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职计划范文

时间:2023-04-05 05:55:3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求职计划,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求职计划

篇1

2、求职计划

一、目前求职计划(针对上述就业信息)

(1)通过xx网先向xxx公司发送自己的个人简历及求职自荐书。

(2) 注明自己应聘的职位电气设计工程师,及自己的意愿。薪酬要求(实习期间800元人民币左右,正式上班1500元人民币左右。工作环境要求适合自己所学知识。

(3) 通过xxx有限公司 联系电话: x咨询自己是否会被录用,以及公司用人条件的具体情况。

(4) 加大锻炼自己的求职技巧,训练自己的心理素质,强化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我相信黄天不负有心人,什么困难我都会解决。

二、近期求职计划(1-2年)

(1) 加大就业信息的收集,通过 学校、报纸、网络、招聘现场等。把自己的就业问题放在第一位,多动大脑思考如何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为自己也为家人。

(2) 树立正确的就业思想,端正自己对就业的态度,把自己放在一个合适的高度来看,做到不骄,但也不要太过悲哀,相信自己会对自己认真负责。

(3) 通过学校举行的双选会,结合自己所学的供用电技术专业,寻找一份与专业知识有关的工作,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够发挥自己的能力为公司求和自己求发展,让自己有一个美好的明天。

三、长期求职计划(2年以后)

(1) 继续通过各种渠道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加强体育锻炼,身体是本钱。

(2) 知识就是力量,巩固自己的所学知识,尽量多学一些除电力以为的知识以便扩大自己的就业途径,不要让自己在一棵树上吊死。

篇2

1.中间层次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和协定的影响

作为经济全球化组成部分的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根据世界贸易组织统计,截至2001年底,世贸组织得到通知的区域经济组织有200多个,其中150多个组织的协议仍在生效。

几乎所有的WTO成员都参加了一个区域经济一体化协议,有些WTO的成员甚至成为10多个区域一体化协议的成员。目前,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参加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这些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也在区域范围内进行限制和约束,而且这种约束和限制比经济性世贸组织更强。

2.最高层次的全球性经济组织(协定)的影响

世界范围内的国际经济协调是由全球性的国际经济组织负责的,例如,世界贸易组织、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等。尤其是世界贸易组织,其职能已不仅仅是协调国际贸易,而且几乎包括所有的世界经济活动。参加世贸组织的发展中国家在国内外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都必须严格遵守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把许多经济让渡给世贸组织。这从最高国际层面上影响到发展中国家的行使。

3.最低层次的双边组织和协定

对于那些涉及两个国家的国际经济问题的解决,单独依靠其中一国的调节是不能发挥作用的,需要通过双方的组织(协定)来协调,参加这些双边协定的发展中国家,在双边协定和组织生效后,就必须遵守有关协议,从而使本国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

例如,中国加入WTO之前的中美最惠国待遇协定;2003年6月中俄两国签署石油管道的能源利用协定,这些都是裁定协定两国之间分歧、矛盾的准则,使两国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发展中国家参与全球性、区域性及双边性组织(协定)的状况日益增多。这种状况从高中低三个层次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越来越大。

二、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影响的职能范围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国际经济组织对参与其中的发展中国家的从多方面进行限制,也就是发展中国家的内外经济职能从多方面有限度地(根据协定)转移到国际性、区域性或双边国际经济组织中。

1.经济法规、经济原则、经济制度的创建职能

过去经济法规、经济原则、经济制度的设立都是一国范围内的事,发展中国家把其看作是不受侵犯的重要体现。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这种职能部分转移到国际经济组织中,国内经济政策法规、国内的经济体制要同国际接轨,发展中国家要执行国际经济组织制定的经济法规、经济政策,甚至经济体制的市场化程度都要得到国际社会的承认。例如:加入WTO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接受WTO规则体系,其中包括有《关贸总协定》在内的20多个具体领域的协定、议定书、决定、谅解等。WTO调整的领域从传统的货物贸易发展到服务贸易,从关税减让发展到非关税壁垒的限制和拆除。发展中国家国内制定的法规政策若与此有抵制的必须限期拆除。

2.监管职能

一般来讲,发展中国家有关制度的实施都是由本国政府执行的,是本国政府范围的事情,包括进出口关税的减让、国内贸易政策的透明化等。但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发展中国家的这些监管职能转移到国际有关经济组织中去,由这些组织根据有关法则进行监督。例如:在经济方面,GATT、WTO都有自己一套有效的监督惩罚机制。这种机制实质上侵蚀了一部分国家的经济,由于其规则由西方发达国家制定,发展中国家受到的侵害更为严重。

3.解决争端职能

在国际社会中,发展中国家解决国家间的经济利益矛盾是在国家政府间协商的。但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国际间的经济交往扩大,不同国际主体之间的经济争端增多,日益复杂化,因此,国家范围内调节的局限性突现,国际经济组织开始介入发展中国家的有关国际争端,代行某些国家职能。世界贸易组织在关于解决争端的规则与程序中,全面规定了其解决争端的政治方法(包括协调、斡旋和调解)、法律方法(包括专家组审议和上诉)、裁决的执行与监督、救济办法等,还专设了争端解决机构(DSB)。世界贸易组织在争端机制解决上有突出的三点要求:其一,DSB的裁决具有约束力;其二,有一常设上诉机构,受理关于法律问题的上诉;其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应当对违犯规则事件在多边争端机制下寻求救济,在裁决不能得到实施时可采取补偿和交叉报复的制度。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适用于该体制所管理的一切协议和决定,没有例外[1](P150)。

世界贸易组织解决争端具有安全、可预见、执法权威性等特征,从某种意义上代替了国家的经济职能,这将对发展中国家成员国的国家产生影响。世界贸易组织在成立后的前6年,受理了200多件贸易纠纷,其中大部分发生在发展中国家和西方发达国家之间,既有保护发展中国家权益的好的结果,也有损害发展中国家经济的不良后果。这些解决争端的机制在区域性经济组织中也存在。例如,在发展中国家参加的北美自由贸易区组织中,就存在一个受理国家之间争端的制度,而且还平行地设有一个解决投资者和成员国之间争端的制度。在亚洲,作为区域经济一体化组织的东南亚国家联盟,在1996年6月也成立了一个解决东盟各国内部贸易纠纷的仲裁机构。所有这些解决争端机构的设立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发展中国家职能的发挥。

三、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影响的二重性目前,对于经济全球化中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影响的认识,有一种较普遍的观点,就是意识到了挑战、侵蚀和冲击等负面作用的严峻性。这从一个方面反映出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发展中国家处于不利地位的事实。但是,我们认为这还不够,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还有另一面,即积极的一面,由于和国际经济体制接轨,加入国际经济组织也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增强。我们把这两个方面的作用称作二重性。具体来讲:

1.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是促使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积极加入国际经济组织的动机之一,主要表现在:其一,平台作用。一个是国际经济组织为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受到伤害时,提供了解决争端的场所。例如,加入世贸组织前,中美之间的贸易纠纷通过两国政府谈判解决。由于中国是处于弱势的经济实体,结果中国做出的让步很大,有的甚至伤及国家的经济政治权益。美国常常以中美经贸关系同挂钩来威胁中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虽然中国同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的贸易纠纷、反倾销争端增多,但是在世贸组织的框架内,中国胜诉的次数也不断增多。

另一个是,在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区域性经济组织内,发展中国家贸易争端机制的设立,提高了区域内发展中国家减少贸易摩擦,集体行使国家的能力,某些国家的平等让渡,获得了更大的国家权益,对发展中国家的行使也是有积极作用的。其二,提升作用。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建设存在着许多问题,其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内外职能存在着许多不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方面,例如,市场经济管理措施的缺陷,政府过多干预经济活动等,影响了国家的行使。发展中国家加入国际经济组织后,就必须同国际上先进的市场管理规则接轨,废除不符合国际惯例的法规、政策和制度,这固然会限制的作用,但同时也会使发展中国家抛弃原来旧的或存在缺陷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接受国际上流行的政策、法规和体制,从而强化国家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生产力的适应性,有利于提升国家的行使能力。其三,保护作用。尽管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利用主导地位对发展中国家基本进行限制和侵蚀,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自身维护的斗争及其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力量的增强,在国际经济组织中也有一些保护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条例。例如,世界贸易组织就有关于发展中国家市场准入和保护弱势产业的条款,发展中国家可以以此保护自己的民族产业。中国在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就以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对自己的弱势产业进行保护,例如,对汽车工业、农业等就采取了保护性的措施。在实践中,一些国际经济组织也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进行了支持,如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向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大量的官方发展基金。尤其是作为世界银行“软贷款窗口”的国际开发协会,主要以最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为贷款对象,向这些国家提供长期低息的贷款,以促进它们的经济发展。该协会在全球反贫困斗争中发挥着关键作用。GATT、WTO属下的各项多边协定,也规定了不少对发展中国家成员的特别措施。所有这些都对发展中国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有侵蚀作用西方发达国家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也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占据优势地位,它们往往用这种优势侵蚀发展中国家的。主要方法有:其一,规则侵蚀。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是国际经济组织的创始国,也是规则的制定者,他们利用其地位制定的规则,有利于西方发达国家而不利于发展中国家,使发展中国家一开始就在国际经济组织中处于不平等地位,发展中国家的在先天就受到限制。其二,实力侵蚀。在国际经济组织的实践中,发言权的多少往往以经济实力做后盾。例如,在世界银行、货币基金组织中,就是以资金多少决定其投票决策权。因此,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国际经济组织往往成为西方发达国家为自己利益侵蚀发展中国家的工具。有人指责IMF或其他国际金融组织制订的不合理的资金实施方案,导致了20世纪90年代墨西哥和亚洲的金融危机,在这些危机中它们是真正的“幕后元凶”。其三,附加侵蚀。在经济全球化中,发展中国家由于资金短缺,为了经济发展需要,就向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请求帮助。但是,这些国际经济组织在援助中提出了许多附加条件。这些附加条件不仅仅侵蚀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甚至伤害了其政治。例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任务只是监督国际货币体系,如今却通过多方面的活动使世界经济纳入自己的轨道运转[2](P58)。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非国家主体的国际经济组织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是多层次、全方位和双重的。作为发展中国家对此必须有科学的认识。首先,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只有参与经济全球化,参加国际经济组织,遵守国际规则,让渡部分,才能获得国际规则的保护,国家也才能因经济实力增大而获得有效的保护。反之,如果发展中国家固守传统观,不参加国际组织,不让渡,不理会国际规则,就不可能真正参与经济全球化,也就无法分享国际间的各种成果,这样国家利益就会受到更大损害,到头来国家也不能得到真正的维护。其次,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中,参与国际经济组织,必须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优势,认识到西方发达国家的主导地位,认识到自身的脆弱性。发展中国家要根据国情,逐步、分阶段地让渡,不能以牺牲国家的根本利益为代价;要同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进行斗争,推动国际经济组织的规则向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转化。[]

参考文献:

[1]霄,吴丹.世界经济概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

[2]雷新超.经济全球化与国家问题研究[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3.

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际经济组织在层次结构、职能范围上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日益加深。这种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发展中国家应认真分析,积极应对。

篇3

1、仙人球一般要养护3到4年才会开花,有些品种很难开花,开花时间是在5月份,持续的时间根据品种不同而不同。

2、想要让它开花要创造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保证有充足的光照,以及干燥的环境。在生长期10到15天施一次稀薄的饼肥,量不要太大。

(来源:文章屋网 )

篇4

1、经济全球化的本上是资源配置的全球化。

2、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内容包括: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和资本全球化。

3、经济全球化(Economic Globalization)是指世界经济活动超越国界,通过对外贸易、资本流动、技术转移、提供服务、相互依存、相互联系而形成的全球范围的有机经济整体的过程。是商品、技术、信息、服务、货币、人员、资金、管理经验等生产要素跨国跨地区的流动(简单的说也就是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

(来源:文章屋网 )

篇5

您好!

贵公司领导重视人才,善于管理令我钦佩。一个人自身价值的体现来源于从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本着发展自身的特长,与同事携手共进服务于企业这一目的,如贵公司能给予我一次尝试工作的机会,我会尽职尽责让您满意。

我毕业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系。同时毕业于**大学自考电算会计专业。普通的院校,普通的我,却拥有一颗不甘于平凡的心。我知道在众多的应聘者中我不一定是最优秀的,但我仍自信。付出自有回报是我的信念;自强不息是我的追求。于社会的认可,我将尽自己几年来所学的知识,让时间和效益来证实自己。

在校期间,我努力学习专业知识,从基础知识出发,努力掌握技能技巧,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此外,我还积极地参加各种社会活动,抓住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并曾担任学院外联部部长。在校期间,我深深地感受到,与优秀学生共事,使我在竞争中获益;向实际困难挑战,让我在挫折中成长。祖辈们教我勤奋、尽责、善良、正直;大学培养了我实事求是、开拓进取的作风。

作为跨世纪的一代大学生,我具备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素质和适应社会竞争的综合能力,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将给我尽情施展才能提供广阔的舞台。

不求安逸的环境,但求一个发挥自我才能的机会无论您是否选择我,尊敬的领导,希望您能够接受我诚恳的谢意!

祝您这次招聘成功!事业蒸蒸日上!

xxx

x年x月x日

附:求职信模板设计三步曲第一步 你是谁

说明自己的情况,应届毕业生要说明所在学校和所学专业,比如我是华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应届本科毕业生。简单一句话,就让招聘经理对你的身份了解了个大概。

说明你从何处得到这一招聘信息

许多公司通过报纸、网站等公众媒体招聘信息,因此在求职信上注明你是从哪家招聘中介处获得信息,会使招聘者对于你的信息渠道充分认同,而不会产生来路不明的印象。

如何巧用第三者

如果有的话,求职者可以在求职信中提及招聘人员和自己都知道的第三者作为推荐人,从而在自己和招聘人员之间建立联系。这种做法可以引起收信人对你的关注,如果推荐人级别比较高,招聘经理更加不会怠慢。

如果是得到了招聘公司内部员工的推荐,你求职信的写作技巧和表达语气要注意表现得非常专业,不能过分强调私人关系。因为招聘经理在得知你是公司员工介绍的人选时,已经优先给你机会了,此时一个专业的有能力胜任这一岗位的应聘者,应该不枉介绍人对你的厚爱,而那些一味闲谈自己与介绍人关系多么铁、多么磁的人,会让招聘经理心生厌烦和抗拒。切记: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不一定只有亲朋好友才能成为中间人,偶然相识、在聚会中相遇或曾经面试过你的人都能成为求职信中的第三者,但前提是他们应该是招聘人员熟悉并且尊重的人物。比如:邱志新同学自认为认识a公司的张先生,于是在求职信里大谈特谈他与张先生的关系如何如何好,结果他还是没有得到面试机会。后来他从别人的口中得知,张先生在公司中人际关系极为不好,小邱同学悔不当初。

当第三者的专业、职务地位较高时,你在求职信中提到他时语气要格外平和,不要给招聘经理一种狐假虎威的感觉,这样会引起他的强烈反感。比如以下这种说法:张董事长让我来找你,谈谈这个工作的录取问题。这种写法显得趾高气扬,根本没把招聘经理放在眼里,好像你就是领导一样,或者领导的意思就是要录用你了。如果真是这样,那么只需领导的秘书打个电话就可以了,何必如此麻烦。而另一种在与贵公司张董事长的交谈中,他向我介绍了贵公司的情况,建议我与你们联系,进一步互相了解的写法就比较温和、可取,表现出了对招聘经理工作的充分重视。

当你准备在求职信里提及第三者时,必须先得到他本人的明确同意,不要从对方的言谈中妄自揣测,想当然地认为不反对就是同意,其实对方也许只是碍于面子不好立马拒绝,如果你未经明确许可而自作主张地把他写进求职信,很可能会在招聘经理查证时得到他的矢口否认。那时你的自以为是就变成了作茧自缚。

阐明你要应聘什么职位

你的求职材料有可能被送到人力资源部门,也可能被送到公司的某个业务部门,或者几经周折才到达招聘人员手中。为了使招聘人员明确这些材料的意义和目的,要开宗明义,在求职信开头写明你应聘的岗位。

有些同学以为求职信开篇就直奔主题太过功利,于是开篇就是大段热情洋溢、文采激扬的文字,以为这样能够吸引招聘人员的注意,对自己求职有益。其实那只能让紧张工作的招聘经理感到浪费时间,他很可能会把你的材料搁置一边,甚至扔掉。招聘人员对文字游戏并不感兴趣,他所感兴趣的是你这个人是否有可能是他们所需要的人才,是不是面试的首选。

第二步 描述你对招聘公司的认识和理解

这部分的行文要力求简洁到位,可以列举一个有关公司较新的重大发展,或是谈谈自己对公司的独特见解,让招聘人员认识到你对该公司颇有认识。但阐述这部分内容的前提是,你必须对该行业、企业有一定的了解,对于该行业、企业的近况和发展都很熟悉。否则一知半解地班门弄斧,会给人轻浮的感觉,写了还不如不写。

综合介绍自身能力

以上阐述你对招聘公司的认识,是为了接下来告诉招聘经理,基于你对公司的了解,你有如下优势,可以为公司做出贡献。

对于在校生来说,你能展现的卖点除了毕业院校、对口专业,还有你对所应聘行业的深入了解,你曾经兼职或是实习的工作与应聘工作的相关程度,你在原来的工作岗位上做出的成绩,创造的价值,这些能够体现出你的工作能力、业务技能等等。招聘人员关心这些内容是为了横向比较谁能为公司做更大贡献,谁更适合。

可以围绕简历中的某一两点进行发挥或引起别人对这几点的关注。比如突出你在学业、工作中的重大成就,以证明你具备扎实的知识基础、过硬的业务能力,使招聘经理相信你足以胜任这项工作。

密密麻麻、大段大段的描述会使招聘经理在阅读和记忆时缺乏效率,这对你的求职非常不利。因此建议使用点句格式,言简意赅,只需35条即可,结构清晰、重点突出,让招聘人员从堆积如山的应聘材料中一眼就相中你的材料,并放在进入面试的那部分档案里。

强调自己能为公司做出哪些贡献

许多同学在写求职信时没有真正明白招聘公司招聘的目的,大书特书自己尚有欠缺,希望能在招聘公司提供的岗位上努力学习,有所收获。但事实是,公司开展招聘主要不是为了给社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更不是像学校一样主要是提供学习机会,而是为了网罗人才为己所用,他们需要求职者能够为招聘公司贡献力量。因此,这一部分可基于上述个人能力和经验,表明可为公司在哪些具体方面做出贡献。

第三步 表明你非常愿意接受面试

结尾应再次强调你对该职位的强烈兴趣和与他们进行进一步接洽的愿望;要表达出你想与招聘经理面谈的意愿,让他们来安排一次面试;表示你会主动再与他们联系,而且渴望收到他们的回复。大家应该明白的是,求职信是为了能得到面试机会,而并非为了马上能得到工作机会,也不可能因为信写得好而被凭信录取。因此,你的求职信若能使读者产生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的渴盼就达到最高境界了。

再次详细告知自己的联系方式

篇6

关键词:职业足球俱乐部;外籍球员;文化冲突

《中国足球改革发展总体方案》的颁布实施,被社会各界认为是中国足球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我国足球产业迎来了崭新的发展机遇。在2015-2016赛季国际足球冬季转会期,中超俱乐部为提高中超联赛的观赏性、扩大联赛的影响力、吸引球迷的关注和赞助商的支持,纷纷重金引进外籍球员,使长期低迷的中超联赛市场变得异常火爆。《中国足球中长期发展规划(2016-2050)》提出高水平海外足球人才的引进计划。然而,作为人才引进计划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外籍球员,因不适应中国职业俱乐部文化,不乏出现与俱乐部管理层等产生不和的现象,甚至毁约出走等负面事件。这些由于文化不适应发生的负面事件,对俱乐部的管理带来挑战,不仅带来直接经济损失,增加了俱乐部管理成本,还不利于俱乐部的长远发展。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并被认为是文化冲突的内在依据,是由于不同自然环境导致不同物质生产方式,从而又造就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维方式,并影响着行为、风俗、习惯及相应的制度的差异造成的。职业俱乐部因外籍球员的到来成为多文化并存的组织,文化冲突的出现不可避免。当与外籍球员的交流日益增多时,文化冲突的可能性增加,依据Ol-sen的理论,从表现形式上分为情绪型文化冲突与工具型文化冲突,其中工具型文化冲突是来自目标或习惯等差异形成的,并且部分文化冲突的形成与发生是隐含的,提高对文化冲突的有效识别,才能有助于对文化冲突的管理。在社会学界,结构功能主义对冲突采取否定态度,但冲突理论却强调冲突的积极作用,认为错综复杂的冲突,可以防止分裂与僵化,并促使改革与发展。外籍球员由不适造成的文化冲突,对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科学训练与康复的手段、训练管理的制度与能力等方面带来挑战,却有效地推动我国足球职业化、国际化和与世界接轨的进程。因此,对重金引进的外籍球员遇到的文化冲突进行科学管理,使他们充分适应中国文化和工作环境,从而顺利实现与国外先进的职业足球经验对接,使外籍球员对中国职业足球的贡献率达到最大化,已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在梳理相关理论的基础上,诊断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在外籍球员管理中存在的文化冲突,并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进而提出解决的策略,以期为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对外籍球员的管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1足球俱乐部外籍球员文化冲突研究的相关内涵

1.1文化冲突

文化冲突是指不同性质、不同类型的文化,在不断发展过程中由于各自功能、价值观念的差异而形成的各种冲撞、对抗等表现,其实质是不同性质文化之间的矛盾性的外化过程,但其形成过程与发生形式却不一定是外显的。文化冲突由文化的先天性或者文化的本性所决定,其不可避免的原因在于:文化的产生是以人的生命体验和生存经验为基础,在不同生存环境的刺激和作用下,形成了人们对自身、他人及外在环境的不同感受与看法;而处在相同生存环境里的人,会形成许多共同的感受和经验(观念)。在不同文化熏陶下形成的民族历史、文化传统、意识形态、制度构架、社会管理等很多方面存在差异和分歧,当彼此的分歧达到严重程度时,就会产生激烈的文化冲突。

1.2外籍球员

“外籍球员”也称为“外援”,指某一运动队中非本国国籍的队员。通常引进外籍球员最直接的作用是弥补球队在某些位置上技战术水平的不足,提高球队的技战术水平,从而整体提升球队的竞争力。很多学者认为,引进外籍球员能够促进先进的技战术理念的交流,让国内球员更快进步,有助于提高我国职业足球联赛的水平,促进足球市场的发展,并且对本土职业球员的素质、球队的竞争机制的优化、团队协作精神的塑造和作风建设等方面都具有积极作用。

1.3职业足球俱乐部

职业足球俱乐部是指在市场竞争环境中,以足球产业为基础平台,为追求利益最大化,通过创造优异赛绩,提供足球竞技表演服务,以及经营开发相关有形和无形产品,具有参加国家级别职业足球联赛资格,并具有法人资格的特殊体育企业。

2职业体育俱乐部外籍球员文化冲突成因的要素梳理

本文对文化冲突通过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目前国内外相关学者的研究进行梳理,从而构建职业体育俱乐部外籍球员文化冲突的理论要素(见表1)。由于学者们各自的研究视角、研究目的不同,提到的文化冲突要素存在差异,但总体而言,这些研究几乎涵盖了职业足球俱乐部外籍球员形成文化冲突的各个方面因素,为深入的分析诊断外籍球员文化冲突现象、探究其原因及寻求解决策略,提供了很好的理论参考。

根据表1中呈现出对相关学者观点的梳理,职业足球俱乐部外籍球员文化冲突主要可以分为三类,价值文化冲突、制度文化冲突和行为文化冲突。

2.1价值文化冲突

价值文化冲突就是由人们对周围的客观事物的意义的总体评价和认识的差异,以及主次、轻重的排列次序的差异,导致的在价值观体系判断上的分歧。人们对事物或现象的价值衡量以及感受,是长期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下产生的,逐步内化形成自身价值体系。多元文化团体成员价值观的差异更加显著,因此,来自不同文化背景与社会环境的外籍球员,对事物正确与谬误、重要性排序等所秉持的态度和排序,是与中国文化存在冲突也是必然的。

首先,对待足球态度的差异。外籍球员对待足球的态度较为放松,更多的是出于个人乐趣。这是中外足球运动员培养体制的差异而导致的。中国职业球员大多数是从小进行足球训练,以足球为职业,以足球为谋生手段。另外,在中国“应试教育”的制度下,中国青少年足球缺乏“玩”的观念,缺少参与性。而国外职业足球是业余足球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外籍球员认为踢足球是一种乐趣。在巴西、阿根廷、英国、德国等国家,业余足球是职业足球的发展源头,青少年热爱足球,在学习之余参与足球训练,也受到家长、学校以及社会的鼓励和支持。球员只是他们的身份之一,他们本身可能是教师、医生、律师等。因此,外籍球员对待足球的态度更为放松,享受足球带给他们的乐趣和满足感,所以他们更喜欢在具有良好足球文化,并能够让他们感知到强烈足球热情的地域效力。

其次,处事观念上的差异。从HofStede等学者提出的文化的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视角出发来分析:在儒家思想影响下,中国属于典型的集体主义社会,认为个人权利与利益居次要地位,人们的群体意识较强。人们更重视权威和等级制度,强调一致的重要性,往往注重群体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以“保全面子”和“重人情”为信条,秉持避免正面冲突的观念,不主张甚至排斥个性发挥。而西方国家多数崇尚个人主义,外籍球员大多重视自身的价值与需要,强调个性自由及个人的成就,解决问题时无明显的权利距离、风险规避程度较低、多以短期取向为准则。两种不同的处事方式,容易导致外籍球员与其他人员或部门造成误会,引起沟通不畅。

再次,对待工作、生活平衡的态度差异。根据schwartz等的价值导向理论,西方社会推崇享乐主义与个人主义。外籍球员更重视生活质量和工作与生活的平衡,认为工作不是生活的最终目标,与家人在一起才是他们对幸福的定义。这些根深蒂固的价值观念导致诸多外籍球员来华以后难免会遇到饮食、出行、娱乐等日常生活不适应,或者训练、参赛环境不如意,自己及家人不适应中国的生活,或者不能与常常家人团聚等问题,当外籍球员认为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超出了在中国俱乐部效力所能获得的价值时,便可能做出拒绝来华工作或合同期满离开、甚至毁约出走的选择。

2.2制度文化冲突

职业足球俱乐部制度文化是俱乐部为了实现其比赛、运营等目标,而对俱乐部以及俱乐部成员的行为进行约束的,具有共用性与强制性的规范文化,具体包含两方面,一是,具有约束作用的规章制度、组织惯例和体制等;二是,制度施行过程中而形成的管理方式、经营理念、决策方式和管理风格等。对于在华效力的外籍球员来说,曾经接触的是与中国有差异的制度文化,使其不能直接适应中国的情况,便很有可能会产生制度文化冲突。

首先,对制度约束的接受程度存在差异。各国家对于权力的理解不同,国外多数国家的人不是很看重权力,而亚洲国家由于体制的关系,注重权利的约束力。这种制度文化不但影响着管理者,也塑造了相应的被管理者。在对管理者的态度方面,来自西方文化背景下的外籍球员认为自己对教练员和其他俱乐部管理人员拥有一定的建议权,并认为自身在负责的基础上拥有较大自,喜欢民主的管理方式。中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管理方式是管教式的,认为球员的方方面面都需要被管理和约束的,中国球员习惯了专制型、面面俱到的管理方式。在此情况下,容易引起外籍球员的非理性反映或沟通误会等,形成相互之间的不认可,使俱乐部的管理工作难以进行。

其次,制度体系的完善程度存在差异。西方职业俱乐部已有上百年的发展历史,其制度模式经历了百年锤炼,制度建设更加完善,规定更加周密,符合国外强调的以制度为基础、讲究管理原则、追求效率的做事宗旨。外籍球员习惯了以详尽完善的制度为依据进行判断。在我国,目前职业体育俱乐部的制度建设尚不完善,管理者多采取适应环境变化的实用主义的态度,并在执行制度的过程中针对特殊情况或特殊需要进行人为的解释、调整。这种情况使得我国俱乐部制度的作用被弱化,外籍球员会感到无所适从。

2.3行为文化冲突

行为文化是某个群体的行为符号系统,包括行为规范、情感表达方式、习俗和生活习惯等。职业足球俱乐部外籍球员行为文化冲突是指外籍球员在行为规范、情感表达、习俗和生活习惯等方面与中国文化的冲突。本文主要从外籍球员训练比赛中的行为文化冲突和语言行为文化冲突进行分析。

首先,训练比赛中的行为文化冲突。足球实质也是民族气质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一种文化孕育一种足球,现代足球文化大致可以分为东欧、西欧、南美和日韩等,但中国足球还在探索过程中,还在没有自己的足球文化风格。有学者认为,在儒、释、道的文化熏染下,中国球员缺少积极进取、本能野性、刚健雄性等品质,球员心里没有侵略性、压迫性、攻击性等概念。正如克里维茨的传球比中国球员快半拍出球,使其与队友配合起来时常会出现失误,他的优势是盘带突破,但在中超凶猛的防守风格下,让其特点难以发挥。外籍球员曾经在不同于中国足球文化的地区效力,他们有着不同的足球理念、意识、配合和日常训练的态度,这些都会在球场上表现为他们不同于中国球员的行为,这些行为具体体现在训练方法、技术、战术思想上的差异,在华效力期间难免会出现足球行为文化的冲突。

其次,语言不同导致的文化冲突。外籍球员的到来,使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成为多语言共同应用的交流环境。对于国内球员多为专业运动员出身,文化教育水平薄弱,英语交流水平有限,有第二外语交流能力的更少;而对于外籍球员而言,中文是一种非常难学的语言,虽然有翻译陪同协助,但翻译的语言翻译能力和对职业足球运动、职业足球俱乐部的了解程度都影响着交流的质量。不论是球员自己的语言交流水平,还是通过翻译员的翻译,在言语行为的表达过程中,其言内行为、言外行为和言后行为都很难得到精准的表达。语言与是思维工具和交流工具,是思维的载体还是思维的表达形式,而跨语言文化的交流需要通过表达能力、认知能力、感悟能力和思维能力等多种能力的共同应用,达到表达情感、描述事物、阐述思想等作用,这座桥梁没有搭好,影响着与外籍球员的交流和其自身的社交需求,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外籍球员融入我国职业俱乐部。

3缓解职业足球俱乐部外籍球员文化冲突的对策

3.1提高管理者和行政人员的文化冲突管理和服务能力

在文化分析阶段,俱乐部的管理者和行政人员要充分做好所引进的外籍球员的文化分析工作。在引进外籍球员前,对外籍球员及其所效力过的俱乐部和联赛进行充分的文化分析,充分考虑引进后可能出现的文化冲突的具体情况,对其选择科学的培训、沟通和服务模式。需要提高管理者的文化冲突管理能力。依照campinha Bacote提出的跨文化系统的能力模型,通过对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跨文化技能、跨文化碰撞和跨文化愿望五个方面发展来培养管理者的文化冲突管理能力。其中最基本的是提高管理者和行政服务人员对不同文化差异理解和尊重的认识,提高识别文化差异的能力,培养其对文化差异及冲突的敏感性,还要注重语言能力、对文化冲突的沟通及处理的能力,这样才能够对文化冲突进行科学有效的预防,有利于设计后续的管理计划。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管理者要认识到文化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同时也要努力识别和剖析文化差异的根本原因,有针对性的寻找解决对策,做到尊重外籍球员的文化差异,促进多元文化的磨合,尽量使文化冲突的积极作用展现出来。

3.2优化完善俱乐部的管理制度

优化完善俱乐部管理制度的策略包括追随文化策略、创新文化策略、渗透模式和借助第三方文化模式等文化融合方式,其都有各自的优势与劣势。目前,由于我国足球领域的实力和管理水平还不够成熟,还需学习职业联赛发达国家在职业俱乐部运营、训练、竞赛等方面的优势。所以,相应的制度改革主要采用追随文化策略,逐步运用创新文化策略,形成适合我国俱乐部的制度、方法与模式。并将文化冲突管理转变成俱乐部战略和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文化冲突视为激发俱乐部管理改革和完善的重要诱因,将文化冲突管理的责任分配于专人,在建立文化冲突管理的模式和制度时,细化到管理策略的选择,并完善和形成书面文件。俱乐部须使其管理模式与外籍球员的期望结合在一起。俱乐部甚至可以让专人负责了解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及不同的表达方式等,进而创造出一个更利于球员适应的制度环境,为外籍球员提供一个更具包容性的管理、训练和比赛制度环境,针对俱乐部球员间文化差异和障碍,建立文化差异下的沟通渠道、运营管理的制度。

3.3增强外籍球员的归属感服务

为外籍球员提供必要的协助,会使外籍球员对俱乐部产生更强烈的归属感。优秀的职业足球运动员作为国际职业足球产业的稀缺资源,来自不同的国籍和地域,俱乐部应该根据俱乐部的实际情况,创造一种有助于沟通的大环境。俱乐部应为外籍球员的个人生活和俱乐部生活提供符合他们文化价值观、能够满足其物质和精神需求的服务,以帮助外援更快地消除文化休克,缩短文化适应的时间。比如,给与外籍球员方便舒适的居住安排,符合其饮食习惯的科学营养的饮食,良好的医疗康复保障及相应的法律咨询,满足其对隐私保护的需求,对其社交的需求提供建议和培训,还包括家庭生活及子女教育环境等。训练环境方面,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还要不断提升球员训练和比赛的条件,比如场地设施、康复设施等,缩小与国外俱乐部的差距,全面提高外籍球员在中国的适应性。设立专人向外籍球员提供此类咨询服务,对外籍球员配备的翻译人员进行必要的足球运动相关的理论训练、热情的培养,对出现的服务缺失问题进行及时的沟通、积极的协助、努力的完善等。

3.4丰富针对外籍球员的文化适应培训

俱乐部全体人员都应周期性的进行文化冲突认识的培养,并基于俱乐部管理人员和行政服务人员对文化冲突的认识、管理与服务能力,为外籍球员设计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方案。对外籍球员文化适应能力的培养,是通过提高其对中国文化的认识,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合作和技巧,以加快外籍球员的文化适应能力,减少文化冲突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外籍球员的文化适应培训应从来华训练前开始,使外籍球员顺利度过克服文化冲突的蜜月期、痛苦期、适应期和交融期四个时期的转变过程。外籍球员的跨文化培训应当包括:(1)向外籍球员提供有关与俱乐部所在城市的生活状况的实用信息,如出行、教育、休闲等方面,使其很快的适应在中国的生活;(2)向外籍球员进行文化导入,让其了解中国及其所在俱乐部的政治、经济、文化方面的知识以达到文化吸收,使得外籍球员对中国文化产生认知和理解,增强外籍球员在中国文化下的沟通能力;(3)进行必要的语言训练,以口语为主,并对中外不同语言环境下的基本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差异进行学习;(4)让外籍球员参加行为、认知技巧相联系的提升交流能力的活动,以模拟实践的方法提高外籍球员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篇7

关键词:物料需求计划、物料清单、库存信息、倒序排产

 0 引言

厂内物流是根据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以及生产排程的有效实施所进行的一系列管理工作,而且生产物流的基本工作就是按照物资需求的指令,准时保量无差错地将生产所需物资配送到现场和每一个工作中心,生产物流的计划和管理都是围绕着MRP来进行工作的,由此可见MRP在生产物流计划中的重要程度,所以很有必要对它进行透彻的分析与研究。MRP于20世纪60年代起源于美国,它根据产品结构各层次物料的从属和数量关系,以每种物料为计划对象,以完工日期为时间基准倒排计划,按提前期长短区分各种物料下达计划时间的先后顺序,即MRP的基本任务是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等)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相关需求),根据物料需求时间和生产(订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订货)的具体时间。其中最终产品需求量由主生产计划决定,相关物料的需求量可以通过物料清单和库存信息确定,而需求时间则可以用倒序排产法计算得出。

1 倒序排产法

    倒序排产是计算开工日期及完工日期的一种方法,是指将MRP确定的订单完成时间作为起点,逆向安排前面各道工序,分别找出它们的开工日期,进而得到MRP订单的最晚开工日期。若不能按时开工生产某产品,则很可能会不能按时交货,从而影响物流服务水平,所以必须严格按照此方法计算出来的物料需求时间安排生产进程及物资供应。实际上在工序间存在间隔时间,工序间隔时间就是工件从一个工作中心转移到下一个工作中心的运输时间与排队时间之和,具体情况如表所示:

 

倒序排产具体步骤如下:(1)、信息汇总。从已下达的车间订单文件和计划下达订单文件中得到订货量与交换期,即找到计算起点;再从加工工艺文件中获得有关加工信息,包括对某零部件或半成品的加工时间和加工之前的准备时间;最后从工作中心文件得到有关排队时间信息,为计算提前期做准备。(2)、计算对工作中心能力的需求,即计算每道工序作业时间,它等于加工时间加上准备时间。(3)、计算每道工序的交货日期和开工期。提前期=作业时间+排队时间+运输时间,根据各工序的提前期倒推回去,逐个确定各工序的交货期和开工期,也就确定了相关物料的具体需求时间。

2 库存信息是MRP得以实现的基本资料

(1)、现有库存量:在企业仓库中实际存放的物料的可用库存数量。

(2)、计划收到量:根据正在执行的采购订单或生产订单,在未来某时段物料将入库的数量。

(3)、已分配量:尚存在仓库中但因其他用途而已经被分配掉的物料量。

(4)、提前期:执行某项任务从开始到完成所消耗的时间,它具体指上一道工序结束,即本工序开始起,经过运输、排队直到完成本工序作业所花费时间的总和。

(料净需求量的确定用这四个方面的信息就足够了,其他信息不再赘述。)

3 主生产计划是MRP最重要的输入

   主生产计划是以最终需求时间和数量表示的最终产品的整体生产计划,它把经营计划或生产大纲中的产品系列具体化,详细规定生产什么、何时产出。与它相对应的是独立需求,比如客户订单要求厂家生产100辆自行车且要求在12月12日交货,则主生产计划规定工厂生产100辆自行车,且最迟在12月12日完工。

4 物料清单是MRP产品拆零的基础

   首先谈谈产品结构图,它是一张按层次等级排列的、制造最终产品所需物料量的一览表,以自行车结构图为例:

处于层次1的物料毛需求量=处于层次0的物料数量×处于层次1的物料数量

处于层次2的物料毛需求量=处于层次1的物料毛需求量×处于层次2的物料数量

……依次类推,即可得到各层次各相关物料的毛需求量。

5 结合具体实例来分析研究MRP的实施步骤(案例和数据已在前面阐述,现已知下表信息)

首先是确定各层次相关物料的毛需求量,此时就涉及到物料需求计划的三大输入,即主生产计划、库存信息和物料清单。有主生产计划知在一定时间内要生产100辆自行车,因此有:

(1)、车架毛需求量=100×1=100(件); (2)、车把毛需求量=100×1=100(套);

(3)、车轮毛需求量=100×2=200(个); (4)、车胎毛需求量=200×1=200(套);

(5)、轮圈毛需求量=200×1=200(件); (6)、辐条毛需求量=200×42=8400(根).

其次根据上表数据计算各层次相关物料的净需求量

{公式:净需求量=毛需求量—计划收到量—(现有库存量—已分配量)}

(1)、车架净需求量=100—(10—5)=95(件);

(2)、车把净需求量=100—(20—10)=90(套);

(3)、车轮净需求量=200—(30—10)=180(个);

(4)、车胎净需求量=200—50—1×(30—10)=130(套);

(5)、轮圈净需求量=200—5—1×(30—10)=175(件);

(6)、辐条净需求量=8400—(660—100)—42×(30—10)=7000(根)。

然后由各工序提前期知,要完成该产品的生产任务,必须至少提前11天采购原料,即在12月1日实施采购计划。应用倒序排产法以12月12日为计算起点,逆向依次确定各物料最迟完工或到达工作中心的日期,结果如下表:

表中信息表明:车胎、轮圈、辐条最迟必须在12月8日从仓库配送到工作中心,车架、车把最迟在12月10日配送到工作中心,车轮最迟在12月10日组装完工;自行车最迟在12月12日组装完工。

最后根据各物料的净需求量和需求时间安排采购任务及生产活动,具体情况如下:最迟在12月1日采购车胎130套,在12月3日采购轮圈175件,在12月4日采购辐条7000根,在12月6日采购车把90套,在12月7日采购车架95件,在12月8日将仓库中的180套车胎、180件轮圈和7560根辐条一起配送到工作中心,再组装成180个车轮,并在12月10日完工,随后立即将仓库中的100件车架、100套车把和20个车轮连同刚组装好的180个车轮一起配送到下一个工作中心组装成100辆自行车,且在12月12日完工。具体生产流程如下图所示:

篇8

摘 要 会计文化是会计学和文化学在各自边缘上相互渗透而产生的一个新的范畴,它运用文化科学的观点来观察和探讨会计活动的规律和方法,但至今尚未形成系统的理论,为什么要研究会计文化?笔者认为研究会计文化的目的是因为它的本质是追求会计的真善美。

关键词 会计文化 会计文化本质 会计真善美

一、会计文化概述

会计文化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会计文化是指人类社会会计领域所专有的历史凝结成的会计存在方式,是会计人员的本质活动的对象化,即所从事的会计活动的自由性和规律性相统一的并能促进社会经济、人类历史和会计人员自身进步发展的超自然的创造性成果,具体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狭义的会计文化仅指会计精神文化。

二、会计真、善、美的理解

关于会计的本质是什么,理论界至今一直存在着争论,总体来说,有三种代表性的观点。第一种“管理活动论”认为会计是一项管理科学,按此说法,会计是一门应用型科学,作为科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属于社会科学范畴。科学求真,既然会计属于社会科学范畴,那么它理所当然具备科学的属性――求“真”,具体表现在会计活动中就是追求会计信息的真实可靠。第二种“信息系统论”认为会计是一个经济信息系统,按此说法,会计是一门技术,是会计人员利用特殊工具、采用专门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记录、计量,从而为经济管理提供信息的技术。技术求善,技术的产生和改进就是为了在保证或提高工作质量的前提下,提高工作效率,减轻工作强度。既然会计具有技术的属性,那么它理应求“善”,具体表现为在保证会计信息真实可靠的前提下,通过不断改进会计技术手段,提高会计工作效率,减轻会计工作强度。第三种“会计艺术论”认为会计是一门艺术,该观点认为会计的艺术性在于强调会计人员运用自己的会计知识,在解决特定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创造和能力,在会计处理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占很大的比重,对同一会计事项的处理往往会产生不同的后果。艺术是求美的,具有艺术属性的会计理应求“美”。会计的“真”、“善”、“美”是不同的会计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对会计本质的不同认识所产生的结果。

三、会计制度文化追求会计的“真”

会计制度文化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表现在会计法律、会计准则、会计制度和会计职业道德等规范因素方面的会计文化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制约。

会计的“真”具体体现为会计行为开始的真、过程的真和结果的真。会计行为可分解为记账、算账和报账。会计行为开始的真指会计记账的依据要真,过程的真指会计算账要有理有据,在账务处理过程中不弄虚作假,结果的真指会计报账要真,即会计报告反映的会计信息是真实可靠的。

会计法律法规是会计行为的“硬”约束,会计职业道德是会计行为的“软”约束,会计准则规范具体的会计行为,会计监督制度是会计“真”的保障。四者共同作用于会计行为,确保会计行为至始至终都“真”。

四、会计物质文化追求会计的“善”

会计物质文化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表现在会计物质基础、物质条件、物质手段等物质因素方面的会计文化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关系。

会计的“善”具体体现为会计人员的工作条件不断得到改善,会计信息的社会有用性不断提高。从算盘的发明与应用到会计电算化的产生与发展再到会计信息化的兴起与推广。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仅为企业的所有者到所有者与经营者共同使用再到今天的利益相关者共同使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广泛使用,不仅提高了会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而且减轻了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改善了会计人员的工作条件,计算机帮会计人员处理了大量的重复性和乏味的工作。会计信息化使得会计信息不再局限于财务部门,而是面向整个企业的各个部门,甚至是所有信息需求者,及时满足他们对会计信息的需求,提高他们经济决策的正确性和前瞻性。可见会计物质文化始终向着“善”的方向不断发展。

五、会计精神文化追求会计的“美”

会计精神文化是一定社会发展阶段的表现在会计个人和会计人群中的会计心理,会计伦理和会计意识及其成果等精神因素方面的会计文化内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会计的“美”具体体现为会计理论中的美和会计实务中的美。会计理论中的美表现为系统美、逻辑美、理想美、简约美、协调美、结构美、对称美和守恒美。会计实务中的美表现为会计凭证和会计账簿的美感、会计分录和会计计算的美感以及会计信息质量、会计组织和会计人员的和谐美。

会计精神文化倡导会计人员在主观层面和内心深处追求美,树立美的价值观,自觉培养美的会计伦理道德,鼓励会计人员在理论学习和实际工作中用美的眼光审视会计并善于发现会计中的美。

结束语:在现实中,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多层次的有机的会计文化体系。会计制度文化追求会计的“真”,会计物质文化追求会计的“善”,会计精神文化追求会计的“美”。那么,由会计物质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精神文化构成的会计文化体系追求会计的“真”、“善”、“美”。

参考文献:

[1]劳秦汉.会计文化学概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

篇9

求职信的第一句话最重要,也最难写。其实有许多可取的写法,你可以说明是从什么渠道得知公司招聘信息,也可以叙述自己最有利的条件,不过最稳妥的办法是参照广告的内容作自我介绍。第一句话(不包括称呼)的作用有二:一是吸引对方阅读你的信件;二是引导对方自然而然地进入你所突出的正题而不感到突然。

归纳起来,求职信的第一句话有以下几种形式:

(1)概述式。用一句话概括你具备的最重要的求职资格和工作能力。

(2)提名式。提及一位建议你到用人单位求职且为用人单位所熟悉和尊崇的人(记住连名带姓写上,后面可称呼其职衔或官衔,也可以称“先生”或“女士”)。

(3)提问式。针对用人单位的需要和目标,提出一个设问,然后表示你真诚希望自己能够帮助他们实现目标。

(4)赞扬式。赞扬用人单位近期取得的显著成就或发生的明显的变化,然后表示渴望为其效力。但记住语气不要过度热情。

(5)应征式。说明你通过什么途径看到用人单位的招聘广告,并肯定自己的条件基本满足广告提出的要求。

(6)独创式。用一个新奇的、能表现你在某些方面才华的句子开头,但申请的职位必须是那种需要丰富想像力的类型,如广告文案、平面设计、装横设汁、工业设计、艺术总监等。

下面一些实例是较为成功的“第一句话”,可供参考:

贵公司营销部的欧阳先生告诉我,你们需要一位能干的市场调查员。

如需要每分钟能打75个字和速记125个字的秘书,请来电。

在完成了四年的机电课程以后,我自信自己能够卓有成效地为贵公司服务。

本人的经历和教育程度符合贵公司在《××日报》上刊登的招聘广告的条件。

在贵公司任职是本人的愿望,我所学的专业是国际金融。

贵公司近期公布业绩,盈利之高为同仁所津津乐道,本人渴望为贵公司效力。

篇10

[关键词]全球化;危机管理;重塑

[中图分类号]D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426(2010)03-0058-03

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国际经济规则的不断强化完善,经济全球化进程明显加快,在世界各个国家及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全球化浪潮的强大冲击力使全球性因素渗透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由此,现代化视野中的危机也呈现出许多不同于传统威胁的特点。

一、现代的非传统危机的新特质

危机有一个发生、发展、消亡的过程,也就是有自己的生命周期,大体上可以分为危机潜伏期、爆发期、相持期、解决期四个阶段。一般具有客观存在性、社会性、高度不确定性、突发性、扩散性等特点,但是如果善于把握,危机中也蕴藏着机会和转机,可以成为促进制度和环境变革的巨大力量。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现代危机不断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现代危机重要特点是跨国性

现代危机是在全球信息快速流动背景下发生的危机。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现代危机的性质与传统危机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改变。伴随着全球化的进程,危机的发生及其影响都具有了国际性的因素,逐渐由局部危机转向全球危机。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的迅速蔓延生动地证明了现代危机的超国家属性。传统危机往往发生在特定地区,并仅在有限的范围内对经济社会发生影响。在全球一体化和开放条件的背景之下,国界再也阻止不了疾病、污染、有组织犯罪、恐怖活动的扩散。各国时空联系的日益强化,不仅使危机的原因和结果都是世界性的,而且由全球化产生的扩散效应使得危机的传播和影响以至应对均具有了全球化的特征。

(二)现代危机表现形态趋于多元化

从表现形态来看,现代危机呈现出变化多端的发展趋势,在社会的任何领域,无论政治、经济抑或文化领域都有可能发生危机。而且,现代危机大多属于结构不良的危机范畴,危机持续的时间维度不断延长,波及的范围空前广泛且难于控制,尤其是危机所造成的损失和对社会政治经济稳定的负面影响呈上升趋势。无疑,危机表现形式的多样化对于仍沿袭单一的危机管理模式的各国政府形成巨大的冲击。在遭遇现代危机时,传统的管理方式往往力不从心,发挥的作用也极为有限。

(三)现代危机诱因具有复杂性

随着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人类社会系统中的一切事物的关联度日益增加,带来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技术进步引起的人类世界的动态、速度、能量和复杂性,使人们难以再按传统的眼光来认识周围事物的变化。引发危机的因素不仅错综复杂,而且处于不断的变化过程之中。危机的发生既包括有意识的人为危机,如“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也包括无意识的自然危机,这可以分为像冰冻洪涝、汶川地震的自然灾害,像胶济铁路特大撞车事故灾难,还有以SARS、甲型H1N1流感为代表的公共卫生事件。因此,现代危机的普遍性、隐蔽性和运动性对传统的危机管理思维和程序化的决策能力构成严峻的挑战,要求我们用一种崭新的全球意识来处理当代人类所共同面临的危机问题。

(四)现代危机影响范围日益广泛

由于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信息交流日益加快,一个国家内部的危机可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波及到世界的各个角落,甚至酿成全球性危机。2009年4月,墨西哥出现甲型H1N1流感,两个月后就迅速扩展到全球100个国家和地区。而且,危机不仅给国家带来各方面的损失,更是直接给公民带来经济损失和肉体伤害,更为严重的是将对公民的精神、心理造成伤害,造成全社会乃至全球的紧张、恐惧和不安。在某些时候,非传统危机所造成的影响和损失有时并不亚于一场传统的局部战争。在全球化时代,信息和传媒来源呈现多元化,政府部门如不及时准确地向社会有关危机真实的权威信息,非权威信息就会填补政府留下的“信息真空”,从而对管理危机造成消极影响。

二、政府危机管理机制存在的问题

在全球化时代,政府面对的环境日益复杂和不确定。非传统公共危机的日益凸显,要求各国政府深入反思既有的应对机制,以提高处理危机的能力和实现各方面的进步。各国政府的危机管理职能及运行机制虽然作了一些局部的调整,但从根本上看,仍然不能适应新的环境和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政府危机管理结构失衡

伴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现代危机已逐渐对整个人类的生存、发展构成严重的威胁。在此情况下,各国政府都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危机管理体系的建设。但是,由于人们对危机管理目标的认知和治理框架仍囿于传统的安全理念,克服危机的途径和手段只注重量的扩张而非质的提高。因此,现有的危机管理主要关注于传统危机、冲突性危机和结构良好的危机,缺乏指向现代社会中大量涌现出的结构不良的非传统公共危机的目标定位和治理效能,从而导致危机管理出现结构性失衡。政府将大量的公共资源投入到边界日益萎缩的传统危机、单一危机治理领域,而非传统危机管理则长期处于被忽略的状态,在应对此类危机时政府往往仓促上阵,顾此失彼,疲于应付。究其根源,不难发现,许多政府仍以传统的安全观为依据,缺乏对非传统危机的跟踪和研究。相应地,危机管理的目标亦偏重于传统危机治理,从而使危机管理处于整体性的失衡状态,主要体现在传统危机和现代危机治理的内容、途径等方面的权重仍存在着较大的差距。

(二)政府危机管理职能定位不明晰

危机管理机制的建立虽然事关社会民生、国际影响,甚至全球性发展,具有很强的外部性收益,然而作为一种非盈利的公共产品,一旦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构成中缺少这方面的内容,体制建设和公共投入方面就会缺乏相应的安排,从而导致整个应急能力建设和发展的滞后。一系列危机事件的爆发使人们清楚地看到,尽管各国政府在公共管理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在改善管理职能方面还需作出更多努力。

(三)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运行效率低下

由于政府危机管理职能界定不清,配置不合理,导致在具体的危机管理体制建设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滞后,缺乏完善的危机管理体系,尤其在危机的预警、识别规则、运作程序和协调机制等方面,政府的能力十分有限,从而使政府在应对危机时往往陷入撞击-反应式的被动局面。从快速反应机制来看,现有的快速反应机制也不能完全适应处理危机事件的要求。

三、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价值取向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每一次危机都很难摆脱全球性的背景,没有任何一个危机可以仅仅归结为局部的、国家的特殊制度或意识形态下产生的问题,它们具有一般性和普遍性,成为整个人类社会面对的总体性问题。在此情况下,传统的危机管理理念和价值取向不断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冲击,从而促使各国政府开始从广阔的全球视野出发,重新考量应对危机的目标选择和价值取向,构建开放的、有机合理的、高效运作的危机管理体系,以有效回应危机问题,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管理能力。

(一)危机管理应“以人为本”

非传统危机促使我们用发展的眼光重新认识安全问题,并按照全球化的要求转变传统的安全观念。冷战后世界政治演变的一个基本特点是,在世界范围内安全观的重心已经逐步从国家转移到人类本身。人类安全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新挑战、新问题与新形势。在此背景下,以国家为中心的传统安全理念已经开始显得有些过时,而“人的安全”获得了更多的重视,公民个体的权利和民众表达自身权利的意愿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制度性安排的庇护,成为国际社会在考虑非传统安全时一个分量逐渐加大的参照系。非传统公共危机的扩散促使我们转变安全观念,进行安全观念上的革命。它要求打破以国家为中心的传统安全思维框架,建构“以人为本”的新安全观,其内容涵盖了促进与保护人权、按照民主原则组织社会的一切活动,包括国际关系、法治和发展公民社会。总之,各国间相互依存度的日益增大和危机形态的持续变迁,迫切要求我们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将国家安全扩展至社会安全和人的安全,塑造以“为公众服务”为核心,以保护、促进人类的共同安全为目标的新安全观。

(二)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可持续发展是“以人为本”理念的延伸和体现,“以人为本”追求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需要,而可持续发展正是人类的基本需要之一。因此,可持续发展与以人为本是一脉相承的。它强调按照可持续性的要求变革人类沿袭已久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保持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目前,可持续发展因素几乎涉及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所有方面。在某种意义上讲,一切危机和灾难都是人为的,尤其在全球化时代,绝大多数危机来源于人类不理智、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因此,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政策选择就是遵循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将危机管理整合于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之中,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的危机和灾难。

(三)政府危机治理模式应多元化

危机事件不仅是对政府能力的挑战,更是对社会整体能力的综合考验。在大多数危机事件中,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很难做到危机应对的高效、快速、协调和灵活,各类非政府组织以及公众自身的危机意识、危机预防能力和危机应对水平对政府危机管理质量和效果都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此外,多元化的社会参与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可信度和可行性,降低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成本。因此,在进行危机管理时,在强调政府部门危机管理的快速反应性、责任性、透明性和合法性等原则的同时,也必须强调政府危机管理系统当中参与主体的多元性,最大可能地吸纳各种社会力量、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共同应对危机,从而形成多元化的危机治理模式和应对网络,落实“小政府、大社会”的政治许诺和法律架构。[2]

(四)政府危机管理应法治化

权威的法律支持是应对危机的坚强后盾。以法律手段来处理与危机有关的公共事务,是各国政府普遍采取的措施和对策。在危机管理中应用法律强制手段,统一规定政府在处理紧急事务中的职权和职责,确定依法对抗紧急状态的法治原则,从而充分发挥法律对社会无序状态或是紧急状态的防范和矫正功能。[3]从技术层面讲,政府在进行危机管理时应建立一整套相互匹配、协调运作的法律法规体系。危机管理的法治化不仅有利于增强政府处理危机事件的能力和避免法律障碍,确保在处理危机的关键时刻采取最佳应对策略和提高危机管理机制的效率,而且还有利于最大限度地维护政府在危机状态中的合法性和权威性。同时,危机管理的法治化也意味着公众可以依照相关的法律规则和程序要求对政府的危机管理行为实施监督,以保证危机管理权在保障公民权的基础上得以合法行使。

四、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重塑

在全球化背景下,危机管理的基本理念与价值取向必须依托于一系列管理制度的设计和机构设置才能实现。政府危机管理机制的安排要反映危机管理的基本价值导向,并能够将上述的理念贯彻在一整套行为规则体系和整个运作过程之中。

(一)培养国家的危机管理意识

危机意识是危机预警的起点。在和平稳定时期,人们往往缺乏危机意识,从而错失避免危机的良机。政府在日常的危机管理过程中,必须对潜在危机进行动态分析,把危机的风险管理整合到政府和社会的日常管理中。当代危机管理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从对危机的回应转为对危机的风险管理。所谓风险管理,包括风险的确认、风险的分析、风险的评估、风险的监控等一系列活动。实行危机风险管理的目的在于预防危机。因此,政府应该在日常的政策管理、项目管理、资源管理中全面实行危机风险管理。[3]另一方面,通过模拟危机情势,未雨绸缪,不断完善危机发生的预警与监控系统,提高政府和公众的危机意识。与此同时,政府还应通过教育和培训等方式,强化公共管理者的危机管理意识和知识。公众的参与是整个社会危机管理的基础,因此应通过公共信息的传播、教育以及多学科的职业训练等途径,增强公众的危机管理意识,提高整个社会的抗逆水平。日本政府就印制了地震应对手册,散发给居民。对于在日本境内的外国人,还特地印刷了中英文对照的手册,详细介绍在不同情境下发生地震时应采取的最佳策略。

(二)建立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

有效的危机预警机制可以使政府事先对潜在的各类危机事件有一个充分的估计,从而选择最佳应对策略并做好应急准备。在一定意义上讲,危机的预防比危机的解决更为重要。奥斯本认为,国家就像是一艘庞大的远洋班轮,所有昂贵的东西都堆放在甲板上,但没有雷达,没有导航系统,也没有预防性保养维修。阿尔文・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中也曾经指出,由于不去预先考虑未来的问题和机会,我们正从危机走向危机。所以,为了保护甲板上的昂贵东西,防止危机的再次发生,危机的预警十分必要。因为,政府作为公共资源的掌控者,其管理的目的应该是“使用少量钱预防,而不是花大量钱治疗。”[4]政府危机管理的预警机制体现和实现了这个目的。岛国日本的国土面积较小,加上地震频繁,所以日本一直非常重视公共危机的预警、防范与应对。日本政府将危机管理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制定了关于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200多部。美国则在“9・11”事件后,成立了总统紧急应变行动中心(PEOC),该中心2002年升格为国土安全部,并成立本土安全办公室。2005年,美国制定了《国家应急反应计划》,美国设立永久性的国土安全行动中心。

(三)快速作出决策,及时采取措施

对于危机管理人员而言,决策能力是为维持组织生存所必须具备的起码素质。决策能力包括快速判断、快速反应、快速决策和快速修正能力。当危机出现时,组织应在第一时间内迅速作出决策,及时采取措施化解危机。鉴于时间的紧迫、危机发展态势的多变和潜在的巨大危害,在应对危机时,政府可以采用强制干预的方式。正如德罗尔所言,要对付危机,“政府中枢决策系统就必须享有发号施令的权威,并且可以制定和执行带有强制性的政策。”[5]因为,在危机状态下,决策者会处于一种非理性状态,要么亢奋,要么保守。同时还会遇到各方面的阻力,其风险性使得任何决策都难以像常规情况下一样容易达成妥协和统一,有时还会出现巨大的分歧。因此,除了依靠政治权威、推行强制性的决议之外,别无选择。但是,这种积极干预并不是只由单个政府干预,而是由分权的各个政府部门一致干预,共同完成。

(四)构建危机管理合作机制

在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危机的原因和结果往往是世界性的,没有任何国家可以置之度外,所以尽管各个国家在文化和意识形态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但是在危机面前的反省却都是相似的。在危机的国际性增大的情况下,国家的公共管理能力和全球治理能力密切相关,各国政府都在广泛寻求国际间的合作。在危机管理过程中,通过区域合作,一方面可以获得更多的谅解,有效消除危机,恢复社会秩序,重建文明的世界,另一方面可以提高危机救治效率、降低救治成本。

在当今时代,各国要在维护各国关系的政治基础上,增加高层交往,通过政府、立法机构、政党之间的交流和战略对话,就各国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及时进行沟通。同时,深化互利合作,通过高层对话机制,协调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和合作目标,推进节能、环保、金融、能源、信息通信、高新技术合作。最后,要密切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磋商与协调,为推动区域合作进程和实现长治久安发挥建设性作用。

总之,正确地认识危机,有效地应对危机,对各国政府都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否有效应对危机,不仅关系到政府的合法性和权威性,而且也深刻地影响到政府在新形势下的统治能力和国际声誉。因此,必须积极回应全球性危机的挑战,从多维的全球视野出发,转变传统的治理观念,重塑高效协调、灵活有序的危机管理机制,未雨绸缪,最大限度地遏制和缓解危机,以推动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薛澜,张强,钟开斌.危机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62.

[2]薛澜,张强.直面危机:SARS险局与中国治理转型[EB/OL].[2003-05-19]..

[3]张成福.建立完善的公共危机管理机制[N].人民日报,2003-6-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