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习俗范文

时间:2023-03-29 08:38: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民族习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民族习俗

篇1

一、尚武与体育精神蕴藏在难得一见的满族游戏中

满族是中华民族中一个人口众多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于东北三省,以辽宁省为最多,其余散居于河北、新疆、宁夏、山东、北京等祖国各地。东北是满族的发祥地,严寒的气候和常年的征战,使得满族必须具有强健的体魄,以使种族能在严酷的自然与连年的战争中生存和发展。因此,在满族传统游戏中充分体现了体育成分与尚武精神。这在当代满族“莫勒真”大会上的游戏项目和比赛项目中可以得到印证。满族的“莫勒真”大会,是一种兼有文艺和体育比赛的盛会,“莫勒真”即为满语比赛之意。

崇力、尚武、骑射是满族先民女真人的重要文化特征,女真人以擅长骑射著称于世,这当然与其生存环境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同时也具有军事上的意义。努尔哈赤起兵统一女真各部,直到八旗入关建立全国政权,精于骑射可谓是取得胜利的重要条件。清朝历代皇帝的大力倡导,更使满族骑射蔚然成风,一代一代的传习下来。在继承骑射文化过程中,清朝还采取了一些措施,如在八旗军营中,骑射是最重要的操练项目;满族人参加科举考试,首先要试马步箭,合格后方可入考场;各类八旗学校,包括皇子读书的尚书房和宗室读书的宗学,骑射也是一项基本课程;而且皇帝还特别拣选“十五善射”为侍从,更使善骑射者荣耀非凡。骑射在清代关外的满族中一直被保留下来,虽然满族农耕文化在不断发展,但骑射在渔猎和军事上的作用依然是非常重要,特别在民间重视骑射的传统仍然很盛行。一般人家五、六岁的幼童就用榆、柳树枝制成的小弓箭练习射箭,甚至在婚娶仪式中弓箭也一直是不可缺少的仪式内容。到了清代的中晚期,骑射已成为满族的一项体育项目,这样就演化为以崇力,尚武式的体育活动更具有文化的内涵了。

二、当时婚配生育习俗,是一种开放、透明和男女平等意识的体现

先说满族的婚配习俗。满族小伙子如果看中了那个姑娘,他便会去了解姑娘家的住处,一旦得知便请媒人到姑娘家去说亲。求亲要去三次,每次去都要拿一瓶酒。媒人在与姑娘及家人交谈间,多有试探之意。姑娘的想法,无论同意与否要到第三次再告诉媒人。姑娘的父母如果同意,男方的家人才能到姑娘家去“看门户”。“看门户”时,可以把姑娘前后上下左右打量端详。如果满意就赠给“如意”或是钗、钏等信物,作为定礼,这被称作“小定”。之后,男方家人要选择吉日再与亲友一起到姑娘家去“问名”。这时姑娘家的亲友要在门前迎接前来问名的人,并准备一些土特产来招待前来“问名”的人。男方“问名”的人进屋后,要坐在右侧,由男方家长致求婚词;之后再致词,双方都同意即为订婚,接着双方开始喝茶,然后商议“过礼”和婚期等事宜。

再说说满族生育习俗。妇女怀孕,在满族看来是一件吉祥的事。因此全家人对孕妇都要给予特殊的照顾;婆婆不但要向儿媳妇传授一些保胎和生育保健知识,还要向她提出一些有关方面的规矩和要求。比如,怀孕后不要参加婚礼,不能侍奉祖先神;怀孕五个月后,不能到马棚,不许骑马;不许到其她人的产房,不要接触和议论难产,不要大声说话和大笑,坐着的时候不许扭身子等。

在早时代里,满族的相亲习俗是透明的开放式的,是以青年男女双方自愿为基础的,这与今天的男女恋爱方式是比较接近的。这在当时无疑是一种进步的婚姻观念。而对满族的生育习俗与理念,细究其中内容就会发现,则符合生育方面的生理心理科学的,是进步的生育观。

三、萨满教仪蕴涵诉求着天、地、人和谐相处的意识、观念

满族信仰萨满教。过去凡治病、祈求风调雨顺、庆祝五谷丰登、庆贺娶妻生子、为死者送葬等,都要请萨满“跳神”。跳神时萨满都戴社帽,穿神裙、神鞋,手持社鼓,腰系腰铃,吟唱并舞蹈,以驱灾避邪祈福。神帽以铜条或铁条为架,帽顶前侧有一铜制的鹰。神鼓是在木制的鼓枢上蒙以羊皮,鼓枢四周镶有八组小铁环。腰铃是作若干喇叭型的铁铃挂在一条宽腰带上。其中,神鼓和腰铃是萨满必不可少的,萨满以此来调整韵律和唱词。“跳神”时,萨满左手拿鼓,右手以鼓杖击鼓面,同时手振鼓身,使鼓上铁环沙沙作响,边唱边舞,腰铃随萨满舞蹈动作左右摇摆,铛铛作响,萨满就是通过这种方式招来“神魂附体”。

在萨满文化方面,满族人也没有放弃原来的传统。萨满教是普遍存在于女真人中的一种比较原始的神灵信仰,每个部族都有自己的职业萨满,尽管他们祭祀的神祗不尽相同,祭祀的程序仪式各有特点,但是在祭天祭神,祈福平安繁盛这些方面却是一致的。从清太祖起兵并建立八旗制度以来,满族萨满教便分成了宫廷萨满和民间萨满两种形式。宫廷萨满设立“堂子”即神堂。当清兵入关之后,清统治者在紫禁城附近及坤宁宫设立“堂子”,宫廷萨满祭祀的神祗、参加祭祀的人员、祭祀用的器物与牺牲、祭祀程序与祝辞,均有较详细的规定。到乾隆年间则更明确地制定了《钦定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用以规范宫廷萨满祭祀。而民间的萨满教由于八旗制度的建立使原来的部族状态逐渐被打乱,同时也由于清太宗皇太极的不提倡,而受到了一定的打击,但是流传久远的萨满教文化并没有因此而灭绝。那些随军入关的满洲人,尤其是上层官员家庭,萨满祭祀仍然盛行,其形式介于宫廷萨满和民间萨满之间。民间的萨满教在留居于东北的满族人中也较普遍存在,虽然这部分人被编入八旗,但家族形式并未被完全打破,仍然按照旧有的萨满教祭祀形式活动。这可以从至今仍能搜集到的大量不同家族的萨满神本中得到证明。甚至在现在吉林长春满族石姓、关姓家族尚能演练萨满祭祀的全过程。

篇2

哈尼族,中国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民族,节日习俗有哈尼族盛大的传统节日有苦扎扎节即农历六月二十四的火把节,和十月年,还有喝新谷酒的习俗。

1、苦扎扎节:哈尼族的民族节叫苦扎扎,时间为夏历六月二十六日,因此又叫六月年,节日里,人们会以村寨为单位杀牛祭秋房,牛肉各户分回祭祖,青年们则会聚集在一起荡秋千,摔跤,狩猎唱山歌;

2、十月年:哈尼族的最大节日是过十月年,前后历时六天,具体日期因寨来看,在农历十月间过,哈尼人称它为扎乐特,按照古老的历法,每年农历十月第一个辰龙日为新年之始,节日里每个村寨都要举行街心酒宴,叫作姿八奇;

3、喝新谷酒:在红河一带哈尼族,农历七月的第一个龙日,有吃新谷的习俗,吃新谷这一天,每户人家都要按照老规矩,在东方刚露鱼肚白时,到自家水田拔回一小捆连根带穗的稻子,拔稻时要选择株数逢单的稻穴来拔。

(来源:文章屋网 )

篇3

关键词:少数民族;婚姻习俗;法律透视;法制婚姻;调适

中图分类号:D923.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215—02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均存在文化差异,多样的民族传统丰富了灿烂的民族文化。其中,少数民族的婚姻习俗就各具特色,也是各民族文化最集中的反映。国家长期保持对少数民族婚俗“充份尊重”的态度,却使法制婚姻与少数民族婚俗并不融洽。希望通过真实反映少数民族地区的婚姻现状,能够引起有关立法机关、政府部门的重视,以求少数民族婚姻习惯与国家婚姻法能互补、衔接,真正做到婚姻法制化。

一、婚姻习俗现状分析

1.四川省叙永县合乐苗族乡苗族结婚习俗。苗族支系纷繁,居住分散,但婚姻习俗基本一致,如一夫一妻、同宗(同姓) 不婚、舅权制约、自由恋爱、自主婚配等。在婚仪与婚俗上,各地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苗族婚姻文化。合乐苗族乡,位于四川省泸州市叙永县城东南面,全乡11个村,11 361人,其中苗族人口2 800人,占全乡总人口的25.5%。

通过走访和问卷调查,笔者了解到合乐苗族乡青年男女主要是以自由恋爱为基础、父母包办为条件的婚姻习俗。如“踩山节”就是青年男女自由恋爱的方式。其结婚流程大致为:请媒人—走三回——戴花—迎亲—回门。

请媒人即男方请媒人说媒。若女方有意结这门亲的话,男方就需要走三回。走第一回当天,男方需到女方家征求其意见并带上糖酒作为礼物。但在这个环节不管女方同不同意这门亲事,男方都得定下走第二回的日子。走第二回时,男方将女方接回自己家“考察”,“考察”男方的居住环境、人品如何等。第二回后,若女方退还男方前两次赠送的礼品则表示拒绝婚事,若女方同意这门亲事,男方即选个日子走第三回,同样需要带些糖酒作为礼物。三回走满,就代表着这门亲事定下了。

戴花即订婚。戴花那天,男子还要和女方商讨迎亲的具体事宜。到了迎亲这天,新郎要把在戴花时商量好的衣服背到女方家,待送亲的队伍检查后让新娘穿上男方背来的衣服,饭后接走新娘。迎亲送亲队伍在快到达男方家时要回车马(即祭祖),然后接新娘进堂屋,再进新房。从进堂屋开始,新娘的一个亲兄弟要为新娘遮伞(遮住新娘的脸)直到进入新房。而送亲的队伍要到堂屋方桌旁喝一轮酒,喝酒的时候新郎要完成四大礼:对着神龛磕三个头,对着堂屋左边柱子磕三个头,对着堂屋右边柱子磕三个头,最后对着大门磕三个头。当晚新郎新娘不能够同房。回门是指迎亲第二天,新郎新娘在新郎的一位亲叔叔或伯伯的带领下回到新娘的娘家,新郎要带着香、纸钱和酒,并在堂屋完成四大礼,在娘家住一晚后回自己家。

2.云南省红河州元阳县大坪乡马店村、金平县勐拉乡小铜厂壮族婚姻习俗。壮族在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其婚姻大多属于自由恋爱,父母包办与买卖婚姻鲜有存在。婚姻缔结前,女方父母会与其女儿在男方家居住数日,若双方父母无意见,则继续进行下面的程序:订婚—提亲—宴席—回门。

订婚,男方得带上一对鸡、两瓶酒和部分礼金去女方家以示订婚。当晚吃了男方带来的东西后男方即可带女方回自己家。数月后,媒人会带上余下的礼金到女方家正式提亲。

传统的壮族婚宴是先女方,后男方。女方宴请当日,新郎要给女方的长辈送新鞋(长辈是女方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女方的父母还要送一整套服装)。迎新娘时,随新郎来的福娘要为新娘戴好男方带来的金银首饰,并说祝福语。宴会到中途,女方父母就拿着扫帚将新婚夫妇赶出家门,并说些类似于“出了这个门就是人家的媳妇,要尽到媳妇义务”之类的话。

被“赶出来”后,新娘新郎则连夜坐上花车前往男方家。而后男方朋友会用一把全新的纯红伞为新娘遮光让其进家门。在进门之前,新郎的父母或其亲兄弟姊妹不能出现在新娘面前,并且躲得越远越吉利,以避免相互间生辰八字互冲以致日后产生严重生活冲突。壮族信仰多神,全民族没有统一的,结婚时候忌讳甚多。例如:新娘结婚时怀有身孕,新房的门梁上必须放一块镜子以避免邪灵鬼怪进入新房,镜子的摆放角度要以新娘进门时能照到其肚子为准。有位75岁的老奶奶介绍:传统的新房布置好后都会请人来“扫房”,即将屋内不干净的东西都驱除,并在门缝处插上三片竹条,防止其再次进入新房。

次日,新婚夫妇向男方长辈献新鞋,若男方尚有兄长未婚,则要送其红包,名曰挂红。半个月或一个月后回新娘娘家,即回门。

二、两地少数民族婚姻意识现状及分析

结婚是人为的仪式,用以结合男女为夫妇,在社会公认之下,约定以永久共处的方式来共同担负抚育子女的责任。笔者在少数民族婚姻意识方面了解到如下信息。

篇4

擂茶 擂茶,又名三生汤,是用生叶(指从茶树采下的新鲜茶叶)、生姜和生米仁等三种生原料经混合碾碎加水后烹煮而成的汤,故而得名。

现今的擂茶,在原料的选配上已发生了较大的变化。除通常用的茶叶外,还配上炒熟的花生、芝麻、米花等;另外,还要加些生姜、食盐、胡椒粉之类。通常将茶和多种食品,以及佐料放在特制的陶制擂钵内,然后用硬木擂棍用力旋转,使各种原料相互混合,再取出一一倾入碗中,用沸水冲泡,用调匙轻轻搅动几下,即调成擂茶。

功夫茶 广东潮州和汕头一带盛行功夫茶。饮功夫茶一般以3人为宜,比较考究的是选用宜兴产的小陶壶和白瓷上釉茶杯,这种茶杯口径只有银元大小,如同小酒杯。小陶壶(罐)里装入乌龙茶和水,放在小炭炉或小酒精炉上煮。茶煮好后拿起茶壶在摆成品字形的三个瓷杯上面作圆周运动(当地俗称为“关公巡城”)依次斟满每一个小杯,此时就可以捧起香气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品尝。饮茶时不能一杯斟满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来回轮流顺序斟。因此功夫茶除了泡制要功夫外,饮茶也需要费功夫。无怪乎人们说,没有功夫就莫饮功夫茶。

打油茶 贵州的布依族、广西的侗族、苗族同胞都爱喝打油茶。不过,他们的做法略有不同。布依族的打油茶做法是,先把黄豆、玉米、糯米等用油炒熟混合放在茶碗里,然后用油把茶叶炒香后放入少量的姜、葱、盐和水煮,直到沸腾为止,去渣后倒入茶碗里拌匀即成打油茶。布依族同胞有“早茶一盅,一天威风;午茶一盅,劳动轻松;晚茶一盅,全身疏通;一天三盅,雷打不动”之说。而广西侗族、苗族同胞的打油茶做法是,把事先煮熟晒干的糯米下油锅爆炒好倒进茶碗里,再向碗里放一些熟芝麻、油炸花生米、葱等配料,然后将茶叶、油放入锅内爆炒并不停地用锅铲轻轻敲打,最后加水煮沸,滤出茶渣,把热茶汤冲入茶碗内即成打油茶。

三道茶 分三次用不同的配料泡茶,风味各异,概括为头苦二甜三回味。头道茶为苦茶,把茶叶放入小陶罐中用小火烤至微黄并有清香味时,再向茶罐内冲入沸水,泡成浓酽的茶汁倒入杯中饮用,此茶味浓且苦,故称苦茶。第二道茶为甜茶,它是茶叶嫩芽和核桃仁、烤乳扇、冰糖蜜饯或者蜂蜜等用沸热的开水冲泡而成。此茶甜滋滋的,故称甜茶。第三道茶为回味茶,它是用茶叶嫩叶加生姜片、花椒、桂皮末、红糖等,用滚烫的开水冲泡而成。此茶麻、辣、甜、苦各味皆有,饮之使人回味,故称回味茶。云南大理的白族同胞爱饮三道茶,并用三道茶待客。三道茶喻示着人生有苦有甜,苦尽甜来,令人回味无穷。小小三道茶折射出白族同胞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篇5

关键词:民俗文化;资源;类别;广西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3-0265-04

广西自古就是少数民族聚居地,主要世居少数民族有壮、瑶、侗、苗、仫佬、毛南、水、彝、仡佬、京、回族等,各民族民俗文化资源灿若繁星,异彩纷呈,展现出神奇而迷人的民俗风情,具有无以伦比的地域特色和艺术魅力。本文将从物质民俗文化如服饰、饮食、居住等;社会民俗文化如家族、生活礼仪、邻里关系等;精神民俗文化如、岁时节俗、各种禁忌、游艺竞技等三大方面进行论述,这对认识、了解和挖掘广西民俗文化资源,促进民族地区社会进步,发展民族区域经济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民族服饰、饮食、居住习俗文化

1.广西各少数民族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服饰文化。各民族的服饰文化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反映民族的社会、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风俗习惯,是各民族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鲜明民族的表征,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民俗文化内涵。

民族服饰记载着民族故事传说。民族服饰上的饰纹、图案和颜色,都有深远的寓意,记载着民族的神话、始祖的传说或民族信仰崇拜。如白裤瑶妇女衣背上所绣的方形大印图案,就是传说中当年被土司抢走的盘王印,绣在衣背上是寓意要世代铭记;男子白裤上绣制的是五条鲜红垂直线,则是寓意祖先与土司奋战时的手指血痕,也是对祖先的永世缅怀。又如融水苗族的服饰上有蝴蝶吉祥物,妇女胸前缀饰的银蝴蝶,表现了她们对女性祖先的崇拜。侗族服饰图案中的混沌花,传说是侗族创世女神在地上化身金斑大蜘蛛的花形变异,她创造了天地日月、动植物和人类,是创世主神。所以,服饰上的混沌花表示了侗族对母祖的崇拜。

民族服饰体现着民族风俗习惯。广西少数民族长期生活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中,具有不同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风俗习惯。这在民族服饰上也有所反映,如瑶族头饰是缠头和由缠头演变的三角形帽、尖塔帽等,足饰是打绑腿,这是因应环境而形成的。瑶族长年生活在大山深岭,山高林密,野兽多,戴三角尖帽可防兽害。另外,山中荆棘丛生,上山劳动或打猎,以布裹头,可保护头部不被树桠或荆棘勾伤,打绑腿则是防毒虫、毒蛇咬伤,还可清除腿部的疲劳。壮族男装一般为短上衣、对襟衫。裤子的裤腰头宽大裆宽,裤筒也很大,腰扎布带,头缠黑头巾,以赤脚为主,这也是方便劳动。毛南族男装为右开襟衣,下穿宽筒长裤,劳动时扎三角形绑腿,裹头巾,束腰带。女装是镶三道黑花边的右开襟上衣,下着滚边长裤。侗族女性的服饰多为短衣长裙,衣服的边角都配有花边和飘带,白褶裙层层叠叠,穿戴起来,特别绮丽多姿。

民族服饰蕴含着民族审美情趣。广西少数民族服饰多为单色布料,色彩也是一种民族文化,它积淀着特定的文化内容,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色彩喜好。壮、瑶等民族喜用红、黄、橙等明快的暖色调,具有温暖、幸福吉祥的之意。苗、侗、水等民族爱用黑、兰、白等淡雅的冷色调,则有庄重、力量和神秘的之意。各少数民族服饰的图形纹样很丰富,主要有名花佳木、益鸟灵兽和祥云流水等。这些图纹精心绣镶在不同的部位,表现了不同的民族风格。如壮族多用几何图纹和动、植物纹样构图,造型生动形象,写实性强。瑶族则以草、花、树、山等自然物为纹样,再饰以动物纹样构图,造型富于变化。侗族女性普遍爱好佩带银首饰,头挽偏髻,插银梳和银簪,两耳戴银环、胫着银圈、手戴银镯,胸前佩银链,背有S形银垂和六面银砣等,体现了独特的审美情趣。

2.民族饮食习俗是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广西少数民族散居于八桂大地,因自然地理环境、生产生活方式、历史发展、信仰习俗和食物品种、思想观念的不同,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饮食习俗,创造了丰富的民族饮食文化。

民族饮食习俗独特而丰富。广西少数民族的主食大致相同,一般以大米为主,山区民族多食玉米,辅以薯豆。副食则丰富多彩,有鲜明的民族风味。如壮族在清明节或三月三,家家做五色糯米饭,吃五色糯米饭。五色是红、黄、黑、白、紫,除白色外都是用相关植物汁浸染,蒸熟后就成了五色饭。壮族人把五色饭看作是吉祥安康、五谷丰登的象征。又如瑶、苗、侗、毛南、仫佬等族都有腌制酸食、爱吃酸菜、酸肉的习俗,几乎家家有酸坛制酸品,日常饮食是无食不酸。瑶、苗、侗族有“打油茶”的习俗,油茶既香甜可口,又消食健胃,驱湿避瘴,深受各族民众喜爱。

民族饮食规矩和禁忌习俗。各民族在饮食方面都有自己的规矩和禁忌,形成了独特的习俗。如壮族人进餐时,父母坐正座,两侧是儿女,媳妇坐在公婆对面。瑶族人在饭桌靠神龛一侧上位设虚座,不坐人,以示对祖先的崇敬。瑶族人忌讳吃狗肉,传说犬是瑶族的图腾,奉为神灵,因而世代忌食狗肉。毛南族吃饭时,不能用筷子敲打饭碗,不能谈丧事和不幸的事,若在饭桌边打烂碗、杯,认为是一种不好的预兆。苗族有“分鸡心”的习俗,餐桌上主家会把鸡心或鸭心夹给客人吃,意在交心,但客人不要独吃,要与主家分享。如若客人独吃,则被主人认为难以交心。

3.广西少数民族聚居形式因民族不同而不同,民居建设各具特色,顺天循理,不违自然,蕴含着深厚的传统习俗。民族村寨往往依山傍水,沿水而居。因山岭陡峭,常年潮湿,草深林密,又有毒蛇猛兽的危害,所以,房屋结构多为干栏式建筑。

民族聚居形态各异。少数民族聚居的村落因地形地势、气候条件和的不同而形态各异,但总体特点是靠山沿水,村后有山林,村前视野开阔,背风向阳,邻近是田地、河流,方便村民生活劳作和出行。壮族村落的地势比较高,或坐西向东,或坐北朝南,通风向阳。认为朝向东南易得暖风阳气,人畜兴旺。壮族一般是同姓聚居,村落大小不等,大的几百户,小的十多户。瑶族村落往往是依山势排布,据险而居,或在山腰坳顶,或在山脚坳下。因山高林密,不讲究朝向,但以靠近水源和田地为好,村落一般有十多户,也有二三十户,多是血缘关系。毛南族是同族、同姓聚居,一般不与外族、外姓杂居,村落房屋分散,各家互不相连。不同的聚居形式,展现了不同的民族生活习性和风俗。

民居构造体现南方民族风格习俗。各少数民族的屋建筑形式以干栏式竹木楼房为主,这种建筑以竹木做材料,粗直的树木做柱子和大梁,屋顶盖着茅草、杉树皮或瓦,周围用竹片钉好糊上泥巴为墙,也有用砖石从地面砌封起来。建造干栏有一套传统仪式,首先是请地理先生定方位,择吉日请木匠师傅到家,置办酒席供奉鲁班。祭祀后,木匠在第一根柱上打一条墨线,叫做“开墨”,然后才正式动土开工。干栏一般是两层,上层住人,中间是厅,中厅正后上方设祖宗灵位,节日时供奉祭祀,祈求祖宗神灵保佑全家安康。左右两边是卧室,其中夫妻各居一室,沿袭古俗;下层关养牲畜、家禽和存放杂物,也可安舂碓或磨坊,方便加工粮食。干栏式建筑因其通风干爽宜居,又能防备毒虫猛兽伤害,而为山区少数民族世代喜爱。如今虽有部分民居使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结构形式也有变化,但仍大致保留着干栏的结构形态,传统生活方式和居住习俗依然有很深的影响。

二、宗族关系、人生礼仪和交际习俗文化

1.广西少数民族一般以血亲为纽带,构成家庭房族,几个房族构成一个家族,具有强烈的宗族观念。房族内禁止通婚,清明节共祭祖宗。

宗族关系构成习俗。各少数民族由于自然地理和习俗的原因,社会关系构成都比较单纯,就是以血亲为纽带形成代际分支,构成家庭宗族关系。家族内部较少利益冲突,比较和睦,集中家族力量,可进行宗族活动,维护宗族利益。如壮族是以五代血亲为房族,聚居同一村寨。房族内有婚丧庆吊诸事,各家自觉出钱出物,相互帮忙。壮族同宗共认相同远祖,一般有祠堂,祠堂是族姓的标志,也是宗族凝聚的象征。每年祭祀,缅怀祖先,共聚相欢。侗族也是族姓聚居,诸事相帮。除祠堂外,侗族还建鼓楼,是族人集会议事和娱乐场所。大节气要祭祀祖先,族长念族谱,叙述祖先功业,告诫后辈毋忘祖上,延续祖德祖功。

民族内部的伦常习俗。少数民族的伦常规矩,多受儒家思想影响,遵循传统道德规范。如壮族伦常明定,房族内禁止通婚,若有败坏门风、族风者将受到惩罚。通奸或为非作歹者,受族人大会的苛责斥骂,甚至捆绑怒打,使其颜面扫地,无地自容。仫佬族宗祠议事时,全凭族长公论,若宗族敬祭无故不到,要革除家祠,极为严厉。家中老人寿终,三年期满,送神位入祠堂,但要设筵宗祀,新神牌位才能入龛,如若不遵,不准入龛祀奉。族中长幼有序,尊卑有分,为尊者以德服人,下卑者明事知理。同姓不许谈爱通婚,如违族规天理,公议逐出,不准归入祠堂。

2.广西少数民族的婚嫁、寿辰、丧葬等人生礼俗。因居住环境、生活习俗、传统习惯和外来文化影响的不同,呈现出神奇斑斓的色彩。

婚嫁礼仪习俗。各少数民族婚恋习俗,各成其规,各有其趣。受传统明媒正娶习俗影响,即便自由恋爱,也要按传统礼俗来定亲成婚。如壮族说媒,有发媒、闯门、踏门、架桥等过程。瑶族的说亲简单有趣,男家托媒人带八个红鸡蛋到女家说亲,女家如同意就收下,然后把红鸡蛋敬在神台,再分给家人和亲戚吃,亲事就定了。仫佬族遣媒求亲,先约定相亲时间,双方互看人品长相,如满意,再看其家境,若无意见,即以八字合命,问卦算命,如无不吉,婚事即定。瑶族婚礼仪式很讲究,无论嫁娶都有几十人的送亲、迎亲队,婚礼当晚,喜宴后,举行拜堂仪式,供桌摆着五荤五素供品,点着红蜡烛。新人向天地、祖宗灵位行十二大拜、三十六小拜。再向祖父母、父母行十二大拜、三十六小拜,婚礼才告结束。苗族婚礼前一晚,新郎与两个同伴到新娘家接亲,待到夜半,从小路把新娘接回家,尽量不要被生人发现,否则就不吉利。到家后,新娘先住隔壁家。次日,才接进男家,吃了用麻绳绑的酸鱼,就在男家开始了新生活。

奇特的人生寿辰习俗。广西少数民族对人生寿诞很重视,庆贺的形式也与众不同。一般是六十岁开始做寿,逢十年做一次寿。因环境条件和习俗的差异,庆寿的规模形式和寿礼各不相同。一般诞辰寿礼大致有:鸡、鸭、酒、肉、果、饼、寿米、寿、寿衣、寿饰、寿帽、寿鞋、寿帐、寿屏、寿镜、寿匾、寿联、布料、玉镯、红包等等,壮族做寿也有以棺材或寿材这样独特的物品作寿礼,其意在保佑老人健康长寿,是一种备棺充寿的习俗。仫佬族要做增寿衣,择吉日请名裁缝主持开剪仪式,以一只猪头、一只鸡、一匹布祭祀祖先,裁缝用银纸做成花红插到香火炉上,表示主人已到寿年,再剪一小片布料贴在花红上。祭毕,开剪裁布制作寿衣。寿衣平时不穿,送终时才穿。

神秘的丧葬习俗。广西少数民族历来重视孝道,对长辈不仅在生前尽孝,逝后同样是视死如生,以敬畏之情,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其过程烦琐而神异。在老人病危弥留之际,先抬到地上的席子,不能在床上断气。老人去世后,先洗浴净身,然后穿上寿衣和寿鞋,盖上白布,待吉时入殓。入棺忌哭,不能让眼泪滴在棺内或逝者身上,否则就不吉利。遗体盖着寿被,棺面再用被单或毯子盖上,棺前放长明灯,摆着灵牌和供品,孝男、孝女披麻戴孝守灵尽孝,哭诉逝者抚育之恩和失亲之痛。出殡时,道公随棺送葬,沿途撤米、谷、纸钱。孝子捧灵位、持孝棍,走在送葬队前。少数民族普遍实行土葬,也有捡骨葬、火葬、凶死葬、冥婚葬等葬俗。棺木下葬时,孝男孝女在跪坑前,道公念咒,把棺放下坑,孝子撒上第一把土后,众人才挖土掩埋。服孝期间,至亲不脱孝服,夫妻不能同房,不坐高凳,不外宿,不赶圩,男不娶,女不嫁,不剃发,不参加歌圩等,灵牌到守孝期满才焚化,表示失去亲人的悲痛和对逝者的怀念敬重。

3.广西少数民族虽生活在偏僻山区,但在长期的社会生产生活中,也形成了独特鲜明的民族交际礼俗和社会道德习俗,并世代传承,是民族文化的瑰宝。

朴实的社会交际习俗,广西少数民族素来好客,热情大方,讲究礼节,社会交际真诚朴实。如壮族人与陌生人见面,往往尊称对方伯父、伯婆、大叔、大婶、大哥、大姐等,客气而有礼貌。对来家的客人,不管认识与否,都请到家歇息,待之以烟茶。如若招待客人吃饭,还把鸡头鸭头夹给客人吃,以表敬重。侗族待客人也很友善,男主人会热情陪客说话,女主人则忙着打油茶,然后双手捧上,恭请客人品尝。仫佬族与人交往,常以歌为礼,以歌交友,半路相逢,也会邀请对唱。客人到家,酒足饭饱后,也是相邀对唱,以尽主家情谊。少数民族的交际习俗没有虚假的客套,完全发自内心真诚相待。因此,民族间十分和谐友好。

行善尚义的道德习俗。广西少数民族民风淳朴,好善尚义,乐于助人,彼此尊重,对世代传承下来的规矩有普遍的共识和默契,都是自觉维护和遵行。如壮、苗、侗族自古就有打标记的习俗,在割草、砍柴、开荒、拾粪、打鱼等时,只要对所属之物打上标记,如挽一个草结、插一根树枝、挖几块泥土,就表示其物已有主了,后来者看到标志,就会走开,即使是周围无人,也绝不会拿走。否则,一辈子会受到良心的谴责,在村人面前抬不起头。瑶族也是忠信厚直,相互间从不防备,平时外出,从不锁门,只用一根木棍横在门扣上即可,不必担心有人进家偷盗,地里的瓜果也不会有人乱摘乱拿。借钱借物,只是口头说说,不立契据,借用的人也会自觉归还。村寨里哪家要建房或办婚丧大事,都是全村帮忙,慷慨尽力,一点也不计较。

三、信仰、年节和游艺习俗文化

1.广西少数民族是多元化信仰,崇拜多神。遇事多占卜问鬼,求神拜佛,有浓郁的信鬼好巫习俗。乡村重建宗祠、庙字,修造祖茔。村寨普遍有庙宇,四时奉神,烟火不断。

信仰习俗多元化。各少数民族相信万物有灵,认为星辰风雷、山水草木都有神灵,会显示灵异。如壮族村边都有神树或神山,村人供奉膜拜,祭以香火,祈求保佑。瑶族砍山、伐林、狩猎前要先祭山神,求神赐福,对火神、水神也很敬畏,火堂终年要留火种,表示有火神的福佑。新妇过河过桥,要丢几枚钱币到河里,祈求水神保佑平安。各民族普遍崇拜地方守护神和民族守护神,敬奉社王、土地、灶王、雷王、玉帝、观音、、莫一大王等。受道教影响,有的建玉皇庙,四时供奉。佛教影响大的地方,以如来、观音为天神,建有观音庙或观音阁,每年也是香火不断,祈求神灵消灾赐福。

崇拜祖先神习俗。广西少数民族家庭,一般都在厅堂正中后壁前安放神龛,神台下有供品桌,逢年过节都要以丰盛的祭品祭祀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全家。老人过世后,在举行葬礼的同时,在家中神台下立逝者灵牌,每天供奉,三年期满,烧掉灵牌,列入祖先神位,享正常祭祀。瑶族也设立祖先神位,每年过节烧香供奉,如搬家,还要把祖先香炉带走。仡佬族祖先神台忌放杂物,否则就是对祖先不敬。毛南族习俗,过节时,大人小孩要烧香跪拜祖先,祈求祖先保佑平安幸福。

2.广西民族民间节庆繁多,每年大节有十多个,小节上百,可以说无月不节。节庆涉及生产、生活、宗教和民族历史等,或娱神,或娱人,或兼而有之,形式多样,极富民俗风情。

隆重的传统大节。广西少数民族在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全国性大节中,其过节习俗与汉民族已渐趋同化。但有些传统大节,仍具有少数民族的特色。如社日祭祀,社日分春社和秋社。春社祭祀社坛,祈求社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畜平安;秋社时,村人聚集社坛祭祀,酬谢社王,庆祝好年成。还以糯米饭拌猪血做血肠,煮熟分给各家吃,以此兆示村人家家兴旺。侗族春社有做艾糍的习俗,认为艾草是报春花,吃艾粑就表示开春。秋社则杀猪祭社,酬谢社王,全村一起聚餐。仫佬族社日,把猪肉切成块,用竹竿串好挂在社庙两边祭祀。然后把社肉分给各家,以示得到社王保佑。农历七月十四是中元节,传说这天阎罗王要打开鬼门关,放出鬼魂到阳间寻找衣食。因此,人们要祭鬼、赶鬼,要在大门两边插上桃枝和茅草,阻止野鬼进家作祟。晚上到村头路边烧香烧纸,摆上祭品,让鬼魂吃穿,不再作祟害人。中元习俗体现了民间百姓的精神信仰,是最有影响的观念文化。

奇特的民俗节日。各少数民族都有许多独特的民俗节日,体现出浓郁的民俗风情。如壮族有蚂拐节、牛魂节、铜鼓节、三月三歌节;苗族有苗年、芦笙节、跳香节、斗牛节、拉鼓节;瑶族有盘王节、达努节;侗族有侗年、花炮节、冬节;仡佬族有吃虫节、拜树节、春耕节;京族有哈节;仫佬族有依饭节、牛马节;彝族有跳公节;毛南族有分龙节等等,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令人赞叹。如蚂拐节是壮族古老的祭蛙求雨宗教性节日,大年初一人们把捕到的第一只青蛙奉为神灵,再由捕蛙人主持抬蛙、祭蛙、葬蛙等神秘仪式,祈求蛙神普降雨水,保佑好年成。苗年是苗族传统节日,全家要团聚守岁祭祖,由老人作祭词,敬念祖先名讳,每念一位往门外撤几粒米,再烧纸钱,洒酒祭祀。鸡啼时放鞭炮贺新年,清晨,男人和小孩要赶鸡鸭猪牛羊进栏舍,妇女到河边或水井挑新水,以兆示新年畜禽兴旺,五谷丰登,家人康泰。苗年还有斗牛、斗马等传统民俗活动。这些民俗节日虽说千奇百怪,但却能展现出各民族的历史发展和传统生活面貌,是民族特性的重要内容。

3.各少数民族游艺歌舞,是各民族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民族文化传承发展的重要载体。

丰富多彩的游艺民俗。游艺民俗是少数民族群体智慧的结晶和体现,在日常生活中不但可愉悦身心,而且是传承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游艺活动中的规则要求,使人们懂得相互之间要默契配合,要讲究规矩和原则,才能达到目的,促进和谐。如打磨秋就是一项民俗游艺竞技活动,先把一根粗木作桩固定于空地上,再用一根长约六米的木杆横立在柱顶上,使两边等长能转动,转动时两头时上时下,犹如推磨,故名之。竞赛时,横杆两头人数相等,双方推磨秋一起转,跑几步后身体匍匐在杆上,随杆旋动起伏,落地一方用脚蹬地,使杆弹起并向前推移,旋转时可边唱山歌,如手伸开不扶杆子,也能娴熟地上下旋转,就比出了高下。这项游艺有很强的娱乐性,同时也很讲究团队的合作。这些千姿百态,风情各异的民俗游艺,极大地丰富广西的民俗文化。

多姿多采的民俗歌舞。广西少数民族的山歌、舞蹈、戏剧等种类繁多,形式各异,内容丰富,或以歌传情,或以舞表意,展现了各族人民多姿多采的生活情景和朴实开朗的思想情感。如壮族民歌就有古歌、叙事长歌、生活歌、劳动歌、仪式歌、情歌等。在传统节日,或是婚恋嫁娶、生子、新房落成等喜庆之事,壮族人都喜欢以歌相庆,表达喜悦之情。其他诸如侗族大歌、琵琶歌,瑶族盘王歌、蝴蝶歌、酒歌、拉发歌等等,也都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生活信仰,闪烁着民族智慧与民俗内涵。各民族还有以舞蹈来表现生活和思想情感的习俗。如壮族的绣球舞、茶舞、捞虾舞、师公舞、鲤鱼舞、白马舞、斑鸠舞、白鹤舞、鸿鹄舞、金鸡舞、斗鸡舞、龙鱼舞、蝴蝶舞、翡翠鸟舞、猫舞、凤凰舞、板鞋舞,瑶族的铜鼓舞、跳猴舞、龙灯舞、白马舞、山郎舞、雷王舞、三元舞、灶王舞,侗族的多耶舞、巫师舞、春牛舞,以及苗族的芦笙舞、板凳舞,毛南族的木面舞、仡佬族的牛筋舞、水族的斗角舞、京族的花棍舞等等,举不胜举,充满着生活气息,表现了各民族绚烂多彩的民俗生活。

总之,广西各少数民族民俗文化非常丰富,无论是五彩缤纷的民族服饰、味形兼具的饮食习俗,还是淳朴崇礼的礼仪信仰、异彩纷呈的岁时节俗,抑或古朴简约的民族歌舞、神奇独特的婚葬习俗等等,无不令人神往,不愧为民族文化中一枝绚丽的奇葩,很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参考文献:

[1] 朱从兵,钱宗范.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民族发展研究――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例[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2] 王献忠.中国民俗文化与现代文明[M].北京:中国书店,1991.

[3] 覃德清.文化保护与民族发展[M].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9.

篇6

一是我们江西特色饺子,我们每一次过除夕都要包各色各样的饺子,有绿豆饺子,有韭菜饺子,还有豆腐饺子,甚至还有辣椒饺子等让人目不暇接。让人吃了还想要再吃一口。在除夕的酒席上啊,必须要有鱼,有鱼了还不能吃。有人会问不吃干嘛呢?因为我们江西人把鱼留在桌子上表示年年有余,要是把鱼吃了那不成了年年没余了吗?

二是抓周,抓周这个词大家可能没有听说过。抓周的意思就是慢一周岁的人都要抓周。先拿一个大一点的盆子,让那个小孩子坐上去,上面放上本子,玩具,计算机,一些东西。我们在门外打爆竹,那个小孩子开始抓,要是抓到本子那他长大以后肯定是一个学习非常好的人;要是抓到的是玩具他长大以后一定是非常贪玩的一个人;要是抓到计算机的话他长大的工作一定是计算机。让后我们趁他在抓的时候扔钱给他们,要是小孩子不拿钱的话,我们大人都把钱放到他的手上。因为我们都想要他长大以后做个有钱的人。

三是祭拜天地,每次在过年的期间我们都要祭拜天地,让他们保佑我们可以全家安全一年里不会出事。我们要把猪头和一些吃的东西放在桌子上,拜天地这样可以全家幸福。

篇7

瑶族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人口上百万,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湖南、云南等地区,从事山地农业。广西大瑶山位于广西中部偏东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延伸到象州、蒙山、平南等八个县境,是桂江与柳江的分水岭。大瑶山上聚居了世界上最多的瑶族人口,其独特的信仰、习俗、文化和服饰,形成了五彩缤纷的独特瑶族风情。当地的瑶族民间神话多彩多样,直接或含蓄地表达了当地瑶民的爱憎情感,表现其风俗民情,也探知其与外部环境的接触与认识。可以说,这些渊源流传的民间传说便是大瑶山瑶族的一部史诗,记载了他们祖孙世代的生活。

与女娲为瑶族的创始父母神,是最为著名的瑶族神话人物。 相传其二人为亲兄妹,是大洪水灾难中唯一存活的人类。 兄妹俩为了繁衍生息而结为夫妇,诞下瑶族子子孙孙。伏羲与女娲的这种“姊妹婚”可称得上是瑶族婚姻制度的根源。除此之外,部分瑶族群落中流传着的密陀罗女神(即创始女神)的传说显示出瑶族内部母系家族力量仍然强大,维护母系氏族的利益也是人生重要之事。因此,女儿即使出嫁到夫家脱离了本来的家族,外孙女也要与孙子通婚以保证“肥水不流外人田”。甚至连舅侄通婚,外祖父与外孙女结婚的在今天看来是的事情也时有出现。当然,如此近亲通婚的行为极不利于瑶族社会的发展,其弊端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即近亲通婚不利于优生优育。根据1982年的一个统计数据显示,平山大队木柄瑶中畸形、、低能的人合计40人,占木柄瑶人口的11%。更重要的是,这11%的人口不仅生产力低下且生活不能自理,这样的现象在一个贫困的山村中绝对是一件令人恐惧的事情。他们不仅给家庭造成了严重负担,自己的人生也不能正常发展。第二点:绑缚性的婚姻使男方与女方都不能自由地选择配偶,处在弱势的女方有时更是被限制人身自由。八十年代的瑶族文学中就着重突出了“姊妹婚”对女性的迫害。例如在《哦,古老的巴地寨》一书中,白裤瑶的第一个女大学生呢子刚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就被逼迫嫁给表哥顶债;而善良的表哥为了让表妹继续读大学,顶住了家里的压力,娶了一位没文化的妻子。另外也有记录显示,导致部分瑶族地区中学女子辍学率高的原因就是被家族逼迫嫁人顶债,而结婚对象将近半成都是表兄。而这部分受过教育的妇女因不能接受与现代化的知识理念相反的近亲结婚,生活郁郁寡欢。

除了瑶族内部的婚姻,当地瑶民与其它民族之间的关系也表现在神话中。大瑶山居住着汉、壮、瑶三个民族,彼此联系深刻。汉壮二族对瑶族的影响从《孤儿与仙女》、《会唱歌的狸猫》(又名《东新立甲》)、《错鸟》以及《刘三姐》几个故事中便可窥知一二。《孤儿与仙女》中男女主角身份类似于董永与七仙女,但不同的是董永是孝子而非孤儿。在我看来,孤儿这个在瑶族神话中时常出现的形象深刻体现了瑶族本身永不停息的迁徙,无根无着落的特点。更甚的是,由于大瑶山瑶民生活困窘难堪且在大山上生存条件艰苦,暴风雨等可能导致泥石流而平日在进行“刀耕火种”时一不小心就可能有生命危险,家庭中父死母亡可能不是不寻常的事。孤儿与孝子的区别意味着瑶族社会与汉族社会的差异。由此可知,瑶族虽移居至汉族之地,但仍保持着自己的民族精神与特点。《会唱歌的狸猫》中出现了类似《田螺姑娘》的情节。《错鸟》并没有涉及汉族传说,而是描述了一个关于汉族儿郎入赘瑶家的故事。招郎入赘在瑶家十分很平常,入赘的男儿在家中不受歧视,享受与妻子的平等待遇。招郎入赘的情况一般有以下几种:女方家族人丁稀缺而缺乏劳动力,女方家族全是女儿因此需要留下一个继承家业,男方家庭贫苦无法支付娶媳妇的婚嫁费用,男方家庭男丁富裕而有剩余劳动力。由于大瑶山上汉族人口较少,与瑶族通婚是很常见的事。再者,汉族在大瑶山实为“少数民族”,生活条件与经济状况普遍不及瑶族,汉族儿郎入赘至瑶族的例子不胜枚举。同时要提到的是,居住于大瑶山边缘者普遍为汉族,少数的瑶族习惯了汉族的语言文字,其子孙后代则被汉族同化。以上列举的神话都是与汉族有关,而《刘三姐》则是与壮族有关。虽然刘三姐被称为瑶族的歌仙,但她初始于壮族传说,而非瑶族。刘三姐是壮族传说中的重要人物,壮族的三月三歌节便是为纪念她而来。由于大瑶山上也居住着壮族且两族人民通婚频繁,壮族的歌仙也成了大瑶山瑶民们的歌仙。在三族和谐相处的同时,矛盾也间歇不断地发生。许多大瑶山瑶族传说中都有提到壮族地主剥削瑶族贫苦农民,或是汉族女婿入赘瑶家后忘恩负义谋财害命之事。实际上,历史上两种恶劣事件皆有发生。其中一例有:平南鹏化张春如,于1934年进入黄钳,夺占陈盘姓瑶族祖遗水田,双方打官司长达7年。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在我搜集的资料中没有出现瑶族族内各分支不和的资料,但据史料记载,二者皆有发生。例如,清朝时龙华花篮瑶与容洞茶山瑶之间发生的争山事件;再例如,象州百丈圩附近抱村壮族曾意欲夺取黄桑花篮瑶两处山场田地。

大瑶山瑶族人民的信仰及生活深受宗教影响,这点在其民族传说中也可得到验证。瑶族是坚定的多神论者,其起源神话分为两种:一是密陀罗开或盘瓠开天辟地创造人类,二是伏羲女娲两兄妹诞下人类;时至今日,瑶族人民仍然视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祭祀盘瓠的节日)为一年内重要的节日,并在这一天聚居在一起唱歌跳舞。除了各个创世神、社神、土地神、山神、雷神、龙王、甚至谷种,都是瑶族重视并崇拜的神灵。以上形象在创世神话、《社王》、《会唱歌的狸猫》等故事中皆有提到。这些故事中,除了发洪水淹没世界的雷神和勾上鱼饵需要人类救治的龙王,其他神灵皆为神通广大的正面角色。由此我们也可探知,瑶族人民对于与生产有关的神灵(包括社神,土地神,山神,谷种等)尤其崇拜,而对带有统治阶级意味的雷神和龙王则并不是那么敬仰。这样的现象八成与瑶族内部山主与山丁的对立立场有关。瑶族的山主占有大片土地,而山丁赖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的租税才可租得赖以生存的耕地、屋子、柴山、水源。但是,即使这些“统治地位的”神灵对待普通瑶民十分苛刻,或是水淹瑶寨或是吃人,瑶民在坚决反抗的同时仍对他们存有敬畏之心,除了瑶族本土宗教外,佛道两教也对瑶族影响颇深。罗汉与佛祖等神话形象皆在民间故事中出现过;虽出现次数不比本土仙灵频繁,但也可探知其创造奇迹的本能及在人民心中重要的位置。更重要的是,“因果报应”这一思想频繁地出现在故事中,如:《会唱歌的狸猫》中孤儿与其龙女虽杀死的是骄奢逸的昏君,却仍因“杀人”而被“报应”,最终在一年内因病而死;又如在《天有眼》中,因行凶杀人而夺得金银发家致富的船夫最终合家出海遭遇风暴而亡故。虽然,“因果报应”这一思想在瑶族中可能并非起源于佛教,而是本民族固有的思想文化。但是其与佛教思想相切合,也有会是佛教在瑶族中易被人接受且流传广泛的原因之一。除了佛教,道教也是瑶族的重要宗教之一。在其传说中,有山主要求地理先生看风水的,有玉皇封社王的,有七仙女助孤儿的,也有在陈宏谋的传说中玉皇慧眼识珠选举贤才的。道教在当地中影响深远,许多重要的传统习俗都与之相关。例如,做为瑶族男子人生三大事的度戒,世俗的意义是该男子的社会角色和地位的转变,宗教上的意义则是师男死后将位列仙籍,灵魂可以进入神仙世界,象征着道教境界的升华。

篇8

关键词: 民族风俗习惯;民族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中,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的基本原则出发,尊重各个民族的平等权利,不因为某些民族的风俗习惯不同而歧视或侮辱他们;民族风俗习惯的改革或保持,必须让该民族的群众去选择,其他民族或个人不应强制或干涉;不能以自己的民族风俗习惯为标准,去要求和衡量别的民族,更加不能以个人主观的好恶去看待民族风俗习惯,去处理有关民族风俗习惯的事情。

    一

、民族风俗习惯概述民族风俗习惯的基本含义,是指各民族在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和习俗,是在各民族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中的一种客观反映。在民族生存环境中,由于各个民族所处的自然地理、社会政治、历史发展等条件的不同,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民族风俗习惯。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民族长期传承和广泛采用的生活方式。真正成为民族的风俗习惯的行为方式必然相沿成习、代代相传,必然为众人所用而广泛普及。

    只要民族风俗习惯形成,即为全民族所公认和遵守,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各民族的生活方式、历史文化传统、道德标准和宗教观念等。某个民族反映其民族特性,必然存在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和生活方式等特征,代表着民族的标志。在民族的相互往来中,尊重民族风俗习惯,是民族关系中一个很敏感的问题,需要慎重看待。

    随着生活条件的变化,风俗习惯也在变化,然而,风俗习惯的变化常常滞后于生活条件的变化,呈现相对的稳定性。民族风俗习惯反过来影响经济基础,它带有较大的稳定性,它的改变经常会滞后于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变,它集中地反映着某个民族的得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

    二、法律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重要意义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保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因此,不同民族无论是保持或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是其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本质上是坚持不同民族平等原则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具体反映,侵犯民族风俗习惯,就意味着践踏民族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刑法第147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非法剥夺公民的正当宗教信仰自由和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把“侵犯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罪”归人“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从法律上保护民族的平等权利和民主权利在刑法上的反映。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有助于更好地维护民族团结。任何民族对自己的风俗习惯都有着深厚的感情,他们常常把其他民族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尊重,理解为对本民族的尊重,把对本民族风俗习惯的蔑视,理解为对本民族的歧视。所以,各种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的言行,都会伤害民族感情,不利于民族团结。

    保护少数民族风俗习惯,能够促进繁荣和发展民族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不同民族的某些风俗习惯本身就是以歌曲、舞蹈、体育的形式呈现出来的。很多民族通过自己的风俗习惯来保存和发展自己民族的文化艺术。例如,我国少数民族有很多是以讲故事和唱山歌的口头文学形式在人民群众中代代相传,而且不断得到巩固和发展。还有一些表现在他们具有特色的日用器具、服饰、建筑和手工艺品等方面。正是由于千差万别的民族风俗习惯,才构成了多彩多姿的民族文化,使文化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呈现出鲜明的民族特色。

篇9

由于乐坊是古代女子展现曲艺的地方,女子技艺高低决定着其命运的好坏,所以琵琶的出现与这一场景非常相配。随着剧情的发展,小妹在表演舞蹈时,也配有琵琶与二胡的协奏曲,使整个舞蹈极具张力。琵琶在影片中出现时,刚性的力量之美与细腻的婉约之美都在琵琶的演奏中表现出来,使这种传统的民族乐器的魅力展现无遗。在电影《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中,也运用了乐器琵琶。影片表达了一个女人对所钟爱的男人的幽怨的情绪,这种感情也在琵琶的演奏中表现得生动自然。女主人公的表情、旁白的演出都和着琵琶的声音,使主人公的孤独寂寞与爱恨纠缠、欲哭无泪的意境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的主题曲干脆命名为《琵琶语》。可见,在该影片中琵琶运用的重要性,这也是民族乐器在电影中所带来的特别的效果。由李安执导的电影《卧虎藏龙》从主题音乐到背景音乐再到场景音乐,整部电影都贯穿着乐器的运用。影片的主题音乐运用了清新的吉他和弦及提琴,音乐风格也将影片中的主题———永恒的爱情与刀光剑影相融合,形象而生动,仿佛眼前出现了一幅美丽的水墨画,随后出现的带有杀机的琴声,也使观众进入了影片复杂的情景之中。悠远而催人泪下的音乐也将影片中男女主人公爱情的执著诠释得更加透彻。其中,影片中玉蛟龙在展示功夫时,画面的场景非常血腥,死伤也非常严重。但在这个时候,竹笛的运用将画面瞬间柔和了起来,竹笛的音乐效果欢快明亮,将剧中女主人公的暴力场景淡化下来,也使影片淡化了血腥,而更突出了女主人公的自然与可爱和其内心的一种真实情感的表露。观众在视觉效果上也有了明显的感觉,所看到的不再只是一个打杀的场面,而是另一种审美的提高。这种传统民族乐器的使用也是极难得的,但取得的效果却非常有感染力。在男主人公李慕白、玉蛟龙等人的感情戏出场时,背景音乐又换成了乐器二胡,立刻将一种柔和温婉的氛围展现出来,整段音乐又运用了镲和大鼓等乐器的合音,很有质感,将整段故事情节刻画得更加凄美。在整部影片中,听到最多的是一种带有浓郁民族特色的乐器———二胡的音乐,独具清新自然之风,也为整部影片的内容表达、意境的烘托起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民歌的运用

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悠久,民族众多,每个民族都有代表自己民族特色的歌曲。这些歌曲展现了各民族人民不同的生活状态和独特文化。是属于大众自娱自乐的一种艺术种类。《敖包相会》是影片《草原上的人们》中的插曲,至今被广为传唱,也使观众记住了中国电影里那段浓烈而深刻的爱情故事。电影《草原上的人们》根据蒙古族作家玛拉沁夫短篇小说《科尔沁草原的人们》改编,讲述了一对男女忠贞而真挚的爱情故事。该片在内蒙古大草原拍摄时,最后一个镜头就是男女主角在敖包相会的场景,情节唯美动人,拍摄也非常顺利。插曲《敖包相会》正是作者取自这一情景,男女主人公在敖包前对唱,一句句优美的歌词展现在观众面前,整支曲子也融入了内蒙古特有的民族音乐调调。影片所表达的是爱人团聚与胜利归来的喜悦之情,于是电影音乐也由此出发,采用了一种欢快向上的音韵,将整部影片所表达的意境真实地反映了出来。《敖包相会》这首插曲的成功运用也使电影《草原上的人们》一上映就受到观众的关注与喜爱,成为一部脍炙人口的电影作品。民歌在中国电影中的运用越来越普遍,效果也很显著。比如:《冰山上的来客》中的民歌《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怀念战友》等歌曲,在影片播映后,这些极具民族特色的电影歌曲唱响了大江南北,历经几十年仍旧传唱不已,影片更是激励了几代人的成长奋斗。电影《红高粱》中的《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将北方平原充满浓郁乡土气息的音乐植入其中,将影片中主人公粗犷而豪放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影片的音乐不仅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成为那个时代的音乐流行范,该影片也因此捧回了国际大奖———金熊奖。

戏曲的运用

篇10

    一、麻阳苗族民俗文化的起源

    麻阳民俗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上古时代,那时,人们时时刻刻面对大自然的挑战,在求生存的狩猎与征战需要下,在对生命的追求和渴望中,便产生了民俗文化的雏形。有历史见证,古代的图腾文化、盘瓠文化、是麻阳民俗文化的重要佐证,所谓“图腾”本意为“他的家族”,在辞海中批注为:原始部落以动物或植物作为种族血统的标志并将之绘成图案,当成祖先来崇拜,这种当成崇拜对象或符合者,即是“图腾”。它是人们用原始的图文形式开始对“福”、“禄”、“寿”的追求,史书记载,它主要是源于对远古的星辰自然崇拜,古麻阳人按照自己的意愿,赋予他们非凡的神性和独特的乡土习性。经过一段历史时期,便产生了大量的民间习俗和传说。譬如,“搬土地”,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土地公”头戴面具,包长红布于颈,手执插“香”杖,伴着“土地婆”(男扮),双双挨户送财驱瘟。苗族人民酷爱“土地入门”,以粑粑相送。“车(chā)七姑娘”,在锦和、尧市、拖冲、文昌阁等上山区,流行一种“车七姑娘”的民俗。传说:到了七月初一,家里死去的亲人都会回到自己的家里,与家里的亲人相伴半个月的时间,在七月十五日晚上回去。所以,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可以通过“车七姑娘”的方式,让灵魂去西天看看死去亲人的情况。用农村有靠背的椅子,四脚垫上冥币,人坐在上面,头蒙头巾,口含神水(老司念咒作法后的圣水),闭目,由老司在身后念咒作法,手拍大腿,脚跟离地,如骑马状急行至天宫,这样就可以看到死去亲人的近况了。等等,这些传说与神话都说明了古麻阳人对吉祥富贵的向往和追求。到中古时期,以吉祥富贵为主题内容的节日和吉祥物等也开始以文字形式记载。譬如,在麻阳上山区称为“过时节”,在下山区称为“过月半”,就是每一个月都要过一个节,杀鸡宰鹅,烧纸敬奉先人,祈求五谷丰登、先祖保佑、生活美满幸福。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由孩童或艺人化装演唱,常常在夜间以村落氏族为单位进行,称灯班跳灯。演唱内容丰富,有唱古人的,有宣扬礼教的,有贬剖社会丑习的,有歌唱爱情生活的,有祝福祝寿的等等,这个风俗现在依然盛行。到了现代,麻阳人过大年时,家家户户都会在大门前贴上倒“福”字画,表示“福到了”。“小年敲锣”。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前后,拖冲、大王、大酉、旋涡等地谓之“小年”,组织艺人在庙内或村庄较高之楼舍,有节奏地敲锣,朝夕不停,通宵达旦。村民挨户为敲锣者呈酒送饭。锣响时,男女老幼坐在家里静听,喜笑颜开,庆五谷丰登,贺六畜兴旺。在麻阳苗乡的石门柱上,路边、河边的耀眼处都可以看见雕有“福”、“寿”等石刻,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吉祥富贵的祈盼、追求。近二十年来,麻阳民俗文化的形式,人民开始对其深入研究、整理和开发,其中,“傩文化”、“盘瓠文化”等一些乡土文化作为民俗文化的一种主要表现形式,在媒体、在民间作为热点被推介和传播。

    二、麻阳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

    麻阳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古时代即有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息、繁衍。在秦朝时期就已属黔中郡地,汉为武陵郡地。南朝陈天嘉三年(562年)置麻阳戍,唐武德三年(620年)置麻阳县属辰州。其后虽几经变易,但麻阳县名一直沿用至今,已有1386年历史。麻阳人民在几千年的劳动、生产、生活中,形成了独特的民俗文化。这种文化神奇独特、古朴神秘,它集对神的敬仰和对福的祈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于一身,是麻阳民俗文化的精髓。

    在麻阳,“节”文化与民俗文化紧密相连。过节,在上三区称为“过时节”,在下三区称为“过月半”,就是基本上每一个月都要过一个节,杀鸡宰鹅,烧纸敬奉先人,企求五谷丰登、先祖保佑、生活美满幸福。概括起来有:三月初三的“上巳节”、立春后第五个戊日的“吃社”、五月十五的“盘瓠龙舟节”、七月十五的“鬼节”、六月第二个卯日的“吃新节”、十月初二的“过苗年”等等。

    丰富的节日活动产生了丰富的民俗文化。虽然这些民俗文化活动有的含有一些封建迷信色彩,但站在宗教信仰和民俗习惯的角度来看,无不体现了麻阳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祈祷健康长寿、怀念先人的优良传统。

    正月跳灯。每年正月初二至十五日,由孩童或艺人化装演唱,常常在夜间以村落氏族为单位进行,称灯班跳灯。出行时,2人先行开路,1人举姓氏灯,灯上书写堂号:张姓“清河堂”、滕姓“南阳堂”、黄姓“江夏堂”、刘姓“彭城堂”、田姓“雁门堂”或“紫荆堂”、陈姓“颖川堂”、谭姓“弘农堂”,李姓“陇西堂”等。1人下贴,通知村寨,灯班即至。灯班进寨,神灯放下,谓之扎营。诸灯聚汇村寨院落或豪富人家,谓之打栾。打栾之初,演唱“二十八宿”,即比喻前朝古人为星宿,群星聚会,吉星高照。演唱内容丰富,有唱古人的,有宣扬礼教的,有贬剖社会丑习的,有歌唱爱情生活的,有祝福祝寿的等等。正月十五日,路灯活动停止。即日,杀猪宰羊敬神灯,烧掉神灯和花灯,宣告一年一度新春跳灯活动结束。

    搬土地。农历正月初三至十五日,“土地公”头戴面具,包长红布于颈,手执插“香”杖,伴着“土地婆”(男扮),双双挨户送财驱瘟。苗族人民酷爱土地入门,以粑粑相送。

    小年敲锣。农历腊月二十六日前后,拖冲、大王、大酉、旋涡等地谓之“小年”,组织艺人在庙内或村庄较高之楼舍,有节奏地敲锣,朝夕不停,通宵达旦。村民挨户为敲锣者呈酒送饭。锣响时,男女老幼坐在家里静听,喜笑颜开,庆五谷丰登,贺六畜兴旺。

    车(chā)七姑娘。在锦和、尧市、拖冲、文昌阁等上三区,流行一种“车七姑娘”的民俗。传说到了七月初一,家里死去的亲人都会回到自己的家里,与家里的亲人相伴半个月的时间,在七月十五日晚上回去。所以,在这半个月的时间里,可以通过“差七姑娘”的方式,让灵魂去西天看看死去亲人的情况。用农村有靠背的椅子,四脚垫上冥币,人坐在上面,头蒙头巾,口含神水(老司念咒作法后的圣水),闭目,由老司在身后念咒作法,手拍大腿,脚跟离地,如骑马状急行至天宫,这样就可以看到死去亲人的近况了。

    一种文化的形成,需要特定的历史环境、特定的人文基础和特定的历史变迁。正是得益于这样的民俗文化的熏陶,麻阳苗族人们形成了古朴厚道、勤劳善良、思想淳朴的性格,产生了具有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全社会形成了追求幸福美满和富贵吉祥的好风尚、好传统、好家风。谁不按照追求幸福美满好风俗就会受到村民的鄙视和谴责,会被当作没有“家教”,不孝敬长辈的例子教育幼辈。这样的好风尚、好传统、好家风,使家庭更加和睦美满,其乐融融,形成了独特的“锦江民俗现象”。

    三、麻阳民俗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作用

    中华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伟大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华大文化的分支,从中华民族的精神和发展历史来看,中华民俗文化可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本和归宿。

    在湘西南麻阳地域文化基础上形成的麻阳民俗文化,与其他民俗文化相比较,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性。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延伸和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麻阳民俗文化形成的追求幸福、美满的鲜明主题,是对中华民俗文化的重要贡献,是中华民俗文化的瑰宝。

    麻阳人民古朴简单。在千百年的生产生活中,麻阳人们依山傍水而居,伐木建房,以茅草盖之,采野菜而食,捕野畜以牧,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与花草相伴,与鸟兽为依,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尽情地享受着天地之间的灵气。他们过着古朴简单的生活,没有太多的欲望杂念牵挂,平平淡淡,宽宏温和,正应了“气之温和者寿”、“量之宽宏者寿”的真理。

    麻阳人民思想淳朴。孔子说过“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麻阳人民淳朴的思想里贯穿着“和”的社会理念,“家和万事兴”、“和为贵”、“和气生财”,这些都是注重人际关系融洽的表现。淳朴的思想给社会带来了福音,家庭和睦,邻里和睦,亲朋和睦,产生了淳朴的社会环境,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气。

    麻阳人民勤劳善良。“质之善良者寿”。麻阳人民十分勤劳,在辛勤的劳动中,他们拥有了强健的体魄,拥有了健康的基础。他们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改变生产生活环境,才能创造更多的财富,才能改变生活质量。丰富的物质基础和精神生活,为幸福、健康、提供了赖以生存的条件。

    四、麻阳民俗文化理念的提升与发扬光大

    独树一帜的麻阳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有超强的生命力和发展前景。近年来,麻阳县委、县政府站在历史的高度,以弘扬民俗文化,发展县域经济为己任,提出了打造民俗文化品牌的战略决策,必将进一步丰富麻阳民俗文化的内涵,将麻阳民俗文化研究推向一个新的阶段。这是麻阳苗乡37.3万苗族同胞之福。

    追求幸福、健康、和谐、美满是湘西南麻阳苗族人们美好的夙愿。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麻阳人民追求生活富裕、社会和谐和实现健康长寿的愿望越来越强烈。麻阳县委、县政府高瞻远瞩,审时度势,提出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发展县域经济的思路,符合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符合麻阳人们的根本利益,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必将使民俗文化理念得到提升。

    麻阳有良好的生态环境,独特的生态资源,有很多潜力等待我们去利用与开发。这里有被誉为中国冰糖橙之乡、还有曾被列为贡品的小籽花生和苞茅酒,有益寿延年的松花养身酒和雄山长寿矿泉水等特产,经过近年来的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步伐的加快,这些无公害农产品资源越来越丰富,不但满足了麻阳人们生活的需要,还有大量的储备等待外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