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练习题范文
时间:2023-03-21 15:40:09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四年级数学练习题,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2、一个数的最高位是千万位,它是( )位数。
3、万位的左边一位是( )位,右边一位是( )位。
4.10个万是( )万,10个百万是( )。
5、与千万位左边相邻的是( )位,右边是( )位。
6、从右边起,每( )个数位是一级,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
7、千万和亿之间的进率是十,千和( )之间的进率是十。
8、读数时要先把这个数分成( )级,( )级,( )级再读。
9、读数时先读( )级,再读( )级;万级的数按照( )级的数的读法来读,并在后面添上( )字;如果个级上全是0,这些0都( )。
10、43509600这个数字里,“4”在( )位上,表示( );“5”在( )位上,表示( );“9”在( )上,表示( )。
11、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 ),这种计数方法叫( )进制计数法。
12、7050090是由7个( ),5个( )和9个( )组成的。这个数读作( )。
13、一个七位数最高位是5,千位上是8,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作:( ),读作:( )。
14、与1000000相邻的两个数分别是( )和( )。
15、用( )的方法省略万位后面的,求近似数时应先看( )位上的数,如果千位上的数比5( ),就省略( )位后面的尾数,并写上( )字;如果千位上的数( )或( )5,应在( )位上加1,并写上( )字。因为是求一个数的近似数,不是准确数,所以要用( )。
16、6()56050000≈61亿 ,只能填( )。
17、39()360≈40万, 里可以填( )。
18、800900300这是一个( )位数,最高位是( )位,这个数中的9在( )位上,表示( ),3在( )位上,表示( )。
19、 一个多位数,它的千万位和千位上都是6,个位上是9,其他各个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 )。
20、 若20103101表示某小学在2010年入学的三年级1班1号学生,那么2010年入学的三年级2班15号学生的学号是( )。
21、 你所居住的城市的邮政编码是( )。
22、 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 )。
篇2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数学 教学内容 找规律
1.引言
在小学生的学习中,数学是门重要的、困难的学科,它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生活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在这门学科的教学过程中,老师应该积极引领学生发现各个知识点间的共同点,找出这些规律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目前,苏教版的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中,有很多需要学生通过找规律完成的练习题,老师要想提高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的质量,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让学生掌握这一学科的学习规律。这种“找规律”教学法,不仅可以有效提高苏教版小学高年级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全面发展,为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
2.“找规律”教学的重要性
在苏教版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找规律”教学就是指让学生通过实际生活的观察,总结得出教学内容中有着周期现象的规律,学生可以通过这些规律简单得出问题的答案。“找规律”教学是在学生具备一定观察能力的基础上完成的,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知识水平,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方面。
2.1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积极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有对教学内容产生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探索知识,因此老师在进行教学前,应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找规律”在小学高年级的数学教学中,比其他教学内容的实践性、趣味性都强,因而受到学生的喜欢。此外,小学高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中没有复杂的数学计算,通过图形或数字让学生发现其中的奥妙,就会不断提高学生对小学数学的学习兴趣。
2.2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目前,我国多数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他们在日常生活中缺乏合作能力,而当今社会需要的是有合作能力的人才,因此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就应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找规律”的学习仅仅靠学生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需要学生共同合作完成。对于一些难度较高的找规律题,老师还要让学生合作完成。在苏教版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中,老师可以先出一些容易的找规律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出一些难度高的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共同发现规律。小组合作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还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竞争力,让学生在竞争中提高自身,为日后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3.苏教版小学高年级数学“找规律”教学的安排
按照新课标改革的要求,苏教版小学高年级数学教材中增加了一些“找规律”教学内容,这些教学内容合理地安排在教材中,其安排方案如下。
3.1主题单元法
小学高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这正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阶段,各学校都应该重视“找规律”的教学,促进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我们通过对苏教版小学四、五年级的数学教材进行分析发现: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标题是找规律(物体间隔排列的规律);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标题是找规律(搭配现象中的规律);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是找规律(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五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找规律(框数中的规律)。这些教学内容以单元的形式分散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2分析渗透法
苏教版的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找规律”教学是以低年级的数列中找规律、图形中找规律、算式中找规律、运算中找规律为基础的,这些低年级的找规律教学主要是让学生接触到找规律这一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总结能力,这些简单的“找规律”教学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到了高年级学生才能完成高难度的“找规律”习题。如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角”的讲解中,有这样一道思考题:经过2个点可以画一条线,过三个点中的2个点最多画3条直线,那么经过4个点、5个点……中的每2个点呢?这就需要学生先动手画图,再摸索规律,手脑并用,从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空间感。从小学低年级到高年级,教学内容的难度不断提高,“找规律”教学内容科学合理地渗透在苏教版的小学数学教材中,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有着深远的影响。
4.结语
“找规律”教学内容进入苏教版小学高年级数学的教学中,符合当今社会新课标改革的理念。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选择合适的素材、合理的结构将这一教学内容呈现在学生的课堂中,对小学生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总的说来,苏教版小学高年级数学“找规律”的素材应该多从小学生的生活出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教学目的。
参考文献:
[1]武海燕.小学数学“找规律”中学生能力的培养策略.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2).
[2]陈海鲸.表里・因果・点面――小学数学“找规律”板块教学优化的思考与实践.小学教学参考,2014(32).
篇3
我县小学阶段学生水平测试不允许学生使用计算器,而在阅卷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数的运算能力比较差,致使数学成绩偏低,原因是小学数学测试中的计算量比较大。经过实践,我认为如果能从以下几方面改变教学方法,就能有效地提高学生数的运算能力。
一、学生要掌握基本的运算法则。
课标版北师大数学在教材中,并没有对计算法则以明显的形式出现。如三年级数学下册《乘法》第二节,这节内容其实就是两位数乘法的学习,通过问题情境:"一栋楼共有12层,每次14户,这栋楼能住多少户?",学生根据信息很容易列式:14×12,然后学生根据已学知识的迁移,通过合作学习,探究算法。部分学生可能这样计算:14×10=140,14×2=28,140+28=168,14×12=168;部分学生可能这样计算:12×10=120,12×4=48,120+48=168,14×12=168;也有学生列竖式计算(竖式附后)。在学生说出用竖式计算后,教师只要引导,学生就能归纳出计算法则。再让学生选择一种方便且容易的算法,学生自然就会选择用竖式计算。通过教师强调法则,学生很容易掌握乘法计算法则,这也为以后的小数乘法学习也打好了基础。
1 4× 1 2
2 8 ……14×2
1 4 0 ……14×10
1 6 8 ……28+140
二、学生应掌握验算方法。
小学低段学生在水平测试中,很多学生只顾作题,可能对题都没看清楚,导致出错现象较多,并且大部分学生考试只做一遍,让学生检查后再交,学生不知道如何检查。例如课标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加与减一》,P60页(2)题(全部是三位数减三位数的减法),要求学生用竖式计算并验算,学生做完后可让学生说一说验算方法,再出示几道加法的练习题,让学生计算并验算,也让学生说一说验算方法,最后通过教师引导,学生掌握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这样学生就不会出现考试结束还有一段时间,无事可做,不会检查,等着铃声交卷的情况。
三、学生应掌握简便算法。
在小学四则混合运算中,有好多题学生只要留心,就可以用简便算法,这样一方面提高了运算速度,另一方面节省了列竖式的麻烦,也可以提高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如课标版北师大二年级数学下册P94页,有这样一道混合运算:514-496+182(没有强调用简便算法),如果直接计算,学生口算有一定难度,必须列竖式计算,而且在计算过程中还出现了退位、进位,学生不注意就会出错。如果教师引导学生使用简便算法,这道题就变得简单了(算法附后)。再如课标版北师大四年级上册P103页第5题:"你能很快算出答案吗?",这8道算式,只要学生能联系学过的运算定律,大多数学生都能简便计算。如果教师再让学生讲一讲为什么可以这样计算,再进行必要的练习,学生就能很好地掌握简便算法。
514-496+182
=514+182-496
=696-496
=200
四、加强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对数的运算有这样的学段目标: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而如果学生会估算,并且敢于大胆的估算,就可以使算式变成口算的过程,并且能发现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另外估算也是验算结果的重要手段。如14×12这道题。如把算式中的12看成10,14×10=140,所以计算结果应大于140;再把算式中的14看成15,15×10=150,所以正确结果大约为150。如再引导学生14×10这样算少算了多少,学生发现是少算了14×2,如果口算能力强,学生很容易得出14×2=28,所以14×12的结果就是168。其实无论是加法、减法、乘法、除法都可能在算之前让学生进行大胆的估算,这样学生掌握了估算的机巧,也为提高数的运算能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五、加强学生口算能力培养。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小学1-3年级数的运算具体目标之一是学生能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除法,会口算百以内的加减法;而4-6年级学生会口算百以内一位数乘、除两位数。对口算的练习可以根据学生自身智力差异、学习的过程,制订标准,但是要让大部分学生学会口算的方法机巧。因为学生不可能随时身上装着计算器或带笔和本子,在平常的购物活动中肯定会有计算,如果学生口算能力比较强,就可以很快地计算所需商品的价格,按钱办事。在水平测试中,能口算不笔算,学生就可以节省时间,提高做题效率。
六、培养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的能力。
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果能够根据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那么,学生就能根据生活实际,对一些应用题的结果进行判断。如课标版北师大四年级下册P104页14题:"买3枝铅笔比买1枝圆珠笔多花0.5元,每枝圆珠笔3.4元,每枝铅笔多少元?",学生平时都买过铅笔,结果一比较,就能知道算的准确性。再如课标版北师大四年级上册P62页列举了人步行、飞机飞行、声音传播、光传播的速度。如果学生在计算中出现了计算这些速度的问题,那么比较一下也就知道结果的准确性。所以只要教师善于引导,许多数学问题的结果都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判断。
总之,随着科技的进步,评价机制的改变,数的运算,大多数地方可以借助于计算器或计算机。如现在初中生中考、高中生高考在我县已允许使用科学计算器,将来小学毕业检测考试也可能允许使用计算器。但是学生掌握了计算法则、验算方法、简算方法、估算能力、口算方法、以及会联系实际判断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对学生的终身学习、以后工作也会受益匪浅。
参考文献
篇4
【关键词】数学师范生 解题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2)03C-0116-02
解题和解题教学在数学教育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同时,新课改正在全国深入进行,对中学数学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数学师范生作为未来的中学数学教师,新课改的实践者,理应掌握一定的教师职业技能,同时还要培养解题能力,为适应新课改作积极的准备。本文在对数学师范生的解题能力现状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探讨培养数学师范生解题能力的策略。
一、数学师范生解题能力现状
经过多年的师范教育教学实践,笔者发现数学师范生不能适应新课改对中学数学教师解题能力的要求。笔者曾对肇庆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06、2007、2008三个年级数本专业7个班以及2008级数教两个班共计376人做过一个实验,让他们在120分钟内完成四个题目(包括一个中学数学题目),结果发现只有约三分之一的师范生能顺利完成四个题目中的两到三个题目。这说明数学师范生不会变通,思考问题比较简单,没有形成好的解题习惯。数学师范生解题能力薄弱。
二、数学师范生解题能力薄弱的原因分析
(一)应试教育制度阻碍数学师范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较多让学生做习题,却较少让学生思考问题。在做习题中,又较多在操作层面、技术层面上训练解题方法,而较少在思维层面、思想层面上培养数学素养。大多数数学师范生对数学的思想、精神了解不深,对数学的宏观认识和总体把握较差;甚至误以为学数学就是为了会做题、能应付考试,不知道“数学方式的理性思维”的重大价值,不了解数学在生产、生活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不理解数学文化与诸多文化的交汇。
(二)数学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不利于数学师范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数学课程内容设置不合理。数学课程设置的指导思想缺乏科学性,与数学专业课程相比,无论是在课程设置上还是在教学内容上,数学教育类课程和教育实践环节所占比重偏低。体现师范性的教学法课程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培养数学师范生数学实践能力的课程没有认真落实到位。更没有专门针对数学师范生解题能力培养的课程。此外,所用数学教材针对性不强,不能适应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要求。数学专业课程沿用的都是传统教材,虽几经再版但其编排体系并没有多少改变,在和初等数学的联系上缺乏一定的指导性。初等代数研究和初等几何研究课程未能与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相匹配,教材内容较陈旧,呈现方式单调,缺乏研究性,不利于培养数学师范生科学创新和教学实践的能力。
(三)数学教师的讲课方式影响数学师范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照本宣科、满堂灌的教学现象比较普遍。由于采取上公共课和大班额上课,数学教师侧重强调讲解与训练,常常采取重结论不重背景、重计算不重推理、重知识不重思想的讲授方法。这种方法固然有利于使数学师范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但也会造成数学师范生的思维惰性,不利于其独立研究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也不利于其形成科学的教学观,还会降低数学师范生的学习积极性,进一步影响其解题能力的培养。
(四)数学师范生的低职业认同导致其不重视解题能力的培养
数学师范生的职业认同偏低。随机调查、访谈肇庆学院2006级至2008级数学师范生,发现毕业后有一些学生选择去电信、移动、银行、政府等非教育行业任职,一部分学生选择考研,一般是在上述途径都走不通的情况下才选择去当教师。选择当教师的学生中仍然有一部分考虑以后改行或想办法不从事教学岗位。数学师范生职业认同偏低是其解题能力偏低的一个原因。
三、培养数学师范生解题能力的策略
(一)本科院校应加强数学师范生解题能力的培养
1.为培养数学师范生的解题能力,本科院校数学专业应调整专业课和数学教育类课程的比例,整合初等代数研究和初等几何研究,突出初等数学研究,依据新课标增减相关知识,紧密联系中小学数学课程改革并与之相匹配。同时,还应开设数学史与数学方法论、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教学心理学和数学学习心理学等课程,提高数学师范生的数学素养,从而拓宽他们的数学视野,培养他们的解题能力。此外,为贯彻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最好采取小班额上课的形式。
2.专业课教师应调整讲课方式,重点突出知识的生成背景和解题的思路,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史,强化专业课的优势和重要性,并注重高等数学课程与初等数学课程的联系。应向数学师范生说明哪些知识和中学数学有关,哪些是中学数学知识的提高与补充,为数学师范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搭建良好的平台。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数学教师应充分认识到这一点,进一步学习数学课程及教学的相关理论,同时积极转变课程观念,革新教材,还应认识到课程的特点及其重要性,加强练习题的讲解,积极向数学师范生展示思维过程,培养数学师范生解题的能力,提升其数学分析与归纳的能力,提高他们的数学素养。
3.数学教学法教师应加强数学师范生解题训练的有效指导。一是加强数学解题研究,加强解题理论学习,帮助数学师范生学习波利亚的《怎样解题》以及其著名的“怎样解题表”,并学习国内的一些解题理论。可通过开设选修课、课外讲座等形式,对数学师范生进行解题理论的系统教学。二是每年中、高考结束后,可定期邀请专家来做中、高考分析报告,让数学师范生及时跟踪中学最新的实际,及时调整个人知识管理库。平时也可以邀请中学一线教师来讲学并重视中学数学案例分析。三是开设解题方法课,任课教师可以是教学法教师、有中学数学教学工作经历的数学专业课教师、中学一线教师,也可以是数学师范生。课程内容可以是高等数学题目,也可以是历届中、高考试题。组织解题大赛、讲题大赛,提高数学师范生参与解题训练的热情,在数学教育专业从大学一年级到四年级掀起一股人人参与解题训练的热潮。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将培养中学数学解题能力纳入数学师范生技能考核范围,让数学师范生有所压力,以督促他们平时加强中、高考试题的解题训练,认真体会高等数学蕴涵的初等数学解题方法和数学思想,有效控制初等数学概念性知识的遗忘。开课的方式可以是限选或选修课、课外讲座等。四是重视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对数学师范生解题能力的培养。在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期间,中学生所问的刁钻古怪的题目,会促使数学师范生动脑思考如何帮助中学生解题,同时也在无形中培养了自身的解题能力。实习结束后,通过数学教育心理学、数学教学心理学和数学
学习心理学的学习,总结实习期间出现的问题,可以进一步明确努力的方向,有效提升解题能力。五是重视组织大学四年级的学生每人就教育实习体会找出一些中学数学课程常用的解题方法,汇编成册――《初等数学解题方法教学研究》。组织大学四年级的学生就《初等数学解题方法教学研究》一书中提供的解题方法对照中学数学教材找出每一章每一节每个例题和每个习题所采用的解题方法和思想方法。六是重视家教对数学师范生解题能力的培养。成立家教顾问委员会,有针对性地对数学师范生进行指导,定期请家教做得好的数学师范生谈心得体会。通过家教,锻炼数学师范生的解题能力,通过交流,强化数学师范生的解题经验,有利于提高数学师范生的解题能力。
(二)数学师范生应刻意加强解题训练,努力成为数学解题专家
根据数学师范生解题训练的特点。数学师范生刻意解题训练活动界定为:数学师范生认为这些活动对其未来从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数学师范生需要付出较大的意志努力;数学师范生经常从事这些活动;活动的娱乐性较低。由此界定数学师范生解题能力的三种刻意训练:强化书本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以及基本思想方法的渗透、积累课外教辅习题、和同学交流讨论,且投入这三种刻意训练活动的时间越长,效果越显著。
数学师范生应加强数学解题的阅读能力、审题能力、翻译能力;向数学解题专家学习解题思路、方法;研究教材的例题、习题,课后进行解题反思,从各个方面培养解题能力。
刘凯峰从学习解题理论、经历解决难题、回顾解题过程、展示解题过程、尝试编制命题、扩展解题范畴六个方面详细阐述了数学教师如何成为解题专家,数学师范生在平时的解题训练中也应经历这六种过程,努力使自己尽快成长为解题专家。
(三)数学师范生应经历解题的自我剖析,形成习题档案袋,培养解题能力
篇5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自主探究;学习方式;优化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13)09-0052-03
自主学习作为实现新课程目标的重要学习方式,改变了以往教学中过于强调以教师为中心,使学生在教学中的状态由被动转变为主动。然而,很多时候学生“自主”并不容易。就教师的教而言,“自主”应该是在具体学习任务引领下的自学,但情感态度目标难于达成;就学生的学而言,“自主”应该是相对自由的学习,但学习方法和学习效果评估成了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进行了探索。实践表明,小学中高年级数学课堂可以围绕探究什么、怎么探究、探究成效三个方面展开教学,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提高教学实效。
一、在明确学习任务中解决“探究什么”
自主探究必须先明确“学什么”的问题。“任务”是自主学习的活动指标。课堂上,要将学习目标具体化为自主学习、探究的任务。因此,有了具体、适宜的学习任务,学生探究才有方向,有内容,有动力。
(一)分解任务,探究出知识点
明确具体的学习任务,才有助于学生有效探究知识,发展能力。如:教学“生活中的小数”一课,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学习目标分解为如下任务:(1)写出你喜欢的零食、玩具的价格各三个,并说说表示什么意思?(2)书中出现的小数,又表示什么意思?(3)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存在小数?它们有什么用处?其间,不同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加以分解。这样,面对全体学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收获。
(二)动手实践,探究出兴趣点
将学习任务趣味化,探究过程有一定的启发性,是自主探究重点关注的。动手实践不仅是小学中高年级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活动方式,也是摆脱依赖性学习的重要方式。因此,应鼓励学生多动手实践,提高自主探究数学问题的趣味。如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就可以引发学生在产生问题后,动手实践:(1)一半,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写一写。(2)列出自己喜欢的分数。(3)创造几个分数,动手折一折、涂一涂、玩一玩。这样的问题,有利于通过直观手段进行学习,降低认知难度,让学生在折一折、涂一涂、玩一玩中探索分数的意义,亲自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同时又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三)紧抓主题,探究出问题串
学习任务要少而精,就要抓住主题,突出要点,让学生通过有主题的问题串集中精力深入学习。探究过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教材的例题、练习题,产生主题性问题。如:教学“乘法的分配律”一课,学生可以围绕分配律产生探究一组问题:(1)会用数字来表示乘法的分配律吗?(2)会用字母来表示乘法的分配律吗?(3)会用文字来表示乘法的分配律吗?(4)会用乘法的分配律进行简便计算吗?这样的任务由浅入深,循序渐进,难易适中,有利于将抽象的知识形象化,将复杂的知识简化,使教学活动更加有效。
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关注学生的课堂学习任务就要关注自主探究。这种“任务中心的课堂”,其实就是从“关注教”向“关注学”的转变。
二、在指导数学阅读中解决“怎么探究”
数学语言日益成为人们交流的科学语言。语言的学习离不开阅读。在学习高度简约符号化的数学语言中,数学阅读尤为重要。在教学中加强数学阅读引导,才有助于学生的探究学习。在自主探究中,教师应指导学生读什么呢?
(一)读数学教科书中的“主题图”
“主题图”是新课程教材编写情境创设的一大特色。教材中的“主题图”形象直观、内容简明、主题鲜明。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主题图,领会图意。如四年级下册“生活中的负数”的主题图,图上画一位播音员在播报天气预报的情境,教师可以这样指导:
师:播音员播报的天气怎样?
北京:-5度到5度。(今天最高气温5度,最低气温零下5度)
上海:0度到8度。(今天最高气温8度,最低气温0度)
海南:18度到22度。(今天最高气温22度,最低气温18度)
拉萨:-18度到8度。(今天最高气温8度,最低气温零下18度)
现行教材改变了过去用例题讲授知识的编排形式。用“主题图”告诉师生本课的学习内容,有助于学生直观地认识温度中的负数该怎样读和写。这样,学生应该是“主题图”中数学问题的发现者,还应该是“主题图”数学活动的体验者。让学生把主题图与教材文本结合起来,在图形与文字互相补充中获取信息。使学生体会到:要完成任务不读书不行,读书不细不行,读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刻不行,从而达到读“主题图”探究问题的目的。
(二)读数学教科书中的“例题”
阅读例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主学习,规范书写和正确表达解题格式。如四年级上册教材“有小括号的四则运算”的教学,教师可以这样指导:
师:从例题中得到什么数学信息?
生:上午冰雕区里有180人,下午有270人,每30位游人要一位保洁员。
师:你们能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吗?
生:下午要比上午多几位保洁员?
师:你们是怎么列式的?
生:270÷30-180÷30
师:270÷30-180÷30表示什么意思?
师:如果只看算式,你会计算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还可以怎样列式?
生:(270-180)÷30
师:(270-180)÷30又表示什么意思?为什么要加小括号?
生:算式里有括号,要先算括号里面的。
在阅读本课例题时,不仅要让学生看看、念念,教师更要关注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让学生边读边做,将探求解题思路过程与理解运算顺序有机结合起来,帮助学生逐步掌握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这样阅读“例题”内容,理解才会深刻。
(三)读数学教科书中的定义、法则
数学教科书中的定义、法则、规律是经过归纳得出的准确性表述,具有抽象性、概括性强的特点。如“周长”中定义表述:“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的周长”。如果学生能对“封闭图形”、“一周”等进行推敲,建立“封闭图形”、“一周”等表象,并能在实物中比划出它们的周长,这样阅读才算对定义的理解。
(四)读数学教科书中的“你知道吗”、注释等补充资料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数学术语和数学文化,数学教科书在适当地方插入“你知道吗”和注释。例如,“年、月、日”一课,认识平年和闰年是“年、月、日”这节课一个重要知识。对“通常4年里有3个平年、1个闰年。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的一般都是闰年”的规定,只要引导学生读一读课本“你知道吗?”这则小常识就可以解决。最后注释中补充规定“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如果还有疑问,还可以带着问题去阅读相关书籍,并能用简单的语言来表述。只有这样完整地阅读才能体现“自主探究”的有效性。
当然,“自主探究”的“自主”不等于“自会”。有效的数学阅读需要教师教给学生必要的阅读方法,并且这种方法必须纯熟且达到习惯成自然的程度。教师要长期培养学生的数学阅读兴趣,培养数学阅读的习惯,与学生一道共读数学学科的优秀读本,才能切实提高在“自主探究”环节数学阅读的实效,解决学生“怎么探究”的问题。
三、在呈现学习成果中解决“探究成效”
“探究成效”有赖于学习成果的呈现。学习成果的反馈过程,除了要注重对学习活动的参与程度、态度的反馈,还可以针对学习主题特点和具体情况采用多种方式来进行。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做好四个方面的笔记或学习卡进行学习成果的反馈比较有效。如在探究四年级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一课,教师可以作如下引导。
(一)独立解答一次课本例题
如根据主题图可以提出问题――中国跳水选手第一跳比外国选手多几分?列式:53.4-49.8=( )分。可以列竖式计算:
(二)标注已理解或掌握的知识
如观察例题,我发现小数的加减法计算要注意几点:首先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低位开始算起,最后的结果也要点上小数点,得数的末尾如果有0要省略。我发现小数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与整数的加减法一样。
(三)记录迷惑与不理解的问题
如,有同学问:如果是整数减小数,数位怎么对齐呢?60-59.84=( )该怎样列竖式呢?
(四)独立解答课后练习题
我会算:0.87+5.68= 6.55 14.56-0.19= 14.37 25.09+5.6= 30.69,但25.09+5.6= 30.69这道题要小心,25.09是两位小数,5.6是一位小数,5.6的6要和25.09的0对齐,十分位对十分位,这样才做到小数点对齐。今天的收获真大!
篇6
一、寻找问题
作为问题解决教学,好问题是关键。通过研究实践,我们逐步认识到好问题必须具有可探索性、启发性、开放性、发展性、现实性、简易性。探索性是指问题“还要求人们具有某种程度的独立见解、判断力、能动性和创造精神。”但这种探索性的要求应当是与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的。启发性是指应有利于学生掌握有关的数学知识和思想方法,所以不应是“偏题”、“怪题”。开放性是指问题具有多种不同的解法,或有多种可能的解答。发展性,即由此可以引出新的问题。现实性是指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或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直接的联系。简易性即问题的表述应当简单易懂。
问题该以怎样的形式呈现?我们认为问题的呈现形式应多样化,可以是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如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时,安排下面的应用问题:梨有26箱,苹果有28箱(以图的形式呈现),小货车一次能装50箱,这些梨和苹果能一次都运走吗?为什么?再比如给出一周内三种书的售书情况,然后用问题串的形式让学生预测一个月内三种书的售出情况,不计算看看最受欢迎的书是什么书?估计一下其中一种书每天的售出本数,一个月每种书各售出几本等等。新教材在问题的呈现形式上可谓生动活泼。问题的内容与呈现形式是我们研究的首要问题。
按前面对问题的界定,我们可以发现课本练习中的很多题目只能算是训练性的习题。有时,我们必须对一些习题进行改造,使之成为“问题”。五年级数学书上有这样一类行程问题:小红和小强从相距800米的两地同时相对出发,小红每分行65米,小强每分行70米,4分钟后两人相距多少米?我们在学校的一次质量调研中把它改造成:在一条笔直的公路上,小红和小强从相距800米的两地同时出发,小红每分钟行65米,小强每分钟行70米,4分钟后,小红和小强两人相距多少米?(请你从不同的运动方向去考虑问题。)显然这是一个没有规定运动方向的开放性问题,需要学生从不同的运动方向去考虑。第一种是相对而行,算式是800-(70+65)×4。第二种是相背而行,算式是800+(70+65)×4,第三种是同向而行,小强在前,800+(70-65)×4,第四种也是同向而行,小红在前,800-(70-65)×4。这样的改进比一般性习题更容易引起学生思维的紧张度,更能使学生整体把握行程问题的结构特征。
二、问题解决
弗赖灯塔尔认为:要尽可能让学生在一定基础上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把要学的知识“再创造”出来。问题解决应当被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是如何综合地、创造性地应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去解决非常规性的问题,其核心并非是各种特殊的解题方法或技巧,而是一些一般的思想方法或思维模式,其目标并不是要发现可以机械地用来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方法”,而是希望能通过对于解题过程特别是已有的成功实践的深入研究,总结出一般的对以后的解题活动有启发、指导作用的方法或模式。
1.理解问题。理解问题就是思考:什么是已知的?什么是所要求的?什么是可以引进的。以适当的表格或图像对问题中已知的东西进行整理或是引进适当的符号使对象更易于处理。在最近进行的一次校内研讨课上,四年级的《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内容是用列举条件和问题的方法解决问题。在课的研究过程中,尤其是听课后的评议中,老师们都意识到这种解题策略对于问题解决的重要性,问题解决能力强的学生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能用这种列举法便于发现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从而搭桥铺路,顺利求解。在我们学校的应用题教学中,低年级着重用直观图画帮助学生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用画应用题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如乘法应用题“校园里种了4行桃树,每行3棵,一共种了多少棵?”指导学生画出直观图 。高年级则逐渐过渡到用线段图帮助分析,尤其是教学六年级较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时,我们非常注重指导学生画线段图,往往是一道应用题读起来较复杂,线段图画到完,解法则呼之欲出。
2.寻求解法。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对问题进行识别、归类,提出猜想,对猜想进行改进或验证,对问题的识别和归类的最基本的方法是对数学模式的辨认,从所给问题的情境中辨认出模式,是一个主动积极的思维过程,需要一定的策略,我们通常指导学生交替使用顺推和逆推的“搜索”策略,两面夹攻逐步逼近目标,辨认出有关模式。这里的“顺推”和“逆推”实际上就是数学中的分析法、综合法思路,这是两种基本策略。五年级的应用题教学学生之所以难,就是因为学生对应用题的结构、数量关系把握不好,分析法、综合法两种思路的指导与训练不到位。所以我们要求教师教低年级想中年级,教中年级想高年级,低年级注重原理、概念的教学,如四则运算的意义。中年级则是加强分析法与综合法两种解题思路的训练,注重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高年级注重解题策略的指导。如我们结合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总结出了“画图直观法”、“抓不变量法”、“分数问题整数解决法”、“量率对应法”、“假设同样多法”等等具体的可操作的策略方法。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解题策略并不是到高年级才要重视,其实在低年级段数学教师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就应该重视。
3.回顾反思。回顾整个解题过程,反思自己开始时遇到什么困难,是如何突围的,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用到哪些知识,反思结果是否合理,是否有不同的解决问题的途径,以及与其他知识是否有联系等等。这一反思的环节对整个解决问题起着调节与监控的作用。
三、存在困惑
篇7
问题是数学课堂的灵魂,它是引导学生的思维在数学王国里寻觅求索的航标。
书画者有云:“关键一笔可点睛。”同样的道理,在数学课堂中“什么时间提问”“提什么问题”是教师提问必须考虑的因素。换句话说我们在提问之前必须寻找一种提问的契机,寻找一个提问的理想切入口,使整个数学课堂变得圆润生动起来。
一、在追问中生成,让数学课堂丰满
[点击现场]
六年级上册《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起始课。书上有这样一个连线题:
3红一绿 4红一绿 1红3绿
摸绿球可能性是1/5摸绿球可能性是3/4摸绿球可能性是1/4
基本题做完,老师追问了一句:“从哪个口袋里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一些?”
生1:从第二个口袋里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一些。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第二个口袋里红球的个数最多。
生2反驳:不对,比较的应当是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分数。比如第一个口袋里放6个红球和1个绿球,第二个口袋里放7个红球3个绿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第一个口袋是6/7,第二个口袋是7/10,虽然第一个口袋的红球比第二个口袋里的红球少,但是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比第二个口袋里的大。(生举例,师板书示意。)
师:看来比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只要比较表示红球可能性大小的分数就可以了。
生1又举手:老师,我觉得只要加一个前提条件,每个袋中绿球的个数相等时,就可以直接比较红球的个数了。
……
[反思归档]
一道简简单单的题目,因为教师深入一步的适时追问,竟然演绎出如此精彩的生成,可谓在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
这节课上的这个环节启示我们,书上的每一道题目都可以通过教师的精心思考提出一波三折的问题,从而使题目的可用空间变大。在关键之处,教师适时地深入追问,就让课堂变得丰满起来,以问题引领学生在思维的海洋中积极地游弋,从而获得最大的学习满足。让我们不妨在课本练习题这个方面把文章做足,精心创设问题,于平地处掀起惊雷,在数学课堂中生成更多的精彩。
二、于无疑处质疑,让数学课堂情浓
[点击现场]
这是四年级的一节《两步计算应用题》的数学课。
教师出示题目:公交四路车上有35人,到石屏站点有9人下车,12人上车,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学生通过思考列出综合算式:35-9+12;
又有学生举手回答:12-9+35或35+12-9。
同学们一致认为这样列式也是可以的。
师:你们认为这样列式符合生活常理吗?
学生们都愣住了,看着老师两眼茫然。
师:学生们,我们是先让车上的人下去还是先让外面的人上车呢?
生恍然大悟。一生说:我懂了,我们应当先让车上的人下车,然后上车,这是文明礼貌的表现。
[反思归档]
如果从数学逻辑上看,后两个算式无可厚非,而且体现了学生的多向思维。而我们这位老师没有停留于对学生数学思维的满足上,更关注到教学目标中的情感目标。教学,不仅是教书,更要育人。
一句“符合生活常理吗”把学生带入社会秩序,让学生把数学真正与生活联系起来了。这一问相信会在学生的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使他们的情感获得洗涤,懂得为人处世的道理。
三、引领学生提问,让数学课堂灵动
[点击现场]
这是一节五年级数学课,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
在经历实验观察――数据处理――预测猜想――探究创造的过程之后,学生对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了一定的理解。
师:根据你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你能出一道判断题来考考大家吗?
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马上思考起来。一分钟之后,学生纷纷给出判断题:
(1)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2)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同一个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3)一个分数的分子除以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也要除以6。
……
[反思归档]
有人说:“最精湛的教育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篇8
一、以生活为“序”,让学生激活知识图库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既然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如此紧密,作为数学教师的我们就应基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历,找寻数学与学生生活经历的联系,将逻辑性很强的数学内容激活,从而实现数学与儿童认知世界的交汇。
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练习题:
教学时,如果让学生照着插图的样子进行折叠,并让他们直接说出答案,虽然学生也能回答,但在他们的认知体系里,或者是思维的潜意识里并不能认同这一结果。这是因为单纯地依靠这一折纸过程,学生很难找寻出它们内在的联系。为此,我基于学生的生活经历,即做大风车等手工的经历设计这样几个步骤:首先出示一张长方形的纸,要求学生将这张纸变成可以折大风车的纸;在学生归纳出大致方法后,接着以“为什么”为切入点,让学生探讨其中的原因;当学生明白了这样折叠(如图1)是保证纸的长与宽相等后,我再提供两张大小不同的纸,提问:“哪一张纸能折出更大的正方形?”进一步让学生明白:折叠后的正方形的大小是由原来长方形的宽决定的。这样,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将书本知识有效链接到学生认知图库,就能让学生更好地生成数学思维,提升数学能力。
二、以经验为“序”,给学生提供方法借鉴
数学教学除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数学视角,还要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不能简单地进行空洞的说教,而要引导学生从已经生成的经验中找寻、建构解决问题的简单路径,从而让学生习得具体方法的同时,也能贯通数学的思维。
例如四年级数学下册《乘法》中的例题 “回收1 吨废纸可以造出850 千克再生纸,同时还节省化工原料300 千克,节约电600 千瓦时,节约水100 吨。(1)某废品回收站上个月回收废纸36 吨,用这些废纸能造出多少千克再生纸?(2)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单就这个题目而言,信息量是很大的,如何让这个题目简单些?如何让学生掌握解决此题的方法?首先将此题转接到学生的生活经验上,如一元钱可以买4个橡皮、2个包子,那么两元钱可以买到什么? 之后将各种信息用表格整理如下:
有了这样的经验转接,学生不仅很轻松地了解了此题的主旨,他们还能针对要求提出了很多问题,有数学的,有环保的。我想,学生之所以能产生这样的学习激情,形成这样的方法能力,是因为教学基于学生的经验,并以此为教学的突破口。
三、以图像为“序”,为学生呈现思维支撑
数学中的关系纷繁复杂,既包括数量关系,又包括空间位置,还包括事情发展与出现的概率……擅长形象思维的小学生面对这些数学知识时,常常有一种“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之感。此时,作为教师的我们就可以借助有形媒介——图形,让繁杂抽象的关系形象化、浅显化、条理化,从而为学生呈现出必要的思维支撑。
例如三年级下学期《找规律——植树问题》的教学。如何让学生一目了然地感知植树、锯木料、爬楼梯等问题中的规律?我首先将这些问题以“示意图”的形式呈现出来,有了这些示意图,学生就能理解其中的规律:如段数在两端,比锯的次数多一个;层数在两端,比楼梯数多一个……有了图形,学生就能很好地建构起实际问题的规律图式。(注:锯木料问题(图2-1),楼梯问题(图2-2),发车问题(图2-3))
篇9
关键词:小学数学 迁移规律
一、要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促使迁移顺利进行
在引导学生进行抽象概括时,一要掌握好时机。只有当学生对具体形象的事物积累了较多的感性认识后,抽象概括才有基础,否则容易造成囫囵吞枣,死记硬背。例如,教学《圆的认识》时,只有对多个圆的图形通过数一数、量一量、比一比等操作活动,积累了一定的感知后,才能引导学生概括出圆的特征。二要适时适度。因为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有一个发展深化的过程,所以抽象概括能力的培养要注意认识的阶段性,既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及教材各阶段的基本要求分阶段进行,又要注意各阶段之间的渗透、衔接和过渡,不能操之过急。例如,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但在三年级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不宜过早地去揭示这种特殊和一般的关系,否则就会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淡化他们对正方形和长方形区别的认识。等到四年级认识了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后,再去揭示长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长方形,才比较合适。三要提供目的,指明方向。只有这样,才能使抽象概括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要注意知识的联系性,精心安排复习和基本训练的内容
在课堂教学中,应尽量在回忆有关旧知识的基础上引出新知识。例如,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时,可以先让学生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帮助学生复习整数乘法计算方法,从而可以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更好地理解数位对齐和积的写法,促进学习的迁移。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也可以根据如何处理小数点来设计一组复习题,为引导学生把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作好知识上和技能上的准备:(1)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怎样?除数扩大100倍呢?(2)把9.56扩大10倍,小数点应该怎样移动?扩大100倍呢?在新课结束后,还可以设计一组专门训练小数除法中专门处理小数点的基本训练题,只要求将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转化为除数是整数的除法,不必再去计算。例如: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3.6÷0.4=( )÷4 0.785÷0.325=( )÷325
3.6÷0.04=( )÷4 7.85÷0.325=( )÷325
3.6÷0.004=( )÷4 78.5÷0.325=( )÷325
这样就突出了重点,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突破难点,有利于知识的迁移。
三、要注意让学生通过类推来掌握新知识
类推是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它是根据两个不同对象某些属性的相同,推出它们的其它属性也可能相同的间接推理。这种推理形式比较简单具体,虽然推出的结论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但这种推理的方法在科学发现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常用这种方法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新知识,建立新的概念系统。例如,在多位数的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个级数的读写,类推到万级,再类推到亿级;从用两位数乘、除,类推到用三位数乘、除。这样由已知到未知,使学生在旧知识的基础,通过推理由此及彼,触类旁通,不仅可以加速知识迁移的进程,而且在类推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这里要注意的是,由类推得到的结论只是一种可能,所以还应经常提醒学生:对推出的结论要养成想一想是否正确的习惯,学会用实际例子来进行检验,以提高判断推理的能力。
四、要注意练习的设计,在学生应用知识的过程中进行渗透和拓宽
教学活动中的各种练习,是学生应用知识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知识的应用,同知识、能力的迁移有着密切的关系。有些心理学家把知识的应用看作是知识的再迁移。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重视练习的设计,充分利用迁移规律去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并注意在练习的过程中适时适度地进行渗透和拓宽,为后继学习时的进一步迁移作好准备。
1.练习要有针对性
练习要针对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的地方来设计,才能提高练习的效率。例如,在整数乘法或把带分数化假分数时,经常要用到一位数乘、加的口算,但如果盲目出题,即使练习再多也无济于事。学生最感困难和最容易出错的,是在乘得的积加上进上来的数又要进位的情况,如:只要把整数乘法计算过程中属于这种情况的100道两步口算题全排出来,有计划地安排在各节课上经常训练,并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就能提高整数乘法的正确率和计算速度。
2.练习要有阶梯性
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一般都要经历从未知到已知,从不确切到确切,从表面理解到比较深刻理解这样的过程。阶梯性的练习,有助于推进理解的发展。例如,在教学工程问题时,可以先练习求两队合作完成一项工程需要多少天的基本题,再练习求三队合作完成一项工程需要多少天的发展题。然后将例题变化成其中一队先单做几天后,求两队合作剩下的工程需要多少天;或者先由两队合作多少天,剩下的由其中一队单独做还需要多少天等的变式题。通过这样几个层次的练习,学生对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方法掌握得比较全面,沟通了“工程问题”和“一般工作问题”应用题之间的联系,使新知识纳入到原有的知识结构中,并有利于思维能力的培养。
篇10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是一个多阶段的、复杂的、动态的过程,形象化教学的效果明显优于抽象性教学。而新技术新媒体教学是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引导转化为辅、优化学习结构为目标的新型学习活动。因此,积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他们能够适应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一课中,“策略”这个词的意义对于四年级学生来说是有一定理解难度的。教师可以利用诸如“乌鸦喝水”这种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让他们明白:一种新的策略就是一种新的办法、一种新的方式,因此所谓的策略也就是方式、办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会经常碰到此类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又是学习的重点;所以,如何妥善并有效地进行这部分内容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师面临的一个难题。作为融合影像、声音、色彩、动画于一体的现代计算机技术,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往往能够通过设置学生感知的过程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促进他们对这些重点、难点知识的理解,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教学《24时计时法》一课时,教师可以在同一个屏幕上设计左右两个动画框:左侧为一个时钟的钟面,用动画的方式显示时针和分针从0点至24点变化的过程;而右侧为一幅天空的动态景象,显示随着钟面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出现太阳升起、落下以及星空呈现与褪去的全过程。通过这种情景和概念的对比,能够使学生们从整体上充分感受一昼夜24小时的变化过程,掌握24时计时法。可见,多媒体动画演示所提供的良好的视觉及感知效果,可以促使学生更快、更有效地理解课堂教学的内容,可以使学生从具体形象的多媒体教学中提升自己的认识,还可以使这些重点、难点问题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解答。
培养学生的发展创新能力
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师可以采取的方法包括:有意识地组织学生进行自学,明确课程学习的任务;引导学生在重点、难点处提问质疑,及时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为后续学习导航引路。这些措施,通常能够有效地将学生“要我学”的纠结情绪转变为“我要学”的主动态度,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比如,在教学《观察物体》一课中,其导入部分可以播放这样的视频片段,题目设定为“白天电灯没关,好浪费”:幕中有一个人正准备关电灯,镜头逐渐从这个人身后移动到侧面再到正面,最后看清楚是谁。教师可以利用小学生好奇心强的心理特点,让他们边看边猜。视频中的人物,一般可以选择学生们所熟悉的老师或同学,这样他们就会变得兴致盎然,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
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一课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个小朋友的生日聚会画面:某天晚上,小明在家过十岁生日,在“生日快乐歌”的伴奏下,爸爸、妈妈和奶奶一起给小明庆祝生日。随后提出问题:“生日蛋糕上要插蜡烛,每一岁插一根。把10根生日蜡烛分给爸爸和小明两个人去插,每人分得多少根?”学生回答后,演示动画,可直观地显示出“平均分”的概念。然后再提问:“把这个生日蛋糕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多少?”学生回答后,再次演示动画,可直观地显示出“一半”的概念。由此,可以自然而然地导入这节课所要学习的内容:分数的认识。这种贴近生活的情境,能够很快且持续地吸引住学生们的注意。因此,为了充分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新媒体资源丰富、内容多彩的优势整合到数学教学中去,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意志力和责任感
采用新技术新媒体教学后,在课堂上,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来选择学习内容和练习题目成为可能。这种交互式学习方式具有高度的个体化。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主动参与被提升到了首要位置。学生们能够自己制定目标,并为了达到目标,无论遇到什么困难,他们都能够自觉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克服。他们的意志力和责任感也逐步得到了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