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心理活动的成语范文
时间:2023-04-06 13:37:2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描写心理活动的成语,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1、愤怒:怒不可遏、怒发冲冠、怒火中烧、怒气冲天、愤愤不平、燃眉之急、暴跳如雷、横眉怒目、勃然大怒、大发雷霆。
2、伤心:愁肠百结、愁眉不展、愁眉苦脸、垂头丧气、椎心泣血、悲不自胜、悲痛欲绝、心如刀绞、泪如雨下、潸然泪下。
3、害怕:胆小如鼠、胆战心惊、心胆俱裂、心慌意乱、心惊肉跳、心乱如麻、心有余悸、诚惶诚恐、战战兢兢、惊恐万状。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技巧一:写外貌不用“有”
作文如何写外貌?孩子的作文里总会看到类似这样的句子:“××可漂亮了,她有一头卷卷的黄头发,有一双乌黑的葡萄般的大眼睛,有一个高高的鼻子,还有一张樱桃小嘴。”如果你试着让他们去掉文中的“有”,把文字重新串联一遍,会发现作文顺了很多。写上段文字的同学经蒋老师指导后修改如下:“××可漂亮啦。一头卷卷的黄头发自然地披在肩上。她的眼睛太吸引人了,乌黑乌黑葡萄一般。高高的鼻子,和樱桃小嘴配合起来,有点混血的味道,同学们可喜欢她啦。”是不是读起来舒服多了?同样,在描写动物外貌时也可以用到这个方法,如:毛黄白相间,耳朵尖尖地向上竖起……而不是写成:它有一身黄白相间的毛,有一对尖尖的耳朵……。
技巧二:写说不出现“说”
让孩子比较以下三句话。张三说:“……”;张三无可奈何地说:“……”;张三摊了摊手,一副无可奈何的样子:“……”。显然,不出现“说”的第三句更精彩。写语言可以不用出现“说”而是在语言前面加上动作和神态,通过一定训练掌握这样的技巧将让孩子的写作水平切实得到提升,这他们学会了细节描写,不会仅干巴巴地写“某某说”。
技巧三:尽量不用成语
作文为什么写不长?都是成语惹的祸!不是说多用成语才显得有文采吗?其实不然,在“就是不用成语”写作技巧中,当作文中只会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文章细节就没了,还不如让孩子老老实实把自己看到的感受到写出来。什么“天高云淡、风和日丽、桃红柳绿、炯炯有神、心旷神怡……这些被用滥的成语还是少出现为妙。如,写春天别用“风和日丽”,而是这样写:“风儿拂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漾起了圈圈涟漪,湖边的柳树轻摇着身姿,我也忍不住张开双臂,任风抚过我的每一寸肌肤,暖暖的,痒痒的。”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替换掉别人用滥的成语,解决孩子作文写不长写不细的难题。
第 1 页 (共 2 页)
一定要告诉孩子的写作技巧
技巧四: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
对于文章写不长的孩子,可以训练的另一个技巧是:遇到“很”和“非常”想一想。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包括“很、非常”,遇到要写这几个字时不要轻易下笔,停下来想一想,是不是非要出现这个字眼?比如写热,别出现“很热”两个字,学会用其他的描写来体现热:骄阳似火,没有一丝风,树叶低垂毫无生气…… 文章自然就能写长。
技巧五:一秒钟的事写三百字
还是针对作文写不长的一种技巧训练:用三百字来描写1秒钟内发生的事。如关于破校运会跳高纪录瞬间的描写原本只有几十字:只见某某纵身一跳,一下子飞过横杆,新的校运会记录诞生了!怎么变成三百字?可以有条理地加上动作解剖:如何助跑、起跳、翻越、落地;加上联想:往届校运会有人挑战失败,平时如何一次次练习等等;还可以加上细节充实,起跳前如何与同学进行眼神交流,成功后同学如何向他祝贺……可以找一些1秒钟的素材让孩子进行写作练习,学会了这个技巧还怕考试写不出四五百字吗?
技巧六:一段话里出现6种标点
篇3
关键词:凯特・肖邦;功能文体学;及物性系统;一双长筒丝袜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5)05-0200-4 doi:10.3969/j.issn.1006-2831.2015.02.057
凯特・肖邦(1850~1904)是19世纪美国南方著名的女作家,《一双长筒丝袜》是其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文本中通过多处对比的运用描述了女主人公小萨默斯太太在面临作为母亲的责任与自身欲望的满足之间的冲突时,自身对于这种矛盾的心理变化。本文从及物性系统着手对该短篇小说进行阐释,为更全面客观地理解作品提供了有效的手段。
1 . 凯特・肖邦与《一双长筒丝袜》
凯特・肖邦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南方著名的乡土女作家。她的作品因内容丰富和女性人物塑造细腻、独特而深受广大读者的喜爱。肖邦创作的故事大多以美国南部路易斯安那州为背景,以描写当地居民的乡土人情为主。肖邦笔风细腻,人物性格塑造别具一格,再加上对故事情节的安排匠心独运使她在美国文学史上具有一席之地。当代肖邦研究迅速发展的突出表现是回归文本,构建作品在美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一方面,肖邦研究的发展与繁荣与《觉醒》的被挖掘密不可分。另一方面,肖邦生前已经得到认可的短篇同样进入经典并得到了进一步的研究(万雪梅,2013:155)。
《一双长筒丝袜》讲述的是一位中下阶层女性,小萨默斯太太辛苦积攒15美元,打算用正当、明智、不让自己后悔的方法花掉这笔钱。她原本打算给自己的孩子们置办衣物和鞋子,却由于在购物前忙于让孩子们吃饭和收拾房子而使得自己饥肠辘辘没有力气去打折区和一群家庭主妇们争抢廉价商品。在柜台边缘休息时她的手不经意间碰到一双长筒丝袜,优良的质地和光滑的触感使得小萨默斯太太在经历犹豫和挣扎后买了这双长筒丝袜。与此同时,小萨默斯太太内心某种无意识的冲动也从她平日里所担负的责任中挣脱出来,指引着小萨默斯太太去购买了一双时髦的靴子、一双适合自己双手的非廉价的手套、两本价值昂贵的杂志。在这一切之后,小萨默斯太太一反常态,没有忍受饥饿回家以茶水和零食充饥,而是去了她从没有走进过的餐馆吃了一顿晚餐,并在晚餐结束后看了一场戏剧。故事的结尾,小萨默斯太太从剧院走出来时像是从做着的一场梦中醒来,坐在回家的缆车上时她的内心希望这辆车永远不要停止,就这么一直开下去。
笔者根据故事情节的发展将这部短篇小说分为三个部分:第一段到第六段为第一部分,描写了小萨默斯太太购买丝袜前的生活状况及其心理状态;第七段到第十一段为第二部分,小萨默斯太太购买丝袜的言语及行为过程;第十二段到第二十五段为第三部分,小萨默斯太太在购买丝袜后开始了她一反常态的购物过程,购买长筒靴、手套及杂志,然后去餐馆吃晚餐,去剧院看戏,最后坐上回家的缆车。
2 . 功能文体学
以韩礼德系统功能语言学为理论基础的文体学派别称为系统功能文体学,简称为功能文体学(Functional Stylistics)。功能文体学的理论基础是功能语言学,例如,布拉格功能学派,美国的功能学派等,其中尤以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法为主。功能学派认为语言是人类社会活动的产物,语言的性质决定人们对语言的要求,即语言所必须完成的功能。Halliday(1994:107)对这些语言功能进行了抽象和概括,提出了三个元功能:第一种为表达说话者经验的“概念功能”(Ideational Function);第二种为表达说话者的态度、评价以及交际角色之间的关系等因素的“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 Function);第三种为组织语篇的“语篇功能”(Textual Function)。这三种功能相互关联,是构成语义层或“语义潜势”的三大部分。这三种元功能分别由及物性系统、语气和情态系统及主位结构来体现。
3 .《一双长筒丝袜》的及物性系统分析
韩礼德所说的概念功能包括经验功能(Experiential Function)和逻辑功能(Logical Function)两个部分(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1989:74)。经验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换言之,就是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牵涉的人和物以及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环境因素。逻辑功能指的则是语言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单位之间的逻辑关系的表达。而概念功能中的经验功能主要是通过及物性系统体现出来的。
及物性系统是把人们在现实世界中的各种行为划分成若干种“过程”的一个语义系统。韩礼德认为,人们可以通过及物性系统把人类的经验分为六种不同的过程:物质过程(material process)是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心理过程(mental process)是感觉、反应及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过程;关系过程(relational process)是反映事物之间处于何种关系的过程;行为过程(behavioral process)即指呼吸、咳嗽、叹息、做梦、哭笑等描述人物的生理活动方面的过程;言语过程(verbal process)即讲话交流信息的过程和存在过程(existential process)即表示有某物存在的过程(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1989:76)。
从表1来看,语篇第一部分的过程总数是42,其中物质过程占40.4%,心理过程占45.2%,两种过程共占85.6%,其次关系过程占9.5%,言语和存在过程所占比例不大。小说的第一部分通过对小萨默斯太太的动作和心理描写反映了她在出门购物前是经过深思熟虑和精心打算的,这为后文中其不理智的行为构成反差,凸显了作品的人物张力。
小说的第一部分为读者展示的是一位母亲在发现自己有15美元的存款后的一系列打算。作者通过“occupied her greatly”,“absorbed in speculation and calculation”,“revolving plans in her mind”一系列的心理过程的描写凸显出女主人公在如何花销这笔在她看来数额不小的钱时的审慎态度。这位勤俭持家的母亲彻夜不眠,只是为了把这笔钱“既要花得正当,又要花得明智”。她打算“替珍妮买一双价钱稍贵些的女鞋”;改变了“替孩子们精心补缀旧衬衫”的想法,而是“买这么这么多薄纱为男孩们添置新衬衫”;还要“留出足够的钱买新的长筒袜――每人买它两双――暂时就省得缝缝补补啦”;她“还要给男孩子们买无边帽,给女孩子们买平顶硬草帽”(凯特・肖邦,1991:54),这一系列的关于小萨默斯太太的心理描写让读者看到了一位勤俭节约的母亲形象,同时也揭示了女主人公的贫困处境。
小说的第一部分中还通过一系列的物质过程反映了小萨默斯太太为了买到减价商品而不屈不挠、坚持到底的性格特征。作者通过一系列的动作描写“stand for hours”,“make her way inch by inch”,“elbow her way if need be”,“clutch a piece of goods”,“hold it and stick to it with persistence and determination”(Chopin, 1996: 56)。形象地描写了一位处于贫困境地的家庭主妇为了省钱而苦苦挣扎的场景。作者在小说的第一部分通过对女主人公物质和心理这两种过程的重点描写来体现处于贫困处境的女性小萨默斯太太对子女的照顾和对家庭的责任感。
小说的第二部分为小萨默斯太太购买长筒丝袜的过程。通过表2我们可以看出,语篇第二部分的过程总数是37,其中物质过程占27%,心理过程占29.7%,两种过程共占56.7%,其次关系
过程占18.9%,言语和存在过程各占10.8%。通过这组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小萨默斯太太购买长筒丝袜的过程中内心活动十分丰富。她不仅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和动作,并且已经开始注意到自己与周围存在的关系。在挑选丝袜的过程中,小萨默斯太太仔细认真,作者用“selected a black pair”,“looked at them very long and closely”;在最终决定购买时作者运用一个比喻,她检查这双丝袜的质地时就像在“检验一件钻石头饰,最后要买下它一样”,通过这些细致入微的描写及形象的比喻向读者表明小萨默斯太太在选购丝袜时迟疑谨慎的态度,同时烘托出这双丝袜在小萨默斯太太心目中的重要性,又从另一个侧面看出女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她渴望拥有这双触感丝滑的长筒袜和为孩子们购置衣物之间的矛盾。
小说的第三部分是整篇小说的部分,作者描绘了小萨默斯太太在购买长筒丝袜之后的心理和行为变化。通过表3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物质过程占50.8%,居于主要地位;心理过程
仅占18.3%,与小说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形成反差;其次是关系过程占20%,存在过程占6.6%,还有少量的言语和行为过程。这一数据表明小萨默斯太太在摆脱心理负担后进行了大量的行为活动。在购买过长筒丝袜后,小萨默斯太太不是朝打折区走去,而是去了女盥洗室在一个偏僻的角落里,换掉自己原来的棉织长筒袜,穿上新买的长筒丝袜。作者对其心理活动进行了描写:“她并不是在经历什么激烈的思想斗争,或自我解嘲,也不是在力求把自己的行为动机解释得使自己满意,她根本什么也不想。她似乎只是要暂时摆脱操心劳碌的事物,好好休息一下,似乎要任凭某种无意识的冲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使自己不必担负什么责任。”这是第三部分中对其心理活动的唯一一处直接描写,我们通过这处描写可以看出小萨默斯太太平日里背负沉重的责任以至于她此时强烈渴望从中解脱,即使是短暂的自我欺骗和麻痹也是她所渴望的。所以作者在描写小萨默斯太太丢弃她的旧长筒袜时用了“thrust them into her bag”,从这个动作可以看出女主人公对于旧长筒袜所代表的以往对自我欲望的种种克制的厌恶,表明了她渴望从平日里家庭沉重的责任中得到解脱,哪怕只是暂时的。小萨默斯太太脱下旧长筒袜后穿上了长筒丝袜,“生丝紧贴着她的肌肤”就像是“靠在一张加了软垫的椅子上”,她便“纵情享受一下它的奢华”,新的长筒丝袜代表着生活的舒适和美好,也代表着女主人公内心对舒适生活向往的欲望阀门被打开。
小萨默斯太太在购买长筒丝袜后开始了一反常态的行动表现,在描写这一系列行为时,作者采用了大量的行为动词和一系列关系过程的描写,反映了小萨默斯太太开始关闭自己内心责任的阀门来满足自己生理及心理上的种种需求。从责任心解放出来的小萨默斯太太以各种挑剔的姿态购买了一双长筒靴来搭配她新买的丝袜;购买了一双比平时昂贵的更适合她的双手的手套;买了两本价格不菲的杂志;在餐馆吃了一顿惬意的晚餐;去剧院看一场演出。在这些过程中,孩子和家庭再也没有出现过。只是在故事结尾,女主人公从剧院中走出来时,作者从全知者的视角对其心理活动进行描写,“a powerful longing that the cable car would never stop anywhere, but go on and on with her forever”。故事在此处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想象的空间,此处的开放式结尾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小萨默斯太太希望这辆车永远不要停止,因为她不愿意面对这种矛盾而残酷的事实:她把钱花在对自身需要的满足上之后,回家后面对的现实是自己的孩子没有足够的衣物。
张德禄(1998:220)指出,在语言交流中,讲话者需要对及物性系统作连续的选择,用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经历。在某些特定的情景语境中,对某类及物性结构的选择频率特别高。由此,及物性结构的高频率出现是一种失衡性突出方式。通过对该小说三个部分的及物性过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在小说第三部分和第一部分对于及物性的选择存在很大的差异,这种失衡的存在也显而易见。小说第一部分描述女主人离开家前对于如何花销这笔钱的打算,其中含有大量的心理活动的描写,在如何花销这笔钱上,女主人公的打算紧紧围绕孩子们的衣服和鞋帽,没有涉及自己的任何需求;而在第三部分,存在大量的物质过程的描写,这在写作手法上与第一部分形成对比,第三部分详细地描述了女主人公满足自己对物质需求的过程,为自己购买丝袜、长筒靴、手套、昂贵的杂志及享用奢华的晚餐,主人公完全忘记了孩子的存在,这是又一处强烈的对比,而通过这两处的对比让读者看到了女主人公的生存环境中存在着一对冲突,即家庭的责任和自我的满足,这也是主人公所面临的矛盾;在小说的第二部分,作者用两段文字描述了主人公购买丝袜过程中的心理纠结,这是其内心冲突的表现,对丝袜反复检查,内心来回思量,充分显示了其思想矛盾斗争的过程;在小说的结尾主人公在回家的缆车上满腹心事,希望这辆车永远开下去与她刚出家门时的“斗志昂扬”,要为孩子们买来廉价的衣物形成巨大的反差和对比。
4 . 结语
综上所述,凯特・肖邦向读者叙述了一个家庭主妇一天的购物生活,在看似普通平静的描写中却蕴含了女主人公丰富的内心活动。从此部短篇小说可以看出肖邦对于19世纪女性的身份困惑,即女性在自我满足和家庭责任方面的矛盾心理有着深刻的了解。本文通过及物性系统理论对文本进行深刻的剖析可以发现作者大量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对于表现人物的矛盾心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Halliday, M.A.K.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2nd ed)[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 107.
Kate Chopin. A Pair of Silk Stockings and other Stories[M]. New York: Dover Publications, 1996: 55-59.
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系统功能语法概论[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74-151.
凯特・肖邦.一双长筒丝袜[M].葛林译.桂林:漓江出版社,1991:172-177.
篇4
1、一看到这个可恶的家伙,她的心里就像吞下了一爪蚂蟥似的。
2、一种说不出的厌恶,突然塞满了吴老太爷的心胸,他赶快转过脸去。
3、辛辣味呛得我直翻白眼,恨得牙根直发麻,手指骨节痒,想揍他一顿。
4、我没有动,心里愤愤地说“她这副丑相配我叫阿姨,我的姨妈个个端庄秀丽,哼!”
5、他立刻瞪起眼睛,眉毛一根根竖起来,脸上暴起了一道道青筋,像扑鼠之猫盯着我。
6、看到这情景,我乐得在地上翻了个跟头,高声地笑着、叫着,拍着手,跺着脚。
7、他怒不可遏地吼叫着,这声音像沉雷一样滚动着,传得很远很远。
8、红扑扑的脸上又是汗又是泪,起伏的胸膛满怀欢欣。好词好句
9、他惶恐不安地看着我,嘴里就像含了一串冰糖葫芦,呜呜啦啦半天没说出什么来。
10、听见爸爸终于同意了,来喜把柳叶往嘴里一含,学几声黄莺叫,又学几声画眉声,拎着崭新的书包飞跑起来。
11、爸爸变了,那才叫人舒畅呢。我欣慰,我开心,比什么都令人欢欣鼓舞。
12、阳光在教室里洒下炫目的光辉,照亮着一张张快乐的、兴奋的脸,每张脸都像一朵花。
13、仇恨,像怪兽一般吞噬着我的心,使我不思饮食,坐立不安。
14、喜得小强本来就细眯眯的眼睛,像是指甲掐出来的,成了两条弯弯的细缝儿。
15、望着满地的碎瓶胆片,我紧张得张开了嘴巴,呆呆地立在那儿,心里忐忑不安,万一爸爸回来发现了,准会狠狠批评我的。
16、牙齿咬得“格格”作响,眼里闪着一股无法遏制的怒火,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17、眼里闪烁着一股无法遏止的怒火,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好似一头被激怒的狮子。
18、突然,门帘一掀,小妹像吃了喜鹊蛋似的闯了起来,张着没有门牙的小嘴格格笑着。
19、我感到自己的眼睛似乎在向外冒水,要不是当着那么多同学的面,我真会狠狠扇她一记耳光。 好词好句
20、冉阿让大吃一惊,门臼的响声,在他的耳朵里,就和末日审判的号角那样洪亮骇人。
21、我一听,一蹦三尺高,心花怒放,情不自禁地举着喜报欢呼起来:“噢,噢,我得喜报了!”
22、他两眼发直,连连自语,又惊又怕,双腿也不听使唤,像筛糠似的乱颤起来。
23、成语卡片是我课余生活的好伙伴,每制成一个新的成语卡片,我心里就甜滋滋的,像吃了蜜一样。
24、看到小牛犊醒过来了,他心里那个高兴劲就甭提了,全身每一根汗毛都活泼得跳了起来。
25、刚才,好像高敏如在跟她讲什么,一脸得意洋洋的样子,这种人,呸!真恶心!
篇5
关键词: 乔姆斯基《句法结构》句法理论哲学角度
哲学是一般文化的核心和最高表现所在,是关于科学和一般文化的各种原理的理论。近代以来的西方哲学经历了一场“认识论转向”(epistemological turn),这一转向是由近代西方哲学的鼻祖笛卡尔发起的,他把哲学研究的中心问题从本体论转移到了认识论,并规定哲学的任务是要回答“我们知道什么,我们的知识依据是什么?”的问题。20世纪西方哲学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对语言的重视,对语言研究的重视引发了哲学史的又一次转向,即语言转向(linguistic turn),转向之后的哲学通常称为语言哲学。语言转向是西方哲学史上的第二次根本性变革。在这场变革中,一些哲学家把语言逻辑放到了哲学的核心地位,他们不再为知识的权利辩护,而是探索表达知识的语句的意义。这场变革不论是对哲学本身,还是对西方思想文化的所有领域都有深刻的影响。
一
在哲学上,乔姆斯基是唯理论者,认为理性、抽象思维是知识的源泉和真理的标准;人类在获得知识方面,起决定作用的不是外界刺激和周围环境,而是人的内在心灵机制。乔姆斯基是典型的心灵主义者。他认为,人的语言能力是天生的,而且这种能力只负责语言行为,不同于主管其他行为的能力。在批判结构主义语言学中的行为过程中,乔姆斯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语言理论。他指出人类的语言行为与实验室里的动物行为有根本的不同。人脑有推理、概括等功能,这是与生俱来的,是遗传决定的。以乔姆斯基为代表的理论语言学,基于一种语言基因反展学的观点,一直试图把语言官能的发展同人类大脑系统和身体其他器官的进化结合起来研究。
随着生命科学中关于大脑机制研究(语言科学在加强语言与思维关系研究的同时,哲学界发生了一场革命性的变革:分析哲学(analytic philosophy)异军突起,逐渐为二战之后英美哲学流派中的显学。在分析哲学内部,不论是逻辑实证主义,还是日常语言学派,都十分重视语言在哲学中的作用。显而易见,分析哲学倾向“把全部哲学问题归结为语言问题,把语言分析看作哲学的首要任务,也是唯一“任务”。分析哲学如此看重语言在哲学研究中的地位,不是没有道理的。)的新进展和认知科学的蓬勃兴起,语言与心智的关系,语言符号与心理表征的联系,以及语言系统与认知图式的问题等,引起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和讨论。尤其是乔姆斯基转换生成理论的提出,特别是以心理语言学家斯金纳(Burrhus Skinner)为代表的行为主义语言学的批判,普通唯理论再一次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主干理论基础(ef.Harris & Taylor,1997―1998)。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自然引起心理学家的极大兴趣,激起了他们进行心理语言学实验的。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做了大量实验,来验证乔姆斯基的理论。虽然没有一项实验得出无可非议的定论,但却使我们从哲学角度认识到了乔理论哲学局限性。其优点:做大量实验来验证乔姆斯基的理论虽无定论,但这项工作推动了转换生成语法的研究,而且大大发展了心理学实验的方法和技术,使人们充分认识到使用语言时心理过程的复杂性。
二
乔姆斯基的《句法结构》一书发表已近半个世纪,世界各地许多语言学家们,在乔姆斯基的引导或影响下,进行了多年的不懈努力,试图寻找其所提出的关于人类语言的普遍语法。乔姆斯基认为,人脑的初始状态应该包括人类一切语言共同的特点,可称为“普遍语法”,简单地说,“普遍语法”就是构成语言学习者的初始状态的一组特征条件和其他东西,所以是语言知识发展的基础(《规则与表达》,Rules and Representations)。儿童出生以后接触具体的的语言材料,对其规则进行内化,形成个别语法。这种个别语法是下意识的语言知识,也就是乔姆斯基所说的“语言能力”(competence)(1965),以区别于语言运用(performance)。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的任务是要揭示人类的语言能力,反映这种语能力的语法,一定是一种生成语法,生成语法不以具体的语言的描写为归宿,而是以具体语言为出发点,探索出语言的普遍规律,最终弄清人的认识系统、思维规律和人的本质属性。乔姆斯基本人为此更是奉献了几乎毕生的精力。但是,他和他的学生一直不断地修改他们的模式,甚至术语,结果却总是不尽如人意,至今也不曾听说找到哪些或哪条规则能在某个方面或某种程度上揭示有关人类语言的普遍语法的奥秘和内涵。这使人不得不对普遍语法存在的可能性,进而对乔姆斯基的语言观进行重新审视。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的语言理论的哲学基础存在着一定的,甚至是重大的错误,普遍语法并不存在(杨秀珍,2004)。乔姆斯基的语法学就是要探求一套制约人类语言的共同句法结构,共同句法特征即普遍语法。乔姆斯基的句法学就是要探求存在于人类语言中的普遍语法。
首先,从唯物论的角度进行,世界是物质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人类不能凭主观臆断捏造客观上不存在的物质。乔姆斯基是唯理主义者,承认“天赋”,而且把“天赋”观念作为其理论的开始,他认为天赋至上,理性至上。理性,又可称为推理知识,是关于事物的共同概念和正确概念。它们是从真观念推理出来的。乔姆斯基语言观的本质就是普遍语法是全人类共有的一种天赋理念,人可以凭借天赋的力量来制造各种不同的具体使用语言。这些不同的使用语言就是普遍语法的新作品。实际上,普遍语法理论是表现在语言学界的哲学上的唯理论的回潮。如果把语言学与哲学割裂开来,不从哲学的角度来仔细审视,很难看出它在哲学原理上的误区(文旭,匡芳涛,2004)。
其次,从实用主义和实证主义的角度来看。心理学家、生物学家、神经解剖学家通过多种方式作各种实验来验证LAD的存在,但尚未有定论。人们不能毫无客观依据地主观臆断物质的存在,无论做什么,都要有客观依据实证,尤其以摩尔和皮尔士为代表的实用主义的创立和发展,使我们对LAD存在的可能性不得不产生怀疑。人类究竟如何把语言知识投入到实际运用被乔姆斯基认为无从可知,它与自由意志一样,永远属于人类由于自身基因所限定的认知能力所永远不能及的“神秘之物”范畴(Chomsky:2002,26―27)。如此这般,乔姆斯基实际上就是把语言能力的理论与语言能力的实践割裂开了。虽然乔姆斯基极力想避开并且批判哲学上的二元论,但是由于把关于语言能力的理论与语言的使用割裂开来,又把语言能力归入先天范畴,乔姆斯基实际上陷入了自己独创的新的二元论中。乔姆斯基没有把语言能力由初始阶段的涵盖一切语言知识的普遍语法向仅代表某种特定语言的稳定阶段的转变归为神功,而是归为人类大脑中天生的固有的言语习得机制的成长和发展,可以算作客观唯心论或者科学唯心论。乔姆斯基费时费力地寻找并不存在于人类语言句法中的普遍语法,无异于水中捞月,或求证一道根本就无解的数学题。乔姆斯基想用普遍语法理论来回答的,说到底,仍然使一个古老的哲学认识论的问题,即人的能力和知识是哪里来的,是先天的还是后天的。
再次,认为乔姆斯基是唯理论者,甚至是唯心论者,一些西方学者早有评述。Michael C.Haley和Ronald F.Lunsford两位作者把乔姆斯基的句法理论的前提基础普遍语法理论归为科学唯心主义。乔姆斯基把语言视为一种知识。他的“原则――参数”理论认为,语言器官在大脑内与其它各种器官交互作用。它要求其它器官能够辨认语言器官生成的表达式。如果语言知识和能力是先天的,那么大脑中其它器官的能力,诸如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作用于语言知识并且辨认语言知识的其它器官的知识与能力又都是从哪里来的呢?是否也是天赋?如果大脑中负责语言的机制中一定有先天的语言法则,那么负责思维的机制中是否应该存在先天的思维法则?负责感觉的机制中是否先天就存在各种图像和色彩?是否也应该寻找一些先天思维模式或想象法则?实践和经验在人的认识活动中有什么作用呢?LAD及普遍语法是人的主观臆断,终究是假设而定,没有人能验证其存在。
最后,乔姆斯基的句法论在其研究的方法论上存在着局限性。乔姆斯基的理论属于探索心智特征的心理学范畴。这样的心理学与人类智力的研究方法大相径庭,这种方法首先根据先验的依据假定一些特定的机制,并认为这些机制必然是获得知识和信念的基础,它同17世纪物理学中的研究方法是一致的。以牛顿为代表的一些物理学家接受了力是物质最终微粒的天生特性的原理,两者之间有着方法论上的并行关系,他假设一种新的力来解释物体的运动,假设有一种引力在一定距离之外起作用,指示和常识的清晰概念不相符的,这样的一种力无非是另一个神秘的性质,即认为引力是物质所必不可少而且固有的。牛顿从常识出发认为物理学还没有一个充分的根据,因为它假设了一个从距离之外进行活动的神秘力量。由于陷入了哲学中的唯心主义、经验主义,牛顿这位伟大的科学家毕其后半生的精力也没有再做出像前半生那样的辉煌业绩。乔姆斯基整个研究的哲学基础哲学前提是唯心主义的,同样,乔姆斯基对语言学的研究也陷入了这种心智主义的唯心主义,尽管他费时费力几经修改,但仍无法取得重大进展。
三
如果要进一步弄清乔姆斯基理论语言哲学的局限性,我们就有必要进一步弄清其方法论――心理实验上的局限性。
乔姆斯基的语言理论氏属于心理语言学研究的范畴,心理语言学原理的基本假设是:语法描写语言使用者的语言能力。乔姆斯基以生成形式来表示语法规则,这种研究语言的方式是他的首创(Green,1972)。以前的语言学家主要研究如何分析语言资料中的句子,例如直接成分分析法。与此相似,乔姆斯基的理论则与讲话者能够说出无数从未听到过的句子的能力有直接关系,他要求语法规则必须能够生成一种语言中的全部句子(杨永林,2004)。米勒、加兰特和普里布拉姆在他们的著作中阐述了乔姆斯基的这种独到见解,并首次把他的生成规则系统纳入心理学,认为这种生成规则系统与讲话者说话时使用的方法相似。然而,在心理语言学简短的历史中,一个问题常常被提出来:“有多少理由可以把语言规定看成是语言的一种直接模式?”一方面,人们越来越怀疑按照语言学理论建立的心理模式有多大效用,另一方面,人们对于是否应根据心理实验的结果改变语言学理论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乔姆斯基认为语言能力内化于讲话者的头脑之中,那会对心理学和语言学之间的关系有什么影响呢?
首先应该指出,语言学家越来越强调精神的作用,用心理实验来验证其理论。这是因为,通过观察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之间的关系,心理学家和语言学家都可以声称,他们是在对语言过程进行推论。因此,通过比较儿童所接触到的基本语言输入和后来成人的语言输出,乔姆斯基得出结论:儿童所寻找的语法必定是先天的。可是同样,如果那些控制了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心理实验表明,讲话者使用的操作规则与转换语法毫无相似之处,那就会对这一观点提出异议:儿童是通过掌握转换理论所描写的生成规则而学会语言的。并且转换语法的规则代表了人类思维的活动方式。那么只要出现任何与此相反的证据,就会从根本上改变体现在语言运用中的语言能力的形式和组织。然而我们必须承认,面对这个问题在心理方面的证据,乔姆斯基及其同事的反应是退到语言能力的一个较为中立的定义,说这种心理证据与对语言资料的纯形式上的分析无关(Haley,1994)。因此,乔姆斯基在《句法理论》中写道:“当我们说语法通过某种结构上的描写生成句子时,只是说语法指派给句子这一结构描写。如果我们说某个句子时某种生成语法派生出来的,这时,我们并不是在讨论讲话者或听话者怎样以某种实际或有效的方式构成这种派生的。”乔姆斯基想以此来澄清一种持续存在的误解,他认为,生成语法的目的是尽可能中立地概括语言知识的特点。这种语言知识是讲话者――听话者实际运用语言的基础。无疑,语言用法的合理模式会把生成语法作为基本的组合成分,因为语言材料有的包括在LAD能力之内,有的超出LAD之外。生成语法说明了讲话者和听话者的语言知识。乔姆斯基说:“掌握了某种语言的人就是掌握了一个规则系统……可以用这个系统产生和理解言语。”需要用实验来检验的正是这一论断。心理机制方面的证据不能证明也不能否定纯描写性的语言分析。但是如果乔姆斯基纯描写性的语言分析用作认知过程――其中包括决定言语产生和言语感知心理活动――的理论基础,心理机制的证据究起作用了。
概括起来说,转换语法学家明显地倾向于使用语言能力的第一种较中立的定义,这样可以使其理论不受心理证据的检验,而同时在强式定义的掩盖下,大说认知功能的心理学。语言能力的强式定义产生于一种人信服的假设:如果转换语法对输出的描写式“最佳的”,是语言模式必须符合的,那么,它同样能对讲话者产生输出时的心理过程作出“最佳”说明。虽然有理由认为,对“懂得”某种语言的人的潜在输出所作的形式分析,也可以表示出讲话者已经内化的语言知识,可这仍然是一种假设。尽管乔姆斯基惯于就人类认知心理学高谈阔论,而又不承认心理学的证据,可是只要心理学家从认识上加以仔细分析,就能发现其矛盾之处。从心理方面研究语言运用,就可能对澄清语言资料又重要作用。
布罗德本特(Broadbent,1970)等心理学家对乔姆斯基的理论提出了批评。他们的理由是,讲话者作出语言反应时,不是总依照转换语法所规定的形式。这里有两个主要的问题。其一是如何从语言学家所获得的话语实例中挑选出正确的句子,并排除所有不完整和不正确的话语。如果评价语法的根据是看它能否生成正确的句子而不含有不正确的句子,那么区分正确和不正确句子的能力显然就是很重要的了。其二是要求语法能够生成新的句子,即在实例中没有出现的句子,这就更为复杂。这需要通过推理得出一条标准,来确定所有潜在的话语是否合乎语法。乔姆斯基的解决办法是,依靠说母语者对这种语言中可能出现的句子的语感。可是在研究这种语感知识的时候,乔姆斯基否认了实验程序的效用。他的理由之一是,首先需要证实这样的实验技术能否成功地反映语感。这样一来,就把这个基本的问题束之高阁了。
对于第一个问题有些实际存在的语言材料是可以被LAD可得的即正确的句子,有些语言存在的语言材料超出了LAD的能力范围之外被视为不确定和有分歧的边缘问题被认为是不正确的,特别是在某些语境中具有歧义的句子。但这些句子确实在生活中存在,也是人类的语言,也属于普遍语法应概括在内的语言运用,却把它排除在外,又怎能说普遍语法具有普遍性?(普遍语法具有语言的普遍特征)对于第二个问题:研究儿童生成语言资料以外的新句子的能力,人能生成无穷多个从来没听到的句子,生成的新句子无限多的,普遍语法是要能概括得了的,实证实验主要是做无穷无尽的实验。多年来实验研究对那些存在于人类语言句法中的普遍特征仍不太清楚,我们仍没有找到普遍语法,而乔姆斯基声称的LAD只有在某些合适的外部条件下才会发挥作用,而这些合适的外部条件究竟又是什么呢?对于现存的很多数据来说,有些LAD可以解释,也有根本不是LAD的能力所能解释的,更何况正有大量不断生成的新句子,我们如何去概括其共性?LAD究竟存不存在?这种假设是否靠得住,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定论。因此,对于乔姆斯基理论中不能自圆其说、有矛盾的地方进行分析,不能不发现其局限性(徐烈炯,尹大贻,程雨民,1992)。
笔者从哲学角度分析了普遍语法、LAD存在的可能性,又从方法论角度分析了转换生成语法的可能性,得出乔姆斯基的句法理论在哲学上存在重大局限性的结论,我们可称其为先验主义者、客观唯心主义者,但我们又不可否认其对语言学研究的积极影响,而应对其进行辩证的一分为二的分析。
参考文献:
[1]Chomsky,N.Aspects of the Theory of Syntax[M].MIT Press,1965.
[2]Chomsky,N.New Horizons in the Study of Language and Mind.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Cambridge UniversityPress,2002.
[3]Green,J.Chomsky and Psychology[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72.
[4]Haley,M.C.& R.F.Lunsford.Noam Chomsky.New York:Twayne Publishers,1994.
[5]Harries.Roy & Talbot T.Taylor.1997/1989. Landmarks in Linguistic Thought I:The Western Tradition from Socrates to Sausure[M].London & New York:Routledge.
[6]杨秀珍.普遍语法真的存在吗?[J].国外外语教学,2004,(2).
[7]文旭,匡芳涛.哲学的语言转向及其语用学的贡献[J].外语教学,2004,(1).
篇6
如果把文章比作一支部队,那么,词语就是这支部队的“兵”,句子就是部队的“小分队”,无数小分队组合起来才能变成一支有战斗力的军队。部队战斗力的大小取决于每个基层单位的战斗力的大小。作文的道理也一样。因此,作文训练不能太笼统,要化整为零,步步落实,千锤百炼,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词语积累――提高“单兵作战能力”
词语积累是作文训练的第一步。古人“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就很好地诠释了积累的重要性。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语言积累不只是语言的博闻强记,它一般要经历理解、感悟、鉴赏、记忆的复杂过程。我认为在此基础上,还应把积累和训练紧密结合起来,要在“读中积、学中积、说中积、练中积”,才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也才能逐步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
1.分类积累、提高“库存”。分类积累是学生知识的概括过程,既可提高脑库的容量,又便于学生记忆运用。例如让学生分类积累描写春、夏、秋、冬四季的成语。又可以让学生写出以数字“一”到“万”开头的成语:一干二净、二龙戏珠……万古长青。
2.成语接龙、训练思维。成语接龙这种中华民族传统的文字游戏运用到作文语言训练中,不但能够丰富学生的积累,也可以训练学生的反应,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学生也更乐于接受。如老师写出“十全十美”,学生就往下接:美中不足、足智多谋、谋事在人成事在天……
3.词语成句、活学活用。把几个联系并不紧密的词语组成一段通顺的短文。这种训练要求学生对词语的理解须透彻,还要有细微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训练的意义可谓一举几得。有一次初三作文训练,我在黑板上写下“不寒而颤、心不在焉、含苞欲放、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鸦雀无声”这几个词语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力写一段话。一个学生写出了这样一段精彩的片段:“……自习课,教室里鸦雀无声,只听到‘沙沙’的写字声和偶尔的咳嗽声。我偶一抬头,映入眼帘的是老师镜片后面那双发着‘凶光’的眼,我不寒而颤,赶紧低下头,心里就像‘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我偷偷的看了一眼班中的‘捣蛋鬼’李翔,他正东张西望,看他心不在焉的样子,恐怕心早已到了操场上了。我再扭头看看隔座的张萍,她正在奋笔疾书,嘴角露着微笑,那微微张开的小嘴就像一朵含苞欲放的玫瑰花。……”看了这样的描写,我不禁拍案叫绝。所以说,词语积累虽是作文的基础,但绝不是简单的抽录和死记;而应是理解中记忆,训练中落实,运用中深化,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语言的运用能力。
二.句子锤炼――把“尖兵”组成连队
锤炼句子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客观事物和思想感情,增强文章的表现力。“语不惊人死不休”、“为求一字稳,耐得半宵寒”,这些古语都揭示了语言锤炼的重要性。灵动的语言,飞扬的文采,洋洋洒洒,娓娓道来才会给人美的享受。因此,锤炼句子是作文训练极为重要的一环。
1.词语的锤炼是提炼语句的基础。“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春风又绿江南岸”,两句中“敲”字和“绿”字的推敲、运用,就是古人炼词的典范例子。词语锤炼既要使词语准确、形象,又要鲜明、通俗;在训练中或以名句做范例讲解,或用学生用错词语的例子来分析,或用填空、改错的方式,经过不断的训练,学生的用词造句定会有质的飞跃。
2.修辞手法的运用是提炼语句的重点。修辞是为了使语言生动活泼、新鲜有力地表达思想感情而运用的一些修饰描摹的特殊方法。恰当地运用修辞方法,能使干巴、苦涩的语言变得形象、生动。因此,在作文训练中必须强化修辞的训练。修辞的训练有多种方式:填空、仿写、扩写、改写等等。例如:“春天从天外轻盈地飞了回来,化作雏燕和云雀;春天从地里悄悄冒了出来,化作草叶和芽苗;春天从。春天化作一千一万种生命的形式,还化作歌声,还化作微笑,还化作温暖和美丽的色彩……”这个填空,是比喻、排比的综合训练。不但要求学生想得出、想得对;还要写得出、写得对。因此,修辞运用的训练,同时也是学生思维能力的训练,尤其能够训练学生的联想、想象能力。我们可以引导学生这样写:“山涧奔过来,化作溪流和湖泊;树尖长出来,化作嫩芽和蓓蕾;心里飞出来,化作笑脸和欢欣。”
3.仿写是提炼语句的最有效的方法。一位哲人说过:“一切伟大的创造源于学习和模仿。”作文训练也是如此。仿写是语言综合性的训练,它往往涉及语法结构、表达方式、修辞运用、风格谐调等许多方面。它对学生知识的深度、广度,还有理解能力、表达运用能力都作出了较强的要求。学生根据语言情境的需要进行仿写、扩写、续写等,须做到语言准确、连贯、流畅,句式统一,修辞相同。例如:“在生活的困境中,牵挂是温暖的春风,抚慰受伤的心灵;在人生的旅途中,牵挂是,
;在家庭中,牵挂是美丽的玫瑰,创造幸福的人生。”这句仿写,必须从三个方面分析:(1)“在人生的旅途中”是这个仿写句子给定的具体语境,我们必须要针对这具体语境进行思考。(2)第一、第三分句都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很明显,要求所仿写的句子也必须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⑶所仿写的句子必须与上下文结构一致,意思连贯。经过分析,我们可以填上:“闪亮的明灯,照亮人生的道路”,等等。
三.片段训练――把“小分队”组编成“团队”
用一段一节的小篇幅,表现生活中的一个断面,说明事物的一个方面,谈论对某事某现象的一点看法,这种写作练习,就叫“作文片断训练”。它是“一种学生内部智力技能和语言文字的外部操作技能的综合训练;是一种学生作文知识技能和心理活动辩证统一的训练形式。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特别是写作能力的阶梯和桥梁”。作文片断训练,内容单一,形式灵活;耗时少,反馈快,灵活性大。能帮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中积累生活体验,丰富语言材料,掌握写作方法。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片断训练主要有三种类型:描述性训练,说明性训练,评议性训练。在训练形式上可以口头训练,也可以笔头训练。方法不拘一格,但须循序渐进;先进行仿写,然后生发延伸,也可以用修改的形式。片断训练更要日积月累,坚持不懈。在训练中要教会学生抓住事物的特征去写作并要总结写作的方法。例如,“从眼睛入手”训练学生写外貌;从“人物细微的神态变化或习惯性的小动作”训练学生写心理;从“人物个性化的语言”表达人物的身份、职业、地位等等。又如,在写景物时,要训练学生从人的视觉、听觉、味觉、嗅觉、触觉等各方面入手等等。
篇7
一、品味赏析散文的语言
散文语言富有自然美、含蓄美、音乐美,品析散文的语言可从下面几个方面入手:
1.体会句子用词之美
同学们在做题过程中要寻找句子中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体会其是如何准确、生动地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如广西柳州市中考题第21题:文中3次提到“我”的眼睛“濡湿”所包含的感情是否相同?为什么?
2.体会句子修辞之美
中考试题中对修辞手法辨析的直接考查已极为鲜见,主要是从让考生分析句子中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这一角度来考查。考生在答题时只要明确句子中所用到的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并联系原句内容来答题即可。如广西柳州市中考题第22题:请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赏析第⑧段中画线的语句。其实就是考查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在句子中的表达效果。
3.体会句子形式之美
散文中的骈句、散句、长短句、对偶句等句式比比皆是,这些句子的灵活运用,会使句子语言摇曳生姿,表现出强烈韵律美和节奏感,增强文章的艺术感染力。如广西贵港中考题第19题:联系上下文,赏析划线句子“像昙花,像月辉,像一个贤良的淑女,不急不躁,端庄静美,举止有素”。这句话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其中“不急不躁,端庄静美,举止有素”用4字短句,整齐而又有变化,音韵和谐,具有音乐美,表达作者对炊烟的喜爱和赞美。
二、分析散文的表达方式、表现手法
1.表达方式及其作用
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5种。叙述:作者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做的概括的说明和交代。它可以把描写的各个方面联成一体,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加深读者对人物、事件的理解。描写:用形象的语言对人物、事件和环境所做的具体生动的描绘与刻画。它能实现文学形象的具体性、生动性和可感性。抒情:作者在作品中抒发由某种媒介触发起来的思想感情,以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或突出人物性格的一种表现手法。它能强化某些景象的色彩,突出人物性格。议论:作者直接在作品中对人物、事件表明自己的态度、情感和评价。它对形象的特征或意义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说明:作者对一种事物或一种事理的具有解释意义的话。它能使读者清楚明白地了解被说明的事物。
2.表现手法及其分类
中考散文阅读中关于表现手法的题,是我们经常失分的题目,究其原因,主要是同学们对什么是表现手法不清楚,不明白,因而在做题的时候觉得无从下手。常见的表现手法有下列几种:写景类――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移情于景;咏物类――托物言志;怀古类――借景抒情、借事抒情;咏史类――借古讽今、借题发挥;送别类――借事抒情、借景抒情;边塞类――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等。
三、拓展探究性考题
1.仿写
此考点一般是给一个句子,让考生仿写一个或几个。答题要点:要读懂题旨要求,出题人让考生做什么,怎么做;例句的关键词语是什么,要抓住关键词语思考、答题;在没有答题思路的情况下,要考虑和例句关键词语相对、相同的词语,例如:关键词语是“天空”,你可以考虑大地、高山、海洋等,联想要丰富,思维开阔。
2.续写
给一段话的前半部分,让考生续写后半部分。答题要点:一定要认真阅读原文,弄懂意思和要求,按照题目提供的情况、要求去写,续写出来的句子,才会顺其自然,体现内容的情感脉络。最后就是要想方设法打开思路,尽量依据文中上下句内容进行创造性地想象。如广西南宁市中考第25题:“我”和弟弟的秘密被父亲轻描淡地揭开后,“我”的内心五味杂陈。请扣紧文章的最后3段,以“我”的口吻给“父亲”写一段话,直抒胸臆。
3.体会感情
体会文章里作者或主人公的思想感情也是散文阅读的基本要求。答题要点:从重点句中去体会;从关键词语中去体会;从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的描写中去体会;从对景物的描写中去体会;从标点符号中去体会。
4.启示
篇8
【关键词】阅读教学;适度拓展;读书方法;引发想象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小学第二学段的阅读教学处于承前启后的地位,既要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巩固和发展学生的语文能力,又要为学生步入第三学段语文能力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二学段,字、词、句训练仍然是阅读教学的重点,要做好理解、积累与运用三方面的工作;尤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借助阅读实践活动,发展学生的理解感悟能力、想象能力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为此,教师应努力优化阅读教学策略,切实提高教学效率。
一、精心设计,适度拓展,强化学生对字词的积累、理解与运用
字词教学大有学问,如果教师对字词教学环节能够精心设计,进行适度拓展,将会强化学生对字词的理解、积累与运用,有效提高字词教学效益。如《第八次》一文中有一个多音字“磨”,该字出现在词语“磨(mò)坊”中,但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老是读错这个字——也许是这个字先前在第9课《三袋麦子》一文中出现过,在那篇课文中读“mó”,学生受此影响。于是,笔者要求学生联系这两篇课文中相关的内容说一个句子,要求“磨”在句子中要出现两次,且读音不得相同。经过一番思考,有的同学说出了“小猪在磨(mò)坊中把麦子磨(mó)成了面粉” 这样一个句子。有的同学说自己家里也有石磨,于是笔者又追问:“石磨在你家里作什么用呢?你能说一个句子吗?”于是,这个同学发言道:“奶奶经常用石磨(mò)把小麦磨(mó)成了糊糊,然后再做成香喷喷的稀饭。”这样,置多音字于一个鲜活的语境中,让学生加以辨别,教学效果显而易见。
再说说词语拓展的事儿。教学课后的“读一读,再抄写”一类的词语练习,也不能只局限于识记这些词语。教学中,笔者喜欢要求学生用“变魔术”的方法,让课后的重点词语“摇身一变”成为一个词组。如教学“信心”一词,学生在前面加上不同的词语变成了“失去信心”、“树立信心”、“坚定的信心”;在后面加上两个字,变成了“信心百倍”、“信心倍增”。又如,教学“失败”一词,借助工具书理解它的意思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它的反义词(成功、胜利),借此来深化对词义的理解。还可以启发学生把“失败”一词用在不同的事情上:“除了说课文中说打仗失败了,还可以什么事失败了?”学生很快答道:“可以说战斗失败了,还可以说比赛失败了、实验失败了。”这是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词语意思的一个教学策略。由词语还可以启发学生联想到相关句子:“你由‘失败’这个词语能想到一句名言吗?”一些同学又脱口而出:“失败是成功之母!”多好的回答,这句名言正好可以用在布鲁斯王子身上,看似信手拈来,实则匠心独运,既积累了语言,又渗透了人文思想教育。
二、举一反三,“授之以渔”,注重在教学环节中传授读书方法
培养阅读能力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老子曰:“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具有独立的阅读能力”这一课程目标的实现,离不开阅读方法的支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将“阅读方法”作为课程目标来呈现,要求学生在阅读实践中“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教学《第八次》一文,讲读第2自然段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找出其中一个描写布鲁斯王子心情的成语,当学生很快找出“唉声叹气”这个成语后,笔者又要求同学们在位子上表演一下“唉声叹气”的情态,然后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这个成语的意思。“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布鲁斯王子唉声叹气的呢?”笔者要求学生联系上文找一找“原因”。“布鲁斯王子唉声叹气说明了什么?”笔者又要求学生到下文中找出答案。学生在老师的细致指导下,很快画出相关句子:“一连打了七次仗,苏格兰军队都失败了,布鲁斯王子也受了伤”和“对这场战争,他几乎失去了信心”。
教学第3自然段时,笔者抓住“并不灰心”展开教学。首先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一段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启发学生思考:蜘蛛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要求学生到文中找出关键词来回答。当学生说出“并不灰心”这一答案后,笔者又追问:“蜘蛛‘并不灰心’表现在什么地方?”要求学生分别在上下文中标画出相应的句子。通过自主学习、交流讨论,最后形成共识:“结了断,断了结”、“照样从头干起”最能表现蜘蛛“并不灰心”。
这种“瞻前顾后”,研读课文,到文本中寻找答案来理解关键词句的方法,仅是阅读方法中的一种。好多阅读方法对于刚步入三年级的大多数学生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阅读方法的传授与阅读能力的培养,需要教师一步一步地引领,举一反三,学以致用,不断地把阅读方法渗透在教学环节之中,并持之以恒地加以训练。
篇9
Zuo Gang
(Shaanxi Police Vocational Academy,Xi'an 710043,China)
摘要: 人在进行文学欣赏时应具备多种心理因素,同时还要有一定的欣赏心理能力和多种欣赏心理动力。只有以读者为中心,具备了较为完善的文学接受心理结构,才能完成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从而达到审美效果以及心灵愉悦。
Abstract: People should have multiple psychological factors in literary appreciation; also have certain appreciation of mental ability and psychological motivation. Only if readers have comparatively perfect mental structure of literature acceptance, readers can complete the appreciation, thus reach aesthetic effect and cheerful mind.
关键词: 文学接受 心理结构
Key words: literary reception; mental structure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14-0273-02
0引言
文学接受是以文学作品的读者作为主体设定的一个文学理论概念,是一种以文学文本为对象、以读者为主体、力求把握本文深层意蕴的积极能动的阅读和再创造活动,是读者在特定审美经验基础上对文学作品的价值、属性和信息的主动选择、接纳或抛弃。文学接受是整个文学活动系统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文学接受和文学鉴赏都是一种审美精神活动。它们均是阅读、欣赏以及再创造文学作品。文学接受包括文学欣赏的基本内涵和特征。然而,文学鉴赏围绕的中心是作品(欣赏对象),而文学接受侧重于以读者为中心。因为两者的理论背景不一样,所以在认识作品和读者关系的时候的注重点也不同。接受美学是理论的一个派别,在艺术接受的过程中尤其侧重探究阅读主体再生产和创造的特点,认为只有在阅读的过程中才可以形成作品的意义,他并不是等着人们去发现,隐藏在作品里的“神秘之物”,而是接受者和作品互相作用的产物。接受美学的理论家姚斯曾说:“一部文学作品,并不是一个自身独立、向每一时代的每一读者均提供同样的观点的客体。它不是一尊纪念碑,行而上学地展示其超时代的本质。它更多地像一部管弦乐谱,在其演奏中不断获得读者新的反响,使本文从词的物质形态中解放出来,成为一种当代的存在。”即文学作品都具备“对话性”特点,脱离了读者在主观上的评价、创造,就不可能有意义的存在以及价值的体现。
文学接受的心理活动,其实与文学创作的心理活动过程是颇为类似的,真正的文学阅读和鉴赏活动必然也是一个再创造的心理过程。只不过,作家是把现实生活中的人物、时间、场景通过自己的记忆和想象化作心理的形象和意境,并且运用言语和文字把它固定下来。而文学的接受则相当于文学创作的一个“逆过程”。它从作品的语言文字出发,通过记忆、联想、想象,把作品激活为生动的形象、意境,进一步走进自己当下的精神生活或现实生活中。
1再造想象与表象记忆
文学接受通过感官直接感知的不是可视可闻的形象实体,而是形象的语言转译――文学符号,因此,它的接受的发生很大程度上要借助于一个转换器。这个转换器就是读者的想象力。文学接受必须通过想象活动,读者才能复现作品通过语言描绘所表现的人物形象与生活场景。
文学接受中的想象活动一方面依赖于作品的表述,从而提示读者;另一方面又是基于读者的形象记忆。其从记忆表象的储存库里获取材料,依据接受者对作品表述的认识再次地组织,形成一幅同作品描述相应的画面。这显然表明此种画面的复原以及再造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受到接受者的表象记忆的约束,所以,含有凸显的接受者加工的特点。再造想象的原始素材是记忆表象,文字符号首先唤起的是与之相应的记忆表象。例如“云破月来花弄影”这一句诗,它不仅包括了视觉表象(云、月、花、影),而且还内含了动态表象(破、来、弄)。记忆表象丰富多彩,既有视觉又有听觉……每种单一的表象都在互相地作用,从而产生综合表象。而在文学接受活动中通常会形成综合表象的再造想象活动。作品人物的一颦一笑、言谈举止,都脱离不了综合表象,各种各样的表象组成了读者内在的审美情感。文学审美的内视觉和听觉其实就是读者在审美活动中蕴含的视觉和听觉表象。在读者把文字转化成语言意义的时候,想象就马上按照概念提供的内涵激发出更多的内在储存表象,从而提取出相关的技艺表象,然后根据已定的文字符号通过合理的想象,想成新的意象世界。想象可以使人类“寂然凝虑,思接千载;巧言动容,视通万里;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例如,杜甫《望岳》诗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就纯属想象。诗人这时尚未“凌绝顶”,但“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却充满了自信,因为他生活中已积累了不少登高俯视的经验。我们接受者也未必个个都到过泰山顶上观光,然而也许不乏登高的经验,所以读此诗可以顺利地从语意中产生艺术想象,从而接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形象美感。想象为记忆表象插上了翅膀,使它能够天马行空,自由来往,文学创作中如此,文学接受中同样如此。
接受者能动地拥有丰富的表象,是其拥有敏锐的感受力和丰富想象力的重要条件。表象的占有,除了依靠直接的生活体验,通过阅读积累表象也是一条重要途径。接受者在接受活动中通过再造想象加工出来的各种形象,会以记忆表象的形式被大脑保存下来。泼留希金、聂赫留朵夫、薛宝钗、祥林嫂,并不只是变成某种干巴巴的抽象思维符号,他们的名字会连同他们的言行、穿戴甚至细微的心理活动一起“活”着。这样,当进行下一轮阅读的时候,他们就会被作为记忆表象再次提取出来,在深层次上丰富读者的想象。通过如此多次的反复,就会在很大程度上丰富读者的记忆表象。表象通常含有概括性的特点,其可以体现出事物共有的特性,人们拥有的表象越多,其表象思维就越发达,再造想象是感触联想力的基础,由此及彼联想到某些与之有关的情节或者人物,从而增强了读者对作品的感受力和理解力。例如,在阅读“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张若虚),“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秋声无不搅离心。梦泽蒹葭楚雨深。”(杜牧)…E这些古诗词使,我们经过再造想象,体会诗人内心感受,由此联想到的诗人的离愁别绪,都是借助于“白云”、 “杨柳”以及“楚雨”等景物抒发自己的情感。然而,我们在面对这一切的时候,是不是会和诗人产生共鸣呢?诗人之所以能够发现想象的联系通道是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表象,从而使得他们可以在比较的过程中正确地、敏锐地捕捉到形象的基本特征。
正确理解作品内容,对于接受中的再造想象十分重要。读者只有掌握丰富的词汇,突破语言的物质外壳,丰富自己的阅历,开拓知识面,才能有利于阅读理解和再造想象。
2情感体验与情感反应
文学就是人学,针对于分占有人的情感来讲,在世界上文学艺术的优越性超越了其他任何东西。文学接受面对的是作者通过自身的情感态度所创作出的作品,其接受对象是通过作品语言表述的意象世界,并不是作品中的文字符号。此种意象并不代表再现了清晰的物理世界,而是人的情感和生命的外化。文学的实质就在于情感和情感体验之间的反应,在文学接受中其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质感重要的心理因素。
在欣赏诸如小说作品等的景物描写的时候,特别要诸如情感的体验力。此时,我们要抛弃理性,放松身心,这样才具有相对敏锐的感性,用诸如感受等一些情绪去体会作品中的情感。我们以《荷花淀》(孙犁)为例,这篇作品是以残酷的战争时代作为背景的,然而,我们从作品表述的语言内容上却没有发现任何的残垣断壁以及血污泪痕。相反的是,我们看到的是月下小院的“凉爽”和“干净”; 银白的湖水上“湿润润的”、 “又薄又细” 的苇眉子;“新鲜的荷叶荷花香”等等一种清新美丽而又宁静明朗的情境。将读者引入优美的境界。在战斗一触即发的时刻,作者也没有忘记去描绘荷花淀的美景:“高高挺出来”的“粉色荷花箭”等,对着些景物的描述一方面暗示出在这个优美的环境中将要展开一场激烈的战斗;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在眼前穿红着绿的白洋淀妇女的未来:将成为保家卫国的战士。此种描写,情景交融,不但体现了人物的精神状态,而且也给作品添加了诗意。在水生和水生嫂的眼中,如此没的家乡岂容强盗的侵犯!所以,在战争面前,他们没有丝毫惧怕,相反地,他们还时刻地体会着家乡的美,同时还充满乐观的精神,怀着必胜的信念。此种情景相生的境界,将作品的诗画美体现的淋漓尽致。如果在欣赏此作品时,不能够置身于其所描述的优美意境中,就不可能体会出作者以突显荷花淀的美景所暗含的对家乡浓浓的爱,就不会感受到作品中所充满的浪漫以及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可真是读者的悲哀!
情感体验是设身处地地进入人物形象的内心。 在这个阶段中,主体的想象活动全面展开,并以想象为媒介,以体验的方式从对象的外在形式进入对对象意义层次的把握和理解,从心物交感进入‘物我同一’的境界,从而在想象所创造的审美世界中体验到自身的生命活动,发现生命的内在意义,获得更高的审美愉快,文学作品中的情感是寄寓在形象中的,它以具体细微的感性形象打动人。这种感性形象不是直观教具式的模型,而是灌注着生命活力的情感载体。眼睛黑亮而略带斜睨的玛丝玛洛,站着喝酒而穿长衫的孔乙已,都渗透着作者的情感与意愿,呈现出生命美的活力。当他们在接受活动中重新由文字被翻译成真切可感的形象时,就绝不只是纯粹的认知对象,而成了心灵颤动的一种传递物。“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并不只是水天浑然的空旷中渐行渐远的一叶孤舟的纯粹画面,而还深深寄托着作者目送友人远行的那种依依不舍的怅然若失之情,如果缺少相应的情感体验能力,接受者很难进入作品所规定的情境,实现同文本之间的情感交流。
心理学认为,情感表现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态度的反映。美国心理学家阿诺德给出了这样一个公式:情景――评价――情绪。也就是说情感同人对事物的评价有关,它是主体对客体做出评价后所表明的一种态度。在文学接受中,接受者不可避免地会对作品中的人物和作品做出评价,并由此产生一种情感反应,是一种具有深刻而稳定的社会意义的感情,具有更大的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俄狄浦斯王剜刺双眼使人惊悸,哈姆雷特忧心如焚让人同情。接受者的评价以情感方式表现出来,这是文学接受中情感活动的又一种重要形式。
因为主体情感同其反应有关,所以,它包含特定的认知与思考过程,主体的认知水平也会对其进行影响和限制。有所知才能有所感。粗浅的认识势必造成情感的缺失,只有深刻地体验过,才能够具有复杂的情感活动。然而,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对某一事物的喜恶态度,对事物的掌握和认识并没有直接地体现出,所以,情感总能凸显出强烈的倾向性。和主体观念一致的,或者是符合主体需求的,就吃肯定态度,相反的,就给以否定的态度。例如《红楼梦》中的薛宝钗和林黛玉,不用的读者有不同的情感态度,此两种反应体现出读者不一样的认识和理解。有相当大的审美情感说明,人们对审美对象所产生的情感态度并不具有被动性,对其做出的情感反应在很大程度上受主体的本身“视界”的影响。即便是相同的接受者,对一些作品或一些人物也会有相当复杂的情感态度,或厌恶或同情,或憎恨或怜悯,这些情感通常是交织在一起,从而读者在文学作品时,其自身的情感活动有着意想不到的魅力。
除上述两方面因素影响读者对作品的阅读之外,在文学接受中,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心理因素:形象思维。在刻画一个人物形象的时候,作品并没有去累计抽象概念,相反,它通过对人物的语言举止以及肖像进行描绘,读者一定要在此种具体的描述中去感受人物的情感,然后做出自身的评价,此种评价通常是一种直接感受,相反要用概念进行表达是不太容易的。
3接受中对美感的感知
文学接受还需要一种对于文学作品形式美感的感知能力,此种能力首先体现在对语言的韵律感、节奏感的感受,在某种程度上还体现在对形式要素(例如:语言风格和作品结构等)的直观感受。文学家依据自身目的去选用某些语言符号,在利用语法规则将生活是哪个的感受转变成语言,然后在将这些语言传递给接受者。然而,此种语言的传递说得容易,做起来难。文学作品不仅有诸多的体裁,例如散文、小说等,而且还有特别的语言格式,所以,文学接受的起初阶段就规定读者要掌握文学体裁的语言表达方式的特点。例如, 歌的语言有没含蓄,富于跳跃性等。比如在你对帕提农神庙的欣赏中,你忽略了这座大理石圣殿中那些破损的檐壁、三角墙和残破的多利安式石柱等满目疮痍的形式因素,内心会涌起一种对这座圣殿的崇敬之感。这时你会用蕴含着自己生活和审美能力的想象和理解来丰富、补充这一图景的内在意义。那些石柱已不是单纯的支撑着檐壁和三角墙的石柱,它历经千年风雨而巍然屹立。在你的想象中它更多地成为一种坚韧不拔的力量的象征,具有了人格化的情绪和力量。正如西方一位美学家所说:“在我的眼前,石柱仿佛自己在凝成整体和耸立上腾,就像我自己在镇定自持,昂然挺立;或是抗拒自己身体重量压力继续维持这种挺立姿态时所做的一样。” 接受者如果缺乏这种对美的感知能力,就不能完全接受作品,不能很好地去理解作品。
审美的自由不能仅仅是个体感性生命的自由,它应该是个体感性与社会理融渗透而取得的自由。审美自由,一方面是社会理性向个体感性的‘积淀’,一方面又是个体感性对社会理性的‘突破’、‘超越’,是感性与理性、个体与社会交融渗透逐渐走向高层次的和谐过程,其中充满矛盾、冲突。在审美体验中,人在“按美的规律来塑造物体”的同时,也在“按照美的规律”塑造自身。在这个过程中,主体一直在拓展、超越,审美体验的拓展性就是体现在这种由生理到心理、由小我到大我、由对生命的一般体验到深刻体验的不断超越之中,最终审美超越的实现,使审美体验的拓展性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因此。文学接受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心理审美历程,只有具备一定的心理因素,才能完成对文学作品的欣赏,从而达到美的享受及心灵的愉悦。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袁宝林.美术概论.高教出版社,1994.
[2]王旭晓.美学原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
篇10
一、鼓励学生积累写作材料
我国语言文化博大精深,从古至今我国诸多文学名著中的优美词句,经典语言是学生写作的亮点。例如我国的四字成语、古今中外的名言警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不以成江海。”对于初中学生而言,由小学练习写日记到初中写作,需要学生学习许多范文,部分教师对于不会写作文的学生,为学生推荐相关文章,培养学生对知识的灵活应用。
初中的写作题材主要分为景物描写、人物描写、叙事等方面。例如学生在描写叙事文章时,教师鼓励学生回忆自己有关真实事迹,并在文章投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为学生规定写作时间,培养学生的紧迫感。
二、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喜爱,熟悉多方面写作
当一个人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自然而然会主动学习,当教师引导学生接触更多的优秀文章,使学生对写作产生兴趣爱好,为学生展示写作的乐趣。
1.利用分数吸引学生写作。对于初中生的学生,分数是他们近期学习成果的体现,写作同样需要教师的评价,教师安排学生进行写作,对于写作字数、字迹、内容表达清晰程度、情感流露等进行等级划分。例如某高校王老师安排学生描写自己喜爱的季节,对于一个班的学生作业,对写作优秀的作文进行鼓励,当作范文阅读,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使学生不断努力,取得更好的成绩。
2.及时针对学生的错误进行系统讲解。教师对于学生的写作进行选择针对性讲解。例如在每一次单元写作评价中,教师总结学生普遍出现的问题,进行写作评奖课。有的教师甚至安排写作课堂,由学生组织进行互批,在学生面对他人作文时,分析其作文的优缺点,锻炼学生更深层了解写作的有关注意事项。经过多次互批文章后,教师发现学生的写作水平明显上升。
3.组织实践活动。初中生面对写作最大的问题是没有写作素材,例如教师安排学生描写自己对父母做过的一件事,部分学生不善于观察,找不到相关事件,教师可组织学生给父母洗脚,并根据洗脚过程和心理活动写文章。在这样类似的有意义的活动中不仅促进父母与孩子的良好关系,更有助于学生寻找写作内容,培养学生善于发现的习惯。
三、为学生推荐阅读材料
学生提升写作能力的最有效途径是丰富阅读量。而初中学生接触的书本较少,因此教师为了丰富学生的阅历应该监督学生完成课后推荐阅读后,为学生推荐相关阅读材料,条件允许情况下,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订阅相关杂志。阅读材料主要分为作文材料、科普知识、小说等。对于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主要培养情感的表达能力,通过接触更多的文化熏陶自己的素养,为写作提供更多的素材和语句。
例如在初中语文课本后推荐学生阅读《简・爱》,对于正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对于外国的小说文章十分感兴趣,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相似作品《飘》等,通过阅读更多的文章了解中外文化差异,体会国外的写作模式,在经过自己的写作训练过程中,形成属于自己的写作风格。然而,阅读并不仅仅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丰富人生阅历,主要为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因此在学生阅读过程中,安排学生进行读书笔记、书写读后感等。
1.坚持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是对学生阅读文章的巩固,教师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要求学生对文章中的好词佳句进行抄写,加深阅读印象。方便日后对阅读材料进行巩固学习,并自己将不同文章进行分类。通过这种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爱好,锻炼学生的坚持意志。
2.坚持写读后感。写作内容不仅仅是叙事内容,更需要学生的情感表达。所以在学生阅读时对文章进行批注,随时在文章内容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方便学生再一次阅读时了解自己的心理成长路程,如同日记的功效,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
3.朗读和写作结合。作文的语句需要学生避免口语,尽量使用书面用语。教师为了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在课堂中应该鼓励学生进行大声朗读,锻炼学生的语感。并增加课堂互动环节,利用课堂时间,随机向学生提问,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的情感,要求学生在课堂回答问题时运用书面用语,培养学生对写作用语的熟悉感。例如课前利用几分钟安排学生进行轮流演讲,不仅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而且调动学生的写作兴趣。
总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表现自己的教学能力,制定多样化教学方法,在提高阅读教学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小学语文整体的教学质量,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时,丰富阅读量,增加阅读阅历,使自己在提高语文素质的基础上,提高语文成绩。写作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与学生应共同面对困难,针对学生的写作情况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教师监督学生进行阅读练习,并通过增加实践活动拓展写作素材,锻炼学生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