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人日记简介范文

时间:2023-04-07 22:48:02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狂人日记简介,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狂人日记简介

篇1

1、鲁迅1881年生属蛇。

2、人物简介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五四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来源:文章屋网 )

篇2

【论文摘要】依据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精神,目前实验区实施的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所选的文本比传统教材丰富了许多,也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个性化发展。但是,面对文本丰富的语文教材,与有限的教学课时数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我们如何处理教材呢?我认为,设计“小专题”教学,使之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性,在“乐”、“行”、“活”、“思”中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依据高中语文新课标的精神,目前实验区实施的语文课程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所选的文本比传统教材丰富了许多,也有利于学生的语文素养个性化发展。但是,面对文本丰富的语文教材,与有限的教学课时数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我们如何处理教材呢?众所周知,丰富的教材内容不等于丰富的教学内容,“课文只是例子”,我们不能用教教材的眼光去处理教学内容,而应该用教材教,以“小专题”的创新设计理念处理教学内容,尤其是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要不断创新教学内容,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所谓“小专题”,就是指依据课程目标,结合自身情况和学生实际,“灵活适度”地处理教学内容,并通过反复阅读理解文意,再对课程内容采取增、删、改、合、立等手段设计专题,利用二、三个课时进行探讨,使学习走向深入,最后对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评价。这种“小专题”教学,探究角度要新,论题开口要小。中学生因视野、经验和能力所限,不宜探究那种大而泛之的论题。在“小专题”教学设计过程中,既要促使学生动口、动眼,也要促使其动手、动脑,让多种感官协同“作战”;既要促使学生查阅资料、调查访问,又要促使其实践操作、亲身体验。总之,“小专题”教学设计要有利于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小专题”教学,“设计”而有所得呢?笔者认为,关键是“小专题”教学的设计必须具有趣味性、实践性、开放性和教育性,使之对教学内容不断创新。

一、“小专题”设计讲究趣味性——“乐”中求发展

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它能激发求知欲望,促进思维的活跃,保持学习的持久性,是促进个性化发展的“剂”。因此,“小专题”的设计首先要有趣味性,“吊”起学生的“胃口”,使学生一看专题的论题内容就有兴趣,就跃跃欲试。这样才能变“要我做”为“我要做”,变“不愿”为“情愿”。如学习《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时,在学完苏轼和辛弃疾词后,我与学生们讨论出一个共同探究的问题:“在宋词史上,苏轼和辛弃疾如双峰对峙,二水分流。请课外阅读他们的其他作品,收集相关资料,以‘我看苏辛词’为小专题,进行探究性学习,将探究成果与其他同学交流。”然后学生根据任务分组活动,最后用一节课进行交流。

又如,教学《祝福》一文,应整合《孔乙己》、《故乡》、《药》、《狂人日记》等小说,抓住情节的曲折变化及深刻意蕴,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唤起学生的人生思考,感受其独特的魅力。我设计“谁杀死了祥林嫂”小专题探究,指导学生将人物分析指向其悲剧的人生及悲剧产生的原因。这种着眼于情节和主题的“小专题”设计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引发学生对人物性格、人生经历、祥林嫂与周围人的关系,以及鲁镇的文化背景进行整体透析。学生在对诸多细节描写的解读中可以发现,不能简单地认为是某个具体的人杀死了祥林嫂,也不能完全将悲剧归罪于封建礼教,应从鲁镇的“多神教”文化背景中挖掘“儒释道三教合一”的传统文化是如何互相配合,把这样一个善良、勤劳的无辜女人逼上绝境的。小说超越了《狂人日记》对封建礼教的单维度的批判,从多维度对传统文化中的违背人性的因素进行反思。另外,还可以从“看”与“被看”的人际关系角度,透视人的深层文化心理,从具体语言中品味出人与人之间的冷漠、人性中残忍的一面,唤起学生的悲悯心,呼唤人性的回归。

这种“小专题”教学中的问题探究,不必过分重视学生探究的结果,而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视学生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在快乐学习中求得个性化发展。

二、“小专题”设计注意实践性——“行”中求发展

“纸上得来总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确,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其实用性、价值性,才能转化为实际的能力。因此,“小专题”教学的设计也要注意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直接的经验,取得第一手材料,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实现认知的第二次飞跃,即把获得的知识和经验用于实践,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盘活”知识,通过实践使之再学习,再探索,再提高。如走进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文本,通过增、删等手段设计以诗译改诗(词)实践活动“小专题”教学。

1.走进文本,感受以诗译改诗(词)实践活动。

(1)默读“古为今用、学写歌词”知识短文(听《涛声依旧》歌)

问题:与张继的《枫桥夜泊》相比,歌词保留了哪些意象?韵脚怎样?

(2)感受李煜《虞美人》译改成的诗。

问题:揣摩哪些意象,展开了适当的想象?

(3)明确译改诗词的要求(见幻灯片略)

焦点:①用现代语言再现古诗词优美的意境和优雅的语言;②关注译改诗作韵律的和谐、语言的精练。

(4)《青玉案·元夕》释题

①辛弃疾简介;②元夕——元宵节。

2.品读文本,指导以诗译改诗(词)实践活动。

(1)诵读《青玉案·元夕》,把握其主旨。

1)读后感受是什么风格的词?

丽词:宝、雕、香等;细节:蛾儿、雪柳、黄金缕(婉约)

2)有人说,此首词从内容上属豪放派,那么,豪放的按纽在哪里呢?并说明理由。(探究问题)

:①揣摩艺术形象。如苏轼的《水调歌头·黄州快哉亭……》中的“白头翁”,《定风波》中的诗人的形象;②知人论世: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的主张。

(2)示范译改“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1)译改现代诗句(见幻灯片略)

2)译改现代诗句在诗歌鉴赏中的作用(见幻灯片略)。

(3)品读译改“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1)点化“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揣摩“花”“树”意象,展开想象。

①“花”“树”——焰火

②“没有吹开……吹放……吹落了……”句式说话。(改)

(4)仿译改“宝马雕车香满路”

1)宝、雕——华贵(换)香——胭脂香(添)

2)学生参与译改(见幻灯片略)。

(5)学生互相译改“凤箫声动……”“蛾儿雪柳黄金缕……”(见幻灯片略)

3.拓展文本,开展以诗译改诗(词)实践活动,把你最喜爱的唐诗(或宋词)译改成现代诗。

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译写诗词。此时学生胸中涌动的必定是实践中所得的真知实情,笔下流淌的必然是实践后的欢快与欣慰。学生在完成这一专题教学过程中,不仅锻炼了感觉器官,也锻炼了思维器官,而且培养了与人合作、收集信息、学以致用等多种综合能力。

三、“小专题”设计重视开放性——“活”中求发展

篇3

【关键词】复仇游戏 ;“偏不”精神;文本试验;执着与质疑

生活在一个充斥着各种诛心之律的非人间,鲁迅要起而反抗,要向社会复仇,为自己亦为别人。“复仇”作为鲁迅思维的基本命题,贯穿于一生。从阅读《工人绥惠略夫》开始,他就开始思索复仇。当看到绥惠略夫所采取的疯狂报复行为,“一切是仇仇,一切都破坏”,鲁迅敏锐地感觉到复仇具有可怕的“杀伤力”,发出“中国这样破坏一切的人还不见有,大约也不会有的,我也并不希望其有”的希望。1并且在1924―1926年间,他选择了“游戏”战,既游戏现实又游戏文本,对复仇展开更深入的思考。

现实游戏:“偏不”精神

1926年编辑《华盖集续编》时,鲁迅沉痛地写下,“你要那样,我偏要这样是有的;偏不遵命,偏不磕头是有的;偏要在庄严高尚的假面上拨它一拨也是有的,此外却毫无什么大举。”2看似平静实则愤慨。“偏不”意味着另类,意味着冒险,意味着不可避免的遭迫害……但鲁迅还是执拗地选择了“偏不”。这种“偏不”精神与他思维的偏执性不谋而合。

据长期帮佣的阮和森回忆,鲁迅在绍兴师范学堂教书时,王金发欲加害负责《越铎》的鲁迅。家人朋友都替他担心,再三叮嘱他晚上不要单独出门。“鲁迅偏不管,每天在家吃完夜饭一定要回到学校住宿,而且不肯偷偷夜行,必定两只手各拿一个灯笼,灯笼上红红的照出大大的‘周’字,到天亮从学校回家,又总是说:‘怎么样?又回来了。’”3越是加害,越要主动出击,越要挑战你的权威,使你无从下手,不敢下手。在厦门时,“楼下的后面有一片花圃,用有刺的铁丝拦着,我因为要看它有怎样的的拦阻力,前几天跳了一回试试。” 4 以身试“刺”冒险“跳铁丝网”的事情虽小,但鲁迅不堪约束、“偏不”遵从的性格却可见一斑。而且尝试的结果,也证实了鲁迅的最初设想:这些“刺”不过如此罢了。由此不难理解,鲁迅为什么会对陶元庆的画作《大红袍》那样着迷,两次到场两次均长时间逗留于它的面前,5 过后并对许钦文发出,“握剑的姿态很醒目”的感慨。6

孙伏园曾经在《往事》中这样说,“幼年被人蔑视与欺压,精神上铭刻着伤痕,发展而为复仇的观念”,直接将鲁迅复仇观念的养成推回到幼年时期遭受的歧视和欺凌。确实,小时候鲁迅就经历过一次“复仇”体验:邻居小孩沈八斤非常蛮横,经常拿着自己做的竹枪,喊着“戳伊杀,戳伊杀!”,跳进跳出的乱戳。鲁迅不得不采用了画画这种隐晦的方式来进行复仇。父亲看到后,虽“叫了鲁迅去问,可是并不严厉……只是把这页撕去了。”7父亲的宽容和理解,使鲁迅的心性更加朝着“嫉恶如仇”“睚眦必报”的方向发展。随着日后身受的灾难和不幸的加重,以及别人的嘲弄和谩骂的加深,鲁迅这种原始的复仇萌芽,经过“偏不”精神的催发,终于成熟。

1924年的西安之行是鲁迅一生除杭州之行以外,唯一的一次旅行。与别人忙着购买各种纪念品不同,他选择了“弩”这一古代的兵器。“此为一种黄铜器,看去机械性十足,鲁迅先生爱其有近代军器之风,故颇收藏了好几具(自北京古董铺购得),形似今日之手枪,铜绿斑斑,极饶古味。”8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武器,而是一个解读鲁迅复仇思想的“符码”,它暗示了太多的东西:对尚武精神的憧憬、对侠客风范的向往、对复仇内蕴的领悟……

这些现实行为,既是他对黑暗的蔑视,也是他对世界的游戏:无视敌人,尽情地挥舞着复仇之剑。

文本试验:游戏“复仇”

1924―1926年间,在进行了一系列抗争之后,鲁迅决定“自己裁判,自己执行”, 开始了文本复仇试验。以“复仇”为命题,共创作了二首散文诗《复仇》、《复仇(其二)》,两篇小说《孤独者》、《铸剑》。(《铸剑》实作于1927年4月3日,整理成集时署为1926年10月。这一误记,暗示了潜意识中鲁迅一直认为它创作于1926年,故把它作为1924―1926年间的复仇文本分析。)

在《复仇》里,整个文本分裂成“双重复仇”的层次结构。一是复仇者与仇人之间的复仇,以实际的杀人来收场。复仇者一转而为“杀戮者”,自身并没有获得复仇的快乐,反而陷入“人性茫然”,倒是仇人(被杀者)“永远沉浸于生命的飞扬的极致的大欢喜中”。二是复仇者与仇人两人构成一个整体对看客的复仇,以无所作为来报复,使看客们无戏可看。结果,不但仇未报,而且双方都“圆活的身体,已将干枯”。鲁迅初步质疑了复仇的实际可行性。

既然实际的杀人与无所作为都不能达到复仇的目的,那么,以西方文化的大悲悯态度来原谅仇人忘却复仇又会怎样呢?在《复仇(其二)》里,鲁迅借以色列人钉杀基督的故事,给出了答案:“神之子”遭上帝遗弃成为“人之子”,难逃被屠杀的命运!

一年后的《孤独者》,复仇者选择了以毒攻毒的方式,昔日的敌人开始纷纷向他磕头打拱。他似乎胜利了,然而却失败了。因为这一切都是以背叛自己的信仰和牺牲爱我者的生命为代价。也就是说,复仇的实现是以自我精神的扭曲和毁灭为前提,并且以实体生命的灭亡为结局。《铸剑》,复仇是凭借先牺牲自己再借他人之力来完成的。只是,他人也被卷进复仇漩涡,生命尽失。在这里,鲁迅只能戏谑:复仇演化为巨大的引力场,吸引着,也摧毁着每一个人。

就在鲁迅对文本内容作游戏的同时,他还对文本的形式做着“戏仿”实验。如作于1925年2月28日的《长明灯》,在内容上几乎是《狂人日记》的翻版,但文章末尾对骆宾王《鹅》的戏谑化处理,使其有了全新的内涵:不但确立了“疑而走”的抗争路线,消解了以“孩童为中心”的进化论,而且使戏谑化的写作模式初具雏形。

就这样,1924―1926年间,鲁迅抱着严肃的人生态度,不但借“偏不”精神对人世间展开复仇游戏,而且以戏谑的笔墨进行文本复仇实验。既执着于复仇又质疑于复仇。直到临去世前的《女吊》,他不再游戏,借这个美丽凄婉的复仇者形象直接肯定了复仇。

【参考文献】

[1]鲁迅. 记谈话. 鲁迅全集,第3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57

[2]鲁迅. 华盖集续编・小引. 鲁迅全集,第3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83

[3]阮和森. 鲁迅故居和藏书. 鲁迅回忆录,散篇,上册.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226

[4]鲁迅. 两地书・六二. 鲁迅全集,第11卷.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177

[5]鲁迅年谱(修订本),第二卷. 鲁迅博物馆,鲁迅研究室编,1999:187

[6]许钦文. 中的我. 鲁迅回忆录,专著,下册. 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1293

[7]周遐寿. 鲁迅的故家.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33

篇4

[关键词] 曹七巧;金钱;异化;形象

“异化”本是一个哲学术语,指主体在一定的发展阶段,分裂出它的对立面,变成外在的异己的力量。“异化”的概念首先出现在19世纪德国的一些思想巨人如黑格尔、费尔巴哈、马克思等的著作中。马克思指出,从上述三种异化,即人从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活活动、自己的类的本质异化出去.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从人那里的异化,也就是人同人相异化。产品不属于劳动者,因为它属于资本家,劳动给劳动者带来了痛苦,但却给别人带来了享受。(《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第46页)人的异化,一般说来,就是人同自己本身的任何关系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人同人的异化表征的是私有制社会中的阶级分化状态,它表明人们之间的各种异化关系在不断的生产出来。二十世纪初叶,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卡夫卡,写了《变形记》,描写了人与物之间的不正常关系,人异化为非人!可以说这是“异化”在文学中的成功运用。从此,“异化”不仅仅是哲学术语,也成了文学刻画人物的手段。?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只要人不承认自己是人,因而不能按人的样子来组织世界,这种社会联系就以异化的形式出现。因为这种社会联系的主体,即人,是自身异化的产物。”《詹姆斯.穆勒〈政治经济学原理〉一书摘要》(1844年),(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24页)。

而张爱玲写于1943年的《金锁记》无疑是“异化”在中国文学中的成功运用。小说讲述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如何被金钱异化为非人的故事。七巧是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毁灭女儿的爱情。“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著名评论家傅雷曾严厉地批评过张爱玲的数部作品,却独独对《金锁记》的价值表示了十分的肯定,他称《金锁记》“颇有《狂人日记》中某些故事的风味,至少也该列为我们文坛最美的收获之一。”

一、少女时代的七巧

小说中谈到少女时代的七巧很少,总共只有三次。第一次是从凤箫和小双的谈话中对她及家庭有个大致的了解。只知道她家是开麻油店的,而她又是“麻油店的活招牌,站惯了柜台,见多识广的。”第二次是在曹大年夫妇来上海看望她时,大年夫妇一离开,从前的事又回来了,她想起了卖肉的朝禄总是叫她曹大姑娘。第三次是通过七巧的回忆给我们还原了年轻时的她。“高高挽起了大镶大滚的蓝夏布衫袖,露出一双雪白的手腕,上街买菜去。喜欢她的有肉店里的朝禄,她哥哥的结拜弟兄丁玉根,张少泉,还有沈裁缝的儿子。”这个时候的七巧在市井社会里的耳濡目染中形成了泼辣、粗野、俗气的性情。然而这些,对于一个正值花样年华的少女来说,是无伤大雅的,反而更显其蓬勃的生命的激情。就像每个正当好年纪的少女一样,对未来有着美好而朦胧的期待。她过着清苦而幸福的生活, 一个特别的眼神,一件华丽的旗袍,某个清晨的好生意……都是她幸福的理由。可以说,少女时代的七巧是一个正常的人。之所以说正常,从异化理论来看,少女时代的七巧没有违背人的类的本质,而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着的。可是兄嫂为了贪财却将她卖到了姜家,嫁给了一个没有爱而自己也不爱的病弱的男人,从此少女的天真、对爱情的美好憧憬也随之被扼杀了。

二、嫁入姜家后的七巧

姜家是个官宦大族,姜二少爷是残废,无法娶上做官人家的女儿,最后找来七巧做姨奶奶。又由于姜老太太为了让七巧死心塌地侍候得了骨痨的二少爷,一时心软,索性聘了来做正头奶奶。七巧是聪明的,老太太的行为和心理她摸得一清二楚,为了提升并巩固她在姜家的地位,主动使自己怀孕,希望母凭子贵。表面上看,她确实应该知足了,风光的姜家二少奶奶,有儿有女,但实质上她在姜家的地位怎么样呢?不要说姜家的人,就连服侍她的丫头小双都看不起她。在这个大户人家里,七巧的存在是那么惹人嫌,那么多余。丈夫只是一个仅有一口气的死人,孩子还小,妯娌们不想跟她交往,仆人们都背地里说她,七巧感到深切的自卑。连她的娘家人来看她,她竟然不敢告诉老太太,只敢悄悄地会她的哥哥和嫂嫂,这一幕也最能表现七巧在姜家的地位。她一掀帘子,一眼望哥哥嫂嫂以及他们为她带来的饭菜,便“止不住一阵心酸,倚着箱笼,把脸偎在那沙蓝棉套子上,纷纷落下泪来。”七巧在姜家的苦处,劈头盖脸就对刚入门的哥哥嫂嫂发泄出来。七巧在姜家所遭受的委屈与孤绝,无疑是导致七巧时常陷入不稳定的心理因素。可以看到,七巧麻油店姑娘的出身和姜家二奶奶名分的不和谐,使她成了这个大家族的话柄,并对她造成了强烈的刺激。正是因为这种格格不入,因为这种不和谐,七巧长久地陷入困境中欲拔不能,变得极端刻薄极端自私极端多疑极端阴暗。另外,对女性心理和生理需要的忽视愈发加剧了七巧心态的扭曲变形。七巧也曾追求过心目中的家。在她的潜意识里,家首先是需要一个男人的,一个真正意义上的男人。这是女人的需要,也是简单的虚荣。但现实却非常残酷, 她被嫁给了残废的二少爷――一个一天到晚只能静静地躺在床上连坐都坐不直的没有生命的肉体。对七巧来说,二少爷只是需要她照顾的病人,他不能给七巧关心、安慰和爱,甚至连正常的性要求都无法给予满足,根本不能叫做丈夫。而七巧是一个年轻的健康的,有正常的心理和生理的要求,对充满了幻想和渴望,可是道德规定她只能规规矩矩地去照顾她的所谓的丈夫,“多少回了,为了要按捺她自己,她迸得全身的筋骨与牙根都酸楚了”。可以说,从七巧进入姜家开始,她的心态就已经不正常了,对无性、无爱的婚姻极度失望甚至是绝望,但却舍不得丢掉这黄金的枷――二少爷死后的那一份家产。在这样一个非常的环境中,没有爱情的七巧自然而然会动心于她当时唯一能够接触的三少爷季泽,季泽对爱情的的玩弄加剧了七巧的变态心理。她的嫂子的几句话概括了七巧嫁入姜家后的前后反差:“我们这位姑奶奶怎么换了个人?没出嫁的时候不过要强些,嘴头子上琐碎些,就连后来我们去瞧她,虽是比前暴躁些,也还有个分寸,不似如今疯疯傻傻, 说话有一句没一句,就没一点儿得人心的地方。”从要强到暴躁再到疯疯傻傻,七巧的变化的确很大。

三、守寡后的七巧

丈夫死后,七巧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分家。分家意味着新生。她这一辈子,还不曾拥有过任何靠得住的东西,亲情、婚姻、爱情……,于她来讲都是奢望,她必须也是唯一能抓住的就是金钱了。因此,她虽然身子冷得打颤,从揉红的眼圈到烧热的颧骨却露出她对金钱的渴望。她锱铢必究,不惜得罪九老太爷,甚至不惜和季泽撕破脸皮。以至十几年后,季泽来找她时,她也还有一点的心动,但当知道季泽来是为了她用青春换来的钱时,七巧最后一点希望也破灭了。从此便彻底地套上了黄金的枷锁,变成了地道的疯子。于是她以“疯子的审慎和机智”,拼命卫护着她的金钱。如果说当初她是被动地被金钱锁住了爱和,那么现在她则是主动为自己套上金钱的枷锁。因为这黄金的枷,她蛮横甚至变态的干涉儿子的生活, 还屡次刻意地破坏女儿的婚姻。本来是一个令人同情的的人却成了儿子女儿娘家人都痛恨的对象。

四、结论

金钱导致了七巧悲剧的发生,是金钱使七巧有了一个畸形的婚姻,畸形的婚姻才使得她的被扼止却又渴望得到满足;又是金钱毁灭了她的,最后她用杀死了她人性的武器――金钱,逐一杀死她儿女的人性,彻底沦为金钱的奴隶。正如青年评论家费勇所说:“七巧不是一个反面形象,也不是个正面形象,而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一种宿命的、身不由己的存在。”她的一生都在作绝望的挣扎,既同周围的险恶环境搏杀,又同自己的内心搏斗,最终仍逃不脱黄金的枷锁。可以说,曹七巧的悲剧是金钱对人性异化的一个典型。

参考文献:

[1]《心经》张爱玲著.时代文艺出版社2002年4月第1版.

[2]《张看》张爱玲著.经济日报出版社2002年9月第1版.

篇5

关键词:论文写作 教学框架 教学环节

《高等教育法》指出高等教育任务之一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而本科毕业论文正是考查学生这种初步能力的重要指标。《论文写作》是为中文类高年级本科生开设的专业限选课,一般在大学三年级开设,此时的学生在过去两年的专业学习中打下了一定的专业课基础,也有了理论的储备,初步具备从事论文写作的条件。该课程使用的教材是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温儒编的《中文学科论文写作训练》。该教材是为中文学科本科学术论文写作训练而编写的,编者强调应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两个结合,即将写作训练与专题课结合,将写作训练与本科毕业论文结合,这也决定了本教材的导向,即较少涉及理论而多提供学术性写作的范文,多往研究方法、规范和一般科研写作的路上引导。本教材在导言之后分为八个专题,即汉语言文学专业所涉及的八个学科领域,包括: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文艺学、古代汉语、现代汉语、语言学、比较文学与外国文学,为中文类本科生的学年论文及毕业论文写作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

一、教学框架:总论与专题的合理设置

该教材编者原来设想该课程不是由一位教师单独讲授,而是分给各个教研室,由中文各学科老师共同完成,但在我院实际教学中均由一位教师单独讲授。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设计了总论与专题结合的教学框架,加强了总论部分的内容,包括以下方面:本课程简介、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如何选题、如何拟定写作计划、材料搜集与观点设定、论文构思与常见问题、修改与定稿、学术规范。详尽的总论之后才开始分专题例文选读。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到该课程的学习与探索中来,在第一堂课时就必须介绍该课程的内容、要求与意义,使学生明白该课程将给予他们什么样的帮助,尽快确立自己的学习目标。首先告知学生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主要目的是为学生毕业论文写作打好基础,不仅考查学生的基础写作能力,同时也训练学生的学术实践能力。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什么是学术论文(优秀的论文一般具备以下几个条件:文献的要求,对话性,递进感和规范性);学会选题:如判断其是否有学术意义。圈定合适的研究范围;保持客观、公正的研究立场,不人为拔高自己的研究对象。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则包括学科知识的掌握、思想上的发现、逻辑思维和理论分析能力、文字表达等等,其中最基本的要求是文字表达,错别字、病句、空话连篇、矫揉造作、哗众取宠的文风都是不提倡的。对学生提出一些具体的建议与要求:如开列核心期刊目录,使学生有途径阅读质量较高的学术文章;要求学生有意识地寻找规范的文本阅读,阅读并伴随思考:这篇文章写得好不好?好在哪里,对我有何启发?在研究方法、观点梳理、语言表达、资料搜集方面有何可学之处?要求学生从本课程开始具备选题意识,多阅读一些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经典研究成果,并随时记录阅读心得,以便寻找到合适的论题;要求学生学会查找相关纸质和电子图书资源,如纸质图书的第一手材料、超星数字图书馆、CNKI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等;晟后让学生思考论文写作的意义。相当多同学仅仅将论文写作作为毕业的手段,事实上通过论文写作,学生将学会一种学习的方法,获得一种思维的能力,死记硬背的知识未必伴随终身,而智慧和能力则让人终身受益。

总论部分的重点包括毕业论文的基本要求、如何选题、如何拟定写作计划、材料搜集与观点设定、论文构思与常见问题、修改与定稿、学术规范等。在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笔者模拟学生写作毕业论文的实际运作流程,就各个环节应当注意的问题加以强调,尤其侧重于思路的启发和规范的引导,使学生学会论文操作的具体模式。

而在分专题例文选读部分,由于本教材每个专题前均有该学科专家所写的导论,每篇范文前均有专家简明扼要的点评,笔者在教学中十分注意将导论、点评与具体例文结合。使学生对范文有了多向度的观照视角,对不同学科的特点、研究方法、文章得失及文风有了深切的体会。从而在自己写作毕业论文时能找到有针对性的参照物,做到事半功倍。

二、教学环节:规范、实例与细读

学生以往的阅读体验多偏于感性,对学术论文的体制多有隔膜,故而笔者认为,在论文写作教学中首要确立的是规范。对学生毕业论文的具体要求主要强调四个方面:首先是创造性,毕业论文本就是对学生创造性、思考力和文字表达能力的一次综合训练,尽量要求学生在选题、立论、材料运用方面有自己的独创;其次是要有一定的学术价值,这分为几种情况:或者是填补空白,或是在前人基础上有所推进,或是指出前人论述的谬误并加以新的阐发;第三则要求理论性,要求运用抽象思维进行提炼总结,避免仅仅是堆垛材料,或是停留在感性赏析的层面;最后是学术规范问题,从道德层面来说,明确要求不可抄袭。从文本层面来看,要求语言规范典雅,条理清晰,论证严谨,行文符合文体规范。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基于死记硬背型的学习方法,对论文写作中的一些基础概念存在教条化的理解,实际操作时则错误百出。针对这种情况,笔者重点强化学生经常出现问题的摘要、关键词、注释等部分的教学,要求学会实际操作而非仅仅熟知概念。在教导学生拟定写作计划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以下几个方面:1、选题价值与意义;2、前人相关的研究状况;3、论文准备解决的基本问题;4、研究的主要角度与理论方法;5、材料搜集的主要方面;6、难点与可能的突破点。这事实上也是规范的开题报告所必须解决的内容。在材料搜集与观点设定方面要求学生查找以下资料:1、前人已有的研究成果;2、与所选论题有关的各种材料,特别是可以支持论点的原始材料:3、有助于建立研究范式和方法的理论资料。此时教师可通过列出书目训练学生筛选第一手资料及质量较高文本的能力。在检索文献资料的方法方面要求学生掌握追溯法、常用法和循环法。此外还需重点强调阅读笔记的制作。要求学生注明书名、版本、摘抄页码,学会重点摘抄与自己论点相关的文字内容,如有个人见解可以加注。以上均为规范的确立。

笔者发现,部分学生对论文写作课态度不够积极,先人为主地认为该课程过于理性,枯燥无味,纯粹为完成学业的目来上课。为扭转这种局面,笔者在教学中始终强调学生的自主性并侧重实例教学,尽量使偏于理性 的论文写作课生动起来。如在选题过程教学中。不提倡学生找教师要题目(这样就剥夺了学生自主思考、摸索的机会,而且由于学养问题,教师能熟练操作的选题未必适合学生),而是要求学生自主思考,查找资料,找到选题后才和教师进行讨论,以便进一步筛选和深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曾让学生模拟选题并列出开题报告,这调动了学生自主选题的积极性,绝大多数学生认真思考自己的毕业选题,并就可行性及持续发展性和笔者进行热烈的讨论。学生选题往往存在过大或过小的现象。过大者,大而无当,动辄是跨文化研究,过小者,过于停留细节,作为赏析文章合格,作毕业论文则不合适,还有些选题构想很好,但需要相当多的学术储备,作为普通本科生可能还不具备这种能力,这时就要量力而行,忍痛割爱,这些情况都需要教师要加以引导。笔者讲授该课程已有几轮,平时注意搜集往届学生的选题构思、开题报告及论文全文以备教学之用。为让学生更感性理解选题进程,笔者多采用往届学生的选题案例进行教学。就以往学生的选题偏差、纠正、深入,逐步引导学生理解如何集中并深化选题,找到合适的论述范围与角度。在选题类型方面注重通过前人研究实例及往届学生实例使学生理解什么是有学术意义同时又是自己有能力解决的选题。在学生经常出现问题的开题报告格式及表述、摘要、正文行文等方面,笔者大多采用往届学生存在问题的实例,通过课堂互动环节,让本届学生指出问题并修改。这极大地引发了他们的兴趣,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并在这种课堂实践练习中学会正确的表述方式。事实证明这些实例更接近学生水平,有亲切感而无隔膜,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论文并非凭空出产,它建立在学生认真阅读和思考的基础之上,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本细读能力也很关键。笔者发现有些学生只会照抄文学史教科书的若干结论,却缺乏对作家作品的解读能力。为解决部分学生在文本细读能力方面的薄弱现象,笔者在教学过程中补充了大量例文,包括学术论文和文学文本,并与教材中的例文相结合。如结合专题导论补充例文:在讲解比较文学专题导论部分时,补充了帕斯捷尔纳克《二月》一诗的多个中译本以使学生理解译本选择的重要性;还原教材例文中研究对象的原文,让学生在对原文的解读中理解研究者的论述:如在讲解吴晓东《鲁迅小说的第一人称叙事视角》时,补充了《孔乙己》、《阿Q正传》、《狂人日记》等与叙事视角有关的节选,让学生意识到自以为非常熟悉的材料也存在大量被忽略之处;补充与教材例文同一研究对象而在方法、角度方面均有不同的新例文,使学生在细读中拓展思维能力:如讲解吴宇宏《试论汪曾祺的传统性》一文时,辅以季红真《论汪曾祺散文文体与文章学传统》(《文学评论》2007年第2期),使学生了解不同的研究视角及论文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