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瑟造句范文
时间:2023-03-27 09:03:58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萧瑟造句,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篇1
一、人物造型在影视营销中的地位
影视企业为了达到影片发行的最佳效益,面对目标市场有计划地综合运用各种营销策略以赢取最佳的市场效应。这一营销的系统工程是由多方面因素组成的。而剧中的人物造型就是重要的因素之一。这是因为,观众对剧中人物的认识最初是由从服装、化妆构成的人物造型开始的,并随着剧情的展开,而深入人心。因此,无论在最初的开机宣传、中期的跟踪报道、后期的首映礼等环节上还是海报、预告片等媒介中,人物造型始终伴随左右。实质上,在影视剧的初期宣传报道中以人物造型作为宣传的突破口也是非常普遍的。由此可见,人物造型在营销过程中占有不可小觑的位置。它以外在的形与色生动、形象的传递着一部剧的内在种种信息。并且通过造型这种直观的“意象符号”吸引观众、抓住“眼球”。
二、人物造型在影视营销中的作用
1、影片营销市场的“预热”效应
为保持鲜活的竞争力,在影视营销策略环节中,往往一部戏在开机或摄制初期就对其进行跟踪报道,以便在观众心目中取得一定的认知度。这其中,剧情、明星(演出阵容)固然是宣传对象,但如果没有剧中人物造型的体现,这些宣传就会显得苍白无力。而一部剧的人物造型一经媒体曝光往往会引起观众的一些争议、热议、甚至是非议。有时候,直至播映,剧中的人物造型都会成为观众对这部戏的谈资之一。这样,无形中就取得了在广大观众心目中对该剧的预热效应,给作品做了宣传。比如:由李少红导演执导的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开机初期在选择演员方面,就已经通过“红楼选秀”这样为期近一年的大型电视选秀的活动,在全国掀起了一阵“红楼热”现象。之后,在各项准备工作积极筹备过程中,剧组又通过网络等媒体对剧中主要人物的定妆照进行公布。而由叶锦添担任美术指导的红楼人物造型,在化妆、服装方面均有所大胆尝试与突破。一时间成为众多“红楼”迷们所为津津乐道的话题,各种形式的讨论随即在民间展开。尽管,对此剧的人物造型人们所给予的评论褒贬不一。但在这样沸沸扬扬的人物造型的讨论中不是又把该剧“炒”了一把吗?无疑加重了该剧的看点。可见,在《红楼梦》的前期营销宣传策略中,人物造型的曝光是继“选秀热”后又一个和切入点。由此,通过有争鸣的人物造型引起观众的热议继而引发观影者对该戏的期待,不失为对该剧的较为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之一。再如,由张艺谋导演执导的电影《英雄》,2001年岁末上映时以2.5亿元的票房证明了该片的院线发行的成功。分析《英雄》营销的成功是整合多方因素的成功,然而在这其中的众多环节离不开剧中人物造型的增色。电影在拍摄初期为免受外界干扰,张艺谋对媒体进行了严密封锁。但这一举动反而勾起了媒体的强烈好奇。经过一个阶段的拍摄后,天津《新快报》突然曝光了《英雄》的多张剧照。而剧照便是由人物造型构成的。在这些剧照中由日本设计师和田惠美担纲的人物造型在美轮美奂的光与影的拍摄下确实是一场“视觉盛宴”。加之,强有力的大幅度的文字报道,无疑激发了更多潜在观众的观影兴趣与期待。通过巧妙地“泄露”剧照,并用剧中人物造型的视觉冲击力成功的为该片的即将上映宣传了一把。
2、观影心里的发掘效应
在影视营销中,明星策略一直是一张“王牌”。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由当红影星加盟的影视作品中,从开机直至首映这一过程中,不断会有关于剧中明星的各类新闻见诸于媒体,以增加其日后的观影效益。其中,明星们的造型也是宣传焦点之一。尤其在当前“明星效应”的冲击下,很多影迷是出于某位明星而走进影院的。因此,从观影心里角度讲,明星们的新造型、特殊造型可以成为诱导影迷观影的因素之一。比如:作为历史题材的商业主旋律电影《建党伟业》,汇集了全明星偶像派阵容。在该剧众多看点中,由明星们所塑造的历史伟人的人物造型更是吸引观众观影之所在。影片由170多位明星参与拍摄,可谓星光熠熠。由于不再使用特型演员出演伟人并且剧中众多明星均是第一次饰演伟人形象,因此,当剧中人物造型随着各种媒体公布于世时,对于明星们的伟人形象是否与原型切合等等话题,引发了“粉丝”们的品评、争议。对明星追捧的影迷们在了解到明星新造型以后,继而转移到对影片的拭目以待,无疑发展了“粉丝”群体潜在的观影欲望。
3、观影效果中的信息传递
“电影市场的营销活动,不仅仅指导摄制电影消费市场需要的影片,而且还必须做到让不同的观众及时、充分地接受电影生产经营者所推出的产品内容,使影片成功地被广大消费者接受并欣赏。”[1]因此,在影视营销过程中,把影视作品的相关信息传递给观众,帮助观众预先了解到该片的剧情、风格、演出阵容等,可以引起观众的观影兴趣,激发观影欲望,最终促成观影行动的完成,并且对观影效果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而人物造型则是这种信息传递的方式之一。事实上,有时候通过剧照的直观展示比剧情的文字解说更能说明问题。比如,由赵薇出演的《绿茶》,在影片中其一人分饰两角,且人物性格反差较大。这种角色的塑造首先是在人物造型上拉开距离。影片前期的造型曝光,向观众传递了两个不同类型的角色的外在人物造型的差异,进而渗透着种种剧情信息。使观众能够在其后的观影过程中能够更加轻松的进入剧情。再如:2012年上映的科幻片《蝙蝠侠3:黑暗骑士崛起》,通过前期的海报曝光,提前向观众展示了剧中大胆、颠覆经典的猫女造型。而这样的造型也潜在的向观众讲述着剧情种种新看点,这样更加激发了老影迷们的兴趣。
三、人物造型在影视营销中的策略与方法
人物造型是影视营销中不可或缺的子因素之一。它以直观的、形象的信息传递方式使影视作品走进观众的视野,以期获得观众的青睐。利用人物造型进行影视作品的公关宣传具体运作方法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人物造型的“连锁反应”
以影视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为基本原型开发相应的其他产品,使片中的角色形象以种种方式同时冲击市场,在高密度、高频率的人物造型的视觉冲击下,加深观众对作品的认知度。以此,扩大影视作品的宣传和营销。这种营销方式常见于具有特色的人物形象。再以影片《英雄》为例。在该片的前期营销中有一个环节就是推出了游戏版、漫画版《英雄》,全部使用片中造型,不失时机的为影片扩大了影响。较为典型的例子还有:国产动漫影片《喜羊羊与灰太狼》。这部影片曾经创下8000万的票房收入,成为年度黑马。喜羊羊的角色造型之所以深入儿童,一方面是由于在走上银幕之前,这部超过百集的电视动画片已在全国播出了3年多,这使得“喜羊羊”的形象早已为儿童所熟知,而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就是在电影的营销中利用角色造型开发了其他系列产品。本片的主创广东原创动力,除了电视剧的制作,还开发生产了音像图书、毛绒公仔、玩具礼品、文具服装、食品、日用品,还包括QQ、MSN表情、手机桌布、屏保、多媒体等动漫衍生品。一时间“喜羊羊”轰轰烈烈地走到了青少年生活的每个角落,这种整合形象在逐步深入儿童心中的过程取得了良好的营销效果。
2、人物造型的双赢式效应
有时候,一部当红的影视作品中的人物造型往往会成为现实生活中人们追捧、仿效的对象。这在一些都市题材的作品中尤为显见。因此,可以抓住时尚以及名牌服饰包装的人物造型作为前期的宣传热点,并借以推出该剧。对于这些时尚剧人物造型的剧照、海报的宣传,不但会增加该片的看点而且还会成为时尚的广告。而这其中,又是一个双赢关系,即一些品牌服装为剧中人物提供服装赞助,通过品牌为剧中造型及剧目本身做了宣传,同样在影视剧中亮相的服饰又为服装品牌做了植入性广告。电影及电视版《杜拉拉升职记》均能说明这个问题。拿电影版《杜拉拉升职记》为例。影片中的人物造型走的是时尚路线。为此,该片的造型师请了《欲望都市》和《穿prada的女魔头》的做造型的美国设计师PatriciaField。著名造型师的加盟使得该片人物造型十分抢眼,无形中扩大了对影片的宣传。接着影片还在后期制作阶段,就通过剧中人物的时尚造型摘取了该年的“年度风尚电影大奖”,并且顺势推出剧照的曝光。这对于一部时尚的都市剧确实是一个很奏效的营销方法。在影片中徐静蕾穿着由意大利著名品牌lotto赞助的服饰,为其造型增色不少。与此同时,lotto服饰也在影片中通过品牌植入效应不失时机的推出新品,并获得一定的市场认知。可以说,《杜拉拉升职记》的首映,也是Lotto的影“映”。
3、以强大的造型阵容作为前期宣传的曝光点
很多时候,一部耗资巨大的大手笔影视作品,往往在人物造型上颇费精力与资金。而这样耗时耗力的电影美术在宣传过程中也会重点强调其奢华的制作阵容。对于这样的“视觉盛宴”观众自然会产生拭目以待的观影心里。拿徐克导演的《狄仁杰》为例。此片强大的明星阵容固然是看点之一,但耗资巨大的戏服也成为影片宣传的关注点之一。该片原创5000多套戏服,并且在化妆造型上参照了当时最为流行的国际时尚元素。因此,在前期人物造型曝光的报道中重点放在了豪华的戏服、另类的造型这样的宣传点上。无论是从预告片还是人物剪影海报上观众们所看到的是恢弘大气、昂贵的造型及戏服。可以说,持续掀起了影迷对该片关注热潮,。大手笔、大制作常常是影视营销对外界宣传的热点之一。那么如何让观众了解到影片的大手笔、大制作呢,其实片中人物角色的造型已经告诉了观众。
4、影视服装造型师的明星效应
近些年,影视服装设计师作为服装设计师领域里的一个分支,越来越受到关注。影视作品可以成就一名设计师,同样名师也可以造就一部叫响的影视作品。由著名设计师打造.的影视人物造型会随着造型师的知名度受到观众的关注。我们可以看到,国内一些大片不惜重金聘请国外知名设计师做造型,固然一方面出于技术实力的考虑,另一方面由其知名度所带来的的“品牌”效应也不排除在外。因此,以明星设计师为契机,通过其个人魅力以及其所塑造银幕形象的“观众效应”,作为突破口进行新造型的影片宣传,是影视营销中可为利用的积极因素之一。
四、人物造型双重作用的辩证关系
实质上,影视剧中的人物造型首要任务是依据剧本通过服装和化妆等媒介把演员成功的塑造成剧中人。长期以来,人物造型在影视剧中一直隶属于“美术”这一职能部门。但近些年随着电影市场的产业化,影视业的营销意识不断强化,而人物造型是较之剧情更为直观的宣传方式之一。因此,人物造型的潜在营销功能便凸现出来。应该看到,人物造型的角色塑造与营销宣传这种双效功能是相辅相成的,互为借鉴的。一方面通过人物造型对影视剧进行宣传固然重要,但不能为了商业效果而盲目追求华丽的外“包装”,致使人物造型脱离剧情及角色塑造的需要;另一方面,要对人物造型中可为利用的营销因素或热点加以分析,适时的、准确的加以运用,使得人物造型成为营销中的一个积极因素。
篇2
关键词:企业文化 接轨 校园文化
中图分类号:G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11(b)-0222-01
中职校园文化建设是中职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职学校培养企业所需人才的重要途径。中职校园文化应该是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不断磨合与相互融合而形成的一种特色文化。
1 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形成与特点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遵守、带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是企业长期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观念和历史传统以及特有的经营精神和风格,包括一个企业独特的指导思想、发展战略、经营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风俗习惯等。企业文化的核心就是倡导以人为本,强化以人为中心的科学管理,不断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水平、科学技术和业务素质和敬业精神,最大限度地发掘员工的潜能、发挥员工饱含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主人翁精神。
校园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共同成员在学校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包括学校最高目标、价值观、校风、传统习惯、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在内的精神总和。健康的校园文化,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启迪学生心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2 企业文化和校园文化的差异性及不相交融的结果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校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教给学生必备的文化知识和必需掌握的专业技能外,还需要向学生介绍相关企业文化,让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前初步了解企业,打好职业基础。
而对于一个企业来说,经济效益就是企业的生命,任何一家企业都希望员工能快速融入到本企业的文化中去,用最短的时间适应岗位,为企业带来效益。
由于在以精神追求为目的的校园文化和以价值观念为追求的企业文化之间存在巨大的差异性,使得学校培养的人才缺乏企业所需的“职业性”,从而不能尽快适应岗位需求,给企业带来了困扰。
3 打造与企业文化相交融的校园文化,培养学生的“职业性”素养
对于中职学校来说,积极吸收优秀企业文化,并且实现校园文化建设和企业文化的交融和接轨,才能形成具有鲜明特色的职业校园文化。
3.1 进行相关课程改革和管理制度改革,与企业管理方法接轨
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有一些是专门为就业服务的,如德育课、各专业课、礼仪课、口才训练课(以本校为例)等,在这些课程的教学上进行改革,使之更多地向企业文化靠拢,就会更好的为就业服务。学校的相关管理制度若能与企业的管理制度接近,对学生快速适应企业将会是莫大的帮助。
3.1.1 课程改革探索
德育课、专业课、礼仪课、口才训练课的设置皆是为就业服务,但如果只是在理论知识上照本宣科,与岗位要求仍然脱节,对学生的帮助意义不大。若能在教学过程中将课本知识与岗位需求相结合,在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上进行改革,效果必会有所不同。例如,《应用文写作》这门课,笔者在课堂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大胆尝试,将公司化管理模式融入应用文教学过程中,打破原有的班级、教师、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将三者进行角色转变:以班级为单位构建公司,跟其它公司一样,分部门,实行由上至下的管理模式。架构:董事长―总经理―各部门。董事长的角色由教师扮演,控制整个公司的宏观运作,课代表则扮演总经理的角色是执行者与整体协调人,最后以组为单位划分部门,每小组选择一个部门负责人,其他学生都将成为公司的员工,各司其职。考核和成绩的判定也按照企业的管理模式进行,让学生率先接触到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文化特点成果显著。其余的课程如专业课、礼仪课、口才训练课本身就是为就业服务,与企业的交叉点更多,相信进行改革会容易得多,效果也会比较明显。
3.1.2 校园管理方式的尝试
现行的学校、班级制定的校纪及班规等行为规范虽对学生有警示、规范作用,但只限于条条框框的遵守纪律,并不能让学生体会到企业管理的特点。如对待迟到、病假等事情的处理方式,企业会不折不扣的扣工资,但学校绝对不行,只能用操行分来代替,迟到的学生照样会迟到。如果班级能在管理模式上借鉴企业的经营模式,大胆尝试将“班级操行分表”改为“学生工资表”,将学生的各项表现量化成“工资”用分数体现出来,日日结、周周算、月月评,将扣除或奖励贴上墙激励学生,对学生的激励会更接近企业管理。
3.2 以活动为载体,让接近企业文化的常规活动如春风化雨深入人心
校园文化以课外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学校通过开展各类校园文化活动,达到教育学生、打造自己独特校园文化的目的。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应与普通学校有所区别,应该朝着培养学生职业习惯和职业素养的方向发展。以本校为例,每学期一届的技能大赛、每年的模拟招聘及校园文化节中的礼仪短剧等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并与企业文化接轨的活动平台。
3.3 邀请优秀企业专家参与到打造校园文化的行列中来,让校园文化建设富有职业气息
企业、行业专家会从本企业文化角度对校园文化建设给出实际建议,若能邀请到“校企合作”的企业专家参与到本校的校园文化建设中来,将本企业优秀的适合学校的理念融入学校文化建设,促使学生在校期间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有所了解、熟悉,进而更好地在顶岗实习中进行实践和体验。企业的凝聚力也会在更短时间内得到最大程度加强,那么企业效益必然也会随之提高,对社会经济发展的贡献也会越大。学生也会在不断地实践和体验中,成为符合企业需求的员工,从思想上真正融入企业,成为一名真正的职业人。
3.4 利用工学交替、顶岗实习期间的反馈及时充实校园文化内涵
篇3
【关键词】地方特色 环境艺术设计 教学模式
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环境艺术设计在国内市场经济繁荣的背景下重新找到用武之地。据不完全统计,至2007年,在全国1247所院校成立了设计类专业,在校生110万人。①然而,对于许多院校而言,教师资源的合理运用极为不科学,缺少相应的教学评价体系,这也正是目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发展的一个尴尬之处。基于这样的情况,结合云南地区自身的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进行了一系列具有地区特色的教学改革,采用模块化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以期从根本上改变如上的尴尬现状。
一、地方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的意义和定位
(一)地方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建立的意义
与众多的设计专业学科一样,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作为大学教育的一门专业,同时又具备一定的稳定性,因此“它的定位、方向、特点、优势、瓶颈、盲区、作为和理由,是需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界定、不断调整、不断梳理、不断寻求、不断思索的问题。”②正是基于此,为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制定一个相对实用的教学模块,同时使其具备一定的“生长”性,这将为学校向市场提供合格的设计人才提供必要的保证,同时也是本文的初衷所在。
(二)地方艺术类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定位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中国人及中国的经济在当今国际中的地位也有了显著提升,在这样一个转型阶段,用一种学术性的批判态度来看事物的发展是极为重要的。当我们具备这样一种心态的时候,改变、调整和完善已有的教学模式,就变成了一种自信的外在表象了。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云南本地的环境艺术专业该如何发展呢?
云南地处祖国边陲,有着丰富的地理资源与民族资源,各个地区充沛的人文与地理资源正是立足本土进行发展的良好基础。在这样一个背景之下,如何使得环境设计的形态与现代化的生活方式协调,同时又不失去本地区的地域文化特色,正是我们进行教学改革的重要目的。
二、地方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学”与“教”的探索
(一)地方艺术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模式中课程的设置探索
针对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具体情况,需建立一个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模块化教学新模型,该模块共分为六大部分,每个部分为一大模块,其下配以相关的子模块予以完善其专业知识结构,同时根据每年学生的接收情况,细化每个课程的作业量以及不同课程作业之间的关联性。六大模块分别如下:
1.造型基础模块。其下设置子模块为:造型基础(1)与造型基础(2)。主要以“二维造型”与“三维造型”为主,在进行课程大纲设置中,凸显地区民族文化的造型特色,总结并提炼出地区民族文化的精髓所在,同时在学生学习过程中进行介绍与练习。
2.专业通识模块。其下分别设置子模块为:艺术设计理论基础(1)与艺术设计理论基础(2)。主要结合地区文化特点进行讲授,进行多方位的艺术观点介绍的同时,主题讲座结合学生课外自主学习完成课程的学习。
3.设计初步模块。其下分别设置子模块为:创作初步与学习方法指导。通过抄绘设计范例作品、教师进行点评、了解或认识三个专业的概况知识,尝试设计入门性质的作业练习。
4.设计基础模块。其下分别设置子模块为:设计基础(1)(2)(3)。主要是强调在“基本技能”之下的“环境与构成基础”和“环境与装饰造型基础”两个知识点,强调环境艺术专业特色范围内的构成、装饰,以及民族民间造型技法基础知识的教学。与传统课程教学方法拉开距离。
5.专业设计模块。其下分别设置子模块为:专业设计(1)(2)。此部分模块是整个模块教学的核心部分,结合对于地区民族文化价值的研究,进行具有针对性的教学设计,如民族民居的研究与改造、民族文化的二次提升等课题进行研究与设计,在了解地区民族文化的基础之上,进行环境设计的保护与创新。
6.毕业设计模块。主要由毕业设计、毕业论文两部分组成。毕业论文结合毕业设计进行研究,毕业设计要求对具体一个民族地区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深入实地,开展调查研究,并与当地政府形成合作关系,进行环境问题的梳理与解答,解决当地在发展过程中碰到的具体问题。
(二)模块化教学效果分析
作为艺术类院校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通过3年的模块化教学实践,在教学安排中突出艺术类院校特色,将一些在理工类院校中出现不了的课程安排到学生的学习中去,如陶艺课、美学修养、艺术品鉴赏、西方歌剧鉴赏等以选修或必修的形式出现,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突出学校专业化教学特色。
在模块化教学中,随着专业学习逐渐深入,每个学期“大作业”与各科的“小作业”的关系逐步加强,设计深度也随之逐步深入,同时,结合云南地区的民族特色,各个专业教师在课程设置中都将地区化和民族化作为重要的课程设置考虑因素,在“大作业”设置中充分加入这些因素,从而逐渐形成各个学期科目围绕核心科目展开的局面。
模块化教学还体现出一个很大特色,就是各个相关专业之间的联系明显加强,学生学习过程中对于知识的连贯性有了较为深切的理解,同时各个专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重复的内容虽难以消除但概率明显降低。
模块化教学模式的建立,使得专业课程的设置更加有机相连,同时使得教师、教学资源的配置更趋合理,减少人力和物力上的浪费,节省教育资源,对于专业特色建立是一个很大的补充。
(注:本文为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项目“模块化教学模式在艺术类院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运用”)
注释:
①②宋建明.匠心行修三十年.//宋建明,王雪青.匠心文脉[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8:221.
参考文献:
[1]张绮曼.环境艺术设计与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6.
篇4
关于秋天的成语:
秋毫不犯 秋风萧瑟 秋扇见捐 多故之秋 雁过留声 秋色平分
春蛙秋蝉 凛若秋霜 万代千秋 明察秋毫 遗臭千秋 利析秋毫
落叶归根 秋毫见捐 金风送爽 蝉不知雪 落叶知秋 春华秋实
天高气清 秋高马肥 丹桂飘香 秋风落叶 平分秋色 千秋万世
一字千秋 老气横秋 桂子飘香 林寒涧肃 秋水伊人 寒蝉凄切
秋波盈盈 各有千秋 春去秋来
关于秋天的成语造句:
1) 悬崖上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小草,简直像是满山杜鹃了。
2) 一席话,羞得荀五的瘦脸像染过秋霜的枫叶。
3) 我喜欢秋霜染红的似火的枫叶,因为秋天可以观赏弯腰微笑的金黄的稻谷,我们在郊外野炊登山。
4) 悬崖下那一堆堆给秋霜染得红艳艳的野草,远远望去就像是一片片大红的杜鹃花。
5) 再过一两夜,秋霜在月下布满山谷,然后退回到北面群山那边稍作停留,好让金黄的初秋温柔地抚慰大地。轻微的茴香气息弥漫在天空中。还有金菊的芬芳气味。雾气翻腾,被九月的月色冲破,露出一片蔚蓝色的天空。
6)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李白
7) 不共春风斗百芳,自甘篱落傲秋霜。
8) 我喜欢秋霜染红的似火的枫叶,因为秋天可以观赏弯腰微笑的金黄的稻谷。
9) 寒霜浓霜秋霜银霜白霜晨霜霜叶霜冻玉霜薄霜霜期霜降晚霜。
10) 母爱是慷慨的,她把爱洒给了春露,洒给了秋霜;留给了晨曦,留给了暮霭;分给了弃婴,分给了遗孤;而惟独忘了她自己。
11) 这已是初冬时节,林子里的落叶枯枝,厚厚地铺了一地,脚踩上去,软绵绵的。
12) 秋风簌簌地吹过,卷起一片片落叶。飘扬,飞舞……最后的一片黄叶终于定格于我眼角深处,渐渐散去,慢慢变小,最终消逝了。眼前又浮现昔日的那一幕幕。
13) 这落叶似乎是报信员,告诉大家“秋天来了,秋天来了”。
14) 美女妖且闲,采桑岐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皎腕约金环。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飘,轻裾随风远。
15) 六角形的雪花各式各样:有的像银针,有的像落叶,还有的像碎纸片,煞是好看。
16) 秋天,落叶在林间飞舞,有黄的红的叶子铺子地面上,像一张五彩缤纷的地毯。在阵阵秋风中,松柏显得更加苍翠,更加挺拔。
17) 如果到了秋天,那山林里一片都是黄色的落叶,非常的美!我们每一年的秋天都会来这儿拍照!因为风景实在是太美了!几乎没有一个词可以代替它!
18) 我喜欢凉爽惬意的秋风秋雨,我喜欢金黄飘飞的落叶;我喜欢硕果累累的秋果秋实,我喜欢恬静悠远的月亮。
19) 一片,两片,三片……落叶用自己最后的力量,把自己的营养回报给了大地母亲。
篇5
1.水何澹澹,________。树木丛生,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2.此中有真意,________。(陶渊明《饮酒》)
3.________,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4.________,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下》)
5.________,归雁入胡天。(王维《使至塞上》)
6.________,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7.闲来垂钓碧溪上,________。(李白《行路难》)
8.造化钟神秀,_________。(杜甫《望岳》)
9.__________,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10.白头搔更短,________。(同上)
11.自经丧乱少睡眠,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12.__________,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同上)
13.散入珠帘湿罗幕,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4.____,都护铁衣冷难着。(同上)
15.天街小雨润如酥,________。(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6.怀旧空吟闻笛赋,______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7. 夜来南风起,________。(白居易《观刈麦》)
18.__________,童稚携壶浆。(同上)
19.最爱湖东行不足,_______。(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0.________,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
21.____________,夜泊秦淮近酒家。(杜牧《泊秦淮》)
22.君问归期未有期,_______。(李商隐《夜雨寄北》)
23.蓬山此去无多路,_______。(李商隐《无题》)
24.无言独上西楼,________。______。(李煜《相见欢》)
25.__________,衡阳雁去无留意,________。(范仲淹《渔家傲》)
26.________,去年天气旧亭台。(晏殊《浣溪沙》)
27.______________,闻说鸡鸣见日升。(王安石《登飞来峰》)
28.________,亲射虎,______。(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29._____。______,又何妨!(同上)
30.我欲乘风归去,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苏轼《水调歌头》)
31.____,______,此事古难全。(同上)
32.莫笑农家腊酒浑,_______。(陆游《游山西村》)
33.箫鼓追随春社近,_____。(同上)
34.醉里挑灯看剑,________。(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5.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6.________,零丁洋里叹零丁。(同上)
37.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8.________,________,山河表里潼关路。(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39.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同上)
40.浩荡离愁白日斜,________。(龚自珍《己亥杂诗》)
二、理解性默写,根据要求用诗文原句或自己的话填空
1.《关雎》中的男子由____,______引起____,____的美好联想;______,____抒写了求之不得的相思之苦,__________,______抒写了求而得之的美好愿望和喜悦心情。
2.《蒹葭》中用萧瑟冷落的秋景起兴,渲染凄清气氛,烘托惆怅心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男主人公追寻之路艰险、漫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表现他虽望穿秋水但心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曹操在《观沧海》中通过丰富奇特的想象创造宏伟意境、抒发壮志豪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饮酒》中表达诗人远离世俗名利羁绊,虽身居“人境”但闲静无忧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展现诗人悠然自得、物我合一的思想境界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
5.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把对朋友的真挚感情升华为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王湾在《次北固山下》中写时序更替,抒发思乡之情,蕴涵生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7.王维在《使至塞上》中描绘塞外奇特壮美风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8.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9.《行路难》中最能表达诗人李白坚信理想抱负一定能实现的倔强、自信、执着精神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0.《望岳》中表达诗人杜甫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情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杜甫在《春望》中描写长安城被叛军攻陷后遭到惊人破坏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抒写忧国思乡情怀的诗句是
12.《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表现诗人杜甫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博大济世情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写下的咏雪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
14.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以风见雪,创造别开生面的开阔雄奇氛围的诗句是______,_____;描写沙漠风光,烘托送别气氛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描写饯行场面,帐内帐外互相映衬,表现友情浓烈深挚、心胸豁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送别场面,把离别的惆怅深情融于雪景之中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
15.《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现诗人刘禹锡对仕宦升沉、世迁的豁达胸怀,蕴涵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深刻哲理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16.白居易在《观刈麦》中描写割麦者辛勤劳动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描写拾麦者因________,______而抱子拾麦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表达自己对重赋下的农民深切同情和关怀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17.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抓住早春特点,从仰视角度描写禽鸟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从俯视角度描写花草的优美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18.李贺在《雁门太守行》中描写将士们戒备森严,不可侵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用烘托手法描写将士们黄昏练兵,威武雄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描写深夜奇袭敌人的悲壮场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以抒写官军全体将士心愿的方式表达自己维护中央集权的坚定政治立场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19.杜牧在《赤壁》中借题兴叹,评论赤壁之战胜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0.杜牧在《泊秦淮》中讽喻晚唐统治者醉生梦死、荒误国的诗句是______,______。
21.李商隐在《夜雨寄北》中以会晤的欢娱衬托客居的寂寞,把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希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22.李商隐在《无题》中抒写浓郁的离别之恨的名句是______,_____;抒写缠绵的相思之苦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
23.范仲淹在《渔家傲》中描写与中原迥然不同的塞外秋景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思乡和建功的矛盾心理,抒发爱国情怀的词句是____,_____。
24.李煜在《相见欢》中借助比喻抒写离愁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用白描手法直抒亡国哀思的名句是______。
25.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景抒怀,表达自己满怀信心、锐意改革的远大政治抱负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6.晏殊在《浣溪沙》中慨叹时光流逝,蕴涵生活哲理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
27.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借历史典故抒发自己渴望受到朝廷重用以便御敌立功、报效祖国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写下的寄寓离情,释却离怨,从美好的想象中得到人生慰藉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 29.陆游在《游山西村》中写下的蕴涵深刻哲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30.辛弃疾在《破阵子》中追忆军营生活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渴望驰骋沙场、英勇杀敌的战斗场面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直接抒发抗金报国、收复中原、建功立业的爱国激情和雄心壮志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
31.文天祥在《过零丁洋》中写下的以死明志,表达自己视死如归、忠心报国、名垂青史的民族气节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
32.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概括封建社会本质,寄寓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封建统治者强烈谴责的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4.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落花自比,表达自己虽然辞官离京却不忘报国壮志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三、开放性默写根据你的积累,按照题目的要求,写出我国古代诗、词、曲的原句,答案不限课内外
1.描写春景的。2.描写夏景的。3.描写秋景的。4.描写冬景的。5.咏雪的。6.咏莲的。7.咏菊的。8.描写高山的。9.描写山水的。10.描写花的。11.描写鸟的。12.咏叹花鸟的。13.描写登高远眺的。14.描写洞庭湖的。15.描写长江的。16.涉及黄河的。17.蕴涵深刻哲理的。18.描写征战生活的。19.描写战地红旗的。20.描写农耕生活的。21.描写农村淳朴好客风尚的。22.直接描写真挚友情的。23.直接抒发豪情壮志的。24.情景交融抒发惜别深情的。25.抒发爱国情怀的。26.抒发理想抱负的。27.托月抒怀的。28.抒发忧国忧民情怀的。29.抒发忧国思乡情怀的。30.咏叹历史兴亡的。31.以古人自喻的。32.巧用历史典故的。33.抒发思亲情怀的。34.描写大海景象的。35.描写塞外风光的。
四、语言的运用与化用运用出自课文的成语、格言、名句或者对其加以点化,自选话题,造句或写话
1.辗转反侧:______________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_______
3.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_______
4.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_______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_______
6.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____
7.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_______
8.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_______
9.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_______
10.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______
1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_____
12.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___
1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___
14.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_______
15.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____
16.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___
17.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____
18.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___
19.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_________
20.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___
2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___
22.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_____
23.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_______
2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___
25.沙场秋点兵:_____________
2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___
27.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__
28.写出出自《〈论语〉十则》的六个成语,并任选三个造句或写话。
答: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或写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写出出自《桃花源记》的四个成语,任选其中两个,各造一句话。
答: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写出出自《岳阳楼记》的五个成语,并任选两个造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造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写出出自《醉翁亭记》的两个成语,解释其现代常用义,并各造一个句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自选话题,用出自《出师表》的下列成语或名句造句或写话。
①妄自菲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三顾茅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_____________________
33.出自《鱼我所欲也》的成语是哪一个?对这个成语,我们现在应该怎样理解?请造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出自《曹刿论战》的成语是哪一个?请用它的现代常用义写一句话。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6
关键词:幼儿;语言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H193.1
幼儿园的幼儿在一日生活活动中的表现以语言表达为主。然而,当前幼儿在语言发展过程中往往参差不齐。如说话意识不强,语言活动中有嗫嚅等不良现象出现,直接影响幼儿语言的发展和对幼儿智力的开发。主要表现在平时,我们教师在教学中重视了课堂语言活动。忽视了对幼儿日常生活中随机语言的开发;重视知识以及词汇的灌输量的多少,忽视课外丰富幼儿知识,注重语言活动中教学内容的规范化,过多地使用图片、静物等教具引导,忽视幼儿通过体验实际生活,直接去感知事物观察以发展其能力、模仿能力和听说能力;注意强调了集体中的整体观念。但都抑制了幼儿的自由交际活动和对其个性的培养,因此,就此作如下的分析来说明幼儿语言能力的培养!
1 创造良好的语言环境,是幼儿积累语言,习运用语言的重要途径
幼儿语言是在幼儿所处的环境实践中不断感知的过程,而幼儿语言环境一般是指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这两个方面。就幼儿物质环境而言,为了让幼儿熟练地掌握有……有……还有……”排比句。上课前我有意识地将幼儿喜欢的玩具布置在各个活动角,在进行看图讲述课《小象回家了》之后,让幼儿看看教室里的摆设。幼儿看到教室布置变了样,纷纷说出教室里有娃娃,有电话,有花,还有许多玩具等等,有的幼儿还会说有的鱼在吃饭,有的鱼在喝水,还有的鱼在做游戏。幼儿通过环境直接感知事物的动态,从而使幼儿的语言在这多姿多彩的生活环境中得到了培养。
在班上,我发现女的幼儿很喜欢玩娃娃,做小医生,扮作演员等游戏;男的幼儿则喜欢玩军事演戏、学英雄等。在游戏中,幼儿自己处理角色的分工,互相提议以及要求角色形象如何等等,尽管有的幼儿平时很少在课堂上举手发言,有的甚至在集体回答时声音也较轻,可是在游戏中却积极表现自己的意见和提议。幼儿在愉快的气氛中有了发挥才能的机会,即培养了幼儿的自信心,又发挥了幼儿的主动性,而我作为教师,在游戏中积极鼓励幼儿尊重幼儿和幼儿交朋友,热情地与幼儿交谈,创设宽松的环境,使幼儿有更多的机会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
因此,良好的环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幼儿感知事物,语言发展和心态平衡等,还可以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创设融洽的气氛,让幼儿有话想说。有话敢说、有话就说,从而发展幼儿口语表达能力。
2 在日常生活中诱发幼儿说话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教师在日常生活中要充分利用一日活动中每一个积极因素,鼓励幼儿亲自去看、去听,激发幼儿说话的欲望。如下午吃点心时,是用圆形的小糕点,在幼儿认识香喷喷的糕点是圆形的时,我就进行即兴提问:什么东西也是圆形的?什么东西是香喷喷的?幼儿纷纷回答出:皮球是圆形的,火车轮子,汽车轮子是圆形的,还有太阳钮扣等等也是圆形的。说苹果、松糕、香水、雪花膏等是香喷喷的;教师还可以利用一些提示性的话,诱发幼儿积极发言。如:忽然下雨,就问小朋友:你是怎么知道下雨的?雨声怎样?为什么雨一会又不下了?幼儿在亲身观察、思考后,都能说出春雨的声音是嘀嗒嘀嗒的,象小闹钟走动一样,有时春雨像灰尘在空中轻轻地飘下来,飘下来,春雨是淅淅沥历的,断断续续的,所以一下就是好几天等等,由于幼儿有了直接感知事物的形状、色彩、动态,教师又及时进行启发诱发,使幼儿有了更多、更有利的语言练习机会,从而提高了幼儿的语言水平。
3 合理设计教学过程,有意识地进行引导
幼儿园的语言教学是引导幼儿在文学作品的学习中丰富词汇,在模仿和理解的基础上,启发幼儿的想象力,运用简单的词汇、句子,逐步培养他们连贯说话的能力。
我在教编儿歌《谁的家》的教学过程中,我先是很神秘地出示有天空、海洋、草地的背景图,有意识地启发幼儿想象,这是什么样的天空?是谁的家?幼儿观察图片后,很踊跃地说:“这是蓝蓝的天空,是太阳的家,是飞机的家,也是小鸟的家等等。我又问:草地好看吗?用一个好听的词来看。幼儿议论了一会儿,说:”绿绿的草地、美丽的草地等,我还问:海洋是什么样的呢?幼儿想的都是蓝蓝的海洋,于是,我启发幼儿想象,海洋为什么是蓝蓝的呢?幼儿通过这一启发,想到海洋又深又大,都说用深深的来表示海洋最好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有目的的引导,幼儿都说能用连贯的语言表达了深深的海洋是鱼儿的家,深深的海洋是轮船的家等等。所以幼儿语言能力的表现如何,词汇运用恰当与否,除具本形象的教具和图片外,和教师有目的积极地引导有着密切的关系。
4 通过游戏,促进幼儿语言和智能的发展
若要进一步发展语言能力,仅靠平时与之交谈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可想方设法利用散步、睡前时间做你一言我一语的语言游戏。譬如,词语接龙,同义词、反义词抢说,组词组句,还有词语修饰,如“风”可以说成“柔和的风”、“凉爽的风”、“刺骨的风”、“萧瑟的风”等。还有句子伸缩,“伸”就是把一句短话说长,如“他走了”这一句,轮流说“他高高兴兴地走了”,“他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了”,“今天他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了”,“今天上午他背着书包高高兴兴地走了”……反过来训练,就是句子的“缩”。此外,还可玩组句游戏。由家长说出几个意思上毫无联系的字,两人比赛组成句子。如用“花,灯光,高兴”这三个字造句子,可以说:“小红在柔和的灯光下高兴地捧着一束鲜花。”“灯光下的小红头上戴着花在高兴地跳舞。”甚至可以打破常规来造句:“灯光下的花高兴地笑了。”等等。在他心情愉快的时候做以上各种游戏,使他觉得学语言是一项很有趣的事。既锻炼了记忆能力、应变能力、想象能力、扩散思维能力、概括能力等,又培养了他对语言的敏感和语言的兴趣。
游戏是幼儿生活的主体,生动有趣的游戏,是培养幼儿感知事物,发挥想象,发展语言的重要途径,我带幼儿到校园中做“找春天”的游戏,先引导幼儿积极观察,然后让他们边看边讲述“春天在哪里?”“春天在桃树上――桃花开了;春天在小树上――小树长出了新叶子;春天在小草里――小草从地下钻出来了,春天在石榴树上――树枝发芽了!”然后我再和幼儿一起讨论,怎样把刚才看到的那么多的春天景象描述出来,由于幼儿已经观察、思考和讲述等游戏活动,对春天已有一定的认识,在认识春天的特征中,幼儿从天气的变化,讲到花草树木的变化,从小动物的出现讲到人们的劳动,衣着的变化;以幼儿的谈话中,已经看到他们有条理,分层次地讲出季节的变化。
做为幼儿教师,必须加强自己的语言修养,在教学中语言条理清楚,普通话标准、逻辑性强,语句不应冗长,内容生动形象。
篇7
一、妙用词语与改写练习
准确运用词语能够达到画龙点睛的效果,人们常说的“妙笔生花”也正是这个意思吧。在初中语文教材中,诸多山水游记都具备用语准确这一妙点。如:素湍绿潭(《三峡》),“素”写出了江水浪花与泡沫的形状和色彩,又使人想到水流如漂动的丝绢,“绿”写潭深水清之色,这些充分体现了用词的准确、凝练、贴切。
在学生的习作中,经常会发现搭配不当,用词不准确的败笔。教师利用学生已积累的范例,使学生认识到用词准确的重要性,并让他们对习作中的不妥之处进行修改。
二、妙用修辞格与仿写型写作训练
修辞格即修辞方式,是人们根据用词造句方面的特点对修辞手法进行的分类。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发现数篇山水游记简洁生动的文字中兼有骈文修辞精细的特点,我鼓励他们将此归纳出来,作为板块积累。他们的整理如下: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写潭西南边的小溪,作者连用“斗折”“蛇行”“犬牙差互”三个比喻,把小溪的特征形象的再现出来。
除此之外,山水游记还用了借代、对偶等修辞手法。
针对山水游记中妙用修辞格这一特点及其作用,我让学生进行仿写训练。
例如,让学生以“青春”为题,用恰当的修辞手法,写一段感悟。
青春时期的梦想是一串晶莹剔透的红葡萄,引诱着你贪婪的心;青春时期的梦想是一串随风打动的风铃,波动着你平静的心;青春时期的梦想是一串串美妙的音符,抚平着你孤寂的心;青春时期的天空是一块里程碑,上面雕镂着:“我的未来不是梦。”
仿写不是目的,仿写是为了创造。因此,老师布置的仿写对象和仿写的内容,既要有联系,又要有区别,这样就能使他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积累的好习惯,发挥想象,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
三、妙用多种感官感知与影视型写作训练
山水游记中善于用多种感官,从触觉、嗅觉、视觉、听觉等方面,把无形无味、无声无色的事物,写得有声有
味、有情有感。例如: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三峡》)作者巧妙地借视觉感受,再现了三峡秋日叶落、水瘦山空的特点,借听觉再现了三峡猿啼空谷的凄厉,准确地表现了三峡秋日萧瑟、悲凉凄清的秋景特色。
通过上面的积累,学生明白:要准确的描写景物,首先得认真观察,只有观察得细,才能写得具体。观察不仅只是看到而已,外界事物有形态、颜色、声音、味道、性质等,这些要靠五官去感知,于是除视觉外,还有听觉、嗅觉、触觉。视觉要善于察形色,听觉要善于知其音,嗅觉要善于辨气味,味觉要善于识酸甜,触觉要善于析冷暖。
然后,我让学生进行影视型写作训练。影视型写作是一种新型的命题形式,它以美术、音乐语言独有的艺术美,陶冶学生的艺术情趣,提高审美能力,有较高的美育价值。
四、妙用情景交融与情境型写作训练
学生积累了这些情景交融的写作方式后,我给他们安排了情境型的写作训练。教师提供一定的情境,学生在构思时,有了切实的依据,不至于野马脱缰失去控制,而能从规定情境出发,通过合理的想象和推断,再现情境。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题式:在母亲的“镇压”之下,我的反抗意识增强,于是“义正词严”地历数母亲的不是……请你写出这位母亲的表情及“我”的心情。
学生习作:母亲深深地吸了口气,又重重地呼了出来。她什么也没说,站起身,拖着鞋去了厨房。我欣喜若狂,好像征服了整个世界,提起书包,快乐地奔向学校。草儿多青,叶儿多绿,阳光多明媚,一切都是那么美好。我愉快地向同学们传授战胜母亲的经验。心中的喜悦还未消散,一片乌云飘来,遮住了灿烂的太阳,随着乌云一片又一片地增多,加厚,越来越黑,我的心情也一阵比一阵沉重。不久下起了雨,一会儿大一会儿小,直到放学也没停。风吹得树枝东摇西晃,冻得我瑟瑟发抖。眼睁睁地看着伙伴被家长接回了家,我四下张望,心里却很明白:母亲不会来的,我这样狠心,那么数落她,她一定生气了。只得一跺脚,冒雨冲回了家。
一路上,花草树木不再娇艳,一切都灰蒙蒙的。
篇8
摘要:明晰地说对不同资质的学生有一种公平性,资质的差异可能会使不同的学生对说的背后的东西有不同深度的把握,但对教学的最低要求――对说的内容本身的把握而言,资质的差异不会造成太大的区别,通过后天训练语感效果会逐步得到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语感效果;途径与方法
语感的方法不提供明确而有可操作性的教学程序、训练体系,教师必须依赖自身的学养悟性,精神气质以及人格力量去点拨、引导、感悟、熏陶他的学生,不在语言水平、人文素质、敬业精神上进入一定境界的教师是难以胜任此项工作的。要知道一个能对学生点拨引导、感悟熏陶的学者型教师,与只能按教学大纲、教参资料照本宣科的教师相比,他们的差别是无法用算术级而只能用几何级来衡量的。但前者正是语感方法中一个最重要的因素,缺少了它以语感为主导的语文教学就成了放任自流,自生自灭,学校教育也就失去了意义。然而培养这样的教师群体目前还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任务。尽管这样,我们还是要寻找语感获得的途径与方法,以此获得语感效果。 一、由字词感受获得语感
学生积累词语并不仅仅依靠字典、词典,而是在大量的阅读中得到的。但说话者、写作者却千方百计地挣脱语言系统的规则 ,以便把自己想要传达的内涵意义表达出来,而这往往是流动的、可变的, 具有个人倾向。学生要真正体会其中韵味,就必须有相应的语文知识的积淀。如欣赏李清照的《醉花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一个“瘦”字,写出了深秋时节多愁善感、独守空闺的妇人怀念亲人、孤独寂寞的情思,这种意味哪是字典上能查到的?再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出现的九个名词:“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在词典上的解释能与词作者表现的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惆怅之情划上等号吗?主体性原先积累与储存的经验、知识跟当前所面临的问题相互撞击,才会迸发出耀眼的直觉思维的火花。西蒙说,直觉是“利用了已有的知识认识了当前的情景”。 布洛赫也指出:“我认为直觉和经验二者是密切相关的,所谓直觉,是把那些你已经了解得很充分的事物的认识拼起来形成一个更完整的认识。”没有主体原有的经验 、知识作前提,直觉思维只能是飘忽不定的镜花水月。一般说来,语文学习的经验越丰富 ,对语文知识理解得越透彻,就越容易对语文中的现象与问题产生直觉。所以,在语文教学中,要注重提高学生的字词感受力,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语感。
二、由字词训练获得语感
通过抓重点词句的品味训练,让学生既明白语意,也悟到语言的情味,从而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语感。再如曹操的《观沧海》通过写沧海,抒发了他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这种情感在诗中没有直接表露,而是把它蕴藏在对景物的描写当中,“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创造了一个极其开阔的意境,给诗歌增添了积极的浪漫主义的色彩,表现诗人自己宽广的胸怀和豪迈的气魄。正如朱熹所言,阅读要“涵咏”,要有强烈的作者、读者的角色意识,沉浸在生动具体的言语情景中。周振甫先生认为:“作者由气盛决定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读者则人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中求气,得到了气,就能体会到作者写作时的感情”(《文章例话・因声求气》)。所以古人要求“必讽诵之深且久,使我之心与古人沂合于无间,然后能得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张裕钊《与吴函父书》)新编的《语文课程标准》在“附录”部分“关于课外读物的建议”中提到,要求学生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到400万字以上,可见阅读的重要。
三、由创设情境获得语感
如《桂花雨》一课在导入课文时,让学生观赏桂花盛开的景象说说自己的感受,初步感知八月桂花的美丽迷人,为整篇课文奠定感情基调。在教学重点段落“摇桂花”时,教师先播放轻柔的音乐,优美动听的声音把学生带进一种特定的语言环境中学生神情专注而投入。随后教师又在屏幕上播放朵朵金黄的桂花如细小的雨点纷纷飘落的情景,启发学生欣赏画面,用语言描述这美妙的场景,并张开想象的翅膀,想想桂花会落在哪儿,完成填空:桂花纷纷落下,落在( )中,仿佛 !如此充分的感悟后,当再读到“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学生已完全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摇桂花”的欢愉之情自然流露。 通过语言文字想象“画面”,通过想象中的“画面”感悟语言,是培养语感的重要方法。教学中要重视运用形象的实物语言画面,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形象思维,以有效培养他们对语言文字的感悟能力。 四、由走进生活获得语感
教学时,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积累,设身处地地体验课文所描绘的情境,就会使语言文字在头脑中形成的图象逐渐鲜明具体,进而入情入境。《桂花雨》一文中有这样一句话:“桂花纷纷落下来,落得我们满头满身,我就喊:‘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学生都有淋雨的经历,教学时,老师引导学生回忆雨丝飘落在头发、脖颈上的感受,再想象桂花飘落在身上的情景,学生就能深切地体会小作者当时的快乐与兴奋,在接下来的想象说话中,我们听到了孩子们诗一般的语言,课文的朗读也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五、由美妙阅读获得语感
1.精读使语感深刻。朱熹说过:“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精读就是要边读书边思考。读者沉浸在作品中,对关键词语深入品味,对语气变化细细推敲,从而领会出作者潜词造句的妙处,发掘出作品背后深藏的意蕴和情感。精读是语感由感性直觉步入理性直觉的关键。夏尊先生曾说过:“在语感锐敏的人的心里‘赤’不但解作红色,‘夜’不但解作昼的反对吧。‘田园’不但解作种菜的地方,‘春雨’不但解作春天的雨吧。……”这样敏锐、深刻的语感就是在反复的品读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2.速读使语感敏锐。速读即浏览,是说一个人能在短暂的时间内,从言语作品中提取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捕捉到文章的要旨。是一种对言语迅速的反应和敏锐的直觉能力。如今社会已步入信息化时代,只有那些对众多的信息能快速把握,做出准确判断的人,才可适应社会竞争的需要。在这种情形之下,对学生进行速读训练,提高语感的敏感性,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3.泛读使语感丰富。语文能力的提高只局限于课堂四十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学生只有在进行了大量的阅读之后,头脑中才能形成更牢固、更多样的语感模式。所以教师应将学生的目光引向更加宽广的书的世界,让他们在其中自由呼吸,快乐徜徉,为不同的风格而喝彩,因迥异的情节而感动。教师要随时注意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的欲望,让读书成为他们生命活动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例如可以将自己精心挑选过的文章拿到课堂上读给同学们听,可以在课间与大家交流读书的感想,还可以做每周一次的“好书导读”等。 实践证明:脱离了生活体验的“语感培养”是苍白的。语感的丰富、深刻、敏锐、美妙,必须建立在开启个人体验的基石之上。作为语文教师就是要善于在学生对言语的感悟中,进行多方引导、点拨。将其隐藏于内心深处的各种体验调入前台。这样学生对言语的理解就会变得更加容易,感悟就会更加深刻。
参考文献:
篇9
引导学生做好写作素材积累。“厚积薄发”是教学的途径和追求的目标,只有“厚积”才能做到“薄发”。因此我们要努力拓宽学生的生活面,丰富学生生活的色彩,学校和班级最好每学期都有计划地组织各种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学生提供直接的写作素材。写作文,就要有作文的材料,作文的材料从哪里来?从根本上说就是从生活中来。这就必须培养学生观察周围社会生活的能力,要训练学生的观察能力:第一必须让学生观察大自然,投进大自然的怀抱。把学生带进大自然的怀抱,让他们观察飘逸的云、喷薄的朝阳、金色的晚霞,去聆听归巢的鸟雀、低吟的伏蛉,去寻找春的足迹,去感受夏的繁茂,去体验秋的丰盈,去领略冬的萧瑟……让学生走进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拥抱大自然,丰富学生的第二课堂,积累写作的第一手素材。第二要让学生观察身边最熟悉最平凡的人,当我们把观察的眼光由博大神奇的大自然转向茫茫人海之中、芸芸众生之上,我们会由衷的赞叹,人物的世界很精彩。不同的穿着打扮、身材长相、言谈举止,迥异的人生经历、处世态度、理想追求、脾气性格等等,这都是学生观察的内容。让学生从自己最熟悉的人开始进行观察,体会各自丰富的内心世界,描绘出个性化的人物,写出平凡人物和不平凡人物的闪光点。如我教学生观察自己的母亲如何忙里忙外,如何干她所从事的劳动,遇到了那些困难,如何克服,体验母亲含辛茹苦养育儿女的生活。通过指导后,这次作文涌现不少优秀作文,其中有篇文章我在全班朗读了后,学生深受感染,原来总觉得自己的母亲很平凡,但现在也有不少感人的事迹可写。只要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生活中有不少闪光的凡人小事值得去特写。
二、参悟书本,厚积薄发,充实写作的仓库。
书籍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生活是作文素材的直接来源,书籍则是优秀作家的宝贵经验。因此,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也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息息相关。由于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重、作业多,读书看报的时间少,学生得不到优秀作品的熏陶,接触不到当前中学生的优秀作文。作为语文教师应想方设法去拓展学生见识。1、发动学生多订报刊杂志,让学生把自己拥有的书拿出来,开辟一个班级图书角,供大家相互借阅。2、每堂课有五分钟的优秀作品朗读,同时点明学生进行讲评,让学生接受优秀作品的熏陶。读书则要养成圈记、点评、作为阅读笔记、制作阅读卡片等阅读习惯。
三、编织联想的彩衣,挖掘想象的潜力。
新的课程标准提出,应该引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内容”。事实上,想与想象可以引导学生更好地打破常规思维,进行创新。学生的发现,很多时候来自于教师启智开悟的点拨。学生好寻根问底,好异想天开,好追本溯源,而这就是最本质的创造意识和创造精神。作为教师,应在作文训练中为学生提供驰骋思维、启迪心智的空间,引导他们从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展开丰富的想象和联想,抒写人与社会的奥秘和意义。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我们时时都处在各种各样的关系中,相互关联的客观世界反映在我们的大脑中是彼此联系的。思维过程中始终伴随着强烈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要想作文写得生动感人,就必须注重联想和想象能力的训练。那么怎样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呢?第一,丰富记忆的表象。联想和想象的基本功在于将观察的对象有意识的回忆,然后由此及彼,由点到面地进行联系,或在我们脑海中形成一种丰富的意象。因此,应注意训练学生的有意注意,加强朗读培养语感。这样,在我们的选材“过电影”时,回忆越清楚、越具体,形成表象的能力就越强,联系也就越广泛,文章也就越生动。第二、点燃情感之火。一个人对自己的记忆表象缺乏激情,想象的翅膀仍然很难展开。生活积累是干柴,心中的情感是烈火。情感越真,现象愈美,因为想象的触发点往往就是你的动情点。因此,在作文时,移情于物、移情于人,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文章才会生动而感人。
四、学会分析,激发创造思维。
篇10
一、匠心独运――古诗词对于写作谋篇布局的影响
运用诗词或引用诗词来写作,并不一定要求全文都要用到诗词,或者处处皆有诗意,我们可以灵活运用于文章的一些关键的地方,比如开头,结尾,题引,过渡或者全文思路的点题,画龙点睛等等。
比如:“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是友情的思念;“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是恋情的思念;“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是亲情的思念;“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是乡情的思念!这种语段就适合用于议论性和抒情性散文中。在文中,可用作开头段引出话题。另外也有可用作结尾段总结全文强化主题的,如“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这是一种人格;“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是一种人格。人格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素质,更是一种美德。
上面的两个例子中,作者巧引诗文显诗意,以点联面,把读诗与写作巧妙地结合起来,使文章增添了不少美感。另外我们还可以根据诗的结构来训练写作,诗的结构大致有并列、层递、对比、回环等,都可以在写作实践中运用。有学生将李清照人生三个不同阶段的作品巧妙地贯穿在作文《那时花开》中,把李清照比作一朵花,不同时期是不同的花,从青梅到黄花再到,来抒发她人生不同阶段的情怀。整篇文章的结构就是通过三首诗的引用来把它分为三部分。下面是文中的几个选段:
少女的情怀总是诗一般的,“和羞走,依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刚刚整好面容的少女,嫣然一笑,明眸闪动,芊芊玉手捡起青梅,满怀陌上花开的美好憧憬,即便不是一笑倾国人,也是如花般清新可人,笑靥如花,花开不败。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双眉紧锁,衣带渐宽。两鬓微霜的易安摇头轻叹,人事纷繁。终日不散的愁像一团浓稠的云,结滞在她早已褪去了韶光的额角。
花再开时,已是暮秋。当年东篱把酒,比黄花还瘦的易安,如今却更为憔悴。雨敲落在梧桐上,就如同家事国事一样重重敲击在年迈的女词人心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夫君的早逝,南宋的偏安,实事的动荡,百转愁肠,萦绕在易安眉间,才下了眉头,却又上心头。
在那片黑暗之中,易安像极了一朵独放的,高昂地立在枝头,坚定地撑起不堪的生命,孤独地将最伟大的愁绪理成了千瓣的金黄,引得无数赏花人驻足。
这种化用古诗词结合作者生平经历来结构全文,进行文章的谋篇布局的方法,也是很不错的写作方法。
二、文采飞扬――古诗词对于写作中遣词造句的影响
如何使你的作文文采飞扬?将古诗词的名句融入文章中不失为一种写作的好方法。可是古诗词引用到文中究竟有什么作用和好处呢?我们来看看这两个例子。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朱自清《春》
引用这诗句的作用,就是引起对春风的描写,体现了春风柔和的特点与“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的温暖、亲切相符,能让语言更形象生动。
让我们再来看学生在中考作文中所引用的古诗句:
这种时间里,父亲总会翻开一本书,用他温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带我念诵那些古老的诗篇。是“杨柳绿齐三尺雨,樱桃红破一声箫”的画卷,是“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琴音,抑或是“留得残荷听雨声”的悠然。父亲深沉的声音里,这些文字甩开飘逸的水袖,踢开灵秀的裙摆,带我走进语文最动人的美好世界。
――2010南通市中考满分作文《我们一起走过》
由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到,古诗词名句如果融入文中得当的话,就会使语言富于文采,引人入胜,让文章增色不少。我们平时可以根据古诗词表达的内容做一些适当的积累,然后需要写什么内容的话题作文,就可以引用什么内容的古诗词,让文章变得文采飞扬。但是要切记,古诗词在文中不可引用过多,只要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即可。
古诗云:“腹有诗书气自华。”古典诗文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情感资源,妙用古诗文可以激活语言表达,彰显文章底蕴,使文章散发出浓浓的书卷气和文化气。这无疑是学生作文“出彩”、“创新”的一条有效便捷的途径。
三、意境深远――古诗词对于写作中调动想象的影响
诗歌美,常常表现在诗歌的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主观的生命情调和客观的自然景色互相渗透互相交融而成的艺术境界。或移情于景,或景中藏情。我们可引导学生根据词语所蕴含的意象展开丰富的想象,进入诗歌的意境中,品味深蕴其中的浓郁的诗情,获得强烈的审美体验,真正达到陶冶情操、净化心灵的效果。
比如笔者在进行写作方法指导时,教学生如何联系自己生活经历和个人情感体验来发挥想象写景,进行环境的渲染和营造气氛时,就例举出李煜的《相见欢》,引导学生联系李煜的生平经历,闭上眼睛去想象他创写这首词时的心情,再背诵赏析词中的写景句“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思考诗人眼中的月亮为何是钩子形状的,院子为何是深院,锁住的究竟是清秋还是别的什么东西。这样学生通过对诗词中的写景的理解来深化自己个人的写作体验,随即再设计一个情境让学生进行环境描写,景中也就有了情。
还有,比如讲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笔者让学生对词中的九个意象分别进行细描,然后把每一个意象的特征核对一下,看看符不符合词的意境。挑剔出来后,有的马描写太得健壮了,应写得瘦骨嶙峋才好;远处的树描写得郁郁葱葱的,近处的树却光秃秃的,自相矛盾;画面中根本没有写到枯藤,也没有表现西风,缺少苍凉感;鸟飞得太轻盈,不像昏鸦;整幅画面太拥挤了,甚至是太热闹了,应是古道苍苍,秋风萧瑟的感觉。挑剔完之后,让学生再按照作者需要的意境扩写这首词,进行画面描写,结果就好多了。
其实,诗歌的情境就是写作的情境,如果我们在创设诗歌的情境教学时,能够将之与写作教学结合起来,那就会一举两得了。学生在运用散文描述法的过程中,势必会调动写作过程的一些方法,比如结构的安排、情节的起伏、画面的丰富、语言的生动诗意化等等。学生在感受诗歌的意境美过程中,也必然会引发写作中的情境创设、画面打造、语言设计等方面的锻炼和思考。