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养殖范文
时间:2023-03-29 09:44:30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水产品养殖,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水产养殖 水质监测 影响 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S9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5)02-0032-01
1.1 水的PH值的升高或降低
PH值在评价水质方面是很重要的,如果酸性物质增加就会导致水PH下降,从而造成水产品(鱼类)体内的血液pH 值下降,使血液的载氧能力大幅度下降,从而造成水产品(鱼类)缺氧,影响其健康程度,严重时影响其存活时间。如果水域内碱性物质增多,造成PH升高,则会造成鳃类水产品的鳃受到腐蚀,影响其健康。另外,PH如果过低的话会抑制硝酸还原酶的活性,使水生植物缺氧,支角类浮游生物也会死亡,许多的微生物的活动就会受到影响或者死亡,一些有机物的分解也会受到影响。高pH值则妨碍藻类对铁、碳的利用,超越了水产品的生存极限。目前我国已经有了相关的渔业标准,通常情况下的水产品的生存PH值为6.5~8.5,各种单一的生存品种也有其适宜的生存PH空间。
1.2 水域内的溶解氧降低
要想保持养殖水域的水产品生存正常,必须保证每天至少有16小时以上的溶解氧大于5mg/L,且要保持每时每刻都高于3mg/L。一旦没有达到这个标准就会影响水产品的觅食、消化,对农产品的健康就会带来危害。持续的低溶解氧含量会使水产品的出现浮头现象,严重时会造成水产品集体性死亡。当溶解氧低于1mg/L,大部分鱼类就会出现浮头现象,持续下降会造成缺氧窒息死亡。“泛塘”就是因为大量的浮游生物、水产品因为水域内溶解氧太低而死亡造成的。
1.3 水域富营养化
在水产养殖过程中,由于养殖密度大因此在养殖过程中要大量的投入喂养的饵料,使得残饵以及水域中的各种有机体包括水产品的粪便等都大幅度的积累,使得水域内的氮、磷等营养元素的浓度大幅度增加。随着这些营养元素的增加导致水体富营养化,在营养元素逐渐增多的过程中,藻类及其他水生生物大量迅速的繁殖,有机物浓度将远远超过水域内的水产品的消耗,而随着藻类等水生生物的大量繁殖,使得水域内的溶解氧浓度下降很多,阳光照射率降低,水质恶化,造成鱼类或其他的水产品大量死亡。在我国的海洋中出现的赤潮就是水体富营养化的接过。
1.4 水域的氨氮、亚硝酸盐含量
水产品的残饵以及它们的排泄物、水生生物尸体以及一些有机物的分解会产生底层有机物等分解产生氨氮、亚硝酸盐等离子。(1)当氨离子随着时间积累就会浓度超标,其超标会影响水产品的正常生长,在达到0.01~0.02mg/L的浓度时,水产品会中毒,造成免疫力下降,产生疾病,当浓度达到0.05~0.2mg/L时就会直接造成水产品各个内脏出血死亡。(2)亚硝酸盐是氨再转化为生物体元素使得中间产物,,一旦其浓度超标就会影响到血红蛋白的输送氧的能力,产生各种病症,如:黄血病等。因此要加强氨氮、亚硝酸盐的离子监控避免其超标造成水产品的减产或者死亡。
1.5 水域硫化氢( H 2 S)的含量
H2S是由于硫酸盐的代谢、一些厌氧细菌的作用和水产品的分解产生的,它是一种有毒的而且可溶性较强的气体,本身具有臭鸡蛋气味。一般情况下水产品的养殖水域要控制其浓度在0.1mg/L,这是水产品正常生长的适合浓度。其浓度过大会使PH值降低,影响到水产品的正常生长。加强对硫化氢的监测也是很有必要的。
1.6 水域重金属浓度过高
随着污水的排放和工业产品的增多,以及食品添加剂等的滥用,重金属会在水域中逐渐积累,到达一定浓度时,就会对水域造成污染。当水产品水域受到重金属污染以后,会使得鳃类水产品通过呼吸将重金属离子吸收并在其体内沉积,造成水产品自身的活性氧防御能力降低,造成疾病,严重者会造成水产品的大量死亡。而在人类食用了此类水产品以后会造成身体的慢性中毒,使胎儿和新生儿发育不健全,使骨骼发生畸形等多种疾病。因此,对重金属的监测,能够提前发现并及时采取措施,降低其后续危害。
2 水质监测的重要意义
水产养殖,顾名思义,是在水中进行的养殖,因此水产养殖无法离开水。而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水产作物的生长和发育,也直接关系着养殖户的收益。目前水产的养殖户在水质方面往往并不重视监测,只是凭借经验,如“水的光亮”“生物的状态”“水产品的活跃状况”等进行估测,虽然能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仍旧避免不了由水质造成的水产品减产或者死亡的事件发生。如果能够定期的进行科学的水质监测,及时的掌握水质的状况及其的变化规律,并辅以各水产品的要求标准就能够尽早的发现问题,采取相应的有效措施,及时的避免事故发生。另外如果在苗种的放养时,及早的测试水质,就能够了解其各种化学离子、营养成分的含量,从而了然于胸,有效提高幼苗的成活力。在养殖过程中,要有针对的根据天气变化、水文变化、金属物污染程度等有重点的进行监测,一旦发现超标情况要及时的采取措施,从而保证水产品的存活率。对水质的监测可以有效避免依靠经验产生的误差,所以水质监测在水产品养殖方面还是很重要的。
3 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在水产品养殖的水域,一旦出现水质的问题都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后果,只有加强对水域的监测才能保证水产养殖的科学。按照相关的标准对水体进行健康监测,可以防患于未然,可以有效发现水质的“不健康”,从而可以有效的采取措施。另外,水质的监测可以及时的发现水体所受污染,污染源会因为某些水质指标的超标而被发现,从而可以有效的降低或避免水产品遭受伤害。总之在水产品养殖的水域进行水质监测是很有必要的。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监测手段的增多,水质监测将会越来越精确,越来越为水产养殖带来准确的指导。
参考文献
[1]曾洋泱,匡迎春,沈岳,向欢,刘新庭.水产养殖水质监控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J].渔业现代化,2013(1).
篇2
关键词:水产养殖;水产养殖技术;对策研究
中图分类号: F326.4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ki.jlny.2017.08.039
1研究水产养殖行业的现实意义
1.1水产养殖行业的经济价值
水产养殖行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水产业是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水产品产量占世界总量近40%。据2016 年y计,我国水产品进出口总量达814万吨,进出口总额为293亿美元。其中,出口量406万吨、出口额203亿美元,出口额占农产品出口总额(706.8亿美元)的28.77%;进口量408.13万吨、进口额89.82亿美元,同比分别下降4.66%和2.22%。贸易顺差113.5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减少11.62亿美元。水产品国际贸易由降转升,全年水产品进出口总额达到300亿美元;渔民人均纯收入将达1.69万元,同比增长8.37%;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养捕产量比例达到75∶25,第二、第三产业产值比逐年提高全年水产品总产量6900万吨。
1.2水产养殖行业的社会价值
2016年,全世界人均年水产品消费量达到20.5公斤,2006年全球人均消费量17.6公斤,随着人口增长和生活的富裕,预计2030年,如果人均消费量维持不变的话,养殖产量需增长5000万吨。水产养殖使得市场上的水产品增多,人们餐桌上的菜肴更加丰富,水产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增长蛋白质摄入,对人体健康有益。它在支持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减少城镇迁移,创造就业机会及保持环境的可持续性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2 水产养殖的现状
水产业是改革开放以来农业中增长速度最快、效益收入最好、创造外汇最多的产业,带动了渔业经济发展和渔民增收致富。自1985年中央五号文件将“以养为主”确立为渔业发展方针以来,水产养殖业获得了突飞猛进的跨越式发展,水产养殖业是我国渔业中的重要部分,是渔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如今我国渔业发展的重心从“捕捞为主”向“养殖为主”转移,促使渔业发生了巨大变化。我国也是世界上唯一水产养殖业超过捕捞业的国家。养殖、捕捞、加工是水产业的三大支柱,水产养殖业发展不仅为国内提供了品种多样、数量充足的水产品,而且水产养殖品进出口贸易额占了农业出口的20%,出口创汇额在农业各产业中排第一位。我国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已多达50种,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生态养殖等发展迅速,混养模式和大水面养殖上升势头迅猛。海水养殖由传统的贝藻类,向虾、贝、鱼、藻和海珍品全面发展;淡水养殖也由“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传统格局转变,罗非鱼、河蟹等特优水产品已形成规模。
3 水产养殖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3.1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导致水产养殖品食用不安全
水环境的污染有多方面因素,主要源于农用化学品的大量使用。我国1200条河流中,850条江河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130多个湖泊和近海区域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富营养化问题。大量生物死亡,而重金属、农残、药残等有毒有害的物质通过水产养殖品进入人体,导致人体中毒,严重危及身体健康。
3.2养殖中药物滥用,水产养殖品药物残留超标
多品种,高密度,集约化的生产方式加剧了养殖产品的疾病发生。为了减少损失,加大用药、过量用药、重复用药等现象也加重了养殖中药物残留。
3.3养殖产品种质退化,病害泛滥
近亲繁殖、不良养殖条件、亲本质量差等问题导致养殖种质退化,就连我国“青、草、鲢、鳙”四大家鱼种质退化也十分严重。近亲繁殖使得隐性有害基因增多,生命力低,在塘表现活力低。不良的养殖环境使得养殖对象接受自然选择,水生物就会处于生理生态的抑制中。繁殖技术的不完善也使生产中催产素过量使用,造成了品种质量及抗病力下降。
4 发展水产养殖行业的对策
4.1因地制宜,发展健康养殖业
我国在水产养殖病害的病理、病原、药物及免疫防治方法的研究方面有一定基础,但总体研究不够。面对浅海、滩涂、内陆大水面、低洼盐碱地等水域采取不同的科学养殖方式,首先需要确定养殖容量、然后根据养殖对象确定养殖结构,采用立体利用水域的养殖技术和水域的环境优化及生物修复技术。建立以生态调控为主要病害监测、预报系为辅的养殖体系。
4.2优化品种结构,严格执行选育程序
建立良好的繁育体系,必须建立良好的繁育场以提供优良的亲本。对品质评价和筛选、选育的各阶段,开展优良、抗逆新品种研究。建立雌核发育、多倍体、性别控制、转基因等育种新技术结合生理生态学手段,找出抑制性腺发育和制约早期苗种成活率的关键性环境和内在因子,在育种技术上严格执行催产的步骤,禁止多催,重复催产。
4.3设施养殖开发,高效养殖
可控程度高、集约化、高密度养鱼技术是推广的重点。海、淡水工厂化养殖技术中的水质控制、净化处理、增温、自动控制等工艺和设备的普及;开发10米等深线以外离岸海水养殖技术以及高密度养殖海区环境改造和水质改善技术;养殖工程自动控制技术推广,加强水产养殖的人工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郭印,苌建菊.农村水产养殖中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4,(10).
[2]张世羊,李谷.地下水用于循环水养殖模式的潜质与风险[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3,(03).
[3]邢丽荣,徐翔.水产养殖经济效率与环境效率的测度及分析――以不同模式下淡水鱼池塘养殖为例[J].农业技术经济,2016,(04).
[4]科学指导水产养殖用药, 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2015年全国水产养殖规范用药科普下乡系列宣传活动情况总结.2016,(04).
[5]马驰.中国―东盟水产品贸易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广西大学,2016,(06).
[6]徐大明.基于机器学习的跨平台水产精准养殖管理系统设计[J].太原理工大学,2016,(05).
[7]冯正平.服务“三农”是三赢:互联网上水产咨询服务的实践与思考. 《“三农”问题与中部崛起》专家论坛论文集[C].2009,(05).
[8]康永兴.我国政府农业科技投入的重点领域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院,2014,(05).
篇3
资料一:2009年1月份欧盟市场对虾报告:2008年下半年价格已经开始下降,目前出口商销售困难。预计这种情况短时间内不会好转。对虾生产最好的解决方案似乎是多样化经营,包括开辟国内和区域市场。
欧盟对虾市场前景黯淡:欧盟市场预计将进一步减少进口,尤其是在南部地区。2009年开始的几个月是一个缓慢的消费期,在未来几个月对虾市场不大可能恢复。
资料二:罗非鱼出口难料: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底罗非鱼出口订单量较往年同期有所降低,中国罗非鱼出口第二大国的墨西哥、第三大国的俄罗斯、第四大国的以色列已经不同幅度的减少60%~80%,预计2009年美国将减少35%的采购量。
资料三:2007年以来,我国鳗鱼、斑点叉尾回受食品安全问题以及进口国家一些媒体不负责任的报道,使得出口量大幅萎缩,元气一直没有恢复。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四川眉山出口到美国的叉尾回下降了90%。
资料四:受扇贝丰收和出口受阻影响,不少专做出口的公司停止了收购,而仍在收购的企业则压低了收购价格,很多扇贝就以鲜货形式涌向市场,价格自然下滑。今年元旦过后不久,1公斤扇贝零售价仅为1.6~1.8元左右,而去年此时能卖到2.4元,价格降了约三成。
据中国水产学会专家称:尽管在2008年底金融危机已经波及到水产业,但是更大的影响还在2009年以后。届时,我国对外贸易将受到严重阻碍。因此,今年我国的水产品出口前景不容乐观,有可能会出现出口额负增长的局面。毋庸置疑的是,预计明年这些以出口为主的品种在出口受阻的情况下,必大肆进攻国内市场,与其在竞争中打个头破血流,不如未雨绸缪,转养内销型水产品种,或许更利于市场的消化和吸收,以达到减少风险、保证养殖利润的目的。
然而,哪些内销型养殖品种为最佳选择呢?在此列举部分品种供大家参考。
鳜鱼(桂花鱼):2008年5月上旬开始,广州黄沙市场的桂花鱼价格从40多元/公斤一直上涨,约一周时间后涨到了近60元/公斤,并且在5月底超过了这个价位。到了6月下旬,价格已经超过了75元/公斤;临近2009年春节,广东桂花鱼热销,塘头价卖到8.5元/公斤,比上年同期贵了约3元,每公斤利润达6元左右。
黄鳝:江苏常州2008年7月份黄鳝市场价格为12.5~13元/公斤,中等的9~10元/公斤,最小的7.5~8.5元/公斤,11月份时,2两/条规格批发价为10元/公斤。
泥鳅:近几年由于野生泥鳅稀少,但市场需求巨大,随着泥鳅鱼苗在人工繁殖上取得了巨大突破,泥鳅养殖成为各地热门。预计还将持续火热两三年。商品鱼年底批发价格15~20元/公斤,鱼苗供应时间每年5~8月。
虹鳟鱼:虹鳟鱼在我国引进20多年,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大,虹鳟鱼产业显现经济、社会、生态三大效益。目前虹鳟鱼各地市场售价均在25元/公斤以上,甚至达35元/公斤,供求两旺。
雅鱼:雅鱼是主产于四川的地方特有品种,人称“天府佳品”。目前四川地区产销比较稳定,该鱼肉质细嫩,但有细刺是其一大缺点。近年来该鱼养殖有往外省扩大的趋势。鱼苗上市时间为每年6月以后。商品鱼价30元/公斤左右。
大蚝:2008年,两广地区养殖的大蚝价格一直是稳中攀升,收购价从每公斤0.65元升到0.75元再到0.9元,至08年底和09年初,湛江养殖大蚝塘头价达到1.15元/公斤。
篇4
关键词: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发展策略
中图分类号:G353文献标识码: A
前言: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生活品质的要求也有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市场需求,渔业方面有了一定的发展,相关部门实施结构调整作为渔业工作的重要举措常抓不懈,同时应大力引进名特优品种,并相应地引进适宜的养殖方法,丰富了养殖品种的同时,也为特色养殖增添了色彩。本文现就水产养殖新产品的引进问题与未来发展进行了探讨。
一、当前水产养殖引进新品种存在的问题
(一)引进品种较少
多年来,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已把水产养殖良种的引进、移植作为水产养殖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并普遍重视发掘利用与相关目标性质的遗传改进等工作。其良种的培育基地、实验场等年有增加。所投入的人力和物力亦越来越大。近几十年来,引种集中在改良本国水域水生生物的种类组成,遗传改良本国的养殖品种和直接将引进种类投入市场。以达到提高水体的生产能力,获得更高质量的养殖品种和为市场提供更多的有价值的商品。因此,许多国家都加大了引种的力度。我国是世界海洋大国之一,拥有广阔的浅海滩涂,同时,也有相当大的淡水水域。可引进的新技术和养殖种类相当多。但是,从我国引进的情况来看,数量仍然太少。特别是与农业相比,差距甚大。
(二)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和重复引进
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与合作管道不断扩大,不少单位自行联系,往往造成同一技术、同一种类由不同地区和单位重复引进,如虹鳟鱼、罗非鱼、南美白对虾、澳州龙虾、条文鲈、扇贝等多次从国外引进,有的因引种后的保种及纯系复壮工作做得不够,导致很快失去其经济优良性状而不得不再次引进等,造成了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同时,也影响了水产养殖业的发展。
(三)引进新品种推广力度不够
不少单位自行引进、自行试验,品种引进后多年仍难以推广开来,难以形成规模效益,是技术和种质资源的一大浪费。
(四)对引进品种生态安全性的论证与评估重视不够一些单位在新品种引进过程中不重视生态安全性的论证与评估。如某水库引进了一种鱼类品种后,对当地的土著鱼类的繁衍生长造成威胁,同时还严重的破坏了当地渔业资源的生物多样性。
(五)对病害的防疫检疫工作重视不够。有些单位引进新品种时不注重防疫检疫工作,带入了病虫害,对当地的渔业生产带来危害。
(六)对引进品种杂交优势的利用认识不足。对引进的新品种不仅利用了第一代,对其产生的第二代、第三代也加以养殖利用,造成其经济性状的严重衰退。
二、水产养殖新品种引进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措施及发展策略
在引进新品种时应结合产业发展需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切忌一哄而上。在整体布局上,应坚持不影响本省水域生态系统,注重水域环境保护,坚持引进消化吸收创新的原则。既要善于总结和发挥已有的传统技术,更要善于吸纳先进的技术,加快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在充分利用现有的水域资源和技术条件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引进新品种,最大限度地为提高水产养殖水平、增加渔民收入服务。
(一)解决措施
1、抓好品种改良工作
在现有渔业产业的基础上,通过项目带动,扶持一批条件好、技术力量强的企业和渔场,进行水产良种的保种、育种、繁育工作。搞好水产繁育工作,开展不同品种、品系之间的杂交,选育开发具有生长优势、质量优良的杂交新品种,发展大型、高质量水产养殖。
2、加大资金投入,搞好引进与推广
建立新品种养殖和繁育基地,对于丰富市场供应,增加养殖鱼类品种资源,提高渔业产量以及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虹鳟鱼的成功引进是一个很好的实例,要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改进推广,使引进的新品种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发挥效益。
3、以科技为先导,提高新品种养殖水平
抓好水产技术人员和渔农的培训,引进外省和国外的技术人才,开展学术交流,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和科技水平。针对新品种养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组织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的专家,进行联合攻关,重点解决病害防治、营养性疾病等问题,全面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
4、加大宣传力度,培育消费市场
通过各种新闻媒体,采取制作电视专题片、印发小册子、举办烹调品尝会等多元的宣传方式,宣传吃鱼的好处。同时,发展游钓渔业,将渔业养殖、销售和旅游业进行紧密结合。
5、重视生态安全性的论证与评估
引种时要切合实际,注重本地的养殖条件。要加大执法力度,加强防疫检疫工作,杜绝病虫害的带入。
6、严格执行检疫法规,杜绝病虫害带入
水产养殖新品种的引进,对我国的渔业发展确实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也不应忽视在检疫方面的问题。检疫是引种中重要的一关,世界各地农作物引种中因检疫不严带进病害的例子很多,损失也很严重。应抓好检疫关,防患于未然。在实施引种的过程中,应对新品种和随其而来的所有工具、饵料进行严格的检疫、消毒并隔离饲养,确定无疑后再转入大面积养殖。特别是近年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水产品流通和三资企业发展迅速,有些养殖品种是通过非正常管道而流入中国,导致一些病虫害的漏检,今后应加大执法力度,严防带入新病原。
7、应重视和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
物种进入新环境,适应后一般会获得长足约发展,因为新环境中通常缺乏限制其发展速度的天敌。因此,如果对此估计不足或缺乏防范措施,引种的结果弊大于利,好事就可能变成坏事。如克氏鳌虾的引种就是一个例子。克民整虾原生长在美国南部,有一定的食用价值,大约50年前被引入我国。这种虾生命力极强,被引种后迅速在我国淡水资源丰富的南方产稻区繁衍开来。由于其性情凶猛,喜穴居,捕食幼蟹,毁坏庄稼,对当地自然物种和埂田堤坝有危害,因此被当地的居民视为敌害。藻类引种也是这样,在尚未对欲引进种的生态习性、生活史等各方面进行详细的了解之前盲目进行引种会引起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如引种进入自然环境后进行侵略性生长,使原生境中的种类生长不良甚或消失,原有的生态平衡被打破。因此,引种之前应进行认真调查研究和论证工作,引种之前应严格控制养殖范围,在取得了一定的经济后再推广。
(二)今后应重点引进的水产养殖新品种及渔业新技术
1、在立足自主研究的基础上,继续有选择地从国外引进一些生长周期短、直推广、质量优良的养殖种类,并通过驯化、繁育使其尽快达到产业化。一是应考虑种质的引进更新。对罗非鱼,应重点引进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来罗非鱼原种和不含卵孵化的罗非鱼新种。以更新现有亲鱼和提高苗种生产能力。并建立相应的区域性保种中心和繁育中心。通过保种和扩种,使现有的罗非鱼种质得到更新。对海湾扇贝、墨西哥扇贝、罗氏沼虾、虹鳟、德国镜鲤、应以引进原种(或优质种)为重点,经过保种,使现有余体得以基本更新。二是新养殖对象的引进和驯化。从国家来看,应重点和继续引进适合我国北方海域养殖的鱼、贝类以及适合我国南方海域养殖的贝、藻类为重点,并积极引进质量优良、经济价值较高的海、淡水养殖种类。
2、重视对海水集约化育苗以及养殖过程中的水处理设备和技术的引进,如深海抗风浪网箱与沉浮式网箱制作技术,对于一些经济鱼以及虾贝类的关键育苗技术,紫菜冷冻床育苗技术,耐盐植物,高效饲料配制和加工技术,养殖病虫害的快速诊断与监测技术与设备等。
3、还可考虑引进鱼、虾、贝类遗传育种关键技术及干扰素基因克隆及干扰素制备技术与设备,细胞培养技术,转基因打耙技术,营养转化测定技术与设备,生长激素制备技术及设备,鱼类疫苗制剂及制备技术。
结语:综上所述,做好水产养殖新品种的引进工作,应切实抓好品种改良,加大资金投入,搞好引进与推广以科技为先导,提高新品种养殖水平。并加大宣传力度,培育消费市场,进一步加强对生态安全性的论证与评估的重视,严格执行检疫法规,杜绝病虫害带入,加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确保水产养殖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篇5
一、臭氧以及臭氧杀菌机理
臭氧常温、常压下无色,是一种具有特殊臭味的蓝色气体。臭氧杀菌是以氧化作用破坏微生物膜结构而实现杀菌作用。臭氧的灭菌或抑菌作用,通常是物理的、化学和生物学等各方面综合作用的结果。臭氧杀灭病毒是直接通过破坏核糖核酸或脱氧核酸实现的。对于细菌、霉菌类微生物,臭氧首先作用于细胞膜,让细胞膜结构受到损伤,导致其新陈代谢障碍并以此抑制其生长,然后继续渗透破坏膜内组织,直到死亡。臭氧对细菌的灭活相当迅速。
二、臭氧杀菌的优越性
1.臭氧杀菌具有高效性臭氧作为高效广谱无残留污染的气体消毒剂,与二氧化硫、高锰酸钾、甲醛(福尔马林)、过氧乙酸等化学消毒剂相比,其杀菌能力与过氧乙酸的效果相当,并高于其他消毒剂。
2.臭氧杀菌具有无残留性由于臭氧在常温常压下就会自行分解成氧气,因此不会产生残留污染,消毒后也不需通风换气。
3.臭氧杀菌具有经济适用性臭氧作为气体杀菌剂,浓度均匀,扩散性好,且无死角。在相对湿度60%以上时,紫外线杀菌效果急剧下降,在80%湿度以上时甚至可诱使细菌复活,臭氧则相反,湿度越高杀菌效果越好,对食品行业80%~90%的高湿度环境特别适合。
三、臭氧脱腥
用臭氧发生器制备一定浓度的臭氧水,并测定其浓度。将未经任何处理的冷冻鱼糜加入到已制备好的一定浓度的臭氧水中,臭氧水体积约为冷冻鱼糜的3倍,通过5%的碳酸钠溶液来调节溶液的pH值。并继续向脱腥液中连续通入一定流量的臭氧气体,一方面维持臭氧水的浓度,一方面使臭氧产生的气泡对溶液进行搅拌,一定时间后停止通气,倒掉臭氧水,加入2倍体积的蒸馏水,清洗3分钟后倒掉蒸馏水。组织人员对冷冻进行感官评定,并求得其腥味值。
1.臭氧水起始浓度对冷冻鱼糜脱腥效果的影响
在室温条件下,调节溶液pH值为7.0,并连续通入臭氧气体15分钟,考察起始浓度为0.3毫克/升,0.6毫克/升,0.9毫克/升,1.2毫克/升,1.5毫克/升,1.8毫克/升,2.1毫克/升的臭氧水对冷冻鱼糜脱腥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冻鱼糜脱腥效果随着臭氧水起始浓度的增加而迅速加强。当起始浓度达到1.8毫克/升以上时,脱腥效果几乎不再增加。因此在以下实验中可制备臭氧水起始浓度在1.5~2.1毫克/升。
2.脱腥时间对冷冻鱼糜脱腥效果的影响
在室温和pH为7.0的条件下,向起始浓度为1.5毫克/升的臭氧水中连续通入臭氧气体。考察反应时间3、6、9、12、15、18分钟内,臭氧水对冷冻鱼糜脱腥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脱腥时间在3~12分钟之间,脱腥效果随时间增加而迅速加强,当时间达到15分钟以后,脱腥效果无明显变化,所以在后续的试验中,选择脱腥时间为12~18分钟。
3.pH对冷冻鱼糜脱腥效果的影响
在室温条件下,向起始浓度为1.5毫克/升的臭氧水中连续通入臭氧气体15分钟,分别考察溶液pH为5.0、6.0、7.0、8.0、9.0时,臭氧水对冷冻鱼糜脱腥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pH的升高,臭氧水对冷冻鱼糜的脱腥效果也愈加明显,当pH超过8.0时,脱腥效果开始减弱。这是因为随着溶液pH的升高,臭氧分子分解产生氢氧根离子的能力也在增强,而羟基自由基是较臭氧更强的氧化剂,所以随着pH值的升高,臭氧溶液的脱腥能力也会增强;当溶液的pH值继续升高时,臭氧的分解也会越来越快,而产生的羟基自由基在水中的溶解度十分低,进而它的氧化能力也降低,所以当pH值超过8.0时,臭氧水的脱腥能力反而会下降。因此实验选择pH在7~9。综合分析可得,在臭氧水起始浓度介于1.5~2.1毫克/升及pH在7~9的条件下处理冷冻鱼糜12~18分钟效果最好。
篇6
(兵团第八师石河子市水产技术推广站,新疆 石河子 832000)
摘要:本文从揭示师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入手,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和建议,旨在进一步提高渔业生产者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规范养殖生产行为,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促进水产业的健康发展,为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 :水产品质量安全;现状;对策
民以食为先,食以安为先。水产品具有低脂肪、高蛋白、营养平衡性好及味道鲜美等特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但近几年来,随着八师水产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和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伴随而来的问题也逐渐增多。如水产养殖场大量使用渔用饲料、渔用药物,加之整体管理观念薄弱、生产操作不规范等,导致了区域性渔业水域的污染,引起水产品质量下降,影响了水产业的健康发展。
八师石河子市目前拥有水面近0.93万hm2,已养殖水面0.6万hm2,其中池塘86.67余hm2,温室13000m2;从事渔业生产的单位21个,具有一定规模的苗种繁育场12个,养殖品种22个,年生产商品鱼5000余t,鱼种苗1200t,繁育各类鱼苗7亿余尾,已成为新疆最大的水产苗种生产地和集散地。
水产品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关系着广大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关系着师市水产行业的整体形象和健康发展。为进一步提高渔业生产者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意识,规范养殖生产行为,保护渔业生态环境,促进水产业的健康发展。本文从师市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人手,提出对策和建议,为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1石河子市水产品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1.1从业人员质量安全意识淡薄
养殖人员只讲产量和效益,忽视质量安全问题,高密度养殖造成水质污染,鱼病严重:养殖过程中使用添加含有激素的饲料或者变质的饲料,滥用抗生素、激素等药物防治水产品疾病,捕捞前不执行渔药的休药和停药制度:销售人员随意或超量使用防腐剂、消毒剂,甚至添加抗生素以获得较好的感官品质;渔药销售人员夸大药物的适应性和疗效,误导养殖者过量用药,造成药物残留严重。
1.2渔业投入品管理不到位
某些生产企业对优质水产种苗的生产和开发重视不够,导致育种和开发无序,造成良种不良,在高密度养殖过程中极易爆发疫病,使水产品品质下降:部分渔用饲料厂家使用含有天然有害物质的饲料作为原料、添加抗生素等,造成饲料污染。
1.3养殖水域污染严重
水产养殖环境对水产品质量有重要影响。工业“三废”和生活污水排放不合理以及农药、化肥的使用不合理给水产养殖环境带来严重的外来污染。
1.4水生动物防疫检疫工作相对滞后
近年来,国家加强了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建设,但由于点多面广,影响了水产品质量监督检测工作的正常开展,此外,监测管理因资金短缺、设备、仪器配置不完备等导致检测不到位。
1.5执法监管力度不够
水产品质量检测执法部门缺乏行之有效的惩戒机制和管理机制。
1.6监管体系不完善
涉及水产品安全的监管职能部门较多,管理分工不明确,对渔业投入品和水产品市场监管力度不够。
2对策及建议
2.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工作责任
渔业主管部门要从保障水产品消费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确保渔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出发点,充分认识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层层落实监管职责,配备相应的工作经费,着力构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长效机制。
2.2加大宣传力度,引导企业加强自律
大力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有效提高生产经营者的质量安全意识,增强其遵法、守法的自觉性。要通过监管和宣传,让每个从业者都能自觉加强管理,主动减少或杜绝药物残留。同时,应根据水产品市场信息,及时调整养殖的规模和品种,避免过度养殖造成的养殖环境的恶化。
2.3建立水产养殖生产档案
对师市辖区内的所有养殖生产单位和个人建立生产档案。同时与养殖单位和个人签订水产品质量安全承诺书。通过签定承诺书等形式进一步落实水产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形成生产者、监管部门各负其责,共同抓好水产品质量安全的良性机制。对违反承诺的,依据承诺书约定的承诺内容和有关法律法规严肃处理。
2.4做好两证的发放工作
一是做好养殖证的发放工作,切实保护渔民的水域使用权:二是做好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的发放工作。加强水产苗种的销售监管,严厉查处无证生产、以次充好、以劣充优和销售带病水产苗种的行为,切实维护养殖单位和个人的利益。
2.5 推进水产养殖生产和质量安全执法监督,把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关
加强对水产品和饲料的检测和监督工作。在师市范围内全面推行水产养殖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在加强对养殖生产环节的渔药使用监督检查的同时,要制定水产品质量管理安全监测计划。对生产中或市场上销售的水产品进行监督抽查,对经监测不合格的水产品进行查封扣押,对违法者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讲行杏处。坚持合理使用药物.椎广健康养殖模式。建立渔用饲料生产的监控体系,确保渔用饲料生产的健康发展。
2.6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加快建立水产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和水产品安全追溯制度。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严格实行检疫检测,师市政府应加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的政策支持与资金投入力度,重视开展水产品药残分析与渔业环境监测,确保上市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渔业经营者要在生产基地设立公示牌,标明水产品品种、产地、检疫检测合格证明等,同时实行抽检常态化,以确保上市的水产品质量安全。
2.7加大渔业技术推广力度
科技推广部门要积极组织渔民开展科技之冬、科技培训等活动,大力推广名优特水产品养殖和先进的渔业养殖技术,注重培养渔业科技示范户,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引导养殖户按渔业标准化组织生产,提高渔业科技含量和经济效益。
3小结
政府、行业主管部门必须进一步完善水产养殖生产的质量安全执法监督体系,加强管理,才能从源头上把好水产品质量安全关,全面提升水产品的质量,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切身利益,推进水产品市场健康有序地发展。
参考文献
[1]牛林伟,张晓忠.基于供应链的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体系探究[J].中国水产,2012(3):8-39.
篇7
一、指导思想与工作原则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因地制宜、分类监管、预防为主、源头治理的方针,坚持全县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责,部门协调配合,各方联合行动的工作机制,加强协调配合,落实监管责任,大力推进水产健康标准化养殖,加强从水产品生产到上市销售的全方位监管,认真排查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加大执法力度;坚持集中整治与制度建设、严格执法与科学监管、打假治劣与扶优扶强相结合,针对存在的问题,突出重点,加大整治力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饮食安全,促进我县食品产业健康发展。
二、整治重点
(一)重点产品
突出整治青、草、鲢、鳙、鲤、鲫鱼等常规养殖和消费品种,严查各种违禁药物特别是孔雀石绿、氯霉素等的违规违法使用。
(二)重点单位
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单位、水产苗种生产单位以及有规模的水产养殖户,重点养殖户。
(三)重点品种
水产品、兽药、鱼药、饲料、鱼饲料、鱼饲料添加剂等。
(四)重点区域
水产品年产量10吨以上的渔业养殖乡镇,水产品年产量0.5吨以上的水产养殖户(重点是池塘、坝塘),一天销售量30公斤以上的水产经销户,对水产品加工企业、水产饲料加工企业,各类水产品销售户(含池塘、坝塘边销售),农贸市场水产品销售点,水产养殖户等进行整治。
(五)重点内容
对辖区水产品生产经营单位(户)开展全面的监督检查,重点检查水产养殖单位(户)是否办理水产养殖证,是否有水产品生产经营资格,水产品生产质量保障体系建立和运行情况,水产品流通经营进、出货检查验收,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经营进货检查验收、索证索票、购销台帐和质量承诺等制度的执行情况,使用记录等,依法查处伪劣、劣质、有毒有害及其他的违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水产品生产经营秩序。
三、工作目标
通过整治,使全县水产品及水产品安全各个环节存在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水产品经营秩序进一步好转,人民群众食品消费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全县水产品安全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
(一)全面禁止甲胺磷等5种国家禁用的高毒农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
(二)县城水产品市场、鱼饲料、鱼药经营销售商店纳入质量安全监测范围;鱼药、饲料抽检合格率达90﹪以上。
(三)严格水产苗种生产许可制度,依法应领取苗种生产许可证的苗种生产单位(户)持证率达到90﹪以上。
(四)健康养殖示范、无公害水产品生产单位(户)、水产苗种场等三类生产单位(户)100﹪建立生产、用药和销售记录等水产品质量安全内控措施,监管率达到100﹪。
(五)在国家统一组织的水产品质量监管抽查中,产地药残检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
(六)渔业部门内部“分工明确、措施有力、保障有效、运转协调”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得到进一步完善,自产水产品阳性样品查处率达到100﹪,省外入我县水产品阳性样品的追溯查处工作有重大突破。
(七)主要养殖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摸查工作有效推进,应对水产品质量安全突发事件的能力明显增强。
(八)加强对全县水产养殖户,流通经营销售户的监管,水产品生产、经营销售单位(户),逐步取得合法经营资格。
(九)水产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全面推进,水产品生产、经营销售建立质量档案和安全监管档案。
(十)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户养殖、经营销售建设工作。
四、主要工作和具体措施
(一)深化水产品安全目标责任制
各站所要认真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全国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专项整治电视电话会议精神,充分认识水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加强领导,认真组织,把目标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站所、相关人员、水产养殖户,经营销售户,确保工作目标全面完成。
(二)继续开展打击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整治
在巩固专项整治成果的基础上,开展回访复查,督促指导水产养殖单位(户)完善和落实饲料、鱼药、添加剂索票索证、购销台帐、申报登记备案等各项管理制度,建立针对在水产养殖中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制度,建立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不合格添加剂快速追查溯源机制,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处理。继续对非食用物质、添加剂的生产、流通和使用进行整治,坚决依法打击在水产养殖中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依法打击生产销售非法食品添加物的行为。
(三)进一步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
各站所要确实下移监管重心,加大水产品市场监管力度,强化水产品市场日常监管,有计划、分步骤地开展农村水产品市场专项整治。加强水产品的养殖生产、流通、消费等各个环节的监管,重点抓好农村水产品的养殖、集贸市场的监管。强化城乡集贸市场的质量安全及监督抽查,经检验不合格的水产品要公告和清出市场,并查清其源头、进货渠道和销售去向,追查溯源,一查到底。
(四)加强水产养殖环节安全专项整治
深入开展鱼药残留专项整治,打击违法生产、经营、使用禁用高毒高残留兽用鱼药、农药,普通兽用鱼药、农药中非法添加高毒高残药品和违法违规使用禁用限用药物行为;查处在饲料中添加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行为,取缔无生产许可证、无产品批文号、无产品标签的3无饲料生产经营企业;查处非法生产经营假劣过期兽用鱼药产品行为;严查水产养殖使用氯霉素、“孔雀石绿”、硝基呋喃等违禁药物和有毒有害物质的行为;推广使用抵残高效农药、兽用鱼药,规范养殖行为,积极推进无公害养殖。
(五)加强水产品流通环节安全专项整治
强化流通环节索证票索票和进货台帐两项制度的监督检查和落实,集中开展重点品种、重点地区域、重点经营户、重点市场和季节性、节日性水产品市场专项执法检查。严把水产品质量安全关。加强农村水产品进货渠道和农村集市的管理,落实区域监管责任。突出抓好水产品的养殖、销售环节的整治,严厉查处经营销售劣质、有毒有害水产品的违法行为。
(六)加强重要节日及重大活动期间的水产品安全专项整治
结合“春节”、“火把节”、“国庆”、“中秋”等重要节日及重大活动期间水产品消费特点和存在的主要安全问题,认真开展水产品市场专项检查整治,依法查处假冒、劣质、有毒有害的水产品及其他的违法行为,净化节日食品市场,确保重大活动和重要节日期间人民群众的消费安全。
(七)加快推进水产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
信用体系建设是保障水产品安全的长效机制和治本之策,也是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各站所要在认真总结20*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加快推进水产品安全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督促水产养殖单位(户)、经营销售户建立质量档案和质量安全监管信用档案,不断强化水产养殖户、经营者的信用意识和责任意识。通过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建立起以法制和道德为基础的水产品安全信用体系。
(八)积极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户养殖、经营销售建设工作。
进一步完善水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引导水产养殖户、经营销售户建设水产品质量安全示范试点工作,加强农村水产品现代化流通监管责任及群众监督的建设,积极探索农村水产品安全监管的新方法、新机制和新措施,促进水产品安全责任体系和质量体系逐步完善,各项监管措施进一步落实,水产品的生产养殖、经营行为进一步规范,水产品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升。
五、整治任务
(一)全面推进水产健康养殖。加强渔业科技下乡入户、技术推广与培训工作,大力推广安全用药技术、方法,指导水产养殖科学防病,合理用药;严格执行休药期制度,积极推进建立渔业执业兽医和用药处方制度。推进规模化养殖、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加强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完善养殖场内部质量安全管理机制。加强重大水生动物疫病监测,科学指导水生动物疫病防控。
(二)深入开展水产苗种专项整治。全面摸清水产苗种生产基本情况,实施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制度,规范水产苗种生产记录、用药记录和销售记录,规范水产苗种生产行为,加强水产苗种药残抽检和执法监管,提高水产苗种质量。指导和督促苗种场建立健全苗种生产和质量安全管理制度,对具备生产条件的苗种生产单位和养殖户要在这次整治中办理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逾期未办理的按非法生产处理;对生产条件不合格、技术规范未建立的苗种生产单位、养殖户,要限期整改,整改不合格的责令停止生产。
(三)加强水产品质量监控检测。按照国家农业部的安排,配合省外水产品质量检测机构搞好水产品产地监督抽查和例行监测外,以孔雀石绿、绿霉素和硝基呋喃类代谢物为主要监测指标,重点乡(镇)要组织开展产地和市场的水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四)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执法。各站所要将水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渔政执法工作的重点内容,按照“规范、引导、监管、服务”的原则,以水产苗种生产合法性、养殖企业生产记录制度建立情况、投入品使用情况和阳性样品查处为重点,切实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杜绝无证生产和非法用药行为,督促生产单位加强整改,严防不合格水产品上市销售。
(五)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隐患摸排。以青、草、鲢、鳙、鲤、鲫等常规养殖消费品种和罗非鱼为重点,对其养殖生产过程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进行摸排,对质量风险程度、危害情况以及产业、市场、社会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预警和处置意见,进行专项整治。
六、工作步骤及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5月1日—5月31日)为动员布置阶段。各站所要认真做好宣传动员,结合实际制定方案,对2009年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进行全面、周密的安排布置。
第二阶段(6月1日—11月30日)为组织实施阶段。各站所要按照方案要求,认真、全面实施食品放心工程和开展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县水利局水政办、水产站针对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积极措施加强督促指导,确保各项目标任务落到实处。
第三阶段(12月1日—12月31日)为总结检查阶段。各站所要认真总结本年度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的做法和典型经验,县水利局组织对以上工作进行考核,纳入年终考核评定。
七、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各站所要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将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抓紧抓实。要按照权责明确、监督有效和保障有力的原则,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各站所长要对辖区内开展2009年食品放心工程和食品安全专项整治工作负总责,及时研究解决问题,并逐级抓好考核。对工作不扎实、措施不力而发生重大食品安全事故的,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负责人和责任人的责任。
(二)加强协调,形成合力
各相关站所要树立大局观念,按照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围绕整治方案的目标和重点,对重点产品、重点单位、养殖户和重点区域,要集中时间,集中力量,严肃打击查处。对于跨部门、跨地区的大案要案,要搞好联合执法。各站所之间要建立信息互通制度,同时要加强和相关行业组织、群众团体、新闻媒体之间的协作,优势互补,信息互通,不断提高监管质量。
(三)加强舆论监督,营造良好氛围
各站所要采取多种形式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和国家、省、州、县有关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精神,通过采取食品安全监管信息和质量信息,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和相关法律法规,宣传重质量、守信誉的典型,曝光典型食品案件等措施,正确引导消费,不断提高人民群众食品安全意识和能力,营造人人关心食品安全、人人参与食品安全的良好社会氛围。加大打击伪劣、劣质、有毒有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食品典型案件的查处和曝光力度,形成良好的食品安全环境。
(四)强化沟通,畅通信息
各站所要加强协调和信息沟通,及时报送有关整治信息,特别是整治期间发生的情况要及时向当地乡(镇)人民政府和县水利局报告。县水利局要加强全县水产品专项整治信息的收集、汇总、分析工作,及时通报各项工作进展情况,严格按要求公布食品安全监管信息、查验信息和警示信息,引导公众科学消费、安全消费。
(五)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实施食品放心工程
以食品安全为重点,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养殖、经营销售信用档案和“红黑名单”制度。开展水产养殖、经营销售示范活动,推动养殖单位(户)、经营销售单位(户)落实食品质量安全责任。增强法制观念,强化责任意识、质量意识和信誉意识,进一步推动食品放心工程。
(六)完善应急机制,提高应急能力
加强食品风险监测预警,进一步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风险预警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机制,落实预警监测措施,开展风险评估分析和强化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演练,提高应对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篇8
关键词:质量安全;检测;问题;影响;对策
一、河南省渔业生产现状
河南省共有水面47万多hm2,渔业可利用水面27.9万hm2,其中,水产养殖面积12.9万hm2。全省分布各种鱼类129种,主要经济鱼类60余种,水生经济动物近百种,渔业资源丰富。2020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98.0万t,其中养殖产量86.9万t;渔民人均纯收入17700元,比全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6108元高出1592元。渔业生产对广大宜渔地区农民脱贫致富起到了重要作用,渔业已成为河南省大农业中最具生机和活力的产业之一。在渔业生产中,河南省目前正处在传统渔业向生态渔业转变阶段,过去片面追求高产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正在恢复中,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循环利用、健康养殖、渔业生态环境保护等成为实现渔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近几年,人们的生态意识正在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也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河南省水产品质量安全暴露出来的问题仍不容乐观。2021年第5号《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通告》中有商丘市销售的1批次鲜活黑鱼,氧氟沙星、甲氧苄啶超标;郑州市销售的1批次鲜活鲈鱼,恩诺沙星超标。安阳市销售的1批次活鲫鱼,恩诺沙星超标。2021年7月在河南省产地水产品质量检测中,也发现环丙沙星、恩诺沙星等多种禁用渔药检出或超出限量。水产品质量的下降,不仅对食用者产生长期慢性危害,也直接影响到渔业经济效益。
二、河南省水产品质量检测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近几年对河南省水产品质量的持续检测,以及对影响水产品质量的渔业环境、养殖投入品、鱼类病害的连续监测分析,河南水产品质量检测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水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完善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以及水产品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截止2020年底,河南共建成省级渔业检测中心、水生动物疾控中心1个,县级水生动物防疫站20余个,由于配套设施跟不上,加上受仪器设备、人员技术水平、经费的限制,基层防疫站承检能力较弱,全省水产品质量检测体系不能有效运转。在水产品标准体系方面,也急需补充完善相应的地方标准,特别是有毒有害物质快速检测方法标准等。在水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上,“从源头抓起”做的还不够,抽检监测做的多,苗种检疫做的少,质量追溯制度无法有效实施,源头安全管理比较表面化。2.个别企业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近几年来,全省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但水产品生产和经营分散,渔业生产还是以零散个体养殖户、五大行动小型生产加工企业为主,有一定规模的养殖企业、健康养殖示范场、加工企业占比较小。小型养殖户、生产加工企业技术水平低,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不强,品牌意识比较薄弱,难以自觉地按照质量规范要求生产、经营。一些企业在水产品生产、加工过程中存在非法使用违禁药物和添加剂现象,严重影响水产品质量。从近几年对全省的产地水产品质量抽检情况也能看出,普通小型养殖场(或个体户)水产品不合格率相对较高,小型生产经营企业问题较多。3.水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抽样相对困难由于水产品检测需要现场抽样,产地抽检需要当地渔业主管部门牵头联系,检测部门仅提供技术支持,沟通联系的主体是渔业主管部门,时常存在信息沟通不畅,造成抽样困难的现象。此外,在产地抽检中,目前采用最多的是撒网捕捞方式,受撒网人员技术水平、季节性以及天气影响的局限性,效率很难保证。4.水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研究不足鱼类个体存在差异,其机体内部药物所产生的代谢产物也会存在差异,在水产品质量检测过程中,采样数量、取样部位差异都会直接影响检测结果。另外,水产品质量检测前处理步骤复杂,干扰物质较多,前处理方法、步骤不同,也会使检测结果有一定的偏差。目前水产品质量检测技术研究明显不足,水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水平需不断探索、提高。
三、主要对策
篇9
一、水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1)渔药残留。导致渔药残留的主要原因是不合理使用饲料添加剂和治疗疾病药物。由于渔业生产者对国家的规定要求不熟悉,安全意思不高,违规操作,超标使用药物或者使用禁用药物,如己烯雌酚、孔雀石绿、呋喃西林、呋喃唑酮、氯霉素、磺胺类,从而导致药物残留超标。今年来水产品禁用药物超标的事件时有发生,这对水产品和人们的身体健康都构成了威胁。主要的危害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毒性作用。人类作为食物链的顶层,药物残留通过食物链,在人体体内聚集,最终损害人体机能。如氯霉素可会提高白血病产生的几率,还会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磺胺类会损害人体肝功能,引起血小板减少、粒细胞缺乏、引起溶血性贫血症等,还会损害肾脏,对过敏体质的人,会引发皮肤瘙痒症或者血管性水肿,甚至会导致死亡。第二,致癌、致畸作用。三苯甲烷俗称孔雀石绿,主要化学结构是,苯基亚、甲基和次甲基,受苯环的影响,三苯甲烷活性加高,容易生成三苯甲基,三苯甲基会诱发脂质和肿瘤过氧化,而且会抑制谷胱甘肽S转移酶的活性。于此同时,孔雀石绿导致软体动物的不同程度的发育畸形。因此,长期使用孔雀石绿含量药品会增加癌症、发育畸形的可能性。第三,耐药菌株。水产品养殖过程中大量使用抗生素会导致耐药菌株,从而在食物链中相互传递,导致生态系统中细菌、动物和人类的耐药性,从而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弥补的破坏,也严重危害了人类的健康。第四,过敏反应。呋喃类鱼药、四环素磺胺类和氯霉素等化学物质,对过敏体质的人,会造成过敏反应或者休克,严重时会导致死亡。(2)水产养殖业水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随着水产养殖密度的加大,养殖业的生成效率也不断提高,但是养殖户单纯追求利益最大化的模式,造成养殖水环境日益恶化,由于养殖水池中残留药品、饵料、浮游生物、腐烂的水产生物等,使养殖水体中出现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造成水质恶化,大大降低了水产品质量,水产品质量令人担忧。(3)水产品流通环节的污染。在水产品加工过程中,使用工业碱双氧水、甲醛等违规药物,从而造成水产品的污染,使危害人体健康。(4)水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机制不健全。我国食品安全相关方面的法律法规比较缺乏,法律机制也不健全,常用的法律有《渔业法》、《农业产品质量安全法》和《食品安全法》等。由于市场监管力度不足,对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管理有待提高。目前只有北京上海等少数城市建立了水产品市场准入制度。
二、提高水产品质量安全
(1)加强渔用饲料管理。合理使用规定药物,严格控制药品残留限量,禁止使用禁用药物,推广健康养殖模式。各级渔业水平管理部门加强对水产品质量安全和药品使用监督工作。(2)完善水产品监督管理体系。第一,加强水产品幼苗检验工作,完善水产品抽检机制,各级主管部门应该加大管理力度,适当合理运用监督管理手段,对水产品产品质量、产品生产许可证等进行监督管理。第二,完善水产品质量标准。我国水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还不完善,加大水产品标准的制定和修订工作,从而为水产品安全管理体系打下坚实的基础,保障相关工作的实行。第三,完善水产品质量监督制度。采取有效手段如召回制度、应急体系对水产品养殖渔业用药、水域环境的进行监督;加强各部门信息沟通,建立统一的水产品数据库,并定期收集检验数据;以预防为主,防治结合为主,建立疫病防治体系。第四,完善水产品相关法律制度。法律制度是水产品监管工作的基础,只有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法律制度,渔民和公民的合法权利才能得到保障。
食品安全的日益成为社会热点问题,人们不但对各类水产品的质量安全的关注越来越多,对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中国作为水产品的生产和出口大国,只有积极探索水产品可持续发展路线,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才能提高我国水产品在世界中的竞争优势,才能使人们吃得放心,从而促进水产品稳定、持续、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二朋.消费者食品安全风险认知与信任构建研究[J].农产品质量与安全.2012(3)
[2]丁晓明.对水产健康养殖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渔业质量与标准.2011(3)
篇10
一、水产品安全工作基本情况
(一)加强领导,明确职责
按照水产品食品安全管理的需要,我局对水产站工作人员进行细化分工,实行包片负责的制度,每个人负责几个固定的养殖场的质量安全日常监督指导,养殖场所在的乡镇水务技术推广站站长为区域质量监督管理员,具体负责辖区内养殖水产品的日常监管。同养殖场签订了水产品安全生产责任书,从而形成了从上到下全方位、立体式监管体系,加强了水产品安全管理工作。
(二)加强水产品质量安全宣传和培训工作
我局坚持以正面宣传和舆论导向为主的方针,将普法宣传教育与普及科学养殖技术知识相结合,将食品安全知识宣传与教育广大人民群众自觉参与食品安全防控相结合,以提高养殖业主健康养殖、依法防疫、依法经营参与意识为总的指导思想,按照“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要求,大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同时,我局根据我区水产养殖实际情况,组织技术人员印制了《水产养殖用药记录》、《水产品养殖生产记录》、《水产养殖场所巡查监管记录》等记录资料,通过召开业主培训会、深入养殖基地向生产养殖业主散发宣传资料。据统计,全年共计举办培训班3期,参训人员100余人,张贴标语3幅,发放宣传资料200余份。
(三)加强日常监督检查力度,严把渔业投入品的质量
我局以生产环节为重点,主要检查养殖场投入品登记、生产经营档案等内容,特别是针对渔药进货记录、渠道、采购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此期间,共清查养殖场12个,未发现违规渔药。但是,部分养殖场却存在未建立生产、销售、用药记录的行为,未建立生产记录的养殖场有3个,主要是生产记录不完善,用药记录不全,我局已作出批评教育,并将其列入重点监控对象,以不定期的形式,对其重点进行突击检查,有力地促进其整改。
(四)开展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确保水产品质量安全
我局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养殖户对水产品质量进行抽检,今年已完成40个抽检任务,抽检品种主要包括长吻鮠、鲫鱼、翘嘴红鮊、草鱼、鲢鱼、斑点叉尾鮰等,抽检结果均为合格,未检出孔雀石绿、氯霉素、硝基呋喃等药物残留,从源头上保障了水产品质量安全,为我区百姓的餐桌安全提供了保障。
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我区水产品质量安全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上还存在一定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很多水产养殖场是小户经营,资金少,规模小,意识差,生产不够规范现象依然存在,部分养殖户未能按规定做好记录生产、用药、销售情况,有的未将记录按规定进行保存。
三、2015年工作打算
(一)对文化素质较高的养殖户进行专业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养殖技术含量,通过辐射带动的方式,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二)进一步规范养殖户的养殖行为,督促他们完善水产养殖“三项记录”和“索证索票”制度,建立水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
(三)继续推进水产健康养殖模式,通过实行种苗生产许可制度和养殖证制度,把好养殖生产准人关,通过规范养殖行为,建设标准化示范区、无公害产地、优势产品基地,通过实行渔医制度,推进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