提倡的感恩美德之中,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所倡导的最基本的感恩美德。《诗经・小雅》里曾经这样提到:“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孝的源泉是爱。是子女给予父母的爱,这是人类最朴素最自然的情感。“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意”“忠孝两全”“上书救父”“哭竹生笋”……在中华文化之中有着众多关于感恩的故事。难以设想一个对父母都不心怀感恩的人会在发达之后回报社会贡献国家。

中华文化感恩故事的背后是告诉幼儿要尊重、孝敬父母。兄弟姐妹之间要相互关爱谦让,目的只是给幼儿以正确具体的认识,帮助幼儿理解感恩,使幼儿产生良好的情感,并非是让幼儿学习传统文化故事中具体人物的行为。在中华文化的感恩美德中,传达给幼儿的正是这种对父母天生的感激意识,在意识到恩情难忘的同时增强自我完善的意识,并且让处于学前期的幼儿逐渐接受好的熏陶,养成良好的感恩美德。

1.有利于幼儿感恩父母养育意识的培养。我国古代圣贤的典籍之中有诸多此类的记述。“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句句诗行里蕴含的是浓浓的母爱深情,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任老师,是幼儿来到这个世上最先接触到的人。中华文化中感恩美德有着许许多多关于孝敬父母、赡养父母的感人故事,中华文化中孝道的理念一直是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和歌颂的。

在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进行专门的比较和论述中认为:较之于西方文化,中华文化更加重视的是关于孝的文化。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有可能去爱周围更多的人,进而去热爱自己的祖国。想激起幼儿感恩父母的行为,首先要做的就是培养感恩父母的意识,中华文化中诸多感恩的题材与内容正切合了这一要求。

2.有利于幼儿感恩回报父母意识的培养。“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古文典籍中记载东汉人黄香,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孝敬父母,冬天用自己的体温替父亲暖被窝,这是一种自小的习惯陶冶。父母授予我们生命,予我们以教养,在中华文化中有许多具体的内容是教给幼儿如何孝敬父母知恩图报。“身体发肤,受之父母”,正是由于有了父母的结合才有了下一代的一切,对父母的感恩是人性之始。故曰:百善孝为先。所有家庭成员都以孩子为中心固然不可取,但感恩也并不是要让孩子对家长只有遵从。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历经传承经久弥新在于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时代的变迁会衍生出更多常读常新的内容,这才是中华文化的魅力。

感恩孝敬父母乃是做人的良心和准则。感恩父母的养育之恩是一回事,意识到之后能够知道回报父母是另一件事。中华文化为幼儿感恩美德心智的发展、感恩美德自我的完善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中华文化的感恩美德内在伦理规范决定了这一点。

3.有利于幼儿完善自我感恩意识的培养。中华文化中把“孝悌”放在了完善自我之前。《三字经》中表述:“首孝悌,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这其中所要传达的是孝悌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本道理,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领,德才兼备的人是这两点都能做到的感恩之人。

幼儿最初是没有自我意识的,年龄较小的幼儿往往以自我为中心的,幼儿最初的评价也源自于外界对自己的评价。中华文化中诸多有利于幼儿感恩意识的故事,幼儿可以从中汲取养分充实自己。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儿童在人生的初期阶段有着特定的吸收性心智,幼儿特有的吸收性心智,不断从周围吸收知识和经验,以达到自我完善的目的。幼儿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幼儿素质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而中华文化感恩意识所传达给幼儿的内容有利于幼儿的感恩美德完善,有利于幼儿提高自我的感恩能力。

二、中华文化有利于幼儿感恩师长意识的培养

在中华文化蒙学典籍《弟子规》中常有尊敬师长、内外孝悌的教诲。良好的生活教育要从小培养,“称尊师,勿呼名,对师长,勿能见”,对师长的尊重在中华文化中细化到生活中小的细节。孟子曾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孔子也曾经对他的弟子说过“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尊师重道一直是中华文化中所提倡和倡导的感恩美德之一。不论结草与衔环都是一种投桃报李的感恩态度。

1.有利于幼儿对知识尊重意识的培养。“一日为师终生为父”是中华文化感恩师长思想的具体表述。师长所传递给幼儿的多是做人的知识与道理,感恩师长则尊重师长所传递的知识,使幼儿在成长的早期阶段就有一个感恩人际关系的概念。教者,是传道授业解惑的人,对教师的重要支撑是对知识的尊重,中华文化本身就是正在传承中的知识。

对教师的尊重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对人类智慧和文化的尊重。因为教师是人类智慧和知识的传承者。正是在师长的引导之下才开始了对人类知识、人类文化的系统的学习,幼儿感恩师长、尊重师长反映了幼儿对尊长背后知识的尊重。知识是人类文化和智慧的结晶,人类的生活经验大部分来自于间接的经验,而这种间接的经验则是人类知识的结晶。对知识的尊重同时也是对人类本身的尊重。

2.有利于幼儿对知识的正确理解。要培养幼儿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就要对知识感恩。程门立雪、孟母三迁,中华文化里有着许多感恩佳话。知识之所以能成为知识,是因为在历史发展中作为知识的任务,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对知识进行正确的理解,不是对先人智慧和经验的否定,而是对中华文化更好的传承。

曾有人根据孔子教诲而编写成了一本关于人们生活规范的幼儿读物,在其中具体罗列论述了弟子在家出门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与规范。其中有诸多关于尊师重道的感恩规定,充分发挥感恩意识,发扬中华文化中感恩美德,以助于幼儿感恩意识的养成。

3.有利于幼儿良好人际关系的建构。只要一个人还在这个世界上存在着,他就必然要投身于各种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之中。人际关系是处于这个社会当中的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要投身其中的。中华文化有着许多的为人之基、处事之要,这些为人处事的、机要的感恩功能,就是促成良好人际关系的要素。人,除了是自然万物中的一员的身份之外,还是一个社会人,在自己的背后有一个庞大的社会关系网,在作为一个自然人的同时,还充当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幼儿只有在正确把握好为人处世机要的感恩基础之上,才会更好处理人际关系,幼儿期是处于人际关系形成的关键时期,进行良好的感恩教育,对幼儿终生的发展意义重大。中华文化中认为人要感恩的观点,诸多典籍中记载的关于为人处世的道理,都将影响幼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三、中华文化有利于幼儿感恩自然意识的培养

在古代蒙学典籍《千字文》的开篇就说到: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在如今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上,人类正面临各种严峻的考验与威胁,各种各样的污染随处可见。在漫长的物种进化史上,人从自然界中脱颖而出,成为当之无愧的“万物之灵”。但是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人来源于自然又依存于自然,人永远是自然的组成部分,物质资料的再生产以及人自身的在生产都是以自然界存在和发展为前提条件的。对自然的感恩是一种生活的态度,是一种品德,更是一种意识。中华文化有利于幼儿对自然生命有一个更好的理解和认识,可以让幼儿对生养人类的自然产生更深的感恩。

1.有利于幼儿对自然生命规律感恩理解和认识。在这样一个不断追求经济高速发展的时代,经济与社会的发展似乎必然伴随自然资源的损耗。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在《爱弥儿》的开篇这样说的:“出自造物主之手的东西,都是好的,而一到了人的手里,就全都变坏了。”自然生命本身有着客观的规律,一旦破坏这种规律对自然本身以及人类世界都会产生一系列的影响。

其实早在几千年前的中国古人就这样论述了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感恩规律:“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污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我们的先人早在千年之前就认识到了大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提出了许多诸如“取物不尽物”“取物顺时”的生态伦理感恩观念。中华文化中有着遵从自然、顺应自然的生态感恩伦理,这种感恩伦理在今天看来对人类更好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借鉴意义。

2.有利于幼儿感恩自然意识的养成。自然孕育人类,只有在热爱自然的感恩前提下,其他一切保护自然珍惜资源的意识才会落到实处。在中华文化中有着许许多多热爱自然讴歌河山的感恩内容,历代文人墨客也都乐于欣赏并且讴歌祖国的感恩自然美景。对于这些传统文化精髓的学习,对于处于年龄阶段较小的幼儿来说,对其感恩自然意识的培养尤为重要。

人类的生命源于自然,生命的发生发展与自然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感恩自然就应该在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对自然融入点点滴滴的感恩之情。时值当下流行的“低碳”生活,已经成为人们倡导和提倡的生活方式,“低碳”生活的背后就是对自然的一种深沉的感恩。生命源于自然,自然的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被认为是生命感恩的教育。

3.有利于幼儿珍惜生命意识的养成。“盖此身发,四大五常,恭维鞠养,岂敢毁伤。”在传统文化中就连人的身体头发皮肤都被认为关系着世间万物自然的规律,不能毁坏损伤它们,生命很显然就被提到一个更高的感恩地位。不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均把对生命的感恩提到了一个很高的高度。“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这是古人给我们饱含深意的教诲。中华文化中教给我们的是一点一滴,从小事做起的感恩态度。珍惜自己的身体,珍惜自己的生命,不到最后时刻决不放弃自己的生命,生命是珍贵的,同时生命也是脆弱的,一旦失去,永不复生。每个人都要热爱自己的生命,感恩自己的生命,把更多的爱给更多的人。

当代社会,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极大丰富,关于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问题也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由车祸、溺水、跌落、烧烫伤、中毒、窒息、自杀、他杀等意外伤害造成的非正常死亡已成为危及儿童的首要原因。据调查: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在这样一个“生命教育”被提到一个很高高度的时期,幼儿阶段对珍惜生命意识培养更显得尤为重要。珍惜生命,这也是中华文化所传达给幼儿的感恩意识。

大教育家罗素曾经说过,教育当一个人把所有知识都忘却之后,心底能有所触动,教育也就成功了。中华文化传承至今,至于其中的感恩成分并不是教给幼儿学习古人“卧冰求鲤,事必亲躬”,而是给幼儿一种精神的启发,理念的传达胜于形式的输导。当幼儿在获得别人的帮助之时能有所感激、感动、感恩,这样中华文化才能成为幼儿感恩意识培养的源泉。

参考文献:

[1]王立山.中国传统文化概论[M].北京:中国文艺出版社,1994.

[2]张锡生.中国德育思想史[M].长春:吉林出版社,1993.

[3]吴春明.关于“感恩”与“孝亲”的思考[J].中国德育,2006.

[4]黄人颂.学前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5]刘金花.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

篇7

关键词:雕塑艺术;社会文化;特征;价值作用

0 引言

雕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而且不同国家,甚至是在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其雕塑艺术的风格都大不相同,每一种风格的雕塑艺术都受该地区的人文环境、风俗习惯和历史因素的影响。同样,在每一个地区雕塑艺术作品身上我们也可以发现该地区有特色的一些影子。例如,我国唐朝时期,经济发达,国土面积大,而且唐朝的女子都以胖为美,因此唐朝时期的雕塑的体积比较大,而且雕塑风格也是一些奢靡、豪华、繁荣的风格,唐朝之后的明清时代,经济发展相对于唐朝弱,因此明清时代的雕塑大多没有唐朝雕塑的那种繁荣、奢靡之风。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雕塑艺术已经与世界接轨,但是这些灿烂的历史雕塑艺术会一直是我们国家最宝贵的文化遗产之一。[2]

1 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

1.1 反映每个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

雕塑艺术是以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为雕塑品,以不同的形象作为雕塑原型,其原型可以来源于古老的传说,也可以来源于口口相传的奇闻异事。雕塑家通过雕塑品将这些原型雕塑出来,既是一种美的享受,也是一种社会文化的传承。同时,这些雕塑品也可以为后人研究这个时代的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提供依据。从上文中,我们可以得知唐朝的经济十分发达,从一些出土的唐朝雕塑品中我们更加可以肯定这一点,唐朝最出名的皇帝唐太宗的墓前有一座举世闻名的浮雕石刻―昭陵六骏,浮雕中的六匹骏马每一个都栩栩如生,而且形态姿势各有不同。如此精美的浮雕艺术品和雕刻手法也从侧面印证了唐朝经济的发达。

1.2 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国许多雕塑艺术品的雕塑来源于中华文化。例如,孔子是我国著名的儒学家,也是儒学的创始人之一。因此,在许多孔子讲学的地方都有孔子的雕塑品,或是谆谆教导中的孔子,抑或是独自思考的孔子。这些保存下来的雕塑品无一不是在向世人展示中华文化的代表之一――儒学文化。雕塑艺术,作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代表,不但在表达一种我们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纪念,更应该是一种鼓舞的力量,鼓舞着我们带着我们中华文化走向全世界,让我们中华文化在世界的文化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2 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特征

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具有社会象征意义,即象征着某个时期全体社会人民最真切的期盼。例如,古时候的人民最害怕的就是天灾和战乱。尤其是战乱,两国交战,不但要牺牲很多士兵,而且交战两国的人民也会久久处于水深火热的生活中。西汉时期的边疆人民饱受匈奴的骚扰,于是西汉派出了霍去病去平定匈奴之乱,历经数年之后,霍去病不负众望,平定了匈奴之乱,但是霍去病却在二十四岁时因病去世。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英雄,在西汉边界修建了很多霍去病的雕像,这些雕像寄托了人们对这位英雄的敬佩与哀思,同时也寄托了人们对于和平生活的向往,希望这位大英雄可以继续保佑他们的和平生活。[3]在每个不同的社会时期,生活在每个不同社会时期的人民生活愿望不同,有的时候希望国富民强,有的时候希望风调雨顺,有的时候希望平安健康,智慧而淳朴的中国人民用艺术将这些美好的向往都表现在雕塑品中,形成每个时期特有的雕塑特色。

3 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价值作用

3.1 雕塑艺术是城市环境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经济的不断进步和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居住地逐渐从农村迁移到了城市。近些年来,城市人口的增长数量一直高于农村人口的增长数量。随着在某一个城市居住的城市居民越来越多,城市建设也会随之越来越完善。日益完善的城市建设可以提高城市居民生活的舒适感和满意度,也可以推动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在城市环境建设中首先考虑到的就是绿化,这是与人民健康相关的问题。在绿化工作完成之后,为了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建设,越来越多的城市建造了许多雕塑品,继而满足城市居民的精神生活需要。

3.2 放松人们生活的紧张感,陶冶人们的情操

随着生活压力的逐渐增大,在城市中生活的居民的生活压力也越来越大,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如住房、工作、家庭和孩子等。这些压力在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生活的紧张感,在这种高度紧张感的生活状态下,人们的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久而久之,人们的身体健康也会受到影响。在城市建设中增加一些雕塑品可以起到一定的放松人们生活紧张感的作用。例如,一些造型可爱憨厚的小动物雕塑品可以使人们会然一笑,使人们暂时逃离出巨大的紧张感中。除此之外,一些具有鼓舞意义的雕塑可以鼓励生活或者工作失意的人们继续努力,各式各样的雕塑品可以表达各式各样的含义。

3.3 延续与传承城市的人文精神和历史发展

每个城市都有属于自己的人文精神,也有属于自己的历史发展过程。这些人文精神和历史发展过程如果没有被很好地保留下来,对生活在这个城市的子孙后代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损失。雕塑可以很好地把这些人文精神和历史发展进程保留下来。若干年之后,继续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可以通过这些雕塑感受整个城市一路传承下来的人文精神,也可以在这些雕塑中仔细体会这座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并将这些人文精神继续发扬光大。

4 结语

一个小小的雕塑品,一门看似不起眼的雕塑艺术,其背后都蕴藏着这么丰富的社会意义,雕塑艺术在社会文化中的地位不容小视,其在社会的进展过程中所起的价值作用也十分巨大,我们应该用心去感受每一份雕塑品带给我们的文化意义,用自己的力量去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我们的雕塑文化和雕塑艺术。以上是笔者个人的粗浅之见,文中如有不到之处,还望相关的工作人员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张迪.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中的美学价值与理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2014(03).

[2] 赵彤,孔超.影响雕塑和壁画艺术与公共空间关系的要素[J].现代装饰(理论),2014(01).

[3] 梁杰亮.建筑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技术与市场,2013(09).

[4] 黄光武.雕塑艺术与博物馆陈列设计创新的思考[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03).

[5] 李新华.岭南传统建筑装饰雕塑艺术的美学特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02).

[6] 吴小刚.论现代园林景观与雕塑艺术的融合[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04).

篇8

【关键词】新课程标准 思想政治教学 问题意识

一、在强化基础知识教学、注重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问题意识是学生在认识活动中遇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惑的问题时产生的一种困惑和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促使学生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基础知识是学生问题意识的基础和前提,缺少相应的知识,问题意识就贫乏。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笛卡尔说:“就像一个圆圈。圆圈内是已掌握的知识,圆圈外是浩瀚无比的未知世界,知识越多,圆圈越大,圆周自然就越长,这样它的边沿与外界空白接触面也越大,因此未知部分当然显得就更多了。”可见,知识越多,就越容易发现问题,越容易提出与上课讲解内容相关的问题。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就必须强化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加强基础知识训练,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强化思想政治课本上所表述的基本知识、基本观点、原理、规律和结论的知识内容。

二、指导学生从丰富的背景资料中获取和演绎问题,激发学生思维的活力

1.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整理相关资料。具体来说,就是收集、查阅、调查、咨询、整理背景资料,为挖掘、发现和提出问题提供相关条件。如在进行《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教学时,笔者让学生分阶段整理学过的历史知识,以追溯古代文明的源流,体会中华文化:①收集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有关资料,体会其对中华文化的影响。②收集隋唐时期的中华文化,广泛吸收外域文化的资料,体会中华文化“兼收并蓄”的特点。接着,以问题的方式进行相互交流,话题为“我所知道的战国时期的诸子学说和隋唐文化”。通过这种交流活动,可以让学生获取大量的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和隋唐文化的背景资料。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从这些背景资料中挖掘出“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的辉煌历程,然后提出问题,这就给比较抽象枯燥的课堂带来了生动活泼的气息,打开了学生的思维之门。学生便顺理成章地提出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得益于隋唐文化吗?”“中华文化在明清时期为什么衰退?”“中华文化怎样才能再创辉煌?”“为什么今天的青年热衷圣诞节?”“我们应怎样面对西方文化?”等一系列较为贴近教材内容和社会现实的问题,从而进入探索、思考的境地,大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2.引导学生讨论和分析教材中的探究问题。新课改后,教材中的每个知识点都设有探究问题。这些问题很多都是以案例的形式出现的,其中有些现实问题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思维水平。让学生分析或模仿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他们得出有价值的问题。如《文化生活》部分在讲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之后,提出了“你认为传统文化对现实生活是财富还是包袱?你能用事例说明你的观点吗?”这样一个现实问题。笔者组织学生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和分析,使学生掌握问题的现实意义,然后模拟提问。在接下来的讨论中,学生就提出“儒家思想过时了吗?”“发展教育必须摆脱古代教育思想的影响吗?”等问题,极大地体现了其思维的积极性和创新性。

三、帮助学生认识和解决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的矛盾和困惑,增强理论学习的思辨力和分析力

怎样解决理论知识和现实矛盾呢?必须把矛盾回归为问题,并进行科学的分析和思考。但一些学生在用问题描述这些矛盾和冲突时,往往容易犯片面性的错误。如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是“市场经济的取向会导致党政机关干部的腐败现象”,这样的问题显然是不科学的。这里的关键是“党和国家的干部是人民公仆”的科学知识与“干部队伍中的腐败现象”发生了矛盾冲突。因此,怎样用问题来描述这个矛盾和冲突的根本原因所在,然后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讨论,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关键问题。学生往往会被矛盾的假象所迷惑,从而提出“有改革开放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腐败”这一类错误问题,这便是典型的以偏概全,一叶障目,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在这里,要让学生用“问题”正确地描述这一矛盾和冲突。首先,就要弄清楚“腐败”是怎么一回事,要让学生探究发生腐败现象的各种背景因素。其次,再通过对一些腐败者走向深渊的实例解读,学生就自然得出了“反腐败是一个长期的艰巨过程,必须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建设的始终”的结论,从而找到了解理论知识和现实情况的矛盾和冲突的钥匙所在。

四、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充分体验、主动探究,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能力

1.让社会生活走进课堂,学以致用。《普通高中政治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要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所以,要让课堂贴近社会生活,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思想实际来创设问题情境。如在讲到市场交易原则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列举在平时生活中碰到的吃亏上当的事例,知道作为消费者有哪些权利被侵犯了,权利被侵犯后一般会怎么办,及如何认识天价月饼、有毒奶粉、大头娃娃事件等。相信这些问题一定可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热情。

2.通过角色扮演,体验教学。通过创设情境,再现现实生活中的某一情景,让学生模拟扮演现实生活中的角色,参与到具体活动中,亲历体验,充分感悟,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与积极性,他们通过这种方式所获得的感悟和认知也是异常深刻的。比如,通过创设模拟法庭或者模拟拍卖会,让学生参与到平时不太有机会接触的情境中,再现生活中的种种真实场景,可以提高其参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与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

3.利用多媒体技术,丰富课堂。学校与现实世界的沟通,不仅存在空间上的距离,更重要的是教育内容、教育过程等与真实世界之间的割裂。由于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克服教育与现实世界在时间上、空间上的障碍,生动再现丰富多彩的时空世界,提供仿真性的探索情境,这一切都为问题情境教学拓展了空间。比如,在学习现代市场概念特别是无形市场的时候,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课堂模拟电子商务、网上购物等活动,使学生加深认识。

参考文献:

[1]朱瑞春.创新教育要选准突破口―试论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生物学通报,2001,(12).

[2]严琳娜.浅论如何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7,(12).

[3]王霞.浅论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科技资讯,2006,(18).

篇9

一、加强国学教育,打好语言文字基础

国学,是一国所具有的学术,为了与西学有个区别,所以我国把“诸子百家”“五术”“六艺”等称之为国学。国学在一定程度上也反应出我国国民的爱国之情,反应了对本土文化的追求与热爱。但是目前我国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很模糊,对国学概念的认识还停留在一个似有似无的层面,所以很有必要加强国学教育,高度重视并促进国学教育。国学教育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所以要从小抓起,把优秀传统文化课程选做必修课让学生进行全面学习,以循序渐进,春风化雨的方式将国学的精神深深根植在学生的脑海中。要求学生打好语言文字基础,教师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让学生能够更多了解、学习和传承我们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

例如《三字经》的教学,《三字经》是中国最传统的基础启蒙教材,很多家长在孩子咿呀学语时就开始教授他们学习《三字经》的内容,而且在我国已经缠绵延续了上千年。这是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的教育材料,是一笔巨大的财富。在小学学习阶段引入《三字经》的教学,不仅可以帮助刚入学的孩子认识生字,打好语言文字的基础,而且还可以通过反复朗诵,不断理解与感悟,学会做人的道理。而且《三字经》文字简短,读起来朗朗上口,但是却饱含深意,涉及到多方面的知识,从我们的生活常识,做人之道到天文地理历史无一不覆盖。作为中国新一代的接班人,有必要了解学习自己的传统文化,教师可以给学生放儿歌听,也可以时不时的给他们讲一些里面的小故事。

二、了解中华文化,提升民族整体素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它在各个领域都有渗透,所以想要了解我们中华璀璨的文化和五千年的历史,渠道还是挺多的。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不是随便的看几本书就可以领略到的,它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小学中加入对国学经典的学习,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了解自身文化,而且在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品德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在小学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开设国学经典课程,而且也要组织相应传统文化的活动来鼓励学生参与,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名言警句是我们祖先智慧的浓缩与结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这方面的学习与积累。

例如在《弟子规》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由朗诵《弟子规》课文,然后再跟学生解释其中的内容与含义,让学生感悟古典诗文中做人的道理,培养学生热爱中华文化的情感。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演绎《弟子规》来领悟其中的内涵,其次教师还应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要批判性地去对待古典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初步培养学生的辩证思想。

三、精炼语言功底,帮助学生修身养性

小学国学经典的内容主要有《三字经》《百家姓》《四书五经》《唐诗三百首》《元曲三百首》等等,当学生把这些国学经典都学完后,他们的识字量将超过五千字,如果我们对这个数字不是很敏感的话,那么我告诉你一个中文系教授的R字量也是五千字,这时你就会感到很惊人了吧。而且学习这些国学经典,不仅可以帮助学生扩大识字量,而且还可以帮助他们精炼语言功底,修身养性。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下,国外文化和价值观不断渗透,迫切需要我们建立自己的文化和价值观。国学作为我国的经典,是指导我们做人和做事的一套准则,人学习最快的阶段是0到13岁,这个阶段天真无邪,什么也不想,对我们新一代人才的培养,要从小学开始。

在唐诗宋词的学习中,我们不仅领略到了诗词的形式美与内容美,而且也学到了对待生活与看待人生的道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将诗词的内容以图片或者视频的形式展现出来,不仅可以活跃课堂的氛围,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诗词内容的理解与掌握,更好的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

篇10

持中贵和、崇尚中庸、追求和谐的“和合”思想,实现统战工作有效协调关系、化解矛盾,社会各界的和谐,形成最广泛的团结的工作目标。“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特别是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主干的儒家极力主张“和为贵”,把在变动中寻求和谐、稳定的处世之道作为人生的最高境界,同时也把这种思想方法视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根本途径。《国语•郑语》曰:“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由于有了“合而不同”,也就有了“兼容并包”“和”的思想是构建和谐统战,促进各民族之间、各阶层之间、各团体之间、各者之间人们的和谐相处的思想文化基础。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实现统战“团结联合”的思想主题。。这一思想对统一战线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需要,才需要建立统一战线;也因为异与同共存,才有了建立统一战线的可能。《中庸》认为,凡事要不偏不倚,既不过分,也不要不及,并强调用“持中”的原则,去实现人与人之间、人道与天道之间的和谐。以中庸之文化推动区域内统一战线工作,则既要反映统一战线人士的意见、愿望和要求,又要从地方党委的角度考虑问题;既要帮助统一战线人士和组织开展工作,又不能越俎代庖,而是恰到好处,不“过”也非“不及”。

(二)通过宣传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崇尚统一

反对分裂,维护民族和国家的共同利益的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引导各阶层人士热爱祖国、维护祖国的统一,反对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分裂祖国,维护祖国领土的完整统一。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尽管后来有分有合,但在中国历史上,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暂时的,人民反对分裂,抗击入侵者有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绩。正是因为这种崇尚统一的爱国主义精神,中华民族历经侵犯,仍保持着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我们要广泛深入地宣传统一的爱国主义思想,使中华儿女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下,共同维护国家的和,维护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最后实现祖国统一。

(三)通过繁荣少数民族灿烂文化,凝聚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