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课件范文
时间:2023-04-05 06:52:06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初中化学课件,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关键词 化学;多媒体;课件制作
中图分类号:G43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2)34-0044-02
2000年后,社会的信息化速度日趋加快,作为基础教育的中学教育也要跟上时展的步伐,走上信息化之路。随着越来越多的关心中学教育或从事教学第一线的教师的探索的深入,已经逐步积累一些成功的经验,这无疑有助于中学各学科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单科系统的、成功的计算机课件很少,关于制作课件的书籍也不多。因此,靠专家的研究不能有效地引领教师进行系统的制作多媒体课件的研究,一切都要亲手做起。笔者根据自己运用电脑制作化学多媒体课件的点滴经验,谈一谈自己的体会。
1 多媒体课件较传统教案的优势
1.1 教学内容极大的丰富性
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仅以“教师的嘴巴和粉笔”为主要教学模式,由于书写速度和黑板容量的限制,课堂容量也变得非常有限,而且教学手段单一,很容易让学生感到厌倦,教学内容也难以表述清晰,让教师处于预言难述的尴尬境地。而使用计算机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则不同,它可以最大限度地调动有用资源,使课堂内容以图文声像等多种形式表现出来,使得授课方式发生质的飞跃。多媒体强大的视、听、读、写功能,使得教师和学生倍感兴奋;多媒体课件能够补充课本中没有的阅读资料;通过设置链接链接到互联网,就能够随时利用网上资源进行相关化学知识的搜索。这些都有助于增大课堂容量,增强教师的表述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索化学知识的求知欲,使课堂气氛变得更加活跃。
1.2 教学内容的易改性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备课时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书写教案,每一学期都要重复同样的教学内容,有时写完就扔到一边,书写教案成了一件费时、费力,又没有多大效果的事情,经常是变成应付领导检查的形式,而没有多少实际意义。还有就是一旦做些改动,就要从头再书写,修改起来很是麻烦。但如果教师将所授课的内容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后,教学内容就会以数据的形式保存下来,一旦需要更改,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要求适当地加以修改,从而有效地节约教学时间,极大地提高办公效率。从这一意义上讲,可谓降低了工作的无意义重复性,减轻了教师备课的负担,教师一旦需要,只需打印出来就可以了。这更有利于教师把主要的精力集中在教学内容的修改和教学方法的改进上,更有利于教师把全部精力集中在总结教学经验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教学改革和创新。
1.3 便于教研交流
教师写出的传统的教案虽然便于观看,但也存在表现形式过于呆板的弊病,而且经常是因为展示性不强而不易被人们接受。但是多媒体课件与之有着显著的不同,它既可以在计算机上直接运行供同组教师交流,也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的演示屏幕同多数人进行研讨交流,而所需物件只有一个小小U盘,或者是把文件放到邮箱里随时调用,或是上传到网上或建立个人主页,在世界范围内供所有需要的人参考借鉴。因此,多媒体使得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的机会显著地增多,这更有助于同行教师的共同合作交流,更有助于每一名教师的实际教学水平不断提高。
2 应用于化学教学课件制作的多媒体软件
2.1 PowerPoint
相对于其他的多媒体演示软件,PowerPoint演示文稿多媒体制作软件具有很多的优势。
首先,它是Office集成办公软件中的一员,几乎每一台电脑都把Office作为必不可少的常用软件安装上,所以只要打开电脑就能方便地找到PowerPoint使用,极为方便,省了下载安装的过程。
其次,掌握PowerPoint使用技巧的人最多,它是中学信息课程中的必讲软件,同时也是各级各类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必考操作题型,所以不管是谁,只要参加过中学教育或评过职称,就会对PowerPoint有深刻的印象,会的人多就能够互相交流学习,提高使用技能。
最后,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它易学易用,操作简单,能够在短时间内就能达到熟练使用的程度;修改起来也极为方便,几乎不用接触任何脚本语言就能够轻松地制作出效果不错的多媒体课件;播放也方便,将多媒体课件随便拿到哪一台都能放映,因为它非常普及,随处都在。
2.2 Authorware
Authorware与PowerPoint相比就要难得多,从构思到寻找素材,编辑课件,课件,很多地方要用到脚本语言。最令人头痛的是,这些脚本语言全部是英文,记忆起来非常费力,使用时只能是照猫画虎。因此说Authorware让很多教师望而却步,不敢接触,更不要说深入研究,更何况它确实是费时费力、见效不快的多媒体制作软件。然而,就是这样一款软件却具有强大的多媒体展示功能,因为它就是为教师量身定做的应用于教学的多媒体制作软件。它所制作出的多媒体课件要比PowerPoint强大得多,无论是图文展示,还是动画制作等。Authorware展示的文本内容可以说是非常之多,可以用滚动条来控制,而PowerPoint只能分散到若干张幻灯片上,或者是只能提纲挈领地展示,而不能让学生看到全部内容。另外,PowerPoint的所谓动画功能只是一些形式而已,而Authorware本身就能做出如同Flash一样的动画效果,却不必用层等复杂的方法制作;虽然它也用到层,却不是动画中的层的含义。对于这款软件,需要教师静下心来深入地研究,它必将非常有助于教学。
2.3 Director
Director相对上述两款软件更为复杂,难以掌握,因为它要用到lingo语言,这种语言是一种脚本语言,也是一种程序设计语言。Director就是一款综合多媒体制作与lingo程序设计的多媒体开发软件,是一款处于绝对领导地位的多媒体设计软件。它所开发的多媒体产品是最好的,无论是教师、工程师、广告设计师,还是文艺工作者,都将其视为理想的创作工具。Director被应用于制作交互式多媒体教学演示、网络多媒体出版物、网络电影等诸多领域,因此说掌握了Director将会使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上升到一个全新的高度,同时也会开阔视野,增强社会生存能力。无论对于教学,还是对于自身的修养境界,都将是一个质的飞跃。
3 化学多媒体课件制作的几点体会
3.1 要善于积累素材
不管是文本,还是图像、视频,都要注意随时积累,以便随时调用。最好是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将素材分门别类加以保存。虽然说网络上有很多,但还是放到自己的电脑上更加便利使用。只要是日积月累,就必定有丰厚的收获。收集素材的途径很多,可以用数码相机拍摄,也可以用扫描仪截取有用的文字或图片,或者从网站上搜集,实在找不到的用画图软件制作。要把收集素材当成一种爱好,积累丰富,运用起来才会得心应手。
3.2 要多掌握几种化学专用软件
篇2
关键词: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备课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09-0004
教师的备课是一项经常性的细致工作。备课质量的高低是教学活动能否取得成败的先决条件,笔者根据三十多年的一线教学实践活动深刻体会到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必须深入扎实地备好课。备课一般分为学期备课、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三种,无论采用那种方式备课都得深钻细研教材,掌握好教材的内延和外涵,才能够比较现客观地写出切合实际的较高水平的教学方案,用以约束课堂教学,指导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而教师备好课的关键是钻研教材、了解学生和选用教学方法。
一、钻研教材
在新学年开始时,教师要研究所任学科的教学大纲,明确教学目标、任务 ,全读教材,熟悉教材编排意图。了解有关学科的教学情况。在单元备课和课时备课时,教师要研究每一课题内容,找出重点,难点和关键,寻求突破点,教师只有对教材了如指掌,才能发挥教学的思想性和理论联系实际的作用,只有吃透所教课程的教材内容,对内容有一个深刻的理解,教学起来,才有力量,有感情。
吃透教材并不是背诵教材或机械地反映教材,而是把教材重点与难点,主干与技叶,精髓与血肉进行琢磨、消化、吸收,经过大脑的加工提练,把知识的精华凝聚出来,使之成为最有营养的“知识精丸”。在课堂教学上对学生引导,探究、释疑解惑,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形成自觉地吸收“知识精丸”,并把知识转化为自己的能力,达到教学效果。
教师钻研教材越深透,才能胸有成竹、灵活自如地把课上好,才能在课堂教学中深入浅出地举出各种生动有趣的实例,学生接受知识才不会感到枯燥无味,所付出的劳动时间也才会越少。教师钻研教材还要深入挖掘教材中能发挥学生智力的有利因素,以便在知识教学活动中,有计划地发展学生智力。
二、了解学生
课堂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即以学生为中心,学生的自然兴趣是提高学习情绪的内部动力。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学生对某一学科的爱好与钻研,往往是以兴趣开始的。教师备课时应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深入了解学生,考虑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拟定出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
要想使学生能够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必须以学生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实际知识基础、思想状态、认识能力,了解他们已掌握的知识范畴和技能质量,预料他们接受知识会有什么困难,预料他们在学习新知识时将采取什么态度,也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方法和习惯,还要预料成绩优秀的学生和学习较差的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会产生什么问题,针对学生这些情况,有的放矢地设计具体教学方案。然后,恰当地运用就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并在他们各自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
教师备课的时候,如果只考虑自己怎样传授教材内容,不考虑学生能否接受。那么,即使吃透教材,有了一个精心设计方案,也不过像教师用一双精制的鞋在学生中找脚,这样的鞋是很难符合学习需要的。照这样用不熟悉学生而设计的教案进行教学,也很难符合学生的实际,学生受益必将很小。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衡量教师教的最终效果,不是只看教师教了多少,而是看学生学了多少。《学记》中说:“知其心,然能救其失也。”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各种思想状态,然后才能纠正他们的缺点,弥补他们的不足,教师备课如果不了解教育的对象,即使吃透教材,也很难设计出最佳教学方案,教学要有一定的深度和难度。而这深度和难度是学生经过努力可以达到的。拿课堂提问来说,有人用学生摘苹果作了三个生动比喻,第一种学生站在地上就摘着了苹果,第二种学生跳起来也摘不着苹果,第三种学生跳起来摘着了苹果,教师的提问如为第三种,让学生摘着苹果而且是“跳起来”摘着的,那提问的艺术是十分高超的,能激发学生思维达到提问目的。在教学中没有一定的深度,就没有提高质量,没有相应的难度,就失去了学习的动力。但只有了解学生,熟悉学生才能掌握教学深度的深浅和相应难度的程度,才可能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习的需要设计最佳教学方案。
三、方法探究
教学方法是由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所决定的。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一般可采用的方法有:讲解、问答、演示实验、边讲边实验、学生实验设计、启发引导、合作探究、参观工厂或者展览等。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教法都应从实际出发,高度重视教师是主导作用,学生是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论语》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愤就是积极思维而又没有搞通时的心理状态。悱是整合思维,准备表达而又遇到困难时的心理状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就是说,必须使受教育者先发生困难,有了求知的欲望,然后去探究。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有较高的学习新知识的热情和渴望,求知的强烈思维活动。趁此时机进行引导点拨,会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因而,教师在采用教学方法时,应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力争使学生处于愤悱状态。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实验可以在教学各个过程中进行。为了使学生获得学习教材知识时得到所必学的感性知识,可以在学习教材理论知识之前进行实验,也可以在学习教材理论知识后进行实验。在实验的形式上,以边教边实验和设计实验两种形式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师在探索实验教学时,应当考虑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怎样激发学生愤悱状态?怎样具体操演、探究和点拨?实验之后,如何检验实验结果,实验报告的撰写等,并详细地写在教案上。在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不断提高的基础上,不断培养他们自行设计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以开发学生的智力。
教案是教师在授课前事先想象,体验教学活动和实际情况下拟定的。课堂教学活动很难预料,在课堂上,只要有机会(下转第6页)(上接第4页)使学生获得更重要的知识,更大的能力,学生活动更主动活泼,教师随时可以改变原来的教学方案。
同一教学活动采用哪种教学方法效果更好,要通过实践验证,万能的教学方法是没有的。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优秀的剧本,演员怎样在舞台上演的有神有色,关键是看演员对剧本的悟性,对角色的体验,精湛的表演和舞台设计的艺术。同样,一份好的教案,教师如何借助它,驾驭课堂,指导课堂教学,把书本知识变成学生现有知识,这就看教师在研究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
当前科学技术飞跃发展,需要更多的高科技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但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向学生传授知识和发展学生智力都要通过教学过程来实现。从教学角度来看,知识的传授是教学过程中的首要任务,发展智力必须寓于知识的传授中。但知识并不能在积累中自发的发展,教师必须在深入挖掘教材中开发学生的智力,选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把发展智力的任务引入教学目标。变“先生讲、学生听、满堂灌”为以学生为主体的自主合作探究式,变“要我学”的被动接受为“我要学”主动获取,变模仿式学为发现式学。使受教育者以新的姿态获取新知识,进一步加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才能把智力的发展寓于知识的传授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篇3
1.尊重和关爱学困生,提高他们学习热情,帮他们树立信心
在学困生的教育转化中,我们要重视其优点长处并将他们的优点长处放大,让他看到自己的长处,注重对他们学习兴趣和信心的保护。尊重他们的兴趣爱好,在他们做的好的时候加以表扬,让他们发掘自身的潜能。坚持正面教育和表扬批评相结合的方法,为避免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不被大量的阴影遮蔽,我们要善于发现、挖掘、放大他们的闪光点,让他们对学习有信心,能够和其他同学一样融入课堂。在课堂上也应该多关注他们,提一些较简单的课堂问题让他们回答,提高学生成功率,使他们有成就感。在课后,应多与学困生进行沟通交流,关心他们的学习生活情况,给予他们关爱和温暖,让他们喜欢老师,从而喜欢老师的课堂。老师可以给他们列举一些中外成功人士的事例,对他们进行养成教育、行为习惯教育,让他们明白成功需要经历磨难,并需要一颗越挫越勇的心,让他们感受榜样的力量,借此消除他们的不自信,树立他们的信心。总而言之,对于学困生,需要从多角度,多方面去教育、引导他们,使他们喜欢老师、亲近老师,从而喜欢老师所教的历史学科。
2.借学科特点进行针对教育,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学困生而言,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尤为重要。消极态度对于学困生来说是屡见不鲜的,因此,想要转化学困生,就应该从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开始。历史是一门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涉及范围广阔的学科,每一节历史课都有许多可以挖掘的素材,历史有许多闪光点,老师们可以引导学困生去发现使他们感兴趣的闪光点,借以提高他们对学习历史的兴趣。因此,在每节历史课的开始,老师们可以先创设一个场景,激发学生对于这堂课的兴趣。老师可以引用历史小故事、生动的漫画图片、声形并茂的视频片段以及生动投入的课堂讲解,从课堂一开始就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困生的求知欲,让课堂活跃起来,使他们主动融入课堂,参与课堂。
3.注重对学困生的教学方法指导
在学习上思维有严重惰性是大部分学困生的通病,缺乏对学习的自主性,无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要使学困生在学习上有进步,使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尤其重要的。所以老师需要时刻关注学困生在课堂中的状态,他们的听课习惯、学习态度、是否积极等,在课后要及时检查他们的作业完成情况,并及时给予他们对于不懂的问题的辅导,要针对他们做的好的一面加以表扬鼓励,使他们能够树立学习的信心,享受学习的快乐,并给他们确立不同阶段的不同的学习目标,督促他们完成目标的任务,促使他们能感受到学习的氛围,融入到学习中。
4.结语
篇4
关键词:初中数学;思维可视化;实施策略
一、思维可视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一)简化课堂教学程序
传统初中数学教学工作中,教师的教学始终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师会尽可能将自身掌握的知识内容以及解题思路等全部传达给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每个步骤都非常详细地写明,担心学生不理解,而学生为了能够记住这些步骤则不停地记笔记。整个课堂看似和谐、全神贯注,但是实际效果却并不高,学生始终跟随教师的思维在走,自身的思维没有得到有效锻炼,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养成惰性思维,不会思考。为了提升教学效率,教师需要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简化,减少教师的教,多为学生的学习和思考留空间,实现对学生解题思路的拓展,发散学生的数学思维。思维可视化课堂教学模式通过可视化思维发展以及题目分析的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更清晰的思路,不需要教师不停地讲解,而且思路更清晰,有利于学生与自身思路进行对比,并不断发散思维。
(二)促进学生深度交流
数学学习中要想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需要学生间不断的交流和沟通,实现思维的碰撞。从传统初中数学教学情况来看,教学时间的限制以及教学方式的陈旧导致学生们的交流存在弊端,大部分课堂上学生并没有合理的交流时间,即使进行交流,也是直接给出问题的答案,没有实现思维模式的展现。而思维可视化方法需要将复杂、抽象的思维展现出来,使思维的过程可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应用思维可视化还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想法,并结合学生的需求合理展现教学思维,实现课堂教学的深度交流。
二、初中数学思维可视化课堂教学实施策略
(一)构建知识体系,激发学生连续思维
想要学生思维得到更好发展,教师需要注重对学生连续思维的培养。学生在接触新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做好与之前知识的联结,通过知识迁移的方式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新知识。这个阶段最忌跳跃性思维,因为这易导致学生对知识内容掌握不完善,因此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可视化为学生构建连续性思维。比如在“特殊平行四边形”这部分内容中,共有三个大知识点,分别为菱形、矩形以及正方形三个不同图形的性质和判定,这三部分内容是独立的,但是又相互联系。菱形、矩形和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同时正方形可以看作特殊的矩形和菱形。因此教师在展示这部分知识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对这三个图形的性质和判定进行对比及类比展现,使学生能够对三者性质和判定的异同性进行分析,促进学生连续思维的发展。
(二)注重信息交流,展现学生同步思维
初中数学教学思维可视化发展中,需要注重信息交互作用。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由于对知识内容的了解有限,无法对整个知识点形成一个系统的认知,为了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可以对知识点总结归纳后向学生进行展示。同时学生将对知识点的理解情况反馈给教师,通过师生间的信息交流和沟通,促进师生思维的同步发展。比如在“三角形”这部分内容中,判断三角形是否全等有比较多的判断条件,学生在知识掌握不牢固的情况下极容易导致对这些条件的混淆。因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些条件内容进行分类总结和归纳,归纳时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首先在思维导图构图的核心用大圈标明“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外延伸三角形全等的分支条件,包括SSS\SAS\AAS\ASA(S为边,A为角)。明确标明这些判定条件,能够使学生清晰地了解到哪些才是判定三角形全等的方法。同时还可以用红色墨水的笔将容易出现误判的AAA和SSA标记出来,学生在观看整个思维导图时就一目了然,印象深刻。思维导图在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知识点方面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学生更乐于接受这种直观的图解思维方式。由此可见,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不能习惯于单向向学生传输知识,还需要以信息交互为基础,加强对学生进行直观知识内容的展现,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以及学习方法,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强调作图演示,提升学生形象思维
初中数学教学中,包含很多形象思维内容,主要体现在数学知识的表象方面,在学习这些内容时需要通过猜想、观察、类比以及联想等方式进行,通过形象思维材料的加工获得相应的思维体验。大量数学实践教学研究发现,学生在学习数学表象知识内容的过程中,存在学习知识零散、表象知识内容掌握少以及联想能力不足等问题,而形成这种学习问题的主要原因为学生的形象思维发展不完善,教师没有意识到教学中对数学知识进行直观演示的重要作用,不利于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无法形成完善的数学知识网络。通过形象思维可视化发展能够将语言表述的方式转变为形象的图形展示方式,形象思维的直观性和动态性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比如在“二次函数”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几何画板进行演示,学生能够直观看到y=ax2+bx+c(a≠0)的二次函数中,随着a的变化,二次函数图象抛物线开口的变化情况。教学时,教师还可以选择一位学生到讲台上利用几何画板为全班级学生进行演示,其他学生在观看的同时与自身的猜想进行对比,并思考二次函数的不同系数在函数图象上反映的位置等,通过演示的方式帮助学生分析和掌握图象性质。为了保证学生掌握得更扎实,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对y=ax2+k,y=a(x+h)2以及y=a(x+h)2+k进行对比,判断三者间的区别和联系。利用几何画板帮助学生对二次函数图象的变化情况进行有效观察,以数形结合的形式,保证数学形象的生动性和间接性,提升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综上所述,初中数学教学中思维可视化的应用是以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为目标,以思维可视化为手段,将教师和学生的思维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促进师生间思维的碰撞和交流,保证教学重难点的有效突破及达成度。同时可视化思维还有利于实现对学生思维的拓展和创新,促进学生灵活选取合适的方法,优化数学思维,解决数学问题,打造高效初中数学课堂。因此教师需要合理利用思维可视化模式,提升教学效率,保证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童文博.思维可视化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6):89.
[2]王国强,段志贵.构建初中数学思维可视化课堂的实践探索[J].中小学教师培训,2020(10):59-62.
[3]米荣波.思维可视化技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9,13(34):99,116.
篇5
简约的课堂有利于学生进行数学学习。数学课堂走向简约,要求数学教学应该从以前不断附加各种因素的做“加法”转变为删繁就简地做“减法”, 使数学教学简约而不简单。但这种减法,并不是简单地对教学素材、教学环节进行机械割舍,而是要提炼,合理地去除那些多余的环节、无效的程序,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时空。
一、数学教学简约化的内涵
所谓课堂教学简约化,就是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优化设计,并进行高度概括性,以提高教学速率和教学效益,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促使学生发生最大的变化,掌握最多的知识。但是这种概括不是一般理解意义上对教学内容的简单提炼和删除,而是以简明勒要的外在形式,表达丰富的教学内容以及思想内涵。在形式上,不仅要表现的简洁明了,在内容与方法上,更要体现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言简意赅、文约义丰。从教学设计的角度来看,有效的课堂教学应该做到目标简单明了、内容简约厚实、环节简化自然以及语言简洁流畅。
二、数学教学简约化的必要性
1. 数学知识体系的需要
数学知识本身就蕴涵着简约之美,这种简约是指数学的知识、规律必须按照最简单的原则进行。“几何之父”古希腊数学家Euclidean只用5条公理就把几何素材组织成1个有机整体。英国著名的物理学家Newton曾发表感叹,几何学可利用如此少的几条公理却得出如此多的结果。而这这正体现了数学的简单美。
2.数学课堂教学成本的需要
教学成本与教学效果应该是成正比的,但由于许多数学教师对部分理念片面、肤浅的理解,使得在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案例不当、媒体运用过于豪华,或者是学习方式选择有名无实,导致浪费精力、时间以及感情。
3.教学预设与生成的需要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简约化要求教师有效的减少“教”的时间,尽可能多的将时间留给学生“学”,从而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因此,教学的预设与生成的和谐统一,一方面可以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另一方面也是最为重要的方面即,可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三、数学教学简约化策略
1.目标预设,简洁明了
目标翔实,面面俱到不仅不能使学生理解深刻,反而会影响课堂教学的精致高效。因此目标预设应化繁为简、并且简洁明。如在《几何初步知识》的认识时,教学目标可如此设定:
1)激发学生对点、线、面学习的愿望;
2)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3)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细心观察的学习态度。
2.内容引入,开门见山
教师在教学开始时进行导入内容应该开门见山,摒弃了过于隐晦难以理解的“回文诗”、对联、引用中外典故等方式。如“倒数”这节课,首先,以“倒数”一词中“倒”和“数”的不同读音引入教学内容;其次,根据“倒数”和“数”的关系引出整数、小数、分数;再次,根据“倒数”与“倒”的关系引发同学对倒数的形式的各种概念;最后,在学生对于倒数有了初步的、朦胧的认识以及渴望了解真正的倒数形式和倒数的相关知识的状态,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教学核心内容。
这样的引入开门见山,简单有效,用“四两之力拨千斤之重”。完全没有上述的“回文诗”、对联、引用中外典故等这些费劲心思,而得不到良好效果的做法的负面影响。“回文诗”、对联、引用中外典故等引入方式其实是在学生对于引入的知识无任何经验、知识、概念等基础之上建立的,只是一味的追求偏离了生活经验与数学知识建立本质联系轨道的所谓趣味性,有时甚至是不科学的,这种做法实际上是不合理的、最终会导致得少失多。
3.内容与环节,有机整合
学生的学习精力、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因此,数学的教学内容应该抓住当节课堂教学内容的精髓。以“方程的意义”为例,该节课精髓内容有以下3个:
1)什么是等式?
2)什么是方程?
3)等式与方程的关系如何?
如此课堂教学内容的主要思路举浮现出来了。对此节课我们可如此设计:
(1)导入
分别统计班级里喜欢果冻和茯苓膏的学生人数,然后提问:如果果冻每Kg为15元,茯苓膏每Kg为20元,那么5Kg的果冻和茯苓膏混合物的单价在什么范围?如果你是老板,你会怎样定价果冻和茯苓膏混合物的单价?定价的理由?
(2)过程
将导入部分分成3个问题:①果冻多,茯苓膏少的单价;②果冻少,茯苓膏多的单价;③两者同样多时。先解决其中1个,如先解决问题①。
分3部分进行。首先,全班一起分析同一种情况,如4kg果冻和1kg茯苓膏混合物的单价;其次,学生确定自己得出的单价;最后,分析学生的研究结果。
问题②可由问题①延伸而来,首先,让学生估计单价;其次,让学生判读自己配置的的单价,并验证结果。问题②的解决是一个巩固练习的锻炼机会。
问题③较为特殊,相当于一个变式。
这样的教学设计可归纳为先估测,再核算,最后总结。如此也可扩展到其他教学内容上。形似上,全部设计似乎只有一道习题,其实不然,此设计将数学练习巧妙与解决果冻和茯苓膏混合物的单价的问题中。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既希望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是如何形成的,又希望学生能进行习题的练习以巩固所学知识,两者均需占用一定的时间,而课堂受到课时的约束。本设计可很好的对此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
4.教学评价,简明真诚
篇6
关键词:初中化学;学讲方式;新课堂;措施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9-388-01
“学讲计划”是江苏省徐州市率先提出并推进的教学方式,是在二轮课改的基础上诞生的,依据于新课程标准,有坚实的理论――学习金字塔理论、知识构建主义理论等作为基础,具顽强的有生命力。“学讲计划”旨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和合作意识,以“学进去、讲出来”为主要的模式,以学会、会学为终极目标。但学、讲离不开教师的“导”,教师的主导作用是学讲的前提和基础,教师的导、学生的学与讲三者完美整合,才会构建高效化学课堂。
下面以沪教版的初中化学的《什么是有机化合物》为例,谈谈“学讲方式”下初中化学课堂的构建。
一、课前导学――学讲的前提
“课堂重心前移”是这次新课改推进的“新名词”,也是课改的必要要求,更是“学进去、讲出来”的前提。
对于学生而言,如果教师的一句“预习什么是有机化合物,下节课学习”的预习任务的布置,任务的不明确,会使大多数学生止于浏览一遍课本、看看课后思考题,或者发生干脆对老师的话熟视无睹的低效、无效的预习。而如果教师根据教材内容,精心设计预习学案,将会对学生的预习什么、怎么预习,甚至预习到什么程度起到导向的作用。
如《什么是有机化合物》可以设计如下的导学案:
1、阅读教材,完成下列填空题
(1)葡萄糖、石蜡、蔗糖等在空气中不完全燃烧,大都有黑色的碳生成,这说明物质中含有_____。人们把_______叫做有机化合物,简称______.
(2)组成中不含碳的化学物叫_______称为_______,例如____________。
(3)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____、______和______.这些营养物质都是______.
2、实验和思考
(1)葡萄糖、石蜡等燃烧,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2)点燃一小塑料片,观察现象,分析实验现象和结果。
无容置疑,这样的预习导案,有概念题、有实验题,有自主阅读类,有合作讨论类,既可以使学生有效预习,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堂展示――学讲的关键
在课堂教学时,教师不能忽略课前预习的检查,否则学生会养成预习不预习都没关系的“懒惰思想”,久而久之,对预习“心不在焉”。而检查,如果是“提问”和“答”的单一方式的话,学生也会感到枯燥无聊。这一环节,不如教师适当放手,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自己的预习成果,让学生小组讨论、组际交流,引导学生敢于质疑,提出预习中的困惑或者问题,向同学、向老师请教,促使学生们在交流中巩固预习的知识,为课堂教学、课堂学习“减负”和“瘦身”,因为,课前能学会的,教师可以不讲,如果课前学生对基础知识毫无印象,上课时,教师势必走“一言堂”的老路,远离课改的轨道。
三、课堂参与――学讲的核心
课前预习、课堂展示和交流固然重要,但课堂45分钟毕竟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学的生命线和生死线,教学质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课堂的教学中学生的参与度。因此,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的学习中,更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讲”的核心,更是教师有效导学、导练的关键之处。教师的巧设妙引,对学生的参与度起关键性的作用。
1、运用实验吸引学生参与 初中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增加实验环节是促使学生们主动参与的可行策略,也是活跃课堂气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前提和保障。如将葡萄糖、面粉、棉花、毛线等放在火上燃烧,会有什么现象发生?这个探究活动,使学生走出课前对教材阅读,以及凭生活经验而知道的燃烧现象“烧焦、变黑”的有力验证,使学生走出“唯本至上”、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增强实验意识,培养动手实验,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实验的基础上,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这一现象表现出上述物质的什么共性?问题的提出,促使学生对实验现象加以分析和总结,从而得出结论:都含有碳元素。
2、以观察促进学生思考 学生们对生活中的食物的营养物质了解一些,但说到生活中食物的有机物,学生们会感到有点陌生。因此,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厨房”,了解“厨房”中的有机物,讨论交流食品中的科学,了解人体需要的六大营养物质,了解“平衡膳食宝塔”,达成“生活与健康”的共识。
3、以生活场景引入讨论探究 教师展示生活视频图片:妈妈准备了早餐,可是小明背起书包,“不吃了,来不及了”而冲出家门,骑上自行车飞奔学校。小明在课堂上昏昏沉沉,老师问“你没吃早饭吧?”然后展示小丽看到桌子上的饭菜,摇摇头,说“这些不是我的最爱,我喜欢吃肉”;刷牙时,牙龈出血,意识到维生素的缺乏,于是心生妙计:我就以水果代替蔬菜吧!再展示一位胖男孩的食谱,以其“我就爱吃鸡鸭鱼肉和喝果汁、饮料、牛奶,白开水一见就烦……”引导学生对这些司空见惯的现象和事实的分析,讨论和探究,引导学生注意健康饮食,这一环节也体现了化学教学的生活化。
4、开展竞赛激活氛围 学生们竞争意识浓厚,争强好胜,开展“比一比”的竞赛活动,如“我们的厨房中有许多高分子化合物,你能找出来吗?看看、比比谁找得多。” 初中学生在这种竞赛中更能精神集中,往往会忘记这是探索知识的过程,而更容易认为这是在玩游戏,他们主动参与的程度更高,而且在这一过程中获得的知识记忆也更持久。
四、课外实践活动
篇7
【关键词】初中化学 复习课 教学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18-0123-02
一、初中化学复习课程的类型研究
复习课程可以说是贯穿于整个初中化学学习过程的始终。按照不同的学习内容,需要制订不同的复习计划和复习方法。总体来说,可分为平时复习、阶段复习、学期复习和总复习。
1.平时复习
平时复习是伴随着日常学习而进行的一种经常性复习,也是复习教学中最基础的复习。它不但可以针对每堂课的教学内容及时展开复习,还可以进行周期性的复习检测。教师在新课开始之前,利用一部分时间检查学生的复习状况,或者帮助学生重新梳理一下学过的知识,然后再导入新的课程。可以及时查漏补缺,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在此基础上引入新的知识让学生更加容易接受。在新课程教学中,经常性复习表现为新旧知识的结合,联系学过的知识来理解新知识。分析比较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既能巩固学过的知识,也有利于学生系统的学习。教师通常可以借助课堂提问,课堂总结等形式进行及时的复习,有效地将讲过的内容系统化。
2.阶段复习
阶段复习就是在一段时间或者是学习了一定内容后的复习,往往是一个单元结束或者是一个章节结束时,所进行的阶段复习。阶段复习涵盖了较多的内容,所以安排的课时也应当增加。主要是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准确地突出单元或是章节的重难点内容。阶段性复习不能重复所学内容,而是要在学习的基础上进行延伸和深化。每个单元或是章节往往都有一个比较核心的知识体系,在阶段性复习中就要将学过的内容进行整体规划。阶段复习内容比较集中,所以要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比如,让学生自己总结“知识树”,在复习课上提出自己的问题等。阶段复习对于学生来说存在一定的压力,所以复习课要更多地介绍方法,去帮助学生总结和归纳,鼓励学生灵活运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行复习,这样才能更好地提高复习效率。
3.学期复习
学期复习是在学期末针对学期内学习的内容进行总结复习,涵盖了整个学期的知识内容。系统化地梳理整本教材的知识,不只是针对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情况的巩固,更重要的是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学期复习范围较广,内容较多,知识体系分支也比较复杂,复习课程教学一定要有耐心,不能急于求成。分清主次又全面覆盖知识点,多探究知识的内在联系,帮助学生构建适合自身理解和掌握的知识体系。
4.学科总复习
学科总复习是初中阶段整个化学学科的复习,是阶段化学课程全部完成后所进行的总结性复习。学科总复习往往关系到学生升学,所以也是整个初中化学教学最重要的环节。总复习要全面落实初中化学教学既定的教学目标,保证知识和能力的整体提升。总复习涵盖初中阶段全部的化学内容,除了整体梳理外,还要注重知识重难点的延伸和应用,不能只针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思考,要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综合的解决问题。总复习可以从专题、综合和细节三个方面下手,统观全局进行专题训练,每个专题要进行细节的重难点强化,最终综合起来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升初中化学复习课教学质量的建议
1.提高教师复习课程的教学意识
复习课教学不能等同于一般的授课教学,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练习课,机械的重复知识和大量的联系很难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复习课首先要对复习内容进行全新的设计,如何将所学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从学习方法上去提升才是复习课的关键。比如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可能会遇到根据颜色猜测是什么物质。光靠生硬的记忆很难全部掌握,但是发现其中一些潜在的联系,就能够大大降低学生记忆的难度。蓝色的固体,可能是氢氧化铜或硫酸铜,这两种物质都属于铜的无机化合物。根据这个特点,学生可以很快的记忆。另外,白色的固体有氢氧化钙、碳酸钙、氧化钙等,也就可以粗略的记忆与钙的化合物大多是白色固体,如果有特殊的情况再重点记忆,反而更容易记住。利用这样的内在联系来丰富学生的学习方法,比简单的重复知识点更加有效。
2.增强学生参与复习课的积极性
由于复习课通常都是学过的知识,学生很可能因为失去新鲜感而丧失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在复习课上也没有过多的准备,即使教师重新备课也很难吸引到学生的注意力,从根本上来讲是因为学生的参与度不够。比如在复习一氧化碳的性质时,可以让同学回忆正式上课时的实验现象和过程。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时,氧化铁粉末的颜色是如何变化的,加热后澄清石灰水的变化说明了什么,根据当时的实验现象自己写写化学反应方程式。教师要积极地带动学生的思维,回忆和反思是很好地复习材料,让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主动地思考和回忆,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篇8
关键词:初中化学 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就是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采用各种方法和策略,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的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成果,力求减轻学生课业和心理负担,促使学生乐学、学会、会学,提高学习效率,从而达到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初中化学如何实施有效教学,下面笔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探讨初中化学的有效教学。
一、有效教学方案的设计
教学设计是教学行为的一种备择的教学方案。新课程理念下,课程标准取代了教学大纲,因此教学设计的有效思路转向首先考虑教学目标的确定,然后据此设计与之相匹配的评价方案,最后再来设计教学活动过程。笔者在制订“复分解反应”教学目标时,结合学生原认知结构,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的二级主题“物质的化学反应”中涉及“复分解反应”的内容标准(即“初步认识常见的……和复分解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为依据来制订,进而确定课时目标。“复分解反应及其发生条件”课本只有三句话,但习题的难度与课本的简要之间存在很大落差。学生普遍感到“应知”与“应会”之间的梯度太大,因而,有必要将“三句话”安排成两个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复分解反应,会写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第二课时理解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学会应用复分解反应。教学程序设计:第一课时:创设情境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回答评价跟进巩固训练课堂总结第二课时:创设情境探究概念引入概念应用概念课堂总结。
二、有效教学的实施
1、培养学生的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课堂的导入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该敲在学生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一个巧妙、新颖、富有艺术性的导入可以在第一时间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好奇心与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在设计课堂导入时,我们要以初中生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及教学内容为中心,以设计出最佳导入。常用的课堂导入法有故事导入法、实验导入法、悬念导入法、新旧知识联系法、直接导入法等等。
2、构建互动的课堂教学
这是提升教学有效性的关键。为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不能形成教师在台上“唱”独角戏的局面,而应要求学生在台下积极配合。为实现教学活动的有效性,需要教师的智慧和努力,形成教学双方相互作用、相互适应、有机统一的局面,这与教师对学生学习心理的洞察和有效开发密切相关。总之,在教学实践中,必须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确立“以生为本”的理念,促进教学主体之间的积极互动。在课堂教学上,互动需要努力使教师的“因学而教”和学生的“因教而学”实现有机结合,做到“以教促学,以学为本”。其中,“因学而教”是从教师适应学生的角度来论述教学活动,由于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是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对实现教学目标起决定作用,因此,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的学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3、教师精讲、学生多练
优化课堂讲练策略化学新课程指出:精讲多练是提高化学课堂效率的重要原则。“洋思经验”、“杜郎口现象”等教改的成功,就体现了这一原则。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直接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因此化学课堂教学应加大训练的力度,让学生在“做中学”、“体验中学”、“研究中学”,促进学生自主构建知识体系,使学生的综合智能、创新意识及个性潜能得以充分发展。
所谓精讲,主要体现在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以及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教学中,通过教师少而精的语言,抓住中心,揭示事物之间的内在规律和本质特征。笔者认为掌握精讲策略要做到两点:①是坚持“少而精”,对概念性的知识,力求讲清、讲透,要以讲促思,以讲解惑,让学生学精学通;②是运用启发式教学,要多提出问题,启迪思考,让学生学会自主归纳总结,实现从被动思维向主动思维转化的局面。“多练”就是增加学生自主训练的机会,以练促学,注重运用,达到巩固所学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当然多练不是搞题海战,要让学生跳出题海,教师就必须跳进题海,精心选择,巧妙设计各种练习,达到减负增效的目的。
有效的练习设计要做到以下几点:①是练习过程多重性,课前预习、课中训练、课后拓展都要留有练习。②是练习题量分层性,平时练习分为A、B、C 三层,A 层是基础题适用于后进生,B 层适用于大多数学生,C 层主要针对少数优等生,要鼓励学生尽量向更高层次发展。③是练习讲评实效性,只要有学生会,哪怕全班一个学生会也不讲,要鼓励学生互讲互教,争当小老师。实践表明,“精讲多练,讲练结合”是一种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教学策略,“精讲”就是为了留有更多时间让学生“多练”,教师要采用各种方法,优化讲练策略,努力提高学生学习成功率,让学生在“精讲”中提升,在“多练”中发展。
三、结语
教师行之有效的教学举措,放在长年累月的教学实战中,辛苦的耕耘定会取得丰收果实,使教学达到最优效果,要讲究效果和质量,统一标准。在具体的条件下,教师要在最少的时间内完成教学要求,发挥最大的效率,使学生获得最大限度的成果。让学生拓宽有关化学的知识视野,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增强学生解决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情感,与时俱进,响应上级号召,在普及义务教育的康庄大道上,致力于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杨世华.初中化学实施有效教学的实践与思考.教海探航.江苏省.226600
篇9
关键词:科学探究学习兴趣探究性学习
随着素质教育的广泛开展和深入进行,探究性学习成为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也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探究性学习所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个学习方法的改变,而是关系到我们民族科学素质提高的大问题。国务院在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教育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对提高中华民族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先导性作用。”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搞好基础教育的需要,是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是建设现代化国家宏伟基业的需要。我们必须认真对待,全力以赴,开展好探究性学习工作。下面就化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谈谈自己的认识。
1.想方设法培养学生兴趣。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投影、录像、实验探究、室外探索等直观或现实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感受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中,产生问题意识。
(1)运用音像素材,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化学教学内容中,往往会涉及到许多具体的物质、现象和化工生产过程,这里面有实验室中见不到的物质,有课堂上无法演示的实验,有生活中很难接触到的化工生产。对于一些较复杂、有危险、要求高、时间长的实验,不适合课堂演示,就拍成录像,在课堂上播放。这样,既保证了实验的真实性和直观性,又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有针对性地放映教学录像,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更能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例如在学习“空气的污染与防治”的内容时,播放我国部分大中城市的空气污染实况,及在国际上造成影响的几大空气污染事件的新闻录像。学生看完录像后,提出问题:造成空气污染的原因是什么?空气污染对人类的生活有哪些影响?如何解决空气污染问题……此举既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又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2)借助计算机辅助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化学是探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和变化规律的科学,其概念及原理大多较为抽象。物质的微观结构既看不见,又摸不着,且化学变化又是在原子的基础上重新组合的结果。农村中学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又不很强,通过计算机软件把物质变化、微观结构制成动画,带领学生进入虚拟现实世界或邀游微观粒子天地,变抽象不可视为形象可视,让学生直观形象地认识微观世界,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理解化学原理。
篇10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叶澜教授说:“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越来越高效科学并充满活力,初中化学课堂也不例外。笔者根据多年的初中化学教学实践经验,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初步探讨。
一、初中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的思考
1.将学生主体性回归课堂人所具有的主体性这一本质属性一般包含两方面的具体表现,即对客观世界规律自觉能动的掌握和自觉能动的创造,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又是这两个方面具体集中的体现。建构主义对于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这一观点是完全不认同的,学生对知识结构进行自主构建才是其一直倡导的主要思想。2.生成性课堂的构建新课程一直倡导动态生成这一理念,生成性课堂对于教学的过程性、个性化建构以及学生的生命成长都是尤为注重的,跟以往传统教学相比它表现得更为开放、互动、动态和多元。课堂的弹性与生命活力与生成性也是息息相关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与赏识并催化自身的思维,使得学生在自由、轻松、信任的思维放飞中学会质疑,学生在这样的情境里将会产生超常与无法预估的能量,课堂活动因为产生精彩的生成而变得异常生动。教师在因为无法预估学生知识迁移与思维深度而产生的问题面前更应时刻关注学生的思维动态,并随时作出科学的应对;应通过教学机智或者学生们的智慧进行实验失败或问题的灵活处理。这样的过程能令学生建立教师不一定是权威的感受,怀疑教材、怀疑教师的意识无形之中逐渐养成,学生的思考也就容易超出常规并显得有新意。3.贴近学生教学教师在活动的设计、用品的取材、主题的设计上如果能够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便时常能够感受到化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化学这门自然科学的主要任务是在生活现象的基础之上对物质组成和结构、性质和变化以及用途和制法展开科学的研究。
二、案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