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雪古诗范文
时间:2023-03-23 17:56:55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春雪古诗,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摘 录 春 景
阅读是鉴赏的基础,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一定要先让学生沐浴在春光水色的诗的王国之中,翻阅大自然这部词典,凭他们敏锐细腻的目光搜索,并借用古人的诗句来行吟一番春景。
看看同学们交上的摘录本,听听他们的交流,就是扑面而来的明媚的春光:甲同学:“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如果在晴好的日子随朱熹大人踏青,随处都可以感受到温柔的春风,目睹百花争妍的风光;
乙同学:“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写了春天的小雨珍贵得像奶油一样,春天的小草还刚刚探出头来呢;
丙同学:“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冬去春来,似乎听到谢灵运大诗人家的园林在不觉之间传来的春鸟招人喜爱的歌声;
丁同学:“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今晚不是萤火虫提一盏灯来,却是不知趣的小飞虫来探头探脑;
戊同学:“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苏轼先生认为春天到了,江水变暖了,这是小鸭子们最先作的勇士般的试探才感知到的……
“春到人间万物鲜”,春花春鸟,春草春虫,春风春雨,春日春夜,无处不是春,无时不是春。让学生在诗海时撷取一朵朵春的浪花,闻闻春的芬芳,吟诵有关春的诗句,人似微醉。
二、体 会 春 情
欣赏了春景,还要善于探究和体会诗人们的种种情怀。王国维云:一切景语皆情语。春景是客观存在的,但诗人们写诗讲究通过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以景喻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等等的手法来表达自己主观的情。带着小小的课题,不妨让同学们自个儿轻叩一位位诗人的心扉,听听春天带给诗人们的不同的感受吧!
小李同学从两首同是春雨的题材入手,他比较了杜甫的《春夜喜雨》和杜牧的《清明》两首诗,他说:前一首诗通过写春夜的雨来透露无限喜悦的心情,因为诗人听到雨在春夜里绵绵密密地下,想到春雨在滋润着万物,不由满心欢喜地叫好,情不自禁地想象天明以后春色满城的美景;后一首诗呢——清明本是个家人团聚的日子,但行人在孤身赶路,而且纷纷的雨在淅淅沥沥地下,春衫尽湿,还要冒雨趱行,心情就显得凄迷纷乱极了,简直像断了魂一样。同是春雨,然而一喜一悲,迥然不同。作为老师,可以追问一下,那是什么缘故呢?可借此点出:即使同处春天,由于诗人的处境、心情不同,感受就不一样;它可以给人喜悦,也可增添愁怀,用来衬托生离死别之苦、羁旅行客之愁。
其他同学也纷纷列举春天带来的不同思绪,如杜甫的《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由春望所见,看到国都沦陷,城池残破,乱草遍地,林木苍苍;诗人寄情于物,好像花也溅泪,鸟亦惊心,表达诗人在安史之乱期间忧国思家的感伤情怀。孟郊的《登科后》中由自己因进士及第,“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人逢喜事精神爽,诗人一朝金榜题名,心中真有说不尽的畅快,其神采飞扬的得意之态,心花怒放的欣喜之情真是按捺不住啊。而孟浩然的《春晓》中“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一句由潇潇春雨引起了诗人对花木的担忧,隐隐表达了惜春之情。金昌绪的《春怨》中女主人公竟要打起枝上的黄莺来了,因为小黄莺吱吱喳喳的叫声把她和在辽西的那位相会的好梦给搅了。杜甫在《蜀相》中借“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的锦官城寄托对三国时蜀相诸葛亮的哀思。
喜春悲春,伤春爱春,惜春怨春,春情绵绵。通过举例,要让学生明白,每个人眼里的春天是不同的,春天一旦染上了诗人的主观色彩,那就是“我”的春天,与众不同的春天。
三、鉴 赏 春 意
春景春情春意浓。“君子之学,不仅要入乎耳,还要著(明晓)乎心。”如同品茗,这第三道茶的滋味非尝不可。古人十分重视诗歌的意境,因而在写诗时特别讲究“言有尽意无穷”的空白艺术。准备一堂课,挑选一些以春天为背景的古诗,就炼字、语言、想象、意象等不同侧面作一番导游,指导学生进行古诗意境鉴赏,展开充分讨论:
1、古人作诗就有诗眼之说,“眼乃神光所聚”。因此,诗歌的语言,讲究一个“炼”字,一字出而境界生。在鉴赏古诗时,要引导学生咬文嚼字,非要仔细推敲一番不可。举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一首让学生品评一番:“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这个“绿”字的运用可见作者炼字所费的心血。据说他的草稿在这个字上圈改多次,先后用了“到”、“过”、“入“、“满”,最后才定为了一个“绿”字。试问:这个“绿”字妙在何处呢?通过师生交流,大家认为这个“绿”字有动态美、色彩美,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醒目的视觉形象,充满春意,写出了江南春早的景象,同时都包含了“到”、“过”、“入”、“满”等字的意思;还可再让他们评评韦应物的《滁州西涧》:“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让学生想想这个“横”字又好在哪里呢?你想:晚潮加上春雨,水势更急,而郊野渡口,本来行人不多,此刻更是无人。因此连船夫都不在了,只见空空的渡船自在漂泊。水急舟横,由于渡口在郊野,自然无人问津。
2、要悟透诗的意境,那还必须把握意象,因为它是寄托诗人情感和表达主旨的客观物象。如王维的《鸟鸣涧》一首:“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春夜山中的花落、月出、鸟鸣的意象,构成了美丽静谧的意境。老师应带着学生想象一番,在这春山中,万籁都陶醉在那种夜的宁静色调里了,因此当月亮升起,给这夜幕笼罩的空谷带来皎洁银辉的时候,竟使山鸟都惊觉起来,无怪乎苏轼高度评价王维的诗,说其“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了。
3、阅读鉴赏时,还要通过诗人留下的空白来驰骋想象,丰富形象,使之成为更完整更生动的意境。试看2001年上海高考题——王驾的《雨晴》一首:“雨前初见花间蕊,雨后全无叶底花。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这首诗就提供了读者想象的余地。诗人雨后漫步小园,看到花事已了,花光春色全给一场苦雨给闹杀了,多么扫兴啊!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出一种奇妙的联想,似乎春天有脚,她不住自家小园,偏偏跑到一墙之隔的邻家小园里了。古人所谓“神来之笔”就是指这种最能表达诗人独特感受的新鲜生动的诗句吧!那就可让学生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来写一段素描或写意文字。
篇2
初中,是学生成长道路上的一块跳板。升入初中的学生,具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成长欲,一方面对初中教师怀有陌生感、敬畏感和期待感,另一方面对初中数学又一无所知,数学作为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判断能力、反应敏捷能力的学科,直接影响着国民的基本素质和生活质量,良好的数学修养将为人的一生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给学生准备一堂高质量的数学起始课,以点燃学生智慧的火把,激发他们学好初中数学的兴趣。笔者在教学中有一些感受,交流如下:
一. 开好头、亮好相——忽如一夜春风来
初一学生的认识水平及逻辑思维还不够成熟,辩证思维还刚开始形成,他们对事物好恶的判断往往带有片面性、随意性及迁移性。当他们的第一印象比较好时,就会把这种“好感”迁移到你所教的学科上。此外,教师的思维方式,教学态度等,也将对你所教的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甚至会影响到他们一生对数学的态度和看法,因此,数学教师一定要注意自己的一切,给学生留下个好的第一印象.师生第一次见面,教师要有充沛的情感和良好的精神面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对教育、对学生的无限热爱。教师要作简要的自我介绍,以自身的才识让学生放心,让学生充满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师要设计好“开场白”,做到语言流畅,具有鼓动性和感召力。
二.简介数学学科知识——碧桃醉在春风里
初一新生虽已学了六年的数学课,但他们对数学的认识和应用仍很肤浅,在第一堂课上对数学学科的特点和相关知识作一简介很有必要:
1. 拓宽认识,懂得数学的应用价值
在简介数学严密的逻辑性后,提出数学具有预测、模拟、益智功能。英国思想家培根认为: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迷,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马克思也曾说过,一切科学只有当它成功运用数学时,才能达到完美的境界。
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在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中处处离不开数学,在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与数学关系更紧密;快捷高效的方案设计、生产经营的利润最大化、天气预报、航海航天、征劵交易……教师通过例子说明数学无处不在。
可以组织学生展开“生活中充满数学”活动的讨论,让学生相互交流,自己从生活,从社会现代科学技术信息等方面引导学生对数学有一个较为全面、科学的认识,不仅要认识到数学中有计算,有逻辑,对提高人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都有好处,而且要认识到数学与人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息息相关,是人类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科学技术的日益发展,推理意识、整体意识、量化意识、数学化意识等数学意识已经成为人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素质,而这些基本素质的具备都有待于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坚实的后盾。这样学好数学的雄心壮志必能在学生心灵扎根萌芽。
2.美妙神奇的数学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但其自身的抽象性、严谨性及学生的生活经验的匮乏和抽象思维的局限性,导致了不少学生认为数学是“深奥、枯燥、繁琐”的,起始课上要为数学“正名”。数学美美在“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种美必须用心灵去体验。比如圆,朴实无华,却具有“无与伦比的美”:在同一平面内,圆周上任何一点到圆心的距离都相等(都等于圆的半径),反过来,到圆心的距离等于半径的点都在圆周上;三角形的三条角平分线、三条中线和三条高线都相交于一点;立方体无论从正面、侧面、上面投影得到的图形都是正方形……数学家拉普拉斯曾说过:“哪里有数学,哪里就有美。”
三. 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明年春色倍还人
从小学到初中,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将从感性逐步过渡到理性,从具体过渡到抽象,它要求教师把学习方法指导融入到整个教学之中。起始课上,教师可根据学生情况简要说几点:如预习先行,学会自主;独立思考,勇于创新;刻苦勤奋,重视基础;勤作笔记,及时回顾;试卷品味,纠错反思。
数学基本思想是数学方法的灵魂,可以借机向学生渗透几种常用的、重要的数学思想。
1.数形结合思想
“数形结合”是把比较抽象的数学问题与适当的图形结合起来,借助形象思维去认识、处理问题的一种思想方法。
“数无形,少直观,形无数,难入微”,利用数形结合,可以将问题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便于直观理解,并提高形象思维能力。
2.化归思想
篇3
——课改下古叙事长诗教学初探
赵秋玲
(咸阳市旬邑中学,陕西 咸阳 711300)
摘 要:人教版普通高中语文课本里,古叙事长诗的数量不在少数,其中必修二和必修三中至少就有三篇,《氓》、《孔雀东南飞》、《<琵琶行>并序》,以往自己在教学这些长诗时,方法单一,只是一味地串讲,串译,结果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课后学生对于语文课的评价只有两个字“沉闷”!为了改变这种课堂教学现状,我进行了深入的学习与反思,认识到自己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主要是教学理念不新,教学方法不当,为此自己在以下方面做了转变与努力,实现了自己与课堂的双突破。
关键词:课改;古叙事长诗;教学
一、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
改变教师“一言堂”的局面,变以讲为主到以引导学为主,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讨新知、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适合自己特点的学习方式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教师是知识权威的角色。在这种新的认识下,教学过程我不再迷信自己的讲授,而是解放学生,相信、依靠学生,发展学生。
如教学《氓》时,我让学生在自主朗读学习基础上分小组分诗节,按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行改编。学生兴趣浓烈,不仅课内忙于读与思考,课外也在忙于改编、排演,就这样,课堂上同学或以小品表演,或以散文诗朗诵,或以神话故事讲述的形式,精彩地呈现了课文内容,在此基础上,学生较深、全面地理解分析了诗歌中人物形象及人物的悲剧成因。整节课就像是个花圃,小组之间你争我赶,“争奇斗艳”,“满园春色”。连平时上课不怎么发言、说话像蚊子叫的同学为了不使小组得分落后,也鼓起勇气走上了讲台,声音高亢的朗诵,和平时判若两人。这节课,我从“台上”退居“台下”,从主角走向配角,感觉到从未有过的“轻松”,我感觉到自己的“成熟”及空气中荡漾着的同学的喜悦。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满堂灌”的传统课堂,不仅效率低,而且忽视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它压制了学生活泼好玩的天性,抑制了学生真正潜能的发挥,新课标强调要使学生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主体意识愈强,他们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愈大,从而也愈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课堂教学更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
以《孔雀东南飞》为例,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二课时:学生通读全文,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文意感知划分文章情节。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布置明确小组改编写学习任务。具体分布任务如下:
第一组,完成第一部分(开头至“会不相从许”)的改编。
第二组,第二部分“夫妻誓别”。
第三组,第三部分“被迫应婚”。
第四组,第四部分“双双殉情”。
第五、六组,任意改编文中一部分。
改编形式不限,可为剧本、散文、小说、诗歌等。
要求:依据课文内容,忠实课本最基本的情节及人物性格的特点。
学生活动二:带着任务有重点的读,进一步熟知内容,完成改编任务,个人以书面作业形式完成,小组长引领小组内交流,取长补短,修改完善,完成初稿。
学生活动三:课外排演,熟悉文本,情节人物,进一步修改手中改编的文本。
学生活动四:小组改编成果展示交流。
此为学生最期盼,表现最活跃、热烈的活动环节,有的小组根据情节需要,几乎全员参与展示,整个讲台活像是星光大道的舞台,每个学生都变成了一个熠熠闪耀的星星。有的在尽情朗诵,有的在惟妙惟肖的表演,有的张大了嘴巴,有的笑弯了腰、、、、、、每个人的眼睛里都有了光彩,脸上都有了满足的笑意,我意识到,这才是真正的课堂,有生命力的课堂。
学生活动五:学生点评,总结,此次改编任务的落实及活动情况,学生畅所欲言,不拘一格,教师随时补充自己的看法与意见。
在前面活动环节基础上,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人物形象就会有一定的感知,所以下面一个教学活动环节就是人物形象的分析与主旨的把握,艺术手法的学习与运用。
第三课时:教学活动六,小组内结合课文相关叙事与描写等,深入细致全面地分析人物形象,探究文本主旨,分析赋比兴手法的运用。
如此教学,不仅有效完成了教学任务,而且保证了教学质量,学生印象深刻,既避免了教师被动地讲,学生被动的听,又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课堂的主人翁精神。课后我听一位复读生说,“以前上《孔雀东南飞》时,感觉极没意思。今天课这么一上,我觉得语文课一下子活了。”我觉得想要使语文课上学生“争奇斗艳”,呈现“满园春色”,光做到以上两点还不够,还得树立学习意识、创新意识。
三、要有学习、求变求新的意识,不断超越自我。
事实证明,任何一种教学模式长时间地用于课堂,都会让学生产生倦怠情绪。所以教师要不断学习,反思,勇于创新。陶行知说:“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是创造精神;敢入未开化的边疆,是开辟精神。”教师应学会根据不同的课型,文体适时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创新教学模式。如教学叙事长诗、小说、戏剧,可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的的改编成自己喜欢的形式,进而课堂上表演,这不仅强化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锻炼了学生分析、写作、表演能力。再如教学文言文,先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理解朗读并翻译课文内容,后提出疑难问题,生成问题后,再让小组讨论、解决问题,进而系统化,条理化的将课文重点段落的文言字词句整理展示在黑板上。学生在理解了文意,分析了内容之后,小组竞赛的形式完成对课文的背诵。当然这不在本文的探究之内,我只能略作提及。
要让自己的语文教学“活”起来,课堂上学生“争奇斗艳”,呈现“满园春色”,关键是在教学理念上的更新,要真真正正地意识到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是主体,教师只是课堂的组织者、引领者、策划者。课堂上要唤醒学生,点燃学生的学习激情,要让他们尽情地绽放,不断地喜欢并参与进语文教学中来。最后,要使源头活水长清,教师还要树立终身学习、创新反思意识,不断学习,不断创新,不断进步。
篇4
论文关键词:古诗文,爱国主义的情感,良好的道德品质,严谨的治学精神,积极的人生态度
1、爱国主义的情感
中学语文课本中关于古诗文教学的许多篇章,高扬着古人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是伟大人格凝聚的结晶,理应为当代青少年学习和继承。教师应积极开发古诗文中丰富的资源,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加强爱国主义的人文情怀教育。
《离骚》中,屈原“长太息以掩涕兮, 哀民生之多艰”,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九死不悔之意志去追求探索“存君兴国”的理想直至生命的终结;《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疑问,体现了他忧国忧民的博襟;《岳阳楼记》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体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此外,“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待从头收拾旧山河”,“精忠报国”的岳飞,“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五人墓碑记》中,视死如归,勇于赴死的民众……,这些人物身上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我们人文精神教育需要的范本,也是用来培养学生忧患意识、爱国情怀最好的精神食粮。这些优秀的作品千百年来一直激励着无数仁人志士为正义、为保家卫国而抛头颅、洒热血。作为中学生,欣赏和学习这些古典文学作品,就是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洗礼,接受中国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的熏陶。
2、良好的道德品质
语文教育必须重视文化内涵的挖掘及其教育,尤其要重视民族传统文化的教育。长期以来中华民族形成了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如团结、气节、孝心、谦虚、节俭、仁爱、责任感、等等,这些传统美德理应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方面,予以足够重视。
《信陵君窃符救赵》可教育学生宽厚待人,真诚交友;《训俭示康》可教育学生养成务行节俭,力戒奢侈的良好习惯;《陈涉世家》一文则教育学生要诚实守信、不可见利忘义。《左忠毅公逸事》则可让学生学习左忠毅公面对,坚贞不屈的高贵品质。《王忠肃公翱事》中的王翱处理任何事情都坚持原则,严于律己,不徇私情,廉洁自守,忠于朋友的无私品质在当前社会则可以给学生以深刻的思想道德洗礼。
此外,像“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刘禹锡的《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博怀,……都是我们今天教育学生养成良好道德品质和高尚人格的优秀示例,因此,教师必须充分挖掘其中的德育内容,并行之有效地贯穿于语文的课堂教学中。
3.严谨的治学精神
中学课本中选入的古诗文作品,有许多都是紧密结合学生学习的需要,与他们的学习密切相关的内容, 对于其今天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现书有感》)告诉我们在学习中只有不断地读书,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心智才能更加开豁,更加敏锐。“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短歌行》) 告诉我们一个人如果不趁着大好时光而努力奋斗,让青春白白地浪费,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来不及了。它鼓励青年人要珍惜时光,可以说是出言警策,催人奋起。民族英雄岳飞在他的名作《满江红》里也表达了相似的人生态度:“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同时,他更以自己短暂而光辉的一生,给予后人有力的鼓舞和鞭策。《送东阳马生序》的作者宋濂以自己勤苦求学而功成名就的事实,现身说法,勉励后辈专心向学,刻苦自励,情真意挚,语重心长,给后学者以深刻的启示。
《石钟山记》则告诉我们要想获得真知,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在学习这篇文章时,要让学生认真体会“事不目见而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的箴言,养成不畏艰险,求真务实的人生态度。《游褒禅山记》的作者以游褒禅山的见闻为喻,阐发了富有哲理性的见解,讲述这篇文章时要使学生深刻领悟“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个中三昧。
此外,像《论语》中提到的“学思结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三人行,必有我师”,“温故而知新”……都体现了科学严谨的求学态度和治学精神,对于我们今天的教学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4.积极的人生态度
人的一生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那么身处逆境之时,是消极避世,自暴自弃;还是积极乐观、奋发作为,不少古诗文作品也给我们做出了经典的回答。
王勃《滕王阁序》中的“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可以说是全文最富思想意义的警语。古往今来有多少有志之士,面对一切艰难险阻,总能执着地追求自己的理想,即使在郁郁不得志的逆境当中也不消沉放弃。东汉马援云:“大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王勃在此化用,警示那些“失路之人”不要因年华易逝和处境困顿而自暴自弃。而王勃此时正怀才不遇,但仍有这般情怀,确实难能可贵。
《报任安书》中的作者司马迁为了“成一家之言“,完成巨著《史记》,身处逆境,隐忍苟活。他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给予后来者提供了一种人格榜样。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将《报任安书》和《渔夫》两篇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司马迁和屈原都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的杰出人物,一个毅然赴死,一个忍辱而生。为后人做出了两种不同的人生抉择,通过对比分析,讨论交流,了解他们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人生抉择。从而可以让学生正视人生的苦乐顺逆,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通达乐观的健康人格,并进而确立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这些经典诗文的学习,可以培养中学生为理想和抱负不断前进、不断发展的能力,尽管遭遇许多曲折和坎坷,也要具备不懈追求、坚忍不拔的精神品质,将自我塑造成有勇、有谋、有智、有识的新时代综合性人才。
中国古诗文是几千年来人类文明最丰富、最生动的载体,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我们还必须看到,作家作品不可避免地受到时代与阶级的局限,纵使十分优秀的古典诗词作品,其间包含的思想也可能存在落后的东西。例如,曹操的名作《短歌行》充满着壮志豪情,然而他统一天下的政治理想却明显地带有封建帝王的狭隘与自私,他所认为的天下不过是一已之天下。岳飞的《满江红》高唱着精忠报国的旋律,但他的爱国是与对封建君主的愚忠交织在一起的。《陋室铭》中,既宣扬了洁身自好、不与世俗流化的高尚人格精神,也包含着随遇而安、躲避尘世的消极思想……
因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以其“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特点和优势,更好地发挥其“以优美的意境感染人,以深邃的哲理教育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的独特作用,从而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社会主义道德品质,使其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参考文献:
[1]姚伯登《论中学文言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南方论刊》,2008年第6期。
[2]文娟《中学文言文教学中对学生古典情怀的培养》,《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8年第8期
篇5
(宁夏北极星化工有限公司,宁夏 贺兰 750200)
【摘要】有人对乳酸菌在食品基质中的降胆固醇作用作了研究,发现在既没有额外加入游离胆固醇也没有添加胆盐等物质的奶油中,大部分菌种也能达到40%以上的胆固醇吸收率。因此,人们对于乳酸菌降低胆固醇的机理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关键词 乳酸菌;发酵食品;胆固醇含量;微生物降解;益生乳酸菌食品
0引言
目前,在利用微生物降胆固醇领域科学工作者已做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许多研究表明乳酸菌发酵的食品可以降低人体的血清胆固醇的含量。在膳食中摄入酸乳可以降低血液内的胆固醇,在酸乳中含有一种3-经基-3-甲基葡萄糖酸和乳清酸可以抑制乙酸合成胆固醇的因子。乳酸菌对食品基质中的胆固醇是否有降低作用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利用乳酸菌开发低胆固醇制品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同化理论
体外研究表明,厌氧条件下某些乳酸菌在含胆盐的高胆固醇的培养基上生长时,菌体可以吸收培养基中的胆固醇到自身的细胞中去,降低介质中胆固醇的含量。Gilliland在猪肠道内分离到高效降胆固醇嗜酸乳杆菌P47,并围绕该菌进行了体内和体外的研究。以PPLO(类胸膜炎体)代替胆固醇加入到含有胆盐的培养基中,接种后厌氧培养,发现厌氧条件下随着牛胆盐浓度的增加,培养液中胆固醇含量明显降低。破碎菌体细胞后,发现细胞内胆固醇含量显著增加。由此表明,介质中的胆固醇含量降低,即细菌把胆固醇吸收到自身的细胞中去。随后D.O.Noh等人发现,在高胆固醇培养基中生长的乳酸菌用超声波处理一段时间后,菌体的存活率在90%以上,而同样条件处理下普通培养基中细胞的存活率仅有20%左右。他们认为原因是吸收到细胞膜中的胆固醇改变了细胞的组成,增加了膜的任性。菌体细胞膜对超声波的耐受性增强,这间接证明了乳酸菌菌体对胆固醇的同化作用。证明乳酸菌对胆固醇的同化作用的同时他们又指出,菌体细胞对胆固醇的吸收因胆盐浓度、胆盐种类和菌株的不同而表现出明显的差异。Grill等对降胆固醇的效果作了研究,发现在含有牛胆盐的高胆固醇培养基中,厌氧条件下,细胞可以吸收介质中约50%的胆固醇,细胞却无胆固醇同化现象,而在含有相同浓度的牛磺胆酸的高胆固醇培养基中,二者均表现出较强的胆固醇同化能力即胆固醇的吸收。一般情况下,无胆盐存在时乳酸菌不表现胆固醇的脱除能力,随胆盐浓度的增加,菌株降胆固醇能力也增加,其适宜浓度在0.3-0.5%,这和人体肠道内的胆酸浓度相一致。由于菌体细胞吸收胆固醇的机制仅仅是在纯培养条件下得到了证实,尚未经过动物及人体实验研究,所以人们推测,由于细菌细胞吸收了肠道中的胆固醇,可能会减少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从而导致体内血清中胆固醇的含量降低。此外,对于胆盐与乳酸菌降胆固醇之间的关系,众多研究者均认为,适当增加胆盐浓度可以提高菌体细胞壁的通透性,使固醇类物质渗入细胞内部,引起环境中胆固醇浓度下降。而胆盐浓度过高则抑制细菌的生长,不利于菌体细胞对胆固醇的吸收。
2沉淀理论
Frand A M等否定了乳酸菌的胆固醇同化作用,他们认为乳酸菌对胆固醇的去除是因为酸性条件下(pH<6.0)乳酸菌的胆盐共轭活性增加,使胆固醇与胆盐形成了沉淀,从而降低了培养基中胆固醇的含量。Taranto和Grill对此也进行了相关的研究,他们认为胆盐水解酶是胆固醇降低的关键因素,该酶改变了胆盐的组成,使之和胆固醇一起沉淀。体外研究发现,乳酸菌产生的胆盐水解酶可以将结合胆酸分解为游离胆酸,游离胆酸与胆固醇结合形成复合物共同沉淀下来,从而导致环境中胆固醇含量的降低。而胆汁主要由胆盐组成的,由肝脏中的细胞产生的一种液体,并且通过胆道系统流入胆囊,循总胆管被分泌到十二指肠。胆汁的主要有机成分是胆汁酸盐、多种酶类(如脂肪酶、磷脂酶等)、胆色素、磷脂、脂肪、胆固醇、粘蛋白等,其中胆汁酸盐含量最多。胆汁酸盐是胆汁的重要成分,在脂类物质消化吸收及调节胆固醇代谢方面起重要的作用。胆汁中的胆汁酸均以钠盐或钾盐形式存在,即胆汁酸盐,简称胆盐。胆盐是胆汁酸结合了甘氨酸和牛擴酸,并且作为天然的离子去污剂,被人体和动物体内的消化道中微生物生物转化成为一定量的代谢物。结合胆汁酸的水解是一种最普遍的微生物胆盐的生物转化。胆盐水解酶催化结合醜胺的胆汁酸水解生成甘氨酸或牛磺酸。在消化道中,胆盐对脂类的乳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它们可以加强管内腔中的脂解作用和肠上皮细胞对脂解产物的吸收。作为消化道中最普通胆汁酸的胆酸大部分由游离胆盐的分解产物产生。游离的胆汁酸进一步被消化道中的微生物修改生成次级胆汁酸,诸如脱氧胆酸和石胆酸。小肠中胆盐的分解产物和最终游离胆汁酸的排泄物能导致血清胆固醇的减少,因为胆盐的替代将需要利用体内的一些胆固醇。游离胆盐比结合胆盐溶解的少,结果导致游离胆盐在消化道内较少的被吸收。
3其它理论
鉴于乳酸菌降低胆固醇作用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作用方式随着所采用的菌种和测试对象有很大差别,对于嗜酸乳杆菌和其它乳酸菌降低胆固醇的作用,部分研究人员倾向于菌体吸收和共沉淀联合作用去除基质中的胆固醇,而且在不同条件下乳酸菌会表现出以吸收或以共沉淀作用方式为主的能力。此外,对双歧杆菌的研究还发现,双歧杆菌通过抑制人体内活化的T细胞,可以控制新形成的低密度脂蛋白接受器,有助于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利用小鼠作为模型的实验结果表明,嗜酸乳杆菌和双歧杆菌可以影响胆固醇合成途径中的3-羟基-3-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还原酶的活性,轻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是胆固醇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对胆固醇的合成速度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该还原酶的活力增加,胆固醇合成速度快,反之就慢,乳酸菌能抑制该还原酶,使酶反应速度降低,从而抑制胆固醇的合成,因而其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功效。
另外,乳酸菌制剂中的一些有机酸盐类如醋酸盐,丙酸盐和乳酸盐可能对脂肪的代谢调节,对降低血浆TC和LDL,升高HDL起着一定的作用。在乳酸菌产生的特殊酶系中,有降低胆固醇的酶系,它们在体内可以抑制胆固醇的合成。乳酸菌及其制剂使HDL浓度升高从而影响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的机制目前还不清楚。
有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1)细胞或其它蛋白质来源的脂质供给增加:当富含甘油三酯蛋白颗粒增加时,转移到HDL上的胆固醇、磷脂和载脂蛋白量增加,因此可使HDL浓度升高;(2)胆固醇酯转运蛋白(CETP)活性降低:CETP的功能是促进胆固醇酯从HDL转移到其它脂蛋白上。如果CETP活性降低,可阻止HDL中胆固醇酯的转移,由此可引起血浆HDL水平提高;(3)HDL颗粒分解代谢减慢:HDL颗粒的分解代谢减慢会使血浆HDL浓度升高。
上述研究结果充分说明乳酸菌降低血清胆固醇含量的机制是复杂的,或许还存在其它的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的研究。鉴于体内和体外研究条件的巨大差别,除了继续在纯培养条件下开展乳酸菌降胆固醇机理的研究之外,有必要加大以人体为模型的研究。
4结束语
总之,服用乳酸菌及其相关制品具有减少人体血清胆固醇含量,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功效。为此,人们开展了乳酸菌降低胆固醇的体内和体外研究,旨在开发功能性乳酸菌制品,满足人们健康需要。目前,欧美和日本市场上已经有类似的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功能的益生乳酸菌制品。
参考文献
[1]刘奕琼,张灏,田丰伟.微生物降胆固醇作用研究进展[J].食品与机械,2003(01).
篇6
在我们眼巴巴地期盼绿意时,天气却出现了异常的“倒春寒”现象,无意间,一场春雪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雪,乐坏了孩子们,也喜煞了城市里的大人。盼了整个冬季却不见雪的农民更是把串串笑声撒进了村庄、田间地头。此时,一首《春雪》――“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呈献给孩子们,诵读后,所有赞美春雪的言语都显得乏味了。
第一站――惊蛰
我用一节课的时间给孩子们讲了24节气的来历。让孩子们对24节气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我在黑板上写出了24节气歌,第一次晨诵的内容确定为24节气歌:
地球绕着太阳转,绕完一圈是一年。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
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
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
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
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
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
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
七月大暑和小暑,立秋处暑八月问;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
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
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然后布置同学们回家查看日历,记录下令年24节气的具体日期。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选择了几条有关惊蛰的谚语及韦应物的《关田家》作为诵读内容,使孩子们朦朦胧胧地感悟着农历的踪迹。
正当我们喜度妇女节,诵读《游子吟》的时候,我班同学肖越惊喜地向大家报告:“杏花开了。”我一听,便跑到山上,看着漫山遍野的杏花,真是“一夜春风来,杏花满园开”。回来后,我精心挑选了两首描写杏花的诗供同学们诵读:“日日春光斗日光,山城斜路杏花香。几时心绪浑无事,得及游丝百尺长?”“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依稀映村坞,烂漫开山城。好折待宾客,金盘衬红琼。”然后布置大家周日和家人一起边观赏杏花,边吟诵诗句。
杏花诗诵后,我们随着春的脚步步入了桃花、梨花诗词的世界,先后诵读了6首古诗《江畔独步寻花》(两首)《惠崇春江晚景》《千叶桃花》《杂曲歌辞
桃花行》《次韵梨花》和一首宋词《桃夭》。“桃天――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桃之天天,有黄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天天,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当时,我带领同学们经过反复诵读之后,问大家读到“桃之天天,灼灼其华”你想到了我们班的谁?学生听后齐声高喊――潘金子。潘金子担任班长兼大队委,在同学们中威信很高。同学们说完,我赶快亮出了她的照片,大家不约而同地“哇”了起来,接下来,我告诉大家,什么样的女子才是最美丽的,然后,大家齐声把词朗诵给潘金子听。其实,这节晨诵已不仅仅是诵读了,孩子们还进一步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美!
“同学们,桃花落了,她把美好的光阴留给了果实,春天也总会过去,但是明年的春天再来时,你们还记得我们此时吟诵过的诗吗?还会记得你们此刻美丽如花吗?唐朝诗人崔护已为我们写好了《题都城南庄》,让我们来一起读一读: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第二站――春分
我给孩子们讲了有关春分的养生、趣事,并让大家搜集了有关春分的农事、谚语,从而使孩子们了解了今年的20日是春分。此时太阳运行到黄经0度,这一天为春季的一半,所以叫春分。春分这天阳光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相等。在这一站,我们诵读了唐诗《早春》和宋词《丑奴儿》。
第三站――清明
4月4日是清明节,利用一周的时间,我们诵读了两首唐诗、一首宋词――“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汨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
第四站――谷雨送春归
篇7
【春分时节农业谚语】
春分天暖花渐开,牲畜配种莫懈怠。
春分天暖花渐开,马驴牛羊要怀胎。
牲口栏里勤打扫,一年四季疾病少。
疾病不早防,病到就慌张。
时到春分,畜禽打针。
气味臭烘烘,一定是肺痈(指大牲畜)。
瘤胃臌气牛多见,饲喂草料防霉变。
角冷鼻无汗,赶快把药灌。
张口上喘,十有九险。
猪瘟病毒传染快,眼赤无神爱昏呆。
猪丹毒,传染急,温高便秘食欲低。
粪稀粪干,猪体不安;毛眼闪光,猪体健康。
猪有蛔虫害不小,泻频眼白不添膘。
羊圈瘟病易发生,圈干防雨病无踪。
羊患热痢体发烧,干渴便脓不停尿。
兔瘟蔓延危害大,春秋两防不怕它。
母鸡肚里有虫搅,毛松冠白产蛋少;两晚两片驱虫灵,产蛋可多二三成。
惊蛰春分万物生,鱼儿开口食量增,米糠麸皮豆麻饼,水旱嫩草勤供应。
投饵施肥要当心,量少、次多最要紧;投饵定位搭食台,省饵省工鱼齐来。
要想管好一池鱼,先要管好一池水。混养鱼种要分层,科学搭配产量增。
深水如高楼,层层有鱼游。
有的喜深,有的喜浅,合理搭配青、草、鲢、鳙、鲤、鲫、鳊。
底层罗非鲮鲫鲤,中下鳊青上鳙鲢。
水宽鱼跃,水窄鱼跳。
春天老鼠饥,捕杀好时机。
春分春分,昼夜平分。
二、八月,昼夜平。
一场春雨一场暖,一场秋雨一场寒。
麦怕二月雪。
冬雪是被,春雪是鬼。
春雪填满沟,小麦要减收。
二月下雪,小麦吃苦,早锄两遍,可以弥补。
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见春霜麦苗伤。
九尽花不开,水果挤破街。
九尽花不开,果子压塌街。
花开九不尽,果价要跑人。
花开九不尽,果子没人问。
春分雨多,有利春播。
麦怕春旱,谷怕急雨。
春季雨丰不歉,冬有大雪多面。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
麦到春分昼夜长。
小麦拔节,棉田耙耪不歇;小麦孕穗,棉种下地;小麦抽穗,棉种生脚钻锥;小麦开花,棉苗出土两夹;小麦灌浆,间苗定苗治虫带松耪。
追肥浇水跟松耪,三举配套麦苗壮。
要想粮棉丰,土地早平整。
灌溉不整地,等于白费力。
浇水不整地,费水费工又碱地。
围堰不平地,也是白费力。
地不平带来五不平:温不平,水不平,肥不平,庄稼高矮不平,产量不平。
沙压碱,黄金板;沙压粘,变良田;粘压沙,好庄稼。
碱地压沙土,一亩顶二亩。
白土掺黑土,一亩顶二亩。
碱地盖上沙,强似把粪加。
碱地压沙土,保苗不用补。
瓜地铺石沙,结得箩筐大。
碱地逮着苗,能和好地摽。
淤上半尺黄河泥,可打三年好粮食。
油碱管出不管长,刚碱管长不管出。
沙地里看苗,淤地里吃饭。
沙地发小苗,粘地发老苗;沙粘一混搅,从幼到老长得好。
白地里看苗,黑地里吃饭。
沙地好像筛子底,积不下肥,存不下水。
要想沙出金,还得肥水跟。
想种沙地莫惜本。
家里土,地里虎,土倒土,两石五。
土杂肥,有力气,能增产,还养地。
阴土换阳土,一亩顶二亩。
土闲三年变粪,粪闲三年变土。
野土用火烧,上地发苗好。
若要庄稼壮,一年一换炕。
半年的锅头当年的炕,熏透的烟囱发苗壮。
要想庄稼长得凶,一家一个沤粪坑。
新土填得多,大长胡萝卜。
填平坑湾,先种黍穇。
龙生龙,凤生凤,好种才有好收成。
种不正,苗不正,结个葫芦歪歪腚。
有钱买种,无钱买苗。
种子买得贱,空地一大片。
买种省了钱,减产后悔晚。
纺好线,用好棉,好种壮苗长满田。
好种出好苗,好苗多结桃。
好种出好苗,早发早结桃。
要想出好苗,棉籽粒粒挑。
以北的地区外,全国各地日平均气温均稳定升达0℃以上,气温回升较快。华北岸柳青青,莺飞草长,小麦拔节,油菜花香,桃红李白迎春黄;而华南地区则已是一派暮春景象。从气候规律上,江南的降水迅速增多,进入春季“桃花汛”期;而在“春雨贵如油”的东北、华北和西北广大地区降水依然很少,抗御春旱的威胁是农业生产上的主要问题。
“春分麦起身,一刻值千金”,北方春季少雨就要抓紧春灌,浇好拔节水,施好拔节肥,注意防御晚霜冻害;南方则需要搞好排涝防渍工作。早春天气冷暖变化频繁,也要注意在冷空气来临时浸种催芽,冷空气结束时抢晴播种。群众经验说:“冷尾暖头,下秧不愁。”春分最大的物候变化便是柳叶完全舒展开了。
“二月惊蛰又春分,种树施肥耕地深。”春分也是植树造林的极好时机,古诗就有“夜半饭牛呼妇起,明朝种树是春分”之句,因此3月12日才会定为植树节。
篇8
[摘 要]古典诗歌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背诵古诗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要想小学生能够背得快、记得牢,教师必须在背诵指导上下工夫。教师运用巧妙的方法指导学生背诵古诗,能够提高学生学诗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古典诗歌的了解和热爱。
[关键词]古诗 背诵 方法 趣味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5)10-058
在我国,“诗教”源远流长,许多孩子在牙牙学语时就开始读诗背词。然而进入小学后,诗词背诵却遭遇了尴尬——学生背诵、积累古诗词的积极性低,转眼就忘。这与相对单一乏味的背诵方法不无关系。因此,只有变换多种方法指导学生诵读,学生才会诵得有滋有味,记得清清楚楚。我们可以尝试以下方法。
一、看一看,诗画合一助记忆
在小学阶段的很多诗词,本身就是一幅优美的画。因此,在指导背诵的过程中,可充分利用插画,让学生通过鲜活的画面记住文字,达到诗画合一,这样记忆就会更加牢靠。但要注意的是,这种方法对于背诵景物类诗词最为适宜。如白朴的小令《天净沙·秋》是一首意境优美的写景曲,在引导学生背诵这首曲时,我先让学生按曲中描写的景物顺序去观察插画。当学生把曲中的美景了然于心时,整首曲也就熟记了。
二、演一演,一招一式涨兴趣
我们身体中不仅是大脑有记忆功能,而且每一个细胞都能存储记忆。在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中都含有很多的动作,这就可以指导学生根据古诗一边做动作一边背诵,让身体也参与到记忆活动中。在指导背诵《池上》这首诗时,学生们边吟读边做着划船、采莲、摆手的动作,俨然就是诗中天真无邪的小娃了。这些动作让学生摆脱了“正正经经”的上课坐姿,使身体活动起来,他们兴趣大涨,很快就背诵了下来。
三、填一填,填字游戏记难句
在检查背诵的过程中,常常会发现,学生在背一些本来背得很熟的诗时,会突然在某个环节上卡壳了。这时如果提示一下某个字(或词),学生就会很快地接上。抓住这个特征,我经常和学生一起玩“填字游戏”,所填的字一般是关键字或是易错字。如《石灰吟》这首诗,第三句为“粉骨碎身浑不怕”,但是有学生习惯性地背为“粉身碎骨浑不怕”,于是我就专门抓第三句“粉骨碎身”这一词进行填空:“粉( )碎( )浑不怕。”而背到最后一句 “要留清白在人间”时,就会有学生与《墨梅》(王冕)最一后句“只留清气满乾坤”混淆了,我就抓最后一句进行填字:“……要留( )( )在人间。”“……要留清白( )( )( )。”这样,根据学生的错点进行几次变换填字,学生就能够区别诗句,牢牢记住了。
四、猜一猜,益智诗谜得意趣
在浩如云烟的古典诗词中,有很多的诗谜,充分显现了诗人高雅的情趣。平时,我经常说一些诗谜让学生猜。这些诗谜以五言居多,字简意浅又生动有趣,花的时间少又能收到良好的记忆效果。如关于“风”的诗谜:“吹落三秋树,能解二月花。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还有关于“雨”的、“琴”的、“松”的诗谜……同样的,也可以是学生说给老师猜、家长猜。这样,谜也猜了,诗也背了,趣也生了,一举三得,何乐而不为呢?
五、唱一唱,诗乐结合感古韵
诗词是一种音韵的文学,诗和音乐的结合,可以追溯到春秋时代。根据诗词的这一特点,我将“吟唱”引入课堂。在指导《送元二使安西》的诵读时,我让学生先听《阳关三叠》古乐,在音乐声中感受古诗特有的韵味和感情。之后组织学生以“一唱三叹”的演唱方式来进行吟唱。一声唱,三声叹让学生们入情入境地感受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对古诗的韵律节奏也获得了一定的感受,从而使学生真正喜欢上了古诗,进而积极地诵读。
六、讲一讲,故事情境入诗情
讲《赠汪伦》时,我和学生讲述“汪伦妙计邀李白”的故事,学生听得兴味盎然,自然也就很好地理解了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并记住了这首诗。在学习《石灰吟》时,我引入于谦的故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诗人高贵的品格。如此一来,这些人物形象深植于学生心中,诗文也随之烙进了学生脑海中。在艺术节活动中,学生们还排演了故事情景诗《回乡偶书》,将诗人的乡心、乡情演绎得淋漓尽致,令观众拍掌叫绝。
七、串一串,以点带面促积累
在诵完一首诗之后,我常常要求学生找一找与诗歌内容相仿的诗。如诵完《春夜喜雨》后,我要求学生找一找其他描写春天的诗,比较一下写春的不同心情,并运用已学过的方法将它背诵下来。在主题诗交流活动中,学生在短短的四十分钟内认识到了十几首与春有关的诗歌,有《春游曲》(王涯)、《春雪》(韩愈)、《大林寺桃花》(白居易)等,如此“春意盎然”的情景更激发了他们找诗、背诗的热情。这种以点带面的背诵积累,不仅丰富了同类诗的积累,还使学生感受到同一主题内容诗歌的不同之处。
篇9
关键词:李少鹤 高密派 冷诗
李少鹤是清代乾嘉年间“高密诗派”的代表人物,山东高密时期其与胞兄怀民(石桐)效法唐张为《诗人主客图》,编定《重订中晚唐诗主客图》,取唐元和以后诸家五律,辨其体格,奉张籍、贾岛为主,朱庆余,李洞以下为客,发起了一场声势不小的中晚唐诗歌运动。与此同时,少鹤个人也进行了大量诗歌创作,得诗凡681首,主要收录于嘉庆刻本《少鹤先生诗抄(十三卷)》中。袁枚则称其诗“高淡可喜”,其人为“今之苏子瞻也”。(《随园诗话》)近人汪辟疆在谈到高密诗派的影响时,也说:“胡森亦以江西人,与少鹤往来,自是江西诗人多有传其《中晚唐诗主客图》者,于是,江西有高密诗派。孙顾崖以吴人官粤西,而最服膺石桐少鹤诗说,……于是东吴有高密诗派。”[1]由此可见,宪乔之诗对当时诗坛的影响。
作为高密诗派的核心人物,宪乔在宗师的选择,“规模较阔,出入唐宋诸大家,能运以己意,虽巉削不伤真气。”[2]这里的“唐宋诸大家”,具体指唐代韩愈、张籍、贾岛和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等。汪辟疆说:“少鹤五言,近贾为多……惟五七言古体,则尝出入韩苏,气体较大,……要皆不失为高密派重镇也。”(《论高密诗派》)汪氏指出了少鹤宗师所自和学诗辨体的特点。对于宗韩之诗,其诗中多有自述,暂且不表,在此我们专门谈谈其宗岛之诗。“山钟夜渡空江水,汀月寒生古石楼”。这两句诗是贾岛《早秋寄天竺灵隐寺》一诗中的句子,不过用来概括李宪乔“冷派诗”的艺术特征倒显得形象贴切。其大部分五言古诗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偏暗、偏冷、偏孤静,约而言之,孤冷二字是也,下面结合作品分别论说。
首先是色调偏暗的诗,这是从视觉感受方面说的。李宪乔诗歌选择的典型时刻,总是或在黄昏,或在月夜,或在阴天,或在暗室,即使艳阳高照之时,也必然处在浓荫里,要之,他的诗像一只怕光的蝙蝠。“暝舷不能寐,兀立吊江东。“(《夜半舟中望燕子矶作寄子才》)这是在暗室;“孤馆当昏坐,荒钟隔雨闻。”(《和石桐闻钟寄子迄》)“残雪暮归寺,夕阳深闭门。”(《兴胜寺》)这是在昏馆暮寺;“游子半夜棹,严城千里冰。”(《月夜次长江》之二)这是在夜半;“州城接孤岭,昏雪没巑岏。”(《有感祝舍人大雪宿蔚州北山作》)“荒江迥望绝沿洄,雾瞀氛昏到晚开。”(《泊龙头矶闻鹧鸪》)这是在黄昏;“鸡鸣江水白,江月堕混茫。”(《鸡鸣》)这是在黎明月下;类似的例子随手可举。他是一个惯于在黄昏月夜出没的诗人,他偏爱黄昏、月亮甚于白昼、太阳,后文将对黄昏、月夜这两个高频意象作专节分析,这里从略。
一个饶有兴味的现象是贾岛诗的色调也偏暗,试举数例,“独行潭底影,数息树边身”(《送无可上人》)白昼里他选择光线较弱的潭底、树荫下;“地寒春雪盛,山浅夕风轻。”(《别徐明府》)虽然炽照,但已近黄昏;“流星透疏木,走月递行云。”(《宿山寺》)“棹穿波底月,船压水中天。”(《过河联句》)二句在朦胧的月光之下;“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暮过山村》)“荷翻团露惊秋近,柳转斜阳过水来。”(《题虢州三堂赠吴郎中》)等句,所选景物的背景都是在日暮时分,色彩昏暗。二位诗人,不知是性情偏嗜一样,还是后人模仿前人,艺术面貌惊人的相似。
其次是偏冷的诗。偏冷与偏暗是联为一体,互为作用的,二者在心理上都给人造成阴郁的感觉,故色彩学上把昏暗的色彩划为冷色调。少鹤选择意象时,着意择取雨水、冽泉、雪霰、冷雾等冰质事物,为他的诗境笼上了冷的氛围。写雨的诗篇在他整个诗集中占有相当的比例,这在后面分析意象时将要重点解释,此处从略。单列写冷江、寒雾的诗句。“暗露缀虚网,晴虫上湿柯。”(《寄曲江翁》)“松高云始驻,涧僻水偏寒。”(《书情寄兰公敬之廉夫》)“寺前西涧水,数里见寒澄。”(《题延庆寺》)“石泉寒更澈,霜柳雨中疏”(《怀林云表》)“泉声出荒草,霜气涌孤祠。”(《游长白山澧泉谒范文正公祠》)……从常理上讲,太阳、烟灯给人的感觉是温暖的,但诗人也要为它蒙上冷色。“冻烟开磵曙,高雪入楼晴。”(《登九仙山西观楼见远道人题壁》)“带湿秋阳犹作暑,倦游行客只如闲。”(《雨后龙山道中》)“溪近夜风激,店荒灯焰寒。”(《旅夜检校亡友单子迄集书卷尾》)烟至于“冻”,秋阳至于“湿”,灯焰至于“寒”,都是作者心理上的极端反应。由于偏冷,选择意象时不离江湖雨雪雾泉,因而他的诗又显得湿,冷湿便成为少鹤“冷派诗”风格的感性形式。
三是静寂的诗。在中国诗歌史上,王维是写静的大师。王摩诘中晚年写诗复参禅,禅、诗双栖,“静”是他生活、思想、作品的主要特色。“晚年唯好静,万事不关心。”(王维)对静的感觉,他大多舍去正面描写,而用画家的借景手法,以动态、音籁,设色去衬托,创造了独特的境界。少鹤学过韦王一派,诗中累有痕迹。少鹤对佛禅之事,始终热衷,其诗集里表现他流连寺刹,与高人道友论道的诗篇也不在少数,如《冬夜与远师同宿》、《赠法逸人》、《石溪西亭赠翼上人》、《游龙洞圣寿禅院》、《寻东磵僧》等等。他笔下的静物、寂境也写得很有特色,有些佳句幽境直追王维;即使在写法上,二者也深有渊源:
(1)以声衬静。王维是以声衬静的高手,“雨中山果落,灯下草虫鸣”,“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雀噪荒村,鸡鸣空馆”,等等。将细小声响与巨大背景对比,凸显“蝉噪林益静,鸟鸣山更幽”的寂静效果,少鹤诗中也不乏这类成功诗句,“瀑喧停午时,诗径独行迟。尽日有雷处,孤云竟不知。远禽醒磔磔,蛮蔓湿垂垂。只此足闲逸,安心更莫疑。”(《佛子岭瀑布》)诗作以瀑布、鸟翅与巨大质实的空山对比,所写之物与背景差距巨大,因此虽然着意在写响动,但实际上更显幽静。(2)以动衬静。在静态的背景中,运动着的刺激物也更易被知觉到,少鹤以诗人的直觉揭示了这一事实。以动衬静的佳构如下诗:“初披入山径,数滴石淙翻。及到孤禅处,千寻瀑布根。昼清鹤过影,寺近井通源。只对莓苔地,经年无屐痕。”(《寻东涧僧》)此诗借助滴水、飞鹤、流瀑等数个运动物,放入空山的背景中,反衬出了一片寂静。还有类似效果的句子,如“僧共无灯夜,禽惊落雪枝。”(《寄祝厚臣舍人》)以落雪、禽动衬静;“甖空和冻螘,枝动恋巢禽。”(《寺居雪夜寄萧检讨》)以枝摇、禽动衬静。(3)以色显静。王维诗画双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对以色显静之妙深有悟解。王维设色的特点多用冷色,冷色中首推青绿;少鹤也多用冷色,但冷色中偏向青灰、枯淡。前者如“青草肃澄陂,白云移翠岭”,“青皋丽已净,绿树郁如浮”,“商山包楚郢,积翠霭沉沉”,“翡翠香烟合,潮来天地青”,等等。后者如“竹间深阁色,烟际读书声”,“泉声出荒草,霜气涌孤祠”,“残雪暮归寺,夕阳深闭门”,“石扇响空碧,肃然山观清”,等等。
说到李宪乔与郊岛的诗学渊源,汪辟疆曾有过一段精辟的论述,现迻录于此作为本小节的总结:“以寒瘦为高境;以独造为本领;以真挚见情景;以融合见苦辛;而所谓起沈疴者,即戒熟戒俗不作一平直语,而能直穷造化神理混含而已。”(《论高密诗派》)在我们看来,其所借鉴的东西有三,其一,学习郊岛对诗歌艺术执着追求的精神;其二,仿效郊岛所擅长的五古诗体;其三,崇尚郊岛清幽冷僻、尽洗佻滑的冷派诗风。
注释:
[1]汪辟疆:《论高密诗派》,《中华文史论丛》1962年(2辑)。
篇10
关键词 诗歌赏读 想象 外衣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4-0103-02
著名特级教师周一贯认为:“学生阅读课文,既是课文信息的接受者,又是课文信息的加工者,总会以各种形式继续着作者的创作,实现着作品的价值。而这一切又有赖于想象的参与。”想象是实现文学作品再加工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通过想象读者能感悟到作者的内心世界,触及到作者的心灵,体验着作者的情感经历,感受到作品语言的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诗歌赏读教学中,语文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拓宽他们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行走在想象的诗歌赏读世界中,尽情地享受诗歌带给他们的快乐。
诗歌依靠它凝练含蓄的语言,深层幽远的意境、生动形象的画面、真挚感人的情感来感染读者。在诵读与欣赏诗歌时若不借助想象是很难把握诗歌的的内涵,体会到诗歌的美,感悟到诗人的情感的。
一、反复推敲,体会诗歌的语言美
“春风又绿江南岸”,一个“绿”字用得非常“妙”,它仿佛让人感觉到一阵拂面的春风吹过,江南大地随即遍地披上绿装,绿茸茸的“地毯”触手可及,空气中到处散发着青草的清香,若不借助想象哪有这般美的境界呢?“僧敲月下门”,一个“敲”字道出了贾岛在月夜中轻轻地、缓慢地而又有节奏地敲着朋友的门,显得小心而有礼貌,若不借助想象读者哪能体会到诗人那般心境?“红杏枝头春意闹”,一个“闹”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芳春时节红杏竞相开放、争占春光、姹紫嫣红的喧闹图景,若不借助想象读者的眼前哪能出现这样的画面?
二、激活思维,感受诗歌的画面美
苏轼在评价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诚然,在很多的诗歌中都蕴含着生动优美的画面,教师可因势利导,让学生诵读这些诗句时巧妙地展开想象,通过电视镜头读古诗,激活自己的思维,感受诗歌中的画面美,并体会画面中蕴含的诗人的深层情感。“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简短十个字刻画了一个满头白发,满脸沧桑,不停用手挠头,头发越来越短,简直连簪子都插不上的忧国忧民的老人形象;每当读到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时,我们每个读者眼前总会出现一幅动人的画面:一叶孤帆不停向远方驶去,越来越小,最后在碧蓝的天空消失,只见滔滔不断的长江水从天际流来,但诗人李白仍然伫立在那里,深情目送中好朋友孟浩然,依依惜别之情溢于鲜明的画面之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月夜归耕图”:诗人很早出去除草,夜晚才扛着锄头归来,走在田间的小径上,圆月已当空,显得格外皎洁。这一切若没有想象,读者是很难感受到如此优美而感人的画面。
三、深切感受,体会诗歌的修辞美
诗歌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其形象性与抒情性,其中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最为常见,它们能更充分地展现诗歌的美。若要更好地体会这些修辞手法的妙处,想象不失为一种有效地途径。贺知章《咏柳》中“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诗人以巧妙的比喻,为我们塑造出一个别具浪漫色彩的新颖形象,一“细”一“裁”,把新柳嫩叶的细长柔软、清新可爱加以精心传神的描绘,透露了诗人的惊喜赞美之情。这一切若不借助于想象是很难完成的。的《沁园春雪》中“山舞银蛇,原驰蜡象”同样如此,读者若不借助想象,是很难体会到拟人手法给诗歌带来的美妙之感。
四、跟着诗人一起想象,体会诗歌的意境美
想象是诗歌的特点,也是诗歌常用的写作手法。但读者如果不跟着诗人一起想象是很难体会到诗中那种美的意境的。“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杜甫在《望岳》中的千古绝唱,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学生在阅读时可根据自己登山的经历跟着诗人一起想象:独自一人登上泰山绝顶,俯视一切,群山尽在眼底,一切都是那么渺小,真有一种“登泰山而小天下”的感觉。通过想象,诗中那美妙的意境会重现眼前;又如《天上的街市》一诗,如果读者不跟着诗人一起想象,是很难感受到天上街市的繁华与美丽,也绝不会体会到牛郎织女牵着牛儿闲走的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
想象是对文本情景的大胆猜测,是对文学作品的合理加工,更是一种有效的诗歌赏读方法。它能激起学生思绪的涟漪,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感受到诗歌作品的语言美,进而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的情感世界,理解诗歌的主旨内涵。教师在教学时可伺机诱导,让学生畅游在想象的诗歌赏读世界中,感受到诗歌赏读的兴趣与快乐,既能提高阅读效率,又能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创新思维能力,促进语文素养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祖远.通过电视镜头看古诗[J].语文天地,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