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4-04 18:59:4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稽查报告,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稽查报告

篇1

一、当前税务稽查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全省各级稽查部门坚持以打击偷、逃、骗、抗等涉税违法活动为中心,精心组织实施各类税收案件检查和专项检查,加快稽查信息化建设,加强稽查干部队伍建设,为严厉打击涉税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国家税法的严肃性和正常的税收秩序以及圆满完成各项国税工作任务作出了重要贡献。但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稽查思路不够清晰。由于观念和认识的偏差,导致稽查工作思路不够清晰,稽查工作计划和工作重点不够突出,影响了稽查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在:一是稽查体制没有理顺,稽查职责不够明确,导致税务检查交叉重叠,缺乏统一性和计划性,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资源。二是稽查部门内在机制不够协调,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运转不够顺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稽查效率。三是稽查的方向和目标不够明确,导致该查深查透的问题未查深查透,该重点打击的又惩处不力,使部分纳税人偷、逃税款有可乘之机,阻碍了依法治税的实现,降低了稽查部门的执法威信。

2.稽查操作不够规范。在税务稽查有关制度规定的具体操作上,存在不够规范统一的问题,表现为:一是稽查选案质量不高,针对性、准确性较差。由于受到信息掌握渠道、计算机应用水平等制约,目前选案工作仍停留在浅层次和低水平的范畴,许多税收违法行为,尤其是重大税收违法行为还不能被及时发现。二是按照稽查工作规程开展稽查执行不规范,严重影响了稽查质量。一些检查部门和人员工作浮在面上,态度马虎,检查不深不透,不能深入发掘较深层次的税收违法问题。一些检查人员满足于完成查补收入任务,检查缺乏规范性、工作方法简单,检查次数多,查出问题少。同一企业不同的人查出不同的问题,检查差错率高,工作质量不能保证,部分案件经不起推敲和复查。三是部分案件检查效率低下,人民来信举报查处群众满意度不高。有的案件检查时间长达一、二年,长期积压在手,不能结案。以至造成举报人对办案工作不满,重复举报,重复上访,甚至举报层次越来越高,矛盾越来越激化,增加了上级部门和领导的压力。尽管有一些客观原因,但也存在主观努力不够的问题。

3.监督制约不够严密。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制约,特别是对税务检查环节监控不够严密,导致弄虚作假、查而不实、查多报少,避重就轻、等现象时有出现,收人情税,违反廉政纪律的现象时有发生。个别检查人员执法随意性大,对自身要求不严,工作纪律散漫,不能慎重对待手中的执法权。虽然是个别人的行为,但严重影响了稽查队伍的声誉,进而破坏国税干部在社会上的整体形象。

4.执法力度不够到位。一是检查手段落后。在检查实施上,问题的发现、判断和定性,主要依赖检查人员个人素质和经验。在信息收集上,只能通过函调或派人外调方式取得被查企业相关单位信息,质量难以保证。二是案件执行乏力。由于行政干预、部门协作不紧密等原因,影响了案件执行。三是打击力度不够。一方面,稽查执法中仍存在以补代罚、以罚代刑等问题,另一方面,由于负责侦查税收案件的公安机关存在不熟悉税收业务和办案经费等问题,致使移送案件查处不力。稽查打击力度的弱化,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不法分子偷税、逃税的侥幸心理,形成“偷税禁而不止,问题屡查屡犯”局面,淡化了税法的刚性。

5.队伍素质亟待提高。表现在:一是一些检查人员工作能力、业务素质较低。有的税收业务不精、不专,有的至今不能操作电脑,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稽查工作需求。二是少数稽查部门和干部思想保守,进取精神、开拓创新精神不足。三是职业道德素质不高,在纳税人和群众面前表现出盲目的高傲自大,不能摆正位置,不能从思想根源上树立为纳税人服务的理念。

二、做好新形势下税务稽查工作的几点思考

1.坚持稽查理念创新,增强稽查工作的权威性。一要树立独立稽查观念。树立独立稽查观念,是实现税收征管专业化的思想基础,是征、管、查明确职责、相互制约的前提条件。独立稽查包含以下内容:一是在法定的职权范围内,稽查局独立开展税收执法活动;二是科学界定征收、管理、稽查的职责分工,避免职责交叉;三是稽查的“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应保持完整,不能人为分解;四是理顺上下级稽查之间的关系,合理确定各级稽查局的职能和职责,强化上级对下级的管理。二要树立统一稽查观念。随着征管改革和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提高稽查管理的集约化程度,实行统一的大稽查势在必行。要将稽查业务相对集中,逐步做到各类涉税检查均由稽查部门统一实施。要盘活稽查人力资源,实行稽查干部的动态管理和跨地区调配使用。要严格检查计划制度和国、地税联合稽查制度,避免重复检查,降低税收成本。三要树立打击型稽查观念。从依法治税的要求看,实行打击型稽查,是确保征管权力行使到位的重要手段。从税务稽查的效果看,只有让纳税人在经济上不愿违、在声誉上不敢违、在法律上不能违,才能从根本上减少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因此,在指导思想上,要克服过去单纯以查补收入多少来衡量稽查工作水平的倾向。在工作重点上,要突出对重大案件、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的检查,提高稽查办案效率和质量。在实施手段上,要适当添置办案装备,增加办案经费,确保办案经费落实到位。四要树立主动稽查观念。针对偷税反偷税形势严峻的实际情况,认真研究充分履行稽查职责的方式方法,研究如何从事务性的工作中解脱出来,真正能够关注当前大要案的新特点,改变工作方式,变被动要为主动,有针对性地主动出击,查处大要案。

2.突出稽查工作重点,增强稽查工作的准确性。税务稽查的主要职责就是及时、严厉打击各种涉税违法犯罪行为。各级稽查部门必须合理使用稽查资源,集中力量,坚持以重大税收违法案件为重点,加大打击力度,进一步提高国税稽查威慑力,树立国税形象。当前案件查处的重点,一是利用“四小票”进行偷税的案件。按照省局部署,市局将集中一个月的时间,针对“两票”即废旧物资收购凭证和农副产品收购凭证进行专项检查,各单位务必要抓紧抓实。二是伪造、倒卖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重大案件。尽管伪造、倒卖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违法犯罪行为在沿海地区已得到初步遏制,但在全国范围内仍时有发生,而且不法分子采取的手段更加隐蔽。各级稽查部门务必提高警惕,对涉嫌虚开和接受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的企业要严格进行全面检查,发现一起,查处一起,查深查透。三是及时发现并严厉查处做假账偷逃税款的违法行为。各级稽查部门在各类税收检查过程中,要注意发现线索,加大查处利用做假账、两套账和账外经营等手段偷逃税款的力度,引导纳税遵从,努力建立诚信纳税的良好税收环境。四是继续抓紧查处骗取出口退税案件。各级税务机关务必对骗取出口退税违法犯罪活动保持高度警惕,在配合公安及司法部门完成打骗专项斗争中移送的重大案件相关工作的同时,及时发现并迅速查处新的涉嫌骗取出口退税案件。

3.加强稽查基础建设,增强稽查工作的规范性。一要科学制定稽查工作标准。以深化征管改革为契机,进一步修订稽查岗责体系,整合稽查业务流程,制定工作标准,实现稽查工作的标准化,实行科学化管理。二要加快推进稽查信息化进程,全面应用征管信息系统稽查模块,逐步推广使用无锡“稽查查帐系统”,促进稽查规范化和专业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三要认真执行选案、检查、审理、执行四个环节各项工作规程及有关制度规定,并加强各环节的协调配合,确保每一件稽查案件都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依据充分,程序合法。

4.创新稽查方式方法,增强稽查工作的实效性。一要解放思想、勤于思考,善于发现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只有不断发现问题,才有可能提出创新的思路和举措。二要针对征管薄弱环节和偷逃税的新特点和新动向,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检查。例如重点组织开展运输发票、收购凭证、废旧物资普通发票、改制企业、小规模纳税人、租借挂靠式经营商业流通企业等专项检查,三要积极探索“先外后内检查”、“延伸稽查”、“关联稽查”、“解剖式稽查”等新形势下的稽查方法,扩大检查的范围,挖掘检查的深度,力求查深查透,扩大检查成果,同时,认真研究各种偷税的规律和特点,制定相应的查处和防范措施,促进税收秩序的根本好转。

5.完善稽查监督机制,增强稽查工作的透明性。首先,切实加强对稽查“四个环节”的监督制约。选案环节,尽可能使用计算机选案;检查环节,实行税务案件抽、复查制度,结果与个人考核挂钩;审理环节,实行初审、复审和集体审理三级审理制度。其次,不断拓宽监督制约渠道,建立上下级之间的纵向监督、不同部门之间的横向监督、稽查部门内部监督和社会外部监督并举的监督机制。要落实谢旭人局长“要建立稽查执法责任追究制,执法出现问题要追究责任”的指示精神,完善稽查复查制度和执法责任追究制度,形成有效的稽查监督制约机制。第三,努力提高税务稽查信息化水平,将税务稽查的各个环节置于计算机网络的严密监控之下,逐步建立起一套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纵横交错的监督制约体系。

篇2

件精神,我管委会高度重视,狠抓落实。按照《关于开展全县基层农业根据(《关于开展全县基层农业统计调查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海统发〔2017〕25号)文统计调查专项执法检查的通知》文件统一部署,我管委会对本单位统计工作进行了全面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汇报如下:

一、统计机构设置及统计人员配置情况

为了切实搞好统计执法检查工作,我管委会成立了统计执法检查领导小组。设统计信息站一个,设专职统计员一名。

二、统计原始资料质量情况及上报情况

通过自查,我管委会统计站统计台账、基层报表齐全,上报统计数据真实有据,另对全管委会2个村、1个社区进行检查,各村、社区均按规定设有统计台账负责人员,各村统计数据填报到队,统计上报数据质量真实可靠,无虚报、瞒报、仿造、篡改统计资料的现象。

管委会及全管委会各单位均能按照时间要求及时上报统计资料,不存在迟报统计资料的现象。

四、存在问题

部分个体户和老百姓对统计工作认识不够,存在刻意隐瞒真实数据的行为。少数兼职统计人员业务素质还有待提高,以逐步适应新时期统计工作的要求。

五、改进措施

篇3

今天是开展社会调查的第一天,之前由于我要去做兼职耽误了大家的时间,把社会调查拖到今天。对我们组的成员还是挺内疚的,不过他们“大人有大量”放过了我—哈哈。

当初面对“金融危机后的企业复苏”这个课题时,我就想问上帝:你放过我吧!我们计算机专业的来做这个,是不是...?而且我们组成员的居住地分得太远了。不过,这些考验并不是不可以通过的。在放假前,我们基本想好了调查的“骨架”。我们只有利用网络来商量!

每个人的思想都不同,讨论是会有分歧的。我们都想做到最好,所以分歧还是挺大的。最终经过我们组的分工讨论,把我们这次活动分为六个计划和步骤;并根据每个组员的实际情况进行了相应的任务分配,讨论之后便开始了各自的任务。接着的每天都要忙碌,为了每个成员都可以发挥各自的长处和所居住地方的优势,我主要的工作有负责发放、回收调查问卷;整理数据;查找文献资料;写论文。

今天的讨论,令我明白到扬长避短,发挥各自的优势才是最好的方法;同时一个团队是否可以完成任务,还要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我们做好了计划,接着的日记就可以按计划实施了,我们将得到很好的锻炼,我们的工作是否顺利还要时间证明。

8月2号

按计划今天是我们组制作调查问卷,而我的任务是上网查找资料给他们参考,今天的事情主要还是他们做。可是范围太大了,我们还是把握得不太好。只好先查阅一些关于金融危机的调查题目,为了使调查问卷中的每一道题目都具有代表性,我们又作了讨论...

篇4

税收服务是新时期税收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税务机关要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在更新服务观念、优化服务手段、提高服务水平上下功夫,着力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全系统围绕优化首都发展环境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建立服务型税务机关,有利于进一步树立全心全意为纳税人服务的思想;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税收环境;有利于树立地税的新形象;有利于优化的发展环境。与此同时,我们要在准确把握税收征纳特性的基础上,发展税收理论,转变治税观念,调整思维模式,正确处理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的关系,真正建立起公正公开、廉洁高效、严格执法、热情服务的地税新形象。

一、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要正确处理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的对立与统一的关系

(一)执法与服务的对立性。税收执法与税收服务是对立的,有着本质区别的。税收的本质是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对社会剩余产品进行分配所体现的一种特殊的分配关系。从税收法律关系的角度来看,税务机关所拥有的权力就是纳税人应履行的义务;税务机关所拥有的权力越大,纳税人履行的义务就相应地越多。税收执法是代表国家利益行使职权,而税收服务则是以为纳税人提供各项涉税服务为根本,两者所要达到的目的一致,但出发点不同。

(二)执法与服务的统一性。从严管理、依法治税、创造公平的税收执法环境,其本身就是对纳税人最好的服务。税务部门尽可能地提高办税效率,减少征税成本,这是税收管理与税法的基本要求,是税务部门的重要职责。从根本上讲,两者又是完全统一的。因此,税务机关必须实现由单纯执法管理向执法与服务并重的转变,强化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通过完善服务机制、更新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尊重纳税人、方便纳税人、服务纳税人,将执法和服务有机地统一起来。

因此,要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既不得超越税收职权范围行事,又要在强调为纳税人服务的同时,强化征管力度。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税收管理手段越来越先进,特别是税收信息化建设的推进,将极大地改变原有的征管模式和管理方式,税收执法与纳税服务这对矛盾在这种条件下,将相互转化、相互融合。

二、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版权所有

(一)要肯定税收特征的有偿性。

在税收理论和宣传上由过去的税收“无偿性”向“有偿性”转变。传统税收理论认为“国家是只享有征税权力而无承担任何代价或回报义务的权力主体”。因此,我们以往过分强调税收的强制性和无偿性,事实上,除了税收强制的绝对性之外,税收的无偿性是相对的。无偿性是对单个纳税人而言的,就国家与全体纳税人来讲,税收其实是有偿的。这种有偿性,体现在国家征税的目的是为纳税人提供公共服务的,这也可以理解为纳税人向国家交税是为了“购买”国家的公共服务产品。充分认识税收的“有偿”特征,一方面可以使纳税人更加正确地认识税收,增强纳税的自觉性、主动性;另一方面对于税务机关来说,则可以增强为纳税人提供满意周到的服务意识,让纳税人体会到我们的工作成效。

(二)要注重纳税人地位的主体性。

在治税理念上由“执法管理”型税收向管理服务型转变。长期以来,税收管理多考虑如何监控纳税人,对纳税人不够信任、不够尊重,弱化了为纳税人服务的意识,也影响了纳税人对税务机关工作的配合。纳税人是市场经济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直接创造者,也是国家税收收入的源泉。税务机关必须牢固树立纳税人主体观念,把工作的主导方向由满足自身的征税需求为主转向以服务纳税人的纳税需求为主,在税收制度的制定、管理流程的设置和纳税方式的提供等方面,相信纳税人、尊重纳税人、服务纳税人,充分体现纳税人的主体地位,切实维护纳税人的合法权益。

(三)要强调征纳双方的平等性。

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需要在理论上确定税收的公平原则,在法律上确立税务机关与纳税人之间的平等关系。税务机关在执法角色上,要实现从“执法+管理”的角色向“平等+服务”的角色转变。

三、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进一步健全和完善纳税服务体系,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切实做好纳税服务的具体工作。不断拓展服务渠道,以纳税人为核心,以纳税人满意度为标准,通过大力推行税务、多元化申报方式、多媒体税法宣传等方式,进一步提高纳税服务水平。

(二)完善征管模式,强化服务机制的有效运行。

1、现行征管模式以征管查为核心,但目前在服务职能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因此,在建设服务型税务机关的过程中,要完善以纳税人为中心,以优质办税服务为重点,多元申报、集中征收、集约管理、重点稽查的征管模式。通过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的税收管理信息系统,全面提升税收管理质量和服务水平。

2、要建立一套由可行性分析、决策、实施到效果评估、信息反馈、服务监督、业绩考评和责任追究的服务工作机制,落实公开办税制度、首问责任制制度、限时服务制度、服务考评制度,通过制度保障服务工作的有效运行。

(三)不断更新服务内容、服务方式、服务措施。

税务机关在履行组织税收收入职责的前提下进行服务型税务机关的建设,还要注意在服务上进行不断地摸索与探讨。

1、调控服务。要不断深化征管改革,加强税源监控力度,促进收入规模的不断扩大,要认真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

2、办税服务。要进一步完善办税服务功能,以信息化覆盖、统领、服务、支撑税收工作,简化办税手续、减少办税环节、提高办税质量和效率,最大限度地方便纳税人。

篇5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基层审计机关由于编制人员有限、审计任务日益繁重,署、省、市定的同步审计项目相对集中,突击性强,审计项目通常交叉进行,审计人员忙于应付面上工作,使得审计准备不够充分,审计方案“复制粘贴”,存在边审计、边准备、边熟悉政策法规、边确定审计重点等现象,“脚踩西瓜皮,审到那里算哪里”屡见不鲜。从而影响了审计质量,同时增加了审计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审计机关的规范化水平有待进一步加强。

在审计方案方面,主要表现在对被审计单位的内控制度缺乏深入了解和测试,可操作性不强,审计重点不突出。有些审计分工中未涵盖所有审计事项,有些人员无分工,有些审计方案签字不全。大部分审计方案中确认的事项,没有编制工作底稿。大部分单位还固守着以前的工作模式,没有按照审计通知书、调查了解记录、审计方案的顺序开展工作。

在审计证据和底稿方面,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大部分审计证据的充分性和相关性不够,重要的证据后面没有附相关原始复印件。此外,由于部分审计人员不细致,致使审计证据间不相匹配。如审计证据反应问题的数量和附在后面的原始记录数量不相符,审计底稿和审计证据反应违规问题的数量不一致。还有的底稿没有相应的证据作支撑,没有按审计工作底稿在前,审计证据在后的要求装订。有的底稿无签名,有的签名是打印上去的,不是手签的。有的审计组长对底稿的复核不细致,签名太过简单(属实),无具体意见。有的底稿中审计人员和复核人员均为一人。

在审计报告等文书方面。一个突出的问题是财政收支和财务收支未区分清楚,带来后面的定性、处理处罚以及救济途径错误。还有的报告写了两种救济途径。审计决定中有的无定性依据,有的无处理处罚依据。有的审计通知书的依据和审计报告的依据不一致。有的审计报告反映的审计结果与审计工作底稿不一致。一方面是审计报告中反映的内容缺乏审计工作底稿和审计证据的支持。另一方面是审计工作底稿记录的审计事项,审计报告却不加以反映,且从审计档案中看不到某些违纪问题被拿下来的轨迹,各级责任划分不清。

审计程序方面。主要是少数通知书没有提前三天送达。被审单位对审计报告的意见未盖公章且意见超过10天。有的缺少审计组会议纪要。有的审理意见书是空白,未发表任何观念,仅打印签名。有的无审理意见书及审理意见采纳情况说明书。有的审计组会议纪要缺少全体审计组人员签字。有的审计业务会议纪要无领导签字。有的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未盖公章。有的征求意见稿无审计组长手工签名。有的审计决定执行结果回单太简单(已执行决定),无被审单位调账、缴库的原始证明凭证。有的档案中干脆缺少执行结果回单。有的审计文书送达回证内容不完整,使用不规范。如:对审计公文送达记载不全,有的只记录了审计通知书的送达情况,而对审计报告征求意见书、审计决定或审计报告等重要文书无送达记载;有的只有送达人签名,未见收件人签名;有的未填写送达日期。

二是审计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大。主要表现为少数项目在审计执法方面自由裁量权过大,处理处罚过轻。如某档案中有几百万不知去向,最后的审计处理意见为改正。有的被审单位由于政策掌握有误等原因多发放了国家专项补助资金,处理处罚引用的法规是《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中追回有关财政资金的条款,但审计意见为今后改正,未追回专项资金。还有的结论下的多,实际收缴少,不能按审计决定执行到位。如多发给个人的奖金福利、单位自行开支的不合规的支出等,如果不是具有“高压线”性质的资金,一般情况下难以追缴到位。

三是审计人员的执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主要表现在有的报告过于简单,问题查得不深不透,审计质量不高。有的审计报告问题表述不够清楚,对问题定性不准确,处理处罚依据引用不当。个别报告中对问题的表述含糊其辞,似是而非,强调写实而不敢定性。大部分报告的审计评价照抄照搬被审单位提供的工作总结和述职报告,缺少经过必需的审计检查、判断和测试后得出的科学结论。有的审计评价超出审计职责范围并且前后自相矛盾。如评价中写了“不断服务民生,维护了社会公众利益”和存在的问题“加重百姓负担”前后矛盾。大部分审计报告中,审计建议过于原则化,笼统化,缺乏可操作性,使被审计单位无法得以落实。

二、产生问题的原因

一是干部思想认识淡化。普遍认为审计法制工作特别是规范化建设,与审计人员少、任务重存在矛盾,对审计准则等法规不必原原本本遵照执行,只片面追求工作效率。个别单位只注重审计处罚,忽视规范审计程序,给审计工作造成很大风险。不少单位事后碰上检查时才“修补漏洞”,补充有关资料,检查起来难免顾此失彼。实际工作中,在如何加强基层依法治审的问题上还有一些不同看法,存在着不少模糊或者片面的认识:有的同志担心,加强基层依法治审会束缚手脚,会影响审计任务完成。有的同志认为审计程序太过繁琐,对是否有必要进行这些程序设计思想上持疑问和怀疑态度。还有些同志,表面上看起来很明白,但是一遇到具体问题,就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凭老经验、老做法处理问题。这些问题反映出我们基层审计干部法治观念上的偏差。

二是审计执法手段弱化。由于我国法制建设尚在不断完善之中,《审计法》赋予的审计权限,远远不能满足实现审计目的的需要。由于审计机关本身不能采取扣缴、划转等强制措施,审计决定只能依靠被审单位配合执行,如果审些部门出现梗阻,审计处理处罚就不能到位。这一情况的客观存在,致使审计人员在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处罚时,大多采取调账、改正等措施,对一些硬骨头,由于追缴困难,程序复杂,则往往绕道走,或轻描淡写,反而容易执行到位。

三是审计执法程序简化。执法程度严密是保证执法行为有效,体现执法力度的重要前提。但在实际审计工作中,有些单位开展审计项目常常不完全按《审计准则》的规定来执行,审计人员随意简化审计程序、尤其简化主要环节现象普遍存在。如在审计复核环节,复核人员有时碍于面子复核把关不严,看见材料只管签名了事,有时流于形式。而不少基层审计局由于人员编制不足,法制部门、综合部门和办公室联合办公,审理人员能力的缺失、精力的有限以及更换的频繁带来审理工作难以落实到位。再如审计机关应当自审计决定生效之日起3个月内检查审计决定的执行情况,但实际工作中,审计人员往往是满足执行审计,忽视后续审计,发了审计决定书则认为审计终结。或由于任务繁重,往往一个项目未完,另一个项目就已经开始了,常会疏忽对前一个项目审计结论落实情况的跟踪和检查,使审计执法力度大打折扣,也为屡查屡犯现象埋下了种子。

四是审计人员法律法规的学习粗化。近几来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发展,对审计人员从业素质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审计人员往往要从年头忙到年尾,抽不出专门的时间来进行学习。对审计财经等法律法规的学习领会不深刻,相对滞后,文字表达能力差。表现情形有两点:第一,对与被审计单位相关的法律法规掌握不全面,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甚至断章取义;第二,对相关的行业规章和政策规定平时不注重收集和学习,待遇到审计处理问题时,有的回避疑点,避重就轻;有的临时抱佛脚,现学现用。导致引用法律法规不准,处罚不当,影响了审计项目质量。

三、对策与建议

一是提高思想认识,增强法制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是抓好基层审计执法基础建设各项工作基础和前提。因此必须采取各种措施和多种渠道在基层审计干部中树立符合审计法治要求的思维方式和正确的观念。从实践中看,执法不公正、随意性大是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也是审计风险的控制点。规范基层审计执法已经刻不容缓。广大基层审计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治审先治权,治人先治己,只有坚持内外并举、重在治内、以内促外的指导方针,从实际出发,紧紧抓住规范执法这个关键,重点突破,分步实施,有序推进,才能不失时机地推动基层审计执法基础建设上台阶。

二是强化执法手段,提高执法效果。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执法手段至关重要。一是建立健全审计通报制度,在一定范围内公开审计结果,利用审计成果的辐射作用,起到审计一个,震动一片的目的。二是加大对违纪问题直接责任人的处理处罚力度。特别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对负有重大责任的领导干部本人,应给予必要的经济处罚,同时建议有关部门给予党政纪处分,改变过去只处理单位不处理个人问题。三是积极与人大、政府、纪委等部门沟通,以联合开展执法情况检查和专项资金审计等形式,借力发力,借势发力,督促地方政府加大对审计工作的支持力度,加强政府各部门执行审计决定的力度,为基层审计创造良好工作环境,保证基层审计机关依法独立行使审计监督权。

篇6

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市社会保险市区统筹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学习和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内容,为保障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进一步促进我市社会保险市区统筹工作,确保社保基金和资产上划移交工作顺利进行,我与学习联系点的同志,共同对新浦区、海州区和连云区(以下简称三区)劳动人事局,截止2008年12月31日的社会保险基金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和审计调查,此次调查为社保基金市区统筹上划提供了依据。现将审计和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一、2008年三区社保基金情况

2008年度三区的劳动人事局负责对社会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根据市区统筹方案,社保基金上划后,将由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统管。截止去年12月末,三区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参保缴费人数分别为31957人、38799人、33015人、20324人、17940人;缴费比例为工资总额的28%、9%、3%、0.5%—2%、0.8%;领取养老保险金、失业保险金、工伤保险金、生育保险金的人数分别为8738人、1493人、34人和292人;五项基金社会发放率均为100%。

三区上年社保基金结余22694.48万元,当年收入27224.01万元,当年支出16771.87万元,基金滚存结余33146.62万元。其中:企业养老保险结余18295.58万元、失业保险结余1636.67万元、基本医疗保险结余10638.08万元、工伤保险结余257.35万元、生育保险结余325.40万元、其他社会保险结余1993.54万元。

审计及调查结果表明:三区政府能够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持以人为本,高度重视社保基金监管,劳动人事部门认真履行职责,能够做到专款专用,在构建和谐社会、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基金管理安全,基本上实现了“基本平衡、略有节余”的目标,也符合市区统筹的要求。

二、2008年三区社保基金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x区自收自支事业养老保险基金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未分账核算。该区自1993年以来自收自支养老保险的收支便于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放在一起核算,征缴与发放分别按有关规定执行。截止2008年末参保事业单位在职人员399人,退休153人,每月征收养老保险费约17万元、支付约22万元,每月赤字5万元,不符合社保基金会计制度有关规定。

(二)固定资产账实不符

三区社保处及医保处截止2008年12月末经费账面反映,固定资产原值总计137.57万元,通过实地盘点,实际在用资产47.36万元、已报废待核销资产价值90.21万元。不符合固定资产管理相关规定。

(三)往来款清理不及时

某区医保处2004年垫付应由市医保处报销的费用,至2008年底仍挂账未清理,不符合相关规定。

(四)基金收入入账不及时

某区医保处2008年预收一次性缴纳医疗保险基金469.86万元挂暂收款未及时记入收入,直至2009年2月才将此款转记收入,不符合社保基金管理相关规定。

三、强化市区社保基金监管的建议

提高社会保险统筹层次,实施市区统筹,是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完善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提高社会保险抵御风险能力、扩大筹资渠道、保障和提高参保人员待遇、整合社会资源、提高服务水平和保障基金安全的重要举措。同时,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让人民群众得实惠,分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因此,各级党委、政府和相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加强领导,确保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

(一)扩大基金筹措渠道,努力增加收入。社保经办机构要进一步做好扩面征缴工作,加大基金征缴力度。要加强与财政、税务部门联系,及时勾通信息,做到应收尽收,收缴及时,不断扩大资金征缴来源。同时要积极探索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渠道,确保基金保值增值。

(二)加强资产管理。对固定资产要定期监盘,做到账账相符、账物相符。确保资产安全、完整。

篇7

同志们:

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上级党风廉政建设会议精神和县

为官乱为、为官不为

专项整治暨软环境建设大会精神,全面部署卫生系统党风廉政建设、

两为

专项整治及软环境建设工作,动员卫生系统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改进作风、优化服务,为新常态下全县经济社会

扩量提质,充分发展

提供良好的软环境支撑。刚才,我们观看了全县

为官乱为、为官不为

警示录,也有卫生系统的“群众观念淡薄”方面。

主动服务意识还不强,服务质量与群众的期待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整改措施:自觉加强学习并牢固树立的群众观点,坚持走群众路线,做到尊重群众、贴近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切实增强履职尽责上的主动服务意识。

“工作执行不力”方面。

对上级决策部署有时认识不够深刻到位,执行的时效性、实效性还有一定差距。

整改措施:加强对各项政策的出台背景、具体内涵、现实意义的学习,切实提高思想认识,有效增强执行的内在动力。

“工作能力不强”方面。

学习劲头不强,不能与时俱进地提高业务水平与工作能力,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

整改措施:工作中坚持实事求是,深刻领会上级精神,清楚形势任务要求,积极开展调查研究,认真摸清基层情况,既要使用管用的老办法,又要探索管用的新办法,切实提高业务能力。

“工作标准不高”方面。

进取精神有所懈怠,有时满足于现状,对中心的发展前景缺乏信心,感觉比较迷茫。

整改措施:自觉破除临时思想,立足现状积极思考并提出既

符合客观实际又有利于中心长远建设的意见建议,认真落实中心支部与领导的要求,抓好本村工作落实与能力作风建设。

“工作不敢担当”方面。

由于对当前形势认识不够到位,有时开展工作怕担政策风险,“精神状态不佳”方面。

事业心有所下降,工作上的拼劲和闯劲不足。

整改措施:牢记党的宗旨,加强党性修养,讲奉献、

守纪律、顾大局,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始终与党保持一致,努力做村中既守本份又求进取的带头者。

“工作作风漂浮”方面。

囿于业务性质与范围,主动深入基层比较少,掌握实情不够综合、不够细致。整改措施:自觉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影响与侵蚀,积极争取到基层、到一线的时机,认真做好调查研究工作,掌握第一手信息,为扎实细致地开展工作打牢实践基础。

“工作推诿扯皮”方面。

机关为官不为自查报告机关为官不为自查报告习惯于处理事务性、周期性工作,对临时安排的工作任务,有时因需要多方协调的难度比较大而存在畏难情绪,不能及时完成。

整改措施:

进一步增强大局意识、

篇8

营养改善计划自查报告篇【一】

一、认真制定了实施方案,完善了营养改善计划管理机制

1、开学初,学校认真制定了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 学校成立了营养餐工作领导小组、食品采购供应加工、食品安全监督、营养餐发放、数据统计和档案管理。领导小组和监督小组负责营养餐工程实施管理,负责每天的营养餐食品安全的监督与管理,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落实了学生营养餐食品分发人员、库房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职责,把各个环节的安全监管责任分解落实到人。

2、建立了营养餐财务管理制度、食品出入库管理制度、原料采购管理制度、库房管理制度、餐具、用具清洗消毒制度、餐厅卫生管理制度、烹调加工管理制度、食品留样制度、食堂人员健康管理制度、厨房卫生管理制度、卫生突发事件报告制度、食堂人员卫生知识培训制度、食堂粗加工管理制度、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制度、食品供应制度、师生用餐制度、学校食物中毒应急处理预案、学校防投毒措施、食堂就餐人员须知、食堂卫生基本要求等管理制度,健全了营养餐采购、留样、班主任领取和学生用餐四类台账,规范了营养餐操作、加工、分发食用和采购流程。

x、每周对营养餐工程的管理制度落实情况、食品卫生监管情况和学生的领取使用情况开展自查,并对存在的问题做到了及时整改。

二、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情况

1、自x月1日起自x月x日,我校学生的营养餐实施定点采购蛋奶,向学生提供牛奶加鸡蛋加面包的供餐模式。x月x日至x月x日,由于我校食堂设施不到位,我校对x公里以外的1x0名学生进行提供完整午餐,x月x日至20日,我校对食堂进行升级改造,又对学生进行牛奶加鸡蛋加面包的供餐模式。自x月21 日起,我校对全校2xx名学生实施提供完整午餐,截止目前,各环节运行平稳。

2、学校明确了专人保管和验收人员,对每天采购的食品进行验收登记后由保管人员保管,发现异常食品拒绝接收,落实了食品出入库记录和索证制度。

x、学生每天食用营养餐x0分钟前由食品检验员、监督员先尝当日所发营养餐食品,确认无异常现象后再由各班主任领取到班级发放,并由班主任监护、指导学生食用,并做到:一看、二摸、三嗅、四尝,学生用餐后1小时内严禁在外买零食吃,以免造成营养餐和零食混吃造成身体不适。

x、食品管理人员每天对所发食品留样保存x8小时。

x、营养餐工程分管人员每天营养餐时间到各班巡视、检查学生食用情况和班主任对食用的记录情况。

x、由于我校食堂工人只有2人,工作量大,学校决定早上第三节课没课的老师全到食堂帮忙,午餐时全体老师行动全力做好此项工作,得到了全体老师的大力支持。同时积极组织高年级学生参与,从下饭盒到食堂午餐后的清洗,都组织学生进行。

三、加强营养餐工程经费管理

学校严格执行营养餐工程经费零利润的相关规定,每周向学生公示一周采购的营养餐品种、数量、价格和学生领食用人次。做到专帐管理,专款专用,每天对营养餐实行实名制发放,并由学生签字,每周汇集成册入档,真正做到日清,月结,配合做好上级的检查、审计工作和校务公开。至今为止,上级专项资金能够按时下发,有效的保证了工作的开展。

四、切实加强质量监管,严格实行责任追究

校长为营养餐安全第一责任人,严格把好食品质量关;食品安全监督员余胜做好食品安全的监督,严禁变质、腐烂、被污染、过期、没食品安检合格证的食品进入校园;食品验货人把好质量关,食品采购员蒋勃严格按要求主要负责食品的采购工作。

五、存在的问题及下步工作打算:

1、工人工作量大,厨房切菜设备不到位。

2、由于营养餐的实施,从基础设施到日常运行都大大加重了学校财务压力。

x、重视宣传教育,增强师生食品卫生安全意识。经常利用晨会、班会、校会以及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食品卫生宣传教育。

x、即使调整营养餐菜谱,提高食品质量,尽可能让每生能吃完每日x元的营养餐。

x、加强对学生的用餐管理,监督学生按时吃完。

营养改善计划自查报告篇【二】

自20**年4月5日开始,我校在教育局的直接领导下,严格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计划的意见》文件精神,根据刘延东国务委员讲话精神和全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电视电话会议要求,实行营养改善计划,现将一年多来的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学校基本情况

东秀庄学校在近四年的办学历程中取得了一点成绩,获得了一些荣誉,受到过几次表彰,引起了社会关注,2010年被评为山区办学先进单位,2011年获综合评估山区类第二名,2012年荣获初中办学水平提升先进单位,逐步呈现出自己的办学特色,一是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校园内文化氛围浓郁,教研氛围浓厚。二是管理上注重流程化系统化,教学上实行三查四考一表彰,德育上实行日查周评月总结,教研上严格规范三块五步教学流程操作的同时,积极学习五寨县第三小学引进的先学后教 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努力打造高效课堂。

二、多举措落实营养改善计划

1. 以制度为保障,落实上级文件精神

我校营养改善计划实行校长负责制,在实行计划之前即根据《五寨县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试点)实施方案》,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了《东秀庄联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试行)》,同时制定了《东秀庄学校学生营养改善计划食品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了营养改善计划领导小组,并结合学校的食堂管理完善了卫生制度、食品留样制度、食品采购验收制度、食品采购索证制度和餐具消毒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制度,为计划的实施做了充分的制度准备。2012年4月5日实施计划之后,在县督导室和教育局营养办的监督、领导下,将制度上墙,并成立监督小组接受家长、教师、学生的监督。今年又成立了营养膳食委员会,根据学校实际情况科学营养地调配学生饮食。

2. 严格管理,确保3元钱全部吃到学生嘴里

每学期一开学,后勤主任与会计即制定营养改善计划食谱(附件一),食谱以十天为一个周期详细明确地计划出住宿生和走读生每天3元钱的营养调配方案,此后一周严格按本方案采购食品,十天一小结,每月一大结,及时掌握资金的使用情况,调控资金的分配。每次采购,采购员必须向供货商索要票据,票据由校长审批后记入营养餐专帐;所采购食品由营养餐检验员检验,检验合格后两人在《入库单》上签字入库。食品原料出库时由事务点清数量,查验质量后交给食品加工员,监督员在旁监督认为无误无质量问题在《学生膳食逐日登记表》上签字。食品加工员还必须把好最后一关,加工过程中发现食品原料有问题(如鸡蛋开裂,牛奶破损等)及时反应及时处理。学生每天享受营养餐情况都记录在了《营养餐就餐签字表》上,班主任和学生代表监督3元钱最终是否吃到学生嘴里。以上形成的档案由检验员专门负责管理。

3. 严格把关,确保学生吃出健康

在教育局营养办的统一领导下,我校营养餐以水果、肉、蛋、奶为主,牛奶由蒙牛集团五寨县商尹巧花配送,鸡蛋由杨可庄养鸡厂配送,猪肉由五寨县远东公司配送,水果由五寨县鑫海源副食水果门市配送,其中蒙牛商和远东公司是营养餐中标单位,杨可庄鸡厂、水果门市是我校的食品指定采购点,这些单位厂商都有卫生许可证、餐饮服务许可证、食品流通许可证、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证件齐全,资质完备,诚信度高。

每年年初,学校食堂首先检审《餐饮服务许可证》,从业人员到县医院体检,办《健康证》,一切齐备后开灶。食品原料储存在专库中专人负责,食品加工人员不得带病作业,其他人员不得进入操作间,餐具每星期由专人消一次毒,并做好记录。总之,学校对食品的采购、储存、加工、食用都进行严格把关,确保学生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4. 不断改进,逐步改善学生营养

2012年上学期我校营养餐肉食以鲜猪肉为主,一段时间后发现学生不太爱吃有点肥油的猪肉,于是我们以上瘦肉为主,如今又改为排骨,学生偏爱排骨,且排骨的营养价值又高于鲜肉。水果也以加苹果为主,同时尽量结合时令,采购梨、菠萝、香蕉、桔子等,尽学校所能合理调配,让学生吃出营养。

5. 积极宣传,让国家惠民政策家喻户晓

家长对营养改善计划非常期待,因为之前他们已通过电视对这一惠民政策有所了解,为了让家长更深刻地了解计划,在计划实施之初,我校分别召开了初中、小学家长会,专门向学生家长宣传国家政策,宣读我校营养改善计划实施方案,使每一位家长都知道只要是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学生均可享受营养补助资金,国家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天3元,按照全年在校时间200天计算,每生每年600元,且此资金必须全部吃到学生嘴里,不得挪作他用,也不能从中核减运费、加工费等。今年教育局营养办又给每位学生免费下发了制作精美的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宣传资料,让每位学生、家长都深悉政策,真正做到家喻户晓。

三、实施营养改善计划后的良好社会反响

营养餐的实施改善了学校伙食,学生伙食标准由原来的生均每天小学8元提高到了11元,初中10元提高到了13元,学校伙食高于农村普通家庭日常生活水平,因而学生乐于住校、上灶,去年5月份张卓玉厅长来我校调研营养餐时问一位三年级小学生想不想家?学校吃得好还是家里好?小家伙很高兴地回答:不想,学校好。之后东秀庄本村的十几个走读生也申请住校,农村的人很直白也很朴实地说为学校吃得好了。去年冬天我校组织了九年级、初中和小学三次家长会,所提意见没有一条涉及学校伙食的。今年中考体育测试,32名考生,5名49分,44-48分26名,1名35分,充分证明我校学生体质的强健,虽然这不能全归功于营养餐,但与营养餐的实施肯定有极大的关系。

四、关于营养改善计划的一点建议

篇9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我国私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有关资料显示,**市20**年私营企业组织注册资本122亿元,从业人数97万人,全年实际上缴入库税收总额98532万元,占全市实际上缴人库税收总额的48%。

私营企业的地位和作用如此显要,作为私营企业重要部门的会计队伍的现状,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关注点,为此,笔者对**县私企会计队伍现状进行了调查。

调查资料显示,个体私营企业里持有会计证,具备从业资格的121名会计人员中,50岁以上45人,占37%,会计队伍年龄结构不合理,50岁以上人员比重较大。不仅如此,**县私营企业组织现有会计人员中,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占67%,还有相当一部分是在其他经济组织担任现职会计的兼职人员。私企会计队伍呈现的特征是:年龄老化,人员不固定,不具备从业资格人员众多。

私营企业为经济建设作出了较大的贡献,但调查资料显示,由于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县私营企业的会计队伍状况,制约着私营企业的健康发展和国家税收的按时足额缴纳,具体情况如下:

一、会计队伍现状分析

1、会计人才严重不足

据**县工商部门统计,至20**年底,登记注册的个体工商户1701户,个体私营企业605个。而根据**县财政部门的资料,至20**年底,领取会计证的个体私营企业会计人员总数为121人,若个体私营企业按每个企业配备一名会计人员计算,企业数和持证会计人员之间的差异数达484人,若再加上规模较大的个体工商户(按1%计算)应交税金实行查账征收,全县个体工商户需要配备会计人员17名(按每户配1名计),两者合计,**县个体私营企业应有会计人数与持证人数之差达501人。

2、老龄、无证、兼职人员过多

近几年来,我国会计制度发生了巨大变化,按照财政部的统一部署,每年财政部门都对持有会计证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更新会计人员业务知识。由于绝大部分个体私营企业会计人员无会计证,所以他们得不到及时的培训。加之,大部分离退休人员已不在编,从而也失去了继续学习的机会,导致会计人员业务知识老化,对新的会计法规,规章知之甚少。

3、职业道德观念欠缺

由于个体私营企业会计人员素质较低,又得不到及时的培训和教育,加之他们直接服务于个体私营业主的工作环境影响,很容易使部分会计人员经不住个人经济利益的驱使,,不恪守职业道德,不客观反映会计事项,不按时足额向国家交纳税金,有的甚至帮助业主出谋划策,偷逃税收,给国家税收带来一定的困难和损失。

二、形成这种现状的原因

1、会计人员管理体制不清

笔者调查表明,长期以来,个体私营企业好像只有两个部门管理:一个是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管核发营业执照,收取工商管理费,另一个是税务征收部门。好像谁也没有想到,个体私营企业里的会计人员应该由哪个部门来管。财政部门是会计制度的制定部门,也是会计业务培训的管理部门,从这一点上讲,个体私营企业里的会计人员也应由财政部门负责管理和培训。但在实际工作中,工商机关给私企做了登记,税务机关向私企征了税,这两个机关都没有向财政机关核实会计人员的职责,而财政部门认为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一直是税务部门管理的对象,他们根本无法掌握个体私营企业中会计人员的情况,从而造成了个体私营企业中会计人员"三不管"(工商不管,税务不管,财政不管)的状况。

2、私企对会计工作不够重视

在对私企业主的调查中,笔者发现,由于法治观念、纳税意识、文化素质以及认识上的不同,多数业主把会计只看成简单的记录、统计人员,没有足够的重视。在聘任会计人员时,也不太注重会计人员的文化素质和业务素质,往往只考虑支付成本,宁肯聘任未经系统学习的,也不聘任经过大中专院校正规训练的,有人说“在私营企业中,会计有证和没证一个样,毕业和没毕业一个样”,从而形成了会计人员整体素质不高的局面。

3、依账纳税的少,定额纳税的多

私企会计基础薄弱,税务部门往往不以会计资料为依据进行征税,而是简化为定额征税。这就使业主认为会计人员的素质高低对业主影响不大,甚至导致了个别业主对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费不肯报销,培训期间不算出勤,直接影响了个体私营企业会计人员素质的提高。

4、私企对高素质会计人员吸引力小

私企的经济规模一般相对较小,待遇一般偏低,有的还让会计人员兼任其它工作,对一些高素质会计人员吸引力不大。即使个别业主肯支付较高报酬,也未必会有更多的会计人员愿意应聘。被聘的素质不高,又没有更多的学习提高的机会,整体素质低岂非必然?

三、改变现状的对策

1、理顺会计人员管理体制

《会计法》明确规定:“各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管理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工作”,财政部《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办法》规定:“在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业,公司,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会计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从业资格证书”,“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实行属地原则,县级以上财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会计从业资格管理”,因此,县级以上财政部门应把个体私营企业的会计人员管理工作和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纳入自己的职责范围,完成国家法律、法规所赋予的任务。当然,还要协调工商、税务两部门的工作,才能改变目前现状的弊端。

2、变“三不管”为“三管”

工商、税务、财政三部门协调互动,大力稽查,严禁无证上岗。个体私营企业数量多,分散,流动性较强,三部门应各自发挥自己在工作上的优势,对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认证、业务进修等工作以财政部门为主,并组建由税务、工商两部门参加的监管机构;税法培训由税务部门负责;其他法规由工商部门负责。日常检查以税务、工商部门为主,财政部门可采取抽查方法。这样才可保证无从业资格证书人员不担任会计工作,有利于会计人员业务素质和整体素质的提高,对私企按时、足额交纳税收,对防止无照经营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3、加强对私企会计人员的业务培训

针对目前私企会计人员现状,由财政部门应该把全体私营企业会计的培训工作纳入自己的培训计划之内,并由三部门联合,对那些有从业资格证书又实际欠缺太多的会计人员,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补课:一是对个体私营企业会计人员进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培训,规范会计核算基础工作,二是加大对《会计法》、《合同法》和相关税收法规的培训,让会计人员学法、懂法、守法,三是加强私企财务管理,提高会计人员为业主服务和对国家负责的能力。新晨

4、建立正规账目,规范记账

由于税务部门对一些私企实行定额纳税,致使一些私企没有建立规范的账目。规范个体私营企业的会计行为,建立、健全会计核算制度,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对已达到一定规模而没有按规定建账的,应由财政、税务、工商部门协同建制建账,更多地实行依账纳税,逐步减少定额纳税,是改变目前现状,避免定额征收的不准确性,做到公平税赋的重要措施。与此同时,还应该规范记账,引导业主到具有记账资格的机构中聘请兼职会计,这样才能给私营企业健康发展、培植稳定税源打下好的基础。

篇10

【关键词】残疾;儿童;调查

为了解我国残疾儿童的现状,掌握残疾儿童的发生率、致残原因、康复现状与需求,为制定残疾儿童的相关政策以及为残疾儿童进行康复服务提供科学依据,在联合国儿童基金会资助下,卫生部、公安部、中国残联和国家统计局于2001年组织了中国0~6岁残疾儿童抽详调查。对我省漯河市、西华县进行了听力、视力、智力、肢体、精神等五类残疾的抽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调查对象与方法

1.1调查范围根据全国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实施计划要求,我省随机抽取中等经济发展水平漯河市(地级市)、西华县调查。在抽取的市、县内采用多阶段分层、不等比例、整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抽样。根据漯河市和西华县统计局颁布的1999年各街道(乡、镇)国民经济生产总值排序,分成三层,漯河市和西华县分别按经济发展水平随机抽取经济发达、中等发达和欠发达的街道(乡、镇)各一个。漯河市经济发达和欠发达的街道各抽取12个整群,中等的街道抽取16个整群(125名儿童为一整群);西华县经济发达和欠发达的乡(镇)各抽取6个整群,中等的抽取8个整群(250名儿童为一整群)。据此,漯河市抽取40个整群,西华县抽取20个整群,总样本量为10000人。抽取样本时采取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结合的原则,保证调查资料的真实性、可靠性和代表性。

1.2调查对象被抽中地区在调查时点以前出生的0~6岁儿童为本次调查对象,男女性别不限,但要注意男女比例。

1.3调查内容和方法

1.3.1调查内容(1)掌握被调查地区各类0~6岁残疾儿童的数字、致残原因;(2)听力、视力、智力、肢体、精神残疾儿童发生率;(3)残疾儿童目前康复状况及今后康复服务需求。

1.3.2调查方法市、县调查流程基本一致,首先编制调查底册,以集中调查为主,入户调查为辅进行现场调查。填写《残疾儿童筛查表》,分别对听力、视力、智力、肢体、精神残疾进行筛查。对于筛查可疑者进一步做专科检查,使用国家标定的相应诊断标准,进行最终诊断。为了保证调查质量,除对参加抽样调查的各类人员进行分级分批培训外,并对调查各个阶段进行严格质量控制。现场调查后,随机抽取5%的筛选阴性户进行复查,由非原调查人员重新入户筛查。两次调查的符合率不低于95%。市、县调查资料按5%抽查验收,要求《残疾儿童筛查表》、《残疾儿童诊断表》填写项目总差错率小于2%;五种残疾筛查率不应小于10%;五种残疾误诊率和漏诊率小于10%。

1.4调查工具和诊断标准使用国家标定的相应诊断标准。听力:行为测听及听力计诊断;视力:视觉功能的测量评估;智力:丹佛发育筛选测验、盖塞尔量表;肢体:整体功能评价;精神:中国精神疾病分类方案与诊断标准(CCMD-2-R)。1987年残疾人抽样调查使用的残疾人定义和残疾标准。

2结果

2.1调查人数本次调查0~6岁儿童10044名,其中漯河市4999名,男童2701名、女童2298名;西华县5045名,男童3056名、女童1989名。各年龄组调查人数见表1。

表1河南省0~6岁儿童年龄、性别构成

2.2筛查及现患情况

2.2.1筛查阳性率及现患率本次共调查0~6岁儿童10044人,筛查出可疑残疾儿童301人,筛查阳性率为3.00%;确诊残疾儿童183人,残疾现患率为1.822%。表2显示了0~6岁残疾儿童筛查阳性及现患情况。

2.2.2五类残疾现患率0~6岁儿童五类残疾筛查阳性率、现患率见表3。

注:*含综合残疾,调查总儿童数10044人(漯河市4999人,西华县5045人)2.2.3综合残疾现患情况本次调查共确诊综合残疾儿童34人,综合残疾现患率为0.34%。表4显示了综合残疾儿童的现患率及构成情况。

2.3五类残疾构成及残疾严重程度

2.3.1五类残疾构成本次调查共确诊残疾儿童183例,儿童残疾217例次(含综合残疾),听力残疾26例,占儿童残疾的11.98%,视力残疾10例,占儿童残疾的4.61%,智力残疾110例,占儿童残疾的50.69%,肢体残疾57例,占儿童残疾的26.27%,精神残疾14例,占儿童残疾的6.45%。0~6岁残疾儿童五类残疾构成见表5。

2.3.2单一残疾和综合残疾构成本次调查共确诊残疾儿童183例,其中单一残疾儿童149例,占81.42%,综合残疾儿童34例,占18.58%。0~6岁残疾儿童单一残疾和综合残疾构成见表6。

2.3.3五类残疾儿童残疾严重程度构成本次调查确诊的儿童残疾217人次中,极重度(包括一级聋、一级盲、一级智力残疾、一级肢体残疾)3人次,占1.38%;重度(包括二级聋、二级盲、二级智力残疾、二级肢体残疾、重度精神残疾)37人次,占17.05%;中度(包括一级重听、一级低视力、三级智力残疾、三级肢体残疾、中度精神残疾)52人次,占23.96%;轻度(包括二级重听、二级低视力、四级智力残疾、四级肢体残疾、轻度精神残疾)125人次,占57.60%。表7显示了0~6岁五类残疾儿童严重程度构成情况。

2.4.1地区分布本次调查10044名0~6岁儿童,确诊残疾儿童183名,其中漯河市94人,占残疾儿童的51.37%,现患率为1.88%;西华县89人,占残疾儿童的48.63%,现患率为1.76%。0~6岁残疾儿童分布情况见表8。

2.4.2性别分布本次调查确诊的183名残疾儿童中,男性109人,占59.56%,现患率为1.89%;女性74人,占40.44%,现患率为1.73%。0~6岁残疾儿童性别分布情况见表9。

2.4.3年龄分布在本次调查的183名残疾儿童中,0岁11人,现患率为0.93%,占6.01%;1岁19人,现患率为1.14%,占10.38%;2岁20人,现患率为1.34%,占10.93%;3岁19人,现患率为1.38%,占10.38%;4岁、5岁、6岁分别为39人、41人和34人,现患率为2.87%、2.58%、2.49%,占21.31%、22.40%和18.58%。0~6岁残疾儿童年龄分布情况见表10。

2.4.43~6岁残疾儿童学前教育分布本次调查3~6岁残疾儿童133名,其中76名接受了学前教育,3~6岁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率为57.14%。其中3岁、4岁、5岁和6岁分别为13人、19人、24人、20人,接受学前教育率分别为68.42%、48.72%、58.54%和58.82。3~6岁残疾儿童接受教育状况见表11。

2.5五类残疾致残原因听力、视力、智力、肢体、精神五类残疾儿童前五位致残原因见表12。

2.6五类残疾儿童康复现状与需求本次调查确诊残疾儿童183人,儿童残疾217人次(含综合残疾)。其中得到康复的146人次,占67.28%,其康复形式现状见图1;没有得到康复的71人次,占32.72%。在康复需求调查中,发现所有残疾儿童都有康复需求,其康复形式现状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对医院治疗、特殊机构和普通机构的需求与现状之间差异最大,见图1。

本次调查还对听力、视力、肢体残疾儿童康复器具现状与需求进行了调查,其中有康复器具的15人,占16.13%;没有康复器具的78人,占83.87%。所有听力、视力、肢体残疾儿童都有康复器具需求,其现状与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见图2。

2.70~6岁残疾儿童一般危险因素分析

2.7.1残疾儿童一般危险因素将0~6岁儿童按是否残疾与居住地、性别、民族、是否接受学前教育、父母是否近亲婚配、是否是独生子女、年龄、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状况、家庭年人均收入以及儿童抚养状况等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3。

表13可见,儿童年龄、是否接受学前教育、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父母婚姻状况以及儿童抚养状况都对儿童残疾有影响。

2.7.2综合残疾一般危险因素0~6岁儿童按是否综合残疾与居住地、性别、民族、是否接受学习教育、父母是否近亲婚配、是否是独生子女、年龄、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父母婚姻状况、家庭年人均收入以及儿童抚养状况等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见表14。

表14可见,居住地、民族、是否是独生子女、年龄、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和儿童抚养状况等都对儿童综合残疾有影响。

注:*P<0.05,**P<0.01;[1]职业:0=不在业,1=专业技术人员,2=机关干部,3=办事人员,4=商业人员,5=服务人员,6=农林牧渔,7=工人,8=军人,9=其他;[2]文化程度:1=大学大专,2=高中中专,3=初中,4=小学,5=文盲/半文盲;[3]婚姻状况:1=初婚,2=再婚,3=丧偶,4=离婚,5=其他;[4]家庭年人均收入:1=<1000元,2=1000元~,3=3000元~,4=5000元~,5=7000元~,6=9000元~;[5]抚养状况:1=父和母,2=父或母,3=祖父母,4=其他亲属,5=国家集体,6=其他

注:*P<0.05,**P<0.01;[1]职业:0=不在业,1=专业技术人员,2=机关干部,3=办事人员,4=商业人员,5=服务人员,6=农林牧渔,7=工人,8=军人,9=其他;[2]文化程度:1=大学大专,2=高中中专,3=初中,4=小学,5=文盲/半文盲;[3]婚姻状况:1=初婚,2=再婚,3=丧偶,4=离婚,5=其他;[4]家庭年人均收入:1=<1000元,2=1000元~,3=3000元~,4=5000元~,5=7000元~,6=9000元~;[5]抚养状况:1=父和母,2=父或母,3=祖父母,4=其他亲属,5=国家集体,6=其他3讨论

本次调查获得了我省2001年0~6岁儿童听力残疾、视力残疾、智力残疾、肢体残疾、精神残疾现患率及致残原因,目前康复现状与今后康复需求,调查结果和国内资料符合。通过本次调查所得各项资料,为制定残疾儿童工作政策提供了实际依据。

调查10044名0~6岁儿童中,经专业诊断方法的确诊,确诊残疾儿童183人,0~6岁儿童的残疾现患率为1.822%。听力残疾现患率为0.26%、视力残疾现患率为0.10%、智力残疾现患率为1.10%、肢体现患率为0.57%、精神残疾现患率为0.08%、综合残疾现患率为0.34%;在五类残疾中,智力残疾所占比例最高,其他依次顺位为肢体残疾、听力残疾、视力残疾、精神残疾。

从0~6岁残疾儿童分布看,有城乡和性别差异,城市残疾儿童现患率为1.88%,农村残疾儿童现患率为1.76%,城市高于农村,男性残疾儿童现患率为1.89%,女性残疾儿童现患率为1.73%,男性高于女性。从年龄分布看,儿童残疾现患率随年龄增长而增高的趋势,0岁组最低,4岁组最高。

智力残疾现患率最高,其致残原因依次是产时窒息、不详、早产、伴发精神病和宫内窒息。新生儿窒息和早产儿同属高危儿童。产时窒息时胎儿向新生儿呼吸、循环的转变受阻,由于严重缺氧、缺血、酸中毒、最后导致肾、脑、心、肺、多脏器不可逆器官损伤[1],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从上海第一妇婴保健院734例新生儿窒息和2266例非窒息儿在3岁半至5岁半时随访,智能异常者在重度窒息中占4.1%,轻度窒息占2.6%,而非窒息占1.7%[2]。但从有产伤、窒息史的智力低下小儿,经过前瞻性研究分析,其中许多并非是智力低下的直接原因,而可能是胎儿原有脑疾患的结果[3]。早产儿中约有15%于新生儿期死亡,另有8%虽能存活但留有智力障碍或神经系统后遗症[4]。智力残疾病因复杂,原因不明的智力残疾仍占相应比重,本次调查病因不详占20%,同1985~1990年全国0~14岁儿童智力低下流行学调查病因不明占21.9%相接近,这是因为许多轻型智力低下常无临床异常所见,找不到生物医学原因之故[5]。

肢体残疾致残原因依次为先天性骨关节病、不详、脑瘫、小儿截肢。先天性骨关节病中,不少是先天遗传性,有待进一步检查。脑瘫不仅影响儿童运动功能,并同时伴有智力低下、癫痫、语言、听力、视力障碍,严重影响儿童健康。近年国内外对脑瘫的病因作了更深入的探讨,对脑瘫病因学的研究已转入胚胎发育生物学领域,一致认为胚胎早期阶段的发育异常,很可能就是导致婴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和易有围生期缺氧缺血等事件的重要原因[6]。重视对受孕前后与孕妇相关的遗传、环境、疾病因素探讨,为今后早期干预提供途径。

听力残疾致残原因主要是孕期感染药物和后天耳毒性药物。临床常见是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所致。该类药物无论全身或局部以任何方式应用或接触,均有可能经血循环、脑脊液或窗膜等途径直接或间接进入内耳,损害内耳可蒂器内、外毛细胞的能量产生及利用,引起细胞膜上Na+-K+-ATP酶功能障碍,造成毛细胞损伤。同时由于血——迷路屏障的存在,造成药物在内耳液和内耳组织中蓄积,使内耳感觉细胞中毒变性而致耳毒性聋。孕妇应用后可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损害听觉系统[5~7]。要注意妊娠期用药,尤其是妊娠早期正是受精卵细胞分裂和器官形成时期,必须严格遵守孕妇用药原则[8]。

视力残疾主要是虹膜、脉络膜缺损、先天性白内障、先天性青光眼,均为先天疾病所致。精神残疾发现婴儿孤独症、不典型孤独症各7例。我国陶国泰(1982)首次报道4例[9],我省在调查中发现该病尚属首次。婴儿孤独症是广泛性发育障碍疾病,其原因是遗传因素、神经生物学因素、社会心理因素所致[10]。

儿童残疾现患率随年龄增加而增高,这可能与某些残疾随着儿童年龄增大后才逐渐被发现有关,也可能与年龄增大暴露易损伤的风险增多或目前使用的筛查、诊断量表对年龄较小的儿童不够敏感有关。调查发现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率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农村残疾儿童接受学前教育情况与城市残疾儿童相比存在较大差距。

调查中对0~6岁残疾儿童和综合残疾儿童一般危险因素进行了单因素分析,调查显示居住地、儿童年龄、民族、是否是独生子女、是否接受学前教育、父母职业、父母文化程度、家庭年人均收入、父母婚姻状况以及儿童抚养状况都对儿童残疾有影响。

综上所述,0~6岁残疾儿童抽样调查结果提示,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纸等多种社会宣传媒体,采取多种形式,在全社会广泛持久地开展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将党和国家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的方针政策,出生缺陷的严重危害和预防措施,作为社会宣传和健康教育的重点,提高群众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二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和政策。各级卫生部门和残疾人组织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和《中国残疾人保障法》,加大执法力度,有效提高人口素质,减少出生缺陷;三是制定法律法规,规范管理。研究制定有关残疾儿童生存和康复服务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加强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的管理,建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规章,规范残疾儿童康复服务机构的康复服务行为;四是大力开展早期干预,减少残疾发生。各级相关部门和卫生机构,进一步加强婚前保健、产前诊断、遗传病诊断、新生儿疾病筛查、高危儿的随访和加强产科危重症、儿科高危儿的抢救监护等多项工作;在全省各级妇幼保健部门建立、健全出生缺陷监测体系,在重点人群中,积极开展残疾预防和早期干预;五是积极开展残疾儿童康复训练工作。利用社会化的工作方式,整合康复资源,全面开展残疾儿童康复训练与服务,最大可能挖掘残疾儿童的潜在能力,补偿其身心缺陷,为使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接受教育创造条件。最终形成社会关注、措施到位、保障有力的工作局面,降低残疾儿童发生率。

【参考文献】

1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8-467.

2金汉珍,黄德珉,宫希吉.实用新生儿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339.

3左启华,雷贞武,张致祥,等.全国0~14岁儿童智力低下,流行学研究.中国优生优育,1991,2:56-57.

4冯国银.妇幼保健学.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59.

5黄选兆.耳鼻咽喉科学.第四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195,282.

6杨宝峰.药理学.第六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18.

7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医政司编制.常用耳毒性药物临床使用规范.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5-6.

8李文汉,胡仪吉.儿科临床药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