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圣节的真正意义范文

时间:2023-03-17 09:09:0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万圣节的真正意义,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万圣节的真正意义

篇1

万圣节和万圣夜的区别

中文的“万圣节”实际上是指万圣节前夜,与真正意义上的万圣节不是同一个节日。

万圣节介绍

世界上大部分基督教教派都有的宗教性节日。在西方基督教派(罗马天主教、新教等)的传统中,万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在东方基督教派(东正教、东方正统教会、东仪天主教、东方亚述教会等)的传统中,诸圣节(万圣节)则是圣灵降临节(Pentecost)之后的第一个星期日,因而标志着复活节季度的结束。

“万圣”是一个天主教、圣公宗和东正教的称呼,用于所有忠诚的圣者和殉道者,包括知名的和不知名的。这个节日是天主教和圣公宗的炼灵月的首日,是以圣者的名义庆祝的节日,而这日是用作庆祝所有被列入圣品的圣人的瞻礼。

由于是纯宗教性节日,通常只有基督徒庆祝万圣节。

万圣节前夜介绍

万圣节前夜(英语:Halloween),万圣节(All Hallows'Day)的前一天,即每年的10月31日,是西方世界的传统节日,庆祝活动一般在晚上。主要流行于撒克逊人后裔云集的美国、不列颠群岛、澳大利亚、加拿大和新西兰等西方国家。当晚小孩会穿上化妆服,戴上面具,挨家挨户收集糖果等。

万圣节前夜,又名万圣夜。其英语名称中的“Hallow”源于中古英语的“halween”,与“holy”词源很接近,在苏格兰和加拿大的某些区域,诸圣节仍然被称为“Allhallowmas”,意思是在纪念所有圣人(All Hallows)的那一天要举行的弥撒(Mass)。

万圣节前夜是西方基督教派的传统节日。但与万圣节不同的是,大部分的基督徒认为万圣夜没有重要的宗教意义,只把这节日当作是普通的“节庆”看待。随着万圣夜逐渐演变成带有商业性的节日并借着商业而日渐普及,在东方基督教派为主的国家甚至非基督教世界,万圣节的庆祝活动也逐渐流行起来。

万圣节是什么意思

万圣节又叫诸圣节,意思就是诸圣瞻礼,万圣节的那一夜是一年中最“闹鬼”的一夜,所以在西方国家也叫“鬼节”。

篇2

Well, Irish children made Jack's lanterns on October 31st from a large potato or turnip, hollowed out with the sides having holes and lit by little candles inside. And Irish children would carry them as they went from house to house begging for food for the village Halloween festival that honored the Druid god Muck Olla. The Irish name for these lanterns was "Jack with the lantern" or "Jack of the lantern," abbreviated as " Jack-o'-lantern" and now spelled "jack-o-lantern."

The traditional Halloween you can read about in most books was just children's fun night. Halloween celebrations would start in October in every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would make Halloween decorations, all kinds of orange-paper jack-o-lanterns. And from black paper you'd cut "scary" designs ---an evil witch with a pointed hat riding through the sky on a broomstick, maybe with black bats flying across the moon, and that meant bad luck. And of course black cats for more bad luck. Sometimes a black cat would ride away into the sky on the back of the witch's broom.

And on Halloween night we'd dress up in Mom or Dad's old shoes and clothes, put on a mask, and be ready to go outside. The little kids (children younger than we were) had to go with their mothers, but we older ones went together to neighbors' houses, ringing their doorbell and yelling, "Trick or treat!" meaning, "Give us a treat (something to eat) or we'll play a trick on you!" The people inside were supposed to come to the door and comment on our costumes.

Oh! here's a ghost. Oh, there's a witch. Oh, here's an old lady.

Sometimes they would play along with us and pretend to be scared by some ghost or witch. But they would always have some candy and maybe an apple to put in our "trick or treat bags." But what if no one come to the door, or if someone chased us away? Then we'd play a trick on them, usually taking a piece of soap and make marks on their windows. .And afterwards we would go home and count who got the most candy. One popular teen-agers' Halloween trick was to unroll a roll of toilet paper and throw it high into a tree again and again until the tree was all wrapped in the white paper. The paper would often stay in the tree for weeks until a heavy snow or rain washed it off. No real harm done, but it made a big mess of both the tree and the yard under it. One kind of Halloween mischief.

故事杰克,一个爱尔兰人,他们不被允许进天堂,因为他对钱很吝啬。所以他被送到地狱。但是在那里他老是捉弄魔鬼(撒旦),所以被踢出地狱,罚他提着灯笼永远在人世里行走。

嗯,爱尔兰的孩子们用“杰克的灯笼在10月31日土豆和萝卜,掏空了的上打洞并在里边点上蜡烛。和爱尔兰的孩子们将他们村子挨家挨户乞讨食物节伊德神的万圣节淤泥什锦菜。这些灯笼的爱尔兰名字是“杰克的灯笼”或者“杰克的灯笼”,缩写为“鬼火”现在拼写“南瓜灯”。

现在你在大多数书里读到的万圣节只是孩子们开心的夜晚。每个小学,万圣节是每年十月份开始庆祝的。

孩子们会制作万圣节的装饰品:各种各样桔红色的南瓜灯。和你用黑色的纸做一个“可怕”的设计————邪恶的女巫尖帽子骑着扫帚在天空中,或者是黑蝙蝠飞过月亮。这意味着坏运气。当然黑猫代表运气更差。有时候会出现黑猫骑消失在天空的女巫的扫帚。

在万圣节的夜晚,我们会穿上妈妈或爸爸的旧衣服和旧鞋子,戴上面具,准备出去。小孩(我们)以下的儿童和他们的母亲一起去,但是我们大一些的孩子一起去邻居的房子,响了门铃,大喊大叫,“不给糖就捣蛋!“意义”,给我们一个治疗(吃)或我们会捉弄你!“里面的人应该来门和评论我们的服装。

哦!这是一个幽灵。哦,有一个巫婆。哦,这里有一个老太太。

篇3

感性属于感觉、知觉等心理活动;理性属于判断、推理等心理活动。理性认识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把所获得的感觉材料,经过思考、辨析,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地整合改造而形成的认识,它实际上是理性思辨的过程。思辨来自对事物本质或相反、或相对而归于相成的一种揭示。

理性思辨是全面的,是具体的(方向目标明确)、好用的(方式方法多选),思辨在作文中,既关乎观点提取的精准与深度与否,也关乎论证的充实与成立与否。

研究表明,高中阅读写作涉及的主要思辨类型有:1.表理性思辨;2.互利性思辨;3.多面性思辨;4.主流性思辨;5.归因性思辨;6.包容性思辨;7.义理性思辨;8.公理性思辨;9.法理性思辨;10.求真性思辨;11.借物性思辨;12.适度性思辨。这些,听起来模糊,做起来茫然,下面,以包容性思辨为例,来演绎如何将之细化、实化。

一、细化

细化是指把思辨的精髓变成针对性的思维网络与模块。思辨基于思重在辨,辨即顺着事物本有的联系,采用原点追问求证法,去分析辨别明确是什么、为什么,以令人信服的逻辑力量服人。避开“孤立”,学会“联系地”看问题;走出“静止”,学会“发展地”看问题;摒弃“对立”,学会“辩证地”看问题,就避开了非理性而进入理性境地。例如下面这则作文材料:

近日,在西方节日万圣节(10月31日)到来之际,一群化妆成吸血鬼形象的人现身成都地铁2号线,上演现实版“釜山行”(韩国一部丧尸片),吓坏了不少市民。成都地铁官微表示,此举不仅惊吓乘客,也伤害了这座城市的文明,会坚决说不!

此事件引起网友对是否应该庆祝西方节日的广泛议论。不少人赞了微博评论“崇洋!抵制!” 但是另外一些网友则反问到:“过个万圣节就崇洋了?”

对此,你怎么看?

这是一个充满思辨性的时评类新材料作文题,属于二元(A与B)命题。

摆出的现象:A网友:化装成吸血鬼,在地铁上演现实版, 找个玩的由头。B官方:惊吓乘客,伤害城市文明,崇洋。

在现象材料下面,覆盖着可供考生深度开发的丰富思想资源;它供给学生个人思维自由舒展的巨大精神空间,将让学生凭借语言来充分展示自我才智,将其蕴藏丰富的心智能量展现出来,并享受表达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提出的问题:对文化的接纳与传承。材料由两段文字组成,呈现对比的关系。除了区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比形成一个统一的话题背景――节日文化。而这个话题背景其实就是命题者的命题意图。透过现象揭示本质,分析出深层意蕴,才能写出立意深刻的文章。

对于思辨性材料,不同的价值观念有待考生深入比较、有所取舍。要在相互对立的观念中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调度自己的生活以经验,提出对生活的独立思考。

在对比型材料作文审题时候,首先必须要弄清材料所给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从而在事物的矛盾关系中进行客观冷静的对比分析,找到事物矛盾关系的差异性。这样考生可以把矛盾的差异性和材料的情感倾向性结合起来,从中挖掘出与众不同的作文立意原点,最终摆脱立意上“非此即彼”的思维困境,开拓出立意的全新视域――包容性思辨。

包容性思辨模块

1.看清差异点:

网友:庆祝西方万圣节

官方:抵制西方节日

2.发现合理点:

网友:强调庆祝西方节日的必要,了解一下外国的文化

官方:突出崇洋的危害,缺乏文化自信。

3.找准通融点:

通――节日文化

融――要A(接纳异域文化) 要B(传承传统文化)

4.选好侧重点

众所周知,议论文观点一定要明确,必须选择一种明确立场,不可模棱两可。这就决定了,包容性思辨的内容不是简单的平分中庸,而是周密的有所侧重。侧重的选择,在于最有现实针对性最需解决的问题。

侧重,分为前置式和后补式。前置式:先肯定对面合理性,再引出自己的侧重:后补式:先论述自己的侧重,结尾对面落笔关照。

侧重A(网友观点)

前置式――传统文化之于异域文化固然重要,但网友庆祝万圣节更应理解,虽然传承是基础,然而,不接纳何以更新?

在文化大融合的时代,文化多元是必然的,再加上中国的一些传统节日内容、形式均失传多年,年轻人选择热闹喜庆的万圣节无可厚非。不能简单判定热衷过万圣节便是“崇洋” 。

后补式――以为庆祝万圣节的人们更值得称赞,尽管坚守传统文化是一面永远不倒的旗帜,然而,不接纳西方文化又何以丰富和发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

由于缺乏文化引导的市场经济,使得商家以获取商业利益的最大化为唯一目标,过度营销洋节,导致消费时代的年轻人被动卷入,但在某种程度上可算作“缺乏文化自信”的表现,――当然,传统文化传承了,接纳吸收相也要跟上。

侧重B(官方微博评论的观点)

前置式――吸收接纳固然必要,但我以为传承传统更重要,因为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传承不畅,异域文化就会轻易地俘虏人们,就会丧失了文化的自信,所以,我更应关注微博评论的提醒。

后补式――认为更应关注微博评论的提醒,因为中国也有传统的节日,它是根基,可是,万圣节是西方节日,没有了解背景文化,就容易崇洋,而无实质上的收获,庆祝也就失去了意义。当然,文化本身就是在互相渗透和融合中发展的,传承与接纳各有侧重而已。

二、实化

实化是指把思辨落实到具体的作文谋篇布局之中,让考生在追问求索中,顺其自然地思辨,形成渐进性的思维流程。

包容性思辨的化程序,可以这样落实导引:

第一,这是什么现象?找出需要整合论点论据(归纳)――中外节日文化现象。这种现象本质是什么(定位)网友――了解传播庆祝西方节日文化;官方――崇洋,缺失文化自信。各有所指,各有所重,各有所补,要做具体分析。

第二,这合理吗?审视合理性及关联。共性:文化多元化的价值取舍。抓住本质立意:文化要创新,就得接纳;文化要传承,就得要自信。分别肯定利,否定弊。

第三,怎么看这个现象?明确各自限定条件(优劣互补而出新)。

1.理性接纳与传承同行(装鬼吓人的环节可以省略,因为有的人会被惊吓,也伤害了城市的文明,注意规避那些对成长不好的因素,善于引导年轻人)。

2.在传承中彰显文化自信(在国内也有类似的节日,比如中元节。二者虽然同被称为“鬼节”,但祭祀方式和过节理念均有较大差异,中元节基本以祭祀为主,较为静穆;万圣节则逐渐演化成以游戏、娱乐为主要功能的嘉年华式的活动。另外,还可以用同一类型的其他事例来旁证,如国外有圣诞节,国内有春节,国外有情人节,国内有七夕节,这些节日里都蕴含着各自不同的文化等等)。

3.带着自信汲取文化的滋养(“万圣节”在国内的热闹,很大程度上是由一些商家的炒作引起的,普通百姓对它的关注度其实没那么高。多了解一些西方节日的文化背景,这种被动过节的情况可能会避免,也就不会因过节而有损文明形象了)。

第四、应该如何做?整合统一形成意见(互补):提高大家对吸收接纳外来文化认识问题,丰富并发展文化的内涵与外延,使传统文化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以上四个实化程序,其实,这也与近年来倡导的时评类作文常用结构模式是不谋而合的。即:

引 简洁(简引材料、提出观点、褒贬分明)

议 充分(正反对比、假设因果、点面层进)

联 紧扣(明析原因、直指危害、阐明意义)

结 点题(寻找对策、倡议劝勉、呼吁号召)

不难看出,在细化、实化的过程中,能引导考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并试图超越生活,真正激活自己的思辨能力――善于概括,提升认识,透过现象看到本质,从而表达自己独特新颖的感悟和思考,显示出理性的力量和思想的深度。

通过理性的的思辨,佐之以典型的论据,将思辨融入事实的分析与道理的辨析之中,入情入理入品入格,也就可能形成卓越的思想力和独特的语言表达力。

篇4

@田月妃:现在的放假,暑假放得和寒假一样,寒假放得和国庆一样,国庆放得和五一一样,五一放得和周末一样,周末放得和没放一样。总结下,放假就跟没放一样。(图2)

@涙寻:正在上数学课。数学老师叫我起来回答问题,我突然脑子一阵抽,对同桌说,元芳,你怎么看?同学和老师都哄堂大笑。更牛的是,同桌说:大人,元芳乃一介武夫,不懂数学。(图3)

@MrFangLee:那天上课,我埋头偷偷玩一个刚摘的葫芦。玩得正起劲儿,老师说:“某某,你给我站起来,说说刚才我讲的是什么?”结果我不知道哪根筋抽了,直接把葫芦举起来,对着老师说:

“我叫你名字一声,你敢答应么?”后来是爸爸来学校把我领走的。(图4)@每日冷笑话精选:这远投何止三分线外?裁判,这一球多少分?(图1)

@漂泊的无名氏:最近食欲不是很好,吃一碗饭就撑了。(图2)

@疯言疯语笑话匣:会粉笔画的孩子你伤不起啊!(图3)

@小马马o:浙大力学哥的传世经典之作!这才是真正的学以致用啊话说,这哥们儿是哪换来这么多硬币的?(图4)

@阿信:准备好如何庆祝万圣节,才发现万圣节早过了。计划好怎么挥霍青春了,才发现牙齿都掉了。(图1)

@何炅:呼吸是本能。吸进有用的,呼出废弃的。生活中要面对的也有这样那样的氧气废气,别忘了选择,别忘了呼吸……你看得出我在憋气吗?(图2)

@周立波:先让自己快乐,才能让别人快乐!把别人逗乐了,自己却不快乐的人是可悲的!因为,他既骗了别人也骗了自己。快乐很简单但要真的快乐却不是一简单的事!所以我很不简单!

@潘玮怕:每个人都有一个痛的经历或故事。在人生的道路上,如果感觉太痛太难熬,那这条路可能不是你能完成的,而如果这条路很痛很辛苦,但你可以承受,你绝对会看到终点站的。

@微博心理学:不刻意地去追求完美,自己就会远离痛苦:不要时时苛求自己,自己就会活得自在;不要每每吹毛求疵,自己就会轻轻松松。(图1)

@线话英语:A frown and a smile are both possiole Whv not smile?皱眉和微笑都是一个动作表情,何不微笑?(图2)

篇5

“中国人怎么什么节都过?”这是一位外国朋友对我提出的疑问。我答:两个原因,一是平日太辛苦太寂寞,二是为了消费。很多人把洋节日在中国的盛行归结为国人受西方影响、“崇洋”,实在言过其实了。人的本能和需求都是非常朴素的,在旧的环境里得不到满足,就会到新的环境中找寻慰藉。至于价值观上的认同,则远远谈不上。

我把中国人喜欢过洋节的现象称作一种“消费的仪式”。仔细观察中国人在过圣诞节时的种种行为,便不难发现其行为方式实在与一般意义上的“过节”相去甚远。

首先,共同行动的群体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家庭”,而是“情侣”或“朋友”。或者,用更时髦的话说,“和小伙伴一起”。这表明在中国,所谓的“过圣诞节”被纳入了社交而非家庭团聚的范畴。大家坐在一起吃喝闲聊,仿佛不是给耶稣过生日,而是给每一个人过生日。

其次,比起西方的种种庆贺方式来,中国单单把“送礼物”吸纳过来,成为中国式圣诞节的核心。一方面,购买礼物是消费行为,可以带来;另一方面,交换礼物符合日常社交的需求,在群体压力之下甚至会演变成一种半强制性的议程。

最后,比起清明、端午、中秋、春节来,洋节日对中国人而言是没有文化和道德负担的节日。不必扫墓,不必挤火车或长途车赶回老家去,不必给小孩子压岁钱,也不必面对亲戚朋友们的种种“多余”的“关爱”。卸去了文化之重的节日,的确令人心旷神怡。人们甚至不必知道这节日是怎么来的,为什么要过这个节日,只要消费、社交、狂欢、遗忘。难道这不正是古老而常新的中国及生活在这个国家里的人最需要的吗?

一味批评国人爱过洋节日是“崇洋”的做法没有任何意义,因其缺乏对普通个体的温情与理解。从常识上说,人只有在自己的母文化中存在,才能感到真正的温暖与安全。但文化的内涵需要跟随时代的发展做出相应的改变。在美国,批评各种节日(尤其是圣诞节)已经演变成“花钱节”的观点也已不再新鲜,消费主义似乎是整个人类面临的共同困境。当传统节日统统与祖先崇拜紧密关联而无法满足新的时代需求时,年轻人自然要将目光转向其他地方。我本人对消费主义文化的泛滥并无特别的好感,但交换礼物的确是建立人与人之间友善关系的最简单的方法。只有令人没有文化负担的节日才能真正赢得大众的欢迎。

篇6

一、创设多元环境,营造人文氛围

陈鹤琴说过:“儿童教育要取得较大的效益,必须优化环境。”环境是不会说话的老师,良好的环境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无细无声”的效果,为幼儿营造多元文化的环境,让幼儿在与环境的互动中,获得各民族、多国家不同文化的熏陶,从而感受到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景观、风俗、礼仪、文化等,形成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及对国外文化的认同感。

1.公共环境的多元文化的创设

例如:一入幼儿园,映入眼帘的是超大的世界地图,世界各民族娃娃、各国国旗等,让幼儿一下子有了世界是个大家庭的感觉;在醒目位置摆上世界各地的时区表,让幼儿知道别的国家的时间是和我们不一样的;学校的走廊挂上世界名画,给幼儿以视觉上的冲击,从而感受和了解到世界各地的不同艺术文化,这些都是为孩子营造一种多元文化的氛围,从中受到熏陶。

2.班级主题环境的创设

每个班级可以选择适宜本年龄段的多元文化主题活动,通过主题活动的开展,创设相应的主题环境。如:小班幼儿开展“美食吃透透”的主题活动,墙面可以贴上各种本土美食和国外特色美食的图片介绍,活动室可以创设有关于本土小吃的“闽南小吃街”、国外美食的”西餐厅”等;中班幼儿开展的“多国建筑”中,向幼儿展示的是世界各国的标志性建筑,如巴黎铁塔、悉尼歌剧院、埃及金字塔等等,让幼儿感受到世界建筑的辉煌和伟大,同时也展示了闽南燕尾屋、红砖古厝等极具闽南特色的建筑,让幼儿同样体验到民间传统建筑的美。

3.各种游戏区的创设

在创设各种游戏区时,也可以融入多元文化在其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接受多元文化的熏陶。如:在角色游戏区中,可以开设“好清香闽南风味小吃店”、“豪客来牛排馆”、“多桑日本料理店”等等,让幼儿在游戏中去体验多国美食文化;表演游戏区中,创设小舞台、小戏台,幼儿可以自由表现各国的舞蹈和戏曲,也可以为幼儿提供多元的表演素材,如国外经典故事“小红帽”、“国王的新装”等等,让幼儿把所学到的、听到的、读到的故事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出来。

二、以节日为载体,开展多元文化实践活动

各国、各名族的多元文化如何体现,节日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节日时,都会举行各具特色的庆祝活动,而这些庆祝活动刚好融入了各民族的传统文化,可以说,节日是民族文化的精髓体现,抓住节日的教育契机,开展多元文化的实践活动,让幼儿切身去体验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可以让幼儿感受更加直观,留下的印象更加深刻。

1.感受外来文化

通过世界性的节日和国外的节日活动开展,介绍世界的文化、习俗、艺术等内容,让幼儿感知体验世界文化的丰富和差异性,达到对幼儿进行多元化教育的目的。如:圣诞节到了,让幼儿了解了有关于圣诞节的由来,相关故事等等之后,就可以开展相关的节日活动,如制作环保创意圣诞树,孩子们可以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利用废旧材料制作环保圣诞树,并亲手制作装饰物装饰圣诞树;还可以开展制作圣诞卡,互赠圣诞礼物的活动,当孩子们收到同伴精心准备的圣诞礼物时,一定会无比的惊喜;再如,万圣节来临,在了解了万圣节的传说之后,孩子们可以利用废旧材料制作服装道具自由装扮成女巫、仙女、童话中的主角等角色,进行讨糖果的游戏,充分体验西方民族的幽默乐趣。

2.传承民族文化

极具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中也蕴含着中国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通过各种中国传统节日活动,也可以让幼儿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从而形成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如元宵节,可以开展做花灯、赏花灯、猜灯谜、品汤圆的活动,幼儿自己动手制作元宵花灯,提着花灯到社区去观灯赏灯,猜灯谜,然后和家长一起制作汤圆,品尝甜甜的汤圆,体会团圆的意义,别有一番乐趣,也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再次发扬光大,得以传承。

三、以社会、社区、家长为资源,挖掘多元文化教育契机

幼儿学习的空间是多元的,并不仅局限于学校,而是指向更广阔的空间。真正有意义和有效的学习,可以打破封闭性,在空间与时间上充分的开放,在内容与形式上充分的多元化,使幼儿能够尽情的去探索和体验。

篇7

Abstract The "Bible" is the source of Western civilization, and its impact on Western culture involves all fields. Learning English without knowledge of the culture of the "Bible", it is likely to have a smattering of knowledge of western culture, in the blind men and the elephant situation. Now in College English textbooks, many idioms, allusions, cultural phenomenon from in the "Bible", in order to hav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western culture, learn English better, I believe that the introduction of "Biblical" culture in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s very necessary.

Key words Bible;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humanities accomplishment; cross-culture communication

0 引言

《圣经》从开始写作到流传至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据统计,《圣经》是世界上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书。它共有1400多种文字的版本,每年销量高达1500万册。在信奉基督教和新教的西方,几乎人人一本《圣经》。 《圣经》已经融入到人们的生活和社会的各个方面,已经成为西方文明的基础。《简明剑桥英国文学史》上说,“要是《圣经》有朝一日从它的至高无上的地位上坠落下来,那么我们可以断言,英国人的性格将与此同时败落。”因此,学习英语的人如果对《圣经》文化一无所知,就很可能对西方文化一知半解,陷入盲人摸象的境地。相比之下,中国人对《圣经》就比较陌生,许多人连中文版本都没有完整地读过。现在的大学英语教材中,很多成语、典故、文化现象都出自《圣经》,为了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学好英语,笔者认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圣经》文化是很有必要的。

1 将《圣经》文化引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1)了解英美文化,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大学英语课堂对大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有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在的大学英语教学还是以传统的翻译式教学为主,过多强调学生的词汇、语法等语言知识,而很少关注语言背后的文化知识。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要想真正学好英语,必须了解英美文化,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这与《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的精神也是相符的。《圣经》作为西方文明的源头,对大学生了解英美文化有很大帮助,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引入与《圣经》相关的文化很有必要。如在讲解节日时,可以引入西方节日中比较重要的圣诞节、复活节、万圣节等节日,让学生意识到许多西方的节日都是跟《圣经》有关:圣诞节是为了庆祝耶稣的诞生;复活节是为了纪念耶稣基督被钉死在十字架之后第三天复活的日子;万圣节是为了纪念一切有名和无名的圣徒的日子。此外,英语中的一些典故谚语很多都来自《圣经》中的句子,因此教师在教课中可以讲解一些《圣经》文化,与中国文化比较,使学生对中西文化有更好的了解。比如《圣经?箴言》第4章18-19节中所讲的“但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恶人的道好像幽暗。自己不知因什么跌倒。”与汉语中的“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有异曲同工之妙。教师对中西方文化的比较,可以培养学生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兴趣,激发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2)提高英语学习能力。在语言方面,《圣经》里流传下来的典故与成语、谚语,在英语的典故、成语与谚语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对于大学生在英语翻译、阅读方面会有很大帮助。如:the widow’s mite (寡妇的小钱),人们常用这个成语表示“微小而有意义的贡献”。这个意义和“寡妇”有什么贡献呢?原来这个典故来源于《路加福音》第二十一章第1-4节:耶稣看众人给银库捐款。很多财主都往里面投了不少的钱,有一个穷寡妇也来捐款,却只投了两个小钱(two mites)。耶稣遂叫来门徒,说:“这穷寡妇投入库里的,比其他人投的都多――因为别人只把手头的盈余捐了出来;但这寡妇却捐献了自己所有的财富。”由此典故,a widow's mite现常用来形容“小而可贵的奉献”。掌握习语是英文学习的一个重要方面,阅读《圣经》可以了解它的来源,加深理解,提高运用能力,提高阅读和翻译能力。此外,《圣经》 语言不仅简洁有力,优美朴实,而且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法。“钦定本”保留了原文的这种写作特色。如:

①In the beginning God created the heaven and the earth. And God said, let there be light, and there was light.起初上帝创造天地。上帝说:“要有光。”就有了光。

②I am poured out like water,And all my bones are out of joint…… 我如水被倒出来,我的骨头都脱了节……

侯维瑞先生在《英语语体》一书中说:“英国文学中没有一位重要的作家未接受过《圣经》的熏陶,没有一位重要的作家未曾受过《圣经》语言的训练”。大学生可以多阅读《圣经》中这些简洁、明快的句子及各种形象的比喻,提高写作水平。

(3)培养学生综合人文素养。《圣经》既是一部宗教经典,也是一部学术文学巨著,为西方文化中宗教、哲学、伦理、文学、艺术、历史、地理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宝库。因此,《圣经》文化可以说是西方文明的源头。在大学英语课堂上引入《圣经》,可以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首先,《圣经》本身是一部重要的文学作品,欧洲文学史上的许多伟大作品都取材于《圣经》,如英国作家弥尔顿的长篇史诗《失乐园》、班扬的《天路历程》,俄罗斯作家托尔斯泰的《复活》等都受到《圣经》的影响。中国也有很多作家受到《圣经》的影响,如郭沫若、巴金、冰心等人的作品中都引用过《圣经》的话语。《圣经》除了对世界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对其他领域也都影响深刻。比如在绘画领域,达?芬奇取材于《新约》福音故事的《最后晚餐》,已成为艺术史上代代赞叹的绝世佳作。在建筑领域,许多教堂也深受《圣经》的影响,如宗教改革后天主教教堂中的穹顶画、壁画和祭坛画题材很多都是来源于圣经。在电影方面,很多电影都是取自圣经的素材,如《七宗罪》,《达芬奇密码》,《肖申克的救赎》等。可见《圣经》对西方文学艺术的各个领域都有重大影响,大学生如果对《圣经》不了解,就无法很好地欣赏和理解这些艺术作品。了解《圣经》会提高学生对艺术作品的欣赏和理解水平,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2 大学英语教学中引入《圣经》文化的途径

(1)课堂上的《圣经》文化渗透。课堂教学是引入《圣经》文化最直接最有影响力的方式。在课堂上讲解与《圣经》文化相关的知识点可以加深学生对这一知识点的理解。在课文讲解中,教师除了讲解表面的语言知识外,更应该引入与之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比如在讲解a thorn in the flesh(肉中刺)这个成语时,解释完字面意思后,教师应引入它的故事来源。它来源于《哥林多后书》第十二章第7节,保罗在这封信里说有一种时常折磨他的病,他把它称为“a thorn in the flesh”,指的是时刻使人苦恼或忧虑的事情。通过对课文中出现的谚语的背景讲解,学生会对这一词汇有更深的认识。

(2)开设与《圣经》相关的文化讲座或选修课。跟课堂教学相比,文化讲座或选修课是传播《圣经》文化更生动、更灵活的一种方式。大学英语教师可以就《圣经》的某一主题提前精心准备,学生可以在短时间内对某一主题有个大概的了解。比如与《圣经》相关的西方文化,《圣经》中的婚姻家庭观念,《圣经》中的经典故事,《圣经》中对西方礼仪的影响等等。《圣经》是包罗万象的一本书,在学生中间定期的举办各种有关《圣经》的文化讲座或选修课,将会促进学生的文化敏感性,激发他们学习另一种文化的兴趣,从而促进他们的英语学习。

(3)鼓励学生以各种方式学习《圣经》文化。《圣经》中有很多经典的故事,比如诺亚方舟、约瑟被卖、拾麦穗的姑娘路德、犹大卖主等。教师可以在班里设置各种活动让学生了解《圣经》文化,比如让学生分组表演话剧,就某一主题在课上进行英语介绍等等。学生在准备的过程中会对《圣经》故事或某一主题有深刻的了解。

篇8

摘 要:高职英语教学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更要注重学生道德素质的提高。鉴于高职英语教学中普遍忽视德育的现状,本文阐述了德育的重要性以及实施的策略和方法,旨在推进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德育;策略

一、引言

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地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简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唐代大师韩愈曾指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不能把育人简单地理解为知识的传授,教育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要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品德,寓德育于学科教学是每位教师的职责。

二、高职英语教学中德育实施的现状

从发展心理学角度来看,大学阶段处于人生中最动荡的时期,是青年走向成功的转折期,学生们不仅会经历身心的巨大变化,而且面临着自我认识、重塑和发展等关键问题,所以合理的德育引导对其顺利度过这一人生的关键期显得尤为重要。在高职院校的众多课程中,英语往往是一门公共基础课,也是所有在校学生的必修课,具有学时多、时间跨度长,教学层次复杂,影响面广的基本特征,而这一特征也决定了英语教学在学生道德教育方面起着重大的负载作用。然而长期以来,迫于应试教育的压力,许多英语老师只是一味地注重听、读、写、译的语言教学,忽视了教学过程中的德育渗透,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大打折扣。

事实上,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不仅能够使之形成优良的思想品德,还能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产生积极学习英语的动机,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品,而英语能力的提高为后续的思想品德教育可以提供更广阔的空间,即以英语为工具,借鉴和吸收其他文化中的精华,进一步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因此英语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局限于学生语言能力的培养,它应该与德育相互渗透,将德育恰当地融入教学,努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高职英语教学中德育的策略

结合高职英语教学的实际及自身实践经验,笔者认为,要有效地将德育和英语教学融合,应采取以下策略和方法:

1. 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教师的身教重于言教。常言道“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孔子也曾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处处以身作则的教师对学生的品德可以起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功效,对学生的成长极其重要。没有教师的“身教”,就没有真正的德育,学校教育就不可能实现它的道德目的。再者,教师必须要有一颗仁爱之心。人的高尚品德总是在一定的环境中,经过一定的亲身体验后才能获得。当一个学生常常得到老师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爱护,他就会在心中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在备受关心爱护的美好中学会主动关心他人,从而为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打下基础。这种无私的师爱相反也会鼓励学生重拾自信,端正学习态度,进而提高自身的英语成绩。

2.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在高职英语课文中,有着广泛而丰富的德育素材,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科教学中的德育因素,以语言和文化载体,适时适度自然地运用这些因素对学生施加道德影响,使学生在学习同时受到良好的启迪和熏陶。我校所使用的《新编实用英语教程》这套教材中就有许多可以充分利用的德育内容。如<A Gift of Love>(Book3, unit1)这篇文章体现伟大母爱的同时,也为读者揭示了真正的爱是什么,尤其是结尾处经典的三段排比更能给学生带来深度的思考和洗礼。<Happiness>(Book3, unit3)也堪称德育的典范之作,文章以故事的形式生动展示了心灵的美与丑、善与恶,并在此基础上剖析幸福的含义。合理利用此类德育素材,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3.设置德育相关话题讨论,启发学生深度思考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单元内容相关又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使学生在激烈讨论的过程中自觉地“悟道,明理”。例如对于这样的话题Why do you go to college and how to make you college life colorful as well as meaningful?(Book1,unit 1), Why do you study English?(Book1,unit2), Is honesty the best policy in our society?(Book4,unit8), 学生们往往会比较感兴趣,热烈讨论,积极发言 “In order to find a good job;to earn much money;do contributions to our country…”这时教师就可以进行启发引导,使同学们明白青年学生所担当的社会责任,从而刻苦努力,奋发学习。在谈到诚信问题时,同学们能各抒己见,坦率地表明自己的看法,也有的同学尖锐地指出了社会上的不诚实风气对校园带来的诸多不良影响如考试作弊等问题。通过讨论,学生们可以最大限度地在课堂环境中获得语言交流的机会,既能锻炼了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又能给他们以人生观、价值观的洗礼。

4. 重视文化差异导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随着文化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年轻人越来越喜欢过情人节、万圣节、圣诞节等西方节日,而对于我们自身的节日文化和传统却日趋淡漠。在讲到“The Spring Festival”这篇课文时,一部分学生竟然都搞不清楚何为阴历(lunar calendar)和阳历(solar calendar),甚至把春节误认为是元月一号,这种传统文化常识的缺失未免过于离谱。针对这一问题,我专门给学生准备了一次有关中西方节日的专题讲座,积极引导学生去思考情人节和七夕节、万圣节和清明节、感恩节和中秋节、圣诞节和春节等在其渊源以及传统习俗上的差异。这样不仅能使学生了解到西方人的节日礼仪和风俗习惯,而且更能深入地理解我们中国传统节日的特殊意义,进而教育他们要继承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将中国的文化发扬光大。

四、结束语

德育不能孤立地开展,它必须联系实际,与各门学科相互渗透,在教学实践中完成。实践也证明,德育以知识为载体具有巨大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能够给予学生深刻的影响,形成强大的内化力量,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具有广泛普及性的高职英语教学更应该转变思路,以德育学理论为基础,充分挖掘英语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探索出一套基于德育的高职英语教学模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郑州澍青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 教育学原理[M]. 郑州: 河南教育出版社, 1993.

[2] 新编大学实用英语教程[M]. 北京: 对外经济贸易出版社, 2008.

[3] 英语[M]. 北京: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4.

篇9

【关键词】小学英语 跨文化 意识 课堂教学 渗透

小学生的英语学习正处于启蒙阶段,文化的渗透能激发其对语言学习的兴趣。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中存在很多弊端,教师习惯传授知识、机械训练等,忽略了语言文化的融合,导致学生丧失学习兴趣,课堂效率低下。针对这一情况,就要转换观念,改善教法,注重文化意识的渗透,给学生一个完整的英语学习。

一、注重词汇教学,着眼小处,挖掘文化内涵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组成,学生学好语言的前提是对词汇的理解掌握,很多时候,我们直译的英语词汇与其真正的意思有很大差别,这就是缺乏文化意识导致的。为此要在教学中渗透文化,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随着英语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很多词汇被赋予了丰富的意义,在教学中,要借助文化的渗透帮助学生正确理解,体会其中内涵。比如,我讲到动物单词“dog”的时候,就给学生分析了中西方对其不同的情感。在中国,“dog”一般是贬义的,它们与人的关系大多是主仆,像“走狗”、“狗仗人势”、“狗眼看人低”都是以狗为原型的。而在西方国家,狗却有着不一样的地位,它们与人平等,是人类的朋友伙伴。所以,在词汇中有“Love me, love my dog”是爱屋及乌的意思以及“a lucky dog”是幸运儿的意思。我们熟知的龙“dragon”,在中国是吉祥腾飞的好寓意,在西方却是邪恶的化身。由此可见,文化差异对词汇理解的影响很大,在教学中要注重文化背景的介绍,帮助学生正确理解。

二、充分利用对话,对比分析,加深文化了解

口语交际是小学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以对话的形式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促进其学以致用。在课堂上,我们要借助对话训练,从话题、内容上引导学生明白中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帮助其了解,在以后的交流中避免尴尬。

比如,我在教“How nice!”一词时,就其使用情境和学生对比分析,渗透文化知识。首先,我提问学生,如果有人当面用“How nice!”夸奖你,你会如何反应?大部分学生表示会不好意思,并且谦虚地感谢。而在西方国家,有人当面赞美你的东西:“How nice!”他们会愉悦地接受,爽快地回答:“Thank you!I’m very glad to hear that.”这种不同还体现在做客礼仪上,中国人去做客,进门后主人询问需要什么饮料,我们一般会表面回绝,但是主人依旧会准备,并且送上来后客人还自然的享用了。在西方,如果客人说不要什么,就表示他真的不需要,自然地主人也不会准备。此外,在讲到“How old are you?”的话题时,我会提醒学生,在和外国人交谈时要尽量避免这个话题,虽然年龄对中国人来说不是禁忌,但是外国人却很重视自己的年龄。在他们眼里,“young”是年轻、活力,“old”是衰老、累赘。所以,在交谈时,学生可以选择天气、爱好、见闻等轻松的话题来聊。

三、紧扣课文内容,设计情境,提升文化认知

小学教材的英语课文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设计课堂情境,引导学生融入其中,在有趣的活动中体会中西方文化的差异。这样,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实践的“舞台”,还能提升其文化认知。

比如,在讲到“birthday”一课时,考虑到小学生活泼好动的特点,我就设计生日宴会的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里学习课文,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首先,学生要“准备礼物”,我就把教室布置成一个商场,由学生充当售货员和顾客,进行对话,模拟购物情景。“顾客”走进门,售货员就一脸微笑地开始服务:“Can I help you?”顾客随意看了看,回到到:“I want a model plane for my friend. Today is his birthday.”售货员点了点头,随即从“货架”上拿起一个精美的飞机模型,向顾客展示:“Do you like this one?”顾客很满意,开始询问价格:“Oh,so great! How much is it?”“Twenty yuan ,please.”买完礼物,就来到寿星“家”,我给学生放起生日歌,把事先准备好的蛋糕拿出来让大家一起庆祝,学生就在欢快的氛围中感受西方文化差异,不仅掌握了知识,还收获了愉快的学习体验。

四、巧借节日文化,拓展延伸,丰富文化知识

孩子总是对节日的来临充满期待,这一点在中西方国家是一样的。在教学中,可以借助这一点,引导学生感受西方文化,让其在了解的过程中,拓展视野,丰富认知,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领会西方文化的特色。

篇10

论文关键词:英语教学;文化意识;小学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教育的背景

一般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在自己的社会历史发展中形成独特的风格与传统。世界上每一种语言都充满了文化色彩,语言中的文化现象除了指狭义的社会意识形态外,还泛指社会历史,自然地理等各方面人类所独有的特征。英国著名的语言学家Caford指出“Meaningisapropertyoalanguage”。在一定程度上,这种意义(meaning)即代表了文化。任何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的,它们各自代表了在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的表达方式。语言与文化是相互依存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内容。一定的语言以一定的文化为灵魂,一定的文化也以一定的语言结构为依托。而各民族的文化又是独特的,互不相同的。因此,不同的语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交际中,语言的使用和意义的表达就会有很大的差异。听到别人赞扬时,说英语的人和说汉语的人在回答时所用的语言就不同。说英语的人一般说“Thankyou”以示接受对方诚心诚意的赞扬,而说汉语的人则往往要使用一些语句来表示“受之有愧”、“哪里哪里”之类的意义。通过这些例子,我们可以看出,语言至少有两套规则:一是结构规则,即语言的组织形式;二是使用规则,即决定使用语言是否得体的诸因素。一句完全合乎语法规则的话,用于不同场合,如若不符合说话人的身份,或者违反当时当地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既使结构规则正确无误,不注意使用规则,就达不到交际的目的,有时甚至造成意想不到的后果。从一定意义上讲,语言是形式,文化是内容,学习英语不能脱离英语文化,英语文化是准确、得体地使用英语的基础。因此在语言学习中,一定要从文化的角度组织它,了解它的使用背景,掌握它的使用规则,从而用获得的文化去感染语言。否则,就不可能真正掌握这种语言。

文化因素对语言学习究竟到底有多大的意义?对这个问题,许多学者都曾有过精辟的阐述。著名的语言教育家拉多(1_ado)认为,“不懂得文化的模式和准则,就不可能真正学到语言”。著名英语专家邓昌民曾经指出,学习外语就必须了解与这种外语有密切关系的文化,熟悉有关的文化知识有助于保证使用外语的整体性。从中不难看出,学习外语的过程也是了解和掌握该语言的文化的过程,两者之间有一种互动关系。为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文化意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重要性。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英语课程标》(以下简称“标准”),这标志着我国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意识教育不仅作为一个教学目标得以确认,而且有关文化意识教育的内容与教学要求都非常明确地列在《标准》中。在《标准》中,“文化意识”是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在“目标总体描述”和内容“标准”中,“文化意识”作为一个十分重要的内容都有较为详细的描述。在目的描述别强调了“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形成健全的人生观”。这样做的原因是基于这样一些考虑: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语言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英语学习中有许多跨文化的因素,这些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英语的学习和使用,对目标语(英语)文化的了解与理解有利于加深对本国文化的认识,培养爱国主义精神、有利于提高人文素养;传授文化知识,所以,培养文化意识是教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任务。

二、小学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教育实施的方法和途径

语言的特质就是它本身带有思想性、民族性和文化性,学习语言需要了解和体会一种语言所蕴含的文化,只有这样才不致于使语言的学习沦为简单机械的死记硬背,下面介绍几种如何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意识渗透的方法:

1.在学生交流情境中了解文化

由于外语教学的特点,课堂教学往往使学生接触目标语言素材,观察与参与目标语交际活动,学习有关目标语及其文化知识的最重要的场所。因此,课堂教学中教学材料的安排、教学活动的设计应该把语言材料和活动的交际性、跨文化体验及语言认知作为重要的原则。教学材料除了教材所提供的以外,教师还可以补充大量的其他现实生活中的语言材料。在课堂活动设计中,应该充分考虑到语言形式与意义的关系以及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

英语教学包含着西方英语语系的文化烙印,涉及问候、购物、祝愿、饮食等文化生活的各个方面。由于民族的差异的背后包含丰富的生活内容、风俗习惯和价值观。但是直白地对学生进行文化的输入,对于小学生来说,与听天书无异。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有关于跨文化差异的幻灯片或视频,根据看到的内容组织表演,如:场景一:一位中国人与一位外国朋友初次见面,中国人通常会问“你吃了吗?”用英语就是“Haveyoueaten?”而西方人往往认为这些纯属个人私事,不能随便问。所以他们见面打招呼总是说:“Hi/HelM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ight!Howareyou?It’Salovelyday,isn’tit?”

场景二:一位美国老太太,穿着得体。举止优雅,令人感觉很有品位。一位中国朋友很想表示美国太太显得年轻,让他实在看不出实际年龄,于是问到“Howoldaleyou?IevenCall’tguessyourage”,中国人遇到这样的问题经常很开心地回答:“过奖了,我都七十五啦!”那当外国老太太听到这个问题感到很诧异,只能故作镇定的回答:“It’Sasecret!’’

在学生的表演交流后,我告诉他们在与英语国家人士初交时有“七不问”:不问对方收入,不问体重、不问年龄、不问、不问婚姻状况、不问“去哪了,不问“吃了吗?”。让文化的意识缓缓渗透孩子的心理是一种有效的输入方式。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交际中注重这些文化,体现出较好的文化素养。

英语教材是教师输人文化最好的载体,在现行的教材中,编者已经较好地关注到了文化的编写。以牛津小学英语教材为例,从3A到6B的八册教材中,在每册中都输入了一定的文化,学生通过学习,已经打开了通晓文化的窗口。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文化教学要和语言教学有机结合。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内在的文化因素,特别是那些会影响语用和语义的文化因素,与本国文化加以比较,因势利导,积少成多,增进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

如,在3A教材中,Unit7It’Snice.时,学生通过学习知道,当自己受到别人夸奖的时候,要礼貌地说“Thankyou”。.

在四年级教材中,当谈论到用餐时,学习到西方的用餐工具knife、fork、plate时,让学生通过中西方餐具的不同来介绍中、西方饮食文化,使学生产生积极交流和尝试的欲望,于是,他们就懂得了:fork、lefthand、knife、irghthand。TheyCanbeusedforsteak。

5A教材中出现了“thefastlfoor~,在英式英语中它指的是二楼,而美语中则是指一楼;再如,5A教材中提到的“Halloween”是西方的鬼节,节日期间人们会举办化妆晚会,小孩会提着南瓜灯笼游玩或拿着提篓去挨家挨户讨糖吃。在此我们可以介绍如果哪户人家不给小孩糖果吃,当地的小孩怎么想办法呢?让学生发挥想象,给我们一些他们的想法后,我再告诉他们当地的小孩玩的Tirckortreat。并介绍万圣节的来历和南瓜灯的故事。了解这些节日知识后,学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把握课文了。当学生了解了这些西方文化后,一旦有机会实践,就会产生参与语言交际的强烈欲望。

2.在开展主题活动中感受文化

(1)发挥想象巧编故事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创造一种用外语进行的有意义感受多元文化的交流环境。可以选取西方小孩的一个小故事,但是只告诉学生故事的开头,请几位小朋友为故事续写情节,每位小朋友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并依据他的生活经验来续写,往往小朋友要根据上一个小朋友的情节往下发展,这对小朋友的逻辑思维有很好的锻炼。

在欣赏完小朋友们编的故事后,接着再向学生展示这篇小故事的原文,让我们观察西方的小学生是怎样看待问题的,他们的生活和我们有什么不同,从中可以体验到中西方的文化差异。

(2)英文经典动画影片赏析

多媒体在小学英语课堂的应用,效果不同凡响。现代技术的发展为小学英语教学提供了运用电教媒体的优越性。多媒体集形、声、光、色于一体,能够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多通道输入。可以选取时下很流行的几部英文动画片,在观看影片的时候,对英语国家特定的情境下的特殊的表达进行指导。

(3)结合关注的热点、联系生活和热点话题开展主题活动

其实我们常常能遇上国际上的重要节日,如国际爱眼日(6月6日)、国际爱牙日(9月20日)、世界环境日(6月5日)、国际儿童图书日(4月2日)等等。以此为契机,举办—些主题活动,如,假设我们用简单的英文写一封E-一mall给美国的小朋友,介绍我们这边国际儿童图书日的活动,并告诉他(她)我最喜欢的图书的名字叫什么,我为什么喜欢它,并请美国小朋友和我一起分享它。也可以以此为契机让孩子们自己制作宣传海报和贴图。

3.在教室环境布置中渗透文化

(1)设立文化墙

建立班级文化墙,通过这个小小的一面墙认识和传递世界文化知识,让学生直面文化,体验文化,积淀深厚的文化素养,感受文化的渗透给学习带来的愉悦。在班级的一面墙上,建立西方文化集锦,及时张贴结合教材关于文化知识的图片,介绍相关文化背景知识,使学生在学习文本知识之余,通过阅读拓展文本知识与文化。在学习6AUnit7AtChristmas的教学中,我们通过文化墙,开设一系列与圣诞文化有关的集锦,①不同意味的圣诞节;②圣诞礼物放在袜子里——关于圣诞袜的传说;③世界上真的有圣诞老人吗?;④圣诞美食——教你做香浓美味提子蛋糕;⑤圣诞祝福英语等等。

(2)建设文化角

这是个在黑板的某个角落形成的“角落文化”。尽管他是个小小的角落,却也是输入文化的有效途径。它以“及时、直观、有趣”而让学生喜欢。“及时”是指教师和学生能根据需要随时更新内容,学生面对的文化知识可以做到每天都是新的。“直面”指的是它能时刻面向学生,随时都能引起学生的关注。每天一句英语谚语、励志语言或者英语绕口令等,那迎面而来的文化气息,自然而然就被学生捕捉到了。一种文化的氛围也就在课堂中渐渐弥漫。

如:Actionsspeaklouderthanwords(事实胜于雄辩),Acatmaylookataking(人人平等)Wellbeginishalfdone.(良好的开端,成功的一半),Nopains,nogians.(不劳而获),Wherethereisawill,theerisaway.(有志者,事竟成),Lookbefoeryouleap.Firsthtink,htenact.(三思而后行)。绕口令(Tonguetwisters):①Blil''''sbigbrohterisbuildingaebautifulbuildingbetweentwobigbrickblocks.(~PeterPiperpickedapeckofpickledpepperperparedbyhisparentsandputhteminabigpaperplate.③Abigblackebrasatonabigblackbug.这样的文化角就像是一个个朋友在同学生进行文化的交流。这个小小的角落让人感觉到角落虽小,而意义极大。

4.比较文化差异中加深对中国文化理解

小学英语教材涉及的几乎都是西方文化,对本民族文化考虑并不多,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导人似乎只是针对西方文化在中国开展文化意识教育还应考虑中国的国情和特点:中国传统文化对世界文化的贡献,随着中国近年来国际地位的提高,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越来越密切,我们在和国际接轨时,不要忘了增强我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在对本民族文化认同的基础上,与其他国家人们平等友好地交往,形成民族平等意识和民族团结合作的精神。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文化意识教育。

(1)节日文化差异众所周知,西方节日中最重要的是圣诞节,还有我们所了解的万圣节和复活节。其实西方还有许多节日如降灵节、耶稣受难日、耶稣升天节、忏悔节等我们不是很熟悉种景象。中国的“四时八节”与气候的变换联系在一起的,如春节、清明节、重阳节、中秋节等。

(2)姓名差异中国人的名字和西方人有所差异,西方人是名在前,姓在后,如:J0hnWilson约翰·维尔逊,维尔逊是姓,约翰是名。我们名字是姓在前。名在后,如李军,李是姓,军是名。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呢?中国人注重祖辈血统,喜欢把自己放在一个整体中去,作为一个群体的一部分,所以以代表整个家族的姓放在前面。而西方强调个性,更为注重自己是个个体,所以以代表自己个体的名放在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