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写日记范文

时间:2023-03-30 07:36:3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怎样写日记,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怎样写日记

篇1

记日记并不是一件难事,我国著名作家冰心这样说过:“心中有什么,笔下就写什么,话怎么说,字就怎么写;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思想感情发泄完了,文章也就写完了。”

虽然每天写下一些文字并不难,但是要坚持天天写,一天也不间断,就不那么容易了。这就需要有恒心,有毅力。

有不少小学生在老师的建议下都曾经记过日记,往往开头一段时间兴趣较浓,但过上一段时间(通常在二三个月)便坚持不下去了,先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到后来干脆不记了,这是缺少恒心和毅力的缘故。其实,恒心和毅力是可以培养的,培养恒心和毅力的最好方法是养成良好的习惯。俗话说:“习惯成自然。”每天晚上在睡觉前一定要在日记本上写上几笔,不写几笔便不睡觉。开始时可能会有“坚持”的感觉,记到后来,便会在不知不觉之中变为每天的“需要”了。

记日记与写作文最大的不同之处有两点:一是必须绝对真实,一定要是自己亲眼看到、亲耳听到和确实这样想的,才用文字把这些所见所闻所感所想记录下来;二是长短篇幅不限,结构方面也不要求“一定要像篇文章的样子”,有话则长些,无话可短些。

日记的一般格式是,先在第一行写上日期、星期几和天气情况,然后另起一行记事情的经过或自己的感受等。日期要写全年、月、日,如2003年9月27日,不能光写“9月27日”而把2003年漏掉。不然过上几年翻阅时连自己也弄不清楚是哪一年写的了。天气情况则不一定记得特别具体,只要分别“晴天、阴天或雨天”就行了。有的日记记的内容比较集中,也可在第一行下面像作文一样加个标题。篇幅较短的日记不必分段,但内容较多,不但记事并且还记下自己的所感所想的日记一定要分段,通常记所感所想时应另起一段。记日记尽管没有像写作文那样要求严格,但语句表达的意思要准确,要流畅,包括标点符号,也不能马虎了事。

日记,就其内容看,可分为生活日记和观察日记两种类型。生活日记就是把自己生活(包括学校生活和家庭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记下来,并适当地谈一些自己的看法和感受。生活日记可以记的内容十分广泛,既可以记一件事或一次活动,也可以记一个人,还可以记动物、物品等。观察日记则是记录自己有意观察到的事物或社会现象。记观察日记,不但要记下观察到的情况,而且还应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思考,找出其中一些规律来。比如说《蚂蚁活动与天气变化》这类观察日记,通过对蚂蚁生活规律的观察,与天气变化现象进行有目的的联系分析,最后得出科学的结论:蚂蚁可以预报天气。

要记好日记,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是要放开写,把自己的生活和思想绝对真实地记录下来,而不要进行过多的修饰。日记是写给自己看的,而不是写给别人看的,有些内容,写进作文中去可能不太适合,但记在日记当中,就完全没有什么关系。比如说在同学有困难时究竟帮不帮他,自己的头脑中曾经犹豫过,那就应当把这个思想过程如实地记下来,而不要怕“有损自己的形象”而不记,或者不顾事实地拔高自己,大唱“高调”。

篇2

一、从图入手,培养说话能力

为了让孩子们会说话,并且有话可说,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不时打印一些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图片让他们观看。如:校园生活、放学路上、课间活动,或者是关于人物、动物、植物的图片,让学生观察,然后让他们每人说出自己看到的,并且在全班展开比赛,看谁说的多,看谁说的好。学生争先恐后。有的说:“老师,我看到的是蓝天,白云,还有几只可爱的小鸟在天上飞。”有的说:“老师,我看见的是天高高的,还有像棉花一样的白云呢。”这样孩子们的说话能力已经形成了,我便要求孩子们按照方位去观察,如: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去观察。这次似乎要比以前说的更容易了些,因为学生有了目标,所以他们说的比以前更好一些。

二、指导观察。学会收集素材

为了让孩子们学会观察,学会收集资料,我经常在上课前会和他们聊聊天,拉拉家常,问问他们今天吃什么,家里的饭菜可口吗,谁做的饭好吃,你会去帮妈妈或爸爸做些什么,你愿意帮他们吗,干完活爸爸妈妈会对你说什么,天冷了,妈妈给你准备了哪些过冬的衣物呢,你最喜欢什么颜色的衣服呢,今天什么事让你最开心,什么事让你最生气,等等。

三、学会积累,养成写日记的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还要求学生每人准备一个质量较好便于保存的笔记本,让他们从一点一滴做起,小到词语;大到句子,如:ABAB式、AABB式、ABAC式、AAB式的词语,还有比喻句、陈述句、“把”字句、“被”字句、疑问句等等,引导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把喜欢的句子都可以写在上面。这样在写日记时就可以得心应手,运用自如了。如:一个孩子在日记中这样写道:“妈妈今天带我去动物园了,我首先看到的是大象。大象很大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柱子,耳朵像扇子……”这些句子虽然都是课文中的,但他用上了,而且很自然,很恰当,让人感觉他看到的大象就是这样。因此,要想写好日记,得有丰富的词汇和句子。教学中,要重视积累,持之以恒。要让学生在日记中充分展示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充满幻想和想象的内心世界、五光十色的社会生活,让日记成为学生生活的需要,爱上写日记,学会学日记。

篇3

所以,本人认为了解摸清农村小学生的特点是非常必要的、有意义的。其特点是:

1.父母外出打工多,留守学生多,父母与学校、学生交流机会少,督促机会少。

2.有些父母对学生学习不重视,认为读书无用,可读可不读,没有什么影响。

3.有些父母是有心无力,为了生计奔波,没有精力辅导孩子。

4.农村学生见识窄,课外阅读刊物没有,上网没有,受家庭经济影响。

5.学生的老一辈大多是文化较低,没有监管、辅导能力,缺少语言沟通和积累。

6.学生第一次练习试写日记,存在畏惧、害怕、不敢写的心理障碍。

针对这些情况,我认为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农村教师首先要摒弃这种认为农村学生知识面窄而放弃指导学习写作的错误观点。农村学生经过学前班、一年级的学习,口语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学会了拼音、识了不少的字,能够阅读课文,这就为二年级写入门日记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因此,从二年级开始,本人就指导学生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然而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讲,要让他们从写单词到要写成句子、写话,这是一个很大的转折。如何才能使学生写出完整的一句话、或一件事,这并不是一时就可以做到的。除了要有一个好的指导方法外,还要学生们多写、多练,只有多写、多练,才能把入门日记写好。那么如何指导低年级学生写好入门日记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本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指导。

一、爱是教育的基础

留守学生需要老师特别的关心、爱护、照顾、理解他们,与他们交朋友,清除他们心中的障碍是我们老师的首要任务,这对于见闻少、语言积累少的农村孩子来说尤其重要。

二、引导学生入好门

学生开始学写日记,却不知从何下笔,所以最初的指导要非常具体。本人收集一些低年级学生的日记读给学生听。为了便于看懂、写得出来,选读的日记应该是简短的,开始是从模仿做起,找一些图,让学生看图说话,然后把所说的话写出来。要完成这一个过度阶段,我们就要从模仿典型图案开始练习写,逐步把别人的东西融会变为写出自己的。总之一开始就是从最简单的一句话、二句话写出来。例如:一位学生写道:“今天放学回到家,我去河边洗菜,回来后,妈妈很高兴。”尽管就这些,但是是他独立写的,就应该肯定。对于刚入门学写日记的学生来说,这种按照自然顺序写的日记,正是最基础训练。

三、培养兴趣,指导筛选题材

兴趣,题材是我们写好日记的根本,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题材是个人每天的见闻、行为以及感想。也就是包括个人的生活、学习。为此,我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1.有针对性提示习作题目、内容、变样地以实物、谜语、故事、图画、情境出现,激发学生写日记兴趣。其次在讲解学生日记时,要做到多鼓励、少批评,给予充分的肯定。

2.从日常生活中捕捉。每个人每天经历的事情很多,有动态的、有静态的、有好事、有坏事、也有稀奇的、更有平常的,老师要指导学生选择用好。

3.从四季景物变化中捕捉。一年四季各具特色的风景让人赞叹,然而学生对此都是感受不多、不深。春有百花夏有雨,秋有明月冬有雪。我就注意抓住四季特点,指导学生观察,感受四季不同之美。

4.从天气变化来捕捉。风霜雨雪、闪电白云,也是写日记的好素材。春雨、雷雨、阵雨就各不相同,指导学生观察,提高洞察力。我常抓住瞬间,指导学生细细体会、大胆想象。

5.从活动中捕捉。告诉学生,不仅是班级活动、学校活动都可以写入日记,同学自己的活动天天都有、天天不同,也都是写日记的内容。经常有意识地指导学生捕捉好素材。

四、指导学生多读多练多写,提高学生观察能力

对农村基础差的学生来说,就必须多读、多练、多写,而低年级学生的观察力不强,往往是粗线条的浮于表面的观察。农村生活丰富多彩,而且更贴近自然,有很多美的题材可以写,学生缺乏的只是生活的观察力。这就要我们通过不断的练习,提升学生对身边事物的敏锐触觉。为此,我是这样指导学生观察事物的。

1.按顺序观察。如:按时间、空间顺序观察从外到里,从前到后,从上到下,从先到后等。

2.对比观察。比较才能明白、理解。如春雨和雷阵雨的不同,白云与乌云的不同,引导学生充分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观察区分事物之间的不同。

通过观察,学生从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训练中不断得到提高。要求学生养成坚持每天写日记的习惯,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感都可以记下来。有话可长,无话可短,关键是要留心观察,有随时记录的意识,从最简单的开始,鼓励学生多练多写。

篇4

关于写日记教学反思

生活是色彩斑斓的,每个人的生活经历和感受又是各不相同的。提倡生活写真,让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注意生活积累,随时记录自己的所见所闻,学生想写啥就写啥,爱写啥就写啥。一方面培养学生养成勤于动笔、乐于表达的好习惯;另一方面,通过生活写真鼓励学生大胆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看法,释放自己真实的情感。培养学生“说真话,表真情”的习惯。这是学生应该具有的良好的习作习惯,也是我们习作教学的目的。

接手这一岔学生一年多了。每次看日记我都会发现,有的学生写雪景,有的学生写晚霞,有的学生写下棋,文笔之流利,语言之优美,让人一看就不是他自己的水平。我吃惊于这么多学生不自己写日记,什么时候起他们一写日记就是抄袭呢?我认为抄别人的东西可能有点“积累”的作用,但学生不经过自己动脑,不亲手动笔写,习作水平是不会提高的。所以,我就在班上读了几篇学生自己写的日记,大力表扬这些学生留心生活,写自己真实的生活,是生活的有心人,能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抄袭的学生通过具体的例子知道怎样写日记,并告诉学生抄袭他人的习作是不可取的。

几次训练以后,我欣喜地发现,很多学生已经不再抄日记了,尽管他们写的语言朴实,没有华丽的词语,没有那么多优美的句子,但日记是自己写的,有自己的真实情感,他们在练笔当中收获到自己的东西。

我相信经过这样反复的训练,学生慢慢地会自己写话的。那样,他们参与生活的热情会更高,在体验生活、表达生活中学作文、用作文,会让每个学生爱上作文,会写作文,写出贴近生活和充满真情的习作来。

篇5

[关键词]语文教学 日记 作用

对于大部分小学生来说,尤其是教育条件较差的农村小学生,他们很少进行写日记的专门训练,甚至有小部分学生都觉得“日记”是一个新生事物。针对此种现状,我认为教师应把握时机因地制宜的把日记教学纳入正常的课堂教学中,因为写日记在语文教学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

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日记写作习惯的养成不是一日之功,贵在持之以恒。学生由不写到写,由间隔地写到连续地写,天天写,不叫一日闲过,方能习惯成自然,兴趣也随即产生,一天不写心里就好像缺少了什么。这样,日记书写由开始的老师强制学生写,变成了学生顺其自然地主动写。每天的生活琐事、见闻感受、对某一事件的态度看法等就见诸学生笔端,日记成了学生抒发思想感情,剖析自我的朋友。它珍藏了学生心中的秘密、成长的经历和生活的体验。如此坚持下去,写日记的习惯就会养成,学生就不再为作文而头疼,冥思苦想,而是下笔有文,急于表达。事实证明,日记习惯的养成有利于学生写作兴趣的激发与培养。

二、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日记具有不可低估的育人功能。学生在写作过程中,自己的心灵、感情,经过过滤、沉淀,得以净化、升华。一则日记,实际上是学生的一次情绪的发泄,一次心灵的洗礼,一次思想的净化,一次人格的自我完善。学生在日记中更能够表现一个真实的自我,袒露心扉,认识自我,评价自我,反省自我,更好地指导自己的做人、生活与学习,精神满足的同时带来的是人格的更加完善。譬如,我们在农忙假中要求学生写的劳动日记,很多学生能够从劳动中、从亲眼所见中体会到父母劳动的艰辛,从而体谅父母,关心父母,并决心发奋读书,以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因此,从育人这方面出发,我们应重视学生的日记书写指导,让其发挥学校教育所不能达到的作用,不断净化学生心灵,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学生开始写日记,容易产生这样的感觉:生活平淡无奇,没什么可写的。之所以有这样的感觉,是因为没有养成观察分析的习惯,缺少观察分析的能力。生活中不可能每天都有惊天动地的大事发生,几乎都平淡无奇,这决定了日记几乎都记日常琐碎的小事。但缺乏观察分析的能力,即使遇到惊天动地的大事,也不可能表达好,描述到位。问题主要不在于写什么,而在于怎样写,怎样挖掘分析。如果要求学生写日记,就会促使他们去认真观察分析生活现象,从而提高观察分析的能力。观察分析的能力提高了,就会发现并写好生活中的琐碎小事。学生作文乃至所有文章,无非是写自己对生活的某种体验与认识,无非是写自己对生活的某种见识与见解;见识见解从何而来?主要靠贴近生活,观察生活,认识生活。

四、有利于学生积累丰富的写作素材

日记内容多种多样,可有工作日记、学习日记、思想日记、劳动日记、读书日记等等。其表达方式也灵活多变,不拘一格,或记叙、或描写、或议论、或抒情、或说明,根据内容的需要选取不同的表达方式。我们要求学生多观察社会,多观察自然,生活中处处留心,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与丑、真与假、善与恶,将这些见闻感受随时记录下来,同时也要求学生将自己生活学习中的快乐与烦恼、得与失、成功与失败以及读书后的收获与感受随时记录下来。这样一来,不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水平和判断理解能力,丰富了学生的日记内容,而且为写作文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作时,学生可从日记中随意采撷,加以裁剪,成为自己的作文题材,写作就不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储备了丰富的材料库,有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源头活水”。

五、有利于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很多东西,看似简单,但要把它说清楚写通顺是不容易的。这既有认识不清楚、思维不清晰的原因,也有语言表达能力差的原因。如果要求学生写日记,就会使他们认识得到深化、思维得到锻炼、语言得到锤炼,从而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而如果缺少写的“检验”,这些能力就不会得到提高。

六、有利于提高课外学习质量

学生学习,尤其是语文学习,仅靠课内的几节语文课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在课外学习,向社会学习。所谓“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上,随着传播媒介日益广泛,随着影视书报及网络信息进入千家万户,学生会自觉地进行课外学习,只不过学习质量高低有别罢了。日记形式灵活,内容广泛,可写生活中的人和事,可写影视观后感、书报读后感等。如果要求学生写日记,就会促使他们在日记中自觉地把所见所闻,所思所想,记录下来,从而提高分析思考及欣赏吸收的能力。这就会使学生视野得到开阔,知识得到丰富,情操得到陶冶,从而提高课外学习的质量,而课外学习质量的提高又会促使课内学习质量的提高,形成良性循环。

七、有利于改进教育教学方法

篇6

关键词:小练笔;作文;打基础

叶圣陶先生说:“生活犹如源泉,文章犹如溪水,源泉丰盛而不枯竭,溪水自然活泼流个不停。”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以无目的性观察,无事可写。为了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让学生把目光延伸日常生活中,要做生活的留心人。

目前,“小练笔”的主要练笔形式是写日记,因其贴近学生生活。更适合低年级学生练习写作,用它来表达自己所见所闻所感,容易掌握,这就消除了令人头痛的写作恐惧症。

当然,要想写好日记,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比如我班有个孩子连续写了这样两篇日记,不妨抄录如下:

5月7日 晴

早上起来,我穿上衣服,就帮妈妈扫地。

5月8日 晴

早上起来,我穿好衣服,就帮妈妈扫地,妈妈很高兴。

看了两则日记后不但让人觉得可笑,且心情非常沉重。孩子们不会写日记,不知道写什么和怎样写,教师有责任像幼儿的妈妈一样扶儿学步、教儿学语。练习写日记是迈向写作的第一步。教师有责任使学生把日记记好、小练笔练好。上面所举两则日记的例子绝不是个别现象,它带有普遍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归纳起来分为以下几类:

1.内容枯燥无味,语言贫乏。

2.雷同无价值。

3.故事平淡无趣。

形成上述共性的原因很多,最主要是教师的问题。有强烈的责任心还不够,还需有一个如何训练学生的方法问题。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写好日记呢?我认为教师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注意抓好童趣的迁移和写作兴趣的培养。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愈小对事物的兴趣愈浓愈广泛,婴儿对色彩、声音,什么都感兴趣,反之年龄愈大兴趣越专一化、中心化,这是儿童天性,是形成天才重要因素,教师对有写作兴趣的天才生,给予重点培养。对另一部分缺乏写作兴趣的学生教师要找准症结所在。一般来说,是陌生、没学好或难学。对这类学生教师要制订一个长期的训练计划,这个计划要分时间段实施,起点要易,坡度要小,重在激趣。

教师要以赏识的心态,给每个学生表扬、鼓励,决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教师也要鼓励他们。观察是思维的基础,是发挥想象和联想的先导。上面举例中的几类问题归根结底都是缺乏有效观察的问题,因此教师把一些观察方法教给孩子们。如:观察物体时要变换角度观察。观察事物要从整体――局部――整体。观察自然现象要定期观察,通过观察,才能掌握被观察对象的总体属性和个体属性及相互联系,在习作中使用这些材料时,才能有血有肉,是一个活生生的,完整的,呼之欲出的形象,或者是细节真实、生动的事情的流程。为写好文章打下坚实的基础。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课程资源,写好小练笔。

语文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特点,无论任何体裁的文章都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因此,教师要以教材中的先进的思想感情,高尚道德品质影响和塑造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还要学习、积累教材中的基础知识,使学生的习作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表达能力,做到读写结合。

篇7

观察时,要巧妙。五感官,都用到。先用眼,仔细瞧,形色态,分辨好。触形态,善比较,观颜色,浓淡晓;看姿态,静动找。听声音,动脑筋。嗅气味,多闻闻;有顺序,抓重点;时间变,地点换,观察时,多体验;巧联想,抓特点;观察好,得用脑;多感官,结合好。

二、怎样收集材料

材料多,文章好;多读书,佳句找;勤观察,笔记好;多用心,善思考,勤摘录,多剪报。分条记,整理好;使用时,方便找。

三、怎样审题

要作文,先审题。明范围,知题义;扣题眼,重点记;知数量,不离题;明人称,好下笔;附加语,须重视。写真情,出新意。

四、怎样选材

选材料,须扣题。熟材料,反复比;选新颖,是第一;选真实,要牢记;选典型,有情趣。材料多,细琢磨;多比较,用心计。

五、怎样构思

先构思,后动笔;定中心,宜扣题。一文章,一中心;无须多,不偏离。想开头,思顺序;明重点,具体叙;线索明,思路清;巧过渡,会照应;时间变,按顺序;地点变,合事理;首和尾,要一致;立好意,才下笔。

六、怎样列题纲

构思好,列题纲;搭架子,行文畅。定顺序,理思路;明详略,细琢磨。首和尾,要贴妥。

七、怎样开头

开好头,是关键。直入题,时地点;设悬念,趣味见;描绘景,抒。借故事,吸引人;好诗句,引入文;借哲理,巧议论;先概述,再具体;要成功,须新颖;方法多,灵活用。

八、怎样结尾

结尾好,味无穷。自然收,渠自成;巧总结,中心明;善启发,留余声;要赞美,巧抒情;发议论,要点睛;象征景,味无穷;呼开头,暗照应;成一体,结构整。

九、怎样过渡

巧过渡,文无缝;衔接段,思路清。句过渡,用词语;巧铺路,很有趣。段过渡,句子好;架设桥,连接巧。篇过渡,用段落;妙连接,好处多。过渡处,要自然,忌生硬,忌死板;忌跳跃,忌突然。

十、怎样写具体

写文章,要具体。叙事文,重过程,细节处,须注意。写人物,动语神;细刻画,须用心;人物活,要逼真。状物文,抓特点,多形容,多修饰;善分解,巧对比。写景文,形色态,细心描,大胆想;静动态,重点忆。写活动,要注意:从整体,到部分;先场面,后聚焦。写联想,多比喻;可夸张,可排比;情趣浓,文具体。

十一、怎样绘景

描景物,怎下笔?写形状,须具体;绘颜色,浓淡宜;描形态,写情趣;多联想,多比喻;并列写,可排比;引诗句,妙无比;抓特点,按顺序,融入情,精描绘。

十二、怎样状物

状物文,要牢记:选好物,先熟悉。写植物,形色味,枝叶花,果实美,拟人化,用比喻;写成长,分四季,抓特点,重点记。写动物,描外形,分类描,要具体;写习性,抓特点,联生活,细节全,述感情,要自然。写物品,明来历,描外形,按顺序。形与色,要看清。写结构,知用途。抓重点,细描绘。人与物,用事例;生活趣,要典型。建筑物,远近看,抓特点,有重点;分层写,视点变;多联想,古今全;人物情,融其间。

十三、怎样叙事

叙事文,有人称;六要素,要记清;时地事,交代明;环境清,有人物;起因前,脉络连;写结果,别含糊。有重点,有详略;有细节,变化多;生活趣,人物情,事三折,文入胜。

十四、怎样记人

写人物,抓特点;描肖像,有重点;记衣着,不一般;言与行,要逼真,有细节,点神态;察心理,见精神。具体事,表特点。

十五、怎样修改

好文章,改百遍。读中改,细增删;多推敲,严把关。标点号,用恰当。调并换,文意畅;热加工,冷处理,互批改,互借鉴。改中写,技能练。

十六、怎样改写

改写文,有借鉴;改人称,语气变;改体裁,结构变。通读文,明要求;细比较,差异找。增删换,细推敲;多联想,要巧妙;多修改,达目标。

十七、怎样扩写

扩写文,有重点;明中心,抓要点;善想象,多描写,添细节,事不变;抒真情,巧议论;首尾新,故事全。

十八、怎样缩写

缩写文,意不变。理思路,明要点,抓中心,留主干。去枝叶,注意删。有首尾,有重点。

十九、怎样续写

续写文,要联想;人不变,事要变;新时间,新地点,新人物、新事件。变原因,变环境,变故事,变人称。新发展,结果变。合情理,出意料;故事妙,主题好。

二十、怎样写看图作文

看图文,是创新。对照图,看仔细;一看人,二看景,三看事,分主次。推前因,想结果;多联想,想合理。看中想,求创新;写文章,要具体。

篇8

下午第三节自习课,我们照例做回家作业。黄老师则把诚诚叫到办公室,大约一刻钟以后诚诚回来了,我努力地想从诚诚的脸上挖掘些什么,可一点也看不出被训的迹象,还是那张娃娃脸,还是那张乐呵呵的笑脸,他几乎一天到晚都在笑,甚至有时在课堂上老师批评他时,还挂着这张笑脸,连老师也说:“你这个孩子,被老师批评了还是笑个不停,真拿你没辙!”

诚诚径直向他的座位走去,走过娇娇身边时说:“嘿!娇娇,黄老师叫你过去呢!”娇娇一脸沮丧地向黄老师的办公室走去了。黄老师会对娇娇说些什么呢?我真想知道她们谈话的详情,可我实在找不出接近黄老师的理由,只得作罢。

离下课大约还有五六分钟,黄老师和娇娇都进来了,她俩的表情都很平和,好像没有发生什么事似的。黄老师脾气真好,难怪同学们都喜欢她,爱听她的课。在所有教我们的老师中黄老师是最懂得我们小孩子的心的,在我的眼里,与其说黄老师是一位老师是一位长者,还不如说她是我们的一个大姐姐一个好伙伴,她对我们呵护有佳,我和黄老师几乎无话不谈。

第二天,晨会课上,黄老师把诚诚和娇娇的位置调开了,娇娇还是和我坐,可诚诚被调到了讲台下面,老师的眼皮底下。

一连几天,我都在仔细地观察娇娇,她上课一言不发,只顾埋头拨弄她的手指头,有时还会把手指甲咬下来,在嘴里咀嚼一番然后吐出。轮到和蔼可亲的黄老师上课娇娇还算幸运,黄老师不会喝斥她,经常提醒她:“喂!娇娇,集中思想,抬起头来!”可娇娇在英语课上就遭殃了,要知道英语老师马老师是教我们的所有老师中最凶的一个,尽管还没有结婚,可像个母夜叉似的,上课时,马老师总侧着眼睛瞥你!那眼光像剑一样直逼你的眼,真让人毛骨悚然!马老师哪能容娇娇这样放肆,她三番五次地批评娇娇,还经常用书重重地打在娇娇的头上,看着娇娇挨打,我真心痛,毕竟娇娇是我的好姐妹嘛!你瞧,今天的英语课上娇娇又犯毛病了,又免不了遭马老师的一顿臭骂。哎!她真是可怜到家了。

调了位置,娇娇不仅上课不专心,而且下课也不如以前那么开朗了,总是把自己闷在教室里。我们几个曾多次安慰她,可无济于事。

“叮叮咚咚,叮叮咚咚……”又下课了,同学们都三五成群地走出教室,有的跳绳,有的踢毽子,可开心了!可娇娇却坐在位置上发呆。看着娇娇这么痛苦,我们几个也高兴不起来。我们几个凑在一起决定合计出一个解决问题的良策来。呵!有了!我茅塞顿开,突然有了个主意,我兴奋地打了个响指,向纯纯和*丽娜挥挥手说:“Follow me !”

纯纯和*丽娜莫名其妙地相视了一下,就跟着我来到了娇娇的身旁,我说:“娇娇,你说句实话,你之所以这么不开心,是因为黄老师把你和诚诚拆开了,是不是?”

娇娇凄苦地点了点头。

我兴奋地说:“你想让诚诚调回你的身边吗?”

娇娇说:“当然,可有这个可能吗?”

我十分自信地说:“有可能!你仔细想想黄老师对我们怎么样?”

娇娇说:“对我们不错呀!就在那天黄老师找我谈话,却一点也没有要训斥我的样子。黄老师还对我说,你天真可爱又漂亮讨人喜欢这是很正常的,可你们不能一味地去模仿,一味地去追求所谓的浪漫,你和诚诚的关系根本不是什么‘爱’,充其量是同学之间的友谊。”

娇娇略微停顿了一会儿又说:“就是调位置也不是黄老师的本意,是诚诚妈妈执意要她这样做的。那次,黄老师还说,我们一定是多看了那些所谓的爱情小说,你们应该看看别的的好书,她还向我推荐了几本好书呢!有《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华五千年》、《冰心小说》等。”

哦!我们的黄老师真是通情达理,看来我将要实施的方案起码有百分之九十九的成功率。我眉飞色舞地说:“嘿嘿!俺老孙自有妙计,来来来,大家把耳朵竖起来。娇娇,今天不是星期五吗?老师不是说过,每个星期都要写日记的吗?你只要把你的心里话写在日记本里,黄老师看了一定会动情的!黄老师一动情嘛,不就OK了!”

篇9

关键词:中学生 语文 习惯 培养

叶圣陶先生曾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好像出于本能,一辈子受用不尽。”作为每个语文教师都明白学生要学好语文就要养成多读多写多看多记多思的习惯,否则,要学好语文就成了一种奢想。而在实际的教学中,我们却缺少培养好习惯的具体做法,这就是当代语文教学的一个失败教训,即重视“学什么”,忽视“怎样学”。我们都知道在中学里,语文学科总的教学目标主要有两个:第一,让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获得有关祖国语文的基础知识,形成必要的语文能力和良好的语文行为习惯,以适应未来工作、学习、生活的需要;第二,与其他学科配合,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使他们逐步养成健康、高尚、完美的人格。“养成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这在初中阶段是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学习语文的良好习惯一旦养成,对于一个现代公民来说将一辈子受益,所以在义务教育阶段非下苦功扎扎实实地加以培养训练不可。下面就我几年的初中语文学经历,与同仁们就如何培养初中生学习语文的好习惯这个问题,倾心交流,以求共鸣。

一、培养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语文学习离不开读写,在读写的过程中,学生均会遇到疑难字、词,仅靠课堂上教师讲解是远远不够的,务必要学生养成查工具书的习惯。在实际教学中,好多教师都明白这种习惯应当让学生养成,可实际操作起来却重视不够,没有相应的要求督促与指导。其实,我们应通过一些具体的要求来督促学生养成这种习惯,比如,每篇课文的生字词,预习时就应让学生自己弄懂,课堂上教师抽查,抽学生读音释义,或板书于黑板上,形式不一,目的在于督促学生养成查工具书,自己解决字音、词意等最基本的语文学习习惯。通过这些具体的做法、要求来督促学生养成自觉查工具书的习惯。这样,学生不会读、不会写、不理解的字词就逐渐减少,这种习惯一旦养成,学生将会终身受益。

二、培养积累的习惯。

语文学习离不开积累,摘抄名言佳句,背诵名篇,写读后心得,是积累语言材料,学习文章写法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感悟作品神韵的有效方法。看的书多了,记的东西多了,到一定程度,语文能力也就增强了。在初中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培养积累语言材料的习惯,这样,就把阅读、写作、感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具体可以这样来操作:学生人手一本摘抄本,要求学生把自己阅读中遇到的好词佳句,摘抄并背诵下来,把自己读后的感悟、启发、收获、看法写下来。教师定期检查,设计课堂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交流积累成果,在这样的课堂上,让学生读读或背诵优美的句、段,谈谈读书的心得体会,一定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这样,学生的听、说能力也得到了锻炼和培养。一个学期至少应组织六次这样的课,学生的这种习惯才会在教师的督促指导下逐渐养成,如果教师仅是告诉学生要养成摘抄、作读书笔记、背诵的习惯,而没有定期的检查、指导及督促,习惯是不会养成的。

三、培养善思勤写的习惯。

初中生思想活跃,读一本书,看一部影视、听一首流行歌曲,他们都爱表达自己的观点,进行大胆的评价。他们一般不缺乏灵感,但稍纵即逝。他们不善于以适当方式记录灵感,疏于动笔,这是初中生作文能力发展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培养他们善于思考,勤于动笔的习惯。勤于动笔,能记录下许多灵感、素材,能训练写作和书写的速度。我们可以用让学生坚持写日记的方式来培养其勤于动笔的习惯。布置学生写日记一定要先激发其写作兴趣,再讲清楚具体要求。每接一个班,就让学生准备好日记本,并且让学生在扉页上抄下类似这样的句子:“写吧!写天上的云彩,写水中的波光;写清晨的霞光,写月夜的美景;写春的生机,夏的热情,秋的豪迈,冬的冷峻。记吧!记下曾经的欢笑、流泪、感动、伤心、懊悔及委屈;记下每一次收获、成功、失落、失败的经历。写一写我熟悉而感动的人,我的亲人、朋友、同学及师长;记一记那些令我感动的事情、文章及歌曲。记下生活中的每一朵浪花,记下成长历程中的每一次感动,日记就像心灵的历史,生活的画廊。在上面留下我们成长的足迹,这将是一笔丰厚的财富。”这样做的目的:一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的兴趣;二是给学生提示日记的内容,打开思路,找到素材,明白日记的素材很广,只要我们留心生活,用心感受,要写好日记,是很容易的事,从而消除学生畏惧写作的心理。

做好了这样的指导之后,就应该把相应的要求说清楚,日记的要求应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来定,应体现阶段性,由量变到质变,循序渐进,逐步提高的特点。比如初一上学期重在培养学生养成坚持写日记的习惯,可以给学生定出这样的要求并要他们抄在日记本上按这样的要求来坚持写日记:(一)语句通顺,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书写工整清秀;(二)不会写的字词不许空着或用拼音代替,查工具书解决,尽量不写错别字;(三)每篇日记内容具体,长短不限;(四)每周五篇;(五)每两个星期接受检查一次。到初一下学期可对要求作适当调整,可将前面给出的五个要求中的第(三)变成:每篇日记内容具体,不少于三段;将(四)变成:每周三篇,到初二上学期增加一个要求:每篇日记要有题目,加这个要求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概括归纳能力,给文章命题的能力,做到题文相符。初二下学期应更注意日记的质量,适当减少日记篇数,改为每周两篇。初三让日记变成周记。

篇10

一、引导学生观察要“细”

文章来源于生活,平常注意观察生活,为作文积累素材。作文指导不要局限于教室指导,要引导学生多写观察日记,可抓住事物的一个方面、一个特征进行细致观察和描述。如写“校园春色”,可带学生走出教室,来到学校花坛边,学生边观察,教师边指导,学生兴趣浓厚,必然作文兴致高,想象力也更丰富。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时,先指导观察顺序和观察方法,然后让学生细致观察。可先总述“校园春色真美”,然后从不同方位、不同顺序,具体观察花坛里的迎春花、一半红、海棠花、向日葵等多种花的形态和颜色,闻它的气味,摸它的叶和花。把观察到的情况和感受具体描述出来。这样,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就有血有肉,情景交融。

二、指导学生读书要“精”

清代著名学者袁牧在总结自己年轻时的读书教训时提出:“泛观而所择,其失博而寡要。”就是说,广泛游览而没有精选,莫过失在于:虽然读书量大,却很少掌握要领。投入多而产出小,这不是典型的无效劳动吗?读书,精选很重要,读书之根本就是要知其理、明其意。为了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教师在课堂上要指导学生精读文章的名词佳句,欣赏其写作手法。如学习《林海》一课,要学生弄懂“群岭起伏是林海的波浪”之意;学了《桂林山水》,要精读文章中的一些比喻句:“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清得仿佛可以看见江底的沙石,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让人读了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从中学到运用比喻句,抓住事物的特点进行描写的写作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多看有关的课外书,从中吸取营养。经过长期这样的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必定会有提高。

三、诱导学生想象要“深”

小学生作文,大部分是写自己亲身经历过或看过、听过的事。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叙述清楚、具体就行了。随着年级的升高和知识的增长,在记叙的过程中还可诱导学生加上一些议论和想象。这样写出的文章更深刻感人。

有个教师布置学生写日记,学生说无什么事可写。他随机伸出一只手说:“就写我的手。”并诱导学生从他的手上展开想象。于是有的写:“老师的手是一双长满老茧的手”;有的说:“一双枯瘦的手,一双有力的手”等等;“从老师的手上,我们可以看到老师非常勤劳”;“老师非常清贫,非常节约,把一心扑在工作上,关心爱护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