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启示录范文
时间:2023-04-06 11:17:57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大自然启示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蒂芙尼于纽约时间4月15日晚举行隆重晚宴,耀世2016 Blue Book“幻变之韵”高级珠宝系列,在夜幕下,曼哈顿城绚丽的意大利新文艺复兴地标康诺德大厦(Cunard Building)以设计总监Francesca Amfitheatrof的创作主题“幻变之韵”(The Art of Transformation)为灵感,幻变为炫妙瑰丽的蒂芙尼珠宝圣殿。全球约300位名流人士齐聚一堂,包括奥斯卡影后瑞茜・威瑟斯彭(Reese Witherspoon)、德国著名模特兼演员黛安・克鲁格(Diane Kruger)、著名英国演员娜奥米・沃茨(Naomi Watts)、著名演员杰西卡・贝尔(Jessica Biel)和伊芙・休森(Eve Hewson)等。从2016 Blue Book高级珠宝系列中镶嵌3000多颗钻石的围脖式项链中汲取灵感,晚宴现场以悬浮的银色球体装饰。“我们用璀璨的钻石和华贵惊艳的Blue Book高级珠宝系列点亮这个非凡的夜晚。”蒂芙尼首席执行官Frederic Cumenal表示希望能够给宾客们带来身临其境的体验,“这些珠宝通过创新的设计表达了蒂芙尼的传承――将大自然视为最珍贵的奇迹。”
其实,早在2016年3月,蒂芙尼2016 Blue Book高级珠宝系列媒体预览就在香港举行。提前一饱眼福乃是幸事,亲眼目睹对于设计总监Francesca Amfitheatrof用品质超凡的蒂芙尼钻石和多彩宝石刻画的曼妙世界,在那摄人心魄的瞬间,感受最极致的美丽被全然释放。在这个系列里,我们踏上穿越自然的旅途。从深海启程,漂浮向上接近寂静笼罩的水面。在这与世隔绝的静谧世界中,转变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生命变化,跃出水面,吸入第一口空气。这是一个关于演化的故事,关于静默之中孕育的无限可能,在这个过程中,大自然展现魔力,在我们的周围创造奇迹。
Q = 《北京青年》周刊A = Jon King
Q:新一季Blue Book设计作品灵感来自哪?
A: 2016年 Blue Book的主题是“幻变之韵”,设计总监Francesca Amfitheatrof把地球上美好的元素通过蒂芙尼工匠的精湛技艺转变成臻美的艺术杰作。大自然是蒂芙尼最重要的灵感来源。大自然永远处在幻变之中,充满丰富的色彩,蕴含巨大的能量,它从未停止以各式各样的变幻惊艳我们。
Q:您最喜欢的是哪一款?
A: 每年的Blue Book高级珠宝系列都会讲三点:独一无二的设计;至臻完美的宝石;蒂芙尼工匠的精湛工艺。我最喜欢的作品之一是章鱼胸针,这颗异形巴洛克式珍珠,闪烁着海洋蓝灰色的光芒,极为罕见,价值非常高。这是典型的蒂芙尼风格作品:蕴含丰富的力量,同时兼具顽皮机智的感觉。
Q: 什么是“有价值的设计”或“好的设计”?
A:好的设计会引发大家思考,然后以全新的角度看待世界。同时,好的设计也是会令人终生难忘的。
篇2
春天充满了勃勃生机,俗话说:“万紫千红总是春。”不错的,生命也是如此。
春天有歌声。春天的万物奏响了春之交响曲。当我们呱呱落地时,就如初春,一切的一切,对于幼小的我们来说都是新的,是奇特的。为什么春天象征生命?因为地球上的万物是由春天带来的。小草发芽,花儿开放,柳树抽枝……说的都是新的,美好的春曲,生命如春曲。
春天有活力。仔细看吧:柳树拼命长叶,小草努力发芽,花儿竞相开放……写的不就是一个个“春娃”吗?花儿为什么争奇斗艳?她在为生命打扮;柳条为什么要长叶?他在感谢春天给予他生命。有两个人,一个知道春光无限好,努力奋斗着,在他的眼里,春天是美丽的,几年后,他成才了;一个对春天无所谓,整天无所事事,碌碌无为,今年春天去了,明年的春天又去了,他还是老样子。——如果你一直等着时间、生命来报答你,那么无形之中,时间过去了,甚至你的生命也溜走了,珍惜今天的生命,努力为他奋斗,让你的生命如春天般充满活力与生机!
春天有魅力。走进大自然仔细品味吧:树木的每一次点头,花儿的每一次微笑,小草的每一个眼神,都在向你阐述它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春天是一本<<启示录>>教你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命。生命是一盏灯,要用火来点燃,而火,就是目标与活力;生命是画,生命是歌,生命是戏……感悟生命,让你的生命如春天般可爱、平凡!
行动起来吧,让春花红,让春草绿,让春水唱,让生命的春天永远绽放无限光芒。
篇3
——《暗地的孩子》
2010年4月17日 晚 天气 阴
我心都伤完了,所以说,我这个人没有心。
自厌比以前加重,你的眼神对于我来说每一次都是凌迟。对外人来说是多么坚强的姿态就是夜晚多脆弱的泪水。
所以对于自己得不到的东西都会以合理的理由淡漠处置。
脑子里总幻想着与同学交好,和父母,朋友畅谈言欢,肆意亲近的画面。在现实中依然孤独淡漠,怪癖寡言,心中犹如下过纷扬大雪,覆盖积压一些美好浪漫,温馨甜蜜,自己盼望得到的东西,雪地上空,只刮着萧索空旷的风。
常常觉得内心清苦,神经高度敏感,不能容忍一丝灰尘,但又不得不忍下去,笑的频率递减至极致。所以觉得已经开始苍老,能闻见旧旧的霉味,不能透露已点阳光的气息。
我好孤独。
(二)
如果我们在这个世间的光明已谢,是否会前往另一个地方。
————安妮宝贝
2010年5月16日 天气 多云转晴
天空上,如羽毛般在白云拂过大地,拂过忧伤。
绚烂在夕阳映在高大在冠木枝上,以傲人的姿态向上伸展。我们的生命到底由谁主宰,生命又为何物。这一刻无关伦理道德,无关科学技术,只是以人类最直接的感觉触及,如黑洞般茫茫神秘的宇宙空间。这可能才是生命与宇宙的一次对等谈话。感受灵性与深度,以及大自然赋予我们某种未被唤醒的力量,你将明白自己为何存在。
(三)
与某些人的缘分,就像在夜色中开的花,不能见阳光。黎明之前自行默默凋谢,且将永不在开花。那是属于月光与阴影的情缘。
——《莲 花》
2010年9月12日 天气 多云
我的心,并没有因为空间的转移而改变。
面对生活的时时缺损,逐渐平静,把自己变成一汪潭水,他是我的风,偶尔漾起的涟漪,却不相伴。
在他的世界里,他是王。而我,不是他的皇后。
心静了,无人来闯,只愿等着风的到来。
在晚上 21:13 ,我听见另一人说爱我,我不知所措。
有些人,注定是要辜负的,而它无关于心。
(四)
我又看见一个新天新地,因为先前的天地已经过去了,海也不会再有了。
—《圣经 启示录》
2010年10月12日 天气 东北风 3—4级
这里有很多飞机,甚至在夜晚都能听见来自远方空旷的声音。
源自于心底的愉悦却无关于人,只是抬眼看见那么多星星,在黑幕中沉寂……
快20岁了,也承认自己是个愤青,现实并没有我想象中令我失望,我不再理它。来到这,有我喜欢的大片大片不认识的植物,高大的冠木和种满法梧的遮天蔽日的街道。日子变得平静和缓慢,心被纯真渐渐溢满,友谊和爱情都不曾把我救起的心,却在自然中慢慢丰盈。
篇4
【关键词】《虹》;《圣经》;原型
【Abstract】The Rainbow written by D.H. Lawrence has a high reputation for its artistic achievements. It’s safe to say that this novel has a close relationship with the Bible from some aspects. This article tries to probe how the Bible throws influences on The Rainbow from the aspects of symbol, plot and structure.
【Key words】The Rainbow; The Holy Bible; Relationship
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是20世纪最具争议性的作家之一,其代表作《虹》(1915)被公认为是劳伦斯最伟大的作品,同时也是劳伦斯阐释和展示其宗教情感最全面、最有力的作品。《虹》被称作是“一部从某种意义上说来是劳伦斯的圣经式作品”[5]214。本文试从《虹》的意象、情节、结构方面探讨它与《圣经》的关系。
1 《虹》在意向上对《圣经》的创造性运用
《圣经》对《虹》最强烈、最鲜明生动的影响是通过“虹”这一象征性的意向表现出来的。《虹》讲述了居住在玛什农庄的自耕农布朗文家族三代人对完满、和谐的两性关系的追求。这样一个“追寻”的主题与《旧约》中以色列人对“迦南地”的追寻有着很大的相似之处。《虹》开篇以田园牧歌式的笔调描写的“伊甸园”式的玛什农庄,随着工业文明的入侵,其平静被打破,“伊甸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文明。失去了“伊甸园”的布朗文家族不断地探寻“虹”――和谐、完美的两性关系的真谛,期待它重新架在天空中。
汤姆和莉迪娅是“虹”的第一代探寻者。但他们最终满足于家庭生活的甜美,不再去探索新的世界。希望之“虹”没有真实地架在天空,这一代人的探索可以说以失败告终。第二代探索者安娜向往独立自由和外界生活。但她婚后没有同丈夫威尔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问题上取得对方的理解,妄图压倒和占有对方,导致两性关系走向毁灭。布朗文家族的第三代探求者厄秀拉有理想、能够不断追求和探索。她在与斯克列本斯基的恋爱中表现出强烈的自我存在价值,追求两性绝对的平等。但是她们二人存在着信念和观念上的差异,最终只能痛苦分手。但她并没有气馁,仍然怀着希望追寻“虹”。这条希望之“虹”“弯曲着,聚集着力量,直到它最终以不可屈服的身姿横跨天际,创造了一个由光、色彩以及天空组成的伟大建筑,它的底座在低矮的山头那一片腐败的新房之间闪耀着,它的拱顶直达天堂的顶端”[3]493。
2 《虹》对《圣经》情节上的借用
《圣经》是关于人类堕落与得救的故事,《虹》的总体构思与圣经故事惊人相似。小说一开始描绘的玛什农庄如同伊甸园一般美丽:“他们拥有属于自己的肥沃土地”,“布朗文一家人忙里忙外,努力耕作,为的不是担心受穷,而是生活本身的需要,因为他们并不是真正缺钱花” [3]2。在玛什农庄里的三代女人――从莉迪亚、安娜到厄秀拉都受到了“知善恶”的知识的诱惑,“向往着外部会说话的世界,她们感觉到那个世界的嘴巴和心灵在说话,向她们召唤着,她们听到远处的声音,她们竖起耳朵倾听着”[3]2。玛什农庄宁静和纯朴的伊甸园生活被女人的求知欲打破,带来男人和女人之间的严重对立和冲突。布朗文家族的第三代厄秀拉是“虹”最坚定的追寻者,她在风雨中与马群相逢后,患了重病,她的昏迷与苏醒也犹如耶稣的死和复活。
《虹》的结局也与圣经末卷《启示录》的尾声相似。在《启示录》中,旧世界的一切都结束了,惊天动地的号角声吹响,“新天新地”从天而降;在《虹》中,布朗文三代人的代表厄秀拉也告别了往昔,新世界之虹出现,她“在这道虹中看到了大地崭新的建筑,那些陈旧腐朽、不堪一击的房屋、工厂被一扫而光[3]493。”
3 《虹》对《圣经》结构上的模仿
美国文学理论家威尔赖特曾指出:“在伟大的原型象征中最富于哲学意义的也许就是圆圈及其最常见的意指性像――轮子。从最初有记载的时代起,圆圈就被普遍认为是最完美的形象,这一方面是由于其简单的形式完整性,另一方面是由于郝拉克立特金言道出的原因:‘在圆圈中开端和结尾是同一的’。”[4]299
《圣经》讲述的人类背离上帝,又返回到上帝怀抱的圆圈故事。同样,《虹》的整体结构也是一个大圆圈:《虹》一开篇,劳伦斯就描绘了一幅“伊甸园”风光――田园牧歌般恬静优雅的玛什农庄,男人和女人好比是伊甸园中的亚当和夏娃;与此对应的是小说的结尾处,厄秀拉与恋人斯克列本斯基分手后,看着天边出现的彩虹,决定继续寻找人类当初的伊甸园。
这个大圆圈又由三个小圆圈组成,即布朗文家族的三代人。每一代人的故事就是一个小圆圈。每个小圆圈演绎的都是类似的斗争历程:努力实现自我,寻求两性之间的完满,实现人与自然和社会的和谐,重返工业文明入侵之前的“伊甸园”。第一代人,汤姆和莉迪娅是英国农业社会的最后一代人,虽然他们与大自然还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但是由于视野不开阔,也不深究生命的意义,他们并没能够重返“伊甸园”,没实现最终的和谐。第二代人,威尔和安娜由于现代文明的异化,精神世界被摧毁,也没能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第三代人,厄秀拉是一个新女性的代表,她对工业文明进行深入思考,不断否定和追求新的自我,但是她实现自我的追求也没有成功。
尽管一再失败与受挫,但厄秀拉坚定不移地继续她的追求和探索。在《虹》的结尾,我们也和厄秀拉一样看到了希望。“她知道,那些身覆硬壳,独自在世界的腐败表层爬行的贱民们依然活着;她知道虹已弯弯地扎根在他们的血液中,并将在他们的精神世界中震颤着苏醒过来;她知道他们将抛掉身上已瓦解的硬壳,让那崭新而洁净的之身萌生新的幼芽,新的成长,去迎接天堂的旭日、和风和纯净的雨露。”“她在这道虹中看到了大地崭新的建筑,那些陈旧腐朽、不堪一击的房屋、工厂被一扫而光,由生机勃勃的真理构建而成的世界拔地而起,呼应着苍穹[3]493。”
劳伦斯在《虹》中从意象、情节、结构等方面对《圣经》进行了创造性的使用,表达了他对现实、对人生和宇宙的感悟和体验,对工业文明的厌恶,对人类命运的担忧,以及为人类建立一个新世界的愿望。同时,他在这部作品中试图为人类建立一个美好未来,对美好世界的憧憬使他的作品富有深邃的内涵和无穷的艺术魅力。
【参考文献】
[1]The Bible, Authorized Versi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Z].
[2]D.H. Lawrence, The Rainbow, Bantam Books, 1991[Z].
篇5
【关键词】《七步诗》;链接;课外延伸
近日,我疯狂地爱上了央视纪录频道的节目,如《大自然启示录》《地球脉动》等。节目以近乎波澜不惊的语气叙述并揭示了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生命世界,其震撼心灵的效果不亚于交响乐。其间,我也更清晰、更客观地认识到:我们所见到的世界之所以精彩,人、动物、植物、洋流、火山、大气等因素都是息息相关,环环相扣的。正如唯物辩证法认为:由无数具体事物及其过程所构成的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总体。世界上的每一个事物或现象都同其他事物或现象相互联系着,可以说,离开了联系便没有事物的存在和运动。这也是“链接”一词最广泛、最直观、最动听的解释吧!
客观世界普遍联系的观点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就拿教学来说,学科与学科有联系,课内与课外有联系,课堂与生活有联系……在教学中,我们必须用联系的观点树立教学链接的思想来设计教学最佳方案,以实现教学的最优化。
笔者以自己本期的公开课《七步诗》为例,用案例与分析相结合的形式,谈谈自己对“链接式”课堂教学的浅薄之见。
一、以视像传递信息,建构链接
古诗教学一直以来都是教师比较犯怵的课题,最大的问题在于:古诗的时空跨度太大,对于特定的时代背景、诗人阅历及其心境的体会,相去甚远。
《七步诗》写于三国时期,曹丕以“兄弟”为题,诗中却不可出现“兄弟”二字,同时要求曹植七步之内成诗一首。这样的历史事件,多数学生还是能知道的。但不知道的是什么呢?是当时情况的危急,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这样的资料是能通过影视作品直观、高效地呈现出来的。因此,在教学伊始,我做了如下的设计。
片段1:
师:三国时期,风起云涌,英雄辈出。你最欣赏谁?
生:略。
师:认识曹植吗?介绍与其《七步诗》相关的资料。
生:汇报资料。
师:播放《新三国》中曹植七步成诗的视频片段。
(提醒学生注意从人物观察并发现收获)
生:电视中曹植吟的诗与原文有所不同。
生:当时情况危急,旁边的大臣数步子时,让我揪心。
生:曹植的诗借“豆”“萁”来写“兄弟”,是因为曹丕出的题。由此可见曹丕用心险恶,曹植的才华横溢。
生:我看到曹丕和曹植都流泪了,能看出他们还是有兄弟情的。只是被权势迷了眼。
提示学法:观看历史剧,能让我们更直观地了解作品中人物的形象以及故事的内容,但是,有条件的时候,还是要读读原著。
二、以资料互补信息,建构链接
古语说得好“三人行,必有我师”,更何况全班有50几人同行,这难得的资源岂可随手放过?当然,教师也要适时地放低身段,把自己融入这个大集体,将自己的学法“无私奉献”,资源分享。
片段2:
师:读懂诗的意思了吗?你是用什么方法读懂的?
生:看注释,联系时代背景,看插图……
师:那么,老师就考考大家:什么是“萁”?
生:(主要以注释为解)豆脱落后留下的茎的部分。
师:还有什么不一样的解释吗?
师:我在预习时,总想到底这“萁”长什么样?于是就上网找来了图片。(出示课件)
师:这也是“解惑”的一个好方法。
师:看着图,你能用什么语言来形容“豆”“萁”的关系吗?
生:它们就是同根、同胞兄弟。
片段3:
师:这也让我们不由得想到一些词语来形容他们兄弟二人此时的情形。
生:两败俱伤、自相残杀、鹬蚌相争 渔翁得利、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师:知道“黄雀”指谁吗?
生:司马懿。
生:司马家族最终借曹丕的手拔去了“眼中钉”——曹植,由司马炎最后篡位,建立了晋。
师:是呀,有句话叫“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为何曹丕不知?
生:因为他利欲熏心,罔顾兄弟情。
相机指名诵读三、四句诗,再齐读。
这里的资料来源于史实,来源于图片,来源于好词,来源于俗语。它们极大地丰富了师生对话的内容,由浅入深地进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人人都想替曹植质问,激发了读好诗的欲望,这一点在诵读诗句上就能见效果。当然这也为后来的“写”奠定了情绪基础,到达了不写不足以泄恨的地步。
三、以史实升华理解,建构链接
“学以致用”是学习的最终目标,诗歌教学亦如此。如当我们见到瀑布飞泻而下时,不禁会用“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一抒心中激情;当朋友即将远行,依依话别时,自然想到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互赠共勉……此种例子不胜枚举,这也令得古诗源远流长,经久不衰。
片段4:
师:(课件出示)这是“”的历史资料,看完之后,谈谈你的心情。
生:相互交流感受。
师:你能用“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这句诗来批判的这种行径吗?说说理由。
生:同为炎黄子孙,怎能手足相残?
生:这样的做法,不是让当时的日寇窃喜不已吗?
师:对呀!当时在电话中对何应钦就说道:这样的行为真是令亲者痛,仇者快。
师:(课件出示)1941年1月18日,《新华日报》刊登了题写的挽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生:齐读总理的这句题词。
学生在具体的案例中,将习得的知识进行运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收获了课外知识,更深刻体会到“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含义,升华了认识。
四、以课内带课外,建构链接
回首历史长河,以喻为法、寄情言志的古诗文不占少数,如《竹石》《墨梅》《石灰吟》等。《七步诗》是曹植在特定的环境下,被迫用“豆”“萁”来喻兄弟,救了自己一命。但细品之,却不难读出他的悲、愤、恨、怨。而反观同类的诗,学生又能从“喻体”中悟到什么呢?
片段5:
师:《七步诗》的写法很特别,用比喻的手法来寄托诗人的情感。在古诗文中,也常用这样的方法,当然不只是“寄情”,更有“言志”。(板书:寄情言志)
师:回忆一下,在必背的70首古诗中,有此类的诗吗?
生:《石灰吟》《竹石》《墨梅》……生诵读喜欢的诗。
师:大胆想想,诗人为什么采用这样的方法来写自己的“情”“志”?
生:在古代,乱说话,一不小心会株连九族的。所以诗人不敢直白地表达。
生:诗人都爱边吟诗,边作画。可能他觉得自己画的这个东西,最能表现自己的品质。如我觉得竹子是清廉、正直的化身,郑燮以竹子为喻,就是想表达自己要做个正直的人的理想……
生:古代文人都比较清高,就像我们以前背过的《爱莲说》,作者就是想借莲花,说明自己品德高尚,出淤泥而不染。
……
师:是的,种种原因造就了古诗文的含蓄美,为古诗文增添了别样的魅力,令得它们能流传至今,经久不衰。
这个环节的设计,我本着“尊重学生个性认识,关注学生个性表达”的思想,让学生信任自己,在读诗的过程中,通过已有知识的积淀,读出诗情,从而体会古诗之美,激发阅读热情,进而爱上古诗文。
一节课只有短短的四十分钟,可在每节课中,如果有意识地将各种知识有机地链接起来,形成一个集合体。六年的小学语文教学,学生在这集合体中尽情汲取来自知识沃土中的养分,他们能不茁壮成长,能不幸福吗?身为教师的我们,又何尝不幸福呢!
篇6
关键词:美学文化;茶文化;形式;内容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110-02
纪录片的定义:是以生命的真实性作为创作主体,以真实的故事为对象,进行艺术加工和展示,展现客观性和真实性,使人们对电影或电视艺术形式的思考。在现代,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载体,其影响的广度和深度是显而易见的。大众传媒是文化的主体,如报纸、广播、电视、杂志、书籍、电影等,作为文化的主体,大众传媒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纪录片和电视是大众传播的主要渠道。电视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以下简称《茶》)是一个“中国形象”的又一个代表作品。纪录片《茶》可以看作是继《瓷》《丝绸,重新开始的地方》等又一个典型代表作。
一、茶文化的纪录片传播的形式美
纪录片《茶》在美学上的成功,不论是从客观上来说还是从主观上来说,此纪录片美学上的传播成功主要得益于三方面因素。
1.传播的语言美
全片的语言是诗化的。例如:一片树叶飘到了水里,改变了水的味道,于是就有了茶……,纪录片中到处都有这样诗一样的句子,那么美妙、灵性、深刻的解说词,《茶》中的解说词具有晚明小品和欧式长句复调的特点,很多句子已经成为经典。例如:茶的世界,人来人往,有的人找到了人生的归宿,有的人实现了灵魂的救赎,有的人发现了生命的诗意,有的人重建了与祖先的联系,而更多的人把茶视为安身立命的根本。另外,此纪录片中有很多地方直接运用人物自身的语言,比如在第一集《土地与手掌的温度》的结尾处,布朗族老王子最后犹如启示录般的语言。虽然普通话很不标准,但是真实、坚毅,余音袅袅。
2.传播的节奏美
导演对作品节奏的把握,往往决定了这个作品的成败。艺术作品内在的律动是节奏,说不清楚讲不明白,非常微妙,但是失之毫厘差之千里。《茶》的节奏感把握的十分到位。往往是一中一西,一快一慢,一张一弛,一阴一阳。比如第六集“一碗茶汤见人情”,讲到广西山沟沟里的打工妹采完茉莉花,回到老家收包谷喂猪,平实动人;下一个镜头就立即切换到了美国,去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寻找茶人马修了。这种节奏的变换,让我们看到了茶文化巨大的跨度和张力,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在一碗茶汤中又如此融通。
3.传播的结构美
观看《茶》这部纪录片,最好能够静下心来解读,如果只是茶余饭后猛一看,就会如同在一个极其精密、复杂的整体面前一时会措手不及。《茶》的每一集都有精密的结构层次,比如第二集“路的尽头”,第一个层面要在地理版图上讲清楚中国边疆少数民族的饮茶风貌,包括边销茶和茶马古道历史;第二个层面要讲清楚中国的“非茶之茶”,虫茶、花茶、奶茶;第三个层面,在于对茶人的描述,表现他们的命运、情感乃至信仰;最后,在这一集的整个文化理念上要有一重阐释,那就是茶文化有着无限的包容性。此纪录片共有六集,这六集之间同样有一个大结构。第一集讲中国的六大茶类,第二集辐射到了整个中国的边疆,第三集传播到了东南亚,以日本茶道为重点,第四集传播到了印度、俄罗斯与非洲,第五集转播到西方世界,以英国下午茶为重点,而最后一集则全部讲茶人。从茶开始,走遍世界,由人结束。虽然有很多爱茶人士渴望看到续集,但是就这部作品目前的结构来看,除非完全另辟蹊径来做,否则是根本无法再续的。
二、茶文化传播的独悟茶道与人生的内容美
品茶养性,领悟人生,体味生活。其实喝茶讲究会品茶,品茶使人性格变得不冲动,更加理智。品茶使人心情变得舒畅,因为喝茶时看到清新的茶叶,犹如身在大自然中,与大自然中的树木河流和谐一体。从纪录片《茶,一片树叶的故事》感悟到茶道与人生的传播的内容美,此美可以归结为以下两点。
1.传播的自然美
透过此片我们把从中国到世界的各个茶产区的自然风貌看了个过瘾,世界茶文化自然景观之美尽收眼底,可以说是茶文化的“国家地理”。?茶文化的千姿百态是本片最直接、最重要的表现对象。世界茶文化的各种风貌被充分的展示出来了,云南烤茶的质朴美,潮汕工夫茶的古典美,英国下午茶的优雅美,成都老茶馆的闲适美,龙行茶的武术美,茶马古道历史的苍茫美,泰国拉茶、广东凉茶的时尚美,藏族酥油茶的信仰美,日本茶道的枯寂美等,作品之丰富实在无法一一罗列。另外,在民间茶文化的基础上,快节奏的生活使越来越多的人认为茶文化是完美的,这才是最大的误解茶。
只要说到茶,我们联想到的都是高雅的人士端着精致的茶具,细细回味茶的画面,让很多观众误以为,茶文化似乎是与茶有关的茶余饭后人士谈论的话题。事实上并不是这样的,纪录片《茶》可以带领观众,走入到最为真实的茶文化世界,让老百姓对茶文化有全新的理解。除了走入最古老的茶馆、茶园外,《茶》还走访了世界上最平民化的、最普通的茶人,他们既不是精英,也不是文人,仅仅因为喜欢茶而成了片中的主人公。
2.传播的情感美
我们看到大量真实、丰富的茶文化人文风貌的同时,常常被茶与人所感动。感动,被认为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而且这种感动很本质、很深层,并非煽情。很多人都会在不同的点上流泪,这也是茶特有的感性之美。第二集中那位日本老太太已经年逾八十,我们看到她一直收养一群智障儿童,设立学校教他们学习茶道,以此感恩社会。同一集中,我们也看到同样是制作蒸青绿茶的中国恩施聋哑小伙子,无比专注的制茶镜头。再比如,第六集中一生致力于中日友好的日本丹下流茶道家丹下明月,她的父亲曾是一名侵华战犯,她对着镜头非常平静的叙述说:“二战结束后,我的父亲被处决了”。其中蕴藏着多少家国历史、个人命运。从中我们获得了一种很高的感动,这种情感同样是茶带给我们的,它远远超越了国家、民族的范畴,是深刻的根植于人性深处的东西,诚如雨果所言,一切主义之上有一个人道主义。这是茶的情感大美,体现了普世价值。
三、纪录片《茶》文化传播的成功带来的启示
1.格调决定品质
从形式到内容,综合这一切美感的,是作品的格调高。天下唯有格调高。不错,无论绘画、音乐、建筑、雕塑乃至影视,一切艺术皆然。技术层面的东西都可以解决,那是“祖师爷赏饭吃”,只有格调是无法言传的,那是“老天爷赏饭吃”。
笔者曾经读过刘再复先生的《红楼梦悟》,他提出读红楼有三个层次:论、辩、悟。笔者觉得这个方法论很有启发,我们欣赏、解读《茶》这个纪录片多么相似。可以“论”,用一套专业的文艺理论来分析理解作品,结构、语言、镜头、画面……。也可以“辩”,有扎实的茶文化的考据、探究,正本清源亦或咬文嚼字。但笔者认为最要紧的恰恰是“悟”,可以供我们悟的作品原本是寥寥无几的。“悟”是用生命对生命的一种审美方式,不用“悟”的方法在审美上是很难达到这部作品的,因为作品的完成也是基于所有的创作者对茶与生命的“悟”。作品拍好了一个茶的主题,而人们得到的启示却是关于宇宙整体的思考。
《茶》的播出会普及茶知识、带动茶文化热、促进茶的产业和经济。但在审美上,《茶,?一片树叶的故事》的终极坐标,不只是在茶知识、茶文化、茶产业上,它奉献给人类的,是一个性灵之作,是属于生命、属于灵魂的宇宙整体,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它的坐标就是茶本身。
2.人生哲理与“茶文化”的完美升华
纪录片《茶》是继《舌尖上的中国》《京剧》《丝路》之后又一部具有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传递中国时代活力的代表作,此片的亮点就是通过讲述普通茶人的故事,以表达对普通人的命运的关怀,对全世界的人文诠释与对时代的思考。
茶,经过了水与火,生与死的历练,与我们相遇,茶的命运,也是我们的命运。太姥山白云寺的长净师父说到,茶代表着万法回归内心,生活回归平淡方为真谛。泡一杯茶,起先浮在水面上,随着生活阅历的增加,就沉淀了。在纪录片《茶》中,饱含哲理的解说词有很多。例如第一集,土地和手掌的温度,中国被称为茶的故乡,不仅因为这里的土地孕育出世界最早的茶树,更因为这里的人们将茶视为一种沟通天地的生命;第二集,路的尽头,茶,是一段旅程。从茶的产区,到无茶之地,路因茶而生。从对茶的期盼,到创造属于自己的茶,人们在永不停息的脚步中,寻找传统,寻找希望。在路的尽头,有安放我们心灵的家园。广袤的大地,中国人因茶而交融在一起。茶将中国人的命运连接在一起,众多的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信仰,而融合是茶的天性。茶与奶,茶与油,茶与药,茶与花,茶是人与自然的融合,是这片土地上生命与生命的融合。这么饱含哲理的解说让观众对茶、对人生有了更深的领悟。
在QQ空间里,会有好友转发或收藏各种各样优美的图片,这说明,每个人内心都有对美的追求,再比如当下国内,有许多爱美的人都会冒着生命危险远渡重洋去做整容手术,不论社会还是个人生活,抛开物质方面,我们生活在很糟糕的世界里,包括对爱情的感受,都是冷淡漠然的。茶,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机会。也许,我们没有办法达到完美,但是完美却可以在某一瞬间出现。例如日出和日落,一段美好的爱情,人与茶,将茶或一杯茶,获得完美的体验。也许,茶的深意,就在于平和中的完美吧。
在此纪录片中,大量真实可见的的草根茶人被大胆运用,没有了呆板的专家说教式的阐述,拉近了茶与观众的心灵距离,甚至片中偶尔出现的名人竟然给了人们格格不入的感觉。只要我们不是以学术的视野来看,这部纪录片是很好的,毕竟,是探索苛刻的学校,没有必要让所有人都知道茶文化爱好者。茶的主旨还是给每个爱好者带来和谐与快乐。
参考文献:
[1] 牛宏宝.美学概论(第一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2] 朱景和.纪录片创作(第一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 胡继华.中国文化精神的审美维度(第一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篇7
关键词:生活;实际;德育
一、实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德育改革”的必要性
五年制高职的德育工作作为学生思想教育的主要渠道,作用日趋显现。德育课程是推进学校德育工作的主要途径,但由于人们认识上存在一些误区,部分高职学校视开设德育课仅仅作为一种形式,将其看做是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德育工作采取的主要手段除了简单说教还是简单说教,使得一些心目中认为“学专业知识是实,德育工作是空”的高职学生对德育工作感到厌烦,严重影响了德育工作的效果,也不利于学生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德育课堂教学必须注重贴近学生思想道德实际和生活实际,特别是在课堂上,要告诉学生基本的行为规范和准则,突出引导学生学习如何做人,这已经成为高职政治课教师的共识。那么,如何进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德育改革实践”呢?
二、“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德育改革”的实践
“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德育”就是德育要贴近学生心理,急学生所急,讲学生所想,解学生所需,切实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道德水平和认识判断能力。以学生所关心的人、事、物为切入点,实现德育过程生活化,生活过程德育化。它要求我们在教育工作中努力做到将德育主体置于生活、德育目标贴近生活、德育内容源于生活、德育工作融入生活。
(一)加强理论学习,转变教育观念
有道德的教师才会培养出有道德的学生。因此,实施“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德育改革”首先要培养有道德的教师。我们组织教师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观看《师德启示录》,听《成功教育》讲座,开展“心系教育,志在育人”“诚信做人”等活动,努力提高教师的道德素养,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二)拓宽德育途径,丰富活动内涵
道德建设是教育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养成教育尤其强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有机统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道德建设的载体,在学生参与的过程中深化道德认识,践行道德规范,是进行道德建设的有效途径。为此,我们组织了多层次、多方面、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
1.我与诚信手拉手
诚信是公民道德的根本和具体体现。我们在学生中开展讲“诚信故事”活动,让他们在—个个生动的故事中明确为什么要讲诚信,知道哪些现象是诚信的表现,哪些是不诚信的表现;开展有关讲诚信的小品或话剧表演,让学生在模拟身边的不诚信行为中明白丢失诚信的危害性,在表演他人讲诚信的行为中真切明白怎样确立诚信;开展讲诚信的演讲和辩论赛,让学生能对一些复杂的不诚信现象进行正确辨析。学生在实践中丰富了对诚信的体验,在潜移默化中达到了诚信的知行合一。
2.献出一份爱
注重教育学生关心身边和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组织学生去福利院、托儿所、养老院看望孤儿和老人;带领学生慰问革命老干部和伤残军人;倡导学生把自己的零用钱捐给贫困学生或因重大疾病需要帮助的学生。
3.环保我先行
关注环境是新时代高职学生必备的素质,为此,我们每年三月开展“学雷锋精神,做环境卫士”的活动,带领学生走人大自然,走上社会,宣传不使用一次性筷子、不买青蛙、不浪费水电,开展水资源污染调查,回收废旧电池、一次性筷子等环保实践活动。学生在行动中增强了关心环境、关注社会的责任感。
4.做遵纪守法公民
我们邀请市检察院和法院的同志来校做法制专题讲座,组织学生参观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图片展,观看《一路同行》《走向深渊》《纸飞机》等影片,让学生远离、远离,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
这些活动的共同特点是在各类活动中突出德育内涵,强化道德要求,使参与者在活动中,通过动脑动手、亲身体验,道德情操得到陶冶,道德习惯得到养成,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三)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提高德育实效
1.加大学科教学的德育渗透力度
政治课是提高学生道德认识、激发他们道德情感和行为动机的主要载体。我们要求学科教师在制订计划、钻研教材、撰写教案时要针对学生的认知过程和心理特征,把校园文化作为德育校本资源与教材相结合,把传授知识与灌输做人的道理相结合,把发展智力与培养能力相结合,把深化思想认识与培养良好行为习惯、锻炼心理素质相结合,实现有目的、有意识地“渗透”德育教育。
2.改变传统教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
为了构建有效的课堂教学,我们要求教师注重教学艺术,创设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倡导以激励为手段,构建自主学习的活动情景。在具体教学中要求一是课堂活动化;二是多用讨论式;三是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的作用;四是加强实践教学。
(四)建立科学规范的德育评价体系
科学规范的德育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优化德育过程的重要环节,是有效实施德育管理的重要保证。为此,我们主张德育课程的评价综合化,即对学生德育课程活动参与、知识学习、德育成果展示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汇总得出德育学分。实践教学中学生学期德育学分为一百分制,可分课堂表现学分和考试学分,另外附加行为规范奖惩学分。其中,平时课堂表现学分占50%(作业学分、课堂活动表现学分、自评学分与他评学分)。考试学分占50%,考试可采用开卷闭卷相结合的方法。行为规范奖惩学分是附加分,参照该生的德育积分进行打分,在前两项积分的基础上进行加减。
这一评价体系不但使德育目标、德育任务有了一个明确的定位,更重要的是可以更方便地对学生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进行评价,并将评价结果适时反馈给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以便针对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对策,使德育的评价过程真正成为高职学生“知、情、意、行”和谐、健康、协调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厅,关于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与建设的实施纲要意见,2008-04.
[2]赵国敏,试论职业院校德育教学的改革与创新[J],辽宁高职学报,2007(06).
[3]张玉萍,高职院校德育课教学方法改革研究[J],教育与职业,2008(18).
[4]周光宇,当前高职德育改革问题[J],辽宁高职学报,2009(11).
[5]曹开秋,姜雯馨,对话教学的迷失与出路[J],教育学术,2008(11).
[6]陈向平,高职公共课程改革走出困境的探索[J],教育与职业,2009(09).
[7]李娜,隐性课程在中职德育中的价值[J],职业教育研究,2008(08).
[8]章上泉I网络时代的高校德育创新[J],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9]刘建华,优化高校德育环境[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5(06).
[10]陈文娟,如何增强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J],高校教育管理,2006(03).
[11]林耘,论网络对大学生思想的影响[J],广西教育,2007(08).
篇8
关键词:世界宗教;宗教;生理根源
中图分类号:B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6176(2013)01-0025-05
宗教的产生和存在有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根源,人们在论及这些根源时,一般归结为四类:自然根源、社会根源、心理根源和认识根源,并用这四种根源来说明宗教之所以产生,以及在今天宗教之所以继续存在并在一定时期、一定地区继续发展的重要原因。应该说,这些根源在很大程度上揭开了宗教的神秘面纱,为人们认识、研究宗教提供了重要的科学根据。但是,从宗教的产生、发展来看,宗教的根源不仅包括上述四类根源,还存在一种至少同样重要的根源:生理根源。生理根源和上述四类根源,共同构成了宗教产生和发展的根源体系。
一、宗教的生理根源的涵义和种类
宗教的生理根源,是指人们在生理领域存在的各种不圆满、不满足和各种病苦缺陷导致人们在不能客观地认识、把握生理规律、解决生理不足的情况下,把对生理不圆满、不满足和病苦缺陷的解决寄希望于超自然的存在,从而导致或加剧了对宗教的需求和信仰。这包括如下几个层次:
1、人在生理领域的不圆满。人有老死,这是自然规律,但也是人们所不愿意看到的。追求一种不老、不死的“幸福”生活,是很多人长久的梦想。很多人为了追求、探索长生不老、永远存在,而进行各种试验,这是宗教产生和人们信仰宗教的重要原因。而对死后世界的好奇、探索,对死后更加“美好”生活的向往,对死后“痛苦”生活的恐惧,更是人们对宗教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重要原因。
2、人在生理领域的不满足。人虽为万物之灵长,但在生理领域并不具有强大的地位。人,既无虎狼之利爪,也无狮象之力量;既不能如马鹿之飞奔,也不能似鹰隼之高翔;不能忍受严寒酷暑,不能抗拒饥渴劳顿。生命之脆弱,生理之薄弱,是造成人内心深深的自卑,希望有所依靠、有所寄托的重要生理基础,这也为宗教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3、人在生理领域的各种病苦和缺陷。从出生到死亡,人时刻面临着各种病患的威胁,常常受到各种病苦的折磨。生理的苦痛、生理的缺陷,所带来的苦痛、折磨以及随之而来的心力憔悴、痛不欲生,使人对各种号称能祛病止痛、身心康健、甚至可以带来各种特异功能、超自然能力的宗教心生向往;使人感觉到此生的可厌,希冀来世的幸福。这就使人对各种宗教产生强烈的依恋,滋生对各种神灵神圣的仰慕和崇拜。人的路到了尽头,上帝的门就打开了。世俗的力量不起作用了,神圣的力量就登场了。
二、世界三大宗教中对生理苦难的反应
在各种宗教的经典中,对人们的生理不圆满、不满足、各种病苦缺陷的描写,对这种不圆满、不满足、病苦和缺陷的“干预”,使之趋向圆满、趋向“幸福”的各种描写、承诺占据了大量的篇幅,而这种描写、承诺在吸引信众,扩大宗教影响等领域的作用也处处可见。这类描写、承诺分为三大类:一者是圣者(各类神灵的超生理能力),二者是信众的生理福报,包括在现世的好处和死后来世的幸福。其三是非信众在后世更大的生理痛苦和折磨。在此,就用世界三大宗教中的有关材料略作证明。
在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东正教和基督新教)的经典《圣经》中,这种描写可分为两大类:其一,是对神的生理圆满的描写,包括神能行的各种“奇事”。仅仅在《马可福音》前八章中,就记载了大量的这方面的事例:第一章中记载耶稣拉着正害热病的西门岳母的手,热病就退了;治好了许多得各种病的人。第二章中记载耶稣治好了瘫子。第三章记载耶稣让一个枯干了的手复原。第五章记载一个患“血漏”病的女人靠摸耶稣的衣服得以痊愈,还记载让一个已经死去的女孩复活。第六章记载耶稣用5个饼、两条鱼让5000男子吃饱饭,各种病人靠摸耶稣的衣服得以痊愈。第七章记载耶稣靠用手指头探病人的耳朵、用唾沫抹病人的舌头来使一个聋哑人康复。第八章记载耶稣用7个饼、几条小鱼让4000人吃饱饭。其二,是讲天国的幸福,在那里没有生理的各种不如意。《启示录》第21章记载,在那里,“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有一条盛满生命水的河,河边有树,树的叶子可以医治万民的病。其三,讲地狱的恐怖。“丢在地狱,交在黑暗坑中”;“必坠落阴间,到坑中极深之处”;“被扔进火湖里”。
在伊斯兰教的经典《古兰经》中,也有相关的描写。其一,记载了一夜之间“从禁寺行到远寺”,《布哈里圣训·礼拜卷上》则记载了升入天上的经过。这些超越普通人生理极限的事情,当然为世人所仰慕。其二,记载了天国的幸福。天国环境优美:“下临诸河的乐园”,“果实是永恒的,荫影也是永恒的”。有理想的配偶:有“纯洁的配偶”,“以白皙的、美目的女子,做他们的伴侣。”有“好像红宝石和小珍珠一样”的、在成为“他们的妻子之前,任何人和任何精灵都未与她们交接过”的妻子,“有许多贤淑佳丽的女子”。“好像藏在蚌壳里的珍珠一样”的“白皙的、美目的妻子”,“依恋丈夫,彼此同岁”;“常为处女”的美女。有仆人扶持:有“好像藏在蚌壳里的珍珠一样”的“僮仆轮流着服侍”。被“长生不老的僮仆轮流着服待”,“许多长生不老的少年,轮流着服侍他们。当你看见那些少年的时候,你以为他们是些散漫的珍珠”。有美好的住宅、家具、饮食、服饰:在乐园里“必不饥饿,必不”。有“优美的住宅,佩金质的手镯,穿绫罗锦缎的绿袍,靠在床上”。“享用金镯和珍珠作装饰”、“衣服是丝绸的”。“安全地索取各种水果”、“不再尝死的滋味”。“其中有水河,水质不腐;有乳河,乳味不变;有酒河,饮者称快;有蜜河,蜜质纯洁;他们在乐园中,有各种水果,可以享受”。有“所嗜好的水果和肉食”、“愉快地吃喝”,可以“靠在翠绿的坐褥和美丽的花毯上”,彼此面对地靠在“珠宝镶成的床榻上”,“捧着盏和壶,”与“满杯的”不会因之而“头痛”和“酩酊”的醴泉,“有自己所选择的水果”“和自己所爱好的鸟肉”,可以“享受无刺的酸枣树”和“结实累累的(香蕉)树”,有“四时不绝,可以随意摘食”“丰富的水果”,“靠在床上,不觉炎热,也不觉严寒”,“乐园的荫影覆庇着他们,乐园的果实,他们容易采摘”,“晶莹如玻璃的银杯,他们预定每杯的容量”,“饮含有姜汁的醴泉”,有“纯洁的饮料”。总之,“没有恐惧,也没有忧愁”。“有所意欲的”,“享受自己所意欲的(幸福)”。“将享受你们所爱好的一切”,“将享受你们所要求的一切”,“享受他们所欲享受的”。其三,描写了火狱的残酷。“火狱中有荆棘般的铁钩”,“铁钩抓住人,视其罪恶,有的被摔死。有的被扔得粉碎”。“火灼烧折他们的脸,他们在火狱中痛得咧着嘴”。
在佛经中,除了大量描写人间苦难,还描写了三方面的内容:其一,得道者圆满的生理特征。明代杨卓编撰的《佛学次第统编》中记载了佛具有的不同于常人的“三十二相”,其中包括:“身金色相,谓身皆金色,光明晃曜,如紫金聚,众相庄严,微妙第一也。”(第十四相)“梵音深远相,谓音声和雅,近远皆到,无处不闻也。”(第二十八相)同代一如等人编撰的《三藏法数》中,记载了佛具有的“八十随行好”。其中包括:“身有圆光,随处照耀。”,身体可以放出光明。“身支严净,恒无垢秽。”身体永远没有各种脏物。“音声和雅,悦可众心”。声音美好,听到的人十分开心。“一音深说,随类得解”。同一种声音说话,不同类别的生命听到的却都是自己的母语。“颜容奇妙,常若少年”。即使不是佛,作为在中国历史上地位崇高的玄奘法师,也被描写为“端严若塑,美丽如画”,“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显示出与众不同的鲜明特征。其二,美好的幸福生活的许诺。佛教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涅槃”,但对于百姓而言,这种境界太过高深,太过抽象,并不能吸引芸芸众生。佛经中还有退而求其次的目标,就是往生到他方佛世界,享受美好生活。在这些美好世界中,人们再也不用遭受包括生理苦难在内的各种不幸。如《大乘无量寿经》中描述了西方极乐世界的美好:人人“皆具紫磨真金色身;三十二种大丈夫相;端正净洁”,“知十方去来现在之事”,能知“众生心念”,“一念顷,不能超过亿那由他百千佛刹”,“寿命无量”,“成就一切智慧,获得无边辩才,善谈诸法秘要”。“所须饮食、衣服、种种供具,随意即至,无不满愿”。《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中许诺说,如果“专念”药师佛名号,“礼赞”“恭敬供养”药师佛,则会具有“三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随好”,“皆得无尽所受用物”,“皆得端正黠慧,诸根完具,无诸疾苦”。“众病悉除,身心安乐,家属资具悉皆丰足”。“解脱一切忧苦”。得“上妙饮食”,“上妙衣服”,“一切宝庄严具,华鬟、涂香、鼓乐、众伎,随心所玩,皆令满足”。“恶事悉不能害”,“身心安乐”。“随所乐愿,一切皆遂,求长寿得长寿,求富饶得富饶,求官位得官位,求男女得男女”等利益。其三,地狱中更大的苦难。地藏经中描述了地狱中的各种苦难。人们在这些地方“求暂停苦一念不得”,“备受众苦”。有夜叉“执大铁戟,中罪人身,或中口鼻,或中腹背,抛空翻接,或置床上”。有铁鹰“啖罪人目”,有铁蛇“缴罪人颈”。“百肢节内,悉下长钉,拔舌耕犁,抽肠锉斩,烊铜灌口,热铁缠身。”“取罪人舌,使牛耕之”;“取罪人心,夜叉食之”;“镬汤盛沸,煮罪人身”;“赤烧铜柱,使罪人抱”;“使诸火烧,趁及罪人”。这些不忍卒读的酷刑、苦难,令人闻之动容,避之不及。
三、生理根源在宗教根源中的地位
“不是宗教创造人,而是人创造宗教”。“宗教的根源不是在天上,而是在人间”。“宗教是外化的人的自我意识”。“宗教里的苦难既是现实的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人身有其局限性,生理上的不如意、各种病苦折磨,乃至和理想状态的差距,都使人希望、向往、甚至幻想能有一个美好的、超越生理局限的、没有苦痛折磨的美好人生。宗教在一定的程度上“给予”了人们以寄托和希望,使人们在无奈之中、病痛之下,皈依宗教。具体而言,宗教的生理根源在整个宗教根源中的地位和作用体现在以下几点:
生理根源是宗教产生的重要根源之一。正像大自然的风雨雷电、霜雹冰雪、酷暑严寒、地震海啸,使得人们匍匐在神灵的脚下一样;也正像阶级社会中贫富悬殊、阶级压迫、贵贱等级等社会现象和压迫,成为人们信仰宗教的重要基础一样,生老病死、苦痛折磨、求医无门,诸病难治,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生理局限和痛苦,也是促使无助的人们皈依神灵、祈求庇佑的重要原因。而宗教通过对信仰之后的生理圆满,违背宗教信条之后更加严厉的生理折磨的描述,使得人们纷纷皈依宗教。在我国,观世音菩萨信仰风靡全国,并成为四大信仰之一的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对其“能灭诸有苦”,“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妙法莲花经·普门品)的信仰。人们一般想到宗教,特别是“有修行”的宗教人士时,经常想到的天堂之美妙(基督教),乐园之幸福(伊斯兰教),极乐世界之庄严(佛教),乃至鹤发童颜、长生不老、水火不侵、刀枪不入、神通变化、飞行自在、法力无边等超越普通人生理极限,违反人的生理规律的能力,也从一个层面证明了生理因素是人们信仰宗教的重要原因,生理根源是宗教的重要根源之一。
生理根源是心理根源、认识根源的重要基础。“对神的存在的证明,不外是对人的本质的自我意识存在的证明,对自我意识存在的逻辑说明。”生理现实和生理期望之间的差距是基础,心理上的不满足,对生理更美好的希冀是结果。生理现实的不满足、乃至生理上的病痛纠缠是基础,对自身生理现实的反思,进而导致认为神灵的存在及其作用功能的存在是结果。一句话,生理上的局限性和缺陷性引起心理上的苦痛,这种苦痛在得不到正确的、合自己心意的解释的时候,转而求助于各种神灵,皈依宗教是生理根源在宗教的产生、发展过程中起作用的重要方式。宗教的生理根源是宗教的心理根源和认识根源的重要基础。希望自身不怕水火,希望自身坚如金刚、刀枪不入,希望自身永生不老、长命百岁,希望自身能够上天人地、穿越时空,如此等等,都在宗教产生和发展,都在人们信仰宗教的过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生理根源是社会根源和自然根源发生作用的重要中介。进入阶级社会之后,宗教的社会根源得以形成,并发挥着逐渐增大的作用,与原有的自然根源一起成为宗教根源的两个支柱。“现代宗教的根源就是对资本的捉摸不定的力量的恐惧”,而社会根源和自然根源作用的发挥,在很大的程度上是通过生理根源起作用的,甚至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人在生理上的特征是社会根源和自然根源的重要前提和中介。如由于“人们首先必须吃、喝、住、穿,”才能维持自身的生存,而社会不同阶级之间不同的吃、喝、住、穿的条件,对更好的吃、喝、住、穿等条件的追求,对满足自身生理需要的条件的不能把握,以及其他人满足自身生理需要资源的掌控,构成了社会阶级压迫的重要内容。同样道理,“天不因人之恶寒夜辍冬,地不因人之恶广也辍远”,严寒酷暑、时空距离等之所以形成对人的压迫而成为宗教的自然根源,其前提也是人在肉体上的脆弱性。
认识宗教的生理根源的意义。认识到宗教的生理根源,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一,有助于认识宗教的长期性、复杂性。人在生理上具有其局限性和有限性,这是一个在长期内不可改变的事实。虽然通过医学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在越来越大的程度上为减轻病痛、延缓衰老、飞上天空、深人海底、摆脱严寒酷暑、时空限制等梦想的实现提供了可能性,但与人们不断发展的好奇心和要求相比,生理上的局限在很长的时期内还将为宗教的存在提供支持。而生理根源和宗教的其他根源相结合,进一步增进了宗教根源的复杂性。
篇9
关键词:高中语文;生态课堂;构建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25-0203-02
所谓生态,就是和谐、真实、自由、自然的统称。语文的生态课程就可以理解为,在语文的课堂教学中,把传统的老师授课和疏导,变为学生的发现和发问,让课堂改变形式,升级为生态的课堂,让学生们探讨、师生们交流,产生自然的对话,让难题得以解答,使得学生们在语文学习中,得到素养的提高,使得课堂和谐,知识的积累度提升。
一、让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平等,让生态和谐成功营造
高中语文课堂比初中、小学更加需要“生态”。高中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更应当得到尊重。他们是教育的主体,是语文知识的探索者、学习者以及能够自主学习的构建者,自己本身有着自己情感的体验、知识的经验、社会的背景等。课堂上,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合作者和组建者。在生态课程的教学中,教师应该消除以往的传统教学模式,让新型的师生关系成立。每天对待学生,像对待自己的生命一样去教育,使学生在课堂能够倾听和谐的话语,让教师和学生共同成长。让学生真正的成为教学的主体,按照学生的理想方式解决问题、完成主题。
教师不再是控制者的身份教育学生,而是针对于问题和同学们一起探究的伙伴。在生态的课堂上,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应该是一个平等的探讨关系,这一目标如果实现的话,师生之间就会消除了某种方面的影响,比如压力、专制、戒备、阻抗的情绪等等,这些因素消除后,学生就会和教师畅所欲言,不管是问题还是答案的研究上,都能做到没有戒备。课堂也会因为压力的消除,而不那么死板。
二、在生态课堂上进行互动的探究
课堂应该成为一个旅程。一个对于未知的未来前进的旅程,在旅程中会不断的出现不同的岔路和千奇百怪的风景,并不是一帆风顺、平淡无趣的旅程。所以要构建生态的课堂模式,让学生拥有具体的办法和相应的资源,给学生创造生态情景,模拟学习流程,让学生在实践中思考,在实践中创新,从而快速成长。现如今,我国的快速发展,使得教育的手段也多方面进步,应该利用这一特点,加大教育的实施,利用声音、多媒体、图片等等的资源,让情景更真实,让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感受虚拟的流程所实现的高效学习。
例如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就其诗歌技巧的教学任务,可以放在高三备考复习时进行,而在课堂教学上,则大可创设生态课堂,培养学生的诗歌素养,给整个高三单调的语文课本增添色彩,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可在班级开办古诗词的朗诵会,把教室布置成古代的环境,对联、宫灯、古画、卷轴等等装饰的添加,会升华主题,再播放一些有代表性的古典音乐,烘托出古代的意境,让学生们自然而然的进入其中,想象自己和诗人在同一个场景内,是怎么抒发感情的,这样会让学生对于古诗词有更深刻的体会,从而达到高效率。
三、生态教学服务于学生
语文生态课堂可以将生命点亮。学生拥有独特的个性,是单一又完整的生命个体。课堂教学的过程,应该以让学生拥有独特的体验作为出发点。高中语文的学习,在很大程度上是认知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完全渗透了情感的体验,所以说语文的教育要让学生们的思维方式和情感的体验具有个性化,在突出个性化的同时,也要让学生自身的感知和认识得到关注。
要让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够多样、合理和充分。在生态教学中,实践是必不可少的,在教学中增加实践活动,能真正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到实践的过程是充实和多样的,从而课程也变得合理化了,使学生真正的成为了生态课堂的主体。
四、高中语文生态课程的相关特点
1.在教学的内容上具有多元性和开放性。和以往传统教学相比,生态的教育有着特殊的一面。这表现为课堂的多元性和开放性。开放性,是指生态教学不会把教学中都归根于教材,而是将视野扩大,将知识面扩大,尽量把生活中的细节和语文课堂结合,让学生们在语文的课堂上,能够真正的提高自身的素养。多元性,是指从多方面、多角度学习语文知识,探究语言现象。
想要在语文的教学中,实现开放性和多元性其实并不难,只要师生具有开放性的心态,语文生态课堂就会变得气氛活跃,才可以达成预期目标。教师应该带头将自己的心态摆正,让眼光扩大化,要用宽容的心态去引导学生,运用开放性的思维,使课堂的教学过程有具浓厚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和教师有秩序性的互动,让教学过程有想象力的伴随,让教学的多元性和开放性能够有效体现。
2.教学目标具有发展性和主体性。学生步入高中,在小学和初中学习的基础上,拥有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用把所有的知识点一同讲出,要带着问题逐层引导下一个知识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中心,让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此外,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灵活控制语言、活动、内容以及节奏,要让学生带着疑问去学习,给学生们较大的思考空间。教师应该在备课时想到疑问点的方向,在教学中关注学生的面部表情,及时发现学生心中存在的问题。还要多留时间让学生们思考,在师生的对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对话中,抓取信息。因此,要让学生们全身心投入到教材中去追问,去探讨,让原来静态的课堂变为动态课堂,让发展性和主体性突出展现。
3.让生活性与探究性在教学中体现。让语文的教学模式更贴近生活,让学生们在自身熟知的生活中感悟知识,从多角度让教材和生活融合,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主动探究大自然气息的语文世界。从探究方面而言,学生们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想法众多,有些新奇的想法是老师所没有预料到的,这些没有预料的事物和方法,要让学生通过有效的时间和空间去思考,培养其探究性。
五、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途径
1.消除传统的教学理念,让师生的相处和学习的方式能够转变。在学习的方式上,要从原来的一味听取课堂,变为自主的学习课堂。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只要在课堂上,就要全部听取老师的进度,其中学习的方法也要根据老师的归纳,丧失了学习的自,使得学习变相的成为“逼迫”,从而产生逆反心里,使学习的效果显示出反作用。这种学生只能接受,不接受就跟不上老师的进度的教学,会使教学环境恶化。所以,在生态课堂中,尤其要注重的就是学生的良好心态和身心的健康,学生的学习情绪稳定了,课堂才能和谐发展。另外,在师生的相处上,教师要尽量走进学生的心灵,让思想能够得到碰撞,让知识的沟通得到升华。
2.仔细领略教材中蕴含的内容。传统的教学中,教师都是因为有问题才去翻教科书,即使在看的时候也是挑重点去阅读,做不到详细阅读。如果教师想在课堂中展开生态教学,就要对教科书熟络,让情感与教科书融合,设计出跟内容有关的情景,将学生们带入情景,才能深入了解教材中古诗词作者的心情。
3.在教学中,让体验加深。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以一种动态的模式进行设计,让学生能够带着热情去学习。教师要引导学生一同步入这个动态思维中,让学生们体会到老师是和学生们一起进步的,从而让学生们的积极性得到提升,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
4.提升教师素质。语文生态课堂,应该营造一个文化的生态氛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是把自身全部的知识都灌输给学生的,是展现自我的一种方式,如果素质提升不上去,就不能让学生拥有大部分的知识。有的教师觉得在课堂上讲的多,是不是没有按照新课程的要求,怕被学生指责为没有发展模式,这样的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学生在思维创造的同时,需要教师进行引导解疑,教师讲的少的话,疑问自然提不出,那么就达不到带动气氛的效果。
总之,生态语文课堂在现有的阶段,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教育观。是我国教育界对于语文的教学进行超越的实际行动,是教师在思维陈旧的教学中自觉地寻求新发展。高中语文生态课堂的构建,定能让新课程的高中语文教学要求得以体现,让高中生的语文综合素质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篇10
一、未来灾难与现实焦虑
从灾难片的历史票房来看,灾难片几乎每一部都是大卖,并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而一种事物受到欢迎必然有它的成功因素,必然有它的接受人群。一方面,灾难片运用各种先进的数字技术,以逼真的灾难场景和跌宕起伏的情节给人们带来感官与精神上的刺激;另一方面,灾难片的盛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环境乃至情感的忧虑与担心。人们正是怀着感官刺激与现实忧虑的双重情节走进电影院,去欣赏一部部近在咫尺却又仿佛远在天涯的灾难,以及人们无助绝望却又永不放弃的温情的灾难电影。令人恐惧的灾难永远是发生在未来的,人们似乎总是在寻找各种方法来规避可能发生的灾难。或者说是在混乱复杂的世界中寻求一种莫名的安慰。不论怎么说,灾难片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于灾难的猎奇心理,好莱坞越来越逼真、越来越震撼的数字技术则让人们体验了灾难来临时的震撼性;而好莱坞剧本中一贯的令人感动落泪的情感描写也在灾难片里人们之间的互助中得到完美诠释。
二、灾难大片《后天》启示录
想必我们大家都看过《后天》这部令人超级震撼的科幻巨制,这部同样是由罗兰•艾默里奇导演的电影。在这部影片中,碳气体排放量过多造成的温室效应成了人类最大的杀手。在我们现实的生活中,由于工业的快速发展,二氧化碳等碳气体的排放量越来越多,由此造成的全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以及温室效应已经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与忧虑。在我们的生活中,气温变暖所造成的危害几乎已深入到每一个人的意识中,随处都可见人们对于全球变暖以及温室效应的担忧。在1997年出于对全球气温变暖的忧虑,为了减少碳气体的排放量,在日本京都就签订了《京都议定书》。今年在哥本哈根召开的全球气候大会更是将全球变暖这一话题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高度并引起了全世界的注目。
因此就不难想象人们对于全球变暖所造成的灾难性后果的焦虑。在《后天》这部电影中,由于全球气温变暖,温室效应加剧,以美国为代表的地球一夜之间突然急剧降温,地球进入了冰川期。片中各种灾难的镜头,如洪水进入纽约市、冻的船来到图书馆门口、绝对零度由地面到高空的急剧上升、旗帜瞬间被冻的僵直、逃亡的人们在冰雪中被冻死的场景等等,无不在向我们阐述着一个事实:灾难面前,没有人可以独善其身。《后天》以现实中存在的全球变暖为题材,似乎就是在警示我们:如果外面不从现在爱护我们的地球,灾难迟早都会发生的,并且不会有片中那么完美的结局。当然在影片中不光是各种灾难的镜头让我们难忘,人们之间的各种感情也让我们为之感动并久久不能释怀。杰克•霍尔博士在知道灾难将来临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告知自己的妻子和儿子。最后为了救自己的儿子,徒步在暴风雪中前去纽约寻找他;霍尔博士的助手在行进过程中为了不拖累别人,甘愿割断绳索;山姆和其他人在图书馆里的自救;为了给心爱的女孩拿药,甚至不惜冒着与狼搏斗、与绝对零度赛跑的危险……种种令人感动甚至眼眶湿润的镜头在我们眼前一一浮现。
三、《2012》灾难的现实消费
世界七大奇迹之一的耶稣雕像在滔天洪水中倒塌;黄石公园火山熔岩喷涌而出;洛杉矶在山崩地裂的轰鸣声中断裂沉陷;海浪夹带着约翰•肯尼迪号航空母舰砸向白宫……人们所能想象到的惨烈灾难,都在这个世界末日集中直观呈现。
这就是正在热映的《2012》――一部看过后让无数人惊恐不安、让美国NASA和科学界多次声明的灾难巨片,更是一部161分钟片长、总共拍摄了1400个特效镜头的科幻巨制,这部影片的导演罗兰•艾默里奇同样也是《后天》的导演。
《2012》的选题取材于玛雅文明曾做出的“末世预言”:在2012年12月21日,世界将陷入永无止境的黑暗,而滔天的洪水则将淹没整个地球……我认为罗兰•艾默里奇之所以选择这个题材,不是为了哗众取宠,而是有他更深刻的内涵蕴涵在里面。首先,2012年12月21日距离现在只有两年多的时间。在时间上给人一种紧迫感,让人们对灾难的感觉更加清晰真实,更有一种压迫感,制造了紧张气氛。其次,玛雅文明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文明,充满了神秘感。选择玛雅文明的预言,更是激起了人们对未知、神秘事物的探究。
在以前看的灾难片中,拯救世界的主角大都是美国人。而在这部电影中,拯救世界的却是中国人。只有中国才能在短时间内造出诺亚方舟那样的庞然大物。不管是罗兰•艾默里奇所说的是被汶川地震时中国人民无畏危险、抗震救灾的精神所打动,还是只是单纯地想开辟亚洲这块市场,就效果来看,确实取得了成功。
2012世界末日将会来临的预言并不可信,人们也没有对这个问题刨根究底。关键是这部影片带给人们的究竟是什么,是什么样的启迪?《2012》票房的大卖一方面证实了灾难片的顽强生命力,以强大的数字技术为支撑,以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剧情为主线去吸引人们的关注;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哪怕社会再进步、科技再发达、生活再舒适,但人们内心深处对灾难的恐惧依旧是不可避免的。也许是患得患失,也许是杞人忧天。但不论如何,灾难片在某种程度上契合了人们内心深处软弱的部分,使2012世界末日将会来临这样的预言引起人们的众多关注。 四、商业大片的双赢
纵观好莱坞近几年的商业大片,不论是《变形金刚》《指环王》《哈里波特》《X战警》,还是动画片类的《阿童木》等,先不论剧情好坏否,在特效和场面上都是一等一的震撼。在这些影片当中,数字特效运用的比比皆是。在《后天》中只有不到400个特效镜头,而在《2012》效镜头竟然达到了1400多个。这究竟是在炫耀好莱坞数字技术的进步还是在真正地苦心追求真实生动震撼的场面?
归根到底,电影都是虚幻的,或者说是假的。人们在观看电影的时候,把自己带入到影片之中,追求的就是那种梦一样的感觉,让自己暂时忘掉真实的世界,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影带来的魔幻与奇幻的世界中,去享受这令人感到震撼的故事。
沃尔特•李普曼在他的著作《公众舆论》中就有这样的观点,他认为虚构的范围无所不至,从彻底的幻觉到科学家彻底自觉使用的图标模型等。一部虚构的著作也许有着几乎无懈可击的精确度,而只要重视这种精确度,虚构就不会造成误导。
作为传播学大师的李普曼对虚构的事物如此的定义,让我们对电影也有了更深的理解。电影本身就是在虚构一个个真实或者超现实的故事,以追求对人们心灵的触动为目的。不论运用再多再先进的数字技术,也只是为了追求更真实、更震撼的效果。虽然是虚构的,会给我们带来心灵上的冲击,但绝不会误导我们。因此,《2010》借用先进的数字技术给我们营造了一场规模宏大的梦――这不是弗洛伊德所解释的自身的梦,而是电影制作人给我们精心准备的视觉盛宴。
这几年好莱坞的商业大片几乎是部部大卖。别的不多说,《变形金刚2》全球狂卷8亿多美元的票房,《2012》仅在内地就有4亿多的票房,这已经足以说明很多问题。观众是乐于看到这类制作成本大、场面震撼、特效惊人的商业大片的。
纵观这几年,全球乃至在中国这样的对电影消费不是那么旺盛的国家,商业大片的成绩都是一路飚红,观众喜欢看,舍得掏钱去电影院享受一场视觉盛宴。而赚得钵满盘溢的电影商自然乐意将更多的资金投入到数字技术等的更新与发展上。以此来创造出更多的震撼视觉,带给人奇幻感觉的商业大片。
从这个结果来看,观众与电影制作者是双赢的,这是一个互惠互利的循环。观众享受了越来越震撼的精神大餐,丰富了自己的娱乐生活;而电影制作者在赚取利润的同时,也不断地更新自己的电影所使用的技术,进而带来更多的商业大片去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
五、结 语
《2012》在带给我们震撼、感动的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众多的思考。商业大片不是那些喜爱文艺片的影片人批评的那么一无是处。《2012》消费的是灾难,但又不仅仅是灾难。在看完影片之后,我们记住的难道只是火山爆发的场景、大地被撕裂的样子吗?难道只是遮天蔽日的火山灰、庞大无比的诺亚方舟吗?不是,绝对不是。我觉得带给我们的更多的是对于人性的思考。弗霍查说过,灾难是人的试金石。在灾难来临时,人不都是自私的。有自私的,但绝对不是主流。荀子曾经说过:“人之所以为人者,非特以二足而无毛也,以其有辩也。”2000多年前的哲人都已经告诉我们了,人之所以为人,就是因为我们多了比其他生物所没有的思维与感情――或者说是一种可以为了感情而牺牲的精神。看了这部电影后,我们不会只对灾难感到恐惧,因为我们还看到了人们之间所拥有的在面临危机时才能体现出的种种动人感情,那种令我们迷恋、感动、落泪继而欣喜的情感。不想再多说那些不关痛痒的话,因为《2012》真正地打动了我,就像《本杰明•巴顿奇事》那样触及我的心灵深处。
[参考文献]
[1] 黄旭.披露《2012》幕后“魔术手”IT公司的好莱坞娱乐梦[J].电脑报,2009(47).
[2] 郑亚玲,胡滨.外国电影史[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7.
- 上一篇:创业计划作者的个人情况
- 下一篇:伟大是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